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入了岳暖湿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入了岳暖湿润范文1
关键词:长白山;全域旅游;地学原理;科普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13-0219-05
1 旅游业发展的新理念
2013年,厉新建教授在其《全域旅游:建设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的理念创新―以北京为例》一文中,首次提出了“全域旅游”的概念。针对旅游业提出了全新资源观、全新产品观、全新产业观和全新市场观的“四新理念”。2014年,奇创旅游规划咨询机构,发表了《“全域旅游”驱动要素与发展模式》,提出全域旅游的全景、全时、全业、全民的“四全模式”。2016年1月19日,国家旅游局李金早局长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中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1]。这是一个对我国旅游业具有深远意义的新理念,是引领“十三五”乃至更长时间我国旅游发展的总体战略。2016年2月5日,家旅游局公布首批262家“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长白山是国家首批创建的全域旅游示范区之一。2016年6月26日,吉林省旅游局在长白山举行 《长白山全域旅游高峰论坛》,探讨吉林省由“景区旅游”向“全域旅游”发展模式转变,构建新型旅游发展格局。2016年12月18日,由吉林省教育厅主办,长春大学旅游学院、东北亚休闲经济研究中心承办的主题为“吉林省全域旅游发展战略与人才支撑”的《长白山学术论坛》在长春举行。2017年2月,长白山管理委员会组织召开长白山重大项目(招商引资)会,面向全球总投资800亿元的招商项目,涉及旅游、文化、生态、健康、交通五大类31项业态丰富、发展强劲的项目。由此可见全域旅游在全国、在吉林省旅游业转型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当前关于全域旅游的概念与内涵,众多学者从理论高度、现实需求等不同领域做出了宏观的和微观的论述。有认识上的一致性,也有理解上的差异性。但总体上可认为全域旅游是旅游业发展的新业态、新模式,涉及面广,关联性大。与传统旅游相比,全域旅游既可使旅游空间布局趋于完善,也能促进产业间融合度的提升,是对“景点旅游”一花独放旅游模式的变革。
旅游行为产生的客观因素是自然地理环境与人文资源环境的区域差异;旅游行为产生的主观因素是人类对不同文化体验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旅游业的产生在于旅游行为对旅游地及旅游途中的一切服务需求,直接、间接地涉及各层级的产业供给;全域旅游则体现了旅游供给侧的宽泛性和旅游体验侧的多元性。
从旅游供给侧上看,全域旅游涉及旅游空间上的广泛性与差异性;涉及旅游时间上的季节性与连续性;涉及旅游资源的全面性与特色性;涉及相关产业间的关联性与支撑性;涉及就业上的大众性与选择性;涉及导游产品的开发性与层次性;涉及政府协调的宏观性与综合性等。
从旅游需求侧上看,全域旅游适应旅游体验需求的多元性;适应旅游文化需求的层次性;适应旅游群体的多样性;适应旅游方式的灵活性等。
毋庸置疑,全域旅游首先是旅游地域空间概念扩大化。但地理环境区域差异的尺度性,决定了全域旅游并非区域全覆盖,也不是简单无序的景区全覆盖。全域旅游是通过对区域内各种旅游资源进行优化提升,实现一定空间上旅游资源的有机整合。其中旅游文化资源是旅游资源全方位开发的核心,而科学文化资源的开发,是满足旅游需求,促进科普旅游发展的基础。
依据旅游需求从自然科学角度研究长白山区域地学形成原理,旨在提升长白山全域旅游的科学文化内涵和为科普导游服务。笔者尽量回避较多的学术概念,并选择几处展示地学知识的景点做为辅助。
2 长白山全域旅游开发的地学体验文化
文化资源是旅游的核心资源,旅游的潜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的魅力和吸引力;文化需求是旅游的根本动因,旅游过程实际上是文化的体验和享受[2]。
科学是文化的一个内在组成部分;科学的独特性在于系统地理解事物,并且对自身创造的成果保持持续的批判态度。科学地通过这种方式在人类文化中发挥多种多样的作用,它对人类文化做出的贡献值得人们对之进行特别研究[3]。 旅游需求中的科学探讨,是人类系统体验和理解事物的通常表现。
长白山属于“自然保护区”、“地质公园”、“旅游景区”的统一体。在长白山的全域旅游开发中其地文科学的文化内涵是体现区域旅游形象的核心旅游资源。旅游者在旅游区的重要体验需求之一,是直观地体验长白山旅游区内涵的科学知识,包括长白山地学形成原理、生态学原理等等。
2.1 长白山地学原理的旅游文化意义
广义的长白山泛指长白山脉,是中国东北地区东部山地的总称。介于北纬 38°46′~47°30′,东经121°08′~134°。北起完达山脉北麓,南至千山山脉老铁山,长约1300余km,东西宽约400 km,总面积约28万km2。
狭义的长白山专指长白山火山,位于吉林省安图县和白山市境内,是中朝两国的界山。长白山火山原始自然,景色壮美、神奇秀丽,充满科学的奥秘和艺术灵感,是世人瞩目的神奇之地,是中华十大名山之一,是吉林省重要的旅游胜地。在此主要研讨长白山火山地区全域旅游的科学文化开发与体验问题。
长白山旅游区在地质学、地理学、生物学、景观学、生态学等领域具有丰富的科学文化内涵。长白山旅游资源深层次的科学知识开发,可以满足人们探索大自然奥秘的欲望,普及自然科学知识、生态旅游知识,获得求本探源、体会人地关系、享受自然情怀、感知天人和谐的生态体验,享受科学文化的激情。所以发掘自然旅游资源的科学文化内涵是展示长白山旅游形象的科学本源,是满足游客探求知识欲望的重要途径,是广泛吸引中外游客的关键所在,也是研究长白山休闲旅游文化开发与休闲经济发展关系的需要[4]。
在长白山全域旅游开发中,其独具的地文科学文化内涵是核心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的主要方面。它神奇的火山地貌;它神秘的地质科学原理;它复杂多样的地理学过程;它壮美的森林生态系统;如幻多变的水文景^,显示它具有丰富的自然科学内涵。因此,长白山的火山地质、构造地貌、水文奇观、森林生态成为长白山旅游形象定位的主导因素,是旅游需求的核心内容。在长白山广阔的区域内均有科学观察的景点,吸引着众多科学爱好者,是开展全域旅游科普体验的最佳区域。
休闲旅游者最大的需求是在放松身心的基础上,获得审美的情趣、文化的感染和科学知识的补充。旅游资源多种多样,但决定其品质的是科学文化。有了科学文化的内涵和底蕴,旅游地就会凭添无限魅力。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休闲旅游的普遍化,旅游专业化服务的科学文化品位越来越受到旅游者的重视[5]。
休闲旅游过程融合科学文化知识,必须具备充满科学文化内涵的导游产品,其中导游服务的科学文化内涵是旅游整体服务层次的主要标志。导游与导游服务的科学含量和水平,关乎长白山旅游的科学品位和服务水准。了解长白山形成的地学原理是开展长白山科普旅游所必须,是提升长白山全域旅游科学品位的基础。
2.2 长白山形成的地质背景
长白山火山地处东亚大陆边缘,位于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前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是一座复合式盾状的休眠火山,具典型的火山地貌。山体自下而上主要由玄武岩台地、玄武岩高原和火山锥体三大部分构成,相对高差近2000 m。巨大的火山锥体顶部形成火口湖――天池,围绕天池是16个海拔2500 m以上的奇峰,陡峭险峻,雄姿各异。
长白山的形成经历了极为复杂的地质发展史,历经沧桑,详述不尽。大约在6亿年以前,地质学上称为元古代的地质时期,这里是一片。距今5.7亿年前的元古代末期到距今6500万年前中生代的5亿年间,地球经历了一系列的构造运动,影响着该区的地壳变迁:早古生代(距今5.7~4.09亿年前)地球经历了地质学上称为加里东期构造运动;晚古生代(距今4.1~2.45亿年前)经历了海西期构造运动,期间海水逐渐从这片几经沧桑的古陆上退出,经过频繁的地壳变迁所形成的古老岩层逐渐褶皱隆起成为山地。到了中生代(距今约2.5亿年~6500万年前),地球又经历了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在此基础上,该区同时经历上亿年的风雨侵蚀,隆起的山地被剥蚀切割,形成了山谷相间、盆地发育的复杂山地形态。进入新生代(始于距今6500万年前),发生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岩浆活动频繁;大约在距今500万年前的第三纪末期,经过千百万年的外力侵蚀,该区已经成为波状起伏、山丘散布的准平原了。
2.3 长白山崛起过程的旅游科考
第三纪末本区形成的准平原地表形态,遭受了一系列构造断裂的影响,地下深处的岩浆大量喷出地表,开始了长白山火山的崛起过程,大致分为以下阶段:
2.3.1 长白山火山造盾阶段
距今500~200万年前(地质学的第三纪末至第四纪初期),在长白山地区发生过多次裂隙式的玄武岩岩浆喷发。由于本期玄武岩浆粘度较小,在地表的流动性较强,流淌的距离较远,覆盖了本区第三纪末形成的准平原低洼地面,建造了广阔的跨越中朝两国面积达15000 km2的玄武岩熔岩台地,号称“盖马高原”。这个台地高原形成的过程称之为长白火山的玄武岩造盾过程,通常称之为“火山盾”,它奠定了长白山火山形态的基础。
火山盾以今天的天池火山为中心向四周缓慢降低,构成了长白山火山周围海拔约600~1100 m之间的高原与台地,展布面积达7200 km2。在中国境内玄武岩熔岩台地主要分布于吉林省的和龙、延吉、安图、长白等地,沿图们江及鸭绿江流域展布。
这一阶段的玄武岩浆喷发,虽形成了广阔而平缓的玄武岩台地,但火山活动喷发的岩浆仅覆盖了当时的山间盆谷地等较低地面,并未将原始地面全部覆盖,因此,在今天的玄武岩台地上,星罗着规模不等的中低山和丘陵,这些山体均为长白山玄武岩造盾前的古老山体在玄武岩台地上的残余部分,组成山体的岩石主要为花岗岩、片麻岩及其它变质岩,也有老第三纪的玄武岩[6]。
因此在旅游开发中,广阔的玄武岩台地景观以及玄武岩的露头成为科普旅游的重要观看考查景点。在图们江上游崇善一带、鸭绿江河谷、松江盆地、二道白河、望天鹅(十五道沟)等地均可体验玄武岩的形态特征和壮观的柱状节理特征。柱状节理是玄武岩中的一种原生构造,其中望天鹅风景区的石柱崖是玄武岩柱状节理的典型地貌景观。石柱崖横跨距离60 m,高28 m,下部以挺立的石柱为基,上部以横卧的石条为顶,该形态对研究熔岩流的方向有重要的科考意义。
在长白山火山周边的中、低山则是在玄武岩台地上残余的更古老岩层构成的山体,如二道白河镇附近的山就是古生代的白云质大理岩和老第三系玄武岩的残丘出露在玄武岩台地上。
2.3.2 长白山火山造锥阶段
长白山火山锥体的形成大致始于65万年前(地质学称第四纪的中更新世),长白山火山由原来裂隙式喷发转为中心式喷发,喷出的熔岩和各种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玄武岩高原和台地上,筑起了一座雄壮的火山堆体。火山锥体的主体构成均为粗面岩,粗面岩锥体造锥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65~50万年前,在造盾玄武岩之上中心式喷发粗面岩浆,这期岩浆流动性差,主要覆盖在喷发中心附近,建造的粗面岩锥体很陡峭。熔岩流厚度常常大于50 m。在长白瀑布下方陡崖的粗面岩层即该期形成。在人们登山到海拔2100m左右,经过“黑风口”附近时,也可观察到的粗面岩的特征。
第二阶段,50~25万年前,喷发粗面岩浆与粗面质火山碎屑,总体上构成火山锥体顶部相对较平缓的丘陵状地貌部分,地表坡度相对较缓。
第三阶段,25~10万年前,形成火山边缘近顶部及锥体外坡上巨厚的粗面质熔岩流和火山碎屑岩。在每两个造锥阶段之间,都有碎屑物堆积,显示了层状火山的特征。
在造锥过程中,也伴生玄武岩喷发,如晚更新世(距今9~13万年)的广坪期玄武岩,主要分布在朝鲜一侧。
每一次喷出的火山物质都使火山增高约200 m以上。同时,在主火山口周围,还形成了一些小的寄生火山口。
在距今11000~15000年前(第四纪全新世期间),火山再次复活,喷出了大量的灰白-淡黄色浮岩,局部厚度达60 m。这次猛烈的爆炸式火山爆发,使火山锥顶部崩破塌陷,形成了漏斗状火山口。随着喷发强度及熔岩温度逐渐降低,熔浆在火山通道内逐渐冷凝并堵塞岩浆通道。
火山作用停止后,火山口内接受大气降水和地下水的不断补给,逐渐蓄水成湖,形成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口湖,湖面海拔2194 m,水面积9.82 km2,最大水深373m,平均水深204 m,这就是闻名遐迩的长白山天池。
如果从长白山北坡登顶,不仅要体验天池美景,辨别欣赏围绕天池的16座奇峰,更要仔细观察身边的淡黄色浮石构成的天文峰,它就是爆炸式喷发产生的浮岩及岩石碎屑堆e而成。
2.3.3 长白山的近代火山塑造
长白山近代火山活动主要指近5000年以来的火山喷发活动。5000年前长白山火山喷发,出现伞状火山喷发云,形成空降火山碎屑堆积,表现为黄色火山碎屑堆积层次;距今约4000年前发生过中小规模的喷发,喷发物分布于天池气象站及其北部山脊上,形成火山碎屑岩[7]。
长白山近代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发生在公元1200年前后,是世界上罕见的火山大喷发,喷发的物质主要是浮岩、火山灰以及爆炸产生的岩石碎屑。喷发的火山灰向东一直飘落到日本。岩石碎屑混杂火山灰堆积在火山椎体周围与台地交界的广大地区和山体的沟谷低洼之处,形成凝灰角砾岩,大约从海拔1100~2000 m均可观察到。导游和游客在小天池湖畔观察脚下的岩石以及岳桦林中从峭壁滚落下的巨大岩块,均为凝灰角砾岩,应仔细观察其形态特征。刻有“石破天惊”字样其裂缝中有岳桦生长的大块岩石也是凝灰角砾岩。
如果到长白山西坡游览,可以考查体验长白山大峡谷的壮观。这条峡谷是是锦江的上源,故也称锦江大峡谷,长约有60 km,宽度从几米到300 m不等,垂直深度约有150 m左右。大峡谷沿着地质断裂发育,在流水强烈侵蚀下形成,陡峭的谷壁和形态奇异的残留岩柱,展示出火山凝灰岩的特征。
公元1200年的火山喷发,还使火山周围超过2000 km2的原始森林被火山碎屑流和火山泥流摧毁和掩埋。
长白山火山碎屑、火山灰与大气降水、长白山融雪水结合, 形成火山泥流,以异常强的活动性自山体向下涌入二道白河河谷,长途倾泻直至松花江谷地的中、上游。火山灰泥流,改造地貌形态。在二道白河两岸沉积的火山渣、火山灰构成了今天二道白河镇的基础地面。在火山渣构成的平坦地面上生长着树干橙黄挺拔、枝杈舒展婀娜的长白松(俗称美人松),成为二道白河镇一带的独特风景。
自公元1597年以来,史料记载长白山火山曾有过三次小规模的间歇式喷发:第一次喷发是在1597年8月26日(明万历二十五年),目击者记载,有“放炮之声,仰见则烟气张天,大如数搂之石,随烟折出,飞过大山后不知去处”。第二次喷发是1668年(清康熙七年),长白山区下了一场“雨灰”(即火山灰)。第三次喷发是在1702年4月14日(清康熙十一年),“午时,天地忽然晦螟,时或赤黄,有同烟焰,腥臭满室,若在烘炉中,人不堪重热。四更后消止,而至朝视之,则遍野雨灰,恰似焚蛤壳者”。刘建封(清)亦在《长白山江冈志略》记载,长白山附近有“炭崖”,“崖底出木炭甚多,…燃之以烤鹿脯,与寻常木炭无异。”
经地质工作者考证,这些木炭即炭化木,是由于火山喷发时高温的熔岩烘烤、燃烧和炽热火山灰掩埋炭化的结果。目前发现长白山炭化木距今约1000余年,长白山南坡长白县境内海拔1400 m处遗存较多,在北坡和平林场的火山灰中也有出露。
应该说,现实的长白山锥体,是65万年前更新世造锥过程与近代火山活动产生的火山喷发碎屑堆积物叠加的结果。长白山火山造锥过程使海拔提高,在平缓玄武岩台地上突兀海拔2000 m的锥体,地表坡度陡缓错落。长白山火山造锥过程使山体获得了足够的高度,引起了生物气候的垂直分化。
2.4 长白山自然景观垂直带谱的形成与科学观览
长白山地史上的火山活动,不仅显著地改变区域地貌形态和地表物质组成,而且引起区域气候的响应,改变水系格局。特别是火山的造锥活动,形成了高耸的山体,山地每升高100 m,气温会下降0.6 ℃,足够的海拔引起了生物气候及自然景观的垂直分化。
海拔600~800 m左右的熔岩台地是长白山火山景观垂直变化的基带,显示了温带湿润的季风气候特征,发育着原始茂密的的红松阔叶混交林。
在红松阔叶混交林中,导游和游客应注意观赏高耸的珍贵树种红松,以及珍贵的木材和人们喜食的松籽;注意发现紫椴、遍病⒚晒盆荨⑸窖睢⒒崎蕖⑸木槭等优良树种;山葡萄、软枣子等藤本植物;红松阔叶混交林下乃是东北野山参的生长环境,但目前只在人迹罕至的山林中才可能发现。
海拔800~1100 m,过渡到山地垂直带最下部,是玄武岩高原向粗面岩、凝灰角砾岩火山椎体的过渡带。气温降低,湿度增大。气候特点是冬季漫长寒冷,夏季温暖短暂。植被仍为原始的针阔混交林,但林中落叶松增加,阔叶树减少。
海拔1100~1800 m,山体陡然,气候阴湿冷凉,年降水量为800~1000 mm。植被演变为落叶松、云杉、冷杉为主的针叶林;随海拔升高到1600 m以上则演化为具有塔形树冠的云杉、冷杉林,也称暗针叶林,林下阴湿,苔藓成褥。
海拔1800~2100 m,进入了亚高山岳桦林带。气候表现为冷季长暖季短,寒冷风大的特点。植物由岳桦形成纯林,树干矮小扭曲,林型奇特诱人,尤其在迎风处,由于风吹雪压,枝干倾斜,或呈旗形,或匍匐在地,因此从外貌得名为“岳桦矮曲林”。林下有牛皮杜鹃等匍匐的灌木植物;在地形陡峭的混有赤杨的林下,往往会发现草丛蓉(不老草)等长白山名贵植物。
海拔2100~2500 m,到达火山锥体上部。具有高寒的冰缘环境,盛夏之时仍可见越年雪斑,显示了极地才可能出现的自然地理现象。形成高山苔原植被,以小灌木、苔藓、地衣为主。如牛皮杜鹃、笃斯、越橘、高山罂粟,宽叶仙女木等,其中高山罂粟,仙女木是典型的极地植物。近地表有较厚的苔藓层,如同铺在地面上的一层地毯,夏季百花竞开,展现奇异的高山花园景观。
海拔2500 m以上,是长白山垂直带中最寒冷的地段。这里基岩,浮石遍地,越年雪斑点缀其上,仅岩石裂隙处可见矮小稀疏的高山植物,偶见高山罂粟一花争艳,苔藓、地衣零散分布。
可见,长白山火山造锥过程使它的顶部获得了高寒的冰缘环境,使它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高山。在高山冰缘环境的控制下,出现了高纬度地区才可能出现的自然地理现象,使长白山火山成为中纬度地区具有最完整自然垂直带谱的高山。导游和游客在长白山的游览中应体会到这座火山给自然景观带来的地学影响,亲自体验景观垂直分化现象,并了解其地学原理。
3 结语
长白山全域旅游开发的地文科学内涵是体现区域旅游形象的核心;发掘长白山全域旅游的科学文化资源是奠定长白山旅游形象的基础;长白山导游服务的科学品位,是长白山全域旅游整体服务层次的主要标志。
参考文献:
[1]李金早.从景点旅游走向全域旅游――努力开拓我国“十三五”旅游发展新局面[R].海口:2016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2016.
[2]刘云山.文化是旅游的灵魂 旅游是文化的载体[N].光明日报,2010-03-24.
[3]阿伽西.科学与文化[M].邬晓燕,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4]许林书,王兆明.科学介入长白山休闲旅游浅论[J].绿色科技,2014(6).
[5]许林书,王兆明.长白山旅游形象价值及旅游传播作用[J].绿色科技,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