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艺术欣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艺术欣赏范文1
一、欣赏要善于比较
欣赏要善于比较,是指在欣赏时的比较意识。谈到比较,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1、同类题材的比较,也就是说在欣赏一个戏剧时把同类题材的题材表现的广度、深度、新度做一个衡量,久而久之,你就有了自己的准确的标准。2、同类主题的比较,题材一样,主题却不可能相同。这样,如果是电视剧,你就要在人物、事件、场景、音乐、服装、化妆……等等来看他对主题的把握,和另一个相同主题的剧目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从而找出谁更好些。3、同类人物的比较,这里的同类人物是指我们共同熟悉的身边各类的人物,诸如旦角小生、青衣、武生,诸如文戏、武戏,同样是写悲欢离合的主题,你就要看哪出戏,和我们共同认识更贴近,更受人们的喜欢;你就看哪段唱词更上口,更令人喜欢。
只要我们在欣赏时周而复始地这样做,我们的欣赏水平一定会提高。
二、欣赏要善于联想
应该说,欣赏时联想是有点累。但是,想要提高自己的欣赏水平,要想干这一行,就得这么做,再说,联想本来就是京剧表演应该具有的能力和天赋。联想是我们从事艺术道路上的轮子,少了它,我们就迈不动步。
欣赏其它艺术时怎样去联想呢?个人的体会有以下几点:1、观看不满意时的联想。譬如,欣赏一台新编剧目,观看他的表演,他的舞台设计,他的服装……你可能有一些不满意,你可以假设我去导演这台戏,我去设计舞台,我去制作服装……应该用什么样的招数来弥补这些不足。甚至,你可以另想出一套方案,设想怎么样去把它做得更好。这时的联想也是个比较的过程,但是这个比较一定要创造性比较,这个创造性是天马行空似的,有时甚至是不着边际的,不然怎么叫联想呢?2、满意时候的联想。你看一部电视剧,已经很满意了,这时你也要联想,这使你走向更高层次的锻炼。这时怎样联想?我个人的体会是逆向联想。例如:电视剧中的人物,电视剧中的主题,很丰实也很好,是写一对恋人,从小到大的人生历程,这里有喜怒哀乐,这里有悲欢离合……情节也许很感人,他给我们很多难忘的回忆……我就设想这样写,或者那样写或许更好,那样写这样写也许很好。这时你想好一个故事,自己去编,也许能编出很好的故事。再比如,一个小品写的很俗,你有了舞台经验,有了表演经验,你也许稍稍动一个情节,稍稍改变一个人物关系,就会使这篇小品改头换面,既能表扬,又有文采。还有个例子,一个青年演员和一位著名的京剧表演艺术家学学,学了一出大家非常熟悉的传统戏,而这个青年演员在表演的时候,却没有按这位老艺术家的教授去表演,这时是可能议论纷纷……那么你怎么样去欣赏呢?你必须既尊重传统,又要认真对待这位青年人的新创造、新发展。不然,你的欣赏就会停留在崇古不化的层次里了。这需要联想,在联想中达到艺术欣赏的过程。这种联想,可以在我们的艺术实践中得到应用。可见联想可以完成艺术欣赏的多元境界,是艺术人的审美基本功。
三、欣赏要善于思考
业精于勤也精于思。所谓思考。就是要动脑,要会动脑,要有一个会思想的头脑,要有一个艺术人的头脑。确实,我们创造艺术是为了塑造美,我们欣赏艺术是为了发现美。要想发现美,就要思考。美,并不是象我们认为的那样,因为随着物质文明的推进,文化也在发展,有些理念也在变化着。
自从1965年美国的应用数学家查德提出了“模糊性”以来,这个观点不但在其它领域被接受,文艺界也接受了这种在事物现象上的不确定性的“模糊性”的观点,这样,在我们审美时就必须要思考。
思考当然是有艺术知识帮助的,但是,艺术知识也是在思考中得来的。
艺术欣赏范文2
关键词:艺术欣赏;教育观念;情感
一艺术欣赏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
一些地方存在着重技能,轻审美和创造能力培养的倾向,重视少数尖子,忽视面向全体;重视比赛,忽视教学艺术欣赏就成了薄弱的环节,违背了素质教育所倡导的基本性和全面性原则,严重阻碍21世纪全民族的整体的审美素质的提高。
有专家预言,艺术产业将成为21世纪的支柱产业之一,为适应21世纪产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需要必须通过学校美术欣赏教育对学生实施美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陶冶情操,提高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总结讲话中强调指出,要重视美育,不仅小学、初中要开好音乐、美术等谦握,高中、大学也应开设艺术欣赏课,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舞蹈、戏剧、美术、书法等。
“对美的感知和理解,是审美教育的核心,是审美的要点。”通过学校艺术欣赏教育这一具体形式,唤起人们的美感,能正确的理解美和感受美,从而为创造美打好基础。
二艺术欣赏是认识世界的有效方式
艺术欣赏是在接受艺术中经过玩味、领略、产生喜悦爱戴之情。在开放.的艺术博物院,一个个画展,一堂堂艺术欣赏课中,让学生在漫漫的艺术长廊中流连忘返,品味在人类文化宝库中蕴藏着数不尽的艺术珍品,感受艺术世界的广阔无限,从艺术的解放去认识一个时代或者一个国家的人民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而取得的巨大成果,例如欣赏彩陶,可以让我们认识到“历史的人类童年时代”。正如别林斯基说的,人们认识世界通过两种途径,一是科学的,一是艺术的,早在三十年代,鲁迅先生把德国杰出的、为无产阶级大声呐喊的女性艺术家坷勒惠支的版画作品《面包》介绍给国人,通过画中处在历史重压下,为捍卫劳动者而献出自己一切的伟大的母亲形象,产生强烈的社会反响,从而使欣赏者达到对世界最深刻的认识,扩大生活的视野。在艺术作品面前感受美,在艺术强大的魅力牵引下,去感慨一个时代或者是一个国家、地区文明发展的程度。
三艺术欣赏以情感介入为重要标准
欣赏中国花鸟画,认识一个人的情绪、意识,进而体会一个时代的一代人的命运方面往往有更形象的“历史”内涵,明徐渭墨葡萄,作者“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的情绪和点点泪痕般的墨叶,使欣赏者在伤口的形式技巧的审美之外,进一步体味到作者凄苦的命运和倔强的个性,对那一个特定历史条件下的民族意识,以及封建专制下的平民的命运有了更深一层的认识。
艺术考核教育的重要特点,以情感人,以情动人,起到教化的作用,在艺术欣赏过程中,欣赏者只有对艺术作品中所蕴含的情感有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达到了“共鸣”,才能使艺术品的存在具有价值,才能使艺术美作用于人的感性、情感,在“潜移默化”之中接受教育,不知不觉的影响着人的情感、趣味、气质、情操、胸襟。
随着思维科学的发展,科学家日益认识到,人的创造性思维的形成,正是建立在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统一的基础上,科学与艺术是不可分割的,它们共同的基础是人类的创造力,它所追求的目标就是真理的普通性。艺术通过欣赏作用于人,使人产生情感的共鸣,心灵的震撼,激发和强化了人的创造冲动,利于培养和发展人的审美直觉和想象力,比智力更具有功效。
在旧的艺术形式不断翻新,新的艺术形式迅速涌现的今天,只有以情调动学生的全部的艺术审美感官,方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让学生以点带面,拓宽学生的艺术视野,了解更多的艺术形式,领悟各种艺术形式的无穷的艺术魅力。
四艺术欣赏以个体感受为评价标准
21世纪对全民族素质的一项重要要求便是提高整体的审美素质水平,.针对学生而言,则指,使我们的学生在生活中爱美、求美,有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和丰富的审美经验,有较强的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这就不能沿用旧有的“优、良、及格、不及格”等作业评价或用所有学科共用的“百分制”来抽象评价每一个学生的实践结果。应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要有利于艺术的个性发展,对艺术欣赏评价的改革应首先注重艺术的这种个性发展,对每一个学生的实践都给予极其个性化的评价。
“皮格马利翁”的心理效应在这种评价方式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如“你挺有创意”、“你的观点不错”、“你的想法有意思”……,这种建立在对每一个学生充分尊重其个性发展基础.上的评价方式,能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关注和期待,回报的是他们信心百倍,能让学生积极地参加每一次的美术欣赏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价态度,体会美就在我的眼前,我的心中。
艺术欣赏范文3
关键词:艺术欣赏;艺术欣赏环境;艺术品;欣赏者
中图分类号:J0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4115(2013)10-150-1
一、艺术欣赏的两个主要因素
所谓艺术欣赏中的两大主要因素,那就是艺术作品本身和艺术作品的欣赏者。
任何一本精彩的文学作品,任何一幅夺目的雕塑,任何一曲悠扬的音乐如果没有欣赏者,那么它只能是单纯的纸张的叠放,只能是一个破木桩子,只能是无序的乐器训练而已;同样艺术欣赏者脱离了艺术作品,那么他只能是被认为是精神有问题的冥想。艺术作品与艺术作品欣赏者作为艺术欣赏的两大主要因素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艺术欣赏对欣赏者也有相应的艺术欣赏要求。芸芸大众并不是任何一个人都能够对艺术作品做出透彻的分析鉴别,艺术欣赏者需要不断地通过大量的艺术欣赏实践活动提升自我的艺术欣赏能力、艺术欣赏常识以及艺术欣赏品味。艺术欣赏并不是简单的、被动的艺术作品接受,而是通过对艺术欣赏有一定常识了解之后,通过大量艺术欣赏的实践积累形成对艺术品的一种独特的见解、认识,欣赏者欣赏的不止是艺术作品本身,更要感悟到艺术作品作者创作的灵魂。
艺术欣赏对于艺术作品和艺术作品欣赏者有很重要的作用。首先对于艺术作品而言,艺术作品通过艺术欣赏来展现自身的美感与社会存在意义,同时使这种美感与社会存在的特殊意义在艺术欣赏过程中得到极大的散播与发扬,艺术作品的创造者也在欣赏者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实现了艺术作品的创造价值,得到欣赏者认可的艺术作品创造者才称作艺术家。其次,欣赏者在欣赏艺术作品的过程中,在满足自我艺术作品欣赏期望的同时更提升了自我对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与审美水平,是欣赏者个人艺术情操的提高、升华。
二、艺术欣赏环境的作用
艺术欣赏环境广义来说,一般指的是两种概念。一种就是以社会环境为主的艺术欣赏环境,如人工修建的剧场、剧院、美术展馆、音乐厅等人为建筑。另一种就是指的自然环境,现在很多歌、舞剧的演出形式另辟蹊径,选择真实自然景观为艺术作品表现背景,将艺术表演与自然环境相融合,产生自然与艺术水融的艺术氛围。
欣赏者作为一个平常人,如何能感受到艺术作品的灵魂,关键就是当他进入特定的欣赏环境,处于浓厚艺术氛围包裹下直面艺术作品的那个时刻。可见艺术作品欣赏环境对欣赏者有多么重要的影响。我们认为良好的欣赏环境可以使欣赏者的感官首先接触到艺术作品本身,使欣赏者在开始欣赏活动前心里就做好了预先的铺垫准备,将自我的欣赏态度、欣赏心情调节到最优,提前进入艺术欣赏状态;在欣赏者欣赏艺术作品时,可以帮助欣赏者加深对艺术品的理解、感受;在欣赏活动结束后,仍然可以使欣赏者对艺术品产生无穷的留恋和回味,激发起欣赏者对艺术作品无尽的思考和感悟。艺术欣赏的最高境界不过于此,由此可见欣赏环境在艺术欣赏中起着不言而喻的作用。
三、欣赏环境的重要性研究
我们所研究的欣赏环境必须是欣赏者能够亲身体会,我们认为的艺术不是大家没事的闲聊称赞,不是停留在记档上的没有生机的文献更不是电视荧屏的闪烁。我们想要真正的感受艺术带给我们的美感,带给我们的惊艳,带给我们的震撼就必须要切实的走进艺术欣赏环境,如剧院、音乐厅、美术馆等,用我们的眼睛、耳朵和心来真实的感受艺术的存在价值。
当我们走入剧院的那一刻便可以真实的感受到那种艺术的氛围,在这里即使你想大声喧哗也会被剧院内恢弘优美的建筑结构所吸引,被众多欣赏者的高雅气质所感染,被华丽且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舞台所震撼。演出开始之后,台上的艺术家与台下的欣赏者再不分彼此,欣赏者都成为了舞台上的演员,随着剧目悲欢离合的进行,欣赏者同悲、同喜、同乐、同嗔。剧院的高科技舞台会随着演出剧目的情节变换灯光、音乐,欣赏者就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其中,感动其中,甚至在剧目结束欣赏者还深入其中不能自拔,还随着剧目而在内心产生无限的回味与遐想。这些都是欣赏者因为剧院这一欣赏环境而对演出剧目产生的艺术欣赏感受,这种身临其境的特殊艺术感受,是我们通过广播、电视、口口相传所无法体会的。
我们这里所研究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某种特性上来说,剧院的演出即使是同一剧目的演出也是不可重复的。演员自身会因为当天的演出状态和演出场次的次数增多而不同。欣赏者每一次给予台上演员的回应会直接影响本场剧目演员的发挥,专业的演员最需要现场观众的互动,在最适宜的表演节点上给予演员最热烈的回应,演员会因此更进一步的迸发自身的演绎状态,艺术的表演者和艺术的欣赏者在这一时刻达到了良性循环,表演者和欣赏者在这一刻的艺术感悟都得到了升华。这种升华的产生无疑需要在特定的欣赏环境中才能进行。如果欣赏者的欣赏仅仅停留在电视机前,或许演出的过程可以不断地重复,但是艺术表演者和欣赏者无法互动,不能产生在特定欣赏环境中的艺术欣赏效果。没有观众参与的表演与欣赏,表演就没有任何意义。所以,感受艺术达到艺术欣赏的最佳境界,就必须深入到剧院、音乐厅、美术馆这些具有浓厚艺术氛围的欣赏环境中。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2]彭万荣.艺术、欣赏者与欣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艺术欣赏范文4
关键词:维特根斯坦;音乐;艺术欣赏
中图分类号:J601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3-7721.2011.02.012オオ
维特根斯坦是公认的20世纪西方世界最伟大的思想家,艺术在维特根斯坦的生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维特根斯坦一生特别钟情于音乐,不仅是因为他出生在音乐之都维也纳的富豪家庭,而且他的家庭具有很强的艺术氛围。\+①欣赏音乐是维特根斯坦的终身爱好,有时,他一整天地构思一首乐曲,并且下意识地磨动牙齿,仿佛音乐要从身体里奔出来似的。尤其在他艰苦的理智劳作之后,欣赏音乐简直成了他改换脑筋的最好办法。直到晚年,他仍然喜欢谈论六个伟大的音乐家: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伯拉姆斯和兰勃,并一直对其他音乐家和音乐的一般趋向保有自己的看法。维特根斯坦不同意认为音乐只有少数乐符和节拍而只是将其看作一种原始艺术的观点,他认为音乐只是表面上的简单,而这一表层内容所显示的深层实体,则包含着其他艺术只在外在形式中出现而在音乐中深含着的全部复杂性,从一定意义上说,音乐是最精深奥妙的艺术。维特根斯坦将艺术、思想、科学等并列,认为艺术也给人启迪。他还憧憬在科学的时代之后,艺术的时代的来临。②虽然并没有系统的艺术著作,但是维特根斯坦在其音乐欣赏实践和庞杂的思想著述中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艺术欣赏理论。
首先维特根斯坦否认在艺术欣赏中有什么普遍的美学理论和美的本质。共同的本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它们最多是一种“家族相似”,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出现的审美矛盾和多样性也并没有什么奇怪的,维特根斯坦认为,在日常生活中审美反应才是最关键的,“与美学相关的最重要的东西是所谓的美学反应,即不满意、厌恶、不舒服。不满意的表达并不同于不舒服的表达。不满意的表达说:‘再高点儿……太低了!……像这样做。’”正是从生活世界的角度出发,维特根斯坦十分反感以前的那些所谓的美学问题,因为它们很多往往是本末倒置,脱离实际而产生的虚假问题。维特根斯坦对那些人为制造出来的东西似乎十分反感,在他看来,艺术并不是什么奇迹,相反它是自然而然在生活中出现的,就如同植物生长在自然中一样,维特根斯坦比喻说:“自然界的奇迹。人们会说,艺术向我们显示自然界的奇迹。艺术立足于自然奇迹这个概念之上。(花正在开放,这里有什么奇迹呢?)人们说:‘瞧,花是怎样开放的!’”处于不同的生活世界,对不同的艺术或者对同一门艺术,人们的欣赏方式肯定是不同的,因为,人们在他们的生活中和它们建立了不同的关联或者没有建立起一种关联。“关联”是维特根斯坦思想中一个很重要的词,在维特根斯坦的很多理论中都涉及到,在不同的生活世界中,人们和事物建立的关联是不同的,一个脑子里没有这种关联的人,你怎么向他解释都是没有用的,因为这种关联是在他的生活世界中慢慢建立起来的,语言的解释是没有用的,这就像国外有些民族艺术,我们无能如何都欣赏不了。因为艺术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艺术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人们的生活方式在艺术欣赏中起着基础作用,在《杂评》中谈到对音乐的理解时,维特根斯坦说:“对音乐的理解是人类生活方式的一种表现形式。”紧接着,他分析了音乐欣赏:“在我看来,这个乐句是一种姿势。它潜入我的生活之中。我把他看成我自己的乐句。”维特根斯坦反对那些所谓的艺术批评和理论,而是要把读者可能做的事情留给读者自己去做。不同于询问“什么是美?”这样的传统美学的做法,维特根斯坦只是给出一系列例子,表明艺术欣赏并不具有可以用语言定义的共同本质,而是由各种姿势、行为、感觉和词语等组成的表征系列,而且各种表征方式在不同文化中有着巨大的差异,所有这些例子之间构成“家族相似”的关系。
因为人们生活世界的多样性,艺术欣赏才会出现多样性,因为不同生活世界的人对艺术的理解是不同的,单单描述欣赏是什么是不可能的,要描述欣赏在于什么,我们就不得不描述整个环境。我们在同样的时刻和环境中使用不同的审美字眼,我们也将同一字眼用于不同的时刻和环境。所以,重要的是,我们使用这些字眼的时刻和环境,我们的整个生存方式,而不是字词本身,不存在对艺术欣赏和美的共同定义。至于对所谓艺术欣赏有什么高下之分,维特根斯坦更是嗤之以鼻,他说:“人们说,某个人有‘画家的眼睛’、‘音乐家的耳朵’,可是,一个没有这样的特质的人并不会因此而成为盲人或聋子。”因为人们在各自的生活中建立起了不同的关联,维特根斯坦说:“对某人谈论一些他不懂的事情,那是毫无意义的,即使你补充说他不能理解。(这经常发生在你所爱的人身上。)”
因为艺术欣赏本身是一种生活,就是生活本身,维特根斯坦否认在艺术欣赏活动中必定伴随着一个什么东西(他认为这是人们在艺术欣赏活动中的一个普遍倾向,他对此的反对也和他对心理学的反对相关),正如他认为语言中并不伴随着一个思想的东西一样,“当我领悟地倾听一首曲子时,是否我并没有感觉到什么特别的东西?――当我听这首曲子而不理解时,是否就不会感觉到这种东西?是什么东西呢?没有答案,或者我突然想到的是无聊之事。我完全可以说:‘现在我懂了。’并且能够谈论这个曲子,演奏它,把它和其他曲子作比较等等。理解的标志也许伴随着倾听。”倾听就是理解,就构成理解本身,并不需要一个其他的过程和东西的存在,“把理解称为一个与倾听相伴随的过程,那是错误的。(当然,也不能把它的表现――那种充满表现力的演奏称为倾听的伴随物。)”他说:“你可以演奏一遍小步舞曲,从中得到了许多东西,而换个时间再演奏一遍,却什么也没有得到。但由此并不会得出结论,认为你从中得到的东西不依赖于小步舞曲,例如错误地认为意义或思想只是语词的伴随物,而与语词无关。‘命题的意义’非常类似于‘对艺术的欣赏’情况。认为句子与对象有关这种看法,就是说,无论有这种效果的是什么,都是句子的意义。‘一个法语句子怎样呢?’――有相同的伴随物,即思想。”维特根斯坦在这里似乎批判了艺术欣赏后面往往依靠某种思相的看法,因为这种思想往往被强加给艺术。
那么,用什么方式来解释艺术呢?维特根斯坦十分看重艺术与时代的联系,特别是与那个时代的文化,“因为,如何理解‘充满表现力的演奏’呢?一定不是通过演奏的伴随物加以解释。――那么要用什么来解释呢?可以说那是一种文化。――谁在一种特定的文化中接受教育,他就会对音乐做出如此这般的反应,人们就可以教他使用‘充满表现力的演奏’这个词。”因此,要描述一套审美规则,就完全意味着要描述一个时期的文化,而不同的时代的文化是不同的,即不同的时代玩着截然不同的游戏,我们现在的文化趣味在中世纪也许并不存在。也就是说,只要是生活在这种文化中,就会做出这种反应,反之,不生活在这种文化中,相应的对这门艺术就不能理解和欣赏,整个审美判断都是如此。不同的艺术和欣赏是不同的游戏,而这些游戏的根基是整个文化。维特根斯坦还强调艺术作品与一个时代的文化的联系,“某些作家曾经颇有成就,而现在已经过时,其原因就在于他们的作品在被他们那个时代的整个环境所充实时才会发出强烈的呼声。可是,如果没有这种充实,他们的作品就会死去,好像移走了那种使它显出光彩的灯光一样。”维特根斯坦还指出如果一个人欣赏一位作家,那他一定也会喜欢这位作家所属的那种文化。如果一个人觉得这种文化无关紧要或者令人厌恶,那他对这位作家的赞美就会冷却下来。维特根斯坦深刻揭示出,人们在艺术欣赏中总是倾向于把艺术作品和现实联系起来,和自己所知道的东西联系起来,和自己在生活世界中积累的一切东西联系起来,而不是其他什么东西,“对一幅画(一种思想)的态度。我们体验一幅画的方式使它对我们来说成为真实的,就是说,把它和现实联系起来了;它建立了一种和现实的连续性。(害怕把一幅画和对现实的恐怖联系起来了。)”
为什么我们会认为不同的艺术家有共同之处呢?譬如,你会发现某位音乐家的风格和你喜欢的诗人或画家的风格之间有相似之处,维特根斯坦认为那是因为他们生活在同一时代,尤其是都处在那个时代的文化之中,并且这也产生了艺术的客观的意义。维特根斯坦还认为,我们对以往时代的误解太多,“一个时代误解另一个时代。一个小小的时代以它自己的那种令人厌恶的方式误解其他一切时代。”这也和他认为的现代艺术的衰落有关,总的来说,他贬低他所处的时代,而向往那个艺术兴盛的时代。
对那些所谓的艺术欣赏术语,维特根斯坦也是坚决反对的,例如,他在很多地方谈到“审美力”,他认为像这些理论词汇,在实际活动中并不会有任何作用,艺术欣赏并不都需要审美力,一个人没有“审美力”这个概念,并不等于他不会审美。艺术创造也不都需要审美力,伟大的艺术是浑然天成的,维特根斯坦说:“审美力作为调节。分娩不是它的事情。审美力使某一种事物成为可接受的。(由于这一原因,我认为一位伟大的创作者不需要任何审美力,他的产儿以一种完全成形的形态进入世界之中。)琢磨润色有时是审美力的一种功能,有时却不是。我有审美力。甚至最精致的审美力也与创造力无关。审美力是感受性的提炼。不过,感受性并不能产生任何事物,它纯然是一种接受。我不能判断是否我具有审美力,还是也具有创造力……”真正的审美活动与这些概念无关,它是一个复杂的活动。在复杂的审美活动中,所谓的审美力也是变化的,不是能从概念上加以把握的,审美力可能令人向往,但不能被人把握。
作为一个哲学天才,维特根斯坦十分关注艺术中的天才,总的来说,他的天才理论和康德相似,认为天才是天生的,自然形成的。维特根斯坦十分推崇天才,也是因为他认为,现代社会是一个不利于天才产生的时代,现代的人有才能,但缺乏天才。他说天才(Genie)是那种使我们忘记大师的才能(talent)的东西。天才也不是技巧,天才是那种使我们忘记技巧的东西。也正因为如此,艺术并不是什么奇迹,相反是在生活中自然出现的,就如同植物生长在大自然中一样。天才是天生的,是在人的性格中表现出来的,是性格在其中表现出它自身的一种才能,它是与生俱来的。维特根斯坦认为现代只有大师,艺术衰落,因此他推崇天才,他经常以他喜欢的音乐为例子:“你当然可能说,瓦格纳和勃拉姆斯彼此以不同的方式来模仿贝多芬。可是,在贝多芬那里是天上的东西,在他们那里变成了尘世的东西。同样的表现方式出现在贝多芬的乐曲之中,但它服从于不同的规律。在莫扎特或海顿的乐曲中,命运没有发生任何影响。这不是这种乐曲所关注的。托维这头蠢驴有一次说,这一点或者类似的情况应归因于莫扎特从来没有接触过某个种类的读物。仿佛这表明音乐大师们的乐曲只是靠书本加以规定的。当然,乐曲与书本有些联系。但是,如果说莫扎特在他的读物中没有发现任何伟大的悲剧,难道他就不可能在他的生活中遭遇这样的悲剧吗?难道音乐家只有通过诗人的眼镜才能看见任何事物吗?”
维特根斯坦反对对艺术的科学分析,回击现代科技对艺术产生的不良影响,从而推动艺术的复兴。维特根斯坦在美学中回击科学,主要表现在他对心理学美学和实验美学的批判。特别是心理学美学,维特根斯坦谈论很多。总的来说,维特根斯坦认为心理学本身是受科学的影响而产生的一门虚假的学科,因为它试图对人的心理进行科学分析,找出因果联系,而维特根斯坦认为因果联系是虚假的,是一种科学的迷信,他在很多地方批评了弗洛伊德。他对心理学的批评我们这里并不详谈,我们只谈论他对心理学美学的反驳。他说:“人们常说,美学是心理学的分支。这种看法认为,一旦我们更为先进,一切东西――所有的艺术之神秘――就都可以为心理学的实验所理解。这个看法简直太荒谬了,可它就是如此。美学问题与心理学实验毫无关系,它们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得到解答的。……人们仍然认为,心理学总有一天会去解释我们所有的审美判断,他们是指实验心理学。这非常有趣――真的非常有趣。而在心理学家们的工作与关于艺术作品的判断之间,似乎并不存在任何联系。我们可以去考察我们所谓的对审美判断的解释究竟是一种什么东西。……当人们对审美印象感到迷惑时所寻求的那种解释并不是一种因果解释,也不是由经验或关于人们如何反应的统计来确证的解释。(你无法通过心理学实验来得到这个解释。)”
维特根斯坦认为,审美解释不同于心理学说明,审美解释并不是因果解释,审美的理解和判断不同于也不依赖于心理学实验。即使我们知道了我们审美时心理和大脑发生的过程,我们仍然不理解审美现象。当一个人为审美印象所困扰,追求解释时,他所希望得到的不是心理学的实验结果,而是审美的理由或动机。在科学中流行的原因说明不是在审美艺术中适用的理由解释。维特根斯坦认为,原因和理由的区分在所有的哲学中,在我们的全部文化中,具有根本的重要性。例如,在艺术领域,人们所需要的解释并不是什么为美和如何美的原因,而是通过表现以前未曾想到的联系,显示何为美,一件艺术品为何美。维特根斯坦在自己的经历中寻找例子,他指出:一些诗歌或其他文学作品,当他起初阅读时,感觉不到它们的美,他在心中没有引起共鸣。然而,当他矫正自己的阅读方式,或者在某一不同的情景下再阅读时,他便在心中引起了共鸣,感到了它们的美,看到了以前没有看到的一些联系,禁不住为这种感觉手舞足蹈。如果一个人不理解一件艺术作品,那他就只从一般方式看它,只有当他能以独特的方式看它,才能看到其中的美。美就在这种不同的关联中显示出来。可能有各种各样的阻碍阻挡我们以具体独特的方式看待事物,阻挡我们看到事物的有些审美联系,所以,艺术欣赏需要特定方式的沉浸。
和批判心理学美学相关,维特根斯坦批判了实验美学,“在美学研究中我们并不关心因果联系,而这是我们在心理学中要关心的。……我们所做的这种发现人们好恶的实验并不是美学。如果这是美学,那么你就会说,美学只是一个品味问题。美学问题并不是‘你喜欢它吗’,而是‘你为什么喜欢它’。一旦我们把这个问题变成一个品味问题,它就不是美学了。……我们在美学中感兴趣的并不是因果联系,而是对事物的描述。……美学是描述性的。它所做的就是要引起人们对某些特征的注意。把事物挨个排列以便展现这些特征。”
虽然维特根斯坦几乎没有自己的艺术创作,但他的审美趣味在他的生活中仍然表现地很明显,他对现代资本主义的那种繁缛、奢侈和豪华十分反感,认为那是一种文化衰退的结果,是现代人文化软弱无能,心理空虚的产物(类似于卢梭和康德对艺术的看法)。维特根斯坦曾帮他的姐姐设计房子。他将严格的比例和对称运用到房子的各个细节,追求天然,反对雕饰,使那座楼房整体上看上去精美庄重。维特根斯坦一生都喜欢欣赏音乐特别是钢琴,使其具有很强的艺术气质,他的一生都像一个艺术家一样充满激情,哪怕是他从事哲学思考的时候,也是充满激情的,他一旦进入哲学思考就会进入一种迷狂状态。维特根斯坦的人生也充满艺术色彩,散发出无穷的人生魅力。オ
注释:
①维特根斯坦的母亲列奥波丁•卡尔姆斯极具音乐天赋,音乐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路德维希这一代人的音乐素养以及整个家庭的音乐气氛,主要都得自于她,在频频举行的音乐晚会上,当时帝国著名的音乐家都是常客。由于这样的家庭音乐气氛,维特根斯坦的音乐感觉也比常人敏锐,对音乐的鉴赏也比一般人苛刻。他的骨子里留有家庭遗传给他的追求纯粹和卓越的本能。维特根斯坦的哥哥汉斯也是一位音乐天才,很小就掌握了小提琴和钢琴,4岁便开始谱曲。为了保持自己生命一般的音乐激情,他在父亲的压力下逃往美国,(维特根斯坦的父亲为了给自己庞大的财产培养继承人,要求维特根斯坦的几个哥哥接受经商教育,在这种压力下,他两个哥哥自杀,家庭中浓厚的音乐氛围,使他们都非常脆弱和敏感)。
②总体上说,维特根斯坦认为现代艺术是一种衰落。在论述具体的艺术家时,维特根斯坦总认为古典艺术大师的很多精神在现代艺术家那里已经失落,认为后来所谓的那些艺术大师也往往只是对前人的复制和模仿,特别是维特根斯坦钟情的音乐艺术,他在其著作中多次谈到:“一切伟大的艺术里都有一头野兽:一头驯服了的野兽。例如,在门德尔松那里却没有。一切伟大的艺术都把人的原始冲动作为他们的基础低音(Grundba)。它们不是旋律(也许像它们在瓦格纳那里那样),而是一种使旋律获得它们的深度和力量的东西。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门德尔松称之为一个‘进行复制的’艺术家。在同样的意义上,我为格蕾特儿建造的那座房子是极其灵敏的耳朵和良好的风度的产物,是(对一种文化等等)高度理解的表现。可是,这里没有那种可能在旷野里尽情发泄出来的原始生活,野蛮生活。因此也可以说没有健康(基尔凯郭尔)。(温室植物。)”(维特根斯坦:《杂评》,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1卷,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第52-53页。)
[参考文献]
\[1\]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2卷)(维特根斯坦:关于美学的讲演)\[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P337.
\[2\]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1卷,维特根斯坦:杂评)\[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P78.
\[3\]同\[2\]P96.
\[4\]同\[2\]P100.
\[5\]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0卷,维特根斯坦:关于心理学哲学的最后著作)\[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P149.
\[6\]同\[2\]P12.
\[7\]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11卷,维特根斯坦:纸条集)\[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P158.
\[8\]同\[7\]P158.
\[9\]同\[1\]P356.
\[10\]同\[7\]P159.
\[11\]同\[2\]P107-108.
\[12\]涂纪亮主编.维特根斯坦全集(第4卷,维特根斯坦:哲学语法)\[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P175.
\[13\]同\[2\]P117.
\[13\]同\[2\]P82.
\[14\]同\[2\]P111.
\[15\]同\[1\]P342-346.
艺术欣赏范文5
[关键词]书法艺术书法欣赏书法作品
书法的欣赏与实践是相互联系的,“眼高手低”的书法家从没有过。历代的书法家大多是具有高度鉴赏能力的书法评论家。他们都十分重视“读帖”。所谓“读帖”,就是通过观摩书迹和碑刻去领悟书法家所采用或创造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手法,借以提高自己的鉴赏水平。对于一个有志于学习书法的人来说,同样需要重视读帖,逐步学会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取其所长,拼其所短,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书法水平。分析和欣赏书法作品,如果毫无区分地加以一概兼收,则往往进步不快,甚至会走弯路。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历来的说法各不相同,至今还没有一个共同的欣赏标准。
康有为在《广艺双楫•十六宗》中,提出了十条评论标准,即所谓“十美”:“一曰魄力雄强,二曰气象辉穆,三曰笔法跳越,四曰点画峻厚,五曰意态奇逸,六曰精神飞动,七曰兴趣酣足,八曰骨发洞达,九曰结构天成,十曰血肉丰美。”郭绍虞在《怎样欣赏书法》中提出了六条标准:“一、形体,看结构天成,横直相安;二、魄力,从笔力用墨看;三、意态,要飞动;四、流派,不拘泥碑帖,不以碑的标准看帖;五、才学,书法以外关系;六、气象,挥朴安详。”
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分析、欣赏书法作品时的参考。如果进一步加以归纳,则不外乎“形”、“神”二字。所谓“形”,指的是由特殊的笔画线条所构成的外形,包括字的笔画、字的结构、一幅字的布局;所谓“神”,指的是上述外形中内在的精神,包括笔力、气势神态、情感等各个方面。因此,欣赏书法作品,不仅要看一点一画、一字字和整幅字的外形,更要看它的笔力、气势、神态。如果外形美观多姿,内在奕奕有神,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形神兼备”的好作品。分析、欣赏书法作品,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字的笔画长短、粗细、浓淡是否多变而适宜
汉字是由若干个线条式的笔画有机的组合而成的,这若各个笔画,尤其是一字之中的相同笔画,在字中不能长短、粗细、浓淡一模一样,应该而且必须有所变化。如“多”字的四个“撇”画,唐太宗认为,应该分别写作,一缩,二少缩,三亦缩,四须出锋。这里所说的“缩”,就是笔势收缩而不伸展,含有“短”的意思:“锋”就是笔势伸展而不收缩,含有“长”的意思。“多”字的“撇”画是这样,其它的笔画也是这样,否则,字形就显得死板,单调,也就无艺术可言。
二、字的“重心”能否给人以稳健的感觉
字姿可以而且应该多种多样、千姿百态,但不可忽略必须把字的重心“稳住”。欧阳询的字,初看起来,有摇摇欲坠之感,但仔细一看,它犹似千年古塔,虽欲倾却“重心”不离地,依然稳健如新。有些书法欠佳的字,平躺在纸上似乎四平八稳,不偏不倚,但如果一竖起来,则往往东倒西歪,中心不稳。因此,要判别字的重心如何,一个最简单的方法是,把纸竖起来,看看它有没有“倒塌”。
三、字势是否自然
宋代王安石有一句论书名言:“不必勉强方通神。”所谓“不必勉强”,就是历来的书法家和书法理论家们都一致强调的要“自然得体”。王羲之在给他的儿子王献之传授书法经验时说:字要“自然宽狭得所”,“分间布白,远近宜均,上下得所,自然平稳。”王羲之的书法之所以“独擅一家之美”,关键在于“天质自然”。
四、看整篇书法作品的章法、笔势是否一气呵成、融会贯通
一幅好的书法作品,犹如一幅好的山水画,它必然是字与字、行与行之间气势连贯,笔虽短而意却连。汁白以当黑,疏密得当,给人以无穷的遐想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书法作品中的落款、印章也是整体中的有机组成部分,要注意是否用得恰倒好处,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若是画蛇添足,也会有损于整幅作品的艺术性。
五、看书法作品中的笔法是否有法度有新意
书法艺术具有极强的继承性,书写者必须遵守一定的法度。但是,仅有继承,甚至与古人写的一模一样,还称不上真正书法艺术,充其量只能是他人的“奴书”,还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在评论和欣赏书法作品时,要看作品中能否正确的处理好继承与创新之间的关系。
六、在欣赏书法作品时,要适当地了解其创作的时代背景
书法作品和文学作品一样,与作者书写时的心情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艺术风格常随作者的年龄和心情的变化而变化。同一个书法家可以由于不同的时期、不同的心情而写出不尽相同的甚至截然不同的作品来,如颜真卿中期写的《多宝塔碑》,是在和平环境的得意之中写就的,字势端重浑厚,清晰悦目,成为楷书中的代表作;他晚期写的《祭侄文稿》则是在朝廷岌岌可危,侄儿不幸身亡之中写就的,悲愤之情夺腔而出,于是,出现了笔画浓淡、疏密、大小不一,甚至涂涂改改的粗犷、潇洒的风格,成为行书中的代表作。因此,一定要把作品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中去评论和欣赏,才有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七、欣赏书法要有一定的艺术想象力,要防止以实论实
艺术欣赏范文6
关键词:美术欣赏;课堂教学;新尝试
1997年国家教委颁布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艺术欣赏课教学大纲(试用)》将高中美术欣赏课程定义为必修的“艺术欣赏课”。高中美术欣赏课以审美教育为核心,重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体验、鉴赏艺术美的能力,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更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
鉴于艺术欣赏课的学科特点和重要意义,如何在新课程改革中上好高中美术欣赏课,打造创新人才呢?笔者作了以下尝试。
一、把握学科特点,挖掘教材内容,进行审美形态教育
审美形态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全的审美心理结构,形成敏锐的审美知觉和对美的欣赏感悟能力。
高中美术欣赏课是艺术学科,高中美术欣赏课程偏重于学生的“眼到、口到、心到”,教学是在以欣赏为主线的审美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艺术修养及审美情趣。
课堂教学离不开教材和教学大纲的要求与指导,在课堂中充分挖掘教材,以教材为基础,对学生进行审美形态教育,培养学生对自然和艺术中美的形态与结构的识别与鉴赏能力,引导学生学习必要的美术知识,掌握必要的审美方法,提高审美的能力。
在此教学阶段中,在赏析艺术作品形式与结构美的基础上,挖掘作品的深层含义,对学生进行美感训练,培养学生对美的感受力、判断力、想象力和理解能力,学生即使离开教材,离开课堂,也能懂得如何鉴别和欣赏。
二、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发现美、鉴赏美的能力
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美,也充满了美。在艺术欣赏教学中,注意生活与美育之间的联系,充分体现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思想,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美术与生活的联系。
开展丰富多彩的审美活动,比如结合学生的衣着打扮,欣赏色彩的搭配,把色彩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指导我们的日常着装;欣赏建筑作品时,除了结合教材学习必要的知识外,还可以结合我们城市的建筑、公园、街道、雕塑等,引导学生把课本知识应用到实际的审美活动中,使学生真正学会发现、评鉴、欣赏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审美意识与灵感,提高学生的生活审美能力。
三、整合资源,多元化教学,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美术欣赏课程是在文化的整体发展统摄下的综合性极强的课程,十分强调对其他学科的渗透与融合。
在教学时,美术教师要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有益资源,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在对学生进行欣赏教育的同时,进一步升华美术欣赏教育的内涵和意义,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审美情趣。
(1)美术与语文课程的融合。文字是表达内心世界最直接的方式,文字的描述不仅能带来美的享受,更能带来心灵上的震撼。通过与语文课程的结合,让学生学会描述美、想象美,提升审美能力。
(2)美术与音乐课程相结合,将音乐带进美术欣赏课堂,进一步烘托了审美的情境与氛围。结合作品,选择相应的音乐在欣赏艺术作品时播放,视听结合,更能激发学生的心灵感受,引起心理共鸣,带给学生美的享受与启发,升华审美情趣。
(3)美术学科与自然学科结合,运用自然学科的技术和方法,为学生讲解艺术作品创作背后的知识与故事,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味觉、触觉,形成立体、全方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丰富多彩的表现活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灵感。
(4)美术学科与信息技术学科相渗透,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到美术欣赏课堂中,幻灯、投影、电脑等设备,以及相应教学软件的应用,使得学生不仅能欣赏静态的艺术作品,还能欣赏动态的美,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教学手段与课堂气氛也令人耳目一新,学生也更宜于接受。
(5)美术学科与心理健康教育的结合,发挥了美育的更大作用。在美术课堂上,创设平等情境,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课堂教学的进一步发展;艺术作品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兴趣以及他们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学生在欣赏此作品时也受到了思想、情感和兴趣的影响。
艺术作品主要是作用于人的情感境界。优秀的艺术作品欣赏起来可以陶冶情操,完善意志,使欣赏者的人格境界得以提升等。艺术作品在引起欣赏者的激动和共鸣中,唤起了优美、崇高、悲哀、痛苦等种种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欣赏者接受某种道德情感,受到某种精神品质的熏陶,从而改善人们的情感状态,影响人的行为。
(6)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还要综合运用历史、政治、经济、宗教、社会等方面的知识,因为文化的发展与经济、政治、历史、社会、宗教等方面是紧密相联系的,很多作品都是在政治、经济、历史等大的时代背景下创作出来的,大多反映了时代和社会历史特征。在欣赏一件艺术作品时,离不开这些方面知识背景的支持。充分展示艺术作品的外在与内涵,充分挖掘学生艺术素养和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要增加知识储备,提高个人能力。
在艺术欣赏课堂教学中,正确引导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与技能来审美,既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与能力,又提高了学生综合运用各学科知识的能力,并大大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总之,高中美术欣赏课是深化素质教育、推进基础教育改革特殊而积极的一步,教师必须从实践出发,不断尝试创新,从开放性、多元化的角度出发,充分运用各种方法,探索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与内容,挖掘美术欣赏教学的内容与意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学生未来发展的能力与质量,从而打造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常锐伦.美术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莫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