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探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探究范文1
《科学》教学中要树立“用教材教”的意识,教师在设计科学探究形式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根据教学内容和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教材。另外,科学探究过程有7个要素,即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并不是所有探究过程都要完成这7个要素,有时,只有部分内容适合科学探究,并且只涉及部分要素。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充分考虑,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探究形式。
现在的《科学》教材的设计也体现了“用教材教”的观念,给了教师、学生很大的自。如:“生命”单元对动植物的探究,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学生熟悉的或能找到的动植物作为研究的对象,而不必完全依照教材开展教学活动。对学生,他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科学探究。另外,教材还安排了自由研究内容,这些都体现了“以人为本”思想,最终实现育人的功效。
2 让学生充分活动,亲历、体验科学探究
与传统教学很大的区别在于:科学探究性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引导者,组织者,学生与教师的分工明显不同。比如:提出问题时,不能因为学生提不出来,教师一着急就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应该冷静地去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学生实验不成功,教师不能立即去做给学生看,而是应该组织学生去分析问题出在哪儿。对学生的探究活动,教师更要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多动眼“看一看”,多动脑“想一想”,多动口“说一说”,多动手“做一做”,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开发学生的情感潜能、思维潜能、操作潜能,激发学生创新的火花。
“体验”是每个学生成长过程必需的,学生只有在参与中去深刻体验成功,体验挫折,体验合作,体验质疑,体验挑战,才能健康成长。只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和条件,学生的表现会让我们去喝彩!即使探究失败了,对学生也是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的。使学生体会到“原来科学研究这么不容易,科学家真了不起。”如:在教学《观察与描述》时,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并借助一定的工具发现了许多以前没有发现的秘密,体验到了观察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特别是通过“摸物游戏”,使学生的兴趣高涨,虽然有的学生没有说出摸到的是什么物体,但这使他们更深刻地体会到各种感官协调工作的重要性。
当然,在多数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3 科学探究之后要组织学生研讨,教师要充分地倾听学生
科学探究之后组织学生认真钻研,共同探讨,这种研讨不是盲目的,是以探究过程为基础,有目的、有针对性地对探究的问题进行研讨。美国有一位博士对下面两种情况进行比较:一是探究后立即进行研讨,一是探究后不进行研讨。研究结果表明,前者概念水平的发展达到更高层次,研讨使认识深化。在教学中,我们采取分组研讨与全班研讨相结合的方法,即先以实验小组为单位进行,再由各实验小组汇报研讨结果,然后教师帮助汇总全班研讨的“信息”。教师应该让他们有足够的发言机会,不论他的发言正确与否,教师要认真倾听。小学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有时难免会用不准确的语言表达自己刚刚接触的问题,这时教师要理解学生的语言,根据学生语言去引导思维。教学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每次学生探究后都有许多话要说。而学生对各种现象的理解不尽相同,这样就激起了许多“矛盾”,我们教师要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学生的个人知识),首先倾听他们现在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进一步研讨,了解彼此的想法,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彼此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理解。
科学探究范文2
关键词:中考;形式和材料;能力考查;探究过程
现针对近几年的生物科学探究分析题的结构及这些试题对生物科学探究复习教学的启示谈一些看法:
一、近几年生物科学探究试题的结构分析
1.探究试题的分值、形式和材料来源
(1)中考探究实验设计与分析题的分值有所增加。(2)科学探究题的形式已经从选择题向多种题型发展,对探究实验能力的考查形式也趋于多样化,但多年中考已经形成了比较稳定的结构,这也是经过验证比较科学的布局,各地在自主命题时不大可能轻易做出变化。(3)从统计表中可以看出,探究题的背景材料来源已不完全是教材中现存的探究材料了,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更加与人们的生活实际相联系。
2.重视对学生获取知识能力、设计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
从近几年的中考生物试题不难看出,中考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的考查,要求学生从题目给予的文字材料、图形图表中获取有用的信息,读懂题目给予的新情境后再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例如,2010年江苏卷21题中的材料中提供了甲乙丙三组的对照实验,通过阅读材料、表格、直方图的信息,就能正确地作出假设,得出结论。2011福建福州卷35题中就有一道与实际相联系的试题,试题是有关“铅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设计上把小白鼠分为三组,给予不同浓度的含铅注射剂,通过表格中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该题也是从题目中给予的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2012年湖南湘潭也出了一道类似的给予材料题,然后用材料中的信息解答问题,并深入研究,考查解决问题、分析问题、得出结论、交流的能力。这些试题都是考查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识图能力和信息处理的能力,这些设计新颖的试题既来源于课本,又高于课本,考生从未见过,但考生只要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就会领会题目的意思。
近几年,中考生物科学探究分析题多为探究实验设计与分析题型,这类题目的灵活性和开放性较大,但有不少考生大致明白题目的意思,而无法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或图表来正确表达探究过程、结果和结论等,例如:2012年浙江温州卷第32题就是这样,“验证玉米的茎具有背地生长的特性”,同学们都知道这个知识点,但是要设计方案来验证,学生又觉得有难度,很难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来正确表达探究步骤,这样的题对于学生来说很有难度。2010年福建龙岩卷的第40题也是这样的类型,内容是“淘米水对植物生长的影响”,这道题从我们平时常见的生活实际入手,感觉很简单,但是考查的是整个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设计方案与实施控制变量以及得出结论,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归纳总结,考查学生能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是较难的。
二、对中考生物科学探究复习教学的启示
1.按照新课标中课程内容的要求,确立有关科学探究的能力目标
内容解读:教材中涉及的探究活动:(1)光照对鼠妇生活的影响。(2)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3)探究鲫鱼的觅食行为。(4)比较不同果蔬中维生素C的含量。(5)口腔对淀粉的消化作用。(6)探究不同食物的热价。(7)脉搏与运动的关系。(8)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9)探究果实发育过程中体积的变化。(10)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11)探究根长长的主要部位。(12)探究果蝇的发育过程。(13)探究生男生女的比例。(14)探究制作酸奶需要的条件。(15)探究食品腐败的原因。
2.重视科学探究过程的操作
新课程标准针对提到的探究实验,教师应积极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和实践,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活动时不仅应参加科学探究某些方面的活动,还应该让学生有机会参与若干完整的探究活动。因此,要安排一些可行性实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感知探究的步骤,例如:(1)让学生在家里发次豆芽,探究种子萌发的条件。(2)测试酸对植物生长的影响。(3)什么样的马铃薯块能够萌发等。在这些实验探究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设置对照实验,注意实验过程,实验结论,遇到问题时如何解决等。
3.重视科学探究实验过程的思考
在生物科学探究复习时,要教会学生思考整个探究过程,包括实验原理、提问的问题、假设、实验设计、实验实施过程以及结论的得出。首先,要思考并理解实验原理中所包含的知识;其次要思考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现象(结果),数据,问题并分析解释其原因,思考如果改变实验条件,变量将会出现什么结果(或现象);最后对实验结果(或现象)进行总结分析并反思。对探究过程的思考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重视科学探究过程的表达
在平时的科学探究复习过程中,要针对探究实验设计与分析题型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特点,补充一些课外相关资料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从而训练学生如何对实验原理、方法步骤和结果与结论进行正确的表达。首先要对做过的探究活动或教材中探究实验的操作过程,方法步骤,结果与结论等用简明、扼要的文字、图像等形式正确表达出来。其次,要让学生通过分析典型的探究例题、练习题来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从而进一步提高解决在新情境下实验设计题,分析探究步骤等的能力。
科学探究范文3
一、探究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和深入性
科学探究是一个具有创造性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只是关注过程的操作、数据的记录、信息的整理,显然不能培养什么“科学人才”,要想让科学探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首先要确保探究的问题具有针对性,探究过程具有深入性,也唯此,科学的探究才能有的放矢,才能走向深入。
例如:“抵抗弯曲”一课的探究。此课教学的一个目的,就是让学生通过科学的探究,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是不是当学生得出如下表的数据后,探究活动就结束了呢?
显然不是,该课教学的探究绝不能停留在“纸张厚度越大,抵抗弯曲的能力越强”这样一个浅显的规律。如果我们只是停留在这个层面,那么这个探究的活动就毫无意义可言。此时,我们应将探究的活动再深入一点,当学生得出“纸张厚度越大,抵抗弯曲的能力越强”后,再引导学生探究“纸张抵抗外力的变化规律”,也就是说每增加一张纸,它们的抵抗力增加了多少?什么情况下,抵抗力最强?当我们带领着学生对探究活动进行深层追问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就会在我们的追问中不断增加。
二、探究的活动要有亲历性和可操作性
探究活动也是一个具有亲历性和操作性的过程,如果我们在探究过程中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参与,忽视了这个活动的可操作性,就会使学生处于活动的“边缘”,就会使探究活动处于停滞状态,进而使学生失去探究的体验。
例如:“热是怎样传递的”一课的探究。该课教学的目的,就是通过实验的操作,让学生参与其中,学会观察“热是怎样传递的”,并从中懂得实验器材的选择。教材是这样呈现实验过程的:首先将火柴棒粘在铁丝上,铁丝再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用酒精灯在铁丝的一端加热,最后一起观察火柴棒下落的过程,进而推导“热是怎样传递的”。然而当我们带领学生一起实验探究时,却发现“火柴棒的粘连”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如果用“蜡”粘,由于它的黏性小,熔点低,酒精灯一加热,火柴棒就迅速地不按“次序”地掉落下来;如果用“胶水”粘,由于它的粘连度不强,很难固定火柴棒……如果在探究活动中找不到合适的器材,那么这次探究就会因器材的可用性不强而大打折扣。为此,我在教学时,特别准备一个探究性项目――选择可用性的器材。由于设置了这个探究项目,学生在实验探究时,不仅成功地操作了“热是怎样传递的”实验,还懂得了实验的可操作性。
三、探究的过程要有合作性和交流性
《科学课程标准》强调:“在科学探究活动中要培养学生尊重他人意见、乐于合作、懂得交流的科学态度。”“尊重他人、乐于合作、懂得交流”是科学探究一个基本原则,如果我们在科学探究中不能尊重他人,不能与人合作,不能与人交流,那么我们的探究活动就会进入一个封闭狭隘的世界,我们的探究活动所收获的成果就无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例如:“放大镜下的昆虫”一课的探究活动。该课探究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微观的世界里更好地观察昆虫,从而获得我们在常规条件下无法观察的体验。然而在探究过程中,由于昆虫的来源、操作的烦琐、设备的单一、时间的局限等因素的制约,都会使探究活动的进展受到影响,为此我们在探究活动中就必须进行有效的合作与交流。首先,在探究之前要明确分工:部分学生寻找感兴趣的昆虫,部分学生设计操作流程,部分学生负责数据记录,部分学生负责数据整理,部分学生负责过程监督;其次,在探究过程中要懂得交流,每个成员都要将自己看到的、想到的与合作伙伴分享,同时还将同伴的合理建议、推测付诸实验;最后,在探究过程中,根据同伴的合理建议改变原有计划,从而让探究过程向更深处拓展。
科学探究范文4
二、《科学与技术》课程中教具和学具的设计
《科学与技术》是一门新的课程,目前在上海三个区试用。为什么国家要发展《科学与技术》这门课呢?
第一是时代的需求,社会的需求。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离不开科学与技术的世界。科学与技术已成为推动当今人类发展的核心力量,它不仅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产生着重大影响,并且还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密切,科学发现转化为技术成果,而技术成果的应用又促进了科学的发展。这两者之间是密切相连的。科学发现肯定会给技术进步带来力量,而技术又会反过去推动科学的发展。
第二是教育的需求。《科学与技术》课程的开设顺应了科技发展的时代需求,同时也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它不仅有利于整合科学与技术的教育资源,减少学科课程门类,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负担,而且有利于儿童整体认识自然界与人工世界,促进他们对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相互关系的理解,培养其综合应用多重知识的技能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关于探究与设计,这是科学与技术两者不同的地方。先看看科学探究。探究就是要让儿童了解、感受到科学家的经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提出问题――收集证据――分析与解释――交流与质疑――拓展与应用,这就是科学探究的一个过程。
技术主要是什么呢?主要是设计。就是要让儿童了解感受工程师的设计,体验设计的过程和方法。发现需求――收集信息――设想与创新――加工与制作――评价与改进。
科学起源于对自然界的疑惑,然后采用调查的方法进行探究,提出解释,然后形成反馈和新的疑惑。对这一解释和解决办法的社会应用,就交给技术了。
技术起源于人类在适应环境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产生的需求。例如,吃生的肉,拉肚子,吸收不了,就用火来烤或煮,这就是需求了。当然这个需求很多,一直延续到现在。然后要想出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个过程就是设计,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设计完成。但是这里边也会产生新的问题,不断地会有反馈和改进,不是一次就可以结束的。最后,会在社会上应用。
下面的模型图反映了科学和技术两者之间的差别及其相互作用,也反映了它们与我们教育目标的联系。
科学与技术到底是怎么回事?下面来讲“器”,这个“器”就是我们自己设计,根据教材要求,利用学到的科学知识去做一些技术上的事情。比如说空气压力,在科学教材里边有。讲了压缩空气的一些知识以后,要告诉学生压缩空气有什么用处,怎样来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为我们的工业服务,为我们的军事服务,在《科学与技术》教材里边就会呈现出来。
为了使学生上课有兴趣,就要创设情景。例如,教学内容为“空气有力量”,教师可如下图设计一个空气喷泉,直接跟“器”结合起来。筒里边放了水,然后压缩空气从右边进去,如果是真的喷雾器,是直接把气打在这个筒里边的,然后水从里边喷出来,喷成雾或者水柱都可以,现在把它做成透明的,从右边把压缩空气打进去,看看它会发生什么情况?
教师向筒里打压缩空气:我们刚才已经打过气了。这里边的压缩空气有什么用呢?可以用来喷雾。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进一步探究:压缩空气有什么用途?(放映幻灯片)
上图是核潜艇在水下发射导弹。发射鱼雷可能大家都知道,鱼雷放在一个筒里边,然后打开压缩空气的阀门,鱼雷就会冲进水里去。它用什么发射?用压缩空气。海底下的潜艇要发射导弹,把舱门打开 ,用压缩空气把它喷出去,离开水面后再点火,这是在军事上的应用。右边这个模型我们叫做“娃娃发射器”,下面放了个气球,压缩空气进到气球里边之后,这旁边有个孔,用针一戳,气球爆炸里边的压缩空气就出来了,那个娃娃可以被弹到很高的位置。还有旁边的空气炮,也是利用这个原理做出来的。空气炮下面有一个装压缩空气的桶,打开闸门以后,里面的乒乓球也可以弹出大概四五米远。跟鱼雷发射,跟海底导弹发射原理是完全一样的。
上图是一个升降舞台。教师可以用它将一个娃娃升起来,然后告诉学生,压缩空气可以用在舞台表演方面,将演出平台升起来或者降下去。当然,有的是用液压,但原理还是一样的。升降台模型用的是两个注射器,一个朝正方向推,一个朝反方向推这也是“空气有力量”这一课的内容。
升降台模型(上) 升降台(下)
第三个是空气发动机。压缩空气其实就是能量的储存。打气使空气压缩,把能量储存在容器里边,释放压缩空气的时候这个能量就会转换。有些发达国家已经在做实验,汽车上装的不是汽油,而是装有压缩空气的瓶,每次装六个瓶放在车上,下图是一位工程师设计的小车,里边放了压缩空气的瓶,在家里先充好能量,把电能转换为压缩空气里边的势能,然后就可以上路了。
空气涡轮模型
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个情况,教师可以做这样一个空气发动机。(演示空气发动机),先打打气,把能量储存进去。这就像水轮机一样,里边是个汽轮,是个空气涡轮。现在把压缩空气放进去了,气打得足,就能上路了。
压缩空气动力发电机
上图是一个发电机。原来的设计有两种,一种是直接用压缩空气来驱动汽车,还有一种就是利用压缩空气推动涡轮转动以后发电。这里边也是一个涡轮发动机,跟刚才是一样的,发动机后面连着一个发电机。一发电,上面一个LED灯会亮。小学生看了以后觉得很开心,觉得“这个很奇怪啊”!以前的教材里边没有压缩空气,只有弹性这些东西。压缩空气在技术上的应用使他们觉得很感兴趣,此时可以适时引导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我可以用它去做些什么?”
下面一个例子,在教材中有“电的传输”这样一个内容,里边讲到了利用电缆,然后又提到电的无线传输。大家都知道交流电通过两个线圈的时候会产生感应。很久以前就有这样一个课题:两个线圈,一个有电流通过,是交流电,这是一个发射的交流线圈,这边有个接收的,产生电流感应的时候,就会把电传输过去。这个理念提出来以后,发展很快。
电的无线传输怎么来演示呢?怎么让学生知道这个过程呢?我们又去找了一些比较合适的材料做。有一种电动牙刷,它插在柱子上,充电的时候下面是没有接触点的,没有铜片之类的什么东西放在上面,一个晚上电就充好了。这其实就是无线输电的一种,现在发展得更快了。
无线充电器
上图就是一个无线手机充电器,或者是电脑充电器,下面是一个底座,上面放了手机、笔记本电脑。它们之间是没有线连接的,当然手机上一定要有个接收器。我们用了一个电动牙刷的一个充电器,把牙刷放上去不知道有没有在充电,于是放了一个LED的发光板,不通电它不发光的,通电它就发光。拿起来给学生看,下面有没有接触的地方,没有铜线,没有什么东西的,没有接触片的,是完全分开的。
无线充电器模型
上图是我做的一个模型,大家看一下:这儿像一个发射器一样的,上面我贴了一块红色有机玻璃,应该装在底座里面;这儿有个接收器,很小,约0.5×1.5cm,高约为0.5cm。中间没有电线连接,只要通电以后把接收的东西放上去,上面这块板就会发光。这样给学生去演示,做起来也很简单。无线输电的应用已经很广泛了,应该要让学生知道,这是一个技术上的发展。
在《科学与技术》教材中还有散热和保温。散热在科学课里也有。但是教材就把散热面积大、周围空气流通快等这些规律用到技术上去。它的连接点就是在技术上的应用。
大家看上图这三个罐子,一个是不带散热翅的,一个是带了散热翅的,还有一个不仅有散热翅,还带了一个风扇。这是要做什么探究呢?同样的热水装在罐子里,不带散热翅的和带了散热翅的散热速度哪个快?加了个风扇,空气流动快了,散热速度哪个快?这样一个实验做下来,学生会得出来一个图表。我们看到“红颜色的是不带散热翅的,蓝颜色的是带散热翅的,绿颜色的是带散热翅加风吹的”这样三种不同情况。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学探究的过程。这些把科学和技术联系起来的实例,学生比较感兴趣,他们也理解了为什么要这样做。我们会给他们看一些实物,也给他们看一些照片,还有些是让他们回去找家里有没有需要它散热快的东西,看看它有什么特点等类型的活动。这个就叫探究规律,学习科学方法。
探究风车叶片的实验器
在讲“能源”这个内容时,我们研究风力发电的叶片。上图有一个电风扇,前面还有一个整流罩,即带网格形状的,它就是使风扇出来的气流比较平行一点,不带涡流。这里有一个风车,很简单的一个风车。上面有叶片,要学生们探究什么呢?就是探究风车收集风能的效果与风叶的大小有没有关系。我们用了两种不同大小的风叶,让他们来试,同样用这个实验器材,还可以做“风叶旋转的角度跟它收集风能的效果有什么关系”的实验。如果全是对着风的,这个风叶肯定不会转;如果一个正一个反的,也不会转;如果是全平的,或者这样平行的也不会转。它要成一定的角度,而且两个是要相反的。它转的时候,带动机械装置,吊着一个重物,比如放回形针之类的,看它能不能被提起来。这是五年前我们教材里边的东西。五年后,有新的产品出现了,我们马上修改了这个内容。这个新的产品让学生来探究很好用,为什么呢?一个是它的叶片可以调整,最多可以放八片,放六个也好,放八个也好,放三个也好,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做;它还有一个最好的特点,就是叶片的角度都是可以调整的,而且上面有刻度,转了以后,叶片都会成一定的角度。让学生做这样一个实验探究的活动就更有效,比五年前做出来的东西好得多。它又能定量,而且发出来的电,只要用一个万用表就可以测量,风车旋转后会发电,我觉得这样一个“器”对科学技术教育是非常有帮助的。所以,现在的《科学与技术》教材里边就采用了这样一个风车,让学生去探究这些内容。它的角度、风叶的大小等,还配有短的叶片,这是很好的一个“器”。
再来看下面这个:
还是“能源”这节课里边的,即太阳光转化为热的探究。所用器材也简单,一个可乐瓶,还有一盘透明的塑料管,探究的是什么呢?就是如果增大接收太阳光的水管的面积,能使水热得快吗?这两个就是对照。一个是一大盘塑料管,大概有三米;另一个只有一米。同样放在太阳底下,同样时间来比较,可乐瓶上面插有温度计,就可以比较出来面积大的,还是面积小的吸热快。如果拓展的话,还可以研究水管的颜色,如果是黑色的话可能会吸热更快;如果是白色的话呢可能会慢一点。科学教材里也有这个内容。
再看一个,这个是突出重点、化解教学难点的教具。我们讲“齿轮传动”的时候,往往对传动的方向比较关注,但是《科学与技术》教材里边讲了一个传动速度的比例问题,原来的教具就不适用了。
我们来看一下,这是两个齿轮啮合,如果要讲方向,一个朝着顺时针方向转,另一个就向相反的方向转,这个很好理解。但是,不是仅仅研究方向,主要是用来研究转数的比例。小齿轮和大齿轮之间齿数的比例是整数,大齿轮是二十五个,小的齿轮是五个,主动轮转了一圈以后,从动轮应该转几圈?学生很容易算出来。当然,这些齿轮的齿数都是成比例的。搭配以后,根据老师或小朋友自己的想法来转动。这样,就解决了齿轮传动的难点。下面我想对科学课老师提几点建议。
一是确立学科的责任心。
二是要有创新的积极性。老跟着人家走,你给我什么器材我做什么,这个对科学教学不是最好的方法,最好自己有创新。为什么呢?因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教师的创新会给孩子带来帮助,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世界的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三年前有一项调查,发现中国孩子比英国孩子普遍多学了百分之七十的知识,但是,关于创造力的测试却没有明显的差异。在许多场合的各国青少年比赛中,中国孩子有超群的计算、背诵和模仿能力,但是想象力、创造力的表现几乎总是排名最后,令人非常尴尬。国际上评论中国学生的最大问题也就是这个问题。他能应考,他能考高分,但是他的想象力相对来说就比较差。而想象力是创新的一个最基本的源泉,所以,教师要有这样的积极性,要去创新,要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改进我们的课堂教学,改进我们的教具和学具。
三是培养专业的敏感性。我们要对在我们教学工作中有用的东西产生强烈的兴趣。在《新材料》这一课里边,就讲到了新颖的陶瓷。大家都知道陶瓷易碎、易破。当然它够硬,一次我在商场看到商品介绍,说一种新的瓷器摔不坏。为什么它会这么厉害呢?其实就是用了纳米技术,它用非常精细达到纳米级的瓷土材料烧制出来。对于这个内容,我们马上加到《新颖陶瓷》里边,把它的照片也放进了教材,让学生看了以后觉得非常有兴趣。
请大家看,这是新颖陶瓷,这把剪子,是陶瓷,透明的,你试一试(摸起来不是很锋利);我还发现了一把刀,陶瓷能做刀吗?不是一摔就破吗?看看它,够锋利吧?新颖陶瓷,但这个陶瓷不能摔,那种陶瓷能摔。
科学探究范文5
一、新课程教育时期的科学课理念
新课程教育是我国在九年义务教育的过程中一种全新的素质教育培养方式,注重课程学习质量提升,全面落实课程教育的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对于知识学科的全面理解,提升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热爱,在抓紧学生素质教育的同时,提升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科学课作为一种基础学科、总结性的学科,其更多注重的是学生对于知识的全面理解,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
二、科学课的教学实用性
科W课在学生教育的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全面落实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同时,为学生提供实验性的实践思维,换言之,科学课更加注重的是学生的实践,通过学习理论知识将其转化为生产力和实践能力。在当前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单纯具备较高的理论认识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备较高的实践能力,理论加实践进行科学探究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新课程教育当中的科学课正是应运而生的一门实践性学科,主要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实践能力,落实学生的实践性知识认知,但是在科学课教学的过程中单纯具备学科本身所倡导的形式是远远不够的,在实践认知的过程中更应该注重教学方式的应用,通过探究式的课程教育方式来提升学生对于实践知识的认识,丰满学生的知识认知结构,促进学生提升自己的实践性思维,探究式学习的教育方式注重的是学生合作性的学习,通过同学之间彼此的共同动手配合来完成实验,结合老师的正确指导来得出正确的实验认知结论,共同保障探究式教育方式的质量。教育方式的普及一方面来源于教育手段的运用,一方面来源于教育理念的提升,通过对不同教育手段的优化组合来汇聚成独特的教学模式,运用先进的科学课教育理念来完善课堂教学体系,保障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完善学生心理的认知结构,提升学生对于科学课学习的积极性。
三、探究式智能型课堂建设
科学课探究式学习模式要借助于信息产品的特点来达到教育教学的目的,在熟练掌握信息产品操作特性的同时,对课堂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深入的调查分析,依据学生学习的特点和学习的兴趣,选取适合学生的信息产品结合标准化的信息操作模式来建立多元互动性的实验性课堂,全方位提升学生在课堂的学习品质,增强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多元化了解,帮助学生建立抽象性的美术意识思维,增强学生教学感官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自主性学习。当然在集中化的美术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单纯借助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或者是注重信息操作模式的教学是无法满足学生对于知识学习的需要的,在借助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学生的课堂学习体验,确立课堂教学宗旨,在满足学生学习需要的同时,结合什么样的信息操作模式,确立什么样的课堂主题,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当然,在确立课堂教学主题的时候,要选取适合学生课堂学习需要的信息接收模式来增强学生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模式下,提高自身的知识认知,理解课堂知识,了解知识原理,形成科学化思维,提高知识的接受意识。同时,教师在了解课堂教学不足的情况下,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准,扩展自身的知识视野,满足于知识原理认识需要的前提下,开拓自身的眼界,结合优质的信息教学资源,打造信息立体化科学课教学课堂。
四、学生实践意识的培养
实践性知识教育的科学课不仅能够有效扩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更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从而获得最为完美的语言知识体验。从而形成教学方式的两相对比,实验性素质环境教学下的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更强,表达能力更强,性格更为开朗,交际能力更是明显。由此可见,建立立体化高效率的课堂基本实践学习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知识认知程度,促进学生形成正确语言逻辑有着重要的影响。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实践价值形态的形成一方面是由于劳动实践的产生而促进的,一方面是由于历史的过渡性所造成的。历史在偶然和必然之间总是发生着奇妙的变化,经验意识的发展与过度正是这种奇妙原因的另类表现方式。在充斥着劳动与生产的历史动态过程中,经验意识总是在人们信仰过度的情况下发生着质的变化,导致了实践意识形态在意识形态中具有特殊性:它一方面被看作意识形态中的富于劳动特性的种类,但另一方面又渗透着社会生活以及其他意识形态的因子,与它们复杂地交织在一起。因此,劳动意识形态不是主观与意识形态的简单相加,而是指在实践表现过程中主观经验与社会生活状况相互浸染、彼此渗透的状况。实践意识形态属性从历史的角度进行分析具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劳动表现过程与意识形态相互浸染,因此在学生的科学课课堂教育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对于实践的哲学性理解,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实践价值观念,从劳动和实践本身重视实践调查的重要性,满足实践性知识学习的需要。
科学探究范文6
一、在探究学习中形成扎实而系统的科学知识
在探究的学习过程中,我们就应该十分注意借此过程逐步形成扎实而系统的科学知识。扎实而系统的科学知识之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教师的作用就在于引导之。一个知识点,又一个知识点,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于一定的活动流程中,使学生能够明白无误地知晓、掌握。这就好像一颗颗美丽的珍珠等待着我们用一根线将它们串起来。
例如:在学习了用二氧化碳熄灭放在烧杯中的高低不同的两支蜡烛(二氧化碳借用漏斗在烧杯一侧倒),蜡烛火焰自下而上熄灭,学生容易得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我紧接着提出对“长短不同的燃着的两支蜡烛罩上茶杯后哪一支先熄灭”这一问题,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短的一支先熄灭。”我说为什么?学生马上说出了刚学的二氧化碳的性质。安静了一会儿,冒出一个调皮的声音:“老师,我认为上面一支蜡烛先熄灭,当发生火灾,室内浓烟密布时,应俯伏在地上爬行,这是否与该实验有关?”语气不是很坚定。受到该同学的提示,有一学生肯定地说:“老师,就是上面的蜡烛先熄灭。”班内其他学生急着让他说出理由,他不紧不慢地说:“因为生成的二氧化碳随着热空气上升,先存在杯子的上方,所以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但其他学生还是将信将疑,怎么办?我把准备好的蜡烛和杯子分给学生,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小组同学开始动手实验,不一会儿,只听到学生说:“哇,上面那支蜡烛熄灭真快,真想不到。”
通过探究,不仅使学生的科学知识学得扎实,学生们都已知道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一个调皮学生的回答,使学生回忆起了已学过的有关密度的知识,以及对物质之间的密度大小进行了比较。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所学的知识必需互相联系,形成系统,才能正确地解决问题。
二、在探究学习中养成实事求是注意细节的科学态度
实事求是在科学研究中也是不可动摇的科学态度。社会是复杂的,大自然也是复杂的。面对着复杂的世界,我们既要会用望远镜,也要会用显微镜,看任何事物都不能凭自己的主观臆断,用“有色眼镜”来观察事物。养成重视细节的科学态度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探究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特别强调端正学习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注意细节的科学态度将会给他们的一生带来丰硕的成果。
例如:在一次研究串联电路特点的教学时,我先给学生讲了个故事。1777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实验提出了空气是由氮气和氧气组成的结论,揭开了空气神秘的面纱。但百余年后,英国物理学家雷利在研究中发现,从空气中分离出的氮气,总比从含氮化合物中制得的氮气每升要少0.006 7 g,尽管这一差值非常微小,但他没有放过,他怀疑从空气中获得的氮气里一定还含有尚未被发现的新气体。后与英国化学家拉姆塞合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终于在1894年发现了空气中还存在着一种“懒惰”的气体――氩气。
我请学生想一想:雷利为什么怀疑从空气中获得的氮气里还含有尚未被发现的气体?你认为氩气的密度与氮气相比,哪个更大?听了这个故事后,你还有哪些感受?
学生们正确回答了问题,还说到,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实事求是,注意细节,对科学研究更要严谨,一丝不苟,这样才能像雷利那样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人。
三、在探究学习中树立不畏艰险勇敢登攀的科学精神
马克思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道路可走,只有在崎岖的山路上勇敢攀登的人,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如何培养那种不畏艰险勇敢登攀的精神呢?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认真思索,特别是科学教师尤其要特别关注。
比如:在七年级刚学习科学探究时,我给学生讲述了詹纳的一个大胆的实验。18世纪末,在英国格洛斯特郡的农村有一个8岁的男孩,名叫詹纳。母亲请人为小詹纳吹了“花”,可预防天花。“吹花”以后不几天,他就开始发烧了,全身不舒服,就像生了一场大病似的。经过折腾,小詹纳心里产生了一个强烈的想法:吹一次“花”这么痛苦,能不能有更好的办法,既不让人出天花,又不吃这么大的苦头呢?
我请学生谈谈想法,学生认为詹纳年龄这么小,能为别人考虑,真不简单。
詹纳13岁时,便到一位外科医生洛德那儿去学医。18岁那年,一天有一位年轻的妇女陪着一位正在出天花的病人来看病,詹纳便提醒这位妇女说:“你要当心,自己也会传染上天花!”可是,这位妇女却漫不经心地说:“请放心,我不会传染上天花的。”詹纳奇怪地追问:“为什么?”年轻妇女充满自信地回答说:“因为我已出过牛痘。”原来,年轻妇女是养牛场挤奶的女工。奶牛的身上有时会生一种痘疮。挤奶女工的手、胳膊或身上其他部位的皮肤如有破裂的地方,碰到牛的痘疮,也会出一些小痘疮。只要出过这种痘疮,以后就不会再得天花病了。
学生认为,要留心生活,并对生活中的现象要多问一个为什么?
詹纳决定用牛痘溃疡的脓液代替,为一个小男孩接种。6周以后,他用天花再给这小男孩接种,小男孩没有患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