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美术课教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美术课教学范文1
关键词:激发兴趣;促进参与;问题设置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10-0300-01
上好美术课,是每个美术教师的追求,也是每个学生的期望。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课堂既活泼又生动呢?在思考的同时,我在一次次实践的检验中寻找答案。一节课要充分利用好,又要学生兴趣能提高,就须让精彩纷呈的艺术有机的与课堂教学互相利用,使各类艺术互相渗化,保持课堂内容的新鲜感,我让学生找有关标志设计的资料,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并结合2008年中国奥运会,展开学生们的兴趣被大大激发。以下是笔者对初中美术教学的几点浅识: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
兴趣是学习心理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它能够成为学习的直接动力。能否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打开学生心扉、提高教学质量的捷径,也是优化美术课堂教学的前提。兴趣是学生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在美术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知识必须要有一种健康、积极的心态,当师生双方同处于精神高度亢奋状态里面,传递知识就会自然、顺畅、快速、准确,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力就会处于极佳状态。美术学习要从单纯的技能,技巧学习层面提高到美术文化学习的层面,美术教学要创造一定的文化情境,使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加深对文化和历史的认识。在上第四课《梅竹精神》一课时候我没有单单教他们国画的画法,而是讲有关国画的基础知识、名家名作以及他们的历史背景。学生像听故事一样,慢慢吸收我说讲的故事。让他们了解文化,了解国粹是我这一课的主要目的。所以光有好的课堂环境还不够,美术作品,艺术家和学生间存在距离教师要在学生和艺术作品之间架起桥梁。
美术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寓知识技能于兴趣之中,充分发展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就能使美术学科成为一门活泼、轻松、富有魅力的学科,使美术课堂成为学生各显其能,发挥想象,并能与老师互动交流的场所。
二、稳定学生兴趣,促进参与才能诱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对于美术教学来说,各美术种类并非都有趣味性,甚至有的还枯燥无味,同时,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后,也不易长久维持。面对这种现实,就要求教师集中精力钻研自己的学科,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需要。在课堂上我注重角色互换,拉近师生距离,不要让学生产生上美术课是一种负担,欣赏理解作品是一项任务,这样的错觉。让他们感受到,上美术是一种享受,自己才是这节课的主角,让他们在这里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并让他们把所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使他们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身心得到健康成长。
稳定学生学习兴趣,是要让学生主动地、全身心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切身获得对艺术的审美体验。而教师要有意识的启发诱导,对学生的兴趣爱好的转换有所观察,迎合学生的情感和心理需求,不能只依据学生掌握美术技能的多少来评判学生学习的好坏,而应该观察学生在参与美术教学活动过程中创造性和想像力的发挥程度来评价,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发展。在具体美术教学时,我认为问题的设置是教师能否发挥引导作用的关键。从最初引起学生兴趣、到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教师巧妙的问题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学生成为主动探寻知识、掌握知识的主体。
三、应用多媒体手段辅助美术教学,增加美术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
在信息技术日益发达的当今社会中,现代教育呼唤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美术教学既是当前教学改革的必然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必然要求。与传统教学手段相比较而言,现代多媒体教学的实效性强,有省时、直观、灵活、生动、节奏快、容量大等特点。在以往的美术课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资料来源往往局限于书本图片或几本书籍、杂志中的精彩图片,但那一张张小得可怜的图片使学生即使睁大眼睛,也看不清楚。我在上课的时候,比较重视教学手段,如电影、录像、范画、故事,游戏和音乐等方式引导学生,增强他们对形象的感受,对美术的浓厚兴趣。如今,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导入各种信息,并有机组合,声形并貌,这样,学生无论在课堂的任何角落都能看得清楚,有力于他们积极地参与到各种美术活动中来。
四、做合理的评价,获得学生的信赖
美术课教学范文2
课堂效率,是非常必要的。
(一)优化教学内容,也可以说是对教材的优化。老师要专研教学的知识元素,要善于灵活地运用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中一些多余的或深浅度不适合本班学生的教学内容进行删减,也
可以把自己的经验和见解结合进来。当然这要根据教师的能力而定,对此应慎重对待。
(二)优化教学结构。以往的教学模式都是教师先讲,学生后画,所占时间偏长,比较枯燥。应采取以下方法:一是采用边讲解边示范、边练习、边辅导的分段教学法,这样有利于教师发现问题及
时解决纠正,提高学生的兴趣。二是改课前回顾评议上次作业为课尾当堂总结,减少学生的遗忘。三是改课下批改作业为课上当面批改与课下批改相结合。课上批改可以面对面地纠正、示范,很直观形
象。但由于时间有限,教师不可能当堂全部批改,因此必须以课下批改来补充。
(三)优化教学方法。绘画教学要尽量避免枯燥,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潜下心来认真研究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用新颖、实用和科学的教学手段来授课。比如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性格,教师可引进
竞争机制;利用学生喜欢形象思维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多示范、多对比直观教学法;利用学生兴趣易转移的特点,教师可以采用少练、精练、勤练的方法巩固学生的兴趣。
(四)优化教具。教学手段的丰富利用,必然会导致教具的多样化。美术教具除了笔墨纸、石膏教具等必备之外,还可采用以下形式:一是电教手段的运用,多用的是幻灯、录像、电脑等。它形式
美术课教学范文3
关键词:美术教育;课程改革;直观教学;课堂教法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2)08-019-1
美术教师作为学生的组织和管理者,如何在新的课程改革教学活动中,让全体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成为有健全人格,有创新精神的合格人才呢?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的关系
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观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首先强调转变教育观念,人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在宽松愉快的环境里,往往心情舒畅、思维活跃,容易突发奇想,有利于个性的发挥。教师不只是知识的传授者,而更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辅导者和合作者。以往为了维持好课堂纪律,我们常常要求孩子们坐端正,不许讲话。其实,太多的限制会使学生对教学失去兴致。营造一个和谐平等的学习气氛,把威严放下,做孩子们的朋友,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与沟通。我在上课时,常讲一些健康有趣的笑话作为开场白,尽量用生动风趣的语言来吸引学生,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老师教学的语言和方法要符合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发展特点,给孩子们多些宽容和耐心,多些呵护和关爱,会使我们的教学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在布置学生作业时,我允许他们自由地组合、几个人一起讨论,在表现的方式和选择材料上也给他们一定的自由和空间。在完成作业后,我让他们自己把作品贴到展示栏,给他们感受到美术课主要是参与各种美术活动。学生在宽松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在平等和谐的教学气氛中比较容易发挥个性特长。
二、重视运用多媒体,加强直观教学
美术课中运用多媒体教学,是实现形象教学,寓教于乐的最好选择,它能清晰形象地显示美术的图画,从而改变学生学习的单调性,使学生在欢乐愉悦的形式和气氛中得到知识,还能形象地表现出语言难以描摹的情状。如在讲《小鸟找家》一课时,要很好地激发学生帮助弱者的美好情感,绘画的训练要求为这种情感提供表现和宣泄的载体。因此我是这样导课的:首先打开录音机播放小鸟的叫声,同时,屏幕中出现了一只正在哭泣的小鸟。我于是借机问:“小鸟为什么哭得这样的伤心,小朋友你们想知道吗?”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到:“想!”就这样,在接下来的听故事这一环节中学生很自然地融进故事情节中。
小学生年龄小,生活经历少,接触的事物不多,所以他们脑子里储存的素材就少。通过多媒体教学能够较直观地把各种图形显示在同学们眼前,比单听老师讲,构图要新,题材要奇,主题突出,色彩鲜艳,效果要好很多。而综合刺激才能产生最佳效果。音频、动画和音乐等丰富多彩的媒体,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在上《未来的汽车》一课的时候,展示给学生的不只是现代汽车的各种造型,还展示汽车的发展历史及背景资料以及各个时代汽车的性能技术特点资料。在这基础上我再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我们未来的汽车应该是怎样的呢?我们还可以制造什么样的汽车呢?通过多媒体教学,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概括能力,同时提高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三、课堂教法灵活多样
传统的技法课讲求你这幅画画得好不好,画得像不像。如果一堂课上下来,学生一个都画得不好,一个画得都不像,那么,这堂课就是失败。如今,我们要摆脱这种坏习惯,我们应该更明确认识到让学生学习美术不是让每一位学生将来都成为画家,而是让学生在美的熏陶下得到更全面的发展。如学生在学习美术教材第七册《水墨游戏――鸟》一课时,在讲解鸟的头部和身体形状时要求学生画出不同鸟的头部和身体,要求后一位学生画得不能重复前一位学生的形状,逼着学生求新求异,再让学生对不同鸟的头部和身体进行比较。本来,只要求学生掌握鸟的特征,通过这一活动,激活了学生创新思维活动,并有益于课堂教学。所以,教师要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如想象、联想等打破学生的习惯性思维,促使学生进行创新思维,从而摆脱传统技法课的“像”。
美术课教学范文4
[关键词]美术课程 课外实践 审美能力
“美术课是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一门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长期以来由于教学方法和学习目标不够完善,对美术教学上出现的新问题和新情况缺乏思考,致中学美术课堂教学流于形式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与课程要求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影响了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
一、义务教育阶段中学美术教学现状分析
1 注重知识传授、轻视实践;强调绘画,忽视审美教育
重视书本、强调绘画}美术课上学生仅仅是“依样画葫芦”的临摹和识记。或抛弃美术教材中的工艺、雕塑、建筑等内容搞技法训练。完全脱离学生的生活实践。绘画是美术课程的基础部分,如果没有一定的绘画能力,就无法进行美术课的学习和开展各种的与美术有关的活动。但如果一味把美术课变成绘画技法训练课,学生也许能够画出档次较高的美术作品,但这种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造个性的培养以及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教育流于形式。新美术课程标准指出: “教材既不是知识体系的浓缩与再现,也不是学生被动接受的对象和内容,而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是教师与学生沟通的桥梁。”因此在美术课的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广泛的美术基础知识,还必须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美术作为重要的人文学科,凝聚着浓郁的人文精神。明确美术课程的人文性质,将引导学生关注美术知识、技能与人的情感、价值观、个性、生存状态等的关系,引导学生关心人类的文化现象。
2 学校不重视,条件落后,教学模式单一
近年来,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各个学校对美术课的教学并不重视,学校基本没有专业的美术教师。即使有也是“改行”担任学校的“主课”。美术课成了学校名副其实的“辅课”。学校美术课教学条件落后,美术课上只有单纯的一本教科书。美术课存在不同程度的随意性,教师只是片面的追求教学进度和完成教学任务。美术教材中的雕塑、工艺美术、建筑艺术等的内容形同虚设。严重影响了美术教学的效果。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然是被动的接受书本知识的机器。偏离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忽视了美育的主要功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因此,针对学生的不同需求,进行美术教学改革,就必须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开放式教学、课外实践教学和学科整合教学等不同教学形式的尝试。
二、中学美术课程教学的设想
笔者在平时工作之余,对美术课程教学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尝试,认为中学美术教学应紧紧围绕人的发展这一共同主题引导学生的认知发展,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具体设想如下。
1 提高认识、改善条件,重视审美能力培养
美术是实践陛很强的一门学科,美术课程的学习者大多将不是从事美术职业的普通社会公民。所以,美术课教学必须降低美术知识和技能的难度和要求。注重美术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在活动中体会美术服务生活的巨大作用。鉴于此,中学美术教学应配备专门的美术专业教师,重视美术课的管理,在考试方面进行改革,把美术课纳入升学考核的内容,把考试作为一种手段,将学生美术学习的注意力吸引到美育的学习氛围中来。走出课程本位,适当加强艺术类课之间的整合;拓宽美术教材的内容。不断改善美术教学的条件。
对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培养应采取“互相学习、共同提高”的原则,在每一阶段的学习之后,让学生开展美术作品交流会,通过展览、辩论等美术活动形式,激发学生美术的学习兴趣,推动和促进学生美术审美能力的提高与全面发展;鲁迅说“美术可以辅翼道德。美术之目的,虽与道德不尽符,然其力足以深邃人之性情,崇合人之好尚,亦可辅道德以为治。”这段话极其深刻地阐明了美育既有自身的教育内容又有催化德、智、体的教育作用。
2 加强学生的课外美术实践活动的教学
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依据学生的不同条件、素质水平,将学生按照特点和程度的不同,进行不同层次的教学。在学校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外美术兴趣小组,如电脑设计小组、美术资料小组、校园画家组、书法组等。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老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现有的教学条件因地制宜的拓展教材。积极开展校内外的美术实践活动,例如:办手抄报、布置教室会场、画校园宣传画、校园墙画等,用电脑设计制作,开展各个学校之间的互动式美术作品展览活动等。美术课应该具有开放性和趣味性,并为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和提供学习的机会。要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的特征、美术表现的多样性以及美术对生活的独特贡献。
3 加强对不同教学形式的尝试
尹少淳说“改变课程内容中繁、难、偏、旧和偏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经验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包括信息技术在内的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因此,积极探索中学美术教育的不同形式就显得尤为重要,例如:音乐美术课,诗词美术课、电脑设计课、校园美化创想课,在多媒体教室可以运用幻灯片、演示、展示,示范、回报课等,教师和学生还可以通过一体化耳机校园网平台等手段进行充分交流,增强教学的互动性。
4 师资培训
课程改革的成败取决于广大教师对课程改革的理解和支持,因此各个学校必须围绕新课程积极支持教师培训。以不断地了解教材对学生的教育要求。
参考文献
[1][2]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实验稿)》已于2001年7月正式颁发
美术课教学范文5
中学美术整体优化教学效果在中学美术教学中,教师必须以新的教学观念为指导,深入钻研教材,明确目的、任务、重点、难点,了解学生的知识现状和认知心理,按照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规律,全面考虑,才能找到适合于本节课堂教学的最佳方案。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加涅博士根据对学习过程分为八个阶段,这就是:引起动机、了解、获得、保持、回忆、概括、作业和反馈,这八个阶段分别以学习中发生的心理活动为依据。作为审美为主线的美术课教学,不仅有一般学习的共性,又有它的独特之处。美的欣赏,想象的延伸,非画面表象所包揽,而美的创造,又扩展了作业内涵,变巩固为创造,变规则型为多样化,但毕竟有规可循。如果说学是教的规律的基础,那么教的规律当以学的角度去研究。
一、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整体设计
根据目的找方法,依据规律定行为。美术教学应当致力于培养审美感受能力、艺术思维能力,而这些必须依赖于活生生的教学过程达到。教科书并不能完成此任务,需要再创造。因此,课堂的整体设计应该是科学的,新颖的,实效的。而启发式教学与审美教育是其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且贯穿始终。一般地说美术课堂教学分为知识传授和课堂作业两大块组成,即美育和术育,当然两者又互为作用,不可截然分开。如在教授绘画的构图时如先讲概念因素,后讲法则地讲解,必定违反学生的认知心理和学习规律,效果不会好。经反复思索,我构想出“四步走”的路子。前奏为范画引起动机,第一步以问答式分析范画,进行审美感受和艺术思维,分析出构图因素,归纳出概念。此为了解、获得阶段。第二步让学生用老师预先画好的三套逼真的静物图片(每套三至四个),分别在黑板上组成三组静物画,认识构图的可变性,引出构图法则,把握开合聚散规律,了解重点,均衡、多样统一的道理。在几位学生在黑板上作画的同时,其他人根据自己的意愿画出构图形式简图。由于课堂形式新,图片感召力强,容易引起参与和兴趣,学生情绪大振,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急切想表现的心情溢于言表。此为获得,保持阶段。第三步以课本图例为主,让学生区分不同形式的构图,深化所学知识,启发认识构图的作用。此为加快、概括阶段。第四步作业和讲评(反应和强化阶段)。
此课融启美、辅德、益智于其中,含启发式教学的审美,创造性思维于其里,顺乎学生的认知心理,符合感性到理性,具象到抽象和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学习规律,把握住了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因而课堂效果较好。
二、课堂设计重视兴趣引发和气氛创造
有人说:“魂在艺存,魂丧艺亡”作为课,课堂气氛的失色等同于艺术的丧魂失魄。教师善于诱发学生浓厚的兴趣是形成活跃课堂气氛的重要一环。课堂教学,本身应该是一种注重人的兴趣、情感、精神、活力得以提升和释放的整体行为过程,而兴趣无疑是课堂教学得以成功的摇篮。
学生的兴趣一部分是由自身审美素质自发的,大部分则需要教师优化教与学氛围而诱导引导,这是课堂设计中不可忽视的方面。现在教学已进入多媒体时代,几乎每个学生家里都有电脑,我根据学生兴趣设计了书籍封面设计欣赏课。所制作的教具,是几张精心选择放大成8开的优秀的书籍封面设计作品。有画面、有色彩、有内容,学生一看就勾起他们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必然活。活跃中有智性开发,动的过程中有美的陶冶和创造,把教与学的活动变为学生的心理需要,变为享受美、创造美的快乐,其收效,非呆板的灌输所能比拟。
三、课堂设计突出审美想象和创造力的培养
美术课教学离不开随堂欣赏,美的欣赏给想象扎上了翅膀。作品本身形象不是意境,它是想象的触发剂,想象的母体。欣赏者由读到想就是创造性地想象活动。给你一颗露珠,让你想象黎明的清新;给你一个贝壳,让你想象大海的浩淼;给你一弯明月,让你想象夜空的静寂;给你一组五星,让你想象祖国、黄河、长城。让你去想吧,没有疆界,无所谓边际。不以说天有多宽,想象的天地就有多宽,海有多深,想象的情就有多浓。想象的触觉,是具有艺术家素质的眼睛和头脑,学生需要的,就是这样的触觉。
如果说课堂的整体设计来源于教师驾驭教材能力的话,那学生的创造力则是情趣、审美素质和丰富想象力的结合。课堂设计的大骨架是通过直观的欣赏展开艺术思维,归纳出抽象的设计原则,由设计原则返还而展开创造性想象,进行“心画”“口画”“手画”的创作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心画”者,教师叙述一幅招贴画的构图,构思、色彩、学生形成意象画面,并让学生加题目。“口画”,让学生通过老师的命题,构思画面,并通过语言表述出来。最后是“手画”,即完成作业。所谓“三画”,旨在有意识地加大加深形象思维,进行想象培养,这种由易到难的思维与想象过程,必然以学生固有的双基知识作基础。长此下去,必有硕果。
四、课堂设计注重语言情感和德育
美术教育的辅德益智启美功能被人们所共识,它指向人灵魂的塑造,提升人的精神境界,触及精神文明建设的核心层次。美术作品总是运用无声却机智闪光的艺术语言去打开欣赏者的天窗,焕发动人的余韵。情,构成艺术作品审美特性的主要特征,它用生动的形象来表达思想内涵,它的思想,既有充沛的感情,鲜活的形象,又有哲理深度。当我们在审美中来品味作品思想蕴含的时候,能及感情世界,情必动人,其思想营养能征服人的心灵。
美术课教学范文6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兴趣;电化教学手段;教师素质
中图分类号:G6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2851(2009)09-0162-01
课程改革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大趋势,我国在迈入21世纪时加快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步伐,从而保证中国在全球化进程中的持续发展。 2002年四川省启动了新课程改革省级实验县实验工作,03―04年我市各县区相继进入新课改实验的队伍。这次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我国解放以来改革力度最大,改革内容最多,涉及面最广,影响最深远的一次课程改革,它科学的确定了课程改革的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培训以及课程改革的组织与实施方案。美术课具有人文性质,是学校进行美育的重要途径,要本着陶冶学生情操,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培养学生的美术技能,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术学科新课程同样对教师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学习和摸索,笔者就新课程标准理念下中学美术课教学总结出以下几点心得。
一、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合,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催化剂,是学习美术的基本动力之一。新课改理念下教师充当的课堂角色不再是传授知识的工具,而应该从以往的传授技能里走出来,课上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他们的思维和想象空间。教师在课前准备、教学过程中都应充分体现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一点。如果课堂中学生毫无“兴趣”,就谈不上什么“积极性”,更谈不上与教师的配合和互动。仅靠老师在讲台上像“收音机”似的播放,学生在台下默默无味地“收听”,可以想象本来极具情趣、表现自由的美术课就会变成一堂枯燥乏味的说教课。这样的教学,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反而使学生更加厌学。 因此,我们应当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特有的魅力,在教学中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和生动有趣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如影视、录像、多媒体、范画,故事、游戏、音乐等方式再现形象,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实际事物和具体环境,增强对形象的感受能力和想象能力,逐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审美水平,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二、“眼、脑、口、手”都动起来
美术课是丰富多彩的课,而不是枯燥无味的说教课,要求学生“眼、脑、口、手”都动起来,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更好地帮助学生学习美术知识并掌握一定技能。
(一)动眼观察让学生动眼观察,从美术作品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在欣赏美术作品时,一是学生可以借助于教师的提示进行认真仔细的观察:比如作品中表现的内容、色调、构图安排等等有什么特点,都需要通过教师有目的地引导观察,才能让学生对作品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二是学生自主学习,各自仔细观察作品,再结合平时对该作品的相关了解以及课本中的叙述来欣赏美术作品。
(二)动脑思考 这个阶段是要求学生把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客观分析,比如在欣赏美术作品时要求学生动脑思考,去探究作品的内蕴及含义;在绘画练习中要求学生动笔前先动脑思考从何下笔;在工艺课中需要动脑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材料制作出好效果的作品等等。因此,动脑思考是学好美术的关键。
(三)动口描述通过学习,学生将对美术作品进行直接描述或陈述观后感。然后经过教师的引导提问,学生对美术作品的艺术形象就会观察的更加详细,了解更进一步,印象更加深刻了。
(四)动手实践通过学习,同学们欣赏到了古今中外优秀美术作品,也谈出了自己的内心感受,探究了作品的内蕴。接下来可能就是学生们想亲自动手实践吧!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让他们通过“动手”学到知识,锻炼实际操作能力,这也是学好美术的方法之一。特别是在绘画练习课中,动手实践占有一节课的大部分时间,目的就是要通过动手操作学到一定的知识技能。
三、 要提高教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