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1

【关键词】:植物词汇;文化负荷;语言;联想意义

1. 引言

语言是由词汇组成的。一个词汇包含有很多意思,如概念意义,内涵意义等。概念意义可以从词典中查到,是一个词相对公开,客观的意义。但是随着文化的发展,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给词汇加入新的意义。所以除了概念意义外,一个词还可以有其他的扩展意义,也就是语言学家利奇所说的联想意义。相对于词汇的概念意义而言,联想意义只对特定的人或者文化有效。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想要了解一种语言就必须了解运用语言的文化。约翰.利昂曾经说过:"一个社会的语言是其文化的组成部分。每种语言的词汇差异很明显地反映了语言所处的社会在传统,风俗上的独特的文化特征。"(Lyons, 1968:30) 因为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历史和价值观,对于同样一种事物的看法也会有所差异。特别是深受儒教,道教和佛教影响的中国文化,与以基督教和希腊神话为蓝本的西方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在学习英语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忽略了对西方文化的学习。

同样是有着悠久文化历史的两门语言,植物词汇在中英文里都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内涵。植物在人们眼中有其鲜明的个性,人们往往托物言志,将植物与各种社会现象联系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作为象征已融入了文化的精髓。由于不同的社会风俗,文学传统和美学兴趣,相同的植物在中英文中有着不同的联想意义,在文章中将从语义学角度分析中英文植物词的联想意义差别。

2. 语意差别

在语言形成之初,世界各地的民族在封闭的条件下发展出独有的语言。这些语言带有独特的环境,动植物品种,地理天气特征。作为交流工具,语言还被赋予了历史文化的内涵和寓意。就拿"早餐"一词来说,对中国人来将早意味着稀饭馒头,而西方人则往往会想到牛奶面包。虽然人们很努力地想要寻找两种语言中的对等词,但出于传统文化和历史的影响,完全意义上的对等词是不可能存在的。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成分,社会价值观,生活方式,科学技术的进步,任何一点点变化都会为我们的语言注入新的词汇。宗教也是文化联想的重要来源。很多英语的典故就是出自圣经和希腊神话,并与西方人的日常生活和信仰息息相关。

这些细微的联想意义差异需要我们小心对待。文章将重点分析三种语意差别,并对每种差别给出两种代表植物。

2.1 联想意义完全相反的词汇

2.1.1 红豆

2.1.1.1 西方含义

在西方文化中红豆是贬义的,象征着为了眼前的微小利益牺牲重大利益。西方人对红豆的厌恶源自圣经中一碗红豆汤的故事。在《圣经·旧约》《创世纪》(25: 29-34)中,以扫为了一碗红豆汤把他的长子权卖给了他的兄弟雅各。现在人们多用一碗红豆汤来指为了一些微小的利益而放弃更重要的东西的人。

2.1.1.2 东方含义

红豆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很讨喜的植物,又被人们称作相思子,是爱情的象征。上到王公贵族,文人墨客,下至平民百姓,都有收集红豆送给爱人,朋友和亲戚的习惯。从唐代始,人们就以红豆喻相思,更是留下"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的名篇。

2.1.2 荷花

2.1.2.1 西方含义

在西方,荷花的联想意义深受希腊神话和荷马史诗的影响。著名的罗马诗人奥维德在他的长篇叙事诗《变形记》中揭示了荷花的起源,关于宁芙洛提斯的悲剧。她为了逃脱普里阿普斯的追求,企求神将她变成了荷花(Zimmerman, 1985:159)。

荷花在英语中还有忘忧果的意思,此意源于荷马的《奥德塞》中的"吃忘忧树的人"。在从特洛伊返回的路上,奥德修斯和他的随从来到了一个岛上,岛上的居民只以忘忧树的果实和花为食物。这种神奇的植物拥有魔力,谁只要吃了它,就会忘记往事,而陷入恍恍惚惚的昏睡状态,失去回家的动力(159)。

2.1.2.2 东方含义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一向以君子的形象出现,并反复运用于建筑,雕塑,文学和绘画中。宋代词人周敦颐曾盛赞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在中国,荷花是高贵,隐士的象征,爱情和吉祥的代表。在中国传统里,并蒂莲常作为美好的祝福献给恋人(包惠南、包昂,2004)。因其出淤泥而不染,荷花又被看作佛教和道教的圣物。释迦牟尼和观音都以高居莲座的形象示人。观音手持白莲花,指引着信徒远离尘世的纷扰,进入那开满纯洁莲花的净土。

2.2 联想意义部分相反的词汇

2.2.1 柳

2.2.1.1 西方含义

柳树在西方代表着悲伤和哀悼,多与死亡相关。在经历了巴比伦之囚以后,犹太人把马头琴挂在柳树上,寄托他们对耶路撒冷的思念(Psalm 137:2)。柳树更加常见的寓意为失去恋人。在斯宾塞的《仙后》中就已经出现"柳树也为孤独的恋人而憔悴" (Spenser, 1965:Book One Canto One ix)。在一些文学作品中,柳树也代表着失恋。 如《威尼斯商人》中就有"在这样的夜晚,迪多手持柳枝站在海边,等待着她的恋人重回迦太基。"(Shakespeare, 1991: Ⅴ.ⅰ)

2.2.1.2 东方含义

在中国柳树也喻悲伤,但这种悲伤却与死亡和失去恋人无关,而是指离别的痛苦。由于"柳"与"留"同音,在离别时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俗(许丽娜, 2005)。唐代大诗人王维在送好友元二出使安西的时候,也留下了"客舍青青柳色新"的佳句。人们希望友谊如柳条般长,还愿如绦的细柳能缠绕住将远行的旅人,羁绊住时间与世间美好的事物。但更多时候这只能是美好的愿望而已。丝丝柳条恰如离愁,剪不断理还乱,只愿那绵绵柳絮能将人们的思念带去,带给那远方的亲人好友。

2.2.2 百合

2.2.2.1 西方含义

百合是纯洁神圣的代表。关于百合的来历众说纷纭,最著名的就是百合是由夏娃的眼泪所化成(代彭康、陈邦俊, 1989:84)。在亚当和夏娃被上帝逐出伊甸园时,夏娃流下了悔恨的眼泪,从这些眼泪中开出了百合。在基督教的信仰中,百合也是纯洁,和无邪的象征。基督教评论家趋向于把百合洁白的花瓣看作圣母玛利亚的纯洁高贵,而把金灿灿的花蕊比作圣母光辉四逸的灵魂。因此洁白的圣母百合是复活节上献给圣母的最好赞礼。

百合的名字还有着更古老的源泉,来自希腊文leirion和罗马文lilium。希腊人相信百合花是天后赫拉的乳汁浇灌下生长出的,罗马人则将百合与婚姻和家庭的守护神朱诺联系在一起。因此百合在西方传统中又被赋予母性的光彩。

2.2.2.2 东方含义

在中国百合是好运的代表,百合的名字中就蕴涵了万事顺心的美好祝愿,因此逢年过节互赠百合是中国人所喜爱的传统。日百合还是母亲的象征,又被看作是送子仙,在新房中常常出现。在中国的传统婚礼上 ,新人们需要吃百合,枣,花生,桂圆,莲子等,寓意百年好合,早生贵子,因此百合也成为美好婚姻的象征。

2.3 仅在一种文化中有内涵的词汇

2.3.1 中国特有的文化意象

因其品性高洁而深收大众喜爱。中国人尤爱菊,更将其推为四君子之一。屈原在他的大作《离骚》中就记载了人们喜食菊瓣的风俗:"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菊盛放于深秋,在大多花朵因严寒而凋谢的时候,傲立于寒风中。它的不张扬和坚强使其成为十月的代表花。在百花竞艳,争相色放的时候,仍旧保持一身无瑕的黄,不勉强自己随波逐流。

在文学史上也很早就出现了的身影,盛誉君子的高洁品格。晋代诗人陶渊明就钟爱菊,留有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他的《九日闲居》序中也记载到:"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 空服九华,寄怀于言。"可见其对菊的钟爱,也从中看出从晋朝始就有以酿酒的风俗。

2.3.2 西方特有的文化意象

苹果

西方人钟爱苹果,在希腊罗马神话里苹果代表着爱情,美貌,好运等。金苹果作为礼物出现在赫拉的婚礼上,还于许多关于爱情,阴谋和诱惑的故事联系在一起,最著名莫过于引发了特洛伊之战的苹果的纷争。连一向以哲学家面孔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柏拉图也写过:"我把苹果抛给你,假如你真心爱我,就收下它,并像情愿的少女,献出你的贞洁。"对于柏拉图来说,苹果比玫瑰更好的表达了他的爱情。

苹果还与基督教密切相关。虽然在《创世纪》中没有明言,但基督教徒都相信苹果是导致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的罪魁祸首(石坚、林必果、李晓涛, 2003:244)。从此,苹果又被赋予了新的含义,成为了原罪的象征。

3. 结语

正如摩根所言:"词语没有固定的意义,他们会随着文化和语境而改变。"(Morgan, 1999:497)中英文中植物词汇的内涵差异因归咎于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随着语言的发展,这种差异也会越来越明显。因此我们在做文学研究或是跨文化交流的时候还应特别注意语言所处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力求找出语言所带的文化含义,避免交流中的失误。

参考文献

[1] Lyons, John. Semantics [M].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68.

[2] Morgan,C. Culture in B. Spolsky Concise Encyclopedia of Educational Linguistics[C]. Elsevier.1999.

[3] Shakespeare. William. Merchant of Venice (notes by Declan Kiberd) [M]. Beijing: World Pub. Co. 1991.

[4] Spenser, Edmund. BooksⅠand Ⅱ of the Faerie Queene: The mutability cantos, and selections from the minor poetry[M]. New York: Macmillan. 1965.

[5] Zimmerman, J. E. Dictionary of Classical Mythology [M]. Bantam Books. Inc. 1985.

[6] 包惠南, 包昂. 中国文化与汉英翻译[M]. 外文出版社. 2004.

[7] 代彭康, 陈邦俊. 圣经词典[M]. 陕西人民出版社. 1989.

[8] 石坚, 林必果, 李晓涛. 圣经文学文化词典[M].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3.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2

【关键词】 中学英语;词汇教学;跨文化交际;提升策略

身为英语老师,我们清楚地知道在语言教学中,单纯的词汇、语法并不能满足教学的需求,也不能适应新时代对教学的要求。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不仅是要掌握一定的英语知识,更重要的是把英语作为一种交际的工具,可以达到用英语来解决问题的目标。新课改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总体目标是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可见,跨文化交际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观点,英语教学工作要把文化教育寓于基础知识教育当中。跨文化意识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渗透在每堂英语课教学任务当中。

跨文化交际指非本族语言的人和本族语言的人交际,也可以是指不在同一文化背景影响之下的人们之间的交际,即本国人如何和外国人打交道。

一、词汇的文化内涵

词汇是语言的基础,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最明显的承载文化信息,反映人类社会生活的工具,每个词汇都有它特定的文化内涵(包括词源,运用场合以及寓意)这存在于跨文化交际的各个方面,所以特别重要。“文化错误常常比语言错误更严重,因为前者容易造成外国人与中国人之间感情上的不愉快。”有时候,即使是语言使用正确,由于文化的差异在交际场合下也会犯错误,造成交际障碍。所以,英语教学,在此我们尤指词汇教学特别重视跨文化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对于学好英语意义重大。

在培养学生跨文化意识方面,文化内涵以及文化历史的学习是必不可少的。尤其是词汇的来源以及指示意义。中英文相同词汇指示意义一致,词汇背后的意义也是相似的。在中英两种文化中,fox和狐狸在内涵上很相似:我们常说“像狐狸一样狡猾”而英语中也有as cunning as a fox[1];英语的”rose”和汉语的玫瑰都象征爱情,著名诗句” my love is a red red rose”也是这种用法。又如,“goose”(天鹅) 在中西方文化中常代表优美高贵的人或物;而black(黑色)代表不好的事物:black list”(黑名单),““black mark” (污点),“black market” (黑市) 。

然而,有时候相同词汇在不同的文化背景、、生活习惯之下有不同的意义以及文化背景。比如,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有些词汇的指称事物一致,但文化内涵却大相径庭,在汉语中,龙是用来象征吉祥和权威的词,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对我们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在英文当中”dragon”是邪恶的代名词,他是黑暗势力和灾难[2]的代名词。又如狗这个词汇,英汉对它的理解差别也很大,在汉语中,“狗”往往为贬义词,如:落水狗、癞皮狗、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均属贬义词、但在英语中,“dog”却可表示褒义词,如:Love me,love my dog...You lucky dog.My old dog.Every dog has his day.As faithful as a dog.形象地表达了狗是人类的好朋友。当然,也并不是说只要是在英语词汇中有文化内涵的,在中文里面会有相应的不同来源,有些词汇的文化内涵是这个词汇在这种语言里面特有的。R. Lado在Linguistics Across Cultures(1957)《跨文化语言学》一书中[3]指出:“我们把生活经验变成语言,并给语言加上意义,是受了文化的约束和影响的,而各种语言则由于文化的不同而互为区别。有的语义存在于一种语言中,但在另一种语言中却不存在。” 例如英语中很多词汇源于希腊罗马神话以及《圣经》,这类词汇就有了特有的涵义。《圣经》中的Garden of Eden(伊甸园)来指代汉语的“世外桃园”,如果没读圣经就不会理解为美好的地方。以as strong as a horse来表示“气壮如牛”,马和牛的选择是和原始的劳动工具息息相关的。汉语中的“雨后春笋”、“挥金如土”在英语中应用“spring up like mushrooms(蘑菇)”,“spend money like water(水)”、基于以上词汇的特征,教师在教学设计当中要恰当的涵盖词汇及其自身的涵义,避免跨文化当中产生的误解。

二、跨文化交际的礼貌原则

在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礼貌原则就显得尤为重要。老外们时常议论,很多中国人表达英语的时候听起来很没有礼貌,即使他们的语法没有错误。当然,在老外眼中,交际当中语法并不是那么重要。那么,这些”没礼貌”体现在哪里呢?比如,中国人在餐厅会说:”我要一个汉堡。”翻译成英语 I want to have a hamburger. 他们会觉得这样很没礼貌。老外的表达通常是Could I have a hamburger, please? 再比如,当我们要拒绝别人的邀请时,我们会说不好意思,我去不了,我有别的安排。翻译出来就是 Sorry, I can’t.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这样回答的话,别人就不会再邀请你第二次了。老外的拒绝方式是这样的That’s a good idea! I’d like to join in but I have another appointment today.

三、提升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教学策略

英语教学的目标就是英语学习者实现跨文化交际,这就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要求。首先,作为新时代的英语教师,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无论是传统的中国文化,还是西方的圣经文化。只有自身对词汇的文化内涵理解深刻,对跨文化交际有独到的见解和修养,才会带领学生更好地学习,更有兴趣的学习。其次,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指导学生要有跨文化的意识。对于学生的指导简单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第一,词汇教学时,遇到有文化内涵的单词,要进行情境教学,把词汇放入语境当中来学习。比如情态动词的运用就很大程度上涉及到礼貌原则。在讲到could/ should/can /might/may等词汇时,交际练习以及词汇在西方国家的运用习惯就要给学生交代清楚。第二,利用专题讲座或活动,使学生系统地了解各国文化差异。专题的实施方式可以是教师讲座关于中英文数字的含义,或者是中英文动物的象征意义;也可以是学生进行的课外小组研究专题,小组立题,研究课题,课上汇报课题。课题的选择可以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专题类内容,让学生选感兴趣的去研究。这些方式都是学生比较喜欢而且易于接受的和实践的,只有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去学习了才能真正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就会轻松高效地掌握并运用知识。在有些学校开展的英语俱乐部,或者是英语兴趣选修课,就是很好的开展这一活动的形式。第三,用对比的方法来发现跨文化的秘密,适时地向学生介绍文化背景知识。[4]如在教圣诞节时,中西方节日的话题就可以展开讨论,包括节日的起源和发展,这就涉及到文化习俗和历史渊源,接着就从文化的角度理解这些不同之处,特别是对“圣诞老人,圣诞树,圣诞袜子”的历史渊源的理解;在提到圣诞礼物这一话题时,教师要适时地给出中西方在接受和拒绝礼物时所使用的语言及方式,这当然就又涉及到礼貌原则。总之,背景知识的增加,不但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而且还能加深对所学词汇的了解。

综上所述,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当中教师必须注重文化的传播,不要只注重于知识点语法的讲解,文化背景下词汇的使用也是相当重要的。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对知识的理解,也能够拓宽学生的视野,逐步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达到教学的最终效果。

【注 释】

[1] 陈文伯.英语成语与汉语成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82.

[4] 杜学增.中英文化习俗比较.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3

    [关键词] 互文性 文本 广告 广告翻译

    一、引言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也称“文本间性”,是当代西方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潮中产生的一种文本理论,是由法国着名符号学家朱丽娅?克里斯蒂娃(Julia Christeva)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在她看来,每一个文本都是对另一个文本的吸收和改造,都是在与过去写成的文本、当代正在创作的文本、甚至未来将要写就的文本相互联系着的。也就是说,互文性“强调文本与文本之间的相互指涉、感应、接触、渗透、转移等作用,它关注的是文本的非确定性和非中心性”(秦文华,2006:2)。叙事学家杰拉尔德普·林斯(Gerald Prince)也表达了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一个确定的文本与它所引用、改写、吸收、扩展或在总体上加以改造的其他文本之间的关系,并且依据这种关系才可能理解这个文本。”(Gerald, 1987: 46)因此,“互文性”理论强调任何文本都不可能脱离其他文本而单独存在,每个文本的意义产生于它跟其他文本的相互作用中,这种相互作用是永无止境的。

    尽管“互文性”的概念来源于文学批评和文化研究,近年来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其他领域,极大地拓宽了研究视野和思路。本文拟在探讨互文性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重点阐明广告翻译中所涉及的互文现象。

    二、广告文本中的互文性

    从传播学角度看,“文本”是指由传播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符号与符号所组成的某一表意结构。广告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也逐渐建立了一套属于自己的符号系统,即广告文本。与其他文本相比其特点是具有开放性、多重性、边缘性,因此更具有互文研究的价值。广告中互文手段的运用可以巧妙地暗示所推销产品的特征,更重要的是可以引发消费者进行思考,产生相关的联想,从而吸引受众注意,传递广告信息,实施有效传播广告的目的。广告中常见的互文关系包括引:引用(citations),即直接借用前文本,也就是说将一段已有的文字放入当前的文本中;典故与原型(allusion),即在广告文本中使用出自神话传说、寓言、历史故事、宗教故事和经典作品等等中的原型;戏拟或仿拟(parody),模仿的一种手段,只是在某些部分或结果中对原文进行解构或转换,或以变异的形式反映原文,或者挪用原文,或者用原文但不用原义,甚至扭曲原义(马中红,2006:74)。也就是说有意模仿已有的语言形式以构成新的语言形式的一种修辞手段。下面笔者将举例分别说明广告中常用的这三种互文关系。

    1.引用。有一则广告中一位两鬓苍白的老奶奶拿着一瓶药说:“《渴望》播出这么多年了,观众朋友还惦记着,知道王沪生经常气得我头疼,所以寄来了头疼药。”这则广告明显地指涉20世纪80年代深受全国观众喜爱的经典电视连续剧《渴望》。看过该剧的观众马上会心领神会此广告的背景,引发许多温馨的回忆和共鸣。另一则是关于海王金樽酒的广告。画面呈现的是中国古代皇家场景、人物等要素,由国内观众喜爱的琼瑶版电视剧《还珠格格》主要人物之一“皇阿玛”的扮演者张铁林作代言。广大观众由此会产生熟悉之感,这样的组合又产生了新的具有趣味的创意,巧妙地传达了广告的诉求点。

    2.典故。“高山流水觅知音,星河音响成佳友”。这是关于星河音响的广告语。其中“高山流水”有个典故,出自春秋战国时代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根据《列子》所载;“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伯牙鼓琴,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后来人们就把“高山流水”作为“知音”的代名词。这则广告语中“高山流水觅知音”就是寻找知音的意思(魏星,1999:111)。知道此典故的消费者不由会想到星河音响就是俞伯牙,正在等待知音的出现,而自己就可能是善解琴音的钟子期。这样的互文手法的运用不仅使语言生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而且显现出别有的文化底蕴。

    3.仿拟。牛郎织女于每年农历七月七日“鹊桥相会”的传说表达了对爱情忠贞不渝的高尚情操,在民间广为流传。绿箭口香糖的电视广告就在此基础上进行富有创意的仿拟,给消费者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画面呈现的是七夕之夜明月当空,星河璀璨,喜鹊搭桥,浮云漂动,流彩奕奕。美丽的织女如约而,牛郎欣喜万分,迎上前去欲亲芳泽。但是织女闻到了牛郎的口气,掩嘴离去。正当牛郎不知所措时一只善解人意的喜鹊衔来了绿箭口香糖,从而使牛郎织女共享美好时光,聊慰相思之苦。这则具有动漫色彩的广告增强了民间传说与口香糖之间的互文关系,仿拟修辞的运用在保持原由浪漫的氛围的基础上增添了现代气息,深受观众喜爱。

    从上述广告实例中可看出在广告中巧妙地应用互文手法可激发人们记忆储蓄中对已有的文化知识,引起他们的联想,增强广告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促使人们购买该商品,同时也使广告的创作更具发展空间。

    三、广告翻译中的互文性分析

    广告语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语言,引人入胜,说服力强。广告的目的就是推销产品,使消费者有愿望购买该产品。由于广告侧重的是效果,广告翻译的标准应该是功能对等基础上的等效原则。也就是说译者在翻译中从事二度书写的工作,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创作出合适的广告译文。译者的互文性知识储备和互文性调动能力是至关重要的。我们不妨从下面诸例中说明互文性在广告翻译中的重要性。

    1.今日的风采,昨夜的“绿世界”。该广告词的英文译文是“Give me Green World, or give me Yesterday”。这句英文译文很容易使人想到美国独立战争时期(公元1775年)着名政治家帕特里克·亨利(Patrick Henry)的演讲名句“Give me liberty, or give me death”。在此广告翻译者互文运用了此名句。在原语广告词中“今日”与“昨夜”不仅是字面上的差异,也表现出随着岁月的流逝,人的皮肤渐渐老去,不复年轻时的风采。而“风采”与“绿世界”之间是一种因果关系,意思是昨夜用了“绿世界”化妆品后今日就“风采”照人。这会使受众联想到用了该化妆品会青春常驻,容颜不老。译者在翻译该广告时采用了互文套用名句的戏拟手法,独具匠心地将名句中的“liberty”和“death”换成了“Green World”和“yesterday”,象征美好的“自由”与“Green World”相对应,恐怖的“death”与需要抛开的“yesterday”相对应,不禁使人想到:即使青春的流逝像死亡一样灰暗和可怕,“绿世界”化妆品也会让你抛却昨天,还你青春的风采。这样的互文手法将原文的“风采”、“绿世界”和“昨天”的关系清楚地表现出来,且颇具人生哲理,向英语消费者提供了该产品的信息,使人产生购买的冲动,达到了广告的效果。

    2.The only thing we didn’t improve was the road。这是日本一汽车的广告语。广告翻译者巧妙地将其译成“万事俱备,只看路况”。此译文利用互文性原理拼贴、仿拟中国古典名着《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草船借箭的典故中的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诸葛亮摇着扑扇,手触胡须,运筹帷幄的潇洒形象映入广大受众心中,仿佛该汽车生产商就是神机妙算的诸葛亮,一切都为消费者考虑周全了。通过此修辞手段夸张地指出了该车无可挑剔地完美性,激发受众购买的欲望。试想如果按字面意思翻译为“我们惟一没有改善的就是路况”,对受众产生的影响力是远不如前者的。

    3.红玫相机新奉献。这是一则关于红玫牌相机的广告,广告翻译者将其译为“My love is like a Red Rose”。显然译者互文运用了苏格兰农民诗人罗伯特·彭斯(Robert Burns)的名诗“A Red, Red Rose”中的第一句“O, My love is like a red red rose”。诗人用红红的玫瑰比喻自己的爱人,抒发了对心上人的浓浓爱意和依依惜别之情。或许该产品命名者与彭斯一样受到大自然赐予的美丽娇艳的红玫花的熏陶,或许命名者受到彭斯诗句的感染,抑或是广告翻译者受彭斯诗句的互文联想与触动,这些便不得而知,更说不清谁互文来自于谁,因为文本之间本是互动的,都存在显性或隐性的联系。但毋庸质疑的是英文消费者在读到该广告译文时心中便会涌现出美感的感觉和浪漫的情怀。用这款相机拍摄出生活动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将一切美好的东西永远定格的冲动会促使消费者购买该相机,达到广告促销的目的和功能。

    当然,由于不同民族有各自的文化传统、历史背景、心理特征、价值观念,有各自的喜好和禁忌,在一种文化中能引起互文联想的语言形式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没有什么特殊意义,甚至可能产生相反的联想。这正是广告翻译中需要注意和避免的问题,如果翻译不好,往往会直接影响到产品的销售。比如我国生产的“孔雀”牌彩电原译文为“Peacock Color Tv”,因为在中国孔雀象征着美丽和鲜艳的色彩。用“孔雀”作电视机的商标自然暗指电视机色彩逼真、质量上乘。可是英语民族通常视孔雀为污秽、猥亵之鸟,常给人带来厄运,且“孔雀开屏”被认为是骄傲、自大的表现,如“as proud as a peacock”(非常骄傲),“play the peacock”(炫耀自己)。因此英语中用“peacock”会引起消费者不好的互文联想,影响该产品的销售。

    四、结语

    上面所举的广告创作和广告翻译的例子都是巧妙地借他人之名言佳作、传说典故或家喻户晓的故事作为触发自身思想火花与创作灵感的动因,创作或翻译出精妙的文本,最终达到以他山之石攻自身之玉的效果。广告翻译的构思要注重向译入语国家的消费者传达某种消费咨讯、产品特点以及心理联想、购买需要。广告创作人和广告翻译者为了使自己的广告更具吸引力以及让消费者在耳熟能详的同时又能耳目一新,他们往往煞费苦心地将古典的、时尚的、现代的、流行的各种元素杂糅在一起,或援引、或改写、或借用、或戏拟;文学形象、历史故事、传说典故、名篇佳句等都可以成为其互文素材,引发受众的联想,最终推销产品,获得效益。互文性理论在广告创作和广告翻译中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广告的意义世界,是一块值得研究和开拓的处女地。

    参考文献:

    [1]Prince, Gerald. A Dictionary of Narratology[Z].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1987

    [2]马中红互文性:一个无限广阔的广告创意空间[J]. 中国广告,2006, (8)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4

让我们把时间拉回到1990年9月21日,让我们把镜头对准成都柳荫街。那一天,那个哼着《橄榄树》像风一样自由的女子――三毛,和素昧平生的摄影师肖全踟蹰徘徊在府南河边这条老街上。也许是漂泊已久有些疲惫,也许是柳荫街独特的旧旧的暖暖的气息,三毛将自己完全交给了这里――行走在老街的石板路上,和那个人力车夫讨价还价然后大笑着掏钱,蹲下来和孩子们拍一场烟壳的游戏;累了,懒懒在一把老竹椅旁小憩,透大碗茶的云霭笑出十分的豁达;或者,站茶馆里聊天的老人们旁听旧时故事,抽烟,任思绪就这么飘散成碎片……那一天,三毛将自己的一生演绎了一遍。

从1984年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三毛的丛书,第一次将她介绍到大陆开始,人们熟知的三毛总是和旅行、流浪有关。她的足迹从北非沙漠到南美高原,从欧罗巴的西班牙到亚美利加的美利坚……因为她说:“于是,我走了,也不是去寻找爱情,我想,大概是去寻找前世的乡愁吧。”这样说着寻找前世乡愁的三毛就像只自由的鸟,飞行在世界各地;其中有一站,叫重庆。

时间继续向前拉进,镜头转向重庆。1943年,这位本名陈平的女子出生在重庆黄桷垭。我们现在已无法找寻到黄桷垭那口被她反复提及的后院的大水缸,但那双在大水缸里奋力打水的小脚丫,和三毛的记忆一起留在了重庆。重庆,成为三毛生命旅行启程的第一站。

在她回到天堂的前一年,也许是听到了内心的召唤,她回到重庆,回到这个曾在梦里出现过多次的童年故地,这个被她称之为故乡的重庆。

在回到重庆后的1991年,三毛走了。爱三毛的人愿意相信,往生的她去到了天堂,从此,属于自由。

站在重庆,抬起头45度角仰望天空,我确信,有一刻我看到了天堂之鸟划过这里的痕迹,在这一刻,三毛和重庆,零距离。

生命?轨迹

当肖全敲响三毛的门,门开刹那,三毛说:“我一看你就知道,我们一伙儿的人来了。”从此,肖全的生命打上了三毛的烙印。

遇到三毛后,肖全的人生轨迹转了个弯。辞职,成为自由职业者,成为一个靠拍照片养活自己的职业摄影家。

“这张照片让很多女孩发疯,她们说一辈子要有一张这样的照片就好了。看完这张照片,你会觉得,她区别于你周围10公里以外的任何一个人。”肖全这样描述道。有知名杂志评价说,在肖全的女性系列中,易知难的肖像是最为人们喜爱和熟悉的照片之一。那个坐在钢琴边拿着烟,眼底漾出淡淡忧愁的女子,成为人们心里难以抹灭的绝美印象。

肖全的镜头里还记录着《我们这一代》。黑白色相片里记录了那个年代文艺界人最真实的一面。

“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的顾城,和妻子一起望向镜头,似乎在寻找“它的光明”。诗人食指在镜头里闭着眼,交错的手指间夹着烟,那首《相信未来》里“坚定的相信未来/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的诗句有没有在他的脑海里盘旋?

还有舒婷、西川、芒克、欧阳江河……八零年代中国最出色的诗人,几乎全数出现在肖全的胶片里,肖全记录了珍贵的那个属于诗歌的年代。

除了诗人们,崔健、窦唯、何勇、唐朝乐队,这些曾引起中国乐坛地震的歌手,在肖全的镜头中凝固了那一刻辉煌成为永恒。

王朔、余华、王安忆,这些用文字征服了读者征服了中国的作家,在肖全的镜头下展露出那一刻真实成为记忆。

姜文叉着腰,俯视着210毫米的长焦镜头。那时的他,是不是已显露出霸气?陈凯歌站得谦逊,张艺谋发出“第五代导演”的声音。

这样拍着、拍着,肖全找到了属于自己的镜头语言,找到了属于艺术人群自己的暗语。

杨丽萍是1991年带着三毛画册《天堂之鸟》找到肖全的。我们相信,20年前他们的相遇立即就达成了心灵的默契。因此,杨丽萍才会说:“我老了会躲起来不见你们,但肖全不一样,七老八十的时候我只让肖全给我拍照片。”

和这么多艺术顶尖人物的契合,来自于肖全的拍摄抓住了人的魂魄。肖全说:“我在拍摄时,脑子一片空白,我仅仅是一个通道。那一刻,我感觉自己在飞。”因为这些完美的相片,肖全被称为中国最好的人像摄影师。

当肖全站在自己最新的旅行照片墙前时,我似乎看到了一个将自己的生命拨到流浪的频道,将心交给自由的摄影艺术家的前半生轨迹。

问及肖全将来的计划。肖全说,在重庆的三毛作品巡展正在筹备中,缘分到了就来了。在这一刻,肖全和重庆,零距离。

LART是一个艺术符号

这次得以与三毛、与肖全零距离,是因为这个坐落在成都天府软件园C1区、和成都当代美术馆毗邻、创立于2011年的艺术机构――那特画廊。在画廊一周年庆时,它们隆重地推出了这场名为“生命?轨迹――从三毛出发”的摄影作品展。

那特画廊的LOGO“LART”,在英文中有复印机的意思,而在阿尔巴尼亚语中表示“最多”。我想,这代表着那特画廊这群年轻的80后心底的野心吧:让LART汇合最多的艺术家,让LART聚集最多的艺术作品,将那特画廊打造成中国当代艺术领域最具专业性、先锋性、国际化的顶级画廊。

跟画廊负责人吕靖交流中了解到,开馆后画廊已举办了多次艺术展。

开馆展《新色》可以说是代表了那特画廊经营的态度。四位受邀的艺术家张亚、钱丽丽、谢帆、王海川,以一种属于他们独特的艺术观念为中国当代艺术注入全新的“色彩”,这种“观念色彩”或许内含了断裂、延续、追问,甚至于是实验。在这场展览中,那特画廊和艺术家们希望多元化地去面对今天的艺术,我们的传统,并改变我们过去惯常的简单的实证主义艺术逻辑。

成功的开馆展览让那特画廊的风格和定位更加清晰,接下来他们做了成都2011年双年展邀请展――“记忆缝合”,展出李昌龙、李剑锋、邵文欢等九位艺术家的作品;双人展“冷快乐”,用原本看上去可带来轻松愉悦的画面元素,制造出的是一种带着忧伤与孤独感的气氛,直视观者内心感受的作品,是来自付豫和张霜两位艺术家的创作;而提倡一种规模微小但更符合个人需要的作品收藏的“微图盛景”,则展出了十二位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小幅作品;名为“物距与光合”的展出实验,是关于展览形式的一种假设,是对展览被观看时目光交集的猜想,来自陈凡等七位艺术家的艺术构想……这些展出让那特画廊从一开始就受到成都艺术圈内的关注,也吸引了大量普通人群前去参观,让那特画廊成为成都这个具有艺术气息的城市的又一处艺术符号。

吕靖说,将那特画廊设在成都,就是看中了成都的城市气质。在这个有着浓厚艺术氛围的城市,任何一次展览都会得到观者的共鸣。不仅可以给画廊带来良好的声誉,同时也能为画廊创造收益。

而且,成都的一流画廊很多,那特画廊可以很畅通地和同行交流,因为各自定位不同,画廊间不会产生恶性竞争,反而能共同推进画廊的发展,为成都提供更高层次的艺术展览。

当动车缓缓启动,我最后一次看向窗外的成都,两个小时后我将回到重庆。因为交通的进步,成都和重庆拉近了时间和空间的距离。我想,当成都和重庆联系更加紧密,两座城市间,艺术,零距离。

【人物档案】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5

假如,我是说假如,你将要去一个荒岛,在那里你将独自一人待很长的一段时间,也许是好几个月,也许是一年半载,甚至更久……

在那里,你不用担心生存问题,吃穿住样样有,但是没有电视,没有广播,当然更没有电脑,手机、游戏机也统统不许带去——除了一些生活必需品,只允许你带一本书……一本太少了?好吧,咱们放宽到三本书。

也就是说,在这样一段又漫长又孤单的日子里,只有这三本书陪伴你。那么,你会选哪三本书?

等待与希望

于是我埋葬记忆(杭州青春中学)

已经习惯了白天喧嚣、夜晚繁华的城市,却突然要离开,去一个没有人,四面都是海的荒岛上,我想我需要这三本书来陪我:

《福尔摩斯探案全集》(柯南·道尔 著)

我想对于那么爱说话的我来说,荒岛无疑是太寂寞了,因此需要一点刺激。早晨迎着暖阳,坐在海边的大石头上,翻开书,跟随大侦探福尔摩斯去破案。这些有一点悬疑、有一点诡异的故事,总像有魔力一样吸引着我,但我从来没有把它们完完整整地看过一遍。现在,荒岛上有的是时间。即使是已经看过的部分,福尔摩斯先生的魅力仍然值得我再度回味,他让我相信,智慧能给人力量。

《基督山伯爵》(大仲马 著)

下午起风了,有点冷,我回到小屋,可能要开始多愁善感地想家了。那就读一读《基督山伯爵》吧,主人公唐代斯“君子报仇,二十三年不晚”的故事引人入胜,最打动我的是他在海中小岛暗无天日的监狱中,在几近绝望的困境中遇到狱友法里亚神甫,向他学习各种知识,最后成功越狱的那一段。荒岛上独自生活的日子里,我将一遍遍默念小说的最后一句——人类的一切智慧无不包含在四个字中:“等待”和“希望”。

《四季窗前的美诗》(关可 选编)

晚上星星撒满天空,我会在灯下读诗。我喜欢戴望舒“而有一天会像花一样重开”的信念,也喜欢徐志摩“甜美是梦里的光辉”的遐想,还喜欢林徽因“大小闪着光亮,迸出天真”似的微笑……枕着涛声入睡,诗意是梦里的光辉。

与无聊大作战

曾清樟(温州市龙港三中)

独自一人在荒岛,肯定很无聊。所以我要带的书,一定得能够帮我消磨掉那些无聊的时光。

《I SPY视觉大发现:极限挑战》(吉恩·玛佐洛 著)

用这本书帮我打发时间再合适不过了!这套书的内容,简单地说就是在图里面找东西。可别以为这是“儿童游戏”,书里有着让人目眩神迷的上万件物品和300项视觉发现游戏,每一张谜题图,你这一秒看是这样,可是下一秒再看,又会发现是那样……据说很多大人都玩不出来。不过似乎小孩子的成功率比大人更高,大概是因为他们心地单纯,比较不会陷入无处不在的“视觉陷阱”。在荒岛上,我也可以变得更简单一点吧,等我回来,观察力就能上升好几个级别了!

《古文观止》(吴楚材 吴调侯 选编)

荒岛上待那么久,总不能把自己国家的文化传统都给忘得一干二净了吧?读这本书,既能学习古文,又能了解中华文化。其实最重要的是,平时一看文言文就头痛,在荒岛上又没别的事好做,反倒可以静下心来看看,等我回来之时,说不定又一个中国古文大师诞生了,哈哈!

《新华字典》(商务印书馆)

这本书,你想不到吧?我既然带了《古文观止》,要是不带这本《新华字典》,遇到字看不懂就完蛋了。再说,无聊的时候翻翻字典,其实也挺有意思的,因为总有新发现(不信的话你把《新华字典》随便翻到任何一页,保证有你不认识的字)。以后,当弟弟妹妹问“哥哥,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字怎么写”的时候,我就不会尴尬地说“这个我也不知道了”。你说,到那个时候,我在他们心目中该有多博学!

有信心,有乐趣

李 灵(衢州市江山二中)

在荒岛上,我要勇敢而快乐地生活下去。以下是我的选择:

《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 著)

同样是在荒岛上,书中的主人公鲁滨逊凭着顽强和智慧生活了27年,留给读者的是受用不尽的精神财富。初读这本书时我就被鲁滨逊的大无畏精神震撼了,在绝望的边缘,鲁滨逊一次次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敢战胜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当我在荒岛上感到无助时,重新捧起这本书,它便是我的精神导师,给予我勇气和信心,给我指明前进的方向。

《森林报》(维塔里·比安基 著)

《森林报》一共有春夏秋冬四本。这套书里有许多来自大自然的“新闻”,新闻的主角是小花、小鸟、大树、野兽……冬眠的熊先生醒来了,爱美的水鸟梳理自己的羽毛,麋鹿群殴,小虫筑巢……在荒岛上读这套书,我会将自己融入故事情节,成为它们的一员,并且像书中的新闻报道员一样,留心岛上的一草一木,也许就会发现很多有趣的东西,说不定还能编写一本《荒岛报》呢。

《怀斯曼生存手册》(约翰·怀斯曼 著)

虽说吃穿住啥都有,但独自生活肯定没有在文明社会那么方便,带一本实用的野外生存指导书,有助于更快地适应环境、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就算没什么状况,也可以尝试一下书中讲到的一些求生小技巧,长长见识,说不定也蛮好玩的。

有了精神支柱,有了闲暇时的愉悦,再加上必要而宝贵的生存知识,我在荒岛上应该会过得很充实吧。

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飞鸟的凉(深圳市宝安中学)

去荒岛呀……作为一名高中学生,有一件事是我无论怎样都不能忘记的,那就是——考大学!不论去多久,回来以后还是要向我心目中的大学发起冲击的。没有人的荒岛,似乎是个不错的适合学习的地方哦,但是看样子好像不允许我把全套高中教材和辅导书都带去,那么我带上这几本书吧:

《不列颠简明百科全书》

据说,比尔·盖茨从9岁就开始阅读这本书了。看看这部历史悠久的百科全书的作者都有谁吧: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罗素、弗洛伊德、萧伯纳……我并不奢望成为盖茨那样的人,但至少这本书能帮我在度过像树叶一般稠密的日子的同时,不断增长知识,保持对世界的好奇心,不会因为荒岛生活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和能力。我比较倾向于带英文版去,第一是因为相比中文版,英文版中的插图是彩色的!第二也可以同时学英语了。不过这样一来,就必须带第二本书了——

《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

理由如上。还有我想说,听老师讲,他小时候没那么多书,只要是一张有字的纸片都会读得津津有味。我想,在荒岛上的日子,一本词典就会变得很有趣味,也许不知不觉中英语水平就突飞猛进啦。

《怎样解题:数学思维的新方法》(波利亚 著)

本想带本数学习题集去,但恰巧数学老师向我们推荐了这本书,我稍微翻了翻就感觉有点被吸引住了。第一次真切体会到,掌握解题的方法比机械地大量做题更有效。在荒岛上好好研读一下这本书,学会学习,学会思考,等到回来的那一天,那些数学题的面目应该就没有以前那么可憎又可怕了吧!

诗意地栖居

许 畅(衢州市华茂外国语学校)

有人把荒岛生活当作是“坐牢”。我说,既然逃不掉,干嘛不让自己诗意地栖居?

《走吧,张小砚》(张小砚 著)

女孩张小砚原本计划3天的短途旅行,在一次次意外和一个个未知的诱惑中,变成了长达两个月、近万公里的冒险。她就那么率性地走着。她说,前方如同聂鲁达爱情诗般美好。在寂寞仿佛没有尽头的荒岛上,确实需要这样一本书,它能让我对明天充满热情与渴望。就算身体被禁锢,我还可以做心灵的旅行,一天一天有期待地活着。

《树上的男爵》(卡尔维诺 著)

12岁的贵族少年柯希莫和父亲争执,一气之下爬到了树上,从此在树上一待就是50多年,直到去世。他始终拒绝回到“地上的生活”,在树上度过了精彩的一生。当我开始“岛上的生活”时,又能从这本书中读出一些新的什么东西么?也许我能找到属于我的那棵“树”,与平庸的世界保持不远不近的距离。这是一种叫执著的共鸣。

《阿狸·梦之城堡》(徐 瀚 著)

关于这本绘本,就不用多介绍了吧。我只想说它是一本带给我温暖和慰藉的书,可以随时翻看,永远不会觉得乏味,我相信它会给我的荒岛生活增添色彩,使之美好得像是一场梦,一场献给所有依然相信童话的人们的美梦。

到底要带什么书去荒岛呢?大家的选择还有……

《鲁迅经典大全集》(鲁 迅 著):每次跟人谈到鲁迅我都很惭愧,我对于他的一些认识只是从学过的课文里得来的,鲁迅的语言对我来说也很是艰涩难懂。但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一座丰碑,不静下心来好好阅读鲁迅,该是多大的遗憾!流落荒岛,正好让我有很多的时间来细细品味鲁迅和他的作品。——徐晨希(衢州市杜泽中学)

《红楼梦》(曹雪芹 著):在荒岛,我就有足够的时间去完成我的一个梦想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红楼梦》不是同一个人写的,曹雪芹只写了前80回,后40回是高鹗续写的。很多人都不满意后40回,觉得它和前面的差异太大,连人物的性格都改变了很多。所以我想花时间好好研究一下这本书,重新写它的结局。希望我的呕心沥血,不会玷污曹雪芹的巨作。——符梦凡(杭州第十三中学)

《野性的呼唤》(杰克·伦敦 著):这本书很好看!写的是狗,却反映人的世界。巴克原是米勒法官家的一只爱犬,经过了文明的教化,一直生活在美国加州一个温暖的山谷里,后被卖到美国寒冷偏远的阿拉斯加,成了一只拉雪橇的狗……热望本已在,蓬勃脱尘埃;沉沉长眠后,野性重归来。作者以粗犷的文字向我们揭示,人需要保留一份“野性”,要拥有强大的内心,才能不畏生命中的各种艰难困苦。在远离人群的日子里,我将用它来激励自己!——李 纳(慈溪市掌起镇初级中学)

《一个人的欢喜与忧伤》(笙 离 著):宋佳南在她美好的青春时期,遇到了苏立。暗恋了他10年之后,他们在一起了。笙离用细腻的文字,刻画一个暗恋着的少女内心的欢喜和忧愁,刻画她一个人的恋爱。我第一次因为一个圆满的故事而哭泣。我深知暗恋的心酸。我会想起我曾喜欢的少年,会想起那些丢失在时间里点点滴滴的记忆,会让我在荒岛上的时光,因为那些放在心里的回忆,变得温暖而甜蜜。——泱 年(遂昌县育才中学)

《当你途经我的盛放》(扎西拉姆·多多 著):这是一本诗集。荒岛带给人的孤寂是无可比拟的,脱离尘世的困扰,更能让人静下心来。就像大多电影看一遍就够了,而音乐却可以听很多很多遍一样,诗是最读不厌的东西了。阅读那些美丽得让人无法呼吸的诗句,感受这世界上最纯净的灵魂,每一次的感动和思考,都能够带来心灵上的净化。——章烨昊(上虞市虞外国语学校)

《诗经》:“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这些都是我很喜欢的诗句,后来才知道它们全都出自《诗经》。这该是一本多美的书啊!——马聿昕(磐安县实验初中)

《养心的妙药》(毕淑敏 著):这本书可以让我调整心境,从而更好地对待自己,即使是在孤岛上。等我从孤岛回来之后,一定能够以一个健康的心态面对生活。——杨晓寒(常山县第一中学)

《漫画技法大全》:从人体构造,到背景上色,统统齐全才叫最好。也许没有那么多的颜料,但在沙滩上捡根树枝画画也是很美好的。平时总是没有时间,如果能有这么一段安静、温暖的时光尽心作画,似乎也没什么不好。不求离开荒岛后成为什么闻名一时的漫画家,只因自己喜欢。或许某天有人靠岸,而我却在呼呼大睡,让他们去猜,沙滩上那一堆美丽的画是外星人的神作呢,还是远古文明遗迹……——徐清扬(宁波市李关弟中学)

空白的日记本:

我要带上一本空白的本子,用文字表达自己的心情,让温暖和感悟从笔尖下流出,随手涂鸦,画下海风的形状,记录下阳光晒在身上的味道……那种满足是孤岛能给我的最大的安慰了。——时间会咬人(磐安县实验初中)

足够厚的一个日记本,安静的时候回顾、展望一下自己的人生,写下对亲人、对朋友、对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一些话。我想一开始应该是“不上学真开心”“从今天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之类的,之后就是“XXX,以前真对不起,回去后我们和好吧”“爸爸妈妈,我一切都好”,再然后就是“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于 妍(长兴一中)

一本空白的书,从登岛的第一天开始,由我一笔一笔来写我自己的“漂流记”。或许有一天我会坐在摇椅上,晒着太阳看着这本书,回忆自己在岛上度过的日日夜夜。——章曰山(苍南县龙港三中)

小编手记

选好你的书了?那么,让我们出发吧!

荒岛呢,荒岛在哪里?早已经有童鞋猜出来了,荒岛是一个比喻。来自富阳中学的“鱼川”说得好,荒岛是“任何使你感到无所事事的、困惑的、迷惘的、难过的,甚至欣喜却无人分享的时刻”。

关于爱情的英文诗句范文6

关键词:《红楼梦》;电视剧改编;文化底蕴

中图分类号:J90-05文献标识码:A

《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重拍工作最核心的任务恐怕还是黄亚洲先生的改编工作。这项工作,应该是决定此次重拍能否超越“87版”的重要前提,也是能否树立起文学名著影视改编艺术新的美学坐标的关键所在。在重拍尚未开始之际,一切对于《红》剧改编工作的探讨都将是有意义的。而且,随着历史的前进,像《红楼梦》这样伟大的经典作品,重拍工作一定会继续下去,从而展现出特定时代的文化选择与新的电视审美水平。中国传媒大学曾庆瑞先生在其《中国电视剧原理》一书中说:“一部有深度和力度的电视剧艺术作品,应该富集厚重的文化蕴含,要么弘扬民族文化的精粹,要么渗透着创作者们对民族文化的深沉思考,而不管取什么视角,作什么倾斜,又都要放在一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中去加以审视。只有这样,电视剧艺术作品才具有了审美的价值。”“文化蕴含是电视剧的审美性体征。没有文化蕴含的电视剧不是审美的艺术。”[1]这些思想,对于《红》剧的改编无疑具有启发意义。

参照“87版”的艺术得失,对比今天已经变化了的时代背景和文化现实,分析当今文化环境中观众对重拍《红》剧的期待视野,以及目前黄亚洲对媒体所透露出的某些改编信息,笔者认为:能否充分挖掘原著的文化底蕴,把《红楼梦》的艺术浓度、思想深度和文化含量呈现出来,是《红》剧改编能否成功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改编难度与人文精神的文化选择,着重从原著诗意性因素的挖掘、情节安排,以及人物角色的把握来探讨改编对《红楼梦》文化底蕴的展现。

一、改编难度

《红楼梦》恐怕是古典小说改编中难以充分把握的作品之一,尽管改编者力图“忠于原著”,但往往又不能忠于原著,原因何在?客观上讲,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原著内涵之丰富性超出了以往任何一部小说,这使得改编者对于主题的把握难以周全,87版侧重家族悲剧、爱情婚姻悲剧两大主题,代表了当时对《红楼梦》文本解读的高度。时至今日,思想评价已经有了突破与超越,改变了原先过于机械单一的分析模式,达到了新的认识广度与深度,其主要成果可概括为:(1)文化定位。“《红楼梦》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部古往今来、绝无仅有的‘文化小说’”,“如果你想要了解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最好的――既最有趣又最为捷便的办法就是去读通了《红楼梦》。”[2](2)悲剧定位。《红楼梦》是一部悲剧,是社会悲剧、人生的悲剧,又是一出爱情婚姻的悲剧,集中于大观园这个舞台上演的则是爱情、青春、生命之美被毁灭的悲剧。(3)阶级思想定位。《红楼梦》是我国古典现实主义皇冠上的明珠,表现了中国封建社会和封建世家的衰败史,表现了封建阶级的一代叛逆者哀痛欲绝的爱情悲剧。(4)审美定位。以贾宝玉为轴心,以他独特的视角来感悟人生,是人类审美智慧的伟大独创性体系。(5)哲学定位。《红楼梦》乃“天人感应”文化哲学。“天”乃“天书”,借神话外衣把握人类的生存状态、情感形式、命运归宿,叩开了已经诗化了的神话大门,体现着18世纪中叶中国文学对人的理解的新境界、新深度;“人”乃“人书”,以贾宝玉为轴心,探索一种新的人生方式,这种人生方式力图挣脱和超越古旧中国的社会规范、家族规范和人生规范,显示了中国文化传统中的理想人格(如陶渊明、李白形态)向现实形态的靠拢。“天人”合一乃《红楼梦》之“天书”与“人书”的结合,借神话外衣来展示现实世界。[3](6)社会学定位。在社会人生困境中,《红楼梦》采取了某种意义或某种形式的对自然人生的回归,如世外仙境般的大观园、栊翠庵的白雪红梅、史湘云醉眠芍药P,这都是人与自然的相融之境,在物我两忘、适意随心中达到自我实现的辉煌瞬间,正是庄子哲学与禅宗精神的现实体现。

第二,这部小说充分开拓了语言艺术的延展空间,代表了中国古代重“神似”、讲“意蕴”的审美传统,从而增大了由语言艺术向电视艺术转化的难度,比如小说借助诗歌、神话等形式所烘托并暗示的诗意氛围如何体现,如何通过人物的言行举止恰当而又自然地把握其个性神韵等等。此外,这部小说的“非情节”因素,使其表现出忠于生活原生态的特点,与追求情节性、冲突性的电视剧艺术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天然矛盾。若能够充分地重视这些方面,并且集思广益,力图在电视剧的叙事中自然而然地表达,应该是改编工作中最有难度、也最有价值的一个制高点。

二、改编对人文精神的文化选择意义

改编其实也是一种“诠释”,不同的改编,体现的是不同的文化诠释选择,大众文化与人文精神并存应该是今天的艺术创作导向,而《红》剧人文精神的体现,重在对《红楼梦》文化底蕴的把握与表现。因此,《红楼梦》这一重要传统题材的改编如何立足于今天的时代背景,能否体现文化含量,并以电视连续剧的艺术方式对上述问题给出一个尽可能完善的解答,对于我们国家的电视剧制作行业无疑具有启发意义与典范效应。

当下的文化研究的主要对象不再是以从前的精英文化为主体的诸种文化现象,而是大众文化领域。对电视剧的文化研究,更多地要从作品呈现的叙事缝隙与表现的文化症结入手,阐发作品所具有的文化意义,揭示作品所反映的文化环境的意识形态症候。《红楼梦》的剧本改编应以近二十年学术界对此书文化意义的探索成果参考,挖掘原著的文化精髓,体现时代的文化选择。蒙特鲁斯说:“我们的分析和理解,必须是以我们自己特定的历史、社会和学术现状为出发点;我们所重构的历史,都是我们这些作为历史的人的批评家所做的文本建构。”[4]此观点不仅仅对于历史剧有启发意义,对《红楼梦》的文化观照视角同样具有启发意义。因此,改编对人文精神的文化选择,必然导向对原著文化底蕴的探寻。

三、挖掘原著的诗意性因素,展示其文化底蕴

《红楼梦》写实与诗化完美融合的叙事风格,既显示了生活的原生态,又充满诗意朦胧的甜美感。作者以“诗意”化的表述方式,自觉地创造出一种诗的意境,极力捕捉着人物心灵的颤动、令人参悟不透的微妙心理、人生无可回避的苦涩和炎凉冷暖,在现实的夹缝里尽可能地开拓、渲染出一个诗化的空间,力图超脱俗世走向理想化生命体验,引发读者去细品生命的况味,使整部小说雄丽深邃又婉约缠绵。[5]

将意蕴如此丰厚的语言符号转化为视听符号,往往“写实”易,“诗化”难。《红楼梦》小说写意性的审美取向,使这部小说充满诗意的浪漫,令读者百读不厌,故而有人将其称为“诗性小说”。而对生活原生态的高度再现又使得这部小说呈现出“非情节”的倾向,淡化了戏剧冲突与故事性因素,这与电视剧追求戏剧化的艺术规律存在着难以调和的矛盾,如何巧妙地将语言符号转化为视听符号,是摆在编剧面前的最棘手的问题,即使确立了故事性、戏剧性主导原则,也不应该抛弃那些“非情节”的诗性因素,否则的话,必然会影响剧本的表现深度与精确度。笔者认为,合理地挖掘并利用原著中的诗意性因素,才能带给观众更高水平的审美愉悦与满足,同时有助于充分展现今天的电视剧制作技术与审美水平,创造出具有视觉冲击力的画面造型,极大地丰富电视剧自身的审美内涵,从而使电视剧叙事艺术的思维和语言呈现出独特的诗意特征,既能够展现原著的文学底蕴,又能够树立起剧作自身独特的审美价值。

近几年来电视剧制作领域,尤其在其审美表现方面有很大拓展,例如电视剧影像特色的不断强化,当下长篇电视剧大多带有弱影像性、强戏剧性特征,而《红楼梦》小说文本自身的魅力恰恰与这一倾向相反,其包容在生活原生态背景上的诗意性审美情调恰恰要求其电视剧的表现强化影像性,淡化戏剧性。观众对这部古典名著的情节已经非常熟悉,因此,这部电视剧的看点应更多集中于影像表现的水平上,也就是在审美深度、文化底蕴方面力求展示出超越以往的陌生化视觉效果。当然,在运用画面修辞艺术造型创造充满诗情画意的画面时,所有修辞的表达,都应该建立在形式与内容的和谐统一方面,追求文本的“质文相资”,如此才能够做到电视剧画面语言修辞的技法、文体和风格的和谐统一。

具体而言,可以利用环境因素所形成的诗意性背景来构筑诗化情节。《红楼梦》的环境因素包括物质环境、自然环境、人物环境等:物质环境包括恢宏华贵的贾府建筑群、居室陈设、礼仪宴会场面等等贵族化的生活空间;自然环境以大观园的天然之美为主,四时风景是表达诗意场面最有效的空间;人物环境体现在人物造型方面,从外在造型到气质体现,应处处表现出符合人物的个性类型,尤其宝玉、黛玉、宝钗、湘云等几位主要人物的文化气质。就整部著作而言,大观园是一个非常重要、非常集中的典型环境,自十七回便开始引入,成为许多故事的背景,《红楼梦》的大部分篇幅是在“大观园”这个诗意而又唯美的环境中展开的,在这个舞台上主要集中了一群年轻而美丽的女子,这样的环境,这样的人物,的确应该以最美的画面来展示。当环境之美与生命之美完美和谐地融为一体,美的毁灭来临时也愈悲戚,愈能产生强烈而深刻的审美震撼力,引发观众的深层接受,不置一词,却能将批评的矛头自然地引向造成悲剧的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当然,写意性画面的铺排,要服务于“人”之美,在美的四季环境中展示青春、生命之美,以及美被毁灭的艺术震撼力。如宝、黛读西厢,要充分利用春天的环境画面突出少男少女内心的情愫萌芽;第23、28回的两次葬花,要力避表演性,而是真诚地在环境与音乐的感召下烘托主人公内心的悲感。

四、以情节安排显示原著文化底蕴

《红楼梦》一书所显示出的思想内涵极其丰富,无论悲剧定位、文化定位、审美定位,还是哲学、社会学定位,都从不同的角度和深度显示出这部经典名著的文化底蕴。改编的重心在于情节的安排取舍,不同的主题倾向会影响到情节的安排取舍选择,正如丁维忠先生所指出的,改编要“把握原著的深度和精确度问题”[6]。如果改编到位,就能够体现出今天对原著文本解读的深度,使剧作获得崭新的诠释。

大观园故事的主线是宝、黛爱情,这是几百年来《红楼梦》接受中最激动人心的故事,情节安排同样要注意挖掘这一主题所蕴含的文化分量。笔者认为,对这一主题的情节把握,首先应该注意将宝、黛感情的发展轨迹细腻地表现出来,避免三角恋之类恶俗。应该说,对人物心灵世界的开拓,是《红楼梦》所取得的最高艺术成就之一,对于改编的情节安排取舍来说,这也是值得重视的一个方面。在宝、黛爱情的发展过程中,小说丰富真切的爱情心理描写令人惊叹,这使得《红楼梦》大大超越以往小说、从而超前地呈现出近现代文学的风貌。这样复杂而真实细腻的心理状态,是宝、黛恋爱所处的特殊环境和特定时代的反映。因此,二人爱情也成为《红楼梦》最经典最突出最吸引人的情节,尽管二人爱情的叙述只是这部博大精深的小说所描述的一小部分,但它的精彩光辉却深深地吸引着读者,以至于掩盖了其它方面的光彩,或者说,其它方面的内容似乎都成了二人爱情的背景。

结合近二十年以来的电视剧艺术发展成就,笔者认为,以写实性画面来演绎宝、黛感情发展时,一定要自然含蓄,追求意蕴美,注意节奏感,能够将情感的变化轨迹展现出来。这里以黛玉三首重要的代表性诗作在叙事中的切入视角之独特性为例,来说明此点。首先是《葬花吟》的引入:第27、28回,二人因误解而心生隔膜,陷入口角,这次矛盾是二人感情发展变化的重要契机,气恼伤心的黛玉忧苦深重,写下《葬花吟》。在小说叙事中,这首诗是从宝玉的视角引入的,引入程序则是饯花节宝玉寻黛玉不得,看到满地杂花,于是用衣襟兜起落花前往花冢处葬花,不意中听见女孩呜咽哭诉着吟诵《葬花吟》,宝玉深深沉浸于诗句中,引发共鸣,不觉恸倒在山坡上。黛玉听见山坡上的悲声,心下想到:“人人都笑我有些痴病,难道还有一个痴子不成?”在这里,作者安排了两人葬花不期而遇,却又“刻意”安排两人都未听出对方哭声,诗心相通,却又存在隔膜,这样的设计尤见作者匠心,对比后面两首诗的引入视角而言,这一细笔是不容忽略的。再看第45回《秋窗风雨夕》:二人的感情进程已经达到心心相印的程度,这首诗的引入非常简单,自天观人的叙事视角直接以第三人称引出,与前述相同的是,这一首诗也是只有宝玉相赏,宝玉无意中看到,不禁叫好,之所以叫好,首先是对黛玉诗才的赞叹,当然也与他雨夜来访黛玉的初衷相契合,深知黛玉此时的凄凉寂寞,而诗中又恰恰表达了这样的感情,正所谓“心有灵犀一点通”。黛玉夺过诗稿焚掉,宝玉竟已背熟。这一小小的细节分量是很重的,不仅暗示了二人的默契,“焚稿”之举却无形中与续书“林黛玉焚稿断痴情”遥相呼应,而此时,又隐隐地暗示了凄凉无助的爱情处境。最后为《桃花行》的引入,更见知音深情亦更见悲凉凄旷,这次引入程序并非自宝玉始,而诗的切入点却在宝玉:先是湘云打发翠缕请宝玉去看好诗,显然,众姐妹已经读过并公认是好诗,且引发了要重建桃花社的兴致,宝玉与众姐妹一起去访李纨的路上,宝玉读诗,从而在宝玉的视角引出这首《桃花行》,宝玉看后的反应却是“并不称赞,滚下泪来”,而且断定此诗乃林妹妹所作,如果《秋窗风雨夕》还有宝玉对黛玉诗才的赞叹,而此处则仅仅为那颗共同的诗心。可以说,诗是《红楼梦》重要的抒情载体,也是重要的文化意蕴载体。三首诗,叙事视角同中有异,所相同者,都与宝玉有关,暗示二人心灵的默契是爱情走向成熟的基础;所不同者,三首诗,或独独让宝玉听到却不知悲吟者为谁,或独独让宝玉看到却一下子背熟,或先是众姊妹看到却独有宝玉触动情思为之落泪并断定作者为谁,这三处不同恰恰组成了宝黛二人从隔膜到相知相惜的感情渐变历程。电视剧改编时,应该对这几个细节进行细腻的勾勒,这样,剧中爱情的节奏与意蕴才能更有效地表现出来。

五、人物角色的把握应注重对原著文化底蕴的展现

曾庆瑞先生说:“电视剧艺术是人的艺术,因而,电视剧作品在关注人的性格和命运的时候,它所富集的文化蕴含,首先就是和性格、命运关系密切的精神文化的蕴涵。”[1]因此,《红》剧改编中对人物性格命运的把握,是展示文化底蕴最重要的一个方面。

首先,在《红楼梦》一书中,女性成为这个正走向末世的封建社会大家庭舞台上的主要角色,人物之多,情节之重,都远远超出了男性。因此,把握女性人物形象,体现作者超前的女性意识,应该成为剧本改编的重要思路之一。同时,女性意识的把握也是展示原著文化底蕴不可忽略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体现了原著在这一方面思想内涵的超前性。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云:“悲凉之雾,遍被华林,然呼吸而领会之者,独宝玉而已。”[7]透过鲁迅先生这句话,我们可以推及《红楼梦》文本之外的涵义,即恰恰是曹雪芹对笼罩在女性命运中的悲凉之雾呼吸而领会之,并以血泪书之。]因此,《红楼梦》原著体现了极为突出的女性意识,这是此书思想意义中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倾向。对于《红》剧改编而言,这关系到剧中如此众多举足轻重的女性角色如何把握的问题。至于如何充分挖掘并展示原著中的女性意识,则集中在对主要女性角色的塑造上,比如黛玉性格的把握,改编对情节的取舍应注重对她的多愁善感、自尊自怜的诗人气质的体现,否则,这样一个最具女性意识的角色反而被片面地诠释成小性儿,误导观众,也弱化了原著的社会学意义。再者,87版对黛玉流泪的场景表现较多,而事实上,原著的叙事中恰恰非常回避这一点,不仅先流泪者不是“还泪者”而是“债主”宝玉,而且小说中流泪次数叙写最多的也是宝玉,倒是挨打时最痛的他却不曾流泪,而是将流泪的笔墨集中于最心痛的黛玉。此外,小说后面大部分章节亦不曾写黛玉流泪,因为书中已经明确交代,黛玉逐渐睡觉少,泪亦少了,正与“绛珠还泪”的神话故事以及“泪尽人亡”的结局相呼应,这些微妙的叙事迹象,应该引起编导及演员的注意。

其次,《红楼梦》中的意象性细节对于塑造人物形象关系重大。意象性细节也许不能成为电视剧的最佳故事元素,但它所蕴含的象征意味却是展示原著文化底蕴与人生哲学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所展示的恰恰是人类对生命意义、生存状态的哲学性思考,比如贾宝玉的人生理想中已经体现了人类生存的困惑与追求,其所作所为就带有“诗意地栖居”的理想色彩,折射出今天的历史选择。如果改编能够注意到这一点,就不会忽略那些构成宝玉性格的意象性细节。比如第57回,宝玉大病之后对景伤感,这一细节的心理背景恰恰是宝玉对黛玉的愈发痴情,由一己深情推及他人他物,故而对岫烟择夫、对周围的一柳一杏一雀都充满怜惜。这一情节,尽管没有多少故事性,却是整个故事进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构成了对宝玉性格的合理性解释,而且暗示了故事的进程,为后面如尤三姐、尤二姐、晴雯、司棋、迎春、香菱、探春等女子人生悲剧的相继上演揭开帷幕。这些都是以宝玉的观察视角为坐标,以宝玉的悲悯与忧患之心来暗示作者对女性命运的深沉思考,因此,作者刻意安排宝玉为知情者,宝玉对尤二姐的关注,对晴雯之死、司棋被逐的忧愤,种种不祥的阴云已经愈积愈浓,盘绕在宝玉心头,乃至第79回香菱热切盼望薛蟠迎娶夏金桂时,宝玉却替香菱“耽心虑后”并予以告诫,而香菱这个唤不醒的诗呆子却如同梦中浑然不觉,还以为“又添一个作诗的人”,一系列打击终致宝玉忧劳成疾。自57至79回的叙事流程来看,宝玉的视角是悲剧展开的一个重要参照,因此,第57回中宝玉的伤感细节,连同这一回最感动人心的故事,共同构成了悲剧开始集中上演的序曲。笔者认为,贾宝玉对众女性命运的忧患悲悯与爱莫能助的悲哀,对自身无法测知的命运,都是这一“半现实半意象化”[8]的人物形象中最有价值的成分,因此,改编应力图透过意象性细节来展现贾宝玉形象的象征意义。

最后,关于贾宝玉形象的文化内涵。曹雪芹对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多侧面、多角度的立体化透视,倾注了他对人生的哲学性思考,使这一人物形象蕴含着丰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对贾宝玉形象的理解应该是把握这一角色表演尺度的前提,而这一人物又是展示原著文化底蕴的重要渠道之一。脂砚斋形容曹雪芹笔下的人物“说不得善”、“说不得恶”,贾宝玉这一形象本身的思想内涵是极其隐曲的,作者在反复重笔描摹的基础上对其大加压抑,这样的贬笔实际上暗示了当时多数人对贾宝玉人生观、价值观、爱情观、甚至女儿观的反对立场。然而,作者又不惜余力地详尽渲染了他“爱博而心劳”的基本特征,在日常言谈中一点点将宝玉思想观念中那些理想化的、闪烁着初步个性解放的民主思想成分铺展开来,将读者引入了对女儿们的命运反思中,令人慨叹深思。同时,作者对于贾宝玉的弱点并未留情,金钏的死与他有直接关系,尽管他的垂泪、他忠诚的祭奠让我们看到了他无能为力挽救的悲哀,但毕竟在王夫人打金钏耳光的时候他是跑掉了;忠顺王府来向贾政寻拿蒋玉菡时,宝玉说出蒋的藏身之地以求打发走来人,免得牵出其他事情。挨打之后,他又对黛玉发誓:“你放心,便是为这些人死了也是情愿的!”但事实上“这些人”却在为他承受着不幸。这里,我们不否定宝玉关爱他人的真诚,但他的软弱亦是不容回避的。他能清楚地意识到他的亲人正是制造了这诸多不幸的直接元凶,诸如尤二姐之死,凤姐难辞其咎;晴雯之死窥见王夫人的冷酷愚昧;还有那么多青春女子的冤魂:司棋、柳五儿、鸳鸯,等等。对于这些不幸的制造者,这些疼爱他的亲人们,宝玉从未敢越出传统礼法一步,直到他最后的出家,这相当消极的反抗已经难能可贵,因为他并未走出贾府大家庭,未走向社会,所以还不能被称之为社会的“异端”或“疯子”,他的成长过程也许正是那些走向社会异端的“疯子”们的成长缩影。跳出作品考察贾宝玉脆弱的一面,实际上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封建社会统治势力的强大,贾琏因不满他的父亲贾赦讹人家石呆子的名扇致使家破人亡,结果引来毒打,与宝玉的险些丧命于贾政异曲同工,有着同样的揭示意义。毕竟,棒打之下的宝玉反而多出了些自由的空闲时间和更深刻的社会认识,可见统治阶层在打击它的对立面的同时也培养了、助长了自己的叛逆者,这反抗也许只是迟早的事情。宝玉的懦弱中包含着他真诚的无可奈何的情怀,他不敢逾越家族的伦理道德,只能在恐慌中看着金钏用自己的生命承担了一切后果,甚至梦中看到蒋玉菡被忠顺王府给抓回去,他只能在懊悔中忍受着对这些卑贱的人物爱莫能助的煎熬。宝玉在封建的家庭道德秩序中犹如困兽,他无力对他的母亲、父亲,以及凤姐等亲人作出真正“叛逆”的反抗。宝玉最终“情极之毒”的出家结局包含着深沉的文化思考,是人类历史进程中“无可奈何”处境的最大的文化暗示,千百年来折射着封建社会中个体生命困境中一直紧张着的灵魂,这些痛苦的灵魂在一千多年后始终未能安宁,依旧奔走在无路可走的惶惑中,不能平息,他们是思想者、精神上的流浪者。

作者在贾宝玉身上倾注的感情非常复杂,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作者的悲悯情怀,是作者介入作品的一种方式,通过他的所见所闻,所感所言,一举一动,无不展示了对身处的那个社会的反叛,展示了女性们的美与美的被毁灭。应该说,贾宝玉代表了中国传统文人中的一种可贵类型,一种新的人生价值观念,正如脂砚斋所评价的:“千古未有之人”、“写宝玉之发言,每每令人不解;宝玉之生性,件件令人可笑。不独于世上亲见这样的人不曾,即阅今古之所有之小说传奇中,亦未见这样的文字。于颦儿处更为甚,其囫囵不解之中实可解,可解之中又说不出理路。合目思之,却如真见一宝玉,真闻此言者,移之第二人万不可,亦不成文字矣。”[9]贾宝玉这一人物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坐标性、观念性意义,这一典型形象的生命力正在于真实地展示了中华古代文化历史进程中人性的进步及其脆弱,因此,对贾宝玉这一人物性格尺度的把握,既是改编的难点,也是演员的表演难点所在。

总而言之,《红楼梦》这部经典的改编难度非常大,而且众口难调,其中甘苦,编剧自知,本文着重就原著文化底蕴这一侧面,对改编提出自己的看法,希望《红楼梦》这部最有分量的古典名著的改编做到不走形、不失神,雅俗共赏,不仅重视大众文化的时代特点,而且能够注重文化底蕴的历史性展现,充分展示新时代的人文精神内涵,树立起文学名著影视改编艺术的新的美学坐标。

参考文献:

[1]曾庆瑞.电视剧原理・第一卷・本质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91-192.

[2]周汝昌、周伦苓.红楼梦与中华文化[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9.12.

[3] 杨义.中国古典小说史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5.440-466.

[4]张首映.西方二十世纪文论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527.

[5]袁行霈.中国文学史:第四卷[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69.

[6]丁维忠.再次改编《红楼梦》刍见[J].红楼梦学刊.2002(2):226.

[7]鲁迅.中国小说史略[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165.

上一篇参军贺词

下一篇一句鼓励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