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复习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一数学复习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一数学复习题

初一数学复习题范文1

【关键词】初中数学;总复习;方法;效益;提升策略

提升初中数学总复习效益,要准确而有针对性的复习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激情,促进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学习成绩除了跟学生的记忆能力、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等智力因素有关以外,还同学生的学习动机、兴趣、学习情感和意志力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因此,研究科学的初中数学复习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主题式复习策略

有效教学理论认为:知识必然有其赖以生长、解释的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下探寻“知识场”,理解知识才更深刻有效。主题式复习是指课堂教学以项目探究的形式或问题解决的形式进行复习,即根据学习任务的背景、特征以及知识生成的思维过程,设计相关的、学生熟悉、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将学生的数学认知和情感的教学镶嵌在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境中。这不仅使学习的任务生动有趣,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而且知识的学习通过问题解决的模式进行,更具有现实意义。可以使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协调发展相得益彰,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品质。

二、情境创设复习策略

复习课中的情境担负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二是为复习课打下基调,为后续学习埋下伏笔。因而,在创设情境时,要注意兼顾以上两个方面,同时,作为引入阶段的情境设置,不能太过于花哨,不要设计太多的枝节问题干扰学生的学习。一般,在初中阶段的总复习课,创设情境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法:

1、从生产、生活中选用学生感兴趣的、熟悉的问题引入。将生产、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引入,然后数学化。由于是学生身边熟悉的问题,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也让学生真实感受到生活中问题数学化的过程。

2、题组引入。通过设计一组简单的,全面包含要复习的各类知识点的题组进行引入。它的落脚点绝非是为巩固知识技能而进行的简单重复,而是将学生的知识结构分散在不同的知识之中,将渗透或运用的思想、方法有共同点的习题重新组合呈现。这种引入方式有利于激发学生反思,使其产生探究欲望,有利于学生针对具体情况建构用于指引问题解决的图式。

三、网络化知识结构复习策略

由于现行新教材是按螺旋式上升的原则进行编排的,因此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往往不能在已有的记忆中有效地提取知识,这就使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成为在基础知识复习阶段的首要任务。复习中,应引导学生将基础知识进行梳理,并在此基础上,注意各部分知识在各自体系发生发展过程中的纵向联系,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横向联系,理清脉络,形成合理的知识网络结构。它不应只是从资料上抄来或直接给出的“知识网络结构图”,也不应只是引导学生作简单的回忆,更不应将其作为“知识体系+例题”结构中的独立环节,只有将知识体系内化为学生的认知结构才是有效的。

四、题组复习策略

初一数学复习题范文2

关键词:初中数学 复习课 有效教学

复习课作为在课堂教学上重要的课型之一,在对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复习课就是以巩固已学知识点,提高基本技能,增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的,一切以学生出发,让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理解知识点。但是复习课毕竟都是学过的知识点,学生大多觉得学习和没意思而不会为其付出太多的心思,可是上好复习课是对学生已学知识点的更进一步的理解掌握,给还没学习到的知识打基础,在教学的环节里是非常重要的。下文主要从让学生认识到上好复习课的重要性、教师如何培养学生上课的兴趣等方面来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的有效性,从而形成良性有效地教学方式[1]。

一、做好复习的重要性

孔子曾经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其意思就是在告诫他的学生说,学习过后一定要找一定的时间再去复习几遍,以通过复习旧的知识积累而知道新的知识,这里强调的就是及时的复习对于学习所起的重要作用。可见早在古代,古人就已经认识到了,学与习是可以分开的两回事。学习学习,边学边复习。“学”是指所学习到的新知识,“习”就是指复习、学到的知识点做进一步的回忆、归纳总结。如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只知道学而不知道复习的话,学到的东西也会很快就会忘记。

德国有一位叫艾滨浩斯的心理学家就曾做过一项关于人的记忆力的实验,实验结果显示:已经完全记住的材料在一小时后只能记住原有的45%,在24小时过后还能记住29%,而48小时后能够记住的仅有24%;第二组实验是他们在一小时以后再看十分钟的材料,在24小时候再看30分钟的材料,结果在48小时以后,他们对这个材料还能80%以上。这个实验也告诉我们要是想能够牢记知识,不能只靠意识的瞬间记忆,要一学再学才能巩固记忆,想让自己所学的东西不被遗忘的太多、永不忘记,这就需要初学之后的重复学习,也就是复习。复习是对已学过的知识点进行巩固、进行系统的再次加工,并根据以前的学习情况,来进行适当的调整。这个对知识在加工的过程,不仅仅只是让人被动地巩固记忆,目的是还可以从再学习、三次、多次地反复学习中,找出前几次的复习中未曾学到或理解不到的新知识。这便就是“温故而知新” [2]。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复习比学习要重要。在对初中学生的教育上,能够上好初中数学的复习课、提高复习效率显得尤为重要。

二、优化整体教学,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地位

1.调整复习模式,引导学生复习

教师应该适当的调整模式,应该调整复习方法,提高复习效果不是让学生一味的去死记硬背的复习,而是让他们先理解在记忆,这样也会记得更牢固些: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复习、回忆。要引导学生做到以下几点:一看:看基础、看书本、看例题。学生通过看课本、看例题,就会回忆起以前所学的一些知识点;2.二列:学生在看例题的同时,要列出该例题所运用到的知识点,标出自己不懂的难点、重点,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将零散的知识点清晰化、系统化,更利于礼节性的记忆;3.三交流:在学生进行难重点整理的时候,不免会出现很多不解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来指导解决,老师先不要忙着帮学生解决难题,而是要引导学生自己解决,让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互相解决问题,有助于同学间的团结协作,还有助于学生涨到自己的学习方法,老师指导学生哪里不会,也好有针对性的进行辅导[3]。

2.把复习的主动性教给学生

毕竟复习的目的还是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既然主体还是学生,那就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把复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相信让他们去主动地参与、主动地去探究思考,复习课的有效性会提高很多。在学习能够主动进行总结整理后,还要让他们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肯定,给学生一个可以充分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能够由“学会”变成“会学”的过程。

三、重视变式拓展复习,激发学生兴趣

学生之所以不喜欢上复习课还有一点原因,就是教师所以引导的复习方法过于陈旧传统,学生就是提得起兴趣也复习不下去,这就要求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的时候,能够主动思考,增强对知识的更高认识,采用创新型教学,让学生也能够学会对知识的拓展引申练习,已达到更好复习的目的;教师要要根据学生上复习课时候的心理来有针对性的进行引导、分析、沟通,来激发学生对上复习课的热情,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很重要,首先就要让学生能够从心理接受它,创新教法,调整复习形式和内容,使课堂的复习落到实处,从而提高了复习课的有效性[4]。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数学复习,它不只是同学认为的对旧知识的再现和重复,更是为了通过再认识和再实践的过程,从而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和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上好复习课可以更好地巩固学生的整体发展。相信初中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配合复习,努力培养学习兴趣,总结出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持之以恒,一定可以把自身的整体成绩提升的;加之教师继续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和“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帮助学生激发其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在对旧知识的巩固的同时,使能力得到更好地强化,使初中数学复习课得到最佳的效果,提高复习课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李明哲.提高初中数学复习课有效性策略探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4,10(5):138-138.

初一数学复习题范文3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校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近几年来,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大胆改革课堂教学,加大新型教学方法使用力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在谈谈我在教学活动中的几点体会:

一、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习兴趣

当前,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离教现象”较为严重。所谓“离教现象”,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和违背教师正确的教学活动和要求,形成教与学两方面的不协调,这种现象直接影响着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离教现象”主要表现在课内不专心听讲,课外不做作业,不复习功课,不复习巩固。这种现象的直接后果是不少学生因为“不听、不做”到“听不懂、不会做”,从而形成积重难返的局面。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怎样消除沉重的“偏离现象”呢?我的体会是:必须根据教材的不同内容采用多种教法,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几何第二册四边形章,各四边形的性质判定很难掌握、区分,于是给同学们布置了这样一个复习题目,由一个特殊四边形怎样逐步过渡到另一个特殊四边形,看谁想得既全面又符合逻辑。于是大家都积极参与,认真看书总结。教师把一个一个的题目写成小纸条,以抽签的形式搞一次竞赛,教师列出题目分别是“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一步过渡到菱形?”“已知四边形是菱形,怎样过渡到正方形?”“已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怎样过渡到矩形?”于是同学们勇于抽签抢答。教师一条一条小结在黑板上,作为结论性的东西让同学记住:“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对角线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于是教师给同学们总结出了一个结论:在判定四边形性质时,应在已知图形的基础上,看是否符合“加边”这个已知条件。比如平行四边形开拓转化成矩形,就不符合。此时就应看其是否符合“加角”这个已知条件,例如“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这样学生学习特殊的四边形的性质就不难了。再例如,在讲解“有理数”一章的小结时,同学们以为是复习课,心理上产生了一种轻视的意识。鉴于此,教师把这一章的内容分成三类,即:“概念类”、“法则类”、“运算类”,在限定时间内通过讲座的方式,找出了每个“关口”知识点及每个“关口应注意的地方”。如“概念关”里的正、负数、相反数、数轴、绝对值意义,“法则关”里的结合律、分配律,以及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在“运算关”中强调一步算错全题皆错等。讨论完毕,选出学生代表,在全班进行讲解,最后教师总结。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旧知识得以巩固,而且能使学生听得懂、做得来。

二、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

自学能力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自学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初一学生阅读能力较差,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词逐句地范读,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扑克书习惯之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再从难点、易错处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促进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平时,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时,采取提前布置作业的形式,然后在学生交来的作业中寻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普遍有疑难的地方,然后再讲新课,这样授课就有针对性,并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三、引导学生培养思维能力

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是能力的培养,其中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学的主要方面。思维能力的内在实质是分析、综合推理、应用能力,外在表现是思维的速度和质量。

(1)思维速度的训练。就初中而言,思维速度的训练主要依靠课堂,合理安排课堂教学内容,利用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训练学生的思维速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如讲解新课后,教师可以出部分选择题让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也可以出综合性较强的题,让学生积极思考,在规定时间内看有多少同学能够做出来,或让每一个同学在规定时间出一份试卷,看谁的试卷质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