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工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细胞工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细胞工程

细胞工程范文1

关键词:细胞工程;教学方法;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1-000-01

细胞工程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应用生命科学理论,借助工程学原理与技术,有目的利用或改造生物遗传性状,以获得特定的细胞、组织产品或新型物种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技术[1]。是高等院校现代生物技术、生物科学及相关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为将来学生从事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研究及产业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细胞工程课程内容涉及面极广,课程信息量大,国内外在本领域的研究成果日新月异,且这门课具有实践能力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慢慢失去了学习的兴趣。因此改革细胞工程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势在必行。

一、加强教材建设、适时更新教学内容

首先,根据教学的重点,选择适合的教材。教材是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是学生学习、预习、复习课程的重要工具,是良好教学质量的基础和前提条件[2]。目前,可供选择的细胞工程教材很多,我课程组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李志勇主编的《细胞工程》作为教材,主要原因:1.这本教材主要以应用为主线,从优良动植物的人工繁殖、新品种培育、细胞工程生物制品、细胞疗法和组织修复4个方面全面、系统的介绍了细胞工程的理论和技术知识,涵盖了细胞工程研究的主要技术,突出了细胞工程涉及面广、信息量大的特点。2.这本教材也设计一些前沿技术、学科交叉内容,较为活泼和新颖,符合90后大学生开放性、互动性的特征。其次紧跟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时补充学科发展的前沿和发展动态。由于细胞工程技术更新快,研究成果日新月异,教材的更新速度远远落后于科技成果的更新,这就要求教师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搜集新技术。例如:讲授胚胎干细胞研究存在来源限制问题时,及时补充解决措施:iPS细胞可以有效的解决干细胞的来源问题,即将四种转录因子通过病毒或质粒载体导入到已经分化的体细胞中,使其核重编程而得到的类似胚胎的干细胞的一种细胞类型。iPS细胞被认为或许同胚胎干细胞一样可以作为治疗各种疾病的潜在来源问题,目前已经成为干细胞研究的热点[3]。再比如细胞核移植时,利用2015年文献《不同联合激活方式对牛体细胞核移植胚胎体外发育的影响》讲解细胞核移植的主要步骤,分析影响因素。通过以上案例教学,可以增加学生的信息量,开阔学生的事业,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从而使学生掌握和了解细胞工程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科前沿。

二、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细胞工程各个章节之间的独立性很强、技术性强,理论表述较少,步骤复杂,给学生记忆内容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再加上细胞工程实际内容基本是微观水平,比较抽象难懂。如果依旧采用传统教学的“填鸭式”授课方法,很显然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也可想而知。在授课的过程中,本课程组成员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教学、动画、图片、视频等教学手段,使原本枯燥、抽象的内容转化成形象、可视、可听的内容,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需要与兴趣。例如,在讲病毒疫苗生产时,正直冬季,流感高发季节,利用网上新闻视频中流感疫苗生产过程,从鸡胚的选择,到病毒的接种、收获到病毒的灭活整个过程都直观的表现出来,用时仅两分半时间,这样不仅将大量的信息和繁杂的操作细节简化,学生也很容易接受,真是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例如讲动物细胞培养时,播放小鼠脾细胞培养学生实验视频,在讲到关键环节时,教师做出提示,播放完毕后以提问的形式重点讲解,通过这种互动,学生在学习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也学到了一些操作的技巧。除了在授课的过程中利用好多媒体之外,在授课过程中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进行研究型学习,如在讲细胞融合、转基因生物反应器时,提前从网上下载一些文章,分小组发给学生或要求学生自行下载,学生根据课本的内容自学文章,课上主要步骤讲解完毕后,以提问或讨论的形式总结文章中各个技术环节的目的,药品的作用、分析出现的问题、讨论影响技术效率的因素。这样不仅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相关问题的思考和探究中,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事也是师生之间有了良好的交流与互动,更有益于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三、调整考核方式,全面进行考查

考试的宗旨是检查学生对知识和基本理论的应用能力[4]。随着细胞工程内容的不断更新、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出现,传统的考核方式不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根据细胞工程的特点,为了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在考试时除了保持原有的填空题、简答题的基础上,增加了实验设计题,且比例逐年能加,从开始的按照给定的图片设计,到后来的“如何设计一个方案利用1-2年的时间引种奶牛、高产tpa药物的奶羊”等,再后来的“你打算如何应用细胞工程技术去解决生产实际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研究课题。(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目的、 技术方案、预期结果、进度计划、应用那些细胞培养技术)”。这些题涉及到学生感兴趣的多种技术,答案不唯一,而且学生能够合理的运用所学知识,这样比单纯考核这些技术要好很多,学生反映也很好。

四、结语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在细胞工程教学的各个环节,只要我们注重课程的特点,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法,才能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程中来,才能真正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志勇.细胞工程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房耀维,刘姝,王淑军,等.提高细胞工程教学质量的几点体会[J].科技创新导报,2009(2):130.

细胞工程范文2

关键词 植物细胞工程 植物组织培养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B

1 教材分析及设计思路

“植物细胞工程”是苏教版高中生物教材选修3第二章“细胞工程”的第二节,本节主要学习内容是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之一: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及依据的理论基础、应用于农作物育种的广阔前景。其中植物组织培养的原理和过程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它承载着学生认识科学技术、了解生物科学发展的前景以及科学探究能力等科学素质的培养。

设计思路:依据细胞全能性原理可以进行植物组织培养,学生在必修I模块已有了初步认识,让学生通过回顾已掌握的知识,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积极讨论,共同协助,培养学生小组解决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在讨论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本节知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通过回顾已有知识加深新旧知识的联系,引出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之一,植物的组织培养技术,并且这部分内容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所以应该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举出相应的实例,加强对知识宏观七的把握,要求学生用举例方式说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在农,林业及濒危植物的保护等方面的具体应用。

2 教学目标

2.1 知识目标

(1)简述植物组织培养的概念和过程。

(2)捕述人工种子的结构和应用。

(3)植物组织培养在生产实际中的应用。

2.2 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小组互助合作学习能力。

(2)尝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学会制作人工种子模型。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生物体结构与功能,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2)认识生物科学的技术手段及生物科学的进展,正确理解科学、技术、社会之间的关系,激发乐于学习生物科学的兴趣。

(3)体验人工种子设计的科学性和巧妙性。

(4)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并激发求知欲。

3 教学过程

3.1 课前准备

教师要求学生课前搜索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成果(重点了解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教师准备:马铃薯、人工胚乳、花生等实验材料;多媒体课件:番茄一马铃薯图片,植物组织培养的过程的视频材料(胡萝卜形成层培养过程),人工种子图片。

3.2 创设情景,引出新课

我国人口众多,随着人口快速增长与人均占有耕地面积逐渐减少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粮食问题已成为人们亟待解决的紧迫问题,于是人们提出一个梦想:番茄的果实和马铃薯的块茎是经常食用的蔬菜,能否让一株植株地上部分结番茄,地下部分长马铃薯呢?这个幻想可能实现吗?(图片展示番茄――马铃薯)现在已经被成功培养,就是应用植物细胞工程的技术手段(引入新课)。

问题讨论:

①植物细胞工程的理论基础是什么?通常采用的技术手段有哪些?

②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理论基础是什么?

③什么叫做细胞全能性?

④为何已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

⑤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吗?

⑥生物体所有细胞全能性都一致吗?

教学意图:教师设计的一系列问题,学生回顾原有的知识通过小组讨论分析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活动,理出细胞全能性和植物组织培养的知识结构和层次;对必修I课中与上述两知识点有关的内容进行全面、充分地复习;找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3.3 学习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教师纠错并归纳总结细胞的全能性概念、原因。

问题讨论:

①具有全能性一定能表现出全能性吗?(展示图片:科学家利用花瓣培养的)

②为什么植物的一个花瓣就可以培育出完整的植株呢?

③为什么植物的花瓣在植物体内没有能发育成完整的植株呢?

④怎样才能由一块组织通过培养得到一株完整植株,应该如何操作?

教学意图:由一个知识点过渡到另一个知识点,在问题的积极探讨中,充分激发学生思维。自然而然的过渡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求知欲。

3.4 学习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概念:分析把握三个要点:①原理;②条件;③材料。

过程:请阅读课本第46-47页有关内容和图示,分小组讨论分析和回答以下问题:

①植物细胞表现出全能性的条件有哪些?

②在植物组培过程中,为什么要进行一系列的消毒、灭菌,并且要求无菌操作?

③为什么切取胡萝卜根的形成层,其他部分也能培养成小植株吗?

④培养基的成分有哪些?

⑤请学生们根据上述过程概括出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的流程图,并与其他同学交流。

然后播放胡萝卜形成层组织培养的有关视频,总结归纳。

教学意图:通过独立阅读,培养学生一定的自学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小组合作探讨、相互启发,实现优势互补,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视频及图片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等特点,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使学生所学知识立足于实际,增强知识的可信度。

拓展:(1)离体的器官、组织或细胞如果不进行脱分化处理,能否培养成完整的植物体?

(2)决定植物细胞脱分化、再分化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3.5 强调几个概念

教师需要强调愈伤组织、植物细胞的脱分化、植物细胞的再分化等概念。

教师设问:既然愈伤组织能发育成植物,那能不能把愈伤组织先保存起来,像种子一样等需要时再用呢?可以制成人工种子。

3.6 学习人工种子

教师讲述:这个设想最初是由英国科学家于1978年提出的。这一设想引起人们极大兴趣。因为不少植物需要生长数年才能结出种子;优良杂种的后代因发生性状分离而丧失其优良特性;种子的生产受季节、气候和地域的限制;制种需要占用大量土地。(启发学生回忆玉米、小麦等植物种子的结构)要求学生按这种思路,来研究人工种子的制备。(教师发给学生材料,由学生根据课本第47页,制作“人工种子”模型。)

教学意图:促进学生角色的转变,由被动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让他们在实践活动中体验、领悟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习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3.7 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中归纳总结和拓展

植物细胞工程中应用到的技术手段包括植物组织培养、植物细胞培养、植物体细胞杂交,其中植物组织培养是基础,它的应用在现代农林业中越来越广泛,可以快速繁育无病毒的植株,并能保持母本的优良形状。

3.8 布置课后作业

根据人工种子的制作要求,教师可进一步让学生提供其他可以做人工种子模型的材料,并讨论:

人工种子有哪些优点呢?

同时举例说出植物组织培养在农林业及濒危植物保护等方面有哪些应用。

细胞工程范文3

关键词:细胞工程实验曰教学改革曰应用型人才

20世纪80年代以后,我国对高等教育进行了研究,将高校人才培养分为应用型、复合型和技能型[1]。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高校的人才培养越来越侧重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前,全国本科:校的主体是地方普通:校,数量超过9成[2]。通过高等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中重要的新概念[3]。社会和经济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化,人们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也逐渐发展着变化,对应用型人才的认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应用型人才这一概念在新的世纪中也将不断补充新的内涵,越来越多的高校毕业生将走向企业、走向基层、走向社会工作的第一线。为适应培养21世纪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必须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力度,准确把握新世纪学生素质培养的内涵,逐渐摸索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形成适应顺应时代潮流、满足现实需要、促进国家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细胞工程实验技术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科学研究前沿和生产实际,随着生物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需要建立适应新世纪社会发展需求的生物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课程体系。通过几年不断地深入开展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与研究,实验课程体系和技术体系得到完善,教学模式与方法得以更新,取得了明显成效。

1加大实验教学与科学研究结合力度,不断优化课程体系

将教师的科研内容和科研成果引入到实验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参与相关科研项目并为学生申报大学生创新项目提供支持和鼓励,对学生进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让学生在实验室就能够接触到科学前沿知识,拓宽了学生的视“。通过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逐渐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实验动手能力,增强创新意识与能力。学科的相关研究对实验教学的开展也具有重要的作用[4]。此外,实验课程也可将方法成熟的科研课题研究成果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如实验项目“火龙果再生体系建立”和“铁皮石斛途径建立”等内容,通过与科研紧密结合,跟踪科研动态,不断更新完善教学课程的内容,明显提高了设计性、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的比例。

2构建了动态的并具有校企合作优势的课程体系

除紧密结合科研成果之外,更新课程体系也注重联系生产实际,将企业需要产业化的植物作为实验课教学的材料[5]。利用实验课堂,让学生参与实验方案设计、研究过程、结果分析及推广应用,使课程体系成为一个以细胞工程技术应用为主线的整体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通过项目研究与开展,不仅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为企业生产提供了充足的原料和技术支持。建立了学生与企业联动的培养机制,学生所学知识与技能能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拓宽了大学生就业途径。

3构建了“基础训练要综合运用要探索创新”三层次递进式技术体系

实验课程安排遵循由简到难的原则。先进行基础训练,使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原理。再根据学科的特点,安排综合性的实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原理和技能的能力,直至学生能够自主进行实验设计并独立完成某一项创新实验。通过这种“基础训练要综合运用要探索创新”三层次递进式技术体系,培养学生的实际造作能力和科研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6]。

4构建了学要研要产一体化的联动教学模式

对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高等:校来说,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中的问题是当前课程教学改革中一项重要的内容[7],也是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在实验课程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实验综合技能,构建了学要研要产一体化的联动教学模式。此外,在教学改革中注重地方农业: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充分体现本地区和本:校的优势和特殊性。依托学校悠久的农业科研积累与支撑,围绕农业领域的生物技术开展研究,如农作物遗传改良、遗传育种等技术,将之引入课堂[8],加强专业训练,培养的应用型人才将来主要能从事第一线的技术应用、开发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即以培养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为目标。他们将成为在生产第一线解决实际问题、开发应用的必需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9-11]。

5参考文献

[1]陈支武,张德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67-170.

[2]付兴锋,张常年,尹天光,等.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中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6):148-150.

[3]钱国英.高等教育转型与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16-17.332页)

[4]刘清波,黄红梅,赵燕.农业:校细胞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析[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7-28.

[5]黄红梅,刘清波,陈智勇,等.植物细胞工程实验教学与植物产业化有机结合的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5(12):329.

[6]尹天光.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探索[J].北京教育(高教),2010(7):87-89

[7]刘迎春,熊志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及其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研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4(10):56-60.

[8]刘清波,张学文,陈智勇.农业:校生物技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探索[J].高等农业教育,2011(11):48-50.

[9]刘清波,黄红梅,陈智勇,等.植物组织培养实验课程取材途径[J].实验室科学,2013,16(1):190-193.

[10]陈爽.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8):1-3,38.

细胞工程范文4

《 植物细胞工程的实际应用》一节是人教版教材高中生物选修3专题2第1节《植物细胞工程》第2课时的教学内容。第1节中已经明确了细胞的全能性、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等三方面内容。在此上节的基础上,本节的学习任务是了解植物细胞工程的现实应用,即植物繁殖的新途径、作物新品种的培育和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等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理解微型繁殖和植物组织培养的联系;

掌握作物脱毒方法、人工种子的组成和意义;

了解单倍体育种和突变体的利用在植物组织培养上的应用。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细胞工程研究发展和应用前景,增强环保意识。

(三)能力目标

模型建构提升动手能力,问题引领提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表达交流能力。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植物细胞工程在作物繁殖和育种两方面的应用。

教学难点:植物细胞工程在作物育种上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

模型构建引领法、问题引领法、小组合作学习法

五、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磁力板模型。设计意图:为本节教学作铺垫。

【复习引入】提问上节主要内容并模型构建。

植物细胞工程有哪些技术?

哪位同学上黑板来构建植物组织培养过程图?

设计意图:为本节新课的各个环节作好铺垫。

【新课教学】

(一)植物繁殖的新途径

1.微型繁殖

微型繁殖与传统繁殖技术相比,有何特点?

为什么微型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为什么无性繁殖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明确该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复习旧知领悟新知。

过渡:由生姜无性繁殖易积累病毒资料引入下一个问题。

2.作物脱毒

为什么要进行作物脱毒?

要想使作物脱毒最佳选材部位是哪里?

选择该部位最好的原因?

设计意图:理解脱毒原因,识记脱毒部位。

过渡:由试管苗、脱毒苗的运输问题和自然种子实际问题引出“人工种子”。

3.人工种子

人工种子有哪些优点?

人工种子由哪些结构组成?

人工种皮中应该含有的哪些有效成分?

为了保证胚状体的正常生长发育,我们还在人工种皮中加入什么物质?

天然种子与人工种子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设计意图:了解人工种子结构,理解人工种子特点。通过讨论提升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等。

过渡:上述三种作物繁殖的新途径都只能生产原有品种,我要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培育作物新品种应在哪个环节进行操作?

(二)作物新品种的培育

1.突变体利用:师生共同复习基因突变的定义、时期和诱变因素等,然后以黑板上学生构建的模型为载体进行分析,从而获得突变体。

2.单倍体育种

单倍体育种的过程包括几步?

请小组合作设计实验流程?

单倍体育种有哪些优点?

设计意图:明确植物组织培养在作物育种方面的重要应用。

过渡:上述两个大方面最终结果都是到完整植株,植物的组织培养可以不进行到最后,也能为人类创造价值吗?

(三)细胞产物的工厂化生产

利用植物细胞工程可以生产哪些细胞产物?

教师渗透:人参皂甙的工厂化生产过程,蛋白质、脂肪、糖类、药物、香料、生物碱的生产,都是应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

人参皂甙的生产过程:

第1步,选取人参的根部作为外植体来进行培养,产生愈伤组织后,经过培养选择找到增殖速度快并且细胞内人参皂甙含量非常高的细胞株作为种质,其中一部分作为保存,即进行下一次生产用,另一部分进行发酵工厂化生产。

第2步,将第1步中选择到的细胞株在发酵罐中进行液体培养,目的是扩增细胞数量。

第3步,将发酵罐中培养的细胞进行破碎处理,从中提取人参皂甙即可。

教师渗透:紫杉醇――从红豆杉中提取的抗癌药物。

教师渗透:紫草素――治疗烧伤、烫伤最好的药物。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典型的细胞产物实例,达成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小结】本节独特的板书设计使学生对本节概念图有明确认识。

【课堂练习】

夯实基础

能力提升

高考链接

细胞工程范文5

植物组织培养:在人工操作下,将植物的器官、组织或细胞从植物体上取出,在一定的容器里供给适当的营养物质,使它们得到分化、发育和生长的培养技术。用于组织培养中的植物细胞或器官称为外植体。外植体在人工培养基上恢复分裂后,形成一群形态、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还未分化的细胞群称为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细胞在一定的外界因索的诱导下开始分化。最后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植物细胞的全能性。这一技术目前主要用于作物的改良和有用生理物质的生产方面。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用一小块植物组织在一年内就能培养出成千上万甚至几十万株小苗。这对引入优良品种或难以繁殖的名贵品种更具优越性。由相物的茎尖通常不受病毒感染,利用茎地行组织培养就可以获得无病毒植株。

试管动物(婴儿):通过体外受精和胚胎移植技术而产生的动物或婴儿。在这一技术过程中。和卵子从动物(人)体内取出来,在人工提供的生活条件下(通常是在试管中)进行受精,并让体外受精的受精卵在试管中发育,再把发育到一定阶段的胚胎移植到“母亲”动物(人)的子宫内继续发育直到诞生。试管婴儿主要是在夫妻间进行的,其目的是解决不育问题。

克隆动物:一般是指通过无性繁殖形成动物后代。1997年,英国生物学家首次用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了一只小母羊,即多利绵羊。克隆是指无性繁殖系,具体地说,是指从一个共同的祖先,通过无性繁殖的方法产生出来的一群遗传特性相同的DNA分子、细胞或个体。克隆也可指无性繁殖的过程。

细胞工程范文6

关键词:草食家畜 分子标记 全基因组SNP关联分析技术 优势性状新品系培育

The Research in Frontier Technology of Molecular Cell Engineering and Breeding of New Strain with Dominant Traits in Herbivorous Livestock

Liu Mingjun1 Zhang Ning1 He Sangang1 Zhang Li2 Liu Xiaolin3

(1.Xinjiang Academy of Animal Sciences; 2.Institute of Anima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3.Northwest A&F University)

Abstract: This topic was used the methods of genome-wide association analysis, the candidate genes key parts of cattle and sheep breeds in China carried out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production traits and meat quality traits, fuzz wool quality traits, and other important economic characters related to screening of molecular markers, found a group of with meat traits, growth traits, fine wool quality traits related SNP, microsatellite, CNVs and RFLP markers; Established a genome-wide SNP correlation analysis, Sheep micorRNA identification, CRISPR/Cas9 sheep genome editing technology platform;analysis of genome-wide CNVs detection analysis technology platform, established in our country mainly cattle and sheep breeds of high-density SNP map and CNV parting genetic map; Using genetic marker assisted selection breeding by molecular design orientation import and modern embryo engineering technology to rapid expansion group of excellent individuals, primarily established with outstanding high meat, high fecundity traits and clear genetic selection markers of beef, mutton sheep breeding resources or the nucleus breeding group, at the same time make full use of modern biotechnology and genomics technology, important economic characters of cattle and sheep related functional genes were discover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our country's cattle and sheep characteristics using genetic resources mining and efficient breeding technology platform, for cattle and sheep breeding in China by the conventional technology to conventional breeding and molecular and cell engineering breeding technology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lay the found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