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大调查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大调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大调查

生活大调查范文1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身体健康和基本健康的共占80.98%

绝大多数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较好,生活能够自理

健康占39.06%,基本健康占41.92%,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占15.71%,生活不能自理占3.31%。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随着年龄增长而下降

60~69岁:健康和基本健康占89.74%,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占9.06%,生活不能自理仅占1.20%。

70~79岁:健康和基本健康占61.25%,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占22.03%,生活不能自理占3.83%。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较上一年龄组减少28.49个百分点,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上一年龄组分别增加了12.97、2.62个百分点。

80~89岁:健康和基本健康占56.29%,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占32.53%,生活不能自理占11.18%。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上一年龄组减少4.95个百分点,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上一年龄组分别增加了10.50、7.35个百分点。

90岁及以上:健康和基本健康占42.75%,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占32.00%,生活不能自理高达25.25%。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上一年龄组减少13.54个百分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所占比例较上一年龄组却增加了约1.3倍(见表1)。

男性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好于女性

老年人口健康状况因性别不同存在差异,男性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普遍好于女性。

健康的男性老年人口占男性老年人口的43.07%,女性所占比例为35.08%,比男性低7.99个百分点;

基本健康的男性老年人口占男性老年人口的40.09%,女性所占比例比为43.74%,比男性高3.64个百分点;

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男性老年人口占男性老年人口的14.08%,女性所占比例为17.34,比男性高3.26个百分点;

生活不能自理的男性老年人口占男性老年人口的2.77%,女性所占比例为3.85%,比男性略高(见图2)。

总体看,老年人基本处于“健康”和“基本健康”之间。相对于女性而言,男性显得更健康一些。

不同婚姻状况老年人口的健康状况差异明显

有配偶的老年人口中,健康占44.47%,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41个百分点;生活不能自理仅占2.0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22个百分点;

离婚的老年人口中,健康占43.11%,比全省平均水平高4.05个百分点;基本健康占40.18%,略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生活不能自理占2.64%,比全省平均水平低0.67个百分点。

未婚和丧偶的老年人口中,健康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82、12.74个百分点,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所占比例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8.62、8.41和1.08、2.96个百分点(见表2)。

老年人的健康状况与婚姻状况密切相关,丧偶给老年人带来严重的心理创伤和生活环境的急剧改变,致使丧偶老人的健康状况最差,而有配偶的老年人健康状况优于单身老人。

老年人口生活来源:主要靠劳动收入和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绝大多数老年人生活主要来源于劳动收入和家庭其他成员供养

生活来源于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达39.80%;其次为劳动收入,所占比例为36.04%。生活来源于离退休养老金的老年人所占比例为17.94%。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财产性收入和其他生活的老年人较少,所占比例分别只有3.98%、0.28%、1.95%(见图3)。

分性别看,男性老年人生活来源于劳动收入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所占比例分别为41.66%、30.00%;女性老年人生活来源与男性正好相反,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的比例最高,劳动收入的比例次之,所占比例分别为49.54%、30.45%。生活来源于离退休养老金,男女两性老年人所占比例均居第三位,分别为21.46%、14.26%,女性比男性低7.20个百分点。生活来源于其他方面的老年人所占比例都较低,且高低顺次基本相同。

生活来源于劳动收入、财产性收入和离退养老金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较好

有劳动收入、离退休养老金和财产性收入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明显趋好,健康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分别达53.64%、53.40%、47.28%,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高14.58、14.34、8.21个百分点;基本健康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分别达41.90%、39.02%、40.45%,接近全省平均水平(见表3)。

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金的老年人口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健康和基本健康的老年人所占比例分别为65.58%、54.39%;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和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其生活来源34.42%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45.61%依靠最低生活保障金。值得注意的是还有4.46%的老年人既没有离退休金、财产性收入、最低生活保障金,也没有家庭其他成员供养,还要靠自己劳动生活。这些老人应该是社会重点关注对象。

健康老年人生活来源的性别差异较小

健康和基本健康的男女两性老年人生活来源于劳动收入、离退休养老金和财产性收入的比例都在90%左右,且相互差异不足1个百分点。生活来源于最低生活保障金、家庭其他成员供养及其他的男性老年人所占比例分别为53.86%、63.89%、74.19%,比女性老年人所占比例分别低1.20、2.70、0.56个百分点。

不健康但生活能自理的老年人的生活主要来源于最低生活保障金,其次为家庭其他成员供养,所占比例男性分别为38.37%、29.58%,较女性分别高2.89、2.66个百分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主要生活来源仍为最低生活保障金和家庭其他成员供养,但其所占比例较低。其中,男性所占比例分别为7.77%、6.52%,女性分别为9.46%、6.48%(见表4)。

有配偶老年人在各类生活来源中所占比例最高

依靠劳动收入及离退休养老金生活的老年人口中,有配偶的比例分别高达81.02%、81.16%,丧偶分别为15.87%、17.20%,未婚、离婚分别仅占3.11%、1.64%;

依靠财产性收入生活的老年人中,有配偶的比例为76.60%,丧偶为20.28%,离婚、未婚分别仅占1.60%、1.53%;

依靠家庭其他成员供养生活的老年人中,有配偶的比例为56.00%,丧偶为42.65%,离婚和未婚仅占1.35%;

生活大调查范文2

[关键词]大学生 闲暇生活 闲暇体验 闲暇评价

[作者简介]宋桂支(1982- ),女,河南安阳人,新乡学院教育科学系,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心理学。(河南 新乡 45300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33-0190-03

近几年大学生闲暇生活越来越受到关注,已成为学者们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但是这些研究多以教育学和社会学的视角为主,从心理学角度进行分析的相对较少,即使有也是研究闲暇生活对大学生个性、能力发展的影响,理论探讨较多,实证研究较少。同时绝大多数研究者仿效美国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把研究的重点集中在大学生闲暇时间分配、闲暇活动内容以及大学生的闲暇态度等方面,客观分析闲暇生活,主观判断大学生闲暇生活质量的高低,很少从大学生自己的体验和对闲暇生活的评价入手去研究大学生的闲暇生活。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本研究扩展了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研究范围和内容,集中从大学生的闲暇体验、闲暇评价和学校闲暇重视感三个维度进行研究,希望借此能够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为大学生进行闲暇引导和教育提供帮助。

一、研究工具的编制

在广泛阅读有关大学生闲暇生活的各种文献资料,以及对个别大学生进行非结构化访谈后,整合所有资料选择有代表性和普遍性的项目编制大学生闲暇生活调查问卷。经过反复修订最终形成大学生闲暇生活调查问卷,共50个题目。问卷采用李克特五点量表计分法,“非常不同意记1分”,“不同意记2分”,“说不清记3分”,“同意记4分”,“非常同意记5分”。 随机选取了200名大学生进行初测,有效问卷180份,有效率达到90%。用SPSS13.0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经过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等处理,最后形成了19道题三个维度的问卷,此时KMO值为0.733,可以做因素分析。同时问卷进行了Cronbach信度检验,结果为0.758,对剩余19道题目三个因素进行命名,分别为闲暇体验、闲暇评价和学校闲暇重视感,三个维度信度系数分别为0.712、0.753、0.712,均在心理测量可接受的范围之内,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

二、正式调查分析及结果讨论

本研究主要内容为大学生闲暇生活的三个维度基本状况以及闲暇生活在各种人口统计学变量上是否存在差异。

(一)研究被试

根据随机抽样原则,选取不同类型在校大学生600名。采用无记名的方式测试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后获得有效问卷538份,有效率89.7%。具体构成情况为男生212人,占39.4%,女生326人,占60.6%;学生干部122人,占22.7%,非学生干部为416人,占77.3%;本科学校的学生249人,占46.3%,专科学校学生289,占53.7%;理科学生296人,占55%,文科学生242,占45%。

(二)数据分析及讨论

1.大学生闲暇生活基本状况。从统计结果看,大学生总体闲暇生活得分为3.22分,高于中立值3分,这个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果相符。三个因素中学校闲暇重视感得分最低,仅为2.6分,这个现象和访谈结果一致,大学生普遍感觉学校很少甚至没有闲暇教育及引导。但是从得分上看,尽管学生对学校不满意,但是对自己的闲暇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三个维度中闲暇评价的得分最高,接近3.78分,其次闲暇体验得分3.11分,如果没有进一步的引导和教育,他们会一如既往地按照自己的闲暇方式生活下去,不会有提升闲暇生活质量的内在要求。

2.不同性别学生在闲暇生活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及讨论(见表1)。性别二分变量的独立样本进行T检验发现男女生在学校闲暇重视感这个维度上存在显著差异,T值为-3.357**,P

3.是否学生干部在闲暇生活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及讨论(见表2)。学生干部在闲暇体验和学校闲暇重视感两个维度上平均值高于一般学生,但在闲暇评价上差异不大,总体上学生干部的闲暇生活质量高于一般学生。但是进一步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学生干部与非学生干部只在闲暇体验维度上有显著差异,T值为2.614**,P

4.不同学校类型在闲暇生活各维度上的差异分析及讨论(见表3)。本科生在闲暇生活三个维度上平均数均高于专科学生。但进一步T检验的结果表明,本科生和专科生在闲暇体验上有差异但不显著,本专科学生最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闲暇时间的分配上,更多本科学生除课堂作业外还分配大量时间来学习;而专科学生闲暇时间多用来娱乐、聊天、逛街购物等,时间一长就感觉空虚,因此闲暇体验与本科学生有差异,不过除了学习其他也比较相似,因此差异不明显。四所学校的类型虽不一样但基本在这一方面基本无管理,学生闲暇活动内容相似,闲暇认知也一致,所以学生在闲暇评价上差异不大。在学校闲暇重视感和闲暇总均分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达到P

5.不同专业在闲暇生活维度上的差异分析及讨论(见表4)。理科学生在闲暇生活的三个维度上得分均高于文科学生,这可能跟理科学生除了上理论课程,还有更多的实验课程和实践机会有关系。独立样本T检验的结果显示,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闲暇评价上存在差异但不显著,T值为-2.098*,P

三、提高大学生闲暇生活质量的建议

通过闲暇生活调查结合访谈收集到的资料,学生本身对闲暇生活没有足够的认识,也就没有内在的意愿做一些改变,即使有些同学对此有一定的认知但又缺乏明确的目标和提高的方法。不同人口统计学变量在学校闲暇生活重视感维度上得分都不高,说明学生普遍认为学校对大学生的闲暇生活不够重视。因此对于提高大学生闲暇生活质量学校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针对学校特提出以下改进的建议:

第一,关注学生闲暇生活,把闲暇教育列入学校教学计划和教育目标中。如今的大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知识、技能以获得毕业后维持生活的职业之外,还应该教授他们闲暇生活的知识和技能,前者为了生存,后者为了生活。

第二,开展多样化的闲暇生活宣传活动。利用多种渠道进行宣传,例如广播、板报、宣传栏、网络、校报等,宣传的目的就是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使他们慢慢地认识闲暇,了解闲暇,有意识地去改变和提升自己的闲暇生活质量。

第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时间观念,学会时间管理。在新生入学教育时就开始引导学生如何管理自己的闲暇时间,使他们充分认识时间的价值和意义。通过引导逐步培养学生对闲暇时间的自我规划、自我判断和评价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成才意识,唤起学生的自觉性,让学生能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得最大的收获。

第四,提供合适的闲暇生活参照内容。大学生是未成熟的社会人,闲暇教育的内容应侧重于社会能力、学习能力及判断决策能力的获得,为大学生将来走入社会做准备。因此学校可以多设置一些培养大学生闲暇能力的课程。例如跆拳道、台球等体育课程,速记、公共、食品与营养、时装设计等实用课程;绘画、摄影、表演等艺术课程。既能培养大学生各种有益的闲暇兴趣和爱好,又能训练和加强大学生闲暇活动的能力和技巧。

第五,创办多样的学生社团及开展多样的社团活动。闲暇生活调查问卷中,36.4%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社团活动太少,不愿意参加,25.7%的大学生认为学校社团没有发挥作用,活动少同时也不能调动他们参与的积极性。大学生社团活动应该在学校的规范和管理监督之下开展活动,而不是放任自流。同时还要与时俱进,不断优化社团结构,拓展社团类型,增加社团数目,以满足不同兴趣爱好同学的需求。同时学校要监督社团活动,保证社团活动的经常性、计划性、层次性以及特色性。

第六,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机会,增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现代社会需要复合型人才,而不是只会读书的书虫,这就需要大学与社会加强联系,为不同专业的学生寻找不同的锻炼机会和实践场所。在满足大学生实践要求的同时,也丰富了大学生的闲暇生活,锻炼了大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七,树立大学生闲暇生活成功典范,发挥榜样模范带头作用。大学生的闲暇活动主要方式是和同学朋友一起活动,因此同伴的影响力不能忽视。为大学生树立闲暇生活成功的典范,特别是大学生自己身边的同学、朋友,有助于发挥榜样模仿带头的作用。米德在《文化与承诺》一书中说“在现代社会中同伴群体的影响甚至大到改变传统的文化传递方式的地步”。可见选取这样的榜样,将发挥无穷的力量。

[参考文献]

[1]陈明.大学生闲暇教育的现状分析及对策[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3&CurRec=2&recid=&filename=2007097849.nh&db

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

GJhYlN6UGx6VlU0NERlelZUWjZhYUZFRTBxNDByL3VrSmVZLysyZFZoWXVO

K0tGeUhjMQ==&v=MjY0NDNVUkxtZmJ1WnVGeXpsVTdyTFYxMjdHYk94R2R

uSXBwRWJQSVI4ZVgxTHV4WVM3RGgxVDNxVHJXTTFGckM=,2007-09-10 .

[2]代玉金.论当代大学生的闲暇德育[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7&CurRec=1&recid=&filename=2008097227.nh&dbname=

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Yl

N6UGx6VlU0NERlelZUWjZhYUZFRTBxNDByL3VrSmVZLysyZFZoWXVOK0tG

eUhjMQ==&v=MTM0NTJxSkViUElSOGVYMUx1eFlTN0RoMVQzcVRyV00xRnJDVVJMbWZidVp1Rnl6bFVMdlBWMTI3RnJPeEdkUE8=,2008-08-25 .

[3]姜羡萍,巢岑.大学生闲暇生活的教育和引导[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5(3).

[4]罗华.大学生闲暇及闲暇教育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5&CurRec=1&recid=&filename=2004085741.nh&dbname=CMFD9908&dbcode=CMFD&pr=&urlid=&yx=&uid=WE

EvREcwSlJHSldTTGJhYlN6UGx6VlU0NERlelZUWjZhYUZFRTBxNDByL3VrSm

VZLysyZFZoWXVOK0tGeUhjMQ==&v=MDQ5MDdmYnVadUZ5emxWNy9PVjE

yN0dyT3dHOWJJcnBFYlBJUjhlWDFM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VST

G0=,2004-04-01.

[5]李庆峰.大学生闲暇生活的现状[J].青年探索,2003(1).

[6]沈馨莉.大学生休闲生活研究[D/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11&CurRec=3&recid=&filename=2009061128.nh&dbname=CM

FD0911&dbcode=CMFD&pr=&urlid=&yx=&uid=WEEvREcwSlJHSldTTGJhYlN6

UGx6VlU0NERlelZUWjZhYUZFRTBxNDByL3VrSmVZLysyZFZoWXVOK0tGe

生活大调查范文3

[关键词]东北石油大学;大学生;低碳生活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24-0079-02

1引言

低碳经济是人类社会的重大进步,在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经济发展大趋势的客观环境下,当代大学生也要顺应时展要求,自觉采取低碳行为,进行低碳消费,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任务。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希望,更为重要的是大学生是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的一言一行对社会能够产生较大的影响,引起社会的关注。真正实现减排节能的任务,实现低碳生活的目标,是一件需要广大人民参与的事情,这样就能使大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都能了解大学生群体低碳行为,从而使低碳生活真正走进大学,使大学生群体成为践行低碳行为的发起人、领路人、实践者。

2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现状调查

鉴于践行低碳生活势在必行,同时为了了解东北石油大学的大学生对低碳生活的认知度和态度,使大学生具备保护环境、节能减排等环保理念,使之建立绿色生活方式,我们展开了此次调查。调查对象为东北石油大学的大学生,调查方式采取了问卷调查法,以随机的方式发放了问卷500份,回收498份,其中有效问卷490份,有效回收率为98%,其中男生和女生分别占46%和52%,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及其以上学历的学生的比例分别为26%、32%、24%、18%。

21对低碳生活的了解状况

在东油学生中,仅有8%的人了解低碳生活,92%的人不够了解。对于低碳生活的了解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杂志两种方式,这一比例高达80%,其次为公益电影以及同学与朋友间传播,所占比例为20%,这也正好印证学历与阅读书刊的时间呈正相关,与看电视时间呈负相关并且从学历上看,爱好上网的人集中在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群,从年龄上看,15~29岁的群体(大学生正处在这一群体中)爱好上网的人数最多、上网时间最长,显然,教育程度越高,阅读书刊、上网的时间越多,而看电视的时间则越少。

22对日常低碳生活的评价及实践状况

在东油学生中,对于“践行低碳生活会降低生活水平”的看法,51%的人不同意这种说法,认为践行低碳生活只要能够做到同样会过得很舒适,大多数人同意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真正去践行低碳生活,有极少的同学持有观望的态度。对于大学生能否真正在现实生活去实践低碳,32%东油学生表示愿意积极地去做,55%的学生表示了对于低碳生活的关注但是去实践的决心不大,13%的学生持有中立的态度;关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在宿舍和教室里能否做到人走灯熄,35%的学生表示能够做到,15%的学生表示偶尔能做到,50%的学生表示不能做到;关于宿舍的水资源的使用是否合理,24%的人表示这方面十分严重,48%的人表示这方面比较严重,28%的人表示用水比较合理。关于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有过度消费的情况,45%的学生表示有过多次,46%的学生表示偶尔有过,9%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过;在具体的过度的消费行为中,62%的学生表示在衣物方面有过,33%的学生表示在电子产品上有过,5%的学生表示在旅游方面有过。

23大学生低碳观念方面

在东油学生中,有74%的学生表示愿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去支持低碳,有16%的学生愿意为低碳活动投入更多的精力,6%的学生表示愿意为低碳活动捐钱,只有4%的学生不愿为低碳付出;关于践行低碳行为能否在大学生中流传,65%的学生表示低碳生活一定会在未来的大学生中成为新的时尚,5%的学生表示低碳生活不会流行开来,还有30%的学生表示对低碳生活是否会流行持有中立的态度。

3促进大学生践行低碳生活的建议

31创新宣传与推广

虽然国家媒体的宣传,低碳这一词汇已经深入人心,但是真正对它有深刻理解的人并不多,因此我们需要对大学生加大宣传的力度,开拓新的宣传渠道。通过本次调查,可以看出当代大学生作为新的一代,对于传统媒体并不感冒,反而对新兴媒体如QQ、人人网等比较追逐,因此在对大学生宣传时应该好好对新兴媒体加以利用,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效果。

32营造良好的校内外氛围

学校的氛围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就会显得特别突出,要想形成大学生能够践行低碳行为的局面,高校要在这方面下大的工夫。首先,高校应该制定出比较合理、科学的低碳措施,引导和保证大学生走上低碳生活的道路,比如对大学生的用电、用水量加以严格限制,对于超出的以高价收取费用。其次,高校可以对于每个大学生制定出一个合理的低碳节能的目标,并把它的完成度作为大学生素质以及大学生获得奖学金的评价标准。同时,随着当代大学生的日常活动范围的扩大,在校外构建良好的氛围也是非常重要,这就需要社会以及国家政府的努力,社会用道德,国家用法律来构建出良好的氛围。

33大学生自身应厉行节约

331节约金钱

对于当代大学生,应该为自己的未来的发展订下一个良好的理财、低碳的财务计划,同时又可以通过这样的措施为将来的事业打下基础,限制自己的浪费型消费模式。首先,每月制定一个财务计划,确定自己在这个月里必要的支出,并要符合低碳生活的要求,并且在这个基础上,做出这个学期的整个财务计划,明确自己在这个学期花费;其次,在做好财务计划的同时也要严格加以执行。通过这样的措施你不仅会做到低碳的生活,同时也会积累财富和良好生活习惯,这会对你今后人生的发展颇为有利。

332节约粮食

近几年来,我们国家的各种天气灾难比较严重,粮食的产量有很大的波动,这对于我们国家的安全是一个不小挑战,同时作为农业,占用了我们国家大量的资源,比如水资源、石油资源等,这也就造成了农业也成为高能耗的大户,我们要建立低碳社会,必须降低在这方面的能耗。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大学生应该主动去节约粮食,减少能耗,保护我们大家自己的家园。

333节约能源

因此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努力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能源、首先,随手关闭电源。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再使用电脑、台灯时,要时刻记着随手关闭它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能源的损耗;其次,在校内外尽量不乘车。在学校内做到不乘车,而靠步行,不仅能够做到低碳环保,而且可以锻炼自己的身体,在校外只要不是太远的路就应该步行;最后,在校内应该合理用水。

34树立正确的低碳消费观念

341制定合理的消费碳的额度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买过多高碳的产品,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于我们所购买的东西计算一下碳排量,在我们进行购买活动前做好碳规划,以便指导我们去购买东西,明确我们哪些东西可以购买或去购买其替代品。

342改变奢侈、盲目的消费模式

当代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奢侈、盲目的消费,比如在衣物上,很多大学生一上街必购买衣物,其实,即使是一件普通的衣服从原料到成衣再到最终被遗弃都在排放二氧化碳,但是每少买一件不必要的衣服就可以减少25千克二氧化碳的排放。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学生应该减少消费行为的发生,只要购买能够满足自己日常生活需要的物品就可以了,勤俭自强。

343减少购买一次性产品

大学生在校外进行购物和就餐时,常常会面对使用一次性塑料袋以及使用一次性筷子的选择,可能很多人会不加考虑就会加以接受,你可能不知道:少用一个塑料袋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01克,只要少用10%的一次性筷子,每年就能减碳103万吨。由此可以看出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做的事情还不少。

344循环使用消费品

每当大四的学生毕业的时候,寝室的楼下就会变成雷区――很多大学毕业生会把自己不要的、不容易带走的东西扔到楼下,这对物品是个极大的浪费。对于这样的情况,高校不妨支持大学生把物品赠送别人,或者建立专供大四学生处理物品的市场,再或者由学校加以收购利用,作为高校对于这问题应该有比较成熟的制度加以保证和支持,保证能够实现对于物品的循环利用。

345提倡合理饮食,多吃素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人民的收入有了飞速的提高,人们的生活基本上从温饱迈向了小康,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饮食方面放松了自己,大吃大喝的风气大行其道,殊不知,这也在不知不觉中加大了碳的排放量,也使得人们的饮食结构趋于不合理,因此我们有必要去提倡像兔子一样的生活――吃素,要知道:生产1千克牛肉排放365千克的二氧化碳,而果蔬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仅为该数值的1/9,此外低碳饮食还包括适量饮酒,如果一个人每年少喝05千克酒,可减排二氧化碳1千克。由此可知,低碳饮食不仅有益于自身,更有益于我们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兰佳,兰敏,夏燕雯大学生低碳经济理念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的调研[J].上海商学院学报,2011

[2]庄贵阳,陈迎,张磊低碳经济知识读本[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0

[3]孟雨岩低碳社区案例研究――低碳生活方式的实现途径研究报告[R].2010

[4]董青大学生低碳经济意识状况调研――以金华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35).

生活大调查范文4

【关键词】大学生 课外活动 现状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C-0014-03

大学生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它是在教学计划之外,根据大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爱好,引导和组织他们开展的各种有益的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健身性、娱乐性、公益性的活动。开展学生课外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及学业发展都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通过对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现状调研,了解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和影响因素,分析存在的问题,继而探索相应的对策,引领学生形成参加活动的正确态度,以适应大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的医学专门人才。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以右江民族医学院部分学生为调查对象,选取大一、大二、大三共3个年级(大四、大五两个年级因外出实习,不便调查),共600名学生发放问卷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阅相关的书籍、报刊等文献资料,以及通过互联网查阅关于学生课外活动文章与报道,总结分析当代大学生课外活动的发展现状。

(二)问卷调查法

采用自编的问卷《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课外活动现状”调查问卷》,从右江民族医学院随机选取四个专业学生,每个专业每个年级各专业随机发放50份问卷,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共600份,收回有效问卷587份,回收率为97.8%。取样具有男女性别因素、年级因素、专业(临床、护理、检验、药学)因素以及样本的异质因素,确保调查对象具有较好的广泛性与代表性。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学生参与课外活动的认知情况

1.学生对课外活动具体项目的了解情况

一是知晓程度。由表1可知,有小部分学生对学校进行的各项课外活动有所了解,有较多学生比较了解学校大概开展哪些课外活动,超过一半的学生对学校有哪些课外活动只是略知一二,而有极少部分学生则完全不知道。

二是课外活动宣传途径。课外活动可通过学校、社团、班级下发通知,在宣传栏张贴海报、板报、通知和公示,经教师与学生介绍,浏览校园网站,登陆易班或其他网络公众平台等途径了解各方面信息。调查数据显示,绝大多数学生是通过校园宣传栏(40.6%)和学校、社团、班级下发通知(47.4%)等途径来了解学校的课外活动信息,其他学生是通过教师、学生介绍(7.6%)以及网络(4.4%)等途径了解。因此,宣传栏与下发通知这两者仍是学校课外活动宣传的主要途径。这说明学生获取课外活动仍是以传统的通知方式为主。然而,这些宣传途径以及这种宣传力度,学生并不满意。

三是学生对学校课外活动宣传的评价。针对学校课外活动的宣传,大多数学生(73.6%)觉得一般般,少数学生觉得满意(12.3%)、比较不满意(10.5%)或者不满意(3.6%)。由此看来,学校对课外活动的宣传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学校的课外活动宣传,各种问题均突出:宣传缺乏创新(34.7%),宣传形式陈旧老套,不足以让人产生参与的愿望;宣传时间短(30.4%),导致错过了解活动开展时机,不知道有相关的活动正在进行;宣传力度不够(23.9%),覆盖范围不够广泛;甚至有一部分活动是宣传太早(9.4%),导致在紧张的学习中容易遗漏活动的开展;其他缺点(1.6%)。

由上可见,学校的课外活动在宣传上存在较多的问题,导致学生对学校的各类课外活动知晓程度偏低,直接导致学生参与活动的机会变少,因此,改进宣传途径将是今后改进课外活动质量的主要方向之一。

2.学生对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程度

对于大学生是否应该多花时间参与课外活动,绝大部分学生(80.1%)持以肯定的态度,只有小部分学生觉得无所谓(14.8%)或者是不应该(5.1%)。

对于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49.7%的学生是主动了解有关信息、知识,希望获得名次、积累经验等;35.4%的学生是被动了解,只留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抱着试试的心态参加;10.6%的学生觉得参加课外活动可能会影响学习、生活,有兴趣但参加较少;4.3%的学生对课外活动不留意、不感兴趣。由此可见,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积极性是较高的。这主要是因为学生认识到参与课外活动对自己的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如72.2%的学生认为参加课外活动可学习课外知识,拓宽知识面;73.9%的学生认为可学习相关技能,提高操作能力;其他的如可广交朋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72.2%),可锻炼自己、积累社会实践经验(72.2%)或者可获得荣誉或学分(30.0%)等,仅1.7%的学生认为意义不大。

以上调查结果表明,学生不仅对学校课外活动表示认可与与支持,还意识到除在第一课堂学习文化知识外,第二课堂的社会实践、人际交往、自身潜能、兴趣爱好等对个人素质的全面发展也很重要。

(二)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具体情况

1.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目的

根据表3可知,绝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主动积极的,其中最主要原因是为了锻炼自己、积累社会实践经验(56.6%),其次是学习知识、提高技能(21.1%),其他的如兴趣爱好(6.2%)、结交朋友(8.8%);也有部分的消极目的如增加学分(5.8%)、觉得无聊(0.7%);被动的目的如组织要求(0.8%)。可见,大部分学生已经认识到各种能力的欠缺和当今社会对工作能力的要求,因此大学期间会比较重视个人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有意识地从课外活动中锻炼自己,提高专业技能,积累实践经验,为今后能更好地融入社会做准备。

2.参加课外活动的频率

如表4可知,只有部分(26.4%)学生经常参加课外活动,绝大部分学生(65.4%)只是偶尔参加,其他小部分学生几乎不参加(7.7%)或者从不参加(0.5%)课外活动。从这个参加频率来看,绝大部分学生为“偶尔参加”,在课外活动中充分锻炼自己的可能性较小。

3.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强度

从表5可知,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强度不大,而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长短的因素中,学习压力居于首位,占63.5%。可见,学习任务繁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课外活动的参与。其次是课外活动种类少(44.6%),每年都是一样的活动,缺乏新意,导致学生参与兴趣的缺乏。其他如认为没有意义(24.4%)、有更重要的事情(29.0%)、不知道有活动(18.2%)或者专业、性格等原因(1.2%)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时间长短。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学生一切以学业为重的心理以及学校课外活动在内容、质量、组织管理等方面存在问题。

4.学生参与学校各种课外活动的类型

如表6所示,学生参与度较高的有社会实践类(27.4%)、知识竞赛类(21.4%)、文体活动类(17.2%),可见学生对自身能力的锻炼、知识的拓展、艺术修养方面比较重视。而社会实践类位居首位与大部分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自己、积累社会实践经验相符。也有部分同学比较喜欢参加学术讲座类(14.1%)和体育竞技类(12.6%)的活动,说明学术的科研创新、身体素质的提高也得到较多学生的重视。但是科技创新类和征文演讲类很少学生参加,仅占2.6%和2.1%,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大部分学生与其他当代大学生一样,缺乏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同时也体现出学生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缺乏。另外,调查发现,征文、演讲类活动的组织形式死板以及强制性要求也是其不为学生所喜甚至使学生出现厌烦情绪的主要原因之一。

5.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因素

59.8%的学生一般参加与兴趣爱好相关的课外活动,与所学专业相关的占25.5%,与学分相关的占11.4%,与奖励相关的占3.3%。于影响学生参加课外活动的因素,主要是看个人能力是否足够(37.2%)、对活动是否感兴趣(33.3%)以及准备时间是否充足(26.9%),专业和能否加分有一定的影响,而其他因素如是否在校内举办、个人性格以及是否有奖励或者实践分等影响不大。

(三)学生希望参加的活动类型与形式

从表8可知,学生希望参加的课外活动类型呈现多元化的现象。其中排在首位的是青年志愿者类(26.3%),体现出学生作为医学生,希望能帮助他人、乐于奉献、为人民服务的心理。而科技创新类仅占6.6%,说明学生因创新思维与创造能力的欠缺而对科技类的课外活动望而却步;团日活动类仅占7.3%,说明团日活动组织形式僵化、内容枯燥乏味,从而使学生对其存在一定的厌烦情绪。

由表9可知,学生希望参加活动的形式的主要有四种:团体参与型、个人竞技型、学习探讨型以及讲座观摩型,反映出学生活动大众化的愿望和自重视自我表现集体需要的趋向。

(四)学生对学校课外活动的评价与建议

1.学生对学校课外活动的质量评价

从表10可以看出,只有6.6%的学生对学校课外活动的质量表示满意,而63.0%的学生认为质量一般,说明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总体较好,但仍有很多活动内容一般、反响不大、效果不好,无法达到活动开展的目的。因此,学校和社团或其他学生组织在开展课外活动时,应丰富内容、面向大众、贴切实际,避免形式主义,切实提高活动的质量。

2.学生认为课外活动存在的缺点

对于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具体存在哪些缺点,依次是缺乏创新(28.4%)、基础设施不够(19.4%)、通知不及时(15.3%)、内容单调乏味(14.4%)、安排不合理(13.0%)、组织与管理灵活性不够(7.9%)、其他(1.6%),反映了学生对出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开展的要求―― 能通知及时、宣传到位、组织灵活开放、创新形式、丰富内容以及能有更好更完善的基础设施条件。特别是希望能改变墨守成规、一成不变的活动形式以及枯燥、乏味的活动内容。

三、调查结论与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及数据分析可以得出,学校课外活动的开展状况整体较好,大部分学生积极性较高,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比较明显的、值得重视的问题。现将本次调查的基本结论总结如下:

第一,学生对本校现有课外活动的认知度较高。但是,很多学生只知道本专业的部分课外活动,而对于其他专业或者校方的不了解甚至不知道。对此,可适时对活动进行宣传并创新宣传的内容、方法、形式等,延长宣传时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活动的参与度。

第二,学生参加活动的目的较为主动与明确。大部分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课外活动表示支持与肯定,认同其积极意义与必要性,参加目的较为积极主动且明确,如拓展知识、积累经验、提高技能等。同时也有部分的被动、消极目的,需要学校注意这方面的苗头,展开相应指导工作。

第三,学生课外活动评价不高。大部分学生对课外活动有提高质量、加强创新、贴切实际、面向大众等要求与希望。活动主要存在内容与形式缺乏创新、基础设施不齐全、通知不及时、安排不合理、管理不灵活的缺点。学校应该加强对学生课外活动的支持与指导,争取打造参与度高、质量好的精品学生活动。

第四,学生希望参加的课外活动呈现多元化。大多数学生对课外活动有团体参与、可锻炼自我的要求的同时也表现出实践应用、服务社会类型的要求趋向。

此外,在时间支配上,学生的需求有一定的矛盾化情况,一方面希望各种课外活动不占用课外时间,另一方面希望能增加课外时间,这个问题与右江民族医学院学生的医学背景密切相关,医学生的专业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必须得到充分保证,因此,今后的课外活动设计应该更多地考虑与学生的专业紧密结合,使学生一方面缓解学习压力,另一方面能够精进学习。

研究表明,参加课外活动,有助于培养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提升职业能力。面对日益精进的专业化要求,我们更应该重视课外活动在学生能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郑学美,胡振宇.大学生课外活动现状分析[J].金田,2014(7)

[2]陈振夏.大学生课外活动参与状况调查与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9-60)

[3]沈慧.我国大学生课外活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中国电力教育,2008(1)

[4]柯采茶,刘春扬,肖慧欣.课外活动对医学生职业能力的影响调查及分析[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6(1)

生活大调查范文5

活动时间:12年8月3日——5日

策划人: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01班 苏鹏

计划

一.对敦煌市大漠光电城进行实地考察

二.对敦煌市大漠光电资源的普查

三.对光电一度电1.09元的市场分析

四.证对敦煌市大漠光电城的规模建设的调查

五.证对敦煌市大漠光电城未来见车规模的调查

一、活动背景:

xx年12月30日,在敦煌市工业园区,国投华靖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1兆瓦发电机组安装建设工程全面完成,正式并网发电,标志着敦煌市建设“大漠光电城”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xx年8月28日上午,备受国内外光电产业界关注的敦煌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工程在敦煌市215国道北侧戈壁滩上举行了奠基仪式,这项工程的开工标志着我国第一个大型光伏并网发电站建设正式启动;xx年9月8日,随着另一个10兆瓦光伏并网发电示范项目的又一次落户敦煌,拉开了敦煌市利用太阳能资源,发展低碳经济,建设“大漠光电城”的大幕。

二、活动目的:

探索光电事业的发展,针对我国光电事业进行分析,了解我国新能源建设和新能源的未来。

三、活动简介:

计划于12年8月3日左右率团到敦煌市大漠光电城进行实地调查,然后根据敦煌市政府的配合进行相关调查

四、活动地点:甘肃省敦煌市大漠光电城qitqfuzhurenyuande

负责人:苏鹏

五、活动步骤:

(一)前期准备

1.活动申请 (取得市政府发改委的支持);

2.人员的召集

a:工科人员(能源.装备制造相关主业的人才);

b:经济普查类人员(市场经济普查)

c:其他辅助类人员若干

生活大调查范文6

关键词: 宜春市 大学生体育生活方式 现状 发展对策

体育生活方式是指在一定社会客观条件的制约下,社会中的个人、群体或全体成员为一定的价值观所制导的满足多层次需要的全部体育活动的稳定形式和行为特征。现阶段,课余体育锻炼活动成为各级各类学校学生生活方式重要的一部分,直接影响学生进入社会以后的终身体育锻炼和健身习惯。受到传统观念和就业压力的影响,一些高校,特别是职业学校的体育教育并不为人们所重视。据了解,学生迫于就业压力,大部分时间集中在本学科专业技术技能的学习,以为毕业后更好地生存增加筹码。课余体育锻炼因此也不被学校重视。为了解这一情况,我以宜春学院和宜春职业学院为研究对象,对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找出了主要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宜春学院、宜春职业学院。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了有关于学生体育锻炼与学校课余体育锻炼等方面的文献,并进行了整理和分析。

1.2.2访谈法

走访宜春学院体育专家、教师、学生,形成了本研究的内容体系。

1.2.3问卷调查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当面发放、回收。共发放问卷13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67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98%,问卷经过效度和信效度检验,结果符合问卷调查的要求。

1.2.4数理统计法

采用一般数理统计法、帕累托分析法,运用SPSS13.0和Microsoft Excel2003对数据进行统计和处理。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宜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动机调查

体育锻炼的动机反映了学生对体育价值功能的认识,本研究即对宜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动机进行了调查。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娱乐需要(丰富生活)、健身需要(强身健体,形体健美)、调节心情(减轻学习压力、舒展心情)成为大学生主要的锻炼目的。其中将体育健身锻炼作为单纯的娱乐的占选中人数的57.5%,选择健身需要占总调查人数的50.5%,也有46.0%的学生通过体育健身锻炼来调节心情。由此可见,现在的大学生大多因体育的娱乐与健身价值而参加体育锻炼活动,体育的健身功能得到了部分大学生的认同,并且体育锻炼的调节心情功能也是他们正逐步认识到的,甚至还有学生将体育作为交际的桥梁,这些都说明大学生对体育锻炼目的有了比较深层次的认识,体育健身锻炼的价值取向已由以前的单元化发展为多元化。

2.2宜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参与项目分布特征调查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受调查的学生中,参与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排球、健身操这些项目的人数比例比较高,可见群众性普及项目成为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主要项目。结果表明,现在的大学生都喜欢选择有娱乐性、技术较易掌握的社会大众普及型项目,对该项目的极大兴趣也是他们参加该项体育锻炼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2.3宜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地点调查

从调查中可以看出,大学生课余体育健身锻炼的活动场地以田径场、校园空地、室内综合馆居多。虽然现今校园内健身、运动方式的空间有多种可供选择,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大多数学生仍喜欢传统的运动场地。

2.4宜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方式调查

在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方式选择上,与朋友同学在一起进行体育锻炼的有618人,占总调查人数的48.8%,选择自己活动的有185人,总调查人数的14.6%,另有15.2%学生选择到校外俱乐部,有12.9%选择参加校内、外体育锻炼团体方式,有8.5%的学生选中其他方式锻炼。

据以上调查结果显示,宜春市大学生在锻炼方式上有明显的集中趋势,选择与朋友一起锻炼的占大多数部分,这说明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受同学朋友的影响较大,在一定的范围内有互动作用。相较之下选择参加校外俱乐部和校内、外社团的学生较多,这说明学校的体育俱乐部和社团的发展不够成熟,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减了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2.5宜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频率与锻炼时间调查

从体育锻炼的持续性上来讲,锻炼间隔时间过长或者锻炼负荷较低都收不到较好的健身效果,身体锻炼要持之以恒,只有以适宜的运动负荷持续地刺激机体才能使身体机能得以改善、增强。我国国家教委1990年颁布的《学校体育工作条例》明文规定:“普通高等学校除安排有体育课、劳动课的当天外,每天应当组织学生开展各种课外体育活动。”从调查结果中我们看到,目前宜春市大学生现有的锻炼频率过低,每周只有1-2次,占总调查人数的48.8%,甚至有部分学生从不进行体育锻炼。从锻炼负荷的调查也可以看出每次锻炼时间15―30min的人数最多,也有一部分学生负荷太低,锻炼时间小于15min的仍占21.4%。由于大、中专学校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与否完全属于个人自愿,学校应该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院辅以科学的必要的指导和监督,从而促进更多学生投入到课余体育锻炼活动中去。

2.6宜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为了探明宜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我进行了调查问卷。问卷在进行预调查后,选择了九个影响因素作为问卷调查。根据受调查者的回答情况,运用帕雷托分析法(Pareto Analysis)判定宜春市大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

帕雷托分析法(Pareto Analysis)[2]:该方法强调为80%的问题找出关键的几个致因(通常为20%)。使用范围:凡是一个问题的产生有多个变量因素并需要找出其中最关键的因素时都可使用这一方法。它可以非常直观地展示出如何确定问题的优无顺序,将资源集中在何处才能取得最佳效益。

根据调查统计结果的帕雷托截集图,取值80%以上可截取的主要影响因素有4个,即缺少时间、缺少场地器材、没兴趣、学习压力大而没心情。

分析其原因,首先是近几年来我省的高等教育事业迅猛发展,而中等职业学校却在萎缩,教育经费却普遍紧张,体育场地设施建设远不能满足学生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需求。

其次,社会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无形中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学习压力,学生迫于毕业就业难的问题,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花在专业文化、技能学习上,参加锻炼的时间自然就少了。

最后,学校管理者在指导思想上,注重学生的高智、高分,而忽视了学生的身体素质教育,体育课多流于形式,课余锻炼不被重视,因而影响到学生“体”的发展。然而现代社会真正需要的是高水平的复合型人才,这样的“智”“体”失衡严重影响到学生的健康发展。

3.结论与发展对策

3.1结论

3.1.1宜春学院及宜春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学生大多因体育的娱乐与健身价值而参加体育锻炼,体育的健身功能得到部分学生的认同,并且体育锻炼的调节心情功能也是他们正逐步认识到的。

3.1.2参与篮球、羽毛球、乒乓球、足球、排球、健身操这些项目的人数比例比较高,可见群众性普及项目成为大学生课余体育健身锻炼的主要项目。

3.1.3现代大学学生课余体育健身锻炼的活动场地以田径场、校园空地、室内综合馆居多。

3.1.4宜春市大学生体育社团发展不够成熟,没有发挥其应有功用,“与同学朋友一起”“自己锻炼”是学生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主要形式。

3.1.5目前宜春市大学学生现有的锻炼频率过低,每周只有1―2次,占总调查人数的48.8%,甚至有部分学生从不进行体育锻炼。锻炼负荷也偏低,收不到最佳的锻炼效果。

3.1.6运用帕雷托截集法,取值80%以上可截取的宜春市大学学生参与课余体育锻炼活动的主要影响因素四个:缺少时间、缺少场地器材、没兴趣、学习压力大而没心情。

3.2发展对策

3.2.1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

宜春市大学教育管理有关部门及各中等职业学校管理层应及时转变观念,加强学生素质教育,减轻学习负担,加强体育方面的教育力度,为真正致力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复合型人才。

3.2.2充分发挥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

宜春市大学体育教师积极探索体育课程的改革,加大对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在教育思想上应以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科学引导学生参与体育,使学生学会自我锻炼、自我控制、自我组织,学习体育运动知识,培养运动的兴趣与习惯,开发智力,提高能力,发展个性情感。

3.2.3加快体育锻炼设施建设力度

学校管理部门应确定专门的经费用于场馆建设和维护添置体育器材,在学校建设规划中明确体育场地的适当比例,为宜春市大学生体育锻炼提供必备的基础设施条件,给学生创造良好的锻炼条件。

3.2.4大力开展学生团体活动

学校体育工作者与校内体育社团互动,给予指导或直接领导,增加体育社团的宣传力度,经常举办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如开展体育节、体育选修课、健康教育课等活动。

参考文献:

[1]成月祥.提高大学生参加体育课及课外体育活动兴趣的方法[J].体育科研,2000(12):64-67.

[2]Jenny Waller.五种全面质量管理工具[J].世界经理人文摘,1997,(12):2.

[3]刘益群,王珏瑞.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活动行为调查的研究[J].哈尔滨体育学院学报,2004,(3):8-9.

[4]梁勇等.河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意识现状的调查研究[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5,(3):128-130.

[5]王亚林.生活方式概论[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