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产培训研究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脱产培训研究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脱产培训研究

脱产培训研究范文1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师;培训; 指标体系

中图分类号:G80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11)12-0079-04

Research on Building the Training Index System of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s

LV Qing,ZHU Hongbi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Beijing 100191,China)

Abstract:This article uses the methods of documentation,expert interview,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quantitative statistics and other research methods,adopts the judgment matrix based on the expert advice,uses reverse scoring method,and gets the weight factor of each layer to build the college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index system,including five index in the standard layer,14 index in the child criterion layer and 44 index in the scheme layer,and finally determines significance sequence of the index so as to provide theory basis for the teacher training agency.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hysical education teacher; training; index system

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当前我国各级各类学校面临的紧迫任务,在由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的进程中,我们必须立足于全面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教学技能,依靠新型的教育观和教学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而我国的高校教师培训并没有形成完整培训体系,教师评价多以定性评价居较多,定量评价较少。基于此,采用多目标决策法中的树形多层目标体系将高校教师培训的目标分成多层,每个下层目标唯一隶属于一个上层目标,通过专家对各层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重要性顺序的排序,结合等间隔赋分的方法,来确定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权重,从而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师培训评价指标体系,以期能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依据,并为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和指导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查阅自1990年以来有关高校师资培训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资料及有关政策规定,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收集和归纳有关普通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方面的各项指标。

1.2.2专家访谈法本研究中专家是指从事师资培训工作5 a以上的副教授、教授、师资科长、教务处长以及多次从事师资培训方面研究的学者。

从文献资料中收集的相关指标,对教师培训方面有经验的9名专家(3名教授、3名教务处长、3名师资科长)采用走访和电话访问的方式进行咨询论证,征求构建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的意见与建议,进一步添加、筛选和完善我们最初设计的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确定体育教师培训各项指标,设计出调查问卷,并对设计出的问卷再次对这9名专家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可行性论证,结果见表1。

1.2.3.3问卷信度检验为保证问卷发放的可信度,在问卷发放过程中,采用再测法对问卷进行信度检验。结果见表3。

表3问卷重测信度检验一览

重复测量人数两次间隔时间相关系数P172周0.88

1.2.4专家排序法请专家按照下层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按重要性的次序依次进行排序。用专家的排序结果作为依据,来确定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影响的先后顺序。

1.2.5数理统计法全部的数据在SPSS16.0中选用相应的统计过程和方法进行处理。

1.2.5.1排序的一致性检验由于每一层中的各子目标之间专家的排序是关联的,但排序结果并不完全一致,因此,用肯德尔和谐系数进行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

肯德尔和谐系数的计算公式为

W=∑R2i(∑Ri)2N112K2(N3-N)

其中,W为肯德尔和谐系数,K为专家人数,N为某一层目标下的子目标数,R是第i个子目标的得分和。

1.2.5.2权重的确定方法第一步,先按专家排序结果进行等间隔倒序赋分,即假设一个目标层下有n个子目标,则排在第1重要位置的子目标赋n分,排在第2重要位置的子目标赋n-1分,……,依次类推。

第二步,计算各子目标的均值。子目标的均值越大,说明对应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重要性程度越大。

第三步,对各子目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即用各子目标的均值除该层子目标的均值总和,所得结果即为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权重。

由于采用树形多层目标体系结构的方式构建多层目标体系,由此可知,最后方案层的各指标对最上层总目标的权重,可用该指标对上一层的权重依次乘以相对应的上层各子目标对应的权重即可得到。

2结果与分析

2.1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的构建步骤

2.1.1建立层次结构根据多目标决策法中的树形多层目标体系的设计要求,我们根据问题的性质、各因素间的相互关系和隶属关系,把问题层次化,形成一个多层次的分析结构模型。同一层次的各元素作为准则对其下一层元素起支配作用,同时其本身亦受上一层元素的支配。这种自上而下的支配关系可形成一个递阶层次结构。建立在9名专家调查基础上形成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它包括准则层5项指标,子准则层14项指标,方案层44项指标。它同样得到了17名专家的认可(表4)。

长期脱产2.1.2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重要性专家排序不一致时,我们很难得到各子目标究竟哪一个对上一层目标更重要的结论,因此,在求均值比较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重要性之前,首先要对专家的排序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在一致性前提下,再得出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的重要性顺序。

2.1.2.1准则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准则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的结果见表5。在准则层各子目标间重要性程度相同的原假设下,接受专家排序结果一致的备择假设犯错误的概率P为0.000

由于培训目标均值最高为4.47,其次是培训内容均值为3.88,培训形式均值为2.59,培训考核与评价均值为2.35,培训管理均值为1.71, 因此,在准则层对总目标影响最大的子目标是培训目标的确定,其次为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培训考核与评价,而培训管理对总目标的影响最小。

表5准则层子目标的均值排序和检验结果一览

准则层均值排序检验统计量培训目标4.47专家数17培训内容3.88肯德尔系数0.520培训形式2.59卡方35.388培训考核与评价2.35自由度4培训管理1.71概率P0.0002.1.2.2子准则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子准则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见表6。由于所有子准则层各子目标计算得到的接受专家排序结果一致的备择假设犯错误的概率P均小于0.05,因此,检验结果表明,专家对子准则层各子目标的评定是一致的。

表6子准则层各子目标的均值排序和检验结果一览

子准则层均值排序检验统计近期目标1.82肯德尔系数0.419远期目标1.18卡方7.118自由度1.0概率P0.008职业道德2.53肯德尔系数0.280知识2.00卡方9.529能力1.47自由度2.0概率P0.009在职培训2.47肯德尔系数0.197半脱产培训1.94卡方6.706脱产培训1.59自由度2.0概率P0.035在职培训考核与评价2.59肯德尔系数0.481半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2.18卡方16.353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1.24自由度2概率P0.000在职培训管理2.35肯德尔系数0.180半脱产培训管理2.12卡方6.118脱产培训管理1.53自由度2.0概率P0.047在影响准则层的培训目标中,近期目标要比远期目标重要;在影响准则层的培训内容中,最重要的为职业道德,其次为知识,最后为能力;在影响准则层的培训形式中,在职培训最重要,其次为半脱产培训、脱产培训;在影响准则层的培训考核与评价中,最重要的为在职培训考核与评价,其次是半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而在影响准则层的培训管理中,在职培训管理最重要,其次为半脱产培训管理和脱产培训管理。

2.1.2.3方案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方案层各子目标专家排序的一致性检验及各子目标的重要性排序结果见表7。同上一样,由于所有方案层各子目标计算得到的接受专家排序结果一致的备择假设犯错误的概率P均小于0.05,因此,检验结果表明,专家对方案层各子目标的评定是一致的。

因此,根据各子目标的均值大小,可以排定各子目标对上一层目标影响的重要性位置。

在子准则层的近期目标中,影响最大的是知识培训子目标,其次为能力培训和职业道德培训;在子准则层的远期目标中,影响最大的是职业道德培训,其次为能力培训和知识培训;在子准则层的职业道德培训中,影响最大的是爱岗敬业,其次依次为终身学习、教书育人和为人师表;在子准则层的知识培训中,影响最大的是核心知识、其次为相关知识;在子准则层的能力培训中,影响最大的是执教能力、其次为科研能力和指导训练能力;在子准则层的在职培训中,重要性依次为是讲师、副教授、教授和助教的培训;在子准则层的半脱产培训中,影响最大的是不定期半脱产,其次为连续性半脱产;在子准则层的脱产培训中,最重要的是短期脱产培训,其次为长期脱产培训;在子准则层的在职培训考核与评价、半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及脱产培训考核与评价中,最重要的均为过程性评价,其次是终结性评价;在子准则层的在职培训管理中,最重要的是师资管理,其次依次为经费来源、课程管理、教学管理和学员基本情况;在子准则层的半脱产培训管理中,最重要的是课程管理,其次依次为经费来源、教学管理、师资管理和学员基本情况;在子准则层的脱产培训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教学管理,其次依次为师资管理、课程管理、经费来源和学员基本情况。

3结论

1)构建了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包括准则层5个指标、子准则层14个指标和方案层44个指标,为教师培训机构提供理论依据。

2)在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体系构建中,分层分析和专家排序法能综合考虑专家的知识和经验,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因此,排序结果能真实地反映实际。

3)在专家咨询和专家调查基础上建立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以及用专家排序法建立的高校体育教师培训指标体系各层各子目标总权重系数表,为提高高校体育教师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依据,并为有关部门科学规划和指导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胡国定,张润楚.多元数据分析法[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90:123-126.

[2] 王莲芬,许树柏.层次分析法引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20-65.

[3] 朱益明.教师培训的教育学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学位毕业论文,2004:49-60.

[4] 吕青. 高校体育教师培训体系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11,(109)7:96.

[5] 骆秉全,郑飞.首都城乡体育发展一体化指标体系与实证研究[J].体育科学,2010,30(11):24-33.

[6] 韩春利. 2005-2010年体育教师职后培训组织管理与模式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6,40(1):8-14.

[7] 郑汉. 普通高校体育教师的培训现状与对策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9,29(5):107-121.

[8] 王港.我国体育院校教师继续教育影响因素的体系构建[D].北京体育大学学位毕业论文,2008:36-58.

[9] 陈雁飞,潘建芬.专业化视野中体育教师培训策略的实践研究[J].继续教育研究,2009(6)135-137.

脱产培训研究范文2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会计 人力资源成本 知识型企业 人才决策

一、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特点

知识和知识创新能力是知识型企业首要的生产要素,提供知识和拥有知识创新能力者成为知识型企业的主体,知识型企业的管理将以知识为导向,人力资源管理就成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具有如下特点:

1.以员工发展为导向

知识型员工是一个追求自主性、个体性、多样性、多样化以及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员工群体。这个群体工作的动力主要是来自其工作者内在报酬本身,而非金钱财富。知识管理专家玛汉•坦姆仆通过大量的调查研究后认为,激励知识型员工的四个主要因素分别是:个体成长(约占34%)、工作自主(约占31%)、业务成就(约占8%)、金钱财富(约占7%)1。由此可见,与其他类型员工相比,知识型员工更重视能够促进他们发展的、有挑战性的工作。他们对知识、对个体和事业的成长有着持续不断的追求;他们要求给予自,使之能够以他们认为有效的方式进行工作。

2.以人才储备管理为前提

知识经济时代以人为本,作为知识和知识创新载体的人,其素质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寡往往决定企业的成功与否。一个知识型企业只有具有前瞻性战略眼光,从企业未来发展的角度储备人才,才有可能立于不败之地。人才的储备也就是知识和创新能力的储备,北大方正的知识创新就具有典型意义:为了保持在汉字激光照排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北大方正向世界一流大学招收计算机相关专业的优秀人才,开发超越日本、欧美二代甚至三代的同类技术。

3.以知识创新管理为核心

知识创新是知识型企业的灵魂,知识型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就理当以对知识创新人才的管理为核心。要使现有科技人才发挥其最大的知识创新能力,必须创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氛围,最重要的一点是能者优酬优位,庸者劣酬劣位,人力资源管理要制定与此相适应的制度。

4.以继续教育管理为基础

知识经济时代也是知识爆炸与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陈旧的周期越来越短,因而要想获得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技能必须崇尚终身教育。知识型企业作为现代高新技术的聚合体,更要重视现有科技人员的技能与知识水平的保持,继续职业教育已成为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基础。

二、人力资源管理会计在知识型企业人力开发方面的应用

1.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的确定

人力资源开发成本系指培训一个人使他达到某个职位上的预期业绩水平或提高他的技能而发生的费用。人力资源的开发会增进技术的、管理的或社交的技能。

开发成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脱产培训,在职培训,以及脱产和在职培训的机会成本。脱产培训和在职培训成本通常包括薪金、学费、材料费、差旅费和咨询费。而结合管理会计的机会成本概念和知识型企业人力资源的机会成本的易于取得的特点,故将脱产和在职培训的机会成本考虑进去。

第一,脱产培训成本:这些成本是在正式培训中所支付的成本,同实际

业绩没有直接联系。正式培训方案可能是初级培训、突破式的培训、高级技术的培训,或者是管理开发方案。他们的范围从对指定的工作所进行的简单的培训到持续若干年的专门培训方案。对这种培训可能要利用专门的设施,包括培训操作者所需要的机器或者会议设施。正式培训也可以作为一种服务从教育机构那里“购得”,或者从使用企业自己设施的专家那里“购得”。脱产培训的成本包括薪金、学费、膳食费、差旅费、设施成本、咨询费和材料费。薪金为培训人员和受训人员双方的薪金。

第二,在职培训成本:就是在工作职位上培训个人发生的成本而不是正式培训方案的成本。

第三,脱产和在职培训的机会成本:一般为了数据的便于取得,以脱产和在职培训的成本总和乘以企业的平均资本利用率计算机会成本。

2.人力资源开发收益的预测方法

对企业职工进行在职培训是企业人力资源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职培训的收益,从理论上讲是企业和职工共同受益。职工个人从在职培训中得到的收益是技能的提高,而企业的收益是通过培训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或产品质量,并由此给企业带来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同时考虑到知识型企业一般为隐性知识,其进行培训后,员工的效率的提高一般是不容易被直接观察到并且量化表示出来的,故若采用间接的方法较为合适。

3.人力资源开发决策依据

方案一:针对相同人员进行分析,利用前面介绍的第二种方法计算培训后的净收益,如果净收益为正,则投资有效,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反之,无效,不建议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

方案二:选取两组相同数量的员工,一组进行人力资源开发投资,一组不参加,利用经验值法计算参加人力投资活动的取得的培训净收益,若净收益为正,则投资有效,能给企业带来利润;反之,无效,不建议进行人力资源的开发培训。

企业人才决策是指对“选人、用人、育人、留人”方法的选择。其中,选人决策是指按什么标准选聘人才,选聘人员的数量是多少;用人决策是指选择合适的用人方法,使人尽其才,发挥各种人才的优势,不因大材小用挡才,不因大才小用而损才;育人决策是指选择合适的人才培养方法,提升人才的能力和素养;留人决策是指选择合适的方法激励人才,留住人才,对不合格人员淘汰。

人力资源管理会计从货币价值和非货币价值两个角度出发,在货币价值上给与决策量化支持,在非货币价值方面提供定性分析,针对知识型企业不同层次的员工的人力价值进行定价,对企业的人力资源价值进行全面的评估。通过资源的有效使用以及通过使用顾客价值、股东价值和组织创新的驱动因素来产生或创造价值,在人力资源规则、分析和评价方面为企业决策作支持,提供满足管理当局要求的决策信息。

参考文献:

[1].赵喜仓.吴梦云,论我国知识型企业的发展策略[J].江苏理工大学学报,2009(2).

脱产培训研究范文3

大家好!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在教育局领导、学校领导的关心和安排下,在热切的期望和期待中,xxx市首期小学教师带薪脱产培训正式拉开了帷幕。今天,我们一百多名学员怀着共同的愿望,带着执着的追求,抱着坚定的信念,汇聚一堂。

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是幸运的——因为有各级领导关心着我们的成长,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习机会、创设了良好舒适的学习环境、建立了完备的培训机制、配备了优良的师资队伍……

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是幸福的——教师脱产培训是xxx教育发展的一大创举,我们荣幸的成为了首批学员。对于已经参加工作的我们,能够有这样的良机,全身心地与书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教师进行心连心的沟通,与同学进行手牵手的互动,全面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理念,切实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

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也是有压力的——因为我们深知,这样的培训机会来之不易,我们承载着教育局领导殷切的期望,担负着学校领导谆谆的嘱托,吸引着同事朋友关注的目光,更有着迅速提高自我的迫切需求。

压力也是动力。作为培训中心的学员,我们更是有行动的——在这半年里,我们一定会端正态度,勤学苦练,深入实践,主动探究,勤于笔耕,决心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要积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到学习培训的重要性,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刻苦学习,努力完成各项培训任务。

第二. 要严格遵守培训中心各项规章制度。努力克服生活、学习的困难,准时到校,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缺席。与老师、同学能和睦相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

第三.要专心读书、静心研习。努力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准备资料;课上专心听讲,做好笔记;课后认真体会,撰写心得;课余潜心研究,不断发展。既要丰富自己的文化知识底蕴,更要提升学科专业素养。

第四.要珍惜每一次听课、评课、上课的机会,珍惜每一次与专家、老师交流的机会,努力做到多想、多问、多研究、多实践、多总结,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协作、沟通、管理等多方面的能力。

脱产培训研究范文4

关键词:教师培训模式;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创新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03)02-024-04

对中小学教师进行全员培训是提高教师质量的重要举措,也是提高全民素养,建设教育大国的基本保证。为此,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的意见》,决定从2011年起,启动新一轮教师培训计划;陕西省人民政府也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提出以农村教师为重点,开展新一轮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

搞好农村教师培训,创新培训模式尤为重要。教育部提出,要积极创新培训模式,采取集中培训、置换脱产研修、远程培训、送教上门、校本研修、组织名师讲学团和海外研修等多种有效途径进行教师培训。陕西省人民政府有关文件也指出,要探索“院校集中-送培下乡-远程网络-校本研修”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素质水平。

如何创新培训模式?各地有哪些成功的经验?还存在哪些问题?有什么好的思路和建议?围绕上述问题,课题组开展了一系列调研活动。我们选择了陕西省代表不同区域、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3市6县作为样本,分别是:陕北的榆林市及靖边县、横山县;关中的宝鸡市及扶风县、户县;陕南的安康市及旬阳县、石泉县。在以上3市6县,课题组成员分别与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学部门、教研部门、电教部门的同志进行座谈,先后召开了20多次座谈会,230余人参加;课题组还深入到十几所学校进行实地考察,并分别与校长、中层干部、教师进行座谈,了解学校教师参加培训的情况。

一、陕西省农村义务教育段教师培训模式现状分析

陕西省目前采用的培训模式主要是院校集中、送培下乡(阳光师训)、远程网络、校本研修等四种模式。

(一)集中培训

院校集中培训主要指国、省两级下达的脱产培训任务,也包括市县级培训集中脱产培训。

1.国、省级培训计划。2011年,“国培计划”下达给陕西省农村骨干教师脱产培训任务共5100人,其中:3个月脱产培训1300人,10-15天脱产培训3800人。“省培计划”6820人,其中:长期培训1100人(未实施);7-15天的培训5720人。

国、省教师集中培训的优势是由高校统领,使基层一批骨干教师有机会接受省内外高水平的专家指导;培训时间相对集中,使受训教师能排除干扰,专心学习,学习效果较好;通过名校、名师的观摩学习,使教师开阔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到了好的经验。同时,各地骨干教师聚集在一起,便于相互学习交流,取长补短。

2.市级培训计划。三市本级集中培训情况是:榆林市2011年中小学教师市本级培训有六大类(包括教师全员培训、队伍建设专项培训、教师专业技能培训、教师教育管理者培训、基础教育课改培训、苏榆合作计划)35个项目,集中培训5912人。宝鸡市、安康市是教育部改革试点市,国、省安排的培训计划多,市本级安排的相对少。其中:宝鸡市安排脱产培训六个类型17个项目,2539人参加;安康市安排脱产培训8个项目,1118人参加。

市级集中培训呈现出以下特点:

(1)任务繁杂。有来自国、省下达给市的培训计划,有市自己安排的培训项目,还有市集中送培到县的项目。

(2)培训内容都是以聚焦高效课堂教学为主,更关注针对性与实效性。

(3)培训机构不仅限于高等学校,如安康市由安康学院和安康职业技术学院分别承担;宝鸡市由宝鸡教育学院承担;榆林市主要由教师继续教育中心承担,还邀请有关方面如电化教育等部门参与。

(4)各市都注重了专家团队建设。安康市组建了由安康学院、安康市职业技术学院、安康市教研室、安康市电教中心及有关县区师训中心的教授、专家学者、师训骨干教师参与的专家团队。宝鸡市的专家团队中高校教师占10%,教研机构专家占20%,一线优秀教师占62%,域外专家占8%。

3.县级培训计划。六县都建设了自己的培训体系,开展了大规模的县本级集中培训为主,由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等单位组织,培训对象是全体教师,着力解决教师在教育研究、课堂教学、班机管理等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送培下乡

送培下乡分为三类:一类是省级送培到县,二类是市级送培到县,三类是县级送培到乡镇。

陕西省2011年“省培计划”为63520人。其中,送培下乡54000人,占全部培训人数的85.01%;其中,市、县送培50000人,占全部“省培计划”的78.72%,占送培下乡任务的92.59%。

各市还有自己的送培计划,如榆林市分别在两个县进行了1500人的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项目集中培训。

各县基本上都安排有送培到乡镇、学校的培训。如靖边县2011年送培24项,参训教师2574人次;户县参训教师1630人次。

送培下乡是最受基层教育部门和教师欢迎的培训形式。它的特点是:

1.便于集中;不影响正常教学,参加人多,有利于解决供需矛盾;费用低,效果好。

2.基于教学,聚焦课堂;示范引领,针对性强;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3。教学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专题报告、教学展示、观摩研究、课例分析、归类总结等参与式、互动式培训。

各地都创造了很好的培训模式,例如,组织模式:联片设点,送教下乡是普遍采用的组织模式。如旬阳将全县28个乡镇按相对集中原则联为片区,在片区设立培训基地,再分科、分批安排培训。

(三)远程培训

在“国培计划”中,远程培训占比很大。“国培计划”(2011)――“陕西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项目”培训总人数为71100人,其中远程66000人,占全部“国培计划”的92.83%。

基于“省培计划”的远程培训,主要是英特尔未来教育项目核心课程学科教师培训中小学教师教育技能培训,共计3900人。

基于市级的远程培训也有,如榆林市安排教师教学能力提升远程培训项目120人。

远程教育由新思考网、中国教师研修网、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提供课程。

好的评价是:工学兼顾,不影响工作;内容和课程同步,可指导教学;名师多,有示范引领作用;课程门类多,满足了教师的个性化要求;符合大规模,成本低的原则。

(四)校本研修

校本研修是一切培训的落脚点,也是各县教育行政部门、教学研究部门、学校主抓的项目。各县、各学校都有校本培训五年规划及年度计划和相对成熟的经验。概括如下:

1.培训宗旨:教、学、研一体化;着力解决本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

2.培训原则:面向全员,整体推进;以校为本,突出特色;聚焦课堂,注重实效。

3.管理模式:以县统筹;县、乡(镇)、校相结合。

4.运行模式:联片研修、联组研修、送教下乡等。

5.主要内容:包括教师成长与专业发展、学科知识与专业技能、教学管理与学校发展、班级管理与学生成长等四大类。

6.研修模式:课程引领,研修一体。

7.考核模式:各县、各校基本上都建立了以教育教学效果考核为核心的评价机制,与常效教学结合,与教科研活动结合,与绩效工资挂钩,与评优树模挂钩等。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院校集中培训方面的问题

1.培训院校尚没有建立起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由于各省、市陆续撤并了承担教师继续教育任务的省级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任务就交给了普通高等学校,且通过邀标、招标的方式分配培训任务。如陕西省承担中小学教师培训任务的共有20家高等学校,其中5家是外省的院校。

这些院校大多是以学历、学科知识教育为主的普通高等师范院校,多数没有设立中小学教师培训专门机构,培训任务由负责成人学历教育的继续教育学院承担。继续教育学院作为教师培训项目的管理机构,主要承担宏观管理任务,包括牵头制定培训项目方案,负责培训学员的日常教学和生活管理;具体任务实施由相应学科的各院系承担,包括制定培训项目实施方案、选派教师和班主任等。由于各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通常不是从事教师培训的专门机构,也没有配备专门从事教师培训的专职人员,致使一些培训项目方案缺乏针对性,培训质量不高。

2.尚未形成高水平的专职培训者队伍。教育部文件规定:按照专兼结合的原则,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教师培训者队伍。实行培训项目首席专家制度,建立教师培训项目专家库。遴选高水平专家和一线优秀教师组成培训团队。聘请理论功底扎实、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和中小学优秀教师担任专职教师。培训任务分配到各高等学校后,各高校再分配到院系,由其制定培训方案并选派教师。各院校没有配备专门从事师资培训的教师。由于受现行学校考评制度的制约,多数教师更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没有将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师资培训任务上,更没有把师资培训任务作为事业或职业来规划。

3.不了解教师培训的实际需求,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在调研中,地方教育部门和受训教师对院校集中培训反映的主要问题有三个方面:一是不了解中小学教学实际,培训缺乏针对性。在授课教师中,相当一部分人不熟悉中小学教学实际课程标准和教材,不了解培训对象的情况,也没进行过专门的调查研究,基本上是培训者讲自己想讲的,受训者听不到自己想听的,无法形成互动。二是培训内容重复,缺乏统一性和递进性。有教师反映,在省上参加的培训和在市上参加的培训内容差不多。也有的是在同一学科领域里,由于所请专家不同,对相同的问题持不同的观点,使受训者无所适从,感觉不听还好,越听越迷惑。还有一些培训是系列培训,如心理学,但每次从内容安排上都大同小异,没有层层递进。三是教学方法陈旧,教学手段单一。不少培训教师习惯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基本是上大课,满堂灌,很多新的教学方式,如情景讨论式、角色扮演、辩论等在培训中鲜有所见。一些培训教师缺乏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无法提供给学员大量而丰富的教学资源。

(二)送培下乡方面的问题

送培下乡以聚焦课堂教学为主,是基于实践的培训。这种培训模式,辐射面广,使大批基层教师能够享受优质的课程资源,得到高水平专家的现场指导,因而是基层较为欢迎的培训模式。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部分高校的教师由于缺乏的中小学课堂的教学深入研究,在指导中针对性不强,甚至还有少数教师将集中培训的模式带到基层,以空泛的理论为主,结合实际比较少。

(三)远程培训方面的问题

1.管理机构不统一,管理人员层次不齐。目前,远程教育管理机构的设置有的在市,有的在县;组织者各异,有的是项目办,有的是教研室,有的是招办。在管理员和辅导员中,有教育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教育培训机构的教师、中小学的校长或教导主任,也有学员自己担任的,层次参差不齐。他们没有经过专门训练,也没有对培训内容进行集体备课研讨,只是根据自己的经验来回答和解决学员所提出的问题,满足不了学员的要求,对各学科缺乏指导力。

2.远程网络服务不到位,不能完全满足学员的学习需求。远程网络课程资源播放一般都安排在指定的时间,并且教学实录、专家讲座、教学内容均不许下载。因此,如果学员没能在指定时间内看完,过时间就打不开了,本期学习作废。另外,有些农村学校网络支持有困难,还有的学校计算机数量不够,教师自己又没有,影响学习。

3.远程学习自由度大,质量监控有待加强。远程的特点是过程考核,学习主要靠自觉。学员自主选课,自由点击,通过登陆时间、作业、研修日志、主题帖、回帖等进行考核。有的网络有点击时间要求,如20分钟必须点击一次,证明你在线学习;有的没有时间限制,只要点击就算学习了,学习效果很难保证。学习检测由作业、发帖、发表文章组成。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多数学员的文章是从网上下载的,也判合格或良好,都认可了。总之,远程学习自由度大,如何进一步加强对学员的学习质量监控,还有待研究和改进。

(四)校本研修方面的问题

校本研修作为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主要途径已经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各地和各个学校都在校本研修上做了积极的努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调研中,几乎所有学校都可以拿出校本研修的规划、实施方案、评价标准等,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1.对校本研修的理解、执行还不到位。一是对校本研修内涵和战略地位理解不到位,二是对省级文件执行不到位。

2.尚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虽然省已经明确了“3+1”的校本研修行动推进机制,但各地落实不到位,仍然是单独练兵,各自为营,尚未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

3.缺少总结、评价及专业引领。各地好的经验和做法没能在有效的层面进行很好的总结、评价并使之推广,同时缺少专业引领。

三、改进农村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模式的建议

教育部倡导的几种培训模式是为了解决不同层次的需求。但无论哪种培训模式,都应以提高质量为原则。没有质量,就没有生命力。

(一)完善体制、机制建设,提高集中培训的质量

1.建立起有效的教师培训体系。高等师范院校的目标是培养各级各类教师,而研究、解决现实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是充实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服务社会最重要的途径。

要做好教师培训工作,各高校应成立专门机构,统一协调学校各学科的教师培训工作。

2.建立起一支专、兼结合的培训教师队伍。承担培训任务的高校首先要建立一支由各学科骨干教师梯队组成的专职培训教师队伍。由教授担任首席专家,把握培训方向,统领培训全过程,同时吸收年轻教师参加,在培训过程中使其成长。要鼓励教师从事专职培训工作,或抽出主要精力从事教师培训,并从政策上给予倾斜。同时,要注意吸收中小学一线优秀教师参与培训,数量不少于50%。专家团队人员既要相对稳定,又应有所流动;稳定以保证其质量,流动以保证其活力。

3.增强培训的针对性。院校集中培训反映最强烈的是“两张皮”的问题。解决这一矛盾的主要在两个方面:一是培训机构在制定培训方案时以教师的需求为导向,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可通过访谈、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把握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培训需求,要能给受训者提供合适的“菜单”;二是培训者要深入到中小学课堂,深入到中小学教师中去进行调查研究,要善于发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二)送培下乡应强调针对性、时效性

1_明确培训总体模式。各科培训都应以聚焦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能力为中心,都应包括理论引领、教学引领、互动研讨、研修应用等环节。反对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提倡专题报告、教学展示、课例分析、观摩研究、自我反思等参与式、共享式培训模式。

2.充分发挥地方教学、教研部门的优势。实践证明,由市、县教学、教研部门组织的送培下乡效果最好。他们知道教师最需要什么,知道什么时间安排培训最合适,知道怎么评价和安排怎样的形式进行评价,应充分发挥他们在培训中的作用。

3.加强培训效果的评价。这里主要是指受训教师是否通过培训真正得到了提高。一些地区采取“一课两上”的方式检验学习成果,是不错的方法。

(三)大力改善远程网络培训机制,提高质量

1.建立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建议以县管理。即以县报名、管理,市备案,省统计。各县应建立远程培训管理机构或指派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行政上由教育局管理,主要是把握全局;业务上可多种形式,由电教部门、教研部门、专门机构管理都行,负责督促上网、检查学习、反馈信息、考核等。这样,网络培训就可以和其他形式的培训融为一体,成为整个教师培训的有机组成部分。

2.改善远程网络学习服务。各大网站的课程资源应向学员全方位开放。网站开放时间应与学校教学规律结合起来,避免学校常规活动的高峰;每个模块开放的时间应适当放宽,即在某门课程学习期间,学员可在任意时间上网学习;个人需要时也可下载。这样,让受训教师有所选择,不必再为安排课程、参加会议而影响学习。

3.加强考核和质量监控。远程学习考核除了目前要求的过程考核,为确保学习质量,建议在学习结束之后,由各县管理部门对其学习效果,如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升等进行灵活多样的考核。

(四)校本研修要因地制宜,为教学实际服务

1.要有长、短期计划。校本研修是教师培训的落脚点,要着力解决本校教育教学的重要问题和亟待解决的问题,促进学校的长远发展,就必须有长期的规划,以指引自身的方向。同时,要有一学年的短期计划,明确本年度要解决的问题,使全体教师本着这一目标前进。

脱产培训研究范文5

[关键词] 酒店;人力资源管理;员工流动率;人才流失

[DOI] 10.13939/ki.zgsc.2015.24.137

1 引言

近几年,酒店行业作为服务行业,在温州迅速地发展。无论是高星级酒店还是普通酒店,在人力资源管理方案都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首先,酒店行业地位不高,酒店行业社会吸引力不强,员工流动率较大。原因主要包括两点:酒店的工作比较辛苦;家长的不谅解,存在行业歧视问题。其次,员工发展空间狭小,中层管理人员职业生涯发展目标不明,基层员工获得提拔的机会较小。本次调研以温州星级酒店作为研究对象,选取了五星级酒店、四星级酒店和三星级酒店各一家。通过数据分析,研究他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再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常规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2 问题分析

本次调查共发放270份问卷,回收195份,有效问卷180份。通过问卷分析,总结归纳出该酒店主要存在三个问题,具体如下。

2.1 员工整体素质不高

从表1看出被调查对象学历在大专比例最高,为26%;其次是高中和初中学历,各都占总人数的24%;本科学历的人工人数最少,只占1%。餐厅部、行政管家部和客房部的员工主要是由服务员构成,这些岗位没有特别的技术要求,因而对学历的要求不高,集中为小学和中学学历。酒店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服务性行业,很多工作都不需要很强的经验技术,而且酒店对服务人员需求量大,再加上现在劳动力市场形势严峻,劳动力供不应求,所以酒店对员工学历的要求不高。

2.2 人才流失严重

入职年限情况,即在本岗位工作的时间情况,可以反映出工作稳定性的状况。合理的人才流动可以为企业注入新鲜的血液,但是过多的流动就造成了人才流失,这会造成酒店的经济和人才的损失,而且还会影响酒店管理的正常运行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据调查,61%员T的入职年限在1年以下;大部分员工从事酒店行业的年限在2年以内,3~5年次之。图2清晰地反映了整体上员从事酒店行业的T龄。这些数据反映出酒店行业人员流失率高,人员缺乏稳定性,而过度的人员流失会使酒店的利益减少,增加负担。

2.3 不重视员工培训

在对员工所参加的培训类型中进行调查中,发现酒店对大多数员工都进行了新员工培训即入职培训,而一部分员工参加了在岗培训,其他国内脱产培训、海外脱产培训等都只有个别人可以参加。根据酒店员工参加各类培训的人数和类型统计:酒店员工参加新员工培训的人数占主要比例,占整体的59%;在岗培训占39%,而国内、国外脱产培训占的比例少之又少。这说明酒店比较重视新员工的培训,对员工培训的内容只是单调的入职后的内容与一些基本操作,而忽略了员工以后的长远发展。

3 解决对策

3.1 重视工作分析

通过工作分析,可以形成岗位说明书和任职资格说明书:岗位说明书明确了岗位目的、岗位任务、岗位职责和岗位条件等内容;任职资格说明书则规定了完成该项岗位的人员应该具备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其他任职资格。酒店员工招聘的目的是选拔出合适的人才,以控制其员工的流动率在合理的范围内。因为招聘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企业后续工作,所以应当坚持以工作分析为基础。在招聘前要认真做好工作需求和工作说明,确认该岗位的任职资格和职业特征。

3.2 控制员工流动率

人性化的管理方式可以增加员工的归属感,以降低员工的流动率。李洁认为“酒店的人力资源管理在思想上要转变为以人为中心,把员工看做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和最重要的资源。管理者与员工之间应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理解”。另外,朱妹娣也认为在酒店管理中应该倡导“员工第一”的人本思想,进而使员工产生归属感。一个酒店要想发展,维持核心员工的稳定性,就必须建立和完成绩效管理体系,使员工的努力与回报成正比。在这种体制下,有创新精神的员工会产生一片施展才华的满足感。

脱产培训研究范文6

关键词:学习型职工队伍;问题分析;强化员工培训

中图分类号: G4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在煤矿企业运行过程中,完善的物资供应可以保障煤矿企业运行链条的流畅,保障企业生产的顺利进行。煤炭物资供应是煤矿企业经营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而员工的思想素质和业务素质的高低决定着煤炭物资供应企业服务水平的高低。在现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强化对员工进行培训、全面提高物资供应企业人员的素质,可以提高服务水平,增强企业竞争力,也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

煤炭物资供应企业员工队伍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煤炭物资企业职工政治坚定、思想健康、作风扎实,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群体。随着近年来煤炭行业改革发展工作的日趋深入,以及“以人为本”、“学习型企业”等理念在企业发展地位中的逐渐牢固,为员工培训和职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和条件。但是,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由于历史原因以及各企业对员工的重视程度不一,企业开展员工培训在投入、方式以及取得的效果上水平层次不齐,员工的整体素质与煤炭改革发展的速度不相适应,与煤炭改革发展的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

学习意识滞后

在原有计划经济体制下,工作中激励机制的不健全,很多人认为学与不学一个样,工作干好干坏一个样,职工“铁饭碗”思想严重,没有危机感,学习意识、竞争意识淡薄;少数职工缺乏理想,心灵空虚,工作缺乏积极性。职工思想素质不高也使“野蛮”服务、“业余”服务等不良行为普遍存在。

文化基础薄弱职工文化水平是业务技能全面提高的基础。煤炭物资供应企业人员来源复杂,很多人缺乏煤炭生产知识,文化基础较差、起点低,学习先进的服务理念比较困难,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他们业务技能与服务水平的全面提高,直接威胁到了煤炭安全生产和生产效率,这就需要煤炭物资供应企业强化对员工的培训,全面提升服务水平。

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部分煤炭物资供应企业在生产方式、业务流程以及组织管理体系上,仍然墨守成规、止步不前,对员工素质的要求低,不能或者不愿组织有效的培训;同时,员工认为自己现有的业务知识、技能水平能够满足工作需要,无需再进行充电和技能培训,致使业务素质长期处于停滞的状态。

究其原因,笔者分析认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原因:

一是对员工培训不够重视。一些企业领导对于煤炭物资供应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仍然不够重视,认为培训工作可有可无、可长可短。经常出现煤炭企业精简机构,员工培训受到冲击与影响;煤炭物资供应企业为了降低经营成本,员工培训经费被削减;一些实施员工培训工作的煤炭物资供应企业也由于培训经费不足,使得参加培训且效果优异的员工与不参加培训学习的员工的在收入上没有差别,久而久之就严重影响了煤炭企业员工参加培训的热情。

二是培训课程教材不合理。目前,煤炭物资供应企业员工培训的教材仍然没有彻底摆脱陈旧的教材模式,内容编辑过于死板、陈旧,跟不上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快速更新,缺乏先进性与前瞻性;而且培训教材存在重理论知识、轻实践技能的的弊端,严重影响了员工培训的效果。

三是培训方式过于单一。在培训方式上,还是采取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这种不问需求、不选对象的传统培训方式,时间长了不会起到实质性的效果。而企业员工培训方式应该包括在职培训、脱产培训、半脱产培训、替补培训、短期培训、合作培训、出国培训和挂职培训等。煤炭企业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需要,选择不同的培训方式,以取得相应的预期效果。

四是盲目培训现象较为普遍。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培训结构,往往对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不做深入的调查分析,对行业发展缺乏前瞻性的考虑,培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盲目性。结果造成需要的人才没有培训,很多专业的人员却是重复培训,浪费了培训经费不说,严重影响到生产效益的提高和行业的快速发展。

二、加强学习型员工队伍建设,提升物资供应企业服务水平

人是生产管理工作的核心。要提升物资供应企业的服务水平,必须抓好员工素质工程。在这个过程,我们不仅要开展好传统概念中的“培训”,更要向“建设学习型员工队伍”这一层次转变、迈进,将员工培训和员工自主学习结合起来,激发其学习、创新和积极运用学习成果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创新理念,促使传统培训向学习型员工队伍建设转变

企业领导者要充分认识到21世纪的企业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要改变传统的培训观念。对于员工培训,不仅要给人、给物、给钱,还要有针对性和目标性,保证培训真正起到实效。全面提高员工的素质,使煤炭物资供应企业服务水平获得质的飞跃。

同时,要合理导入激励机制与竞争机制。利用各种形式对培训效果进行考核,形成员工素质提升培训档案,作为员工获得、保持、晋升岗位或者失去、调换岗位的必备条件和依据。由于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员工自然而然地主动更新知识,自我提高,进而有利于企业人力资源素质的整体提升,也为提高效率和效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创新内容,促使培训教材从“理论为主”向“实用操作为主”转变

培训教材要坚持趣味性、实用性、明了性的原则,理论阐述要简明,而且在此基础上一定要将实际案例写进培训教材,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提高实用性。另外,随着企业的发展以及知识的快速更新,企业也要及时更新培训教材,实现培训教材的现代性与前瞻性,使员工参加培训可以获得新技术与新知识。

创新形式,促使课堂教育模式向多样化培训模式转变

可以采取岗位培训、短期脱产培训和企业内部岗位轮换培训。岗位培训是对所有职工进行在职培训,以期在实际的工作中达到操作标准,实现岗位、职位目标;对于骨干、精英,可以举办研讨会进行短期的脱产培训,通过聘请专门人员进行指导,展开研讨;岗位轮换是一个很好的培训方式,特别对新进的高学历职工,采取岗位论调的方式进行培养,可以加强他们对企业的深刻了解,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三、结语

随着现代企业的不断深化,全面提升劳动者素质已经成为现代企业发展的指向标。煤炭物资企业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现代企业的竞争就是人才的竞争,而且煤炭物资供应企业是整个系统的基础保障,必须经过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员工素质工程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煤炭物资供应企业职工素质的提升,也不是今朝明夕的事情,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作为煤炭物资供应企业必须长期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才能使职工与企业融为一体,保持一致,和谐发展。企业拥有了高素质的职工队伍,必定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得更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姜玉杰.基于大物流战略的煤炭企业供应链组织体系研究[D]. 长安大学 2009

[2] 李黎明.基于供应链的煤矿物资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西安科技大学 2008

[3] 王雷.对企业员工培训效果评估的思考[J]. 中国科技信息. 200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