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1

关键词:教育均衡发展;九年级语文;教学应用

教育均衡发展是指不同的学生接受教育条件相对均衡、享受教育资源相对均衡、获得教育效果相对均衡。教育均衡发展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不同个性特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相同的教育条件、教育资源下获得相对的教育效果。如何在九年级的语文课堂教学中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以学生为主体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教育均衡发展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均衡发展。在九年级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引导学生善于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养成“四问”的习惯。“四问”是:一是写了什么;二是怎样写的;三是为什么这样写;四是还能不能写得更好些。

学生一旦能自己提出问题,便处于学习的主动地位,主体作用也体现出来了,但怎样解答问题,他们往往寄希望于教师。教师不急于立即给予“教”,而是鼓励他们继续思考、研究、切磋,让学生在体验思考乐趣的同时,享受思想的成果。

教是为了达到不教。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在指导“学”上下功夫,让学生自主地学习。教师要重视抓学生先“学”,并在指导“学”上功夫。教育学生树立“自己能干的事,不留给老师干”的观念,做语文学习的主人,遇到问题,尽量不依赖教师,而是大胆思考猜测。通过学生的先“学”,接下来老师需要“教”的东西也就不多了,但学习效率却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得到发挥,主动性、自主性得到培养。作为教育者,应该在每一节有限的课时内自觉地、有意识地为促进学生走向独立自主、形成自主性学习而努力。自主学习不仅是教学方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教学的一个根本目的。

二、以学习共同体为主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创建以学习共同体为主的合作模式有:竞争、辩论、协同、角色扮演、创造想象等五种。

(一)竞争式合作学习模式。

多个学习组针对同一学习内容或学习情景,进行竞争性学习,看谁能够首先达到教学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先提出一个问题,并提供解决问题的相关信息,或由学生自由选择竞争者,或由教师指点竞争对手,然后由开始独立解决问题,同时也可以随时监看对手的问题解决情况。例如,鉴赏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乡愁》这首诗时,学生各学习组通过查阅素材库,结合自己对诗的理解,利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动画等多媒体手段创建了二十几组意境组合。学生对二十几组诗词意境组合进行判断、选择。多种感官刺激,使学生在短时间内获取大量知识,学生用心去感动和意会,藉以扑捉诗歌意境中的情感美和心灵美,全方位地感悟到诗词的内涵所在。

(二)辩论式合作学习模式。

合作者之间围绕给定主题,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查询资料,以形成自己的观点;教师(或中立组)对他们的观点进行甄别,选出正方与反方,然后双方围绕主题展开辩论;辩论的进行可以由双方各自论述自己的观点,然后针对对方的观点进行辩驳;最后由教师(或中立组)对双方的观点进行裁决,观点论证充分的一方获胜。它既可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探索学习、合作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思维,同时鼓励学生各抒己见,阐述自己的观点,发表自己的看法,以交流互评的形式提高自己的理解和认识,挖掘学生潜能、张扬个性,效果显著。

(三)协同式合作学习模式。

多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者发挥各自的认知特点,相互争论、互相帮助、相互提示或是进行分工合作。在学习《小石潭记》一文时,同学们对柳宗元思想感情难以把握,前两次写“乐”,后面感受却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如何理解柳宗元写小石潭时的思想感情?同学们四人一小组互相合作,分工明确,有人查柳宗元生平资料;有人查对《小石潭记》的评价;有人查《永州八记》及写作前景,然后资源大家共享,学生恍然大悟:原来,柳宗元游山玩水实是内心精神世界的苦闷郁烦的表现,他是借游山玩水来排遣政治上失意而造成的内心抑郁苦闷,所以文章虽写两次“乐”,细细体会,“乐”其实是忧的另一种形式,实则写出了作者孤寂忧伤。更有学生联系课文,领会到作者乘兴而来,败兴而归,本想借山水排遣心中郁闷,反却在游玩后更添了几许忧伤。在这种“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环境中,每个人的思维有了重新丰富的空间,每个学生原有的知识也有了重构的机会,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角色扮演式合作学习模式。

让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学习者和指导者的角色,学习者负责解答问题,而指导者帮助学习者解决疑难,在学习过程中,双方角色可以互换。合作的主要途径有小组合作、生生合作、师生合作等三种途经。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注意处理好与“自主学习”的关系,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第一位,“合作学习”在“自主学习”基础之上进行。以九年级语文下册15课剧本《枣儿》的学习为例,为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为主要目标,可以让学生根据剧本自编自演,排练成课本剧,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体验人物情感和文章的所折射出来的人生况味。事实证明,由于采用自编课本剧的形式,学生兴致盎然,热情高涨,课堂气氛异常活跃。在激烈的讨论中,学生的创造力得到极大的开发,他们既能根据特定的时代背景和人物心态,给剧中人物配上适合的对白、动作等,还能指出何处可加上一些合适的人物神态和舞台布景,以配合人物的不同的内心感受。

三、以师生共同探讨课堂模式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探究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总结出的新的知识规律来发现探究新的问题教学环节,这是学生学习的进一步深化和发展。探究性学习是积累知识学习与方法掌握、能力提高于一体的一种崭新的学习方式。“科学的发现是科学研究的先导。”“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有了明确的探究目标,采用合适的探究方式,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探究,才能达到探究的效果。教师要进行正确的启发、引导,更重要的是教师在启发引导学生探究的过程中,要有意识地促使学生树立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提升学会学习的能力。

例如:在教学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利用计算机先制做与这一单元内容相关的“知识网页”。本单元共有四篇课文:《谈生命》、《那树》、《地下森林断想》、《人生》。选的是以生命主题的散文,我们可将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所故事情节用动画、文字等在网页上循环不断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对本单元中每篇课文的内容有个基本了解。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可以设计了一系列的学习活动:小组合作探究生命的意义,开展“比一比看谁最能准确说出对生命本质的认识”的比赛,再以合作小组归纳整理,然后汇报结果,再由计算机这位虚拟老师对学生的学习进行自动反馈。之后,再去阅读课文,就会得心应手。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运用已学到的知识突破文字的障碍来阅读文章,并通过查阅各种各样的资料来获得对课文内容全面深入的了解。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被激发,从而能开始自动学习,通过探究就真正实现了学生能力的迁移。

四、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促进学生均衡发展

新课程环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互动为方式。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分的自主活动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对学生的想法只要有理由的,教师都要寄予肯定和鼓励,千万不能让所谓的教学任务扼制了学生的思维。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并从中学会发现,学会反思;还应当引发话题,参与学生的开放式研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式和步骤。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传统的方式只解放出来,变“传递——接受”的讲授方式为“合作——探究”的开放活动方式。那么,怎样创建互动的学习方式呢?

以问题激活思维,引发互动。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或师生、学生们合作探究为形式,以培养思维能力为核心,这是探究性学习的内涵。如在教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的《乡愁》一诗中,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诗中的“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了什么的内心情感?提出问题之后,开展讨论。力图在引导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善于从文中发现新的问题,通过师生互辩,对话交流,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主题,产生联想,领悟生活中的道理;对培养学生自立、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有着十分重要作用。这正是课改所希望的,也是素质教育的目的所在。这些问题讨论,学生的收获远不在问题本身。学生当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学会了思考、分析问题后,他们的思维远不在每节课本身。

以场景孕育情感,创建互动。教师可借助多种教学手段提供情景,让学生自主体验,互相交流,归纳迁移。在学习中,应强调学生自主的体验与感悟,要求学生充分运用已有的知识与生活经验,在场景感知的基础上,通过体验和感悟,获得新知识,培养情感,发展个性和能力。例如在教学九年级语文下册的《愚公移山》一文时,我选择学生“最近发展区”的生活经验,创设了一个情景境:播放在广西百色地区抗旱救灾的动人一幂,让学生感受的伟大与无私来领略愚公移山的壮烈情景,激发学生对愚公敬仰情感……这样学生在教师创建的场景产生情感,建立互动。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2

【关键词】苏教版;初中语文;情境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学校开设语文课程的目的,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理解能力。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是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

一、什么是情境教育

情境教学的创立者是特级教师李吉林。初中语文情境教育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者创设具有一定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深入理解,促进学生心理机能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致力于在教学中,使学生的感受和表达同时进行,同时刺激左右大脑的活动。这样,大脑的两半球交替兴奋、抑制或同时兴奋,协同工作,大大挖掘了大脑的潜在能力,学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很明显情境教育的效果比传统教学的要好。

二、苏教版语文情境教育模式

(一)涉身真实场地,切身体验达到整体教学效果

如七年级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可以带领学生到绍兴去真正感受百草园的神秘、三味书屋的严谨。课本中对描写鲁迅先生私塾三味书屋生动形象,细致到一花一木,还有课桌上的“早”字,虽然学生可以在脑海中构思出私塾的大概形象,但是想象毕竟刻板化,也不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把学生带到真正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当中去,通过开展野外情境教育活动,学生会对课文所讲的内容更有归属感,印象更加深刻,教育效果得到强化,学校乐观积极的氛围得到渲染。

(二)表演体会意境,角色扮演体验不同的感受

情境教学中的表演有两种,一种是进入角色,一种是扮演角色。“进入角色”即“假如我是课文中的×××” ;扮演角色,则是担当课文中的某一角色进行表演。如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孔乙己》,学生可以扮演孔乙己和小伙计等角色,深刻感受孔乙己的不幸。强化主观意识,把自己当成课文里的人物,主动学习揣测,从而获得自我充分发展。同样的推荐课文还有八年级下册的《范进中举》、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的叔叔于勒》等。

(三)实物背景展示,充分铺垫背景提高创新感悟

教学课本中,一些学生没有见过的,或者认知匮乏的事物,对于学生的直接学习会造成想象匮乏、思维局限的问题,实物展示可以在现实景物铺垫的基础上,促进教学。如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海燕》,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没有见过海燕的,不知道海燕的真正形态和生存环境,根本无法理解文章中海燕的个性以及作者要表达的情感。以实物为中心,略设必要的背景,构成一个整体,以演示某一特定情境,激起学生广阔的想象。如九年级上册的《囚绿记》,给学生们展示常春藤的形象,让学生们看到在阳光下的常春藤的那一抹鲜绿,感悟作者的渴望和意图。

(四)注意创新实践,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如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人民英雄永垂不朽》,让教师先声情并茂地朗诵全文,让学生在听的基础上理清思路,在脑海中形成立体的纪念碑三维形象,结合自己的理解,在一张白纸上将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示意图画出来,然后让学生再自己读一遍课文,对应文中的语句,对示意图进行对照并且修改,最后鼓励学生们自己上台进行展示和讲解。把他们心中的纪念碑分享给大家,把自己的理解示意大家,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积极参加动手实践,使情境教育的有益模式得到了更好地体现。

三、苏教版语文阅读情境教育的基本方法和功能

(一)带入情境

教学是有目的的行为,而教学的目的就是使学习者参与、吸收、内化知识,达到知识的传递。情境教学正是针对学生蕴藏着的学习的主动性,把学生带入情境,在探究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又在连续的情境中,不断地强化学习动机。其过程可简单地概括为:探究满足乐趣内发性动机产生。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起后,若教学过程刻板、单一,又会因失望而使已形成的动机弱化,以至消失。所以在把学生们带入情境后,教师要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使情境成为一个连续的动态的客体。使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学生的眼前,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

(二)凭借情境

情境教学由于本身具有的形真、情切、意远、理蕴的特点,通过情境教学,结合实物展示、音乐配送、角色扮演、生活场景还原等方法,教师带着与作者相共鸣的真切的情意,全身心地进入情境,凭此充分带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乐趣,在调动感官的同时,带动大脑的左右共同运作,激发学生的理性判断和感性思考,有效地训练感受,培养直觉,发展创造。情境教学在提高学生悟性和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起到巨大的贡献。

四、结语

情景教学的优点显而易见,对苏教版语文阅读教育经过探讨可以看出情境教学的好处。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采用情境教学模式,不仅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提高创新能力和理解能力,同时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教学目的。但是前提是要不断开发、创新情境教学应用和模式,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着眼于当下,立足实践,将语文课堂教学切切实实地搞好,尽到自己应尽的职责。

参考文献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3

对于收录在语文课本里的鲁迅文章我们并不陌生,其实,几乎他的每篇文章里都有错别字。

以初中课本为例:“那里”即“哪里”、“他”即“它”、“发见”即“发现”、“胡蝶”即“蝴蝶”、“偶而”即“偶尔”《风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漂渺”即“缥缈”《社戏》(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顺顺流流”即“顺顺溜溜”《阿长与山海经》(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烂熳”即“烂漫”,“物以希为贵”即“物以稀为贵”,“模胡”即“模糊”,“喝采”即“喝彩”《藤野先生》(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检贝壳”即“捡贝壳”,“瑟索”即“瑟缩”,“展转”即“辗转”《故乡》(人教版九年级上册);“钞”即“抄”《孔乙己》(人教版九年级下册)。高中必修课本例如:“支梧”即“支吾”《祝福》(苏教版必修二),“记念”即“纪念”,“预定”即“预订”《记念刘和珍君》(苏教版必修四)……这样的“错别字”多达18个。

错得情有可原,还是错得离谱?我挑一些例子来分析一下它们的区别。

1.“那里”即“哪里”:“那里”表示“那个地方”,指距说话人较远处,指代某一特定的事物或处所,通常用于陈述,与“这里”相对;“哪里”问处所,表示不确定、疑问的语气。原文是“我现在在那里呢?”很显然“那里”是错误的。

2.“他”即“它”:“他”指人,“它”指非人的生物或物品。原文的“他”指的是风筝,所以不可以用“他”。

3.“胡蝶”即“蝴蝶”:“胡”是姓氏,加上虫字旁是一种会飞的昆虫,两者有着天壤之别,这么一错,把一个美丽的女星变成了一只毛毛虫变来的蝴蝶,岂不贻笑大方?当然前提是可以肯定这不是比喻。

4.“烂熳”即“烂漫”:“烂”可以理解为完全熟透了的意思,就是说已经到花一生最美的时候了,“熳”是“火”与“曼”的结合,联合起来表示“火向四面八方延烧”。“漫”是漫漫、弥漫、到处的意思。原文指的是樱花烂漫的季节,花开的最美最多的时候,所以应该为“漫”。

5.“希”即“稀”,“希望”和“稀少”的区别一目了然。

6.“喝采”即“喝彩”:“喝彩”指的是称赞的欢呼声,而“采”指的是采摘东西,表示动作,所以不可混用。

7.“瑟索”即“瑟缩”: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瑟缩”是指身体因寒冷,受惊等而蜷缩兼抖动。“瑟索”指哆嗦、发抖。“瑟缩”的意思,更具体、宽泛些。

8.“展转”即“辗转”:原文这个词的意思是指生活不安定,到处奔波,那必然离不开车马之劳,所以两个字都应该有“车”字旁。

以上是比较容易判断的错误,还有一处错误要结合语境才能判断。“预定”即“预订”,预定指预先约定或确定,预订指预先订购,根据原文的意思,《莽原》未出刊就订购了它,所以应该是“预订”。不过也有特例――“记念”即“纪念”,这两个字鲁迅到底有没有用错,有待商榷,不能等同于简单的错别字。“纪念”和“记念”都有通过记忆或文字等方式把事物保持或记录下来的意义。比较而言,“纪念”用的场合要比“记念”多。如:纪念碑、纪念币、纪念品、纪念馆等。那么,在什么情况下用“记念”呢?当表示惦记、挂念之义时,用“记念”。例如:他心里记念着家里的亲人。而“纪念”是指用事物或行动对人或事表示怀念。例如:这本书就留给你做纪念吧。另外,“记念”多作动词用,如《记念白求恩》。而“纪念”除作动词外,还作名词,意思是纪念品,如:这是他留给我的最好纪念。比较而言,我觉得此处用“记念”比较合适。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4

关键词:阅读教学 语言训练 语文教学

一、注重准确理解“语境义”的训练

课堂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语言环境理解词语的语义,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词。通过训练,使学生准确把握语词在句中的特定含义,准确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例如: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藤野先生》一文中写道“……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在文中作者用“标致”一词讽刺了清国留学生那种不求上进、不学无术、醉生梦死的生活丑态,表达了对他们强烈的厌恶和失望之情。由此可见,要想准确理解语言,就不能离开语言环境,就要仔细阅读课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才能准确理解语言。

二、注重正确运用语言的训练

要做到正确运用语言,就要求我们针对不同的语言环境和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来选择最恰当的词语、句子。如: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课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中写道“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这句话中“云霄里”如换成“天上”句意有何变化?表面上看变换后语法上并无不通之处,但句意却发生了变化。因为“云霄里”比“天上”更具体、形象、更能显示叫天子逃窜的神速和所达到的高度。因此只有结合课文,结合人物的思想感情,才能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语言的正确运用也离不开对语言材料的整体感知和理解。

三、注重语言训练中的思维训练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5

【摘 要】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科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界定了助读系统的概念及其作用,继而在认识到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优点的基础上就苏教版教材的单元导语、注释、作者介绍、练习系统、旁批评点等谈了自己的一些浅陋之见。

关键词 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

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是当今世界课程改革的主旋律。因此,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本,应该成为新时代编写语文教科书的基本出发点和根本归宿。助读系统作为语文教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作用也应在课程改革中愈来愈受到重视。

一、概念界定

1.何谓助读系统

助读系统在一些著作或论文中又称作“导学系统”、“助学系统”、“提示系统”等。朱绍禹先生、顾黄初先生对此都有具体的阐释。但从对助读系统认识的准确性及表述的完整性来看,笔者以倪文锦先生的界定为准。

倪文锦先生认为所谓助读系统“指的是教材为帮助学生阅读课文,培养和提高学生自读能力而提供的一系列材料,包括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课文提示、注释,题解、作者介绍,等等。”

2.助读系统的作用

顾黄初先生曾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独立阅读、独立思考能力,已成为教育教学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语文教科书中适当增加助读和导学的材料,并使之形成一个系统,就是势所必然的了。”

笔者也认为助读内容在教科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功能。它的功能主要体现为以下几个方面:提示教法,指点学法;历练语文能力,发展智慧结构;拓展语文知识,沟通课堂内外;彰明编辑意图,凸显教科书的整体性等。

二、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的思考

甘其勋先生在他的《巨大的进步不小的缺憾———语文课程标准初中语文实验用书简评》中对三套语文教材(人教版、苏教版、语文版)进行具体分析并指出各自的优点,其中苏教版优点是:主题单元,突显人文;综合学习,强调实践;开发课文,建设先进文化;“名著推荐与阅读”篇幅较长,指导具体。

然而,要编写一部完美的语文教科书绝非易事,些许瑕疵在所难免。下文笔者拟就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中的单元导语、注释、作者介绍、练习系统、旁批评点文字、插图作一些思考,以期求教于大方之家。

1.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单元导语

单元导语是编者直接向读者说明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自己在本单元中将要学些什么,以及如何学习,这样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有助于学习效果的提高。

苏教版的单元主题词则显现出泛人文性的倾向,“品位”“体验”“感悟”“领悟”“体悟”等词随处可见,把学好语文的希望完全寄托在长期的熏陶、浸染上,这需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良好的心境、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高度的自主、专一的学习态度。

如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道德修养”:

无私,敬业,诚信,谦和,宽容……是中国人民提倡和追求的道德境界。《纪念白求恩》赞扬了白求恩崇高的精神境界,《敬业与乐业》引领人们走进“人类生活的不二法门”,乐于做好自己的一份哪怕十分平常的工作,《多一些宽容》提倡“互谅、互让、互敬、互爱”,《人的高贵在于灵魂》让人们心灵“闪放出一种很动人的光彩”……读读这些文章,你的心灵如同沐浴着德化的雨露,会自觉地追求道德修养的更高境界。

再如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事理说明”:

……读读本单元一些事理说明的文章,你就会油然而生探索世间万物奥秘的兴趣,享受发现的成功。

笔者不禁要问,这两个单元基本集合了议论文、说明文两大文体,这两大文体光靠简单的读与感悟,缺少必要方法的指导,可以吗?

有鉴于这些问题,笔者以为助学内容要切实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编者语、单元主题词要在熏陶感染的同时,也要提出严格认真的训练要求。课文导读要从多层面、多角度、多重关系中实现“导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授人以渔”,在放手阅读中让学生尝试成功的乐趣和失败的苦恼,从而在自主阅读中学会读书。

2.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注释、作者介绍

云南师范大学文新学院成巧云曾撰文《初中语文教材所存问题分析》,她做过调查:“‘教材是否有助于预习和复习这’一项,一个版本有61.3%和6.6%的教师认为‘较少’或者不‘能’,另一个版本有50%和13.2%的教师认为‘较少’或者‘不能’,还有一个版本有20.7%和4.7%的教师认为‘较少’或者‘不能’。可见,在预习和复习环节中,教材的助读系统尚未发挥应有功效。”

苏教版的助读系统包括致读者、单元导语和注释,这对于广大师生来说是不够的。它删除了以往课文前的预习提示或自读提示,这会导致教师在教学中漫无目的地寻找教学突破口。

教材编者洪宗礼先生认为“实验教科书一改以往教材编者设定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学习重点的做法,并不再编写阅读引导、预习提示、读中提示、读中评点等‘助读’内容,只在题注中对作品出处、重要作者和必要背景作画龙点睛的介绍。这并非无目标教学,而是让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兴趣、需要,以及对阅读物独特的体悟、感受,自行寻找学习目标,确定学习重点,理解教学内容,摆脱‘引导’‘提示’‘评点’等各种预设的框框的束缚,发挥学习的主体作用,真正做学习语文的主人。”编者有其苦心,但据笔者2009年对外国文学作品教学情况的的问卷调查显示,有很多的同学在阅读外国文学作品时,不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作者情况、作品风格,在理解作品的内容、作品的思想感情方面也存在阻碍,觉得作者的语言晦涩难懂。他们强烈呼吁教师要补充背景资料。

如《童年的朋友》,只有书下注释①如下写道:

节选自《童年》(人民文学出版社1988年2版)。刘辽逸译。标题为编者所加。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苏联作家。《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

除此之外,再无其他补充说明。而高尔基写作《童年的朋友》这篇文章与他苦难的童年生活是密不可分的。“高尔基5岁时,做木匠的父亲去世,于是他寄居开设染坊的外祖父家。

幼年的高尔基常常陷入日渐衰微的家庭小私有者们凶狠的争吵斗殴中。后来,破了产的外祖父把老房子卖掉,在卡那特街另买了一所房子。”“在高尔基的童年,曾是织花边女工的外祖母是他‘最亲近的人’。不知有多少个夜晚,在这所老木屋里,外祖母常常坐在炕炉沿上,望着被小洋灯的亮光照耀着的小外孙,滔滔不绝地讲述勇士伊凡和悲哀的强盗母亲等许多童话。外祖母的疼爱和那些如现实生活一般不幸又闪烁着善良和理想光芒的童话,使过早就饱尝底层生活艰辛的高尔基获得了‘坚强的力量以应付困苦的生活’。同时,这些童话正如高尔基后来回忆的,‘我的头脑里充满了外祖母的童话,就像蜂房里充满甜蜜一样’。正是这些记忆给了作家以最初的丰赡的滋养。”

虽然现在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学生可以从网络、其他参考资料等处获得信息,但是,假设相关知识出现在语文课本里,那对学生将会有多大的帮助啊!

3.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

我们说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助读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语文教科书编写质量、价值和特色的一个重要指标。细观苏教版教材习题我们发现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有些练习在现有条件下完成有困难,要考虑学生的原有知识,需提供背景材料。如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探究·练习”第一题:“毕昇发明的活字版印刷术在我国及世界科技史上有怎样的地位?”学生要回答这样的问题,须先有关于我国及世界科技史的知识,如果没有,则势难回答。

练习设计中的随意性较大。如九年级下册课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后“探究·练习”第一题:“联系作者写作时的生活处境,你认为杜甫在这首诗中抒发的情怀与哪位古人在哪篇文章中抒发的情怀基本一致?你还能说出那篇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怀的名句吗?”看了这样的“探究”题,除了上面所说的需要有相关的知识储备以外,我们不禁要问,“说出哪篇文章中表达作者情怀的名句”怎么又成了这一课的“练习”?

练习形式较单一,不同课文后面练习形式相似较高,集中在整体感悟、揣摩语句、品味词语、朗读背诵等形式,没有开发更多形式的练习题。

4.关于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的旁批评点文字

试以九年级下册课文《出师表》“感悟·品味·欣赏”为例。

①从形势危急落笔,激励后主继承遗德,奋发图强。劝勉之一:开张圣听。

②劝勉之二:赏罚公平。

③劝勉之三:亲贤远任,并推荐贤臣。

④借古鉴今,郑重告诫,情深词切。

⑤追叙先帝知遇之恩和自己以身许国的经过,启发后主励精图治。

⑥表明鞠躬尽瘁、兴复汉室的心迹,激励后主自重自强。

⑦再次荐贤,切盼真能亲贤。

⑧重述前议,分清职责,寄予厚望。

⑨抒写心情,真切感人。

《出师表》被编者选入该册“学会读书(十)—知人论世读经典”主题单元,编者的“单元主题词”是:

不同的作者有不同人生际遇、不同的精神追求、不同的文字风格。每一部经典的诞生,都有特定的写作背景,又寄寓着作者某种思想感情,都会打上时代的烙印。只有从课本注释、报刊网络和相关的文献中,获得写作背景方面的信息资料,了解作者写作的情感起点,才能真正走近作者,走近作品塑造的人物,走进经典的世界。知人论世应当是解读经典的一条有效途径。

显然,编者的旁批评点文字用意似乎并不在指示学生“学会读书”这一单元学习重点。具体说,并不准备提示学生如何通过“知人论世”走进经典,哪怕是提供较为丰富的写作背景抑或是关于作者的较为完整的介绍,相反编者却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了各段段意,倒让人莫名其妙,不知何意。

5.关于课文插图

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带有插图的教科书的教学效果要优于纯文的教科书, 因为教科书的插图具有多方面的作用。然而我们发现课文中有些插图存在着形象模糊、印刷粗糙、绘画低劣等问题。

比如《曹刿论战》共有两处插图,第一处在目录前,也即扉画;另一处在课文中间。前者值得深思,画面上共有三幅小的图片,上端是写有“清人‘雍正帝祭先农坛图’,图的上方中左神位前(箭头所示)供有牺牲。”文字的图片一张,左下端是“战国玉圭”,右下端是“战国中期锦”。上端的图片我们还能知道是与文中提到的“牺牲”相关,但是图片的清晰度实在太低,根本无法辨认,有与无并没太大出入,况且书本下也有对“牺牲“一词的注释,历史书上也经常提到。这样的简单再现,平淡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思考,也很难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加深记忆,提高探究的兴趣。再如右下端的玉圭,如果教师不解释玉圭的用途——玉圭是上古重要的礼器,被广泛用作“朝觐礼见”标明等级身份及祭祀盟誓的祭器的话,学生根本不明白这幅画的用意,至多只能在猜是不是指“牺牲玉帛”中的“玉”呢,因为右下端的锦就是一种丝织品。这样的插图,我们觉得它的意义是不大的。

本文粗略地谈了一些自己的看法,力求对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助读系统提供一些信息。当然,我们要用辩证的观点看待它,如果只看到优点,则会是对学生的不负责任;如果只看到缺点,则会掩盖它的优点。笔者只是抛砖引玉,希望更多的专家、老师能来关注此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1]卢杨.《初中语文教科书的形象助读系统》,《北京教育学院学报》.第14卷第4期

[2]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语文》.七-九年级2004年11月第2版

[3]张永祥.《初中语文教科书助学系统研究—人教社 1993、2001版和苏教版的比较》.2006年5月.第1页

[4]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北京示范大学出版社.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2012年1月第1版

[5]阎立钦.倪文锦.语文教育引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5:88.

[6]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84.

[7]成巧云.初中语文教材所存问题分析[J].语文建设2007,9:13.

九年级下册语文课本范文6

【关键词】语文课堂 学生个性 爱心 教法设计 情境引导

学生的个性制约着人所有的心理活动,是产生积极性的心理动力。《中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了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个体,强调要特别关注学生的主体性要求,顺应学生的自我发展,鼓励学生的个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自我探究的学习能力。我们的教学研究,就要强调要让学生自主地学习,要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要有创造性。如何在语文课堂上真正实施新课标,让学生喜欢语文,发展个性,绽放个性之花,从而培养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笔者做了如下探究:

一、爱心可以点亮学生个性的“火花”

花有种类之别,也有开放的时间差异。要发扬学生个性首先得尊重学生个性,把学生看作与自己一起在求知道路上探索前进的朋友。“培养具有独特个性的人,应成为我们对待学生的基本态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要达到这些要求,就要求语文教师首先要作一名“爱心使者”,努力做到爱学生、爱生活以及营造一个和谐的教学氛围。我们应以利用文本,挖掘文本,去培养学生对生活、对社会的美好情感,去点亮学生个性的“火花”。

在新课程的课本中,选用了许多名家美文,其中就有很多包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内容,需要我们教师去感悟,去触动学生内心。这里以九年级上册为例,来看看新课程包含的人文性内涵。该册共六个单元,第一单元精选的五首诗歌内容丰富,手法多样,是诗人用心灵弹奏出的自然乐音。如第一课诗歌《沁园春 雪》抒发了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之情;《雨说》是一首动人的爱之歌;《星星变奏曲》是一首追求光明的希望之歌;《蛐蛐和蝈蝈》和《夜》这两首优美的田园诗,传达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作者安逸宁静的心境。试问,面对如此丰富的“爱”的内容,语文教师如果自己不是一位感情丰富的人,怎么能带领学生共同去体验呢?另外,第二单元有对亲情、爱情本质的诠释,第三单元有对人生的启示,第五单元有对人物命运的关注,都需要教师和学生用爱心去感受、去容纳。

可以说,新课程首先给我们语文教师提出的并不单单是知识、技能上的要求,更重要的是思想、情感上的。课堂上,教师如果能怀着一颗爱心,尊重学生,发扬教学民主,珍视学生的独立见解,那么,学生在课堂上将能充分地享受到课堂气氛的和谐欢快,从而促进学生良好个性的发展。

二、精心设计的教法是发展学生个性助长剂

语文课内容博大精深、灵活多变,语言生动活泼,教师很容易采用多种形式教学,激发学习兴趣,这一点是其他科目无法比的。优秀的教师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乐学、肯学,并形成好的学习氛围。教法的设计一般应紧扣两个原则:

(一)教法的设计要让学生成为课堂主角

“语文的教学就应该是一个个生命个体所进行的具体而又丰富的生命活动。”毕竟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发现过程,体验到发现知识的兴奋感和完成任务的成就感,从而使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因此,教师应增强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例如在学习《杨修之死》一文时,我放手让学生唱主角,收到了良好效果。首先我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进行讲故事比赛,目的是训练学生说话的能力、概括的能力,从而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之后要求学生分析杨修到底该不该死,学生们争着表达自己的见解,大胆地提出了不同的看法:“杨修深谋远略,但他却无法预见自己的命运,该死!”有的说:“杨修死是因为他投错了主子,他的种种做法恰恰是因为他有个性,如果在今天的社会就需要这样的人才”……争论相当激烈,对此我给予了高度评价,自然而然,激发了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学生的个性在争论中得到了发扬。我也曾经尝试让学生当老师上课,或者请学生自出巩固练习等。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对个体的关注,提供学生抒发独特感受的机会,就是真正地落实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教法的设计要具备活动性

尽量多让学生在活动实践中完成学习任务。当然,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必须因教学内容、教师和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定。现代文教学中,有些可以进行分角色表演,如《变色龙》的教学,让学生通过表演来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有些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来模拟情景等,让学生从视觉、听觉等感受文章的意蕴,体会作者的情感,如《列夫·托尔斯泰》我让学生根据文中的描述把人物画出来,看谁画得最与课文接近。然后让学生在班上任选一位同学用语言进行外貌描述,其他同学猜描述的是哪位同学。在这些多种多样教学活动中,每个学生都参与了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参与的机会,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表现能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和竞争意识。

三、情境是学生个性之花绽放的“温房”

如果让学生置身于课文的情境中,就会引发学生的喜怒哀乐,就会与作品中的人物交流,促进他们的主动学习。教师应该善于在课堂上营造文本情境,学生只有在这种情境“温房”中才能展现真实的自我。创设情境的措施如下:

(一)巧妙的语言引导

语文教师课堂教学语言除了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还应言之有情。如果教师巧妙地运用语言引导学生,描绘情境,激发感情,那么就会紧紧地锁住学生的注意力,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如九年级上册《雨说》,我这样设计导语:大自然可谓丰富多彩,且不论那斜飞的燕子、飘动的杨柳在诗人笔下是如何的生机勃勃,就是那点点雨丝也是柔情万种。那么有哪些描绘雨的诗句在你的心中驻足留恋呢?请说一说诗歌表达了什么感情?学生的心很快地置身于情境之中,与我一起去感受、去体验。学生当堂生成:“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表达喜悦之情;“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表达爱恋、温柔之态;“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表达怨恨之心等等。学生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积极地投入课文学习之中。

(二)用朗读拉近距离

朗读是感知课文的主要方式。教师如果处理好朗读不仅能把课文中的人物、情景展现出来,而且能从情感上使学生真正置身作品情境中。教师抓住朗读来再现逼真的情境,学生的体验也就自然而然地产生。如在学习史铁生的《老海棠树》中我让学生尝试“奶奶。”“奶奶!”“奶奶——”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有的学生说:他对奶奶有后悔心理,应该读出难过的语气。有的说:他对奶奶很亲近,应该读出撒娇的语气。还有学生建议注意三个喊声的标点符号……此时,学生朗读课文就能如见其人,如闻其声,进入角色之中,并读出自己心中的若瑟夫,使课本中平面的文字变成立体的形象,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与文中人物同呼吸共命运。我们能说看似简单的朗读不能体现学生个性吗?

(三)用表演诠释课文

课文选编的内容有许多都提供了情境教学的有利条件,我们可用来组织学生表演,再现课文。当然表演不一定非排练课本剧,有时几个动作、片断同样可以起到效果,而且更容易操作。让学生表演,是为了让学生对文本有更清楚的认识,以便对课文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因为表演者要对文本内容进行加工,提炼取舍,融入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带有浓浓的个性化特征。如九年级下册《孔乙己》文中有段孔乙己排出九个大钱的描写,我准备了九个硬币,请学生上来演示怎么“排”大钱,各人有各人的理解,同样就有不同的排钱方法。有一扔了之的,有一个一个按在桌上的。在表演中就不知不觉对孔乙己的心理进行了探究。在大家对孔乙己有了深入的研究以后,再让学生根据孔乙己摆阔气,掩饰心中的尴尬的心理演示排钱的动作,前后有了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就是学生在这节课的收获。

我深知:知识的积累与内化离不开主体实践,作为教师有责任将这种思想渗透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之中,把学生看作是有着独特个性、鲜活生命力的个体,热爱学生,提高学生兴趣,精心设计教法,创设情境,放手实践,尽一切手段为学生的个性化体验服务,从而让本该朝气蓬勃的孩子找回属于自己的天性,使他们的个性在文学的熏陶中绽开出鲜艳的花朵。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