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1

第二条“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

非物质文化遗产分为两类:

(一)传统的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

(二)文化空间,即定期举行传统文化活动或集中展现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的场所,兼具空间性和时间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范围包括:

(一)口头传统,包括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如神话、传说、故事、歌谣等民间文学(口头文学);

(二)传统表演艺术,包括传统音乐、舞蹈、美术、戏曲、曲艺、杂技等;

(三)传统民俗活动、礼仪、节庆;

(四)有关自然界、宇宙和社会的民间传说知识和实践,包括天文、地理、历法、气象、农业、生态环境、养生医疗等;

(五)传统手工艺术和技能,包括制造、建筑、织染、印刷等;

(六)与上述表现形式相关的文化空间。

第三条建立**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目的是:

(一)推动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保护与传承、利用;

(二)加强各族人民对中华文化整体性和历史延续性的认同,提高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意识;

(三)尊重和彰显各民族、群体或个体对中华文化的历史贡献,展示中国人文传统的丰富、多样性;

(四)鼓励各族群众、企事业单位、文化教育、科研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五)增进国内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宝贵价值的认识,促进民族民间传统文化在国内外的交流与合作。

第四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评定工作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领导小组(以下简称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实施。领导小组办公室应当与各有关部门、单位和社会组织相互配合、协调工作。

第五条**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申报项目,应是具有突出价值的民间传统文化表现形式或文化空间;或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具有典型意义;或在历史、艺术、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及文学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具体评审标准如下:

(一)具有展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民间文化创造力、文化传承性的突出价值;

(二)扎根于相关社区的文化传统,世代相传,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三)具有促进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作用,是文化交流的重要纽带;

(四)出色运用传统民间工艺技能和经验,体现高超的技艺水平;

(五)具有见证中华民族活的文化传统的独特价值;

(六)对维系优秀民族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因社会变革或缺乏保护措施而面临消失的危险。

第六条申报项目单位须提出切实可行的5-10年保护计划,并承诺采取相应的具体措施,切实加以保护。

(一)建档:通过搜集、记录、分类、编目等方式,为申报项目建立完整档案;

(二)保存: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

(三)传承:通过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等途径,使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后继有人,能够继续作为活的文化传统在有关乡村、社区尤其是青少年当中得到继承和发扬;

(四)传播:利用节日活动、展览、观摩、培训、专业性研讨等形式,通过大众传媒和互联网宣传,加深公众对该项遗产的了解和认识,促进社会共享;

(五)保护:采取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以保证该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智力成果得到保存、传承和发展,保护该项遗产的传承人(团体)对其世代相传的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所享有的权益,要防止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误解、歪曲或滥用。

第七条各区(县)文化行政部门负责对本行政区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进行汇总、筛选,经同级人民政府核定后,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市属单位可直接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申报。

第八条公民、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可向所在区(县)文化管理部门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项目申请,并由受理的区(县)文化管理部门逐级上报。申报主体为非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的,申报主体应获得申报项目传承人(团体)授权。

第九条申报市级非物质文化代表作需提交以下资料:

(一)申请报告:对申报项目名称、申报者、申报目的和意义进行说明;

(二)项目申报书:对申报项目的历史、现状、价值和濒危状况等进行说明;

(三)保护计划:对未来十年的保护目标、措施、步骤和管理机制等进行说明;

(四)其他有助于说明申报项目的必要材料。

第十条传承于不同地区并为不同社区、群体所共享的同类项目,可联合申报;联合申报须提交相关各方同意联合申报的协议书。

第十一条**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将合格的申报材料提交**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专家评审委员会(以下简称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根据本办法规定进行评审,并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提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推荐名单。

第十二条评审工作应坚持科学、民主、公正的原则。

第十三条**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媒体对**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推荐项目进行社会公示,公示期为15天。

第十四条**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评审意见和公示结果,研究确定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名单,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公布。

第十五条对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项目,申报主体必须履行其保护计划中的各项承诺,按年度向**市保护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提交实施情况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2

论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图书馆;采访

“用文字、录音、录像、数字化多媒体等手段,对保护对象进行真实、全面、系统的记录,并积极搜集有关实物资料,选定有关机构妥善保存并合理利用”,这是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中明确提出的保存办法。地方高校图书馆作为收集、传递文献信息的专门机构,有义务、有责任参加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工作,利用在文献收集工作中的各种优势,制定合理的采访原则,采取科学的方法,收集、整理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形成科学完整的体系,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传承、保护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访的原则

(一)全面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在秉承图书馆采访模式的基础上,更注重田野调查,深入非遗现场的采访。但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而且大多散落民间,由于人力、财力的限制,做到每一件非物质文化遗产都采购完备,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但在“访求”方面一定要做到全面,细致的做好访求笔记,务求每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访求记录,为进一步采购做好目录体系。

(二)层次性

2005年6月,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共有10大类518项,此后各省、市都相继按批次公布本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活态的文化,在不断发展和延续。非遗资源的采访,要明确采访的重点和范围,采访要有层次性,秉承级别采访原则,即级别越高的项目优先采集,完备收藏,先把要重点采访对象的申报材料、非遗实物、口述历史、物理环境等完备收藏,然后再梳理其他的非遗作品,形成重点项目完备收藏,一般项目零散收藏、完备记录的体系。

(三)整体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存在于特定的民族、文化氛围和地理环境中,离开特定的环境、孤立的采访传承人或是保存非遗的实物,都失去其表现的内涵。所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既要以物质的形态收集非遗的实物,还要通过音频、视频等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对其作品的描述、产生的历史背景、特定的文化氛围等,保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完整性。

(四)活态性

一切现存的非物质文化事项,都需要在与自然、现实、历史的互动中,不断生发、变异、创新,这也注定它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变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也要依据采访对象、环境、民族特性的不同保持活态性,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特定时空下立体复合的能动活动。比如徐州剪纸的传承人王桂英的剪纸技艺,心里想什么就剪什么,整个构图在剪纸过程中快速形成,每一幅作品就是一副动态的农村生活长卷。其作品在几十年的时代演变中,风格上保持原真,但作品的类型上体现活态原则,层出不穷。我们在采访的时候采取田野调查跟踪采访,不定期深入其家中,融入其生活,利用多种采访技能,体验农村生活场景,领略其剪纸技艺的演化变革。

(五)原真性

采访的原真性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采访的非遗项目是原真性的,真正的非遗应该是原生态的,人和当地生活环境形成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通过文化表达的是一种生活的理念和价值观。由于利益的驱使,现在一些非遗项目脱离了原真性本色,烙上现在机器的痕迹,这样的作品我们在采访的时候一定规避。第二,非遗的采访要保持原真性,非物质文化遗产隐藏在乡村田野,街道小巷,采访的时候不能因为地处偏远而走马观花,或者根据地方文化部门提供的非遗目录采访,而是要设身处地,深入田间地头,拉近和非遗传承人的关系,跟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制作过程,做深度采访、原真采访。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访的方法

(一)政府主导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和图书馆正常采访的最大不同点就在于,无论是哪一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都不可能避开政府部门的参与。《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十一条明确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保存工作需要,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由文化主管部门负责进行。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

申报、认定的过程中不但形成了大量文献资料,而且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之间形成密切的关系,这都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建设提供文献和人力资源,脱离地方文化主管部门单独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是行不通的。为此,徐州工程学院与徐州市文化局签订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合作协议,利用文化部门非遗文献和人脉上的优势和学校在人才、文献信息保护技术方面的优势,共同建设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研究工作。在协议的基础上,我们从徐州市文化馆采访到项目书200多种,非遗图片3000多幅,音频1000多分钟,还有大量的视频材料,更难能可贵的是在文化部门的协调帮助并征的传承人同意的情况下采购非遗实物200余件。

(二)田野调查

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必须以实地调查为主,到现场深入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和内涵,真正做到“不漏线索、不漏村镇(街道、乡)、不漏种类”。2009年我们以举办“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为契机,数次跟随地方文化主管部门深入田间地头、街道乡镇,有选择对徐州市级以上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摸底采访,细致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生背景、风土人情、传承沿袭、保护情况等,积累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并悉心拜民间传承人为师,完整采录讲述者、传承者或表演者的技艺技能和相关历史情况、人文背景、相关数据,做到资料来源清楚,内容真实,数据可靠。比如我们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王桂英老人及其技艺的采访就有五六次之多,徐州香包的传承人王振霞老师的采访更是不下十次,这些前期的亲历亲为采访调查,为后期的数字资源库建设积累了大量的资源。

(三)学生收集

作为一所地方性本科院校,我们充分利用生源大都来自本市周边的优势,弥补采访人员的不足,招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感兴趣的学生充当采访人员,并对其进行采访基础知识的培训,使其掌握基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采访技能。由于当地的学生对本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民族特性、文化氛围的耳濡目染,再加上培训所掌握的采访技能,对于他们来说,采访就变的得心应手,并能按照事先拟定好的采访项目、内容、形式、方法,做好采访笔记。学生收集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地方性特色明显,地方高校又缺乏采访人员的图书馆来说,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学生来收集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们构建非遗采访体系,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起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捐赠

徐州目前已经发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有2800多项,每一个项目在传承、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实物和技艺类目繁多、琳琅满目,靠图书馆有限的经费,在保证正常采购的基础上,采购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不现实的,况且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的、无形的遗产,凝聚了民族情结和文化认同,从另一个角度说,他是无价的。所以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采访上,我们在采取正常的采购外,鼓励传承人捐赠这种方式,我们为其颁发荣誉证书和纪念品,展示的时候特别标明捐赠者的姓名。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采访的内容

(一)文字材料

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库的文字材料包括下面几个部分:

1、项目申报书、田野调查笔记等,这方面的文献主要通过地方文化部门获取。

2、非物质文化遗产论文2009年中国·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高层论坛共收到来自全国非遗研究论文100多篇,我们把它完整的收录到非遗资料库;会议期间产生的大量会议文献;另外特别关注徐州地区地方文化研究中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论文;

3、图书通过各种采访途径,尽量全面收集各个层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专著、图书,尤其是地方文化研究方面的书籍,采访层面没有收全的图书,我们和数据库商合作,在合理使用原则框架下,按需订制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图书,保证国内研究著作的收全率,保证一本图书既有纸本,也有对应的电子文献。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

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是传统文化、制作技艺的集中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征集是一项全新的、紧迫的、艰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随着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市场经济的冲击,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资料加速消失。因此,我们多次深入传承人家中,通过捐赠、采购的方式收集非遗代表性作品,目前共收集徐州剪纸、徐州香包、邳州纸塑狮子头等代表性作品200余件。

(三)照片、音频、视频

为了更加细腻的展现徐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价值,我们专门购置高性能照相、摄像设备、非线编设备。对每一次采访调查的场景、实物、人物跟踪拍摄;采用音频设备采录传承人口述资料。对一些传统戏曲、文艺表演、手工工艺、节庆活动、祭祀活动等,更加注重影像保存。在一些民俗活动如云龙山庙会、泰山庙会的影像采集的过程中,不刻意回避一些封建的、原始的场景,在后期制作中,除采用技术手段修饰相关环节外,对拍摄的内容不加任何粉饰,保持其原真性。

(四)多媒体资源

为了把“非遗”研究与学科建设结合起来,推进学校人文学科错位发展,创建“非遗”保护与传承的课程体系,提升工科院校学生的文化素养,繁荣校园文化,我校采取一加一模式,即一位传承人帮带一位专业教师,集合传承人技艺和专业教师教学的优势,邀请传承人进入课堂,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备课笔记、教学课件、教学大纲、教案、课堂录音、录像、实习环节的设计等,我们都细致整理,录入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资源系统。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3

2013年12月4日,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审议,珠算正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是我国第30项被列为非遗的项目。而中国目前是世界上拥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国家。

此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介绍说,珠算是中国古代的重大发明,伴随中国人走过了1800多年的漫长岁月。它以简便的计算工具和独特的数理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

2009年1月,中国珠算申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但是当时申遗并未成功,中国珠算协会曾数次修改申报材料,直至昨晚传来捷报。

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早在2008年,经国务院审核批准,珠算被列入第二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各方观点

申遗成功只是起点

当务之急是要将珠算请回小学教材。虽然珠算的计算功能比不上计算机,但是有研究表明珠算在开发智力、增强儿童记忆力和注意力方面有独特优势,珠算完全可以扬长避短,成为智力开发工具,开发儿童的潜在智能。如果能将珠算入选非遗的利好转化为全社会学珠算、用珠算的氛围,那么珠算的保护才算走上了正途。

上海市珠算心算协会会长张德和等学者认为,珠算是国宝,不能丢。电子计算机不可能完全代替算盘,使用算盘和使用电子计算工具并不矛盾。专家学者们给出以下理由:加减法和一位数乘法,珠算比计算机快,珠算可以对电脑计算起到辅助作用。人们日常用得最多的计算仍然是加、减、乘、除,在这些运算中,算盘尤其显出其轻巧便捷的优点。对日常财务、统计工作中的零星计算,用算盘比计算机更方便。

丰富的实践证明,珠算除具有教育启智功能外,在培养训练财会人员优秀素质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优秀的财会人员需要具有认真仔细、快速准确的素质,而珠算的学习过程就是非常有效的训练形式。

此外,尽管电子计算机得到了广泛应用,但由于算盘不使用电池,没有辐射,因此这种古老的计算器很“环保”。

只剩下文化遗产的空壳

中国珠算当然是一种文化遗产,然而其在今天的命运却有些悲摧。作为计算工具,珠算曾经在历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且随之产生了珠算文化。但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出现,珠算的地位和作用逐渐被取代。使用算盘的人越来越少,会珠算的人越来越少。过去,珠算是小学的基础课程,可现在,不少高校会计专业已经不再教授珠算的内容了。如果说过去算盘打得好,还算是一种能力的话;现在你用算盘算账,人家可能笑话你老古董。现在的珠算,除了某些培训机构借珠心算之名开发智力,还有我们的珠心算选手在国际大赛上表演一下,实在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

没人用,没人会用,这是中国珠算面临的尴尬境地。中国珠算入选世界“非遗”,当然是一种荣誉,但更重要的是如何保护中国珠算不被社会淘汰,如何将这种文化传承下去。如果我们只是沉浸于中国珠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的荣耀中,那除了自我欣赏之外,中国珠算离消亡的命运也就不远了。

感 悟>>

珠算申遗成功后,的确传递出了一个积极信号,可以帮助珠算重新回到课堂,重新回到人们的生活中,但当前珠算面临的“没人用,没人会用的”尴尬境地确实堪忧,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寻求出路。面对流传了几千年的文化形式,当它的继续传播遇到障碍的时候,应该在新形势下寻找出路。

理性思考

珠算申遗成功了,保护与传承还须跟上

这项被称为我国第五大发明的古老算具,不仅是我国的传统文化的瑰宝,更是我国民族灿烂文化的见证和象征;不仅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国际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也产生了重大影响;不仅倾注着中国人无限的智慧和情感,“噼啪”声里更是流淌着中华血、民族魂。珠算虽不如物质文化遗产那样能带来立竿见影的GDP的增长,但其在精神文化领域创造的无形GDP则难以估量。

珠算申遗终获成功,自是可喜可贺,但申遗绝不只是认祖归宗,为争一个名分。成功了却任其躺在博物馆或生存于记忆深处,就失去了意义。所以,如何保护和传承才是关键。要让更多人知晓并认可这一国粹,让更多人参与进来,首先需要做好宣传。同时,还要做好普及推广工作。比如,将珠算重新纳入小学课程标准体系,在试点的基础上逐步推开。另外,算盘最大缺陷在于功能单一,款式陈旧,使用单调,这就需要创新,赋予其更多时尚元素,紧跟时展步伐,让学习、应用、娱乐多位一体。一旦不愿学、不想学、学了无用的现状得到改变,珠算就会一步一步走入人们的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

对于算盘,曾经告诫:不要把算盘丢掉,猴子吃桃子最危险。在对待历史文化遗产方面,我们所缺的,正是这种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忧患意识。我们当然无需像昔日那样背着算盘上路,但用心守护老祖宗的这笔精神财富,传承中华民族精魂,则是义不容辞的义务和责任。这是对历史负责,对未来负责。

感 悟>>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指出:“评选世界遗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说明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到哪里去。”我认为对待珠算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正确态度是:首先要发自内心地尊重,同时竭力保护,让它们再度回到现实生活中,让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样才能挽救这些濒临消亡的文化形式,使其得以传承。

异域透视

珠算的申遗与韩国泡菜的申遗

继中国珠算申遗成功后,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阿塞拜疆巴库通过决议,正式将韩国的腌制越冬泡菜文化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韩国泡菜是一种以蔬菜为主要原料,以各种水果、海鲜及肉料、添加鱼露为配料的发酵食品。就是这款不起眼、据说是源自中国且与国人制作的泡菜大同小异的“一碟小菜”,在韩国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地位,是韩国的一张文化名片,成为创汇增收的重要经贸商品。这么一款传统佐餐食品,早已被韩国人做成一个大产业,其不可阻挡的色香味从韩国无数个家庭的厨房溢出,几乎搅动全球数十亿人的味蕾。据称其不但出口到美国、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而且也向非洲国家出口,每年出口创汇在7000万美元以上。

韩国泡菜与中国珠算之类的文化遗产差别到底有多大,用敝乡俗话说,还真是“用算盘也算不清楚”了。

至于申遗成功之后,如果说韩国泡菜正野心勃勃地准备在国际市场上攻城掠地,在饮食文化、旅游文化、脱胎于大中华文化的“大韩文化”方面大显身手的话,那么毫不客气地说,中国珠算则仍然徘徊在迷茫的十字路口,正所谓:足将进而趑趄,口将言而嗫嚅。除了一些人在申遗等有关方面还十分热心之外,大多数人恐怕漠不关心。这不,甚至于一有人提出进课堂,就招致群起而攻之的尴尬局面;当下孩子学业这么忙,需要学习的科目那么多,谁愿意孩子再花精力去学珠算。文化遗产不受现代人待见,实在是人们始料不及的。

稍微关注一下韩国泡菜,不难发现,其长盛不衰的秘诀正在于其对于传统文化基因的守护上。韩国人喜欢自豪地宣称自己是在“泡菜坛子里长大的”,在国际交流的场合,许多名人明星都喜欢大谈特谈泡菜文化,把它提到了顽强的韩国精神之高度。而且韩国尤其巧妙地利用益生菌、氨基酸、减肥等健康元素吸引了现代人的目光。这一切都使传统文化在现代化的转型中得到铭记、融合、发扬光大,闪现出了灿烂光芒。

反观珠算,虽然说比泡菜更有文化上的来头,却早已退出了我们的文化阵地,离人们的生活越来越远。说实话,即便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恐怕很难不重蹈“申过即遗”渐行渐远的老路。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4

“在江苏能保存60多处明清建筑的古村落凤毛麟角。”南京工业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汪永平说,如果拆了就永远没了。10月24日,他带着160个学生到葛村,为这些古建筑作测绘,他甚至比村民们还着急。

葛村的价值

75岁的解建中老人对记者说:“村里人八成以上都姓解,解家祖上原住在山东衮州的葛村,北宋灭亡随康王赵构南渡时落户镇江,为纪念故土将落脚地也取名葛村。”

解氏宗祠是葛村的标志性建筑,宗祠始建于明代景泰年间,占地面积2350平方米,建筑面积1580平方米,距今已有550多年,堪称镇江地区最古老的祠堂,也是镇江市级文保单位,宗祠中精美的木雕、彩画、石雕随处可见,一面斜靠在墙上的“植本堂”匾额,落款是“清光绪十九年”。汪永平介绍说,在江南再也找不出保存这么完好、体量这么庞大的宗祠。

1949年后,解氏宗祠曾被用作公立小学,宗祠当过村委会办公室,部分还被租用过做鞋厂。直到2007年解氏后代开始修复宗祠,村委会、鞋厂搬出。当年8月26日,修复后的解氏祠堂正厅被列为镇江市文物保护单位。为修复解氏宗祠,镇江新区政府先后投入了35万元,并在拆迁其他古村落时,将旧瓦旧料送给葛村。经过几年修复,基本上恢复了宗祠的原有风貌。汪永平还曾被镇江新区政府大力支持修复解氏宗祠的举动感动。

除了宗祠,村里60多处保存完好的老宅子也是一大宝贝,清水砖、空斗墙、黑色小瓦的屋面和精致的瓦当尤其醒目。葛村38号是一处晚清老宅,大门上锈迹斑斑的铁钉拼出“尚父在此”(注:尚父即姜太公),还有蝙蝠和寿字,寓意避邪趋吉,福寿双全; 宅子里,麒麟送子、岁寒三友之类的砖雕更是随处可见。

更难得的是,这些老宅子里大多数都还住着人。142号的女主人殷冬华家是个四合院,她说:“老宅子冬暖夏凉,夏天不用空调,我们家,用一个摇头电扇就够了。”

“没有了人的生活,那些老宅不过是文化的遗迹,是死去的历史,因此保护古村落,现在的主流观点是既保住老房子,也留下原住民,这样才是整体的、活态的保护。”汪永平说。

村头那口古井从宋代一直用到今天,井边的石人是井神,至今栩栩如生,护卫着乡里和一方水土,类似的古井还有明代的一口,清代的两口。

去年7月,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出具的一份登记表上,列出的葛村传统建筑共有勤怡堂、走马楼、武秀才门堂、乐分支祠和古树名木等共62处。社发局潘大富科长向记者介绍说,那是他们为葛村申报省级历史文化名村而进行的调查,东南大学规划院也曾为葛村作过一份规划,列出的历史建筑数量超过40处。关于申报的结果,潘科长表示,他们得到的答复是,葛村“体量较小,不具备名村条件”。

江苏省名镇名村的评审由江苏省住建厅牵头进行,然而汪永平教授向江苏省住建厅城乡规划处了解情况时,得到的答复是他们从来没有收到过葛村的申报材料。换言之,是镇江市自己没有向江苏省申报历史文化名村,想申报又不申报,如此前后不一的想法耐人寻味。到底是什么原因挡住了镇江市的申报之路呢?

汪永平曾帮江苏全省各地30多个名镇名村做过申报材料,其中约有一半申报成功。他对葛村并不陌生:“葛村古建筑较多、街巷格局未受大破坏,居民基本是原住民,评上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应没有问题。”

爱村护村的村民

对于政府的拆迁计划,村民们是反对的。5组组长解建华告诉记者,镇领导到村委会召集会议,村委会成员、所有村民小组组长和党员都参加了,绝大多数意见是反对拆迁,会议不欢而散。但村里的反对意见阻挡不了上面的行动,镇里已经派人来对葛村的房屋做面积丈量,做好拆迁准备工作。

镇江新区城乡建设局网站10月8日了《丁岗镇葛村提前拆迁项目房屋拆除工程》的招标公告,在公告中,葛村的拆迁工作共被分为6个标段,工程总规模达11.97万平方米,将于今年11月启动,到2012年2月完成,拆迁规模是548户,而葛村总共有近580户人家,也就是说,千年历史的葛村基本要被拆空。

古村被拆后建什么?作为直接利益相关人,葛村的村民们却一无所知。村民们对此提出强烈质疑:按正常程序,建设项目的规划,尤其是涉及文物保护单位的项目,除了要通过网站、媒体和展览馆向全社会进行公示,还要在地块现场公示,时间不少于30日,以征求公众意见。然而拆迁在即,规划却没有与村民见面,拆迁公告也没有张贴,在程序上明显违规。村里不少人曾去镇江新区社会发展局打听,也没有得到任何答复。

记者来到丁岗镇政府,宣传委员朱翠霞明确表示,葛村的确要拆迁,但到底什么时候拆、怎么拆、拆了之后做什么,她也不知道。 记者请她帮忙联系采访镇委书记,她亦推辞。直到本刊截稿时为止,村里仍然没有张贴拆迁公告,村民们也没有被告知补偿标准。

而关于葛村古民居是否文物,是否值得保护,朱翠霞倒是明确地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没有上级文物部门的认定,怎么能说明它们是文物呢?”

“不是文保单位就可以拆除的观点是错误的。”汪永平说,江苏目前共有不可移动文物2万余处,但是被列为文物保护单位的不到4000处。汪永平是江苏省文物保护专家组成员,多年来一直都在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葛村人对古村更有感情,村民们成立了文物保护委员会,在老宅上、古天竺和古腊梅旁都标注了名称和说明,走在葛村里到处能看到这些历史的“说明书”。他们还整理古村的历史,集资修缮宗祠,对故乡的热爱溢于言表。谢韵寿家花了五六万元,采用古建筑传统工艺,用木料、青砖修缮三开间的祖居,因为这是他家十九世祖解为干的“袖山楼”原址。

10月24日测绘结束后,汪永平告诉记者,当天测绘的古建筑有50多处,从平面图上看,古村核心区的结构布局和街巷肌理基本保存完好。汪永平说,一个古村落所保留下来的,不仅是老房子、老街巷、古井、古树等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人们世代生活形成的生活方式、民风民俗、方言和手工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共同构成了乡土中国存活至今的社会生态。

但这些道理,都阻挡不了政府拆迁的决心。

能否幸免于难?

葛村拆迁后干什么?

记者在镇江新区网站“投资指南”栏目的中小企业园的介绍里有了收获。比对园区设计图和镇江新区地图后,记者发现在园区设计图上,葛村被划成一个个规整的条块,西部用于工业和孵化中心,中部和东部将建设标准厂房、居住区、公园等,几十处古建筑在设计图上根本杳无踪迹。

这份2010年1月29日的网页上写道,园区一期“规划用地面积约2.97平方公里……2010年将完成一期安置房建设和10万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厂房及配套商务中心”……

而大港股份 (002077)今年 3月2日公告称,公司与镇江新区经济开发总公司签订了中小企业园《标准厂房项目委建协议》,协议金额暂定3亿元;在此之前,镇江新区于去年11月公告,对中小企业园一期厂房太阳能电站、室内外装修、场内附属道路工程进行招标,招标金额2000万元……产业化步伐正在逼近,各路资本呼啸而来,古村落似乎已在劫难逃。

事实上,村民解怀相告诉记者,早在去年5月,园区覆盖的罗家、孔家和葛村西片区就已经启动了拆迁。

葛村也只不过是镇江新区大开发棋盘上的一颗小棋子。镇江新区正在推进一个“两城五区十园”的宏大开发计划,葛村所在的大港片区则要打造成滨江产业新城。一份《大港片区概念规划》显示,该片区建设用地规模达80平方公里,要建设光伏产业园、静脉产业园、工程技术创新园、风电园等10多个产业园。

今年1月4日, 镇江新区管委会主任罗洪明在2011年工作部署会上讲话时说:“全年新增创新载体面积突破50万平方米,力争总量超越常州高新区。”根据“两城五区十园”计划,镇江新区到2013年末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500亿元,主城区面积扩大到近50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30余万,这里正在进行一场狂飙突进式的大开发。

问题是,城市化、现代化一定要以牺牲历史文化遗产为代价吗?葛村等古村落非拆不可吗?

镇江新区政府也曾资助葛村修复解氏宗祠,并做了古民居等历史文化遗产调查,准备申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村,从这些举措和当初领导的表态来看,当地政府确实想过“在保护中发展”的思路,为什么后来又变了呢?

对于这个问题,潘大富支支吾吾,但他向记者保证,作为文物保护工作者,他是希望保护住葛村历史文化遗产的。他甚至打开电脑,向记者展示了一个PPT文件,显示东南大学规划设计学院为葛村做的新社区发展规划,其中对活用历史文化遗产和古民居保护都提出了对策,正如潘大富所言“要保护也要发展”。

但现在一切都变了,在镇江新区,当城市化浪潮以摧枯拉朽之势扫荡乡村,动辄上百亿、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开发中,很多古村落已经荡然无存,现在又轮到葛村了,它能幸免于难吗?

为了避免悲剧发生,汪永平已经紧急向江苏省文物局报告。事实上,江苏省委刚刚召开的十一届十二次全会也将保护文化遗产、守护精神家园写进了《文化建设工程意见》。

最近,著名作家、中国文联副主席冯骥才也向总理提议保护古村落。他对记者说,据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进行的普查显示,中国保存状况较好的古村落,已经由2005年间的5000个左右,锐减至现在的2000~3000个。

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范文5

6月底的一个早晨,在春缘堂茶庄,就着一壶醇香的普洱茶,眼前杯中的茶汤色透黄亦或些许的绿色。我们和阿本枝聊起了南涧跳菜,聊起人生。阿本枝一对随和的眯眼轻松愉悦地望着我们,友善,亲切。喜欢他的处世姿态,本色待人,是几斤几两就出示几斤几两,不吹大泡泡也不自我萎缩。一时,我们觉得和他距离为零,仿佛早就很熟稔了似的,所以也很放松地跟他交谈。他的话,将我们的思绪带到40多年前。

1962年7月,在誉满哀牢山上段彝族民间艺人“歌郎头”(即彝族娱乐性舞蹈打歌的领舞者)阿玉帮家里,一个小男孩呱呱坠地,身上流淌着民间艺人血液的他――从小就被当“歌郎头”的父亲背在背上去打歌,襁褓中就在父亲身上自然而然地接受着打歌舞蹈韵律的熏陶,“苍蝇搓脚”、“喜鹊蹲窝”、“公羊打架”、“正喜歌”、“老鸹歌”等等一些复杂技巧性的动作、组合套路的要领早就被幼小的阿本枝默记在心中。

1969年至1978年他完成了与同龄人一样的学业。在校期间,酷爱文艺,无论到哪级学校都是文艺骨干。高中毕业回乡后,故乡浓浓的乡音,悠悠流淌的把边江,丛林中飘扬的牧童无曲无谱的山歌,给这位酷爱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彝家后生以许许多多的灵感和遐想。他如一块海绵在尽力地吸取民族文化的丰富营养。

1979年,中华大地到处都沐浴在改革开放的春风里。在滇西无量山中,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喜悦中,血气方刚的阿本枝腰间别着芦笙,手中捏着笛子,悄悄地背着家人溜出了家门,直奔村边的一块空地,原来这里是村民们正在用传统的打歌来欢庆改革开放。他以“初生牛犊不怕虎”之势,挤进了里三圈外三圈的打歌队伍。看着打歌人的脚步,随着抑扬顿挫的音乐节奏,很快融入到打歌队伍中。不知不觉中,太阳偏西,夜幕慢慢降临。一堆篝火燃烧起来,“打歌要打三跺脚,跺起黄灰做得药”的调子在夜幕下显得更加嘹亮,火焰闪闪,笑声不断,对空当歌,他很快就和这片土地与这里的人们达到了水融的境界。夜很深了,但他觉得全身有使不完的劲,仍在围着篝火与村里人舞动着脚步。有人跳累了离开舞场,但很快又有人补充上,空地上的人们没有减少。东方露出鱼肚白时,阿本枝才发觉自己已与村民们共同度过了一天一夜。阿本枝在这里围着篝火歌唱,听着旋律跳舞,这是他第一次融入打歌。理解了彝族是火、虎的崇拜者,大地的敬仰者,歌舞的伴随者的含意。

从此,怀着对父亲的敬意,对民间舞蹈的狂热的喜爱和好奇,年轻的阿本枝开始频频出没于无量山中大大小小的打歌场,在与无数民间“歌郎头”对弈切磋中,他的打歌技巧快速提高,小小年纪的他早早就学会纵歌如狂,他不仅能单手持笙边吹、边跳,边用另一只手指挥全场打歌,而且也能将笙管对地,反吹芦笙,同样指挥打歌。在他的家乡方圆数十里,逢遇喜事、丧事人们都喜欢请他当“歌郎头”,组织打歌,由他当“歌郎头”的打歌场,夜夜皆是通宵达旦,众舞者望日思归。他的打歌风格情绪饱满,动作略带夸张,富有表演性,常以“狂猴追风”等这些带有技巧性的“阿式”动作和多变的舞姿众舞者的情绪,使打歌的场面更加热烈壮观,因而深受主客双方的喜爱。

我们问他怎样由一个歌舞爱好者成为一个民族民间艺人,一个国内外观众喜爱的艺人?他温和地一笑:“我比较幸运,遇到了两位好的老师,还遇到几位一直关心支持我的领导,以及许多真诚的朋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980年,阿本枝走上了讲台,成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校园,在教书育人之余,阿本枝醉心于民族民间歌舞艺术,在简易操场上,不时可以看到吹芦笙或笛子的他,一个人如醉如痴地跳起“三翻三转”、“半翻半转”;在老百姓家的婚宴上,他身穿羊披,手托“托盘”,迈着轻盈的步伐,穿梭于餐桌与餐桌之间,时而“公羊打架”,时而“苍蝇搓脚”,时而“狂猴追风”,引得客人一阵阵喝彩声。在村与村的热闹婚宴上,阿本枝极具艺术感染力的打歌和幽默的跳菜绝技越来越被乡亲们喜爱。只要有他参加的婚礼,新郎和新娘被认为是最体面最幸福的新人。这样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到无量卫国的下朵扎,那是一个民间跳菜高手云集的小山村,这个村里的跳菜艺人认为,阿本枝的跳菜技术并没有民间传说那么出色,总想找个机会让他出出洋相。早也盼,晚也盼,这样的机会终于被他们盼来了。这年的冬天,下朵扎的一户人家办喜事,请了阿本枝跳菜,大师傅在阿本枝装菜的托盘中放了16碗菜,分别是最重的豆腐和豆芽,一般情况跳菜时托盘里就放8碗菜,在阿本枝上场跳菜的时候,在场的艺人谁都不去帮他下菜。好个阿本枝,只见他从容自如,在下朵扎跳菜艺人谈笑之间,屈膝、抬腿、拧腰,每个动作流畅连贯,让人目不暇接;有时脚踏方阵,脚下功夫让人想到这是不是过去李文学的彝族义战至此;有时如喜鹊蹲窝,不停地跳跃,一踢腿一转身,每个动作如行云流水一样连在一起。整整一个钟头,阿本枝都是在不停的舞蹈中,轮番表演的绝技让在场的客人如醉如痴,拍手叫绝。本来是一场想要阿本枝出丑的跳菜,反而成了阿本枝展示跳菜技艺的“舞台”,下朵扎的跳菜艺人从此心服口服地对阿本枝“俯首称臣”。

1984年,阿本枝作为临时工进入县文工队。在县城里的舞台上,他如鱼得水,与马如华老师一同跑乡村,访艺人,潜心记录彝族歌舞。半年后,由于各种原因,他不得不依依不舍地离开县城,返回到乡村老家。文工队领导当然舍不得他的离开,于是专程到他家中找他,做思想工作,告诉他可以让他转正,成为县里的一位专业文艺工作者。为了不让家中三代人的生活重担让妻子一人承担,他痛苦地放弃了进城工作的机会。再次开始了家门口的代课、打歌、放电影、林管员等一些工作。

1986年,在南涧第一代乡土艺术家马如华的精心培养下,年轻的阿本枝开始在民族民间歌舞艺术舞台上崭露头角。这年阿本枝随南涧农民打歌队两次进京参加了“全国民族民间音乐舞蹈大赛”,演出了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集体舞蹈节目《彝族打歌》、三人舞《山鸡情》,这两个节目是云南省七个送京参加“全国民间音乐舞蹈录像比赛”的舞蹈节目之一、之二,阿本枝和同伴们随云南民族民俗舞蹈赴京演出团一道,在北京进行了历时45天,多达65场的展览演出,深受北京各界人士的好评,尤其受到北京舞蹈界各专家名流的高度评价。特别是为在北京中央少数民族委员、各国驻华使节和文化参赞,以及外国来华从事舞蹈研究的学生、专家们分别进行的专场演出,更是引起了强烈反响。美国加州大学教授、著名舞蹈家王仁璐女士给予高度评价,也受到世界民间舞蹈研究家们的关注和重视,在国际民间舞蹈讨论会上,它被提为世界重点保护节目之一。两个节目分别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编导一等奖、表演二等奖和丰收奖。

从北京载誉归来后,他对传承民族民间艺术热情更高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活跃在农村业余文艺舞台上,1990年被共青团大理州委员会授予“活跃农村文艺的带头人”光荣称号。1998年获“大理州十大杰出青年”提名奖。

1991年,县文化馆的马如华――将阿本枝带上艺术之路的恩师又来到他家,在将彝族打歌成功搬上舞台,并取得巨大成功后,马老师选择了激流勇退,就要到玉溪群众艺术馆任职了。这一次马老师是来告别的。在阿本枝家里,两人谈家庭、谈民间艺术、谈人生、谈爱情,直到天亮。马老师启程了,告别语是“南涧的文化需要你,你记住了!”

就在马如华准备启程前往玉溪时,阿本枝终于出现在他的面前,两人相拥在一起,那是文化人的文脉相传,那是惺惺相惜的情感,个中滋味只有他俩才能体会得到。马老师向县里领导和亲人说:“南涧文化会发扬光大的,因为有阿本枝,希望阿本枝早日和文工队的编导一起把我记载在南涧民间舞蹈集成里的跳菜搬上舞台。”

1991年,经过长时间的构思创作,南涧县文工队的编导杨一忠,在阿本枝配合下,运用彝族打歌的动作和步伐,精心设计以60名戴着大耳环,光头顶着装有红烧肉托盘的彝家汉子表演的跳菜,在三月街民族节上闪亮登场。跳菜一经面世,立即以非凡的艺术感染力吸引观众眼球,成为专家与观众一直看好的美味“佳肴”,连著名舞蹈家杨丽萍也为之折服。演出结束后,杨丽萍亲自到跳菜表演队下榻的苍山饭店向杨一忠和阿本枝表示祝贺。因为彼此钟情的跳菜艺术,阿本枝与杨一忠这对有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家庭出身的文化人,成为了比亲兄弟还要亲的不同民族朋友。在阿本枝心中,在他30年艺术人生道路上,马如华和杨一忠是两位永远值得他尊敬的老师和朋友。

1991年“三月街”开始,这对兄弟搭档先后合作编创了“跳菜”、“跳新”、“跳酒”、“哀牢枭雄”等一批优秀节目,在历届三月街大型文艺表演中连夺桂冠。跳菜还在第三届中国艺术节上获得舞台节目一等奖殊荣。在1998年底杨一忠调走之前,像这样经典的合作很多。1994年,杨一忠和阿本枝率跳菜表演队参加“中国舞三峡之夏”,为三峡工程呐喊助威,杨一忠、阿本枝等18条彝家汉子幽默和风趣的表演,征服了中国舞蹈界戴爱莲、张苛等泰斗,将南涧彝家人的风采永远镌刻在支援三峡工程建设的丰碑上。1995年,这对兄弟搭档再次携手带队上北京、下广州、闯深圳、上海,进行了为期5个月的巡回演出,创造了南涧跳菜的一个又一个辉煌,让南涧跳菜蜚声海内外。

1995年,在国税局成立一周年之际,杨一忠与阿本枝携手合作,凭借《生命之歌》精彩表演,为南涧国税局拿回了大理州国税系统调演一等奖。看好阿本枝的艺术才能,南涧国税局向阿本枝伸出橄榄枝,国税领导邀请他加盟国税队伍,对于这被许多人看作从糠箩跳到米箩里的机会,阿本枝婉言谢绝了,皆因心中的跳菜艺术。他说:“古人云,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由于文化部门不拘一格用人才,让我有机会在年近而立之际,能够由一名文艺爱好者成为一名专业文艺工作者,我不能撒手离开。”1996年,省政府下派到云南民族村任村长的花泽芬派人到南涧,请阿本枝到昆明民族村工作,他谢绝了。1998年底,在与他合作多年的杨一忠老师调离南涧,与他多年一起跳菜的何昌元、普李兵、段爱东等跳菜队员纷纷另谋出路寻求新的发展之际,阿本枝的选择还是坚持。2003年,花泽芬调入昆明世博园工作后,再次派人到南涧,诚恳邀请阿本枝加盟昆明世博园,月工资高达3000元,他还是选择了谢绝。

自1991年在“三月街”演出认识后,阿本枝给杨丽萍留下了深刻印象。1994年她特邀杨一忠、阿本枝及南涧农民演员参加杨丽萍主演的《兰陵王》拍摄;2001年邀请他到昆明加盟杨丽萍舞蹈学校,2003年杨丽萍再次邀请他加入“云南印象”剧组,并对他说,“你不来会后悔的”,阿本枝一次又一次被杨丽萍的真情感动,答应受聘为特邀民族民间舞蹈教师;2002年,机遇再一次垂青于他,大理旅游集团发函调他去州府工作。但是为了心中的跳菜艺术,阿本枝再一次选择坚持留在南涧。

1980年开始在村里跳菜,转眼三十年。阿本枝歌唱遍了南涧的山山水水,他的舞从山间田野跳向繁华都市,跳进艺术殿堂。近年来阿本枝和他的同伴们参加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天天饮食》、《茶马古道》演出好评如潮,2000年在全国第十届“群星奖”舞蹈比赛中,他编导的“南涧跳菜”在全国民族民间大型广场舞蹈比赛中荣获铜奖。“跳菜王子”、“大胡子”的美名也随着舞蹈传遍四方。从1992年2月参加第三届中国艺术节“跳云南”晚会获表演一等奖开始,各种荣誉像滚雪球似的授予了“跳菜”。2005年8月由杨一忠编导的跳菜又荣获了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一等奖。2008年6月,由县人民政府组织,阿本枝和云南农业大学副教授秦莹、南涧文化馆陈登翔撰写的申报材料顺利通过国家文化部的审核,“南涧跳菜”进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5月,阿本枝任编导兼艺术顾问及嘉宾主持的“南涧跳菜无量情”演出团,赴央视完成了《民歌・中国》节目的录制,将古朴的南涧跳菜文化艺术完美地展现在央视荧屏上;6月1日至2日,阿本枝编导的“南涧跳菜”作为云南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品参加了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的4场演出活动。30名彝家汉子,奇特的造型,刚劲、粗犷的舞步,热情奔放、个性张扬的表演,不仅征服了现场观众和中外嘉宾,也得到专家学者的公认,受到大会组委会的好评,被第二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组委会授予“太阳神鸟表演银奖”。南涧跳菜在成都再次引发新一轮云南民间舞蹈冲击波。赞誉声中的“跳菜”不仅让外界认识了一种反映彝族精神的舞蹈,更让南涧出了名,政府借此推出一系列举措打造南涧“跳菜”名片,让南涧的形象更加突出,声音更加洪亮。目前,只要提到“跳菜”人们就会想到南涧,就会想到阿本枝,正是阿本枝30年痴心不改的坚持,让“跳菜”艺术不断得到创新发展,“跳菜”让南涧走上了一条为世人所瞩目的全新之路。

作为一名民族民间艺术家,阿本枝的目光总是敏锐的,丰富灿烂的民族民间艺术也滋养着他的创作灵感,他用自己的智慧将跳菜艺术传承与保护、发展与创新相结合,将南涧经典民族民间舞蹈打歌和跳菜艺术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丰富了跳菜文化艺术的内涵,将南涧跳菜风格和流派由最早的“宴席跳菜”发展为“乡村跳菜”和“宾馆跳菜”两种表现方式。将“舞台跳菜”发展为“舞台跳菜”和“广场跳菜”。2001年8月,南涧县举办了被外地观众公认为“云南水平、大理气派、南涧特色”的首届“南涧跳菜艺术节”,32支代表队2243名演员表演的大型文艺汇演由他担任总编导,这是南涧跳菜艺术的一次完美呈现,金孔雀杨丽萍亲临南涧倾情演出《雀之灵》。她深情地说:“我就冲你们首届南涧跳菜艺术节这幅杰作而来。”南涧县像这样的大型活动、文艺演出活动的总编导总是离不开阿本枝。他创作了《命肝心》、《斛度格》等一些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的艺术作品。2006年《斛度格》还获得云南省首届酒歌大赛金奖。他还将多年来的跳菜艺术创作、表演感悟进行理论升华总结,形成理论文章刊发在《民族艺术研究》、《大理学院院报》等期刊上。发现和培养跳菜演员,他乐此不疲,他通过参加三月街民族节、举办南涧首届跳菜艺术节等大型演出活动,发现和培养、培训南涧跳菜艺人10000多人,让“南涧跳菜”后继有人。经他培养和推介的跳菜艺人现在深圳、昆明等省内外就业,特别是在“云南印象”和“云南人家”工作的人员,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他很忙,在两个多小时的时间里,采访多次被电话打断。“非遗节”组委会也来电与他联系“南涧跳菜”演出获奖颁奖事宜,火把节活动还等他组织策划,青歌赛南涧参赛选手还等他辅导,南涧跳菜参加第八届中国摄影艺术节节目还等他去编排,南涧跳菜外出演出市场还等待他去开拓。培养人才、开拓市场、策划演出,在弘扬和传承南涧跳菜艺术道路上,阿本枝有永远做不完的事。30年来跳菜艺术已经深深融入了阿本枝的生命。阿本枝对笔者说,是跳菜艺术点亮了他的生命,让他的人生如此精彩,是两位老师真诚的情感温暖了他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