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范文1
【关键词】高中语文 文言文教学 理解能力
文言文属于高中语文学科中的一项基础学习内容。新课改已经对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活动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的理解能力,需要教师不断地扩大知识面、提高教学技能、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方法,并且构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
一、提高高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的重要性
由于文言文在现实生活中应用的机会较少,在教学中无法将其与生活实际有效的结合起来,使得学生对文言文内容的学习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排斥心理,给文言文教学带来了一定的挑战。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具有以下两方面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是对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精髓的领悟。文言文作为我国古代文学艺术的一种形式,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古典文学,通过文言文的学习逐渐领悟到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实现继承。
二是提高学生个人文化素养水平。对文言文的学习实际上也是一个提高学生个体文化素养水平的过程,高中语文中的许多文言文作品,都是经过了数百年的传承而积累下来的,蕴含了丰富的人文思想和语言美感,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实现对自身审美情操和道德素质的培养。
二、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文言文理解能力有效提高途径
1.反复朗读,领悟内涵
对于高中文言文教学而言,要想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最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反复朗读,朗读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作品逐渐了解的过程,学生能够对作品形成一个初步的了解,为教师日后教学打好基础,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文言文作品通常都讲究“抑扬顿挫”,学生在反复朗读的过程中能够提高语感,对作品的脉络实现疏通。例如,在教学苏轼的《赤壁赋》之前,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对文章进行反复的朗读,还可以让同学听取专业的朗读课件,通过对辞藻华丽、对仗工整的把握,使得学生能够初步构建起一幅苏轼的“月夜游玩图”,同时还能帮助学生实现对全文内容大意的疏通。
2.背景介绍,增加兴趣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仅仅对作品的字句进行解释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作者的个人背景、时代政治背景以及文化背景等实现全面的了解,使学生能够切实的理解作者当时的心情。例如,在教学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时,教师要对作者的背景进行详细的介绍:李白具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一心想做大事业,在进入朝廷之后却难以忍受对皇帝的阿谀奉承,最后辞官远游,自由生活,而《梦游天姥吟留别》就是在李白游至此地所创作的;同时向学生介绍天姥山,还可以邀请去此地旅游过的同学谈谈感想,使学生对作品产生一定的学习兴趣,从而更有效的去理解作品中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3.对比分析,开拓思维
对比分析法是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理解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文言文教学中,通过实现字与词、句与句之间的异同比较分析,能够让学生对字句释义得到深入透彻的了解,使学生的思维空间得到开拓。例如,在《渔父》“渔父见而问之”一句中的“见”字是“看见”的意思,而在“是以见放”句中的“见”字则被解释为“被动”的意思,另外,在《陈情表》文中“生孩六月,慈父见背”句中的“见”又代表第一人称“我”的意思,通过对三个不同释义的对比,使学生对“见”字在不同语境中的使用方法实现了全方位的把握,并能够举一反三,应用到其他作品的理解当中,例如《鸿门宴》中“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中“为”字的不同释义。
4.体会情感,产生共鸣
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学生理解能力不高的现状,其主要的原因是学生无法与作者之间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因而也就无法理解到作品字里行间所蕴含的深意。因此,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必须以作品内容为核心,充分的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在讲授《祭十二郎文》一文时,教师应该从多个角度去引导学生切实的体会到“内心负疚”之情、“家道败落”之感以及“人世无常”之痛,使学生能够对作者的感情变化做到有效的把握,特别是在作者接到十二郎去世噩耗时候的那种意外和震惊的心理情绪,以提高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
5.多媒体教学,营造氛围
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能力,教师应该积极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多媒体资源来辅助对文言文的教学,使得课堂教学的环境较为轻松;而且多媒体教学方式还能够将文言文的内容更加直观、形象的展现在学生面前。例如,在讲授《烛之武退秦师》一文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系统向学生进行录音和视频的播放,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读、看等多方面的感官,提高自身的理解能力;除此之外,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的扮演,使学生在表演的过程中实现对人物性格的心理变化的把握。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范文2
在高考对考生“诗歌的阅读与理解”一项的考查中,考生的得分率不是很高。试析其缘由,有的是没有找准解读诗歌的切入点进而没有理解诗歌的内容,有的是答题思路混乱不清,更有甚者是答非所问,有的是诗歌鉴赏术语使用不当,还有的是答题不全面、不规范。笔者认为,考生得分不高的关键还是在于对诗歌的解读出现差错,可谓“一步错步步错”,最后的结局必定是满盘皆输。那么,如何在平时的诗歌教学中,让学生准确把握诗歌的内容呢?朗读,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朗读是学习语言文字,驾驭语言文字和运用语言文字的重要手段,也是培养学生表达思想、发表见解的重要途径。文字语言本身就有感染力,但把文字语言变为有声语言时,那感人的力量会更强烈。因为朗读语言里,除了包含文字语言的情感、理性光辉外,还包含着朗读者深刻的体味、独特的感受、熟练的技巧和声音的魅力,自然就会使听者(包括读者)动容。古人读书是讲究吟诵之道的,它要求学习古典诗歌时能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读出韵味。诗歌是以言简意赅为特点的,如何体悟诗歌中所蕴含的丰富情感,那就必须靠“读”。
正确地朗读,才能对文本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例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姥”字,学生经常误读为lǎo。“姥mǔ”,本是老年妇女的俗称。结合课文注释可以得知传说曾有登此山者听到天姥歌谣之声,故名,给文章增添了几许浪漫主义色彩。再如“洞天石扉,訇然中开”中的“訇”字,学生很少认识这个字,不查字典的话是很难读准确的。象声词“訇”非常贴切地写出了以山石为门打开时的巨大轰鸣声,非常地形象具体。
流利地朗读,是建立在对诗歌理解的基础之上的。要想诗歌读得流利顺畅,在断句方面就必须正确。对诗歌的理解是一个渐进内化的过程,要理解,就必须在动口的时候做到“心到”。例如:辛弃疾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中的一句“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学生在朗读时,那到底应读“看了(lē)”还是“看了(liǎo)”呢?“看了(lē)”只是强调了看吴钩的这件事情,而“看了(liǎo)”当“看过、看完”讲,含有“看了又看”之义。有学生就会反问,作者反复看吴钩的意图何在。教师可以点拨,“吴钩”是一种兵器,再引导学生尝试想象作者反复看吴钩的动作以及心理,让学生表达出来。再结合下半句“栏干拍遍”的“遍”字的分析,一位满腔热血、立志为国杀敌而又不得的壮士的形象就跃然纸上了。接下来的“无人会,登临意”更是直接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抑郁苦闷的心情。
有感情地朗读,是判断学生是否理解诗歌内涵的依据。朗读本身就是代作者表达心声。朗读训练多了,无疑会提高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使语言流畅、表情丰富、表达到位。不同的诗歌内容和情感,就要求读者要根据实际情况,注意轻重缓急,读出情感。这对学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只有真正读出感情来了,那么诗歌的情感也就喷泄而出了。
有的学生认为,“读歌”就只要动口即可,其实不然。诵读诗歌,必须做到”口到,心到”。朗读的方式形式多样,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随意切换。
在高中语文诗歌的朗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以下几种有效的形式,来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
教师范读,作学生的榜样。教师范读将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朗读,语气、语调、音量、节奏、声调等都会成为一种潜在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感染学生,启迪心智,唤起注意,会身临其境,产生丰富的情感想象,与作品中的人、物共鸣进而用心去读,真正领略语言文字的魅力。正符合了《新课程》提倡的师生对话,生本对话。语音是口耳之学,教师能用标准的普通话范读,准确传达作品的情感,模仿力强的学生就能以听助读,在模仿中纠正自己的发音、语气等方面错误,掌握朗读方法,提高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能力。但是,值得一提的是一节课中范读不能太多,要尽可能多地留些时间让学生自己练读。当需要借助读来帮助学生分清段中的内容、层次时,宜用引读;当需要渲染气氛、推波助澜时,宜用齐读。但要慎用齐读,齐读虽有造声势、烘气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观念有益,但也可能产生“滥竽充数”和唱读的不良效果。
配乐朗读,可以调动学生的视听感官,更容易感受到朗诵的内容所要表达的内涵,让学生更有兴趣;不配乐听的人要认认真真听才能明白朗诵的内容。歌曲有着优美的旋律,又有着美好的意境。配上乐曲来朗读,可以营造情境,能使学生尽快进入角色,活跃课堂气氛,愉悦学生的心情,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有助于理解课文内容。进行配乐朗读时,应注意乐曲的意境、格调和旋律,它们应与课文内容相协调。欢快的乐曲应与喜剧性的内容相配,低沉的乐曲应与悲剧性的内容相配。配乐朗读的乐声不能太响,以免产生负面影响。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范文3
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是一种文化素养,尤其是古诗,是古代文学的精华所在,它脍炙人口,对中学生来说,是学习古代文化的一个切入点,学好诗歌,懂些诗歌尤为重要。而学好诗歌,朗诵就是最基本切入点,是诗歌阅读的第一要着。《唐诗宋词选读》(苏教版)共有古诗词62首,其中需要重点学习的有38首。作为自主学习的选修教材而言,通过朗读来感悟就显得尤为重要。
首先,朗诵诗歌可以感受语言美
朗诵使诗歌入于眼,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多方感知,对文章感受极为深刻。朗读以至于成诵,诗歌对学生的影响才会潜移默化。诵“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而生物是人非的人世喟叹;诵“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而生逝者如斯的伤感之情;读“莫见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自会如李颀般愁听鸿雁,惦念故友,唏嘘不已。
诗歌语言形象、精炼,这就要求学生用心去读,久而久之,培养了语感,进而化为自己的东西,终身受益。
其次,朗诵可以体味感情美
古人云:“诗缘情”,“情动而辞发”。朗读者必须披文以入情,表情以达意。这要求学生朗读时必须先体会作者的感情,以自己的人生经验,务求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共鸣,方能打动听众。没有感情的朗诵肯定是不成功的。李白的《将进酒》要读出其豪放不羁之情,岳飞的《满江红》要读出激越铿锵来,李清照的《醉花阴》要读出她的忧愁孤苦……。文章的感情并不单一,朗读者更需留心。另外,文章言尽而意无穷处,更需细心揣摩。
再次,朗读能再现形象美
我们可以通过对作品形象的载体——文字加以联想和想象,使之在朗读者心中形成“内心视象”,当自己的“内心视象”与作者契合了,也就深得文章意旨了。朗读要打动人,也非得建立起自己的“内心视象”不可,并在朗读中贯彻之,使听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嗅其味,如扪其形。诵读《梦游天姥吟留别》须在脑海中确立傲视权贵,抗议社会,捍卫人格的李白形象。读《旅夜书怀》一个夜愁不寐,飘泊无依,孤寂愤懑的形象呼之欲出。读《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如能凸现辛弃疾睹国事靡烂,痛壮志未酬,于豪壮中略见悲凉之“视象”,诵读与再现形象就相得益彰了。
第四,诵读可以理解思想美
古人读书当是今人之朗诵。朱熹曾说:“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字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得尔。”朱自清也认为:要增进学生理解和写作的语文能力,得从正确的朗诵教学入手。深刻理解文章思想是朗诵的先决条件,同样,学生也因朗诵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和领悟。
第五,诵读能启悟人性美
朱光潜说得好:“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媒介,能够欣赏诗的人们不但对于其他种类文学可有真确的了解,而且也决不会觉到人生是干枯的。”高中教材中所选诗歌遵循了新大纲“文质兼美”“有利于开拓学生视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要求,它们都是经典之作,能反映诗歌传承的文史脉络,具有深厚的文化思想内涵。如学生心高气盛、自信自大,不妨美读《诗经》;如果心浮气躁、好高骛远,多读陶潜、义山、杜牧之诗,常诵李煜、柳永、易安之词;如果心情悒郁、心胸狭窄,多读李白诗、边塞诗及苏辛、放翁词,自会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豪情壮志和“会须一饮三百杯”“与尔同销万古愁”的洒脱俊逸。总之,通过多次美读,学生将诗情、诗意、诗境、诗性潜藏于心,于美读中便也多了一份豪情壮志、多了一份从容雅趣、多了一份俊逸洒脱、多了一份哀婉凄恻……人性被启悟,性情被陶冶。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范文4
【关键词】高中语文课堂;学生静心阅读;教师精讲;学生感悟
从教近十年,经历过初上讲台的激情澎湃、略识教法的从容不惊到缺少超越的平淡无奇;经历过课堂上以师为范的成就与精彩,师生互动的愉悦与收获,也有缺少创新的一言堂。回顾执教历程,虽然不长,亦有点滴的真切感悟。高中语文课堂真正的可贵之处在于,学生静心阅读,老师精心点拨精讲,学生真正有所感悟。我认为,在目前人心浮躁的现实社会里,一位优秀的语文老师不是给学生多少知识,也不是在课堂上如何精彩地表现自己,而是扎实有效地培养学生静心读书与思考感悟的习惯。
学生的读应该是语文课堂的本质。学生真正融入读悟的境界,避免表面化的热闹,才应是语文老师孜孜以求的课堂。我认为,让课上学生真正融入情景的有效办法就是学生发自内心的读。读的形式可以是学生大声有感地朗读、快速粗略地读、尤其是静心深入地精心研读。教师在教授《将进酒》《梦游天姥吟留别》《春江花月夜》《一剪梅》等名篇时,可以尝试老师范读和学生自由朗读的形式,甚至尝试同一学生在研读文本前后比较式朗读的形式;在训练学生把握文脉能力的时候,完全可以采用速读的形式,也有助于强化学生进入阅读情景的能力;而要真正完成文本的理解与赏析,则需要培养学生静心研读的能力。
首先,应该找准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着手培养阅读感。我清晰地记得学生在静心阅读《掐辫子》(2012年山东高考的现代文阅读题)一文时的情景,学生一时浮躁的心似乎沉静下来,静得出奇的教室、柔和的眼神、若有所思的样子,认真仔细的批注,一定是文本中那位善良懂事出生城市却不嫌弃农村男友、视对方父母为己父母的质朴女孩把这帮懵懂中渴望爱情但爱情观又不成熟的孩子们感染了,男生中有叹气声,女生中有会心一笑的,此时的我已经无须多语,只需认真倾听他们的心声,或有感而发,或朗读一下自己特有感触的文段句子,而我只要精讲点拨一下,我的教学目标就已经达到了,还有什么更精彩的讲解语言可以胜过学生自身对文本阅读所产生的震撼力与感悟力呢!
其次,教师应该结合学情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例如宋飞老师的《雷雨》省级公开课,学生之所以有精彩的表现,主要在于教师设置的情景和问题:分析周朴园的人物形象以及周朴园爱不爱鲁侍萍。学生反方对于“周朴园爱鲁侍萍”观点的坚守依据精彩一处在于:究竟鲁侍萍是不是被周朴园赶出去的?我们看文本:你们逼着我冒着大雪出去,要我离开你们周家的大门,你们老太太看着孩子快要死了,才叫我带走的。为什么文本中时“你们”而不是“你”?这说明不是周朴园赶他出去的,只是家教严厉,父母之命不敢违抗,这说明周朴园也是被逼的,他和鲁侍萍是天涯沦落人!对于这段辩驳,不管学生有力与否,至少说明学生是研读文本的在思考的。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范文5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的海洋。高中教材选取的古诗词内容极为丰富,艺术感染力极强,是对学生进行中华文化的熏陶,激发学生的美感,提高他们人文底蕴、思想品德的极好材料。
然而教学现状是教师在备课时花大量时间弄清每个字、词,深入分析所用的艺术手法和蕴含的思想内涵,精心设计巩固训练的习题……课上面面俱到、挥汗如雨,学生拼命记录,费力理解。结果学生反应冷淡,气氛沉闷,知识点也没有真正吃透、领悟,连最简单的背诵任务都不能完成,诗词鉴赏更是一塌糊涂。
那么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新课标指出:诗歌教学过程中,要"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诵读的习惯""在诵读中感受和体验作品的意境和形象,得到精神陶冶和审美愉悦"。因此,诵读在诗歌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教师只有用心去认识、巧妙地运用诵读教学,才可以调动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对语言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古诗文教学中诵读具有独特优势
1.诵读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领悟
古诗文课堂教学始于背诵、朗读,要让其为鉴赏、写作作铺垫,在熟读背诗之余,引导学生对名诗名句进行赏析,从中领悟诗的意境和内涵。作者把自己感受到的景、物、情、理通过传神的语言准确地呈现给读者。古诗文的学习讲究体悟。因此,在教学中教师不能把作者创作的动机、立意、内涵等一股脑儿地全盘端出来,让学生囫囵吞枣地接受,而必须让学生与文本对话,将自身先前的独特体验融注到古诗文中,并对文本作出自己的阐释,这是学生个性化行为。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自我完成生动、具体、独特的个人阅读感受,真切领悟作者创作的动机,与作者心灵沟通,从而深刻地体味文章的内涵,得到深刻的启迪。
例: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是一首长诗,学生课前自学时觉得诗意难懂,更别提全文背诵了。通过课上的亲身示范,让学生先从模仿入手,先在组内展示,然后学生进行配乐朗诵,大家点评得失,积极参与诵读体悟,在一些重要处我会询问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处理,学生就会结合对诗意的理解说出自己的理由,不知不觉中,课堂气氛达到,学生对诗意的理解也越来越透彻,无形中代替了传统的枯燥的讲解、翻译或学生直接照搬参考资料的机械复述,对诗歌的全方位鉴赏已经在学生的热切参与中完成了大半,也在不知不觉中基本完成了背诵任务。在背景音乐的伴奏下,学生一时兴起,有的当堂脱稿即兴朗诵,也激起了其他表演同学的兴趣。
2.诵读促进了学生的素质培养
长期进行诗词朗读,学生被诗词优美的韵律节奏、丰富的情感内涵以及细腻多彩的手法所吸引,深深地陶醉在诗词之中,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如讲授岳飞的《满江红》时,教学重点应放在诵读上,多手段结合,务必要让学生读出词中蕴含的喷薄激烈的爱国热情,在诵读体悟、交流展示中,学生们接受了一次无形却更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诗歌陶冶了情操,提高了素质。
二、古诗文教学中诵读要有技巧
首先,诵读教学要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但这种读不是盲目的,要对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指导,激发起学生美读的兴趣。
学生对诗词的理解能力普遍十分薄弱,在开始实施的阶段,应先做好铺垫工作。每首诗词在课前都要求借助工具书先解决文意,并且坚持自己写出翻译,课上分小组交流,每组推荐优秀者展示,大家一起评价。安排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先弄懂文意,理解有助于诵读时感情的处理。在课上穿插的一些对重点句子的诵读、品味和整体赏析完成后的专项诵读、展示,学生的诵读技巧、兴趣已经初步培养出来了。
其次,要抓住诵读的一些最基本的要素:
1.读准字音。这是最基本的要求,要求学生自我完成。
2.读准节奏。古诗文节奏和谐,读起来琅琅上口。古诗文是语言的仓库,佳词美句特别多,认真诵读,受益匪浅。但有些古诗文,句子深奥一点。可先自读,后出示无标点的原文,让学生揣摩句读再读。这种读已从文字层面上升到意义层面,在读中自然而然理解了文意。
3.读出语势。学生对诗文的抑扬顿挫地朗读,有利于体会古诗文的感情、意境和气势。如《梦游天姥吟留别》描写梦游的部分,随着场景的变换,语气也要随之变换,尤其是中间“惊梦”的部分,描写的场景阴森恐怖,语气、语调也要随之深沉、缓慢,能随文意的变化调整语气、语调,把诗词饱含的丰富情感表现出来,也就读懂了文章。
4.读懂读透。读懂读透就是能领悟诗歌的情感、艺术表现技巧。我们常说诗情画意。其实,许多诗词意味深长,诗中有画。而许多名画又配以诗词,又为画中有诗。在诗歌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诗歌自身美的特质,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审美欣赏能力。
再次,要采取多种诵读方式,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分出学习小组很必要。以小组为单位相互展示,交流,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效率。组与组之间还可以开展竞赛,让课堂更加鲜活起来。
2.指导诵读的手段要多样。范读的材料可以来源于高质量的名家配乐朗读,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这对学生的诵读训练有直接的示范指导作用。但是如果我们教师能够抑扬顿挫,声情并茂地范读,调动起学生的朗读愿望,然后通过领读、分组读、交叉读、齐读等形式多样的诵读,这样更容易把学生带到诗词的意境中,感悟诗词的韵味。
如教学柳永的《雨铃霖》时,教师先范读,然后让学生指出教师的处理方法,再思考为什么要这样读,再让学生朗诵,学生很快就会悟到词中的几种意象,明白众多意象构成旅行之人孤独、寂寞、凄凉的意境,从而理解词的思想内容。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应是师生双边的活动过程。
梦游天姥吟留别朗读范文6
如何让语文的传承、工具等特性最大限度的展示出来,这是我们这一届语文老师想的最多的问题。语文的审美、育人等功能则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还有最务实的一点就是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在高考中拿高分。
我们10位老师集思广益,携手同心,在3年的时间里互帮互助,统一思想,统一步伐,不断努力,不断完善,在历次考试中屡创佳绩,现在就把语文组的经验与教训与大家分享。
首先,我们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
第一,确立大语文教学观。语文的外延即生活,对学生的教学绝不能拘泥课本,否则就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我们要到生活中学语文,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学会观察,处处留心。比如清风流岚的曼妙,商铺标牌的奇异,对联题字的非同凡响。形形的不同人等,耳目鼻口手所到之处,都是语文所在的地方。
第二,语文教学注重情智并举。情商与智商哪一个更重要?在高考的指挥棒下人们更多地选择了智商,情商成为附属品,这对于语文教学是非常不利的。因为在诗词教学中学生要感受叶落的伤感,要体悟炊烟的渺远,要品味春华秋实的美满,这是用任何公式也无法解开的,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所以我们鼓励学生不但要读万卷书,更要行万里路,还要与万人交流,走出封闭的自我,感悟人间冷暖,做个有血有肉的人。
第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让学生爱上语文,好学者不如乐学者。一段乐曲,一个典故,一个课堂小游戏,一段机智抢答,语文是一潭活水,绝不可让机械呆板成为语文课的标牌,我们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成为思考的主角,语文课就是他们的舞台。在求知的过程中,兴趣永远是硬道理、
在三年的教学实践中,这样的教学理念烛照着语文教学的天空,使风景这边独好、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我们有自己独到的教学方法。
第一,侧重读写,课堂回归本色语文。语文课堂本该是书声朗朗,本该是率意的创作,很不幸这两点被过多的解读代替了。一定要打破一言堂,让语文课堂活色生香起来,课前诵读,课文朗读,体悟感受,边读边写,形式多样,不拘一格,让语文回归本色,真正提高学生涵咏体味能力。
第二.对教学精益求精,从教学语言,到配乐配图,到示范诵读,老师们不辞辛苦,一定做到完美。时间有限,一定把最好的最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李坤良老师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如清泉汩汩流入学生心田,杨静老师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气磅礴,还有任文虎老师低沉而又富有磁性的诵读,宋金亮老师高屋建翎的透彻分析……我们这个团队藏龙卧虎,不惧险难,勇往直前。
第三.对试题及阅读篇目的选择严谨到甚至苛刻。从高一到高三,面对纷杂的试题,我们从不轻易出手,要衡量试题的出题角度,对照的考点,以及学生的学情,最新的高考动态。做到由一而面,最大限度发扬了训练的作用。在课外文本的选择上注意课堂内外有机结合,既关注学生的兴趣又关注选文是课本的延伸、补充、甚至升华。语文学习是慢热型的,三年如一日的坚守,让我们学生的语文素养有了质的的飞跃。
教与学都无定法,在扬弃中我们始终如一的坚持这三点,也许成绩和这三点密不可分吧!
再次,我们语文老师努力做到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第一,语文老师必须是一位真正的读者。语文老师应该有很深的文字功底,这功底哪里来?当然是阅读。读什么?古今中外的名著,应和时代节拍的美文、各种期刊,艺术欣赏与品味,语文老师就该是一个杂家,兼容并包,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李月红与杨金霞两位老师堪称我们学习的模范。
第二,在教学中老师们兢兢业业,吃苦耐劳,盈得学生尊重,是良师更是益友。尤其是在高三后期,工作量大,任务繁重,但徐茂高,常玉河,刘娟等老师几乎是对作业全批全改,在教学上做到了知己知彼,百战不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