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三角形内角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三角形内角和范文1
【教学设计】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按角可以分成哪几类?
2.设疑:什么是三角形的内角和,你是怎样理解的?
二、创设情境,激疑思考
1.课件演示:
出现两个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大”对“小”说:“我的三个内角和一定比你大。”“小”问道:“是这样吗?”
2.引导学生根据刚才课件演示的内容提出问题:
到底哪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大呢?你有什么办法?
3.学生思考:如何求出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
大多数学生认为:量出三个内角的度数,再相加。
【设计意图:根据课件给出的信息,明确问题。根据问题,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尝试体验,探究新知
1.量一量。
(1)引导学生用量角器度量自己手殊的三角板,得出结论:“三个内角的和是180°”。
质疑:那么是否对其他的三角形也有这样一个结论呢?
【设计意图:先研究特殊的例子,再从研究特殊到研究一般。】
(2)小组活动。
①提问:你发现了什么?
②小组交流发现:每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和都在180°左右。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画三角形,度量,计算,再观察数据,最后发现问题,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③提出疑问:前面的特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而这些三角形的内角和在180°左右,究竟三角形内角和是不是180°呢?
【设计意图:学生还没有意识到这是误差造成的原因。教师不能直接说明原因,而是让学生思考和寻找其他的方法来解决。】
④引导学生思考:有没有其他的方法来解答上面的疑问?
2.拼一拼。
(1)教师演示。
把预先准备好的三角形的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
(2)提问: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发现:三个内角拼成一个平角。
教师:平角是多少度?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平角是180°,说明三角形三个内角和刚好等于180°。
(3)学生动手实验:
教师:你也动手来试一试,看看你们手上的三角形是否也有这个特点,也能拼出一个平角。
【设计意图:先演示撕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学生在操作中发现同样存在这一规律:三角形内角和是180°。】
3.折一折。
(1)刚才我们通过算一算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在180°左右,通过拼一拼,发现三角形的内角和刚好拼成180°,那么三角形的内角和到底是多少度呢?听听智慧老人是怎么说的。
(2)课件出示智慧老人说的话。
(3)我们再来折一折,再次证明我们的发现。
教师结合教材中折的方法,利用多媒体课件进行直观演示。让学生在仔细观察、用心体悟的基础上,动手操作。
(4)学生在领悟了折法后,发现折了之后三个内角刚好组成了一个平角。而如果折不好,就会使三个内角不能刚好组成一个平角。
【设计意图:折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学生自己就会反思是不是折的方法不对,而通过课件演示,可以很直观地让学生知道该怎样折。通过前面的几个实验活动及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一再地操作和反思,最后得出结论。】
4.结论:
学生通过前面的三个探索活动得出结论:
(1)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2)一定有内角和是180°的情况出现,前面的情况是在操作的时候出现的误差所造成的。
5.解决创设情境中的问题。
四、巩固新知,解决问题
1.课本第29页“试一试”第3题和“练一练”第1题。
用三角形内角和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已知三角形两个内角的度数,求第三个角的度数。
2.课本第29页第2题。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是180°,钝角三角形的钝角已经大于90°,那么它的两个锐角的和不可能大于90°,直角三角形两个内角和是90°。所以,钝角三角形说错了,直角三角形说对了。
【设计意图:用刚学的结论解决问题,巩固新知。】
3.课本第29页第3题。
本题答案很多,鼓励学生尽可能给出与60°角能分别组成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的答案。启发学生想一想三角形的另外两个角可能是多少度。
【设计意图:利用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解决问题。】
4.课本第29页实践活动。
本活动的重点在于引导学生探索并发现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提出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五、课堂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们有什么收获?学习新知识后有什么新想法?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师生交流,完成知识点总结)
三角形内角和范文2
设计思路:本节课我先引导学生复习图形世界中三角形的特点及如何分类,然后创设一个有趣的动态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兴趣。明确“内角和”的含义,然后再让学生画出任意不同类型的三角形,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形内角和等于多少度,用量角器通过量一量、算一算,得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或接近180°(由于测量的误差,误差的存在引起思维矛盾,为下面教学用拼折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增强必要性),再引导学生通过拼剪、折叠的方法验证:各类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可以拼成一个平角,从而获得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结论。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的形成没有直接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动手实践、算、拼、折等活动, 让学生探索、实验、发现、推理、归纳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最后让学生运用结论解决实际问题。练习的安排上,注意练习层次性和趣味性,还设计了开放性的练习,给出9个角,让学生说说哪三个角可以拼成一个三角形、看谁拼得又快又正确;以及设计一个实践活动,用今天学习的方法推导四边形的内角和。在拓展中激发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积极的思维能力。
教材分析:《三角形内角和》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节的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特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三角形有关性质中的三个内角和的性质,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重要内容之一。 教材在呈现教学内容时,不但重视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注意留给学生充分进行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三角形的内角和的性质没有直接给出,而是提供了丰富多彩的动手实践的素材,让学生通过探索、实验、讨论、交流而获得,从而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积累数学经验,同时发展空间观念和推理能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教材的小标题为“探索与发现”,说明这部分内容要求学生自主探索,并发现有关三角形内角和性质。
学情分析:有的学生可能从各种渠道已经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有所了解,所以本课的重点是通过数学活动体验,理解为什么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使学生对这个知识的掌握更深刻。经过不断的课改实验,孩子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他们喜欢在实践中感悟,在实践中发表自己的见解,对数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度数和等于180度。已知三角形两个角的度数,会求第三个角的度数;2、能力目标:(1)通过量、剪、拼、摆、折、算、观察等验证方法,培养学生探索、发现、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2)能运用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一规律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在活动中,让学生体验主动探究数学规律的乐趣,体验学数学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会应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难点:是探索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过程。
教具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三角形纸片学生: 三角形纸片、剪刀、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1、多媒体出示:一个三角形
教师:在图形的王国里,我们的一个好朋友也来到了我们的课堂,说说:(1)它是谁?有什么特点?(2)前面我们学习了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可以分为哪几类?
2、故事引入:有一天,图形王国的两个三角形发生了争执,大三角形对小三角形说:“我的个头大,所以我的内角和一定比你的大。”小三角形很不甘心地说:“是这样的吗?”
师提问:它们为什么事情争执呢?(内角和是多少)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活动二、量一量)
1、什么是内角?
2、如何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出示课题:三角形内角和)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三角形内角和。
3、小组活动。
要求一:小组合作,一个学生测量,一个检验,另一个学生报告结果。
要求二:小组中的三个成员分别画出大小、形状不同的若干个三角形,拿出其中的三个三角形进行测量,测量后将角度写在三角形内,三个角全部测量完后汇报给记录员,记录员做好记录。
要求三:记录后计算三角形内角和度数,如实填写在小组活动记录表1题中,小组长按照2题格式要求,汇报小组三人的测量结果。
【设计意图:《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在教学设计中我注意体现这一理念,允许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测量,在进行小组合作。给学生充分活动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操作,使学生在量、算等实验活动中理解和掌握三角形内角和是180°这个性质,并且在活动中,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同时也使学生学到了怎样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培养他们主动探索的精神,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3、汇报结果(这些测量结果不都是180°,有的在180°左右)。
根据学生汇报归纳小结:①无论是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②无论是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还是不等边三角形,内角和都是180°;③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提问:为什么有的同学计算的是在180°左右呢?
【设计意图:提问非常有必要,为后面用撕拼的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提供必要性。】
原因:①有可能是我们在量三角形里内角有一些误差。
②我认为也可能是量角器出现误差了。③或许量的时候是半度的,我们四舍五入为整数了,所以出现了误差。
4、师:用这种测量的方法,不能让人完全信服内角和的度数,还有其他办法推导吗?
学生答:用拼合的办法。
验证一:撕拼的方法。
(1)同学们取出三角形学具,把三个角撕下来,拼在一起。学生动手操作。(注意把三个角的顶点对在一起)(2)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发现:三个角拼成一个平角。平角是多少度?说明了什么?学生回答:平角是180°。说明三角形内角和刚好等于180°.(课件演示撕拼过程)【设计意图:我认为数学课不仅是解决数学问题,更重要的是思维方式的点拨,使数学思想的种子播种在学生的头脑中。本环节主要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现实问题。】
验证二:折叠的方法。
师:同学们,我们还有没有其他的验证方法呢?生答:可以把三角形的三个角折叠在一起,如果能在一条线上,就可以说明它们的和是180度。学生动手折叠,教师巡视,指名几个同学上来说一说折叠的结果。在折叠中,可能有的学生不知道该沿着什么折叠,师适时引导①钝角三角形沿着钝角所对边上的高折叠拼合;②锐角三角形沿着任意边上的高折叠;③直角三角形沿着直角边所对应的高折叠。(课件展示)师:折叠好的同学说一说。这样,是不是就能验证三角形的内角和都是180度了?
三角形内角和范文3
北师版八年级下册第六章《证明一》,是在前面对几何结论已经有了一定的直观认识的基础上编排的,而前几册对有关几何结论都曾进行过简单的说理,本章内容则严格给出这些结论的证明,并要求学生掌握证明的一般步骤及书写表达格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则是对前几节证明的自然延续。此外,它的证明中引入了辅助线,这些都为后继学习奠定了基础。
二、说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其简单的应用。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逻辑推理、问题思考、组内及组间交流、动手实践等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建立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体会获得知识的成就感及与他人合作的乐趣,以增强其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4.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及其简单应用。
难点: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的证明方法的讨论。
三、说学校及学生现实情况
我校是蓝田县一所普通初中,四面非山即岭,距蓝田县城四十里之遥。但由于国家对西部教育的大力支持,学校有远程多媒体网络教室,为师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硬件环境。我校学生几乎全部来自本镇农村,而我所教授的八年级四班学生,大多家庭贫苦,所以学习认真踏实,有强烈的求知欲;此外,善于钻研是他们的特点,并且,有较强的合作交流意识。
四、说教法
根据本节课教学内容特点,我采用启发、引导、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创造性。
五、说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景,直入主题
一堂新课的引入是教师与学生活动的开始,而一个成功的引入,可使学生破除畏难心理,对知识在短时间内产生浓厚的兴趣,接下来的教学活动就变得顺理成章。我的具体做法是:简单回忆旧知识,“证明的一般步骤是什么?”学生轻松做答,我肯定之后紧接着说:“本节课就是用证明的方法学习一个熟悉的结论!是什么呢?请看大屏幕!”。尽量使问题简单化,这样更利于学生投入新课。
〈二〉、交流对话,引导探索
1、巧妙提问,合理引导
证明思想的引入时,问:同学们,七年级时如何得到此结论?(留一定时间让他们讨论、交流、达成共识)学生回答后,我及时肯定并鼓励后抛出问题:他们的共同之处是什么?学生容易回答:凑成一平角。我说:很好!那你们用这样的思想能证明这个命题是个真命题吗?赶快试试吧!这样,既引导了证明的方向,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接下来学生做题,我巡视。同时让一学生板演。
2、恰当示范,培养学生正确的书写能力
在学生做完之后,我与他们一道分析板演同学证明是否合理,并利用多媒体给出正确书写方法。
3、一题多解,放手让学生走进自主学习空间
正因为学生的预习,所以他们证明的方法有所局限,这时,我抛出问题:再想想,还有其他方法吗?将课堂时间又交还他们,将其思维推向。学生思考,继而热烈讨论,此时,我又走到学生中去,对有困难的学生多加关注和指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同时,借此机会增进教师与学困生之间的情谊,为继续学习奠定基础。最后,请有新方法的同学叙述其思想方法,我用大屏幕展示不同做法的合情推理过程。
4、展示归纳,合理演绎
利用多媒体展示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的几种表达形式,以促其学以致用。
5、反馈练习
用随堂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新知,另一方面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在他们作完之后,多媒体展示正确写法,加强教学效果。
〈三〉、课堂小结
1 采用让学生感性的谈认识,谈收获。设计问题:
2
(1)、本节课我们学了什么知识?
(2)、你有什么收获?
目的是发挥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其语言概括能力。
三角形内角和范文4
课上吴老师先出示色彩鲜艳,用卡纸制作的学具:钝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让学生分辨,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学生回答的轻车熟路,感觉非常简单。继而教师拿出直角三角形,说道:“请大家画出一个直角三角形。”很快,学生便大功告成,举起画完的作品让老师看,吴老师边点头边露出赞许的微笑。接着提出第二个问题:“聪明的同学们,能不能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呢?画画试试。”没出5秒钟,反应快的学生便脱口而出:“老师,画不出来!”老师紧接追问:“为什么呢?”学生:“因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两个直角就是180°了,画不出第三个角了。所以画不成三角形。”学生说得太好了,我赶紧接过了话题:“这位同学说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你们知道吗?”其他学生似乎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只好连忙点头说知道。教师肯定的说:“是的,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180°,我们怎么想办法验证一下呢?请大家想想办法。”学生经过很长时间的合作、探究,得出了三种办法,全班交流汇报。练习分为基本练习和综合练习两个层次。学生计算的没多大问题。最后一题是思维拓展练习:研究一下四边形的内角和?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呢?多边形呢?因时间的关系,无一人能够想出策略。
反思:教师创设情境采用的是给学生制造思维障碍的方法,让学生画出有“两个”直角的三角形,欲擒故纵,有其果,学生肯定会究其因,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体验中,寻找数学的真谛,此创设情境的方法真是妙哉。听课时,我也为她这样的设计感到高兴,心想,一定能产生好的教学效果,但事实却不是如此,学生一堂课显得比较沉闷,只有部分好学生在迎合老师,学生并没有充分的参与到数学学习中来。课后,我反复的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呢?后来发现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是因为教师在出示问题时,没有把“两个”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强调清楚,有许多学生没有听清要求;
二是因为教师没有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的时间,好学生反应快,答案脱口而出,其他学生思维还没产生任何的碰撞,更没经历实验的过程。
三是我们现在教育体制下的学生大都缺少质疑权威的意识和习惯,显得顺从,没有主张和个性。在好学生说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后,其他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真正知道的有多少?但正因为是好学生的回答,在其他学生眼中,这是学习的权威啊,他说的肯定是对的,结果大家只有稀里糊涂的点头附和,是的,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很多学生就吃了夹生饭,根本没有透彻的理解和掌握。看似精彩的情境创设,如果得不到教师适度的调控和把握,也焕发不出它应有的光彩。
新课标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深刻的思考、仔细的推敲以上情境的创设,也不难发现,它尽管有它的闪光点,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就是它的设计引入没有从大部分学生的知识经验出发,没有照顾到全体,知道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的学生毕竟是少数,这也就是它没能激发起学生学习欲望的原因所在。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时刻注意发掘教材孕伏的智力因素,审时度势,把握时机,因势利导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愉快地探索。
再次实践:
经过大家的共同评课和授课教师自己的反思,吴老师重新改变了创设情境的方法。
师出示一正方形纸,问:这是一张(正方形)的纸,它有(4)个角,这4个角在数学里,我们给它一个名称,把它叫做正方形的(内角),而且每个内角都是(直角),那么它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呢?为什么?
以上教学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从一开始,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自主动手操作活动中来,轻松得出正方形的内角和是360°,再通过动手折一折,剪一剪的实验过程,将正方形转化为两个三角形。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
三角形内角和范文5
高效的数学课堂旨在彰显学生的个性,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使学生能够快乐学习,实现学习的“再创造”。因此,教师要呵护学生的兴趣和爱好,通过鼓励、启发、赏识等手段去叩开学生的创新之门,让学生的数学学习充满灵性。下面,我结合“三角形的内角和”一课的教学,谈一些自己的认识。
教学片断一:
师: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提出问题考考自己。
生1:三角形中三个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
生2:什么是内角呢?
生3:三角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
师:很好!这是个很有价值的问题,大家想不想研究一下?
生:想!(师板书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
……
思考:数学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所以,教师应给予学生必要的引领,让学生更加关注学习,更加以饱满的热情对待学习,使数学课堂绽放出绚丽的色彩。“画一个自己喜欢的三角形,并提出问题考考自己”,既给学生的学习指明了方向,也给学生提出了要求。教师的简单导入,轻松地把学生的学习引到预设的轨道中来,让教学更具目的性,使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着、研究着。
教学片断二:
师:你有自己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吗?先自己想想,再和小组成员共同研究。
生1:我是用正方形来研究的,把它分成2个一样的三角形,正方形的4个角都是90度,那么1个三角形的内角和就是4个90度的一半,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2:我是用长方形来研究的,也得到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3:我是用平行四边形来思考的,也分成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但没有好办法直接得出来内角和的度数,所以只好用量角器测量了。
师:真是不错的做法。有的通过长方形、正方形来研究得出结论,有的用最基本的测量法也能得出结论。请其他同学也来汇报一下测量的结果,好吗?
生4:我测的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78度、81度、23度,所以它的内角和是182度。
生5:我测的也是锐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60度,加起来是180度。
生6:我测的是钝角三角形,三个角分别是108度、35度、36度,合起来是179度。
……
师:怎么会有不同的结论呢?你认为哪个更靠谱呢?
生7:我发现动手测量会有不准的,所以我个人猜想是180度。
生8:我也认为是180度,因为刚才汇报180度的占大多数。
师:这是我们的猜想,有没有更好的方法来验证这些猜想呢?
……
思考:上述教学,教师不仅把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而且通过开放性的问题促进学生思考。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智慧的展现,有的折叠长方形,有的折叠正方形,通过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直角的特点,快速地得到“一个直角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的结论。部分学生因为找不到捷径而采取最基本的测量法,但测量法所暴露出的不足,也让学生进入一种困惑的状态。教师一句“怎么会有不同的结论呢?你认为哪个更靠谱呢”的引领,把学生的学习引向一个理性的层面,引发了他们新一轮的思考,推动了学生的学习进程。
教学片断三:
师:剪下开始时画的三角形,小组中研究一下如何用这个三角形来验证自己的猜想。(学生讨论交流)
师:看来有点困难哦!课前有预习过这部分内容的同学,能说说自己自学的感受吗?
生1:我发现书中是把三角形的3个内角撕下来,然后组成了1个平角。
师:是啊!书中已经给我们介绍了一个极好的方法,我们要学会预习和读书哦!请按照这个同学的提示,再去研究一番。
生2:我们把3个内角撕下来,并把角的顶点重合,最终拼成1个平角,所以得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
生3:我看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操作,发现不管是什么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能拼成1个平角,所以三角形的内角和一定是180度。
……
思考:上述教学,教师利用问题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再思考,并通过有效引领,让学生把预习的学习成果扩大化,给学生学习一种提示、一种启迪。当学生在展示1个平角的构成时,教师并没有满足部分学生的感悟,而是拓展学生发言的范围,让学生把自己学习的思考和盘托出来,从而丰富学生的感知,使学生在更多信息的冲击下实现学习的再突破。
三角形内角和范文6
【关键词】 三联手术;老年白内障;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白内障及青光眼均为老年人常见眼病, 患者视功能严重受损, 可导致不可逆致盲。流行病学研究显示50~70岁老年人是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发病人群, 而女性患病率高于男性[1]。传统临床治疗方法多是先对青光眼进行治疗, 患者眼压恢复正常后再进行白内障手术治疗, 然而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随着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 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同时治疗已经逐渐在临床推广。为对三联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 作者对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老年白内障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本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65例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 其中男29例, 女36例, 年龄45~80岁, 平均年龄(63.21±4.11)岁;其中左眼28例, 右眼25例, 双眼12例;患者术前视力均≤0.5, 平均眼压为(24.06±4.11)mm Hg(1 mm Hg=0.133 kPa), 术前患者经药物治疗后均在20 mm Hg左右。
1. 2 方法 患者术前3 d均接受眼科常规检查, 主要对眼压、视力、色觉、房角、眼部A/B超、角膜曲率、光定位等进行检查, 术前1 d患者停止使用缩瞳剂, 术前30 min对瞳孔直径测量后, 采用稀碘伏对结膜囊进行冲洗, 同时采用美多丽扩瞳, 对于眼压过高患者, 可静脉滴注20%甘露醇250 ml, 保证患者眼压在可控范围内进行操作。
爱尔凯因滴眼液表面麻醉, 将2%利多卡因0.5 ml注射上方球结膜下, 12点上方作以角膜缘为基底“L”型结膜辨, 12点方位做大约4 mm×5 mm半层巩膜瓣, 15°的刀作3点或9点方位角膜缘侧切口, 连续环形撕囊, 常规水分离后, 吸除乳化晶体核, 采用I/A将皮质吸净, 用5.5 mm的刀进行扩大切口后, 将硬质人工晶体(直径5.5 mm)植入, 剪除0.5 mm直径12点方位的根部虹膜及巩膜瓣下4 mm的小梁组织, 采用10-0线对巩膜瓣间断缝合, 8-0可吸收缝线对结膜及球筋膜连续缝合。
1. 3 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对患者眼压进行观察,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 观察患者治疗后视力情况, 划分为0.5三个等级。
1. 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P
2 结果
2. 1 患者术后出现2例角膜轻度水肿、3例前房积血, 均在7 d内消失, 未出现浅前房、玻璃体溢出等严重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7.7%。
2. 2 治疗后患者视力情况:视力0.5患者22例, 占33.8%。
2. 3 治疗后患者平均眼压为(11.36±4.13)mm Hg, 相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老年人机体功能及各器官出现不同程度的减弱及退化, 这就导致其疾病发生率较高, 而白内障则是老年人常见眼部疾病, 多数研究发现年龄增加是导致白内障发生的重要原因[2]。一旦白内障病情进展, 演变至膨胀期时, 极易诱导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治疗不及时可导致患者视力受到较大影响, 并导致不可逆失明。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眼部解剖特点如下:晶状体较大、角膜小、前房浅、房角窄等, 而随着疾病进展, 晶状体增厚, 虹膜及晶状体接触面明显扩大, 后房房水排向前房阻力显著增加, 进而导致眼压升高及瞳孔阻滞等现象, 因此多数学者[3]认为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主要发病因素为晶状体改变, 所以在治疗时, 常将晶状体因素作为治疗主要针对因素。传统治疗多为先对青光眼进行治疗, 之后再治疗白内障, 治疗效果并不显著, 同时二次手术对患者造成较大的生理痛苦, 治疗依从性较差。
随着眼部显微手术的不断发展, 前房填充剂改良, 三联手术在临床逐渐推广应用, 已有的文献报道只要在术前严格掌握适应证, 控制患者眼压在正常值, 即可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促进患者视力的恢复[4]。三联手术治疗有效减轻了患者的疼痛, 同时术后患者恢复较快, 恢复效果良好, 术后仅会出现少数轻微不良反应。在手术前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 事前检查患者虹膜无粘连、视力光感及瞳孔
综上所述, 三联手术治疗老年白内障合并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能够促进患者视力改善, 减少视功能损伤, 减少患者痛苦, 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维娜, 梁宗宝, 邓艺萍, 等.睫状体光凝术与小梁切除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性高眼压疗效比较.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4, 32(3):266.
[2] 孔科磊, 周和政, 江文珊, 等.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持续高眼压状态不同处置方法的疗效分析.眼科新进展, 2011, 31(3):261.
[3] 程茗, 肖虹, 贺翔鸽.前房穿刺术处理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发作的临床分析.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09, 31(14):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