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考化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考化学范文1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4-0463(2012)09-0087-01
高考一直都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作为一名化学教师,要想让学生在高考中获得优异成绩,必须做好备考工作。我通过研究近年来的试题,总结出一些备考经验,供大家交流学习。经过研究,我发现近三年的高考化学试题总体有四个特点:
1.不避主干,保持稳定。高考理综化学试题考查的知识点都是中学化学的主干知识,考查的题型基本上也是常见题型。主要考查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有机反应、电解质溶液电荷守恒计算、原电池原理的应用、电解原理的应用、离子方程式的判断、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化学平衡原理应用、化学平衡计算等基础知识。考查的知识范围基本上比较稳定。
2.重视能力考查,体现课改。近年来高考化学试题十分重视对学生基本技能的考查,尤其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还要求考生有较强的文字表达能力,如2010年27题(2)和(3)对实验现象和操作方法的描述。2011年28题对原因的分析,也考察了学生的分析思辨能力。2011年30题(5)考查学生对信息的综合处理能力。这几处是新课程下高考的新热旬结束。四轮模拟测试训练应试能力与应试技巧。
2.研究出题新趋势。注重收集与高考相关的信息,尤其是研究2012年高考《考试大纲》。研究高考的新变化,抓住重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3.重视模拟考试,真正使考试达到检测巩固的目的。特别是月考,要精心设计,尤其是难度方面要贴近高考,让学生在应试能力、应试技巧、应试心理各方面得到训练。
4.强化规范训练。在高考复习中可从以下几方面强化解题规范训练:充分重视解题格式,力求书写规范、清晰工整;训练各种化学术语的规范使用,“强制成习惯,习惯成自然”;在模拟考试中要狠扣学生书写不规范的分数;教师做好示范工作,板书要规范。
5.注重新题型训练。图表题作为信息量大、技能要求高的一类题型,已成为高考题的热点题型之一,备考时师生都应高度重视。
6.研究新课程。纵观近三年的化学试题,总体感点,对考生来讲是挑战,也是失分点。
3.计算量增加。选择题计算量有所增加,这也在提醒我们计算有回头的趋势。学生计算能力的培养应该提上日程,重解题过程更要注重计算结果,如2011年27题(3)。
4.注重考查实验知识。如2011年29题探究试题从常见实验仪器的使用、实验现象分析、化学方程式书写、实验操作、尾气处理等方面考查了化学实验知识。
根据高考试题的特点我总结了以下几点备考建议:
1.突出重点——实行四轮复习。一轮单元复习主要目的是夯实基础,争取让学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3月20日结束。二轮专题复习主要研究2012高考《考试大纲》,查漏补缺,确定专题,构建知识网络,4月20结束。三轮强化训练提升学生应用化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5月20中觉试题难度不大,但题目的灵活性较高。所有题目都是以学科内知识为素材进行命制,考查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知识迁移和类比推理能力。从命题思路、命题角度、考查内容、试题结构等各方面都在向新课程靠近,所以在今后的备考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研究新老教材的交叉点和不同点。
高考化学范文2
关键词:高考;化学;复习策略;课本;考试说明;知识框架
中图分类号:G633.8;G632.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9-0091-01
化学学科高考主要考查考生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考查考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自学能力。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高考化学的复习备考策略。
一、强化基础知识复习,一轮复习立足课本,夯实基础
高考备考是一项非常庞大而系统的工程,一轮复习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1)以“考试说明”为依据,研究考试方向,明确复习要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效率。《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是高考化学命题的科学依据,因此,对考试说明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因为考试说明会明确地阐述“考试目标”和“考试范围”以及“命题指导思想”和“题型比例”,还有“题目难易比例”“组卷原则”“样题”等一系列重要信息。因此,高三化学教师应认真研究,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要点和重点,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高效性。教师在研究《高考化学考试说明》时,要注意研究它每一年的变化,特别注意当年新增和新删内容。对于考试说明中新增内容一定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新删内容一定要在复习的过程中大胆舍弃,不要浪费时间和精力。
(2)以课本为基石,注重细节落实。高考化学试题纵有千变万化,其实质还是立足课本基础知识点,考查考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化学一轮复习中要突出教材的主体地位,做到既突出重点、又要面面俱到,扫除知识盲点,丰富考生的知识储备。
(3)科学规范训练,提高训练效率。高三化学资料习题堆积如山,应该正确处理习题资料。切勿整天沉溺于题海而不求甚解,这样反而会降低训练效率。因此,平时训练应注意以下几点:1)习题要做到精选精练。习题的选用以高考题和各地名校模拟题为主。通过对高考题的研究和练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为高考化学备考指明方向。2)养成定时训练的好习惯。平时练习要做到定时限时训练,合理分配答题时间,切勿让学生养成做一题、对一题答案的坏习惯。
二、二轮复习专题化,注重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框架
通过二轮的专题复习,要使学生在一轮复习中所掌握的知识点进一步系统化和网络化,使学生的化学学科综合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帮助学生构建系统而高效的知识框架。
(1)以“考试说明”为依据对课本知识及主干知识查缺补漏。在二轮复习过程中要对照“考试说明”中的每个知识点认真研读课本的相关内容,同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每一章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以形成知识网络。知识经过梳理,将会大大提升二轮复习的效率。化学学科主干、重(热)点知识覆盖面广,高考重现率高,抓住主干知识的复打下大半江山。
(2)专题复习,提升能力,构建系统高效知识框架。在二轮的专题复习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网络,把化学“繁、杂、散”的知识点,通过内在或外在的联系,构成知识框架的网络,使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某一系列知识点。在做题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注重寻找知识点和解题方法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掌握内在联系方能做到游刃有余。如无机化学复习过程中,可以以元素周期律为主线,横向从钠和镁到铝,从碳氮氧到氟,从硅磷到硫氯,纵向从锂钠到钾铷,从氧到硫,从氟到碘。这样就可以将元素周期律的知识与元素单质及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质联系在一起,构成了横向和纵向的知识网络。
(3)研究历年考题,把握高考的动向,关注热点知识,增加时间、精力投入。分析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寻找变化规律,把握高考动向。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题的研究不难发现:第Ⅰ卷的选择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以及基本知识,内容涉及物质的量、物质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氧化还原反应、离子反应、离子共存以及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还有电化学等。第Ⅱ卷填空题一般包括实验题、框图推断和流程图题以及有机合成题等。因此,在二轮复习中,对这几种题型的特点、考查方式、考查角度、考查特点以及对学生能力层次要求要进行细心的研究。对这类高考考查的热点知识,必须加大时间和精力的投入。
三、三轮复习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回扣
三轮复习不是一轮复习和二轮复习的简单延续和重复,三轮复习更多的是知识点的回扣,常见的回扣知识的方法有纠错式回扣法和自主式回扣法。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地指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复习方法,让三轮复习更加高效,使学生在高考备考的最后关头对化学知识有全面、完整、准确的掌握。
四、结束语
总之,高考化学复习备考既要注重细节,强化规范意识,还要养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立足课本,以考试说明为指导,选择高效的复习策略,以提高复习效率,少走弯路,从而让学生信心十足地走入考场,取得优异的化学成绩。
参考文献:
高考化学范文3
化学选择题一般考查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解题能力,题目不是很难,但分值较大,错一题丢6分,这需要考生答题时思维一定要严密。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考化学的答题技巧选择题的题干一般会有很多限制性条件,如“无色的”、“通常情况下”、“标准状况下”、“说法正确的”、“说法错误的”等。考生审题时不妨将这些关键词划出来,避免答题时忽略。对题目涉及的一些特殊物质,不要忽略其特殊性质。
作答时,选择题四个选项中,如果是概念性的,应对有把握的迅速进行判断。如答案涉及计算,要认真计算出结果,与四个选项对照后选择,切忌避免题目未读完就动手做。
专有名词书写要准确
做填空题时,考生最需注意的是书写。不仅字迹要清楚,答案也要写在规定的范围内,方便阅卷老师查阅。
在书写化学专有名词时一定不要写错别字。按规则,专有名词出错不能得分。值得注意的是,化学量是有单位的,不要漏掉。
此外,化学方程式与离子方程式不能混淆,书写时一定要配平,注明条件及状态。书写化学方程式时,最容易漏掉的是水等小分子,相关条件要按书上的规范语言写,如不能将“放电”写成“闪电”等,也不能随意添加不需要的条件。化学式、结构式、电子式、结构简式等不能混淆。结构式和结构简式中哪些原子间用线连接要写清楚,特别是要注意有机物结构简式中,双键等是不能省的。
值得注意的是,往年阅卷中最容易扣分的是苯环的结构简式,一定要按书上规范书写。阅卷老师只会根据标答和考生写在试卷上的白纸黑字来给分,不可能揣摩考生意思,因此一定要书写清楚意思明确。
实验题作答别随意
从阅卷看,实验题考生都容易下手做,但不容易得分,因为答题不够细心。
答题时,考生首先要多审几遍题,充分理解题目的要求,明确实验目的。
在回答时书写文字表达时,考生一定要抓住要点,不能泛泛而谈,不能用套话,要有针对性。如回答“气体通过浓硫酸时浓硫酸的作用”,如果简单回答为“除杂质”、“干燥”就不符合要求,要明确回答是除掉混合气体中的哪些气体或干燥哪一种气体等。
实验题解题时,考生一定要关注实验细节。如去年高考(微博)题有一问是要求检验水煤气中在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的情况下,存在有一氧化碳和氢气。由于不能直接检验,所以利用一氧化碳和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化学反应,将产生的气体产物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行检验。因此考生在设计实验时,要先除掉水煤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再进行还原实验,最后检验其反应后的产物。与此同时还要注意气体通过洗气瓶时导管的“长进”、“短出”和检验水蒸气的最好试剂是无水硫酸铜等细节。
高考化学如何抓住重点快速提分一、明确任务
一轮复习基本是按知识模块与课本的章节顺序综合,梳理知识细节、构建知识网络,而二轮复习则是按照模块化、程序化的方式进行综合训练,所以二轮复习节奏更快、强度更高。
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一是形成知识网络系统并强化记忆,二是在系统把握整体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大量练习,培养综合灵活运用知识的学科能力。解题的过程中,注意提高速度及准确性。做到既要“对”,又要“快”。
具体建议:
二轮复习主要是通过练习强化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综合训练与专题训练相结合,练题的同时注意归纳总结,比如有机推断专题,钢铁的腐蚀、离子反应等专题。同时,训练答题的准确性、规范性,提高解题速度,多整理易错点、失分点,并进行强化练习。信息题则要学会如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二、知识网络的体系和细化
1、专题训练、归纳总结
近几年的高考化学试卷,逐年倾向于“能力立意”,更加注重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同时由于试题数目有限,高考卷考察的知识点也比较固定。所以专题练习可以按照题型和知识点分类专题练习。以高考题为例,7道选择题中,电化学(原电池、电解池或者金属的防护和腐蚀)、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有机化学基础、实验题是常考题目,我们就可以按照这样的专题进行练习。练习时,注意归纳总结,反思复习,找出同一类题目之间的共通点,同时构建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以题目“反刍”知识,以知识指导题目。
2、限时训练、综合训练
(1)限时训练
理综化学的选择题并不多,全国卷7道,考试时10-15分钟内完成比较合适,建议给自己规定一个时间,对每一个专题模块或者综合训练时进行限时训练,防止大量题海战术时脑疲劳,做题效率下降。
(2)综合训练
每周进行一次学科内综合训练。以全国卷为例,7道选择题,4道非选择题,限时45分钟完成。45分钟时间虽然紧张,但不能给得太多时间。此用意在于:①提高解题速度;②提高阅读、审题能力;③学会合理舍弃,同时调整考试心理,提高考试技巧。
3、跳出题海、突出方法
由于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复习掌握大量知识并形成知识网络,就必须跳出题海,突出方法,提高复习效率。突出主干知识相关的题目和题型,新题、难题、偏题适当舍弃。注意建立知识之间的练习,注重对思维能力的训练,注重对学习方法归纳,并留出时间思考和通读课本。
解题时有意识地进行思维能力训练,找出该题所涉及的知识点(审题)回忆、联想相关的知识(构思)应用知识点解决问题(解答)。要注意无论专题训练还是综合训练,都必须目的明确,落到实处,重在效果,达到训练几道题通晓一类题的目的,切忌贪多求全,题海战术,疲于奔命。
高考化学实验题答题技巧及操作要点总结一、高考化学实验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1、瞄准实验原理或实验目的,它是实验的灵魂;
只有充分解读透了实验原理或目的,再结合题中所给装置的作用,才能顺利解答实验仪器的连接问题;只有充分解读透了实验原理,才能结合装置内的试剂,回答装置的作用或实验现象。
2、反复阅读,提取有效信息,不要企望读一遍题目,就能很顺利的完成作答,有时答案就在题目信息中寻找,通过反复阅读,找到题目的答案与已知信息之间的联系。
3、要善于联想,前后联系,以前是否做过相同类型的题目或者相同的解题思路,任由思维的翅膀自由的飞翔,忌思路不开阔、僵化。
4、实验题是考查语言表达能力的窗口,在回答实验现象或每一步的作用时,要全面、准确、规范,避免词不达意,掉以轻心。
二、高考化学实验操作要点总结
(一)、浓稀关系
1、制氢气时,用稀HCl或稀H2SO4与锌反应。
2、制氯气时用浓HCl和二氧化锰共热。
3、制氯化氢气体时,用浓H2SO4与食盐共热。
4、制二氧化碳气体时,用稀HCl与大理石反应。
5、制硫化氢气体时,用稀HCl或稀H2SO4与硫化亚铁反应。
6、制二氧化硫气体时,用浓H2SO4与亚硫酸钠反应。
7、制二氧化氮气体时,用浓HNO3与铜反应;
而制一氧化氮时则用稀HNO3与铜反应。
8、制乙烯、硝基苯、苯磺酸,酯化反应、蔗糖脱水,都要用浓H2SO4;
而酯的水解、糖类的水解则要用稀H2SO4。
(二)、先后关系
1、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验纯后点燃。
2、除杂质气体时,一般先除有有毒气体,后除其它气体,最后除水蒸气。
3、制备气体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加药品,加药品时应先放固体,后加液体。
4、拆除装置时,先把导气管撤出液面,后熄灭火源。
5、用H2、CO等还原金属氧化物时应先通气后点燃酒精灯。
停止实验时应先熄灯,后停止通气。
6、给试管中的物质加热,应先给整个试管预热,后集中火力加热装有药品的部位。
7、如果浓硫酸不慎沾在皮肤上,应先迅速用布或纸拭去,然后用大量水冲洗,最后涂上质量分数约为3%的小苏打溶液。
8、配制银氨溶液时,应先取稀AgNO3溶液,然后慢慢滴加稀氨水至最初产生的沉淀刚好消失为止。
9、制备Fe(OH)3胶体时,先将蒸镏水加热至沸,然后滴入饱和FeCl3溶液,继续加热至溶液显红褐色后即可。
10、制备硅酸溶胶时,先注入5~10mL1mol/LHCl,后加1mL水玻璃,然后用力振荡。
11、制备溴苯时,应先加入苯,再加溴,最后加入少量催化剂铁屑(实际起催化作用的是FeBr3)。
12、制备硝基苯时,先加入浓硝酸,再加浓硫酸,摇匀,冷却到50~60℃,然后慢慢滴入1mL苯,最后放在60℃的水浴中即可。
(三)、左右关系
1、使用托盘天平左盘放称量物,右盘放砝码,即左物右码;
游码刻度从左到右,读数时读其左边刻度。
2、调整天平时,左边轻时,平衡螺母向左旋,右边轻时,平衡螺母向右旋。
3、制备气体时发生装置在左,收集装置在右,气体流动的方向从左到右。
4、组装仪器时先低后高,从左到右将各部分联成一个整体,拆卸仪器时顺序则相反。
5、中和滴定操作时,左手控制旋塞,右手摇动锥形瓶,即左塞右瓶。
6、用移液管取液时,右手持移液管,左手拿洗耳球。
(四)、上下关系
1、玻璃仪器中的“零刻度”:滴定管在上方,量筒、烧杯、刻度试管等的起始刻度在下方,但并无零刻度。
2、容量瓶、移液管等的刻度线在上方(只有一刻度线)。
3、冷凝管中,水流方向为下进上出。
4、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时:若气体的式量大于29,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若气体的式量小于29,则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
5、分液操作时,下层液体应打开旋塞从下边流出,上层液体应从分液漏斗的上面倒出。
6、使用长颈漏斗时,漏斗的底部应插入液面以下,而使用分液漏斗不必插入液面以下。
7、进行石油等物质的分馏时,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液面之上且位于支管口附近;
而制乙烯等需要测量、控制反应物温度的实验时,温度计水银球应在液面之下。
(五)、大小关系
1、称量时,先估计称量物大概质量,加砝码的顺序是先大后小,再调游码。
2、使用温度计、量筒、容量瓶、滴定管等,都要注意量程的大小。
如制乙烯温度为170℃,就不能使用100℃的温度计;量取8.5mL液体时,就应该使用10mL量筒。
3、干燥气体或除杂质气体时,气流的方向应大端进小端出,即大进小出。
4、固体药品应保存在广口瓶中,而液体试剂则应该保存于细口瓶中。
5、取用药品时,应严格按照实验说明的规定用量,如未注明用量,应该取用最少量,即液体只取1~2mL,固体只需盖满试管底部;
高考化学范文4
一、注重基础,注重能力
试卷注重基本概念、基础理论、基础实验,从多角度考查了化学学科素养、实验基本原理和操作、原子结构、有机物性质、电化学、溶液化学等内容。如第10题考查了常见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为简单题型。考生知道淀粉与纤维素属于多糖,在酸性条件下均可以水解,最后得到葡萄糖,考查的知识比较基础。
试题不仅客观题难度系数有梯度,而且主观题更是考查了考生“了解”“理解”“综合应用”三个层次的思维水平。例如第26题通过设计相关框图,考查考生读图并获取信息、加工信息、将信息与已有知识进行重组并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体思维容量较大,对学生的计算、推理能力要求较高,较好地实现了对考生思维品质的深度考查。
二、稳中有新,新中有变
试题在保持稳定基础上积极创新,一方面试题形式与往年基本一致,命题知识和能力主线也保持了相对稳定;另一方面命题人在试题立意、内容选材、思维角度等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使今年的化学试题有了新的突破。例如,第12题以生活中饮用水消毒为背景考查溶液化学平衡问题,选材新颖,立意简单,但综合性很强。题目要求考生充分利用图像,灵活应用信息进行综合分析。比如A选项中平衡常数的计算,考查了两个知识点:HClO电离常数的计算,总反应平衡常数的计算。试题要求计算HClO的电离常数难度已经不小了,再要计算总方程式中的平衡常数,显然突破了常规的考法。
三、突出主干,体现应用
高考化学范文5
2010年浙江高考是自2006年进入高中新课改以来的第二次新高考,如果说2009年的高考化学科试题在体现新课改特色的同时更加重视平稳过渡的话,那么2010年的试题在体现平稳过渡的同时则更加重视体现新课程理念,试题十分重视化学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客观题则常规中见新意,注重学科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观题除了有机题相对经典以外,其它三题创新力度都较大,整卷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现就试卷特点及2011年复习备考策略谈点粗浅的认识:
1试卷特点
1.1突出时代特征
试题命制充分运用了新的问题素材、知识背景,创设了新的探究情境,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社会中的能源、环境、医药、材料等方面的热点问题,突出化学学科的社会价值、地位与责任。第7题中联系的是“光导纤维、ABS树脂”等新材料的合成,“核能、太阳能、甲醇汽油”等新能源的开发以及“低碳排放”的实现,“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等仪器分析的方法;第9题中联系的是正在开发的“车载电池”;第10题中联系到医药中的“核黄素”;第11题中联系到牙膏中甘油的检验;第25题中联系到“汽车的安全气囊”;第27题中联系到染料及农药中间体的合成;第28题中联系到最新的“活性化合物的研究”等等。所占分值超过了卷面的1/3。
通过这类试题的考查,能引导教师和学生对STSE的关注,昭示着科学探究的重要性。这和新课改要求提高学生学科能力和素养的精神是相符的。与考试大纲中的考核目标“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以促进同学们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无疑是相一致的。
1.2彰显学科特色
化学科学有着较为成熟的主干知识体系和深刻的学科特色。2010化学试题中的选择题看似常规,但常规中蕴含新意。如第8题,在元素周期律的推理判断能力的考查中渗透了结构、性质和用途等基础知识的考查,同时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第10题,在分析维生素B2键线式的组成和性质的基础上,还包含了H2CO3、NH4+等无机化合物性质的测试;第12题同时测试离子方程式和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误的判断。四道主观大题则对《考试说明》中要求的各项化学能力作了较为全面的测试。第25题着重测试化学发现思维能力,要求考生经过定性判断、并运用原子守恒思想定量分析推断出几种无机化合物,同时考查学生的化学用语表达能力和化学实验探究能力。与往年经常考查的无机框图推断题相比较,此类试题更能体现化学学科思想。第26、27、28三大题都考查了学生通过对数据、图像和实验现象的观察,提取相关信息,进行加工、整合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三个大题各自承担了考查化学主干知识的重要功能,第26题侧重考查化学理论知识,第27题侧重考查化学实验能力,第28题侧重考查有机分析推理能力。
1.3注重课程理念
从知识落点和三维目标的选择角度看,今年的化学试题比较好的体现了新课程理念,更加注重“过程与方法”的考查,这是今年浙江高考化学试题的最大亮点。《实验化学》是浙江省高中学生必学的选修模块之一,今年有多道试题直接选取这一模块的相关内容进行考查,如第11题牙膏中甘油的检验和层析实验,第13题涉及到亚硝酸钠、摩尔盐等,第27题的抽滤等等。同时,试题中有多处涉及到新课程中新增的知识点,如第7题涉及到红外光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等有机物结构的分析方法,第12题中的[Al(OH)4]-, 第13题涉及到亚硝酸钠、摩尔盐,第26题涉及到电离常数、离子积常数等等。此外,试题还十分注重过程分析和科学方法的选择。
1.4体现导向功能
浙江省在国家考试中心给出的考试大纲的基础上制定了《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浙江省2010年的《考试说明》。从高考试题来看,试题的命制严格遵循《省学科教学指导意见》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各种题型与样卷有较高的吻合度。体现了《考试说明》的权威性和可信性。试题在注重对化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重要方法考查的同时,突出了以信息整合能力、问题解决能力、实验设计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今年化学学科试题对今后的高考以及高中化学教学无疑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2011年高考复习备考建议
(1)要认真研究《新课标》、《浙江省高中学科教学指导意见》、《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为教学定准方向。
(2)教学中一定要既重视基础知识的落实,更注重主干知识的学习,给学生建构主干知识的知识网络。新课改后的高考命题原则已逐渐向新课程的三维目标转化,这就是说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强调对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尽量避免纯记忆性知识的考查。但基础知识不扎实,知识的理解和知识之间的联系的能力就谈不上。所以在实际复习中,应立足学科,在全面复习的基础上突出主干知识,联系实际并构建学科知识点的网络。
(3)应特别注重新课标、新教材中新增内容的学习。如平衡常数的表达式和计算、沉淀溶解平衡的问题、焓变、熵变等内容。
(4)要加强化学实验的教学,要想方设法开设学生探究实验,让学生在实际实验操作中强化实验能力。以教材中的16个实验课题为载体,让学生知道解决实验问题的基本方法、回答实验问题的基本模式。通过学生的亲身体验,规范学生的实验操作,知道常规实验的基本步骤。正确评价实验方案(原理、方法、步骤、操作)等。
高考化学范文6
关键词: 化学复习 备考 策略
2008年高考已落下帷幕,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各地高考化学试题的重视基础、强调能力,具有稳定性和创新性,着力体现新课程理论等特点,对此,我们要明确方向、抓住重点、强调能力、关注变化,以不变应万变,进行复习备查。
1.密切关注《考试说明》,合理规划高三复习
《考试说明》是依据课程标准和高考原则制定的,具有权威性和针对性,《考试说明》是高考化学命题的基本依据,它规定了命题的范围、各类知识所占比例、难度比例、题型比例。考生进入复习阶段后,要认真阅读和理解考试说明的各种要求,注意考查的内容范围,不要漏掉基本内容,也要避免因超纲复习而浪费时间和精力。明确各部分知识的要求层次,明确考试的能力要求,准确把握深度广度,力求落实,是复习的关键。各地《考试说明》每年都会有点变化,进行高中新课程的省区变化更大,考生要密切关注《考试说明》的变化点,调整自己的复习,要果断地抛弃教材里没有的、《考试说明》不要求的内容。
学生要把握好高三复习的五个时段,起步适应阶段适应高三学习;稳步提高阶段全面系统复习,提高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高原徘徊阶段及时调整,安全过渡;冲击顶峰阶段迅速提高实战能力,调整巩固阶段平和心态、熟化知识、适量做题保持状态。明确五个阶段的特点,做好复习计划,制定一个“跳一跳,够得到”的化学成绩目标,让自己动力更足,然后通过每个阶段的复习,一步步实现目标。
2.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主干知识重点复习
高考化学试题考查的重点内容都是化学的主干知识和重点知识,并不回避常规题和传统题。化学需要记忆的知识多,知识点也比较零乱。学生应梳理、理解、记住基础知识,并及时归类。前期积累越丰富,归类越有序,应用就会越顺手,解题的速度越快,准确度越高。倘若基础知识积累不够,后面很难再有突破。
恢复高考30年,我国在命题方面积累了大量经验,高考试题的难度一般变化不会太大,所以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落实,抓住主干知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掌握解题的通性通法,就能够取得自己理想的成绩。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推进,高考试题也绝对不会允许过去那种“繁、难、偏、旧”试题的出现。
3.构建学科知识网络,高效学习重视方法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回归教材、回归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特点启示我们,高考复习不要高难度。学生应构建化学学科知识网络,依据《考试说明》扎扎实实地复习,把握好考纲的每个知识点的内涵和外延,建好自己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在复习中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构建有序、网络化的“化学知识结构系统”,可以大大提高应用知识的能力,考场上脑海里有一张知识的大网,可帮助自己迅速调集头脑中储存的信息并选择、组织,快速确定解题思路。构建知识网络是一个系统工程,如复习元素及其化合物,以“单质―氧化物(氢化物)―水化物―盐”为主线,沿着“结构、性质、制法、用途”的思路,在“元素周期律、平衡理论”等化学基础理论指导下,通过纵向归纳、横向对比,由线引点、由点及面,形成完整的网络。需注意的是,各类知识交汇点是考查的重点,也容易衍生出综合问题,应予以重视。
4.动脑动手相结合,四种能力要到位
高考选择题考查的知识基础性较强,非选择题着重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迁移应用和学科内知识的综合应用。复习时明确考试说明中对观察、实验、思维、自学能力的具体描述和要求,平时复习、解题时独立思考,有利于四种能力的培养,无机推断、化学实验、有机化学、化学计算四部分题目对四种能力及其综合的要求都很高。
复习实验时考生要真正地走进实验室做实验,清楚每个实验所包含的设计意图、反应原理、装置的原则、操作细节。动手实验的过程将令学生思维深入、印象深刻。学生要全面关注基础性实验、拓展性实验和应用性实验。重视教材实验的复习,有助于全面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能力,目前高考化学实验试题很多是由教材实验改编、拓展而来的。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也是高考化学考查的重点,要掌握实验设计的一般思路和方法,学会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进行评价和优化实验。学生要重点关注实验与其他知识点的多重交叉、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结合、化学现象与化学原理结合,以应对高考实验与其他部分的知识深度融合的趋势。
5.扩大复习视野,注意学科发展前沿
在复习中要关注社会重大事件中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广泛收集整理资料,最大限度地降低对试题的陌生感。关注环境与社会、关注生活、了解学科研究的最新成果,也是高三复习的重要一环。近年来,涉及STS的内容在高考试题中不断增加,这类试题的特点是化学双基与STS建立联系引出题目,或者将社会重大事件中的化学知识以信息的形式给出,考查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用所学基础知识或基本原理解答生产、生活及社会中的实际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