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折柳送别的诗句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折柳送别的诗句范文1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
①张丞相:指张九龄。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⑤济:渡。⑥端居:安居。
作者简介:
孟浩然(689—740),襄州襄阳人。唐代一位不甘隐居,却以隐居终老的诗人。孟浩然的诗摆脱了初唐应制、咏物的狭窄境界,更多地抒写了个人的怀抱,给开元诗坛带来了新鲜气息,并得到时人的倾慕。李白称颂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礼赞他“清诗句句尽堪传”。可见他在当时即享有盛名。他死后不到十年,诗集便两经编定,并送上“秘府”保存。现有《孟浩然集》。
小樱桃读诗词:
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浩渺。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一个“混”字写尽了“秋水共长天一色”的雄浑壮观,表现了一种恣肆、海纳百川的意境。全诗“体物写志”,表达了作者希望有人援引他入仕从政的理想。诗人托物抒怀,曲笔擒旨,于浩渺阔大、汹涌澎湃的自然之景中流露了心声。该诗含蓄委婉,独标风韵。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 维
作者简介:
王维(701—761),字摩诘,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人称“诗佛”,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经》是大乘佛教的早期经典之一,因此经的主人公为维摩诘居士,故而得名。
①安西:指唐代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②浥:湿润,沾湿。③客舍:旅店。④柳色: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小樱桃读诗词:
本诗为赠别而作,后有乐人谱曲。题中王维这位姓元的友人奉命前往安西,王维在渭城送别。 前两句分别写明送别时间、地点和氛围。后两句说明了朋友“西出阳关”虽是壮举,却免不了经历万里的长途跋涉的艰辛与寂寞。因此,这临行之际“劝君更尽一杯酒”就像浸透了诗人全部情谊的琼浆玉液。这里面不只有依依惜别的情谊,而且包含着对远行者的体贴。
青门柳
唐·白居易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河南新郑(今郑州新郑)人,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
①青门:古长安东霸城门 ,俗称青门。
②青门柳:“柳”与“留”谐音,离别赠柳表达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折柳送别的诗句范文2
关键词:意象的内涵;古诗的解读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孕育了灿烂辉煌的诗歌文化,我们徜徉于诗的王国,穿行于词林诗苑,那充满灵气、富于美感的句就会纷至沓来。沉浸其中,细品慢赏,就会感受到古代诗歌无比惊艳的美。而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是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在我国古典诗歌漫长的历程中,形成了许多传统的意象,它们蕴藉着丰富的内涵,如果我们熟悉这些常见意象,就会给诗歌鉴赏带来很大帮助,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和鉴赏能力。
杨柳。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不舍之情融合在一起。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惜别的深情。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离别长安的必经之地,而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最著名的地方,“年年柳色,灞陵伤别”。后世就把“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故温庭筠有“绿杨陌上多别离”的诗句。柳永的《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也借杨柳表达一种离愁。
长亭。古代路旁置有亭子,供行旅休憩或饯别送行之用。如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十里五里,长亭短亭。”“长亭”成为一个蕴含着依依惜别之情的意象,在古代送别诗词中不断出现。如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又如李叔同《送别》“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都借长亭表现深厚的离情。
月亮。古诗中的月亮大多是思乡的代名词。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从美好的祝愿出发,意境豁达开朗,用深邃美妙的自然境界体会人生。李煜的《虞美人》“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君特有的伤痛。
鸿雁,每年秋末奋力回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元代《西厢记・长亭送别》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情景相生,其情不堪,成千古绝唱。后人又用“鸿燕”“雁书”“雁足”“鱼雁”等指书信、音讯。如晏殊《清平乐》:“生笺小字,说尽平生意。鸿雁在云鱼在不,惆怅此情难寄。”李清照另一首词云:“好把音书凭过雁,东莱不似蓬莱远。”大雁在这里是传书的信使,借以表达思乡之苦。
梧桐。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梧桐多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白居易《长恨歌》:“春风桃李花开日,秋雨梧桐叶落时。”秋日冰冷的雨打在梧桐叶上,好不令人凄苦。又如温庭筠的《更漏子》:“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这些词人,都借梧桐表达一种寂静凄凉的心境。
流水。水在古代诗歌里和绵绵的愁丝连在一起,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李白《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刘禹锡《竹枝词》:“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李煜《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用东流之水比喻绵绵不断的愁思。欧阳修的《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秦观《江城子》:“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以流水与离愁关合,载不动流不尽的是连绵的愁绪。
杜鹃鸟。周朝末年蜀君杜宇,被迫让位隐居山林,死后化为杜鹃,暮春啼苦,竟至口中流血,哀怨凄悲,动人肺腑。正如唐代成彦雄写的“杜鹃花与鸟,怨艳两何赊,疑是口中血,滴成枝上花。”于是古诗中杜鹃就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都以杜鹃鸟的哀鸣,来表达哀怨、凄凉或思归的情思,它的啼叫容易触动客子的乡愁乡思。
折柳送别的诗句范文3
千百年来,故国乡土之思、骨肉亲人之念、挚友离别之感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弦,“离别抒怀”自然也成为我国古典诗歌歌咏的重要内容。唐代以前的送别抒怀诗,感情基调一般都是低沉伤感的。真正使送别诗以刚健高昂的格调、动人的情致出现于诗坛,是从初唐、盛唐开始的。从内容上说,多抒写亲情、爱情和友情、同僚情。有些送别诗借送别一吐胸中积愤或表明心志,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从抒情方式来说,有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两种。直接抒情,如李白的《赠汪伦》,前两句叙事,后两句抒情。间接抒情又有多种形式,大多是借物抒情、借景抒情和以喻显情。(1)借物抒情不直接写人的离情心绪,而是通过写眼中物有伤离别之意来烘托,这样写更能深化主题。如戎昱的《移家别湖上亭》,通过写柳条、藤蔓、黄莺的伤离别表现人的情思心绪。(2)借景抒情,如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竹林寺远,钟声触动思绪,归影勾起作者的归意,但作者形象隐于诗外,在闲淡的意境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不遇而闲适,失意而淡泊的情怀。(3)以喻显情,如刘过的《柳梢青 送卢梅坡》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离别之苦,用“尘随马去,月遂舟行”的比喻来表现思念之切。
在阅读鉴赏送别抒怀诗时,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了解送别诗的结构形式。关于送别抒怀诗的写法,《诗法家数》曾作如下归纳:第一联叙题意趣;第二联合说人事,或叙别,或议论;第三联合说景,或带思慕之情,或说事;第四联合说何时再会,或嘱托,或期望。
2.通过典型意象,理解语言传达的信息。送别抒怀诗中有一些典型的意象,找出这些典型意象,有利于解读和把握离别诗。如“长亭”是古代送别的常见场所,“南浦”多见于南方水路送别的诗词中;“杨柳”中的“柳”与“留”谐音,古代有折柳留客的习俗,是抒写离别之情的常见意象;“酒”在排解愁绪之外,还饱含着深深的祝福,将美酒和离情联系在一起的诗词举不胜举。
3.开拓景物意境,领悟作者情感倾向。送别抒怀诗往往注意营造送别氛围,在景物或生活气息中透露出送别时的主观情感和诗歌情调。其情感表达主要是朋友间真挚友谊的告白,或临别时坦诚的慰抚,或依依不舍的留念,或发自肺腑的感慨。阅读鉴赏送别抒怀诗时,抓住关键词语,通过想象和联想进入意境,才可以推断和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4.明确情感表现方法,分析运用表达技巧的效果。就送别抒怀诗的抒情手法来说,有的直抒胸臆,有的借景抒情,有的景中寓情、情景交融;就送别抒怀诗的表达技巧来说,多见的是运用修辞和虚实结合;就送别诗景与情的关系来看,常是“哀景哀情”来渲染,或“乐景哀情”来衬托。
【阅读训练】
江亭夜月送别
王 勃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本诗四句四景,形成了特定的空间,简析四句的关系。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国维曾说此诗着一“寒”字“境界全出”,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魏大从军
陈子昂
匈奴犹未灭,魏绛[注]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
雁山横代北,狐塞接云中。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注]魏绛:春秋时晋国大将军,曾以和戎政策消除晋国边患,这里用以类比魏大。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首句运用了什么典故?首联给人怎样的感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简要分析“横”“接”的妙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请简要分析“江风引雨入舟凉”一句在诗中的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后两句在写景角度上与前两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友人入蜀
李 白
见说蚕丛路,崎岖不易行。
山从人面起,云傍马头生。
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
升沉应已定,不必问君平[注]。
[注]君平:西汉严遵,字君平,隐居不仕,曾在成都卖卜为生。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芳树笼秦栈,春流绕蜀城”在景物描写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最后一句表现了李白朋友的哪种性格?李白对他有怎样的告诫?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送项判官
王安石
断芦洲渚落枫桥,渡口沙长过午潮。
山鸟①自鸣泥滑滑,行人相对马萧萧。
十年长自青衿识,千里来非白璧招②。
握手祝君能强饭③,华簪常得从鸡翘④。
[注]①山鸟:指一种捕食小虫的禽鸟,俗称“山鸡”,又名“鸡头鹘”。它鸣叫时的声音为“泥滑滑”(滑,在这里读作“古”),南方人也就称这种鸟为“泥滑滑”。②白璧招:即以白璧招聘。典出“楚襄王遣使持金十斤,白璧百双,聘庄子为相,庄子固辞”。③强饭:平阳公主对汉武帝卫皇后卫子夫说的话,卫子夫原是平阳公主家中的一名歌女。她初入宫时,平阳公主拊其背说:“行矣!强饭勉之。即贵,愿无相忘!”努力加饭,即保重身体。④鸡翘:鸾旗车的俗称。这种车上的旗竿插有彩色羽毛。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诗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尾联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满庭芳
苏 轼
元丰七年四月一日,余将去黄移汝,留别雪堂①邻里二三君子,会李仲览自江东来别,遂书以遣之。
归去来兮,吾归何处?万里家在岷峨。百年强半,来日苦无多。坐见黄州再闰②,儿童尽、楚语吴歌。山中友,鸡豚社酒,相劝老东坡。
云何,当此去,人生底事,来往如梭。待闲看秋风,洛水清波③。好在堂前细柳,应念我,莫剪柔柯。仍传语,江南父老,时与晒渔蓑。
[注]①雪堂:苏轼在黄州的居所名,位于长江边,是他到黄州一年多之后友人帮助营建的。②黄州再闰:苏轼谪居黄州五年,阴历三年一闰,故称“再闰”。③洛水清波:洛水流经洛阳,与汝州近,故云。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运用了一些浸润情感的词语,请找到并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怎样的变化?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性格与词风?请结合诗句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声声慢
别四明诸友归杭
张 炎①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②。淡泊秋光,恰似此日游情。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③。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z。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旧隐新招,知住第几层云。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注]①张炎:宋末元初词人。宋室南渡后举家迁至临安(今杭州)。入元以后,不仕新朝,以“遗民”自居,落拓而终。这首诗作于元成宗大德二年,其时诗人已51岁,在宁波一带飘荡。四明,四明山,这里指它附近的鄞县。②东瀛:东海。③西泠:西泠桥,西湖胜景之一。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词的上片描写了作者即将归杭时怎样的心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词章法整饬,结构匀称,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南吕]一枝花
春日送别
刘庭信
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
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①,谁肯与莺花②做主?
[注]①东君:传说中的司春之神。②莺花:莺啼花开,泛指春天的景物。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各题。
1.这首元曲抓住哪些景物来写“春日”景致?通过这些景物表现了怎样的春景?透露了怎样的情感?请简要作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折柳送别的诗句范文4
[关键词] 温情潇洒 离别 心态
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这首送别诗,又名《送元二使安西》、《阳关三叠》等,早已蜚声四海,深入人心。渭水桥边,亲友话别,见面难期。西出塞外,衰草黄沙,促膝谈心,举杯共语之人,从此分离,满腹离情何以抒遣?此刻,大家反复咏叹的是“西出阳关无故人”的诗句。“阳关三叠”能成为佳话,“至今犹脍炙人口,皆是先得人心之所同然也”(赵翼《瓯北诗话》)。诗句看似平常无奇,却颇能震撼人心。原因就在:它不但道出了人皆知而未能道出的共同心声,更赋予了前行之人乐观潇洒的心态,创造了一种新的抒情模式。
此诗是王维送元二去西北边疆而作。前两句写离别前的景色,渭城的清晨刚下过一场细雨,湿润了地面,客舍边的杨柳经过雨水的冲刷也变得更加葱茏。开篇营造了一种什么氛围呢?胡汉生认为此处“给人一种凄冷的感觉”,笔者却不这么认为。从“轻尘”可见雨下得不大,绝非暴风骤雨,而是牛毛细雨,既然打湿了轻尘,空气经过滤必然变得清新,经细雨冲刷过的杨柳不会枝残叶落,而是愈加翠人,生机盎然。这样的天气应是清爽新鲜的,用这样的开头来显示故乡故国的可爱可亲,令人留恋,这样才与其后的劝酒惜别和谐一致。
后两句“劝酒”一则显示了我国由来已久的以酒饯行的习俗,更表现了王维对友人的关怀体贴。来,再喝一杯酒吧,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我这样的好朋友了。可以试想,刚下过雨的早晨应该有些许的凉意,喝酒暖暖身子吧,一个“再”字,突出了诗人用心良苦,可谓周到之至。设身处地,可以想象,值此良辰美景,好友相送,佳酿暖身,元二定然是心潮澎湃,暖意融融,心里更多的应是感动与不舍,而不是悲伤。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诗人直抒胸臆,不是客气婉转之辞,可见与友人交情颇深。看似直白如话,却语淡情浓,脉脉温情里饱含了无限的留恋与关怀,耐人咀嚼。恰如陈铁民《王维诗选》所言,“这两句情语,妙在写惜别的绵绵情意却不道破,很有回味的馀地。语言也自然真率”,胡应麟评之,“自是口语而千载如新”。
“人生自古伤离别”,此诗却一反常规,突显故友情谊之深,强调挽留之情,而一扫悲戚之态,其潇洒旷达的形象如在眼前,诗人乐观的心态为我们创造了一种健康、积极的抒情方式。此篇虽亦借柳色写离情,却突破了以“柳”反衬离别之悲的抒情模式,可与《诗经•采薇》中“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相媲美。
“杨柳依依”四句,自东晋以来被称为《诗经》中最佳诗句之一,被称为杰作中的杰作,诗中的诗。《世说新语》记载了谢安谢玄叔侄俩的对话:谢公因子弟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自谢氏以后,文学史对其盛誉绵延不绝。何也?它妙在体物工致,“以少总多,情貌无遗”,妙在“善于写物态,慰人情”。而王夫之则提出了另一个妙理:“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他在《诗广传》进一步强调:“往伐,悲也;来归,愉也。往而咏杨柳之依依,来而叹雨雪之霏霏。善用其情者,不敛天物之荣凋以益己之悲愉而已矣。”意指春色是美好的,而征人离别之情却是痛苦的。而春色愈美,愈能反衬出征人悲哀的别情。的确,“柳”与“留”谐音,暗指远行之人与亲友的留恋不舍之意,甚至到了唐代还发展成为一种“折柳赠别”的习俗。可以说,从《采薇》起,古人在离别诗中以“杨柳”(古时“杨”与“柳”同义)蕴哀思,来突显离愁别恨,遂为经典,奠定了离别诗中“分别必忧愁,有柳愁更愁”的伤感基调,对后世影响深远。如:
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乐府《折杨柳歌辞》)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郑谷《淮上与友人别》)
多情自古伤离别……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王实甫《西厢记》)
以上都是家喻户晓的经典名句,都抒写离愁别绪,或惆怅失落,或悲悲啼啼,抒情基调都是伤感压抑的。在处理“柳”与“别”的问题上没有跳出《采薇》末章以杨柳衬离愁的藩篱。
我们再看下面这组: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
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刘禹锡《竹枝词》)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志南《绝句》)
这也是一组含“柳”的名句,我们非但看不出诗人任何伤感的思绪,相反,倒是令人品出了春意盎然的喜悦。可见,青青杨柳作为一种自然景观本无情感色彩,而是诗人赋予了它心理色彩。源于西方的移情论认为:人在了解和体察外物时,将自身的情感体验投射到审美对象中,并被它所感染,与之产生交融合一的情感共鸣。江河不会“咆哮”,春花不会“溅泪”,猿猱不会“哀啼”,杨柳亦无悲欢之态,故“杨柳”未必因离别而倍添愁绪,关键是看诗人的心态如何,而诗人的心态亦会感染到征人。从诗中可知,元二前往的是边疆大漠,前途可谓渺茫暗淡,但王维作为故友却没有表现出俗套的悲戚和廉价的安慰,抑或牵强的鼓励,因为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在这种背景下,所有的悲戚和劝勉之词只能直接或变相的加重远行之人的心理负担,使之趋于颓丧。王维定然深谙此道,于是采取情感转移法,强调友情,淡化悲情,给友人一份温馨,一种动力,使之能以一种健康阳光的心态轻装上阵,从容面对未来。感于此种深情厚谊,元二的万里征程也定然洒满阳光。
此诗语言素朴明净,如话家常一样将他人心曲娓娓道来,把一种淡淡的情绪色彩熨帖在读者的内心,在闲适的品尝中慢慢咀嚼其韵味,这样的诗句,是人们精神生活中的共同财富。难怪后来被谱以琴曲,久唱不衰。胡应麟曰:“盛唐绝,《渭城朝雨》为冠”,此语不为过也。
从王维的乐观心态,亦可看出他作为“诗佛”的随缘而适的人生情怀,是“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淡定从容。因此只有深得佛理的王维才能写出这样的诗句。可见,王维虽素有“诗佛”之称,但他并非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自命清高者,亦非是跳出三界外、冷眼看生活的淡漠者,相反,他是一个颇具人性关怀与仁者之风的性情中人。
参考文献:
[1]陈铁民.王维诗选[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
[2]陈铁民.王维集校注(卷四)[M].北京:中华书局,1997.
[3]刘勰.文心雕龙[M].吉林:吉林出版集团,2005.
[4]宋祁.宋景文笔记[A](文津阁四库全书,册285[C]).北京:商务印书馆影印版本,2005.
折柳送别的诗句范文5
一、意象分析的重要性
意象一词是中国古代文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古人以为“意”是内在抽象的心意,“象”是外在具体的物象;“意”源于内心并借助于“象”来表达,“象”则是意的寄托物。诗歌创作过程是一个观察、感受、酝酿、表达的过程,是对生活和情感的再现过程。作者对外界的事物心有所感,便将之寄托于一个所选定的具象,使之融入作者某种感彩,并制造出一个特定的艺术天地,使读者在阅读诗歌时能根据这个艺术天地在内心进行二次创作,在还原诗人所见所感的基础上渗透自己的感彩。
中国传统诗论中意象是寓情于景、以景托情、情景交融的艺术处理技巧,讲究的是“一切景语皆情语”。我们在鉴赏诗歌时,往往要联系人物的形象,因此,鉴赏诗歌,首先要知人论世,准确把握诗人的生平经历和他所生活的时代特征。其次要在整体理解的基础上,分析刻画人物的手法,分析诗歌当中出现的具体景物对人物情感的再现作用。最后,联系作者创作背景,进行有关人物的思想品质等方面深层分析。讲解古典诗词时,如果能给同学们讲清楚意象涵盖的意义,那么,他们对诗歌本身的含义理解会更深。
古典诗词教学中,我们发现,多数意象都有较为固定的意义。比如,古典诗词中的“柳”,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此引发对远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及行旅之人的思乡之情。如《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了解这些意象的固定含义对指导学生理解诗词本身有积极意义。民族地区学生的文化底蕴是十分单薄的,所以,教师在讲解的时候要善于归类,努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二、语言分析的重要性
《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要想更好地鉴赏和把握古诗词,必须了解诗词的语言特征。这一点既是鉴赏古诗词的基础,也是不同诗人在不同时期或同一时期的不同风格的表现。
诗词的语言和其他文学样式相比较,具有抒情性、含蓄性、精练性和跳跃性等特点。鉴赏诗词的语言,主要是把握其运用语言的艺术,领会其语言的优美、生动、传神、精练和隽永,以及该诗人的语言风格特征。在教学中按两个方面去把握:
1.分析关键词的作用
刘禹锡的《秋风引》曰:“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诗以“秋风”为题,首句“何处秋风至”,就题发问,显示了秋风的不知其来、忽然而至的特征。“萧萧送雁群”化无形为可闻可见的景象,从而把不知何处而至的秋风惟妙惟肖地写入诗篇。“朝来”一句承接首句的“秋风至”,又承接次句的“萧萧”声,这就说明秋风的来去虽然无处可寻,它却依附其他事物的存在而随处可见。尤其是结尾句,更可以说明秋风已为“孤客”所“闻”。“秋风”是诗人吟咏之物,由秋风送来“雁群”,又由“雁群”引出庭树,由秋风中的“雁群”引起诗人“孤客最先闻”的共鸣。整首诗的意象和情感都在“秋风”一词中展开,所以说,“秋风”构成了理解这首诗歌的关键所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是把握一首诗的整体线索,或者由它来奠定感情基调,抓住这个字或词,就可以更好更准确地把握诗歌内涵。我们在讲解的时候,可以突出强调该字或词在一首诗词的结构上所起的主旨作用,从而有利于学生对一首诗内涵的准确把握。
2.理解关键句的含义
关键句的含义的讲解也是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方面,我们看下面这首散曲的妙处:“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落灯花棋未收,叹新年丰逆旅淹留。枕上十年事,江南二老忧,都在心头”(徐再思《水仙子・夜雨》)。“叹新年”句化用马周困新丰的典故。据《新唐传・马周传》记载,唐初中书令马周贫贱时,曾住在新丰的旅舍,店主人不理他,令其备受冷落。“落灯花棋未收”,又化用了赵师秀《有约》中的“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诗人在这里化用典故和诗句,巧妙地表达了自己愁肠百结、夜不能寐的心理状态,而且读来抑扬顿挫,又渲染了他孤寂惆怅的气氛,使诗句蕴涵更丰富,耐人寻味。纷纷落下的灯芯余烬及散乱的棋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梦前以棋解忧、梦后孤独对灯百无聊赖的情怀。可见,关键句的理解对把握一首诗歌的内涵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通过马周困新丰的典故和“有约不来过半夜,闲敲棋子落灯花”的诗句,进一步参悟诗人孤寂和冷落惆怅的情怀。至于他的这种情怀源于何处,我们就要进一步分析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了。
总之,鉴赏诗歌的语言,可以使我们更深入地指引学生感受诗歌所蕴涵的形象,了解作者的情感流向,体味作者对生命的感悟和对社会的认识,进入其创造的诗境,获得无穷的审美享受。
三、背景分析的重要性
刘勰说:“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本质上讲阅读古诗词就是“披文入情”的过程。阅读古诗词时让学生与诗词作者、时代背景、艺术文化传统等相联系,从而可以激感体验和生活感悟,做到移情入文,使学生获得与文本的“对话”。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编的古典诗词,大部分都和背景知识密切相关。这些背景知识对于启发学生学习古典诗词的兴趣、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诗情、诗意,对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可是无论从阅读过程、教学过程来看,还是从古典诗词的教学研究来看,背景知识教学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忽视。
背景知识就是与诗词内容密切相关的各种历史背景、现实情景、作者经历等。如果给学生介绍较为详细的相关背景知识,那么,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就会对古诗词本身内涵的理解更深刻。古诗词创作背景的一般情况都潜伏在诗句当中,在给学生讲解这些背景知识的时候,我们就需要展开来。有些背景和诗人的身世有关,有些和社会有关,背景知识的讲解一方面有助于学生对诗歌含义的理解,另一方面,还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所学作品相关的人和事。
《泊秦淮》是唐代杜牧的一首诗,我们先不说这首诗歌本身的意义,“商女不知亡国恨”, 其中“亡国”二字已经点明杜牧生活的时代背景。杜牧生活在晚唐,他颇为关心政治,对当时千疮百孔的唐王朝表示忧虑,他看到统治集团腐朽昏庸,看到藩镇拥兵自固,看到边患频繁,深感社会危机四伏。这种忧时伤世的思想,促使他写了好多具有现实意义的诗篇。《泊秦淮》就是在这种思想基础上产生的。当他来到当时还是一片繁华的秦淮河上,听到酒家歌女演唱《花》曲,便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诗。诗中说,金陵歌女“不知亡国恨”,还唱着《花》曲。其实,这是作者借陈后主因追求荒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醉生梦死的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的忧虑。从这个背景我们可以看出,杜牧借此要讽刺和斥责的是那些沉溺于声色的封建贵族豪绅,而不是“商女”。这样一来,我们再去讲解这首诗歌的时候,学生就很容易理解诗的蕴意了。
在讲解古诗词时,我们能注意到这些知识,并能灵活巧妙地运用到古诗词的鉴赏中去,那么对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无疑会有很大帮助。民族地区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学生对相应的文化常识也了解甚少,讲解诗词背景不但能使他们对古诗词本身有深刻地理解,而且还能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古诗词背景的掌握要求教师要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和文化内涵,可以借助一些工具书和教材上的相关注释,在课堂上适当地为学生补充些文坛掌故,成语典故、历史故事等知识,开阔学生视野。多要求学生掌握作家人生经历和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积累一定的文化知识素养。
总之,加强古诗词背景知识的讲解,可以丰富课程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健康的成长,更好地基于文本、基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情感体验,引导学生展开与文本的对话,实现“情感的交汇和精神的同构”。
四、古典诗歌的现代解读
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算起,诗歌在我国的历史有两千五百多年了。两千多年来,诗歌在时间的洋流里几经变化,诗人在其作品中表达的自己对世界、对人生、对事物的不同情感体验也有差异,但其表达的内容却始终没有变,那就是一个字――“情”。从“诗缘情而作”这一特点看来,诗歌的本质即为抒情,只有准确而深刻地领悟了诗歌情感,才能走进诗人心灵,去品味诗歌。
古人借诗抒情达意,那么我们在读这些诗的时候怎样才能很好的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呢?下面以一首唐诗为例,试着用现代方式来解读古诗词。
荒戍落黄叶,浩然离故关。
高风汉阳渡,初日郢门山。
江上几人在,天涯孤棹还。
何当重相见,尊酒慰离颜。
――《唐・温庭筠・送人东游》
古诗最怕直接用现代汉语逐字逐句翻译,如果翻译出来,这首诗就是这个样子:
“荒凉的边塞落满黄叶,你坚决地要离开故乡。秋风中从汉阳渡出发,第一天就可以到达郢门山。茫茫江上有几个人?只有孤舟从天涯回还。何时才能再相见,举起酒杯安慰离别的愁颜”。
这样讲,学生只知道一点皮毛。我们要努力找到和这首诗在意绪上相同的现代文本,这样做,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对诗的理解,二来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经过几次举一反三的训练,我们综合他们的语言,把这首诗用这样一段话解读了。
【现代解读】
“放下来吧,别让烦恼占太多空间。你看,冬麦出芽了,当路过每一片麦田,就会感到绿的波涛和阳光的甜味围拥而来。它们会荡在你心怀,而后瞬间散开――这个尘世没有永恒的爱,也没有隔山隔水一成不变的思念。
街景陈旧了许多,落叶一片一片飘飞,这一别即是天涯!
当春天踏着烂漫的步子回来的时候,我伸开矜持许久的双臂和心怀,你依然不在身边。宁愿忘却自己和所有一切,而巍巍高山、浩浩大江、飒飒秋风、杲杲旭日,以及孤舟在天际漂泊,这一切使我的笑容却如此窘迫。铅灰色的暮霭,潮湿清凉的云雾,一样满山盛开的洁白花朵下,只想把自己交给泥土――那片幸福的墓地。
所有的年龄都是美好的,骊歌多么悠远,而我却不能像往昔那样去聆听。什么时候,才能把酒当歌?一个不知名的小镇上,端起一杯开水,内心满是沉重的怀念和泪水。
月亮泼出淡淡的光芒,清幽的梦被惊醒。深刻的蓝天下,一缕柔软的风缓缓走过窗棂。忘记一切,忘记那些小小疾病的疼痛――可还是不能。遥遥无期的思念,才是活在尘世的牵连。我只是等待秋季火焰灼痛我们持久的感怀,我知道,那个时候就会来看我。”
经过好多次诸如此类的训练,我们发现,学生理解诗词的能力有了突飞猛进的变化。民族地区的学生书面表达属于弱项,这样解读诗词的结果我还发现他们的表达能力有所提高。读诗词、赏诗词是广大学生提高自身素质和内在修养的必修课,我们可以从众多朗朗上口的佳作中,领略中国古典诗词的优美和高贵的气质。尤其是诗词当中那些看不见的精纯之气,更期待着我们去研习。那么,就让我们用自己的语言和情感,去完成和古人之间的心灵对话,何尝不是乐事。
“诗言志”,诗歌不仅是传递信息的工具,而且是传递情感的工具。人的情感养成不能单纯依靠说理,还要依靠人类情感的传递获得。鉴赏诗词如果不能被其中蕴藏的美好情感所熏陶,那确实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在民族地区,这一点尤应引起重视。
折柳送别的诗句范文6
语文教学“诗心”审美
【案例背景】
新课程标准把“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放在首位,明确要求“应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如果说语文教育是学生受到审美教育的重要途径,那么诗歌欣赏可以说是最直接的途径之一。
我以为,诗歌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培养诗人,而是要让那些积淀着智慧结晶、映射着理性光辉、浓缩着丰富情感、蕴涵着优美意象的诗词曲赋熏染学生的灵魂,从而加深他们的文化底蕴,使语文教学沐浴在诗意的光辉里。
我以为,现代诗歌教学,应是一次心灵的对话,情感的交流,审美的享受。诗歌教学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把美的种子播撒到他们心里,唤醒他们的智慧灵气,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这也是我一直思索的问题。本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是:
1.我们的诗歌教学究竟要带给学生些什么?
2.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应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案例呈现】
教学片段一:《再别康桥》:
《再别康桥》犹如一首轻柔优美的小夜曲,徐志摩悄悄地把云彩留给了康桥,把一首传世经典留给了我们,自古多情伤离别。然而,诗人笔下的离别却随着河畔的金柳,柔波里的水草在我们的心头不断荡漾,留给人们无限遐思,原来离别也可以如此美丽,这样的离别又何妨多经历几回?诗人把康桥的美,不仅留给了自己,也留给了我们,留在了我们心灵深处。
我相信这首被选入“高中教材“的经典传世之作通过教师适时、适度、适量的点拨,学生思维在尝试和叩问中一样能体味诗句蕴涵的跳荡的情感,变平面文字为立体的形象、美妙的意境、鲜活动感的画面……我更深信诗歌的这份“美”的感悟和传递与年岁无关,更何况少年情怀总是诗。
在教学中,我将目标定位于“赏读”,对自己诗歌教学的思想(更确切地说是期盼)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和探索:
在让学生通过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介绍了徐志摩后,我出示了与徐志摩的一生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康桥的相关图片,介绍徐志摩的“康桥情结”,激发学生对文本阅读探究的兴趣。
接着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这首诗(朗读时要求注意诗歌的感情和节奏)。并找出诗中最能打动自己的或者说自己觉得最美的句子,说说理由。
生1:这首诗运用了拟人、比喻的手法,写“金柳”时,用“新娘”来形容,读后有种魂牵梦绕的感觉,很美。作者在诗的首尾用了“悄悄”,不仅使首尾呼应,还让我们感到作者似乎不忍打破康桥的美,康桥的安详。
生2:这首诗不像其他离别诗那样刻意渲染“悲”的气氛,它显得平静因而让人觉得真实。他把康桥写得圣洁了,康桥也把他的心洗的澄净了,似乎他与康桥融为一体
……
随着讨论的深入,同学对诗句内涵的理解也渐趋深入。我适时进一步点拨:诗的第二节,“那河畔的金柳……”金柳,古人常常用柳来象征离别,折柳送别可文人笔下的柳都是绿柳,翠柳,徐志摩却用金来形容柳,这是为什么?
生1:我觉得这个金字用的很精妙,因为柳树是在夕阳的照射下,所以镀了一层妩媚的金黄色。非常形象生动。
生2:而且我们会很自然的想象着金色的枝条随风轻轻摇摆,影子倒映在水中的美景,就像一位妩媚的新娘。作者一定是对夕阳中的柳树特别的喜爱,才能把它描绘的如此美丽。
师总结:原来徐志摩正是用了这一生花妙笔点出了夕阳晚照下柳树独特的风韵,传达了自己无限喜爱之情。看来诗歌的语言确实非常凝练,可谓字字抵千金。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分析意象:
通过刚才的交流,很多同学都感受到了康桥的一草一木都包含了诗人无限的深情。那么,《再别康桥》中的意象有哪些?你们能把它找出来吗?
学生很快便能找到诗歌中的意象,我进一步追问:其中有几个意象特别美,作者情感正是通过这些意象表达的,那么作者的情感究竟是怎样的?
生1答:无限依恋。
生2答:还有淡淡的惆怅。
……
在学生思维之舟达到“情融融,志踌躇”时,进行总结:作者正是通过对康桥美丽景色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康桥依依不舍,无限眷恋的深情,可以说是:写尽康桥无限景,道尽离别无限情。此情此景,情景交融,怎能不令人醉在心头。
……
教学片段二:《乡愁》
《乡愁》,一支经典的心灵之歌,从余光中的心底缓缓唱出,拨动着千千万万读者的心弦,引起深深共鸣,世代传唱不息。这份恒久的感动使我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诗心潜藏在每个人心中,我们的学生自然也不例外。
在悠扬的乐曲《秋思》中,我先做了示范朗读,朗诵完毕,再看学生的表情,一片肃然,音乐还在流淌,学生似乎也受到了感染,轻声的朗读专注而投入……
音乐依然如水般流淌,我用缓缓的声音动情地叙述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无不浸润着诗歌所留下的印记。它早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潜移默化中流传下来。因为诗中有爱,诗中有恨,诗中有温暖的友情,诗中有温馨的亲情。
诗歌是文字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在创设了诗意氛围的前提下,我毅然抛开条分缕析的传统教法,设置了“多元感悟品读、自由交流感受”的环节,尊重学生个人的文本阅读和情感体验。让课堂由教师的“一言堂”走向学生的“多言堂”。在这一过程中,我惊喜地看到思维碰撞出的火花,学生独特的视角,丰富的想象,和诗意的表达,足以让我重新审视以往对他们过于片面的评价。
在比较阅读中,我选择了席慕容的同名诗歌《乡愁》,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领略不同诗歌风格所具有的恒久魅力。在学生发言之后,我参与其中,表述自己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