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代表作品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鲁迅的代表作品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1

关键词: 鲁迅翻译观直译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还是一位造诣很高的翻译家。翻译在鲁迅的文学活动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他的文学活动是以翻译开始又以翻译终结的。他一生译作颇丰,自1903年翻译雨果的随笔《哀尘》开始,到1936年逝世前翻译果戈理的《死魂灵》为止,共翻译了15个国家110位作家的224部(篇)作品,体裁包括文艺理论、美术、小说、诗歌、童话、杂文等。除大量的翻译实践之外,他还有不少讨论翻译的理论文章。20年代末30年代初,鲁迅对翻译问题作了一系列非常精辟的论述,提出了诸如“直译”、“欧化”、“宁信而不顺”等具有变革性和新颖性的翻译主张。与其他译者相比,鲁迅的翻译思想别具一格,因此曾长期遭到批评和非议,时至今日,仍有人不同程度地附和这些批评和非议。尽管如此,鲁迅在中国翻译史上仍占有重要的位置。

袁锦翔把鲁迅的翻译概括为3个时期:从1903年开始翻译到“五四”运动为第一期。在此期间,鲁迅除科幻小说外还译了一些被压迫民族文学的作品。代表作有《月界旅行》与《域外小说集》。从“五四”到1927年大革命失败为第二期。在这个“上下求索”的时期,鲁迅移译了不少东欧、北欧和日本的作品。代表作有《说幽默》、《苦闷的象征》等。从1927年到1936年逝世是第三期。这是他译事的辉煌时期,翻译是为了战斗。代表作有《思想・山水・人物》、《小彼得》、《毁灭》、《艺术论》(卢氏)、《死魂灵》等。[1](P131)

一、鲁迅翻译观的形成

从意译到直译。鲁迅的翻译活动可追溯到1903年。当时,鲁迅受梁启超、林纾等人的影响,走的是“意译”的路线,对翻译没有提出独到见解。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鲁迅的最早的翻译作品是1903年他用文言改写的历史小说《斯巴达之魂》。之后,鲁迅又陆续翻译了几篇小说,像1903年所译雨果的《哀尘》,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稍后则译有美国路易斯・托伦的科幻小说《造人术》,匈牙利籁息的《裴彖飞诗论》。这几篇作品都有明显的晚清痕迹,即翻译手法的意译倾向。鲁迅后来也承认,他早期的几篇译作,“虽说译,其实乃是改作”,[2]并且还表达了明显的懊悔之情:“年轻时自作聪明,不肯直译,回想起来真是悔之已晚。”[3]1907―1909年,随着《域外小说集》的出版,鲁迅的翻译观开始有了“质”的飞跃。《域外小说集》序言写道:《域外小说集》为书,词致朴讷,不足方近世名人译本。特收录至审慎,译也期弗失文情。异域文术新宗,自此始入华土。使有士卓特,不为常俗所囿,必当犁然有当于心,按邦国时期,籀读其心声,以相度神思所在。[4]这篇序言阐述了鲁迅的两点翻译思想:一是鲁迅认为,接受外国文学,就要“读其心声”捕捉其精神实质;翻译外国文学,就要“弗失文情”,即忠实于原文进行直译。二是译者要注重翻译的选材和对原著的把握。鲁迅本人对于译介的作品是有明确选择的,《域外小说集》主要收录的是大量受压迫的北欧弱小民族和苏俄等国的作品。鲁迅的翻译意图在《摩罗诗力说》中说得十分明确:“别求新声于异邦。”――借异邦之新声,唤醒今日之中国,为在中国传播“摩罗”精神而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鲁迅“直译”翻译原则的形成

鲁迅的翻译原则可以概括为“直译”、“求信”和“达旨”。早在《域外小说集》的序言中鲁迅就以“词致朴讷”、“移译亦期弗失文情”[5]155表达了自己直译的思想。后来他多次在相关文章中强调过这一观点。鲁迅的翻译观可以说是在批判地继承和发展历代佛经翻译和清末翻译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在汉魏以来的译经高僧中,玄奘法师是对他影响最深的一个。鲁迅认为,唐译佛经,很多文法、句法、词法是生造的,一经习得就懂得了。同理,对待外国文字时,由于汉字本身存在表达上的缺欠,也需要生造一些词句。在清末翻译家中对鲁迅影响最大的则是严复。鲁迅强调直译同时赞成兼顾意译的主张与严复“顾信矣不达,虽译尤不译也”[6]的观点是一致的。同时,鲁迅从林纾的翻译中也吸取了很多经验,但他也指出林纾译文中有很多误译,“任情删易,即为不诚”。[7]这些都成为鲁迅翻译原则形成的外界因素。鲁迅不仅继承了旧文学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而且从外国文学中寻找反封建的武器,这便是他的“拿来主义”。因此,他提倡“直译”以保持原文的“精神和力量”。鲁迅直译的目的,不仅是为了改革中国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他把文学看作社会改革、民族解放的武器。在1903年的《斯巴达之魂》的《序言》中鲁迅便指出,他所以译述这部历史小说,就是因为感受到“斯巴达之魂”的“懔懔有生气”,想借此激励爱国志士“掷笔而起”。同年,他在《月界旅行》的《辨言》中也明确说明是为让读者“获一斑之知识,破遗传之迷信,改良思想,补助文明”。[8]把翻译当作反封建、求解放的思想武器才是鲁迅“直译”的根源。

集翻译家、文学家、思想家于一身的鲁迅对翻译事业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其翻译思想和实践具有鲜明的特色,也有其不可磨灭的价值。正如中国现代文学史家王瑶所指出的:“由‘五四开始的中国现代短篇小说的创作,就是由鲁迅以自己的介绍翻译和创作实践来奠定了基础的。”[9](P88)鲁迅的创作与其翻译思想和实践密不可分,这份丰厚的遗产有待我们不断地发掘和探索。

参考文献:

[1]袁锦翔.名家翻译研究与赏析[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0.

[2]熊融.关于《哀尘》《造人术》的说明[J].文学评论,1963,(3):34-36.

[3]鲁迅.致杨霁云[A].鲁迅全集(第十二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鲁迅域外小说集・序言.鲁迅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55.

[5]鲁迅.鲁迅全集(第十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6]严复.严复集(第五册)[M].北京:中华书局,1986:1317.

[7]郭著章.翻译名家研究[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1999.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2

一、选择题

1、不属于托尔斯泰的作品是()

A、战争与和平

B、复活

C、双城记

D、安娜。卡列尼娜

2、《朗香教堂》是现代建筑之一,它所属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德国

3、《牡丹亭》的作者是()

A、汤显祖

B、王实甫

C、马致远

D、白朴

4、《游春图》是我国早期山水画的代表,它的作者是()

A、郑板桥

B、王维

C、展子虔

D、唐伯虎

5、《祭侄文稿》被人誉为“天下第二行书”,它是我国唐代哪个书法家的行书作品()

A、黄庭坚

B、王羲之

C、颜真卿

D、柳公权

6、《雀之灵》是我国白族舞蹈家杨丽萍创作的()

A、独舞

B、双人舞

C、三人舞

D、群舞

7、话剧《玩偶之家》的作者是()

A、易卜生

B、

C、莎士比亚

D、老舍

8、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三杰”之一的米开朗基罗,是成就斐然的雕塑家、画家和建筑师,他为故乡佛罗伦萨创作的大理石雕像成为文艺复兴时代英雄的象征,这部创作是()

A、暮

B、夜

C、晨

D、大卫

9、《祝福》的作者是我国现代小说家()

A、老舍

B、鲁迅

C、萧红

D、巴金

10、《小二黑结婚》是我国文学()

A、新月派代表作之一

B、山药蛋派代表作之一

C、鸳鸯蝴蝶派代表作之一

D、创造社的代表作之一

11、《父亲》画出了我国农村千万个父亲的典型形象,其作者是()

A、齐白石

B、李可染

C、范曾

D、罗中立

12、《荷花水鸟图》创造出了物我合一、悲凉惨淡的意境,其作者是清初的()

A、王希尚

B、朱耷

C、郑板桥

D、齐白石

13、在中国古代文坛《诗品二十四则》中把艺术风格概括为24种类型的是()

A、曹丕

B、刘勰

C、钟荣

D、司空图

14、菲狄亚斯的雕塑作品是()

A、哀悼基督

B、命运三女神

C、大卫

D、维纳斯像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

15、书法的艺术语言主要包括()、()、()和()等。

16、音乐首先可以分为()和()两大类。

17、中国园林可以分为()和()两种。

18、()是由()(张光年)作词、()作曲的大型声乐套曲。

19、《泰坦尼克号》是()的影片。

20、()创作了小说《阿Q正传》,塑造了代表中国()的典型人物阿Q形象。

21、艺术作品的层次可大致分为()、()和()。

22、()剧作家()的《俄底普斯王》是一部命运悲剧。

23、艺术创造的过程基本包括()、()和()三个阶段。

三、简答题

24、简述艺术活动的功能。

25、简述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

26、简述圆雕的特征。

27、简述艺术批评的功能。

28、什么是灵感?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四、论述题

29、论述园林艺术的基本特征。

30、论述艺术作品中感性与理性的关系。

1、C 2、C 3、A 4、C 5、C 6、A 7、A 8、D 9、B 10、B 11、D 12、B 13、D 14、A

15、用笔;用墨;结构;布白

16、声乐;器乐

17、北方皇家园林;南方私家园林

18、《黄河大合唱》;光未然;冼星海

19、美国

20、鲁迅;国民劣根性

21、艺术语言;艺术形象;艺术意蕴

22、古希腊;索福克勒斯

23、艺术体验;艺术构思;艺术表现

24、(1)审美认识功能(或审美谁知功能)。指通过艺术鉴赏活动,更深刻地认识自然、社会、人生。(2)审美教育功能。引导人们正确理解、认识生活、受到真、善、美的熏陶感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3)审美娱乐功能。满足审美需要,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4)三种功能是一个有机整体,不可分割。

25、(1)工艺美术是指既具有审美特性,又具有较强的物质特性,既表现出审美价值,又可以体现一定实用价值的造型与空间艺术。(2)工艺美术的基本特征是:A、实用与审美结合;B、既具有物质性,又具有精神性;C、讲究技能与创造。

26、(略)

27、艺术批评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2)艺术批评的形态包括社会历史批评、伦理批评、心理批评等。(3)艺术批评的功能主要有:A、通过对于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B、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以帮助。C、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

28、(1)灵感是指艺术家在创造活动中,由于大脑皮层的调试兴奋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状态,是艺术家在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的基础上,意识和无意识的相互作用中,突然激发的、情绪特别亢奋、极富创造力的精神状态。(2)灵感有三个主要特征:突发性、超常性、易逝性。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3

波拉.彼薇在外滩美术馆的个展,其实可以算得上她代表作品的一次集体呈现。展出的作品包括了三组超大型装置作品、一幅大尺寸室外绘画,及一系列照片、珍珠画及灯光装置。通过它们,艺术家以崭新、具批判性的观点反思当下的世界周遭。波拉.彼薇的作品并不直接影射某种社会或政治态度,其批判的力量来自一个恒久的探索:图像如何拥有它的颠覆力量,将我们称为真实的种种--社会、性别、文化身份--转化成一个再现的疏离空间。因此,艺术家没有假装要再现或评论这个世界,她真正的希望是颠覆世界,创造种种反常的情境,从而催生出更具批判性的日常表达,构成更强烈、更富创造力的视野。她的作品巧妙地吸引着来自西方或亚洲任何文化背景的眼睛,对我们描绘当代世界时怀着的所有虚伪的“真理”提出质问。

以“分享,但不公平”作为展览的主题,艺术家意在创造一种模棱两可的事物状态,不仅仅有震撼的形态和色彩、光线的构成,同样也似乎缺失了象征性的指涉、隐喻等等。由此构成了当代社会的现实表征,共性与个性的凸显、平衡乃至是失衡,其实是一种存在感的迸发,波拉.彼薇采用图像的力量,臆造了一个幻想、启发了更广的思维与理解。

1打圈便成艺术

展厅入口有一面白墙挡住去路,只有左右两侧的狭小入口可以进入。但其实这是艺术家的特别要求,她不希望观众一眼就看到作品。白墙后面,24张白色、黑色和棕色的人造熊皮地毯在一个特别设计的倒U形结构中,观众可以选择躺在椅子上,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个圈。

2三联画

这也是她2012年的新作品。被摄对象是许多缎带,由装置继而产生摄影作品。波拉将无数缎带垂直悬挂,一条紧压着另一条,这像是种孩童时代的孤独的游戏,给自己设定一个游戏规则,小心翼翼地按照规则去堆砌,期待会出现一个壮观的场面。

3无题(花瓶)

这是盏由上百个不同颜色、尺寸、形状的玻璃花瓶构成的吊灯。

4疯狂的球

由近百个瑞士知名家具品牌Vitra设计的椅子模型组成的吊灯。这些迷你椅子被固定在金属的球形骨架上,紧密地包裹住骨架中心的光源,使得作品在墙面投下奇特阴影,让观众在欣赏Vitra的经典设计时,同时得到立体和平面的视觉体验。

事件薄

甄子丹视《敢死队2》为浮云

据香港媒体报道,甄子丹辞演《敢死队2》,原因是对其中的角色不来电。甄子丹认为,拍戏要投入很大精力,因此找到自己喜欢的角色是很重要的。

“诗电影”热潮

“中国诗电影”计划于7月8日启动。在这个诗歌被遗忘的时代,“诗电影”计划致力于将诗歌影像化,唤起社会对诗歌的关注,重创诗意盎然的年代。

16只蒙古狼加盟《狼图腾》

根据姜戎畅销小说《狼图腾》改编的同名电影近日开机。法国电影导演让·雅克·阿诺为此片准备了7年时间,16只经过专业训练的蒙古狼将参与拍摄。

鲁迅文学奖陷“抄袭门”

《收获》杂志执行总编程永新爆料引发了鲁迅文学奖抄袭事件的风暴。而身陷“抄袭门”的原文作者谭旭东则辩称“只要注明出处就可以合理引用”。

#穆桂英挂帅# 姚晨被批“没有代表作”

电视剧《穆桂英挂帅》已于7月1 0日首播。原本被认为是“穆桂英”最佳人选的姚晨,却拒绝了出演,制片人俞胜利对此狠批姚晨:“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女星,居然连部由她主演的代表作都没有,很遗憾。”

#老友记# 经典美剧正版引入内地

经久不衰的经典美剧《老友记》,其正版正式引入中国。此外,《绝望的主妇》、《实习医生格蕾》、《犯罪心理》、《广告狂人》等大批海外版权经典热剧也将陆续上线。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4

本报讯(记者 刁艳)5月28日至6月4日,中国艺术歌曲研讨会在兰州市西北民族大学举行。这是首次在全国范围内举行此类研讨会,因此吸引了众多音乐院校、院团、协会和作曲家们的关注和参与。60余位专家学者以极大的热情畅谈中国艺术歌曲发展的历史和现状,为“艺术歌曲”这一近年来略显沉闷的艺术体裁增添活力与发展动力。

中国的艺术歌曲发端于上世纪20年代,在80多年的历史中,在一代代音乐家的耕耘下,涌现出了许多深入人心的经典作品的同时,也存在许多困惑。梳理历史、反思创作、规范艺术属性、研究创作规律、增强时代感,从而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是与会者的共同诉求。陆在易、金湘等作曲家强调要保持艺术歌曲本身的艺术属性和美学特征,反对伪艺术歌曲,同时不能固守德奥艺术歌曲体系,而是形成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歌曲。王世光建议在深入研究艺术歌曲作曲技术理论之外,更多地要从文化背景上看待历史,多研究创作者的作品和品格。梁茂春教授则强调重视中国的文化传承,借鉴民族民间艺术。艺术歌曲与合唱作品、通俗歌曲的关系,古典诗词的运用、伴奏形式、教学实践等等都进入了与会者关注的视野。

此次研讨会形式多样,除论文宣读和自由讨论外,还在欣赏会上播放了陆在易、金湘、尚德义、徐坚强、刘聪、金奇、杨新民、李刚等作曲家的20余首风格各异的作品,以开拓众人思路。举行的两场专场音乐会,一场为西北民族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院教授尚德义代表作品和师生们共同谱写的《鲁迅》声乐套曲;另一场则由旅美歌唱家孙禹等人精彩演绎中国艺术歌曲代表作品。

本次研讨会来之不易,从2005年即开始筹办,最终由中国音乐家协会创作委员会、西北民族大学、上海音乐家协会、甘肃省音乐家协会、《人民音乐》杂志多方主办,西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承办。傅庚辰主席予以高度评价,称对艺术歌曲这一净化人们心灵、提高艺术素养的音乐品种展开深入的研讨,对繁荣创作意义重大。他同时呼吁创作者要谨记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立足国情和时代,写出时代感强、雅俗共赏的作品,续写中国艺术歌曲的华章。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5

一、全面认识,回归真实

孟子有言曰: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这也就是要知人论世。对待鲁迅,我们也应该持这样的态度。只了解鲁迅的生平经历、代表作是不够的,不能只是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深入地去挖掘鲁迅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也大可不必,那是专家们的事。对鲁迅的阐释,从1918年《狂人日记》发表后至今,呈现出多种范式:革命范式、启蒙范式、结构范式,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那么,我们到底认同哪种范式呢?从我们学习鲁迅作品时起,到我们教鲁迅作品时,都是这样定义鲁迅的: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在我们心目中,鲁迅从来就是伟大光辉、神圣不可侵犯的形象。这是坚持、思想学派的鲁迅观,自然有其道理,但笔者认为,那就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了,那就像神一样完美无缺,缺少真实性。

所以,今天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鲁迅观:回归真实。鲁迅最大的贡献在于“立人”,即主张个人的自由与独立精神。鲁迅自己并非“神”、“完人”,他有他自己的个性,甚至是缺点。他是一个男人,一个老人,一个普通人。他的思想与情感是一个有变化的历史过程,是一个充满了困惑与矛盾的复杂机构。他的思想与哲学具有现代性:反对圆满,终结,否定黄金世界,主张人生就是奋斗的过程,怀疑一切既定价值,人生哲学是“反抗绝望”。这是理解鲁迅的重要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全面理解鲁迅,才能理解他的作品,而这也是将鲁迅作品讲透的一个基本前提。从近年各地高考试卷来看,对于鲁迅文章的考查侧重常识考查和文本内涵的挖掘正是基于这一基础。

二、取其精华,去其艰涩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必修课本里鲁迅的文章有《拿来主义》、《纪念刘和珍君》和《祝福》等。此外,还有选修教材《鲁迅作品选读》。这些篇目被编入教材,我们无法选择。但是,在讲这些作品时,我们可以有所取舍,把《拿来主义》中的话略作修改,就是取其精华,去其艰涩。

我们可以选择学生接受能力范围之内的内容讲,有选择性地彰显精华与遮蔽艰涩,不必求全。鲁迅的文本尤其是文学文本,内涵相当丰富,既有社会历史,又有普遍人性。他的优秀作品多为40~50岁之作。鲁迅是个老年型作家,文笔老辣,思想深刻、极端,看透了社会阴暗,人性悲哀。而中学生是12~18岁的少年,其年龄决定了其接受的有限性。他们在接受文本时已具有“前结构”,有选择性,对文本的全部内涵领略有限,拒绝接受或不适于接受。如排斥人性阴暗、价值虚无、男女情感复杂等。过于复杂的作品在面对中学生这样的对象时就无法讲得透彻。要具有选择性,善于取舍,并不是讲得越多、越深刻、越丰富就越好。文本永远向读者敞开着,在不同的年龄阶段领略其中有限的内容,剩下的留待以后慢慢领悟。随着社会阅历、人生经验的增加,学生会“反刍”当年读过的文本。所以教师不必在不宜的年龄阶段强加给学生。

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慎重选择前沿学术成果中合适的内容进入课堂,不能全盘吸收,走极端路线。因为前沿的学术成果与教育现实是有距离的,它不可能很快进入普通教育,这是由前沿学术成果的特性和普通教育的性质决定的。学术的特点是具有科学性和先锋性,并不是所有的学术观点都是真理,必须要通过时间、历史的检验。教育是有弹性的,而普通教育是不可能太超前的,教育内容必须是得到公认的真理性知识。中学教育尤其如此,先锋性与研究性内容所占比例极少。因而鲁迅阐释的前沿成果现在还不能全面进入中学教学。

三、重新解读,与时俱进

鲁迅早年曾经心研究过许寿裳谈到的人性的三个问题:第一,什么是最理想的人性;第二,国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第三,它的病根何在。可见,鲁迅早年是非常关心人性问题的,他关心中国问题的切入点就是人性,把人性问题放在前提、基础、出发点上。所以,解读鲁迅小说的核心就是人性,讲解时还可以考虑其现实意义。

比如《祝福》,以前是将祥林嫂解读为纯朴、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形象,受政、神、族、夫权四大绳索的捆绑。但《祝福》的主题不仅如此,越是经典作品主题越是多义。在《祝福》里,鲁迅决不是怀着欣赏的眼光来写祥林嫂的勤劳纯朴善良。从人性的角度看,鲁迅开始涉及到人性的一个基本的问题――奴性。鲁迅将祥林嫂看成愚昧的一份子,人格、心灵被侮辱糟蹋得一塌糊涂。她是善良,但善良往往是奴性和愚昧的温床。鲁迅的人性观中有一种提倡恶的东西,反对人过于善良、忍耐。

鲁迅写祥林嫂聚焦在她的奴性上,比勤快的男人还勤快,却只能赚到女佣的工钱。对这种剥削压榨,毫无怨言,“然而,反满足”,“口角边渐渐有了笑影”,“脸上也白胖起来”。鲁迅在杂文中说:中国人从来没有争得过人的地位,中国的历史就是两种时代,一是坐稳了奴隶地位的时代,一是想做奴隶而不可得的时代。祥林嫂就是“坐稳”的奴隶。祥林嫂这样有奴性,结果却还是被赶出门。

鲁迅对人采用了比较高的标准,生存、温饱、发展,鲁迅对祥林嫂的要求是在发展的层面上。他提出发展,就是要消灭奴性。这个要求很高了。祥林嫂可能发展到这一步吗?祥林嫂这一形象在当今时代仍具有现实意义。如今有些下岗女工,她们也是在为生存、温饱而奔波劳累,默默忍受,不去反抗,不求发展。在特定时空、特定历史条件下,具体的个体很难摆脱奴性,这种奴性仍然存在于我们今天的现实社会中。然而,须知今天的现实社会与祥林嫂所处的社会是性质完全不同的两种社会,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鲁迅的代表作品范文6

(1)让自己爱上文学,做一个追求文学和艺术素养的求学者。大部分学习编导的同学的文学素养还是比较高的,底蕴不错。

(2)在这个基础上尽量多看一些包含基础知识的书,假如没有时间,最起码语文课本里面需要背诵的古诗词要会背,名家的经典散文要会背,还有中外知名的作家的作品要阅读和了解,潜移默化的掌握这些作家的代表作品。

2、精读和泛读并行

(1)编导生看文学名著,不仅仅为了应对文艺常识考试,老师问你这个问题:“你喜欢什么书,喜欢哪本名著?”如果你连一本名著都没有读过,就比较尴尬了。

(2)在看的过程中精读的文学名著不必贪多,最好选择知名度比较大的小说,最好是近代的,比如茅盾的、鲁迅的、张爱玲的等等。选择几本,把里面的故事、人物、主题全部弄清楚。然后再选择一些书进行泛读。大概了解书的内容就可以了,这些内容从网上就可以了解,建议把百度百科利用好。

3、多看经典的电影

(1)老师经常会问到,知名导演的电影作品,有时候会给出电影作品名字,让你写出或者选择导演的名字。也有时候给出导演的名字,让你写出两三部代表作品。复杂一点的问题会考察你对电影故事内容的掌握,比如给出四个选项,这四个选项都是关于战争的电影,让你选出哪一部是关于越战题材的电影。

(2)要应对这样的问题,就需要在平时看电影的过程中积累,而且亲身看电影的经历比从书上了解印象更深刻,更有利于记忆。经典电影包括历史评价高的、影响力大的、得过重要奖项的。

(3)可以先把中国导演从第一代到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作看看,再看一下豆瓣评分前100的电影,往年经常考的电影也要看看。

4、根据时间线索来记忆

(1)文艺常识的考察无非就是时间、人物名字、作品名字、事件。想要系统的记忆,最好的办法是用时间这个线索把这些事件串联起来。

(2)记忆的时候最好是按照历史事件的发展来记。中国古代文学史散文创作经历了先秦诸子散文和历史散文,汉朝《史记》和赋,唐朝“古文运动”和唐宋家,明朝“唐宋派”、“公安派”、“竞陵派”,清朝“桐城派”等的发展;

(3)诗词创作经历了先秦《诗经》和楚辞、汉乐府、魏晋南北朝“建安七子”和陶渊明、唐宋近体诗如“初唐四杰”、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和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浪漫主义、现实主义诗派、宋词豪放派和婉约派等的发展;

(4)小说创作经历了先秦神话、魏晋南北朝的志怪小说和轶事小说和谴责小说、唐传奇、宋话本、明拟话本《三言》、《两拍》、明清四大古典小说和谴责小说等的发展;戏曲创作则以元朝为其黄金时代,包括元杂剧和散曲两部分,散曲又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 这样记忆是不是更简单了?

5、多查,互相印证,互为补充。

(1)目前市面上关于文艺常识的书很多,但有些知识可能存在一些争议,比如世界第一部有声电影到底是哪一部?有学者说是美国华纳兄弟公司拍摄的《爵士歌王》,也有人说是1926年华纳公司拍摄的《唐璜》。

(2)学习编导的高中生没有时间去研究和查证世界电影历史中的事件,但可以多看几本包含电影知识的书,再决定哪一个作为背诵的固定答案。目前来看,文艺常识的书里面基本都赞成世界第一部电影是《爵士歌王》。

6、大声读出来

(1)想要强化文艺常识知识点在大脑中的印象,就把它大声的读出来。先将整句话读几遍,然后把关键词单独的读几遍。读的时候,脑海中要根据它的意思来描绘它的画面。

(2)举个例子:奥地利的作曲家舒伯特被誉为“歌曲之王”。著名作品有《摇篮曲》、《小夜曲》。你先把这句话读出来,然后再重复“舒伯特”、“歌曲之王”、《摇篮曲》、《小夜曲》这四个关键词,在读的过程中在想象一下舒伯特在拉小提琴的,沉醉这优美的音乐当中。

7、用自由联想法复习学过的知识点

(1)在等车之类的无聊时刻,复习文艺常识知识点也许是很好的消遣。可以靠周围事物来触发灵感发挥你的自由联想。

(2)比如你在等车的时候,看到对面广场上有一个人坐在长椅上,手里拿着巧克力。通过这样画面你可以想象到《阿甘正传》这部电影,这部电影里面有很多关于战争的情节,然后你可以联想到美国的关于表现战争的优秀影片有《拯救大兵瑞恩》《战争之王》《拆弹部队》《辛德勒的名单》等;

(3)通过《辛德勒的名单》想到它的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他通过这部电影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奖项,想到奥斯卡颁奖,可以联想到重要知识点欧洲三大电影节是意大利的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法国的戛纳国际电影节和德国的柏林国际电影节。

(4)当你身边没有书的时候、当你坐车旅行无聊的时候、当你在晚上躺在床上准备入睡的时候,联想起来吧。

8、累积常考知识点,整理制作成卡片

上一篇慰问简报

下一篇岁月缝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