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见面英语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初次见面英语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初次见面英语

初次见面英语范文1

关键词:英语;幼教;兴趣培养;情感培养;生理发展

目前很多幼儿园都开始了英语的学习,英语作为第二语言,在培养幼儿多方面兴趣、丰富幼儿的情感、促进幼儿身体发展等方面起着一定的作用。但英语在幼儿教学中不能太过于要求成绩,应当以培养幼儿兴趣为主,促进幼儿各方面素质的提高。

一、英语在幼儿兴趣培养方面的作用

英语教学的加入,可以促进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还可以培养幼儿多方面的兴趣,这是对幼儿素质发展的有效促进。

1.培养英语学习兴趣

在幼儿英语教学中,我们应该以培养幼儿对英语的认识,激发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主,在幼儿英语教学中,通过愉悦的小活动、小游戏、电教媒体等方式,让幼儿在愉悦的环境中学习英语,不但让孩子们玩得开心,还能在玩中增加对英语的兴趣。

2.培养幼儿多方面兴趣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都有自己喜欢的和不喜欢的事物,幼儿也不例外。在幼儿园时期增加英语教学,对于培养幼儿的多方面兴趣有着深远的意义。有的孩子喜欢算数,有的孩子喜欢唱歌,而英语的加入,则给他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所以,英语的加入,对促进幼儿兴趣的多元发展是非常有意义的。

二、英语在幼儿情感培养方面的作用

英语在幼儿情感培养方面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在实施英语教学时,注意培养幼儿在礼仪、自信、勇敢等方面的意识,加强这方面情感意识的锻炼,可以有效促进幼儿的情感发展。

1.礼仪

礼仪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英语教学中包含礼仪教育,是对礼仪教学的有效促进,是提高幼儿对礼仪认识,知道使用礼仪的有效途径。例如,初次见面,中国的礼仪是“你好”“您好”之类,那么英语中的初次见面该如何说呢?这样先引起孩子的注意,然后教会他们英语初次见面的问候语。进而组织小游戏,让大家来说问候语。在整个过程中,孩子们的兴趣是高涨的,对问候语的记忆也是比较深刻的,既达到了学习的目的,也让孩子们了解了礼仪知识。

2.自信

英语在培养幼儿自信方面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我们知道,从小对孩子进行自信培养,能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对做任何事都满怀自信,从而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学习和生活。英语帮助孩子们树立自信,首先要从教师做起,教师的鼓励和肯定,是对孩子心灵的呵护,是帮助他们树立自信的首要因素。另外,家长的鼓励和肯定也是促进幼儿建立自信的因素,家长的夸奖,是对孩子最好的鼓励。

3.勇敢

在幼儿园实施英语教育,可以锻炼幼儿的胆量,让他们变得更加勇敢。在汉语为母语的背景下,学习英语对幼儿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尤其是口语方面,更让一些性格相对内向的孩子感到困苦和畏惧。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加以鼓励和引导,让他们从不敢开口到乐于开口说英语,这极大地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在困难面前变得更有勇气去尝试。

三、英语在幼儿身体发展方面的作用

幼儿身体协调性比较差,而英语的肢体语言可以有效地帮助幼儿锻炼这方面的能力。英语以其丰富的肢体语言,从面部表情,到全身的动作,都是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的有效方式。在进行这方面教学时,应当充分发挥孩子喜欢模仿的天性,通过教师的示范,或者播放视频等方式来诱导孩子进行肢体语言的学习,从而达到锻炼学生身体协调性的目的。例如,我们可以播放:英文歌曲“hello”“boy and girl”等,教师可以利用这些美妙的歌曲,让幼儿边看边学边表演,这样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增加他们对英语的喜爱,还能锻炼孩子们的身体协调能力。

四、以培养兴趣为主,不强求成绩

幼儿学英语的主要目的,不是让他们记住多少英语字母,学会多少个英文单词,而是要注重培养幼儿对英语的兴趣,让他们可以形成良好的语感,在听说能力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幼儿园过分以孩子记住了多少单词,会说多少句英语为教学成绩,而忽视了对幼儿学习英语的兴趣的培养,那就会走到英语教学的误区,效果是不会理想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幼儿对英语有了一定的认识,产生了兴趣,他们自然会在学习和以后的小学学习中喜欢学习英语。听说是关键,让孩子能听懂英语,会说英语,那就是教育的成功。

总之,英语对促进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能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兴趣,丰富他们的情感,锻炼他们身体的协调性等。当然,我们不可能要求幼儿将英语学到什么程度,我们应当以培养幼儿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为主,锻炼他们的听说能力,让他们在以后的学习中能以良好的心态去学习英语。

参考文献:

[1]周琴.幼儿“双语”教学应凸显几个“多”[J].新课程学习,2013(3):71.

初次见面英语范文2

王婧小档案

籍贯 江苏

生日 9月26日

血型 AB

星座 天秤座

身高 163cm

体重 46Kg

音乐作品

专辑《我要的未来》

单曲《野爱》(电影《自娱自乐》主题曲)

主持经历

《美丽俏佳人》嘉宾主持

李晶小档案

英文名 James

星座 天蝎座

身高 180cm

体重 67kg

学历 外语本科 商业管理学士

特长 表演、歌唱、舞蹈、语言、作曲、编曲、音乐制作

语言 英语、法语、国语

获奖经历“第一次心动”全国总冠军

香港“2004年英皇新秀大赛”亚军

主要作品

《太祖秘史》中饰演皇室太医

《十大奇冤》中饰演阿拉罕王子

电影《情癫大圣》

1初次见面

情人距离 100cm

暧昧指数

制胜暧昧妆 甜美笑容

初次见面大多是联谊或不太熟悉的场合,如何让他从人群中注意到你,那就发挥甜美吧!腮红范围刷得比平常大,但不要低于鼻翼,再扑蜜粉,让肤色白里透红。整体妆容要自然,别让对方觉得有备而来,也别让友人觉得你势在必得。

Key point

1 光泽烟熏眼让笑容更甜――用湿眼影刷蘸眼影画在睫毛根部当眼线,往上晕染至张开眼可看到为止,再用浅色眼影叠在眼线边缘,晕至眼窝,眼影可以选择深邃又不暗沉的珠光质地。

2 清晰腮红亲切飙涨――用甜美感的腮红从笑肌往外侧呈放射状刷,位置不要低于鼻子,再蘸少许蜜粉,大片按在腮红处,呈现自然的红晕。

3 清纯淡粉唇不做作――用海绵粉饼上的余粉轻扑唇部,修饰唇色,再涂上粉色唇蜜,让肤色瞬间白皙。

2四人约会

情人距离 60cm

暧昧指数

制胜暧昧妆 放电眼神

第二次见面变成了小范围的四人约会,同时也是四目相接频率最高的关键60cm,千万别搞砸。用放电眼神拉近彼此距离,避开黑、亮黄、宝蓝、亮橘等饱和色眼影,用金棕色下眼线模仿出眼泪聚在下眼眶的色泽,双眼随时都水汪汪。

Key point

1 选用男生无法抗拒的粉嫩色眼影涂满眼窝,在正中央加强,让眼睛更显圆,再用金棕色珠光眼影画内眼睑,能折射出让眼睛水汪汪的效果。

2 用点的方式将睫毛膏沾在上睫毛根部,制造浓密感,再顺势拉长,然后用咖啡色眼影叠在下睫毛根部,制造浓密睫毛的错觉。

3 从颧骨往下巴方向以弧线方向轻刷自然的豆沙色腮红,不仅能瘦脸,而且近看也不穿帮,再用腮红刷往太阳穴方向斜刷,有提拉的效果,能让脸看起来更紧实。

3单独行动

情人距离 10cm

暧昧指数

制胜暧昧妆 完美肤质

到了单独约会,两人的距离也到了超级暧昧的10cm,能不能抓住他的心就看此次了,自然裸妆比繁复的妆容更能让人动心。花多些时间在粉底前的修饰,营造出好肤质,颜色就不要画太多,努力创造“清洁感”,无论靠多近都不怕。

Key point

1 用妆前调色乳涂满全脸,修饰暗沉的肤色,粉红色最能体现没有粉感的无瑕肤质,用遮瑕膏盖住黑眼圈和瑕疵,再沿着周围轻轻推开,融入肤色。

初次见面英语范文3

关键词:文化教学 初中英语 激趣作用 分析

目前,随着国际间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对于英语更加重视起来,英语同样也是我国教育当中的重要课程。在初中英语教学当中,构建良好的语言环境十分重要,文化教学是最为有效的途径。转变教学和学习观念,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使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英语学习有着积极的帮助,充分发挥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当中的重要作用。

一、文化教学与英语教育相融合的重要性

(一)文化教育与英语教育之间的联系

文化教育其实可以说是等同于语言教育的,人们在学习文化知识之前,首先必须要对自己的语言要所了解,这样他们才能将自己的文化传播开去。以英语教学为例,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如果对于西方文化完全的不了解,那么他们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可能也无法领会到英语的魅力,在学习的时候无法真正的学习英语。在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在不少的英语教材中也有不少关于西方文化和世界其他各民族之间文化的介绍,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对不同的文化有一定的了解,二者可以说是“孟不离焦,焦不离孟”的存在,互相联系,互为补充。在教学的时候,只有将二者合二为一,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英语水平。

(二)了解英语文化促进语言学习

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必须要对这件事情有一定的了解,否则可能很难做好这件事情,在学习英语知R的时候,也是同样的道理,英语教学毕竟不同于汉语教学,学生在学习的时候有一定的文化背景基础,英语是一门外来语言,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对于英语中的许多知识都不可能像学习汉语的时候那么了解,对于文化的差异可能也不是十分的了解,例外在学习英语的时候,对于一些英语谚语学生如果不了解的话可能也不知道一句话为什么这样的翻译才恰当,再比如,如果不是通过文化学习,学生也可能不太清楚,为什么“狗”在英语中代表着积极正面的形象。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只有对文化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理解知识的时候,障碍才会变小,这样能够促进他们的语言学习。

二、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文化教育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时候,教师要想运用文化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只是一味的强制性灌输,要求学生必须了解一些西方的文化,这样的话,是无法真正的达到激趣作用的,反而会使得学生感到厌烦。因为学生进入到初中以后,由于心理和生理的变化,使得他们在学习的时候,已经不再满足于教师的教学,而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取知识,展现自己的能力。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想真正发挥出文化教育的作用,就应当学会根据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多开展实践性教学,鼓励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自主的探究外国文化知识,例如可以在班级里成立文化探究活动小组,让学生自主组成小组,不同的小组设立不同的文化课题进行研究,或者是多看一些西方的电影或是电视剧,通过这些来了解外国文化,此外,还可以鼓励学生和真正的西方人接触和交流,提升自己的口语交际能力,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可以使他们感受到不一样的文化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遵循科学性原则,引入文化教育

文化教育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并非是一蹴而就的,教师在教学英语知识的时候,要学会遵循科学性的原则,文化教育虽然对于学生的英语学习有着较大的帮助,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学生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教师要将所有的文化知识都灌输到学生的大脑中,这显然是不符合逻辑的,对于学生的学习也十分的不利。

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根据学生所学习的英语知识,循序渐进的传播西方文化知识。首先在传播西方文化知识的时候,学生必须要掌握了一定的英语知识,否则的话,学生对自己所学习的内容不够了解,在理解文化知识的时候可能也比较吃力在,这样反而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学生也无法感受到英语学习的趣味性。比如说,教师教学客人拜访方面的内容时, 如果将西方的饮食文化引入到课堂上,学生一定会感到大惑不解,不知道二者之间有什么联系,这样既无法体现文化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联系性,也无法发挥激趣作用。

(三)情境教学,展现趣味性

情境教学是在教学中一种十分常见的教学方法,通过情境教学能够使学生较快的融入到学习情境中,使他们能够更好的理解知识。教师在运用文化教育进行英语教学的时候,也可以运用英语国家的文化背景来创设情境进行教学,进行情境对话,这样既能够使学生了解相关的文化知识,也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语言表达能力。

比如说,在我国与人见面打招呼的时候,人们经常会说到“你吃饭了吗?”、“你今年多大了?”等常见性的对话,但是在英美等国家初次见面,人们一般很少会问到这方面的内容,他们认为提到“How old are you?”是一种十分不礼貌的行为。他们在初次见面或者是打招呼的时候谈论做多的往往是天气问题,但是在汉语中人们很少会谈到天气方面的问题,这就是东西方之间不同文化的差异,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意让学生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同时这种差异性也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对于一些陌生的事物往往充满着好奇心,而西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不同,很容易激起他们的好奇心,有利于调动他们英语学习积极性。

总之,文化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从文化的角度阐释学生所学的知识,能够拉近学生知识的距离,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知识的拓展,而在学习英语知识的时候,运用适当的文化教育不仅能够使学生感受到中西方不同文化的魅力,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英语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熊丽琼.论述文化教学在初中英语的激趣作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5,(20).

[2]李森林,陈建文.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模式[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2011,(06).

初次见面英语范文4

关键词:中西方;文化差异;学习

语言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它反映着一个民族的特征,包含着该民族历史的文化背景,蕴藏着该民族对人生的看法,体现着该民族的生活方式。西方国家在社会制度、家庭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等方面都与中国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必然通过语言反映出来,而从小耳濡目染本国文化的中国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乏了解和理解不同文化因素的差异,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把中国人的思维表达方式移植到英语表达中去,势必导致在语言学习和实践中出现错误或产生误解。

一、中西方文化差异

由于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生存环境、等不同,所以中西方文化在很多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从而出现了中学阶段学生英语学习的多种困扰因素。笔者通过多年英语教学发现,中学生英汉两种语言中的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的语言错误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问候语

在英汉两种文化中,朋友之间都互致问候,来促进人际关系,两种语言各有一定的方式来表达。英语通常的问候语为:Hi! Hello! How are you?以上的问候在中国人之间很少用到。而汉语常用的问候语有“你吃过了吗”“你哪儿去” 或“你干什么去”,其实这些都是中国人见面打招呼的问候语,而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过饭了”“要到哪儿去”“去干吗”。中国学生如果缺乏英美人打招呼问候方面的知识,不了解英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异,而按照汉语的“套话”去向一个讲英语的人打招呼“Have you eaten your lunch?”他就可能以为你要邀请他共进午餐,如果问“Where you going?”“What are you going to do?”,则会有打听他人隐私的嫌疑。

2.称呼

在我们国家“同志”“师傅”被用于不同的性别、身份、地位的人。而在英美国家一般用Mrs、Mr、Miss、Ms或者Sir、Madam来称呼。再比如,中国学生总喜欢把“老师”称为“teacher”,在英语课上,学生就会这样称呼老师“Good morning,teacher Wang”,其实“teacher”在英美人士的文化中,表示一种职业,而不是称呼语,更不是尊称。因此,根据英语国家说话的习惯,我们学生应该说“Good morning Miss/Mr. Wang.”

3.称赞和恭维

中国人和英美人士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或物总要称赞一番,根据西方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否则他们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而东方则比较谦虚、谨慎,即使心里非常高兴,也不会坦然认同或接受对方的赞扬。在与外国人进行交往时,外国人常常吃惊地发现,当他们称赞中国人的时候,中国人总是不知所措,过于谦卑或贬低自己,甚至予以反复否定,而不像外国人那样坦然地用语言表达感谢。例如,当外国人表扬中国学生的英语说得好时,该学生就会说:

A:You speak excellent English.

B:No,not at all.

其实,对这样的赞美之辞说外国人常用的一句“Thank you”就行了。这是由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把自谦看作是一种很重要的美德。这种文化的差异也会导致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或错误。

4.隐私和禁忌语

不同语言中禁忌语常常反映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在中国,人们询问年龄、收入、婚姻、体重等似乎是常事,但在英语国家这些被视为个人隐私的问题都要回避,否则,容易引起对方反感。因为询问这些问题,是对他人不尊重、不礼貌的言语行为。例如,中国学生由于对外国人的好奇心和关心,初次见面常会问下面的谈及年龄、收入、婚姻状况、、家庭情况等一连串问题的话题。

How old are you?

What are you wages?

How much do you earn?

You make a lot of money,don’t you?

What’s your name?

Are you married?

西方人在初次见面或不太熟悉的人面前,从不问及有关别人隐私方面的问题,以示对对方的尊敬,他们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

5.词汇的文化内涵

英语词汇在长期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内涵,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对英语词汇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地从词汇本身做出主观评价。同样的一件事物,不同的文化背景,看法大相径庭。在西方国家,人们欣赏狗的勇敢和忠诚,对狗的赞誉也屡见不鲜,并把人比作狗。如a luck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 as a 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蔑视狗,因而有“走狗”“狗腿子”“狗仗人势”等说法。当然,西方人所喜欢的狗的某些品质,中国人也喜欢,如狗忠实可靠、勇敢、聪明等。但在中国,狗首先是看家的动物,不是供玩赏的动物;人们养狗是因为它有用,并非因为它是个好伴儿。就是说,狗是有用的动物,但并不可爱。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昵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

二、解决中西方文化差异引发的学习问题的对策

为了避免和减少错误,我们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

1.提高自身及学生的英汉语言对比意识

在教学中,文化教育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应该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提高学生对文化的敏感性,培养其文化意识,使他们能主动地、自学地吸收并融入新的文化环境中。教师要有扎实的业务基础,在充分考虑母语特点的情况下,利用英汉对比,体会英汉两种语言之间的不同。比如,加强中西方文化差异的比较,将中西文化在称呼、招呼语等谈话题材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差异自觉自然地渗透到教学中。英汉的相同之处,表达起来比较容易,英汉的不同之处往往是困难所在,时常体会英汉的不同之处及其表达方式的差异,就能预见学生学习中的困难,从而确定教学难点和重点,避免本族语的干扰,准确判断其根源,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有效地解决教学中的实际问题。

初次见面英语范文5

关键词:高中英语 课堂教学 有效性提问

要培养学生学英语的能力和兴趣,多听、多想、多说英语是关键。而“课堂提问”则是为学生提供“听英语、想英语、说英语”的一条好渠道,同时也是师生加强沟通、活跃课堂气氛、增进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方式。

一、课堂提问技巧

(1)换用词语(rephrasing)。如果学生不能理解教师提出的问题,教师应另一种表达方式重新提出问题。如教师可以这样给学生解释:Let me put the question in a way that will help you understand it better…

(2)提供更多的信息(providing additional information)。学生不能正确回答问题可能是由于缺乏答题的关键信息。此时,教师应设法将这些信息提供给学生,以帮助他们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直接提供正确答案。

(3)预测答案(predicting answers)。有时由于学生对正确答题缺乏信心而放弃回答问题的机会。这时,教师应设法鼓励学生大胆预测问题的答案。如 What is the likely result of this story?

二、课堂提问回答形式

(1)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

(2)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

(3)全班讨论——全班同学共同讨论同一问题,各抒己见,最终得出统一答案。

如在讲授高二英语上册的Unit 9 Saving the earth时,

Question 1:What are the problems facing the earth?

Question 2:It is important to take measures to protect our earth.

What are they?

Question 1问题概括性强,答案涉及多个段落,由小组讨论的形式回答这些问题,可以使每个学生都对课文有一个全面的复习。

Question 2则适合全班讨论。每个学生的思维会随着课堂的节奏而活跃起来,每个答案会不尽相同,这无关紧要,关键的是每个学生都要动脑筋想,开口说。同时,学生的环保意识也在讨论中得到了加强。

三、课堂提问的艺术

(1)问题设置要合理

问题是思维的向导,课堂提问是英语交际活动的催化剂。合适的课堂提问,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在2010年全区英语优质汇报课上,有位老师在面对初次见面的学生第一句提问就是“What do you think of me?”,专家点评就不认为这是个合适的提问。因为初次见面,学生对老师并不了解,他们除了回答“Beautiful” “Nice”别无选择。

(2)不能僵化答案

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形成,必须有他们自己的空间。没有学生思考的空间,也就没有思考的存在,当然也就不会有创新意识。这就启发我们:提问不能太简单、太直接,不能让学生不加思考便可答出,而要有一定的思维空间,问题要能引起学生的质疑、探究、发现,让学生在质疑、探究、发现中获得知识和体验。这就要求教师不能把答案僵化。正如在2010年全区英语优质汇报课上,专家点评的:当学生回答的与标准答案不一致时,教师就使劲把学生往标准答案扭,殊不知这样就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教师要把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开放性、探究性问题能让学生自由发挥,无形之中就培养了学生创新的意识和能力,使课堂成为学生舒展灵性的空间,课堂的魅力指数也大大增加。

(3)选好提问对象

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也要做到“点面结合”,不能只顾及举手积极的同学,也要兼顾相对“安静”的同学。由于被提问的次数和频率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频频惠顾”的学生很有可能因此而对英语兴趣倍增,学习进步明显;而被“冷落”了的学生,其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容易被挫伤。从而导致班内学习成绩的“两极分化”。经常听到有同学这样说:“今天上英语课真倒霉,老师问了我一个那么难的问题,我没有回答出来,多丢人呀!可是那些容易的问题我能回答出来他却不问我。”“是呀,我也是今天我举了半天的手他也不叫我,我不举手时他却叫我回答,结果一问三不知。”从这些议论中我们不难看出,学生们对课堂提问的呼声,他们非常想在课堂上回答老师的提问,可往往老师们并不了解学生的想法,结果严重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影响了课堂效率。因此如何加强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是搞好教学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4)掌握好提问回答时间

教师提完问题后,要适当多留一些时间给学生进行思考。教师在提问以后往往会忽略等待的时间,在很短的时间内请学生回答或提示答案。这样,一定程度上固然能有效地加快教学节奏、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但长期如此,会使学生产生“反正有同学会回答”、“老师会告诉答案”等想法,从而不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另外,由于发问后等待时间短,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会相对偏低。与其不断纠正学生的错误,不如让学生稍加思考后再说出更为正确或完整的答案。

(5)提问要及时反馈

提问后除了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外,还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及时反馈。学生回答问题出错时, 可及时纠正, 但也不能见错就纠, 这样会打断学生英语思维的连贯性。对于回答不全面的问题, 可让其他学生补充或大家共同讨论, 必要时教师给予启发、帮助。

(6)提问要语言准确、精练、清晰

所提问题必须具体、明确, 表达清楚, 容易理解。所以语言必须规范、准确, 不应是含糊其辞, 或是模棱两可。

(7)提问要变换角色

课堂提问除了老师提问学生之外, 也可以让学生向教师提问, 同时也可以让学生相互提问。老师和学生可根据需要来变换角色。这种提问能促使学生认真学习、独立思考, 不断总结归纳, 把知识系统化, 提高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体协作能力, 真正使英语成为交流性语言。

总之,提问艺术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对启发全体学生迅速进入思维过程,积极主动思考,发展创新能力至关重要。教学——“教以生为本,学以悟为根”。“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活学”;教为手段,学为目的。课堂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课堂提问是让学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而不是教师为了“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进行,更不是英语课堂教学的装饰。我们作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新型教师,不能简单地把知识装进学生头脑,而应通过适当提问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无定法,但要得法。”课堂提问也一样,关键在于根据教学实际,结合教学实际进行精心设计;在“善问”、“巧问”的同时,还要善于导疑、释疑,只有这样才能诱发学生的“内驱力”,充分发挥提问的教学功能,最终促使学生思维的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胡春洞《英语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2. 冯克诚、于明:《课堂教学组织调控技巧全书》,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初次见面英语范文6

1. 见面礼

英美人的见面礼节常见的有三种:握手(handshake)、拥抱(embrace)和亲吻(kiss)。 英国人很少跟别人握手,但在第一次介绍相识之后,或与朋友久别重逢,或在远出家门、长途旅行之前告别时,却常以握手为礼。英美男子相互握手时手应有力,英文叫firm handshake;如果握起手来有气无力,就会给对方造成冷冰冰的感觉,英文把这种握手叫做wet handshake。 男女之间的握手一般是女士先主动伸出手来,男士不宜主动伸手。倘若女士不伸手,男士点头致意即可。拥抱比握手在感情上更进一步,这通常是亲属或朋友之间的见面礼,异性之间除非关系密切,一般是不拥抱的。亲吻的方式也因人而异。辈份高的人吻辈份低的人,只吻后者的额头;反之,则吻前者的下额。同辈的朋友或兄弟姐妹之间只是面颊相贴,只有夫妻、情人之间才是嘴对嘴地亲吻。

2. 介绍

与不相识的人初次见面后可主动介绍自己的姓名、身份,但不必在前面加“先生、小姐”之类的称谓。在许多场合,需要经第三者介绍。第三者作介绍时,一般是把男士介绍给女士,把年纪轻的介绍给年纪大的,把身份低的介绍给身份高的,把女主人介绍给客人。介绍时不必用手指着被介绍者,也不必拍对方的肩膀。

3. 谈什么和不该问什么

英美人见面后一般是先问对方的健康情况,最常听到的是“How are you?”,答语一般是“Very well,thank you.”或“Not very well.”等。 “How do you do?”只是简单的寒暄语,用于初次见面,答语仍应是“How do you do?”。 英国人见面时还喜欢谈论天气,尤其是在不太熟悉的人之间。

英美人见面有“十不问”,具体内容如下:

1) 年龄不能问。西方人都希望自己永远年轻,对自己的实际年龄讳莫如深。西方妇女更是如此,她们过了24岁之后就再也不会告诉他人自己的年龄了。

2) 婚否不能问。西方人认为婚姻纯属个人隐私,询问人家的婚姻状况是不礼貌的。若是向异性打听婚姻状况,则有对对方“过分关心”之嫌。

3) 收入不能问。西方人将此视为个人脸面,因为它与个人的能力和地位有关。不仅收入不宜谈论,诸如住宅的档次、服饰的品牌等等能体现个人收入状况的问题,也应回避。

4) 住址不能问。西方人认为,把自己的住址留给人家,就该邀请其上门做客,而他们通常是不喜欢随便请人去家里做客的。

5) 经历不能问。西方人视个人经历为自己的底牌,是不会轻易让人掌握的。

6) 工作不能问。在西方人看来,问这类问题不是闲得无聊,就是有窥探他们隐私之癖,因而不会对提问者抱有好感。

7) 信仰不能问。和政治见解,在西方人看来是非常严肃的,所以不能在这方面随便乱问。

8) 投票意向不能问。英美人认为选谁是个人的自由,别人不能干预或施加影响。

9) 衣服价钱不能问。

10) 住房价钱和租金不能问。

总之,上述问题均被西方人看成是个人的隐私。若你询问此类问题,会引起他们的不快甚至反感,从而造成交际上的障碍。

4. 女士优先

英美人有尊重妇女、礼让妇女的习惯。在社交场合,你常可以听到“Lady first”或看到体现这种精神的种种做法。例如,对公众讲话的开头便是“Ladies and Gentlemen(女士们、先生们)”而不是“Gentlemen and Ladies”;男士在女士面前抽烟要先问女士是否介意(Would you mind my smoking here?);进入房间时,女士一般走在前面;如果挑选、料理餐桌,则应由男士走在前面。

5. 频繁地使用“谢谢你”

在英美人的言谈中,“请原谅(Excuse me.)”、“对不起(I am sorry.)”、“谢谢你(Thank you.)”的使用远比中国人普遍。拿“谢谢你”来说,学生回答完老师的问题,老师会说声“Thank you.”。 讲演者讲演完后要对观众说“Thank you.”或“Thank you for attending my lecture.”。 购物时,售货员找完钱后也会说“Thank you.”。 甚至在家里,妻子给丈夫或儿女给父母倒上一杯茶后,丈夫和父母习惯上也要说声“Thank you.”。 总之,大事要说“Thank you”,小事也说“Thank you.”,简直是一天到晚都在说“谢谢你(Thank you)”。

6. 保守、含蓄、幽默的英国人

长期以来,英国人形成一种矜持保守、沉默、好静、含蓄、幽默的特点。在英国,你会看到汽车的方向盘是在右而不是在左,汽车在公路上是靠左而不是靠右行驶,这种与众不同的习惯至今还保持着。他们那种复杂的币制直到1971年才改成十进制。在生活方式上,不管欧洲大陆推出什么新花样,他们一般都不受其影响,仍然遵循着自己的生活方式。只是到了60年代,青年人才开始接受新事物。英国人与欧美其他一些民族相比较显得沉默寡言,只有熟人之间才无拘无束。但是在沉默寡言之中,你会发现一种“含蓄的幽默”。所谓“含蓄”,突出的表现是在语言方面。英国人向朋友推荐一个极好的电影时,他会说:“It is not bad,you know.”其实,英国人说的not bad(不坏)就相当于“第一流的(first-class)”、“最优美的(excellent)”或“好极了(wonderful)”。 这种特殊的语言表达手段称为“understatement(降格说法”)。

7. 直爽、诚实、不拘礼节的美国人

美国人喜欢直爽(directness)。 在宴会上,他们不像中国人那样频频让客。如果你邀请一个美国人吃饭,你让他吃某种饭菜,他若不喜欢,就会直截了当地说:“No,thanks. I just don’t like it.”在这种场合,他甚至会向主人直接要他喜欢的东西,而且吃得一干二净。在美国,绝大多数人都遵循着这样一句格言:“诚实为上策(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如果他发现你对他不说实话,他会很生气。美国人还特别以不拘礼节(informality)著称。初次见面,他们常常会直呼对方的名字,不一定与对方握手,往往只是点点头或挥挥手,说声“Hi”或“Hello”。 聚在一起聊天时,他们几乎都不提及彼此的名衔。你往往会听到美国人说:“别称我史密斯先生,叫我约翰好了。”美国人在散席或业务会议结束时,不一定都要跟每个人“道别”或握手,他们只是向大家挥挥手或者说声“好吧,我们再见”。在办公室里,你甚至可以看到一个人在打电话时,把双足架在桌子上的情景。

8. 英国人好赌

在英国各地,人们每年都赌马、赌狗、赌足球、玩牌,会投下数十亿英镑的赌注。英国全国有60个马场,每年共有800个赛马日。赛狗场也有100多个。英国有17,000多个赌博俱乐部,人们可以随时到俱乐部去赌,甚至可以使用电子赌博机。

9. 美国人喜欢旅游和迁移

美国人一般都喜欢旅游,他们甚至会为到朋友家吃一顿饭,开上汽车跑上几百里的路程;他们甚至为看一场球赛会坐上飞机到国外兜上一圈。美国人时常迁移,很多人常常是在甲地出生,在乙地上学,又到丙地、丁地寻找工作或开创事业。许多人一生要调换多次工作。这种迁移和调换工作被形象地称为“job-hopping”。

10. 英美人的忌讳

英美人有许多传统的忌讳。例如,在宴席上忌讳发出声响,而在餐桌上打嗝、松裤带更被视为大忌。与人握手时,不能一只脚在门里一只脚在门外,也不能四只手交叉握手。美国人在人行道上走路,绝不会啪啪地作响,英国人从不把人像做成商标或装潢。

此外,英美人还认为打喷嚏能预示未来。他们认为一星期中不同的日子打喷嚏所预示的事情不一样。例如,星期一打喷嚏可能会有危险,星期二打喷嚏会有不速之客来,星期三打喷嚏可能会收到信,星期四打喷嚏可能会收到礼物,星期五打喷嚏可能会遇到伤心事;星期六打喷嚏可能会见到自己的亲人。英美人在打喷嚏时,旁边的人都要说“上帝保佑你(Bless you!)”。

西方人忌讳“十三”这个数字是众所周知的。这个忌讳与犹大为了30个银币而出卖耶稣有关。

11. 赴宴与宴席

英美人到朋友家去做客,一定要带点小小的礼物给主人,比如一瓶酒、一小瓶香水、一副小耳环、一件小孩玩具、一盒蛋糕等。宴席上,客人往往坐在主人的右手。比较正式的宴席应该是席前放食盘、汤盘,左手放叉,右手放刀,盘子上较远处放汤匙,再远处放酒杯。菜是一道一道地上来。吃完后,收拾过盘碗,再上下一道。其顺序通常是先上沙拉(salad)或汤(soup),再上主菜(main dish)、饮料,最后是甜点或水果。赴宴不可迟到,也不必去得太早,比较熟悉的女客可到厨房帮忙。用餐时,客人照例会讲些诸如“好吃极了(It’s delicious.)”的话,让主人高兴。

12. 美国人重视儿童的生日

在美国,儿童生日时,一般都要举行庆祝会(birthday party),而且一直要搞到十一二岁。送礼品时一般送卡片和玩具,过生日的孩子会请同学朋友到外面吃一顿。事先告诉客人受邀原因的聚会叫non-surprise party;事先不告诉客人原因的聚会便是一个surprise party。 在生日宴会上,孩子几岁就在蛋糕上插上几支小蜡烛。吃蛋糕时,由过生日者自己切开蛋糕,然后一块一块地分给大家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