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1
一、备学生的知识储备,分析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接受能力
我们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体,他们每个人原有的知识结构是不一样的,我们要教授的内容对哪些人来说是全新的,哪些人是有所了解,哪些人比较熟悉,老师在讲课前应该有个大概的了解。不要出现学生已经很了解了,我们还准备用大量时间去讲解,如果这样学生会很反感,也浪费了宝贵的教学时间,当然也不要出现,老师讲的内容、举的例子都是学生陌生的,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里没有,就难以将新知识和原有的知识融合在一起。
比如,老师在讲曹操的《短歌行》时,如果学生多数了解曹操的生平主要事迹,知道他为求人才连续几次下“求贤令”,看过《三国演义》等小说或电视剧中有关曹操或者赤壁之战的描写,直到曹操有强烈的统一天下的雄心而在赤壁之战前已经年过半百,对于《短歌行》这样相关的写作背号比较了解,那么学生就很容易理解《短歌行》中曹操“忧人生短促”“忧人才难得”“忧功业未成”的复杂心情。
二、备学生的心理情绪,营造合适的教学氛围
语文教材中的选文都是文质兼美的,在感情上有些是悲剧色彩浓一些的。在讲授这样的文章时,就需要老师在讲课之前,营造出感人至深的氛围,让学生迅速进入课本中人物的感情氛围中,从而和人物产生共鸣。
比如在讲《大堰河
我的保姆》一诗时,老师必须先让学生从日常的躁动中安静下来,回忆起自己母亲日常生活中对自己点点滴滴的疼爱,学生在心理上和情绪上都容易平静了,才能更好地体会诗人饱含深情的诗句,才能更深地理解诗人对大堰河母亲般的爱的深深的眷恋和怀念。如果老师不事先在情绪氛围的营造上下足功夫,学生刚刚上完一节关于电影的英语课或是将电流的物理课,有的学生可能还在回味上节课的内容,或者学生经过课间操,整个身心还在兴奋当中,如果内心安静不下来,学生们是不会去进入诗歌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的,甚至有些思想复杂的学生还会因为诗歌中出现的“”、“抚摸”等词而哗然大笑,如果是这样,我们的课就失败至极了。
三、备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智慧自信地面对学生的“多元价值观”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的性质,那么,利用语文课向学生展示美好的人性、高尚的品格就是理所当然的了。然而,很多老师感叹现在的学生不好教了,知识和能力难教还在其次,最主要的是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学生们因为生活的时代、社会环境与老师们、父母们远远不同,和爷爷奶奶们的就更天壤之别了,所以,在老师、父母、爷爷奶奶们那里很容易达成共识的问题,在学生这里,答案却会五花八门,有时让人啼笑皆非。
例如:我在讲授《秋兴八首(其一)》时,讲到杜甫写作本诗的背景时,我说杜甫的好友延武去世,杜甫失去了经济上的支持,决定举家东归,一位学生说,“老师杜甫为什么偏要靠别人支持才能活啊?”突然的提问,而且问题很尖锐,不解决会影响大诗人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我的脑子在快速运转,我说,不是说杜甫失去了别人的支持就活不了了,而是他在战争不断的年代下,失去了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而这时他年老体弱,人在暮年“人生之秋”都希望叶落归根,所以他才希望赶快回家。正如本首诗中说“孤舟一系故园心”。学生应该是明白了,释然了。我也松了一口气,如果不是充分备课,这个问题回答不好,就误导了学生,误解了“诗圣”。
四、备学生的听课心理规律,合理安排教学内容
著名心理学家潘菽先生认为“学生在学习中智与能的增长和获得是由其心理的学习意向即注意、动机、意志来支配的,它们是学习的动力。”英国教育家约翰・洛克说:“教师的巨大技巧在于集中与保持学生的注意。”可见保持学生的注意力是决定课堂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而语文课在教材安排、教学内容上和别的学科相比有自己的特点: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理科的知识往往都是环环相扣,联系紧密,但语文知识就不存在这样的逻辑关系,这就不利于使学生产生思维的兴趣以吸引学生专注听课,同时使语文课程知识间的联系变得松散,不会产生上一句未听清、下一句就听不懂的情形,也不会发生这一课未学好,下一课就没法学的问题,而且语文考试大考都不考教材里的课文,这些都影响了学生对听课的重视。
课堂四十五分钟,对于老师来说不算长,但对于上一整天课的学生来说是不容易“全神贯注”的。经常是老师讲得眉飞色舞,下面开始有人心不在焉。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2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中语文 古诗词教学
一、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受到升学压力的影响,教师均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取得考试高分为目的来开展教学活动,对于学科的精髓很少深入研究。高中语文古诗文的教学亦是如此,这使得多数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都只是浮于词义表面,无法深入理解古诗文呈现的意境及其传达的思想感情,造成了大部分高中生的古诗文鉴赏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此外,部分高中语文教师的表达能力不足,不能很好的诠释与表达古诗文的内涵,导致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受限,难以自主了解古诗文作者的创作意图与心境,这与我国新课改发展的需求相背离。
二、新课改下高中古诗文的教学策略
1.加强学生的古诗文诵读
在传统的高中古诗文教学中,多数先由教师对古诗文进行通篇串讲,再对古诗文的通假字及生字词进行逐一解析,再对文章大意、思想情感以及写作手法进行归纳总结,而对于古诗文的背诵与朗读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古人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由此可知,诵读是品鉴、领悟古诗文的重要途径。所以,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应重视学生的诵读,培养学生良好的古诗文语感。首先,在正式开始讲课前,教师可先带领学生一起进行古诗文朗读,让学生对古诗文有个整体的了解。然后,让学生熟读古诗文中的精彩语句以及具有代表意义的古诗文,直到可以将其背诵出来。例如,在学习《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在学生诵读前,应先指导学生注意诗词间的联系以及应当停顿的地方,“枯藤M老树M昏鸦,小桥M流水M人家,古道M西风M瘦马,夕阳M西下,断肠人M在/天涯”,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去感悟词中所表达的凄凉与落寞的情感,让学生在诵读时采用缓慢、低沉的语调,从而品味出词中所展现的凄凉意境。
2.强化古诗文的词汇与句式教学
词汇是学生学习古诗文的重点、难点,分布于文章的不同段落与章节中,给学生的文章记忆带来一定的困难。针对以上教学情况,教师在讲解古诗文的重点内容时,应将知识点进行合理的归纳,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间的横向联系,并利用其存在的联系与规律来进行系统记忆,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并达到举一反三的教学目的。对于古诗文中常用、常讲的词汇知识,如:虚词、实词以及词类活用等内容,教师应及时指导学生进行反复的练习,对词汇知识加以巩固,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经验整理出一套系统的、清晰的词汇复习资料,以提高学生对词汇的理解能力与应用能力。此外,句式也是古诗文学习的另一重点内容,对于文言文的常用句式,如: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定语后置、宾语前置等,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句式的特点、结构及使用方法,让学生对所学到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分析与总结,完善学生自身的古诗文知识系统。
3.把握古诗文中的诗眼
在古代,诗词创作者都非常注重语句的精炼,通过诗词中的字或者词来表达作者的内心情感及创作意境。这样的关键词我们称之为“诗眼”。诗眼是作者思想感情以及文章主旨大意的提示。掌握了古诗文中诗眼,可以让学生更容易体会古诗文所展现的意境,使得古诗文教学事半功倍。如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中的“闹”以及“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都是古代诗词作者用词生动、凝练的代表之作。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带领学生仔细、反复品味古诗文中的语言特色,认真感悟古诗文诗眼的巧妙之处。又如,杜甫的《蜀相》,“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的“空”与“自”这两个字,充分展现了祠堂的寂静与冷清,将作者孤寂伤怀、形单影只的心理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教师应先让学生掌握整首诗的诗眼,分析其含义,进而深入探究作者的表达手法,发掘诗句的深层含义。
4.提高教师自身的古诗文教学能力
在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教师的专业教学水平直接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是影响古诗文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首先,在古诗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了解古诗文、感悟古诗文,对古诗文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从古诗文中感悟到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与特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其次,教师应带领学生一同分析研究古诗文的特点与意境,从而正确把握古诗文的中心思想。最后,教师应优化古诗文的意境,将学生引入特定的教学情境当中,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短歌行》是曹操人生感悟的直接体现,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曹操的洒脱与执着,并让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这首词,从而加深学生对《短歌行》这首词的理解。
【参考文献】
[1] 邱丽娟. 高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现状解析[J]. 文学教育(下),2010(10).
[2] 张平. 在语文课堂里栖息――高中古诗文审美化教学试探[J]. 基础教育研究,2009(12).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3
关键词:语文教学 分享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7-0080-01
1 高中语文教学的现状
我们都知道,高中学习是非常紧张的,一切都是为了备战高考,也因为这个原因,所有的课程学习都是为高考而开设的,这就大大降低了学习本身所能带来的作用,语文教学也成了为高考而去学习阅读的课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也是尽量的连接高考热点。
实际上,上好语文课并不是简单地让学生能够认识汉字,熟练掌握做题的方法,还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这样才能让学生提升阅读兴趣,为以后高质量的生活做铺垫。所以,高中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注重教学方法,不能急功近利,应该以语文本身的特点作为出发点,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2 高中语文实施分享式教学的策略
笔者结合多年的高中语文教学实践,在此探讨一下高中语文分享式教学的实践和感悟。
2.1教师直接叙述自己对作品的感悟
高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学生做题的层面上,还应该科学的引导学生提出对文章的独特见解,以自己的角度看文章,让学生自己思考一下文章的主旨,与现实生活有哪些联系。作为教师,与学生一起分享这些问题的解决办法,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增强阅读的灵感,在教师的渲染下,营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环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这篇散文,笔者首先引导学生结合有关背景材料,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有关情况,然后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初步感知散文描写的景物特点,感知作者的情感。学生通过阅读,能够对散文有一个大致的认识,能够初步感知作者颇不宁静的心情,能够感知作者暂时陶醉在美景中的心理宁静与淡淡的喜悦,也能够稍稍了解作者生活的社会时代、家庭等情况。然后笔者和学生共同探讨自己的阅读感受:作者当时的生活环境以及家庭背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作者的作品风格,首先,当时的社会局势很不稳定,作者生活压力较大,其次,作者自身的家庭背景的改变直接影响着作者的生活。大环境和小环境的变化,导致了作者内心的不稳定。所以,作者会用“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来表明当时复杂的心情,最后决定出门散心,才有了后来的荷塘月色。大自然造就了荷塘周围宁静幽美的环境,作者沉浸在幽美的荷塘风景中,把不如意之事抛之脑后。
2.2教师通过直接朗诵表达自己的感受与学生分享
朗读不仅可以帮助老师和学生理解文章主旨,也可以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在高中语文的教学过程中首先要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感知能力。以往的语文教学中主要是让学生先阅读,然后老师进行提问。现在的分享式教学则是师生互相分享阅读经验,老师在给学生做示范朗读时,一定要带着对作品的感情去读。比如我们在学习曹操的《短歌行》时,作为老师就要根据自己对文章的理解与情感,充满感情的给学生做示范朗读,朗读时该快则快,该慢则慢,声音高低控制好,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丰富的感情,逐渐领悟到文章的中心主旨,看到老师读的认真,学生也情不自禁得跟着老师读起来,并且学生们读得惟妙惟肖。在学生们朗读的过程中,他们会慢慢体会到文章的真谛,慢慢走近作者创设的意境中去,理解到作者寄托在诗歌中的情感,渴望被人赏识的愿望,希望抱负国家的理想,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加充分理解诗歌所要表达的意义。通过这种分享式教学,学生可以学到更多的知识,从而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
2.3加强联系式分享
文章解读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让学生更加理解文章的主旨。老师在给学生解读文章时,一定不要限制解读的范围,不要一味的以考试作为解读的依据,要学会拓宽解读的范围,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联想,这样才能更好的诠释解读的意义。
例如学习《滕王阁序》这篇文章,笔者给学生复印了潘碧秀的《流泪的滕王阁》一文,这是我非常喜欢的文章。文章中有很多精彩的句子:“人生有许多门,可其中一些门只对一些人是永远开放的,不要试图去敲门,去敲人生遗憾之门。王勃若一心为文,历史也许会重新改写。”学生们的理解能力各不相同,因此每个学生对这段话的理解也各不相同,作为老师可以把自己的理解分享给学生,并且引导学生运用其他的历史人物仿写这段话,写出相仿的文章。即使学生们写得不够完善,老师也要及时给以肯定,这样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2.4教师写下水作文
在分享式教学中,写下水作文是一种重要的教学模式。以往的写作教学中,基本上都是老师布置作文范围或题目,学生只负责写作,老师只负责批示,在这种陈旧的写作模式下,学生的写作水平很难提升。由于老师的作文可以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所以,老师写好的文章可以给学生一些参考意见,进而提升学生写作水平。老师写下水作文的分享式教学可以提升学生的写作兴趣及技巧,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5组织学生合作共享
在当代的分享式教学模式中,学生的角色由以前的配角变成了现在的主角。在分享式教学中,老师还可以指引学生互相讨论,相互分享自己的理解与认知。教会学生懂得分享知识,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学生在参与分享学习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挖掘自身的潜力,提升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实施语文分享式教学是为了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为了更好地发掘学生对语文美的欣赏鉴别能力,也是为了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学习教师们的写作方法和阅读能力,只有在教师的正确带领下,学生才能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和提升阅读能力,这样才能使学生自身的阅读能力和综合素质有一个质的飞跃。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4
目前,高中语文教学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缺乏创新意识,而教学规划中也缺少实用性的教学内容。语文教师一方面要求学生进行预习,另一方面让学生死记硬背,最后还要求学生能够理解课程内容。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让不堪重负的高中学生雪上加霜。面对众多学习科目,语文教学中的内容相对应该是容易理解和学习的。但多数调查中显示,高中语文教学不被学生重视。从教学模式上分析,一方面其高中语文的教学内容颇显枯燥,而语文教师并没有应用创新的教学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安排。另一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较,学生会认为语文教学相对缺少实用价值,认为只要背下来老师要求的文章就能够在考试中拿到高分,所以很多学生对于语文课程重视不足。
二、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性和实用性分析
1.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性
针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性而言,是需要语文教师结合教材,进行内容上的整合与拓展,将语文教学打造成具有丰富内涵而且生动形象的课程。只有创新的教学内容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而从教学模式上,传统教学的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所以语文教师要寻找新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改革。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善,才能配合创新内容的使用。
2.高中语文教学的实用性
针对语文教学的实用性,在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以应对高考而进行的教学训练,这样培养出的学生笔试能力非常强。但是对于语文教学而言,不仅仅是为了应对高考而进行的课程安排。通过语文教学的实际课程安排,应当培养出学生对于词语的J识,对于文章的理解,也要培养学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以及现代问欣赏水平,还有议论文写作能力等。所以,语文教学是具有非常实用价值的基础学科。那么高中语文教师应当从这一方向入手,与教材紧密联系,做出相应的结合与拓展。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增强语文教学中的实用性。从发展学生表达能力上进行引导,培养其写作能力。
三、高中语文教学创新性与实用性结合的方式
1.深化教学内容,以学生为教学主体
新课标下要求教学内容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角色的转换,让学生在自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和积极性。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注重自身教学能力的展现,在课堂教学中滔滔不绝,而学生听得一知半解。这是教学角色的错位,教师没有重视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重要作用。那么在实际教学中,高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在课堂中进行相互讨论,然后在分小组进行协商总结遇到的一系列模糊性问题,然后向教师提出。而这时高中语文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达者,而是答疑解惑的思维引导者。多数课堂案例中显示,语文教学相对其他学科是较为容易进行预习的学科,而学生通过预习然后再学习,最后再进行复习。这样的学习效果往往会比语文教师“一言堂”的情况好很多。而课堂内学生间相互讨论和切磋能够进发出新的问题,很多时候更容易挖掘语文教学中的难度和重点。这样的创新性教学模式,同时也兼顾了语文教学的实用性价值,所以是语文教学中应当创新和广泛推荐的教学模式。
2.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开发结合方式
很多语文课堂中已经开始研究情景教学的方式,以促进高中语文教学的创新性和实用性相结合。而情景教学的方式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具体教学规划本文以古文教学中《短歌行》课程为例。在教学课程开始之初,采用教学视频的方式让学生感悟到作者曹操在当时历史背景中的思想格局和诗人情怀。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7为开篇让学生进入相应的文学情怀中,感受作者当时的心理情绪。通过这样的组合方式新颖的展现出古文学习的背景和历史氛围,在实际教学规划上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而接下来的古文学习中,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分别扮演其中的历史人物,让学生在相对的角色背景下感受不同的心理环节,让学生能够更加理解古文中的内涵。而且语文教师也可以适当引入,对杜康酒的介绍,从历史人文角度中,让学生产生更强的学习兴趣,从而产生对古文学习的积极性。不仅提高了古文教学的质量,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枯燥氛围,也在教学模式和内容中,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和思维模式,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真实性和实用性的有效结合。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5
【关键词】古诗词 思想内容 把握时代风貌 创作风格
古诗词的学习,无非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写什么,即思想内容;第二,怎么写,即写作手法。怎样准确把握和评价古诗词的思想内容呢,我认为不仅仅要关注诗词本身,也就是诗词每句的意思,更要关注与诗词有关的一些内容。比如,古诗词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和经历,作者的创作风格以及注释部分等。具体分析如下:
一、要了解诗歌产生时所处时代风貌,包括政治、经济和文化
任何一个时代都有自己时代的特点,在这个特点之下又会造就出这个时代特有的文学,因而每个时代的文学身上都有每个时代的烙印,诗歌这种文学形式也不例外。每个时代的诗人在创作诗歌的时候,都会反映时代的风貌。诗人们都会关注自己生活的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如果我们能对当时时代风貌,也就是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一些了解,这对于我们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的内容会有帮助。例如:汉末魏初社会动荡,建安诗人诗歌的内容反映的就是动乱的社会现实,表现的就是作家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如曹操的《短歌行》、《观沧海》。盛唐时期,社会氛围蒸蒸日上,国力强盛,一片繁荣景象,因此诗人们充满了创作的激情。这个时期的边塞诗派,不仅尽情书写绚丽多彩的边塞风光,而且抒发着自己的豪情壮志。比如王昌龄的《从军行》。中唐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加剧,出现了政治改革的思潮,因此中唐诗坛也就充满了革新精神。晚唐社会动荡,政治黑暗,到处充满了衰败伤感的气象,于是出现了很多咏史怀古的诗,也有一批诗人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黑暗的现实诗篇。比如杜牧《泊秦淮》。北宋后期,山河破碎,面对这种社会现实,以张孝祥、岳飞为代表的一批词人都在作品中抒发了悲愤的民族感情以及要恢复故国的壮志。如岳飞的《满江红》.清代正逢易代之变,民族矛盾尖锐。这时期的诗人一类是爱国遗民诗人,一类是失节仕清诗人。由以上的例子来看,一个时代的社会状况对诗歌的思想内容以及诗人的创作范畴影响是很大的,所以我们要在这个方面做一些适当的了解。只有了解了社会才能了解诗人,才能了解诗人的思想及创作。
二、要知晓的生平思想与创作风格
一般说来,一部作品往往会反映作者的思想,如果我们能够对一些常见诗人的生平思想及创作风格作一些了解,这将对我们评价诗歌有很大帮助。这一点其实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是有体会的,比如说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的诗人,生平思想创作风格了解了不少,所以他们的诗的思想把握起来就容易些。如果其他一些有名气的诗人,学生也能作到有所了解,那理解起来也会容易些。例如:曹操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他的诗深沉博大,沉郁雄健,经常表现出一种乐观奔放的风格。唐代诗人孟浩然,一生大半时间蛰居家乡,一生经历比较简单,作品也主要以描写山水田园为主题,所以他的诗清旷雅淡,闲适旷达。而诗中感情也较为从容自然。唐代诗人韩愈诗歌创作的重要手段是以诗为文,诗风独特,所以风格上恣肆,波澜壮阔,古拙雄奇。南宋词人辛弃疾是一位有气节有才干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他热爱自己的祖国,渴望早日收复失地,实现统一,他的一生是传奇的一生,因此他的词的主要内容与爱国和战斗有关,风格上也较为豪放。南宋词人李清照善于以明白如话的语言和白描手法塑造形象,表现出淡俗清新的艺术特色。清代诗人袁枚创立“性灵说”,作品反映真情,强调个性,重视灵感,给当时诗坛带来清新空气。
三、要留心相关的“注释”
理解诗词内容,要留心相关的注释文字,有的在诗词后面有注释,有的在诗词前面有小序,它们的作用交代创作年代、创作缘由、创作经过或者创作背景,为整首诗奠定情感基调。准确把握“注释”中的内容,仔细思考其中语句,对于理解诗歌的内容也是有帮助的。例如我们熟悉的白居易的《琵琶行》前面的序,就给我们交代了诗人贬官的背景,也让读者在序中感受到些许感慨之意,这个序就奠定诗歌的情感基调。又如清代诗人厉鄂的《开平王孙种菜歌》的序,“常延龄,字乔若,号苍古,开平王遇春十二世孙,袭封怀远侯,官南京锦衣卫指挥使。有贤行,曾疏劾马阮,鼎革后与夫人徐氏——中山上公之爱女——种菜于金陵湖墅,裔孙执桓乞诗。”(注:开平王:明开国大将。常延龄:开平王世孙。)这首诗的序交代了创作缘由,一个清代诗人通过明朝开平王孙常延龄的后裔执桓的陈述,追述了开平王孙的潦倒境遇,我们完全可以通过这个序了解诗人那种感慨世迁的情绪。
四、要注意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
人的感情是复杂的。诗人进行创作时也包含了复杂的感情,所以读者进行欣赏和评价时要充分发挥想象,尽可能地去揣摩作品中的思想感情。尽量从广义上去理解作品,多角度感受作者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领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既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又表达了因友人返京而产生的惆怅之情。
五、要清楚一个诗人的创作风格是固定的,但也有例外出现
短歌行写作背景范文6
1、《大同》论证理想社会时主要运用了()
A.演绎法
B.归纳法
C.对比法
D.类比法
2、《左传》是一部()
A.编年体的历史著作
B.国别体的历史著作
C.纪传体的历史著作
D.纪传体的断代史著作
3、《报刘一丈书》中“权者”的形象特征是()
A.狐假虎威
B.贪婪虚伪
C.奴颜婢膝
D.才德称位
4、下列作家属于明代“后七子”的是()
A.李密
B.侯方域
C.马致远
D.宗臣
5、苏轼《前赤壁赋》的感情变化线索是()
A.由乐而悲由悲而喜
B.由悲而乐由喜而悲
C.由乐而悲由喜而悲
D.由悲而乐由悲而喜
6、在下列诗歌中富有理趣的是()
A.《氓》
B.《蜀相》
C.《饮酒》
D.《从军行》
7、下列句中加点字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A.以此诟远 诟:辱骂
B.能顺木之天 天:天空
C.迨半奏,引商刻羽 迨:等到
D.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 赍:赠与
8、被誉为“曲状元”的作家是()
A.马致远
B.白朴
C.关汉卿
D.郑光祖
9、李煜的《虞美人》是一首()
A.悼亡词
B.抒情词
C.咏物词
D.怀古词
10、《季氏将伐颛臾》中“且在邦域之中矣”的“邦域”指()
A.颛臾
B.鲁国
C.齐国
D.宋国
11、 《马伶传》的作者是()
A.明末清初的散文家
B.明末清初的小说家
C.元末明初的散文家
D.元末明初的小说家
12、《季氏将伐颛臾》所运用的论据中,属于历史材料的是()
A.且在邦域之中矣
B.先王以为东蒙主
C.是社稷之臣也
D.虎兕出于柙
13、 先秦诸子散文中最富于浪漫色彩的是()
A.《孟子》
B.《庄子》
C.《荀子》
D.《韩非子》
14、 《前赤壁赋》是苏轼被贬至何处时所作()
A.杭州
B.密州
C.黄州
D.湖州
15、《季氏将伐颛臾》所体现出的孔子的政治主张是()
A.治国以法、为政以德
B.无为而治、顺其自然
C.隆礼重法、为政以德
D.治国以礼、为政以德
16、 下列《马伶传》的句子中最能体现作者主观创作意图的是()
A.以分宜教分宜,安得不工哉
B.倘三年犹不得,即犹不归尔
C.日侍昆山相国于朝房
D.见昆山犹之见分宜也
17、 《杜陵叟》是一首()
A.七律
B.五律
C.新乐府诗
D.旧题乐府诗
18、 被誉为“七绝圣手”的诗人是()
A.李白
B.杜甫
C.王昌龄
D.杜牧
19、 《答司马谏议书》一文的写作背景是()
A.王安石变法
B.王叔文变法
C.诗*新运动
D.古文运动
20、 巴金创作的长篇小说三部曲最的是()
A.《蚀》三部曲
B.“爱情三部曲”
C.“激流三部曲”
D.“抗战三部曲”
二、文言文阅读:21-29小题,共30分。
21、 阅读《氓》中的两段诗句,回答21-29小题: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解释这段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说:
徂:
汤汤:
渐:
22、 选出上面两节诗中的比兴句,并分析其比兴意义。(4分)
23、 从这两节诗中选出相应诗句说明造成女主人公悲剧命运的根本社会原因和遭丈夫遗弃的直接原因。(2分)
24、(一)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24-32小题:
说者又谓远与巡分城而守,城之陷,自远所分始。以此诟远,此又与儿童之见无异。人之将 死,其脏腑必有先受其病者;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观者见其然,从而尤之,其亦不达于理矣!小人之好议论,不乐成人之美,如是哉!如巡、远之所成就,如此卓卓,犹不得免,其他则又何说?
这段话采用了什么样的论证方法?(4分)
25、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诟:
绝:
尤:
卓卓:
26、 请将“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译成现代汉语。(2分)
27、 (二)阅读曹操《短歌行》中的一段文字,回答27-35小题: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燕,心念旧恩。
请解释这段文字中加点字的含义。(4分)
沉吟:
枉:
存:
契阔:
28、 请将“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译成现代汉语。(4分)
29、 概括这一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三、现代文阅读:30-38小题,共30分。
30、(一)阅读《爱尔克的灯光》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0-38小题:
十九年,似乎一切全变了,又似乎都没有改变。死了许多人,毁了许多家。许多可爱的生命葬入黄土。接着又有许多新的人继续扮演不必要的悲剧。浪费,浪费,还是那许多不必要的浪费——生命,精力,感情,财富,甚至欢笑和眼泪。我去的时候是这样,回来时看见的还是一样的情形。关在这个小圈子里,我禁不住几次问我自己:难道这十八年全是白费?难道在这许多年中间所改变的就只是装束和名词?我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
这十九年中,改变的是什么?没有改变的又是什么?(4分)
31、 文中“我”为什么“痛苦地搓自己的手,不敢给一个回答”?(4分)
32、 这段文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分)
33、 (二)阅读《论快乐》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3-41小题:
穆勒曾把“痛苦的苏格拉底”和“快乐的猪”比较。假使猪真知道快活,那么猪和苏格拉底也相去无几了。猪是否能快乐得像人,我们不知道;但是人会容易满足得像猪,我们是常看见的。把快乐分肉体的和精神的两种,这是最糊涂的分析。一切快乐的享受都属于精神的,尽管快乐的原因是肉体上的物质刺激。小孩子初生了下来,吃饱了奶就乖乖地睡,并不知道什么是快活,虽然它身体感觉舒服。缘故是小孩子的精神和肉体还没有分化,只是混沌的星云状态。洗一个澡,看一朵花,吃一顿饭,假使你觉得快活,并非全因为澡洗得干净,花开得好,或者菜合你口味,主要因为你心上没有挂碍,轻松的灵魂可以专注肉体的感觉,来欣赏,来审定。要是你精神不痛快,像将离别时的筵席,随它怎样烹调得好,吃来只是土气息,泥滋味。那时刻的灵魂,仿佛害病的眼怕见阳光,撕去皮的伤口怕接触空气,虽然空气和阳光都是好东西。快乐时的你,一定心无愧怍。假如你犯罪而真觉快乐,你那时候一定和有道德、有修养的人同样心安理得。有最洁白的良心,跟全没有良心或有最漆黑的良心,效果是相等的。
这段文字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4分)
34、 简要分析文中运用的修辞方法所起的作用。(4分)
35、 这段文字在写作上有何特色?(2分)
36、(一)阅读《香市》中的一段文字,回答36-44小题:
天气虽然很好,“市面”却很不好。社庙前虽然比平时多了许多人,但那空气似乎很阴惨。居然有锣鼓的声音。可是那声音单调,庙前乌龙潭一泓轻水依然如昔,可是潭后那座戏台却坍塌了,屋椽子像瘦人的肋骨似的暴露在“光风化日”之下。一切都不像我儿时所见的香市了!……
在我看来,这所谓“南洋武术班”的几套把式比起从前“香市”里的打拳头卖膏药的玩意来,委实是好看得多了……但是今天第一天也只得二百来看客。往常“香市”的主角——农民。今天差不多看不见。
后来我知道,镇上的小商人是重兴这“香市”的主动者;他们想借此吸引游客“振兴”市面.他们打算从农民的干瘪的袋里榨出几文来。可是他们这计划失败了!
文章的结尾部分描述镇上小商人想借重兴“香市”来榨取农民干瘪的袋里的钱,最后计划落空。这一结尾有什么含义?其作用是什么?(4分)
37、 在重兴“香市”后,香市主角的转移反映了什么问题?(4分)
38、 作者在描述重兴的“香市”时运用了什么手法?(2分)
四、作文(50分)
39、题目:诚信
要求:A.必须写成以议论为主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