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岩蜜桔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黄岩蜜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黄岩蜜桔范文1

为了验证75%烟嘧磺隆·溴苯腈水分散颗粒剂在生产中不同使用环境条件下除草效果,同时为今后的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特进行此示范。

二、试验药剂

75%烟嘧磺隆·溴苯腈水分散颗粒剂,上海迪拜农药有限公司提供;溴苯腈乳油,上海迪拜农药有限公司提供

三、防治作物

玉米

四、防治对象

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莎草科杂草

五、试验处理

处理1:75%烟嘧磺隆·溴苯腈水分散颗粒剂,50 g /亩;

处理2:当地常用苗后除草剂,三笑,100mL/亩;

处理3:溴苯腈乳油,100mL/亩;

处理4:空白对照。

六、试验设计及方法

选择乐业乡乐业村、东风镇兴安村,每个乡村至5个种田大户。处理1每户示范应用面积3亩地。处理2及空白对照每个乡村在其中选一户进行试验,处理2面积3亩,空白对照面积20m2。处理3选一户,面积1亩。

药剂进行二次稀释,即先把药剂溶解后再加入药桶中,兑水量每亩地30kg,即每亩用两桶水;使用背负式喷雾器;施药在下午四点以后进行的。

七、示范地基本情况

1.示范地点

示范地落在海伦市东风镇兴安村候军家玉米地。

2.基本情况

示范地位于海伦市中南部,无霜期116d,活动积温2335度左右,土壤为黑壤土,有机质含量3%左右,pH值6.8左右,地势平坦,肥力均匀一致。示范玉米品种为海玉6,播种时间为5月8日,玉米出苗时间为 ,公顷用二铵120kg,尿素240kg(30%底肥、70%追肥),硫酸钾75kg;6月10日喷药,玉米3~4叶期,喷药时天气晴朗,风力1级,杂草主要以常见稗草及一年生阔叶杂草为主。

八、调查内容

1.安全性调查

施药后7d目测观察施药区有无药害发生,若有药害发生应详细记录药害症状。

2.防效调查

施药后15d、30d调查试验区内各种杂草的种类及数量,计算株防效,在第30d调查时应同时调查杂草鲜重,并计算出鲜重防效(见附表1、附表2、附表3)。调查方法为每区定点调查3个点,每点1.0m2。

九、示范结果分析

1.安全性评价

施药后7d目测观察处理1、处理2玉米叶片发白,稍微有药害,不严重,处理3稍微有点药害,叶色变浅,较处理1、处理2轻,各处理株高上没有显著差异。

2.防治效果分析

(1)施药后15d的株防效:各处理对禾本科和一年生阔叶杂草均有效果,总体株防效处理3(97.1%)>处理1(96.2%)>处理2(88.4)>对照(ck);对稗草、卷茎蓼、苋菜、酸膜叶蓼、黎的防治株防效均表现为处理3>处理1>处理2>对照(ck),具体株防效(祥见附表1)。

(2)施药后30d的株防效(祥见附表2):各处理对禾本科和一年生阔叶杂草均有效果(见表3),总体株防效处理3(95.4%)>处理1(95.0%)>处理2(88.4.1)>对照(ck);对稗草、卷茎蓼、苋菜、酸膜叶蓼、黎的防治株防效均表现为处理3>处理1>处理2>对照(ck),具体株防效(祥见附表2)。

(3)施药后30d的鲜重防效:总体鲜重防效(见附表3),总体鲜重防效处理3(89.9%)>处理1(89.6%)>处理2(83.5)>对照(ck);

玉米田主要以表中的五种杂草为主,示范地中还有少量鸭趾草、苦荬菜、狼把草、问荆等杂草,各处理对这些杂草均有较好的防治和抑制作用。

十、结论

1.从安全性上看,各处理所用的药剂对玉米相对比较均安全,喷药后前期稍微有点药害症状,后期无任何药害症状,对玉米比较安全。

2.从总体综合株防效上看,处理3(溴苯腈乳油,100mL/亩)总体综合株防效96.3%>处理1(75%烟嘧磺隆·溴苯腈水分散颗粒剂,50 g /亩)总体综合株防效95.6%>处理2(当地常用苗后除草剂,三笑,100mL/亩)总体综合株防效88.4%。

黄岩蜜桔范文2

[关键词] 姜黄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体外释药;抗肿瘤活性

[Abstract] This paper is to prepare curcumin (Cur) loaded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 (Cur-MSN), evaluate its release behavior and anti-cancer activity in vitro.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 (MSN) was prepared by polymerization method and Cur-MSN was obtained using solvent evaporation method and impregnation centrifugation method. The preparation method was optimized using entrapment efficiency (EE) and loading efficiency (LE) as indexes. Cur-MSN was characterized with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and its 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were determined. Finally, in vitro release behavior in 0.2% SDS solution and its cell-killing effect on HeLa cells were also evaluated. The Cur-MSN prepared with process optimization method was round and uniform and exhibited typical mesoporous characterization. The mean particle size and Zeta potential of Cur-MSN were 75.8 nm and -30.1 mV, respectively. EE and LE of three batches of Cur-MSN were (72.55±2.01)% and (16.21±1.12)%, respectively. In vitro release behavior of Cur-MSN showed a sustained release profile with 83.5% cumulative release within 96 h. The killing effect of Cur-MSN on HeLa cells was dose-dependent with IC50 of 19.40 mg・L-1, which was similar to that of Cur.

[Key words] curumin(Cur);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 (MSN); in vitro release; anti-cancer activity

doi:10.4268/cjcmm20152113

姜黄素(curumin,Cur)是从多年生草本植物姜黄的根茎中提取出来的多酚类化合物,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尤其可作为一种具有良好应用前景的抗癌药物 [1-2]。但由于姜黄素水中溶解度极低,容易被氧化,口服生物利用度低等缺点,严重限制了姜黄素的临床应用[3-4]。为了克服上述问题,已有研究将其制备成前药、包合物、纳米粒、微球、脂质体[3-7]等。但传统微粒载体如纳米粒、微球、脂质体等,在包载姜黄素时,存在载药量低、制备过程有可能引起姜黄素降解等问题[7]。因此,本文首次采用一种无机高分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MSN),作为姜黄素的药物载体。介孔二氧化硅载体具有粒径可控、易被细胞吞噬、生物相容性好、易于表面功能化、粒子表面积及孔道容量大、载药量大等优点,并且对药物选择性小,制备方法简便[8-10],将有望成为一种理想的中药有效成分载体,而目前对其研究多限于化学药物的包载领域,在中药及有效成分的载药方面报道鲜见。本研究首次将Cur包载于MSN,制备姜黄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Cur-MSN),并探讨Cur-MSN的体外释放过程及抗肿瘤活性,以期为无机高分子材料作为中药有效成分的给药载体研究奠定基础。

1 材料

S4800型扫描电镜(日本Hitachi公司);Zetasizer Nano ZS90型激光粒度及电位分析仪(英国Malvern公司);UV-2401PC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Shimadzu公司);optima L-80xp超速冷冻离心机(美国Beckman公司);BS210S电子天平(德国Sartorius公司)。HeLa细胞购自中国科学院细胞库,胎牛血清、RPMI1640培养基均购自Gibco公司。姜黄素购自成都科龙化工有限公司;正硅酸四乙酯(tetraethoxysilane,TEOS)和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etyltrimethylammonium bromide,CTAB)购自上海阿拉丁试剂有限公司;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水为重蒸水。

2 方法与结果

2.1 MSN的制备

根据参考文献[11]的方法并加以改进:将0.56 g CTAB置于250 mL圆底烧瓶中,加入150 mL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然后加入6 mL 2 mol・L-1的NaOH溶液,水浴升温至60 ℃,持续高速搅拌下缓慢滴加6 mL TEOS,并维持恒温高速搅拌2 h后,经抽滤、洗涤后得到白色固体,转入三口烧瓶中,加入150 mL酸性乙醇溶液(乙醇-盐酸4∶1)充分分散后,80 ℃加热回流3 h除去CTAB,再次经抽滤、洗涤后,50 ℃真空干燥,即得MSN。

2.2 Cur-MSN的制备

参照载药介孔纳米粒常用的制备方法[8-13],分别采用溶剂挥发法以及浸渍离心法,以包封率和载药量为指标,筛选Cur-MSN的最佳制备方法。

溶剂挥发法:取上述MSN粉末40 mg各4份,分别滴加10 mL含有不同浓度Cur的80%乙醇溶液,使药物与载体的质量比分别为1∶1,1∶2,1∶4,1∶6,水浴超声至MSN完全分散后,室温下继续磁力搅拌,挥去乙醇,得到带有乳光的黄色溶液。

浸渍离心法:取上述MSN粉末40 mg各4份,分别滴加5 mL含有不同浓度Cur的无水乙醇溶液,使药物与载体的质量比分别为1∶1,1∶2,1∶4,1∶6,水浴超声至MSN完全分散后,确保MSN粉末被溶液完全浸没,于恒温摇床上振摇48 h后,将胶体溶液于15 000 r・min-1离心15 min,沉淀经洗涤后真空干燥,上层清液保留用于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与浸渍离心法相比,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Cur-MSN可以获得更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见表1;当Cur-MSN比例达到1∶4时,Cur-MSN包封率可达到(75.58±5.37)%。为了兼顾较高的包封率和载药量,因此选择Cur-MSN 1∶4,采用溶剂挥发法进行制备Cur-MSN。

2.3 Cur-MSN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2.3.1 标准曲线的建立 精密称取Cur对照品,用无水乙醇配置成0.105 0 g・L-1的溶液,得对照品储备液。精密量取储备液适量,分别置于10 mL量瓶中,用0.2% SDS溶液稀释至刻度,摇匀,得到浓度分别为0.526 0,1.052,2.104,4.208,6.312,8.416 mg・L-1工作液,运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各浓度样品在425 nm检测波长下的吸光度[5]。将吸光度和浓度进行回归,得到回归方程Y=0.137X-0.002,r=0.999 9,表明Cur在0.526 0~8.416 mg・L-1线性关系良好。高、中、低3种浓度的回收率,分别为(102.1±1.36)%,(98.5±3.76)%,(95.9±4.35)%,日内精密度为2.7%,日间精密度为3.6%,符合要求。

2.3.2 包封率和载药量的测定 取制备好的Cur-MSN溶液,于15 000 r・min-1离心15 min,收集上清液,沉淀加入等量0.2% SDS溶液洗涤2次,与上清液合并,精密吸取适量合并液,用0.2% SDS溶液稀释后,按照2.3.1项下方法测定Cur含量(W1);沉淀干燥后称重(W2);Cur初始投入量记为W3。根据下列公式计算包封率(encapsulation efficiency,EE)和载药量(load efficiency,LE)。

EE=(W3-W1)/W3×100%

LE=(W3-W1)/W2×100%

2.4 Cur-MSN优化制备工艺

通过上述条件优化,确定了Cur-MSN的制备工艺:取MSN粉末40 mg,逐滴加入10 mL含有10 mg Cur的80%乙醇溶液,水浴超声将MSN完全分散后,室温下继续磁力搅拌,挥去乙醇,得到带有乳光的黄色溶液,即得Cur-MSN溶液。取适量Cur-MSN溶液,用蒸馏水数倍稀释后,激光粒度及电位分析仪测定Cur-MSN的粒径和Zeta电位。所得Cur-MSN的平均粒径为75.8 nm,PDI为0.281,Zeta电位为-30.1 mV,见图1。

2.5 扫描电镜观察Cur-MSN的形态

取适量Cur-MSN样品溶液,用无水乙醇充分稀释并超声使其均匀分散,随后将样品溶液滴于样品平台上,用导电胶固定后喷金。电压加至5 kV,扫描电镜观察样品外观形貌、分散性和均匀性。Cur-MSN的外观为球形,大小均一,纳米粒表面仍清晰可见细小的介孔,见图2。

2.6 3批Cur-MSN包封率和载药量

制备了3批Cur-MSN,经计算,Cur-MSN的平均包封率为(72.55±2.01)%,载药量为(16.21±1.12)%,见表2。

2.7 Cur-MSN体外释药

将Cur-MSN适当稀释后,精密吸取1 mL(含Cur约1.0 mg)转入预处理好的透析袋内(截留相对分子质量为3 500);另取1 mL Cur原药储备液(含Cur约1.0 mg)亦转入预处理好的透析袋内,密封后分别置于将透析袋放入盛有200 mL 0.2% SDS溶液的烧杯中,于37 ℃恒温水浴振荡。分别于0.5,1,2,4,6,12,24,48,72,96 h取透析液1 mL,同时补充等量的释放介质。平行重复3次。按照2.3项下方法测定Cur的含量,计算累计释放率。Cur原药在6 h内基本完全释放,Cur-MSN在前6 h有突释现象,应该是纳米粒溶液中未包载及部分吸附在纳米粒表面的Cur造成的,此后Cur-MSN展示了明显的缓释特征,96 h释放了83.5%,见图3。

2.8 Cur-MSN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HeLa细胞采用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基,于37 ℃的二氧化碳(5%)培养箱中培养。取对数生长期的HeLa细胞,胰酶消化后制成1×105个/mL的细胞悬液,接种于96孔板中。贴壁生长24 h后,分别加入适量的Cur以及Cur-MSN贮备液(Cur用DMSO溶解制备贮备液,然后用培养基稀释到最终浓度[14]),使其终浓度分别为0.1,0.5,1,2,5,10,20,40 mg・L-1(均按Cur计算),继续培养24 h,PBS洗涤细胞3次,加入20 μL 0.5%MTT溶液及100 μL,3~4 h后小心吸出孔内溶液,加入150 DMSO溶解底部结晶,于酶标仪570 nm测定各孔A,比较Cur和Cur-MSN的抗肿瘤活性。Cur与Cur-MSN对HeLa细胞的杀伤作用均呈现浓度依赖性,但两者的杀伤作用相近,经计算IC50分别为18.41,19.40 mg・L-1,说明将Cur包载于MSN内,形成的Cur-MSN同样具有较强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为后期的体内研究奠定了基础,见图4。

3 讨论

本研究首次报道了运用MSN为载体包载Cur原药,制备得到的Cur-MSN解决了Cur水溶性差的缺点,并利用MSN易于被细胞吞噬的性质,达到良好的抗肿瘤目的。传统有机高分子纳米粒在载带中药有效成分时,普遍存在载药量小不能达到有效剂量、对药物性质要求高的问题,而无机MSN具有载药量大、对药物无选择性的特点,对于中药有效成分载药具有明显优势。但目前关于MSN纳米粒载药报道多局限在化学药物类,对中药有效成分的载药报道鲜见,而化学药物与中药有效成分在用药剂量、药物性质等方面均有明显差异,因此,研究MSN对中药类的载药性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对MSN载带姜黄素的性质考察,将为MSN进一步推广应用于中药类载药奠定基础。

据文献报道,MSN载药常用的方法有溶剂挥发法和浸渍离心法。实验发现浸渍离心法虽然操作方便,相对省时,但是制备的纳米粒包封率较低,这与徐爱仁等[12]报道不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Cur的溶解性有关,水不溶性药物包载于MSN时,选择溶剂挥发法可获得更高的包封率。且本法工艺简便,可有效避免在制备过程中姜黄素的降解。

Cur是生物活性物质,同时也是不稳定、易降解的物质。研究表明,Cur在弱酸性及碱性条件下易水解,表面活性剂能有效降低Cur的水解,其中SDS对Cur溶液的稳定作用最强[15];加之Cur在水中的溶解度极低(

本研究所制备的MSN载体为无机疏水性材料制成,对低水溶性药物姜黄素有强吸附性,可作为姜黄素的优良贮库。研究证实,MSN易于富集于肝脏和脾脏[16],是一种有潜力的肝靶向载体;另外,通过MSN表面硅醇基嫁接各种官能团可以很容易的进行表面改性处理,例如进行pH敏感、还原响应性基团修饰,从而达到肿瘤微环境响应性,更好地定位于肿瘤组织,且表面改性后不会破坏其高度有序性及介孔结构[17]。后续研究中,将着重考察Cur-MSN及其表面修饰产物在动物体内的组织分布及肿瘤靶向性。

[参考文献]

[1] Babaei E, Sadeghizadeh M, Hassan Z M, et al. Dendrosomal curcumin significantly suppresses cancer cell prolifera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J]. Int Immunopharmacol, 2012, 12(1): 226.

[2] Cai X Z, Wang J, Li X D, et al.Curcumin suppresses proliferation and invasion in human gastric cancer cells by downregulation of PAK1 activity and cyclin D1 expression[J]. Cancer Biol Ther, 2009, 8(14): 1360.

[3] 张李巧, 栾立标, 吴炎, 等. 姜黄素CTPP-PEG-PCL 胶束的制备及体外评价[J]. 中国中药杂志, 2013, 38 (13): 2109.

[4] Yallapu M M, Jaggi M, Chauhan S C. Beta-cyclodextrin-curcumin self-assembly enhances curcumin delivery in prostate cancer cells [J]. Colloids Surf B, 2010, 79(1): 113.

[5] Matloob A H, Mourtas S, Klepetsanis P, et al. Increasing the stability of curcumin in serum with liposomes or hybrid drug-in-cyclodextrin-in-liposome systems: a comparative study [J]. Int J Pharm, 2014, 476(1/2):108.

[6] Tang H, Murphy C J, Zhang B, et al. Amphiphilic curcumin conjugate-forming nanoparticles as anticancer prodrug and drug carriers: in vitro and in vivo effects [J]. Nanomedicine, 2010, 5(6): 855.

[7] 张军, 郭卫, 翟光喜. 姜黄素剂型的研究概况[J]. 食品与药品, 2010, 12(3): 133.

[8] Wang Y, Zhao Q, Han N, et al. Mesoporous silica nanoparticles in drug delivery and biomedical applications [J]. Nanomedicine, 2015, 11(2): 313.

[9] Park S B, Joo Y H,Kim H, et al. Biodegradation-tunable mesoporous silica nanorods for controlled drug delivery [J]. Mater Sci Eng C Mater Biol Appl, 2015, 50(1): 64.

[10] Xu W, Riikonen J, Lehto V P. Mesoporous systems for poorly soluble drugs[J]. Int J Pharm, 2013, 453(1): 181.

[11] 王彦竹,孙立章,宋爱华, 等. 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制备及对载药与药物溶出度的影响[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2, 29(4): 258.

[12] 徐爱仁,陈晶晶,马卫成, 等. 载阿霉素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粒的细胞毒性及细胞摄取[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2, 29 (12): 913.

[13] 王彦竹, 赵勤富, 孙清, 等. 两种介孔二氧化硅载体用于改善西洛他唑溶出度的比较[J].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14, 31(1): 1.

[14] 贾淑杰, 刘庆焕, 王文彤, 等. 姜黄素、去甲氧基姜黄素和二去甲氧基姜黄素对照品的制备及姜黄素细胞毒性初步研究[J]. 中草药, 2012, 43(6): 1118.

[15] 韩刚, 霍文, 李秋影, 等. 姜黄素的稳定性研究[J]. 中成药, 2007, 29(2): 291.

黄岩蜜桔范文3

关键词 纳米纤维膜; 聚吡咯; 碱性橙Ⅱ; 吸附; 固相萃取

1 引 言

碱性橙Ⅱ等工业染料普遍应用于纺织、皮革、印刷等行业,据统计,每年约有10%~15%的工业染料未经有效处理而直接随印染废水排放,造成水环境污染[1],摄入后会对人体造成急性或慢性中毒伤害[2],并具有致癌作用[3]。然而,我国《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4287-2012)中仅以色度对印染废水中的染料总量进行限定,并未涉及单种染料的检测及排放限值。

通常,水体中有机污染物成分复杂,工业染料在水体中的浓度较低,样品需经过除杂、净化、富集等预处理。固相萃取(SPE)法是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技术之一[4],高效的SPE介质是方法的核心。近年来,基于纳米材料的SPE介质因其独特的优越性而备受关注[5,6]。本研究组前期的研究结果已证实纳米纤维(Nanofibers, NFs)是极具潜质的优越SPE介质[7~9]。静电纺丝法(Electrospinning)是制备NFs的通用方法,以电纺NFs膜进行膜式SPE,可克服SPE小柱在淋洗和洗脱时存在反压而难以操作的缺点。聚吡咯(Polypyrrol, PPy)具有非定域的π电子共轭体系,可与目标分子间形成多种形式的作用力[10],且掺杂不同离子的PPy可表现出不同的吸附性能,有利于高效提取极性目标物[11~13]。

本研究以电纺尼龙6(PA6)NFs膜为模板,采用原位氧化法制备对甲苯磺酸根离子掺杂的聚吡咯/尼龙6纳米纤维(PTS-PPy/PA6 NFs)膜,考察其作为SPE介质提取高极性目标物碱性橙Ⅱ的可行性: 通过静态吸附实验,研究其对碱性橙Ⅱ的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热力学行为,探究饱和吸附容量;通过动态吸附实验,考察并优化其吸附水样中痕量碱性橙Ⅱ的影响因素,建立PTS-PPy/PA6 NFs膜的SPE法,结合HPLC-DAD检测,分析印染废水中的碱性橙Ⅱ,验证方法的实际应用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2 实验部分

2.1 仪器与试剂

LC-20AD高效液相色谱仪、DGU-20A3R 脱气装置、SPD-M20A双极阵列管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BT-25S微量电子天平(赛多利斯科学仪器(北京)有限公司);Visiprep DL固相萃取仪(美国Supelco公司);S-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日本日立公司)。

碱性橙Ⅱ标准品(99.8%,Sigma 公司);吡咯单体、间甲基苯酚、FeCl3・6H2O、对甲苯磺酸钠、甲酸,无水乙醇(色谱纯)、甲醇等(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PA6原料(分子量16000,张家港港荣国际贸易公司)。

2.2 色谱条件

Diamonsil C18色谱柱(250 mm× 4.6 mm, 5 μm);流动相: 甲醇-水(45∶55, V/V);检测波长: 458 nm;柱温: 30℃;进样量: 20 μL。

2.3 标准溶液的配制

碱性橙Ⅱ标准溶液: 准确称取适量碱性橙Ⅱ标准品(精确到0.1 mg),以甲醇配制成1.0 mg/mL的标准储备液,4℃保存。以去离子水逐级稀释标准储备液,得到实验所需浓度的系列标准溶液。

2.4 PTS-PPy/PA6 NFs膜的制备

以文献\[8\]建立的电纺方法制备PA6 NFs膜,将其置于含一定浓度对甲苯磺酸钠和吡咯单体的混合溶液中,室温下浸泡1 h,加入氧化剂FeCl3・6H2O,在室温下氧化聚合24 h后取出,以无水乙醇、水分别淋洗3次,至洗液无色,再用水和甲醇分别超声清洗1 min,洗净后自然晾干,即得PTS-PPy/PA6 NFs膜。

2.5 静态吸附实验

2.5.1 吸附动力学 准确称取PTS-PPy/PA6 NFs膜2.5 mg,置于10 mL具塞锥形瓶中,加入2 μg/mL碱性橙Ⅱ溶液5 mL,分别在298, 308, 318和328 K 时进行静置吸附实验,在10, 20, 30, 45, 60, 120和180 min时分别取溶液50 μL,HPLC-DAD法测定其中碱性橙Ⅱ的含量。每次取出溶液后及时补充等体积空白介质(去离子水)。按式(1)和式(2)分别计算溶液中碱性橙Ⅱ的去除率(Removalratio, RR, %)和PTS-PPy/PA6 NFs膜对碱性橙Ⅱ的吸附量(Qt)[14,15]:

RR(%)=C0-CeC0×100(1)

Qt=V(C0-Ct)/m(2)

其中, C0为碱性橙Ⅱ的初始浓度(μg/mL); Ce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剩余碱性橙Ⅱ的浓度(μg/mL); Qt为吸附时间为t时的吸附量(mg/g); Ct为吸附时间为t时溶液中剩余碱性橙Ⅱ的浓度(μg/mL); V为溶液的体积(mL); m为PTS-PPy/PA6 NFs膜的质量(mg)。

2.5.2 吸附热力学 配制不同浓度的碱性橙Ⅱ溶液(1,2,4, 8,12,16和20 μg/mL),各取5 mL,加入2.0 mg PTS-PPy/PA6 NFs膜,分别在298, 308和328 K条件下进行静置吸附实验。待吸附达到平衡后,测定溶液中碱性橙Ⅱ的浓度,计算平衡吸附容量(Qe)[14,15]。

Qe=V(C0-Ce)/m(3)

式中, C0为碱性橙Ⅱ的初始浓度(μg/mL); Ce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剩余碱性橙Ⅱ的浓度(μg/mL); V为溶液的体积(mL); m为PTS-PPy/PA6 NFs膜的质量(mg); Qe为平衡吸附容量(mg/g)。

2.6 动态吸附实验

采用本研究组自制的膜萃取装置[8]进行: 上样前先用200 μL去离子水、200 μL甲醇、200 μL 5%氨水依次对PTS-PPy/PA6 NFs膜进行洗涤活化,然后以3 mL/min的流速将样品溶液通过NFs膜,洗脱吸附在膜上的目标物,取20 μL洗脱液进行HPLC-DAD测定。

3 结果与讨论

3.1 PTS-PPy/PA6 NFs膜的表征

采用SEM观察NFs的表面形态。样品观察前真空干燥48 h,喷金120 s,加速电压3.0 kV。SEM图片采用Image J软件进行处理,计算纤维的平均直径。如图1所示, NFs平均直径随吡咯浓度的增加从200 nm增大到250 nm,其中吡咯浓度为0.10 mol/L时NFs表面光滑,且PPy在PA6分布均匀。改变对甲苯磺酸钠的浓度对PTS-PPy/PA6 NFs直径的影响相对较小,可能是因为对甲苯磺酸离子是通过与聚合物链中亚胺原子成键的方式与聚合物主链相连接,而不是以物理堆积的形式覆于纤维膜表面[16]。当对甲苯磺酸的浓度为0.10 mol/L时可获得表面均匀的PTS-PPy/PA6 NFs。

3.2 pH值对吸附的影响

准确称取PTS-PPy/PA6 NFs膜2.5 mg,置于5 mL初始浓度为8.0 μg/mL的碱性橙Ⅱ标准溶液中,调节溶液至pH 3.0~11.0,在298 K恒温静置24 h至吸附平衡,按式(1)和式(3)分别测定去除率和平衡吸附容量,考察最优的pH值。结果如表1所示,碱性条件有利于膜对目标物的吸附。可能的原因是PTS-PPy/PA6 NFs膜中掺杂的对甲苯磺酸基不仅提高了NFs膜的亲水性,还增加了PPy骨架的共轭长度[17],而碱性橙Ⅱ的pKa=5.41,当pH≥7.0时,主要以不带电的分子形式存在于溶液当中[17],此时PTS-PPy/PA6 NFs膜可以通过亲水相互作用和π-π键相互作用对其进行吸附;当pH≤5时,碱性橙Ⅱ在溶液中的主要存在形式是带正电的阳离子,而此时NFs膜的PPy骨架也带正电[11],两者产生静电斥力不利于吸附。故后续实验中所用的溶液在上样前需先调至pH 9。

3.3 静态吸附性能考察

3.3.1 吸附动力学

为了研究该吸附的动力学性质,将实验数据分别用准一级动力学方程(4)和准二级动力学方程(5)进行拟合[14,15\] 。

lg(Qe-Qt) = lgQe-k1t/2.303(4)

t/Qt=1/k2Qe2+t/Qe(5)

其中, Qt为t时刻PTS-PPy/PA6 NFs膜对碱性橙Ⅱ的吸附量(mg/g); Qe为平衡时的吸附量(mg/g); k1为准一级动力学的吸附速率常数, k2为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的吸附速率常数,单位均为min1。

由表2可知,准二级动力学方程更适合描述PTS-PPy/PA6 NFs膜对碱性橙Ⅱ的吸附过程,提示PTS-PPy/PA6 NFs对碱性橙Ⅱ的吸附是存在饱和位点的反应,当NFs膜表面的吸附位点填满时,吸附容量不再随着溶液中目标物浓度的升高而增加[11]。

3.3.2 吸附等温线 将实验数据分别用Langmuir(6)和Freundlich(7)吸附等温方程进行拟合[14,15]。

CeQe=CeQmax+1[]KLQmax(6)

lgQe=lgKF+1nlgCe(7)

式中, Qmax(mg/g)是饱和吸附量, Ce(μg/mL)是碱性橙Ⅱ吸附平衡时的浓度,Qe(mg/g)是吸附平衡时吸附量,KL (L/mg)为Langmuir方程吸附平衡常数; KF为Freundlich吸附系数, n为吸附常数。结果(见表3)表明,Freundlich模型更适于描述PTS-PPy/PA6 NFs对碱性橙Ⅱ的吸附过程。Freundlich型吸附等温线是基于吸附剂在多相表面上的吸附建立的经验吸附平衡模式,各条件下的n值均大于1,提示吸附剂对目标物具有较好吸附性能[18]。且n值随温度升高而递增,说明吸附反应是一个吸热过程。

3.3.3 吸附热力学

3.3.4 饱和吸附量 碱性橙Ⅱ初始浓度在1.0 ~800 μg/mL的范围,考察了饱和吸附量。发现随着碱性橙Ⅱ初始浓度的增大,PTS-PPy/PA6 NFs膜对碱性橙Ⅱ的吸附量也随之增大,当初始浓度达到400 μg/mL时,吸附量不再增加。计算25℃时的最大吸附量可达372.2 mg/g,较传统吸附材料(如泥炭灰(128 mg/g)[20]、木屑[18](61.5 mg/g)等)在同等条件下获得的碱性橙Ⅱ饱和吸附量更高,且NFs膜在吸附结束后更易收集,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3.4 动态吸附性能考察

3.4.1 洗脱剂的种类及用量的影响 比较了甲醇、5%氨水-甲醇、5%氨水-乙醇、乙酸乙酯、二氯甲烷、乙腈对碱性橙Ⅱ的洗脱效果,实验步骤如2.6节所述,上样溶液的浓度为0.1 μg/mL,上样体积为2 mL,洗脱剂用量为200 μL。结果表明,5%氨水-甲醇洗脱效果最佳。在200~700 μL范围考察5%氨水-甲醇用量对吸附效率的影响,当其用量增加至500 μL时,回收率增至96.84%±3.58%(n=6);继续增加洗脱剂用量,回收率不再增大。故本实验采用500 μL 5%氨水-甲醇进行洗脱。

3.4.2 NFs膜用量的影响 在1.0~3.0 mg范围内对PTS-PPy/PA6 NFs膜用量进行了考察,上样样品为2 mL 0.1 μg/mL碱性橙Ⅱ标准溶液。结果表明,随着吸附剂的用量从1.0 mg增加到2.5 mg,回收率从73.16%±5.45%逐渐增加至99.17%±6.34%(n=3),但NFs膜的用量继续增加时,回收率没有明显增大。表明2.0~2.5 mg的NFs膜已能提供充足的吸附位点。本实验膜用量选择2.5 mg。

3.4.3 突破体积和动态饱和吸附容量 对10~60 mL的样品体积进行了考察,上样样品为0.1 μg/mL 碱性橙Ⅱ标准溶液,膜用量为2.5 mg,每个样品体积平行实验3次。结果表明,样品体积在10~45 mL范围内逐渐增大时,回收率均保持在90.4%±5.7%以上; 当样品体积升至50 mL时,回收率降至79.46%±3.84%,样品体积继续加大至60 mL时,回收率继续下降至70.9%±4.8%。因此PTS-PPy/PA6 NFs膜的突破体积约为45 mL。据此计算PTS-PPy/PA6 NFs膜对碱性橙Ⅱ的动态饱和吸附容量为1.8 mg/g。

3.4.4 NFs膜的重复利用 按2.6节所述进行动态吸附实验后,以1 mL 5%氨水-甲醇、1 mL去离子水对PTS-PPy/PA6 NFs膜进行洗涤,除去上次使用后膜上可能残留的目标物,再进行下一次动态吸附实验,上样样品为2 mL 0.1 μg/mL 碱性橙Ⅱ标准溶液。结果表明,每片PTS-PPy/PA6 NFs膜在前7次使用时回收率可维持在96.86%~104.35%,RSD为4.0%~7.8%(n=3);使用第8次和第9次时回收率则分别降至87.44%±6.38%和74.34%±4.92%。因此认为此材料可高效重复使用7次。

3.5 实际样品的检测

采集6批苏州盛泽某纺织印染厂排放的工业废水样品,以2.6节进行预处理后进行HPLC-DAD检测。同时取10 mL上述各批印染废水样品液作为基底配制加标样品(加标浓度10 ng/mL),分别进行加标回收实验(表5)。结果表明,本方法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可靠性。

被检测的6个批次的印染废水样品均检出碱性橙Ⅱ,含量为3.5~16.8 ng/mL,表明碱性橙Ⅱ广泛应用于纺织品染色,建立印染废水中碱性橙Ⅱ的检测方法对于监测评估印染厂所引起的水环境污染具有现实意义。

4 结 论

PTS-PPy/PA6 NFs膜极具优越SPE介质的潜质,可用于碱性橙Ⅱ的样品前处理: 少量(2.5 mg)即可高效吸附目标物,洗脱剂的用量(500 μL)随之减少;洗脱液直接注入分析仪器,不必进行挥干溶剂浓缩和复溶解等操作步骤;NFs膜可直接与商品化的固相萃取仪配合使用,膜式SPE方便处理较大体积样品(45 mL)以获得满意的富集倍数;可重复使用多次,符合经济、环保的要求。

PTS-PPy/PA6 NFs膜对碱性橙Ⅱ的吸附可能是通过亲水和π-π键相互作用,由此可推测其对极性大且分子中含有共轭结构的目标物亦会有较好的吸附效果,可作为此类污染物的SPE介质。

References

1 Fernandez C, Larrechi M S,Callao M P. Trac-Trends Anal. Chem., 2010, 29(10): 1202-1211

2 Puvaneswari N, Muthukrishnan J, Gunasekaran P. Indian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iology, 2006, 44(8): 618

3 Piletsky S A, Matuschewski H, Schedler U, Wilpert A, Piletska E V, Thiele T A, Ulbricht M. Macromolecules, 2000, 33(8): 3092-3098

4 Gui W J, Xu Y, Shou L F, Zhu G N, Ren Y P. Food Chem., 2010, 122(4): 1230-1234

5 Augusto F, Hantao L W, Mogollon N G S, Braga S. TRAC-Trends Anal. Chem., 2013, 43: 14-23

6 Tian J Y, Xu J Q, Zhu F, Lu T B, Su C Y, Ouyang G F. J. Chromatogr. A, 2013, 1300: 2-16

7 CAO Yang, YIN Xue-Yan, ZHOU Fang-Qing, QI Fei-Fei, XU Qian. Chinese J. Anal. Chem., 2013, 41(12): 1837-1843

曹 阳, 殷雪琰, 周方晴, 祁菲菲, 许 茜. 分析化学, 2013, 41(12): 1837-1843

8 YIN Xue-Yan, XU Qian, WU Shu-Yan, WANG Min, GU Zhong-Ze. Chem. J. Chinese Universities, 2010, (4): 690-695

殷雪琰, 许 茜, 吴淑燕, 王 敏, 顾忠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10, (04): 690-695

9 Xu Q, Wang M, Yu S Q, Tao Q, Tang M. Analyst, 2011, 136(23): 5030-5037

10 Belabed C, Rekhila G, Doulache M, Zitouni B, Trari M. Solar Energy Materials and Solar Cells, 2013. 114: 199-204

11 Yang B Y, Cao Y, Qi F F, Li X Q,Xu Q. 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 2015, 10

12 Zhang Z M, Zhu L, Ma Y J, Huang Y C, Li G K. Analyst, 2013, 138(4): 1156-1166

13 Mohammadi A, Ameli A, Alizadeh N. Talanta, 2009, 78(3): 1107-1114

14 Matheswaran M, Karunanithi T.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 2007, 145(1-2): 154-161

15 Mittal A, Mittal J, Malviya A, Gupta V K. Journal of Colloid And Interface Science, 2010, 344(2): 497-507

16 Kumar A, Singh R K, Singh H K, Srivastava P, Singh R. Journal of Power Sources, 2014, 246: 800-807

17 Nurchi V M, Crespo-Alonso M, Biesuz R, Alberti G, Pilo M I, Spano N, Sanna G. Arabian Journal of Chemistry, 2014, 7(1): 133-138

黄岩蜜桔范文4

特邀专家 李 纯

国家高级公共营养师、北京营养师俱乐部讲师

桔子大家族 营养其实差不多

市面上桔子的种类繁多,不过常见的主要是南丰蜜桔、黄岩蜜桔、三峡蜜桔、广桔、砂糖桔、小叶桔等。这些桔子的长相和口感有一定差异,主要是品种、产地、生活环境等不同而造成的。因为都是桔类,所以营养价值大体相当。

总的来说,桔子的营养特点可以总结为:维生素C丰富,胡萝卜素含量较高,含有较多的果胶,有机酸和芳香类物质也提供桔子特有的风味。

维生素C

在所有食物中,虽然桔子中的维生素C含量并非名列前茅,但桔子价格便宜,来源广泛,是居民常吃的水果,而且维生素C含量比其它的水果还算高的(例如100g苹果中含量只有4mg,西瓜6mg,梨6mg),因此在补充维生素C方面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

β-胡萝卜素

光看名字里面有胡萝卜,很多人就以为这种营养物质只存在于胡萝卜里面。其实,但凡是橘黄色、绿色、黄色的蔬菜和水果中,几乎都含有这种物质。它在人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对于维持正常的暗视力、防止皮肤角质化、提高免疫力等方面都有很好的作用。

粗纤维和果胶

这两种都属于膳食纤维,在柑桔类水果中含量比较丰富。果胶是我们肠道的清道夫,可以辅助降低血胆固醇、延缓血糖的快速上升;粗纤维可以吸收膨胀,增加饱腹感,避免能量过剩。同时还可以刺激肠道蠕动,促进排便,预防结肠癌。

有机酸

桔子酸甜可口,主要归功于其中的有机酸。有机酸主要是柠檬酸和苹果酸,可以促进食欲,开胃促消化。

蜜桔:我们平时常吃的叫做蜜桔,个儿头介于芦柑和砂糖桔之间,皮肤比芦柑细腻,随产地等外因不同甜味和营养略有差异。虽然名字叫蜜桔,实际口感却是酸中带甜。

蜜桔在市场上很常见,总的粗纤维含量比砂糖桔等小个儿头的桔子要多一些,并且蜜桔富含维生素C与柠檬酸,前者具有美容作用,后者则具有消除疲劳、促进食欲的作用。

砂糖桔:如果说蜜桔是大家闺秀,砂糖桔就属于小家碧玉了。个儿头小,果皮薄,含糖量高、甜味大,比较爽口。和蜜桔不同的是,砂糖桔是纯甜的,并没有酸味。含有丰富的维生素 C、膳食纤维、少量蛋白质、脂肪以及丰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苹果酸、枸椽酸、柠檬酸等。

桔子虽好吃 这些误区要避免

误区1

好吃就一次吃个够

有的小朋友喜欢吃桔子,如果一次性吃过多的话,家长会发现过一段时间孩子的皮肤、指甲等会被“染色”,变成“小黄人”。这主要是因为摄入的胡萝卜素过量,导致转化为维生素A之后还有一部分存在血液中,进而导致皮肤变黄(南瓜吃多了也会这样)。不过这个不用担心,对身体不会有什么影响,如果停止大量食用,大约一周就可以恢复正常。

还有人吃桔子过量了,就会表现出“上火”的症状――口腔溃疡、烂嘴角、流鼻血……其实,上火这个词既不是西医的说法,也不是中医的说法,而是百姓根据症状约定俗成的一个说法。桔子吃多了造成的上火现象有可能因为甜度大、能量高,在代谢的时候造成B族维生素的短暂缺乏,表现出口腔溃疡等“上火”现象。另一个说法是因为桔子糖分高,吃过不刷牙,导致口腔中的细菌繁殖,牙龈发炎,出现上火症状。

在吃桔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 每天食用不要过量,控制在1-3个最合适。砂糖桔不超过200克,对于本身就是热性体质的人来说,由于桔子属性温的食物,建议酌量减少。

2、 吃完后最好能尽快漱漱嘴,减少酸性物质和糖分对牙齿的腐蚀,保护牙齿和口腔健康。

误区2

牛奶桔子不能同吃

网上一直流传着这么一个说法:牛奶和桔子一起吃会拉肚子。大家之所以这样说,最常见的解释就是牛奶是寒性的,桔子是温性的,二者属性不一致,一同食用后,容易导致肠道紊乱;还有一个说法是,桔子中的酸会使牛奶产生絮状沉淀,导致蛋白质变性,失去营养价值。

实际上,无论是哪种说法都是不成立的。如果是第一种说法成立,那么螃蟹和柿子不能一起吃又该怎么解释呢?(二者同为寒凉性食物,会加重对人体的伤害)。另外,我们的胃酸可比桔子中的酸要强很多,即使不和桔子同食,食物到了我们的胃里也要被胃酸作用而变性。变性仅仅是感官的变化,营养价值并没有什么改变。就像我们的酸奶也是在酸性条件下蛋白质变性,但是并没有影响它的营养价值。

因此,牛奶+桔子的搭配食用没有问题,而且牛奶提供优质蛋白和丰富的钙质以及一些脂溶性维生素,桔子提供膳食纤维和维生素C以及胡萝卜素等抗氧化物质,两者营养互相补充,有利于健康。

误区3

吃桔子要去桔络

日常生活中,许多人吃桔子的时候都喜欢将桔瓤外白色的筋络扯得一干二净,觉得这样“干干净净”的吃着才舒服,省得塞牙。其实,这种吃法是不科学的,因为桔瓤外白色的网状筋络通常被称之“桔络”,无论从中医学还是从现代营养学的角度来讲,桔络对人体的健康都非常有益。中医认为桔络具有通络化痰、顺气活血之功。而现代营养学则将其视为膳食纤维的来源,可以促进消化、缓解便秘。所以,有这个习惯的盆友们,下次记得要手下留情哦。

误区4

桔子皮泡水有益健康

我们经常会见到,有些人吃完桔子后把皮留下来直接泡茶喝,觉得这样可以健康又营养,甚至还是“废物利用”的好办法。

我们说这样也是不可取的。陈皮虽然是一味中药,具有很好的保健作用,但它并不等于就是桔子皮。实际上,陈皮和新鲜桔子皮的效果还是有差异的。陈皮是成熟的桔子皮先经过晾晒,然后经过陈制,一般至少在一年以上才能体现出药用价值,而且时间越久保健作用越高。新鲜的桔子皮主要是挥发性的油脂多一些,没有太多的保健作用不说,表皮上还有可能有农药残留,卫生状况无法保证,就算是经过一般的水洗日晒之后使用,也并不能把表皮上的有害物质完全祛除干净,因此不建议大家直接用来泡水。

小妙招

揪出冒牌砂糖桔

每年都会有很多假冒的砂糖桔充斥市场,不少消费者高价买了冒牌货还浑然不知,直到吃进嘴才发现。如何才能揪出“李鬼”避免上当,您可得记住以下几个小妙招:

1、 尝口感:砂糖桔是纯正的甜味,几乎没有酸味,而且是个儿头越小越甜;但如果拿未熟透的小贡桔冒充的话,会有酸味。而且砂糖桔没有籽儿,这点您可得记住了。

2、 看果皮:砂糖桔皮肤粗糙,有均匀的黑点或者深色点,小贡桔则较为光滑,也没有黑点。

黄岩蜜桔范文5

柑桔,是江南的特产,性喜亚热带、热带气候,四川、台湾、浙江是它们的重要产区。《周礼》第六篇有“桔生淮北而为枳,此地气然也”的记载,宋时韩彦直的《桔录》说:“柑桔东出苏州、台州,西出荆州,南出闽广、抚州,皆不如温州者为上。”可见其对生长环境的挑剔是颇苛刻的。但是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南桔北移”也许不是不可能的事。

柑桔的栽培历史非常悠久,仅浙江就有两千多年了。在这漫长的时间里发展起来的品种多得举不胜举。李时珍《本草纲目》里记载的就有黄桔、朱桔、乳桔、塌桔、包桔、锦桔、沙桔、荔枝桔等十几个品种。由于古今气候条件、经济效益等因素的影响,某些品种早被淘汰,而一代代优良的品种在广大桔农和科技人员的努力下相继问世。现在栽种比较普遍的有早桔、乳桔、晚桔、瓯桔、朱红桔、雪柑桔、温州的蜜桔、哈姆林、金弹等二十多个深受群众欢迎的品种。其中玉环的“楚门文旦”、镇海的“金柑”更是蜚声桔坛。

柑桔是多年生果树,成活结果有数十余年的经济寿命,三至四月开花,十至十一月成熟。个别品种有异,“黄桔秋半已丹,冻桔八月开花,冬结春采”。另一个原因是各地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不同,因而采收期也有差别,一般沿海地区比内陆地区要迟七至十天。

柑桔大小通常与苹果差不多,单果重八十至一百克。有的不止,如哈姆林单果重一百二十克,晚桔重一百三十克,雪柑竟重达一百五十克。也有的果形较小,如乳桔和朱红单果重五十克,宁波金弹却只有十二克。

大部分柑桔呈球形稍扁,也有不同的,如卵圆形的黄岩金弹,圆球形的暗柳橙等。果蒂和果顶一般都向内微微凹进,凹进深浅随品种不同而有所异。

桔子表皮不像苹果那样光滑,也没有荔枝那般粗糙。你想品尝桔子,可别忘了它那股顽皮劲。当你剥开果皮时,就会有一股浓烈的酸溜溜的气味直钻鼻孔,特别是新上市的。《本草纲目》里说:“剖之香雾纷郁。”你一定认为这是果肉发出的吧?咳!你上当了。这是被弄破了的果皮里渗出的一种叫桔油的东西发出的。所以剥桔皮时,不能凑近眼睛。要是桔油射进了你的眼睛,这会儿呀,就会酸得睁不开眼来。这桔油还有相当强的粘附能力,剥过桔子的手,过了好半天,还是余香阵阵。剥下的果皮,翻转来,里面有许多纵横交叉的白色细线纹的桔络,有一部分已被扯断,附着在桔肉上。桔肉又可分成一片一片的桔瓤。把桔瓤放入嘴里,立刻,一股说不出的醇香甘甜甜透了你的嘴。哦,不要把瓤里的桔核也给嚼碎了,它可没有什么味道的。所谓核,就是桔子的种子,一只桔子有的有三四粒核,如乳桔、雪柑等,而朱红、暗柳橙等多达十五粒。不要小看这比棉籽还小,不规不则的种子,它可是在孕育着一个新的生命呢!

人们喜爱柑桔,不但在于它有如此甘甜的美味,而且还在于它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种药用价值。柑桔全身是宝,每公斤水果中所含的维生素C,柑桔为三百毫克,而苹果只有四十毫克,梨三十毫克。维生素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缺少了它,就会生各种疾病,如病毒性感冒、坏血病、血管硬化等都是缺少维生素C所致。因此,多食柑桔,对于有效地防止某些疾病是相当好的,苏轼有句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我可将它写成:“日吃桔子三二颗,不愁不成长寿人。”此外,柑桔内还含有有机酸、氨基酸和磷、铁、钙等多种元素,这一切都是构成生命活动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

还有,桔皮理气健脾,去湿化痰;桔络有顺气活力、通络化痰、加快胆固醇转化等功用;桔核是做止痛药的理想药物。

古人形容荔枝变化之快为:“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柑桔也有其不足之处,虽没有荔枝的变化快,但久藏后,会逐渐失去水分、香味,有的甚至会变成如刘基在《卖柑者言》里写的那样:“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黄岩蜜桔范文6

关键词:小城镇;滨水绿道;多功能性

中图分类号:TU98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7002304

1 小城镇滨水绿道的定义与类型

滨水绿道顾名思义,即穿越的区域以河流、湖泊或者海洋等自然水体为主,以木栈道、湖堤、滨水步行道等作为载体的步道。

笔者研究的小城镇滨水绿道是都市型绿道的一种,主要针对小型城市为主,在水域附近建设滨水线性空间。它的建设主要满足人的使用功能,但如何兼顾生态保护、社会关系、交通组织、城市基础设施完善等功能,是小城镇建设面临的迫切问题。小城镇居民希望居住环境能够有所改善,但又不希望建设造成生态的破坏。

2 小城镇滨水绿道建设存在的问题特性

生态设计理念近些年在国内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小城镇居住环境建设也颇受其影响。正是在此背景下,展开绿道的建设,但由于对理念没有真正的认识与解读,在实际探索过程中难免存在一些误区:主要有长距离借城市道路,违背了绿道的真正含义;绿道建设功能性单一,不能满足多样性活动;只规划道路,忽略了绿色控制区的划分;人工化太过浓重,缺乏生态性;滨水驳岸类型繁多,建设样式过于单一等。

3 多功能设计理念

绿道之所以能够迅速大规模发展,来源于绿道多功能性。Little认为绿道源自19世纪的公园道(parkway)和绿化带(greenbelt)的融合,其最初的功能是提供风景优美的车道以供休闲之用。在其后的一战和二战期间,绿道便出现了更加有层次结构、组织结构和专门化的休闲项目;到了20世纪60~70年代,更加注重了绿道开发的经济功能,但同时也唤起了环境教育、历史和审美功能;20世纪80年代以后,绿道更加关注生态价值,关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最近,随着后现代思潮的兴起,人们越来越关注其社会功能[1](图1)。绿道功能的总体趋势是越来越复杂,单一目标的绿道往往很难实现。但多目标的绿道其各功能之间常常存在冲突,尤其是生态保护和休憩之间,需要通过加强管理、限制使用等手段协调冲突。

绿道具有多功能兼容性,比如生态性: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护生境稳定等;游憩性:作为居民徒步旅行、游玩、聊天、散步等休闲娱乐开敞空间;社会与教育性:保护历史人物遗址、古村落,为居民提供交流,科教普及等;经济性:促进旅游业、提供就业机会、提升土地价值等。

滨水绿道的建设,改善滨水线性空间环境与功能,大大的促进了线性空间的多样性,根据不同类型的滨水空间在其使用上拥有不同的偏向。按照这种偏向,根据绿道的功能特性,把滨水绿道形式分为以下4类:生态保护型、休闲娱乐型、交通集散型、文化保护型。

4 台州市黄岩区永丰河上游段滨水绿道多功能性设计

4.1 背景

在浙江省推出“五水共治”的背景下,各市级地区开始相应河流,水域的整治。永丰河就是在此背景下进行改造设计,位于黄岩区高桥乡与埠头镇镇域内,永宁江支流永丰河上游段,涉及永丰河两岸河道区域,全长约7.2 km,两岸边为基线,两边向外宽10 m为设计基数,涉及周边10多个村1.5万多人,总规划面积约30万m2(图2)。

4.2 基地分析

4.2.1 有利条件

区位优势:基地位于建成区内,尤其是中游段,位于城镇中心,绿道的建设,极大地促进了附近居民的休憩游玩活动,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和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生态优势:基地自然环境优越,西南面山体层峦耸翠,中部永丰河自南而北缓缓流经瓦瓷窑村、胜利村、大埭村等村落,山水交融,浑然一体。

建设优势:基地内部略有起伏,但基本平坦,同时,内部用地以农林用地为主,兼有农居点,征地难度小,限制条件少。

4.2.2 存在的问题

环境质量:河道常年没有得到维护,生活垃圾、废水排入河内,严重污染水体质量。

植物现状:河流两岸植物以自然生长方式植物为主,部分地段有所改造,参差不齐。周边以农田、果林、河滩、林地为主,多为单一栽植,植被景观平淡。

道路交通:设计区域内现状城市道路网不成体系,次干路、支路网和滨水步道严重缺失。纵向联系仅通过乡村道及少量现有城市道路,且道路不连续,等级较低,可达性较差。

4.3 多功能性设计

依据现状以“一带三区三核”为整体结构布局,针对生态保护型、休闲娱乐型、交通集散型、文化保护型4种不同滨水绿道的不同特征的功能偏向进行绿道设计(图3)。

4.3.1 生态保护型滨水绿道

主要分布于自然资源较好的地段,结合现状地形、地貌,通过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滨水绿道环境之中,使整个滨水岸线,更富有文化气质。通过植物丰富水岸环境,改善生态环境,增强驳岸抗干扰能力,使水域与陆地生态系统有机的联系起来,成为一个稳固的群落系统。根据其人工因素,主要分为2类:即自然型滨水绿道、台阶式人工自然滨水绿道的形式。

(1)自然型滨水绿道。指原有生态环境条件下,进行适当的人工改造建设,不做过大的破坏,若路段条件较好,可将原有人行道直接改造成滨水绿道(图4);若路段条件较差,可以将原有人行道改造成自行车道或建设悬挑的景观木栈道(图5)。

(2)台阶式人工自然滨水绿道。台阶式人工自然驳岸是对于防洪要求较高且腹地较小的湖段,在建造时要采取台阶式的分层处理(图6)。遵守以人为本的原则,考虑人性化的坡度、踏步宽度、阶梯的高度等,迎合大众的亲水戏水的行为。其设计应考虑现状的水文资料,了解水体的常水位和洪水位的高度以及发生的频率,并采用一定的相应措施处理,避免发生不必要的安全事故。

4.3.2 休闲娱乐型滨水绿道

游憩性主要体现在亲水性上, 亲水通过2个方面的体验,包括身体的亲水以及精神上的亲水。具象的亲水指通过人的亲水行为,如划船、游泳等。精神上的亲水,是对大自然水景的感受,而有所触动[2]。根据亲水程度把休闲娱乐型滨水绿道分为3类:亲水型滨水绿道、邻水型滨水绿道、观水型滨水绿道。

(1)亲水型滨水绿道。人处于亲水型滨水绿道可近距离与水接触,伸手即可与水发生亲水行为,并感受自然的魅力,如临近于驳岸的亲水平台、亲水广场,建造在水面的构筑物、游船码头等均是引人入胜的直观的亲水环境。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人与水的互动,营造良好的亲水空间氛围。

(2)邻水型滨水绿道。邻水型滨水绿道位于水域附近,但人体不能与水直接触碰,伴随着一些驳岸的游憩活动,如水岸散步、游玩、嬉戏等。完善的滨水基础服务设施有利于保证邻水型行为的安全性和娱乐性,可建设一些亭廊、座凳、观景平台等(图7)。

(3)观赏型滨水绿道。可以远距离观水,一般发生在地势由高到低的观水位置,在植景设计时,尽可能的避免视线与水域间的阻挡。在一些地势平坦的半封闭空间,也尽量不要隔断与水域的视线关系,可通过镂空或者植物的疏密关系,保证视线可达,获得远距离亲水感受。

4.3.3 交通集散型滨水绿道

沿着河流、湖泊等水体建设而成,其功能主要体现在“集散”二字,绿道的建设连接各个空间节点,使破碎的空间整合为一个整体,包括水路与路域的连接。而绿道集散场地的布置按照“大集中小分散”的原则进行,主要体现在驿站的设计与布置。绿道的建设使城市水体与城市居民联系变得紧密起来,交通作为绿道最基本的功能,增强市民出行的可达性[3]。

永丰河慢行系统的建设,将建立一个高效便捷且满足行人感知和体验的绿道网络。将自行车与步行2种绿色出行方式有机的结合起来,并相互转换(图8)。

通过合理的竖向设计、驳岸设计、流畅的交通设计、丰富的植景设计,结合场地点缀园林建筑及人性化的景观小品,以及慢行设施的空间布点对场地内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的方式相互转换,通过驿站设置与布点,合理的转换,形成滨河绿地与生态景观融为一体的完整的绿道系统(图9)。

4.3.4 文化保护型滨水绿道

绿道若不赋予其文化内涵,将失去生命和活力。滨水绿道的建设过程中,尽可能挖掘当地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到绿道环境之中,实现文化内涵从无到有的转化。因此在绿道规划中应该把握城镇个性、彰显地域特色、继承历史文脉。使绿道成为展示民族文化特色的窗口为游客提供感受历史文化的场所。

滨水绿道的设计体现以人为本,满足多功能使用,结合周边用地及文化文脉,上游突出和彰显青瓷窑址的独特魅力(图10),中段靠近集镇中心应加强健身娱乐休憩功能,增添市民文化,下游桔树成林,凸显“桔”文化,打造赏花闻香、采摘蜜桔的农业观光项目。使该河段成为一条连接城区的精神长廊,并可供城里和乡村同时休憩、养生的福地,形成一幅动物、植物、人和谐相处的自然画卷。

5 结语

由于建设者生态理念意识的淡薄,小城镇滨水绿道的建设常常陷入设计误区,追求一时的效果,忽略区域性的生态关系,加之滨水区域往往破坏后很难恢复,对于滨水沿岸的历史文化区域也是一种不必要的破坏。绿道建设恰到好处地弥补了上述问题,而绿道之所以能够迅速大规模发展,也来源于绿道多功能性,在一个空间里能够同时满足多功能相互融合而不受制约。

绿道的多功能主要体现在能满足人们的多方面使用需求,兼顾多种活动行为的发生,并不因设计者的设定而存在,也不因为绿道的建成而拥有[4]。在倡导生态城市、海绵城市的大背景下,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态环境的营造,滨水绿道的建设,给人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游憩的平台。多功能性的建设旨在为人们营建一个舒适、安全的绿道生活网络,从而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方式,另一方面也是对小城镇文化的提炼与展示。

参考文献:

[1]LITTLE C E.Greenw for Ameriea[M].London:The Johns Hopkinspress Ltd,1990:1~25.

[2]俞孔坚,张 蕾,刘玉杰,等.城市滨水区多目标景观设计途径探索: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滨河景观设计[J].中国园林,2004(5):28~32.

[3]蔡云楠,方正兴,李洪彬,等,绿道规划理念・标准・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4]刘滨谊,徐文辉.生态浙江绿道建设的战略设想[J].城市林业,2004(2):12~14.

上一篇你回家吃饭吗

下一篇墓碑对联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