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1

在听了赖书记和邓院长的动员报告以后,罗xx书记关于《特色战略:高职院校变革之道—从危机到转型》的报告拉开了整个培训的序幕。罗书记从高职院校办学类型特色描述、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因素分析、高职院校办学特色形成路径、创造特色实现变革几个方面对高职院校特别是我院的发展作了详尽的分析,并对我院的发展现状从精品课程、实训基地、课题、教师队伍等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分析其优势与不足,从而指出特色立校、质量强校是我们的不二选择:要倡导敢为人先的教育创新精神;要加强班子建设,提升院校领导能力;要加强重点专业建设,提升院校核心竞争力;要加强院校办学自律,深化内部管理体制改革;要强化社会、政府责任,建立校企合作育人环境;要探索招生就业改革,提高学生就业与创业能力;要注重教育教学制度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赖书记关于应用文写作的讲座也让我们学到了不少平时用得着的真知识,作为行政管理人员,一般的文书写作是经常会面对的,但是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可能会忽略某些细节,比如书写不规范、逻辑混乱、词语搭配不当、句子成分残缺等等,这样有可能会给工作带来负面影响和损失,让事情办起来不那么顺畅,而且会闹笑话,因此,作为一名高校行政管理者,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多学习多思考,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科研处李科处长则对学院三年发展规划进行详细的解读。从三年规划的提出、指导思想、目标愿景、工作要点等几个方面深入浅出的进行分析,更重要的是他从干事的工作定位、干事应具备的素质和干事应执行的工作内容对我们这支队伍提出了新的要求,让我们受益颇深。从而懂得:作为学院的基层管理人员,一定要牢记自己职责和分工,遇事不推诿,增强主动性,坚决抓落实,勤于思考,善于学习,团结协作,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样才不失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基层管理者。

接下来,罗xx老师关于部门预算管理、刘xx老师关于公务卡的使用、王兆平老师关于报帐系统的使用的专题讲座更是讲到了我们的心坎里。因为这与我们的工作是息息相关的。我们这支队伍,从事的都是行政管理工作,有绝大部分都是报帐员,这就要求我们要熟悉和遵守学院财务制度,对处室、系部的财务状况了然于心。每一学年之初要协助系部领导对本部门的财务进行合理、科学的预算,在接下来的经费使用过程中,才不至于过于盲目和随意,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部门、学院资金的效率,创造价值。另一方面,因为报帐系统是我们学院自行研发的,和任何一个新生事物一样,在首次推行使用的过程中肯定会有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存在,这就要求我们多留心,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让它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好用,这对我们的工作是大有帮助的。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2

关键词: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实施策略

中图分类号:G718.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216-02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在世界各国的人才培养中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我国的中等职业学校和一些社会培训机构,以及其余一些行业企业等都开始运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在2012年,按照教育部在有关工作要点中提出的试点“现代学徒制”的想法,全面结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对“现代学徒制”的发展做出深入的研究。

一、“现代学徒制”的内涵与特点

1.“现代学徒制”的内涵。“现代学徒制”在一些国家也称为“新学徒制”,主要指的就是将校企合作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将学徒的培养看作重点,将课程看成教学的纽带,以工学结合、半工半读为形式,以学校、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和教师、师傅的深入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从根本上分析,“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的区别不是很大,存在着很大的一致性,都有师父对徒弟的教育作用和指导功能,都主张的是在“实际操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实现操作”,可是两者在构成的基础意义和价值方面具有很大的差别,同时,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主体和形式都有一定的改变。

2.“现代学徒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教师在做中教。充分体现了因材施教的原则。②身份上从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逐步转化。③校企双方深度合作,招生即招工,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培养模式。④增强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锻炼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⑤采用“校企生”三方共同评价方式,从“德、能、勤、绩”四方面进行过程性综合考核。⑥就业前景比较明朗,提高了学生就业的稳定率。

二、现代学徒制实施的模式

“现代学徒制”的实施模式。第一类,学校人才培养模式。这种培养模式主要是以学校教学为主,学校按照不同企业的实际需求,培养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第二类,培训模式。这种模式主要是以专业人才的培训为主,按照市场和企业的不同需求,举办班级培训、学校培训或者是企业现场跟班的培训,用以专门培养学徒的某一项专业技能。第三类,合作人才模式。这种模式指的就是以校企合作为主,一起进行对专业人才的培养,招生即招工,招工即招生,上课即上岗,毕业即就业的现代学徒制模式。

三、我校实施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基本做法

以福建省南平市农业学校汽车运用维修专业为例,分析学校实施“现代学徒制”的做法。学校目前人才培养模式是校企合作结合“现代学徒制”,第一步是选择企业和学习的师傅,第二步是跟着师傅学习技能,第三步是健全有关的保障措施,第四步是始终坚持师傅和学生共同培养,第五步是进行多元化和多角度的评价。我校于2014年9月,新生入学时选择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1402班,开展现代学徒制试验,时间上按照“1年+1年+1年”模式。第一年开设的专业课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理论老师与实习老师在专业技能上相互取长补短,相互渗透;实训教学环节中,实习老师指导学生操作采取了类似企业中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学生每学期去修理厂进行为期一个月的顶岗实习。中间一年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大部分时间在修理厂跟师傅学习,学生先后轮训四至五个岗位,如机修、钣金、喷涂、装潢、洗车等岗位。最后一年直接在修理厂实习,身份上从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逐步转化。许多学生最后都能独立熟练操作,技能水平得到实际提高。此前学校也曾开展过半工半读、订单培养、项目教学等培养模式的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教学效果,积累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但现代学徒制培养出来的学生更适合企业用人的需求。

四、推行校企合作的现代学徒制的实施途径

尽管当前的中等职业学校和一些企业的合作日渐增多,为“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校外支持,可是因为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和社会企业的背景文化存在很大差异,在教学理念、培养模式方面无法保持高度一致。同时,由于学校的教学资源和教学能力非常有限,不同学校之间的资源配置也非常不均衡,并且企业再进行投入都相对比较分散,就使得学校和企业在实现合作的过程中出现一定的障碍。因此,迫切需要构建一套健全一致的人才培养管理体制。具体的做法有:

1.中等职业学校和企业应该按照“利益驱动,成果共享”的培养原则,构建统一的校企人才培养集团,进而实现学校和企业的深度合。

成立的校企合作集团可以实行理事会制度,具体由学院领导和企业有关的负责人共同担任理事长等职务。可以由企业人力资源的有关负责人担任常务理事,在学校设置集团的秘书管理处,用以负责和处理日常的培养工作。

2.在运用校企合作模式,推动“现代学徒制”实施的具体过程中,将工作落到实处。

校企合作成立的集团需要制定有关规章制度、详细规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学校应该按照企业的实际要求,提供学徒培训、以及技能鉴定等方面的服务,进一步提升学员的专业技能,根据市场需求,增设新的专业,优先满足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企业需要为学校提供专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利用参股等方式与学校展开合作,进一步达到学校部分专业合作共同构建的目的。

3.成立校企合作指导委员会。中等职业学院成立专业建设委员会,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教学计划,学校和企业共同组建专业的师资队伍,中等职业学院负责师资培训,在学院构建校内实习基地。

五、加强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日常管理

1.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现代学徒制”改革和创新的关键是实现工作和学习的互相结合,需要在学校教务与实训管理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汽车运用维修专业教师与有关企业展开合作,进一步形成“政府、企业、学校”三合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学生,学徒,企业准员工,员工”的人才培目标。学校和企业要按照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和岗位的实际需求,共同商讨和研制“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方案,将一些核心教学内容和课程进行重点开发,同时展开有效的考核评价体系等,更深化人才培养模式。

2.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把专业技术课程教学的结构体系,与对学徒的岗位需求和智力技术能力进行优化整合,在具体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做好学校与企业、实习基地与车间、专业学习与岗位需求、教师与师傅、学生与学徒、培训教育与终身学习之间的对接,以便能够使学徒更好地体验和感受,模仿以及尝试职业所需的精神。

在具体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中,可以采用三个阶段的培育方式,在第一年需要学习完学校规定的公共文化课程,学习的主要依据就是学生未来从事岗位对其具体的人文素养要求。学生在第二年的学习中主要以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培养为主。第三年需要结合工作岗位的需求方向和已经具备的专业技能,把有关的课程理论和实践培训结合在一起,建立模块化的课程体系,以便全面实现学校专业课程教学、技术实践和训练课程项目化。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专业技能到企业相应岗位顶岗实习。

3.改革“现代学徒制”教学模式。实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改革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性教学的实现,需要将工作和学习互相结合培养的理念运用其中,更好地推动教学双导师制的应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电脑、多媒体教学手段、投影录像等,扩展教学的知识内容,学校可以和企业共同研发微课程学习平台,以便能够使教学过程更加形象、生动。同时,教学中需要构建完善的考核评价机制,评选出优秀的师傅和学徒,并能够对其进行奖励,进而形成能够吸引和稳定优秀人才的激励体制。另外,企业还可以选派经验丰富、资历深厚的人员去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通过企业专家进行的教学项目化课程,可以由1个师傅带4个学徒,形成技能学习小组,保证学徒能够有效掌握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

4.建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基地。要重视中等职业学校实践技能的培养,推动理论学习、实践技能训练、工作实践实现很好地结合,使学徒在实践训练过程中掌握工作岗位需求的技能。在具体建设实训基地时,要坚持学校实验室操作与企业车间实践的思想,学校和企业共同建立实训管理体制,制定有关的管理策略和流程,完善实训管理方案,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

六、结束语

“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和建立,是中等职业学校主动服务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表现,能够有效为企业和社会培养优秀的专业技能人才。因此,要深化“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现代学徒制”的教学模式,建设“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训基地,进一步推进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提升中等职业学校的人才培养能力。

参考文献:

[1]黄镜秋.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以广州市两所中职学校为例[D].四川师范大学,2014,11(23):12-14.

招生就业处工作要点范文3

摘要:现代学徒制是将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因其能够有效增强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办学的融合度,成为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的最佳途径。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现代学徒制“宝玛班”为例,从现代学徒制的实施过程、改革成效等方面探讨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践,创建“校企共管、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

关键词 :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人才培养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1年度立项课题“深度合作:现代学徒制的校本实践研究”(项目编号:D/2011/03/099)

作者简介:王俊美,女,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自动控制、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47(2015)05-0017-05

近年来,现代学徒制逐渐成为职业教育的热点,我国学者对现代学徒制的研究逐渐深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而《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提出,“编制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近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全面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首次提出企业要发挥“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并将以政府购买服务或税收优惠等方式给予支持。这些无疑对现代职业教育发展,尤其是给现代学徒制的建立与完善带来了良好发展契机。

一、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现代学徒制,目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清晰明确的概念,也没有一个具体可行的操作步骤或实施方案。[1]相对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是,政府介入、由职业院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共同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培养的校企深层密切合作的一种现代人才培养模式,重点体现在现代职业教育与传统学徒制教育的有机结合。西方发达国家在现代学徒制研究方面已经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我国需要在研究借鉴的基础上结合国情进行研究,探索能够促进职业学校乃至区域内职业教育及区域经济发展的现代学徒制本土的、校本的实践模式。

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技工荒”,给企业的正常生产造成很大影响。[2]也有企业人员表示中国现在找工作的人多得是,但有技术的人才还是缺乏。职业院校如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更好地与企业对接,是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目标。

二、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实施过程

为提高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提升学校办学层次和水平,不断增强学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建设发展的能力,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和苏州市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玛)于2010年展开全方位、多元化的深度校企合作,开启了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之路。

(一)学校与企业对接,搭建校企合作育人平台

在互惠共赢原则指导下,2011年3月,在前期洽谈筹备基础上,学校与宝玛公司共同开办的苏州宝玛数控国际班正式成立,无锡机电高职宝玛数控实训室揭牌,苏州市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无锡基地落成。2013年6月,现代学徒制“铁姆肯班”、“宝玛班”开班典礼暨签约仪式隆重举行,成为江苏职教的首个试点学徒班,明确了校企双方的育人主体地位,推进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与宝玛合作历程如图1所示。

与宝玛公司合作实施过程中,校企双方不断完善合作办学机制。学校依托“机电类专业协作委员会”、“数控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建立以企业和行业专家与专业带头人组成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立校企合作领导小组,下辖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实训室项目建设团队、学生培养项目团队、师资培养项目团队和科研培训项目团队等。在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规划和实施,落实培养工作。建立了校企深度融合运行机制,完善签订了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联合教学等相关文件,为校企共同育人提供了保障,形成了“校企共管、资源共享、互惠共赢”的管理机制。

(二)专业与产业对接创造产学结合良好氛围

数控机床作为现代机械工业的重要技术设备,目前在各国有、外资、合资、私营企业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普及。但企业数控设备专业维修人员还很缺乏,企业需要大量从事数控设备维护和维修工作的专业人员。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是适应无锡及周边区域经济发展对人才的客观需求,2006年正式招生,成为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四十所分院中第一个开设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学校。

2010年本专业开始与宝玛公司联系,在人才培养、员工培训、基地建设等方面逐步展开合作,并被评为无锡市重点建设专业,2011年被评为市重点专业,如今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享有极高的声誉。学校现代学徒制——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宝玛班)主动为区域经济服务,实现了专业发展与产业发展对接,创造了良好的产学结合氛围。

(三)教室与车间对接,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

学校积极分析企业需求,主动为企业提供数维专业人才,按照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原则,吸引企业在学校投入先进的设备、产品和先进技术用于实训和生产,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2011年3月,由宝玛公司提供生产性数控穿孔机,线切割机,成型机,雕铣机及相关配套设备建成了无锡机电高职宝玛数控实训室,苏州市宝玛数控设备有限公司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无锡基地。以满足数控机床机械结构、机械装调、电气接线、电气装调、维护维修等相关知识与技能教学、培训需要,推进实景教学。

在宝玛公司校企共建了校外实训基地,“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全国职教师资培训企业实训基地”和”“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协作委员会师资培训企业实训基地”。同时,建立了企业接收学生见习、实习、接收教师企业锻炼、教师师资培训以及开展跟单实训等合作机制,为今后学生从学校“学生”到企业“员工”角色的转换打下基础。

(四)教师与师傅对接,打造校企联合教学团队

2011年学校与宝玛公司签署了《共建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协议》,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教师下企业顶岗,校企互聘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实施师资队伍向“双师”推进。学校进一步完善了《骨干教师管理办法》《中青年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施意见》和《中青年教师学历、职称、技能达标提升的实施意见》等政策制度,完善鼓励现有教师取得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和提高现场工作能力的激励机制,提高实践能力;诚聘企业及社会中实践经验丰富的的名师专家、高级技术人员、技师及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指导学生实践。

(五)课程与岗位对接,构建职业特色课程体系

在分析数控设备的装配调试、数控机床的现场安装、售后服务及设备的维修、管理等岗位应具备的知识与能力、行业与职业岗位标准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学徒制的特征和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构建现代学徒制——宝玛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按行业各岗位工作过程开发教学课程,构建以培养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新课程体系;制定各项职业能力考核标准,建立突出考核岗位职业能力的学生评价新体系,实现教学内容与数控岗位能力要求相对接。把职业岗位技能标准和能力要求转化成具体的课程目标,做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内容与工作任务相融合。

学校为现代学徒制——宝玛班学生专门开设针对性较强的“宝玛数控电加工技术训练”、“宝玛数控机床电气装调技术”、“宝玛数控机床故障诊断”、“宝玛数控机床装调维修技术训练”等理实一体化课程,这些课程直接在宝玛公司生产的宝玛DB703高速电火花穿孔机、宝玛DK7732中走丝电火花线切割机、宝玛BM-EDM350电火花成型机等实际生产性设备上进行,实现了课程内容与企业岗位要求对接。

(六)学校德育与企业管理对接,推进德育教育与时俱进

学校在生活德育理论指导下,积极探索“四我·五位·7S”育人模式。在我优秀、我能行、我负责、我帮你的“四我”理念引领下,通过开展多样化学生活动,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平台,引领学生勤学苦练,培养学生的责任心、自信心和奉献精神。通过学位、工位、餐位、寝位和岗位“五位”行动,落实目标。利用“7S”管理,提升效能,推行企业标准化管理模式,将标准变成习惯。[3]不断将企业的用人标准内化为自己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使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企业的需求相吻合,为将来进入企业一线“岗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三、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成效

自合作以来,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宝玛公司创建“校企共管、资源共享、互惠双赢”的校企合作机制,不断探索符合本校实际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走创新发展、共同发展之路。

(一)创新了校企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一体化办学有利于实现学校与企业优势资源的充分整合与共享,加快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在政府的引导下,把学校与企业融为一体,把企业的技术需求、人才需求变成学校的专业、课程体系,与企业共同建设专业,共同开发课程,共同组织教学,共同开展合作,这也是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学校在2011年与宝玛合作成立了“宝玛数控国际班”,2013年6月,强化合作成立了现代学徒制“宝玛班”,除了包含订单式培养、顶岗实习等模式内容,更强调“在做中学”,“在学中做”,内容更丰富、校企联系更紧密。校企联合拟定了现代学徒制——宝玛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拟定了“宝玛数控电加工技术训练“等五门专业核心课程的课程标准,开发了”宝玛数控机床装调技术训练“特色课程资源。现代学徒制“宝玛班”,强化宝玛公司在校内实训教学环节和学生顶岗实习的过程参与和评价机制,并将逐步完善宝玛公司与学校共同认定相关专业学生合格毕业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二)丰富了教学组织形式

现代学徒制“宝玛班”采用24人小班化教学,学员从相关专业全年级中进行选拔。其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宝玛班”的教学,尤其是专业核心课程的教学由校企联合教学团队完成。校内专业基础技能的学习,通过聘请宝玛工程师和校内骨干教师共同承担教学任务,以宝玛公司数控机床为载体,在与企业真实生产环境相似的宝玛数控实训室完成。在工学交替阶段,学生到宝玛公司便成为“学徒”,由师傅言传身教,数控机床机械装配和电气装调、机床保养维修等岗位技能及企业文化,完成各个岗位技能的学习,顶岗实习阶段,学生分配到各岗位进行生产实习。

(三)建成两项校企合作示范项目

学校积极开展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项目探索与实践,两个现代学徒制校企合作项目中,现代学徒制——铁姆肯合作项目获“2013年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校企一体——宝玛数控合作项目申报“2014年无锡市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示范项目”现在处于准备答辩阶段。

(四)打造了一支联合教学团队

通过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促使教师在教学中深入钻研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方法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到企业进行实践,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专业教师积极参加各级技能竞赛,两位老师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奖和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先进个人,1名教师荣获全国机械职业院校数控机床装调与维修技能大赛二等奖及人才培养优秀教师。现代学徒制中校企联合教学团队、校企联合科研团队根据行业调研积极开展课程开发、课程资源建设、教材开发、产品开发和课题研究工作。共同建成的“数控机床装调技术”课程资源被评为2013年职业教育市级精品课程资源。校本教材《宝玛数控电加工技术训练》的开发和使用,使学生熟练掌握电加工的专业知识以及会进行各种机床的操作和维修,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的需要。

学校与宝玛公司合作开发了CKJ-SX、HHJ-SX、XQG-SX三种宝玛电火花数控维修试验台,为电加工课程提供了理实一体化教学平台,增加了学校实训教学设备;使教师对宝玛数控机床研发、生产、调试和售后服务体系有了深入的认识,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让学生自己动手完成电火花数控机床电气安装调试、故障模拟,突出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宝玛提供了更多实用型人才。通过校企合作开发宝玛数控维修试验台教学仪器,深化了教学改革,进一步改进学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办学机制的根本转变。

(五)学生培养效果显著

校企一体的人才培养,以企业真实任务为载体实施课程教学,拓展了学生的专业知识,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通过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模式组织教学,使学生的创新意识、能实践能力显著增强。四年来,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专业学生在各级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学生参与省级以上竞赛获奖情况见表1。毕业生就业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7月,首批学生赴宝玛公司实践学习,经半年轮岗锻炼,很快适应工作要求,部分同学奔赴各办事处进行用户服务,如今已成为技术骨干或管理人员。

四、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深化

(一)推动政策落实

在国外现代学徒制推进过程中,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为企业和学校提供一系列政策支持,并制定特定的法律协议等来维护校企合作的顺利实行。[4]《决定》的颁发明确了办职业教育不仅是学校的事,也是企业的事,要求企业参与教育教学过程,参与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接受学生实习、派遣技术人员讲实训课等。这对职业教育无疑是一重大利好消息,学校将积极配合《决定》中各项政策的落实,促进现代化职教体系的建成。配合国家推行严格的就业准入制度,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规范劳动力市场,同时,积极申报职业技能鉴定点,增加职业技能鉴定项目,推动“双证书”制度的实施。

(二)强化服务意识

职业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企业培养提供各类高技能人才。职业院校应在国家政策许可的范围内,积极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在专业调整、课程建设以及技能教学等方面主动征求行业、企业的意见,实现校企双方供求无缝连接。[5-7]同时,应努力帮助合作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提供场所并派出教师为合作企业提供相关培训,也可帮助企业制定职业教育培训计划,建立长期培训关系,以期达到互惠双赢。

参考文献:

[1]徐金林,龙凤秀.“现代学徒制”的理论模式及其现实启示[J].当代职业教育,2013(9):67-69.

[2]王洪斌,鲁婉玉.“现代学徒制”——我国高职人才培养的新出路[J].现代教育管理,2010(11):83-85.

[3]王稼伟,曾海娟.“四我五位一体、7S训练日常推进”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J].江苏教育研究,2013(12):59-61.

[4]谢俊华.高职院校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职教论坛,2013(16):24-26.

[5]梁幸平.订单式培养与现代学徒制对比研究[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50-52.

[6]赵鹏飞.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的实践与认识[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21):164-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