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期调控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花期调控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花期调控

花期调控范文1

调整播种期

花卉植物从种子出芽到开花的生长发育过程,是按一定速度和时间期限进行的。因此,掌握花卉植物从播种到开花所需要的时间就可以通过调节播种期或扦插繁殖期,来有效地控制开花期。如果要让一种花卉在指定时期开花,必须熟悉它在当地的生长习性。如万寿菊在扦插生根后约6周~8周开花,要想让它在需要的时间开花,只需提前6周~8周扦插并满足它开花所需的其他条件就可以了。矮型翠菊,从播种到开花需要的时间是15周16周。可根据花期需要的不同,来决定播种期。如使其5月,6月开花,可提早15周~16周在1月~2月间温室内播种,如要在6月一7月开花,在露地4月~5月间播种。在7月上旬播种可于10月初开花。如要使有此花卉在“十一”开花的播种期是鸡冠花6月初、百日草7月上旬、金鱼草5月上旬、万寿菊7月中旬播种。在实际生产中一定要掌握栽培品种的开花期特性,不能凭经验确定。

采取适当的栽培技术措施修剪控制

对一二年生草本花卉采取摘心、摘蕾、剥芽、摘叶等修剪措施,以调节植株生长速度,促使营养物质再分配,以达到控制开花期的目的。通过摘心、摘蕾,可促进侧芽萌发,可延迟或延长开花时间。常用的摘心方法控制花期的有一串红、千日红、万寿菊等;剥去侧芽、侧蕾则可以减轻养分的消耗,使营养物质集中供应顶端花芽,有利于促进早日开花,并促使开出的花朵更大、更艳丽。

如一串红在10月初开花,可于9月5日前将顶端花蕾全部摘除,以后新生的花蕾可正值节日盛开;早春开花的石竹,可于7月份齐地面进行重剪,8月份即能重新长出新枝叶,于9月~10月份可再次开花;金鱼草于7月下旬重剪,加强肥水管理,可于“十一”期间再次开花;盛花期的矮牵牛,将枝条剪短保留基部2 cm-3 cm,可重新生枝再次开花。

水肥控制

花芽分化需要适宜的水分供应。水分不足,花器官的形成会受到抑制:水分过多易造成植株徒长,也会抑制花芽分化,延迟开花期。在花芽分化期的水分管理必须合理,且通过控制土壤干湿度进行花期调控

对于花期持久和开花量大的花卉种类,在开花后期可以增施氮肥的。延缓植株衰老,延长开花期。开花前施用过量的氮肥,会导致植株徒长,使花期推迟,影响开花的数量和质量。开花前追施适量的磷、钾肥,有明显促进开花和提高开花质量的作用。

温度调节

增温处理

增温处理可以加速新陈代谢,促进养分积累和花芽分化。冬季气温低,植株生长缓慢,一般不开花,在花芽已形成的条件下,通过人工增温处理,可打破休眠状态,促进植株加速生长,提前开花。

采用增温处理,应逐步提高温度,最后温度控制在白天22℃~26℃,夜晚12℃~15℃的条件下,同时加强水分管理,保持土壤湿润,给枝叶喷水。

经过春化的一二年生草本花卉,低温温室花卉,如石竹、雏菊、三色苴等均可通过增温处理来促进开花。对于夏秋季开花的草本花卉。随着气温逐渐降低,开花也逐渐稀少,甚至遇霜倒苗,可及时移至温室或大棚内进行增温保护处理,能使其继续生长并延长花期。

降温处理

降温处理用于满足植物的越冬春化要求或对已形成花蕾的植株起到抑制生长的作用。对需要春化处理的花卉,如瓜叶菊、报春花、月见草、虞美人等二年生草本花卉,在栽培中首先要进行春化处理,在0.6℃的低温条件下提前处理30天~60天再逐渐增温,可提前开花。

在花蕾形成或绽营初放时,给予低温冷藏处理。可达到推迟开花和延长开花期的效果。生长在温带地区的二年生或多年生花卉,在春季尚未回暖前,对于休眠或半休眠状态的植株继续给予2.5℃的低温环境,可延长休眠期,推迟开花期。原产于夏季凉爽地区的花卉,遇上夏季高温炎热的气候条件,会影响其继续开花,甚至终止开花。如采用降温处理技术,保持28℃以下的环境温度条件,能使植株处于继续活跃的生长状态,从而继续开花,收到延长花期的效果。

掌握温度高低

秋播盆栽的草花如三色堇、金盏菊等在冬季放入温室内,保持10℃~12℃的室温将会提前在冬春开花。要推迟花期可以采取降温的方法。如瓜叶菊在冬季或早春将其放入低温室内,3月初天气转暖时再转入冷室,可推迟花期至4月中下旬。盆栽的藿香蓟在早霜到来前移入温室内,保持20℃以上温度。在冬季可继续照常开花。

光照调节

根据花卉植物对日照时间长短的要求不同,分为长日照植物、短日照植物和中性植物三大类。长日照植物开花。要求每天的日照时间必须超过1 2 h,短日照植物开花,要求每天的日照时间不能超过12 h;中性植物的开花习性与日照时间长短无直接关系。一般春夏季开花的二年生花卉多为长日照植物,秋冬开花的一年生花卉多为短日照植物。

根据花卉植物开花与日照长短的内在关系进行的花期控制,可分为长日照处理和短日照处理两种技术措施。对于长日照花卉植物,进行短日照遮光处理可以延迟开花,进行长日照加光处理可提前开花;对于短日照花卉植物,进行长日照处理可以延迟开花。进行短日照处理可提前开花。

长日照处理

在晚秋、冬季和早春短日照的环境条件下,温室中用灯光来补充光照,延长光照时间,使每天的光照时间长于14 h~16 h,满足长日照花卉生长的光照条件而促使提前开花或持续开花,如蒲包花、瓜叶菊、金鱼草、三色堇等。

在短日照的自然条件下,给短日照花卉植物进行长日照处理,可以阻止短日照花卉植物过早地开花。如要使从大秋开始至翌年春天一直能供应市场,在这期间对分期进行长日照处理:若对其从9月上旬至10月上旬用日光灯补充光照,到12月可以开花,把补充光照的时间延长到11月10日,则至翌年1月上旬到2月上旬开花。

在午夜用增加人工光照以中断黑夜的技术,也可以起到抑制短日照花卉植物开花。具体做法;在午夜0:00~2:00加光2 h,把一个长夜分成两个短夜,用中断黑夜的光源,以具红光的白炽灯效果为佳。

短日照处理

在晚春和夏季的长日照自然条件下,采用黑色遮光材料在天黑之前(下午4:00~5:00)和天亮之后(清晨5:00-6:00)进行遮光,以使每天的光照时间缩短至8 h~10 h,创造人为的短日照环境条件。不仅可促使短日照花卉植物提早开花,也可抑制长日照花卉植物开花。

一年生草本花卉,如凤仙花牵牛、波斯菊等多是短日照花卉植物,为使其在长日照的自然条件下提前开花,可通过短日照处理来实现。如波斯菊当每日日照时数缩短到12 h才能开花,如果在温室内提前播种,春天给以短日照处理,则花期可提前在春、夏季盛开。

中性草花通过调节温度和播种期控制花期

如美女撄作一年生栽培时,在4月下旬播种,7月即可开花,要5月~6月开花,则2月~3月在温室内播种。作二年生栽培时,可在先一年秋季播种于温室内越冬栽培,到4月~5月份即可开花。

生长调节剂处理

生长调节剂是具有高效生理活性的物质,对花卉植物的生长发育具有促进和抑制两种相反的作用。常用的生长调节剂有乙烯、GA、NAA、IBA、秋水仙等。其中乙烯的作用是促进花芽的分化,而GA、NAA、IBA等则主要用于刺激芽的生长。

在草本花卉着蕾后,喷洒100 ppm~200 ppm的NBA或IBA,有促进开花的明显效果;用10 Dpm~100 ppm的GA液喷洒植物顶端的叶面,能促使矮牵牛、雏菊、紫罗兰、金鱼草等花期提前10天~30天。

花期调控范文2

四季养管

1 春季管理

春季是蝴蝶兰的自然开花期,且喜温暖与充足光照。家养蝴蝶兰应于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出室,出室后要注意早春温度变化,避免“倒春寒”使兰株受冻,落花落蕾。遇强光时需适当遮阴。春天还是兰根生长最旺盛的时期,但蝴蝶兰的根部忌长期浸水,必须等到基质表面完全干燥后再浇水,或采取表面喷雾浇水,保持基质干湿交替状态。浇水时还要注意避免叶心积水导致腐烂。开花前和花谢后每周追施1次稀薄腐熟液肥,或“花多多”通用肥,开花期间不施肥。此外,春季还需预防根腐病的发生和蛞蝓为害,需定期喷药防治。花后宜保留花茎下半部3~4节,其余切除,促其腋芽萌生再度开花。

2 夏季管理

夏季,蝴蝶兰生长旺盛,要放置于气温20℃以上,遮光70%80%的地方莳养,并注意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但不是温度越高越好,一旦气温超过35℃,蝴蝶兰便会停止生长,进入休眠状态。平常浇水应掌握水苔干后就浇,并经常向兰株叶面及周围地区喷雾,提高空气湿度。但浇水时叶片上不可凝聚水分,避免灼伤叶片。蝴蝶兰施肥要“薄肥勤施、少量多次”,施肥时要力求均匀。每周追施1次腐熟稀薄液肥或蝴蝶兰专用肥。液肥要淋透全盆,直至盆底有肥水流出为止,同时叶片也应淋湿:固体肥料要均匀撒施,使根部能均匀吸收。夏季蝴蝶兰易发生软腐病和黑点病,需及时改善通风条件,并喷洒多菌灵或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防治,每周1次,连续2~3次。

3 秋季管理

秋初各地气温仍较高,家养蝴蝶兰管理同夏季。但10月后气温降至20℃以下时,需及时入室莳养。浇水改为水苔干后2~3天再浇,但仍需经常性地向叶面及其四周喷水保湿。施肥也应相应减少,每2周施1次腐熟液肥或专用肥即可。同时,需注意防止甲虫和蛞蝓为害。

4 冬季管理

入冬后,光照减弱。气温下降,蝴蝶兰也进入了生长休止期,新叶和新根均停止生长,应及时撤去遮阴物,移至全光照条件下莳养,保持气温不低于18℃,停止施肥,促其花芽抽生。蝴蝶兰花芽生长时期需水量较大,一旦水苔、树皮等种植材料的表面呈现干白状态,就要充分给水。浇水的时间以中午以前为宜,避免傍晚温度下降后浇水伤害兰株。为使蝴蝶兰姿态优美,花芽伸出后需及时竖立支柱,并将花茎紧绑在支柱上,但不可过紧,应留出花茎长大伸直的空间。

花期调控范文3

[关键词] 集群化;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协调

[中图分类号] F27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3-3890(2007)09-0056-04

近年来,在强调了跨国公司、企业集团等大企业规模经济优势的基础上,中小企业集群化引起越来越多理论学者的研究兴趣。所谓中小企业集群化,是指中小企业朝着集群的方向演化和发展的过程;而中小企业集群则指在业务上(产业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中小企业在特定空间地理位置上的集中。西方国家产业布局的现实提供了中小企业集群的客观证据:在美国,微电子、生物技术、风险资本集中在“硅谷”,影视娱乐业集中在好莱坞,互惠基金、软件群落集中在波士顿,金融服务、广告、出版、多媒体集中在纽约,汽车设备及零部件集中在底特律,房地产开发集中在达拉斯,保险业集中在康涅狄格州的哈特福特,钟表业集中在密歇根,新材料、能源集中在匹兹堡,飞机设备与设计、软件、金属加工集中在西雅图;在德国,汽车业集中在慕尼黑等南部地带,化工业集中在法兰克福一带;在意大利,金属阀门、磁带集中在诺瓦拉北部,丝织品集中在伦巴第的科莫,家具业集中在贝尔加莫,钢铁业集中在布鲁西业,黄金首饰加工集中在阿雷佐和维琴察。瑞士、荷兰、英国也有类似情况:如瑞士的制药公司集中在巴塞尔,荷兰的花卉业集中在阿姆斯特丹与鹿特丹一带,英国的拍卖业集中在伦敦市的几个街区。在中国,中小企业正朝集群化方向发展,浙江省的海宁皮件、义乌小商品、宁波服装、永康小五金、乐清低压电器等中小企业集群已具有一定规模。

一、内部控制与中小企业集群理论

(一)中小企业集群理论

19世纪末,马歇尔(A・Marshall)提出中小企业集群理论,1998年,波特(M・E・Porter)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集群和新竞争经济学”,将企业集群理论推向新高峰。中小企业集群理论主要有三大流派。

1. 外部经济理论

1890年马歇尔在《经济学原理》中首先提出外部经济概念,认为外部经济包括企业集群所产生的外部经济。在马歇尔看来,企业集群有利于技能、信息、技术和新思想在集群内企业之间的传播与应用,为辅助工业的成长创造了条件,在提高大型机械的利用效率方面也很有价值,还有利于集群内人才市场的建立。马歇尔的外部经济理论是在分析产业生产成本时引入的,其实质是“小企业集群”理论,同时,这一理论并非完美,因为它立足于产业角度的分析。尽管马歇尔注意到了有些产业集中在特定的地方,但没有认识到企业集群的发展不仅是产业的发展,更是区域经济的发展。

2. 集聚经济理论

区位经济学家提出集聚经济理论,旨在指导投资区位的选择。韦伯(A・Weber)1909年出版《工业区位论》一书,把区位因素分为区域因素和集聚因素,认为集聚因素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仅通过企业自身的扩大而产生集聚优势,属于初级阶段;第二阶段,各企业通过相互联系的组织而地方工业化,属于高级集聚阶段。高级阶段的集聚就是企业集群。胡佛(E・M・Hoover)在《经济活动的区位》中也将集聚经济视为生产区位的一个变量,并把企业集群产生的规模经济定义为某产业在特定地区的集聚体的规模所产生的经济。另一位区位经济学家巴顿也讨论了企业集群理论,认为企业集群有利于熟练劳动力、经理、企业家的发展。

3. 新竞争经济理论

波特把企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创立了企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在波特看来,企业集群是集中在特定区域的在业务上相互联系的一群企业和相关机构。它不同于科层制组织或垂直一体化组织,是对有组织价值链的一种替代。这种由独立的、非正式联系的企业及相关机构形成的企业集群代表着一种能在效率、效益及柔韧性方面创造竞争优势的空间组织形式,它所产生的持续竞争优势源于特定区域的知识、联系及激励,是远距离的竞争对手所不能达到的。波特认为有三个原因可以解释为什么企业集群对竞争优势是至关重要的:其一,企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生产率,使每个企业在不牺牲大规模企业所缺少的柔韧性的条件下,从集群中获得益处;其二,企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的中心;其三,企业集群能够降低企业进入的风险,促进企业的产业与发展。

(二)集群化条件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现状及必要性分析

内部控制是一种最优化、最理性的作业方式或作业标准,也是一种授权体系和责任体系,是在内部牵制的基础上,由企业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实践中创造,并经审计人员理论总结而逐步完善的自我监督和自行调整体系。内部控制是中小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保证。许多中小企业已逐渐认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着手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但是,中国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前仍相对欠缺,例如企业负责人控制意识淡薄、内部控制观念差、内部控制方法不科学、循规守旧、不能适应环境要求等等。

当前,中小企业出于长远发展目标自动集结成群,朝着集群化方向发展。中小企业集群化为内部控制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外部环境,群落中优势内部控制效应成为促进中小企业管理者完善内部控制的巨大原动力,而内部控制建设又为中小企业健康发展提供合理保证,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实力以及集群化效率。集群化条件下,中小企业的外部环境、内部条件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内部控制作为中小企业达到相应目标的一系列手段和方式,也由于其控制环境的变化而受到相应的冲击。因此,集群化条件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应以何种方式进行调整和改变,以适应其控制环境的变化,这关系到新形势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中小企业管理者必须重新审视企业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变化,调整内部控制手段和思路,建立适应新形势的内部控制框架体系。

二、中国中小企业集群现状及发展趋势

目前,中国中小企业集群主要是三种类型:一是处于小城镇的企业集群,如广东南海、福建晋江、浙江温州等专业镇;二是处于大中城市的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如北京中关村IT企业集群;三是依托于大企业的“中心卫星型”中小企业集群,如山东中小企业集群。随着中国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政府对中小企业发展扶持力度增大,中国中小企业集群未来演变可能呈现三大趋势:

(一)中小企业集群根据市场竞争需求会发生裂变、整合、延伸和提升

中小企业集群是一个信息流丰富的运动体,随市场变化而变化,在未来更强调专业性生产基础上,中小企业集群原有产业可能依环节分解,进行市场细分,由一个产业区裂变为若干个更具专业特色的小产业区;整合包括内部整合和区际间布局分工整合。根据工商年检,1999年、2000年两年,浙江省企业消亡近10万家,2000年度平均每天诞生71家,消亡175家,净减100家,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内部整合程度。延伸主要是指在巩固现有专业化特色集聚的基础上,向相关产品集聚延伸。提升主要是根据市场竞争需要,不断改进技术,提升档次,改善运作方式。

(二)企业组合不断地由地域封闭状态向空间最佳组合演变

在中小企业集群发展前期,地缘、人缘都处于封闭状态,企业以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为基础,高度集聚只是供销员满天飞,以人流带物流。当发展到一定程度,根据市场竞争需要逐步以开放取代封闭。今后,将会有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设计中心、营销中心以至投资决策总部外迁,设在国内外最佳区位。这是中小企业进一步发展的需要,是正确而合理的选择。

(三)以循环经济为依据的中小企业集群将迅速发展和壮大

循环经济是针对工业化运动以来高消耗、高排放的线性经济而言的,与传统线性经济“淘汰――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流动不同,它倡导一种与环境和谐的经济发展模式,要求把经济活动组成一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将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为工业化的传统经济向可持续发展经济的转化提供了战略性理论模式,是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基于循环经济理论,中小企业可以以循环经济模式按照自身在循环体中所处位置结成企业集群,彼此共同生存和相互影响发展。由于政府对环境保护的支持作用必然以市场调节的方式予以体现,对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中小企业集群势必会得到相应政策支持或税收优惠,从而迅速发展和壮大。这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全世界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大趋势。

三、集群化条件下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协调

中小企业集群是中小企业发展的一个客观趋势,而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中小企业集群更是未来经济增长的新亮点。从单个中小企业自身独立运营然后通过采购或销售与市场发生关系到多个中小企业基于业务或需要而自动结集在一起形成集群,中小企业的内、外部条件都发生了相应变化。内部控制作为中小企业达到相应目标的一系列手段和方式,也由于其控制环境的变化而受到相应的冲击。笔者认为,集群化条件下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主要会发生如下变化:

(一)内部控制层次增加,从而引发对内部控制更加严格、规范的要求

中小企业集群模式有许多种:有些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于业务上的共同联系而形成,有些中小企业集群是由于区域优势而形成。无论最初的何种模式出现的中小企业集群,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其内在各个中小企业之间会形成紧密的联系:除了原先的传统购销业务,互相借贷、自然融资、合作投资、共创品牌等方式会普遍存在。中小企业为了寻求自身的发展,必然倾向在集群内部寻找有业务关系的投资合作伙伴。这样,在集群内部,有些中小企业进行对其他个体的投资,有些则接受投资,有些则既是其他法人的投资者,又作为另外法人的受资单位出现。因此,中小企业集群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问题突出。内部控制从广义上讲应包括两个层次:一是对组织的控制;二是组织内部的控制。人们普遍关注和探讨的中小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与内部管理控制都属于第二个层次的控制,即中小企业内部的控制。而集群化条件下,由于相互投资频繁,投资者对受资中小企业的控制作为中小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一个相关问题也被纳入到中小企业内部控制范畴。这种内部控制层次增加,明显涵盖了投资者对中小企业整体运营的控制,从而引发对内部控制更加严格、规范的相关要求。

(二)集群内中小企业互动关系导致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呈现“放大镜”效应趋势

内部控制机制是指在内部控制系统中控制主体与控制客体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自身运动规律。在集群化条件下,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不是单向的、单纯个体变动的关系,而是一种互动关系。即集群内部某一个体的变动会引起其他个体的连锁变动反应。在这种互动关系中,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发展也会呈现“放大镜”态势:即某一中小企业建立了严谨、规范的内部控制系统,会影响其投资单位及被投资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从而提升整个中小企业集群的内部控制水平,这是一种良性的内部控制机制。而如果某个中小企业内部控制松懈、执行较差,同样会影响其相关兄弟单位的内部控制效果,从而降低中小企业集群整体内部控制水平,这是一种恶性内部控制机制循环。鉴于这种规律,集群内部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应有一个特殊的标准。可以以集群中心企业为核心(集群中心企业是指在中小企业集群中或是依靠其业务优势或是依靠其管理优势而带动其他中小企业发展,并对中小企业集群有举足轻重作用的企业),建立类似企业集团的松散型控制体系的内部控制机制,使每个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建设都纳入核心企业监控范围,以保证中小企业集群内部控制层次的提升。

(三)集群内“虚拟企业”出现,中小企业组织控制亟需创新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扩展,企业组织也变得越来越精干灵活,越来越不固定于一定的场所、地点、时间和成员,许多企业形成“虚拟企业”。虚拟企业是由共担风险、共享“市场和忠诚的顾客”并各具专长的合作伙伴企业利用信息技术组成动态的、虚拟的组织。集群内部中小企业由于各种业务关系而形成大量“虚拟企业”,这类企业的组织结构看上去不像金字塔,而更像一个蜘蛛网。虚拟企业的场所、人员灵活多变,使得中小企业原有的以直线职能制为代表的多层次垂直集中管理模式已经不符合实际需要,组织扁平化成为其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裁减管理人员而形成一种紧凑而富有弹性的新型团体组织结构,是一种静态构架下的动态组织结构。

(四)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中小企业集群其内部控制目标涵盖可持续发展目标

传统的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应该包括以下几项:保护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促使贯彻企业的经营方针,提高经营效率;建立风险控制系统,强化风险管理,确保企业各项业务活动的健康运行。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由于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企业的经营目标应既包括盈利与增值,又包括可持续发展。此处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指国家、社会的宏观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则是指中小企业自身的长久和持续发展。内部控制目标之一是保证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因此,可持续发展目标也应包含在内。以循环经济为基础的中小企业集群内部,各经济组织都应以循环经济的最基本原则为基础,坚持“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并将这些原则融入内部控制建设中,使控制目标涵盖可持续发展目标,从中小企业内部树立可持续发展战略观念,保证循环经济集群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Michael E. Porter: Cluster and the New Economics of Competi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November-December 1998, pp. 77-90.

[2]林汉川.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机制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3]李明辉.浅谈中小企业内部控制[J].上海会计,2002,(7):49-50.

[4]陈雪梅.中小企业集群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5]夏恩・桑德.会计与控制理论[M].方红星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

花期调控范文4

按照我国《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以下简称《规范》)和各省有关环境空气监测点位设置管理规定的要求,城市环境空气点位的增设和调整,需要按照一定的布点方法,在覆盖全区的现有监测点位和几个备选监测点(根据增设或调整需要)进行主要污染物浓度的同步监测,要求监测时间约为15日,鉴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以及个别点位数据不完整等原因,整个监测时间往往会超过15日,达到20日左右。这样,就对监测人员和监测仪器的性能指标提出了比较高的要求。笔者建议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1、仪器的选择:为了使不同点位间监测数据具有较好的可比性,应尽量使用同一生产厂家和型号的监测仪器,尽量减少同步监测过程中由仪器差别引起的系统误差;当有几种仪器可选时,还要尽可能选择在日常监测使用过程中表现稳定、性能指标较好的仪器系列。

2、仪器检查和校准:为了确保监测结果具有良好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仪器、附件、连接件在使用前的校准和检查非常重要。要严格按照《环境空气质量手工监测技术规范》要求,制定质量控制措施和实施方案,严格校准和质控程序,全面细致的检查各项指标是否在仪器规定范围,排除隐患,把仪器状态调整到最佳,建议经1至2天试运行,确认合格后,再用于优化布点监测。在整个优化监测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环境监测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措施,进行必要的期间核查和仪器性能审核,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进行改进。

3、仪器备品、备机和易损件的准备。通过仪器准备、校准等工作,使仪器的使用有了很大的保障,但考虑到长时间的运转下还是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适量的备机、耗材和易损件的准备,也必不可少。对现场难以马上修复的故障仪器,及时地更换备用机,能够保证数据具有良好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而通过本市的实际情况来看,在20天的监测时间里,做好仪器“三备一”的准备,能够比较好地保证监测的正常进行。

4、仔细勘查现场,根据不同环境要求,准备必要的附属和防护设备,保护仪器不受干扰和破坏。如外置卡槽、加长电源线、仪器接地线、防雨、防雷、防风件等等。往往是这些小物件和细节问题处理不好,最容易对工作造成延误或者损坏监测仪器。当然,要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平时经验的积累。另外,提前进入监测现场,察看和记录现场条件十分重要。

二、优化监测点位的选择

1、优化监测点位的选取要目的明确、方法得当、考虑周全,确保点位符合空气自动监测要求。

基于节约经费、节省时间、提高监测数据使用效率等方面的考虑,制定监测方案时不可单纯的根据网格布点或者其它撒网式的布点方法,来拟选调整或新增点位,最好几种方法综合运用,而且尽可能的多方收集信息,充分论证点位的设置条件,并依此及时作出调整。避免出现虽然监测数据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但实际上由于种种原因或问题,客观上不能实施,给调整工作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严重的还需要重新选点监测。例如,本市优化监测中,用网格法选取某工厂办公楼进行监测,最终数据方面完全符合《规范》要求,但由于该厂后来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安全、电力等后勤不能保障,通过多方调查和协调,最终未能建设。这种情况如果能够早一步了解,及时作出调整,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2、在监测期间要细心勘查点位周边环境,防止突然出现局地污染源,影响监测数据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由于优化监测历时较长,有时断断续续维持近一个月。所以方案制定前要进行充分的现场调查,保证监测点周围环境(至少100米半径范围内)在整个监测过程中基本稳定,尤其不能有间断的尘、气等局地污染的影响。监测中也要每天勘查周边环境,如有此种情况,要根据客观情况及时的做出近距离调整,避免监测数据最终不合格。例如,本市拟选的一调查监测点位于公园内一两层小楼上,周围地势平坦,监测环境良好。可就在监测过程中,紧邻点位的一个小训练场被租借给了汽校,随即汽车扬尘和尾气污染在后半段的监测数据上就反映出来,最终该点没有能通过相对平均偏差检验。

3、不可过分拘泥于监测点位高度3到15米的要求。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规范(试行)》要求“自动监测采样口或监测光束离地面的高度应在3~15米范围内”、“采样口周围不能有阻碍环境空气流通的高大建筑物、树木或其他障碍物”,而实际上如今在某些城区要找到完全符合这样的点位很困难。尤其是在新建区域某些地市甚至规定低于X层楼禁建,偶尔有高度符合的,又被夹在高楼之间,选点十分困难。碰到这种情况,笔者建议,不必过分拘泥于高度要求,因为该高度本身是一个原则上的要求,在实际的执行中,还要充分考虑下垫面类型、平均高度、全区地貌等因素,所以在新区高楼林立,整体下垫面平均高度被抬高的情况下,可以考虑适当提高监测高度。但同时考虑到污染物垂直分布特征和人群活动范围,也建议采样高度不要超出25米。

4、优化点位的确定一方面要着眼于城市长期发展,统筹兼顾;另一方面又要充分考虑空气监测对区域环境相对稳定的要求。

这种情况多见于城市新区点位增设。由于新区的发展,城市面积扩大、城市布局改变,原有监测点位不再代表整个城区环境,需要新增或调整点位的时候,一方面要考虑到新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规模,同时还要考虑城市建成区的建设进度,以及周边环境是否相对稳定。两者相结合,就要求新区拟选点位时,一是尽可能的在位于新区规划范围的中间区域,而不是实际建成范围的中间区域;二是点位周围至少为一块约4平方公里以上的建成区,且周边环境基本稳定,或者其主导风向上的区域环境,在较长时期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

5、环境空气点位优化监测要尽可能与其他环境空气监测工作结合起来,提高数据利用率,避免相似监测工作的重复。

点位优化监测涉及的监测项目包括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等主要污染物,监测范围涵盖整个城市区域,包括老城区、新城区和一些敏感点,监测点位数量和密度远远超出常规空气监测点位。所以,从监测项目、范围和密度上都基本具备了成为一次详细调查整个城市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的一次绝好的机会,如果再能够和当地的环境空气质量常规监测和调查工作结合起来,在点位和项目上略微增加或调整,其监测数据的使用价值就会大幅度提高,在很长一段时间,都将是进行大气环境管理、规划和科学研究的重要数据。

6、摒弃城市建成区边缘地带污染较轻的观念。

花期调控范文5

[关键词]电力负荷;特性;优化;调控方法

中图分类号:F426.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7-0117-01

前言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使用电力产品,对电力的需求量增大,这就对电力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作人员需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维护,优化和调控电力负荷,在此之前,需要工作人员充分的了解电力负荷的特性,并通过不断进行研究和优化调控,改善电力负荷特性,以提高电力负荷的精度,增加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

一、电力负荷的特性

1.电力负荷具有周期特性

电力系统运行中,电力负荷特性变现为多种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三种即居民用电负荷、工业用电负荷、商业用电负荷,这三种类型负荷特性具有不同的特点及规律。在生产电能时会将电能进行储存,所以电能的生产和使用是在一瞬间完成的,而电力负荷就具有周期性变化。电力负荷受气候、温度、节假日、工作日等影响。一般情况下,夏季、冬季电力负荷峰值较高,而春季、秋季相对较弱,因为,在春季和秋季这两个气候温度适宜的季节,电力系统运行时不会发生过高温、过低温的情况,所以,相应的电力负荷所受影响程度较少,电力系统的运行也不会有太大的波动;周一至周五,则显示出一定的规律性,双休日、节假日,电力负荷值则会降低。并且,降雨量、风力等变化也会影响电力负荷。除此之外,电力负荷还具有连续性的特性,所以,在电力负荷变化过程中不会出现大幅度的变化。

2.电力负荷具有随机变化特性

电力负荷具有随机变化的特性,主要表现在内在和外在两种,内在的随机性主要是由电力系统中所具备的特性来决定的,电力负荷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一部分,所以,电力负荷系统也具有内在随机性。电力负荷系统的外在表现形式是由电力负荷数据的随机变化决定的。

二、城市配电网空间电力负荷的分析

只有对电力负荷的特点进行分析,才能提高对电力负荷的预测精确度,与此同时,如果提前对空间电力负荷进行相关分析,然后描述其相关特性,那么,对空间负荷预测的精度必然会得到改善。

1.空间电力分辨率的分析

在进行空间负荷推测时,首先要把预测区域进行划分,划分条件按一定的规则来。但是,划分的地区以及大小等因素会对空间负荷预测的精度、结果带来一定的影响,所以,要根据空间电力分配率进行。空间电力分配率是指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区域划分,将其划分为一组供电小区,如果这组小区的数据易采集,并且进一步的确定,那么就可以将这组供电小区的面积倒数成为空间电力分配率。通常情况下,由以下两种方式对小区进行划分:其一,使用大小具有规则的网格进行划分。其二,可按行政区域、电力设备等形式进行划分。以北京朝阳区为例,朝阳区及其CBD功能分区网格图,如图1。

2.空间电力负荷特性阐释

只有对空间电力负荷特性进行分析,才能提出更精准的负荷预测信息。空间电力负荷,除了一般的电力负荷特性外,还具有自身所持有的一种习性。下面探讨划分的小区所具有的的特性。第一,S型的增长特性。地区的经济增长情况对空间电力负荷有一定的影响,如地区人们的生产总值、地区的人口数量等。第二,负荷的转移特性。对于城市配电网而言,部分馈线之间相互联系,就是他们之间在进行负荷转移。在电力系统稳定运行时,一般会使用开关变位的方法倒切负荷,以降低对线路的耗损,减少过载负荷,通过这种方式使负荷得到转移。进行负荷转移过程中,分为永久性转移和临时性转移,对于永久性负荷转移,会影响负荷转移的发展形势,并产生具有随机性特性的历史负荷数据,所以,提醒工作人员在进行负荷预测转移时,要进行充分考虑。

三、电力负荷优化调控方法

近年来,随着人们用电量的增长,供电企业的经济效益得到了较大的提高,与此同时,需要供电企业提高用户的用电质量,工作人员就要对电力系统进行相应的优化,并做好电力负荷的控制,以免电力负荷耗损。在进行优化和调控的过程中,就需要我们足够的了解影响用电负荷的各种因素,在优化调控时,可从电力生产投入和电力负荷调整两部分进行,以保证电网的安全高效运行,现对优化和调控电力负荷的方法进行简要概述。

1.电价引导负荷平衡法

电力企业可以通过制定合理的电价,实现电力负荷的优化控制。电价对于电力行业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电力企业是具有垄断特性的,所以在制定电价时不能单考虑自身的经理及利益,要充分考虑到国家、电力部门和用户三方面的利益,以次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安全。要研究当前的电价问题,就必须要建立科学的电价模型,并接受来自各方的监督。随着电力改革的推进,以往的单一电价已不适于当今时代的发展,主要表现在不利于电网电源的优化,不利于电网的经济调度等方面。电力企业定价时要以成本利润为导向,并采用边际成本定价法,通过制定这一系列电价措施,以来实现对商业用电负荷、、居民用电负荷以及工业用电负荷等主要用电负荷进行有效的平衡控制,保证电力负荷的平稳。

2.需求侧管理平衡负荷法

需求侧管理(DSM)是一种先进的管理技术,被用在多种部门,广泛被用于电力部门,也称为电力需求侧管理,将需求侧管理方法用于电力负荷的管理中,可以促进其平衡性与稳定性。需求侧管理平衡负荷法是指电力企业通过各种手段,已达到减少电量消耗,节约能源、提高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的管理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第一,引导手段。电力企业通过一系列的宣传和引导,使广大用电户对电力使用有更正确的认识,如普及节能知识活动,使用户了解到如何用电才能做到节能,以及节能的好处。第二,行政手段。政府部门和相关电力管理部门可以制定相应的法规、条例、标准等,对用户用电行为进行约束和规范,以达到节能节电,控制消费的作用。可使用的措施可以有减税、提高利润等。第三,技术手段。电力企业可以研究或引进先进的节能设备和电力负荷管理设备,达到改变用户用电方式和提高用电效率的作用。例如:太阳能、高效电热水器等,都可以作为节能的手段,以来达到电力负荷的平衡状态。

结论

综上所述,在电力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只有通过不断地优化调控用电负荷,才能有效的提高电力运行系统的效率,提升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要想很好地对用电负荷进行优化和调控,首先就要充分了解电力负荷的自身特性,然后对对其特性周期变化性和随机变化性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提出采用电价引导负荷平衡的方式或者采用需求侧管理平衡负荷的方式,都可以对电力负荷进行优化调控,但是在优化过程中,一切要以实际情况为主。

参考文献

[1] 杨力俊,牛亚平,韩伟国.城市电力负荷特性分析及其优化控制[J].现代电力,2005(03):89-93.

[2] 马瑞,贺仁睦.一种基于粒子群优化并行神经网络的电力系统负荷特性聚类方法[J].现代电力,2006(03):1-5.

[3]金炜.城市配电网规划中电力负荷预测的应用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2(24):156-161.

[4] 原媛.电力负荷特性分析及中长期负荷预测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 学,2008.

花期调控范文6

8O年代,内部控制问题逐渐受到会计教育界、实务工作者、会计及相关主管部门的广泛关注。9O年代,各职能部门开始推进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初步建立由基本控制规范统驾,涵盖企业主要业务的具体控制规范标准体系。2009年7月,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在两市上市公司施行,并鼓励其他非上市大中型企业参照执行。虽然我国逐步构建起涵盖主要行业的内部控制标准体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化解了企业的风险,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但公司治理环境下的内部控制制度还存在问题。

2公司视域下内部控制弱化新《会计法》虽已颁布,但相关配套的法律法规却迟迟没有跟上,在执法过程中缺乏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已出台的配套法律法规中对会计制假、造假行为惩治不力,致使执法效果大打折扣。《会计法》中有不少条文只是规定不得从事这样或那样的行为,没有给出违反后的处罚结果,造假行为预期成本的上限最多不过十万元而已,这不仅没有对相应的犯罪分子起到威慑力,反而从某种意义上起鼓动作用。会计人员或单位领导因违反《会计法》的有关条款而受到法律的制裁,往往是从个人犯罪和触犯刑法的角度处理,很少将其与会计监督机制建立联系,总结和吸取相关的经验教训。即使因为相关人员受到法律制裁,会计监督机制方面暴露出问题,但在后续的执行过程却通过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手段掩盖,致使依然有人敢为个人或小集团利益铤而走险。

公司治理下的内部监督主要是企业内部审计,多数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得不到重视,相当一部分企业还没有建立内部审计机构,各职能部门之间、各岗位之间缺乏必要的监督,已建立的内部审计机构也未能发挥应有的作用。由于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受制于企业负责人,不少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由会计人员兼任,造成自己监督自己的局面,根本无法发挥企业内部审计的重要作用。外部监督方面,我国已形成包括财政、审计、税务、证券监管等部门的政府监督机制,但监督部门与监督部门之间缺乏横向信息沟通,管理分散,未能形成有效的监督合力,政府监督部门信息分散、各自为阵,效果不尽如人意。监督部门的部分执法人员素质不高,法制观念淡薄,人为因素过重,主观随意性过大,更加间接或直接的影响执法力度。一些公司管理者对内部控制缺乏足够的认识,重视程度不够,使得内部控制制度残缺不全或有关内容不够合理。

公司负责人自我约束意识不强,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会计的有效监督,现行会计机构的设置和领导体制还不完全具备会计人员监督企业管理者所必须的独立性。有些公司领导对内部控制存在误解,认为加强内部控制,办事手续繁琐束缚手脚,影响办事效率,甚至认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是人为制造矛盾,视内部控制制度为麻烦。二级单位管理者为追求自身短期利益最大化,非法干涉会计人员工作,指使、授权会计机构、会计人员乱提费用、乱提成本、虚报收人,虚拟经济事项,编造假账,使会计工作受制于管理当局,不能独立行使会计监督职能。有的会计人员碍于人事关系及履历档案等诸多因素,考虑到今后的岗位设置、人员调配、任免、晋级、聘用等切身利益都由所在单位决定,对领导的指示言听计从,导致共同违法,会计监督机制失效。大多数公司订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即使制定制度也只是一种摆设,对领导基本上无约束作用,使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

3公司治理视域下内部控制弱化成因分析我国公司会计政策范围和监管尚不够完整,《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证券法》、《税法》及其他财经法律法规所组成的会计法规体系尚不完整和协调,有关规定不够明确和具体,甚至还存在不一致的情况,使得评析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难度增加。大多企业的内部控制点主要集中于会计核算系统和企业的业务执行系统,对企业的董事会和总经理的影响力很有限;控制程序主要限定于经理的权限下,内部控制领域存在盲控区域和弱控区域,不能完全覆盖所有的虚假信息和经济舞弊行为,尤其无法从源头上杜绝这些行为的发生。

3.1公司内部控制目标趋于空泛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内部控制存在及存在形式的根本,是建立内部控制框架以及考核、评价内部控制的指导性参照物。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往往只考虑企业经营状况,关注经营目标,很少从治理层面来考虑经营效率目标。基于公司治理的内部控制主要对象是企业会计控制,目的是保证企业资产安全完整、财务会计的可靠可信和业务活动的合法。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企业状况的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也相应提高,我们应本着前瞻性原则和务实原则,立足于中国企业的现实需求,借鉴国际上有关内部控制的目标定位,从企业管理者、企业系统整体及公司治理角度出发,逐步扩展公司内部控制目标的定义范围。

3.2公司会计政策选择形式走形企业目标与所选择的会计政策方法和程序缺乏内在一致性,部分抵消会计政策选择的作用。真芷进行会计政策选择的企业不多,大部分企业在政策选择中没有统一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的选择程序,会计政策选择的随意性较大,没有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在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披露中,很多企业没有充分披露会计政策选择的信息,信息透明度不高。公司会计政策选择需求的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部分会计人员对会计准则未能充分理解,职业判断能力有限,使得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总体水平较低,合法的会计政策选择与裸的会计造假行为往往交织在一起,制约了会计政策选择的择优性。

3.3公司控制制度存在认识偏差作为内部控制主体的经理和员工若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上存在偏差,非常容易导致企业管理混乱。现阶段,由于企业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对公司治理下的内部控制理解存在偏差和误区,认为内部控制制度的设计仅在内部控制上,参与内部控制的管理人员仅为财务人员,仅涉及企业内部成本控制和内部资金控制,致使公司控制制度不能有效推广执行。内部控制制度作为企业各个业务部门或人员,在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动态机制,业务人员的素质和独立性成为影响内部控制系统职能发挥的重要因素。现阶段,公司会计操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和业务水平偏低,缺少敏感性和分析判断能力等使得不能及时透彻理解会计政策,对会计人员的思想教育、业务培训流于形式,不能正确辨别经济活动的真伪,难以做到合理、合法。部分会计人员法制观念淡薄,缺乏职业风险意识,职业道德水准不高,利用职权窃取商业秘密或篡改交易内容,有意造假,使得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影响其会计监督职能的发挥,从而内部控制失控在所难免。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