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宽松货币政策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宽松货币政策范文1
2014年或到通胀高点
《经济》:9月份CPI指数已经出台,本月涨幅为1.9%,低于8月2%,CPI为何能够重回“1时代”?
滕泰:在我国,食品在统计局CPI核算中的权重达到30%左右,其中猪肉价格对整体CPI的影响举足轻重。我国农业仍是以小农为主,供给波动会带动价格波动,因此食品价格会周期性大幅波动。而每次食品大幅上涨就会带动供给增加,势必会造成下一周期的价格下跌,从而导致之后的养殖供给下降,价格反弹。
从数据看,现在全国生猪存栏量仍处于历史高位,供给压力较大,猪价继续下行是大概率事件。另外在当前需求萎靡背景下,非食品CPI中的家庭设备、衣着鞋帽等分项环比数字仍将维持在低于历史平均的水平,直到经济(尤其是消费)出现明显改善迹象,这进一步降低了通胀再度失控的可能性。
经济中除了1/3食品上涨外,另外2/3是相对稳定的。这2/3是制造业和服务业。我国制造业整体产能过剩,需求不足。目前我国制造业平均有近28%的产能闲置,35.5%的制造业企业产能利用率在75%或以下。虽然石油、铁矿石或铜价格波动,但下游制造业如汽车、电视机、塑料的竞争过于激烈,因而产业上游价格波动对下游影响不大。此外,服务业每年上涨的工资是可预测的,因而可以说周期性食品价格对CPI的推动最大。因此,CPI重回“1时代”并非偶然。
《经济》:那么CPI依然会继续下降吗?
滕泰:综合来看,今年余下的时间里CPI的波动中枢将进一步下降至略低于2%的水平,预计全年CPI将从去年的5.4%大幅下降至2.5%左右。进入2013年,不超过0.5%的翘尾水平将使得CPI在明年上半年继续保持低位。此后随着猪价的回升、需求的复苏和货币投放效果的显现,新涨价因素将带动CPI会重新进入上行周期但全年平均水平不会超过3%。不过较低的物价水平不会长期保持。预计我国物价指数将在2013年中期开始起步回升,并可能在2014年中期迎来下一次通胀高点。
历年生猪存栏量季节性变化
中国需要货币宽松
《经济》:您认为中国经济现在是否已经见底了?我们应该如何判断?
滕泰:判断经济是否见底,短期主要关注订单、库存。订单旺盛、库存减少都能够反映经济走好。可以看到,PMI新订单指数长期处于50以下的收缩区间,用电量增速节节下滑,而M1增速更是意外地在5%以下徘徊数月之久,这都表明,现今企业部门的交易性现金需求萎缩已非常严重。我认为企业的去杠杆化进程或许已经进行得比较充分。
《经济》:那么经济什么时候见底回升呢?
滕泰:目前看不到什么时候能反弹,4季度可能会上涨一些。判断长期经济形势,主要看股市、房地产、信贷方面,信贷方面政策放松不很明显,大致都在4000到5000亿元。房地产方面,它与上百个相关行业都一荣俱荣,一损俱损,但我们预测房地产对经济很难起到拉动作用,因为它可能会进一步下跌。
《经济》:您觉得现在的经济现状下,我们又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呢?
滕泰:当前中国经济正在经过“刘易斯拐点”,东部地区“民工荒”现象屡见不鲜,低端劳动力成本随着供给的减少在长期内逐步抬升将是大趋势。预计未来几年劳动力成本的趋势性上涨每年将贡献约2%的CPI增速。在此基础上考虑到中国经济仍然处于较快增长阶段,5%以下的通胀水平都是可以接受的,低于或者接近2%的CPI水而说明经济存在通缩的隐忧。当前基础货币断流和货币派生受阻直接造成M1、M2增速持续徘徊于有数据统计以来的最低水平,这对中国经济复苏进程造成了严重阻碍。因此,需要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加以应对。
《经济》:政府也在通过一系列的方式去拉动经济,但很多人还对未来很悲观,您怎么看呢?
滕泰:我觉得没有必要太过悲观。林毅夫曾说,“中国经济将继续维持20年高增长”,在某种程度上我认为他是对的。我国的政治和经济制度优化仍然存在巨大空间,人口红利仍然存在,全球技术向中国转移的进程还在继续,并且我国的储蓄资本和外汇资本雄厚,由此不难得出乐观的答案。
股市是下一轮增长主力军
《经济》:现在股市一直在2100点上下震荡,投资者信心不足,那么您觉得中国股市现在是处在底部区域吗?
滕泰:股市尚未完全见底,不知何时能再现牛市。但股市能刺激投资,又能刺激消费,它是中国下一轮增长的主力军。对企业而言,资本市场上涨,市值扩大,企业融资就会增强,企业就有能力去投资,就愿意投资新建。因为相比收购,新建厂房价格会低一些。因此,股市对经济的推动作用也十分巨大。
宽松货币政策范文2
关键词:量化宽松 资产泡沫 通货膨胀
一、美国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原因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指由央行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直接向经济体系注入充足的流动性,从而鼓励投资和消费,带动经济增长的一种货币政策手段。居高不下的失业率、巨额的财政赤字与债务、存在的通缩威胁是这次量化宽松政策的原因所在。
与传统的货币政策通过购买短期证券从而对利率进行微调不同,量化宽松政策通常是在短期利率接近于零,利率等常规工具难以发挥作用时各国所采取的权宜之计,其对经济复苏的刺激效果也具有局限性。
二、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
美联储的“量化宽松”是一种超常规货的币政策,正如巴西外交和贸易部长所言,“量化宽松的政策将会让美国的邻居沦为赤贫”,甚至加大全球通胀和资产泡沫压力。
1.促进美国经济复苏,维持金融市场稳定
美联储购入国债,有助于增加对国债的有效需求、减少美国的高额债务、缓解财政赤字压力,并造成美元贬值趋势,推动美国出口。同时,可有效地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提高信贷的可得性,实现流动性的重新分配,对缓解信贷萎缩、提升市场信心、促进美国及全球金融市场正常运行发挥具有重要作用。
2.加剧热钱涌动,催生资产价格泡沫
首先,大量资金转向能源等大宗商品市场,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通胀预期与资产价格非理性快速上升,就会催生资产价格泡沫,不利于经济的复苏。其次,增加流动性的过剩,诱使大量热钱流入中国、巴西等新兴经济体。投机性的短期流动资本必然会投资于各类风险资产,从而迫使资产价格上涨,增加市场资产泡沫。
3.滋生通货预期隐忧,增大全球通胀压力
首先对于美国来说,短期内,通胀预期的产生也有助于经济的回升。但从长期来看,经济一旦回转,货币乘数必然变大,流动性将出现过剩问题,而逆向操作又存在难度,这样投资者就会预期在中长期将产生通胀,美元的大幅贬值,黄金、大宗商品价格的飙升在所难免。其次,从全球来看,短期国际资金的流入和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会给包括中国内的新兴经济体带来输入型通货膨胀,
综上,量化宽松对美国经济来说,短期内是一剂强心剂可以暂时达到救市目的,但却为长远埋下了祸根。长远来看,量化宽松对美国甚至全球经济来说,究竟是救市之举还是潘多拉盒中的妖怪,还有待时间的考验。
三、“量化宽松”下我国货币政策的调整
1.控制国际热钱的流入
美国量化宽松为我国带来输入性通货膨胀,在国内的需求拉动型通胀压力高企的情况下,稳定价格水平,抑制通胀已是当前的核心目标。而国际热钱的持续流入对我国通胀无疑是雪上加霜,鉴于我国CPI指数呈上升趋势、失业率水平有所下降、国际收支趋于平衡,在国内货币供应量充足的条件下,我国应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针对性的、灵活地控制国际短期资本的流入,防止流动性过剩。
2.推进人民币利率、汇率的市场化
当前大规模的热钱流入使利率、汇率的调整进退维谷,面对这样尴尬的境地,推进人民币利率、汇率的市场化,有助于抗金融风险能力的提高。但人民币利率的市场化,并不意味着放松利率管制,而是创造条件使利率在货币政策传导中发挥更大作用;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也不是彻底放开人民币汇率管制,而是使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逐步增强弹性,保持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从而使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发挥基础性作用。
3.加快人民币国际化战略进程
当前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来看,大力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有利于我国争夺国际定价权,这可以有效避免“廉价美元”导致的能源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减小输入型通货膨胀的压力,是应对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最好手段。针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G20伦敦前夕提出了在IMF现有SDR基础上构建“超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而IMF现有的SDR构成的改造,又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人民币的国际化程度。
4.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政策的协调配合
美国推出量化宽松后,流动性增加,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如果中国不跟随美国货币政策调整,人民币将面临更大升值压力,导致资本流入,流动性过剩,根据“三元悖论”,人民银行将部分丧失货币政策自主性。这时,中国将被动跟随美国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当货币供应量十分充足时,而货币增长快于经济增长,那么就有可能出现虚拟经济的扩张或是滞涨现象。这就是所谓的央行货币政策被美元绑架,我国货币政策被动调整。单一的政策工具难以有效控制经济走向,这就要求货币政策与损失担保、银行注资、存款担保、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等相关政策措施协调配合,以期提升经济内生增长力,从而应对量化宽松带来的各种风险。
参考文献:
[1]王东.解读西方“定量宽松”政策与中国的应对[J].改革与战略,2009;8
[2]穆争社.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特征及运行效果分析[J].中央财经大学大学学报,2010;10
宽松货币政策范文3
前周美联储决定维持零利率政策不变,并继续执行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的措施;欧洲央行推出了欧元区第一轮数量扩张,向欧洲银行系统注入巨额贷款。英国、日本和中国央行也纷纷强调经济的不确定因素,维持现行的超宽松货币环境。全球货币当局的行动表明,政策制定者对于经济衰退的担忧仍高于通胀担忧,未来宽松的货币政策仍将持续,而通货膨胀隐患则越埋越大。
美联储按兵不动
美联储在前周的货币政策会议后的声明中表示,自4月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会议以来,各方面收集到的信息显示美国经济下滑速度正在放缓,近几个月金融市场形势总体有所改善。虽然失业和信贷紧缩仍在持续.但家庭消费支出已显示出进一步企稳的迹象,此外,虽然企业在削减支出,但存货过剩的情况有所好转。在美联储对通货膨胀预期的描述这个市场焦点问题中。美联储放弃了上次声明中所提的“下行风险”(即通缩),提及了能源与商品价格的上涨,不过认为通胀压力在可预见的时间里“持续低迷”。至于货币政策,美联储强调会“观察流动性的规模和结构,在需要的时候调整其信贷及流动性计划”。“在需要时”可以理解为并非短期之内。
美联储最后决定把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历史低位,同时表示今后较长时间仍将维持零利率政策。此外,美联储还计划在今年年底之前购买总额不超过1.25万亿美元的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和不超过2000亿美元的机构债券。美联储还打算在秋季前买进不超过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这些行动旨在进一步增强金融体系的流动性。
欧洲央行巨额欧元注资
欧洲央行上周也宣布,向欧元区疲弱的银行系统注入4420亿欧元一年期贷款,这创下自金融危机以来欧洲注资的最高纪录。欧洲央行的这一举动,目的在于进一步激活信贷市场。欧洲央行的行动将降低市场利率,为银行贷款给私营部门创造更大空间,从而能提升欧洲经济复苏的前景。
宽松货币政策范文4
关键词:日本;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文章编号:1003-4625(2011)03-0100-03
中图分类号:F821.0
文献标识码:A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为遏制美国经济快速下滑势头,挽救广大金融机构以及提高就业水平,防止通缩。美联储分别于2008年11月和2010年11月推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日本是最先采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国家,比较美日两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有助于对美国近期量化宽松政策的理解。
一、日本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日本采取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1985年美日等国签署广场协议,日元开始大幅升值,日本的出口深受打击。为刺激经济,日本银行从1986年1月开始大幅下调基准利率,然而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没有刺激实体经济复苏,充裕的资金催生了日本房地产和股市的资产泡沫。为抑制泡沫,日本银行从1989年5月开始上调利率,股市和房地产泡沫被刺破,银行坏账剧增,经济遭受重创。于是,日本银行在1999年2月将基准利率从0.5%降低到零。随着全球范围的IT泡沫逐渐达到顶峰,日本经济出现短暂的恢复,零利率政策于2000年8月解除,但是随着全球IT泡沫的破灭,日本宏观经济形势进一步恶化,基准利率又被降至0.15%。由于名义利率难以降低到零水平以下,面对日益严重的通货紧缩形势,日本银行于2001年3月19日宣布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加大了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力度。
日本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主要由三个支柱构成:1,日本银行将货币政策操作目标由银行间隔夜拆借利率调整为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的活期存款余额(即金融机构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并将其保持在远远高于法定准备金要求的水平。2,日本银行承诺在CPI增长稳定在0或者实现年比增长之前一直提供充裕的流动性。3,增加日本银行对长期国债的购买规模,直到货币发行到达目标上限(目标由最初的5万亿日元经过多次调整后升至30-35万亿日元)。2003年6月日本银行开始小规模买入私人部门的资产抵押证券。与此同时,日本银行将银行间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由0.15%降为零水平。
受全球经济复苏的影响,在出口的拉动下,日本走出通货紧缩,物价开始稳步上涨,2006年3月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被解除。
二、美国宽松的货币政策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美国经济复苏疲软,失业率较高,通胀率较低,财政政策空间不大,国民经济急需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持。然而,由于财政赤字和政府总负债均超过警戒线,刺激性财政政策丧失空间,与此同时,美联储已经将基准利率降至接近零的水平,传统货币政策失效,在此情况下,美联储不得不实施非传统的货币政策――量化宽松政策。
美联储采用了“渐进法”,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推出了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QE1),宣布将购买由房地美、房利美和联邦住宅贷款银行的价值1000亿美元的债权及其担保的5000亿美元的资产支持证券,以减少政府主办企业债务的风险溢价,并减缓房屋信贷市场的波动。这是美联储在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动用量化宽松政策,即QEI。截至2009年3月第一轮量化宽松结束,美联储购买了1.25万亿美元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3000亿美元的美国国债和1750亿美元的机构证券,累计1.725万亿美元左右。
在QE1结束之后,经过初步评估,认定量化宽松政策在促进美国经济增长,降低居民利息支出负担等方面取到了积极作用。考虑到美国经济尚未完全走强,美联储又于2010年11初推出第二轮量化宽松政策(QE2),即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与此同时维持0-0.25%的基准利率区间不变,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
美联储认为量化宽松政策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发挥作用:第一,利率渠道。通过购买长期国债,使得长期国债价格上升,收益率下降。由于国债收益率是市场定价的基础,国债收益率下降会导致信贷产品利率下降,从而能够降低居民和企业的利息支付负担,进而增加消费和投资。第二,资产价格渠道。较低的国债收益率将使得贴现率下降,从而使得债券股票等风险资产的价格上升,从而增加居民和企业的财富,进而增加消费和投资。第三,托宾Q渠道。由于股票价格上升,企业购买潜在目标公司的股票比投资建设新厂更贵,理性的企业会选择投资建设新厂,从而刺激固定资产投资。除了以上美联储列示的渠道,笔者认为量化宽松政策还可通过以下渠道可以发挥作用。第一,汇率渠道。2010年欧洲债务危机以来,市场避险情绪大幅上升,避险资金纷纷购入美元,美元指数迅速攀升至88,客观上对美国出口造成了不利影响。此后,美联储多次在公开场合释放将要实施QE2的言论,迅速压低了美元汇率。在联储正式宣布QE2之时,美元指数已经降至76的水平。第二,挤迫效应。通过大量集中释放流动性,市场通胀预期势必走高,从而迫使居民及早消费,企业提前投资。
由于外部环境的不同,两次量化宽松的传导效果有所不同。从短期看,QE1效果比较显著,有效压低了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汇率;而QE2推出前市场已有较强预期,实际利率也调整到历史低位,因此,国债收益率和美元汇率在QE2正式推出之前走低,正式宣布之后反而走高。整体来看,从2008年11月至今,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压低了美元汇率,提高了通胀预期,但是几乎没有压低国债收益率。
三、日美两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比较
(一)政策侧重点不同
日本银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侧重扩大货币供给总量,缺乏对资产的结构性调整。从日本银行的资产结构可以看出,从2001年3月到2006年3月,货币投放的主要途径是增加对国债和银行票据的购买,对资产抵押证券和股票等非传统资产的购买极少(仅占资产增量的7.1%),表示日本银行的政策意图是通过向银行体系注入充裕的资金来鼓励银行向企业和居民发放贷款,而非直接支持企业和居民的融资,这与日本主要依赖间接融资息息相关。
美联储宽松的货币政策不仅关注扩大货币供应总量,而且也侧重对资产进行结构性调整。在雷曼公司破产之前,美联储一方面通过定期竞标工具、一级交易商信用工具等渠道向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一方面通过减持国债回收流动性,其目的不是简单的扩大货币供给,而是提高金融机构的资产流动性、改善金融机构的资产质量,定期证券借贷机制更是
彰显了这一政策意图。2008年9月中旬雷曼公司破产之后,美联储不仅加大了对金融机构的支持力度,而且还通过直接或者间接购买商业票据、机构债、资产支持证券和国债来支持企业和政府融资和居民消费,表明在其资产和负债规模急剧扩张的过程中也注重对资产结构的调整。美联储之所以通过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购买证券的方式来扩大货币供应总量、调整资产结构,这是与美国主要依赖直接融资分不开的。
美联储对资产进行结构化调整的目的在于压力国债、资产抵押证券的收益率,从而降低公私部门的融资成本,进而扩大私人部门的融资规模。在联邦基金利率降到0-0.25%的低水平之后,利率依然是联储货币政策的重心之一,只是不再是传统的短期银行间市场利率,而是私人部门的融资利率,救助金融机构、增加基础货币的供应和大幅快速降息都是联储用来拉低私人部门融资成本的政策工具。只有私人部门的融资成本下降到正常水平,私人部门才能获得足够的资金来消费和投资,高度依赖消费和投资的美国经济才能复苏。
(二)政策效果均不理想
虽然日美两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侧重点不同,但是从政策实施效果看均不理想――货币乘数都发生了急剧下降,信贷增加不大,利率下降不明显。
日本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后,信贷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迅速从2001年3月的4万亿日元提高到2004年1月的30多万亿日元。然而在银行准备金急剧增加的过程当中,货币供应量没有大幅增长,银行贷款甚至出现下降,从2001年3月500万亿日元下降到2004年末的450万亿日元左右。与此同时,银行新增信贷的成本也没有显著下降,从2001年3月到2006年3月期间,日本银行业的新增短期贷款和贴现的平均年利率从1.6%震荡下降到1.3%,而新增长期贷款和贴现的平均年利率则主要在1.5%至1.6%区间徘徊,这表明日本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并未取得理想的效果。同时,基于广场协议和当时美日经济关系,与美国和英国实行量化宽松政策后本国货币贬值相反,日元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持续走高。
美国出现了同样的情况,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承担资本中介功能的能力和意愿都大为萎缩。QE之后,美国银行体系并未将美联储注入的多数资金用来创造信用提振经济,而是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存放在美联储。目前美国银行体系持有大约1万亿美元的准备金,约占美联储新注入资金的2/3。而从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表现来看,美联储大规模的购买证券仅仅使得收益率在短期内出现显著的下降,而长期从来看,却没有明显的变化。美元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时期总体疲弱,这是和美联储的政策意图一致的,但是极大削弱了美元的国际低位。2010年11月G20会议中,多国对美联储的做法表示批评。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IFS)表明,各国货币当局从总体上开始倾向于降低美元在国际储备中的地位,而改为多样化持有储备资产。同时,美国量化宽松政策引发公众担心,认为美联储推行量化宽松货币政策是在试图将赤字货币化,将来美联储很难回到常规操作中。此外,美联储向经济注入了大量流动性,由于当前货币乘数下降的原因,不会导致货币供应量大幅增加。但是,一旦经济出现恢复,货币乘数可能很快上升,已经向经济体系注入的流动性在货币乘数的作用下将快速扩大,流动性过剩在短期内就将构成大问题。
四、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影响
鉴于美国和美元的国际地位,以及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规模和时间比日本更为引人注目,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负外部性更大,它引起了全球汇率波动及资产价格泡沫膨胀,并将危及全球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加大各国政策退出的难度,对新兴市场而言,政策操作的难度尤为明显。
(一)全球金融经济环境恶化
美元作为国际性货币,不仅具有储备货币的特性,全球相当多的大宗商品交易、资本流动、直接投资都在使用美元。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造成美元贬值,这将会推高国际市场初级产品价格,从而导致以美元作为计价货币的石油、贵金属和农产品等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升,增加全球商品的生产成本和通胀压力。
此外,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会使过剩流动性流入其他国家,在分享这些国家高速增长的红利的同时,追逐这些国家货币升值以及息差扩大带来的收益。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由于经济发展、市场制度和监管方面的原因,成为过多流动性的主要流入国家,这无疑增加了这些国家货币升值和货币扩张的巨大压力。
(二)政策操作难度加大
宽松货币政策范文5
日本超宽松货币政策历程
20世纪90年代开始,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面临经济长期低迷、金融市场动荡和不良债权问题加剧的局面。日本央行先后五任行长三重野康、松下康雄、速水优、福井俊彦和白川方明,均采取了一系列旨在刺激经济复苏和走出通缩的扩张性货币政策,特别是1999年之后实施了零利率和量化宽松的超宽松货币政策。按其政策操作具体实践的不同,可划分为6个时期。
零利率政策时期(1999年2月至2001年3月)。1999年2月起,为应付经济停滞和严重的不良债权问题,日本央行将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调至0.15%,同年3月3日再次调至0.03%。这意味着扣除货币经纪商佣金后,利率实际已降为零,即日本央行开始实行零利率政策。
零利率与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并行时期(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2001年,日本经济增长势头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明显恶化。日本央行于当年3月19日决定采取更加宽松的货币政策:一是通过维持商业银行在中央银行较高的经常账户余额水平,保障流动性的大量供应。二是加大公开市场操作力度,由传统购买短期国债转变为购买长期国债,以增加基础货币。三是承诺在核心CPI(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大于零前,一直实行数量宽松政策。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与零利率政策暂时退出(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2005年,日本宏观经济基本面向好,全年有3个季度的经济增长率超过5%,快于美国、欧盟同期的增长速度,核心CPI也从11月起呈微弱正增长。2006年3月9日,日本央行宣布终止实行五年之久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将准备金活期账户余额从30万亿~35万亿日元减少到法定的约6万亿日元。2006年7月16日宣布结束零利率政策,将基准利率提高至0.25%。
零利率与量化宽松政策的回归(2008年12月至2010年10月)。2008年,日本经济未能延续2005年以来的增长惯性,出现1.6%的负增长。2009年一季度的增长率为-4%,并伴随CPI持续走低,日本央行于同年12月29日降息至0.1%。2009年12月1日,日本央行又决定以0.1%的固定利率提供总数达10万亿日元的3月期贷款。2010年10月5日,日本央行鼓励无担保的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0.1%以下,日本重新推行零利率政策。
量化宽松政策持续加码时期(2010年10月至2013年1月)。2010年四季度起,日本经济再度萎缩,而2011年“3·11”大地震及核泄漏事故更使其遭受重创,此后,虽有灾后重建效应的拉动,但欧债危机持续演化、全球经济放缓和中日关系急剧恶化等负面冲击接踵而至,日本经济复苏艰难。在此背景下,日本央行于2010年10月28日创立总额为35万亿日元的基金,用于购入各类资产,为市场提供流动性。截至2012年末,日本央行先后8次扩大量化宽松规模共计66万亿日元,量化宽松总规模高达101万亿日元。
无限期、开放式超宽松政策时期(2013年1月起)。在安倍晋三2012年末正式就任日本首相后,日本央行迫于压力,于2013年1月22日宣布引入“价格稳定目标”。日本央行将通胀目标设定为2%。此外,将从2014年1月起,不设置具体终止期限,每个月的资产购买量约在13万亿日元。其中,约有2万亿日元用于购买日本政府债券,约有10万亿日元用于购买短期国库券。坚决支持安倍主张的黑田东彦,在就任日本央行行长的首次货币政策会议上宣布了以“2”为关键词的超预期宽松政策,即于2013年4月提前实行“开放式资产购买措施”,把央行债券购买规模和货币基础扩大至现有水平的“两倍”,在“两年”时间内,实现“2%”的通货膨胀目标。
超宽松货币政策的积极效果
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取得了部分积极效果。
通过积极的预期管理实现了一定程度的时间轴效果。所谓时间轴效果,是指央行承诺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证实施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能够降低当前的长期利率,从而达到提高资产价格、促进生产和消费的目的。日本央行扩展中长期信用的货币政策工具,如直接购买国债、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等政策操作,降低了中长期国债利率和抵押贷款利率等,有助于降低借贷成本,间接支持了经济复苏。从实际情况来看,在量化宽松政策的实施阶段(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与2008年12月至今),不仅短期利率有所下降,10年期及5年期国债利率也明显下降。10年期国债利率由2000年1月4日的1.738%,下降到2013年4月1日的0.571%;同期,5年期国债利率也由1.01%降至0.135%。
稳定金融系统的效果基本实现,避免危机进一步恶化。金融危机过程中,对流动性不足的担忧困扰着整个金融体系,超宽松货币政策消除了流动性不足的威胁,防止了危机和恐慌的进一步蔓延,具有稳定金融体系的效果。日本央行从2001年3月起至今,通过直接购买长期国债和资产支持证券,向银行体系注入了大量资金,起到了稳定银行体系的作用。
一定程度上扩张了日本政府实施财政刺激政策的空间。直接购买长期政府债券和政府担保债券,是日本央行超宽松货币政策的重要手段。货币当局购买国债的操作类似于以通货膨胀税取代直接税收,大大减轻了政府的预算约束。截至2013年3月20日,日本央行资产总额达165.39万亿日元,较1999年1月10日增加90.81%。同期,日本央行持有的政府债券余额达到125.05万亿日元,较1999年1月10日增长了153.51%。
政策效果仍有不理想之处
按照经济学理论,日本央行的超宽松货币政策通过向市场注入更多流动性,将引导金融机构和公众投资者的资产选择行为,促进市场参与者调整投资组合,将资金投向收益率更高的非货币资产,从而带动投资,并促进消费和刺激经济复苏。但日本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实际效果却难尽如人意,存在明显的局限。
对基础货币的影响比较显著,但对货币供给量的影响较小。从两者的增幅来看,2013年3月,日本央行的基础货币量达134.74万亿日元,而1998年末为60.14万亿日元,增幅高达124.04%。货币政策的最终效果是通过调节经济运行中的货币供给量来实现,而体现经济活动中货币供给量的M2(广义货币)指标,并没有表现出相应幅度的增长。日本2013年2月末的M2平均流通量为828.2万亿日元,而1998年末则为611.6万亿日元,仅增加了35.42%。从两者增长的时段来看,在日本央行实现量化宽松政策的两个阶段(2001年3月至2006年3月与2008年12月至今),虽然每月基础货币平均余额明显多于未实行量化宽松政策的时段,但M2平均流通量仅保持了平稳增加。
对消除通货紧缩方面效果不理想。2013年2月,日本CPI指数为99.2,而1998年末则为104。在此期间,CPI同比有50个月在零以上,而有120个月为负值。截至目前,这种情况依旧未见好转,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的CPI同比更是连续9个月为负。
大部分资金在财政金融领域内形成循环,实体经济参与有限。在金融机构惜贷、实体企业借贷意愿不高的大环境下,日本金融机构从日本央行以极低成本获得的大部分资金,以超额准备金的形式又重新存放在日本央行经常账户上。日本城市、区域、信托、外资等各类银行在日本央行的超额准备金在量化宽松政策实施的阶段(2001年3月2006年3月与2008年12月至今),要大幅多于未实施量化宽松政策的阶段(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
与此同时,日本央行所持有的政府债务的比例也随着量化宽松规模的增大而增加。1999年1月10日,日本央行持有的政府债务仅占其总资产的56.91%,而在2006年7月10日,第一轮量化宽松政策结束不久之时,这一比例达到了78.17%。2009年12月10日,这一比例降为58.65%,到2013年3月20日,该比例又攀升至75.61%。由此可见,日本央行通过购买资产等方式向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金融机构以超额准备金等形式重新将流动性返回日本央行,日本央行则大量买进政府债券,政府获得了相应的财政政策实施空间,实体经济在这个过程中则参与极为有限。
刺激居民消费效果不显著。从消费额来看,日本2012年家庭消费额为301.5万亿日元,较1999年末仅增长12.63%,与基础货币供给量的增幅相差甚远。从就业与收入角度来看,日本的失业率长年维持在约4%,而近十年来平均每月就业现金收益同比负增长的月份远多于正增长的月份,这也说明日本央行实施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并没有达到增加工资的目的,因而更难起到带动消费增长的作用。
对投资拉动效果差强人意。1999年,日本全社会的总资本形成为118.42万亿日元,2000年增加为119.22万亿日元,而这种对投资的带动作用仅是“昙花一现”,2001年至今,日本全社会总资本形成持续低迷,2010年降至最低点——98.04万亿日元,2012年恢复至103.21万亿日元,仍远低于1999年水平。日本企业的设备投资增幅表现略好,但2012年较1998年仅增加了6.96%。
抑制日元升值作用甚微。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元对美元汇率急剧升值。日本央行长时期的低利率甚至零利率与量化宽松的超宽松组合,对日元升值几乎“束手无策”。1985年9月,日元汇率还在1美元兑250日元左右波动,尽管日本央行从1991年7月起频繁下调基准利率,相继实施了低利率、零利率与量化宽松政策,但截至2012年末,日元对美元仍然升至86.72。不过,安倍再度就任日本首相后,日元受货币超宽松预期影响而大幅贬值,截至2013年4月2日,日元对美元收盘至93.35,较2012年末贬值7.65%。
政策效果欠佳的技术性原因
实践证明,日本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陷入了“流动性陷阱”。当经济陷入“流动性陷阱”后,由于经济停滞,产出水平和效率都趋于下降,人们则对未来更加缺乏“信心”,并减少消费和投资,最终使经济更为紧缩。导致日本陷入“流动性陷阱”的成因相当复杂,其中的深层次原因包括经济增长方式和财政金融体制无法与时俱进、人口老龄化、社会氛围日趋保守僵化和企业创新能力萎缩等,这些结构性问题绝非简单地加大货币供应量就可解决。除以上结构性原因外,技术层面的原因也不可忽视。
金融机构放贷能力和意愿不足。体现在三方面:一是20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的大多数金融机构背负了大量不良贷款,银行业不良贷款率在2001年达到8.4%,之后虽不断下降,但2004年依然达4%。金融机构为防止不良贷款再度恶化,增加了贷款损失准备金的预提。二是金融机构自身在日本经济泡沫时期也投资了部分房地产、股票等资产,泡沫破裂后,所购资产大幅缩水,造成自身也面临偿债的资金需求。三是出于对交易对手风险的担忧而惜贷。
实体企业因负债而借贷意愿不足。日本经济泡沫破灭后,很多实体企业深陷其中,资产价值猛降,债务负担大增,债台高筑的企业对零利率“视而不见”,再度向银行借贷和增加自身负债的意愿大幅减少。尽管私人部门到2005年已经修复了大部分资产负债表,但依然存在严重的对债务风险的厌恶情绪。根据历年日本“短观调查”的数据,1990年至2012年的92个季度中,金融机构向所有企业的“贷款倾向”有25个季度处于负值状态,而同期,企业从金融机构贷款有62个季度呈现同比负增长。由此可见,实体企业不愿借贷的情绪比金融机构惜贷的情绪要严重。
日元的“套利交易”。日本央行零利率政策使本国投资者因国内市场收益率过低而将资金投入其他市场,跨国投资者则通过购买日本国债,并以其为抵押,向日本的投资银行以五倍以上的杠杆进行融资,借入日元,卖出后兑换成美元或欧元,并投资到境外的高收益产品,如股市或高收益债券,从而以低融资成本进行投资。这种套利交易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日本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削弱了本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效果。
启示
从日本央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的历程中可以总结相关经验和教训,从而能够更好地认识货币宽松政策的传导机制、效果及其局限。
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对刺激经济长期增长作用有限。超宽松货币政策只是通过消除不确定性和缓解流动性压力的方式,为经济活动提供了一个相对温和并有利经营的环境,但并不能直接拉动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增长最终还是要依靠技术进步推动的投资和消费驱动。当前,美欧日等发达经济体面临债务高企、经济动能不足等问题,新兴经济体则面临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等问题,均需将经济体制改革、提升核心竞争力作为首要任务,而要求货币当局过度发行货币的举措无异舍本逐末。
零利率和量化宽松政策未能完全有效恢复信贷市场的融资功能。20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大多数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都深受债务风险其害,即使债务已经偿清,也不惜“矫枉过正”,尽量避免再度负债。因此,日本央行无论实行零利率还是量化宽松措施,都难以对私人部门的信贷产生显著影响,进而造成日本量化宽松的大部分资金在财政金融领域内循环的局面。因此,各国货币当局为恢复信贷市场的繁荣而采取措施时,需将向金融机构注入流动性与协调政府相关部门提升实体经济借贷意愿相结合,只有如此,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才有可能重新发挥作用。
宽松货币政策范文6
关键词: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实质;影响
作者简介:谢兰璋(1974-),男,湖北武汉人,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国际金融和贸易。
中图分类号:F820.1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3.44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3-105-02
进入2013年,美国继续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伯克南在今年3月份第一次新闻会上重申,维持现行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不变,以刺激国内经济和促进就业增长。对于什么时间结束该政策的提问,他并未给出明确答复。专家指出,美国这一政策的继续实施,必然导致美元进一步超发,其过度流动性会加剧世界其他国家通胀风险。我国经济也会受到这一政策的影响,并可能导致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一、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
量化宽松主要是指一国央行在实行零利率(或近似零利率)政策后,通过购买国债,增加基础货币供应,向市场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干预方式,以鼓励借贷和支出,这就是间接增印钞票。一般情况下,央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操作,通过购买短期债券进行微调,可将利率调至既定目标利率水平。量化宽松则不同,其调控目标为锁定长期的超低利率,央行持续向银行体系注入流动性,向市场大量投放货币。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为促进美国国内经济复苏和提振实体经济、应对国内通货紧缩以及拉低实际利率、提升国内消费水平而采取的政策。
由于美元是国际储备货币,美国是储备货币发行国,美联储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在有利于美国经济的同时,实际上是在向全世界增发货币。大量印钞不仅没有引起美国国内的物价上涨,还通过大量进口获取他国的实际资源,将通胀风险转移到了向美国出口的国家。同时,由于货币超发导致美元贬值,从而缩减了美国的债务。从这个角度看,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就是向世界经济“注水”,输送流动性。用美国人自己的话来说,“美元是我们的货币,却是你们的问题。”
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一)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
一方面,由于世界主要大宗商品(譬如铁矿石、石油、金属、粮食)基本上是以美元计价的,美国金融机构控制的金融期货交易所决定着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中国只是被动的价格接受者。美国量化宽松政策会刺激大宗商品价格的上涨,我国作为大宗商品的进口大国,势必会受到大宗进口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面临输入型通胀的压力。美国量化宽松造成全球通胀或勾结资源垄断者提高价格,可以瞬间让我国付出天文数字的惨重代价。实证研究表明,我国60%的物价上涨是国际价格上涨造成的。一旦进口商品的价格大幅上涨,我国就会面对巨大的输入性通胀压力。在此情况下,尽管我国国内需要货币政策刺激宏观经济,我国央行也不敢贸然放松货币。
另一方面,由于量化宽松使得美国经济复苏,这客观上会给我国带来更多的贸易顺差,从而导致外汇储备增加。而我国央行承担着人民币汇率稳定的责任,购买外汇储备成为人民币投放的主要渠道。这就会导致更多的人民币投放,增加流通中的人民币数量。因此,加大力度冲销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溢出效应,防止货币增加超过实体经济需求,控制好货币数量仍然是我国央行首选的应对目标。
可见,我国的货币政策如何实施还要看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是受制于人的,这无疑增加了我国货币政策实施的难度。
(二)对我国金融市场的冲击加大
美国的量化宽松政策使美元保持低利率,并继续贬值,这使得美元持有者规避美元汇率风险的意识不断加强。美元持有者通常会采取行动,将美元兑换成其他有升值趋势的货币,例如日元、人民币,然后进行货币市场或者资本市场投资。
由于我国经济增长明显而且有人民币升值的预期,美元热钱就会大量进入我国金融市场。按照常用的计算热钱的方法,即“在国家外汇储备增加额中,减去贸易顺差额和实际利用外国直接投资额”来估算,我国自2008年美国实施首轮量化宽松政策以来,热钱规模不断扩大。大规模的热钱流入将加剧国内流动性过剩的局面,容易导致资产市场大起大落,从而影响我国金融市场的稳定。大量热钱流入房地产和其他资产市场,加剧我国房地产市场调控难度,并有进一步恶化资产价格泡沫之可能。
(三)导致我国实际资源的流出
前面说过,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就是“损人利己”, 美国量化宽松在刺激本国经济的同时,还能从他国获得大量利益。美国主要是靠消费来拉动经济的,当他们的消费超过生产时,就要从其他国家大量进口。美国的量化宽松必然会增发美元,以拉动消费刺激需求。
美国从我国进口商品,付出的是增发的成本几乎为零的美元,获取的是我国生产的实际资源。我国向美国虽然出口增加,但同时损失也很大,自己辛辛苦苦生产出来的商品供给美国,自己却换回一堆纸——美元。我国的央行还要加大货币投放量来回收这些美元,从而造成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四)使我国外汇储备大量缩水
我国外汇储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约占70%左右,以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为主要形式。美国实施量化宽松使美元贬值,我国外汇储备就会大幅缩水。此外,中国外汇储备还要别无选择地投入到美国金融市场。美国政府和公司发行低利率的债券筹资,使我国持有的大量美国国债因为其价格下跌而蒙受损失的同时,再回收投入到中国市场赚取高额收益,等于是拿中国人的储蓄去赚高额利润。因此,有人把美国形容为全球“超级商业银行、超级投资银行、超级对冲基金、超级私募基金”集于一身。
可见,美国量化宽松造成全球通胀,中国的外汇储备资产原本是要去购买石油和其他资源产品的,全球通胀大幅度降低了中国外汇储备的购买力;美元相对本币或其他货币贬值,都会让中国外汇储备蒙受损失。
(五)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
量化宽松政策的推出,使得美元贬值,必然造成外币对美元升值的压力。有专家分析过,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的主要目的是迫使美元汇率走弱或不断贬值,希望借此刺激美国的出口增长。原因很简单:美国反复要求人民币大幅度快速升值,中国却坚持缓慢升值或不升值。无奈之下,美联储只好搞量化宽松政策,让美元主动贬值或维持弱势,间接迫使人民币升值或维持强势。
人民币升值后,由于套利的目的,热钱大量流入我国,人民币必将面临进一步升值的压力。在美国推出第三轮量化宽松政策(QE3)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结束了此前双向波动的局面,而出现接连“涨停”,特别是整个2012年11月,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升值110个基点,新一轮宽松政策将使人民币升值压力进一步加大。我们要从这个角度充分认清美联储量化宽松政策对我国经济金融的真正危害。
(六)给我国的就业带来压力
量化宽松政策必然会影响我国的出口,对出口型企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和影响,由人民币升值带来的企业成本上升和出口竞争力下降将是一个长期的问题。由于出口型企业的价格竞争力下降,企业倒闭现象增加,进而引发严重的失业问题。这又会使实体经济面临下滑的风险,导致对外资的吸引力下降,减少外商对我国的直接投资,这就直接减少了就业机会,给我国的就业带来压力。
(七)深刻影响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长期以来,我国的对外贸易增长属于粗放型、资源型、劳动密集型增长的模式,量大价低,利润率极低,对世界资源的依赖性强,高速的出口增长依靠的是资源的极度利用和廉价的劳动力,这种模式无疑是美国等国家对我国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诱因之一。而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施,在美元贬值和人民币升值的双重压力下,我国的出口企业为了生存与发展必将会尽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通过依靠技术进步来不断提高产品的附加价值,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由于量化宽松导致人民币升值,我国出口的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竞争优势逐渐削弱,今后需要主动转移或淘汰低附加值出口加工产品,鼓励发展高端出口产品,增强人民币升值预期下的出口竞争力。同时,还要尽快改变依赖出口拉动经济的增长方式,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势必提高。在稳定外需的前提下,要抓住时机把国内市场做大,以保持我国经济稳步增长的势头。
参考文献:
[1] 李翀.论美国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及其效应[J].学术研究,2011,(02).
[2] 何正全.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分析[J].财经科学,2012,(10).
[3] 贺勤超.美国量化宽松政策的分析[J].时代金融(中旬),2012,(12).
[4] 董艳丽.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对中国经济影响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3,(01).
[5] 李娅、温连青.对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经济学分析[J].金融教学与改革,2011,(02).
[6] 张欣.浅议美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对策[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