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大陆漂移说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大陆漂移说范文1
对于你来说,地球是家园,美丽的家园,也是你的宇宙的中心。对于臭臭的外星人来说,地球只是悬挂在广袤而漆黑的太空之中的一个极小的蓝色圆点。我猜中了你的位子,不,位置,对吧?事实上,地球是围绕太阳不停地旋转的八颗行星(行星是由岩石和气体组成的球)之一。用科学家的话说,我们所在的这点儿空间叫作太阳系,它是由太阳、行星、卫星和其他一些天体组成的。
想象过有一天能到这个世界之外去度假吗?为什么不到另一个行星上休闲一下?是不是在犹豫挑选哪个可怕的行星?
可怕的假日指南
行星
水星:对那些疯狂的太阳崇拜者来说,水星可能就是为他们准备的。它离太阳近得可怕,白天温度可达427摄氏度!
金星:只推荐给那些最坚强勇敢的游客。金星的大气层是致命的毒气,它的压力也太大了,会瞬间把你拍扁!
地球:如果你恰好是人类,来地球就再完美不过了。事实上,它是唯一拥有适宜的空气和水的行星。
火星:它的绰号是“红色星球”,因其可爱的粉红色风景而闻名。麻烦在于,你看过几百块布满尘土的红色石头之后,就没有别的啥风景好看了。
木星:在木星上有很多风景可看,它的个头比地球大1300多倍呢。不幸的是,它没有可以让人立足的固体表面—它就是个巨大的气体球。
土星:土星也是个古老的大气包,但它那迷人的光环值得一观。每道环都是由千万个闪亮的冰粒和石块组成的。
天王星:你会很容易认出这颗特别的行星,因为它绿油油的,这种颜色来自它糟糕的大气层中发霉的甲烷气体。
海王星:海王星是我们手册上的新成员,它直到1846年才被发现。它表面咆哮的风速度达到2000千米/小时,天气一定糟透了。
万物之由来
那么,太阳系是从哪里来的?地球又是怎么形成的?这些事情实在是太久远了,没有人知道究竟。就连旺达那聪明绝顶的克利夫舅舅都没那么老呢。那些心不在焉的科学家认为可能是这样的:
美丽的太阳系
可怕的世界档案
从太空中看地球是蓝色的,因为它表面的三分之二被海洋覆盖。
要是在海王星上,你等待生日蛋糕可得有足够的耐心,那里的一年等于地球上的164年!
你更得庆幸自己没在金星上上学,那里的一天就相当于地球上的243天哪!
经历了险象环生的太空历险之后,你还是得咚的一下掉到地球上来。你可能觉得地球只是一坨很乏味的坚固石头,不过扒开地球表面往里看,样子就大不一样啦!在地下,有着各种各样炎热而不稳定的东西,你平常是看不到的。幸好,我们成功地掌握了透视方法来为你展示地球内部的真实样子。让我们跟着克利夫舅舅深入探察一番吧……
地球透视
疯狂地壳拼图
假想有一个巨大的煮熟的鸡蛋,蛋壳被你用勺子敲碎了,假想这个鸡蛋就是地球(对,你要发挥一下想象力)。地球地壳(蛋壳)碎成了七大块(和很多小块儿),我们称之为板块。这种板块是浮在地幔上的固体岩石板。旺达和帕克正好有一张地壳板块拼图可以帮你了解这些板块。
问倒老师
以下哪种不属于岩石?
a) 沉积岩 b)岩浆岩 c) 蠢材
答案:c 你可能会悄悄地用蠢材形容地理老师,另外两个选项都是岩石的种类。沉积岩是由碎砂石和海洋生物遗体堆积形成的。岩浆岩是火山喷发形成的。(还有一种岩石称为变质岩,它是由沉积岩和岩浆岩经过高温或压力变质形成的。)
可怕的世界档案
地球不是完美的球体。它的顶部和底部扁平,中间稍稍凸出,就像一个被压扁的西红柿。
你要用超级大的磅秤给地球称体重。科学家们估计我们的地球重达60万亿亿吨。
漂移的大陆
还记得疯狂的地壳拼图吗?虽然地壳板块看上去非常坚固,但实际上它们一直都在你脚下不停地移动,在炙热黏稠的岩浆上漂移。你说什么?别急,你不会漂走的。板块通常移动得很慢,人们根本注意不到它的移动。
漂移的故事
提出大陆漂移说的是来自德国的地理学家阿尔弗雷德·魏格纳。观察力敏锐的他发现南美洲的东海岸线与非洲南部的西海岸线惊人地吻合,就像是两块分开的拼图。阿尔弗雷德猜想这两块大陆曾经连在一起过,漂移分开是后来才发生的!这太可怕了。
现在请帕克来告诉你今天的大陆是如何形成的:
2.5亿年前
所有的大陆都连在一起,叫作泛大陆(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意思是“全部的陆地”)。围绕着这块巨大陆地的是一片巨大的海洋,叫作泛大洋(这个词在古希腊语中的意思是“全部的海洋”)。
2亿年前
泛大陆分裂成两块,图中下面的那块叫作冈瓦纳大陆,上面的那块叫作劳亚大陆。
1.35亿年前
巨大的冈瓦纳大陆分裂成为非洲板块和南美洲板块,中间被大西洋隔开,印度板块也开始脱离,向北边的欧亚板块漂去。
400万年前
澳大利亚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分离。北美洲板块离开欧洲板块向西边漂移,留下格陵兰一座孤岛。
连推带挤
不幸的是当时没人愿意相信阿尔弗雷德的理论,他的理论被认为是胡言乱语,招来了不少地理学家的嘲笑。直到20世纪60年代,海洋学家﹡们开展了深海探索,才证明阿尔弗雷德的理论是正确的。下面就是他们的重大发现:
重点笔记1
在有的地方,两块海床板块分离时,炙热的岩浆从裂缝中涌出。岩浆遇到海水就会被冷却成为坚硬的岩石……成为海床的全新组成部分。这样,海底不断地扩张,使板块不断分离。很厉害,是不是?不过地球为什么没随着岩石的增多而变得更大呢?嗯,这是个谜题啊。
注意:要继续研究这一点。
重点笔记2
哇哈哈!找到答案啦,我们真是太聪明了。还记得前面提到的海底扩张吗?人们发现在有的地方,板块不是相互分离,而是发生了碰撞。碰撞使得部分岩石熔化,重新回到地球内部。而大陆也相互靠近了。你猜结果怎样?正好和扩张相互平衡,所以地球始终保持着原来的个头。这简直不可思议,你说呢?
可怕的世界档案
地理学家称大陆漂移说为“板块构造学说”。“构造”这个词来自古希腊语,原意为建造。
煤是大陆漂移的另一条关键性证据。在冰冷的南极洲,人们也发现了煤,说明那里曾经温暖而湿润。因为只有炎热的热带森林才能够形成煤。
阿尔弗雷德是在格陵兰岛度假的时候提出了大陆漂移说,他是在观察冰山漂移时得到的灵感。
大陆漂移说范文2
1 剔除无效信息
学生收集到信息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剔除对假说没有任何证明作用的信息,这是对信息去伪存真,逐步提炼出证据的过程。
1.1剔除虚假信息
证据首先应该是事实,在科学课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剔除虚假信息。在观察西瓜活动(每个小组的桌上放了一个完整的西瓜)后。
师:通过观察,你得到了什么信息?
生:西瓜是绿色的。
生:西瓜里面是红色的,西瓜里面有很多西瓜籽。
生:西瓜软的里面烂了。
生:西瓜上有一根柄。
生:这个西瓜很甜,很好吃。
在学生对整个西瓜观察后,收集到很多的信息,其中有一些是事实性信息,有一些是非事实性信息。学生收集到的非事实信息往往来自这样几个方面:一是把以往的经验当成事实。例如,“西瓜里面是红色的,西瓜里面有很多西瓜籽”,就是来自学生对以往观察西瓜得到的经验。在上述活动中,教师特意选择了瓤是黄色的无籽西瓜,在学生提出信息后,教师及时的将西瓜切开,引导学生观察,使学生意识到经验不等于事实。二是把推测当成事实。譬如“西瓜软的里面烂了”,就是学生用手按后推测得到的信息,经过进一步的观察后,发现软的地方并没有烂,可能跟运输刚刚压了有关。三是把自己的想象当成事实。“这个西瓜很甜,很好吃”是人的想象,不同的人或许有不同的感受,这种想象或感受是主观的,不是客观的事实。四是观察得到的信息也不全是事实,还要经过大脑的分析过滤。譬如同一个人穿上横纹的衣服,马上觉得他胖了;穿上竖纹的衣服,马上又觉得他变瘦了。这不是事实,是错觉。五是要检验信息的真实性。
表1是一组学生测量学校操场阳光下的气温记录。
在这组数据中,“24℃”与其他数据存在明显差别。教师有必要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并且进行检验。检验一般可以采用严格按照科学程序再重新测量一次的办法进行。通过重新做一次,可以达到去除虚假信息,保留真实信息的目的。
1.2剔除无效的事实性信息
在众多的事实性信息中,有一些事实性信息对假说不具有任何的证明效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及时剔除。在《各种各样的叶》一课中,提到“我们捡到各种各样的落叶,我们观察到了什么,才说它们是同一种(植物的)叶?”学生们提出自己的判断和依据:有的认为颜色相同的是同一种叶,有的认为大小相同的是同一种叶,还有的认为叶形、叶的构成(是否是由叶片和叶柄构成)、叶缘的形状或者叶脉的形状是否相同可以作为判断是否是同一种叶的证据。上述的判断是否是同一种叶的证据从单一的一条看,颜色是对证明假说不具有效力的事实性信息,因为同一种叶的颜色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如嫩叶和老叶一般就存在颜色变化),而不同种叶也可能存在相同的颜色(如可能都是绿色);同理,叶的大小也是如此。
2 提炼有效证据
在众多的事实性信息中,有一些事实性信息对证明假说具有一定的效力,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的将这些事实性信息提炼成有效证据。在有效证据中,有些是属于定性的证据,有些是属于定量的证据,这些证据能够从不同的角度对假说进行证实或证伪。证据的证明效力是有高低的,在科学探究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提炼证据,寻找高效力证据,以提高假说的可信度,最终形成科学概念。
2.1低效力证据
在上述判断是否是同一种叶子的过程中,用相同的叶脉形状作为判断是否是同一种叶的证据,有一定的证明效力,因为同一种叶的叶脉形状一般都是属于同一种类型(如都是网状脉),从这个角度看,叶形相同或者叶的构成相同、或者叶缘形状相同都可以作为判断两片叶子是否是同一种叶的有一定效力的证据。同时,我们应该看到,这种证明效力是不高的,因为不同种叶之间叶脉相同的例子还相当多。叶形相同或者叶的构成相同、或者叶缘形状相同作为证据时也同样存在这样的情况。因而,单一的某一点相同,并不足以证实这几片叶子就是同种植物的叶。
2.2高效力证据
2.2.1提高定量证据的精确度
精确性是反映证据质量的一个要素,一个精确性程度高的证据能比一个精确性程度低的证据对假说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持。在科学课中,收集到的用来定量的证据由于种种原因往往存在着误差,这种误差不仅影响着最后的科学解释,同时对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养成也是不利的,因此我们要尽可能的消除这种影响误差的因素,力求取得更为精确的证据。于是,精确性对证据确认的影响表现为:越是精确的事实陈述越容易被确认为证据,越是精确的事实陈述会被确认为是越强的证据。
在《机械钟摆》一课中,学生需要观测摆在15s中摆动的次数。为了得到比较精确的实验数据,教师应引导学生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要确定测量摆摆动一次的正确方法;二是要求测量小组的成员必须要默契配合;三是要确定计时从哪里开始,哪里结束;四是要合理增加摆摆动的次数,延长摆动时间,通过求平均数的方法提高测到的摆摆一次所需时间的精确度;五是要重复做几次,再求平均数。
2.2.2证据链
假说的确证不仅取决于证据的数量,还取决于支持假说的证据的多样性。一般来说,支持假说的证据的种类越多样,假说得到的确证程度就越高。正如亨普尔所言:“如果先前的事例均是通过同一类型的检验取得的,而新的发现则是不同种类的检验的结果,那么对假说的确证可以有重大的提高。(证据的)种类越是多样,给予的支持就越强。”因此,教师要可以引导学生寻找较多的证据,并组成适当的证据链,达到提高证据证明效力的目的。
在小学科学课中,往往采用从同一个观察或实验中取得的多个证据组成证据链的方法来加强证明假说的效力。选用的证据越多,往往证明效力越高。例如,在上文判断是否是同一种叶子的过程中,把相同的叶脉形状、叶形、叶的构成、叶缘的形状作为单一证据呈现时,判断是否是同一种叶证明效力是不够的。但是,把它们组成一个证据链,两片叶子的叶形、叶的构成、叶缘的形状、叶脉的形状全部属于同一类,就可以证明两片叶子很可能是同一种叶。
在小学科学课中,有时也将不同观察或实验中取得的多个证据组成证据链的方法来加强证明假说的效力,这时,证明效力往往比从同一个实验取得证据组成的证据链证明效力更高。
例如,“大陆漂移说”是近代德国学者魏格纳提出的,围绕着大陆漂移的中心假说,魏格纳曾列举支持这一假说的来自不同证据源的证据:
――各个大陆块可以像拼版玩具那样拼合起来,大陆块边缘之间的吻合程度是非常高的。这是大陆漂移的几何(形状)拼合证据。
――大西洋两岸以及印度洋两岸彼此相对地区的地层构造是相同的。这是大陆漂移的地质证据。
――大西洋两岸的古生物种(植物化石与动物化石)几乎完全相同,还有大量的古生物种属(化石)是两个大陆都相同的。这是大陆漂移的古生物证据。
――留在岩层中的痕迹表明,在3.5亿年前到
2.5亿年之间,今天的北极地区曾经一度是气候很热的沙漠,而今天的赤道地区曾经为冰川所覆盖,这些陆块古时所处气候带与今日的气候带恰恰相反。这是大陆漂移的古气候证据。
此外,魏格纳还曾根据大陆漂移的设想,成功地预言了大西洋两岸的距离正在逐渐增大;格陵兰岛由于继续向西移动,与格林威治之间的经度距离正在逐渐增大等事实。
人们还曾根据大陆漂移说推断出未知河床的所在地。如在西非发现金刚石的矿床,可以推知在南美洲的东南部,即能够和西非拼合的地区也有同样的金刚石矿床。这是在实践中可以检验的事实,这是事实中的证据。正是因为“大陆漂移说”受到来自多个证据源的证据证实,才使这一假说得到人们的广泛支持。
2.2.3关键证据
关键证据在证明假说过程中能够起到一锤定音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形成努力寻找关键证据的意识。在上文提到判断是否是同一种叶的证据中,用相同的叶脉形状、叶形、叶的构成、叶缘的形状组成一个证据链还不足以证明两片叶子就是同一种叶。在众多的植物中,也有不同种叶的叶形、叶的构成、叶缘的形状、叶脉的形状全部属于同一类的可能,同一种植物的叶的叶形、叶脉、叶缘也有不一样的情况,如被誉为“沙漠的脊梁”的胡杨,同一株树的叶子叶形就可能有披针形、线状披针形、卵形、扁卵形、肾形等多种形状,叶缘也有全缘、疏生锯齿、缺刻等形状。那么,有没有判定是否是同一种叶的关键证据呢?假如我们能够找出两片叶子是属于同一条枝条的证据,那么就可以判断它们是同一种叶。在这里,生长在同一条枝条上就是证实同一种叶的关键证据。
大陆漂移说范文3
要揭开特提斯的面纱,就要研究海陆变迁。
维也纳学派利用海洋沉积物及所存化石恢复古海洋的面貌,追索全球海陆的变迁。休斯总其大成,提出了特提斯海的命题,开启了地学研究的新篇章。
大陆和大洋有不同的地质结构。大陆地壳厚,一般有30多千米,各地组成并不均匀,平均成分大致与花岗闪长岩相似。洋壳极薄,厚度在2千米~11千米,主要由镁铁质火成岩,即玄武岩和辉长岩组成,上面有很薄的深海沉积物覆盖。大陆边缘的海基本上具有大陆地壳构成的大陆棚,如黄海、东海等,直到过了日本海沟和马里亚纳海沟,到达太平洋深海盆地,那里的地壳才真正是大洋地壳。
特提斯海地壳的主体应该是具有洋壳的深海盆地,它的边缘海及和它相通的浅海大多是陆壳基础上的海盆。但是,在海陆变迁中,洋壳很难保存下来。现在,多数地质学家认为,由海洋玄武岩及与其相伴生的镁铁质岩石,以及深海沉积物如放射虫硅质岩构成的蛇绿岩是消亡了的海洋地壳的残余。如果某处存在蛇绿岩,便可推测该外曾是古代深海洋。
特提斯海最初主要指距今2亿年~1.5亿年的侏罗纪的赤道海洋。随着研究的深入,特别是对深海沉积物的分析对比,休斯又把特提斯海的历史向前推进了好几千万年,认为三叠纪时就有了这样的海洋。1901年,他在名著《地球的面貌》中,又把特提斯海和冈瓦纳古陆联系起来。他写道:“冈瓦纳大陆的北界是中生代宽阔的海相沉积带,从整体上看,它必须被当作曾一度横贯当时存在的亚洲大陆的残余海来考虑。诺叶迈尔称之为‘中央地中海’,我们将在下文用特提斯海来叙述它。”这里,他点了冈瓦纳的名,又点了古亚洲的名。
冈瓦纳古陆是科学家对南半球原始古大陆的称谓,范围包括现代的南美洲、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以及亚洲的印度、阿拉伯等地区。冈瓦纳古陆在距今3.6亿年~2.5亿年的石炭纪至二叠纪时,由陆块相聚而组成,后来又逐渐解体。所以,即使休斯明白无误地指出特提斯海是“中生代”,即三叠纪以来的地貌,但因为和冈瓦纳挂了钩,似乎暗示它有更早的历史。在这方面,后来以斯蒂勒为代表的一派地学家走得很远。这是后话。 也许有好几个特提斯海
20世纪前半期,地质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地槽学说。有一派学者把特提斯看作复合地槽,认为它是从晚元古代(距今10亿年~5.7亿年)就已经存在的赤道地区深海槽,即地槽。地槽的地壳活动性很强,先是不断地强烈凹陷,成为古海洋中的槽地,储存了极厚的沉积物,后来又受到挤压,使里面的沉积物发生褶皱、断裂,最后地槽隆起成为山脉。古老的特提斯海,通过分阶段的凹陷和造山运动,逐步“固结”,丧失活动性,最终由地中海地槽变成了地中海山脉。
这一派研究者把特提斯海划分为阿森特特提斯(距今10亿年~5.7亿年)、加里东特提斯(距今5.7亿年~4亿年)、华力西特提斯(距今4亿年~2.5亿年)和尚未“固结”的新特提斯。特提斯海逐渐萎缩,但它在全球的位置基本没有什么变动。有的人把这种地球演化的观点称为固定论。
另外一派学者虽然也把特提斯看作地槽,但认为它是两个超级大陆之间的单一地槽。一个超级大陆就是上面提到的冈瓦纳古陆,另一个由北美洲和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块组成,位于北半球,称为劳亚古陆。他们推断的特提斯海形成的时间比休斯早,但比斯蒂勒晚得多,认为由晚古生代开始,即距今2.5亿年以前,但不早于距今4亿年。后来,由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的陆块向北运动,和劳亚古陆拼接,特提斯海消亡。这些学者相信大陆块体可以做长距离的移动,在移动过程中彼此有分有合,陆块分离形成海,陆块拼接则古海变山。所以,他们被称为活动论者。
在活动论者中,对研究特提斯海贡献最大的是阿尔冈。阿尔冈生活在瑞士,师从维也纳学派。瑞士是中立国家,因而他躲过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浩劫,成了维也纳学派的真传弟子。阿尔冈1924年发表的名作《亚洲大地构造》,对亚洲的地质构造演化做了深刻的分析,提出现代印度北缘曾存在过广阔的陆棚,它和冈瓦纳古陆北缘的其他陆棚,以及印度至澳大利亚之间的洋盆一起构成了特提斯海的南翼。后来,冈瓦纳和劳亚碰撞相接,特提斯消亡,印度北缘的陆棚俯冲插到之下。这种作用不但使地壳厚达70千米(双倍地壳),并由于均衡作用使隆起成为举世无双的高原,而且在亚洲广大地区引发一系列复杂的地质构造变动。他十分聪慧地把特提斯海的演化和青藏高原的隆升、亚洲地区的地壳变化联系在一起,将特提斯海研究的方向由欧洲引向亚洲,对后来的研究工作有着无法估量的影响。同时,阿尔冈也没有忘记欧洲。他更正了休斯把现代地中海看作特提斯的最后残余海的认识,指出了地中海是距今2900万年以来,由于地块旋转、彼此分离而新生的洋盆。
在阿尔冈的观点中,明显可以看出大陆漂移学说对他的影响。在当时,地学界的学术思想争执十分激烈。两种地球观的矛盾差不多到了互为仇人的地步。大陆漂移说一度被看成一种“异端”思想,它的主将魏格纳曾受到严厉的诘难。为了论证自己的学说观点,他42岁就献身于格陵兰的考察。直到20世纪中叶,大陆漂移说才逐步得到论证,并发展成为板块构造学说。这种天翻地覆的变化,正如地质对象本身的沧海桑田一样,都是十分壮观的“悲喜剧”。
魏格纳根据不多的地质证据,提出大陆漂移假说,后来人们根据他提出的论断,推断出特提斯海的面貌。但是,寻觅特提斯海的工作,时而让人喜悦,时而又令人困惑……
海洋也会冲入陆地
20世纪后半期可以说是海洋学发展最光辉的年代。海洋考察船、深海钻探船的航迹遍布全球海洋,新的发现层出不穷,令人目不暇接。其中,对海底磁异常的系统研究,发现了由于地磁场周期性倒转和地磁反向所形成的正、负相间的平行条带,以大洋中脊为轴线对称平行分布。这些异常条带的顺序和地磁年表基本一致,完全可以进行全球对比。这有力地论证了海底扩张学说。现在,大多数科学家都赞同海洋比大陆年轻得多的看法。在地壳之下的地幔中,存在热对流,在洋中脊之下,高温上升流使地幔物质不断侵入,形成新的洋壳,先前的洋壳被不断向外推移。当洋壳被推移到接近大陆时,因为受到阻挡而向下俯冲,再次下沉融于地幔,使地面上出现海沟和火山—岩浆(弧)带。
海底扩张理论使一度沉寂的大陆漂移说获得了新生。由魏格纳根据不多的地质证据建立的大陆漂移假说,以及后来由陆上古地磁研究得出的大西洋两岸的大陆不断分离的结论,得到了来自海洋的证据的支持。如此一来,因为海洋学,特别是古海洋学的兴起,地学家不再由“陆地沉入海中”去认识全球,而是由“海洋冲入陆地”去综观全球了。他们把地球上部看作几个巨大的岩石圈板块。它们之间或相互离散,产生海洋;或相互会聚,产生山脉和高原;当海陆相接,产生海沟和火山—岩浆带;它们之间也可以相互平移,则发生更为复杂的地质构造和大地震。这就是被誉为地球科学革命的活动论板块构造学说。
板块构造学说的出现,也给特提斯研究带来了新的理论背景和转机。首先,通过对印度洋海底磁异常的研究,得出印度半岛原来位于南半球的结论。它和冈瓦纳古陆的其他部分分离后,直到大约5000万年以前才和相互碰撞,使印度和之间的特提斯海消亡。后来,又进一步会聚挤压,形成了今日的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很多地质学家很快就把雅鲁藏布江一带的蛇绿岩看作特提斯海洋地壳的残片,相应地也找到了特提斯海两侧配套的海相沉积物,以及因特提斯海洋地壳向之下俯冲所产生的岩浆活动的证据。这些研究不但和板块构造学说理论合拍,而且也和休斯、阿尔冈的设想一致。
特提斯海的面纱似乎已被揭开,但是,故事远不止那样简单,科学研究的探索之路还长着呢。
因为板块构造学说允许把岩石圈板块的运动简化为球面几何学问题,布拉特率先以沿岸海底150米的等深线为大陆轮廓(包括了大陆棚),用计算机拼接大西洋四周的大陆,得出了彼此重叠或间隙都很小的一个完美的超级大陆。然而,在这个超级大陆的东边,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之间,出现了一个向东开口的喇叭形缺口。这个超级大陆和楔状古海湾意味着什么呢?
追溯地质史,当时不少地质学家得出结论,认为这个超级大陆就相当于魏格纳复原的大陆漂移前的“联合古陆”,楔状海湾应该是特提斯海。这正是距今2.5亿年到3亿多年前的地球面貌。
显然,这种复原和休斯的原意有很大的出入。如果古老的特提斯海消亡以后就形成了当今的阿尔卑斯和喜马拉雅山系,那么,在那里应该找得到代表那个时代的海洋残余物质,如古老的蛇绿岩,以及配套的深海到浅海沉积物等。但是,经过地质学家多次跋涉考察,在阿尔卑斯就是找不到早于2.5亿年前的、古老的特提斯海的踪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研究特提斯的科学家刚感到成功的喜悦,立刻又落入了困惑的深渊。
特提斯海似乎更加神秘了!
特提斯海有两个,一个新,一个旧
不仅如此,这一论断在亚洲地质研究中也遇到了麻烦。西亚和中亚的许多地块,都具有冈瓦纳古陆的特征。例如,中伊朗地块和阿拉伯地块关系密切,在古地理复原中都被安排在特提斯海以南,属于冈瓦纳古陆的一部分。但是,代表特提斯海洋地壳的蛇绿岩带等,在西亚和中亚地区一下子绕到了波斯湾北岸,把中伊朗地块等和包括阿拉伯地块在内的冈瓦纳古陆隔开了。换句话说,休斯等先驱者命名的经典特提斯海在这里不再位于冈瓦纳的北侧,而插到冈瓦纳内部了。
问题确实是复杂了。似乎到了这样的关键时刻:要么解决这些困惑,使特提斯的寻觅工作前进一大步,要么前功尽弃,重新开头。解决困惑的出路就在于在已知的特提斯海以北找到尚未被发现的、古老的蛇绿岩带。
科学家终于得到了美好的回报。地质学家斯托克林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在伊朗找到了突破口。他发现在中亚至少发育有两套蛇绿岩和深海沉积,并以此为界,自北而南把整个地区划分为三个部分。北区为古亚洲的南部边缘,经历了古亚洲的地质发展历史,中区和南区有相似之处,广泛出露了具有冈瓦纳古陆特征的古老岩系。但是,到了中生代,它们分道扬镳,中区地壳活动剧烈,南区仍保持相对稳定。中区成为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的陆块,南区成为冈瓦纳当时的北部边缘地区。南区和中区之间的蛇绿岩和深海沉积带时代较新,相当于阿尔卑斯和雅鲁藏布江的蛇绿岩带,代表了中生代的海洋环境,即休斯最早指出的特提斯海。然而,北区和中区之间,在伊朗西北部等地还发现了另外一套由时代较老的蛇绿岩和深海沉积物组成的带,代表了晚古生代的海洋环境,这是古老的特提斯海的踪迹。这样,中亚有了两套时代和地域都不相同的特提斯海的残片。斯托克林把中生代的海洋改称为新特提斯,将晚古生代的海洋命名为古特提斯。
随后,在西亚及相邻的南欧地区也有了新的进展。这个地区的北部是阳光明媚、景色宜人的黑海滨岸地区,远古神话中的基梅里人生活在这里的山水之间。休斯和随后的斯蒂勒等地质学家很早就注意到那里的中生代造山带,并又一次把神话故事和地质科学杂糅在一起,把这些造山带命名为基梅里造山带。
土耳其年轻的地质学家辛格受到斯托克林工作的启发和鼓舞,在考察基梅里造山带时从中发现了一系列代表古特提斯海的蛇绿岩和深海沉积物,情况和中亚惊人的相似:古特提斯海在北面、新特提斯海在南面,两者之间是从冈瓦纳古陆分离出来的大陆块。它和中伊朗相连,组成了长条状的微大陆。辛格推而广之,把这个中间微大陆命名为基梅里大陆。他又因势利导,总结了特提斯海的演化历史:
第一阶段,古生代,冈瓦纳古陆的北侧发育出了古特提斯海,它就是联合古陆向东开口的赤道海湾。
第二阶段,冈瓦纳北缘分裂出基梅里大陆。在它北移并做逆时针旋转时,一方面本身分解为数个碎块,陆续和劳亚古陆碰撞,使古特提斯海消亡,形成基梅里造山带;另一方面,在它的南侧和冈瓦纳古陆主体之间产生新的海洋,即新特提斯。
大陆漂移说范文4
我们参观了恐龙展,物种起源展和海洋生物展。最令我感兴趣的就属恐龙展了。
当我们进入恐龙展厅,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巨大的红铜色圆球,圆球上凹凸不平,仔细辨认,才发现那原来是远古时代的地球,上面一大片连在一起的凸起是大陆,这不禁让我想起了哥白尼的“大陆漂移说”。远古时代的大陆经过了数亿年地壳变动,才逐渐形成了现在的样子。
从地球旁边穿过,放眼望去,正前方是一幅巨大的恐龙骨架,四周是绘有恐龙的图片和文字说明。巨大的恐龙骨架周围和下面都是大小各不相同的恐龙骨架化石。那个巨大的恐龙,脖子长长的,在大厅里盘了起来,最前端有一个小脑袋探了出来,这就是迄今为止世界上最大的恐龙----马门溪龙。在马门溪龙的脚下趴着的有原角龙、驰龙等,紧挨着它们的有一只禽龙,它的两只前爪伸出,翘着那锋利的大拇指,好象在说:“你们如果有谁敢来侵犯我的话,这对大拇指会毫不留情地扎穿你们的脖子。”
从恐龙发展史的介绍上,我知道了恐龙从三叠纪晚期出现,到侏罗纪时期的繁荣昌盛,再到白垩纪晚期的灭绝。它们的灭绝,有的说是因为行星撞击地球,有的说是火山爆发恐龙的食物没有了,有的说是大陆漂移。恐龙真是一个奇妙的物种。
这个展厅也很奇妙,走着走着,旁边就会突然出现一个门,门里总能有一些奇妙的东西。穿过一个小门,里面露出一个洞口,我们还没进去,就听见一阵阵低沉的叫嚣声,进去一看,原来里边是一个恐龙公园,有一些仿真的机器恐龙。我最先看到的,是一只暴龙,嘴里叼着一只小恐龙,头左右晃着,嘴一张一合,仿佛在耀武扬威。在这块恐龙“战场”的旁边,有一只三角龙,不停地转着脖子,晃着头上三个利剑一般的长角,很平静的观看着这场争斗,虽然仿真的恐龙做得很粗糙,但是仍然很有意思。
恐龙公园里还有一个小平台,上面有两个恐龙头,上去一看,原来是一个小游乐项目,名字叫“以恐龙的眼睛看世界”,我凑上去,眼睛贴在恐龙头后面的观察孔,哇噻,太有意思了,两只眼睛看到的是两边不同的景色。在这个小平台上还有一个制作恐龙纪念币的地方,我也做了一个三角龙的纪念币。我先把一枚没有图案的椭圆形硬币掷进机器,然后转动机器旁边的手柄,转了几下,只听“当”一声脆响,三角龙的纪念币就出来了,图案真的很逼真,我很喜欢。
大陆漂移说范文5
【关键词】 “学案导学” 热点材料 补充学案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在我校已经开始实施有很长时间多了,“学案导学”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它旨在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教学效益。现在大多数教师的课堂都是以学生学会学习为宗旨,以学案为依托,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实现学生的自学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在这里,要保证“学案导学”教学的效果,学案的设计就是至关重要的,下面就从我个人开始着手使用以及在使用过程中的思考简要谈谈对如何做高质量的学案的认识,与大家共勉。
由于课型、学科不同,学案的环节也相应存在着不同,但是我认为作为学案,就应该是教材和其他教学资料的补充,所以不应该重复设置内容,而应该把一些密切联系实际的热点材料进行补充,这一方面能将课本深奥的知识给学生以形象的展示,另一方面也能使学生从高一就开始接触实际,从而有利于增强学生对现实的把握,不至于在高三时才恶补时事,还能引导学生关注现实,这也正是政治课教学的精髓所在。下面是我做的一个高三复习课的补充学案:
认识论补充学案:
第一部分:知识点简述
关键词:实践、认识、真理
主要知识:实践的特征、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重点)、真理的特征、认识的特征(重点)。
第二部分:材料补充
沙漠里的低碳实践者李京陆(2010,1)
2003年,经过考察,李京陆就发现治沙产业大有可为,内蒙古沙漠的条件得天独厚,具有三大优势,第一是沙漠有水,可以生长植物。第二是沙漠地区人均土地很多,农区的人均土地不到1亩,而在这里竟然高达1500亩。第三是这个项目与我国的林业政策相得益彰。
“研究来研究去”后,李京陆决定种杨树。说干就干。推土机、打井机、测量仪一起上。杨树苗一卡车一卡车的运,忙活了一个月。在承包的3万亩沙地上种下了3万棵杨树,投资400多万。不到1个月,绿油油的树叶长出来了,李京陆心里那个美。
只可惜高兴得太早。一年后,八成的树都死了。这让李京陆结结实实地栽了个大跟头,几百万打了水漂。是放弃还是继续?就在进退维谷的时候,李京陆听说了一个绿化了几万亩沙漠的治沙英雄的故事。他马上丢下工地的残局,钻进沙漠深处找到了那个叫乌日根达赖的小伙子。乌日告诉他,要想治沙,杨树肯定不行,最好是种沙柳。
“沙漠里头物竞天择的是什么?最顺溜的是什么?沙生灌木。灌木种类有很多,沙柳是其中之一。它们是治沙的先锋植物,固沙的,先种它,沙子不动了,有一定的雨水量,才能长出草来。”李京陆说。
他开始研究沙生灌木的投入产出性。结果发现,沙柳在这个地方长得很好,也很多,而且种植成本特别低,一亩只要一两百块钱。当地这么多年也有些利用沙生灌木造纸造板的小企业,只是这些产业在可持续发展方面都经不起推敲。造纸直接污染了沙漠的地下水,造板虽然对沙漠本身污染不大,但由于沙生灌木的木质层次比较低,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甲醛,容易对消费者造成二次污染。
在2005年的一次会议上,清华大学的一位教授给李京陆讲了一个英国小区用树叶和树枝发电的故事,他恍然大悟,原来灌木可以用作生物质发电。
回到内蒙古,李京陆委托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和西安热工院对沙柳、红柳、旱柳、杨柴、柠条、花棒等近10种沙生灌木或植物进行热化学全分析,结果令人吃惊:每公斤沙柳的低位热值4200大卡,高位4500大卡――比很多次煤热值还要高。拿到数据后。李京陆眼中的沙漠已经变成一片充满希望的“绿色煤田”。
历经千辛万苦,生物发电项目终于立起来了,沙柳产业形成了,居住在沙漠边缘的农牧民积极种植,既能治理沙漠,又能提高收入,可谓一举两得,目前已经有7000多农牧民因此受惠。
生物质热电厂投入运行后,从这里并入主电网,一年的发电量可以达到1.8到2.1亿度。按照一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它应该能供应4个100万平方米的小区,也就是400万平米的城市住宅的供电量。李京陆历时300天,行程数万里,遍访专家贤者,使得内蒙古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成为全球首家开发绿电、富民治沙示范项目。
企业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进行捕获压缩装瓶,已向附近一家螺旋藻生产企业出售3万吨,还在自己建设年1000吨螺旋藻的生产能力,延伸下游产品等。种植的沙生灌木可以固碳,烟气排放的二氧化硫每立方米只有50mg,只相当于生物质电厂国家标准的八分之一;每立方米氧化氮含量为25mg,只相当于国际标准的十八分之一。
据统计,毛乌素生物质热电厂已经投资、建设、运营沙生灌木能源林自由基地60万亩,热电厂投产后,每年可消耗沙柳20万吨,带动治理荒漠20万亩。在毛乌素沙地上已经形成了生物质种植、管护、平茬、储运、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链,为社会提供了近7000个就业岗位,仅收购原料一项,每年就能为农牧民增收7000多万元。
结合材料进行基本的复习,请结合材料复习巩固以下知识点:
1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
1.1 什么是实践?
1.1.1 实践的含义:
1.1.2 实践的基本特征:
1.1.3 实践的前两个特征分别在实践问题上贯彻了哪些哲学思想,二者是什么关系?
1.1.4 实践的三个特征的统一体现了什么?
1.1.5 实践的基本形式:
1.2 实践与认识的辨证关系(请结合材料具体阐述)
1.2.1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1.2.2 认识的反作用(认识指导实践)
2 真理及其发展规律
2.1 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
2.1.1 真理的绝对性:①真理的客观性;②真理的唯一性
2.1.2 真理的相对性:①真理是有条件的;②真理是具体的。
2.2 追求真理是一个过程:认识的发展(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2.2.1 认识具有反复性:
2.2.2 认识具有无限性:
2.2.3 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表明:
3 请总结
3.1 实践和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3.2 真理的条件性和具体性原理及方法论。
3.3 真理客观性原理及方法论。
3.4 认识过程反复性、无限性和上升性原理及方法论(重点)。
第三部分:高考题实战
1.(2010全国卷1、江西卷、湖北卷)1912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说,否定了前人的大陆均衡说、陆桥说,却被大多数学者斥为“荒诞的怪论”。20世纪50年代,支持大陆漂移说的新证据越来越多,大陆漂移说重新活跃起来。在此基础上,科学家通过进一步探讨,创立了后来成为主流的海底扩张说和板块构造说。人们对大陆漂移说认识的转变佐证了?①认识具有反复性,人们追求真理的过程总是曲折的;②认识具有无限性,人们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过程;③认识具有创新性,认识的进步以已有理论为前提;④认识具有相对性,任何真理性认识都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
2.(2010江苏卷)下列与“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哲理相同的是
A.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B.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C. 与之山中事,需问打樵人;D.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3.(2010四川卷)早在1898年,就有科学家指出,燃烧煤炭和石油产生的二氧化碳将导致地球变暖。随后,人类为防止地球变暖进行了漫长的探究和实践。时至2009年,大气中二氧化碳已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升至390ppm,然而在哥本哈根会议上,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仍然认识不一。人类对气候的认识,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材料体现的哲理有?①世界是复杂的和不断运动变化的,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②认识总是要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人的认识具有反复性;③认识是一个圆圈式的循环往复过程,人的认识具有规律性;④本质的暴露和展开有个过程,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4.(2010新课标卷)木星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人们对它充满无限遐想。为了解木星的形成、进化和结构等,在最新航天科技的支持下,美国预计于2011年8月发射新的木星探测器“朱诺”。对木星的科学探测活动将进一步佐证:①人类的好奇、兴趣和遐想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直接动力;②现代科技和探测手段的发展推动有关木星认识的深化发展;③实践发展提出的客观需要是推进有关木星认识的根本动力;④严密的逻辑和精心的准备能确保木星探测实践的如期成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5.(2010北京卷)徐悲鸿偏爱画马,听马蹄得得,看马迎风奔驰,他觉得是一种精神享受,心仿佛在和马一同驰骋。这表明,作为对世界的一种反映形式的艺术作品:
A.受到艺术家生活环境的深刻影响;B.源自于艺术家的技艺和艺术天分;C.离不开艺术家的生活感悟和情感;D.取决于艺术家的执着努力和勤奋。
6.(2010广东卷)关于“学习”有两种观点:其一,“人之岁月精神有限,诵说中度一日,习行中错一日;纸墨上多一分,身世上少一分。”其二,“教人必欲使其读尽天下书,将道全看在书上,将学全看在读上。”这两种观点没有处理好
A.物质与意识的关系?B.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真理与价值的关系?D.量变与质变的关系
7.(2010天津卷)世博会自诞生以来,一直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走向成熟。世博会是展示台:上海世博会吸引了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展,集中展示了最新的科技成果、多元的世界文化以及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世博会是大课堂:上海世博会拓展了人们的知识事业,激励了全社会的创新热情,眺望了世界文明的未来。世博会是助推器:1933年芝加哥世博会使美国汽车业大放异彩;1993年大田世博会推动了韩国从出口加工型经济向自主创新型经济的转变;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为主题,深化了人类对人与环境关系的思考和探索,成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驿站。
结合材料,用哲学中有关认识的观点,说明世博会为什么能“讲述并预言着世界的改变”。
8.(自助餐)材料一:气候变化问题最初是作为环境问题而由科学家讨论的,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文章较早也大多出现在科学类杂志上。上世纪70年代有人开始将环境、气候变化、外交和安全等问题联系起来,80年代气候变化问题逐渐引起了大众关注,90年代全球气候变化已经成为举世瞩目的重大战略性问题。2009年12月,在丹麦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就应对气候变化通过了《哥本哈根协议》,达成了广泛共识,取得了重要而积极的成果。
材料二:在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上,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这与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有一致的地方,也存在着利益的争论和交锋。
材料三:中国政府从本国国情和长远利益出发,本着对世界人民福祉高度负责的精神,制定了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行动目标和一系列政策措施,赢得了世界各国的充分理解和广泛认同。
结合材料一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运用认识论的观点说明人类是怎样追求和发展真理的?
(答案)8.①对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现象的认识由科学家讨论到哥本哈根会议达成有关共识,这是人类对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它来源于人类社会生活的实践,说明追求和发展真理以实践为基础,实践决定认识。②人类关于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过程说明寻求真知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无穷的不断发展过程。(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对气候变化问题重要性的认识不是一次完成的,而是在实践和认识的循环往复中获得的。)
大陆漂移说范文6
1.旨在把中医学融入现代科学之林的中医现代化事业是150 多年来一个连续不断,并已取得很大进展的进程。
尽管中医现代化有多个侧面,如教育体系现代化,科研体系及程序现代化,诊疗技术现代化,临床病种现代化等,中医理论现代化却是其唯一决定性部分。
传统中医理论是具有自然哲学特征的非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理论,这种理论只有形式上的意义,中医学的实质是长期积淀的经验,中医理论现代化就是建立新的与现代各种科学理论有共同特征的以实证性为主要表现的中医理论,使中医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成长为理论科学。简言之,即"夫业医诊病,当先明脏腑。"(王清任)
理论科学相对于经验科学的优势,一是真理性强;二是在发展上常呈质的飞跃的加速型发展。就医学而言,即"基础医学每前进一步,临床医学就会前进十步。"这是中医理论现代化的意义。
2.经验和理论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两种知识类型。经验是人对客观事物的直接观察体验,属感性认识。经验蕴含着真理,但具有表象性,主观性,偶然性等缺点。理论是人对客观事物内在的、本质性规律的认识,属理性认识。
理论科学以"大"理论为标志。即①学科的知识体系以理论为中心构成 ,理论是学科的代表;②理论发展是学科发展的动力【1】。经验科学则相反。
自然科学发展史表明,古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以经验性知识为主,如灌溉技术,造纸术,历法,火药及指南针的发明,铁的熔炼法,丝织技术等;而近、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主要则是理论,如太阳中心说,万有引力定律,光的波动与微粒说,氧化理论,进化论,能量守恒与转换定律,相对论,量子力学,板块构造理论,系统论等以及在理论指导下的技术如电力技术,放射线技术,原子能技术,分子生物学技术等【2】。医学的发展也是如此,古代总结了许多治病经验, 而近、现代医学则是从《论人类机体的构造》开始【3】。
3.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已完成了相当大的工作量,①研究全方位采用了从现代哲学、科学哲学、现代科学各学科的原理及技术、方法。如80年代初兴起的中医多学科研究;②研究在中医学各领域如生理、病理、治则、药理、经络等全方位展开及发展;③研究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符合现代科学理论实证性特征的多种现代中医理论;④上述理论已有相当成熟度而有大量现代中医理论专著出版。如:《现代中医生理学基础》(季钟朴)、《中医免疫》(刘正才),《中医病理研究》(匡调元),《中医体质学说》(王琦),《祖国医学肾的研究》(姜春华)、《中医理论现代研究》(沈自尹)、《舌诊研究》(陈泽霖)、《中医脾胃学说应用研究》(危北海)、《中医药药理毒理与临床》(李广勋)等。上述几方面表现甚至在现有水平上出现了"饱和"迹象。这些工作无疑是中医现代化事业的最重要进展。
但是,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丰硕成果并未使中医学出现从自然哲学、经验科学向理论科学的转变,①中医学框架没有改变,显示其知识体系仍以经验为中心;经验是学科的代表。②中医学的发展动力仍是经验的总结。新的辨证方案、新药的产生仍靠临床医生个人经验积累。中医学仍呈缓慢的经验积累型,而非理论科学的变革、加速发展型。
总之,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产生的现代中医理论呈现与其学术性质、成就不相称的"小"理论特征。
"小"理论特征损害了对这一事业的信任。理论研究可有可无的想法带有普遍性。在证候实质研究领域,出现了以"药方法理"研究及"病-方"研究取而代之的想法,经络实质研究的必要性更经历了大的波澜。证候发生机理研究在国家"八五"攻关项目中未受重视。中医多学科研究转入低潮,等。
"小"理论问题直接阻碍中医理论现代化及中医现代化进程。
二、现代中医理论发展的非主体定向
1.现代中医理论处于上述从理论上应该发挥作用而实际上并未发挥作用的困惑之中。对这一现象之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探讨习惯上从三个方面进行:应用现代科技,接受实证性方法论,中医特色与优势。但在这三个方面上,现代中医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已与现代科学理论同步,而问题仍未解决。这是因为这三个方面涉及的分别是形成理论的新、老方法关系,新、老方法论关系,中、西医理论关系,而未涉及这一现象的实质--理论与经验的关系。
2.现论科学之所以具备"大"理论特征,是因为在理论与经验的关系上,理论发展具有主体性。表现在:①理论发展的目标是无止境地追求对事物内在规律的认识,其起点是这种认识的不完备性的存在。理论发展的目标、起点包含但又不局限于对经验的解释和经验提出的问题。例如:对大西洋两岸地形的相似性这一现象的解释在大陆漂移说受证实以后已完成,但大陆漂移说的内在逻辑要求把其研究扩展到海底,从而形成海底扩张说。大陆漂移说和海底扩张说的整合、统一则形成板块构造学说。而板块构造学说今后又面临着自身运动机制及运动历史两个理论问题。从狭义相对论到广义相对理论的演变则起源于把相对性原理推广于非惯性系的逻辑合理性。广义相对论更提出了引力波、光线在引力场中偏转、引力场影响时间快慢、物质场统一理论等超出当时或现在经验、实验可及范围的预测。②由于经验具有表象性和理论具有本质性,对同一事物所形成的经验知识体系和理论知识体系必然不同且以后者为判断标准。所以,理论知识体系对于经验知识体系关系的本质是改造而不是证实。例如:进化论的产生改变了生物的人为分类法。
3.现代中医理论研究之所以有"小"理论的困惑,是因为在理论与经验关系上,理论发展失去了主体性,成为经验的附属。①把理论发展的起点和目标局限于对经验的解释;②以经验知识体系作为取舍理论知识体系的标准,认为后者对于前者关系的本质是证实。
对现代中医理论研究的一贯、最高要求就是理论解释、证实经验。汇通学派的恽树珏鉴于"中医尽能愈病,总无人能以其愈病之理由喻人"而倡"若要捍卫中医,则需将其晦涩之处诠释明白,使举国皆能明了,然后能伸其说。"至当代之研究,虽所用科学技术与恽氏时代不可同日而语,但指导思想却无有出其右者。如"把中医黑箱变成白箱","用现代语言阐明中医科学内涵",经络研究上"肯定现象,掌握规律,提高疗效,阐明实质"方针,控制论证明了"中医是世界科学史上的一个奇迹",环核苷酸研究"证实了阴阳学说",证候理论研究均称为"实质研究","机理研究","药理研究为'通里攻下法'提供了科学依据",中医急症研究上"临床提要求,剂改走在头,全力夺高效,说明跟在后","宏观病理微观化"等,均是仅仅把理论作为一种说理工具。
在这种思想指导下,现代中医理论研究公认地在很大程度成了一种解释,证实性研究。阴阳学说研究,肺与大肠相表里研究,中药理论研究,复方药理研究,治则原理研究等,述其要者均只是对中医已发现之经验,做出"从现代科学技术来看也是有道理的"这一说明。
对现代中医理论与经验不相吻合之处则认为不宜接受。如在证候实质研究中微观指标的低符合性一直是导致否认这一研究的重要理由,而不认为这正是理论超越经验的起点【4】。或是以"求同思维",避而不谈。
这就使现代中医理论失去其理论意义,而成为经验之现代训诂。
三、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
1.所以现代中医理论的发展应建立主体性,从而使中医具有"大"理论特征而成为理论科学。
2.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并非于今斯有。《内经》即是典型的第一次。《内经》的阴阳五行、精气神学说、脏象气血学说、经络模型、术数理论均直接移植自古代哲学【5】,这种移植所考虑的是理论本身的逻辑自洽及完善, 并不囿于对医学经验的解释,甚至并不考虑多少医学经验。并依理论体系而重构其经验。
《内经》理论的主体性使其能发挥理论的作用。后世之医学经验(如《伤寒论》均依靠与此理论建立联系而被纳入中医学体系,经验的变革与发展(如金元四大家,温病学说,当代之肾实证,肝阳虚论)均要先在此理论中找出依据。
但《内经》之理论缺乏实证性,故其主体性及作用仅是形式上的。这也是中医理论现代化工作之缘由。
3.现代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是中医理论的第二次主体型发展。这种发展即:从发展的起点看,不受经验范围之限制,可启于中医经验未达之任何领域,可启于理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也可启于解决理论在逻辑上不完善性之需要。从发展的目标看,不受解释经验之限制,而在更深更广地把握医学有关事物的内在、本质规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超出经验范围的预测,产生超出经验范围的应用技术。故研究主题也不限于"××证(药、治法、经络等)机理研究",而多是"人体生理(病理、药理、遗传等)学研究"。在理论知识体系对于经验知识体系上,应着重在"求异",并发挥前者对后者的判别,改造功能。
4.现代中医理论的主体型发展已有一些例子。王清任在《医林改错·自序》中开宗明义的说:"余著《医林改错》一书,非治病全书,乃记脏腑之书也。"即说明其研究主旨是不受临床经验束缚之纯理论研究。
一些"中西医结合新理论概念"如微观辨证,潜隐性证,生理性肾虚等,均在理论研究成果基础上扩大了经验性诊断的范围,虽然这种扩大并未改变原有经验性知识框架。
证病结合研究提供了单纯证、病研究所不能揭示的许多信息,据此有人提出应建立中西医统一之"疾病状态组合学",研究中医病、中医证、西医病、西医证之分期或分型等疾病状态自身及相互之间更广泛组合之病理意义。这是现代宏观中医理论研究对辨证施治体系之改造和扩展。
从证候机理研究成果看,证候间各微观指标之改变互有交叉,因此可依据微观指标改变对原有的证候体系进行多角度重新分类,以辅助或代替原有分类。
从经验表象而言中医证候与西医病之间似有明显区别,但多年来对此之证实性理论研究并未给二者建立具有本质性差异的定义。这从反面推动了对证、病的统一认识。
5.现代中医理论与现代西医理论必然是一体的,或:只有唯一的现代医学理论。所以,现代中医理论发展除了无止境的创新外,一大方面工作就是引用已有之现代西医理论。后者同样存在理论主体性问题。
参考文献
【1】[苏]п·д·拉契科夫著 韩秉成等译 科学学--问题·结构·基本原理 科学出版社 1984
【2】潘永祥主编 自然科学发展简史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84
【3】[西德]文士麦著,马伯英等译 世界医学五千年史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