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1
关键词:教学方法;古诗;诵读;想象;意境;多学少教
G623.2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从本质上讲,《语文课程标准》所追求的只有通过“少教多学”才能够实现。它能减轻学生负担,提高教学效率,真正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尔文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课程标准》别强调了应加强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那么在古诗文教学中就更应该有学习方法的指导与渗透。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时,着重从以下几方面来指导学生学习古诗。
一、理解题目意思
理解了古诗题目的含义,就等同于拿到了理解古诗的第一把钥匙。古诗题目有的交作时间和地点,有的说明歌咏的事物和人物,有的介绍写作背景,还有的点明写作内容。学习古诗首先要指导学生先借助注释,来理解题目的意思。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题目明确地告诉了我们诗作的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并利用课件出示从黄鹤楼乘船去广陵的长江航线图,通过自学,查找注释,学生知道了“之”是去、到的意思,广陵就是现在的扬州,那么学生很快就能理解题目意思了:李白在武汉市黄鹤楼这个地方送好朋友孟浩然坐船去江苏扬州市,从而知道了这是一首唐代送别诗,理解了题目的含义,也就能够读好题目的节奏(合理停顿):“送|孟浩然|之|广陵”,知道这首诗的大致内容,从而为进一步学习理解古诗做好铺垫。
二、了解作者和背景
我们学习古诗不能不知道作者是何许人也,一定要借助查阅相关资料来了解作者,知道作者写此诗时的背景、心情及以前学过作者的哪些诗。例如《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诗的作者是李白,对于李白学生并不陌生,但学生不知道李白与孟浩然的关系,为了更好地学习古诗,就有必要让学生知道:李白刚刚出川时,云游天下,路过湖北湘阳,认识了当时名满京城的大诗人孟浩然,孟浩然比李白整整大了12岁,但年龄的差距丝毫没有影响两人的交往。两人一见如故,从此一起游山赏月,饮酒赋诗,谈人生,谈抱负……就这样,好几个月形影不离。他俩情趣相投,在生活上相互照顾,写作上相互帮助和鼓励,有着志同道合的人生观,结下了深厚的感情。这样再让学生联系自身体验或生活实际,体会好朋友或亲人分别时的感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共鸣,有利于学生入情入境,理解、感悟作者的写作情感。
三、明确诗意诵读诗文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对第二学段学生学习古诗的要求是: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诵读是学习古诗的不二法门,学生只有通过反复的诵读,才能让学生目视其文、口发其声、耳闻其音、心通其情,充分感受古诗的文字之精练、韵律之优美、情感之真挚。在诵读中明晓诗意,在诵读中复现画面。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通过有层次的朗读指导与训练,来逐渐让学生对诗文的意思清晰起来,先要把字音读准;然后要读的有板有眼,强调恰当的停顿和和逻辑重音,做到抑扬顿挫,最后再带着作者的感情读出七绝古诗的韵味来。通过老师示范读、男女生对读、师生接读、配乐朗读、边演边读等形式多样的朗读,理解、感受古诗的意思,再通过抓重点词、学生质疑、对比探究等学习方法进一步理解诗句的含义。例如引导理解重点词:“西辞、唯、尽、天际流”等词含义,出示李白的另一首送别诗《赠汪伦》让学生进行比较,看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改写古诗为记叙文进行拓展写作训练,这样,学生在诵读、质疑、比较、改写中由\入深地逐渐领悟到了诗文的内在含义。
四、感悟情感和诗的意境
古诗教学需要想象的介入,教师要想方设法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的情境,还原诗歌的场景画面,从而走进诗人的内心世界。“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中年级学生学习古诗应有所侧重,主要通过抓重点字词引发想像,重在感悟诗境、体验作者情感。
我在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有意识引导学生逐步展开想象:烟花三月是怎样的情境?你在巢湖见到过这样的景象吗?在这如诗如画的江南春天,在这千年胜地的黄鹤楼上,诗人和即将分别的老朋友孟浩然可能正在干什么?听《烟花三月》曲,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和情境?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诗人在如此美丽时节的江边倾诉着依依惜别之情,他们说了什么,心里又在想着什么?带着这样的心情展开联想,再入情入境地诵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自然就受到感染,体悟到诗的意境,同时领悟到诗句的表达方法,感受李白和孟浩然俩人那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在乐曲中诵读,在诵读中想象,在想象中品味,自然就把学生带入那知己难求、不忍离别的感人情境中,这样文字就鲜活起来,故事有了清晰的影像,诗歌便有了生命,诗歌所展现出的悲壮美也教育、感染、熏陶着同学们......至此,我再适时地让学生表演课本剧来拓展发散便水到渠成了。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叶圣陶先生也一贯主张“教是为了不教。”同理,“学无定法,贵在得法”,我们在教学古诗时,应该注重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古诗的思路,适时地渗透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诵诗文、悟诗境这样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以后学习古诗时,有法可循,主动自主去学习,做到事半功倍。
总之,课堂上教师少讲一些,把朗读、赏析,品味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注意逐步培养学生古诗文的自学能力。“少教”的策略一是将课堂与课外相通互补,二是将同一题材、同一作者的作品关联阅读,实现学法互通。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学习古诗的方法后,再进行古诗的拓展学习,整合系列古诗,巩固课堂知识,适当进行延伸。我向学生推荐送别诗王维的《山中送别》《送元二使安西》、高适的《别懂大》以及李白的《赠汪伦》等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激起学生对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课外主动搜集、阅读、积累诗歌的良好习惯,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从而逐步达到“多学少教”的目标。
参考文献: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2
关键词: 古诗教学 有效策略 拓展阅读
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悟诗情”的模式化道路。这样学生没有从古诗教学中体悟到语言文字的魅力,没有从古诗教学中感受到民族文字的挚爱,没有情感,优秀文化遗产就无以继承和发展。因此,我们要学习新课标,树立新理念,努力探索古诗教学的新策略。
一、情感引领,教师是关键
古诗,语言凝炼,意境悠扬,或咏物寄情,或抒情启思,首首脍炙人口,境界高远,蕴涵哲理,令人叫绝的文字背后,都隐含着诗人彼时彼刻的心情故事。在浩瀚如烟的文学长河中,古诗就如璀璨的明珠传承着华夏儿女的血脉精髓。所以,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讲究方法,以用对古诗的喜爱之情,感染学生,唤起学生对学习古诗的激情。
要想使学生具有激情,教师首先要做到有热情。教师理应克服教育生涯中的惯性,使教学方法呈现多样化,力戒刻板,张扬创新。在进行古诗教学的每一课时,都应找准激情点,以此为契机。如《静夜思》是思乡的主题曲;《赠汪伦》是挚友篇;《登鹳雀楼》则既抒发志向又蕴涵哲理,这一首首诗作饱含诗人的深情,教师只有以情激情、找准情感基点,才能使学生在情感的驱使中学习语言,才能使学生从中获取情感与人文精神的养料,丰富感情世界,开启艺术想象力,培养良好的性格、气质和语文品质。
二、品析诵读,感悟诗的意境
“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低声漫吟,以玩其味”。诗歌是富于情感的,诗歌的语言美必须通过反复体味才能领略得到。朗诵是体味的基础,也是它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而读诗又可分为三个步骤:初读、细读、精读。下面以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加以说明。
1.初读
初读要指导学生读懂诗句,读通全诗。首先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进行自主学习,着重进行旁批。古今义不同的要批:如《送孟浩然之广陵》题目中的“之”,这里用动词,相当于“去”;学生不常见的古汉语单音词要批,如“辞”,告别;尽,消失。地理名词要讲清:送别的地点――黄鹤楼在武汉,孟浩然要去的地方――广陵,即扬州,前者在长江上游,后者在下游,故有“下扬州”之说。然后引导学生由字到词,由词到句进行理解,使学生了解两位风流潇洒的诗人送别的情景,在春光明媚的三月,李白站在黄鹤楼目送朋友孟浩然远去,孤独的帆影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滚滚的长江水流向远方。这时,抓住送别的地点黄鹤楼这一富有诗意的地方介绍时代背景,还可利用多媒体把黄鹤楼展示在屏幕上,黄鹤楼飞檐重阁,雕梁画栋。辅以讲述,黄鹤楼是天下名胜,传说中有仙人乘鹤于此憩驾,也是两位诗人经常饮酒作诗,流连聚会之所,启发学生想象,风流的时代,风流的诗人,风流的地点,送别像一首愉快而自由的畅想曲,学生初步感知这首诗明快的意境。
2.细读
学生了解诗的大意后,要抓住色彩浓厚、形象显明的诗句,进一步引导学生悟情明理,体会诗的意蕴。如诗的第二句“烟花三月下扬州”,“烟花三月”是什么样的季节?细究何为“烟花”?结合学生学过的词语“烟雨”一词,学生可理解为描写的是那看不尽,也看不透的大片阳春美景。
3.精读
古诗语言凝练,炼句择语,在文学长河里达到了登峰造极的辉煌。教学中,要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分析作者对语言的表达方式。诗中“之广陵”与“下扬州”互换,诗句用韵反不合撤了,题目也口语化了,整首诗读起来不顺口。又如“烟花三月”中的“三月”前用“烟花”一词平中见奇,假如用“阳春”或“春花”代替“阳春三月”只点明了时间,“阳春三月”有一点色彩感,但那种春意荡漾的氛围就不那么浓郁了。
三、拓展阅读,奠定学生的文化基础
课改提出新理念:“不能教教材,而要教材教。”即要创造性地理解、使用教材,积极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所以,我们更不能就诗教,要勇于把语文课堂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天地,也就是学生的生活和大自然,要和学生一道开发和生成开放、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古诗距离学生遥远,有很多诗都有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这就要靠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学习诗歌前要阅读、收集大量与本诗有关的资料,以便更好、更深地理解诗文。在这一次次的积累中,学生的语文功底、才能渐渐地厚重。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3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G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
清代的吴乔这样说:“古诗多言情,后世之诗多言景。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气至’,建安中之子建《赠丁仪》:‘初秋凉气发’者无几;日盛一日,梁陈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话之说,绝无关于性情,画也非诗也。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沈下贤之:‘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祖咏之:‘迟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景中哀乐之情宛然,唐人胜场也。宏嘉人依盛唐皮毛以造句者,本自无意,不能融景,况其叙景惟欲阔大高远,于情全不相关,如寒夜以板为被,赤身而挂铁甲。”
这其中便揭示了诗的创作原则:“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至于孰轻孰重,不言而明。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4
【关 键 词】 古诗;学习方法;自学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非常重视小学生对中华古诗文的诵读,强调要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积累。要求小学生在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60篇。还具体规定每个学段的背诵篇数和诵读要求:第一学段(一、二年级)的学生“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二学段(三、四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学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诗文的声调、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
不仅如此,《语文课程标准》还专门附录了小学阶段7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每一册的语文课本中都安排了4首左右的古诗,可见在高呼素质教育的今天,古诗文学习是占有一席之地的。那么,怎样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呢?多年来,我致力于探索古诗教学的模式,探索古诗的学法指导。新修订大纲指出:“小学语文教学应该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我想:古诗的教学就是要注重培养学生自学古诗的能力,使学生终生受益。于是,我打破传统的古诗教学模式,尝试“以诗解诗”来提高古诗教学的质量。
古诗语句含蓄凝练,意味隽永,又常常“言近而旨远”,甚或“言在此而意在彼”。古诗教学中过多的理性分析往往冲淡了诗句的灵性,失去了诗的神韵。怎样才能在解读诗句的同时,保留古诗的独特韵味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以诗解诗”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所谓“以诗解诗”,就是以相关的诗文为中介,让学生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感情,感受古诗的艺术形象,体味诗美,从而引导学生进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美妙的古诗意境。
一、在学习古诗的同类型引入相关诗句――互相生发
在古诗学习中我们会发现一些共性,如有的都是送别诗:《赠汪伦》《别董大》《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有的都是描写春天的古诗:《春晓》《春夜喜雨》《江畔独步寻花》等;有的都是描写夏天的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山亭夏日》《夏日南亭怀辛大》等;有的都是描写冬天的古诗:《江雪》《冬景》《夜雪》……因此,我们教学某一首古诗时可适当引用同一类型的诗词名句,有助于扩大阅读效果,有利于让学生立体地多频道地接收。如教学《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是一首以目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依依惜别的感情。最后两句“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借景抒情,诗中的“孤帆”“碧空尽”“唯见”等词无不浸透着诗人与友人的情意。这给缺乏这方面情感经历的学生带来了理解上的困惑。这时,教师可引入学生已学过的送别诗,以歌送别诗,如《赠汪伦》;以物送别诗,如《别董大》;以酒送别诗,如《送元二使安西》等,再组织学生进行反复吟诵,这样,埋藏在学生心底的情感就有可能被焕发。一旦焕发,再让学生吟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心中便有了几多的感触。学生体会到的,除了依依惜别之情,还有对友人的祝福,祝友人前程似锦,愿两人的友谊地久天长,恰似那一江春水向东流……
因此,我们可引导学生平时注意多读、多思考、多积累优美的古诗,注意同类型古诗的比较,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
二、在感悟古诗的意境时引入相关诗句――降低难度
意境,是创作者的审美体验、情感与经过提炼、加工后的生活图景融为一体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诗不同于小说,它不可能像小说那样,按照生活矛盾发展的过程铺叙开去。诗人是从这一过程中截取几个最感人的镜头,用跳跃含蓄的语言,创设出一种画外有画、言外有意、令人回味无穷的意境来表达审美体验,反映生活本质的。入境,是读古诗的根本。但是体悟古诗的意境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再加上古诗的意境在很多时候只可意会,这时,与其生硬地解说、灌输,不如引入相关诗句去体会其意境。如在学习《春日》这首古诗时,诗中没有一句对春天景象的具体描绘,有的只是朱熹在赏春之时所产生的一些个人感受――“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这种感受怎样才能让学生产生共鸣呢?这对于小学生来说显然并非易事,我首先让学生来想象“泗水河边有哪些景物”,然后用课外的诗句来描绘这些景物,当学生想到“山”时,就引入“东风何时至,已绿湖上山”“满眼不堪三月喜,举头已觉千山绿”;当学生想到“水”时,不失时机地引入“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当学生想到“花”时,引入“一夜好风吹,新花一万枝”“有时三点两点雨,到处十枝五枝花”;当学生想到“草”时,及时引入“春阴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当学生想到“树”时,又恰到好处地引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弱柳千条杏一枝,半含春雨半垂丝”……然后让学生把想到的这些景物整合起来,感受一下这是一个怎样的春天,从而与诗人产生共鸣,不知不觉地进入了朱熹所描绘的万紫千红的意境。
三、在体会情感的独特处引入相关诗句――显而易见
诗是诗人“情动而辞发”的产物。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披文入情”,使学生体验古诗中蕴含的丰富情感,通过审美体验,得到心灵的陶冶。诗人借诗句所抒发的情感,是最个人化的东西。即使面对同一景象,由于个人的经历、心境等不同,也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独特感受。同样是写秋景,王维的《山居秋暝》用朴素而清新的语言,描绘了秋雨初晴后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呈现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山村清幽明丽的图景,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情,使我们感受到诗人乐于归隐的生活意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描写了秋天悲凉的景色,抒发的则是出门在外的游子孤寂苦闷的心情。而杜牧的《山行》不见一丝伤感的痕迹,有的只是真挚的爱恋(“停车坐爱”),有的只是热烈的赞颂(“霜叶红于二月花”),有的只是对大自然的热爱(“白云生处有人家”)。这独特的视角,更表露了诗人积极振奋的炽热情感。学生在学习《山行》一诗时,无须“架空分析”,只要通过与《山居秋暝》和《天净沙・秋思》进行比较,学生就能走进诗人独特的情感世界。需要指出的是,以诗文作为情感中介,必须遵循“有关”“有用”“有度”的原则,不能为“引入”而“引入”。所引诗句必须与解读课文有密切的联系,对理解诗文有帮助,要浅显易懂。
在“以诗解诗”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培养一种触发的能力,就是由一件事感悟到其他的事。看书时,对于书中的某一句话,觉得与平日所读过的书中的某一处有关系,是触发。学新古诗时,觉得与先前学过的某一首诗有某种相似之处,这也是触发。教师在教学古诗时要经常去锤炼学生触发的本领。如学生学了《赠刘景文》这首诗后问:像这样描写秋天虽然萧条冷落,但仍给人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古诗还有很多,你能找到这样的诗句吗?杜牧写的《山行》深秋并不萧条冷落,而是嫣红满目,生意盎然,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精神的鼓舞。刘禹锡的《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诗人也跟杜牧和苏轼一样,对秋天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过去文人悲秋的传统,唱出了昂扬的励志高歌,鼓励人们像鹤那样振翅高飞,大展宏图。这样学诗像滚雪球似的,以一带几,久而久之,练就了触发的真功夫。
实践证明,“以诗解诗”的古诗学习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古诗的阅读、鉴赏能力,还可以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诗句。这种古诗学习方法的掌握,将使学生终生受益。
【参考文献】
[1] 周仁济. 古诗赏析及教学[M].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5
关键词 价值考量 策略甄选 以文学诗
在苏教版教材中,有一种特殊的文体叫“文包诗”。这种特殊的文本呈现题材,将古人的经典古诗融合进鲜活的文字中,将诗歌创作的意境、作者的心境、诗歌本身呈现的情境一一通过现代文字铺陈开来,为学生切实体验诗歌的意境、感受作者的感情提供了认知的基础。作为一种新型的文体形式,这种类型的文章究竟该汲取怎样的教学价值,如何借助文的力量帮助学生真正解读诗的魅力呢?
一、定位:关于文包诗的价值考量
提升文包诗类型文本的教学效益,必须对这种形式文本的价值取向有自己通透的了解。只有把握了文本的基本价值,才能保证教学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为提升教学效益奠定认知的基础。
1.在文还是在诗――目标的确立。从文包诗创作的初衷进行审视,其主要目的在于借助文本的叙述为学生顺利理解诗歌的大意抻出一根拐杖,借助文本的阐述为学生成功体验诗歌的情感铺下一块基石,借助文本描述的理气为学生感受诗歌的意蕴提供踏步的阶梯。所以,文本的产生是为了诗歌的解读,教学的首要任务应该定位于文本为诗歌服务。如果反之,则犯下本末倒置、颠倒主次的错误,教材编著的目标将在这样的错误解读中渐行渐远。
《黄鹤楼送别》一文就成功地将《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这首千古名诗的精髓演绎得淋漓尽致。李白与孟浩然之间的依依惜别,别样意境的营造,李白在江边的驻足凝望,文本字里行间透露出来的那种浓浓的友情,为学生真切理解诗歌包含的意蕴提供了足够的情感贮备。将这样的文本读好、读懂,其真正目的在于强化学生对于诗歌的理解。
2.研文还是套诗――重点的确立。很多教师在认知层面都能够理解文本为诗歌服务的框架,但是在实践操作上,常常被文本中精彩的语言描写所吸引,教学中常常不自觉地引导学生不断地在文本的语言中研读、赏析、悦纳、积累,而将文包诗形式的主体核心诗歌内容搁置一边。其实,这是以文学文的另一种翻版。真正的以文学诗,应该将文本中的语言与诗歌的内容一一对应起来,在诗歌与文本的相互印证中,将文本形成的理、气、韵自然地传递到诗歌内容中去,以真正达到借助文本解读诗歌的目的。
二、途径:关于文包诗的策略甄选
文包诗形式中的诗应该是一种广泛的概念,泛指中国古代经典的诗词作品。在低年级中,以文学诗的主要任务在于借助文本的表述理解诗歌的大意,而到了中高年级则在于凭借文本的细节描述让学生真正走进诗歌,体验诗情,感受诗境。下面结合苏教版四年级文包诗《但愿人长久》一课,谈谈文包诗课文的具体教学策略。
《但愿人长久》一文从苏轼与弟弟苏辙之间的人情入手,以中秋之夜的皎洁月色为境,成功烘托渲染出诗人创作作品之前的情感积淀,为学生全面解读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作品埋下了基础。教学这篇课文,我拟定从这样几个版块入手:
1.连理成气,把握基调。文包诗中的文本虽然是后人根据原诗作品以及相关资料撰写而成,但其中的理气意蕴是诗歌作品的再度显现,文理的一脉相承,气韵的转移嫁接,使得文与诗之间相辅相成。所以,在依托文本理解古诗的框架模式中,熟悉文本是走进古诗的必备环节。
学生在读通读顺课文之后,要结合文本内容,简要阐述自己在初读课文中的感悟收获。教师在学生交流过程中,以教学组织者的身份帮助学生交流基调圈附在诗歌核心要旨中,防止旁逸斜出,失却文本创作的真正价值。如这篇课文,在简要交流中,可让学生知道中秋佳节苏轼的孤单寂寞,与弟弟苏辙的深厚感情,月色撩人的清幽环境等等。
2.诗文互证,万径归一。文读得再多,都不是根本目标,以文学诗的真正价值在于从文不断向诗迈进,无限接近诗歌才是读文的用意所在。但走进诗,还不同于纯粹的古诗学习,关键在于如何在文与诗中扣住两者之间的交接点,搭建起一条由文向诗的桥梁。
以《但愿人长久》中出现的诗词句子为例。“悲欢离合”与课文第三自然中遥相呼应,情理相融;“阴晴圆缺”与第四自然段的开头相得益彰,互文对照;“古难全”与第二自然段苏轼的无限离愁又同出一宗。诗词的结构与文本的呈现方式珠联璧合,一一对应,为我们以文学诗提供了更好的平台。
送孟浩然之广陵赏析范文6
一、感知作者意图
诗人都善于观察,善于把生活中小不见经传的一人、一事、一物、一景等用优美精炼的语言来刻画,如《鹅》、《游园不值》、《春晓》等。这些诗的教学可以通过直观启迪,从诗文入手,让学生对教材有感性认识,使他们新奇地体会到,原来周围的一切是那样美妙,只要多留心就能够观察到。又如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一诗的教学,只需引导学生从诗文入手,顺理而下,自然就领会个中意味:碧空万里,江水浩荡,江面一叶孤舟,东去。站在黄鹤楼上的送行人李白,目送这只小舟向天水相接的地方驶去,而他敬爱的孟浩然就在这舟上,他的心和眼都系在这片帆上,望呀,望呀,帆远去了;望呀,望呀,帆只剩影儿了;眼一迷忽,帆影不见了。可见诗人瞩望已久,思念之切。于是,长叹一声“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感情多么真挚。
二、重视语言特性
古诗的语言特性,在教学中表现为诗的语言跳跃与情感跳跃之间的联系。诗句落笔,境界顿生,大起大落之中,体现出作者内心情感的变化。再加上一些不寻常的语言、修辞方法的使用,作者独具匠心的文采的表现,正是这些与众不同才成就了自古以来绚烂缤纷的古诗语言文化。因此古诗教学中有些词句理解起来不能拘于常理,因为这正是“诗眼”所在。如《枫桥夜泊》中“叶落乌啼霜满天”一句,参考书上是这样解释的:月亮渐渐落下去了,栖息在树上的乌鸦又在啼叫,到处降着霜。从整首诗来看,这应该是天明的时候,那么上面的解释就欠妥当。“霜降”一词并不是说“霜”也像雪一样从天而“降”。我觉得“霜满天”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在这种情况下,完全是思想染上了情感色彩。诗句正是用简洁的语言在平庸的景色上,披上了迷人的一层纱帘,美妙至极,描绘出了一幅实景的图画,充分体现了诗人奇妙的想象,也可以说是诗人神奇的灵感。这种象征性的思考,能够唤起一种共鸣的情绪,使读者接受诗的思想。这样的意思不可名状,但此诗呈现给读者的则又是清楚活跃的。此刻,诗完全成了作者心理的一种感应,一种与宇宙共有的人类感情的理想,只不过是通过诗人的转化,使其明显化了,使地表下的绿色渐来渐近,直至拱出黄土,露出地表,展现绿色。这里的“霜满天”虽然不太合乎实际,但这是适宜的一种真实,他逼真地写出了当时那刺骨的寒意――那从四面八方包围过来的寒意。从整句诗来看,“日落”是所见,“乌啼”是所闻,而“霜满天”则是所感。全句层次鲜明地体现出一个先后承接的时间过程和感觉过程,同时也勾勒出一个水乡秋夜幽寂清冷的气氛和羁旅者孤独清寥的感受。此刻我们便不难理解诗人的所有用词章法了。
三、赏析写作技巧
诗人在描写事物时,除了采用白描的表现手法之外,更多的还采用夸张、比喻、对偶等修辞手法,若能稍加赏析,定能其乐无穷。如“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春色满圆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这些诗句都是用白描手法写出事物的;又如“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比喻、拟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对偶)、“平明寻白羽毛,没在石棱中”(借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夸张)等诗句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不论是白描手法还是修辞手法,追求的都是语言艺术。这些诗句若能细细品味,学生定能深深感到世界之可爱,文字之美妙,也必定为作者超凡的观察力、想象力而叹服,自然也就激发对古诗学习的兴趣。
四、积累诗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