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生活中的比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生活中的比范文1
近年来,张奠宙先生发表了一系列关于小学数学教学的研究论文,先生希望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对他的论点作出回应之心拳拳。笔者读到张先生发表于《教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5年第3期上的《返璞归真 正本清源――“比”不能等同于除法》一文,不由回忆起多年前修订原《现代小学数学》教材(即现浙教版新思维小学《数学》教材)的情境,其时也试图通过研究回答这样的问题:“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的定义究竟是否合理?数学为什么要引入“比”这一概念?等等。并以此为教材编写和教学研究提供依据。研究得到了与张先生类似的结果,相对而言,我们的研究更多源于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到达彼岸的过程也要艰难曲折得多。
在传统“比的意义”的教学中,我们总觉得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教学通常都是这样进行的:
【案例一】比的意义
1.教学两个同类量的比。
呈现学习材料:某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
师:要表示男生和女生之间的关系,可以求男生是女生的几倍?女生是男生的几分之几?
列式计算后,教师说明比较两个数量,还有一种表示方法:男生和女生的人数比是25比20,或女生和男生的人数比是20比25。
这样,以前所学的“几倍”和“几分之几”就可以用“比”统一地加以表示。
2.教学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呈现学习材料:一辆汽车3小时行驶120千米。
师: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每小时行多少千米)来表示。
列式计算后,教师说明还可以用“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20比3”表示路程和时间的关系。
3.给出比的定义。
教师先着重说明上面例子都通过两个数相除来表示两个数量间的关系,都可以用比来表示,在此基础上概括出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比与除法的区别,说明除法是一种求两个数相除的商的运算,而比则是表示两者之间的相除关系。
4.教学比的各部分名称和求比值的方法。
5.提供正例和反例(如球赛中的比分)进一步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综观整个教学过程,教师提供信息、发出指令、解释意义,学生读取信息、回应教师、建构理解,在高效传授知识的同时,学生被置于被动应答的状态,缺乏积极参与、主动探索的热情。我们不禁要问:这样的意义接受学习,学生真的感受到学习的“意义”了吗?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那么,学习“比的意义”的意义究竟何在呢?我们觉得关键是要弄清下列问题:(1)为什么要学习“比”?――既然两个数相除又叫作两个数的比,我们已经有了两个数相除,又何必再去学“比”呢?如果说是为今后学习物理、化学等学科知识之所需,那就把这些学科中“比”的说法改成“相除”的说法也就是了,何苦惹这个麻烦呢?(2)从现在的定义出发,如何解释比与除法的区别?――前者表示一种关系,而后者是运算(事实上,“关系”的内涵比“运算”来得更丰富)。既然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表示的当然也就是两个数相除,因此,比和除法是同一回事,哪来区别可言?而在实际教学中,又必须强调比与除法的区别,否则,就无法把化简比与求比值区别开来――比化简后还是一个比,仍然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而用除法求比值求得的是一个数值。既然无法从定义解释两者的区别,教师的教学就只能是灌输填鸭了。(3)“按比例分配”中的“比”是“比”吗?――如男、女职工人数的比是5∶4。容易理解在职工总人数中,男职工占5份,女职工占4份(其中隐含着这5份、4份中的每一份都相等的前提),如果根据比的意义,将题中的5∶4 看成“两个数相除”,反而令人费解,这合理吗?[1]
进一步的研究得到了与张先生类似的观点,谨摘要如下:(1)“比”是一种关系。“比”不是除法运算,只是在求比值时才要用除法。(2)“比”是为比例做准备,并可以扩展为一种变量之间的正比例函数关系。这种比例关系,其含义远超“除法”。(3)“比”原本是同类量的比较关系,但是也可以推广到不是同类量的情形。不过,同类量之比是“源”,不同类量之比只是“流”。(4)不同类量的比,不宜作为“比”的主要情境引入。[2]
张先生关于“源”“流”的说法就是我们当时所理解的“狭义的比”和“广义的比”(引自《简明数学辞典》等),我们认识到比的概念经历了从“狭义”到“广义”的发展过程,鉴于这一概念的丰富内涵,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如案例一这样采用直接告知的办法可能不是一个明智的教学选择,让学生充分经历概念的发生发展过程,可能更有利于学生把握概念的本质。与张先生提出的关于教材设计“四段”论类似(其核心是体现概念发展的“源”“流”两阶段)――第一段“比较”,突出“比”源于两个同类量的比较,比较分“差比”和“倍比”,今天要学的“比”与“倍比”有关;第二段比的定义,通过实例给出“比”的定义:“两个同类量a、b,若以a是b的倍数来比较它们的大小,称为a比b,记为a:b。数a÷b=k称为a与b的比值。比值k就是a除以b的商。”第三段比的练习,通过练习不断强调“比”的意义,突出“除法”之外的特定内涵;第四段不同类量之比,通过实例扩展定义内涵“两个不同类量a、b,虽然彼此没有倍数关系,如果以b为单位衡量a,即考察a÷b,我们也把它叫作a比b,记为a:b。”[3]我们编写了用两课时教学“比的意义”的教材:第一课时――教学狭义的比,建立比与几倍、几分之几之间的联系,突出比 “表示两个数之间的一种关系” 的这一特点,这实际上是把张先生的第一段和第二段交换了位置,又融合了第三段。第二课时――教学广义的比,借助比与分数的关系,建立比与除法之间的联系并给出比的定义。不同于张先生明确给出两个阶段的比的定义,我们在比的定义上作了相对模糊的处理(张先生给出的定义对学生而言可能过于抽象了),把重点放在学生通过活动对概念的感悟上。
根据教材,就有了这样的教学:
【案例二】生活中的比
1.利用教材,呈现结构性学习材料,在不同的情境中解释1∶4的意义。
学生读信息,了解比的读法。根据图意,从份数(如桌子数量1份、椅子数量4份)、倍数或分数(如新生儿头长是身高的)、具体数量(如1吨棉配4吨麻,2吨棉配8吨麻……)等方面来解释1∶4的意思,体会当两个数量变化时,比可以表示两者间不变的关系。
2.迁移应用,丰富概念例证。
3.概括出“比可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这一结论。介绍比的分数表示以及前项、后项、比号等名称。
4.突出两个方面的练习:一是做几倍、几分之几与比之间的转换练习;二是做比用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变关系的练习。
相对于案例一,案例二很好地突出了比与除法的区别。通过呈现结构性学习材料,提出富有挑战性的“1∶4表示什么意思”这一问题,放手让学生通过图文之间的关系解读1∶4的意义,体会比表示两个变量之间不变关系的直观便捷性,突出了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区别,也改变了案例一中学生被动应答的局面,形成了主动探索的氛围,这也是我们为什么把张先生建议中的第一、二段交换位置的原因。通过教学试图让学生在意义解读活动中感悟比的意义――当两个数量变化时,比可以表示两者之间不变的关系。这种关系用比较数学化的方式来表述即是:存在两个数量(变量)X、Y,当X取值为a时,Y有唯一的值b与之对应,当X取ka时,Y有唯一的值kb与之对应,我们把X、Y之间的这种关系称为比,用a∶b表示。这是一个相对函数化了的定义,从中我们可以自然地引出比的基本性质,方便地认识正比例关系,较好地兼顾“狭义的比”与“广义的比”的定义需求――不必像张先生这样先后给出两个比的定义。但在教材中没有给出这样的定义,而是比较模糊地给出了“两个数的比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相除的形式,两个数相除也可以表示为两个数的比”,作出这样的处理一方面是因为抽象的数学语言本身可能会造成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避免教师过于关注定义的抽象语言教学反而影响了通过活动引导学生感悟概念本质。当然,比的概念如何定义?如何给出定义?给到什么程度?仍是一个非常值得研究的课题。
应该看到,案例二的教学把比作为一种已经存在的人类文化直接呈现在学生面前,并没有直面“比”的起源,也就事实上回避了“为什么要学习比”这一问题,那么,如何解决这一问题呢?
从数学史料来看,西方数学中“比”的概念的起源是与测量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古希腊数学家认为,任意给出两条线段,必能找到用以度量这两条线段并得到整数结果的第三条线段,因此,这两条线段之间的长度关系必定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之比。我们看到,这样给出的“比”的概念事实上已经处于较高的抽象水平了。与此不同,我国古代数学中“比”的概念还蕴含在具体问题中,带有概念原创时期的特征,如先秦古籍《考工记》中就记载了许多青铜器铸造的配方,有配方就需要用比例计算。何不从现实生活中的“配方”问题入手,让学生亲身经历概念的发生过程,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学习的必要性呢?于是我们设计概念的发生发展路线为:配方中的比建立比与分数的关系建立比与除法的关系。
【案例三】生活中的比
1.经历配比活动,探索共变规律。
教师通过谈话引入配制饮料活动:学生用苹果汁和蜜糖水配制混合饮料,从三款中选择一款口味较好的推荐给大家。
反馈时教师选择“苹果汁60毫升、蜜糖水20毫升”的一款展开研究,探索口味不变、数量变化时苹果汁和蜜糖水数量的共变规律,学生用翻倍、减半等方法解释口味不变的原因。
2.探索配方的多种表示方法,掌握用比表示配方的方法和条件。
学生用已有知识表示配方,如苹果汁量是蜜糖水量的3倍,蜜糖水量是苹果汁量的,苹果汁量占总量的,蜜糖水量占总量的。进而,学生根据生活中见过的配方,给出新的表示方法:苹果汁与蜜糖水的数量比是3比1或蜜糖水与苹果汁的数量比是1比3,表示苹果汁3份,配蜜糖水1份,并举例说明,如苹果汁150毫升――3份,每份50毫升,蜜糖水1份――50毫升。体会用比表示配方的直观便捷性。
3.介绍比的表示方法与各部分名称。请学生用比来表示他们配的三款饮料的配方。
4.迁移应用,用多种方法解释比所表示的意思。
呈现材料(见案例二中三个1∶4的例子),学生从多种角度解释比的意思。教学中进一步渗透函数思想,体会值域和定义域。
5.解决问题,联系实际。
6.进一步的拓展。
如火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是我国人民对人类文明的伟大贡献。配制黑色火药的原料是火硝、硫黄和木炭,它们的质量比是15∶2∶3。15∶2∶3表示什么意思?等等。
案例三的教学力图把数学本身的发生发展动力转化为学生的学习动力,通过让学生亲历“比”的“再创造”过程,较好地解决了“为什么要学习比”这一问题。基于“再创造”的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质量,通过在配方活动中嵌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个人喜好――根据口味选择和调整配方,赋予学习以丰富的情感体验和个人意义。基于“再创造”的教学突出了知识的现实性、应用性和整体性,体现了活动的实践性、探索性和综合性,通过师生共同演绎创造者的思维过程,学习创造者的思维方法,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创造,在实践中锻炼成长。
参考文献:
[1]任敏龙.比的意义教学研究[J].小学青年教师(数学版),2006(10).
生活中的比范文2
一
陈宇和杜丽上床只是一次意外。只是恰好同去广州出差,正好又在酒席上喝了不少酒,后来回酒店闲得无聊就一起聊天,最后聊着聊着似乎是很自然地到了床上。
都是有家室的人,想必谁也不会当真。只是陈宇真没想到,秀气端庄的杜丽在床上会是那样热烈那样好,她像一团火,将他全身的血液都烧得噼啪作响,只恨良宵苦短。
陈宇结婚六年,每天下班回到家,见到的基本上是同一个场景:方小玉的脸上泛着微微的油光,头发乱糟糟地盘着,系着一条金龙鱼调和油的围裙,在厨房热火朝天地炒菜。她见到他,常常会边指使他给她递个盘子什么的边抱怨今天的蔬菜又涨价了。
女人与女人差别真是大。明明是一样的年纪,杜丽怎么就看着风情万种动人心魄,而方小玉就已如昨日黄花成俗不可耐的主妇了呢?外表的差距先不论,床第之欢也是相距甚远。六年来,小玉从来都是不主动不拒绝,基本上也不吭声,她逆来顺受的模样常常让陈宇有些兴味索然。
从广州回来后,在公司碰到杜丽,陈宇的身体内就有一股按耐不住的热流在奔涌,而杜丽却仿佛根本不记得那个晚上了,只如往常般客气地点头微笑,疏离的样子,让他也不由怀疑那晚的真实性。
午间时分,陈宇对着杜丽的QQ头像胡思乱想了一阵,忍不住鼠标一点,送了她一朵红玫瑰,她却很快回过来一个红唇,一开一合的,让他仿佛听到她在呢喃。他说原来那晚不是梦,真好!她说我也觉得好。于是陈宇的眼前就满是杜丽的活色生香。
那天,陈宇半夜醒来,身边方小玉在熟睡中轻轻打着鼾,偶尔还发出细细的磨牙声。他翻了个身,再也无法入睡,忽然觉得,婚姻,真是无趣极了。
二
陈宇和杜丽在人前保持着默契,是一般的同事关系,可是他还是能时时感受到她传递来的暧昧温情。开会的时候,陈宇作市场分析报告,她拿着笔聚精会神地听,偶尔在纸上写写画画,再抬头,他便瞥见她嘴角隐隐约约的笑容,眼神分明是魅惑与。他就不能自持地分了神,心里痒痒的,热热的。他喜欢这种激情暗涌的感觉。
陈宇觉得自己无法自控地越来越迷恋杜丽。每一次,她都能带给他全新的感受。他问她怎么会这么好,她咯咯笑着说,因为我是你偷来的。
他半真半假地说:可是你还偷走了我的心啊!我觉得我爱上你了。怎么办?
杜丽的身体摇摆得像风中杨柳,风情万种。她说,傻瓜,你只是爱我的身体。我也爱你呢。
他立刻分辩说不是,我真想离婚娶了你!
迷离中的杜丽蓦地停下来,像突然从迷糊中清醒过来,声音坚硬语气坚决:别瞎闹!这样就没意思了!
他莫名就有些扫兴,于是便一声不吭,只剩了猛烈的攻击。
回到家,方小玉在等他,一桌子的菜都凉了。她倒也没抱怨什么,只是站起身去热。他心里有些惭愧,但说出来的语气却很冷淡。他说不用热了,我吃过了。小玉“哦”了一声,没多说,开始收拾桌子。他借口说开了一天的会,很累,躺到了床上。闭起眼,依然满脑子都是杜丽。他问自己,我真爱她吗?
不,他当然不承认。明明如她所说,只是一场偷来的欢愉,他怎么能先当了真?只是他想起杜丽的丈夫,一个其貌不扬有着大肚腩的小老板,心里怎么着都觉得有些不甘。
三
陈宇竭力让自己收心以免过于放纵的时候,杜丽却突然离婚了。原因简单又恶俗,这繁华世间,婚外情仿佛已是遍地开花,她的丈夫也有了外遇,小情人找上门。一贯骄傲如她,岂肯受如此羞辱?第三天,她便不顾丈夫的忏悔和苦求,坚持着离了。
那天是杜丽主动约的他,她一反往常在他面前无所谓的骄傲状,哭哭啼啼地向他诉说,说男人多是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说现在的女孩丧失道德底线,有多不要脸。他却忽然有些心烦,勉强说了几句劝慰的话,却无法平息她满肚子的愤懑与仇深。正当他不知所措时,手机响了起来。是方小玉打来的,她说晚上有同学聚会,问他有没有空陪她一起去,因为大家要求最好带上另一半。他忙说好的好的,一会儿就回来。
杜丽停止了哭诉。他抱歉地说,对不起,家里来了客人,要我回去。她看了他半晌,面容渐渐回复平静,无表情地点了点头。他逃似地跑出了她的家。
陈宇第一次看见方小玉在镜前细致地上妆,差点认不出她来。他惊奇地发现化了妆后的方小玉也很美丽,和厨房里的她截然不同。聚会上,女人们互晒幸福又互相交流管夫心得,男人们无奈地耸肩虚心接受批评。觥筹交错间,一高大粗犷男举着酒杯豪气地对他说:老兄,说说你是怎么追到我们班花的吧?想当年我可是她的暗恋者之一啊!席间“哗”地唏嘘阵阵,满是善意的起哄。
方小玉红了脸。陈宇笑着说,我可没追你们的班花,当年我明明追求的是一个小护士。记忆的闸门突然之间打开了,往事如昨,历历现于眼前。当年,他母亲住院,是方小玉悉心医护照料,母亲出院时,他不就是被这个善良温柔又漂亮的小护士吸引吗?原来岁月真是人间最大的小偷,它不仅偷去了她的年华,还偷去了他当初对她的热忱。
方小玉说,无论我多累,只要想到家,想到如今安定的人生,我便满足了。
陈宇忽然满腹愧疚。
回家的路上,在一个拐角处,有一对男女在争吵。年轻的女人哭着扯着老男人的领带:我跟了你三年,你说要离婚的,原来你一直在骗我!男人不耐烦地掰着女人的手,冷冷地说,大街上,你疯了!
方小玉突然抓紧了他的手,走得很快。他忍不住搂过她。一路无言。
不知道为什么,再和杜丽一起时,他总觉得没有以前那么好了,甚至有时会走神,她的热烈使他有些力不从心。
杜丽勉强笑着说,没有了我的婚姻作保障,你还是怕了吧?
他笑笑,说她想多了。事实上他明白,她是对的。如果她真要危及到他的婚姻,他多半也不会答应。他不想轻易破坏方小玉和自己安定的生活。
四
陈宇生日那天,方小玉买了个很大的蛋糕,做了一桌子的菜,还开了一瓶红酒。他笑言一向节俭的她怎么一下子浪费起来了。她也不答话,只说自己想借机喝点酒而已。
她果然就喝多了,后来竟然一反往常,从未有过地大胆起来,让他有了不一样的感觉,一度飞了起来。
零点时分,他被手机铃声吵醒,竟是杜丽。她说她在酒吧,喝多了被人纠缠,问他能不能过去送她回家。方小玉也醒了,问是谁。他说公司老总有急事,然后又支吾了两句粗口,以示心里的不情愿和忿忿然。她说,那你去吧,在人家手下做事总要顺从点才好。
出门时,方小玉喊住他,跑进卧室拿了件外套给他披上,轻轻地说,开车小心点。他忽然内心万分不安,跨出去的脚收了回来,说,我不去了,也不是什么大事,明天向他解释吧。然后关了机。
第二天清晨,在公司见到杜丽,陈宇想向她解释一下昨天出来不方便。她却装作没看见他,噔噔噔地直接上了楼。
他给她电话。她说,经理,我这边正好有客户,很忙。
片刻,她发来一条短信说:都是成年人,我不会强迫你做不愿做的事。他想了想,竟然一下子也不知怎样回复,就按了删除。
后来,杜丽也没约过他。两个月后,她复婚了。
同事们祝贺杜丽破镜重圆,她满脸堆笑地边散发糖果边应和着同事的话,走到陈宇身边时,她说:有个家才心安。同事说是啊是啊,夫妻总是原配的好。
他想真诚地对她笑一笑,但牵了牵嘴角,没笑出来。
从此,下班后,陈宇不再磨蹭,尽量推掉应酬早早回家。方小玉依然素着面蓬着头在厨房忙碌,他会不等她吆喝就给她当助手,听她唠叨米价油价。夜里他将她搂在怀里,想着时光匆匆转眼就六年,有些慨然又无比踏实。他想要个孩子了。
生活中的比范文3
创造的灵感来源于设计者对日常生活细微处的敏锐洞察,运用前沿性的眼光创造着美好的生活,让生活充满惊喜。
这些创意设计作品形制新颖,不但给人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同时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捷和乐趣,展现出创意设计的魅力,编者将这些凝结设计者们心血与智慧的作品整合在一起,与读者共分享。
钩腿字母衣架,平添生活情趣
这是一款改变字母形体的创意产品,来自美国设计团队blend-design的作品:字母衣架。这款产品将单词里面的多个字母中的竖加个弯,就成了能挂衣服、帽子等物件的挂钩,不仅仅只是一个挂钩的功能,也是居室的一件装饰,而且平添了许多生活情趣。试想,将自己的座右铭或是爱人的名字做成字母衣架,每天在上下班取衣、挂衣时就可以激励一下自己了。
抽屉拉杆箱,拉在手里的衣橱
设计师Cheng-Hsiu Du 和 Chyun-Chau Lin合作打造了一个抽屉拉杆箱,它的箱子由三个间隔的抽屉组成,每一层都可作为单独的储物空间,便于旅行物品分门别类地放置,这是白领们出差、旅游必备的法宝。将拉杆打开后,手柄的横杆还可以挂衣物。有了它,就不用担心找件衣服时,把整个箱子翻的乱七八糟了;有了它还可以随时随地让衣物出来透透气,这款产品可谓是时尚与实用完美结合的典范。
植物项链,佩戴的是一种理念
设计师Colleen Jordan设计的这款名为“wearable planter”的植物项链,吊坠是一个白色的花瓶式容器,容器里栽培的是嫩绿的植物,使得绿色植物的生命气息融入无生命的项链中,满足了人们追求新奇、多样化的需求。这款设计体现了绿色低碳的环保理念,近距离的植物栽培,将绿意盎然的植物挂在脖颈,既是一件意外的配饰,同时也表达一种生活的理念,或许还会有一种自然原始的清新扑面而来的感觉。
随身携带的课桌,走到哪里学到哪里
Teddy bag是设计师François Verez & Ane Eguiguren设计的一款可以随身携带、随时变身为课桌的书包,可谓是书包中的“变形金刚”,既方便实用又符合孩子心理。设计师打造的这款产品,孩子便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真正做到走到哪学到哪,也许还会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呢,相信家长一定很期待这款产品的上市吧。对于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来说,一物二用的Teddy bag更是他们的好伙伴了。
肥皂擦丝器,健康伸手即来
设计师Nathalie Stämpfli带来的一款名叫Soap Flakes的肥皂擦丝器,是一个相当不错的设计。将肥皂放置于这样的肥皂托后,通过把手来触发内置的擦丝器,擦丝器将肥皂擦出细小的颗粒,肥皂颗粒正好落在手掌,可以用来洗手。这样就避免了以前肥皂易从手中滑落或在公共场合多人使用还容易将肥皂弄脏的弊端,这样既方便又卫生。同时,Soap Flakes也提供了浴室专用版本,通过双手的旋转,肥皂颗粒即可落入手中,这不得不说是居家生活中的又一大设计亮点。
牵手手套,握在手心的温暖
进入寒风刺骨的冬季,当我们逛街时,只好带上厚厚的手套,或者将手塞进口袋深处,这样就少了和家人、爱人牵手的机会,图中是德国设计师设计的一款手套,将牵手+手套保暖的功能合二为一,这样保证在牵手的同时,也不会被冷风吹到。售价39欧元,价格比爱情还不靠谱,如果您也喜欢,完全可以自己动手织一双。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温馨的创意产品。
滚动的闹钟,抓不住的时间
这个会滚的闹钟很有意思,闹钟两边安装有两个轮子,在你设定的被叫醒时间内,除了和普通闹钟一样“哔哔”叫外,它还会自行滚开,至于要滚到哪里去,据说连它自己也不知道。想要它闭嘴,你就得立即起床,在它还没消失在某个旮旯之前逮住它。如果把它作为礼物送给孩子,那一定是份不错的礼物。
自力更生的手机配件
这是一款iphone手机配件,体现出设计师低碳环保的创意思路和理念。它除了能够充当保护套之外,安装在手机头顶上的那个风扇可以收集风能,进而转化为电能给iphone充电。只要风力足够大,让小风扇呼啦啦的转动,6个小时就能给它充满。如果在停电时,这款浓缩版的“风力发电机”能解燃眉之急了。骑自行车旅行时,可以把它挂在车把上,迎风自行发电,驴友们一定很钟爱吧,在野外探险时也不用担心手机没电了。
收纳沙发椅,见缝插针
相信你也曾遇到过这样的情形吧:经常会在沙发底下寻找自己的物件,如手机、书本、遥控器等等,这些都是不经意间丢失的,寻找起来费时费力。日本设计师motogi受到此场景的启发,设计了这把具备收纳功能的沙发椅。它由一个一个的方块软垫堆砌而成,而方块与方块间的空隙则可以塞进你的任何小物品了,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有头绪起来。
变形椅子,家具中的“变形金刚”
这是一个有趣而又实用的设计。一条3米长的木质凳子,经过简单的全部翻转,它变成了一把带靠背的长椅,一家人倚着看电视节目;如果只翻转一部分,它就能变换出椅子,凳子和桌子,两人便可品茶聊天。这样简单的翻转变形既节省空间,操作起来也十分方便,不仅变换的是形式,也是一种心情,一定会受到家庭主妇、家庭煮夫的追捧,同时会给居室增色不少。
椅子书架,随心而阅
这是一款简单的书架,只不过从上而下弧线弯曲的身体形成了一个符合人体倚靠的座位,当你挑选好书籍后,就可以坐在上面尽情阅读了,这样既能休息又能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椅子书架具备多功能的同时,也能节省空间。它也是09年多伦多室内设计展十大必看产品之一。
自行婴儿车,宝宝安心妈妈放心
这款婴儿车名为Taga Bike,不仅能推着它走也能骑着它走。如果妈妈带着宝宝在公园散步时,只需经过简短的步骤,将它变换为手推车推着宝宝;如果赶时间那就能在短时间内完成手推车与自行车之间的切换,妈妈就可以载着宝宝快速到达目的地,这样,妈妈带宝宝时就更加轻松了。
楼梯抽屉,在空间中寻找空间
木质楼梯不仅可以让屋主人登梯入室,与众不同的是每一阶层可以像抽屉一样拉开,从而利用里面的空间收纳衣服、书本等物件。这样,空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将一个闲置的空间充分利用起来开辟第二空间,使整个房间里面也看起来更加干净整洁。对于蜗居族来说,这样的楼梯抽屉着实能让人产生惊喜。
茧椅,展开温暖的怀抱
这是一位法国设计师打造的茧椅,在椅子上套上一张柔软的棉被,人躺进去拉上拉链,即使在寒冷的冬天,裹在这个巨大的“茧”里也能让你保持温暖。躺在里面不管是阅读,看电视,还是睡上一觉,暖意时刻都会拥抱着你,让你感受到生活的惬意,同时也可以看出设计师热爱生活的态度和品味。
鱼儿游进了鞋子
耐克的一款跑鞋在这里被设计成了一个金鱼缸,它完全仿照真鞋的大小、款式,所以这款鱼缸看上去空间不是很大。在你铺上一些沙石绿藻加满水后,养上几条小金鱼,它们就可以在这狭小的空间里蜗居了。待到鱼长大了,你就得考虑给它搬家喔。
小支点,大作为
一个小小的支点,可以将手机支撑起一个合适的角度,这就是由香港Homade公司设计的马桶抽支架iPlunge,这款产品跟卫生间里使用的马桶抽惟妙惟肖,它可以吸附住任何表面光滑的手机,将它成角度的支撑起来,腾出双手,更加方便的观看手机视频。
酷炫摩托车,外形酷似UFO
当展示在你眼前的这款名字叫Uno的酷炫摩托车在高速公路上疾驰行驶时,你的眼睛首先告诉你这不是摩托车,而是UFO。它是由Ben J. Poss Gulak设计的摩托车,外形相当怪异,从侧面看,也许不少人第一眼就觉得Uno是一辆独轮车,但实际上他是一辆三轮摩托车。其中两只轮以平行的方式摆放,第三只轮则隐藏在两只轮中间的上方。平时两只轮的模式也可以骑行,有需要时也可以切换到三轮的模式。该车拥有酷炫前卫的外形,有仪表盘,纯电动车,无排气管。增加可伸缩的前轮,使用激活开关即可完成两轮转三轮的模式,并且改良了把手,可通过把手控制方向,最高时速可达30-35mph。
手风琴橱柜,艺术形体的家居
“手风琴橱柜”是由德国设计师elisa strozyk和艺术家sebastian neeb 共同合作设计的。这款储藏柜外部的薄木片层像手风琴一样被折叠起来,用激光切割的木片手工固定在一个织物(比如莱卡布料)表面上。这两种材料的巧妙结合,让木片表面像布料一样柔软有弹性。手风琴一样的表皮将矩形的柜子包裹起来,不用的时候它就像门一样可以关闭。这是突破了一物体原有的性质,创造性地将手风琴造型运用到家具设计当中,极富艺术气息。
生活中的比范文4
关键词:日元升值 汇率制度 经济泡沫
一、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
(一)日元升值引致产业空心化
1985年9月,美国为了解决持续快速增长的贸易逆差问题,与日、德、法、英等国签订了“广场协议”,要求5国政府联合干预外汇市场,使美元对主要货币有秩序地下调,以逐步缓解美国贸易逆差问题。“广场会议”后日元大幅升值,引发了日本的海外投资浪潮。1985年至1995年长达10年的日元升值给日本国内制造业沉重打击,对此,日本采取了扩大海外直接投资的策略,大规模增加在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投资,并采取当地生产和当地销售的策略,以避免日元升值带来的产品价格的提高。
日元的大幅升值,使得日本与欧美的劳动生产力成本优势逐渐消失,打破了原有日本以国内生产为主,然后采取出口贸易的方式。同时,日元的升值使得以美元计价的资产相对于日本企业而言越来越便宜,这极大地降低了日本在欧美的生产成本。在这一时期,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日本企业加速海外投资的产业政策和金融政策,迫使日本企业走上了海外投资之路。1985年到1995年间,大量日本企业投资于海外,实施国际化战略。结果导致日本本土制造业雇用规模缩小,中小企业群体出现大量的转业、弃业情况,日本国内投资比率大幅下降,导致日本国内产业空心化。
(二)日元升值引发日本经济泡沫
1.日本经济泡沫的形成机理
日元持续大幅升值吸引了大量国际资本涌入日本,它们大量投资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推动了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的上涨。同时,在美国的国际协调政策的影响下,为了缓解汇率升值造成的经济紧缩,日本在日元大幅升值的期间实施了低利率的扩张性货币政策。超低的利率水平导致了日本货币供应量持续快速增长,央行贷款也高速增长。这些贷款大部分流入了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此外,日本政府为了抑制日元的升值,经常干预外汇市场,日本银行大量买进美元和卖出日元,造成日元供应量快速膨胀,国内基础货币供给增加,1987年,日元的货币供应量增长率达到10%以上。到90年代初已经接近于零利率,由此导致国内流动性过剩。
2.日元升值对股票和房地产市场的影响
日本的股票市场从1986年1月开始正式进入大牛市,当时日经指数达到了13 000点,到1989年12月29日升到38 915点,4年上涨3倍。日本股票市场和货币供应量一起到达高点,足以说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对资产价格泡沫形成的作用。
在股市上涨的同时,日本房地产市场也进入了非理性繁荣期。从1985年开始,日本土地价格进入大牛市,1985年至1990年的房地产泡沫期间,东京的商业用地价格上涨了3.4倍,住宅用地上涨了2.5倍,大阪的上涨幅度更大,商业用地上涨了3.9倍,住宅用地上涨了3倍。此外,20世纪80年代末,日本的土地财富已经占到了国家财富总额的70%,而同期美国仅占25%,土地资产泡沫严重。
在日本国内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影响下,在外汇干预政策和大量国际投资资本共同推动下,日本的股票价格和房地产价格等资产价格飞速上涨,而与此同时,日本的消费物价指数和批发物价指数却保持相对稳定。这就充分说明了日本股价和房地产价格的持续大幅度上涨的同时,没有合理的经济增长基础作为支撑,进而产生经济泡沫是必然的。
二、人民币升值与日元升值的比较分析
日元汇率升值与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为我国在当前汇率升值阶段预防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同时也为探讨人民币升值问题提供了一个分析框架,笔者试图通过这一路径对人民币升值背景下,资产价格泡沫问题进行具体分析。
(一)中日货币政策在升值过程中的差异
人民币汇率升值同日元升值最大的差别来自于货币政策的不同,日本针对汇率升值所采用的是扩张性货币政策。相比之下,我国正面临经常性账户和资本性账户的“双顺差”,虽然面对较大的汇率升值压力,但是我国依然选择了从紧的货币政策。央行虽然向市场注入了流动性,但是通过发行央行票据进行了相应的对冲,汇率干预的净效应并没有导致国内基础货币供给的快速增加,我国流动性仍然处于相对过剩状态。
(二)人民币升值对股市和房市的分析
在流动性过剩和汇率长期升值的背景下,我国资产价格也在某种程度上对预期汇率升值和汇率实际升值做出了反应。现以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表现来进行简单的分析。
1.人民币升值对股票市场的分析
从作用机理上看,货币升值影响股票市场以增加基础货币为媒介。本币升值通过增加基础货币的供给量来为股市融资,也就是通过增加货币的流动性使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其作用机制为:(1)人民币升值对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抑制这种不利影响,货币当局在外汇市场买入外币、抛出本币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使本币的流动性增加增加的流动性进入股市追逐高额利润推动股市非理性上涨。(2)人民币升值外资进入国内以获取升值所带来的好处大量外资的涌入必然导致基础货币增加本币的流动性增加增加的流动性进入股市追逐高额利润推动股市非理性上涨。
从短期看,主要是汇率变动预期导致投机性热钱流动,影响股市资金供给和市场利率水平,从而对包括股票在内的资产价格产生同向作用。汇率预期对股市产生短期效应,其持续时间长短还取决于汇率变动的方式。如果不存在政府干预,市场汇率调整通常会在较短时间内达到相对稳定水平(甚至超调),此时有关汇率变动的预期趋向稳定,股市也随即平稳运行。在实行外汇管制的国家,政府可能出于稳定宏观经济的考虑,并不愿意采用一步到位的方式重估币值,反而会刺激市场不断产生进一步的重估预期,导致股市在较长时间内大幅震荡。
2005年7月21日汇率制度改革后,股票市场走向也呈现上升的趋势,由于我国实行外汇管制,汇率的波动也使得股市波动。
尽管汇率变动不是影响股价变动的惟一因素,且汇率变动的不同阶段对股价变动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别。但是,人民币升值的预期使大量国际投机资本涌入我国,这在很大程度上与我国股市的非理性上涨有关。
2.人民币升值对房地产市场的分析
房地产市场自2002年以来逐步升温,伴随着房地产价格的上涨,房地产泡沫论开始产生。在人民币汇率升值的长期背景下,国际热钱持续、大量地涌入,足以引发资产泡沫。中国房地产泡沫与汇率问题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汇率失调的情况下,市场力量就力图把汇率调整到均衡值。如果汇率不调,就有通货膨胀,两者都是回归购买力平价的渠道。通货膨胀首先表现为地产过热,然后反映为房地产上游产品价格的上涨。因而,中国的房产价格问题,己经远远超出房地产问题范畴本身,而直接与我国的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包括汇率目标、货币发行量、外汇储备以及国际汇率走向相关。即使我国政府已经开始对房地产市场严加调控,仍然有大量的国际热钱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从目前国内资产价格的走势看,资产价格并没有达到过度膨胀的程度,但是国内房地产价格和土地价格的上涨速度,以及股票市场的上涨和波动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具有了泡沫的成分。因而,在汇率长期升值的背景下,央行在货币政策框架内应关注资产价格的波动,预防资产价格泡沫的出现。
三、日元升值对中国的启示
(一)本币升值要符合本国经济基本面
为了让日本经济快速复苏、尽快摆脱萧条,日本进行了产业政策的调整,其本质上就是想通过产业升级,带动日本经济复苏,保持日本经济良好的基本面,以振兴和恢复日本经济。通过前文论述,笔者认为,我国人民币面临升值压力,与贸易顺差持续调整增长、美元进入贬值周期有关,其深层原因则是全球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快于国内产业结构调整与转移。因此,在经济运行过程中,保持经济结构的动态合理化,是经济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日本在1991年经济形势大幅下滑,其重要原因就是日元的升值与日本经济的发展状况严重偏离,最终的结果使得日本经济进入萧条。
总体上讲,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按一般的经济发展规律,相对于一个未充分就业、低收入和工业化中期的发展中大国的经济基本面而言,如果政策、体制、结构和外向型经济发展比较协调,其币值不应存在严重低估。正是由于政策、体制和战略调整滞后所造成的贸易粗放增长和外资偏好以及外汇供求矛盾,直接导致了人民币目前强烈的升值预期,而决非正常的市场经济发展规律使然。当然,对人民币汇率长期走势的非理性判断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说明人民币升值压力具有很高的“虚拟性”。从长远趋势看,人民币是升还是贬取决于未来的经济基本面。
(二)人民币升值压力大于日元
中国当前面临的状况与日本当时的处境不同,人民币比日元所面临升值压力更大。首先,在全球经济贸易和资本流动的宏观环境下,与当时日本面临日元升值相比,中国面临更多的外国直接投资及国际货币流通。其次,日元面临升值压力时,大部分国家采取固定汇率制,还没有实现资本账户的可兑换。但目前中国面临的情况是,具有重要影响的国家,都基本实现了浮动汇率政策下的经常账户及资本账户交易自由化,并清除了不同的外部障碍。再次,与日本存在大量资本账户逆差不同,中国的资本账户仍显示大量顺差。此外,大量热钱回流至中国促使中国累积可观的外汇储备。
(三) 警惕汇率升值万能论
人民币汇率升值一度肩负了减少贸易顺差、调整贸易结构、降低外汇损失和调控经济失衡等多重经济责任和改善中美贸易关系的重大使命。从日本的经验来看,汇率升值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仅仅通过汇率调整可以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预料货币升值会提高美元出口价格,因而削减价格的竞争力并减少出口量。然而,根据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经验,日元升值对出口总额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影响,反而,还造成了日本扩大海外投资的数量。从目前来看,现今的不均衡主要反映了国内储蓄与投资不均衡。在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条件下,汇率受资本流动与国家间利差的影响,使得汇率作为调整经济失衡的角色和作用有所下降。因此,不能企图通过单一的汇率方式来解决国内储蓄投资结构的不均衡等多重因素引发的问题。
(四) 重视推进产业升级
日本政府在泡沫经济以后重视创新型产业的发展,调整产业结构,保持本国产业向更高的层次发展。我国的出口产品增值率低、附加值低,这与我国的产业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改善贸易顺差,不只是通过汇率的调整和出口政策的控制,同时也应根据国情,扶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改变我国的产业结构。我国在高新产业中虽然起步较晚、比较成本高,在国际上不具有比较优势,但其发展对整个国民经济、对国计民生都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要重视发挥“后发优势”,促进高新产业发展壮大。这样才能迅速扭转我们的劣势地位,才能保证我国在国际上的自主地位,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金森俊树, 赵志君. 人民币汇率评估:日本经验谈.宏观经济研究, 2006,(4):48-63页.
[2]王伟旭, 曾秋根. 人民币汇率挑战与变革选择. 光明日报出版社, 2004年版,第118页.
[3]美国全球金融数据公司(Global Financial Data,Inc.)省略.
生活中的比范文5
一、人民币 “内贬外升”的原因分析
( 一) 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原因分析
1. 内部因素
就金融理论而言,影响和决定一国货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有通货膨胀、利率水平、资本流动和国际收支。笔者认为,当前影响人民币汇率的主要因素是巨额的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当一国国际收支发生顺差时,外汇市场上对本币需求就会增加,外币供给增加。其结果,对本币需求的增加将引起本币汇率上升,外币供给的增加将引起外币汇率下跌。当一国国际收支顺差持续性增加时,该国外汇储备就会大量增加,进而导致本币汇率上升。如表 1 所示,从 2000 年起贸易顺 差 持 续 扩 大,2008 年 高 达2955 亿美元。近年来,人民币升值、劳动力成本和原材料成本增加,出口增幅有所下降,同时进口相应增加。贸易顺差有所减少,但仍然保持在近 2000 亿美元。在2000—2010 年期间,直接投资净流入保持在 500 亿美元左右,从2009 年起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明显加快,进而使直接投资净流入有所减少。经常账户和资本金融账户的双顺差直接导致外汇储备的猛增,外汇储备余额从 2000 年的 1656 亿美元猛增到 2011 年 6月份的 31975 亿美元。从数据上分析,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增加与人民币对外升值走势相吻合,呈较强的正相关关系。
2. 外部因素
从 20 世纪 90 年代起,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以贸易不平衡为借口,纷纷将矛头指向中国,迫使人民币对外大幅度升值。近年来,美国一些政府官员、议员及学者将矛头直指中国,将金融危机引发的经济衰退归咎于中美贸易失衡,又将中美贸易失衡问题归咎于人民币汇率,极力迫使人民币对外升值。美元作为世界货币,大多数国家将它作为储备货币,而美国采取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导致世界性的货币流动过剩,这些过剩货币必然会被投机者用来投机,在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下,热钱就会涌入中国,加快了人民币对外升值的步伐。值得一提的是,美联储为了摆脱因次贷危机而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局面,于 2010 年 11 月推出了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从根本上看,美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就是美联储动用美元购买各类债券和不良资产,其实质就是无节制地大量增发货币,其结果必然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美元的大幅度贬值直接反映在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度升值。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从 2009 年的 6. 8282快速 升 值 至 2011 年 8 月 份 的6. 3996,一年不到的时间内人民币对外升值幅度高达 6. 28%。
( 二)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原因分析
1. 内部因素
人民币对内贬值的根本因素是货币供给量过快增长。根据货币分析法的基本观点,一国货币供给量取决于三个因素: 银行系统的货币信贷、外汇储备余额和货币乘数。用公式表示为:MS= m ( D•R)公式中,MS为货币供给量; D为国内货币供给基数,即央行的国内货币信贷量; R 为来自国外的货币供给基数,即国际收支顺差而引起的外汇储备余额; m 为货币乘数,即银行系统的货币创造的倍数。造成银行系统货币信贷扩张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一是中央银行的再贷款。中央银行增加对商业银行再贷款,商业银行就能扩大贷款量。在商业银行提供的贷款中,一部分贷款转化为企事业单位的存款,另一部分以工资形式转变为居民的收入,而居民的收入中的一部分存放在银行,另一部分则转变为现金流通,从而导致货币信贷增加,即基础货币增加。二是财政收支。当政府的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时就会出现财政赤字。财政赤字最终使企业和居民的存款和现金增加。存款增量中一部分被作为存款准备金,现金增加则要求增发货币,这两种情况都会导致基础货币增加。但是,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过快增长也会导致货币供给量增加。财政收入和企业收入通常存放在银行,造成银行存款增加。存款增量中一部分被作为存款准备金,一部分作为贷款使基础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增加。从数据上分析,银行信贷扩张与消费物价指数上涨呈正相关性。2007 年和 2008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 M2) 余额分别为 40. 3 万亿元和 47. 5 万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 16. 7% 和 17. 8%; 与此同时,2007 年和 2008 年消费物价指数分别高达 4. 8%和 5. 9%。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2008 年 11 月国务院决定财政政策从稳健转向积极,推出了4 万亿投资振兴计划; 货币政策由从紧转向适度宽松,新增信贷 9. 6万亿元。2009 年和 2010 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 ( M2) 余额分别为60. 6 万亿元和 72. 6 万亿元,分别比上年末增长 27. 7% 和 19. 7%。广义货币供应量 ( M2) 余额的大幅增长使得消费物价指数从 2009年 的 - 0. 7% 上 升 至 2010 年的 3. 3% 。国际收支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余额增加也是造成货币供给量增加的另一个主要因素。企业和居民将持有的外汇出售给外汇指定银行,收取本币。而外汇指定银行再把外汇出售给中央,换回等值的本币,从而促使外汇指定银行超额准备金增加,因而增加了基础货币。笔者 认 为,贸 易收支顺差引起的外汇储备急剧增加是造成当前消费物价指数上涨的主要原因之 一。从 数 据 上 看,2007 年和 2008 年 贸 易 顺 差 分 别 高 达2622 亿和 2955 亿美元, 同期消费 物 价 指 数 则 高 达 4. 8% 和5. 9 % ,两者之间呈较强的正相关性。2007 年国外资产在中央银 行 资 产 中 所 占 比 重 高 达73. 80 % ; 储备货币主要由对金融性公司存款和货币发行组成,两者 共 占 中 央 银 行 总 负 债 的40. 45 % 和 19. 5 % 。在现行的外汇管理体制下,外汇指定银行因贸易收支顺差而必须买入大量的外汇,导致银行外汇占款迅速增加。2005 年外汇占款为 7. 12 万亿元,2006 年为 9. 90 万亿 元,2007 年 为 12. 84 万 亿 元。 外 汇占款在基础货币中的作用不断增强。2005 年 为 6. 4 万 亿 元,2006 年为 7. 8 万亿元,2007 年为 10. 15 万亿元。国外资产在基础货币中所占比重 1990 年大约为 10% ,2005 年为 98% ,2006年 为 110% ,2007 年 则 高 达123 % 。由此可见, 贸易收支巨额顺差导致外汇占款持续增加,基础货币扩大,货币供应增加,促使消费物价指数上升。
2. 外部因素
美联储为了摆脱因国际金融危机而引发的经济衰退的局面,于2010 年 11 月推出了第二次量化宽松货币政策 ( QE2) ,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实质就是通过扩大货币供应量,购买国债或企业债券等方式,向市场注入超额资金,旨在降低市场利率,刺激经济复苏。但是,这种以邻为壑的货币政策,必然导致美元大幅度贬值,全球性流动过剩。我国央行为了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试图用增加人民币发行量来缓解人民币对外升值的压力,但是人民币不是国际货币,主要在国内流通,这会造成国内流动性过剩,推动通货膨胀。全球大宗商品交易大多以美元定价和结算。美国还操纵了石油、粮食和部分金属的定价权。美国通过 QE2 滥发货币必然抬高大宗商品价格。在 QE2 出台后 1 个月,受美元贬值预期影响,大宗商品价格疯狂上涨。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进口国,每年需要进口大量燃料和原材料。我国的对外依存度,铁矿石达 69%,大 豆 达 80%,原 油 达53%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使我国增加了进口成本,引起了输入型通货膨胀。
二、对策与措施
( 一) 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人民币汇率未来的走向取决于两大因素: 一是国际收支顺差的规模; 二是美国的货币政策的取向。从内部因素看,国际收支顺差是构成人民币对外升值的重要因素。要保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当前就要控制国际收支顺差的规模。
第一,进一步降低进口关税,积极动用外汇储备,扩大国内紧缺物资、原材料和高科技产品以及农产品的进口。2011 年 8 月份食品类价格同比上涨 13. 4%,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4. 02 个百分点。其中,粮食价格上涨 12. 2%,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 0. 33 个百分点; 肉 禽 及 其 制 品 价 格 上 涨29. 3% ,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 89 个百分点 ( 猪肉价格上涨45. 5% ,影响价格总水平上涨约1. 27 个百分点) 。因此,当前扩大农产品进口不仅有助于减缓贸易收支顺差,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也有助于抑制通货膨胀。
第二,严控外资流入,调整利用外资的结构与流向。2007—2010年期间在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中,21%流向房地产业。外商直接投资大规模投向房地产业,推动了房地产业的过度投资,导致房地产业价格不断攀升,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通货膨胀。在制造业中,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产业,从事加工贸易,利用廉价劳动力获取投资收益,将产品返销到发达国家,从而扩大了我国的出口贸易。因此,在国内流动性过剩的情况下,要严控外资大量流入。在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政策上,不仅要制定外资鼓励和优惠的规定,同时也要制定有关外资禁止和限制的规定。引进外商直接投资要从追求数量转向注重质量,进一步扩大跨国公司的技术溢出效应,促进外资流向从劳动密集型转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
第三,加强国际收支 管 理。近年来,外国热钱不仅通过经常账户渠道,还通过外商直接投资渠道大量流入我国,使我国的国际收支顺差以及外汇储备进一步增长。加强资本金融账户的监管,建立和健全对资金跨境流动的全程统计监测体系; 加强跨境资金流动的监管,密切关注短期资本流动的规模、渠道和方式及境外投机资金的动向,有效化解境外短期投机资本流入对人民币升值的压力; 加强对外国投机性资本流入的监管,严厉打击套利、套汇以及其他投机活动,以确保我国金融体系的安全性。此外,根据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适时调整银行结售汇制度。鉴于当前国际收支顺差和外汇储备的过快增长,适当放松银行结售汇制度,以缓解因外汇储备过快增长而对人民币升值和流动性过剩造成的压力。
第四,扩大对外投资,促进资本金融账户的基本平衡。我国不仅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开展对外证券投资,更要鼓励具备条件的国内企业走出国门,大力发展对外直接投资。近年来,我国非金融类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迅速发展,2009 年为 433 亿美元,2010年为 590 亿美元,2011 年1 -7月为276. 3 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不仅可以减少因人民币升值对出口造成的不利影响,而且有助于促进资本金融项目的基本平衡,缓和因外汇储备急剧增长而促使人民币升值的压力。通过跨国并购扩大利用国际资源,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跨国企业凭借其所有权、技术、资本、无形资产、经营管理经验等优势,通过对外直接投资,促进国内产业结构转型,获得更大限度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外直接投资汲取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研究与开发经验,获取无形资产和知识产权,促进国内产业升级和技术自主创新,创造比较优势或垄断优势。
( 二) 控通货膨胀,保经济增长
1. 从紧货币政策
现行的从紧货币政策主要运用数量型货币政策工具,试图通过持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控制银行信贷规模。这种数量型货币政策的影响力度较强,容易造成经济较大的波动。例 如,存 款 准 备 金 率 从2007 年 1 月的 9. 5% 连续提高至 2008 年 6 月的17. 5% ,而经济增长率从 2007年的 13% 下滑至 2009 年的 9%,个别月份 甚 至 下 降 至 6%。2009 年 10 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 ( PMI)下降为 44. 6%,消费物价指数从 2008 年的 5. 9% 急剧下降到 2009 年的 -0. 7%。股票市场指数从 6000 多点暴跌至 1600 多点。与此同时,不少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面临资金困难,甚至破产倒闭; 有些企业因而转向民间借贷等非正规融资渠道,导致一些地区民间借贷利率高达 30%; 一些企业和机构利用各种渠道从海外融资来缓解资金压力,造成国外资金大量流入。但是,银行贷款则依然大幅度增加,大量流入房地产业,2007年和 2008 年房地产开发投资金额分别为 25280 亿元和 30580 亿元,分别增长 30. 2% 和 20. 9%,导致房价持续大幅上涨。再如,央行又将存款准备金率从 2010 年 1 月的15. 5% 持续提高至 2011 年 6 月的21. 5% ,上述负面影响正在日益显现,但不同的是,通货膨胀和房价则依然居高不下。令人担心的是,是否会引发经济滞胀的问题。这种注重数量工具、忽视价格工具的货币政策的取向与效果值得商榷。笔者认为,有效控制通货膨胀不能只注重数量型工具,应当采用数量和价格工具相结合的货币政策。当前从紧货币政策有效组合是: 适当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相应提高银行存贷款利率,发挥货币政策的价格机制的作用。2005 年以来央行则采取了低利率和负利率政策,一方面造成了银行信贷市场的扭曲,不仅损害了存款人的利益,不利于货币资金回流银行,促使民间的高利率借贷活动加剧,而且刺激了银行贷款扩张,减弱了央行的货币调控能力,这显然与从紧的货币政策的初衷相悖。为此,应改变当前低利率和负利率政策,适当提高存贷款利率,增强央行控制银行信贷的功能。充分发挥利率杠杆作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和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从紧货币政策不仅要控制银行信贷总量,还要注重银行信贷结构与流向,严控银行信贷资金大规模流入房地产市场,积极引导资金流入实体经济,重点流向农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科技产业,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适当增加中小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银行信贷额度,以缓解其资金困境。
2. 适度宽松的财税政策
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助于控制通货膨胀,但会导致总需求下降,进而影响就业和经济增长。为了保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政府可采取适度宽松的财税政策。它不仅能够在宏观上有效控制总量,而且能够在微观进行结构调整和优化; 不仅能够化解人民币对外升值和流动性过剩的压力,还有助于抵消人民币对外升值和紧缩性货币政策对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适度宽松财税政策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运用税收政策,适时调整出口退税率,降低进口关税,调整和取消外商直接投资的优惠税收政策。这不仅能够控制和减少国际收支顺差,而且能够优化出口结构和增长方式,改善利用外资的结构,提高利用外商直接投资的质量。二是利用税收杠杆,调节收入分配,缩小城乡居民、地区之间以及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以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以及中高收入人群的消费倾向,提高消费在 GDP 中所占比重。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以减少城乡居民的后顾之忧。增加公务员、事业机关单位职工以及离退休人员的工薪收入,随物价指数的上升不断调整名义收入,以增加实际收入。增加农民和低收入者的政府转移支付和财政补贴,以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和积极性,进而扩大消费需求。制定和实施优惠税收政策,鼓励和促进技术创新,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生活中的比范文6
在现实生活中电视是我们不可缺少的一样东西,它能给我们知识,给我们信息,但也能给我们坏的影响和习惯,接下来我会一一讲解。
电视是我们生活中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我们能利用它获得全世界的信息,也能知道最近发生了什么事情,能利用它来学习,知道不同的知识,认识更多的东西。电视也是供人消遣的工具,我们能以看电视来放松,感觉到快乐。
虽然电视有很多的优点,但也有缺点,它可以给人知识但也能误导人,许多人会模仿电视里发生的事情。看电视对许多孩子的父母来说也很困扰,因为孩子经常看电视就会近视,不爱学习。
我的观点是,看电视应该适当,不应该多看但也不可少,毕竟古语“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所以对那些不能去远方见识不同东西的人有特别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