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阅读题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语文阅读题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语文阅读题

语文阅读题范文1

一群蚂蚁在屋外忙来忙去,小公鸡歪着头问:“小蚂蚁,你们快乐吗?”蚂蚁回答:“我们过冬的粮食快要备齐了,很快乐。”

两只燕子在屋檐(yán)下做窝,她们不停地来回衔(xián)泥,小公鸡昂头问:“燕子姐姐,你们快乐吗?”燕子说:“我们马上就有了自己的家,很快乐。”

小公鸡问梅花鹿阿姨:“梅花鹿阿姨,大家都很快乐,快乐是什么呢?”

梅花鹿阿姨说:“孩子,快乐是需要自己寻找的,快乐来源于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快乐在每个人的心里。”

1.选出下列划线字的韵母[【A】。

粮 ( )食

A.iáng

B.áng

2.选出下列划线字的韵母【B】。

歪( )

A.ān

B.āi

3.选出下列划线字的韵母【B】。

昂头( )

A.án

B.áng

4.选出下列划线字的声母【A】。

来源 ( )

A.y

B.q

5.选出下列划线字的声母【B】。

什么( )

A.s

B.sh

6.选出下列划线字的声母【B】。

衔泥( )

A.l

B.n

7.选择题【B】。

“昂”字用部首查字法,可先查( )部,再查( )画;用音序查字法,可先查音序( ),再查音节( )。

A.日、4、A、áng

B.曰、4、A、áng

C.曰、3、A、áng

8.选择题【B】。

小公鸡找快乐, 先请教( ),再请教( ),最后请教( )。

A.燕子 蚂蚁 梅花鹿

B.蚂蚁 燕子 梅花鹿

C.梅花鹿 燕子 蚂蚁

9.选择题【B】。

读了短文,我知道小蚂蚁的快乐是( ),小燕子的快乐是( ),听了梅花鹿阿姨的话,我知道快乐是( )。

①过冬的粮食快要备齐了。

②要自己寻找的。

③马上就有自己的家了。

④来源于生活的每一件事,在每个人心里。

语文阅读题范文2

关键词:语文文本阅读;主体地位;人格教育

语文文本阅读是中华文化的精华积淀,它在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近年来,随着学生升学压力的增大,在语文教学中,无论是从学校语文文本阅读的课程安排,还是教师的教学观念、方式及学生的关注重点来说都存在一些问题,为实现和发挥语文文本阅读在促进学生感知、理解、评价、创获文本的重要作用,需要从学校、教师、学生多方面共同努力,全面促进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语文文本阅读存在的问题

1.学校对语文教学的课程安排仅限于对考试内容的教学,忽

略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在我国有很多中学都片面地把升学率视为衡量学校质量高低的唯一指标,因此,在学生的课程设置和安排上,坚持考试至上的原则,任何教学活动的开展都要围绕中考或者高考,对于语文文本阅读的课程安排完全根据考试的需要进行设置,长此以往,语文因人文美而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学科特性就难以彰显,必然不利于语文学科的长期发展。

2.教师在进行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时,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灌输

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我们已经喊了很多年,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教师普遍认可应试教育的有用性。首先,传统应试教育的最大特色在于,一切行动听考试,坚持考试不考便是无用,对于语文文本阅读这一“软知识”更是直接忽略不计。因此新时期,加强语文文本阅读的前提是转变教师的观念。其次,广大教师在进行语文文本阅读教学时,忽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单一的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刻板的传递基础知识,忽视学生在文本阅读方面的自主性、积极性。即在课堂上教师的语文文本阅读教学只注重基础课本知识的陈述,而缺少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自主学习的指导。

3.在中考和高考的指挥下,学生普遍忽视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虽然素质教育已施行多年,但是在我国,中学生还面临着巨大的升学压力,在语文文本阅读的学习上,中学生对自己的要求仅仅在于能够诵读、会分段、会概括文意,而缺乏更高、更深层次的追求,例如,个人视野的拓宽、人文素养的提高、个人人格的塑造等等。中学生的这些片面思维,虽然不影响学生的考试,但长远来说,必然不利于中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解决语文文本阅读中存在的问题策略

1.学校应从课程安排上重视语文文本阅读

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学生学习语文不仅仅是学习汉字的发音、写法、造句、写作,更重要的是要进行大量的语文文本阅读,语文文本阅读的范围不仅包括当代文学,更要包括我国古代的优秀作品和国外的著名作品。例如,学校可以通过中外名著阅读会、文本阅读大赛、古诗文诵读大赛等方式,强调学生的语文文本阅读量。对于古今中外优秀作品的阅读,有利于无形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效果。因此,广大学校在进行中学生的课程设置时,一定要重视突出语文文本阅读课程的设置比重和权重,从根本上肯定语文文本阅读的重要性。

2.教师应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自主进行文本阅读、文本创作,以文本阅读加强学生的人格教育

教师应将课堂主体地位归还学生,发挥学生的积极主观能动性,激发学生自主进行文本阅读。另外,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引导,引导和鼓励学生进行大量的文本阅读之后,开展文本创作,文本创作,不仅能够督促和检验学生文本阅读的效果,更重要的是能够促使学生及时消化所学知识,激发自身的创新、创造潜能,这对于培养创新型人才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更较重要的是,学校和教师的教育责任不应仅仅限于传道授业解惑,而是要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因此教师要善于运用语文文本阅读,积极对学生开展人格教育。在中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圣贤、英雄的典范事迹,这些闪烁着人文精神光芒的文本阅读材料,最适合用来对中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以古代诗词为例,教师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体会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塞士俱欢颜”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怀;从《过零丁洋》中,敬佩和学习诗人国破家亡,渴望恢复大好河山的爱国情怀等。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教材中的文本材料,注重以情感人,培养学生追求崇高的精神境界,塑造健全的人格品质。

3.学生应转变学习观念,运用长远眼光,注重终身阅读,陶冶个人情操

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纵然学校、教师在语文文本阅读方面重视、强调再多都只是学生进行语文文本阅读的外在因素,学生始终是进行文本阅读和学习的主体,如果学生主观上忽视文本阅读的重要性,那么学校和教师的所有努力都会成为徒劳。因此学生要转变自身的学习观念,运用发展的眼观对待语文文本阅读,实现语文文本阅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学习。例如,学清照的诗词时,可以前后对比诗人前后期诗风的变化,深刻体会诗人的心境,加深对南宋历史的学习。学生自身通过广泛的涉猎文本阅读材料,不仅能够将语文文本阅读与个人的可持续发展联系起来陶冶个人情操,更能促进自身养成终身学习的好习惯。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语文教学中的语文文本阅读是一种人格教育、心灵教育、生命教育。广大中学语文教师应坚持和重视语文文本阅读的重要性,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体性,为培养更多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刘淮南.从“自律”“他律”看“文学是意识形态”及其他[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2).

[2]谢理滔.基于对话的阅读教学途径探索[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09(3).

语文阅读题范文3

一、 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

1.教学中没有真正地运用对话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不仅是向学生简单地传授一些生词、文本的中心思想及一些写作的方法技巧等,还是使学生、教师与文章创作者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产生的精神碰撞与交流,这三者在精神及思维上的内在的契合和沟通,是学生自主发现与探索的过程。

但是在我国初中语文实践教学过程中,并没有把对话教学真正运用其中,而是死板地、教条地搬来了“对话理论”,违反了该理论的内涵及实质,最终还是没有摆脱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整个阅读教学过程中,在激烈的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并没有真正的思考,而仅仅是迎合教师的要求,从文本中寻找一些根本不需要思考的答案;另外,学生在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在看似提出了自己颇具新意的观点与想法时,其实大部分是偏离了课程设置的初衷,没有真正地理解课文的内涵,从而使课文丧失了对于学生的教育意义。

2.教学中文本阅读缺失

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对文本内涵的浅薄分析或者是肆意地扭曲,而我国新教学标准要求的创新、自主,并非是由学生随意地脱离课本的知识与内涵去挖掘去理解,而是要求教师与学生在尊重文章创作者初衷的基础上进行思考与创新。另外,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设备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多媒体作为现代化教学最主要的辅助工具,因其形象生动性、丰富性与及时性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减轻了教学的负担,但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在使用多媒体进行语文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失去深刻的语言理解及情感体验,使学生与文章之间的“对话”就像过往云烟一般瞬时埋没在人们的视野中,使我们不得不承认,现代化的鼠标与键盘永远也带不来毛笔与课本的感觉。现代化的多媒体信息设备的滥用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自我感知、 体验、 想象、 创新的能力,对我国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产生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二、 改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相关策略

1.完善初中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树立“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并在该理念的指引下重新界定语文阅读教学的目的,进一步强调对学生语文阅读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培养,使语文阅读教学的归宿变得更加明确,而要实现这些目标,最主要是完善初中语文教学的评价体系。首先,要建立语文阅读能力型评价指标,将语文课程评价从选拔的功能转变为促进教师、学生全面健康发展,使教学实践得到改进的功能。这里的评价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认定功能进行了弱化,而强调了评价对于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改进的功能。这种评价体系还有效减轻了学生与教师在应试教育中的压力,增强了学生语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另外,将评价的重心由结果转为教学过程上。以往我的教学评价体系往往将重心放在学生的分数、学习结果上,而这也直接关系到教师的绩效与评优等各项切身利益。新的教学要求下,语文教学评价体系应弱化对学生分数的关注,将重点放在教学的过程上,减少师生对分数的依赖,使教师与学生都从应试教育分数的阴影中走出来,将精力真正放在语文阅读能力培养上。最后,使教师与学生都成为教学评价的主体,但是这两者往往在评价体系中被拒之门外,使教学评价有失公允。

2.发挥 “对话教学”的实效性

构建民主平等的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进行自主思考、创新,能够对文本信息进行理解、挖掘与反思,同时教师作为一位引导者还要注意避免使学生进行漫无边际的思考,从而使课堂成为学生玩笑的场所。总之,教师要在平等民主的基础上,为学生搭建起其与课本之间的桥梁,使其能够更好地对课本知识进行思考、理解与创新。

语文文本阅读不仅仅是向我们展示一些简单的文字,更是向我们展现创作者思考与情感的体验。这就要求学生与教师从多角度、全方位对文本进行理解与思考。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要真正理解“对话教学”的内涵,发挥其实效性,才能使学生、教师与创作者在精神、情感上产生共鸣,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真正理解语文文本,进而达到预期的语文阅读教学效果。

语文阅读题范文4

【摘 要】 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本文对当前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进行了问题分析,指出了当前初中语文教学的问题是问答教学过于形式化,缺乏真正的交流;过度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导致学生阅读能力降低。提出了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对策,具体是转变教学方式,改进语文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实践,切实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分析;对策

阅读教学一直是初中语文教育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虽然新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了初中语文教学的目标、要求等方面内容,但是由于部分初中语文教师对新课标内容的理解上的偏差,以及受到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和当前教育制度、教学环境的制约,使得目前的初中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中依然存在着一些问题,造成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理想的现象。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认为要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初中语文教师从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与方法上入手,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分析

(一)问答教学过于形式化,缺乏真正的交流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不同的传统与不同的文化,感受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时空感,让学生、教师与文章的作者进行精神上的交流与思想上的碰撞,是一种探索与感知的过程,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学习语言、组织段落造句、理解全文大意和写作手法的过程。然而在实际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的问答教学方法,过于教条式、刻板式,失去了问答的意义,学生与教师之间缺乏真正的交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在看似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的回答环节,学生们都在积极地迎合着教师的要求,都在积极地从课本中直接寻找相应的答案,但其实,学生根本没有真正的思考过程,回答环节流于形式。

其次,学生们在回答老师的提问时,虽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这些观点和看法听起来好像具有创新意味,但是这种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缺乏对文章深入理解基础上的回答,本身就已经偏离了新课标教育目标的初衷。

再次,整个问答教学过程,缺乏对文章真实的感悟,缺乏教师、学生与作者之间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交流与碰撞。

(二)过度滥用多媒体教学设备,导致学生阅读能力降低

初中语文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辅助教学。这虽然能够借助多媒体的形象化、生动化等特点,用一种更直观的方式把知识展示给学生,而且不仅丰富了语文课堂的教学,还帮助了学生更容易地理解知识。但是,不可否认,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过度滥用,造成了学生对于文本的阅读能力的下降。学生过度地运用多媒体教学设备进行学习,使其更注重了音效、动画效果等等,而不会去深刻地研读文本思想,不会去深刻地体验文本中的情感。

二、改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水平的对策

针对上述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通过不断地反思与总结,尝试找到改善上述问题的方法与策略,笔者认为,若要改善上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需从以下方面着手。

(一)转变教学方式,改进语文教学评价体系

新课标对初中语文提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强调了对学生的语文能力与语文素养的培养,指出了语文教学的出发点与终点。那么,要达到新课标的要求,语文教学的评价方式一定需要改善。而在关于语文教学评价工作的方面,首先要做的是,改变语文教学评价的功能。我们要改变以往的方式,我们应该让评价工作更多的发挥促进学生与教师的发展、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作用。如此一来,减轻了学生与教师的以应试为中心而学习的负担,从而可以激发学生与教师的动力,提高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中的积极性。其次,我们要转变语文教学评价的重心。过去,由于学习成绩的分数、考评分数等纷纷关系到学生的升学、教师的考评等切身利益,以至于从教师到学生都只看重分数这一结果,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出现。因此,我们应将评价工作的重心转移,弱化评价中对结果的重视度,尤其是对分数的重视度。只有这样,方能将教师与学生从唯分数论的观念中解脱出来,从而真正融入到教学工作和学习中去。

(二)通过实践,切实达到阅读教学的目标

如何真正做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而不只是在课堂教学中的“问答”模式,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师生在教学中不断探讨、不断改进,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找寻最完善的方法。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平等的态度。学生虽然还处于求知求学的阶段,但是他们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思考,并不是任由教师摆布的木偶。因此,教师更应该扮演好的角色应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与文本沟通,让学生理解、思考文本中的内容,多方位、深入地挖掘文本中的信息,而自己则要当好“桥梁”。教师要做好引导者,而不是驾驭者,这便需要教师对学生和文本拥有一个平等的态度。教师一定要做好引导者,只有教师对学生的引导真正起到了作用, 方能切实的发挥阅读教学的作用, 实现学生、教师、文本三者之间的“对话”,实现阅读教学的目标。而要做好引导的工作,则需要教师与学生通过阅读教学的实践,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反思与归纳方法,不断寻找更多的好方法,真正做好引导工作,切实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需要每一位初中语文教师重视起来,在深入分析新课标的要求后,根据每个班级的学生特点,对自身的教学方式和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探索和完善,切实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磊.浅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教学论坛.2014.33

[2]史振泉,韩克思.如何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J].学周刊.2013.31

语文阅读题范文5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课堂教学是课改实施的主阵地。只有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才能保证课改的实施与推进。但是,许多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根本没有课改气息,还是穿新鞋走老路。了解后,发现普遍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教学目标不明确,没有层次,在教学中随意性很大,教学空间封闭。学习语文不应只局限于小课堂内,封闭的教学空间只会降低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2.阅读兴趣的淡薄,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大部分课堂是一本教科书、一本教案、两根粉笔,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现有的资源没有利用,也没有资源生成意识。信息技术与新课程无法整合,直接影响新课程课堂教学效率,个别学校,

3.时间分配不合理,很多教师仍然采用的过去的教学方法。很多课堂一半以上时间让学生无目标的自己看书,然后通篇串讲,每篇课文一定要分段,归纳段意,这种课太浪费时间。另一种情况则是满堂灌,胡子眉毛一把抓,没有重点,一潭死水,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心中只有自己没有学生,或者说没有全体学生。

4.朗读教学质量低。一是朗读的量不到位,讲的太多,读的太少;二是朗读的质不到位,读前缺乏明确要求,读中没有具体指导,读后忽视必要评价,朗读水平较低。

目前在新课标指导下,小学语文阅读课文的教学有了许多新的要求,但在这些要求下,小学语文阅读课应该如何进行教学还存在众多的问题与争论,我们应该在此基础上挖掘问题存在的根源,力争通过我们的教学加以改革。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存在的原因

1.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方法仍然是传统的教法,对语文学科的性质的认识比较混乱

新课程的实施,尤其是对语文课程的特点以“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作了定论,使小学语文教学伴随着对人文性的张扬而呈现出五彩缤纷的课堂教学新形态。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特体验开始得到尊重,教师主宰课堂、机械封闭的教学方式逐渐消失。然而,在一些主导潮流对此大加赞赏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不和谐音符。尤其是广大基层小学语文教师,过去大家习惯了的、沿用多年的教学大纲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习惯了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也频频受到挑战。而面对层出不穷的教育新理念,教师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课堂上已经出现了一些令人尴尬的失衡现象。在课程改革已定的情况下,课堂教学作为改革的重点,需要我们冷静地审视和反思,找出其存在的弊病,及时纠正,引以为戒,从而使我们的语文教育能够在探索教学创新的过程中向着健康完善的方向发展。

2.教师没有掌握易操作比较实用的教学模式

好的教学模式在理论上能宏观地揭示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的内部联系;在实践上,是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而形成的教学程序。好的教学模式是教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需要,是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深化教学改革的需要。好的教学模式能很好地落实新的教学理念。然而,在应试教育模式的长期统治中,阅读教学出现了以下两种倾向。一种是,把语文课上成了片面的文字训练课,以训练代替一切。另一种是,把阅读教学课上成分析课。教师繁琐的讲解,生硬地给学生灌输句意、段意和思想感情等,使本来富于诗意、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变得索然无味。教者辛辛苦苦地讲解,听者却昏昏沉沉地欲睡。其结果往往是“低分低能。”

3.语文学习的社会要求,使得儿童学习语文的兴趣始终处于次要的地位

语文教师从事语文教学,首先考虑的是怎么完成教学任务。而教学任务主要由社会对语文学习的要求所决定,诸如教书育人,在较短的时间内把人类的语言文字传授给学生,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等等,也就是说教师要把对社会的责任感放在首要的地位;其次才是对儿童的责任感。由于语文教师还要面临所教班级统考或升学的压力,学生语文学习成绩的好坏又直接影响到教师的晋级、职称评定、升迁等,过于考虑儿童的要求、兴趣,有点不切实际。

三、解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的对策

如何真正贯彻新课标对阅读教学的改革对改变阅读教学现状至关重要,对此我认为应该找准切入点,根据小学生阅读的心理和新课标对不同学段的阅读要求采取如下的教学策略来解决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力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育和心理学的基本原理,根据学生年龄和认知特点的不同,通过建立师生间、认知客体与认知主体之间的情感氛围,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使教学在积极的情感和优化的环境中开展,让学习者的情感活动参与认知活动,以期激活学习者的情境思维,从而在情境思维中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的一种教学活动。

情境创设是一个提供各种形式的刺激信息,引起心理反应或活动的过程,它不是教学过程的自然伴随物,而是教师主动设计的产物。它要求教师以实际行动关心全体学生成长,深入了解他们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和学习特点,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在教学中努力做到以充沛的感情、专治的精神、丰富的想象、生动的语言、高度的概括力,从各方面感染学生。使学生耳濡目染,激发起学好语文的情感。

2.利用提问,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在学生不能完全自学的情况下,教师对学生阅读的引导有着关键的作用,教师的引导主要又是靠提问来体现的。心理学认为学习过程可以解释为儿童已有的认知结构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通过同化、顺应达到认识与外界一致即平衡的过程。而要引起儿童对外界的注意就要进行提问,引起儿童新旧知识的冲撞,所以说,“提问”已经是非常重要的让儿童学习的手段了。

语文阅读题范文6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小学生搜集信息、发展思维、认识世界获得审美的重要途径。应该让学生在积极地情感活动当中,加深体验和理解,有所思考和感悟,让学生受到感情的熏陶,获得启迪,体验到审美的乐趣。”我认为,可以从巧妙设计问题着手,让学生从自主学习中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在此,笔者就如何巧妙设置问题进行以下探讨。

一、提纲挈领,着眼题目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而课题则是文章的眼睛,它也可以是文章的主题,可以是概括文章的内容,可以引用文章人物的言语。可以这样说,课题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进入文本的捷径。

在小学阶段,很多课题都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如,在讲述《圆明园的毁灭》这篇文章时,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所遗留下来的历史瑰宝被帝国主义掠夺和破坏,这是我们中国人所挥之不去的伤痛。此时,教师可以抓住“瑰宝”与“掠夺”两个关键词来进行设计问题:应该怎么对待国家的瑰宝?为什么我们的历史瑰宝被掠夺与破坏?由“瑰宝”和“掠夺”两个关键词又能引申出怎样的事物存在关系?通过这些问题的设置,能引导学生渐渐理解我国文化历史与其发生的坎坷变迁,同时,还能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念。

为了激发学生内心的共鸣,还可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南京!》影片。看完之后,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设置相应的问题,能有效强化他们对于所学课题的认知与理解。这看起来好像与阅读教学并没有太大的联系,但是通过这种方式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所阅读文章的内涵,进而通过对电影的感受进行思维发散,以形成他们所特有的阅读与理解方式,从而有效地完成阅读教学目标。

二、明确重点,巧抓过渡

为了使文章的条理清楚,结构清晰,文章一般在中间部分用过渡段或是过渡句架起桥梁。学生通过抓住过渡句很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更易感知文章事物特点了。如,在文章《秦兵马俑》中,有一过渡段:“秦兵马俑不但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明。”这句话不但概括了前面所叙述的兵马俑规模宏大,而且还引出下文将要叙述兵马俑众多的类型和鲜明的个性。学生通过寻找该过渡段,可以感知整个全篇内容,了解文章所叙述事物的特点。学生也可以学习到作文的构段方法和记叙顺序。

三、把握文章,抓住首尾

文章的开头和结尾通常有中心段或是中心句,它是对课文内容的概括,凝结了作者的情感。这类中心句总起开头,在结尾点题,或是首尾呼应,或是起画龙点睛作用。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让学生知道学习方向,从而在整体上把握文章的内容。这种类型的文章在小学语文教材中很多,尤其是诗歌和议论文。

四、走进内心,抓住情感

情为心生。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这些文章有的是表达了对祖国壮丽河山的赞美,或是让人们爱护动物、植物,或是表达对某种人物的钦佩之情。作者的感情是通过文字的描写表达出来的,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抓住作者的情感设计问题,实现学生与作者之间心灵的沟通。

如,对于《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而言,字里行间所透露出的那种悲痛之情对于小学生而言,是很难去体会与理解的。而为了弥补这一缺憾,可先播放电影《》,引导学生通过真实的资料与艺术元素来了解的经历与人格魅力。之后,再播放十里长街送总理的视频资料,学生在被动欲绝呼喊的感染之

下,才能切实理解教材中所表达出的那种悲痛之情以及对的还念之前。之后,还可引导学生之间相互交流,从而让学生切身体验到文中所蕴含的情感,实现心与情的交流。

五、把握思路,寻找主线

很多文章的作者在写文章时独具匠心,巧妙地设计了文章的主线。这些主线自然而然成为作者的思路。张中行曾说:“思路是‘流动在脑子里的意念’。”可见,我们要想理解文章所要表达的内容,就要了解作者的思路,然后根据思路将文章的结构弄清,同时弄清各个段落之间的关系,从而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章,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可以说主线是我们了解文章的捷径,让我们很快完成阅读任务。

六、引发思考,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实现由“讲”向“问”的转变。在对教材锻炼进行分析时,应多向学生发问,引导他们发表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也应针对学生的问题,有针对性地解答,在此过程中也应注重回答问题的技巧,不能将答案说死,而是在回答问题的同时反问学生,并且鼓励他们开放性地回答,以使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现代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才是教学工作的中心,我们应该将更大的空间交给学生。在教材学习时可引导学生自主搜集相关资料,并由他们自主选择课题进行讲解,通过他们对自己观点与想法的充分展示,摆脱教师和书本的束缚。之后,还应引导他们自主反思,在加深他们对文章理解的同时,使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有效提升,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这自主学习活动中来。因此,要想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就应该给他们一个“天马行空”的机会,教师所要做的是思考怎样迎合他们的思考,而不是一味扼杀他们

漫无边际的感想。

小学生因为智力没有完全发育,好奇心重,理解能力不是很高,所以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充分考虑这些问题。因为文章的内容不同,体裁不同,教师设计的主要问题也是不同的。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认真阅读教材,仔细分析文章内容,从本阶段语文教学的要求和学情出发,制订适合自班学生的合理问题,从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谭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问题设计:问题设计的类型、功用、适用时机[J].教学与管理:小学版,2013(29).

[2]谭静.分层分类: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策略[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3(10).

[3]李颖翠.书中乾坤大,课外天地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与方法指导[J].考试周刊,2013(67).

上一篇春景

下一篇国庆节的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