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学会看病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学会看病

学会看病范文1

看病是一门学问一种能力

不会看病会越看越有病

本刊记者为读者支招应对“小病大看”、“轻病重查”――

首先让我们感谢白衣天使,是他们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是他们让我们的生命远离危险。但是在感谢的同时,也有不该感谢的个例医生让我们心凉,让我们看病成为恐惧、成为负担、成为提心吊胆。

你刚有点病,医生就要求你猛看。看得你从这个科到那个科,从楼上到楼下,从门诊到住院处,从一个专家到另一个专家,从一项体检到另一项体检,甚至十几项体检。我们十分难受地遭遇了这样的心伤:不该看的小病让你大看;不该吃的贵药让你多吃;不该检查的让你检查;不该住院的让你住院;不该开刀的让你开刀……

不管冠心病重不重,一律都用支架撑

不知何因:

现代医疗越先进,病人看病越费劲。

专家门诊一挂号,彩超心电加好药。

2005年5月大鸟公司的A部经理柳树,因疲惫心脏病复发。司机拉着他急驰医院。这位中年经理知道自己心脏的老毛病,吃上药,多休息就会调整过来。他对司机说:“我最不愿去医院,这顿检查就让人犯愁!”司机说:“还是看一下,心有底。”

车刚停在医院门口,柳树感到心闷得有些厉害,但他还是坚持到了专家门诊。专家简单询问后,柳树问了一句,用什么药能有效果?专家答:先去急救室全面检查,然后再住院观察。最好安支架!

支架?

柳树对此种新医技不懂,但听人说这是一项现代抢救心脏的措施。

柳树再问:“心脏支架是什么意思?效果好吗?”

“好。非常好。”专家那镜片后的目光坚定无比。

柳树恐惧地点着头,按专家的指令,先是进行心脏造影,接着被送进病房用几种他不知道的先进药进行输液。两天后他觉得已经完全恢复了常态。他问同屋的病友:“医生让我做支架,我心没底。”病友说:“你住的那张床刚走了一个做支架的,50岁。从腿根部切开,通过主动脉放进支架,一个支架5万块,加上辅药物那钱就多了。问题是你的心脏是不是应该做支架?做了支架,你的心脏就要永远依靠支架。”柳树说:“我才45岁,那不废了吗?再说,我感觉没必要做支架。”第二天,他向医生请求:“我的心脏病不严重,不想做支架。”医生立刻变脸:“不做支架,也得住半个月,药都开了,输完再走!”柳树无奈在床上被迫躺了半个月,出院一结账:药费加床位9700元。半个月输液输得头晕目眩,他说也没看用什么药,结账时瓶瓶罐罐整了一大堆。

另一个病人的看病经历更具“黑色幽默”。

他是一个村长,由于心脏病住进哈市一著名医院。跟进医院的还有村长的4个儿子4个儿媳和孙男弟女十几口人。一系列检查完毕,大夫对村长的儿子们说:“你爸的心脏病很重,如果不采取措施,随时会有危险。儿子们问:“危险到什么程度?”大夫答:顶多能维持一年。儿子们听后急得转圈问:“那怎么治能治得长远点?”大夫果断告之:“只有做支架。”“那就赶快做。”儿子们像抓住了救命的稻草。“做这得个万八的吧?”儿子们恐惧地问。“你们准备好钱吧,住院用药加一块儿准备6万吧!”儿子们惊呆了。

他们回到病房集体把状况汇报给村长父亲,村长一听就火了:“净他妈瞎扯,我还能下地干活,骑10来里路的自行车,就能活一年?我不安那东西也能过去!”大夫走后,村长领着4个儿子,4个儿媳坐满病房讨论支架问题。

四轮会谈过去。

村长在医生最后期限的前夜,再次在病房召开家庭大会,他说:“我正式决定,告诉你们,咋也不能安支架,这一安,我的精神就吓垮了。不安支架,我还能多挺他几年。今天晚上,全撤人,都给我回去。我开四轮子走。”

众儿子儿媳哭笑不一,顺了村长。

第二天早晨,医生们来病房为村长做术前会诊。进门一看已人去床空,仅留下大儿子一人呆坐床上等待结账。

五年过去了,现在那个村长仍然活着,在村里挑头。

病到了该安支架的程度,自然得安装,近几年这项已经普及的新技术挽救了无数生命,同时也不可否认,在医院里正出现滥安支架的趋势。

不管对症不对症,系列检查皆要用

看病必要的检查无可厚非。但是不是所有的病都要一条龙检查到底?现在有相当数量的医生,把做B超、彩超、心电当成习惯。只要病人一说胸闷,医生马上会说:先做个心电。病人刚说肺部不舒服,医生立刻接上:做个胸片。病人感觉肝不舒服,医生的五项化验单已开出来了。

有一个公司部门“老黑”经理和员工们做健康体检。“老黑”经理人品不黑,只是长得较黑。当所有的系列检查完毕,在做胸透时,医生让他多站了一会儿。两天后胸透片子出来了。医生还算讲究,告诉公司的总经理和副总说:你们公司的部门经理“老黑”的肝部有5 x 5厘米的凸出阴影。根据初步诊断为肝部肿瘤,恶性良性待观察。

两位经理经慎重商量决定,为“老黑”经理保密,但必须委婉通知“老黑”的爱人,做好思想准备。“老黑”爱人性情柔弱,知道此病后暗中流泪忧伤。她连夜搂住“老黑”经理健壮的身躯浮想联翩。第二天清晨她对“老黑”经理说:这次体检你的胸透不清晰,医生准备再给你透一次。“老黑”说:“瞎透啥,我这体格啥事没有。”爱人说不过,最终咬牙告诉他:“你的肝上有黑影,医生说必须从前后左右侧位确认。”“老黑”答:“啥黑影,没黑影,我能叫老黑?”

“老黑”终于被劝说再次走进医院。老黑说,别的不查了,就胸透。专家门诊的另一位专家说不行。让“老黑”把所有的检查又做了一遍。只剩胸透了,“老黑”说:“我的胸透片都有了,怎么还要再照?”专家说:“让你透,你就透,不多透几遍能准吗?”老黑无奈去透了。胸透片出来了,专家举着片子看了半天说:“没有阴影,一切正常。”老黑倒懵了。他把第一次胸透片递给专家:“那片子上有阴影,这片子又没阴影,是怎么回事?”专家答:“要不怎让你多透几次呢。把两个片子放这吧,等我们会诊后再通知你,不管咋说,你的肝还是有问题。”“老黑”带着压力回到家总觉别扭。背部的风湿又疼了起来。他从抽屉里拿出一贴“东方神膏”,照着镜子贴了起来。就在贴上的一瞬间,“老黑”猛然清楚了:那阴影是不是这贴膏药?第一次胸透是贴着膏药上去的。“老黑”迅速找出卷尺,把背上的神膏撕下来一量,正与肝部的阴影尺寸吻合――5×5厘米。他长叹一口气:这他妈医院,真坑人!

“老黑”光做各项检查就花了1800元!

医生为病人负责没错,但过分的不该检查的让病人成为负担的花费当戒。

另一个78岁的老人因为拔一颗残牙,被医院强迫检查。拔牙的那天是孙子领着去的,孙子劝姥姥:“姥姥,您的牙拔了,再镶一颗,500元够了,别怕花钱。”姥姥去的是一家很有名气的牙科医院。牙医看着姥姥问:“你这么大年龄拔牙,安全第一。先量血压,再做一个心电图。然后再吃上消炎药。炎消了,再拔。”孙子说:“那就先消炎吧,心电和测血压不用做了。”

牙医说:“早晚也得做,一块儿做了省事。”姥姥被折腾了半天,拎着五六盒消炎药回去了。一个星期后,姥姥和孙子又来了,那个牙医扫了一眼:“还行,消肿了,可以拔。先去做心电、测血压!”孙子不解:“大夫,上次已做完,没问题,怎么还做?”牙医脸冷:“这是拔牙,不是拔钉子。把老太太拔过去,你负责还是我负责?”

姥姥听明白了答:“医生,我一辈子没心脏病,我的血压是低血压。上次做完,你说不用再做了。”牙医更冷了:“做,还是不做?拔,还是不拔?”那表情像手术刀。姥姥抖了一下又去了心电室。

残牙终于落地了。

当姥姥从牙医的平淡的目光里走出门后,牙医追出来再次告诉姥姥,镶牙时,心电、血压还要做!姥姥恐惧地点着头。姥姥的这颗残牙没镶就先花了600元。

不论发烧或感冒,一律都用高价药

百姓看病越来越犯愁。

一次感冒,仅需普通药物和输液完全可以治愈。但是,近年来,只要患者一进医院,被医生逮住,不“消”你个千八的“绝不放过你”。

有一位经常摊上病毒性流感的机关干部陈轻轻已被医院宰得发誓自学治感冒。因为,有一年她去医院输液,输了一个星期毫无效果。医生见状又逼她做各种检测,说可能肺部炎症和肝脏出了问题,B超彩超验血验尿做后查无问题,七天的高档进口药点得她满嘴喷火。她在第8天气愤地拔掉针头对医生护士说:“你们太黑了,这哪是治病,简直是扔钱。”拔下针头时,陈轻轻已被开了4000元的高价药。

她逃出医院找到大学学医的同学,同学叹道:“唉,你这不就是病毒性感冒吗?”点了三天“菌必治”,她的烧就退了。三瓶“菌必治”仅花90元。

现在某些注重“经济效益”的医生、专家实在让病人望而却步。他们常常是先看钱,后看病,有时甚至是为了钱,逼你看病。

在市政府工作的50岁的刘仪,患有一般性的轻微脑血栓。这种病症只要工作一劳累就会出现头晕呕吐征兆。那次,因为加班过劳她去医院检查。一个大夫看了病情后告诉她:“你是因为疲惫犯的病,住院吧,输输液通一下。”刘仪按大夫的说法办了住院手续,连续点了两天的点滴。

这次,她感觉用的药比较有效,第3天她就消失了症状。那位医生查房时,刘仪就问:“我感觉好多了,没问题了,明天想出院,单位太忙。”大夫又询问了一番,基本同意了。

当查房医生走出病房门,走廊传来另一个人的教训声:“怎么就住两天,这么快就出院了?你给她治的太快了,你怎么不给她用点别的药?她是公费医疗,卡上还有5000多医疗费没使呢!”刘仪听出来了,是主任的声音。

旋即查房医生黑着脸返回病房,强硬地说:“你再住两天,不许办出院手续,把这组药点完再说。”

刘仪急了,抓起手机给爱人打电话说,医院强行不让出院。爱人迅速过来,先是和这个霸道医生大吵一架,没效果。最后,只好找了朋友又找了院里的熟人,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办完了出院手续。然而,临出院前还是被医生硬性从5000多元的医保卡上划去了1500元的高价药。没有这个代价,医院,仍然出不来。

我们困惑有些医生到底是医术不行,还是从钱出发。常常连一些基本的常见病,也整不明白。动不动就先向你推荐所谓的好药,高档药,要不就是小病大看,好像不做手术就不是看病!

某报社的记者外出采访不小心把脚崴了。她一拐一拐去一家骨伤科医院求医问药。一个医生让她拍了片子,然后指着她脚踝骨处语气异常地告诉她:“怎么才来,你的脚踝已骨折移位,要立即做接骨手术!”

记者一听汗流不止:“这么重啊,不手术不行吗?要是手术,我也得准备准备,家里孩子正中考,许多事都没安排好啊。”医生说:“下午就做。不能再拖了,你看这骨缝已经裂大了,这样吧,你再做个CT吧。”医生的话,让记者压力骤升。

她焦急地打车回到家里,把一个月的生活、各项事项一一交待给中学的孩子。然后又给外地公出的先生打了一个长途。

下午3点钟,记者带着满面愁容艰难地来到医院。不巧,那医生去病房给另一患者会诊。这时进来一位年龄偏高的老医生。记者不经意地拿出片子让老医生看:“大夫,我这脚骨折了,手术住院得多长时间?”老医生把片子接过去,看了一会儿:“你这脚不是骨折,是挫伤扭了筋。不用手术!”

记者以为听错了。她问:“上午那个医生确诊了,让我下午来做骨折手术。”老医生说:“我告诉你,不是骨折,不用做手术,这点毛病还看不懂!”

老医生的诊断,让记者免遭一场苦难。她用了跌打损伤的药,半个月就正常了,那个也许是误诊也许是医术太差的医生还打来电话追问,为什么不做手术了,记者气得回答:你的脑袋崴了,做你自己的脚吧!

老百姓看病不容易。

老百姓看病真希望减少各种恐惧。

优秀医学专家为百姓看病出招:

北京协和医院主治医师王国亭如是说:

A、当你生病时,不要盲目地投医。要根据自己的病情,诊断时,多去几处医院多找几位专家,来判定病症的真伪。特别是五脏、大脑等重要部位的疾患,不要找小医院和不规范的私家医院,以避免误诊误判的发生。

B、小病大看的现象确实在某些医院发生,有一定的医护人员对病人不负责,缺少爱心.这除了要有自我保护意识,还要求人们学会看病,学会自我保健,自我判定一般的常见疾病的能力。如果有了这种自检自查的能力,完全可以在发生小病时,不用去医院花大头钱,花冤枉钱,不对症的钱。比如,一般的流感发烧,一般的炎症,一般的头疼脑热,偶然发生的身体不适,都可以不必到大医院就诊。也不需要做全面检查。这样就可以拒绝小病大看的经济支出负担。

C、对于患上了较严重的病,必须住院的病,一定要治。但在求证上要学会和医生交流。住院,看病也是一种社会能力,也是保护自己少花钱,少受骗的必要手段。如果你具备了与医生交流的能力,有一种让医生们不敢贸然行事的本领。你就会从容治病。

有时某些医生的负面行为,恰恰因为患者的医疗知识贫乏,才得以实施。当你很内行了,很明白了常用的医疗药品知识,你的自我保护不受伤害的概率就会降低。

看病是一门很重要的学问。

学会看病范文2

前不久,我们学了《学会看病》这篇课文,我的感触很深。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我看到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母爱。这篇文章写了一位当医生的母亲在孩子生病的时候让他自己一个人去看病,但从儿子出门的那一刻起,母亲就开始后悔,他担心儿子会出危险。然而,在儿子平安无事回来后,母亲坚信自己的做法是对的。我想:孩子生病时,母亲都会焦急不安、心急如焚,她们一定会火急火燎地带孩子去看病。我每次生病时,妈妈都急得睡不好觉。可是这位母亲为何如此狠心,在孩子生病时居然让他独自一人去看病?假如儿子有什么不测,那她可要后悔终生了。

后来,在我们深入学习这篇文章后,我最初的想法发生了本质的变化,我终于明白了母亲这么做的原因。因为孩子总有一天会长大,要独自面对困难,要独自面对成长路途中的风风雨雨,要独自去闯过生活中的一道道难关。如果生活是一座危机四伏的迷宫,我们就是迷宫中的闯关者。当我们迷失方向,遇到危险的时候,就需要一位引路人带我们逃离险境,让我们继续勇往直前。但是,他不可能始终陪伴在我们身边。所以,让“闯关者”学会独立自主,勇于面对困难并勇于战胜困难的本领才是一位优秀的“引路人”真正应该做到的。

以前,每当我遇到困难时,总会想着去找别人帮忙。而妈妈总会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孩子,总有一天你要长大,要独自面对困难,那时谁来帮助你呢?”此时,我都会埋怨妈妈太狠心。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妈妈的良苦用心。

我的妈妈和文中的那位妈妈的做法一开始都会让人觉得狠心,但这种爱比任何爱都深沉,更持久。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爱,才会使孩子的明天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学会看病范文3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香港沦陷,陈灏珠被迫中断学业。1942年,陈灏珠随家人从香港回到广东老家。1943年,陈灏珠以优异成绩考入国立中正医学院,并于1948年以优秀成绩毕业,被学校推荐到中国人自己创立的第一所大型综合性医院――国立上海医学院附属中山医院(现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实习。实习一年期满后,陈灏珠留在中山医院内科工作,从此踏上了治病救人的道路……

苦中作乐 勇攀高峰

从实习医生到住院医师,再到主治医师,陈灏珠在中山医院设施简陋的集体宿舍里,一住就是6年。好学的他博览群书,心无旁鹜地扑在医疗、教学、科研第一线。在紧张的临床工作之余,陈灏珠还撰写并发表了大量学术论文和病例讨论总结。与此同时,陈灏珠还积极响应医院号召,先后参加了为治疗血吸虫病的医疗队、抗美援朝医疗队、贵州巡回医疗队和云南抗震救灾医疗队,并多次立功和受到嘉奖。如今,每当回忆起自己当住院医师时的受训经历,陈灏珠都充满了感激之情,他认为自己扎实的大内科基础和严密的临床思维都得益于当时的严格训练。

改革开放以后,陈灏珠的事业迎来了久违的春天。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陈灏珠有了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和前所未有的机遇。1978年,陈灏珠晋升为内科副教授,并被任命为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设于中山医院内)副所长。两年后,他被破格晋升为上海医科大学内科教授。1984年至今,陈灏珠任上海市心血管病研究所(心研所)所长,为心研所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从医60年来,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陈灏珠一直恪守一个知识分子和优秀医生的品德,清清白白做人,孜孜不倦工作,在心脏病流行病学、冠心病、动脉粥样硬化、血脂异常、高血压、心肌病,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以及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和治疗新技术等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著贡献。1997年,陈灏珠光荣地当选为我国内科心血管病领域第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灏珠最常说的一句话是:“医生这个职业是苦中作乐。”在不尽如人意的生活中,患者的康复能帮助医生排解愁苦,使自己能用宽广的心胸对待生活,更懂得生命和爱的珍贵。

仁心仁术 心系病家

作为国内知名的心血管病专家,每天找陈灏珠看病的患者很多。其中不乏政府要员、企业界知名人士和外国友人,但更多的是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的普通患者。他对患者全部一视同仁,看病时非常认真仔细,关心体贴。除日常工作外,陈灏珠还经常收到全国各地患者的求助信,以及一些遇到临床难题的同行写来的信。虽然回信占去了陈灏珠大量的业余时间,但他却毫无怨言。

陈灏珠认为,一个合格医师所应该具备的条件,首先应当是责任心,要把患者当作一个与你一样的独立而有尊严的人。对患者有责任感,关心患者、同情患者的医师,会以患者为中心去考虑问题,也会在与患者的交谈和观察中寻找出更多的临床问题,真正帮助患者解决问题。不关心患者,把患者看作时“问题”或等待修理的“生命机器”,那么即使你有再丰富的医学基础知识和临床技能,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医师。陈灏珠常告诫学生,前辈教授最看重什么东西?他们流传下来最珍贵的是什么东西?那就是他们身体力行,把患者当作亲人。其次,行医者一定要严谨,对患者态度要好,时刻牢记医疗工作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来不得半点马虎。第三,技术要精益求精。一个医生,态度很好,做事也非常认真,但技术不够高明,不能替患者解决问题,还是没有用。

著书育人 甘为“人梯”

在60年的教学生涯中,陈灏珠承担了包括临床医学院、预防医学院、药学院、留学生班等有关内科循环系统疾病和诊断学的教学任务,无数医学院学生聆听过他的讲课。陈灏珠学识渊博,上课从来不照本宣科,备课充分而仔细,讲解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通俗易懂。在教学的同时,陈灏珠还教育学生要爱护患者,不要把患者视为实习的工具,而应把他们看作是帮助自己学习的朋友和不幸患病需要自己帮助的亲人。

陈灏珠为人友善、温文尔雅、治学严谨、诲人不倦。他鼓励学生多参加学术会议,增长见识、开阔视野;指导他们用英语书写论文,申请各级科研课题;鼓励学生出国深造,并力邀外国专家来华讲学,加强国际交流;坚持用英语教学查房,帮助住院医师提高英语水平;支持学生撰写论文,并坚持让学生作为第一作者署名,他自己放在最后。与此同时,他还通过举办各类全国性的进修班,以推广心内科诊疗进展,为全国培养专业人才,提高我国在心血管病诊疗的整体水平。

在教学、科研和临床工作之余,陈灏珠还主持编写了许多讲义、教材和专业书籍,如高等医学院校教材《内科学》,以及《实用内科学》《实用心脏病学》《心血管病诊断治疗学》《心脏导管术的临床应用》等。他认为:“著书为后学,把自己的经验传下去,也是表达自己临床经验、科研成果的好机会。”

2007年,时值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80周年校庆之际,陈灏珠在夫人和女儿的帮助下,筹资100万元,成立了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奖助学金,支持医学院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关注科普 热心公益

陈灏珠一贯重视医学知识的普及,尽管如今已是86岁高龄,但他仍常利用业余时间亲自参加心血管病防治宣传活动。陈灏珠说,他早在当住院医生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写科普文章了。陈灏珠认为,临床医生要搞科研,也要重视科普。科普文章看似简单,不像科研论文那样追求“高精尖”,但要写好,却并不容易。如何把专业知识通俗化,让老百姓看得懂、可以用,是一门学问。他还认为,写科普文章也是锻炼临床医生沟通能力、减少医疗纠纷的好途径。科普文章写得好的人,知识面都较广,都善于用最通俗化语言与患者沟通,更容易获得患者的理解和信任。

学会看病范文4

调研中我们发现许多教师在教学略读课文时存在问题:有的教师忽视学段目标或单元教学目标,忽视略读课文在单元整体中的地位与联系,中段和高段教学模式一样;有的教师教学目标意识不明确,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粗浅理解就课教课。随意性很强。导致课时任务无法完成;有的教师没找准略读课文教学的起点,低估了学生的阅读能力,频繁提问学生已经知道(或理解)的问题,挤占了学生自读自悟的时间:有的变略读为泛读,放任学生自读,最终了无实效;有的“精”“略”不分,对略读课文过度精雕细琢,教师的强势分析取代学生的阅读实践,细碎频繁的问答,制约了学生活泼的个性、生命独特感知、体验和解悟。

那么,教师在略读课文教学的过程中应如何设计,采用什么策略呢?

一、领会内涵 把握尺度

人教版教参对略读课文的教学要求有两点。一是从内容上说,略读课文的要求要低于精读课文的要求。一般是“不求甚解”,只要抓住重点、难点,引导学生读悟理解即可,词句的理解不作为训练的重点;二是从方法上说,教师要更加放手,让学生自己把课文读懂,并在读中掌握读书方法,提高阅读能力。这说明精读课文给学生以“知”。而略读课文是学生通过阅读实践,由“知”向“行”转化的训练基地。教师教学略读课文时,要结合《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相关的目标和要求、学段特点;学生年龄心理特点、接受水平;编者意图一;文本、单元训练重点、单元导语,略读课文导语等,制定教学目标,强化目标意识。

二、注重预习 历练自学

教师的预习引导应体现梯度:三年级起可设计安排课内预习,让学生扫清字词障碍,读通读顺课文,然后参照“阅读提示”自主阅读,初步体会文章内容;四年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读文章想画面、质疑问难、领会表达方法,初期教师宜多方启发,注重示范,还可鼓励学生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预习;五六年级让学生课外自主预习,可用“审题、读文、画生词(关键旬)、质疑解难(自能发现和自能索解)、查阅相关知识、摘抄”等方法长期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创新学习能力,培养自学能力,缩减课堂读文时间,赢得“精讲品读、适度拓展、积累运用”的良机,形成良性循环。

三、板块推进 因文而异

“略读课更需整体把握,不宜肢解课文。建议采取几遍读的方法:一读,读对读通,口诵心惟;二读,画画批批,粗知大意;三读,交流收获(可以是受到的教育启发、好词佳句、文章写法、读书方法),积累语言。”(崔峦语)此语在阐明略读课文教学基本步骤的同时说明:一是略读课堂教学结构要“简”:二是课文只是作为教学“语料”,要明晰不是课文的精读和略读,而是课型上呈现的方式为精读和略读,不同的课文,其教学目标、方式、形态方面也不一样;三是略的是教师的教,改“圈养”为“放养”。教师在精读课文教学中授之以“法”,学生在略读课文中循法学习;四是要“略”中求“精”,选准着力点对学生进行训练,让其倾吐、吸收。因此,依据文本的题材、体裁、类型特点,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尤为重要。

1、简化结构,板块推进。与流线式教学相比,以板块推进方式进行教学,开放学生学习的空间,更能遵循“以学论教。顺学而导”的理念,教师在教学中将会更加关注“生成资源”。采用诸如“整体感知一自读自悟一交流点拨一积累拓展”板块设计方式,给学生留足自主阅读的时间,让学生自己去探索、辨析、历练,培养学生潜心会文、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以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基础确定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课堂反馈形成或调整教学思路,再引导学生质疑解难、交流点拨,落实语文能力训练。

2、因文而异,选择教法。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关注文本的题材、体裁特点,精心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如第三学段叙事性文章、诗歌、说明文三种文体教学的共性要求是:(1)推敲重点词句,体会其感彩和表达效果;(2)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3)以读书为主线,加大思维力度,致力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习惯;(4)注重语言积累和运用。落实到说明文教学的要求是:(1)引导学生在获得科学真知中得到乐趣;(2)揣摩说明文的知识理趣,激发学生学习说明文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新鲜而富有新意;(3)注意课堂教学的生发,要开拓与课文有联系的知识;(4)注意读写迁移,学以致用。其教法也不一而足。

(1)比较读。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比较。如人教版四上第四组中《猫》和《母鸡》同为老舍写的,其写法和情感表达有什么不同?《白鹅》和《自公鹅》同写鹅,各写了鹅的哪些特点,写法有哪些异同?略读课文与略读课文比较。如教学人教版六上《跑进家来的松鼠》时,可以让学生从五上《松鼠》人手,温敬知新,再从内容、结构、语言、情感等方面弹性设置深入(多角度)对比阅读环节,完善认知结构。

(2)迁移读。略读课文的阅读提示往往含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求,教师如果找准精读课文与略读课文的共生点,依据阅读提示(含单元导读、课文导学提示语、插图、泡泡提示语等)设计教学目标,选好切入口,给学生指明自主学习课文的途径,将能更好地发挥训练阅读、迁移能力和陶情冶趣的功能。

(3)重点突破法。如人教版五上有《慈母情深》、《学会看病》两文,《慈母情深》是让学生学会感恩母亲无私的爱,同时告诉贫困家庭的孩子,读书是改变命运的重要方式。这篇文章文学性较强,如果采用一般记叙文的教学方法,分析时间、人物、地点、事件,会割裂文章的整体气韵。因此,教师可让学生勾画出描写母亲外貌和语言的语句,体会课文是怎样表现母亲的辛劳、深情和对“我”的支持的;体会短句成段快节奏的写作形式。《学会看病》是另一种母爱的表现方式(母亲鼓励“我”独立),侧重揣摩描写母亲矛盾的心理变化,让学生带着“母亲到底是不是冷漠、狠心”这个问题去感受母亲的矛盾、担心、焦急。而后对比两篇文章:同是写母亲、写母爱,表达方式有什么不同?

3、“略”中求“精”,选准训练着力点。教学内容宜少而精,教师应选准训练的者力点(结构、语言、情感、方法),精讲品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发展。如王春燕老师执教《猴王出世》时从“形式”入手,引导学生将着力点放在研究语言形式、感悟经典名著的语言魅力上,取得了成功。

4、研读交流,多元解读。阅读的过程就是鉴赏评价的过程,“从阅读中的心智活动来看,吸收和倾吐是相互联系、交互作用的”。教师可设计讨论、争辩、交流等对话形式让学生畅所

欲言,唤起他们阅读的心理体验,同时要善于捕捉真切的个性体验,对学生独特的理解、感受和体验加以鼓励性的评价。

四、适度拓展 积累运用

一是拓展阅读。大量阅读有助于阅读能力、阅读水平的快速提升。崔峦老师在全国第七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总结时也指出:“应当在读好课文的前提下,让学生尽可能地多接触一点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如《世界地图引出的发现》(人教版四上)涉及许多深奥的地理知识,课前教师可布置学生观察世界地图,了解七大洲、四大洋。查找大陆漂移说的相关资料;在课中,教师可补充魏格纳去实地考察的一些情况、医生的劝阻及他为地质事业献身的资料;课后让学生阅读魏格纳或其他科学家关于科学研究的故事并交流。此外,选读课文也可以按内容分别插入相关专题单元,让学生在学完略读课文后拓展阅读。

大量的课外阅读,能帮助学生构筑厚实的语文基础、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提升文化品位。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接触名著,领略经典的魅力,享受“名著之旅”:人教版四上《昆虫记》、《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五下《水浒传》、《西游记》;六下《鲁滨孙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可采用定时、随机指导两种方式,关注学生的阅读习惯与阅读效率,落实“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课标要求。

二是拓展实践。略读课文教学还应该考虑给学生自我拓展的空间,留下举一反三的天地。如教学《学会看病》,教师可以这样设计:让学生阅读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让学生到医院去一趟,搞清楚看病的程序,再让学生以儿子的口吻描述到医院后的经过,也学着文章描写人物心理活动变化;描写一件发生在医院的事情,注意叙述和心理活动描述,促进读与写的有效迁移。教师还可考虑为学生搭设实践的平台,让其展示才能、张扬个性。如教学《索溪峪的“野”》,可让学生介绍索溪峪,评选“优秀小导游”;读《把铁路修到拉萨去》后欣赏(或学唱)带藏族民歌风味的《天路》;教学《小木偶的故事》后,让学生改为剧本,小组合作表演;学完《大瀑布的葬礼》,让学生参照资料将课文改写成演说稿,进行演讲;模仿《蒙娜丽莎之约》、《一幅名扬中外的画》介绍一幅名画……教师要尽可能使略读课文教学有声有色,让学生在语言实践中提升语文能力。

三是积累语言。纵观人教版教材,许多略读课文出自名家之手:《母鸡》(老舍)、《祖父的园子》(萧红)、《我的“长生果”》(叶文玲)、《桂花雨》(绮君)、《松鼠》(布封)、《珍珠鸟》(冯骥才)、《慈母情深》(梁晓声)、《学会看病》(毕淑敏)……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积累经典规范的优美语言、精彩句段。做好读书笔记,便于自己习作时“厚积薄发”。如,《珍珠鸟》的开头“真好!朋友送我一对珍珠鸟。”冰心曾经评点:“这个‘真好!’开头起得很带劲,这劲中有着无限的喜悦。”这是绝佳的语言训练点,教师可引导学生感悟理解后,也尝试在习作中将表达情感的简短词语放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

四是积累方法。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的指导,不仅授学生以渔,更应“授学生以渔场”(肖川)。课堂教学设计要有侧重于阅读知识和方法技巧的指导环节,一课一得,让学生在阅读中积累方法又在阅读实践中运用。如《秦兵马俑》可以“保存世界遗产基本资料”为名,引领学生自主搜索有效信息,并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渗透整理信息的方法,再通过制作“秦兵马俑基本资料卡”,让学生运用跳读、扫读、选读等略读方法读懂全文(计时训练),让学生明白,对于有效的信息,可以用资料卡的形式及时保存,初步懂得资料卡的内容及制作方法,也培养学生及时积累资料的习惯。

五、及时评价 激励巩固

课标指出“评价略读,重在考察能否把握阅读材料的大意”。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方法、内容、过程及效果进行口头(或书面)评价,激励、巩固阅读兴趣。香港教师非常重视设计课堂阅读练习和及时评价反馈,他们的相关阅读练习有填空、选择、简答三种类型的题目。填空题,往往要求学生在新的语境中运用文中的词语;选择题,大多选择课文中的一个语段检查学生的理解、概括、分析能力;简答题,要求学生对某一个现象作出判断和阐释。另外,教师也应对教与学目标有效达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反思采取何种补救措施来继续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学会看病范文5

对如此求医问药新势头,医药专家们喜中有忧。

自我保健意识增强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绝大多数都市人有了伤风感冒等小病,已不再上医院去排队挂号浪费时间了,他们凭借从书本上或报刊上学得的防病治病常识,充当,起不花钱的“家庭医生”角色。

镜头一:王小姐经营着一个较大的时装店,手下有3个伙计,但头脑精明的她总不满意手下人的呆板,用她自己的话说,时装店离了她这个“胡萝卜”还真成不了席。但患有心肌炎的她常为发病苦恼。后来,她买来一本治心脏疾病的书,有空就翻翻,没想还真入了门儿,以后心脏有了毛病,她照本宣科从药店买回一些药品就对付过去了。她笑着对记者说:上医院看一次病,挂号排队、看病排队、缴费排队,拿药还得排队,一耽搁就是半天,像我们这种做买卖的赔不起。

镜头二:小李所在单位是从事计划生育服务的,同时也对外看病,爱人多次劝当会计的小李“近水楼台”学点医,在家里也派得上用场。头脑聪明的小李一有空就往医生办公室钻,多少“捡”了些“道道”,那次老母亲跌倒在地上不省人事,还多亏他这个“家庭医生”用知之不多的“皮毛”医术及时抢救,把母亲从死亡线上拖了回来。

面对公费医疗中出现的“黑洞”,医疗经费制度改革成为必然,各级政府部门成立了专门的公费医疗管理办公室并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比如许多单位按职工工龄、级别等规定了一年医药费的基数,超额部分按一定比例报销,甚至不报销,或者只报销部分住院费,门诊费用自付。如未超过或没用,这个基数就归职工个人。政策的优点显而易见,一部分患小病的人为了省钱,就自己上药店买点药凑合过去。

镜头三:老马在地级某行政机关工作,财政局每年给单位35个职工3200元医药费,每人平均不到100元。身体素质差的老马常患感冒什么的,上医院自然不可能,进药店的次数多了,老马也渐渐熟悉了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一些常用药。人称“猴精”的老马有他的小算盘:反正一年中头痛脑热免不了,干脆买“批发”便宜,家里常存放整瓶整瓶的“感冒清”、“四环素”等。大人小孩生个小病,他自己开个“方子”也能药到病除。

有医疗保障的人尽管只享受着财政挤出的可怜的一点“牙膏”,但相对而言,比那些个体户、合资企业的职工;蜂涌入城的民工……条件优越些。那些自己掏腰包看病的人,权衡医院与药店医药费,的高低乃至服务态度等相关因素,不难作出自己看病处方、上药店买药的选择。

镜头四:在南方某合资企业上班的潘总,前不久在检修机器时扭伤了腰,到医院挂了1.50元的副主任医师号笺,那位副高级的医师只简单问了几句就开处方:一袋麝香虎骨膏药。潘总花了3.80元买回膏药,到单位时才发现胡同口就有一个小药店,一问价格,麝香虎骨膏3.20元一袋,潘总愣怔了半晌才嘟咙道;“真见鬼”。

自己看病治病:喜中有忧

自己诊断、自己买药、自己治病,既方便又省钱,对于都市人来说渐成趋势。如何评价这一现象,可以说“喜中有忧”。由于保健知识局限、素质低而误用药等造成了不少家庭悲剧,一些医学专家对此表现出忧虑。

镜头五:身体壮实的大胖才学会打针就常在邻居们面前吹嘘会看病。那天,儿子满牛腹痛,老母亲问他怎么办,他拍了拍胸脯,“没问题,家里有止痛针,打一针就没事了。”满牛腹痛一消失,就一个劲夸“爸爸真行”。但第二天疼痛加剧,大胖仍用止痛针对付。到了第三天,满牛腹痛得全身抖索,呕吐频繁,病情恶化了,大胖才慌了手脚,忙和爱人将孩子送往医院,一查满牛“阑尾穿孔”,已进入休克状态。医院立即抢救,才总算拣回了一条性命。

伴随着自己看病治病现象出现的是家庭存药大量增加。据记者对某中等城市35户人家调查,27户家中存有常用药,大都是为孩子或老人储存的,一位母亲为小宝贝有了大量的药品,从咳嗽药到健脾药,从片剂到针剂,简直成了小药房。然而,有些药品因存放时间过长,早已过了有效期,“当初存药图个方便,没想到孩子真有病了,药也变质了,还得上医院”,这位母亲无可奈何地说。

学会看病范文6

心理专家研究发现,人悲伤时掉出的眼泪中蛋白质含量很高。这种蛋白质是由于精神压抑而产生的有害物质,压抑物质积聚于体内,对人体健康不利。美国某医学中心精神病实验室专家研究发现,眼泪可以缓解人的压抑感。他们通过对眼泪进行化学分析发现,泪水中含有两种重要的化学物质,即脑啡肽复合物及催乳素。其仅存在于受情绪影响而流出的眼泪中,在受洋葱等刺激流出的眼泪中则测不出来。所以,眼泪可以把体内积蓄的导致忧郁的化学物质清除掉,从而减轻心理压力。

茶水煮饭可防治心血管病

米饭是中国人的主食,人们一般喜食新米,因为它带着清醇的米香。其实,想吃到清香扑鼻的米饭,并不一定要用新米,用茶水煮饭就可以获得色、香、味俱佳的饭食。最令人称奇的是,茶水煮饭还有去腻、洁口、化食和防治疾病的好处。

据营养学家介绍,中老年人常吃茶水米饭,可软化血管,降低血脂,防治心血管病。茶水煮饭还可以有效地防止亚硝胺的形成,从而达到防治消化道肿瘤的目的。

老年人回忆梦境可健脑

每个人都会做梦,但有些人梦醒后,什么也不想,就好像什么都没有发生过,有些人则喜欢慢慢回忆。其实,睡醒后回想一下自己所做的梦,想想梦中的情节,可以帮助锻炼大脑活力。

老年人最不好的习惯就是不爱动脑、不爱活动,让自己经常处于发呆状态,这样很容易加速大脑功能的退化,使大脑提前萎缩,严重者甚至会患上老年痴呆症。专家建议,老人多试试回顾梦境,可以起到锻炼大脑活力的作用。

健身应该按照性格选择方式

随着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投入到体育运动中的人越来越多,选择什么样的健身方式才最适合呢?体育专家认为,除了考虑年龄、职业、生活环境等因素外,将个人的性格因素考虑进去,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心理学研究表明,不同的项目,对心理所起的作用不同。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缺乏心理调节和适应能力,或是表现明显的性格缺陷和情感缺陷,通过有针对性的适当运动,可以纠正不良性格缺陷,改善心理和精神状态。

“七岁看老”有道理

人们常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这句话并非毫无根据。美国一项最新研究显示,人的性格在童年时期的早期就能形成,从六七岁孩子身上可以预测出他成年后的一些行为。

研究者首先找来上世纪60年代对夏威夷州约2 400名不同种族的一至六年级小学生的一份调查。调查中,这些孩子的老师依照学生日常表现,以打分方式作出性格方面的评价。40年后,研究人员找到其中144人进行深入调查,并给研究对象接受调查时的情况录像,并与当年的评价进行对比。

通过对比,研究人员发现,那些当年被认为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善于动脑,讲话流利,总是试图控制局面并表现出高度智慧;而当年被老师认为不健谈的孩子,中年时多表现为缺少主见,遇挫折容易放弃,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当年被认为适应性强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出乐观开朗,善于动脑,讲话流利;适应性打分低的孩子,成年后态度消极,缺少主见,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当年被认为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大声说话,兴趣广泛,健谈;不易冲动的孩子,成年后多表现得胆小害羞,与人保持一定距离,缺乏安全感。当年被认为自我贬低度高的孩子,成年后易内疚,喜欢寻求安慰,爱讲自己的消极面,爱表达不安全感;自我贬低程度低的孩子,成年后倾向于爱大声说话,善于动脑,表现出优越感。

不良走路姿势影响儿童智力

很多人都没有注意孩子的走路姿势,低头、弯腰、外八字……这些走路的姿势不仅难看,还会影响大脑的健康。

专家说,走路抬头挺胸有利于周身与大脑的血液回流,可以让大脑得到休息,这个姿势使低头工作的状态变为“阳气升发”的抬头状态,正好补偿了人因为低头学习、工作,给大脑造成的紧张以及气血流通不畅。

专家建议,纠正不良的走路姿势,先从纠正站姿做起。可以在家里对着镜子自我检查。人在照镜子时会不自禁地挺胸抬头。然后在走路时注意保持端正的姿势,做到不偏不斜,不前倾。

悲伤情绪并非天生

婴儿呱呱坠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哇哇大哭。因此,很多人认为悲伤的情绪天生就有,但事实恰恰相反。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刊登的一项新研究显示,笑可能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应对冲突、对抗的手段,如同呼吸一样,是一种天生的本领。婴儿啼哭只是肺泡张开,开始呼吸的表现。研究人员通过多项实验和调查发现,人不需要学习,就能发出笑声,在他们感到高兴、满意时,笑容会自然流露出来。但悲伤、烦恼等负面情绪,以及表达负面情绪的哭泣,则是通过亲身体验,在成长中慢慢学习来的。

老年人不宜多吃油炸花生米

花生,又称“长生果”,具有润肺、和胃、止血、催乳等功效。油炸花生米是中国人十分喜爱的一道菜,无论是当日常零食还是下酒,都非常适合。但缺点是经高温后营养价值低,特别是经高温后的油脂不容易被脾胃消化吸收,如与其他食物同食,还会妨碍其他食物的吸收。老年人脾胃原本比较虚弱,食用油炸花生更易影响脾胃功能,所以,应少食油炸花生。

充足睡眠使人外表迷人

瑞典研究人员证实,除了精心打扮能增加人的外在吸引力外,充足的睡眠更能使人较为健康,且是为美丽加分的关键因素。

瑞典斯德哥尔摩的卡罗琳斯卡研究所针对23名18~31岁的男女自愿受试者,请他们在第一天晚间11时前入睡,次日7时准时起床,在睡满8小时后拍摄第一张素颜照。

第二天则只让受试者睡5个小时,并在他们维持清醒后的31小时后拍摄第二张素颜照。此外,除了要求受试者的两组照片必须保持表情放松外,相机与人物也须维持相同距离。之后,研究人员邀请到65位民众针对受试者前后两张照片的吸引力做比较。研究结果显示,民众普遍认为第二组照片中的受试者看起来较不健康,吸引力也相对降低。

男人比女人更爱出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