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经济效益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社会经济效益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社会经济效益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1

【关键词】退耕还林;监测;社会经济效益

1999年,泾川县被列为全国退耕还林工程试点县,开始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截至2016年底,全县累计完成两轮退耕还林任务43563.5公顷,经过全县人民10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取得了显著成效。从2002年开始,泾川县在国家林业局经济研究中心指导下,开展国家林业重点工程——退耕还林社会经济效益监测。

1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的方法

1.1样本户的选取调查村选在退耕实施年度最早、退耕面积较大的飞云镇坡头村,为了确保具有代表性,样本户一共选取了10户,其中随机选择了经济状况较好的三户、经济状况一般的四户、经济状况较差的三户。经过14年连续跟踪调查,基本上能够准确代表和反映全县退耕村与农户的社会经济及生产生活状况。1.2数据的调查层次及方法泾川县退耕还林工程社会经济效益监测对象为三个层次、四个内容,一是全县社会经济状况和退耕还林工程实施后每年全县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情况;二是定点调查村——飞云镇坡头村退耕还林后每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变化情况;三是定点调查户——飞云镇坡头村袁德贵等10个退耕户年度生产、生活、经济收入支出变化情况及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情况的意见建议的调查问卷。总体涉及到资源、人口、经济、生态、营林、退耕成果巩固、政策兑现等149项指标,489个调查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每年适当增减。监测调查数据的方法,主要采取重点入户调查直接获取原始数据。对定点户逐项目、逐指标进行统计调查。1.3调查数据的获取县、村调查数据采取统计报表搜集数据的方法获取,对县级数据通过公开的统计资料和向统计部门、政府单位搜集整理。村级调查数据通过向乡镇统计人员和坡头村村干部获取,同时从年度报表数据中搜集整理。为确保调查数据的完整性、全面性、科学性,我们经常与县统计、财政、人社、农牧、水保、气象等部门衔接,实行数据资源共享,并对所获取的各类数据进行甄别、验证,科学分析,确保数据的科学合理性。

2社会经济效益监测结果初报

经监测调查分析,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日见显现,对全县各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2]。2.1粮食单产提高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不仅对粮食产量没有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有利于耕地集约化经营。通过14年的数据调查分析,泾川县的耕地虽然有了一定的减少,但粮食单产由1999年退耕前的每亩200公斤增加到现在的300公斤,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精细化耕作、集约化经营[3]和农村生产力的提高。2.2退耕补助在家庭总收入中占比大幅度减少泾川县累计得到退耕还林政策补助资金49463万元,农民户均退耕地面积3.7亩,累计户均享受国家钱粮及种苗补助8230元。但退耕还林补助在农户家庭总收入的占比逐年度减少,通过对比分析,退耕补助所占农户全年家庭总收入的百分比从1999年的26%,降低到2016年的不足1%,农民对土地资源的依赖程度有所降低。随着二轮补助逐年到期,将面临着部分退耕贫困户没有补助可领的局面。2.3产业结构得到优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解放了大量的劳动力,广大农户从传统第一种粮产业逐步转入到第二、第三产业。年轻劳动力外出务工,增加家庭收入,据统计全县2016年共有8.3万人外出务工。从监测的10个退耕农户看,8个家庭有外出务工人员,其中有2个外出务工人员的家庭就有5个。塬区乡镇90%的农户转向了经济收入较高的果品产业,产业结构得到了充分优化。2.4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稳步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主要包括后续产业、薪炭林、补植补造成果。从监测点的数据看,对农民受益比较显著的是后续产业农村新能源建设项目和技能培训项目。农村新能源方面:10个监测户全部有沼气池和节柴灶,8个户有太阳灶;技能培训方面:邀请科研院校的教授为农户讲解果树栽植技术和反季节温室蔬菜种植技术,监测户每年都能够定期参加培训。2.5退耕成果十分显著,生态改善、果品增收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全县新增有林地面积近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从1999年退耕前的34.9%上升至现在的38.13%,退耕还林为森林覆盖率贡献1/3的百分点。全县各个山卯沟壑都得到了绿化,同时水土流失面积得到了进一步治理,以前比较常见的扬沙、浮尘天气由退耕前的3次—8次到近几年不再出现,野生动物新增4种,据农户举报城关镇芋子沟林场罕见的出现了狼群。刺槐花源利用起步良好,每年有100多家养蜂者来我县林区放蜂,年产蜂蜜300多吨。全国水土保持田家沟风景区和官山林场休闲避暑山庄,年吸引各方游客15000人次,森林旅游门票收入32万元。果品产业是农民致富增收的支柱产业,全县现在果园面积3.8万公顷,2016年果品产量43万吨,产值18亿元,人均果品收入达到4300元。退耕还经济林苹果栽植面积0.7万公顷,占全县果园面积的18%,现都进入盛果期,为农户发挥着积极减贫致富作用。2016年成功举办第三届平凉金果(泾川)博览会,邀请国际、国内专家教授参加《第三届中国苹果产业发展(泾川)高端论坛》和《国际苹果发展学术报告会》,极大的推动了泾川果品的知名度。泾川苹果上海推介会成功签约1.6亿元,为广大果农销售打开了新的窗口。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在泾川县真正起到了生态良好,果品增收的双赢局面。

3存在的问题

3.1没有设立对照户退耕还林效益监测,只选取了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10个农户每年进行跟踪调查,根据退耕前和退耕后每年的数据进行纵向比较分析。没有选取非退耕还林工程户进行横向对照监测分析。3.2没有做生态效益监测评估对前一轮退耕还林,仅仅只做了社会经济效益方面的监测,还应该加强生态效益方面综合监测。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后对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等的监测和价值估算,是我们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3.3各级政府重视程度不够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不仅可以为国家退耕还林政策的研究和制定提供可靠详实的数据依据还可以准确反映退耕还林在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的功能效益,目前,效益监测只有国家林业局经研中心在做,各级政府部门重视程度不够,研究不够深入,现有监测人员不足,培训力度不够。

参考文献

[1]佚名.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加快生态林业建设[J].甘肃林业,2011(4):14-16.

[2]史小锋.甘肃省泾川县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调查报告[J].绿色财会,2010(5):27-28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2

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建设和管理中最难的工作之一。本篇文章结合工作实际,结合自身发展的实际情况,探讨进行城中村改造过程中村级组织发挥的作用,以及结合工作实际,结合自身发展阐述关于城中村改造产生的社会经济效益。

二、城中村

(一)含义

什么是城中村,城中村不?H是一种建筑房屋的形态,也是一种社会中的存在形态,城中村产生的根源是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些不良因素没有瓦解。

(二)城中村未改善带来的影响

在一些未经过改造的城中村和老旧小区,各种电线电缆相互交织,形成了“空中蜘蛛网”,不仅有碍观瞻,还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在这些混乱的电线电缆上,还悬挂着一些生活垃圾,如快递盒、衣服、袜子、盛有食物汤水的塑料袋、纸屑、菜叶等等。有的电线甚至成了晾衣绳;同时在改造前,人们因居住环境较差,比较容易出现盗窃、丢失财物等问题;违法集建,环境卫生质量不好等常见情况也会发生。

三、城中村改造经济效益

(一)环境的改变

城中村高起点、高标准进行规划和建设,居住与商业办公兼容,各种市政配套设施齐全,将逐步实现“绿化、净化、美化”三化要求。

(二)住房条件的改变

旧房换成采光充足、通风良好、结构合理,水、电、气、暖、有线电视等居住配套设施齐全的新房。

(三)村民个人收入的改变

城中村改变后将成为功能齐全的综合区域,蕴含着巨大商机,将会给安置在该区域内的村民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同时为村民从事第三产业提供良好的区位优势,村民个人收入将大大提高。

(四)提升群众生活

提升群众生活,增强群众的文明意识,这样做可以促使群众之间的和谐发展,提升自身的文明意识。保障群众享受改造的成果和文明进步的成果,积极建设文明和谐社区。

(五)进一步改善群众居住环境

由于环境的改变、住房条件的改变、区域优势及房产价值的提升、居住人群层次的提高,将会使村民的生活习惯、文化层次和经营方式得到改变,从而使村民的经济收入、文明程度、居住环境、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四、城中村改造环境效益

(一)改善环境,促进持续发展

实现城中村改造目标,呼应百姓需求、保障改善民生,实施城市总体规划、提高城市居民生活品质的迫切需要,也是新常态下转变城市发展方式,推动其由外延扩张式向内涵提升式转变的重要抓手,同时有助于环境可持续发展。

(二)美化城市,提升形象

城中村改造,将主城区城中村打造成配套完善、生活便利、环境优美、管理有序的新型城市形象。陈旧的设施得以改善,这样有助于提升城市形象以及将城市更加的美化起来。

(三)基础建筑完善,改善居住环境

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科学规划、安置为先的原则,建高楼、腾空间,增绿地、造景观。坚持重点改造与成片开发相结合,综合开发与配套建设相结合,项目用地征迁与城中村改造相结合,积极稳妥地加以推进改善居住环境。

五、突出强调三支队伍促进城中村改造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

在城中村改造过程中,基层承担着大量征迁任务,探索如何在征迁工作中更好发挥基层党员干部带头模范作用,发挥好“三支队伍”作用,即村级两委会成员队伍、村级党员队伍、村级代表队伍,在全力保障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尤为重要。

(一)抓好村级班子队伍建设

村两委班子是一个村的核心,是村级工作有序开展的保证。所谓“人看人、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城中村改造进程实践中我们引导两委班子做到“四带头”(带头学习政策、带头配合征迁、带头做亲属好友思想工作、带头规范自身行为),严格执行“六不准”(不准以权谋私、不准阻挠抵制、不准漫天要价、不准向亲护友、不准反面宣传、不准背后煽动),全面推行“认亲帮拆”工作机制。在全村形成了“党员干部带头拆、领着干”的良好氛围,为城中村改造打开局面。

(二)抓好村级党员队伍建设

对于老百姓来说,党员的身份就是先进的代表,大家对党员的期望值很高,党员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党的先进性。我们在确保两委班子成员全身心投入城中村改造后,进一步扩大队伍,把征迁工作当作党员锻炼能力、锤炼作风的“大舞台”,当作检验党员素质能力、打造“铁军”的“试金石”,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主体作用后,党员干部纷纷扑下身子帮助群众解决征迁实际困难,着力化解各种矛盾,维护了群众的根本利益,在实现和谐征迁上功不可没。

第一,坚持每月开展党员活动日活动,重点以组织党员进行学习教育、开展环境卫生大整治、参加党员干部培训等方式,以提高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我个人认为,党员固定活动日是一个很好的平台,不仅发挥了党员们在村里的作用,也给所有党员们提供了相互交流的机会。

第二,坚持先锋指数考评。我们充分利用党员先锋指数考评工作,在上级规定扣分的基础上,根据我村党员实际,制定出九龙村先锋指数考评细则,并通过党员审议同意后执行。

(三)抓好村级村民代表队伍建设

很多时候,大家工作中常常突出村干部、党员地位,往往会忽视了村民代表的作用,实际上,村民代表这支队伍是村里最精锐的一支队伍,这支队伍的建设,是体现一个村实力的重要证据。村里的代表不仅是村里的信息员,也是宣传员和传令兵。村民代表这支队伍所发挥的作用不亚于我们党员队伍,加强对这支队伍的管理和教育很有必要,这支队伍抓好了,能够进一步使得干部群关系进一步得到融洽,进而使得村级稳定以及得到更多的保障。

六、城中村的改造进展

(一)为确保回迁安置房按期竣工

采取“时间倒逼、成果倒逼”的方式,细化分解目标任务,明确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坚持每周召开一次工作例会、每月召开一次专题分析会,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采取“一个问题、一个领导,一套班子、一个方案,一个口径、一抓到底”的办法,逐一解决,有力、高效地推动回迁安置房建设。

(二)耕作标准、全面进展开来

每个工程都做到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管理项目,低密度、大绿化、适度容积率。优先启动道路、绿化、学校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力求实现布局艺术化、造型景观化、品位高端化,不断完善和优化城中村路网结构和功能。整合并合理布局教育资源,满足搬迁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全面提高项目的建设和水平。

七、结语

城中村改造需要更加重视抓好村级三支队伍建设,要更加重视“人的城镇化”,设身处地为群众考虑,对每一个城中村拆迁改造项目,面对“拆迁”“安置”“补偿”等城中村改造中极为敏感和易引发矛盾的重点问题,正确的做法是“换位思考”,真正站在群众的立场上,设身处地考虑群众的实际困难、问题和顾虑,关注到每一个城中村居民担忧的点滴细节,充分保障被拆迁人的权益,也只有这样,城中村改造推进难才能破解。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3

1:智能交通发展的现状

我国在智能交通系统方面起步相对来说是比较晚的,但是在全球范围内智能交通技术都在兴起的当代,我国也随之加速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开发和建设,例如在一些北京、上海这样的城市率先引入了先进的交通控制、道路监管系统。同时,国家也加大了对这一方面的科研开发,如 SUATS系统、实时自适应城市交通控制系统HT-UTCS等。除此之外也在国内多个城市推行以智能交通系统控制为主体的“畅通工程”,并逐渐推动国内更多的城市加入进来。

2:发展智能交通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我国城市化建设速度及汽车行业的发展都非常迅速,而这恰恰加大了交通方面的压力,因为很多城市的交通网并不健全,道路排布上和设计上达不到城市发展的要求和规格,而交通问题成为城市发展的瓶颈性障碍,阻碍了城市的发展速度和进步效果,交通管理明显出现力不从心和监管等方面的不到位,所设置的交通控制中心仅仅具备监视功能,还远远没有发挥应有的效果。

3:智能交通系统具备的社会经济效益

3.1功能效益

3.1.1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针对大型商业中心及车辆拥堵的市中心地带通过智能化收费停车系统完成车辆的收管停靠,为在行机动车辆及时腾出车道和空间进行交通疏通,这也防止了原有人工开票,计价抬放杆等繁琐流程耽误时间造成拥堵的现象发生,通过电子设备扫描、计数更加高效便捷,无需停杆,直接导入系统记录,相比原有人工停车监控效率大幅度提升。

3.1.2城市交通调度管理系统。通过在各路段设置的交通监管仪器及电子分析仪器科学合理的进行城市交通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城市服务方面的工程车辆,公交车辆以及服务类的清洁性车辆进行调度,在不加重交通堵塞的前提下科学的避开高峰路段,使携带危险品如加油站加油车和其他危险品工程车的车辆远离高峰拥堵路段,保证城市安全的同时防止事故等发生,同时又节约了能源和时间,结合卫星定位等技术实时掌握城市交通的动态,对有可能或者存在隐患的路段做好各项调度准备,从而及时的处理好路段上各种问题的发生,保证交通通行流畅。

3.1.3电子注册管理。目前在交通营运中为了避开超重超速等引来的罚款扣分等情况有人做假车牌或掩盖车牌等现象发生,通过智能交通系统可以给交通安全带来更多的保障,通过对车牌的重新设定,使每一个车牌通过电子设备扫描识别,每一个车牌只具备一个类似电脑IP地址类的ID号,可以及时捕捉到每辆车的信息,有效防止各类公路威胁的发生,也确保了每一个在交通运输中的人的人身安全。

3.2经济效益。智能交通系统通过对路况中的车辆进行科学分析和监管,可以使原有的城市交通环境大幅度改善,增加公路对车辆的服务效果,自然就加速了城市各方面资源的相互利用和有效合作,加速了城市整体经济的整体发展。因此,智能交通系统的引入不但改善了交通环境,也促使了城市资源整合,推动了经济的发展速度。

3.3社会效益

3.3.1交通流畅,资源加速整合。城市发展是相应国家的发展和国民的生活需求,汽车行业的发展则表明国民在生活中需要加快生活节奏,具备良好的交通环境才能真正的使国民在生活中把节奏提升起来,以完成城市内部、城市与周边、城市与城市的资源整合和经济活动来往,从而实现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3.3.2科学分析,节约资源。通过智能交通系统的分析和引导,把城市中没有行进价值的部分调配一下,不但避免了这部分无价值车辆的能源浪费,也减少了车辆在运行中排放的尾气和污染,对城市的环境改善和能源避免浪费都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措施。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4

关键词:能耗 限额 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目标

新疆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特色产业番茄酱、甜菜糖、棉纱、热力行业发展迅速,特色优势和品质优势,使其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一定竞争力。但在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方面还没有形成相应的国家、行业标准,而建立健全新疆特色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体系,为企业节约能源降低成本,提高劳动生产力,促进行业的持续协调健康发展,对于环境保护,综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就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国内颁布有28项产品能源消耗限额标准,如1992年01月01日轻工业部颁布实施了QB/T 1310-1991《甘蔗制糖工业企业综合能耗标准和计算方法》;2008年03月01日天津市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了DBl2/046.66-2008《棉纱单位产量综合能耗计算方法及限额》;2008年04月30日辽宁省质量技术监督局颁布实施了DB21/T1614-2008《热力输送系统能耗限额及计算方法》。但都尚不能用于新疆番茄酱、甜菜糖、棉纱、热力行业的能耗对标,目前国家在此方面的还是个空白。为此,新疆特色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构建是今后一项重要而紧迫的工作。

建立健全新疆特色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体系,必能实现以下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目标。

一、预期的社会效益目标

1、有利于促进和推动新疆特色产业发展,节能减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

2、有利于促进企业节能工作的程序化、定量化和系统化,将企业节能工作纳入标准化管理。

3、标准体系的研究和构建有利于引导生产,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规范生产工艺,推动特色产业经济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4、有利于完善我国能耗限额标准体系,将推动新疆特色生产企业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号召,开展科学节能管理,共享节能技能技术。它将为生产企业提供最基本的能耗技术依据,促使生产企业正确使用原材料、设备,合理调整或选择生产工艺,为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到2015年,全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66.4万吨和72.7万吨,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4.57万吨和67.6万吨。建立健全新疆特色产品系列标准,将会为新疆的节能减排工作提供可靠的技术保障,为新疆能源利用,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城市环境打下坚实的技术基础。

二、预期经济效益目标

新疆特色产品能耗限额标准体系是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的延伸,其内涵凝聚了相对应能耗限额相关技术的精华,体现了新疆特色产品经营管理的最实用技术水平,在特定的区域内,按照能耗限额标准来经营管理的企业,具有更强的市场竞争力。因而,特色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化体系的建设完成并在实际生产当中运用,将对自治区的特色产业发展产生明显的推动作用。通过实施单位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应能逐步淘汰能效低的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企业提高节能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也会产生明显的经济效益并改善环境。在实际生产当中,通过采用特色产品能耗限额技术标准或技术规程来规范指导生产系统和辅助生产系统各种用能工艺(工序)过程、装置、设施和设备的能源消耗,在降低能耗的同时还降低成本,经济效益有很大的提升。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5

关键词:高速公路;经济社会效益;策略思考

随着人民安全意识的提高,对高速公路安全管理与服务的要求逐步提升。如何实现经济社会效益的最优化配置,从而为社会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成为高速公路所关注的热点问题。当前我国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增多,高速公路项目的投资大,如何运作这种资金密集型的项目进而达到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成为高速公路工作者关注的方向。因此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与探讨高速公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

1高速公路的经济及社会效益概念界定

交通是经济发展首要的环节,不同于其它工业行业,高速公路的建设会涉及到政府与社会的效益、高速管理单位的效益以及高速公路通行者的使用效用。根据使用效应,我们可以将高速公路的效益划分为经济和社会效益。

1.1经济效益

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使集装箱运输、绿色产品和高客运输以及超大货物的运输都获得了高速发展,极大提高了运输效率,优化了公路交通的运输结构,提升了运输速率与效益。高速公路的建设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钢铁、水泥等原材料,收费站和服务区的建设也有效带动了建造业的整体发展,在总体上拉动经济的高速增长。此外高速公路划分为快慢车道,还设置了各类互通立交,与混合行驶相比较更有助于降低油耗与汽车损耗,大幅度缩减了行驶时间,增加了行驶舒适度。

1.2社会效益

高速公路的建设能够快速封闭与连接各个城市,加强城市之间的经济与运输来往,推动落后贫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同城市之间的特色产品与商务贸易能够顺畅流动,还有利于促进商品销量,增加市场占有率,达到刺激消费的目的。除此之外,便捷的交通环境也能够助力旅游业的兴旺,带动旅游消费向更高端的水平发展。高速公路的沿线也会由于其建设和运营享受到便利条件,对于招商引资、投资建厂和便利货物运输产生有利影响,还方便了不同城市之间的异地就业与走亲访友,可以拉近城市间的距离,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2提高高速公路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意义与影响

提高高速公路的经济效益有利于加强其建设与管理工作,经济效益提高也为缓解我国的交通紧张问题提供了有效的经济对策和物质基础,为高速公路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与经济保障。在提高其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促进了交通运输行业总体结构的完善与发展,对于建筑相关的行业进步也起到促进作用。提高高速公路的社会效益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价值。由于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提高可以促进相关地区高速公路与有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社会的就业率,为更多毕业生提供了工作机会,不仅如此,还能更好地管理与改善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让更多的社会人员了解到高速公路对人们日常生活交通出行的必要性与重要作用。随着高速公路社会效益的实现,社会对高速公路交通运输安全的监督管理作用也得以体现,有助于及时向管理部门反映目前高速公路的运行情况和状态,推动形成资金、劳动力及建筑技术一体化的完整运输结构,形成统一的现代化高速公路安全管理运输体系。高速公路良好的社会效益可以快速发展我国的物流产业,高效地确保物流配送的服务质量,降低配送延时情况的发生频率,进而带动与提高我国各服务行业的整体质量。

3提高高速公路经济与社会效益的方法措施

3.1建立健全严格的管理制度,提高公路运营效率

现阶段伴随高速公路营运事业的迅猛发展,相关部门已经制定出整套的规章制度,如《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办法》等等,这些规章制度的贯彻实施能够有助于有效地管理高速公路。作为运营单位,可以参照自身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适合本地区域发展的相关条例与制度措施,从而能够保障高速公路运营的有章可循,有条不紊地展开科学的运营工作。若是各地依照高速公路的运营标准制定相应的规范细则,就能够促进各部门管理的公平、公正和公开,使管理工作有理有据,各部门的工作人员也能够根据规章制度履行职责。

3.2强化高速公路养护管理,降低安全隐患

高速公路项目属于服务行业,必须先要换代升级它的基础产品与服务项目。高速公路管理企业需要对周边道路进行定期科学的养护,针对路面发生的破损问题应及时维修与进行养护管理,必要时对桥梁通道实行清疏管理,及时更换与清洁已损坏的安全设施,并强化公路沿线地带的多功能绿化养护工作。如此便从根源上遏制了由于道路质量状况不良导致的安全隐患。另外还应当管理和监控道路运行状态,进而有效减少其公共设施的损坏现象,延长高速公路的通行寿命,也有利于节约维修成本。对高速公路的使用者而言,这些手段提高了经济与社会效益,有力降低了其事故的发生率,并使其在舒适的使用过程中满足了精神层面的需求。从这个视角来看,强化高速公路的科学养护与管理,可以最大限度地维护其健康服务于正常运转的完整性,最终在低成本的管理养护中促使其经济社会效益稳步上升。

3.3提高服务质量,创新品牌促发展

高速公路运行作为新兴的服务行业,服务区与收费站等高速窗口单位以点多、线长和面广的特点,直接接触并服务于广大群众,每个细节与每次服务均代表了交通行业的窗口形象。因此服务行业必须加强情感层面的认知,窗口化服务的优劣程度深刻影响到司乘人员对于交通行业的整体印象。为了使司乘人员享受到贴心周到的服务,高速公路的管理运营服务人员需要严格遵从服务守则,做到有问必答,以热情的态度进行微笑服务,善于使用文明用语,重视仪表仪态的规范展现,从而可以为司乘人员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此外高速公路还应在打造服务品牌上继续深入思考,争取创造一系列收费站、养护区及服务区的先进国家级或省级的服务品牌,为获得青年文明号等荣誉而努力奋斗,以此来带动高速行业整体优质服务水平的提升,从而提高其社会与经济效益。

3.4强化高速公路的安全管理

首先应当建设好高速公路的基本保护设施,特别是对于高速公路防护栏、安全隔离设备、防噪音设备以及安全标牌设施的总体建设,要及时更换掉已损坏的设施。其次应当确保高效的高速公路通行率,及时清除影响通信的不利因素,注重应用计算机技术,特别是在收费环节中,使用高效的收费模式可以高效地缓解道路交通的拥挤状况,而且还有助于保证高速公路的运营稳定。

4结语

提升高速公路经济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管理手段就是强化高速公路的安全控制。高速公路工作者应当不断强化自身能力,完善与健全道路交通制度,为高速道路运行管理寻求经济与社会效益双赢的途径。

参考文献

[1]于艳丽.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思考[J].财经界(学术版),2017(07):22.

[2]李翔云.关于提高高速公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思考[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2(05):151.

[3]王剑强.试论如何提高高速公路经济及社会效益[J].新经济,2015(35):108-109.

[4]刘洪昆.提高高速公路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主要措施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0):122-123.

[5]王巍.就提高高速公路经济与社会效益的主要措施探讨[J].科技风,2015(19):258.

社会经济效益范文6

(一) 企业的社会责任定义

1998 年世界企业发展委员会就企业的社会责任作出了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承诺持续遵守道德的规范,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并改善员工及其家庭、当地整体小区、社会的生活质量。经过众多学者对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不断研究之后,可以概括出他们对社会责任的定义包括了经济性、法律性、道德性、慈善性。企业最基本的价值观是在遵守国家法律范围之内,追求企业利润的增长,除此之外,还应自觉地承担其社会责任,一般包括遵守职业道德、保护职工权利、保护生态环境、发展慈善事业、捐助公共设施、保护弱势群体,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1995 年Archie B.Carroll 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模型( Corporate SocialResponsibility ,CRS model) ,分别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道德责任、慈善责任四个方面。经济责任就是指企业作为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基本功能就是减少成本,创造利润,实现股东价值最大化。而法律责任则规定了企业的任何商业行为都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任何交易行为都应遵循规章制度,任何产品和服务都应符合法律标准,并做到依法纳税。道德责任是一种企业的自发行为,是一种道德标准,它传递的是一种被大众所期望,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行为,主要表现在企业品牌文化建设,员工的教育与发展等方面,并尊重企业所在地居民的意愿,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和社区建设。慈善责任是企业自主决定的一种行为,通常指参与慈善活动、救助弱势群体等。任何一个有影响力的企业,都不仅仅只追求利润最大化,还应该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文化形象,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 企业的社会责任对象

1984 年,弗里曼提出了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都离不开利益相关者的投入或参与,企业追求的是利益相关者的整体利益,而不是某些主体的利益。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利益相关者密不可分,在企业生存和发展阶段,利益相关者投入生产资源,承担经营风险,规划企业发展方向,监管企业发展动态。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不仅仅是企业追求股东价值最大化,更应满足各方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诉求。本文主要根据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影响方式来划分,将其划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利益相关者。

直接的利益相关者是指直接与企业发生市场交易行为的利益相关者,主要包括: 投资者、债权人、企业员工、消费者、供销伙伴等。对投资者而言,股东价值最大化,较高的资产回报率就是企业对投资者的社会责任。而债权人则要求企业拥有良好的财务状况,到期有能力支付本息。企业员工则希望企业能给予他们足够的报酬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以及相应的权益。供应商与销售商作为企业经营的商业伙伴,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休戚相关,期望获得公平合理的商业交易行为。消费者作为企业生存的基本条件,当然希望企业提供物美价廉的产品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并履行相关的义务。

间接的利润相关者是与企业发生非市场交易行为的利益相关者,如政府、社会团体、媒体、生态环境等。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制定与完善相关的法律制度,维护社会大众的公共利益,规划城市建设的基础设施,引导企业遵循相关的制度,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社会团体和媒体作为企业履行社会责任的监督者,同样地,也需要大肆宣传企业应尽的社会的责任。近年来,生态环境受到污染的事件不在少数,如何更好的让企业的发展与生态环境和平共处,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企业生产活动过程中,废气废水都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严重影响了居民的居住环境,造成生活的不便,同时,也加大了政府对生态环境的治理费用。

无论作为直接的利益相关者,还是间接的利益相关者,他们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都不可避免地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和发展轨迹。履行相应的社会责任,都是作为优秀企业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步。

(三) 企业的社会责任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履行上述社会责任必然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那岂不是会导致企业经济效益的减少,答案是否定的。履行社会责任,在一定时期内,势必会造成企业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减少,但从企业长远的角度远看,履行社会责任形成了良好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而这种竞争力却是独一无二的。

单纯的追求产品数量的增长在一定区间内会导致利润的增长,一旦超过相应的增长区间,数量的增长反而会导致利润的减少,而此时,应该考虑的是如何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采取科学有效的经济增长方式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如何采取有效的方式,其中的一个方法就是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从而提高企业产品的售价,而企业品牌、公司形象、企业文化等都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奢侈品之所以成为奢侈品,就是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品牌溢价高。而提高品牌溢价能力,与长期有效的履行社会责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通过履行社会责任能够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能够确保利益相关者持续的向企业投入资源,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化发展。一个良好的企业形象有助于企业在全球化进程中突破贸易壁垒,容易得到当地政府的鼎力支持,有助于获得投资者的青睐,投入生产资源,扩大生产线,实现规模经济,可以增加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提高工作效率,也会提高顾客对企业的认知度,形成重复购买行为。所有的这一切,逐渐形成一个良性循环,最终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二、管理者应提高企业的社会责任认识

上一篇什么是整万数

下一篇校园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