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细胞治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干细胞治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干细胞治疗

干细胞治疗范文1

“尽管在过去的3个月中,中国卫生部强行禁止未经批准的干细胞治疗临床应用,而国内企业仍向患者收取高达数千美元的费用,有些治疗甚至未经验证。”4月11日,《自然》网站上以《中国干细胞治疗乱象》为题,披露了这一现象。

干细胞治疗在中国受捧

这已经不是《自然》杂志第一次关注中国的干细胞治疗了。2009年5月的《自然》杂志头条新闻刊登了对中国干细胞治疗安全性忧虑的文章。文章显示,现在全世界的患者都涌向中国。

科学研究发现,干细胞(stemcels,SC)是一类具有自我复制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在一定条件下,它可以分化成多种功能细胞。从理论上讲,干细胞通过细胞移植技术植入动物体内后,可以替换那些因病“下岗”的细胞,修复那些“过劳死”的组织,起到“全能修理工”的作用,从而使机体得以正常运转。

就世界范围而言,目前除造血干细胞移植被作为成熟技术应用于临床治疗外,其他干细胞移植技术尚处在临床研究阶段。但是在中国,干细胞治疗却是“遍地开花”。

只要在百度上输入“干细胞治疗”,你就会轻而易举地得到500多万条搜索结果。干细胞美容、干细胞除皱、干细胞整形、干细胞治疗……尽管目前干细胞临床应用只获批进行骨髓移植,但打着“干细胞移植”这个高科技旗号的美容和医疗机构在国内并不鲜见。

而在媒体上大打广告的干细胞医院屡见不鲜。记者找到位于朝阳区建国路万达广场93号院的一家干细胞美容医院。在这座商住两用的楼里有很多公司,而这家干细胞美容医院位于33楼。前台接待人员表示,可以通过玻尿酸和BOTOX进行注射美容。同时,也可以通过在耳后取一块面积很小的皮肤,经过培养,进行干细胞注射除皱。

“干细胞是自体细胞培养而来的,主要针对静态纹除皱”,接待人员告诉记者,干细胞除皱和其他两种方法效果上没有太大差别,一个部位注射一次最低2000元,如果要保持效果的话,需要注射几次。

“我国干细胞研究处于国际前列。干细胞也在某些领域证明它的有效性,但伴随着干细胞研究‘春天’的到来,行业内缺乏相关规范和操作标准,缺乏伦理指导原则和临床准入标准。”军事医学科学院附属医院教授陈虎告诉记者。

干细胞治疗技术尚未成熟

近年来,我国干细胞治疗领域的乱象饱受多方诟病。技术尚未成熟但干细胞市场化已过热的现象禁而不止。在干细胞乱象的背后,隐藏着利益驱动下的盲目应用。

2009年,卫生部《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认为干细胞移植技术“涉及重大伦理问题,安全性、有效性尚须经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进一步验证”,将其归入“第三类医疗技术”。《办法》还规定,若用于临床治疗,须经卫生部审批。

但是,卫生部出台的《医疗技术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并没有给已经“发热”的中国干细胞走向临床治疗降温。

上海社科院研究员、国家人类基因组南方研究中心伦理学部主任沈铭贤曾经接受卫生部委托,于2009~2010年对国内的干细胞治疗现状进行了调研。

沈铭贤告诉记者,调研发现,“神奇的干细胞疗法”不断吸引着病患心甘情愿地做起了“小白鼠”。“眼下,一些机构开展的所谓‘干细胞疗法’,正处于科学与不科学、规范与不规范的‘灰色地带’。”

混乱的现状着实让专家们捏了把汗:一些人打着干细胞治疗的旗号,吹嘘炒作,声称“干细胞就是干什么都行的细胞”,甚至夸大疗效,用有效率达90%之类的数据吸引患者;某些机构不做研究,或以研究为名,将未经专家评审和伦理审查的技术匆忙应用于临床,并收取高额费用。

以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国家干细胞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韩忠朝为代表的业内专家呼吁,建议国家管理部门尽快打开第三类医疗技术和干细胞新药审批之门,严厉监管不合法的干细胞治疗,引导干细胞技术走向科学发展之路。

“目前干细胞治疗的混乱局面主要表现在‘包治百病’、费用高昂、资质缺失、质量失控这四个方面。”韩忠朝说。

是“规范”而不是“叫停”

2012年1月,卫生部下发《关于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的通知》,要求各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正在开展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项目进行认真清理,停止未经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项目。

今年4月份,从北京市卫生局获悉,市卫生局联合药监部门,将联手规范整顿北京地区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行为。目前,两局已成立北京市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规范整顿工作组,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区县组织开展干细胞临床研究和应用自查自纠工作。

事实证明,仅有一个部委的通知是远远不够的。根据卫生部发言人所说,目前尚没有一家诊所通过规定的途径获得了注册,而大量的诊所仍在继续提供治疗。

2009年3月,奥巴马一上任,就为美国的干细胞研究“松绑”;此前,美国FDA(食品药品监管局)批准了一项干细胞临床试验。而国内采取的从严的措施,国内专家担心卫生部的做法,会不会对国内正规开展干细胞研究产生负面影响。

沈铭贤教授认为,现在我国干细胞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该不该叫停的问题,而是缺乏规范。“国内很多干细胞技术没有经过比较规范的临床试验研究,就仓促地应用到临床治疗上。”沈铭贤强调。

干细胞治疗范文2

关于肿瘤干细胞的起源,一种认为肿瘤干细胞起源于正常干细胞,干细胞不断积累了基因突变,最终转化为肿瘤干细胞。另一种认为肿瘤干细胞起源于重新获得干细胞特性的祖细胞或已分化的细胞,这些细胞在一次或多次基因事件中获得了自我更新和分化潜能,转化为肿瘤干细胞。临床上肿瘤干细胞对放疗及化疗药物不敏感,可能是肿瘤转移、复发的根源。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证据支持肿瘤干细胞的存在。1997年Bonnet在急性粒细胞白血病(AML)中分离出白血病肿瘤干细胞,其表面标记为CD34+/CD38-,只占急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总数的0.2%,具有免疫缺陷鼠成瘤性。2003年AL-Hajj等在实体瘤乳腺癌中分离出具有CD44+/CD24-/Lin-/ESA+的一类细胞,把这类细胞移植到NOD/SCID小鼠乳腺的脂肪垫中,能够形成肿瘤,而且此肿瘤的表型与这类细胞来源的肿瘤的表形是一致的。随后,不断有从实体瘤中分离出肿瘤干细胞的报道。脑肿瘤、前列腺癌、卵巢癌、肝癌、肺癌、黑色素瘤、结肠癌及胰腺癌中肿瘤干细胞相继被分离鉴定出来,强有力的支持了肿瘤干细胞学说。

上世纪末以来,靶向治疗是一热门话题,新靶向治疗药物不断涌现为肿瘤治疗提供了全新的理念和方法。靶向治疗的关键是筛选出治疗靶点。随着研究的深入,近年人们试图从对正常干细胞及肿瘤干细胞自我更新的信号传导通路的研究中,发现有效的肿瘤治疗靶点。

调控肿瘤生长、增殖的Wnt,Notch,Hedgehog,Bim-1信号传导通路均在肿瘤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一些转录因子OCT4,SOX2,NANOG被证实在胚胎干细胞的自我更新和胚胎的早期发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研究证明各种信号通路,基因和转录因子构成了调控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微环境,在这种微环境中,各种因子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着干细胞的自身稳态。微小RNA(miRNAs)可能在各种因子的相互作用、相互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机制尚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在对肿瘤癌干细胞信号传导通路的靶向治疗研究中,已经有新药在研发中或进入I期临床试验。如MERCK公司针对NOTCH通路的靶向药物Gamma Secretase Inhibitor治疗乳腺癌,针对HEDGEHOG通路的药物有Infinity公司研发的Cyclopamine(smoothened inhibiteos),以及针对P53的MDM2 Inhibitor(Ascenta公司)。2007年宋尔卫等在《cell》发表文章,报道在小鼠试验,发现“let-7”-miRNA干扰,可明显抑制乳腺肿瘤干细胞(BT-IC),使其在体外和体内的自我增殖能力、多向分化和成瘤能力均显著下降。

干细胞治疗范文3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肝病

DOI:10.14163/ki.11-5547/r.2015.18.188

全球有17亿人患有不同类型的慢性肝病, 每年死于肝硬化的患者达数十万人。目前对中晚期肝病的治疗主要有内科综合治疗, 但疗效欠佳;生物人工肝系统治疗, 但肝细胞来源不足, 存在免疫排斥反应;原味肝移植是最有效的手段, 但肝来源短缺, 免疫排斥, 价格昂贵成为治疗障碍。与原位肝移植比较, 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以其安全可靠、免疫排斥小、价格低廉等优势逐渐成为治疗肝病的又一有效手段。

MSCs来源于发育早期的中胚层, 是具有高度自我更新能力, 高度增殖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多能干细胞[1, 2], 广泛存在于骨髓、脂肪、脐血、脐带等多种组织中[3], 可在体外培养扩增, 并能在特定条件控制下分化为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组织、神经细胞、肝细胞等[4], 在细胞治疗及组织工程方面有极大的应用价值。目前, MSCs主要来源于骨髓, 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存在取材繁琐, 且随着供体年龄增长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和分化能力明显下降等缺点, 不利于细胞治疗。脐带来源广泛、采集方便、免疫排斥小、伦理争议小等优点, 使其成为干细胞研究热点, 在细胞治疗中前景越来越广阔。本文就近年来国内外在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治疗肝病方面的相关研究作简要综述。

1 脐带MSCs的来源

脐带MSCs主要来源为华通胶(Wharton’s Jelly) , wharton’s Jelly是脐带中包绕1条脐静脉和2条脐动脉的粘蛋白样结缔组织, 由肌纤维母细胞样基质细胞、胶原纤维和蛋白聚糖组成。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分离方法主要有组织块贴壁培养法和酶法两种分离方法。组织块贴壁培养法主要是利用MSCs对培养瓶具有较强的黏附能力, 经过长时间的培养, 间充质细胞从组织块中爬出生长, 经多次传代得到纯化间充质干细胞。酶法是利用胶原酶消化组织, 得到单个细胞, 在利用MSCs对培养瓶具有较强的黏附能力而血细胞、内皮细胞等不贴壁, 在多次换液中逐渐被弃去, 达到分离纯化间充质干细胞的目的[5, 6]。两种方法比较, 组织块贴壁培养法细胞损伤小, 但培养时间长, 而酶法由于酶的作用, 细胞损伤大但培养时间短。

2 脐带MSC治疗肝损伤的机制

2. 1 免疫调节, 旁分泌功能 MSCs高表达CD29、CD44、CD105, 不表达CD45、CD34、CD80、CD86、HLA-DR, 表明其免疫原性很弱。MSCs能够分泌多种细胞因子来介导免疫抑制及诱导免疫耐受。有研究显示, MSCs培养液移植入肝衰竭大鼠体内, 可抑制免疫细胞向肝脏迁移, 从而减轻损伤肝脏的免疫炎症反应, 提高大鼠生存率[7]。有文献报道, MSCs能分泌白介素(IL)-1受体拮抗剂并上调IL-10等抗炎因子从而减轻炎性反应 [8]。

2. 2 分化肝细胞 研究证明, 干细胞所处的局部微环境决定其分化方向。在不同的细胞因子作用下MSCs可分化为不同的细胞类型。实验表明[9], 在肝细胞轻微损伤的环境时可以促进 MSCs 向肝细胞分化。诸多诱导分化实验证实, 在体外, MSCs在适和的细胞因子组合如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s)等诱导下, 可以向肝细胞样细胞分化[10, 11]。

3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肝病

间充质干细胞已成功应用于临床治疗肝脏疾病。 间充质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脐带血和脐带。间充质干细胞最初在骨髓中分离获得, 之后在脐带血、脐带、胎盘中分离培养出MSCs, 研究证实MSCs在体外一定条件下能够诱导分化为成脂肪细胞、成骨细胞、软骨细胞、神经细胞、肝细胞等[12]。

干细胞治疗范文4

[关键词]脊髓损伤;细胞移植;治疗

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创伤,之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是局限于药物和物理治疗来改善运动功能缺陷,人们先后试用了手术吻合、手术减压、神经移植、大网膜移植、药物治疗、局部冷冻、物理康复、以及应用酶制剂来抑制和消除结缔组织瘢痕等多种方法治疗脊髓损伤,近年来的实验研究着眼于干细胞移植来逆转不利于SCI轴突功能恢复的病理过程,从而减少脊髓功能丧失并促进其功能恢复。

脊髓损伤修复的常用移植细胞

1骨髓基质细胞(marrow stromal cells,MSCs)

MSCs的干细胞相似特点和多方向分化潜能在最近几年引起了人们的注意。MSCs的优点在于属于自体同源移植,容易获得和培养,通过髓内或静脉导入方法简单,移植途径有:(1)直接受损脊髓多靶点注射;(2)腰穿椎管内植入:将扩增的BMSCs移植于蛛网膜下腔,使之随脑脊液到达病变部位;(3)静脉移植:开放血脑屏障,将扩增的BMSCs静脉输入,使之通过血脑屏障到达病变部位。MSCs能够转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作为填充物填补损伤部位,定向再生为神经细胞锚靠周围组织完成上行下传功能的重建,移植时创造抑制胶质细胞再生、保护神经细胞胞体存活、促进自体神经细胞再生的微环境。但是需要克服细胞融合、转分化神经细胞形态属性缺失的问题。最近通过Luo Jian-dal大量的文献调研显示MSCs对运动性脊髓损伤的治疗有较好的效果。MSCs及其分化的神经胶质细胞含有促进神经再生的营养因子及其受体,有助于损伤的脑和脊髓组织的修复,抑制不利于神经再生的瘢痕形成。Wu等[1]发现,将MSCs植入损伤的大鼠脊髓内,通过增强组织修复可促进损伤脊髓的再生,同时与对照组相比空腔明显缩小。虽然移植后MSCs的数量逐渐减少,但不少治疗组动物仍显示明显的功能恢复。

2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cells,NSCs)

根据LiWe等[2]的研究显示,神经干细胞在脊髓损伤的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而神经干细胞是干细胞的一种,干细胞是指同时兼具自我更新能力和产生分化细胞能力的一类细胞,这类细胞可经培养进行不定期分化并产生特化细胞。依据分化潜能的大小,可将干细胞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全能干细胞,此类细胞具有分化为完整个体的能力,如胚胎干细胞(ES);二是多能干细胞,这类细胞具有分化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但不具备发育为完整个体的能力,如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三是单能干细胞(也称专能干细胞),这类干细胞只能向一种类型或密切相关的两种类型的细胞分化,如神经干细胞。

NSCs是一种未分化、多潜能、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目前已经可以分离和体外培养NSCs使之分化为各种神经细胞。有研究从鼠脊髓内取出未成熟细胞经培养后,移植到脊髓损伤大鼠断裂的脊髓中,结果瘫痪鼠在2周后均能活动,有些甚至恢复了站立和行走能力,这一研究成果引起人们对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脊髓损伤的广泛兴趣。

最近,有人开始研究应用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SCI,并且在动物实验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基因修饰的NSCs不仅具有替代损失死亡的神经元的作用,而且还可以大量分泌各种神经营养因子以促进神经元的存活及轴突的再生。Blesch等应用神经营养因子NT23基因修饰神经干细胞,移植入大鼠C3损伤SCI动物模型中,2周后发现相对于未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组,NT23基因修饰组可见高水平的NGF及BDNF的分泌,以及有大量的感觉神经投射形成,并且60%分化为神经元,3%分化为胶质细胞。当前,定向分化诱导是NSCs应用于临床的一个关键问题。现在体外或体内对干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还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细胞异质性很高,分化程度不一,不能保证植入的NSCs按预想的途径分化,影响了移植的效果。另外,NSC移植治疗SCI需克服一个特殊的问题,即脊髓的神经元有着较长的突起,植入的NSCs能否参与并形成功能性的神经回路都尚待研究。

综上所述,干细胞移植治疗SCI有着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组织工程学及神经生物学等多学科的密切配合和基础研究的不断深入。目前,随着神经科学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在细胞和分子水平上对SCI后继发性损伤的病理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今后的研究方向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由于单一细胞移植效果各有利弊,我们应该考虑联合移植几种细胞,或将细胞移植与其它方法联合应用。②通过转基因技术使移植细胞具有更多更有用的功能,加快NSC的定向诱导,分化及增殖的基因调控机制的研究,使之能尽快应用于临床。③设计良好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使之具有更有利于移植细胞的搭载和再生轴突的定向生长的生物性能。相信不久的将来,细胞移植会在SCI的治疗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干细胞治疗范文5

众所周知,冠心病是目前人类常见的疑难病症,目前的治疗手段主要有内科保守治疗,如使用一些扩张血管的药物,增加冠状动脉的血供;还有介入治疗的方法,使用导管等直接引导到狭窄的血管处进行扩张血管的处理。此外,还有目前正大力开展的心脏搭桥手术,即搭一个新的血管跨过冠状动脉狭窄处,“绕道”供血,许多患者因此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最近几年,随着生物技术的突飞猛进和学科的交叉发展,许多新思路、新技术也被运用到冠心病的治疗中,并且取得了相当大的进展。

日前,美国心脏学会评选出有关心脏病治疗的十大研究进展,其中,我国的“自体骨髓干细胞样细胞显著改善急性心梗患者的心脏功能”研究名列前茅。这项研究把国际生命研究领域的热点――干细胞移植与冠心病联系起来。而干细胞有望解决缺血性心脏病治疗的关键,即促进心肌细胞再生。国内外大量学者的试验证实:植入后的干细胞不仅分化为心肌细胞,还分化形成平滑肌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在梗死灶的周边区域形成一新生组织条带,大大提高了左心室的功能。而且,骨髓干细胞还能避免移植后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也解决了争议颇多的伦理学问题,因此,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冠心病成为研究的前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我国研究人员在这项研究平台中建立了新的干细胞移植人心脏的方法,他们将导丝送入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以导丝为轨道送入球囊,到达冠状动脉左前降支中段后,将标记过的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经球囊注入,同时辅以一种复方中药治疗。实验结果证明,这种联合疗法对心肌梗死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这种复方中药是由中药人参、丹参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具有益气养血、活血通脉功能,主要治疗中医所说的“胸痹”,适用于冠心病以及心绞痛、心肌梗死的治疗。实验结果证明,此药对心肌梗死有明显治疗作用,可减小心肌梗死范围,减轻心肌损伤程度,改善心血管功能,增加心肌供血。当其与自体骨髓单个核细胞移植合用时,可促进移植干细胞在心肌的生存、分化、扩增,产生大量新生的心肌细胞及心肌小血管。

此项研究首次将中药与干细胞移植合用治疗冠心病,优势互补,显著提高了疗效及干细胞移植成功率,解决了医学界心肌细胞不能再生的难题,产生了较大学术影响,也显示了中国传统中医药的应用潜力。从临床研究看,国外、国内的资料都显示,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是有效的,加了中药之后的临床效果应该也是乐观的。当然,目前骨髓间质干细胞移植和中药联合应用治疗冠心病多为近期疗效观察,其长期效果还有待远期随访、追踪观察。

干细胞治疗范文6

翼状胬肉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轻者影响外观或引起不规则散光,重者严重影响视力。目前手术是治疗翼状胬肉最常用的方法。翼状胬肉手术方法很多,但易复发,术后复发率为20%~70%。2003年6月~2006年3月,我们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198例(198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翼状胬肉病人198例(198眼),男74例(74眼),女124例(124眼);年龄41~65岁,平均53岁。均为原发性翼状胬肉,发病时间2~25年;胬肉侵入角膜2~6 mm。术前常规应用糖皮质激素及利福平滴眼液治疗至胬肉无充血。

1.2 手术方法

局部麻醉,手术在显微镜下进行。

1.2.1 切除胬肉 距胬肉头部1 mm水平剥离胬肉至角膜缘部,彻底分离结膜下胬肉组织至泪阜部,将胬肉自根部切除,剥离胬肉时应在同一层面上,力求做到角、巩膜创面平整光滑,巩膜表面适当止血,剪掉胬肉头部的结膜,使角膜缘外暴露2~3 mm的巩膜裸露区。

1.2.2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从术眼上方9:30~11:30角膜缘处取2~3 mm带结膜组织的角膜缘干细胞,前界达透明角膜内0.5~1.0 mm,宽度根据病变区的大小而定,将植片上皮面朝上,角膜缘侧与植床角膜缘侧相吻合,用100尼龙线将移植片其余三边与结膜创缘对应缝合,缝合时将移植片的4角固定缝合于浅层巩膜上,使移植片完全平铺于植床上,并完全遮盖巩膜裸露区。取材区的创面,根据其大小,可将球结膜分离前移,缝于角膜缘处浅层巩膜上,或不予处理,等待结膜自行愈合。

1.2.3 术后处理 术毕,应用庆大霉素冲洗结膜囊,无菌棉签轻轻将植片下的液体压出,包术眼,隔日换药。角膜上皮恢复后,开始滴抗生素及科恒滴眼液,术后10 d拆线。拆线后每月随访1次。

1.2.4 疗效观察 治愈:角膜光滑透明,无新生血管或结膜样组织增生。复发:新生血管或结膜样组织增生,重新长入角膜。

1.3 治疗结果

全部病人术后早期(1~4 d)均有不同程度的眼痛、流泪、异物感,早期移植片轻度水肿,2~3 d角膜上皮开始由移植片向角膜中心移行生长,且异物感明显好转,10 d拆线时水肿消退,上皮覆盖整个角膜创面,角膜透明。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0个月,190例治愈,8例复发,治愈率约4%,眼球运动正常,无感染、移植片坏死等并发症发生。 2 讨

翼状胬肉的治疗以手术为主,手术方式很多,但复发率高,所以对翼状胬肉的治疗关键是如何解决术后的复发问题。近年来,随着角膜缘干细胞研究的深入,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不仅能为病变区角膜缘提供健康的上皮来源,使角膜恢复正常的透明性,而且还可以为病变区结膜和巩膜提供正常的上皮干细胞,从而有效地阻断异常结膜源性组织增生,防止胬肉复发[1]。陈海珠等[2]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术后复发率为3%。本文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198眼,复发仅8眼,约占4%,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我们的治疗体会是: ①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不存在排斥反应,移植片成活率高,避免了长时间应用糖皮质激素引起的高眼压等不良反应。②术前常规应用科恒及利福平滴眼液以控制炎症,胬肉充血时不予手术,以减少胬肉的复发。③切除胬肉时应尽可能地将角膜上的胬肉组织剥离干净。④角膜缘干细胞宜取自角膜缘上方或下方,因为上方和下方是干细胞最丰富的地方。对于因沙眼或外伤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破坏较重时,我们一般不采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而应用羊膜移植术,也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⑤植片的大小应与植床大小一致,植片上皮面朝上,角膜缘侧与植床角膜缘吻合,植片要平整地固定于植床上,各边缘不能内卷,以防止植片愈和不良、坏死及结膜囊肿的发生。 ⑥术后用庆大霉素冲洗结膜囊,不用抗生素眼膏,以防止眼膏浸入植片下,影响植片的愈合,而术后眼痛、异物感所导致的流泪,泪液中的溶菌酶、补体等可以预防感染的发生,本文198例(198眼)无1例发生感染及植片的脱落坏死。

综上所述,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取材容易,不受供体的限制,无排斥反应,手术操作简单且安全、有效、复发率低,适合基层医院应用推广。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