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如何拓展人脉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如何拓展人脉范文1
一、自信
以自信心来说,“你的舒适圈',指在不同场合中感觉到自在的程度)有多大?”一个没有自信的人,舒适圈很小,总是怕被拒绝,因此不愿主动走出去与人交往,更不用说要拓展人脉了。如在鸡尾酒会或婚宴场合,西方人出发前都会先吃点东西,并提早到现场。但是,华人社会里,大家对这种场合都有些害羞,不但会迟到,还尽力找认识的人交谈,甚至好朋友约好坐一桌,以免碰到陌生人。因此,尽管许多机会就在你身边,但我们总是平白让它流失。
二、沟通能力
这其实就是了解别人的能力,包括了解别人的需要、能力与动机,并给予适当的反应。在沟通的过程中,注重沟通的语言、语调和肢体语言的运用。
三、善于赞美他人
面对不同的朋友,开始都以较低的姿态去与对方沟通交流,善于发现对方的优点并赞美他,因为人类本质里最深远的驱策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
四、感恩的心态
如何拓展人脉范文2
正因为这个缘故,每次看到有人在“天女散花”地交换名片时,我都有些纠结;该不该和他交换名片呢?我心里很清楚,我和他未来交往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我不过是他的名片央中的一个符号,我甚至不知道他收集名片是为了什么。每次接听保险公司打过来的电话,我总是下意识地想到自己发出去的那些名片,谁知道我的资料是怎么泄露出去的呢?
最近由于选题的需要,去了几次所谓的高端培训讲座。我心里也很清楚。有些励志培训的讲师们喜欢对那些初入职场的人说这样的话:“学历是铜牌,能力是银牌,人脉是金牌。”“成功只有20%靠的是能力,还有80%靠的是人脉。”这些话听上去都挺像那么回事,那些讲师们也是个个衣着光鲜,见人就发名片,就像小李飞刀一样,刷刷刷……其实大家都很清楚,这些讲师不过是推广业务而已,离成功还很遥远。
对于那些喜欢收集名片的人,我总是忍不住告诉他们,以为收集名片就可以积累人脉,为自己的事业铺路,真是大错特错!交换名片不等于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个人更不等于建立人脉。建立人脉也不等于财富。人脉的本质是价值交换,光认识多少人是没有用的,关键在于,你有多少被对方利用的价值。如果你不能给别人提供价值,这种人脉的价值就很低。
要真正创造财富,关键在于创造价值,或者你能在多大程度上“被利用”。不要觉得“被利用”这个词不好听,它其实是一个中性词。一个人越成功,往往是他创造的价值越高,也就是他的“被利用价值”越高。能被人利用是件好事,那说明你有价值,被利用不是件坏事,关键在于你在被人利用的时候,有没有得到你想要的东西,实现你的价值目标。
建立高效人脉的前提,是你自身拥有多少“被利用价值”,其次是如何把你的价值通过人脉放大。要建立有效的人脉网络,就必须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并围绕此方向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构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成为有价值的人。如果自己不能提供价值,而是整天攀附权贵,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不可能建立高效的人脉关系的。
有的人总是强调“贵人”的作用。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贵人”,但这个“贵人”很少会像天使一样,没有任何条件地来到你的身边。那个人之所以称为你的“贵人”,也一定是你当时能给他带来某种价值,但同时他也让你的价值最大化了。虽然我们生活中也有不计回报的友情,但在职场上,往往是利益和价值决定了两个人是否能成为朋友。
古人说:“穷在闹市无人间,富在深山有远亲。”这句话看似很势利,但在现代社会中,大多数友情也是这么维系的。一个人在结交另外一个人时,都会判断这个人是否对自己有价值,然后决定是否与其交往,以及交往的深入程度。如果彼此都能给对方带来价值,那么人脉关系就可能会带来飞跃。如果彼此都不能给对方带来价值,往往就只能是泛泛之交了。
大多数人终其一生大约会有200多个朋友,但在这些朋友中,大约有80%都是泛泛之交――他们对你毫无帮助,也不会给你正面积极的影响。而当你渴望有任何作为的时候,他们通常会给你浇冷水,让你知难而退。只有20%的朋友,他们是属于较积极的,会给你正面的影响,而其中,只有5%的朋友会帮助你、影响你,直至改变你的一生!你应该好好珍惜那5%的朋友。
如何认识那影响你一生5%的朋友呢?关键在于要有目标。没有目标的人会被有目标的人利用。这个社会中,90%的人是没有人生目标的,虽说其中有些人才华横溢,但他们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也不知道如何去努力。只有10%的人,他们知道来到这个世界是为了什么,对自己和他人也有清晰的认知,而且为了自己的目标会矢志不渝地努力。
如何拓展人脉范文3
有人说,成功=知识+人脉;也有人说,你的财富中87.5%来自关系!足见人脉关系在商业上的重要性。
商业上的真正成功者,无一不是缔结价值人脉的高手!
那么,如何高效建立价值人脉圈呢?我们经常参加各种各样的聚会、论坛、沙龙,总能不断认识新的朋友,为一批又一批的志同道合者而欣喜和感动。但多年过去了,这些有缘者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成我们的价值人脉,初识的激动后,再次见面,仍然是谨言慎行的礼貌关系。
我们也有很多的同学、朋友,但因为工作忙碌,经常会缺席他们的聚会,再次面对时,忽然发现,彼此可能已经没有了共同话题;即使你内心足够真诚,也无法使他们在你身上获得“朋友才是最重要”的之类的信息。
那么,怎样在有限的时间、精力内,高效拓展、不断升级自己的人脉圈呢?
黄悦:人脉是可以设计的
人脉资源也是生产力。不仅个人要建立人脉关系,企业也要建立人脉关系,合作伙伴更要建立人脉关系。我的合作伙伴一定要和我有很多方面的互补,他们建立的人脉关系和我建立的人脉关系也会产生很多的互补。从这个意义上讲,人脉其实是可以设计的。我在构建团队的时候,就是刻意按照不同的特质来构建的,他们是我最根本的人脉,然后再由他们辐射出去,缔结成不同的人脉圈。譬如说,我的团队里有非常善于和政府官员打交道的人,和政府有关的事情,他一定是冲在前面的;也有很善于和投资界同行相处的,与同行共同去做一个项目、需要大家产生合力的时候,他肯定是要脱颖而出的。这么多年沉淀下来,无论从平面还是立体来说,这种做法都使我积累了很多人脉,我的公司能够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这些资源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
此外,朋友也是分类的。有事业伙伴、有工作关系朋友、有生活圈的朋友,还有心灵相通的知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交朋友的时候,价值观相同、世界观趋同是成为长远的朋友、成为知己的最重要的要素。那些和你非常贴心、思想灵魂都能够沟通的朋友是永远不会忘记的,你需要的时候,她就会随时会出现。这类朋友,可能为我们产生不了什么显性生产力,但能给我们一种力量,一种很重要的精神力量,能够支持着我们的生命和事业不断向前。
赵文良:用价值观吸引志同道合者
人生在世,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决定了你的人脉圈。我是做美容行业的,我的事业就是教会美丽的女人、优雅的女人和儒雅的先生如何快乐、轻松地生活。在传递价值观的过程中,我习惯于用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去影响周边的人。如果大家有同样的价值观、同样的生活理念,自然就会聚拢到一起,结果,这个圈子就有了各行各业的朋友,有搞金融的、有从医的,也有做研究的。
我认为人脉圈的形成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譬如我们的产品在开拓国际市场时,很难说有什么样的人脉关系,完全得靠过硬的产品、技术来吸引客户和合作伙伴。这个过程中,由于相同的价值观和理念,我们逐渐从客商关系成为了很好的朋友,这种朋友关系,有的已经保持了三五年,有的甚至超过了十年。
其实,每个人都像一本书,你认识他、了解他,都可以在他的身上学到很多东西,包括知识和技能,更包括智慧。是否跟你投缘,是否将来对你的事业有帮助,你会有一种直觉,这种直觉会形成一种磁场效应,把真正志同道合的人牢牢地吸引在一起。
家庭也是一个人脉圈,而且是核心人脉圈,这个人脉圈绝对不能忽视—打理好事业的人脉圈可以给你带来财富,打理好家庭人脉圈,则可以给你带来更多的幸福和快乐。
林金凤:绝不能带功利心
我一直不把人脉叫关系,我把人脉叫朋友、叫诸葛亮,“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有问题有困惑的时候,我习惯于到人脉圈寻找答案。
玫瑰人生从创立发展到今天的规模,70%、80%的成功源于朋友和人脉。我的投资商、律师团队、会计师团队,都不是在正式的商务环境结识的,而是在各种论坛或交际场所相识,成为朋友,感觉能在一起做点事情,自然而然就走到了一起。
我的理解,人脉不仅仅是关系,更是资源、是财富,这种财富不仅体现在物质上,也体现在精神上。在积累这种财富的过程中,绝不能带功利心。现在,我用很多的时间是和朋友们在一起,我们一起打球、开party,或者举办慈善公益活动—朋友找我,我感觉愉悦,就去了,就这么简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我认识了越来越多的朋友。我始终认为,只要怀着一颗真诚的心很用心地与人交往,很多资源在不同场合、不同时机都会汇聚过来。
近年来,我一直在不停地学习,譬如读EMBA、读各种总裁班,但我这样做真不是为了建立人脉,而是因为可以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很多不同的东西—不但从老师身上学习,也从同学身上学习。这些已经成长起来的企业家有丰富的经验,做企业过程中的很多疑问和困惑,都可以在他们那里得到解答。而且学习的过程中,的确交到不少正儿八经的朋友,他们带给我的不仅是事业上的帮助,在人生路上也教给我很多很多,这反而让我结交了不少价值人脉。
徐霞:舍得给予,乐于分享
对于如何高效建立有价值的人脉,可能每个人的理解及做法都不同。我理解的“价值”包括以下三点:第一,关系是舒服的;第二,在一起是快乐的;第三,是可以为自己带来成长的。高效建立的通路有很多,包括进入某个圈子,譬如通过读EMBA、通过共同爱好参加各种不同的协会或沙龙,在这个过程中双方有共同的价值观,有共同最终追寻的事业目标,才能走得更远。此外,就是习惯问题,双方“习相近”,才能更相投。
蓝凌软件从2001年创立走到今天,所取得的成功大部分缘于优质人脉。在缔结这些人脉的过程中,我一直秉承着这么几个方针:一是真诚对人,真诚对待所有的合作伙伴和客户;二是先给予,先想办法把事情做好,并在整个过程中乐于分享自己的技术和能力,因为在从事知识管理的过程中我们也特别推崇和伙伴一起参与、碰撞、共享和成长。我们选择的客户,也基本上有着与我们同样的价值观和奋斗目标,是那种懂得双赢合作、乐意分享的企业。
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如何更高效呢?这就像是《经理人》所创立的海豚会,把一群有相同价值观、有相同目标的人聚集在一起,做成一个很高质素的圈子,加入这个圈子,就是高效缔结价值人脉的一种方式。
索咏红:永远怀着感恩的心
我常感觉自己一路走来,每每会在关键的时候得到支持,在需要的时候得到帮助,在低落的时候得到鼓励,犹如神助。在我心中,这应该就是人脉的力量。从理论上讲,人脉可以分为核心人脉和普通人脉。我觉得所谓人脉,不是简单地说你认识哪些人,完全不是。更重要的,不只是你认识谁,而是他也认识你,你们是“互相”认识和了解,互相知道彼此更深层次的东西,了解彼此的共同点,能找到事业、人生、精神上的契合点。达到彼此认可—这是我认为的成为核心人脉的关键。
怎样建立人脉?舒服、眼缘,这是基于经验的判断,往往我们很快就能发现什么样的人在品味上、思维上、做事方式上与自己更为投契,和自己有某方面的共性。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反而会格外注意那些和我在某方面有互补性和差异性的人,我们可能有着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阅历、从事不同的领域,年龄跨度也可能很大。我会好奇而诚恳地聆听他们的声音,与他们的交流也使我受益良多。怀感恩之心诚恳交往,这是我所推崇的缔结人脉资源的关键。
如何拓展人脉范文4
你是否想在29岁前成为富翁呢,学会下面的“人脉理财法”也许会给你带来奇迹般的效果。
外营:深耕职场关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投资的李雨,对于理财工具的知识比一般人还要强,却没有用于自己的资产规划,“我没有很刻意存钱或寻求投资,我认为投资自己最重要!”李雨对自我的投资,包含了进修与人脉两项。他曾在上海一家最高级的休闲俱乐部待了7年,做到市场总监,举办过数十场的大型休闲运动赛事,招待过阿加西、张德培等世界运动名将。
有些俱乐部是达官贵人的汇聚之所,在那里可以接触到很多优秀的人。李雨从一个小专员开始,只有一千多元的薪水,他却舍得请客吃饭、多结交朋友,而非存起来。“你知道吗?光听他们讲话就觉得收获颇丰!”他觉得这交际费花得太值了。他的专业是市场营销,深耕人脉的作用很快便“发酵”般扩散,各方人士大力赞助并参与他所举办的活动。不过三年,他便跻身年薪百万一族了。
李雨实行的就是“人脉理财法”:藉由结识比自己更优秀的人才,协助事业或眼界的拓展。
理财专家也认为:投资在理财的时间愈长就表示投资在自己身上的时间愈短,而增加自己这个“人力资本”,如增加学历、才能、提升工作技能与人际关系,比投资所得的利息更多。这个建议特别适合初入社会三五年的青年,正逢职涯起步,最重要的是积累专业知识与建立职场关系,与其算计一些蝇头小利,倒不如将时间成本花在经营本业,工作表现好,升官加薪也不远了。
内修:打响自我口碑
人脉理财,需要真才实学相辅相成,指的是专业知识与敬业态度。在工作上肯下苦工是第一步,博得客户、上司、同事的信任,先有工作表现为基础,人脉的加分效果才明显。
27岁的杨庆,前一份工作是精品公关公司的专员,如今,则是国内某知名钟表公司的公关经理。当初尚未正式上班,公司就送来一支市价20万的名表当作员工福利。不少人欣羡她能得到这个好职位,杨庆则说获得职涯攀升的机会连自己都觉得意外,因为是老板主动找上她的。
原来现在的老板曾经是她的客户,认同杨庆的办事能力;当底下有缺,便将她列为候选人之一。而之所以被公司选中,“后来我才知道,老板曾问过几位媒体记者的意见,最后选了我。”
由于她与媒体接洽时,会针对不同属性的媒体提供多元的新闻角度,这份努力让记者肯定其专业,若有人问起杨庆的工作能力,想必多是美言。往往就是因为共事的好印象,就算没有刻意经营关系,无形之中也帮你牵起好人脉,因此实力与人脉的养成不能偏废。
真诚付出,心薪相印
“人脉理财法”并不适合急欲一步登天的人,关系是一种长期投资,要细火慢炖,谁也算不准它在何时才开花结果,甚至要有心理准备,不一定有职位、薪资等实质回馈。
如何拓展人脉范文5
关键词:就业服务智囊团;创建初衷;构成;思考
中图分类号:G4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4-0197-02
一、“就业服务智囊团”的创建
1.创建的初衷。通过对近四届毕业生就业工作的调查研究,观察到毕业生、招聘单位、辅导员有以下三个特点:①每年毕业生平均250人左右,人数较多(见图表1),通过对其中500名毕业生抽样调查,并与他们近1500次的深度谈话,发现毕业生择业价值观多元,选择上存在明显的差异,笔者根据不同时期毕业生表现的特点归纳、概括为以下五大类,每大类下又细分若干小类(见图表2)。②单位招聘信息资源较丰富,每年学校、学院等相关部门的领导、老师为毕业生推荐就业信息多达30余条。③辅导员就业事务性工作冗杂细致。
基于上述三个特点,如何深入了解每位毕业生,在他们面临就业困惑时,真正给出个性化、针对性的建策?如何充分整合用人单位资源并与其建立长效合作机制?辅导员怎样从事务性工作中“抽身”,提高就业工作的效率,是创建“就业服务智囊团”的初衷。
2.“就业服务智囊团”的结构。“就业服务智囊团”由两个团队构成,一个是就业服务团队,即辅导员、研助管、勤工助学的学生、班级党员骨干组成的以辅导员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就业服务团队;另一部分是由用人单位、专业课教师组成的智囊团队,详见下图。
二、“就业服务智囊团”的作用
该团队的作用在于将冗杂、细致的就业工作剥离为事务性工作和建策指导工作两大部分。事务性工作由辅导员指导,研助管、勤工助学的学生、班级骨干为主体共同完成,辅导员和智囊团队负责建策指导工作,最终达到既要向上对资源管理,又要向下对学生负责的效果。
1.向上对资源管理。向上对资源管理主要由“就业服务智囊团”中的服务团队完成。通过帮助学生扩大人脉、了解行业、整合招聘信息、拓展职业机会,有效搭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桥梁”。这里的资源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指人脉资源;另一方面指信息资源。人脉资源的管理指以学院为平台,全面整合、挖掘学校、学院自身、兄弟院系、校内外导师、行业及用人单位、校友等人脉资源。通过对这些人脉资源的联络、整合,及时掌握行业的相关信息和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为学生拓宽就业渠道、提供职业机会提供信息资源、应聘平台。信息资源管理指服务团队的成员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将上述人脉资源提供的大量信息分类整合为电子资源库,并随时做好数据的更新和维护,既为下一届毕业生的就业工作起到铺垫作用,还为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和就业指导课提供大量翔实、生动的数据和案例。此外,团队还要借助网络平台,如人人网、QQ群、飞信群等,构建学生喜闻乐见的信息资源服务共享平台,管理、过滤并及时校内、外的各种信息资源,如就业相关政策信息(签约落户信息、大学生村官、大学生入伍、社区工作者等)、学业信息(清考信息、讲座信息、毕业审核信息等)。既能帮助毕业生信息资源得到畅通,还为低年级的同学及早将学业与职业规划联系。
2.向下对学生负责。向下对学生负责主要指:加强自身学习、增加深度谈话、掌握学生思想动态、给出针对性建议。首先,辅导员在从事就业工作中,会面临大量的就业法规、时事政策、求职技巧,辅导员自身只有加强学习,并将这些内容熟悉掌握,才能针对学生的困惑给予建策指导,面对毕业生千变万化的“活思想”、“游刃有余”,否则向下对学生负责就成了空谈。其次,增加深度谈话的次数、拓宽深度谈话的内容。在调研中,通过深度谈话,一位“清考”未通过的毕业生的改变令我印象深刻。“清考”前,谈话的重点是鼓励其“两条腿走路”,即工作、复习两不耽误,当得知“清考”仍未通过后,该生自信心受到了打击,此时深度谈话不仅要帮助该生重树信心,并推荐更多的招聘信息,鼓励其降低标准,先就业再择业,经过多次深度谈话,该生抱着“置于死地而后生”的决心不断尝试,最终走上了工作岗位,后期通过跟踪,了解到该生在工作岗位上表现很好。最后,在充分了解、掌握毕业生的就业动态、心理需求、择业要求后,对不同需求的同学,进行转介,专业教师来拓展学生未来的职业规划与专业发展结合,通过用人单位的职场教育,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素质。总之,既为学生研究就业出路提供参考和意见,还从学生入手给予针对性的建议,使他们面对瞬息万变的职场,能够随时做好自身调整,突破局限,自我选择。
通过创建“就业服务智囊团”,一方面使学生骨干得到充分锻炼,也为就业工作融入了朋辈指导,真正发挥“传帮带”的作用,促使学生自我成长;另一方面通过对就业工作中事务性工作的剥离,使辅导员可以在深度谈话上投入更多的精力,从而真正地了解、走近学生,为学生职业规划提供建议和指导,就业可行性方案提供参考和依据,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卫嵘.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做法[J].当代职业教育,2012,(3).
如何拓展人脉范文6
2012年12月,科技部《国家科技企业孵化器“十二五”发展规划》,把科技创业苗圃建设作为我国孵化器未来5年发展的一大重点,并提出了到2015年,国家级孵化器30%以上建立创业苗圃和企业加速器的目标。2013年11月,火炬中心了《关于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科技创业孵化链条建设工作的通知》,大力开展“苗圃+孵化器+加速器”的科技创业孵化全链条建设。
用生态的观念来看待新经济,我认为创业苗圃是新经济生态下一种新的产业组织形式,通过为创业者提供想法预孵化和创业试错的公共空间,帮助创业者实现由创业项目到公司的转变。创业苗圃这一新的组织形式的出现和推广,为中国提供了一个借劲发展的契机。
当前,中国进入原创新业态的颠覆式创业的时期,新的想法在创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如何实现从想法到公司、从创意到创业的转变成为创新创业的关键,创业苗圃应运而生。
过去孵化器的目标是播种、孵育种子,让想法落地、让创业种子发芽。而创业苗圃更多的是在提炼、优化种子,通过不断的打磨让想法日趋完善、种子日趋精华,从而使将来创业的成功率和成就更大。
过去的孵化器是封闭的,创业者有想法、有技术,租个地方就可以创业,抓住机遇就可以赚钱,和外界关系不大。但现在不一样了,随着社交化时代的来临,“闭门创业”已经行不通了,于是出现了车库咖啡、IT茶馆等形式的创业苗圃和天使汇、人人投这样的社交化天使投资平台。他们都承担着不断打磨、优化创业者想法的试金石的角色,二者的区别在于,天使投资往往是纯个人的行为,有一定的偶然性,而创业苗圃则是系列的、长期跟踪的行为,在创业过程中反复打磨想法是创业苗圃的根本特征。
创业苗圃是社交化时代创新创业的一种形式,在社交化的氛围中为早期创业者整合创业资源要素,搭建起一个具有共享办公、人才交流、技术分享、市场拓展、项目对接等一站式服务的创新型创业孵化平台,并反复链接相关的人脉资源。
创业苗圃链接人脉资源的功能符合开放创业的大趋势。徐小平曾在博客里提到“一个伟大的创业一定要开放”,如果一个创业团队完全纯用自己的钱,这在以前可能是很光荣的,但放到现在反而是一个弱点,因为在当今,吸纳天使投资已成为开放创业的必然特点。创业苗圃一方面帮助创业者不断打磨想法,另一方面也为其反复链接多种创业所需的人脉资源,尤其是天使投资资源。以前是创业者千方百计通过孵化器去找天使投资,现在通过创业苗圃,创业者的创业可能还没有正式启动,就已经有了两三个潜在的天使投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