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美学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子美学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子美学

老子美学范文1

[关键词]负反馈 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类比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 G642.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4-0169-02

在大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放大电路中的负反馈非常重要,电路在引入负反馈后,会对其各种性能参数产生根本性的改善,故而得到非常广泛的应用。学生若能够深刻理解“负反馈”的概念和作用将对其今后的学习和个人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文章在深刻理解负反馈概念的基础上,结合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创造性的借助哲学原理和理想电源模型原理阐述了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的分析方法。

一、电路中的反馈及其判断

在电路中所谓“反馈”就是将电路输出量(电压或者电流)的部分或全部,通过特定的电路(反馈网络)在输入端或输入回路上叠加,从而使电路按预期功能正常稳定地工作。

图1是反馈放大电路的原理框图,反馈放大电路由基本放大电路和反馈网络两部分组成。令基本放大电路增益为A,其主要功能是放大信号;反馈网络增益为F,其主要功能是传输反馈信号。输入量与反馈量叠加的结果称为净输入量,它才是真正加到基本放大电路上的输入量。放大电路的输出量的全部或部分经过反馈网络的作用后就是反馈量。

图1 反馈放大电路原理框图

实际中,有诸多因素会对放大电路的输出量产生不利影响,如晶体管等半导体器件参数的温度漂移、电源杂波的影响、负载变化、电路及器件中杂散电容和杂散电感的存在等。[1] [2]人为引入反馈,将变化的输出量通过一定方式引入输入回路,在输入量和反馈量的共同作用下,使输出量保持一定。

关于反馈的判断,具体包括:(1)反馈是否存在的判断,主要是通过判断电路中是否存在反馈网络或反馈元件;(2)直流反馈和交流反馈的判断,主要是判断交流和直流通路的情况;(3)正、负反馈(反馈极性)的判断,主要是采用瞬时极性法来判断;(4)电压反馈和电流反馈的判断,其判断方法是将放大电路输出端对地短路,若反馈信号随之消失则判断为电压反馈,若反馈信号依然存在则判断为电流反馈;(5)串联反馈和并联反馈的判断,若反馈信号与输入信号是串联连接关系则为串联反馈,是并联连接关系则为并联反馈;(6)负反馈放大电路的四种基本组态的判断,即电压并联负反馈、电压串联负反馈、电流并联负反馈、电流串联负反馈的判断,只要掌握了上述项内容的判断,就可以很容易的对负反馈的四种组态做出判断[1-3]。

二、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主要目的是稳定其性能。在引入负反馈后虽然牺牲了放大电路的增益,但在其它方面是有所得的,如提高增益的稳定性,展宽通频带,减小非线性失真,改变输入阻抗和输出阻抗[1-3]。可见,对于“得”与“失”这对矛盾体的辩证关系在“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三、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影响的辩证类比分析方法

(一) 增益的稳定性的提高

如图1所示的引入了负反馈的闭环放大电路,用Af(Af=■)表示该引入了负反馈后的增益,对于引入深度负反馈来说Af=■。采用增益的相对变化率表示电路的稳定性。为了对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的稳定程度加以量化表示,常用有、无反馈两种情况下放大倍数的相对变化量的比值来衡定。在中频段Af、A和均为实数,Af的表达式可写成

Af=■ (1)

对上式求微分得

dAf=■=■ (2)

(2)式的左右式分别处以(1)式的左右式,得

■=■・■ (3)

即■/■=■ (4)

(4)式表明,引入负反馈后的增益的相对变化率仅为原来没有引入负反馈电路的相对变化率的■,也就是说放大倍数的稳定性提高了1+AF倍。可见,引入负反馈后虽然损失了电路的增益,但却换来了增益的稳定性的提高。这充分体现了“得”与“失”的辩证关系[4]。

(二)展宽频带

在放大电路中,旁路电容、耦合电容和晶体管结电容是必然存在的,这使得放大电路的幅频特性呈带通特性。根据放大电路的“增益带宽积”(GBWP)是常数的原理,引入负反馈后放大电路的增益被减小,但却换来放大电路通频带的展宽。这也是一种“得”与“失”的辩证关系。

(三)减小非线性失真

由于组成放大电路的半导体器件(如晶体管、场效应管和集成运放等)都具有非线性特性,且放大电路中除有用信号外,也存在一些谐波成分叠加在有用信号上,这些因素都会造成输入信号的非线性失真。放大电路在引入负反馈后,对有用信号的增益变为原来的1/1+AF倍,这种变化同样作用在谐波成分上,即加入负反馈后,非线性失真也减小为无负反馈时的1/1+AF倍。

(四)对输入阻抗的影响

放大电路输入阻抗是从电路输入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必然改变原电路的结构和输入阻抗,分析这种影响的前提是正确区分基本放大电路与反馈网络在电路输入端的连接方式,即必须辨明是并联反馈还是串联反馈。

引入负反馈对放大电路输入阻抗的影响可借助理想电源模型进行类比分析,如果反馈结构属于并联反馈,则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相当于基本放大电路内阻和反馈网络内阻的并联,应该缩小为为原来的1/1+AF倍。如果属于串联反馈,则放大电路的输入阻抗相当于基本放大电路内阻和反馈网络内阻的串联,应该变大为原来的1/1+AF倍。

可见,基本放大电路在引入负反馈时,应根据实际电路对输入阻抗的需求,适当的选择并联反馈和串联反馈,已达到调整优化输入阻抗的目的。

(五)对输出阻抗的影响

输出阻抗是从放大电路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内阻。把电路的输出信号的部分或全部作为反馈网络的输入,也会造成电路结构的改变。因而,负反馈然对电路的输出阻抗产生影响,这种影响决定于基本放大电路与反馈网络在放大电路输出端的连接方式。如果是电压反馈,则电路的输出电压被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近似趋于理想电压源的特性,输出阻抗变为原来的1/1+AF倍;如果是电流反馈,则电路的输出电流被稳定,放大电路的输出特性近似趋于理想电流源的特性,输出阻抗变为原来的1+AF倍。

四、结束语

基本放大电路引入负反馈后对其性能产生了诸多的影响。电路增益降低,但通频带却展宽了,增益稳定性也提高了;输入、输出阻抗得到改善。文章通过辩证类比分析方法可以定性的得出放大电路特性参数的改变规律,若要定量的描述这种改变则需要再借助出一条原则,暂称为“1+AF原则”,即若引入负反馈使原电路参数变大则必为原来的1+AF倍;若引入负反馈使原电路参数变小则必为原来的1/1+AF倍。

采用辩证类比分析方法,再结合“1+AF原则”,能使学生在学习“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这个知识点上更容易理解。将《哲学原理》与《模拟电子技术》这两门看似不相关的课程结合起来,另辟蹊径分析电子技术问题,既能帮助同学掌握枯燥的模拟电子技术知识又能引导同学们解放思想,扩展思路,找到针对同样问题不同的解决思路。

[ 参 考 文 献 ]

[1] 王远,张玉平.模拟电子技术(第3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6.

[2] 康华光,陈大钦,张林.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五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老子美学范文2

[关键词] 严君平;《老子指归》;道家;美

【中图分类号】 GC9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3)11-258-2

一、对老庄美学本体论的继承和发展

严遵,名遵,字君平,西汉末期人,隐居于蜀郡成都,今成都郫县,是西汉著名的道学家、思想家、隐士。严遵一生淡泊名利隐于闹市之中,以卜筮惠人“与人子言依于孝,与人弟言依于顺,与人臣言依于忠,各因势导之以善……得百钱足自养,则闭肆下帘而授《老子》。博览亡不通,以老子、严周之指著书十余万言。”严君平学识渊博、文满天下,其道家美学思想主要集中于《老子指归》当中,《老子指归》现流传下来有两个版本,一种是道藏本、怡兰堂本,为七卷本,前六卷已经遗失,现存卷七至卷十三,名为《道德真经指归》;一种是胡震亨本,为卷六本,从卷一至卷六,名为《老子指归论》,但此版本没有经文,只存说目。这里我主要以道藏本《道德真经指归》为基础对其道家美学思想进行研究。

严君平的《老子指归》不是以为《老子》作注的形式成书的,而是以《老子》为基础对其要旨的继承与发挥来解读《老子》的专注,在《华阳国志》中就有记载“逮至西汉,蜀人严遵‘雅性澹泊,学业加妙,专精大《易》,耽于《老》《庄》,著《指归》,为道书之宗。”由于这些渊源严君平在美学思想上他也继承了老庄的道家“道-美”思想。

老子认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天地之初处于混沌状态,道,道就作为一切事物的源头。同样道也作为一切美的源头,道是最高的哲学兼美学的范畴,“一”是美的整体概念。一生二,形成美的两个元素即阴阳,二生三是阴阳而元素融合并分享道的概念所形成的的,由此才三生万物,具有美元素的事物才得以产生。这就是我们对老子美学思想产生的理解,道最为最高的美学范畴和美学境界,它是一切美的源头,是万物之美的始祖。严君平的《老子指归》在秉承老庄的哲学思想的同时,也继续发扬了老庄的这一美学思想。他与老子一样首先阐释“道”的本体论,对《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进项了详细的解释和规定,并由此而衍发其他观点。

严君平在《老子指归》第七卷中说:“一者道之子,神明之母,太和之宗,天地之祖……不曲不直,不先不后。高大无极,深微不测。上下不可隐议,旁流不可揆度。”丛这一段话中可以看出,道的第一个阶段是“一”,处于“太初”的原始阶段,它的特征是“恍惚”、“混沌”“冥冥”的原始状态,美在这个时候也是混沌不所依托的。一生二,“二物并兴妙,妙纤微,生生存存,因物变化,滑淖无形……不可逃以形,谓之神明。”在此时虽浑浊但阴阳已对立,阴阳和谐之美已经逐渐诞生。二生三,“三物俱生,浑浑茫茫,视之不见其形,听之不闻其声,搏之不得其绪……阴阳始别,和气流行,三光运,群类生,有形脔可因循者,有声可见闻者,谓之万物。”在这个阶段万物已经从无到有,形成了丰富多彩,种类庞杂的绚丽世界,“天地自作,群美相随,万物自像”美已经伴随着道的衍生而产生了,它也不再是一个混沌个概念,万物已经开始分享美而成为美的事物。

严君平在《老子指归》中没有明确的规范美的定义,但在字里行间可以看出,他所认为的美是一种跟“道”一样抽象的、纯粹的美,这里就是继承了老庄美学思想,“道”衍生美,体验美的过程必定能体验道,分享“道”的事物必定也能展现美,在这里美并不是一个概念附着于具体事物或现象当中,使其具有美的性质,而是抽象的美与具体事物相结合才形成了美,美的概念与具体的事物是不可分离的。这种美是具有物质性的美,是道的自然属性,这一观点就发展了老庄的美学思想。

二、体验美的方式即虚静无为

西汉末期正处于衰平之世,社会矛盾急剧恶化,政治危机也极为深重,士人对压力的感知绝望不仅限于西汉前期对专制体制的整体、朦胧感知,而是具体深切的,甚至是直接的和生命相关联。所以热心社会的有识之士,目睹世风日败,大厦将倾,悲愤嫉俗而无可奈何,转而清净自守,恬淡遁世,用虚静、无为来看待世事。严君平就是西汉末期著名的隐士,在这样一个社会环境下,他所看重的就是虚静无为,以虚静无为来对待世事,体悟“道”感受美,因为只有这样才能返璞归真保持当时士大夫的人格尊严,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受老庄思想的影响。

严君平在《老子指归》当中继续提倡无为,道体虚无,道德、天地都是无意识的,万物自生、物自为之化,万物自生自化,不必刻意的去追求改造它,“道德不生万物,而万物自生焉,天地不含群类,而群类自托焉,自然之物不求为王,而物自王焉。”天地是无为自化的,同样美也是无为自化的,追求美同样不必刻意追寻,在虚静无为中就自会感受,这也是为什么严君平在《老子指归》中反对用美色滋味来曲意奉承百姓,以此调动百姓欲望的有为做法,“钟鼓琴瑟,间以竿笙,升降进退。饰象趋翔,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分舛并争,兴事舞文。以辩相诎,以巧相胜毫举毛起,益以无穷。”追逐形式美的音乐和礼节最终只能带来虚伪和乖巧,把世人引向恶虚度的空间。君子应追求“道”在无为中获得精神上的满足,而不是停留于感官上的享受上,“天下之物莫能悦其心也。天下之事莫足为也。夫何故哉,所有重而天下轻也……鼓腹而乐。俯仰而娱,食草而美。饮水而甘,乔木之下精神得全严穴之中心意常欢,贫乐其业贱忘其卑。穷而恬死。困而忘危,功与地配,德与天齐。反愚归朴,比于婴儿。”真正的美感享受不需要通过肉体和外在的刺激来达到,琴瑟之鸣、华服美食比不过鼓腹而乐、食草之美,只要符合真正的道,即使是无形、无声、无名、无味、无用、无仁,也是至善至美的,以“无言以言言,无为以为为,清静以治己,平和以应时……神明为制,道为中主,动与化邻,静与然交。和顺时得,故能长久。”真正的美也不是靠感官去鉴别的,在抛弃了世俗的审美标准和官能审美享乐之后,隐藏于万物之中的美就会自然显现,用虚静无为的方式引导内心体验美是感受美的最佳方式。抛弃智巧,闭塞耳目,去除五味、五色等感官的审美享受,自然就会达到与道、美的契合,这样才是体验到天地最自然的美的方式。

三、美在生命的生气之美

道家自老庄以来就以一种矛盾的态度对待人的生命。一方面,老庄从人性的自然无意识出发,批判世俗中人们“好生恶死”,主张以一种自然随性、无所好恶的态度来对待生死,不悦生,不恶死。另一方面,他们又维护并尊崇万物也包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 他们将“美”与“生”联系在一起,提出“贵生”主张,探讨“摄生”、“养生”之道,重视生命存在与美的因果关系。到了汉代,目睹战争杀害、社会祸乱,人们普遍认识到生命、人性的重要,人心清净、重生养性,顺应人性的自然,做到清虚无为,各不相扰、人人自安、物物自安,是美与道的追求。

严君平生于西汉末年,在动荡的社会现实中使他的《老子指归》有着呼吁恢复人性,崇尚生命价值,崇尚自然,以追求自然人性与精神自由为理想。由此他认为人是形与神的统一,人的精神灵魂附着于身体之上相互交融不可分离才成之为人,形体作为独立的元素虽然可观可感但神却不能感观,“我”作为一个生命个体所表现出的种种生命迹象并不是我们所拥有的全部,我之为我是因为“神”与“形”的统一,是神在的缘故,形神结合才是最佳状态,形神不可分离。“夫以一人之身,去心则危者复宁,用心则安者将亡,而况乎奉道德,顺神明,承天心,养生者哉!是以圣人,建无身之身,怀无心之心,有无有之有,托无存之存。”顺应形神的发展才是符合道的规律,以生命的合理存在为美的追求也同样符合道,将抽象的神与具体的形合一,使具体的形具备精神性的抽象性,让神具备物质性,抽象与具体不可分离才构成了完整的生命。同样,在严君平的美学思想里,生命之美作为一个抽象的概念它是附着于具体事物和现象中的,与物质必不可分,这种美是物质性的“道”的自然属性。

将生气之美作为生命本身的一个追求,它首先应该体现“生气”的灌注,再是形神有机的统一,在“道”的初级阶段万物混沌,美不自生,缺乏的是内在的统一性与生命意识,因此不具备真正的生命之美。只有到了生命的有机阶段,抽象的神灌注与生命实体之内作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才显现出真正的生气之美。严君平的这一美学思想与近代的黑格尔关于生命的美学思想非常接近,黑格尔认为“第一,生命必须作为一种身体构造的整体,才是实在的;其次,这种整体不能显现为一种固定静止的东西,而是要显现为观念化的继续不断的过程,在这种过程中要见出活的灵魂;第三,这种整体不是受外因决定和改变的,而是从它本身形成和发展的,在这过程中它永远作为主观的统一和作为自己的目的而与自己发生关系。”生气灌注于整体之后才能为养神、养气提供条件,才能在生命之中展现出生气之美。

四、结语

严君平的美学思想首先是继承了先秦老庄的“道-美”思想,在继承的同时有着进一步的发展,这不仅受到时代的影响,还受到当时人们对道、美、生命理解的影响。严君平的思想不仅仅来自于老庄,还有西汉时期的一些道家著作,当然我们这里主要探讨的就是在老庄对严君平《老子指归》的影响下形成的他的道家美学思想。道家传统的以道为本源所形成的以虚静无为体验到体验美,形成了独特的道家审美方式,严君平在其著述中就更加的提倡这一点,如何体验君子之道、圣人之道、百姓之道,如何感受道所散发出来的美,就在于虚静无为,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随心而适,不强求,不造作,美与道就自会显现。严君平在所有的美中最强调的是生命所体现的生气之美,这才是最接近道的美,人的生命形和神兼具不可分离,如何保持这种最自然最本真的美,就在于养神、养气顺应神明,秉承天心,安生乐息尊崇万物生长,安土乐生,自生自死,自会长存。严君平《老子指归》的美学思想博大精深,以上三个角度并不能完全的将其概括,所以在此只做初步探讨。

参考文献:

[1]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72):3056.

[2]常璩撰.华阳国志校注[M].刘琳,校注.成都:巴蜀书社,1984 :701-702 .

[3]道藏[M],北京:文物出版社,上海:上海书店,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联合影印明《道藏》,1988,第十二卷,严君平《道德真经指归》卷七,345、350、350、521、537、502、530、491.

老子美学范文3

一、基本素质

本人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关心时事政治,有一定政治理论修养。热爱党、热爱祖国,拥护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遵守《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

文化专业素质全面,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熟悉教育教学规律;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相关知识,能将现代教学理念融入到教学之中。

身体和心理素质良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具有团队合作的团队精神。并带领团队齐心协力,完成学校领导交给的一切教育教学工作。

二、师德修养

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热爱学校、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具有强列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积极上进,诚实守信,关心爱护学生,尊重学生,重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保护学生的合法权益、依法执教。

三、教育教学能力

能够驾驭教材,具有一定的教学组织能力、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说、写、画、做等教学基本功。实验操作熟练、规范;能够运用新课程理论指导课堂教学实践;积极组织、参加、指导教科研活动。每周至少听一节课,认真记录,用最新的教育教学理念悉心评课。使我们美术组成为教科研先进集体。

四、履行职责情况

工作中,我能认真履行职责,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能认真细致地制定各种计划,并能按计划做事。认真及时地完成了领导分配的任务,在美术课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习领域,确定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吃透教材,设计课程的呈现形式,不失时机地点亮学生智慧的火花,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五、工作效绩

老子美学范文4

我叫陈璐,是鹤山市沙坪镇二小六一中队的学生。我品学兼优,对工作认真负责,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在学习上,我的成绩在班中名列前茅。我勤学好问,在学习上遇到不懂的问题就虚心地请教老师和同学,直到自己弄明白为止。我利用课余时间多看课外书,以便吸取更多的知识来充实自己。我不白白浪费一分一秒的时间。我充分利用早上的时间来听英语,读文章。我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力求做到完美。即使我偶尔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我也决不气馁,而是总结自己成绩差的原因,避免自己犯同样的错误,争取下次取得好成绩。由于我刻苦学习,不懂就问,所以在竞赛中屡次获奖:在六年级第一学期获“六年级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联赛”一等奖;同一学年,又获“六年级英语词句比赛”优胜奖等奖项。虽然我的成绩不错,但我从不骄傲,仍然踏踏实实地学习。

在生活中,我乐于助人。周末我经常组织社区里的伙伴们进行义务劳动:帮助一些孤寡老人打扫卫生;清除街道上的牛皮藓等,受到了邻居们的赞扬。在学校生活中,我不因为自己的成绩好而歧视那些成绩较差的同学。下课时,我经常抽时间为差生们补习功课,耐心讲解题目,使他们的成绩不断提高。每个月,我还会抽出部分时间到低年级进行“手拉手”活动和参加“学雷峰”活动。我遵纪守法,敢于与坏人坏事作斗争,敢于评击社会上的不良行为。

我还是老师和家长的小帮手,我对中队中的工作认真负责。每期的校园黑板报,我都主动担任主力,和其他的班干部合作把黑板报搞好,受到了老师、同学和家长们的一致好评。我还带动同学们学习的热情。在家中,我帮助家长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尽量减轻父母肩上的负担,是家长的好帮手。

老子美学范文5

【关键词】儒家学;道家美学;古典美学

中图分类号:B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7-224-01

儒家美学是以孔子、孟子、荀子为代表的一种美学思想。“仁”是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是孔子关于人生和社会的最高理想,也是他的审美理想和美学体系的核心,孔子美学体系的实质和核心,就是要解决如何培养“仁”的心灵,道法品质和人生境界的“仁人”。这种思想的提出是对周礼的改造,在对传统礼乐的反思中,礼乐并重,礼乐相成成为儒家主体。

天道和人道,人和自然是相分的。一切事物都是“天地之变,阴阳之代”的产物,在对人性探索中,它从另一个侧面,主张“性恶论”,重视人的自然属性,改变人性之恶,他还主张依靠礼、义、法律、教育等人为手段去节制、改变人的自然本性。从他对人格美、社会美的论述,更充分说明了他的合理性;看到了孔、孟的思想。

《乐论》和“虚静”说的影响,对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水平以及艺术形态的存在,对社会影响有着指导作用,特别是“虚静”说就是感与受的统一、一与多的统一。荀子的“虚壹而静”是儒道思想的结合;从

思维科学上看都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对艺术构思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认识审美创造前所具备的一种良好心态。进一步完善儒家美学思想。

老子是先秦时期的道家创始人,他的哲学是道家美学的基础,道是道家美学思想的核心范畴,老子的道是不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是客观存在、是浑然一体的东西。儒家以“天”或“天命”思想论证封建制的合理性;而道家学派却以“道”的观念否定这种合理性。这促使对本质、规律的把握和启迪人们自我意识说有着重要意义,老子“道”范畴的形成增强了人们的本体意识和规律意识,把人们从对“天命”的信仰中解放出来,这是一种觉醒,是理性自觉,不论对科学,还是审美都产生巨大影响,对于审美和艺术来说,它启迪人们对美的本质认识,对美与丑相互关系的认识,以及对审美意象的本体的认识。

孔子以“仁”为美的内在根据,以“美”为仁的表象,主张美善统一、强调艺术社会效益,建立了以“仁”为核心的美学思想。老子否定儒家仁义论,否定传统礼乐。从“道”出发提出了知美即恶,从美的对立面去认识美与丑,美与真,他认为美与善是分开的。这与儒家思想完全相反,充分体现了道家的思想本质。在老子美学中真实的美学根本条件,他说的真实,主张返朴归真,以道家契合,使精神进入恬静,愉悦的境界。这对现代朴拙、天真、平淡、执着――的审美影响最深。

“有无相生”是老子“道论”法思想的精髓,老子是从“有”与“无”的辩证关系去思索宇宙的究极原因、探索有限与无限的相互转化,从他对‘大音希声’的意境要求,到虚实之美,最能体现中国人的时空意识和传统文化的重要思想。

由于艺术对人格的完善是有着重要意义,所以孔子还提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进一步推行“仁政”的理论。“中华之美”是先秦儒家的审美标准。是他的艺术和谐论。在对自然审美中,提出了美善统一,真善,真美的思想。但是他偏重于善。孔子对自然也有很高的欣赏能力,提出了“仁智之乐”。秀丽壮美的自然景色,也成了“仁”的意识的一部分,奠定了中国古典美学人与自然的审美观念。

后来,孟子的“性善论”是对孔子的“仁”的思想的论证和发挥。“性善论”就人性的探索和心灵的探索。他认为人的天性是“善”,力图从人的心灵上找到了人的本质。孟子对美感共性,对人格美的高扬更进了一步。特别对艺术的影响更是深远。但是,荀子的美学在两位圣人的基础上,汲取众家之长,提出了天人相分、性善论、全粹之美,提倡“中和之美”等美学观点,既与前面两位圣人有不同,但却进了一步。他说,把人的思想引向宇宙创幻的本体,付以道、以形象和生命。

老子美学范文6

【关键词】“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文艺学;美学

在《中国美学史大纲中》,叶郎提出了老子美学是中国美学史的起点这样的观点,老子的很多思想为中国文艺学、美学奠定了思想基础。老子的著名命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在最先提出时并不是涉及美学领域,而是体现了老子的哲学思想,指的是“道”的特点,但是这与文艺学和美学的要求是相通的,对我国文艺学和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提出

老子在《道德经》41章中,提出了“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广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质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样的命题。“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指的就是最美的音乐就是没有音乐,最美的形象就是没有形象。

二、“大音希声、大象无形”的哲学内涵

1、“希声”“无形”――“道”之空寂虚无。老子说:“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又说:“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这两句话说明了“道”就是“无”,这是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来说的。所谓“无”,就是“道”本身不具有物质属性的特点,是虚无、虚境的,是无声、无形的,是看不见摸不着的。

2、“大音”“大象”――“道”之包孕万有。“道”的另一个特征是“有”,这是从作为“天地之始”的角度来说的。老子说:“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老子又说:“谷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根。绵绵若存,用之不勤。”这是说“道”虽然是虚空的,创造万物的功能却是无穷无尽的,具有无限内涵,无限能量。“道”可以产生千变万化的世界,“道”包含一切形体、形象。

3、道――“有”与“无”的统一。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所以“道”既是“有”又是“无”。“道”具有“有”和“无”的双重属性。王弼《老子注》:“欲言无邪,而物由以成;欲言有邪,而不见其形。故曰:无状之状,无物之象也。”同时王弼在“大音希声”下注道“听之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音也”。

三、“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对文艺学、美学的影响

(一)对绘画艺术的影响――对“有形”的超越,对“空白”的追求。当代学者宗白华指出:“埃及、希腊的建筑、雕刻是一种团块的造型。米开朗琪说过:一个好的雕刻作品,就是从山上滚下来也滚不坏的,因为他们的雕刻师团块。中国就很不同。中国古代艺术家要打破这团块,使它有实有虚,使它疏通。”“中国画是线条,线条之间就是空白。”“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如马远就因常常只画一个角落而得名‘马一角’,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中国绘画对“空白”的追求这个理论也是一以贯之的。北宋郭熙《林泉高致》中有:“山欲高,尽出之则不远,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派则远矣。”明唐志契《绘事微言》:“景愈藏,景界愈露,景愈露,景界愈小。”这是从画家创作、读者欣赏的角度来对“空白”的追求。清汤贻汾《画筌析览》:“人但知有画处是画,不知无画处是画,画之空处全同所关。”绘画艺术的“空白”之处是这个内容的点睛之笔。

(二)对诗歌艺术的影响――对语言的超越,对“无言”的追求。这种对“无言”的追求在历代都有继承,司空图《二十四诗品》:“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己,若不堪忧。”严羽《沧浪诗话》:“盛唐诗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言有尽而意无穷。”强调的是用有限的语言,表达无限的韵味。姜夔说:“语贵含蓄。东坡云:‘言有尽而意无穷者’,天下之至言也。”李白《玉阶怨》更是把诗歌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却下水精帘,玲珑望秋月。”这是一首宫怨诗,虽曲名标有“怨”字,全诗无一语正面写怨情。前两句写无言独立玉阶,漏水浓重,浸透了罗袜,主人公却还在痴痴等待。后两句写寒气袭人,主人公回房放下窗帘,却还在凝望秋月。前两句写久等显示人的痴情;后两句以月亮的玲珑衬托人的幽怨。全诗不见“怨”字,然而又似乎让人感到漫天愁思飘然而至,有幽邃深远之美。

(三)对音乐艺术的影响――对“有声”的超越,对“无声”的追求。《庄子・齐物论》中记载“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这里的“成”是指有了具体音乐的产生,“亏”是指对真正音乐的损害,这句话强调了对真正的音乐不能损害。《王弼注老子》说:“大音,不可得闻之音也,有声则有分,有分则不宫而商矣,分则不能统众,故有声者非大也。”“有声”指的是所发出的具体声音,它只是声音的表现形式,而不代表声音的全部,所以并不是“大音”。然而“无声”则是人们发挥自己的想象所想出的最美声音,是不受具体“有声”的限制的,所以为“大音”。老庄的这种思想,被后来的美学家、文学家所继承和发展。晋。阮籍在《论语释疑》说:“故至和之调,五味不形,大成之乐,五声不分。”唐代高郢《无声乐赋》:“乐不可以见,见之非乐也,是乐之形;乐不可以闻,闻之非乐也,是乐之声。”明代徐文长《赠成翁序》:“夫真者,假之反也。故五味必淡,食斯真矣;五声必希,听斯真矣。五色不华,视斯真矣。”《晋书.陶潜传》中记载“陶潜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同样,西方美学也有类似的理论,美国约翰・凯奇的无声钢琴曲:《4分33秒》“把音乐从音符中解放出来。”他是这样理解“有声”与“无声”的,“人们总是习惯于传统的有声之乐,而我所要的内容和诗意是我无话可说而我正说着,我无乐可听而我正听着。”

四、中国艺术对虚无境界的追求与现代西方接受美学中“空白结构”“召唤结构”

中国艺术深受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的影响,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追求终极的天人合一,无我无像,万物归一。中国的绘画追求的“留白”以及书法中称“飞白”就是对所谓的“空白”的追求,即对艺术表现形式的有意省略、简化或缺席处理,形成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这与西方接受美学中的“空白结构” “召唤结构”是同义概念, [德]伊瑟尔:“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本文的召唤结构》(1970)

中西方对艺术空白追求的相似性均赋予读者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力,以期激发读者丰富的艺术想象,实现艺术的审美效应。审美欣赏的本质是创造性的活动,自由想象的活动,摆脱现实束缚,享受心灵自由的快乐,实现对理想的观照。

中国艺术对无声、无形、无言的追求是:对艺术辩证法的追求,以无写有,以静写动,以乐写悲等;强调以有限的形式表现无限的内涵;强调艺术表现“道”的境界;中国艺术形而上的旨趣。

【参考文献】

[1]叶郎.中国美学史大纲[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2]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张少康.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下)[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4]蒋丽梅.王弼《老子注》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