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里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杨万里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杨万里的诗范文1

原诗:坐看深来尺许强,偏於薄暮发寒光。半空舞倦居然嬾,一点风来特地忙。

落尽琼花天不惜,封它梅蕊玉无香。倩谁细橪成汤饼,换却人间烟火肠。

译文:坐看落雪,其深已一尺有余,更在这黄昏时分发散着缕缕寒光。雪花在半空中舞到疲倦,显得轻柔无力,然而些许微风吹过,又翩然起舞。上天浑然不怜惜,让琼花似的雪落尽,将梅蕊、海棠的封存在冰雪之下,花香杳无。有谁能将这高洁的雪做成汤和饼,来涤荡人们满是人间烟火的肠胃。

(来源:文章屋网 )

杨万里的诗范文2

蛙鸣渐远

水声淅沥沥响起

我灵魂深处的梦

夜的美丽

夜是河塘中的生命

夜晚远离他的星月

远离自由神亲密的兄弟

夜空孤独

我看见了百合和金鱼

夜晚在池塘边睡去

雨夜里走来的美貌新娘

不眠在柳下岸堤

铺开花朵的土地上

星光和夜晚

纳凉山的巨大飞鸟

一明一暗

杨万里的诗范文3

一、控制环境促繁殖

晚冬早春气候多变,忽冷忽热,应随外界气温的变化来调节蜂箱内温湿度。气温在0℃以下或室外静水处结薄冰后,需要对蜂群进行包装,以免形成松散的越冬蜂团;气温在4℃以上时蜂群不宜加保温物。越冬后期,蜂王已开始产卵繁殖,蜂群需维持34~35℃的巢温,此时加强保温可以减少工蜂增温的体力消耗,延长工峰寿命和哺育时间,促进蜂群繁殖。蜂群越冬最适相对湿度为75%~85%左右。如越冬饲料饲喂太晚、包装养蜂切莫忽视晚冬包装物吸潮导致巢内潮湿,引起蜜蜂不安,巢脾发霉。因此,要注意经常翻晒包装物。应根据蜂群大小,巢门留足适当空隙,以保持巢内空气畅通无阻。

二、适当紧脾防盗蜂

紧脾时要视该蜂群越冬蜂的适龄与否,确定紧脾的程度。如果该蜂群越冬蜂适龄,其隔板外听附的蜂基本铺满即可,等新蜂陆续出房后能接替老蜂,更替期群势不会下降太多,隔板外始终有附蜂,而只是短期稍为变稀一点。不影响春繁;如果该蜂群越冬蜂过老,隔板外的蜂则应多一些为好,否则更替期等新蜂出房后是接替不上的,会影响春繁。一般应紧到隔板外侧铺满一层蜂,紧脾时切忌过于缩紧蜂巢。另外,在气温适宜时可在紧脾同时放出蜂王,但如果计划放王时间已到,但紧脾因气温低而无法进行时,也可先放王,后紧脾。先放王后紧脾的蜂群,要有意识地将适宜蜂王产卵的脾子放在适当的位置供蜂王产卵。

三、及时补饲壮蜂体

越冬后要及时检查蜜蜂饲料情况,边脾上蜂蜜充足,说明饲料情况良好;边脾或第三张脾两角有封盖蜜,说明贮蜜短期够用,否贝,饲料缺乏。补饲应在晴暖无风的傍晚进行,要把蜜或白糖按比例加开水拌好,趁温热时,注入空巢脾内或放人喂饲器里,再将注糖的巢脾或喂饲器放入箱内蜂脾外侧。如果是用喂饲器放饲料,要在里面放几根较轻浮的干草秆,以防止蜜蜂在吃糖时爬在草秆上面,落入水中淹死。早春外界缺乏蜜粉源,也可用脱脂奶粉1份,鸡蛋清1个,南瓜籽炒香加工成粉1份,黄豆炒香加工成粉2份(南瓜籽、黄豆粉要过筛才用),蜂蜜或白糖2~3份,酵母片4片,开水4~5份,加0.5份以下的食盐,拌均后目阿注入空巢脾内;一般3~5天1次,连续喂2~3次即可。当蜜蜂吃了混合饲料后,蜂王很快就开始产卵,蜂群繁殖亦快。

四、防病治螨莫马虎

治螨应在气温8℃以上无风的晴天进行。一般用杀螨剂1号0.2ml加温水500~600ml均匀喷洒蜂体,每框蜂用药液5ml连喷2次即可。另外,饲喂5天1kg白糖水加20g维生素B和加20g消食片的糖液后,喂2天1kg糖水加2片四环素的糖液,接着喂5天1kg糖水加4片食母生的糖液,如此轮流饲喂,直至外界有蜜粉源为止。蜂群开繁前的断子期要用水剂喷脾治螨2次。治螨前一天要适当饲喂糖浆,其作用有三:一是工蜂食用糖浆兴奋,可提高巢温,使半蛰伏的越冬蜂群转变为活动状态,蜂团散开,工蜂蜂体扩张,这可减少喷(药)雾的死角,提高治螨效果;二是工蜂吃饱糖浆后提高抗药能力,降低螨药对蜂群的危害程度;三是同时起到促使蜂群出巢飞翔排泄的作用,不用专门为蜂群安排排泄时间。另外,要注意同时对周围环境和箱体进行消毒。

五、强弱互补促发展

杨万里的诗范文4

(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 010020)

【摘 要】随着新媒体的急速发展,媒介融合日益成为社会传播的焦点,2015年央视春晚便是这一融合的新生儿。本文分析媒介融合的内涵,以央视2015年的羊年春晚为例,探讨媒介融合的价值所在。

关键词 传统媒体;新媒介;媒介融合;融合价值

伴随着新型媒介技术的劲爆发展,旧的传媒格局迅速被新的媒介系统侵蚀,在这种情况下,媒介融合的进程表现得紧锣密鼓,短时间内,形成蔚为大观之势。2014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主席特别强调,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几家拥有强大实力和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新型媒体集团。媒介融合被提升至国家层面,映射出它的重要战略意义。

1 媒介融合的内涵解析

媒介融合并非新近几年才出现的样态,它是与人类文明史始终相随的常态过程,只是每个历史时期融合的速率大相径庭。近年来,率先由西方传媒业界提及的媒介融合,再一次成为全球新闻传播界所关注的对象。那么,何为媒介融合,它的内涵究竟怎样呢?

“媒介融合”(Media Convergence)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Ithiel De Sola Pool教授在1983年出版的《自由的科技》一书中论及。他认为:数码电子科技导致泾渭分明的传播形态聚合,致使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由于时代的局限性,他对媒介融合的定义还停留在传统传播介质的视域内。时至今日,媒介融合的定义仍未达成共识,专家学者的诠释日趋多元、深邃,给人以启迪。美国学者Andrew Nachison认为,“媒介融合应是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织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文化的联盟”;道尔(Doyle)认为媒介融合是指电子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和媒体的融合;詹金斯(Jenkins)详细阐述了媒介融合的五种形式:技术融合、经济融合、社会或组织融合、文化融合和全球融合;美国西北大学教授Rich Gordon对媒介融合进行了详细地探讨和划分,称融合应包括所有权融合、策略性融合、结构性融合、信息采集融合和新闻表达融合。与此同时,国内学者也纷纷进行了热烈探讨,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认为,媒介融合是指“所有的媒介都向电子化和数字化这种形式靠拢,这个趋势是由数字技术驱动的,并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变得可能。”中国人民大学蔡雯教授将媒介融合定义为,“在以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电子通讯技术为核心的科学技术的推动下,组成大媒体业的各产业组织在经济利益和社会需求的驱动下通过合作、并购和整合等手段,实现不同媒介形态的内容融合、传播渠道融合和媒介终端融合的过程。”

学者们对媒介融合的定义均有可取之处,却因立足的媒介文化环境和媒介研究视角不同,显得媒介融合定义难下定论。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涉及到的相关系数较为庞杂,但“它肇始于技术创新,加速于制度创新,深化于市场创新,最终表现为产品创新”的规律是不变的。因此把握好媒介融合的内涵比下定义更为合理。有鉴于此,笔者将媒介融合的内涵囊括于三个维度之下:

一是,传播介质方面的融合。介质作为一种有形的物质存在,是承载传播信息和观念的基础工具,媒介融合就是要将报纸、电视等传统传播介质与借助网络技术发展起来的新型媒体技术相融合,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优势互补的全媒体平台。

二是,业务经营方面的融合。新老媒介的融合必将冲击传统的业务操作与媒介经营,媒介融合要求传媒业者必须提升自身素质,学会并掌握融媒体下的新闻采写技能、摄影摄像技能、不同媒介的编辑与传输技能等,还得树立融媒体的工作视眼,将工作实践立足于媒体融合大格局之下。媒介融合也改变着经营管理方式,机构的兼并与重组、资本的运作与经营等具体操作,都需要依据媒介融合的要求进行整合与联动,以破除独立经营的弊端。

三是,价值理念的融合。媒介融合不仅要改变原有媒介形态,催生新的媒介形态,还要践行融合理念,而不是简单相加。媒介融合需要一个漫长的磨合过程,是系统性工程,它有自身发展规律,需要学界和业界共同探讨与摸索。这一过程中,需要我们改变定势思维,呼唤制度与理念创新,使不同媒介与融合大势相匹配,真正产生融合实效。

2 媒介融合的成功典范:2015年央视羊年春晚

央视春晚历经33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国百姓春节不可缺少的年度盛宴。三十多年来,央视春晚始终紧随时代脉搏,不断推陈出新,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近年来,在新媒体巨浪的卷携下,央视春晚同其它传统媒体一样,受众受到瓜分,收视率连年下跌。然而,2015年央视春晚却不拘一格,改头换面,充分将多媒体炫酷科技嫁接到联欢晚会,在媒介融合大潮下成功涅槃。

借力新型媒介,创新媒介产品,强化品牌文化。媒介融合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与应用的结果,它没有终极目标,只有不断地推进与演化,其特征多趋向为:“多媒体信息在同一平台上的能量互补;各类媒体之间的信息能量交换;信息传播者与信息接受者之间的信息能量交互;外部产业对传媒业的能量支持。”央视春晚作为一档品牌节目,过去几十年间,缺乏品牌形象意识,被业界笑称只会“联欢”的节目。2015年羊年春晚一反常态,有效地将新媒体应用嵌入荧屏,并借助多维媒介科技,大力开发媒介产品,形成了宣传曲、宣传片、吉祥物等一系列媒介产品,使观众生动地了解春节与春晚的同时,也助推了自身品牌文化的传播。特别是微信红包的发放,以及春晚首个吉祥物“阳阳”的开发,不仅传递了传统春节文化,寄寓了新年愿望,还极大地跃动了观众的欲望与激情,更重要的是通过媒介产品研发,潜移默化地塑造了春晚栏目形象,增强了品牌的识别度。

拓展传播渠道,争取市场份额,扩大栏目影响。多元传播渠道的共融与多维声像技术的集成应用是媒介融合带来的最显著变化。这种变化看似新媒体对老媒体进行冲击,实质是新老媒体的一种交混与更新、优化与培植,关键在于媒体顺势而为,传播渠道和方式的拓展与运筹。以往央视春晚只在央视、卫视频道,以及个别海外媒体播出,而今年破格将直播权授予像爱奇艺这样的视频网站,并加深了与微信、微博、客户端、You Tube等社交媒体的合作,呈现出多渠道融通与联动的繁荣,扩大了央视春晚的声势影响。索福瑞数据统计显示:2015年春晚的荧屏总收视率为29.6%,虽不及去年,但人均收视时长较往年大幅增加,是2014年的2倍有余,达155.55分钟/人。央视春晚栏目组为了扩大海外声势,还特意邀请美联社、路透社等国际媒体参加首次春晚海外推荐会,并与TWITTER、FACEBOOK等海外社交平台合作,开展2015年春晚预热活动。此外,在海外播发宣传片和广告、组织春节活动等方面也做了巨大努力,有效扩展了春节文化和央视春晚的传播渠道,获取了更多的“注意力”,而这种“注意力”正是媒介市场化时代的制胜法宝。

更新价值理念,增强受众体验,提升春晚价值。媒介技术的发展使信息传播由大众传媒的“点对面”向传媒分众的“点对点”过度,媒介受众由以往的单向阅听的被动角色转变为传媒为其量身定制资讯、娱乐服务的用户。这种传媒趋向直接引发社会阶层和文化需求的“碎片化”,“使原有的社会阶层经由社会观念达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发生了某种断裂,社会观念的利益化和个性化倾向明显”。为了适应“碎片化”、“个性化”的时代要求,媒体只有揣度与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转变“传者至上”的价值理念,才可能获得受众认可。2015年羊年春晚之所以获赞,就是栏目组能够站在媒介受众的角度去思考节目设置,从而较好地满足了受众需要。春晚期间,央视通过微信“摇一摇”平台,与观众互动总量超过110亿次,微信祝福在185个国家之间传递了约30000亿公里,相当于往返地月370余万次。再如“晒晒全家福”,观众通过新型媒介,将全家福上传到央视演播现场,直接拉近了与春晚现场的距离,有一种宾至如归的亲切感。这样的媒介创制,不仅激发了全民跨屏互动的热情,传递了新年夙愿,还把“溜走”的观众再次拉回荧屏,提升了央视春晚的价值,堪称传统媒体携新媒体的一次华丽亮彩。

3 媒介融合的意义

新媒体携领传统媒体奏演的融合之势如火如荼,它刷新了媒介发展历史,催生了新的社会变革力量,改变着社会的多维发展,特别是在社会互动、媒介内容、媒介运营模式等方面,凸显出巨大的融合价值。

有利于打造无界的社会互动空间。媒介融合肇始于技术创新,而媒介技术发展带来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信源泛化和信息传播的裂变呈现,这些新的信息传播特点,改变了过去独占信息的权力中心,自上而下的线性传播变得岌岌可危,民主化、扁平化、去中心化的无界信息传播成为潮流。媒体融合大势之前,传统媒体掌握着信息的主动权,信息传播和渠道选择受制于国家利益和精英阶层,公众无法看到信息的天然状貌。新媒体的出现,打破了信息的绝对垄断,呈现出多元化的传受趋势,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和主动传播的欲望加强,更重要的是,他们借助网络互动平台,将长期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崩发出他们对社会的长期关切。媒介融合大势正迎合了他们参与社会、重置话语权的期望,有效连接了“上下层”的平等对话,缓解了社会气压。

有利于开发高品质的媒介传播内容。传统媒体形态比较单一,技术手段应用也相对有限,新型媒介技术的开发,使媒介形态变得繁华,为内容、产品、技术、管理、平台和人才的一体化提供了先决基础,媒体融合可以将拥有高品质内容的传统媒体与高技术的新型媒介进行统和,对传媒内容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二次加工、处理和采编,进而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增强了他们的媒介体验,从而有效地提升了媒介信息产品的档次和品味,最大地实现传播效果。

有利于推进高级的媒介运营模式。新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本来清晰的媒体边界变得模糊不堪,媒介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独立运作的媒体企业与其它媒体合作,重新划分利益地盘,带来组织结构和营销方式的调整。媒体融合的好处之一就是让不同媒体之间相互借力,扬长避短,共同架构高效的媒介组织与营销方略。中央电视台的电视技术、电视设备和技术应用都走在了世界前沿,在向新兴主流媒体转型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有内容研发和节目生产的优势,但在多屏传播上存在欠缺,因此电视台有针对性地改进了组织管理体系和产业经营体系,如研发了全流程的采编播体系,建立起了央视影音、央视新闻、央视体育、央视乐动为核心的媒体融合产品体系,搭建了全产业链的版权开发体系和跨媒体的传播效果考评体系,有效地做到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优势互补、一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蔡雯.新闻传播的变化融合了什么[J].中国记者,2005(09).

[2]朱天,彭泌溢.试论媒介融合中的“加减之道”——时代华纳与美国在线“世纪婚姻”终结对我国“三网融合”的启示.http://media.people.com.cn[OL/J].

[3]高钢.媒体融合:追求信息传播理想境界的过程[J].国际新闻界,2007,3.

[4]数据来源:2015年央视春晚索福瑞数据统计[Z].

杨万里的诗范文5

关键词:苏轼;妙喻;杨万里;活法

中图分类号:I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33-0008-01

一、苏轼的“妙喻”

(一)何谓“妙喻”

诗歌的语言重在含蓄,切忌过于直白,因此通过“立象”来达到“辞约而义广”。天才型诗人——苏轼正是长于“譬喻”,而其的诗句往往在诗人自己的笔下含蓄生动,抒情说理都自然贴切,深入浅出,后人以“妙喻”二字誉之。

(二)苏轼“妙喻”的特点

1、新奇取胜

苏轼的《和子由渑池怀旧》其中的千古名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早已化为成语“雪泥鸿爪”。读者在不了解本诗的创作背景的前提下,也会被苏轼的人生譬喻所震撼:人生不就像这盲目飞翔的孤鸿吗?命运的不可预知性,让人生充满了一个又一个的不确定。

2、讲求奇趣

东坡有语:诗“以奇趣为宗,反常合道为趣”,实则是为“诗趣”下了明确定义。诗人对于生活中的平凡琐事,也怀有浓厚兴趣,因能将人们所忽略的平凡化为笔下的新奇趣味。

二、杨万里的“活法”

(一)何为“活法”

杨万里将吕本中的以“活法”论诗,践行在自己的诗歌创作上。“钱钟书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吕本中的‘活法’多是就方法规矩而言的,杨万里则是在此基础上‘努力要跟事物———主要是自然界———重新建立嫡亲母子的骨肉关系,要恢复耳目观感的天真状态’”。

(二)杨万里“活法”的特点

1、雅俗并陈

在“活法”的启发下,杨万里的诗歌呈现出对“以俗为雅”的传承和“以雅为俗”的革新,最终达到“雅俗共赏”艺术新境界。对于杨诚斋善用俗语是比较公认的,如“拍浮”、“抵死”、“怪生”等。这些来自民间的语言使诗句更加生动活泼。

2、生命体认

周启成认为杨万里的诗歌,有一个特点是“以万物为宾友”,但是在对这些自然景物的描绘和书写上,更多的是加入了自己对于生命哲理的思考。如:“雨剩风残忽春暮,花催草唤又诗成。”一花一草的生命都是激发诗人灵感的源泉。

三、苏轼的“妙喻”与杨万里“活法”的异同

(一)二者的相同点

1、讲求诗趣

“宋诗学所讨论、所追求的‘趣’以幽默、机智、理性、巧慧为其特点,是宋人尚理精神、自适心态和谐谑意识在诗歌中的结晶,并成为‘宋调’最突出的特征之一”。周裕锴先生的看法是对宋诗整体特征的把握,诚然在品读东坡与诚斋的诗歌时,这一鲜明的特征已表露无遗。

2、平易自然

“冲口出常言”、“满心而发,肆口而成”的诗学态度是东坡所提倡的。同样,杨万里也有相同的看法。在这种以体悟自然为基础的创作上,二者的诗句在风格上,多为自然之语。

(二)二者的不同点

1、理趣与风趣

苏诗与诚斋体虽然都是追求诗趣,但是“趣”字在二人的笔下又有不同的审美表现。由于苏轼个人的禅学修养极高,在表情达意上往往表现出高于常人的哲思。而杨万里将“风趣”视为自己诗歌创作的最高宗旨,并将苏、黄所开创的诗趣境界加以深化,使其诗歌更为生动。

2、天然与人工

苏轼的诗歌在运用比喻的艺术手法时,更多的是自身的天赋使然,苏轼奇特的想象和恣肆的文风是天然形成的,固有“坡仙”的美誉。而杨万里的诗歌风格并不是像苏轼一样由于自身的天赋形成的一种圆熟的风格,更多的是通过后天自身的学习才最终形成了自己的诗风。

四、二者对于宋诗的意义

缪钺先生在《论宋诗》一文中有如下一段话:“唐人以种种因缘,既在诗坛上留空前之伟绩,宋人欲求树立,不得不自出机杼,变唐人之所已能,而发唐人之所未尽。其所以如此者,要在有意无意之间,盖凡文学上卓异之天才,皆有其宏伟之创造力,绝不甘徒摹古人,受其宠罩,而每一时代有自有其情趣风习,文学为时代之反映,亦自不能尽同古人也。”苏轼与杨万里两人作为北宋诗坛的代表,虽然各自的诗学观点、艺术技巧、个人天赋不尽相同,但是“妙喻”与“活法”都在诗人的笔下与诗人的情思相结合,幻化出精彩的诗篇,突出了“宋调”“美在气骨”特征,丰富了宋诗的艺术表现手法。

杨万里的诗范文6

南宋孝宗淳熙七年(1180)二月,54岁的杨万里赴官广州,沿途皆有诗作,《桂源铺》绝句就是他路过江西赣州桂源铺时即景而成。

杨万里的诗,初学“江西诗派”诸人,后专学陈师道五律,后又转学王安石七绝,后又学晚唐绝句,到淳熙五年(1178),杨万里忽然彻悟,作诗“浏浏焉,无复前日之轧轧矣”。每当公事已毕,杨万里即携扇漫游,见自然万物皆成诗材,联翩而至络绎不绝,作诗遂非难事矣。从此以后,杨万里辞谢前人,独树一帜,其诗被时人称为“诚斋体”。

两年后,杨万里赴任广州,正当此渐入佳境之际。他从家乡一路南行:

《二月一日晓渡太和江》:“晓翠妨人看远山,小风偏入客衣单。桃花爱做春寒信,只恐桃花也自寒。”

接着《晨炊黄宙铺,饭后山行》:“山行行得软如绵,急上篮舆睡霎间。梦里只闻人喝道,不知过尽数重山。”

又过万安,写《万安道中书事》:“玉峰云剥逗斜明,花径泥干得晚行。细细一风寒里暖,时时数点雨中晴。”

又过皂口岭,写《道傍小桃》:“吹尽残桃无可残,也无地上落花瘢。独行寻到青苔处,拾得嫣红一片看。”

又《憩分水庙望乡》:“岭北泉流分外忙,一声一滴断人肠。浪愁出却庐陵界,未入梅山总故乡。”

当杨万里走到桂源铺时,一首绝句脱口而出……

姜夔曾称赞杨万里,说他“翰墨场中老斲轮,真能一笔扫千军。年年花月无闲日,处处山川怕见君”。从杨万里南行诸诗看来,果真不错。无论自然风物还是日常行事,杨万里全都拣选入诗,“铺叙纤悉,曲尽其妙”,行旅劳苦化作摇曳风情,琐细中孕深致,寻常里见思量。杨万里近乎于贪婪地体味着人生的一切经历,并将其感受注入到所观察的所有对象之中,因此万物的自然消长与人的日常行为不再仅仅作为抒情的背景和契机,它们也往往代表了某种人生经历,具有人生的逻辑,简单说就是它们被理性地“拟人”化了,这或许就是所谓“格物致知”的结果,或许就是所谓“理趣”之所在。

而《桂源铺》毫无疑问就是这样一首深具理趣的作品。溪流冲破万山的阻隔,终于奔腾而出,这样平凡的山区景致又何尝不是人生中常见的经历?

杨万里28岁中进士,56岁方得到朝廷的重视,66岁即告病返乡,闲居十四年去世。杨万里一生以诗名和气节著称,然而仕途偃蹇。54岁写《桂源铺》时,他或许渴望的仍是政治抱负的施展,果然两年后即“堂堂溪水出前村”。66岁因为反对推行铁钱触怒孝宗及宰相留正而去官,此时的杨万里或许渴望的是“堂堂”的气节与独立的人格。十四年的闲居生活中,正是权相韩侂胄专权时期,杨万里屡召不出,韩侂胄请他为其南园作记,杨万里说“官可弃,记不可作也”。临死前,杨万里听说韩侂胄轻易北伐,写下遗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报国无路,惟有孤愤。”杨万里的“孤愤”,亦何尝不是“堂堂”之“溪流”的一种表现呢?

上一篇瑜伽常识

下一篇狼和小羊续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