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企业管理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乡镇企业管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乡镇企业管理

乡镇企业管理范文1

一、我国乡镇企业管理模式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新时期,我国市场环境越发复杂,国内企业需要面对国际和国内相关企业的双重压力,市场经济正处在深入发展的重要阶段,国内乡镇企业进入到再次发展的黄金时期,市场环境相较之前有了很大的改变,如果不及时改变传统的管理模式,相关企业势必会被时代淘汰。

当前我国乡镇企业在管理模式改革中遇到一些问题,严重的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在当下社会,越来越多的高素质人才涌入经济发达地区,很少有人愿意到乡镇企业从事相关工作,致使乡镇企业人才队伍,无论是在素质还是在专业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不足,无法树立科学的管理理念,乡镇企业工作人员多数是企业附近的农民,他们没有受过高等教育,无法对企业的发展进行科学管控,严重制约着我国乡镇企业管理水平,影响其管理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当下在乡镇企业实际发展中政企不分、权责不明、产权不清,这些问题已然成为阻碍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多数乡镇企业没有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企业内部管理模式相对较为混乱,缺乏健全的监管机构,无法对企业发展过程进行科学管控,企业的抗风险能力较差,致使企业发展受到阻碍。我国多数乡镇企业在管理过程中往往是高层领导一人做决定,这样便无法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此外,乡镇企业内部机械设备相对较为落后,部分乡镇企业为了减少资金支出,会沿用以往的机械设备,严重的影响了产品的质量和工作效率,降低了企业的竞争力,有时还会造成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不利于乡镇企业的长远发展。

二、如何对乡镇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

新时期,对乡镇企业管理模式进行改革,以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凝聚力,以便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屹立不倒,像纳雍县阳长镇农业服务中心于1995年6月建立,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直注重人才的培养,以期为用户提供各类优质商品与服务。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市场环境、发展前景与之前都有很大不同,针对当前企业发展的情况和市场环境对乡镇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地调动乡镇企业的活力,推动乡镇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首先,应该创新企业管理理念,随着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扩大,乡镇领导干部要注重培养国际眼光,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发散员工的思维,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观念,改变以往管理理念落后的现状。

其次,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1世纪企业的发展需要知识和技术作为支撑,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创新,认真分析本企业与相关企业的差距找出不足,及时进行改进,也可以采取科企合作的方式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同时要注重企业间的合作,学习其他企业先进的管理经验和科技手段,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产业结构,提高乡镇企业产品的科技含量,及时进行产业生产技术的更新,运用科学技术进行企业生产活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改进产品质量,丰富产品的种类,以便更好地应对市场的挑战,推动企业健康长远发展。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和素质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以便更好的在企业发展中贡献力量,创新企业发展模式,优化产品结构和企业经营方式,将科技理念贯穿到产品生产、销售的全过程中。

建立健全的管理机制,对企业运作进行科学管控,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及企业的特点进行调整,合理配置资源,根据工作人员的工作能力分配相应的工作任务,做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以便工作人员充分发挥自身的价值。将企业工作分配给不同的部门做到权责明确,裁减冗余员工。引进科学技术设备,对企业进行科学化智能化管理,当下是一个电子商务的时代要顺应时代适时对企业做出调整,深化企业改革,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三、结语

乡镇企业不仅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还可以弥补城市企业在社会发展中的不足,以便更好地滿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减少矛盾,推动社会良性发展。新时期,根据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及市场环境适时对乡镇企业管理模式进行创新,提高乡镇企业的竞争力,以便更好地应对时代的挑战,促进乡镇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俞智剑.乡镇企业管理模式改革探讨[J].今日湖北旬刊,2014(12).

[2]刘建荣.乡镇企业管理模式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2(3).

[3]夏柏潮.乡镇企业管理模式探析[J].宏观经济研究,1997(2):30-31.

乡镇企业管理范文2

【关键词】企业管理;创新;实践;信息

乡镇企业管理创新是当前促使企业进步的主要动力。现在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作为现代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把握企业管理创新的最新要求和发展趋势。乡镇企业管理者应不断进行创新实践,认真分析激发企业创新力的各种因素,想方设法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使得企业管理日趋规范化,同时也能够让企业获得可持续性的跨越式发展。高效的企业管理能大大地推动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和企业技术革新的速度,同时,也能够最大限度地节约和降低成本,由此可见,科学的管理方法已经成为乡镇企业生存、发展及壮大的重要根基。现就乡镇企业管理做几点探索。

1.加强乡镇企业信息化管理

随着中国企业逐步走向世界,企业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通过实行信息化改造无疑是帮助国内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之一。而帮助企业认识信息化的重要性和有效性,引导企业加大信息化的投入,改变我国企业信息化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成为政府部门比较重视的问题。搭建信息化平台可以加快企业内部信息流转速度,规范工作流程,提高企业管理的自动化程度,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使企业的经营和管理上一个台阶。利用信息化平台,搭建资金收支两条线,从源头上杜绝腐败平台。为防范企业财务风险,加强控制资金管理的力度,近几年乡镇企业开始利用信息化平台实行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在全面预算的框架下,对纳入收支两条线管理的下属单位实行月度资金收支计划控制和分账户操作。即公司总部作为下属单位的唯一总代表,在银行开设结算帐户,负责对纳入收支两条线的下属单位实施资金集中归集及统一拨付。下属各单位均在资金结算中心开立一个收入专用账户和一个支出结算账户。收入专用户用于归集货款,支出方只能为公司总部,每日信息化平台自动将万元以上资金划转至公司结算账户;支出结算账户用于日常支付,收入方只能从公司总部拨入款项。每月各下属单位上报公司总部资金收支计划,公司总部按照公司总体资金状况,本着量入为出的原则,对现金流预测和偏差率等控制作为分析手段,平衡后对下属单位安排拨款。通过该模式的有效运作实施,使资金在一个封闭的流程中循环,杜绝资金的体外循环,实现了资金统一调度和集中管理,加强了资金使用的监控,同时通过与银行合作创建的资金远程集中管理平台升级,实现了公司内银行付款账户自主瞬间转入转出功能,减少了人为因素对资金效率的影响,加速了资金周转。

2.加强乡镇企业领导者战略财务管理意识,努力建立内部稽核监督制度

要防范会计核算工作中的差错和有关人员舞弊,坚持对经济业务发生前审核批准,经济业务发生办理中的审核和经济事项发生后会计稽核。要事前审核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无违反政策规定和本企业规章制度,是否应该准予批准。在业务办理过程中审核各项手续是否齐备,凭证是否符合要求,内容是否正确,是否在授权范围内经办,对已办理的经济业务,稽核人员还将事后审核,审核凭证是否真实,相关内容是否完整清晰,办理是否恰当等;审核中发现问题应及时纠正。会计稽核还要对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审核。保证记账凭证所附原始凭证完整,手续齐备,内容真实,记账凭证填制准确,会计科目使用恰当;账簿记录正确,及时,规范,清晰和完整;会计报表做到数字真实,内容完整,钩稽关系准确等。同时,加强企业领导者财务管理意识。首先,要增强对会计管理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提高自身的决策能力。要改变以往个别外行领导内行的做法,需要在规范和完善会计管理工作上下功夫。要把竞争机制引入会计管理工作中去,不断学习和掌握新的管理技术和方法。其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带头严格遵守会计法规和规章制度。要常修从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要以一贯之的敬业精神,立足本职,当好本单位会计管理工作的“领头羊”。

3.建立与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制度,留住企业有用人才

乡镇企业应逐步建立市场机制调节、企业自主分配、职工民主参与、政府监控指导的企业薪酬制度。对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和人才,一方面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他们的事迹,提高知名度,扩大社会影响,大力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劳动、尊重创造的社会氛围;另一方面,积极协调,确实解决他们工作中存在的困难,支持他们安心工作,努力创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用才环境。只有这样,乡镇企业才有可能蓬勃发展,成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基石。■

【参考文献】

[1]芮明杰.知识型企业成长与创新[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141-143.

乡镇企业管理范文3

第一条为加强乡镇企业档案的科学管理,有效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更好地为乡镇企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乡镇企业法》,结合乡镇企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主要适用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或者农民投资为主,在乡镇(包括所辖村)举办的承担支援农业义务的中小型企业。大型乡镇企业,参照《国营企业档案管理暂行规定》执行。

第三条乡镇企业档案是乡镇企业在生产、经营、科研、基本建设以及各项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对企业具有查考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的历史记录;是维护乡镇企业历史真实面貌、合法权益的历史凭证,是提高产品质量、增长经济效益的重要条件。

第四条乡镇企业档案属企业所有,由企业管理。企业安全保管条件暂不具备、档案安全无保障的,可由乡镇档案部门或县、市档案馆代管。

第五条乡镇企业档案工作是乡镇企业档案工作管理和档案管理的总称,是乡镇企业管理基础工作的组成部分。乡镇企业应当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将其列入企业工作计划和发展规划,切实解决档案库房、设备等实际问题,保障档案工作与企业各项工作同步发展,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第六条乡镇企业档案工作在企业内实行统一管理,维护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和安全,便于企业各方面利用的原则。

第七条档案工作所需经费纳入企业财务预算和计划,并予以保障。

第二章档案机构与人员

第八条根据企业规模和需要,建立档案机构,配备档案人员。档案工作由一名企业负责人分工领导。具备条件的企业应建立企业档案馆。

企业档案机构主管全企业的档案工作,对企业内各部门的档案工作进行监督和指导;统一管理本企业的档案及有关图书、资料和信息,形成企业档案信息中心。

企业各部门应开展档案工作,配备档案人员,形成企业档案工作管理网络。

第九条档案管理人员应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序,政治素质好,并经过档案管理专业培训,熟悉企业职能任务。乡镇企业档案管理人员参照国家有关规定评定专业技术职务,享受和其它专业技术人员同等待遇;保持相对稳定。

第十条企业对管理、保护和开发利用档案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应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危害档案安全的行为应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有关规定给予处理。

第三章文件材料的形成与归档

第十一条乡镇企业文件材料的归档范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党、群工作文件材料

二、行政管理文件材料

三、企业产权文件材料

四、劳动人事文件材料

五、经营管理文件材料

六、生产技术管理文件材料

七、产品文件材料

八、科学技术研究文件材料

九、基本建设工程文件材料

十、设备仪器文件材料

十一、会计核算文件材料

第十二条凡归档的文件材料,必须字迹工整、图像清晰、签字等手续完备,便于长期保存。

第十三条归档时间

1、各项管理方面的文件材料,在形成的次年六月底前组成保管单位,由产生文件的职能部门负责人审定签字后归档。

2、产品、设备、基建、科研等方面的文件材料,在任务完成后或告一段落时组成保管单位,由项目负责人审定签字后归档。

3、产权方面的文件材料,在工作进行完毕或文件正式生效后归档。

4、会计核算方面的文件材料,由财会部门整理立卷,保管一年后向档案部门移交。如有特殊情况,也可以分阶段归档。

第十四条建立文件材料的形成、积累、整理和归档制度,并列入管理工作程序,列入企业有关部门的职责范围和有关人员的岗位责任制。

第十五条档案人员应参加产品试制定型、创优、科研成果鉴定或评审、基建工程竣工验收,以及引进技术资料验收,设备开箱验收等活动,指导、监督文件材料归档工作。

第十六条企业工作人员,因公外出参观学习、考察和参加会议获得的文件材料,按照归档范围的规定,及时向档案部门归档。

第四章档案的管理与利用

第十七条建立健全各类档案的登记、交接、保管、统计、保密、利用、鉴定、销毁及图纸更改补充等管理制度。

第十八条编制档案及其有关图书、资料、信息等总目录、分类目录和底图目录等检索工具,完善信息查询体系。

第十九条乡镇企业档案分类,依据文件材料形成情况,参照《工业企业档案分类试行规则》(国档发[1991]20号)进行,档案形成数量少的,可将有关类目适当合并;归档的案卷质量要符合国家标准。

第二十条进行档案收集、管理、利用、鉴定、销毁等情况的统计。

第二十一条根据国家及中央有关部门的规定,编制档案保管期限表。档案保管期限分永久、长期、短期三种。确定保管期限的基本原则是:对企业有长远利用价值的档案应永久保存;对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有利用价值的档案分别为长期或短期保存;凡是介于两种保管期限之间的档案其保管期限一律从长。

档案鉴定工作,由企业领导、专业人员和档案人员组成的鉴定小组负责进行,逐卷、逐件鉴定档案的价值,并形成鉴定报告。该销毁的档案,编造销毁清册,提出销毁报告,经企业领导审核批准后销毁,并由档案鉴定小组人员监销。

第二十二条逐步改善档案保管条件,档案库房有防火、防盗、防光、防尘、防有害生物、防潮、防高温等安全设施,并定期检查档案的保管状况,对破损或褪变的档案进行修复,确保档案的完整与安全。

第二十三条开发档案信息资源,实行档案、有关图书资料和信息一体利用,为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经济效益等各项活动提供档案信息服务;积极配合技术部门参与信息市场和技术市场交流;保护知识产权;严格执行国家和本企业的保密制度。

乡镇企业管理范文4

关键词:乡镇企业 档案管理 问题 对策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随着时代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乡镇企业档案管理的矛盾日益突出。企业档案是企业各项活动的原始记录,真实地记录了企业成长发展的历程。为此,乡镇企业档案管理必须引起高度重视。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西档案工作,势在必行。

一、档案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性

1档案管理的科学化,是企业管理的中重要的一环。但在一些单位,容易忽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对档案材料的管理杂乱无序,从而对企业管理决策产生不良的影响。如有的档案仅保存在个人或各个部门,当有人员调动或离职,就容易造成档案信息的断裂;有的档案管理不规范,档案信息没有及时更新,甚至对机密档案没有严格的管理措施,造成信息泄密和信息流失。

2档案管理是企业核心资源的管理,完善的档案管理,反映出一个企业科学管理的水平,是企业核心资源可追溯的重要保证,也是企业重要决策来原的主要依据。可以说,档案管理就是对企业重要信息的科学管理。

3档案管理是企业历史信息的管理,档案管理做为企业的一项基本工作,是对企业生产、经营、技术等信息的真实记录,也是企业发展历史的积淀,是企业文化的延伸。做为一项基本工作,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业务特点、体现公司规范化的档案管理体系,也是企业信息化的管理的前提。

二、乡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企业领导的档案意识淡薄,对档案工作重视不够。多数乡镇企业的领导对档案管理工作认识不足,没有领导分管档案工作,或者“分而不管”,档案工作无人负责,无人管理,不能及时传达、贯彻、落实《档案法》及档案事业管理机关的指示、规定。有的单位连档案部门召开的会议都无人参加,有的即使派人参加了也是应付差事,会后音信皆无,领导的眼里只盯住经济效益,很少过问档案工作,甚至在会议上根本设有谈过关于档案管理工作,更何况管理目标、计划。

2档案管理的方式方法落后。一些基层企业,档案归档后,工作人员大多仍采取手工归档方式,对其进行整理编目。造成工作人员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低。档案利用者到档案室查阅档案的时候,检索速度慢、查准率低,频繁使用还会造成资料损坏。一些大型企业,虽然档案部门配置了现代化管理设备,实现了计算机管理,但从档案管理系统的数据处理形式、管理对象、功能实现程序等方面看,其实不少企业是将计算机管理系统功能目标和运行机制确立在本档案室内部案卷级和文件级的目录编制、统计与检索等基础性管理上,系统功能结构设计单一,缺乏综合处理技术能力。

3档案管理科学化水平较低。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档案文件的形式也发生较大的变化。在办公自动化的过程中,电子文档、图片、音像资料等成为档案原始记录资料也越来越多的出现。而因档案管理人员计算机操作技能不足,极易造成电子档案损坏、丢失、泄密、病毒感染等事件出现,如何运用现代技术进行科学化档案管理,提高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安全性,对档案管理工作者来讲任重而道远。

三、乡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对策

1做好思想发动工作。要使乡镇企业有关人员,认清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和执行档案法规的严肃性。据了解,在有些地方,乡镇企业的经营者,只知道手头上拿的是文件或资料,不知道什么是档案,什么是《档案法》,更不知道《乡镇企业档案管理办法》了。因此,对于类似这些乡镇企业,不仅思想发动工作的任务相当艰巨,而且还要从头开始,从档案工作的“启蒙教育”做起。

2完善企业档案管理制度,增加档案工作人员报备、考核制度。在民营企业,企业兼职档案人员更换较为频繁,建立兼职人员更换的报备制度有利于稳定档案人员队伍,也有利于集团档案管理员对所属企业新任的兼职档案员进行及时的上岗培训。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优劣主要通过内部的考核来评价。因此,企业应将档案管理工作纳入档案分管领导、企业档案管理员、部门档案负责人及兼职档案员的考核,并制定考核标准。对于所属企业的档案考核应纳人所属企业负责人、企业档案管理员的考核。值得注意的是,所属企业档案工作的考核和集团本部各职能部门档案工作的考核应由集团企业档案管理员负责。因为集团企业档案管理员通过日常的指导,最了解其他部门或所属企业兼职档案员的工作情况,能更公正地考核其业绩,有利于推进企业档案工作。

3抓好档案人员的专业培训。不断提高档案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采取措施,减少档案人员流动。有关部门要定期举办档案人员培训班,提高档案人员专业水平,让档案人员参与评定职称。搞好企业档案评比,调动档案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提高业务管理水平和工作能力,使档案工作顺利进行。为企业各部门和社会服务。

4加大档案行政执法指导监督的力度。乡镇企业档案管理.仅仅依靠行政监督手段是不够的,必须运用法律、宏观管理和指导等各种形式,使企业的档案管理从分散到集中,从无序到有序,才能真正达到监管的目的。为此,各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档案法》和《档案法实施办法》授权,根据本地区乡镇企业的特点,制定出监督管理的具体细则;对乡镇企业档案工作实施登记管理,定期检查,实行全程监督和检查,依法对乡镇企业违反《档案法》悄况进行查处;在监管中,要调查研究.摸清底数,确定重点监管范围和对象,不要胡子眉毛一把抓;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增强服务意识,积极提供业务上、技术上的支持和帮助,切实为企业档案管理排优解难。

总之,乡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有的地方或企业还仅仅是个开头,如何调动企业自身的积极性,使企业能自觉地重视本企业的档案建设,还是一个值得我们继续努力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赵晓勇.关于企业档案管理创新的探讨[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

[2]巩颖勤.企业档案管理创新工作的思考[J].河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乡镇企业管理范文5

人力资源管理 ,在不同国家、不同行业、不同企业表现出不同的特征。舍弃表象因素 ,对“黑箱”进行解构 ,揭示不同管理模式的最终决定因素 ,找出内在的因果关系规律 ,是目前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深化研究的突破点。本文试图采取“先归纳、后演绎”的方法 ,对东方的日本企业和西方的美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 ,先归纳探究其模式产生的根源 ,再从中国乡镇企业这一特定对象所面临的输入因素出发 ,演绎推导出其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输出特征。

一、美日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特点比较

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可以通过配置的方式、管理的手段、使用的原则、激励的措施四方面 ,进行概括和描述。

(一 )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

这里谈到的美国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是在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形成的 ,至今仍是美国企业显著特征 ,它是资本主义大规模生产的典范。

1 人力资源配置上 ,主要依赖外部劳动力市场。美国企业具有组织上的开放性 ,市场机制在人力资源配置中发挥着基础作用。作为需求方的企业 ,几乎任何时候所需任何人才 ,都可在劳动力市场上 ,通过规范的程序招聘 ,或通过有目标的市场竞争 ,从其他企业“移植” ,企业过剩的人员 ,流向劳动力市场。作为供给方的劳动者 ,会根据自身条件选择职业 ,即使从业后对自己潜能有了新的认识 ,或有了更理想的工作 ,也会从容迁移。企业和劳动者之间是简单的短期供求关系 ,没有过多的权利和义务约束。这种方式的好在于 ,通过双向的选择流动 ,实现全社会范围内的个人 /岗位最优化匹配 ;缺点是企业员工的稳定性差 ,不利于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日本企业的职工 ,有 70 %在本企业工作时间超过 1 0年 ,而相应的数字 ,美国是 3 7%。

2 人力资源管理上 ,实现最高度专业化和制度化。美国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契约、理性 ,重视刚性制度安排 ,组织结构上具有明确的指令链和等级层次 ,分工明确 ,责任清楚 ,讲求用规范加以控制 ,对常规问题处理的程序和政策都有明文规定。大多数企业都有对其工作岗位所设的《工作岗位要求矩阵》 ,详细描述每个岗位对人员素质 ,包括知识、技艺、能力和其他方面的具体要求。企业分工精细、严密 ,专业化程度很高 ,员工在各自岗位上工作 ,不得随便交叉。这种手段的好处在于 ,工作内容简化 ,易胜任 ,即使出现人员“空穴” ,也能很快填充 ,而且简化的工作内容也易形成明确的规章和制度 ,摆脱经验型管理的限制 ;缺点是员工自我协调和应变能力下降 ,不利于通才的培养形成。

3 人力资源使用上 ,采取多口进入和快速提拔。美国企业重能力 ,不重资历 ,对外具有亲和性和非歧视性。员工进入企业后 ,拥有管理学硕士学位的人可以直接进入管理阶层 ,受教育多的人起点也高。企业的中高层领导 ,可以从内部提拔 ,也可以选用别的企业中卓有建树者 ,一视同仁。员工如果有能力 ,有良好的工作绩效 ,就可能很快得到提升和重用 ,公平竞争 ,不必熬年头 ,论资排辈。这种用人原则的好处在于 ,拓宽了人才选择面 ,增加了对外部人员的吸引力 ,强化了竞争机制 ,创造了能人脱颖而出的机会 ;缺点是减少了内部员工晋升的期望 ,削弱了工作积极性。由于忽视员工的服务年限和资历 ,导致员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不强。

4 人力资源激励上 ,以物质刺激为主。美国企业多使用外部激因 ,少使用内部激因重视外酬的作用。认为 ,员工工作的动机就是为了获取物质报酬。可以不向员工说明此项工作的意义 ,但必须说明此项工作的操作规程 ,员工可以不理解工作本身的价值 ,但必须把工作完成好才能获取相应的报酬 ,员工得到认为合理的报酬后 ,就不应该再有其他要求了。因此 ,员工的报酬是刚性的工资 ,收入的 95%甚至 99%以上都是按小时计算的固定工资。这种措施的好处在于 ,企业景气的时候不用考虑对员工有额外的支付 ,减少了发展

成本 ;缺点是如遇经济不景气 ,企业无法说服员工通过减少工资、降低成本来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只能解雇员工清除剩余的生产能力 ,导致员工对企业缺乏信任 ,形成对抗性的劳资关系。

(二 )日本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的特点二战后 ,日本经济恢复和高速发展时期形成的日本模式和美国相比 ,是资本主义灵活大规模生产的典范。

1 人力资源配置上 ,主要依靠内部培训。日本企业具有用人上的相对封闭性 ,内部培训是满足企业对人力资源需求的主要方式。认为 ,高素质的员工 ,只要经过培训 ,就能胜任所有工作。所以 ,在聘用员工时 ,特别强调基本素质 ,不看重个人具体技能。由于重素质而轻技能 ,在培训员工上要花很大功夫 ,日本企业在职工培训上的投入是美国企业的 25倍。培训时不仅要学习技术方面的硬技能 ,还要学习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上下协调关系等“软知识”和“软技能”。它的一个特点是 ,职工在本企业继续就业才能发挥作用 ,一旦离开就会失去 ,没有市场价值。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 ,就业稳定性增强 ,员工不愿离开熟悉的企业 ,企业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培养的员工 ,这有利于特殊人力资本的形成和积累 ;缺点是增加了培训费

用 ,阻滞了员工的流动 ,难以实现社会范围内 ,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

2 人力资源管理上 ,具有情感式色彩。日本企业管理的基础是关系 ,重视富有弹性的制度安排 ,组织结构上具有含蓄的职务主义 ,侧重于靠人对企业进行控制。一方面有严明的纪律和严格的要求 ,另一方面又有一种无形的约束和含蓄的控制 ,企业更侧重于通过树立信仰 ,灌输价值观念 ,潜移默化地影响员工的行为 ,使其自觉地与企业目标和要求保持一致。企业内良好稳定的人际关系 ,情感上的互动 ,是管理的主要手段。日本企业允许而且鼓励职工在精通本职专业技术同时 ,学习其他专业知识 ,实行工作转换制。这种手段的好处在于 ,极大地调动和发挥了员工的潜在积极性和创造性 ,满足了个人爱好和兴趣 ,有利于专业

的深化 ,个人的全面发展和技术上的创新与开发 ;缺点是内部容易形成家庭主义纠纷、姑息迁就、公私混同等弊端。

乡镇企业管理范文6

 

关键词:乡镇企业;环境管理;主要对策

我国的乡镇企业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改革开放20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环境污染和生态系统的破坏日趋严重,并成为制约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不可忽视因素。因此,提高乡镇企业的环境管理水平已成为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我国进行小城镇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必须把乡镇企业环境管理放在战略的高度上予以重视。

1 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的内涵

环境管理是指运用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等手段,限制人类损害环境质量的活动,通过全面规划,协调社会经济发展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处理各部门、各社会集团和个人有关环境问题的相互关系,使社会经济发展在满足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的同时,又不超出环境的容许极限。

乡镇企业环境管理的对象,首先是人们的意识和行为。通过诱导、约束和协调人的行为,来调控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使其功能、结构和运动过程有序化。环境管理的对象是人,但其调控的对象却是社会经济与环境系统。

2 乡镇企业建立环境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环境管理体系是治理农村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法制和经济调控手段不健全,乡镇企业为了占有市场,往往进行自发性、盲目性的发展;急于脱贫,急功近利,只从自身经济利益出发,不顾社会整体利益,不从长远角度考虑对环境和资源的影响,在决策上形成“盲区”;盲目搞建设、上项目、上产品,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环境效益,“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形成点多面广的污染源,使环境污染增加。而且,乡镇企业主要是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高污染的

粗放经营型,生产技术水平低,工艺落后,设备简陋,资源和能源利用率低下,产生大量“三废”,导致各种污染物排放量过大。尤其许多乡镇企业是技术水平低的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和小冶炼等大耗水工业,主要靠拼资源、拼设备、拼人力实现经济增长,缺乏治理“三废”的技术装备,大量工业污染物未经任何处理或简单沉淀后直接排入乡村河道,造成水体大面积污染。在乡镇企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水体水质普遍是Ⅳ类、V类甚至是劣V类。在河南、湖北,个别村庄因饮用水污染出现了“癌症村”,一些村民也由此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水体污染已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产和生活。农村的农业生产环境、农民生活环境甚至广大村民,都成为乡镇企业“三废”污染最直接、最严重的受害者,而农产品的广大消费者则成为污染的间接受害者。

2.2环境管理体系是弥补目前体系不足的重要途径

由于我国广大农村交通不便、通讯手段落后,布局分散,规模较小,许多管理城市环境的成熟办法难以实施。比如目前乡镇企业普遍是中小工业企业,有的甚至是家庭手工作坊式生产,遍布全国各地,不可能普遍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或直接监测为依据执行排污收费制度。而且许多县、乡(镇)的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人员素质、技术设备等不满足要求,传统的依靠环保部门直接监控的环境管理体系对乡镇企业也收效甚微。面对严重的环境问题和管理环境的压力,乡镇企业建立自己的环境管理体系是一明智之举,也有着其必然性。

2.3环境管理体系是满足“绿色市场”的竞争要求的重要途径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立法的“绿色化”要求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国际上“绿色贸易壁垒”的存在要求乡镇企业如果想将其产品(服务)打入国际市场,就必须重视环境保护,推行绿色管理,塑造绿色形象,努力开发绿色产品。同时国内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迫使乡镇企业加强环境管理。我国针对一些乡镇企业污染严重的现状,出台了《关于加强乡镇企业环境保护工作规定》,把乡镇企业的排污量纳入区域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目标,实施污染排放总量控制,严禁引进和新建污染严重的生产项目,对现行污染严重的小型造纸厂、制革厂、染料厂等乡镇企业责令其关闭或转产,要求新建乡镇企业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等。

3 乡镇企业存在问题及其原因

环境问题已经越来越多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瑞然农村地域广袤,对污染具有较强的降解能力,但乡镇企业所产生的污染总量已经远远高出自然所能承受的范围,其增长势头仍然让人担忧。与其它工业企业相比,造成乡镇企业环境问题有其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1)环保意识缺乏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观原因。主要表现在:①环保意识淡薄。不少地区的农村干部与乡镇工业职工对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缺乏应有的认识,对保护环境不会采取积极主动的态度,而只是被动应付。同时很多农村居民对环境问题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相当多的农民对于资源的认识还停留在“自然界恩赐”的水平;②缺少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意识。一方面,环境保护的战略重心过于偏向城市环境;另一方面,对乡镇工业与环境保护要协调发展的战略认识不足。当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发生冲突时,往往只顾前者,其至为了前者而通过行政手段阻止环境执法。

(2)乡镇环境容量有限,管理体系不健全是乡镇工业环境问题产生的客观原因。农村地域虽然辽阔,但是其生态环境是低层次的生态循环系统,农村生态环境是脆弱的,这就决定了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农村环境容量的有限性要求乡镇工业发展必须在环境容量许可的范围内发展,不能只顾经济增长,忽视环境保护。

4 对策及建议

上一篇卫生手抄报

下一篇安全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