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诗歌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当代诗歌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当代诗歌

现当代诗歌范文1

边建松

一、一个不是问题的问题:学生真的难以接受现当代诗歌吗?

无庸置疑,当代学生中存在这样一个普遍的现象:宁可读小说散文等现当代文章,也不读现当代诗歌。我们中国是世界公认的“诗歌国度”,一向有写诗读诗评诗的传统,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我认为,有以下三方面原因:1、文体的陌生转换。语文课堂分析讲解的多是实用文,以及少量的文学性文章如小说散文,这些文章至少在文体方面的概念表述上有相近之处:中心、内容、材料、层次、用词、表达方法……而诗歌在文体方面的概念上的表述是分行、省略、押韵、意象、感情流动……加上诗坛变化多姿,风格多样,新奇之作不断,的确造成很大的阅读难度。2、学生的阅读习惯。于是对学生的阅读习惯造成冲击。其他文体是朗读,诗歌是涵咏;其他文体抓材料归纳中心,诗歌是从意象中捕捉感情流程;其他文体对语言、感情、技巧的要求不如诗歌高。3、教师的学识修养。许多语文教师对诗歌的认识是陈旧的、过时的。他们对诗歌的了解还是大学《文学概论》里得到的知识(大概是十几年前编写的吧),时代在发展,诗歌理论也在发展,而早先很多文学史又只重思想内容评价、轻艺术技巧分析。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我们语文教师平时对诗歌的阅读写作是不多的。因此,遇到诗歌篇目,就感到不太好掌握备课的尺度,学生学习效果如何也就不言而喻。

其实,这种情况跟学生的心理成长和知识渴求是不协调的。中学生完全可以读懂、写好诗歌,甚至包括现代派的诗歌。我举几个例子。其一是开创法国象征派诗歌的兰波,16岁发表诗歌,18岁写成《醉舟》等著名诗章,20岁出版《地狱里的一季》,21岁出版列入世界名诗集的《灵光集》;⑴其二是苏联的叶赛宁,20岁发表名诗《白桦》,入选苏联中学教材,被著名作曲家叶普科琴作曲,现在又入选新教材高中第二册《语文读本》;⑵其三是奥地利著名诗人里尔克,19岁出版处女诗集《生活与诗歌》,风格兼有浪漫主义和印象主义的特色。⑶那么,中国呢?诗人海子19岁写出被中国诗歌界一致好评的《亚洲铜》,25岁写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一诗已入选高中语文新教材第三册第一单元第3课。⑷这些在世界上有影响的现当代诗人的年龄和我国在校中学生差不多,他们能够在这个年龄段写出这些好诗,对我们语文教师是一个不小的启示:对中学生来说,接受现当代诗歌的难度并不太大。而且我手头有一本作家出版社出版的《中学生诗歌选评》,发现其印数达2万册之多;⑸还有一些学生拿着徐志摩、席慕蓉等人的诗作向我请教,这些都从一个侧面反映中学生对诗歌的喜好。

诗和心灵存在直接的对应关系。诗歌能够直接地、聚焦地体现作者的内心世界,具有强烈的情感性和深刻的启示性;诗歌又具有强烈的节奏感,能够巧妙地宣泄感情发生、延续、收结的流程,对学生有天然的感召,因此诗歌容易被学生接受。假如我们语文教师能够让学生明白诗歌的文体特点,改变学生的阅读习惯,提升教师自身的修为,指导学生读诗、写诗相信不是一件难事。这在语文教育界集体重视文学教学的今天,重视学生心灵教育的今天,也有莫大的意义。

二、一点来自自身实践的体会: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

我是一名诗歌爱好者。大学时是校诗社社长,毕业后参与组织跨地区民间诗社——绍兴龙山诗社,在公开报刊发表诗歌和诗评近80篇(首)。平时常阅读和写作诗歌,从自身实践中,我深深体会到:学习诗歌,必须做到能够感知语言、分析内容、领悟技巧。如果没有对语言敏锐的感知能力,没有对内容深层次的把握能力,没有对技巧独到之处的领悟能力,就不能使自己学有所得,学有所用。那么,怎样尽快有效地指导对诗歌只有粗浅认识的学生,使他们有个比较实用的学习诗歌的方法呢?我从文本阅读的角度,站在学生的年龄和知识水平的尺度上,在课堂教学中按“读熟/感知——读懂/分析——读透/领悟”三个步骤指导学生学习诗歌,务求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学生也能够按此模式自学诗歌。

读熟——感知诗歌的格律和分行。

优秀诗歌十分讲究音乐性,席勒甚至认为“诗里的音乐在我心中鸣响,常常超过其内容的鲜明表象”⑹。旧体诗有格律,讲究押韵,讲究对偶,学生容易感受到诗歌的音乐性。但很多学生有误解,认为现当代诗歌和外国诗歌是没有这方面要求的,更有学生对诗歌格律的认识是模糊的。为了使学生对诗歌有更多的认识,我结合课本有关内容,介绍了世界诗歌发展的基本趋向——从格律诗转到自由体,外国20世纪前的许多诗歌是格律形式出现的,如雪莱、拜伦、普希金的诗歌大量的是格律诗。在此基础上,我向学生介绍了停顿、押韵和分行的常识,帮助学生朗读和理解诗歌。

要朗读好诗歌,除把握全诗的思想感情,还要处理好诗句内部的停顿,把握好诗句的感情节奏。如《就是那一只蟋蟀》,句式整齐匀称,节奏鲜明,读时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的优美韵律。这是因为作者流沙河以语义为单元作有节奏的停顿来组织诗句。好的译诗也会注意到语种的区别,尽可能把格律的形式翻译出来。“以顿代步” ⑺是最常用的方法(即以语义为单位的自然节奏的停顿代替外国格律诗的“音步”)。《致恰达耶夫》原诗每一行分三个音步,译者戈宝权处理为每行三个停顿,加强译诗的节奏感,略举几例:

并不能长久地/把我们/欺诳

也已经像梦、/像朝雾一样地/消亡

我们/忍受着/期望的折磨

等候那/神圣的/自由时光

现在我们/为了荣誉献身的心/还没有死亡

通过朗读的比较学生发现,句内按语义节奏停顿的效果比按词语节奏停顿要好,气韵流转,情感呈自然流动状态。

关于押韵,我着重让学生整体读诗的基础上理解不同韵脚对内容的影响。不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能够体会出不同韵脚的美感效应:如《致橡树》中押己、藉、仪、起、意、霓、里、地等字的“i”韵,显得绵长、细腻、清脆,有力地表达出爱情中的女性的感情;如《致恰达耶夫》中押亡、样、芒等字的“ang”韵,显得铿锵、悠远、深沉,表达对自由的渴求以及对未来必胜的信念。这些韵脚都很好地为思想感情服务。

不少学生认为诗歌一句一行,对如何处理分行没有什么要求。为了避免误解,我以《大堰河》中的一句为例:

她含着笑,背了团箕到广场上去

晒好那些大豆和小麦

这里分行一是合乎每行内部的停顿(每行顿三次),二是合乎感情节奏(两行安排为一行,读起来太拗口,影响抒情速度)。这样,学生强化诗歌朗读获得朗读技巧的同时,也体会了诗歌的感情节奏,很好地为分析内容和领悟技巧作准备。

读懂——分析诗歌的情感突破口。

诗人平时肯定积累了许多情感,受了某个契机,有了情感突破口,才演绎成章。这就是“灵感”。情感突破口可以是一个人,可以是一种事物,可以是一次经历,可以是一个念头。正如瓦雷里所说:“一个意外的事件、一个外界的或内心发生的小事:一棵树、一张脸、一个‘题目’、一种情感、一个字就能触发人的诗情。”⑻

从诗歌创作规律来说,突破口跟作者的写作情感状态密切相关。郭沫若写《女神》即是一个很好的证明。郭沫若“长期郁结的民族感情、个人激愤,便在惠特曼粗犷的民主主义诗歌的启示下,找到了喷火口。”⑼如果不是一次被捕,一场大雪,艾青的《大堰河》恐怕会是另一番味道,而兰波的名诗《元音》和马雅可夫斯基的代表作《穿裤子的云》,完全是一个异想天开的意象。作者找到了突破口,强烈的感情才找到一个泄口,喷涌而出,才写成诗歌。

突破口不仅成为倾泻感情的源头,还有深化思维延伸情感的作用。因为诗人最初的思考毕竟还较粗糙表浅、不够成熟,随着突破口的发现,情感在不停地流泻中会不断地自我调整,不断地开拓出新的领域,进一步深化已有的体验和感受。

一个理想的突破口往往是“诗歌的核心和灵魂”⑽。如果阅读时找到它,意味着阅读思路从混沌到有序,为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打下基础。理顺突破口与诗歌情感的关系,可以使学生对诗歌创作的规律有一个粗浅的认识,有助于对诗歌文本的读解。普希金正是因为对恰达耶夫写作,而恰氏又是对普希金的自由思想有着深刻影响的人,理解这一点,学生可以更深入体会其诗对自由的感情流向:幻灭——期待——号召——展望。艾青正是因为雪,想到了大堰河的凄凉身世,从而引起对她的怀念、追忆乃至歌颂。

我在诗歌教学中,坚持把握情感突破口和诗歌蕴涵的整体情感的关系,采用“抓突破口——理感情流程——析思想情感”这一主线组织课堂结构。这样训练一段时间,学生已能够独立分析。如舒婷的《致橡树》,先抓突破口,是借用木棉对橡树的倾诉,其实质是女性对男性的倾诉,然后指导学生再阅读全诗认识,发现其情感流程是由反到正,其情感内容是女性对爱情渴求平等的观点。

读透——领悟诗歌的艺术表现技巧。

为了更好地表达思想感情,有才华的诗人都在不断创新,于是出现了内容和技法上新颖别致的文本。可以说,诗歌是最具有创新意识、最需要创新意识的文体。当然,内容上的创新比较容易接受,但技法上的创新则不好把握。不少学生接触过诗歌,常常有这种困惑:读了诗歌,也有点感动,可就是不知道这份感动是怎么来的。尤其是接触到像威廉斯(美国意象派诗人)、西川(中国当代优秀诗人)的作品,简直就找不到阅读的法门。因此,我认为有必要向学生讲授诗歌艺术表达技巧的问题。

技巧是为内容服务的,如果只是为技巧而技巧,为艺术而艺术,是不适当的。诗歌技巧归根到底是为更好地表情达意的。我们现行教材(如老教材第三册诗歌单元),说到抒情有两种方法:一是直抒胸臆,一是借景(物、境)抒情。这给我启发:分门别类也许可以说是最好的指导方法。从诗歌表情达意的角度,我粗浅地把上两种方法归纳为一重语言形式一重语言效果,并且和中学有关的修辞方法联系起来,形象地表达如下,使学生可以具体操作:

直抒胸臆:呼告、排比、反复、对偶(重语言形式)

借景(物、境)抒情:比喻、拟人、暗示、象征、对比、省略、变形、反讽(重语言效果)

如《大堰河》排比、反复的运用,不仅使语言形式整齐有致,具有美感,读来朗朗上口,也强化了诗段的整体内容,有利于联想的顺利开展。《致橡树》比喻、象征、对比、排比的运用,使语言整齐的同时也突出了借物抒情的效果。对现代派诗歌中暗示、变形、反讽等难度较大的技巧,学生虽无运用的必要,但了解一点,对阅读诗歌不无益处,我就借海子的一句诗“起风了/太阳的音乐 太阳的马”进行了分析例示,强调现代派诗歌的体验性、独异性和综合性更强,指出此句诗采用了省略、比喻、拟人、暗示等技巧,如把“风吹起来有声音、有速度”这个道理省略去了,而这声音是太阳吹奏的,风在天空运动好像马儿奔跑……学生感到分析现当代诗歌既有难度又有思路可循。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很多技巧是从诗人自己的经验中领悟出来、创造出来的,如艾青本来是一个画家,在《大堰河》中就凭借画家的眼光观察事物,体现在诗歌中就善于运用色彩、善于捕捉瞬间的动态,对这种出自自身经验的技巧,如果学用一致,将给学生莫大的收益。

为了加深学生印象,培养学生分析鉴赏能力,结合自己对现当代诗歌的感知、分析和领悟,我还编写了一组短诗赏析,投稿后有几则在山西《语文报(高中版)》发表。下面再胪举刚写的一例。

鹰·雪·牧人

[中国]昌耀

鹰,鼓着铅色的风

从冰山的峰顶起飞,

寒冷

自翼鼓上抖落。

在灰白的雾霭下

飞鹰消失,

大草原上裸臂的牧人

横身探出马刀,

品尝了

初雪的滋味。

1956、11、23

[赏析]

昌耀(1936——1999),青海诗人,被人民文学出版社的韩作荣先生称作“诗人中的诗人”。本诗是他的早期诗作。

诗人善于写作中国大西北的粗犷剽悍的人文景观。本诗思维触觉敏锐,捕捉到能够象征这种人文景观的几个意象,“鹰·雪·牧人”,展示辽阔空旷的活动背景。本诗还善于在动态中把握意象的特征,鹰飞、裸臂牧人横身探出马刀,增加诗歌的艺术表现力,伴有较实的人情味。全诗用冷色为主,铅色的风,白的雪,灰白的雾霭,白闪闪的马刀,但凛冽中自有生命充沛的豪气,反衬出豪壮雄浑的西部气质。昌耀认为真正的好诗“不可能靠纯粹的技巧取得”,“能使灵魂震撼的,还必须是灵魂的力,其获得的既是历史的积淀,也是灵肉的体察”。昌耀的艺术观可以作为本诗的最好诠释。

三、一句被事实证明的鼓励:“你可以写出好诗!”

对中学生要不要写诗这个问题,许多教师肯定会回答:到现在为止,高考一次也没有考过诗歌写作。言外之意是,学生不必要写诗。当然这样并不能说明中学生不可以写诗。真实情况是:许多语文教师本身对诗歌理解不深,既没有阅读经验,也没有写作实践,从而使诗歌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薄弱环节,导致学生在诗歌阅读写作上“营养不良”的状况。

许多作家是从爱好诗歌逐步走向文学的殿堂的,还有许多作家在作品中援引诗歌。如我敬佩的作品充满人文关怀的山东作家张炜、我省《东海》杂志编辑王彪……有中学生时代就在《语文报》发表诗作、如今活跃的“70年代作家”邱华栋、小海、朱文……张炜小说中的不少诗歌是他根据小说情景亲自创作的。尤其是我正在阅读的陀斯妥也夫斯基的作品中,发现有大量的前代诗歌被他引用,无论是有名的还是无名的。⑾诗歌增加了作品的情调,推动情节的发展,挖掘出了人物的内在品性。诗歌还潜移默化中在提炼语言的简洁、营造场景的氛围方面起了作用。因此,我认为,中学生写诗益处不小。经过教学实践,我还发现:如果指导得法,中学生可以写出好诗!

我分“揣摩——挖掘——联想——修改”四步进行模仿写作教学。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我先根据情况选用一些便于分析、可以模仿的诗歌印发给每一位学生,以扩大阅读量,加深对课本诗歌内容和技巧的感知,多方提供可以揣摩的范本,再调动学生积极性鼓励大家写诗,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这时教师如果自己对学过的诗歌进行仿作,对学生有更大的促进作用。如《大堰河》一诗,我就针对排比这一手法进行模仿,写了《乡村景物》。该诗表达的感情是对乡村的怀念,因为“我”是从乡村出生成长的;感情突破口是题目,即具体的情景描绘;模仿的对象是《大堰河》的排比手段。并且把自己模仿过程告诉大家,让同学们体会:一揣摩原诗(《大堰河》)内容(暂略去)技巧(排比),二挖掘自身丰富的经验(乡村生活)中找动情点即感情突破口(乡村景物),三抓住感情突破口进行联想和想象(有关乡村的具体景物以及活动),四修改使诗歌内容集中情感强烈。

乡村景物

边建松

假如我能忘掉乡村景物

也将忘掉躲在阴影里看守樱桃树鲜红簇密果子的孩子

也将忘掉盛开白花的香檀树下拔香艾草的孩子

也将忘掉攀爬潮湿短墙在粗糙阔叶间摘无花果的孩子

现当代诗歌范文2

[关键词] 中国现当代文学;“师-生”协作式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评价

在文学边缘化、商品化、消费化的今天,高校的文学教学普遍都需要突围。作为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传统专业必修课,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如何满足当前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社会和时代对高校的文学教学提出了多方位、多层次的要求,那么进行行之有效的教学改革是必然的。

一、更新教学理念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的功能将更多地从传授现存知识和培养现有技能转向培养学生不断学习的能力,以使学生获得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途径与方法。教会学生学习,将是现时代教育的主旋律”[1]要培养学生的终身受益的多种能力和获得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也应具有灵活性,建构互动而开放、动态而灵活的探究式文学教学理念。

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现行主流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虽然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利于教师对“文学史”和“文学思潮”等知识的系统传授,也有利于教师组织和监控整个教学活动的进程。可是这种教学模式过分强调教师的“教”,比较封闭、缺少弹性,缺乏师生互动,从而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和灌输对象,学生“学”的主体性就不能很好地体现出来,学生综合能力的开发就受到限定。为此,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人本”思想,我们拟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和学生以平等的地位进入知识场域,在师生互动协作、学生与学生合作中合理利用开掘教学内容和使用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创设对话式、活动式和探究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能利用各种教学环境要素,有利于加强实践教学和进行素质拓展,使学生成为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教师则成为学生知识建构的协作者;这种模式还可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教学相长。

二、不断丰富教学方法

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教师必需要不断运用和创造各种新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以增加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意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所有的教学方法的使用,都要根据教学和对象和教学的客观条件进行选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择要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为目的,从而解决学生学得“被动”和学得“无趣”的问题。

为了实现文学课教学的目的,即“不仅仅在于教给学生文学知识,更在于使学生获得文学审美能力、文学想象能力以及写作能力。”[2]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就要重视实践性教学方法。教师要把握好教学进度,在课堂上注重学法和文本解读法的指导,并进行示范性的文学分析与阐释。

有许多论者对一些很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了诸多实践和探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妨借鉴和综合使用这些方法。在读图时代,影视文化大行其道,学生对文本阅读比较淡漠,这是不争的事实。使用影视与文本互读法,不仅可以创设师生对话的可能,也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文本的兴趣。如果有条件的话,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作家故居的实地考察、就近进行当代作家采访等。讲抒情性的文学,如诗歌、抒情散文等,朗诵法可以使学生融入教学情景。讲叙事性的文学,如戏剧、小说等,可以使用讲评书的方式,也可以让学生进行小说改编和表演;表演既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也有利于建立对话式的教学态势。这样既可以给学生“新”的感觉,活跃课堂气氛,又可以让学生在读、讲、编、演的过程中,通过文本与作者发生思想情感的交流,能激发学生的文学想象力和再创造力。

三、变革教学评价机制

要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还需要变革现行的较单一的教学评价机制。在教学评价机制的改革中,要不断建构起过程化、多样化、灵活化的评价机制。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评价主要是针对学生而言的,教学效果的评价是单向度的,不具有互逆性。一般而言,教学评价方式主要是期末考试或考查。这种评价忽略了教学过程,学生为了学分,只在考前狂“背”书和课堂笔记,或考试作弊。这就很难对学生进行文学知识的传递,更不用说美感熏陶和人文素质的培养了;而学生也就体会不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知识的乐趣。

综上所述,在多元化的21世纪,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建构“师-生”协作式的教学模式能适应社会和学科的发展。这种教学模式具有交互性、实践性、动态性,能促进互动的、协作的探究式文学课堂的建设。我们将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实践探索,希望能够逐渐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主讲的教学模式,提高当代文科大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张燕镜.师范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0:363.

[2]温儒敏.关于现当代文学基础课教学改革的思考[J].中国大学教学,2004(2):30.

现当代诗歌范文3

“工人当好了,照样有出息”

王亮常对刚就业的大学生工友说:“建立在知识经济基础上的现代企业,需要的工人是掌握专业技术和技能的人才。当个拿得起放得下的现代企业技术工人,既要勇于吃苦当‘老黄牛’,又要敢于创新当‘垦荒牛’。这样工人当好了,照样有出息。”

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是具有先进技术的国家重点重型企业,主要为冶金、矿山、能源、港口、航空航天、城市建设等提供重大装备。勇于当“垦荒牛”的王亮,在重大装备安装调试第一线的多年生产实践中,与重大设备产生了感情。他经过长期认真观察和分析,根据不同设备自动化控制系统设计和运行的实际需要,不断找出设计缺陷,大胆地进行技术革新和技术改造,使其更加先进和完善。

6米焦炉机械设备过去在运行中通讯联络采用的是人工对讲方式,人为因素大,受环境影响也大,常出现差错几率大的情况。王亮详细地提出了改造方案,与设计院的技术人员一起将这个设备改造为采用局域网络联接,成为全国首创。在大型板坯连铸机的控制系统中,王亮为其设计了事故预警、故障判断两个软件程序,使其技术含量大幅提高,成为企业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技术。

在工作中,王亮感到,随着科技进步,企业的产品尽管种类繁多,结构各异,但电控系统的安装调试仍有一些共同要素。王亮通过对各大类产品安装调试的经验进行归纳总结,从中找出了规律性的变化,并运用于宏观安装调试,大大简化了复杂程序,减少了重复性错误,提高了工程效率和质量。王亮设计出的散料装卸机械、港口装卸机械、焦炉机械和连铸设备电控系统安装的软件,操作简便,先后在河北、新疆、山东、山西等地调试了数十台设备,提高了效率,节约了成本,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软件专家评价说:“王亮自主设计的软件,是常年在一线工作积累的结晶,是独特实用的自主知识产权,是难得的‘无价之宝’!”

“铁军精神,国企栋梁”

常年在外作业的王亮面色黝黑,沉默寡言,却有着当代工人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王亮企业安装队门前挂着大连重工•起重集团授予的一块红色金匾,上面赫然写着八个大字——“铁军精神,国企栋梁”。

记者握住王亮布满老茧的有力大手,看到他的双手伤痕累累,手背是一片变色的伤疤。王亮在石家庄施工现场为抢救工友生命和国家财产烧伤了双手,在大庆油田电厂施工中左手食指被钢板压伤变形,在昆明工地因医疗条件差手指伤口腐烂露出了骨头……王亮的妻子和女儿至今谈起这些还会心疼得流泪!

提起妻子和女儿,王亮更多的是内疚和柔情。结婚11年,王亮和妻子相处的时间很少,没和妻子一起看过一次电影,没时间去照婚纱照,更没一块出去旅游过。王亮的父母如今已是六七十岁的老人,他母亲身患多种疾病,多次住院,为了不影响王亮的工作,他的家人把一切困难和痛苦藏在心底,默默承担,报喜不报忧。王亮说:“我要是在外面不好好工作,不干出个人样来,不仅对不起国家和企业,也对不起家人对我的理解和支持!”

现当代诗歌范文4

【关键词】侯孝贤;诗性风格

不可否认,侯孝贤在业内一直都是一个饱受赞誉的导演。他是台湾新电影浪潮的主将,是台湾本土最具有个人标识的导演,他的作品都具有一种十分浓厚的个人风貌,注重关注个人本身,被人称为最懂中国人生活的导演。他和另外几位同时期享誉国际电影界的台湾导演不同,他的作品始终夹杂着浓厚的台湾本土气息和历史底蕴,他像一个隐然于世的旁观者,或在田野山间,或在某个小巷深处,或在某种无意为之的情绪里,始终宁静而致远地抒写静默式的古典美学,静观人生沧桑变幻的心境,寄情于无为胜有为的生活禅意。

一、侯孝贤“诗性风格”电影的现状

诗意的美是侯孝贤所一贯追求的,他电影里的画面总是美轮美奂,他对画面有着非常严苛的要求,完美得容不下一点杂质,正如李安对他的评价:“他拍电影是个有洁癖的人。”这也正好说明了侯孝贤对于电影创作的极高要求。他的镜头运动总是沉而缓,时常给画面留白,也给观影者更多思考的空间;他的配乐总是诗情画意,充满东方美韵,给他本来就美到屏息的画面锦上添花;他的叙事又总是如散文诗般没有章法,规避戏剧冲突,生活片段的随机剪辑更为影片平添浓浓诗意。他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他给予了每一个观影者一双上帝的眼睛,他避免让戏剧此起彼伏的张力限制观影者的思考,让每一个观影者能够更注重生活的美好,并对生命的真谛进行反思,这种对反思精神的追求也恰好是当今社会以及电影市场所缺乏的。

中国的电影如今以市场为导向,观众看多了好莱坞式的“大片”,以至于对电影产生错误的刻板印象,似乎认为场面宏大、制作昂贵、带有刺激性、情节跌宕起伏戏剧冲突感强的才是好电影,导致了电影市场一味追求流于表面的刺激感,而不注重影片的思想性,诗意电影的发展因此受到影响。但是,诗意电影一般审美情趣较高,影片讲究韵味而非冲突,通常都关注生活、关注人的感受本身,因此,我们需要浅显但娱乐的影片来放松,但更需要优秀的文艺电影来提升我们审美情趣,引发我们对生活的思考。

二、诗意电影发展的局限性

在这样一个急功近利的年代,像侯孝贤这样专注于诗性风格电影的导演,已经为数不多,当今商业竞争日趋激烈,大家都在想方设法不惜以丑,以恶俗来占领市场,这些一心为艺术的导演们无疑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与此同时,侯孝贤“诗性风格”的发展之路也有一些局限。当今的文艺片市场略显萧条,且无法完全脱离明星效应。后工业时代是以消费为主导,投资方为追求经济效益而进行大批量的产出电影,来获得来自受众的高收益。而侯孝贤追求自然的表达,甚至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常常启用非专业演员以达到他所理想的效果,这与当下市场的票房的迎合相违背,相对于他的创作而言,就产生了诸多不利的因素。

对于一个国家的电影产业而言,要想兴旺发达,不仅需要扎实的电影基础,同时还需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好莱坞之所以能成为电影的大本营,不仅得益于完善的工业体系,同时它的实验电影、地下电影和商业电影一样,都有其生存与发展的空间,为电影产业源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使得好莱坞的市场多元发展,并充满活力,这也促成了美国电影的长盛不衰。从当下中国商业电影的运营模式来看,只是对电影巨头好莱坞的模仿与XX,没有形成自己完善的体系,只注重了好莱坞商业电影的运营与宣传模式,却没有在意美国电影市场的多元化发展,从而忽视了像侯孝贤这样的作者电影的发展。另外,观众的审美情趣总体偏低,不能够完全欣赏或理解侯孝贤的诗性风格的内涵,甚至过分的排斥导演的纳西索斯情结,否认艺术家们对艺术的钟情与执著,也使得许多诸如侯孝贤这样的导演处于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侯孝贤诗性电影风格发展的局限性。

三、侯孝贤“诗性风格”的商业反思

侯孝贤的电影总是“说”的很少,但表达的很多,与很多导演不同,他从不先入为主地去引导观影者思考,而是以散文诗式的碎片化拼接方式来挖掘生活中更多的诗意,他始终关注冷峻而渺小的人生,并从中发现面对现实的无可奈何而选择质朴的坚持,这种对生活本身的禅意的探讨也正是当今电影市场中商业电影所缺少的。不能一味地想着获取经济利益,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传者,应考虑到作品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及积极作用。

侯孝贤的电影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仅是台湾电影的代表。他将其深厚的东方文化底蕴与独特的东方审美视角融入电影中,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备受瞩目,同时也极大的促进了华语电影的发展。侯孝贤对于艺术孤注一掷,与整个时代的商业与技术相抗衡,只为追求更诗意的电影。如果我们继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而拒绝诗意电影,这无疑会给华语电影的发展带来重创。期待有更多像候导这样怀有质朴之心的诗意导演,多拍好的文艺电影,为电影市场注入更多诗意之风。

作者简介:

朱艳(1993-),女,陕西延安人,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2016级硕士,主要研究方向:影视美学。

邵璐(1970-),女,陕西西安人,西安工程大学艺术工程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广播电视艺术学,媒体艺术,设计心理学。

参考文献:

[1]李相.儒梦人生――侯孝贤电影的作者特质[J].当代电影.2006,(5).

现当代诗歌范文5

关键词: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教学实践

高等师范院校中文系通常会开设“中国现代文学”、“中国当代文学”两门课。主要讲述中国现当代文学发生、发展的历程、性质、成就、特点及其经验教训,探讨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的文艺运动和文学思潮,研究并要求学生掌握各时期不同流派与不同艺术风格较有影响的代表作家作品,总结其发展规律。通过教学,一是要让学生牢固掌握现当代文学的基本知识,二是进一步提高学生对文艺作品进行鉴赏、分析等能力。长期以来,这两门课程因教学内容多、教学课时少,教师要争分夺秒赶进度等原因,多以教师讲授为主,形成“满堂灌”、“填鸭式”的基本教学模式。此种模式在倡导“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和机制”的新形势下已不能适应师范生教育的需要,亟须改变。本文结合笔者所在单位的教学情况,谈谈我们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改革过程中的思考与实践,以期对同类高校有所助益。

一、更新教学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就高等师范院校中文专业的培养目标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应当明确为中学语文教育服务的目的。为了培养出具有相当文学感悟力与表达能力的新一代中学语文教师,中国现当代文学的教学改革必须贴近当前的中学语文教育状况。要想达到这个目标,关键在于更新现有的教学观念。

首先,要重新确立“教”与“学”的关系。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较少互动,学生主要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忙于记笔记,没有独立思考的时间,而且容易觉得枯燥,从而学习的积极性不高。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主动性,我们倡导“问题式教学模式”。具体做法是:教师在该课程正式讲授之前,先结合自己的教学计划,列出20个左右的选题(如鲁迅的当下意义,茅盾与社会剖析小说,巴金与家族文学,老舍与京味小说,沈从文的乡下人文体等)要求学生去思考,同时开列一些与作家、作品、文艺运动等相关的书籍和参考资料要求学生去阅读,在扩大学生的阅读视野、加深他们对作家作品认识的同时,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每一次的授课过程中,要有计划地留出5分钟左右的时间,指定1-2位同学阐释对某一话题的理解与认知。在实施课堂教学时,将基本知识点(如作家的生平与创作概况等)交由学生自主整理,教师着重讲述重点与难点(如各个历史时期的文艺运动、文艺思想论争的过程和特点、作家的创作风格、作品的主题意蕴等),而对于某些文艺思想论争的问题,或对某些作品的评价问题,教师应组织学生进行充分的讨论,并指导学生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写成书面作业。此举一方面能让学生获得独立分析作品、评论作家的锻炼机会,另一方面也在有意识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在这一模式中,教师的作用更多地体现在知识点的讲授和问题的引导、归纳与总结上,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身份得以凸显,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加深,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角色。其次,要改变传统教学中重视文学史而轻视作品选的现象。由于课程设置的原因,许多高师中文专业没有开设专门的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选读或精读课程,而文学史的精华正是那些具有经典性的优秀作家作品,即那些既产生重要影响又具有独特审美价值的作品。因此,我们在教学中有意简化对文学现象等的讲授,而加强对文学作品的分析。在授课过程中我们坚持既不“因言废人”,也不“因人废言”的原则,对作家作品删繁就简严格筛选,将一批具有经典意义的作家作品重新定位,绝不盲从于所谓权威批评家的判断。最后,要重视文本解读。在多年的理论探讨与教学实践中,我们充分地感受到,阅读与写作能力是师范生必须狠抓实练的基本功。因此,在积极加强写作训练的同时,我们也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我们认为,文学作品的分析解读能力应当是语文教师的核心能力,师范生是明天的教师,他们的语文素养直接关系到今后中学生的语文水平。对现代文阅读而言,文本细读是值得强调的文学作品分析的基本方法。只有循此路径进入作品,才能真正领略文学之美与窥探作家幽深的心灵。

二、关注学术前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一个既丰富又活跃的学科,复杂的文学现象与多义的文学作品为后来的研究者留下了广阔的空间。教师在稳固专业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应当努力追踪学科前沿动态,不断吸收学科研究的新成果、新思想、新经验,搞好教学内容的调整与更新,使教学内容始终保持与时展同步的特点。具体做法主要有三。

首先,将课堂教学与个人的科研相结合。一堂课的好坏关键在于学术含金量的高低,学问家不见得是好教师,但优秀的高校教师大多是学问家。中国现当代文学并非是讲解高深理论的课程,它更需要的是教师对作品的理解与阐释能力。因此,我们有意识地重读了一些经典文学作品如《故乡》、《生死场》、《倾城之恋》、《茶馆》等,并对之进行了新解。需要注意的是,作品新解并非是一味求新,而是从新的角度进入作品的一种尝试,试图发现作品长期被遮蔽的意义。比如《故乡》,长期以来多被人注意的是其“归乡——离乡”模式、知识分子视角以及对乡土文学的开创意义,但是叙述者本身的心灵世界却多半被忽略。“我”多年在外努力奔走的精神追求面临着芸芸大众的世俗评判,物质层面上的局促无法满足普通大众的期待,也有违自己的拳拳爱母之心。此外,回乡自然带有寻找儿时梦幻的潜意识,但是梦幻被无情地击碎,从此故乡再无可恋之事。然而,鲁迅的卓绝就在于破灭之后的再出发心理,即便无路可走依然要去一试的韧性坚持。对于“我”心灵世界的探寻使得分析更上一层。从教学效果来看,新颖的教学内容令学生耳目一新,大大激发了他们对探究文学作品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写作小论文进行争鸣的意识。其次,关注学术研究的热点。在进行作品解读之外,我们也很注意投入到新热点的研究中去。对于中国现代文学期刊杂志的研究是新近几年的研究热点,借此可以发现影响文学创作的非文学因素。在我们看来,中国现代文学现代性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期刊出版等现代传媒参与文学生产,这几年我们开展的研究主要围绕文学期刊、出版机构等现代传媒而进行,并奉献出了一批较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授课过程中将这些新成果及时地传递给学生,让他们虽身处小城却也能跟上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最新步伐,不至于有井底之蛙之感。最后,开设“新世纪文学批评”新课程。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个没有时间下限的课程,一直在生长发展中。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其“生长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尽管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文学经典很多,但学生们往往更喜欢当下的一些新人新作。为提高学生们的阅读品味,我们特地开设“新世纪文学批评”新课程,为学生介绍、评述新世纪以来的文学现象以及有代表性的作家作品。为此,我们对一些新作如《秦腔》、《启蒙时代》、《兄弟》等进行了追踪评论,为学生提供生动的批评样本。在授之以“鱼”的同时也授之以“渔”。

三、借助多媒体手段,提升教学效果

一项教学改革的成功,教学手段的革新是必经之途。随着读图时代的来临,多媒体课件与对网络资源的利用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

首先是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与使用。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离我们并不遥远,文学史上的诸多人和事都还非常鲜活,留下了大量的珍贵资料,这些为课件的制作提供了重要素材。网络的普及又让搜寻有关作家作品的图片与音像资料变得便利而快捷。精美的课件在展示文学的生动图景时也丰富、深化了教学内容。在收集相关图片资料时,要注意特别的资料,并提供丰富的解说。如在为鲁迅配图时,特地收集到他坐在厦门的坟中间的图片,以此突出他的性格。而鲁迅抱着海婴“一岁和五十”的照片则丰富了鲁迅为人父的温情,提供了理解鲁迅的人情层面。

现当代诗歌范文6

后现代风格与自然风格都是在当下室内设计领域得到普遍应用的设计风格,两者的设计感觉迥然不同,而且所能接受的群体也不尽相同。分析两者在室内设计领域的市场,对于读懂设计语言、把握当下消费者的需求变化、将设计与市场进行完美结合都大有裨益。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从业经验和研究结果,对两者的设计语言以及特点,进行了分析,并根据其特点对于其在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发展态势做出了预测,以供参考借鉴。

后现代风格以及自然风格的设计特点

1.后现代风格设计特点

之所以是后现代,往往是与现代主义相对而言的,现代主义的设计更看重于设计的语言,少就是多,如果涉及没有用处,对于现代主义的设计来讲就是犯罪,而后现代的设计语言讲求形式的多元化和不规则化,它甚至没有该有的设计语言,非常的模糊和抽象,较为强调历史的文脉,对意向的表现,遵循少让人生厌的设计。

在当下,后现代的风格已经成为一种不断发展的历史潮流,一种时尚的代表,在室内设计领域,也获得了充分而有效的发挥,体现了消费者的个性以及浓烈的个人主义色彩。

2.自然风格的设计特点

自然风格主要是利用一些贴近自然的装饰材料,减少人工处理的痕迹,通过自然材料本身的质感和色彩来为整个空间烘托出一种自然、纯净和温馨的空间感。在设计手法上,自然风格讲求尽可能地体现和凸显出原材料的形象特征,同时也要尽可能地减少减少人工的修饰。譬如说采用一种不加粉刷的砖墙面以及文化石,再或者将一些不加任何修饰的木纹暴露在室内空间中,一些木质的家具造型非常的古朴,有的甚至还带着非常原始的树皮,整个空间也因此呈现出一种非常自然的田园味道。有的设计者还会别出心裁的将绿色的植物与花卉引入室内环境中,住户容身其中,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自然环境中。

后现代风格与自然风格的市场应用

后现代风格在室内空间的应用主要应用在一些酒店、商业、娱乐场所、歌剧院等室内公共空间。在这些空间的装饰设计过程中,多偏重的是设计的美感,对于后现代设计风格的一些系统性和一般性原则,则采取了回避的原则。当下,信息时代的来临促进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作为一种室内设计分类,后现代风格更多的考虑空间的那种世界性,将古典的风格与现代的风格、西方的风格与现代的风格进行了完美的结合,产生了令人耳目一新的设计感觉。

在室内设计的过程中追求一种自然的风格,也是当下城市室内设计过程中的一个较为主流的风尚,当下工作压力的增大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比以往变得更加的快速,对于一些偏重与现代化和科技化的室内设计感觉厌烦,而是倾向于追求一种比较自然的、能够自由的呼吸的轻松感。由此也催生了自然风格的大行其道。在自然风格的设计思想贯穿之下,整个空间仿佛置身于大自然,充满了山水和花草的元素,能够非常及时的体现出人们对于回归大自然的渴望。

由此可见,后现代风格与自然风格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方式,在当下的设计市场上都得到了非常充分地应用,后现代风格比较广泛的应用在一些公共的室内空间上,而自然风格则偏重于城市普通住户的空间,在一些商业场所,自然风格也能够得到凸显。两种设计风格的市场表现都非常惹人注目,代表着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也反应着室内设计领域客户需求的复杂化和个性化,这一切都在促进当下室内设计领域的蓬勃发展。

后现代风格与自然风格的市场前景预测

后现代风格的设计师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要充分地汲取生活之中的设计灵感,吸取东西方不同的设计语言与优势,不再局限于一种传统式的设计感觉。随着西方不同思潮的涌入,人们对于设计语言的追求也变的越来越多样化,而后现代主义的设计风格讲求不拘一格,它独有的意向式的设计结构并没有特定的含义,置身其中的人可以对其的设计语言有不同的解释与定义,从这种程度上来讲,它可以俘获很大一部分人的喜爱,因此,后现代风格的设计应该在未来有非常好的发展前景。

经济的不断发展促进人们生活压力的剧增,渴求拥抱自然的心态当然也就异常强烈,在这个过程中,自然风格能够很好地契合人们的这一种需求,当然也就决定了它的大行其道。自然风格讲求还原材料的本质,杜绝过分加工,偏重于原生态的表现,在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还给人们一抹最为纯真的绿意,保障了它能够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收获更多人的青睐。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