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教育理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理论范文1

关键词:创新;教育生态学;多元智能理论;能力本位;自主学习理论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9-0237-02

随着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推进,国民的创新意识越来越强烈。作为教师,笔者却发现我们在强调创新教育的同时忽略了以往的教育理论,而现代教育领域中为人所熟知的教育生态学理论、多元智能理论、能力本位理论以及自主学习理论等在本质上无一不是强调对受教育者创新能力的培养,与创新教育理论如出一辙。

一、创新

美籍经济学家熊彼特于1912年最早提出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将其定义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类对创新的认识更广泛且更深刻。创新不仅仅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基础,更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因此,我国适时提出了创新教育,即采用创新的教育理念、创新的教育方法与手段,提升受教育者的整体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

法国教育家斯普郎格说“教育绝非单纯的文化传递,教育之为教育,正在它是一个人格心灵的‘唤醒’,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因此,作为教师,最需要做的应是将创新与现代教育理论结合,找到合适的教育方式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更新学生的创新观念,塑造他们的创造才能,亦即斯普郎格所谓的“唤醒学生沉睡的心灵”。

二、创新与教育生态学

教育生态学是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兴起的一门教育边缘学科,它是生态学原理与方法在教育学中渗透与应用的产物。“教育生态学是依据生态学的原理,特别是生态系统、生态平衡、协同进化等原理与机制,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及其成因,进而掌握教育发展规律,揭示教育的发展趋势和方向。”[1]

限制因子定律。所谓限制因子是指一些生态因素缺乏,低于临界线或达到甚至超过生物耐受限度的因子。依据教育生态学的限制因子定律,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限制因子多种多样,如管理理念及管理体制的滞后、评价体系的滞后、课程设计及教法的滞后等。对限制因子要看到它的客观限制性,重视它、分析它,不断排除其限制作用和影响,加快创新人才培养的步伐。

耐度定律与最适度原则。创新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依据耐度定律,应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其推进的规模和速度要在国民经济和教育体系的承受范围之内,不能急功近利。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教育、经济乃至全社会的保障,任何一种限制因子都应努力维持在最适宜的水平。单纯就课堂教学而言,每节课安排多少时间自主讨论最合适?各种教学方法混用的合理比例是多少?如何分配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这些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创新人才的培养效果。

教育生态位原理。“生态位”在生态学上是指生态群体内部和外部关系的基础。在课堂教学活动中,不同的学生也占有各自的“生态位”。个体生态位不同是一种客观存在,我们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生态位”特点,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的良好个性,这是创新人才培养的最基本要求。

教育生态系统的整体效应。生态系统中各单元和因子之间互相联系、互相影响,在功能上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一种生态行为的产生受到全局性的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体现出整体效应。作为创新人才培养最基本环节的课堂教学即是一种教育微观生态,它不是单纯的教师与学生之间教与学的个体活动关系,而是各种生态因子相互作用并发挥其特有功能的整体过程。因此,培养创新型人才在考察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要关注比如教室物理环境要素、教室布置与座位编排、班级规模等的课堂生态环境,同时也要考虑“课堂生态”的化学生态因子、人为生态因子等的影响。

三、创新与多元智能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所发展心理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认为每个人与生俱来都在某种程度上至少拥有九种智能:言语-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自然观察智能和存在智能。智能是个体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是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和创新产品的能力,简而言之,即创新能力。

多元化的教育方式。根据多元智能理论,学生个体的内部智能结构具有差异性和多样性。在多元组合的智能体系中,有的言语-语言智能占优势,有的人际关系智能占优势,有的音乐-旋律智能占优势,等等。这就要求我们根据学生的智能特点,结合专业要求,采用多种教育方式来适应多元化的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当地发展。对于优势智能要用最恰当的方法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而智能结构中的最弱项,则应通过有目的的训练和强化,使综合智能整体提高,各项智能和谐发展。

多样性的教学目标。应当根据学生智能构成和发展的差异,制定出在总教学目标指导下的具体学生的教学目标。利用个体差异的心理表征的不同方式和智能发展的不同程度,在教学上采取“多元切入点”,为所有的学生都提供发展的多元途径,并使教学与学生的现实及将来的生活真正相关联。本质上就是要做到,将学生的个性发展这一具体目标和社会人才要求这一总体目标相结合,培养出既有个性发展又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型人才。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过程应是学生积极主动的实践过程,因此,教师应该树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观念,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从而增强对自己学习和发展的责任感。

多元化的评价方法。人的智能不是单一的,是多种智能组成的综合体,因此不同个体之间必然存在差异,而通过传统的考试方式评价学生的优劣,则忽略了这一个体差异。应当在日常的学校学习、社会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给予其全面、客观、多元化的评价,如定量与定性评价结合、定时和随时评价结合、学校和企业评价结合等。

四、创新与能力本位教学理论(CBE)

“能力本位教育”(Competency-BasedEducation,简称CBE)是与学科本位、知识本位相比较而存在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它源于世界职业教育领域的改革,并逐渐从单一的职教领域进入到整个教育系统。

“能力本位教育”是以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为出发点,以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为主要手段,以能力的培养为主要目的和任务的人才培养模式。在这种新理念的指导下,教育不再是孤立于社会发展之外的封闭系统,而是强调知识的内化和人创新能力的激发与培养,重视科技、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需求的适应性,以及个性培养与发展的社会过程。无论对于社会个体还是群体而言,能力都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观条件,因此,我国的教育一直把培养学生的能力作为十分重要的教学目的。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培养能力、发展智力”到21世纪初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都反映了中国教育工作者对“能力本位”教学理论的探索与实践。

强调创新能力的教学环节安排。能力本位教学的一般过程应由设趣、激趣、诱趣和扩趣等四个阶段构成。设趣是教师通过分析学生本身的个体需要或者可能的外部诱因,为学生的学习设定学习目标和创设新异的学习情境。激趣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诱趣就是诱发学生“生疑-思疑-释疑、再生疑-再思疑-再释疑”的螺旋式上升过程。扩趣是引导学生不断探究,培养创造性思维,引发创新精神,提升创新能力。

人才培养中创新的课程设置模式。“能力本位”是对以学科或以知识为本位的传统普通高等教育的创新性改革。它打破了传统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课程设置模式,将能力标准转换为模块化的课程体系,强化职业技术课程和技能训练课程的安排,突出动手、社会实践能力的训练,在整个教学活动传播知识的同时,大力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及创新能力。

适应资讯社会的创新能力培养。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人类面临着爆炸性的信息。简言之,信息的获取已经不是一件难事,关键在于如何在五花八门的信息中辨别、筛选出需要的,并进行创造性的加工,从而解决目前的问题。这是一种必须的实践创新能力。

五、创新与自主学习理论

自主学习,又称自我调节的学习。一般意义上的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探索活动,实现自主性发展的教育实践活动。自主学习具有创新性,即学习者能独立、自主、开放的学习,勤于思考、多向思维,注意吸纳和借鉴他人经验,融合自身已有知识,超越以往经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3]。

创新人才可视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统一,抑或创新行为和创新成果的统一。无论是创新意识的培养、创新精神的激发,还是创新能力的提升都离不开“自主”二字。单纯的依赖教师或现有服务体系,只能在记忆、掌握知识上起作用,而真正的理解、内化、运用、创新则需要学习者的自主学习。

改变管理方式,实行创新教育。无论是中小学基础教育,还是在高等教育领域,传统的管理方法其重点均在于“管”,而自主学习理论强调学习者在相对宽松的环境中,自己控制学习进程,通过自觉的计划、监察、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等步骤,达到预期的学习目的和学习效果。因此,针对不同的学生采用同样严格的管理框架(如学习时间、学习内容等),势必降低自主学习的效果。相应的,创新教育则要求解放学生的个性,实行开放式的管理,形成宽松和谐的氛围以利于适当的自主学习的开展以及创新人才的脱颖而出。

扩展自主学习领域,在实践中创新。传统教育将学习者的学习局限于课堂或学校中,而自主学习强调其社会性。不仅要利用好学校的各种资源,更应联系社会和其他教育机构,形成更广泛的教育服务体系,为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提供机会,为自主学习提供制度支持和长效的激励机制。在时间上,传统教育体系的学生疲于应付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学校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学生缺乏思考的时间,而自主学习中,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控制学习时间及进程,留给自己充裕的时间去思考问题、发挥其创造力。这与创新教育如出一辙。

参考文献:

[1] 吴鼎福,诸文蔚.教育生态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8:121-233.

现代教育理论范文2

一、拓展现代实验教学理念与思路

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教学工作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不可缺失的核心环节,是学生能力培养的关键途径,是理论教学面向社会实际,促进学生知识内化的必要过程,也是提升教学质量的主要保障,与理论教学相互依存,互相融通。

高校应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坚持实验教学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并以学生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现代教学理念,应高度重视实验教学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和具体要求,将实验教学纳入学校整体教学计划体系。如制定《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等指导性文件,进一步明确现代教学理论下实验教学改革与实验教学中心建设的思路,积极与地方企业商谈校企共建实验教学场所等措施,这些都对实践教学将产生示范作用。

高校通过改革实验教学内容,进一步加强实验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联;通过应用技能合成演练与模拟训练实验项目的设计,进一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通过实施“精讲多练,重在指导”的实验教学方针,进一步强化了学生实验的自觉性;通过“团队合作”实验项目的开发,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团队意识与合作精神;通过网络在线指导与监测,进一步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与行为等,这些现代教学理论指导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措施,进一步拓展了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形态,在很多领域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二、改革实验教学体系与内容

高校通过近几年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立足于“基础性、提高实用性、创新性”实验教学内容改革,都初步形成自身有特色的实验教学模式。

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重庆某财经类院校就形成了“1234”实验教学模式。即:1个中心,建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并进一步推进学校实验教学的发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持续深入的改革;2个实验教学板块,将实验教学分为专业和非专业板块,根据不同板块的学生能力要求,制定不同的实验教学内容和质量目标,体现个性化和差异化培养;3个实验内容层次,根据学生水平以及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将实验内容细化为:基础知识能力训练、应用技能技巧训练、专业特色知识与综合能力提升训练三个层次,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决定实验内容的先后顺序;4个结合,实验教学要体现与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相结合、与学生专业发展相结合、与地方人才需求相结合、与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需要相结合,学生通过实验教学活动的参与,既达到专业学习的进步,也实现了能力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

这些措施都更好地实现了实验教学与现代教育理论的协调发展。因此,高校在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过程中,应十分注重学生能力训练和创新意识培养,通过调整实验课程、更新实验内容、科学设置实验项目、创新实验教学手段、丰富实验教学形态等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运用科学理论创新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和手段,是保障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学科不同,教育指导理论不同,实验教学内容也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基础性实验。重在链接学生已学的知识点,巩固基础知识,主要针对学生对知识点掌握的情况开设相应的实验项目。在这一层面上,采用了多种实验教学形式,目的在于培养实验素养,激发学习兴趣,强化已学知识。教师根据学生不同情况,有的采用教师与学生面对面交流的方式,有的则通过自主实验系统,在教师引导下,选择难度不同的练习内容,通过更有针对性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二)提高实用性实验。重在整合基础性实验,侧重实用性,突出应用能力的培养。在这一层面,多采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教师从提升实用能力的角度从发,将知识点进行整合,设计出一个或几个实验项目,供学生实验。比如在商务交流实验项目中,教师设计商务交流的环境和目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按规定要求完成实验项目。

(三)创新性实验。主要根据专业与课程内容,设计相应实验项目。该层次的实验允许学生以个人或团队方式完成。学生拟定实验方案,在教师指导下以自助式、探究式或合作式的学习方法,完成相应实验项目。在这类实验中,学生有更大的自主学习空间,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针对一些水平更高、有研究精神的学生,教师则可通过邀请参与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或推荐参加社会相关活动承担服务任务,完成相关的实验项目。

在教学手段方面,一是运用现代教育技术,采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利用自主实验平台的在线监测系统,实时监控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在线解决;二是利用教学反馈系统,针对实验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或典型问题,进行集中教学,提高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效率。三是通过每一个实验室的FTP文件服务器,存储学生的作业和实验结果,让学生进行自我更正。四是充分利用实验教学中心网站,为学生提供视频课程、教师课件等教学资源,供学生随时访问学习。为倡导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探索实验考核方法,逐步改变了以结果为评价依据的实验考核方式,在注重考核的人性化的同时,侧重对学生实验过程的考核,加大了过程考核的比重,强调了形成性评价。

四、梳理制度要点强化管理模式

高校实验室作为教学与科研的基层组织,采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各项管理制度应相对健全,实行主任负责制,统一对教学资源调配和管理,在人力资源、实验资源、课程资源等方面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并主要承担全校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以及能力拓展课程的实验教学任务。

在相关仪器设备管理实行总管与分管相结合的制度上,资产管理员应总管仪器设备,各实验室管理员承担分管任务。仪器设备维修应由中心副主任总管,各实验室管理员具体分管。设备维修记录、设备使用记录、工作记录等日志类文档都要求齐全。

各高校都非常重视实验室的发展与建设,每年都应针对实验仪器设备有专项投入经费预算,保证了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的招标购置实验仪器设备,改善实验教学的教学条件与环境。同时,高校应积极建立了中心网站,通过数据库将相关课程信息、教师讲义、优质课程视频资料等在中心网站,供学生自主学习。同时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已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信息化平台,各实验室设备基本实现网络化。通过FTP服务器等提供实验指导书、学习参考资料等各种素材,实现了学生实验作业、实验报告在线提交。学生就可通过网络实验教学系统在校园内任何有网络接口的地点实现自主学习,系统会自动记录学生学习情况,以供教师监测。实验室设备监控系统、网络教室系统、实验网络教学评价系统的开发运用,必将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信息平台的建设。

高校实验室为全校学生和教师开放,提供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应规范制定一系列规章制度,实行专人负责。教学计划内实验教学任务由教学部门统一安排,实验室负责具体实施,任务分解到人,责任落实到岗,从而保证了实践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教师科学研究需进入实验室使用仪器设备,则采用预约登记制,由实验室负责准备实验环境。高校应成立了实验教学指导委员会,负责对实验教学进行统筹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建立质量督查组织与相应制度,具体承担质量控制责任;同时高校还采取不定期聘请专家进行评估的方式,以指导实验教学管理,保障实验教学质量。

五、现代教育理论下实验教学探索取得良好效果

在现代教育理论下,高校通过健全各项规章制度,严格政策措施的执行,强化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方法等给予了较高评价,实验教学效果得到保障。

(一)尊重个性发展,达到了差异化实验教学

通过实验教学内容的模块化设计,采用分类分层教育,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增强了实验教学的针对性,激发了学生参与实验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能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最终受益。

(二)倡导自主学习,培养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实验教学围绕学生自主学习习惯形成和能力培养,采用多种实验教学方法和手段,以目标为导向,重视形成性评价,强化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三)以实验促教改,促进了实验与教育理论的良性互动

实验教学的改革,必然导致理论课程教学的改革,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提高了实验教学中心的育人功能,

作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为主要任务的高等院校,应领悟现代教育理论,以人才培养如何更好适应地区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需要是作为专业建设、教学改革等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只有通过不断探索,充分运用现代教育理论,逐年加大实验教学设备建设,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才能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谢克仁.现代教育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2

[2]何克抗.现代教育技术与创新人才培养[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3(02)

现代教育理论范文3

[关键词] 人性善 人性恶 人性假设 现代教育管理

美国行为科学家道格拉斯・麦克雷戈(Douglas McGregor)提出了管理人人性假设理论,包括X-Y理论,归纳起来有四种,即“经济人”假设、“社会人”假设、“自我实现人”假设、“复杂人”假设。

管理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人性假设是管理理论的必要前提,不同的人性假设在实践中体现为各种不同的管理观念和管理行为。而教育管理则更是人的管理,更应该在管理观念与管理行为中重视人,重视人的发展,更应该运用人性假设的理论来进行高效的管理。现代教育管理离不开现代的管理理论、方法和原则。借鉴“人性假设”理论对学校的科学管理,构建和谐校园,都有重要作用。

我国学者张复荃在《现代教育管理学》一书中提出:教育管理的最终目标在于有效地育人,因此,育人也就成为教育管理不同于其他部门管理的显著特点之一。管理的主体与客体,尤其是客体决定了教育管理的独特性。在这种独特性中,人的地位得以凸显。现代教育管理的现代性体现为强调“有效的管理”和“整体优化管理”,因此,工作的重点放在了激励教职工的自觉性和首创精神,采用心理引导的方式,让教职工自己追求完善,由外部激励深化为内部自我激励。对学生这一管理的中心,提倡他们个性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展,鼓励学生表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学术上标新立异,他们认为教育的真正价值在于使学生通过思考已有的各种知识,发展理解力、判断力和独创精神,重视心智的发展在于知识的获取,发展学生的理性精神,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反对学生把知识看作是无需证明就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教条。对于这些目标的实现,人性假设理论为现代教育管理提供了科学、有效的理论依据和行为依据。

人性假设理论中的X理论是建立在性恶论基础上的,荀子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认为人之性恶是可以通过人为的办法将之变成“善”的,因此必须进行教育,用礼义对一般百姓进行正确的引导和教化,使之向善、从善、为善,进行赏罚分明的治理。这就要求管理者要制定礼义,提供必要的规章制度来管理百姓,治理国家。X理论就认为任何管理都不可忽视利益机制和动力机制。用严格的规章制度来规范人的行为,以赏罚分明来实现严格的管理和控制。但这样的管理忽略了人的社会需求层面因素,本质上背离人性,因此虽然建立了有序的管理,但因其对人的主动性的忽视而不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尤其是会引起在工作中有积极乐观心态和取得一定成绩、享受工作乐趣的人的强烈反感,使管理低效甚至无效,难以实现整体优化。

Y理论与性善论一脉相承,认为“仁政”就是要“以德服人”,强调把人作为管理的核心,运用道德的教化,从人的内在因素中去提高人们的自律性,使各方面和谐统一,达到管理的目的。Y理论认为作为人不仅追求经济方面的满足,而且需要友谊、安定和归属感。因此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社会、心理方面来激励人们的“士气”比单纯的严格管理和经济刺激更为重要。强调任何管理都必须以人为中心,重视人的多层而需要、良好的团队精神,充分发挥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管理应当在尊重人格的原则下,鼓励士气,激发热情工作的意愿和潜能。X理论与Y理论是互为联系补充的,一个强调他律,一个强调自律,有机地结合,才可以实现“高效的管理”和“整体优化管理”。

“经济人”假设下的人的本质不能自律,采用传统的任务管理对师生指挥、管理、控制和激励。管理的重点就是建立严密的组织,制定严格的管理规程、规章制度,制定适当的奖惩机制。对那些具突出表现的教职员工和学生给予他们充分肯定和奖励,促使他们再接再厉,对一些不负责任的教职员工和违规的学生采取惩罚手段。并注意在保障他们合理、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施惩罚,才会使被罚者甘愿接受被罚,改正错误。

“社会人”假设下的人看重和周围人的友好相处,满足社会和归属的需要。管理者要重视师生之间、同事之间、学生之间、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和谐关系。重视教职工和学生中的非正式群体。在不同程度上让教职员工和学生参与学校改革的研究和讨论。让全员“参与管理”,使他们与管理人员处于平等的地位,有效地发挥其自身能力,并更好地建立和谐关系,增进集体的凝聚力。

“自我实现”假设下的人的特点是有主见、渴望展示自身优点,实现自我的价值,这就要求管理者明确“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为师生创造适宜的工作环境和条件,减少他们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所遇到的障碍。从而使他们显示自己的才能,达到自己所希望成就。一切管理工作都围绕着如何调动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新来展开。“自我实现人”假设理论正好体现了人本管理思想。“从过去‘我听你说、我要你做、叫你成才’转变为‘相互沟通、自觉去做、努力成才’”。 [1] 还要建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规章制度,教师特别注重以德育人,以身立教,耿介拔俗,为人师表,从而构建和谐校园文化。

“复杂人”假设表明,管理是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能采取灵活、变化的、多元的方式,在建立完善学校科学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地探索新的更合理的管理方法。在“复杂人”假设的基础上要充分地给人以胜任感作为一种精神上的激励因素,会比一切物质因素更切实可靠。在教师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因人制宜,把说理教育和形象化教育、有意识教育和无意识教育、灌输教育和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主动内化所接受的教育信息。

现代教育管理应针对教育管理的独特性,结合我国儒家传统中的人性管理思想,深入研究人性假设理论,更好地运用科学、先进的理念,实施高效管理。

现代教育理论范文4

关键词:后现代教育理论;辅导员;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45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51-0019-02

引言:

“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的社会地位,并且符合社会要求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1]它主要包含个体的社会地位、社会对个体的要求、个体的行为模式三个基本要素。每个人都在社会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角色定位决定了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能,规定了个人的行为和社会责任。近年来,高校辅导员在制度建设、队伍建设和管理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因角色模糊、角色冲突、职责不明和定位不准等问题造成的人员更换频繁、人才流失严重的现象。传统的现代教育理论不能完全解决这些问题,而后现代教育理论在反思现代教育理论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为完善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提供了一条新的理论路径。因此,从后现代教育理论探讨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问题,建立起一套角色清晰、职责明确和定位精准的高校辅导员制度,对于稳定高校辅导员队伍、加强辅导员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后现代教育理论的基本观点

后现代教育理论彻底批判现代教育理论,否定以个体主体性、理性原则、中心主义和一元化为原则的现代教育理念,强调了人的主体性发挥,提倡教育价值的回归,主张去中心化,倡导教育方式的多元化。

1.后现代教育理论对主体的重构。主体性是指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之内,“主体性的作用既体现在人的主观意识中,也体现在人的实践活动中”[2],其本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理论中人的主体性是建立在二元对立基础上,使得人将自己主体化,自然客体化;将自身主体化,他人客体化,产生了人格的异化。因此,后现代教育理论从三个方面对主体进行了重构:

第一,主体的流动性。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性是一种有预设前提的推理结果,而不是一成不变的实体,任何实体性的存在都是人的概念赋予。“没有已经造成的事物,只有正在创造的事物。没有自我的保持状态,只有正在变化的状态。”[3]人被认为是语言游戏的一部分,在“延异”中产生新的意义。

第二,主体的交互性。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主体是交互存在的,处于交往关系的人均是主体,没有客体,将人定义为“关系中的自我”,“从根本上消解了现代主义对人的独立性的存在意义,从而也就从根本上瓦解了人类中心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合法性”[4]。主体的交互性就是不再将他人作为认识、改造的对象,而是作为平等主体甚至是主体的有机构成。

第三,主体的生态性。在后现代教育理论看来,现代教育理论构建了一套普遍性话语来压制和规范主体,人生、人性的本真状态在精致的规训技巧下扭曲,主体的中心地位被消解。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必须要祛除人的简单规定性,消除主体的“单面化”,使人恢复到主体的本来面目,构建主体的生态性。

2.后现代教育理论提倡教育无目的论。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现代教育对理性和科学的推崇达到了极致,将培养具有“工具理性”的人作为教育的目标。“教育中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内容,主要是指个体符合特殊社会目的与集体的工具性的职能素质,并不是从个体的内在需要和生活或本体出发的,即不是以人为目的的。”[5]教育目的使得教育工作成了一个圆形的封闭系统,人被禁锢其中,教育目的成为“控制它、装饰它、训练它、折磨他、强迫它执行任务、表演仪式、发出符号的权力关系”。[6]教育过程失去了活力,独立性丧失,变成了简单的复制与适应,使得理性替代了人性,导致了理性的异化,扭曲了教育的价值。后现代教育理论在批判现代教育目的论的基础上提出教育无目的论,其实质就是将封闭的教育目的变为动态性、生成性和开放性的教育目的,将“人”的主体性意识从工具理性中解放出来,回归人的自由个性,同时重新诠释了人类与社会以及自然关系的价值,重设一套“自我构建”的秩序规则,使得人能够自主地把握自身特点而有针对性地发挥自身的能力,创造出自我本质,摆脱以“理性”之名对人的束缚,还原真实的自我。

3.后现代教育理论主张去中心化。去中心化是指消解中心事物对人们思想和行为的统治,打破现代的等级体系,把注意力从中心转移到边缘事物上去。后现代教育理论拓展了去中心化的深度和广度,对人性和人的本质也进行了消解,实现了对中心的彻底瓦解。“不存在什么人性或人的本质。肉体也好,灵魂也好,性也好,理性也好,都不是什么亘古不变的东西,它们是被创造、被生产的,是社会的建构,其本身也是变化的”[7]。

4.后现代教育理论倡导教育方式的多元化。后现代教育理论反对传统的二元分立观点,抵制教育方式中唯科学主义的话语霸权,反对将归纳主义方法论作为唯一的标准方法,反对现代教育方式所构造的普遍标准和严格的法则。“研究者对于那些紧要的社会问题,应当尽可能避免根据规定性的理论和研究,给出解决问题的处方。”[8]后现代教育理论倡导教育方式的多元化,陈述话语的多种声音、关注问题的多样化,主张引入多元互动的视角来审视和解释,因为任何教育方式都存在局限性,所以,既不能把任何方式作为普遍有效和永远使用的,也不排斥任何方式,人们需要用一切方式来认识世界,包括非理性方式。

二、后现代教育理论对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启示

后现代教育理论在彻底批判现代教育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一套新的理论,对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带来了启示作用。

1.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辅导员的核心工作就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人、塑造人的社会活动,后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根本原则就是要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其内在的动力。高校辅导员在哉构ぷ魇笔紫纫将学生看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重视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大学生的内在心理需求是他们接受外部教育影响的前提条件。高校辅导员在平时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注意了解他们的心理需求,有针对性地帮助他们解决好问题。其次,高校辅导员还要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运用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当前,大学生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上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不同学生对不同教育方式的接受程度也不尽相同,因此,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除了通常的教育模式,还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有针对性地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最后,培养大学生自我认识、自我监督和自我评价的能力,形成高度的自觉性。

2.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建立在平等的师生关系基础之上。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我国已进入了信息社会,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方式日益简单,途径日趋多元化,获得信息的内容更加复杂,当代大学生的知识更加丰富,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大学生的独立意识和批判精神不断增强。加之,我国计划生育国策的进一步落实,家庭结构产生了明显的变化,独生子女家庭越来越多,大学生中独生子女的比重越来越大,他们的自尊心较强,平等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高校辅导员工作的开展。辅导员应在工作中逐渐建立起一种平等的体现关爱、服务精神的教育方式,在引导和服务的过程中实现教育管理理念的更新,实现高校的育人目标。因此,高校辅导员应主要定位为引导者、参谋者、服务者、助推者的角色:在思想上引导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就业帮学生出谋划策,在学习和生活中服务学生,在心理健康上助推学生。

3.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应关注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呈现出多样性的特征,作为高校辅导员必须加以关注。首先,高校辅导员要正确认识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要将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特点放到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情况和大学生思想的发展规律中去认识,既要认识到这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结果,也是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成长成熟的必然阶段。其次,高校辅导员要正确对待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正确对待多样性就是要避免出现对大学生思想多样性的片面认识,既不能盲目压制大学生表达不同意见,不允许大学生思想存在差异性,又不能放任自流、听之任之,导致大学生思想出现混乱而无法控制。正确对待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就是要合理引导大学生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使大学生的思想能够以理性积极的态度发展成熟。最后,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分析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分析大学生思想的多样性要求我们针对他们的不同特点,批判地吸收各学科的知识、运用多学科的方法,解决大学生的思想困惑,更好地引导大学生思想的发展。

三、结语

后现代教育理论使我们看到了当前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存在的问题,为我国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不断完善提供了启示。但是,后现代教育理论中也蕴含了很多激进、消极的观点。因此,我们必须坚持的基本观点和原则,批判地继承后现代教育理论。

参考文献:

[1]安德烈耶娃.西方现代社会心理学[M].李翼鹏,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179.

[2]俞吾金.马克思主体性概念的两个维度[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34-40.

[3]柏格森.形而上学导言[M].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29.

现代教育理论范文5

要想在大学钢琴教学改革中有效应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广大钢琴教育院校应首先创新教学方法。第一,大学钢琴教学从业者需要不断转变观念,解放思想,充分认识到先进教学理念在教育教学中的重要性,并通^制订相应的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过程中先进教学理念的有效执行。在制订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时,要基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钢琴教学的客观规律,因材施教地进行层次化教学,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实现进步和发展。

第二,大学钢琴教学从业者要持续提升自身的知识和技能储备水平,不断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钢琴教师综合素质水平的高低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教育教学水平,因而,广大高校要充分注重钢琴教师的培训和继续学习,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各种培训和进修机会,使教师在提升自身钢琴专业技能的同时,掌握先进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而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和革新。

第三,要对大学钢琴教学模式进行有效改革。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学生自身也有了不少改变,这就需要广大高校不断进行钢琴教学模式的革新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时展的要求,并根据自身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特点针对性地运用教学策略,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教学,以满足不同个性、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要求。

二、大学钢琴教学学法指导改革中现代教育理论的应用

在大学钢琴教学实践过程中,钢琴教师需充分重视钢琴教学的实践和理论结合,对钢琴教学过程中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把控,特别是钢琴弹奏技能、技巧方面的讲授。第一,钢琴教师须根据钢琴教学的实际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方案须注重突出教学重要内容和教学目标,使学生对学习重点和学习任务形成有效的认识,进而在明确学习方向的基础上,提升自身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第二,在实践中,钢琴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通过挑选一些适合学生学习且较感兴趣的曲目,让学生带着兴趣进行学习内容体验,这样不但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而且还能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第三,大学钢琴教师还应尝试应用个性化教学方式,以丰富学生的钢琴知识,提高学生的思考水平。同时,在教育教学中,教师还要强化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动态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而通过采取针对性措施处理问题,提升钢琴教学的效能。

三、大学钢琴教学组织模式改革中现代教育理论的应用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的招生数量和办学规模越来越大,这对传统的大学钢琴教学组织模式带来很大的压力,因而,高等教育院校需革新和创新自身教学组织模式,用多元化的教学组织模式代替传统的单一教学组织模式。第一,教师应积极利用先进教学理念,进行授课方式革新,通过小组、小集体和与其他课程的结合进行授课方式探索,让学生充分感受钢琴学习的乐趣,进而实现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目的。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学习和掌握现代教育理论知识,在注重现代教育理论应用的同时确保钢琴教学任务的有效完成。第二,高校要强化对钢琴教师授课能力和演奏水平的评估考查,通过相应考评机制的构建,促使广大钢琴教师积极进行自主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能力和专业素养,为学生提供更好、更优质的教育教学服务,为学生学习效能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综上所述,大学钢琴教学改革中现代教育理论的有效运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其能在很大程度上促进钢琴教学效能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因而,我们必须强化对这一课题的研究和探索,以推动高校钢琴教学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现代教育理论范文6

论文摘要:法科学生在法治国语境下竟然不能适应社会、甚至大量学生不能就业,不能不令人汗颜。传统的法学教育模式在知识化、国际化、网络化以及权利话语时代显得落伍和被动,而只有后现代教育理论才能承载起创新、发展与和谐的历史使命,因此,它与法科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要求具有一定的辐合性。为了克服不断发展的社会与普适性的标准化教学冲突、理论与实践脱节以及人文精神缺乏等弊病,我们可以通过多元的“视角主义”、强化实践性教学、培养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等途径推动推动法学教育的创新。

创新很重要、也很时髦,但创新不是出奇招,更不是标新立异。创新是客观规律的努力靠近,是实际真问题的不断解决,是理论与实践的真诚对话,作为应用性极强的法学教育尤其如此,但肩负法治国历史使命的法学教育却相当被动,甚至凸现法科学生“一毕业,就失业”的怪状,不能不发人深思。

一、后现代教育理论

大学之所以存在,主要原因并不在于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也不在于仅仅向教师提供研究的机会,大学存在的理由是,它使青年和青年人融为一体,对学术进行充满想象力的探索,从而在知识和追求生命的热情之间架起桥梁。但传统教学为工具理性、技术理性所驱使,教学系统被看成是一个因果决定、稳定、机械的系统,教师是掌握、控制这个中心运行的当然主体。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这种传统教育学派由于受科学、理性思维的影响,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明确,教学方法和过程设计应该严密;其教学过程理论,特别重视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强调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有序化。这种教育理念的优点是教学课堂容易组织、教学质量容易得到保障,但也容易造成理论与实践脱节、教学专制和压迫、学生个性的压抑、课程枯燥乏味、教师灌输和学生厌学等现象。因此,传统教学范式正受到信息时代后现代思想范式的挑战,今日主导教育领域的线性的、序列性的、易于量化的秩序系统、侧重于清晰的起点和明确的终点将让位于更为复杂、多元的、不可预测的系统或网络。

后现代主义教学观对工业时代所对应的教学观提出了批判性质疑:教学系统是开放、生成、去中心化及不确定的。后现代主义关注的是,自然本身是由灵活的秩序所组成,秩序和混沌不是完全的无法改变的对应,而彼此相互联系的教学行为过程是非决定论的、不可预测的。一个系统初始条件微小的变化或紊乱可能产生巨大的非预期效果,对变化的完全控制是不可能的,这迫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思考教学活动中对人行为控制相关的传统理念,现代教学实践和理论进一步表明,将学生是如何学习的作为一种教学干预的结果加以预测是不可能的。教学模式研究从方法到理论受到了挑战。后现代主义学者认为教育是无目的、混沌的,主张随机、即兴、随心所欲,凸显不确定性和随意性,甚至提倡主动打破秩序和平衡,主动施加干扰,试图依靠教学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和自组织机能达到最佳教学效果。相对而言,尽管杜威不重视教材的作用,但他毕竟也强调教材的系统性—只不过是对生产、生活经验的系统化,强调教材应当与学生的接受能力相适应,而后现代主义者反对教材组织的系统性和条理性,如多尔就主张课程内容在组织上的“随意性”,主张“课程的组成部分和序列的任意组合”,阁杜威的教育思想中虽有“中心”的观念,但反对教师权威,后现代主义者则干脆主张“无中心”。因此,这种后现代主义的教学有几个重大变革:(1)随机性和不确定性。教师具体讲什么(教学内容)以及怎么讲(教学方法)都是不确定的,强调随机应变、随心所欲、即兴发挥,根据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及学生的接受情况随时调整;也不再事先制定非常具体的教学目的,甚至不用预先备课,充其量只采取一种模糊化策略—即粗略大概地备课。(2)平等、互动与多元性。理论研究主张所有理论一律平等,提倡理论和研究方法的多元化;教学实践提倡在学科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学校管理等一切方面实现多元化。教学提倡打破原来以老师或学生为中心的局面,转为无中心、无权威,师生之间以及学生之间都是平等的关系,没有灌输,没有压制,师生以平等交流研讨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不必拘泥于课堂秩序,可以随意做出反映、提问,鼓励对老师的干扰和互动。教学内容及教学组织也不围绕明确的中心进行。(3)自由、民主与开放性。从理论研究到教育实践诸方面都要体现自由、开放性,整个教育系统将走向极度开放,没有围墙、无形的学校将越来越多,充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网络教育、远程教育、终身教育等。不难发现后现代主义思潮虽然对传统教育的稳定甚至教育的平衡发展具有一定的破坏性,但无疑对推动教育创新具有重大的建设性意义:它打破了一向僵化守旧、一成不变的教学模式,师生的能动性都将得到极大的释放;活跃的课堂秩序、生动活泼有滋有味的教学模式、师生间最充分的互动会导致双方能动性最大限度的发挥,这从理论上讲有助于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还有,后现代主义教育观渴望实现最充分的个性解放以及对所有师生人格的尊重(而不再是只偏重一方)。师生之间形成没有压制、其乐融融的平等友好的关系,消除了等级和权威的观念,确立了多元、平等、容忍差异的观念,既有利于教育功能的实现,也有助于推动新思想的发展乃至全社会的民主进程、减少因意识形态分歧而导致的争端。

二、当前法学教育面临的问题

大学是应当充满想象力的,大学既是实施教育的机构,也是进行研究的机构。教学本身就是一种自由的学术活动,新思想的孕育和成长有赖于自由的学术空气。而传统的教学观认为教学系统是线性的,教学与学生发展之间呈清晰的因果线性关系,教师之教必然引起学生之学,知识、能力的简单累积会自然地导致学生的整体发展。在这种教学之下,课堂教学过程往往被预设为固定的步骤、顺序和目标,模式一经给定,就再无变化。在教学中,教师常常根据预定的教学方案、教学模式把书本上的知识强硬地塞给每一位学生,学校及其教师总是一厢情愿地希望多教、多讲,甚至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为学生补课,希望学生可以多学,造成教学模式的僵化、固化,从而引发出不少问题。

(一)社会实践的丰富多变与追求普适性的真理性教学发生冲突

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无论在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进行描述,还是对教学组织形式做出分析,都试图超越特定教学内容的限制,也不管具体教学时空及教学参与者的特殊要求。这种普遍性追求只会带来平庸化,导致教学科研止步不前。有人早就指出:“认为以探寻普遍规律为宗旨的社会科学能够产生出普遍的知识,这是一场打赌”,“无论人们怎样真诚地追求普遍性,迄今为止,在社会科学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对于普遍性的期待从来没有实现过。而以往被认为最具普遍性的科学,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化,也逐渐展现出其有限的一面。任何活动都是一个具有自组织性和多种可能性的复杂系统,既不受决定论的制约,也不能从简单的微观世界推导出来。所谓科学规律给出的仅仅是世界各种可能性而非普遍确定性。教学实践是丰富多彩、富于变化的,普遍规律却过于抽象和单一,用后者去框定前者,就仿佛用利刃割去实践身上的血与肉,独留其骨骼一般,看似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实际上此时的教学实践已面目全非,取而代之的是按照研究者的理性所设计的、井井有条的人造存在。吹嘘最多、所谓“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往往最经不起实践与历史的检验。

(二)确定性、模式化的教学与与人文精神背离

由于受封闭理性思维方式的影响,现代教学研究把消除教学实践活动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建立一个在任何时候都能给所有教师提供确定的答案和行动指南的知识体系作为自己的目标。针对这种情况,其实以杜威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学派也曾经认识到:反对明确的教育目的,教育即生长,生长本身就是目的,此外别无目的;其教学过程理论,以学生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教师则从中心的地位淡出,只起到旁观者和辅助者的作用,所学内容应与社会实践经验紧密结合,从感知人手,在做中学,学成要能应付生活和生产实践。后现代主义者主张教学是具有明显的人文特征的一种活动,不确定性遍布其中,由于教学本身的复杂性,教学活动既无法预先给定,也不受线性的因果关系支配,而是以一种复杂的、开放的方式逐步生成,从而具有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教学的人文性格使教学活动表现出多变、多义和开放等特征,教学研究者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其进行理解和解释。而将教学视为一成不变的客观实在,并试图通过有条不紊的分析和计算,以获得永恒不变的教学规律的现代教学研究往往费力不讨好。教学研究“是一个交往各方不断辩证对话而共同建构研究结果的过程;不是为了控制或预测客观现实,也不是为了改造现实,而是为了理解和建构—在人我之间、个体和世界之间、过去和现在之间建构起理解的桥梁”。

“教”与“学”都是为了解决不断涌现的社会新问题,但问题一般不在书本上,书本上的问题甚至也可能是假问题,只有在实践中、在问题中思考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创新,也才是真正的教学,那么实践教学就显得非常重要。我国一方面是法治问题成堆,另一方面是学生连立法、行政与司法具体运作知之甚少,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粗浅的统一口径介绍,自然发现不了问题,即使发现了问题,也可能被纯粹的确定性理论与意识形态所遮蔽。要知道,在教学研究中,自由、民主与人文精神是多么重要!教学是服务于人全面发展、社会发展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而只有在开放、自由与平等的教学以及理论与实践频繁对话的教学中才可能产生创新。反复强调客观规律往往一开始就离开真实很远,真正的创新教育是一般不给答案或者仅仅提出多种可能的方案。不是以讲授为主,更不是定论或死记硬背的考试。自由、民主的教学无形准备更多、难度更大、甚至考试也不一定是统一进行。这对传统的学校管理以及考核、评估是一个重大的颠覆。教育行政部门、高校与教师如果没有从教育观念上转变过来,兴国、强国的法学教育虽被举得很高,弄不好会南辕北辙。

(三)法学教育忽视了安邦定国与公平正义等社会责任感的锻造

法学教育的目的关系着教师教育的心态及学生学习的效果,也关系到依法治国成败的问题。法律人才的培养,不在于做律师的大小,也不在于官职的高低,而在于他所做的事业对于社会公众的福利有多少的努力和贡献。因为法律是社会组织的纤维,是公平、正义的化身,所以法学事业是公益事业、是社会事业、稳定与发展的事业。法律人必须把法律藏在心中,内化为崇敬法律的信念,外化为献身于维护法律尊严的行为。因此,精通法律,如果不能为社会服务、为公众谋利益,而专为自己寻好处求享用,这不能叫人才,起码不是法律人才。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不少腐败以及违法犯罪分子却是接受法律教育较多甚至本身就是法科毕业生—知法犯法!近些年在重大社会影响的恶性案件中,不少是精通法律的“精英”,这些人乘法律的不完善而扰乱社会,寻求自利,不是在追求社会正义,而是寻机破坏秩序。开口、闭口大谈要重视廉政建设、在电视与报纸叫得最响,甚至写下不少反腐败文章的呼吁者却成为了腐败的急先锋……①“法律为社会履行职责,必然要求对培训法律工作者的方式方法进行控制,如果法律制度的主要目的在于确保和维护社会机体的健康,从而使人民过上有价值的和幸福向上的生活,那么就必须把法律工作者视为‘社会医生’。而他们的工作则应当有益于法律终极目标的实现”。因此,法律公益性、公正性与社会性决定了法学教育特殊的历史使命是寻求社会有机体的良性运行,法学教育的目的与法律的目的有着深刻的联系。因此,如何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公正意识的熏陶以及人文精神的关怀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和重视。

三、如何培养法科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多元“视角主义”的培养

“解释世界的方法是不受任何限制的”。后现代主义者对任何教学现象或问题的解释都不是一元的、单向度的,而是多纬度、多视角的。这样,教学研究就不再是对一致话语的追求,转而开始寻求多元的、创造性的解释。这种多元化倾向不仅表现在对意义的追求上,而且也表现在研究结果的陈述方式上。后现代主义教育强调差异性,因材施教不再只是一种教学方式,而是被提高到本体论的高度。“你可以把生命保守在形式的滚动中,但你不能将同一生命永远封闭在同一模式中”。学生的能力和个性都存在着差异,学生差异具有发展的动态性,后天的努力可以改善和弥补先天的不足。差异教育就是要注重个性发展,不仅承认差异,而且要把学生的差异作为一种资源来开发,正是差异为更高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因为它为人类的精神历险提供了驱动力。而传统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刀切,齐步走,统一规格,统一要求;评价学生的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在评价内容方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或相对忽视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在评价功能上,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而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所有这些都表明了差异性评价和综合性评价的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掘每一个学生的潜力,提高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力素质。后现代主义为我们的教育变革提供了新的思维方式,使我们看到传统教育的缺陷,更好地理解素质教育、创新教育的内涵。

(二)以实践性教学推动法学教育的创新

现代教学研究范式所推崇的理论建构,在法学教育中尤其突出,大量的假问题、假理论一到实践就现原形。后现代教学由解释替论建构,一方面去除了理论高于实践的权威地位,为解决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提供了新的途径,也为教学中实际问题的有效解决提供了有利条件;另一方面,它结束了研究者试图置身教学过程之外,且把自己对教学的理解当作教学的真实面貌强加于教学因素的状况,促使研究者真正深人到教学过程中,在参与中进行研究。让教育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实践的真问题的解决来推动理论的创新、教育的创新,因此,任何打着创新旗号或以创新包装的教育改革只能使人反感。实践并非事必躬亲甚至直接干粗活,美国多数法学院采用了网络化的法律数据库,使得法律图书馆的使用分为两个区:一是传统的“书架区”,二是“计算机区”。越来越多的青年学生集中在计算机区,导致书架区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正在减弱。在发达国家,网络科技进人法学教室已经越来越普遍了。也许通过网络与社会直接连通,教师、学生直接面对社会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既能直接服务于社会,又能防止理论走偏,还能减少“为实习而实习”的所谓实践—现在不少学校由于考虑节省经费、学生为了躲避没有实际意义的“假实习”,实习课程连形式也很难保证了。法学本科生、研究生不知道如何和审理案件,既做不了律师、也当不了法官并非新闻—如果法学教育与司法考试不能够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或者说法学不能解决真实的实际问题,谈创新则无异于缘木求鱼。教育目的之一是培养学生欣赏的风格。学生在教育当中所接受的知识,能够让他们发现这些知识有助于他们理解一生中遇到的、构成他们生活的种种事件,能够让他们体验发现的快乐。我们的法学教育要传授与知识掌握者的生活有特别关联的知识,所传授的是对思想的力量、思想的美与思想条理的深刻认识,从而领会这些思想对理解生活的作用。因此,教育在这个意义上来说,必须有用,教育若无用,它又何成其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