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1
[关键词]文本;质疑;有效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18-0004-01
叶圣陶先生说:“善于读书的人,一边读下去,一边自会提出一些问题来。”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在质疑方面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其实,语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培养成“善于读书的人”。笔者认为只有真正尊重学生个体对文本的阅读和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有疑而问。
一、营造氛围,宽松愉悦,激发学生质疑的内驱力
学生是活生生的情感个体,有其独立的人格,但被长期形成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所束缚。于是多数学生便成了课堂上的忠实听众,回答问题都很胆小拘谨,更不用说畅所欲言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了。因此,教师要放下自己的架子,尊重学生的思考,让学生敢于同教师对话,乐于同教师对话。当学生的情感需要得到满足,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感到自身的价值,人格得到尊重时,才会把自己解放出来,激发质疑的内驱力。
二、传授方法,有的放矢,提高学生质疑的有效性
1.抓标题。标题犹如文章的眼睛,它可以洞悉文章的灵魂。如《伟大的悲剧》,可以围绕标题进行质疑:文章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悲剧,“悲”在哪里?为什么说悲剧是伟大的?这两个问题其实就是深入学习文本的关键。
2.抓矛盾。文本解读的实质是揭“密”、解“密”,其重心就是解读文本的意蕴。教学中要让文本解读有效并深入,重要法门是抓住其中的矛盾处。《孔乙己》一文中有这样一个句子:“我到现在终于没有见――大约孔乙己的确死了。”提问:句中的“大约”与“的确”矛盾吗,为什么?学生通过研读,可以知道:“的确”是对“孔乙己死了”的肯定,而“大约”又是对“孔乙己的确死了”的揣测。说孔乙己的确死了,是因为在当时封建社会的背景下,他的身份和地位肯定会被社会淘汰与淹没,他不劳动,无法养活自己,而且还被打断了腿,肯定会死;而说他大约死了,是因为事隔多年,无从考证,也没人真正知道他的真实情况。所以,它们并不矛盾,还反映了孔乙己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冷酷无情。
3.抓结尾。俗话说“编筐编篓,重在收口”,写文章也是如此。引导学生抓住结尾处的关键语句进行质疑,就可能会产生“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泰格特《窗》的结尾是:“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小说至此戛然而止,这位病人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以后会怎么样呢?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不难得出结论:①结尾出人意料,奇峰突起,给读者新奇的阅读体验,耐人寻味;②使描述者(靠窗的病人)“无中生有”的想象力和描述本领得到强化,加深了读者的印象;③使善恶美丑的对比鲜明突出,赫然展示了作者激浊扬清、惩恶扬善的思想倾向。
4.善联想、比较。联想拓展思维,比较方见真知。《藤野先生》中有这样一句话:“从东京出发,不久便到一处驿站,写道:日暮里。不知怎地,我到现在还记得这名目。其次却只记得水户了,这是明的遗民朱舜水先生客死的地方。”“如果记得‘水户’,那是因为明的遗民朱舜水的忠君爱国思想和高尚贞洁的人格曾一度感化了鲁迅,那么离开日本很久了,作者为什么对‘日暮里’还记忆犹新呢?你知道唐人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寄托了一种什么样的心情吗?”通过引导质疑,学生一下子就感受到了鲁迅当时身处异地的思乡之苦,从而更深刻地体会到了他的浓浓爱国之情。
三、关注生成,精益求精,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2
关键词:《香菱学诗》;引领;感受;《红楼梦》;思想性
案例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对高中文学作品阅读的要求是:“读小说,能体验人物形象的特点和社会意义”;“能在鉴赏的过程中,感受优秀的人类文化结晶,吸收人类文化的养分,陶冶自己的情操,提高文化修养和思想认识水平。”
《红楼梦》是我国最伟大的古典小说,是我国古典小说艺术的最高峰。上海“二期课改” 语文教材在高中第一学期古典小说单元中,选编了《红楼梦》第48回和49回的几个片断,汇编成课文《香菱学诗》,以此作为高中生认识和阅读《红楼梦》的一个起点。我在上海市华东模范中学接受培训期间有幸为高一学生教授了这一课。
但是,由于时代的阻隔和相关背景知识的缺乏,再加上《红楼梦》本身博大精深、纷繁复杂、深奥难懂,又是描写人情的小说,缺乏《三国演义》、《水浒传》那样激烈宏大的战争场面和精彩紧张的打斗情节,因此,作为人情小说的《红楼梦》很难吸引学生,高一学生常被《红楼梦》所吓倒,对它肃然起敬,望而生畏,不能真正走入《红楼梦》。但是,不能真正走入《红楼梦》,就永远不能认识它的伟大之处,学生对中国古典小说的认识就有了缺憾。
增值构思:
基于上述认识,我认为《香菱学诗》的核心教学价值就在于:从学习《红楼梦》高超的艺术表现手法出发,分析人物形象,从而感受《红楼梦》伟大的思想性。为此,我设计了本课教学思路:把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学的出发点,把精彩的人物描写作为教学的生长点,把领主人公哀伤的命运及其蕴含的深刻的主题作为教学的增值点,通过精巧的、环环的课堂提问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台阶、高起点,让学生感受《红楼梦》高超的艺术水平,领悟其伟大的思想性,直至把“经典的作品教‘经典’”。
案例描述:
一、激趣为首,迂回设问,走入教材,感受细腻的笔法
上课后我并没有直奔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而是采用了一个迂回战术,故弄玄虚地讲了一个与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似乎不相干,但却最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观点:
备课时重读《香菱学诗》之后,我明白了为什么贾宝玉在爱情的选择上最终选择了林黛玉,却放弃了薛宝钗。我想同学们如果能仔细地读读课文也会明白这两个问题。
学生果然被我这一新奇的观点吸引了,兴味盎然地投入到了课文的阅读当中,并且不时地互相讨论,交流,不断地有同学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与意见不同的同学进行辩论。在交流、辩论中,我适时的作以点评、分析,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主要情节――香菱学诗,从宝、黛两人对待香菱学诗的不同态度上去感受人物、认识人物。
二、顺势切入,把握重点,鉴赏人物,感受《红楼梦》崇高的艺术性
教学设计的第一步完成之后,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兴趣浓厚,已对小说的人物形成了感性认识,并在不知不觉中开始了对人物形象的理性分析,于是,我将教学转入了第二阶段:
全面地熟悉课文,学习依据课文中人物的言行去分析和鉴赏人物,只是学习本文的起点。下面我想请同学们从作者刻画人物方法和人物形象鉴赏方面,谈谈对课文的主人公香菱的认识和看法。
有了第一阶段的学习做铺垫,第二阶段的学习讨论进行的非常顺利,但最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原本预设的课堂教学难点(感受《红楼梦》的思想性)却没想到在学生分析鉴赏人物的过程中,变成了生成性资源,平时就爱思考的筱筠在分析细节描写时说道:
小说中还有一个细节描写,探春劝她“菱姑娘,你闲闲罢”,她竟然说“‘闲’字是十五删的,你错了韵了。”这个细节使得她学诗的痴迷程度显得生动而有趣。可是我不明白,曹雪芹花这么大的力气,写香菱究竟有什么目的?
三、逐层激趣、走出教材、突破难点,感受《红楼梦》伟大的思想性
原本我想提出来要学生思考探讨的难点问题,没想到由学生自己提了出来。于是,我将教学转向难点――感受《红楼梦》伟大的思想性:
对呀!课文用生动的语言、神态、动作乃至细节刻画了精华灵秀,悟性极强的香菱 “挖心搜胆,耳不旁听,目不别视”的学诗,已经到了“呆”“疯”“魔”的程度,作者究竟要表现什么呢?
这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如果对《红楼梦》没有一个相对完整的认识,对有关香菱的章节不熟悉的话,这个问题很难解决。于是,我先让学生自由讨论,看到他们尽管苦苦思索、热烈讨论,但是还是百思不得其解,已经进入了愤悱状态,下课时间也到了,我把教学引向了第三阶段――课外阅读与课文相关的情节,领悟《红楼梦》伟大的思想性:
如果只是有高超的艺术表现力,生动传神的描写,曹雪芹只能是一个优秀的小说家,还不足以享誉世界,称之为“伟大”。上面的问题,同学们如果不了解香菱的身世,是没法解决的,所以,我想请同学们在周六和周日(我有意识地把这篇课文选在周五上。)阅读《红楼梦》中有关着香菱身世的章节,从《红楼梦》的思想性方面来思考这个问题。下周一我们再来讨论好吗?
在双休日同学们读了《红楼梦》中有关香菱的身世章节后,我们继续着教学难点的讨论,但很多学生在交流讨论中大多使用“可能”这个词语。在此,我抓住可能适时点拔:
几个同学都用了“可能”这个词语,说明自己对答案是没有信心的。我想大家要明确一个常识:小说的情节是为刻画人物形象服务的,人物形象是为反映社会生活,表现主题服务的。同学们能不能从这角度去思考作者安排“香菱学诗”这个情节的目的?
在学生联系香菱的身世、遭遇、香菱的诗进行了剖析之后,有学生明确地说:
我记得鲁迅先生说过:“悲剧就是把人类有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你看。”香菱的命运是一个悲剧,但是课文中作者却把她塑造的才情非凡,抬高了她的身价,这种才情与命运的反差,正好反映出封建社会是毁灭人性的。
还有学生说:
从《红楼梦》全书来看,这么好的一个女子却只能给粗俗不堪、蛮不讲理的呆霸王薛蟠做侍妾,经常遭受他和金桂的和毒打,这说明封建制度不仅是男女不平等,而且摧残美好的事物,摧残人的精神追求。
在学生热烈的讨论中,我知道学生的学习效果已超出了我的预设目标,教学只需要用三言两语便可把教学引向深化:
有人说“《红楼梦》既是女性的悲歌,又是女性的赞歌”, 在《红楼梦》描写的人物形象中,女性形象无疑是最重要的。曹雪芹以其精细的雕塑力,创造出许多个性鲜明、优美动人的女性形象――袅娜风流的林黛玉、有着炭火一般热情而被生生扑灭了的晴雯、不惜用生命来证明自己清白的尤三姐等等,这些形象都充满了作者强烈的同情和赞美。与封建社会蔑视女子、虐待女子的腐朽思想相反,曹雪芹提出了尊重女性、提高女性地位的新思想,并且歌颂了女子的多才多艺,赞扬了女子反迫害反虐待的斗争精神。
增值分析:
1.内涵增值,是外延增值的基础。 “课改”提倡语文教学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是,教“好”教材,仅仅是内涵增值,并没有让课堂外延增值。学生只有深入地走进教材,才能更好地走出教材,教师才能实现课堂增值的目的。语文教师,要深入地学习课程标准,领会教材编写者的意图,更要了解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要有“学生缺什么就教给他什么”的教学意识。只有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去确定教学目标,方能是课堂教学实现内涵提升,外延拓展的目的。
2.学生不断增长的兴趣,课堂增值的前提。由于时代的阻隔、欣赏水平的差异和语文教学的急功近利,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今天已经很难走入学生的读书视界了。教学《香菱学诗》这样的经典的文学作品选段,除了在一开始就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向文本之外,教师还要不断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到最高点,让学生不断产生阅读的期待心理,促使学生自觉地调整学习动机,不断地加深化对伟大的文学作品的深层认识,从而实现课堂增值的目的。
3.教师精巧的提问设计,课堂增值的必要保障。教学经典的有一定阅读障碍的文学作品,教师一定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灵活、有效、
合理地组织教学,并将学生有目的、有计划下的学习与自然状态下的获得有机地结合起来,把课堂有限的学习空间转化为课堂外无限广阔的阅读空间。教师要关心学生的内心需求,合理地设置台阶,然后引导学生依据个体的生活经验和学习能力拾级而上,攀登作品所蕴涵的思想艺术高度,真切地感受、体验经典作品的永恒魅力。每一个台阶,都应有一定的目标,无论是激发兴趣,还是领悟作品的真谛,问题设计都应该由浅入深,由易而难,给学生的心中种下阅读的种子,贮存阅读的渴望,尽可能地为学生拓展最广阔地阅读空间,从而完成由课内向课外的增值。
参考文献:
[1] 王建华.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J]. 教学月刊(小学版).
[2] 高伟.课堂教学如何引导学生互动[J]. 小学教学参考.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3
2. 信誉是不可以金钱估量的,是生存和发展的法宝。——李嘉诚
3. 如何真正理解生存含义,还需阅读以下励志名言,细细品味……
4. 安不忘危,盛必虑衰。——《汉书》
5.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易经》
6. 居安思危,戒奢以俭——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7.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
8.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诗经》
9. 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北宋文学家张载
10. 豪华尽出成功后,逸乐安知与祸双——王安石
11.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欧阳修
12. 了解生命而且热爱生命的人是幸福的。
13. 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是许多人连一次也不善于度过。
14. 我的一生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信念生命的意义在于付出,在于给予,而不是接受,也不是在于争取。
15. 尊重生命、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的生命,是生命进程中的伴随物,也是心理健康的一个条件。
16. 人生有两出悲剧:一是万念俱灰,另一是踌躇满志。
17. 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
18. 我总觉得,生命本身应该有一种意义,我们绝不是白白来一场的。
19. 我们一步一步走下去,踏踏实实地去走,永不抗拒生命交给我们的重负,才是一个勇者。到了蓦然回首的那一瞬间,生命必然给我们公平的答案和又一次乍喜的心情,那时的山和水,又回复了是山是水,而人生已然走过,是多么美好的一个秋天。
20. 生命象一粒种籽,藏在生活的深处,在黑土层和人类胶泥的混合物中,在那里,多少世代都留下他们的残骸。一个伟大的人生,任务就在于把生命从泥土中分离开。这样的生育需要整整一辈子。
21. 生命的路是进步的,总是沿着无限的精神三角形的斜面向上走,什么都阻止他不得。
22. 动则生,静则乐。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4
《穆斯林的葬礼》是回族女作家霍达的长篇小说,曾获第三届茅盾文学奖。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范文800字,但愿对你有借鉴作用!
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范文800字一
之所以被《穆斯林的葬礼》这本书吸引,是因为它每一章回的名字。月梦、玉魔、月冷、玉殇、月清、玉别、月魂本以为是一本带着宗教色彩的书,没想到一开始便用如此清冷哀怨的字眼震慑住了我。细细看完了这本书,内心复杂,道不清是什么滋味。再启卷,品之,掩卷,深思,心中才有了一丝了然。
这本书讲述了北京的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多年在世代变迁中的兴衰沉浮。两代人围绕着玉的爱情纠葛是故事的主线,而最后意料之中的悲剧,爱情、亲情乃至整个家族的悲剧是由他们心中的恨、痛、无奈、苦楚酿成的苦果。月与玉相间、两代人的故事相互穿插,时空的变换,游离在两个年代之间,仿若身临其境,让人倍感惊喜。
初读此书,对爱情的理解与认识还带着小女孩特有的偏激、不成熟。直到读了第二遍、第三遍,才正视理解了韩子奇与冰玉的爱情,也不再那么盲目地去看待一个人。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恶人。立场的不同让他们走上了不同的路。没有永远的对,也没有永远的错,只有永远的爱。这大抵是我读这本书最大的收获。
玉,象征着财富、地位、身份。
月,象征着纯洁、善良、明净。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玉是风雅高洁的象征,古人多以玉来形容比喻自己的品德、气节。君子比德于玉就是这个寓意。玉,确实醉人。虽没有钻石的璀璨,宝石的富贵,水晶的晶莹,但它神秘,精致,宥永,富有生命力。
在我看来,玉和月也是代表着两个时代。君璧、冰玉,两个以玉为名的美丽女子,相互扶持姐妹情深的碧玉两人,只因为时代不同,接受的教育不同,对爱情、对人生的态度竟也产生了天壤之别。玉儿对于爱情的执着,对于自由的渴望,她的大胆,果敢与无畏,正体现了新时期中国青年的新气息!而作为旧代妇女的代表,碧儿虽然有着旧时代女性的自强、能干、坚韧,但她的迂腐、落后、不包容、嫉恨,以及对于爱情的盲目、束缚和对于生活的依附,又是我不得不为之悲哀的姐妹的反目成仇,勾画了先进与愚昧之间的鸿沟,是一个时代的悲哀。
书中凄美的爱情也为人所津津乐道。它虽美,却透着无穷无尽的无奈与悲哀。韩子奇,被玉俘虏的一个假回族。他的一生,琢玉,卖玉,护玉,守玉,爱玉。视玉如命。我相信他对发妻是有感情的`,但他真正的爱情是能够和他产生共鸣的人,也就是冰玉。他们的爱情没有错,错在他们的年代,错在他们相爱的时间。这是一段苦缘,甚至还牵扯到了下一代,但他们是无辜的。冰玉不能接受带有瑕疵的爱情而远走高飞,现在看来,当初他们义无反顾的爱情真叫人觉得敬佩。
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范文800字二
他们的爱情终究在一场庄严肃穆的葬礼中落幕了,不,他们的爱情永远也不会落幕,我相信他们的永生。
——《穆斯林的葬礼》
我觉得人生在世应该做那样的人,即使一生中全是悲剧。悲剧,也是幸运的,因为他自己毕竟完成了对自己的心灵的冶炼过程,他毕竟经历了并非人人都能经历的高洁、纯净的意境。人应该是这样大写的“人”。霍达在《穆斯林的葬礼》的后记中这样写道。第二次读《穆斯林的葬礼》,我依旧会泪流满面。最纯洁的梦想、最凄美的爱情、最痛苦的命运似乎在这本表现回族人民悠久历史和现实生活的长篇小说里有了答案。它充满了悲剧的美感。
一个穆斯林家族,六十年间的兴衰,三代人命运的沉浮,两个发生在不同时代,有着不同形态却又交错扭结的爱情故事。霍达以她冷峻的文笔,勾画了一群血肉丰满、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曲终掩卷,荡气回肠,叹一声玉器世家,唱一首人生咏叹。这部小说中人物的命运似乎都是凄惨的、不幸的。但是在这里,我不想写玉王韩子奇奔波一生、操劳一生的苦难与艰辛;我不想剖析虔诚的穆斯林信徒梁君璧的专制与自以为是的铁血手腕;我不想诉说天星为了顾全大局而只能打掉牙齿和血吞的黯然神伤与无奈······我只想静静记录那段在浑浊空气与喧嚣世界中滋养出的虽凄美却刻骨铭心的爱情。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爱的种子。它可能萌发的很早,也可能贮存的很久;它可能成熟于短短的一瞬,也可能经历漫长的磨难而最终凋落。爱情是一种神物,不遇到适当的时机,它并不显露明显的形态,以至于本人都觉得似是而非。吉尔伯特说,爱情是一个平台,上面聚集着形形的人。而楚雁潮与韩新月是这个平台上最纯洁的人。他们的爱情平静而美好,没有半点铜臭气、没有丝毫杂质。只是两颗心经历了长久的跋涉终于走到了一起。楚雁潮说,爱就是火,火总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烧的是煤块还是木材,是大树还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闪耀着同样的光辉!爱就是爱,它是人类自发的美好情感,我因为爱你才爱你,此外没有任何目的!爱,不是猎取和占有对方,而是发自内心的责任感,爱是一生一世的承诺,就像信仰一样永不改变,永不背叛!他们爱的深沉,爱的强烈。然而,两个家庭却横冲直撞进了两个人的爱情。人无法改变命运,而命运却在改变着人。两人一回一汉,无法通婚,家庭成了爱情的附庸。即使如此,他们对爱情仍旧至死不渝。爱情是伟大的,但它终究无法与强大的死神相抗衡。新月终究还是在心脏病的折磨下死了,带着对亲生母亲的思念,带着对楚老师的眷恋,带着对光明的渴望,在一片漆黑中与爱她的人永别了。从此之后,她绝不可能从事她钟爱的事业,绝不可能再与楚雁潮一起漫游美好的人生。每次读到这里,鼻子都会很酸,泪水打湿的不仅仅是书页,还有那颗感性的心。他们的爱情终究在一场庄严肃穆的葬礼中落幕了,不,他们的爱情永远也不会落幕,我相信他们的永生。
我的文笔很拙,总是言不及义,不能很好的将这本书中给人感动、惹人落泪、引人深思、予人震撼的场面再现 亦或是传递精髓给你们,对此,我深感愧疚。
故事的结尾,在回民公墓旁,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树影旁,中年男子拉起了小提琴,是那首如泣如诉,如梦如烟的新月最喜欢的《梁祝》,述说的是一个流传在世界东方、家喻户晓的故事:《梁山伯与祝英台》。而在我看来,那也是他们的故事
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范文800字三
《穆斯林的葬礼》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阅读《穆斯林的葬礼》有感800字,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有幸拜读《穆斯林的葬礼》得缘于文学社的好友推荐,初次看这个书名,觉得大概也就是讲述穆斯林的丧葬习俗而已。经过认真读过之后,才知道其实并非如此。
这本书我认真的看了两遍,每次都有新的收获。它一方面讲述了一个世代以琢玉为生的穆斯林手工艺人梁亦清所创建的玉器作坊“奇珍斋”的兴衰和韩氏家族的情感历程。一方面又容纳了建筑、医学、玉器、民俗等方面丰富知识的书籍。
我先谈一下知识方面,从一位女士踏入一条熟悉的胡同,站在“博雅斋”大门外起,作者开始详细描写这座四合院,用了很多专业的术语如“鸱吻”“垂花门”“门簪”“悬山顶”……当然,这些都是经过上网查资料后,我才有了初步认识。当第二次阅读时,一座晚清的院子就出完整浮现于脑海了。
我是汉族,书中详细描述了回族的起始发祥,并多处引用回族母语,以及回族人每天从“榜答”(晨礼)“撇什尼”(晌礼)“沙目”(昏目礼)“府盖尔”(哺礼)到“虎伏滩”(宵礼)五次礼拜,了解这个熟悉又陌生的民族,学到了很多知识。为什么说是“熟悉又陌生”呢?我的亲戚当中就有回族人,可是对他们的风俗、母语、做礼、都一无所知。小说把回族婚丧嫁娶的习俗,描写的非常仔细。读梁亦清的葬礼片段,那是一个人在经历了沧桑磨难以后,最终的归宿,虽然心情沉重,但是也不乏是一种解脱。与读韩新月的葬礼是不一样的,新月太年轻了,美好的人生才刚刚开始,却被命运的魔掌扼杀了,心一次次被她紧紧撕扯,生生的疼,泪眼朦胧,不禁为她叹息。
回族的婚娶,也是非常隆重的“按照回回的习俗,男婚女嫁,不是自由恋爱、私订终身就可以了事儿的,任何一方有意,先要请“古瓦西”(媒人)去保亲,往返几个回合,双方都觉得满意,给了媒人酬谢,才能准备订婚。订婚通常要比结婚提前一年至三年,并且订婚的仪式也不是一次就可以完成的。初次“放小订”,在清真寺或者清真饭馆或者“古瓦西”家里举行,男方的父、兄预先订下一桌饭菜,备了用串珠编织成的聘礼,前去行聘。女方的父、兄带着一只精巧的玻璃方盒,里面放着“经字堵阿”和刻着待嫁女子的经名的心形银饰。双方父、兄见面之后“拿手”,互换礼物,然后聚餐,“小订”即算完成。过了一年半载,再议“放大订”。“大订”比起“小订”,就要破费得多了,男方要送给女方一对镯子、四只戒指、一副耳坠儿、一块手表、一对镯花儿,装在玻璃盒里,连同“团书”(喜柬),由“古瓦西”送到女家,“团书”上写了两个日子,供女方任择其一。“古瓦西”讨了女方的口信儿,再回男方通知。“团书回来了吗?订的是几儿呀?”“回了,×月×日。”这个日子就是预订的婚礼日期,所以称为“大订”。“大订”之后,男方就要依据婚期,早早地订轿子、订厨子,并且把为新娘做的服装送去,有棉、夹旗袍,棉袄棉裤,夹袄夹裤……共八件,分作两包,用红绸裹好,外面再包上蓝印花布的包袱。至此,订婚就算全部完成,只待举行婚礼了。
喜期来临,排场当然更要远远超过“放订”,当那十抬嫁妆浩浩荡荡出了门,人们才知道嫁女的父、母要花多少钱!看那嫁妆:头一抬,是二开门带抽屉的硬木首饰箱(官木箱),箱上搁着拜匣;第二抬,一件帽镜、一只掸瓶、两只帽筒;第三抬,四个棕罐;第四抬,两个盆景;第五抬,鱼缸、果盘;第六抬,两个镜支;第七、第八抬,是两只皮箱,盛着新娘的陪嫁衣物,箱上搁着对匣子和礼盒;第九抬,又是一只小皮箱;第十抬,是新娘沐浴用的木盆、汤瓶以及大铜锅、小铜锅、大铜壶、小铜壶。这十抬嫁妆,是断不可少的,如果女方家境富裕,还可以加上炉屏三色和大座钟,便是十二抬。若要摆阔斗富,再增加几倍也没有止境,多多益善,但少于十抬便觉寒酸了。”作为一个女孩做梦都想拥有这样一个排场的婚礼,可是梁君壁是在这个家族最落魄的时候嫁给韩子奇的,他们的婚礼仓促而寒酸,两人之间也谈不上所谓的爱情,大都是出于责任。韩子奇是出于对师傅的责任,壁儿做为长女是对家庭的责任。而天星的婚礼是君壁精心策划的,虽不能和传统婚礼相比,可算得上排场了。
“奇珍斋”第二代斋主韩子奇刚于沙蒙.亨特接触时,作者不但对中国两千年的玉器做了详细描写,从玉器的使用历史到玉器的雕琢刀法,“阴纹”“阳纹”“双钩阴线”“圆雕”“浮雕”“镂空”……而且涵盖中国各个时代的玉器:周朝扁圆形的玉璧,外方内圆的管形玉琼,上尖下方的玉圭,“半圭为璋”的玉漳,弧形的玉磺,虎形的王琥……明代有;青玉竹节式杯,青玉缠枝花卉镂雕杯,青玉“万”字耳乳丁纹杯,白玉缠枝花卉壮丹珮,茶晶梅花花插。那件花插,茶黑色像只笔筒,周身缠着一根梅枝,朵朵梅花却是白色的,完全是巧用黑白二色,匠心独运,精工巧制,是明朝琢玉大师陆子冈的作品,可见作者的知识有多渊博。
整部小说,如同一个不规则的圈,在主人公经历起起落落几十载之后,画面又返回序曲那一幕,冰玉推门踏入“博雅斋”回到了魂牵梦萦的地方,寻找自己的女儿,却不料女儿已不在人间,为小说画上了句号。
整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男主人公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精明能干。在感情上却唯唯诺诺一辈子,最终遗憾离世……,的确是一部佳作!
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范文800字四
很早就听说过这本书,但一直很遗憾没有真正认真拜读过,这次偶然的机会,终于使我有幸的一睹其风采。昨天,一拿到书,就迫不及待的啃起来。书的序言是由伟大的冰心奶奶题词的。开开始阅读此书的时候,使我大为惑作者选用的是一直极为特殊的写作手法。比如说;作者在彼章写当今,而后一章又开始着重写过去。
就如此的一环扣一环的。这样的一种构思方式首先引起了我的强烈兴趣,使我开始对小说写作的一些结构、布局方式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伴随着对这本书的强烈的感知欲望,使我放下了手头上正在忙的其他作业。首先,我被书中美丽的言语和措辞深深的吸引了,不管是对于景物的描写,还是对于环境的衬托,作者运用的词语都那么的恰到好处,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再有,作者虔诚的宗教情节也深深的感染着我。
在这之前,虽然自己对于伊斯兰教也有过一知半解,却从来没有了解有关穆斯林的那种深深的宗教情节,以及更多的有关宗教本身的内容。因此,从这方面来讲,我觉得自己又学到了不少知识,增长了见识。(对于我而言,我本身也有很深的宗教情节。在宗教这个问题上,大概受小时候还有环境的影响,知道成长到今天,使我对宗教产生了很大的困惑。
一方面,我不否认宗教在很多问题上给我指明了前进的方向,使我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中不至于前进的过于迷茫;但同时,宗教又给我带来了很多永远都无法知道答案的谜,这些谜有时候像紧箍咒一样牢牢的套着我,使我在人生的前进过程中停滞不前。)第三,最令我震撼心灵的是新月与楚雁潮的爱情。从一开始的师生情深,发展到最后的心灵盟友,乃至灵魂密友,在阅读他们两人的言语和对白的同时,我内心深处也被一种深深的.
同时又极为强大的情感震撼着。我不能不承认,我被这种高尚的爱吸引了,完全融入到了故事情节中,随着主人公的心情也不禁的随之变化。说实话,我很羡慕,甚至向往他们两人之间的那种相儒以沫,这样的爱情神话或许也只能发生在小说或者电视剧中吧!但不管怎样,它给人勇气和信心去追求自己内心中的爱情。即使现实生活中不会拥有如此美丽的巧合,但至少让人生多一些希望吧!
穆斯林的葬礼阅读心得范文800字五
《穆斯林的葬礼》中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真的非常打动人。以下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整理的《穆斯林的葬礼》600字读后感,欢迎大家阅读,供您参考。
且不说穆斯林的生活与信仰,只想谈谈穆斯林的爱情,嗯,其实就是爱情,以书中人物为例子,谈谈爱情而已——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韩新月和楚雁潮的爱情真的非常打动我,或许是因为我总是期望自己能有这样纯洁的爱情吧,而且这悲剧的结局也令我也很喜欢,新月的死亡与楚雁潮的至死不渝让这爱情变得神圣而美好,令人神往却又望而却步。
没有人不期待爱情,却不是谁都有勇气去追逐。因为隔着教门的关系,这段有缘无分的姻缘阴阳两隔难道不是更容易被世人接受?他们的爱愈是热烈悲壮才愈是显得难能可贵,动人心魄。
恰恰是他们悲惨的爱情与人生,反衬出了当时环境的残忍与极端。在那样的年代,本是活着就已经不易,爱情相比婚姻应是比玉更珍贵的东西,因为珍贵,所以谁有谁翻车,都要翻进现实的阴沟里。
对比里面林林总总的几对人的婚姻与感情,我倒觉得韩新月死亡为她和楚雁潮的感情添了几分“宁为玉碎”的动人色彩,虽然悲惨,但死亡已是最好的结局,人亡情还在,逝者已矣生者如斯。韩子奇与梁冰玉、楚雁潮与韩新月两对爱情来的确实有点突兀,可是换种说法,感情是需要一个爆发的,唯有爆发才能体现出与其他人的不同!唯有爆发出来的感情才是强烈而炙热的!
战争之下,人们为了活着,就已经失去了大半理智。
《梁祝》如此深情的曲子若是不能勾起人们对爱情的感想,那怕是世间又多了一首庄严的生命赞颂曲,而少了不少佳人知音。
令人遗憾的是,最后一面没有见到。一个抱憾而亡,一个遗憾终生,死去的那个在我这个汉人的眼里永远都解脱了,活着的那个却要永远缅怀,永远承受着爱而不得的痛苦。
当然,作者给的结局已是最好的结局,虽然我曾抱有皆大欢喜的幻想,可那是不可能的,时间的长河下,人会死以及历史被遗忘这都是必然的,可是活着的人总会宽容死去,心中有爱的人总会纪念亡者,这便是于我这个读者最大的安慰。
战争之下,人们为了活着,就已经失去了大半理智。
《梁祝》如此深情的曲子若是不能勾起人们对爱情的感想,那怕是世间又多了一首庄严的生命赞颂曲,而少了不少佳人知音。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5
2003年教育部新制定并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阅读教学的目标:(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点,扬长补短,逐步形成富有个性的语文学习方式。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语文课堂的问题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问题设计得好,总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让他们向更高、更远的层面飞跃。也能较好地展现课堂中教与学、疏与密、缓与疾、动与静、轻与重的相互关系,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
语文课堂的问题设置,最忌讳的应该是那些大而不当的问题,在学生的思维还未进入理想境界,提高的时机尚未成熟之际,就匆匆忙忙地提出一些较深奥的,带有研究性质的问题,这自然很容易让学生的思维陷入一种茫茫然不知所以然的境地。同时,语文课堂提问也应杜绝那些“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的提问法,为提问而提问,提出一些游离于课堂主题之外的小而琐碎的难题,让学生在一个个无聊的问号前疲于奔命而又难以实现思考的价值,这些问题,也会使课堂陷入一种庞杂而无序的混乱状态。上述 “头轻脚重”和“头重脚轻”两种形式便是课堂提问容易陷入的误区。理想的课堂提问模式应该是深与浅,远和近的最佳结合,即问题应该有趣味性、挑战性而又有充分的延展性。我认为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可尝试以下的六种提问方式:
一、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作品的文学价值,是由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任何优秀的文学作品,都具有它的多义性,换言之,都如断臂维纳斯,有一种残缺的美感,所以学生的阅读鉴赏,即同文本对话的过程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对一部作品的解读过程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每一个人的解读都有自己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不仅表现在对作品意义的认识,对人物的评价上,还表现在对语言材料所构建的意象、意境的感悟上。多元是一种理念,一种指导思想,是一种存在的客观现实,也是教育发展的趋势。可以说,正是语言的这种“模糊性”和读者的“创造性”,才使得枯燥简单的语言变得如此神奇而富有魅力,而文学作品因为这种个性的解读而更具有魅力。所以教师绝对不能过早地抛出所谓的“标准答案”,而应该及时地设疑质疑,于无疑处生疑,使学生在不拘泥于那些权威答案的基础上能再推开一扇窗子,让学生看到更美的风景。
例如,在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时,师生先共同对“柳树” 这个传统意象进行了分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柳谐音是“留”,是中国文化中传统的别离意象,古人早就有了折柳送别以表依恋与牵挂的习俗。教师又进一步提出:这里的“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这样一个生动的比喻还有没有其它的意蕴?学生在充分诵读和讨论的基础了,做出了个性化的理解有的认为那在风中舒展的纤细的枝条,让他回想起那些偎依在她的身边,宛若红袖添香伴读书的往昔。长长的柳枝所牵动的,不只是一种心绪,还是一串故事。更有学生如此理解:西斜的夕阳给湖畔的柳枝镀上了一层灿烂的金黄色,轻风徐来,柳条也舒展着自己柔美修长的双臂,那娉娉袅袅的样子,真如一位艳美绝伦的新娘子一般。她的影子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湖面上,也荡漾在诗人的心湖里。多情的柳树宛若一位娇羞的新娘,在无奈地与自己的丈夫作别。此情此景,人何以堪?这里,徐志摩的真正的情感,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蜜甜的忧愁”上了,试想,新婚而别,娇羞之后是多少的依恋与心酸?
二、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电视、电脑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家庭教育的重视与完善。这些渠道所传输的信息量非常的大,且丰富多样,价值观念千差万别,在每个学生那里呈现不同形态等等,它的教育效果不容忽视。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用自己的知识积淀和感情经验去体验作品,将课内与课外,将课本知识与自己的阅读积累有机串联,力求对作品作出有个性的反应,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发展想像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教材编者、文本之间的多重对话,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阅读中的对话和交流,应指向每一个学生的个体阅读。而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在课堂提问时,也应抓住有利的时机,浓墨重彩,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人生经历等进行个性化的解读,将课内和课外和谐地融为一体。
比如在学习《迢迢牵牛星》时,学生提出了一个疑问:诗前两句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意为织女星和牵牛星相隔遥远,而为何后面又说“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如何理解这里远和近的矛盾?我抓住这个契机让学生谈自己的理解。有学生认为:两颗星相距的确很远,但是虽然因此而无法相见,但是两颗诚挚忠贞的爱心却始终相依相伴。“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所以在他们看来,这河汉也就“清且浅”了。而另外的同学却认为:那浅浅的天河,定然不甚宽广。可是那隔着河的牛郎织女,却不能骑着牛儿来往。咫尺之间,却无法倾诉衷肠,只能无言凝望。只能等待用一年守望一日的团圆。泰戈尔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我就站在你的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 而是/ 明知道/彼此相爱/ 却不能在一起”。若是无法相见是因为隔了万水千山,那么这种悲伤总还有个理由来消释,但是明明只有咫尺之间却如远在天边,这种无奈才更加令人刻骨铭心。
三、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由于当前师生本身固有的知识水平的限制,不可能在已有的知识中信手拈来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必须改变“台上教师、台下学生”的课堂形式,创建一种开放的课堂结构即课堂鼓励学生自由组合,大胆讨论,上台陈述。教师要为学生的阅读实践创设良好环境,提供有利条件,充分关注学生阅读态度的主动性、阅读需求的多样性、阅读心理的独特性。更要高屋建瓴,敢于率先打破传统,走出思维定势,以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进一步引起学生探究的热情,让他们能“仰而弥坚”,越坚,钻得越起劲;“钻而弥深”,越深,就越锲而不舍,充分享受钻研思考过程的乐趣。
例如在学习狄金森的短诗《篱笆那边》时,在分析“上帝”这个形象时,在学生的思维先是固定在 “权威的代表”“正统思想的化身”,“别人思想行为的禁锢者”,“以自身刻板僵化的理念来扼杀世间美好事物的冷面统治者”时,我顺势提出一个疑问:草莓的甜美只是想象的结果,若草莓是酸的,是苦的,我们真的不需要“上帝”吗?这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思维走向更远更深。经过积极思考讨论,学生们谈了自己的见解:不是所有的追求都值得赞赏,当我们所向往的,所追求的并不是真正美好的事物时,上帝的“骂”就不是无理的指责,而应是理智的劝告了。而如果不加以分析,一味地肯定追求,否定规则,结果自然会造成一种无序的世界。在《西游记》中,作为叛逆精灵的孙悟空在五行山下被压五百年后,走上取经之路,终成正果。而在今何在的《悟空传》里,孙悟空正是要一种绝对的自由,他棒杀唐僧,打破五行的秩序,但是当一切的规则都消失了的时候,他只剩下了自己,所以,他最后只能让最后的自己在焚毁一切的天庭大火之中成为一块石头。一个喜剧,一个悲剧,但其中都有一个共同的深邃的哲理:规则,是必须的,完全放弃规则,只能酿就悲剧。而事实上,一个完整的人,应该是上帝和孩子的组合,而真正完美的人生,不但应该有一半上帝的理智,还应该有着一半孩子的激情。
四、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朦雨亦奇。
语文课堂提问的关键因素应该是学生潜能的极大发展和学生人性的极大凸现,使学生感到自身价值的被尊重与被赏识,并由此而激发学生最强烈的求知欲望。为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特别要重视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应努力提高组织教学和引导学生学习的质量。所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挖掘教材中的“趣味因素”和“情感因素”,满足学生好奇的心理需求,培养学生对语文本身的兴趣。而语文课堂上教师如果能适时抛出一些“虚拟性”的问题,如“替换式”,给文章换一种表达,换一种构思;“延伸式”,让学生续写或补写作品中省略掉的部分;“删削式”,故意拿掉文本的一个或几个片段;用这些“虚实结合”的方法给学生提供一些新颖的思维角度,一个崭新的思维平台,就更能让学生体验到语文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而当这种乐趣不再来自教师的表扬,而是学生发自内心的创新成功后的喜悦时,也就是学生创新情感形成之时。
在学习《孔雀东南飞》时,在理顺了文章的思路,简析了诗的悲剧内涵后,我提出了一个问题:在兰芝被遣回家时,焦仲卿说“不久当归还”,请问如果没有“太守求亲,兄长逼婚”这一个突发事件,刘兰芝和焦仲卿还会破镜重圆吗?这个“虚拟性”问题一出现,立刻“逗”起了学生更大的兴趣,课堂气氛随之达到了。学生分为两大阵营,一方认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爱是忠贞不渝的,他们既然有“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的铮铮誓言,而且为之不惜以死抗争。虽然在同母亲的第一次交锋中,焦仲卿无奈地接受母亲的安排而遣兰芝归家,表现出了他作为一个深受封建礼教和家长制毒害的文弱书生的懦弱性格,但从原诗中最后“自挂东南枝”更能看出他为了爱,也敢于背弃“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封建礼训,他们真挚的爱情和焦仲卿的叛逆精神正是兰芝能够回来的保证。
而另一方同学则认为:婆婆自然也决不会容许一个有着人性的自尊的媳妇生活在自己身边。而从兰芝这一个角度讲,她作为一个弱者和被压迫者,身上却始终闪耀着个性自尊和自强的锋芒,这种人性之光在婆婆眼中自然是“举止自专由”,成为被驱逐的理由。如果要回来,就意味着必须放弃自己的自尊,在婆婆的统治下忍辱负重,逆来顺受,等着“三十年媳妇熬成婆”这样一个轮回,三十年的漫漫光阴里,熬去的不只是如花的容颜,磨去的还是人性的棱角,而这一切是兰芝不会做的。
五、万绿丛中红一点,动人春色不须多。
语文教学讲一个“拈”的工夫,即洪镇涛老师所云:变“全盘授予”为“拈精取要”,教师拈的好,拈出一点,带出一个面;拈一叶而知天下秋,拈出一朵梅花,带给学生的却是整个春天。在学生常常忽略的文句中拈出几个关键词设计问题,但这里老师的“拈”,一定要独具慧眼,于无疑处生疑;还可以拈出重点,拈出矛盾,这样驾驭课堂就能举重若轻,游刃有余。比如学习《巴尔扎克葬词》,拈出“短暂与永恒”的矛盾,学习《世间最美的坟墓》,拈出“平凡与伟大”的矛盾,学习《迢迢牵牛星》,拈出“远和近”的矛盾等。
再如在学习《琵琶行》时,我在小序中拈出“铮铮然有京都声”中的“京都”二字,问学生“京都长安对白居易来说意味着什么?有着京都之声的琵琶乐曲对白居易来说为什么如此动人心弦?”学生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古代士子大都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豪情壮志,而唐代的都城长安则是他们梦想实现的地方。此时的白居易虽然被逐出这个权力的中心,暂时性地在山水间找到了寄托,但是有心报国,壮志难酬的忧伤一直是他心上的伤痕。这里的京都之音自然让回想起了往昔的岁月,心中的梦想,所以才会感到乡音一般的亲切。所以才会有后来同琵琶女的天涯沦落之恨,高山流水之慰,才会有最后的“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烈的好奇心会增强人们对外界信息的敏感性,激发思维,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课堂的提问如果只是一味地直来直去,启发性就不强,久而久之,学生对这样的提问会感到索然无味,并在一定程度上妨碍了思维的发展。假如我们把问题换成\\\"曲问\\\"、\\\"活问\\\"即“曲径通幽”的方式提出,寻求学生兴趣与课堂深度的契合点,找住学生最感兴趣而又同文章重、难点有着紧密的联系的问题。问题涉及要讲究发问方式,改变提问角度,使问题提的巧,发人深思,要力求新颖,讲求新意能到激趣,这样就一定能使课堂从始至终都充满挑战性、探究性和趣味性,产生“风乍起,吹绉一池春水”的良好效果。
伟大的悲剧阅读答案范文6
针对聋生的思维现状,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有效思维训练呢?我认为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努力。
一、营造宽松氛围,消除畏惧心理
聋生的生理残疾制约了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主要学习方式就是接受性学习,师讲生听,死记硬背,所学知识暂时寄存在脑子里,不久之后就忘得干干净净,是对教师的问题无所适从,往往答非所问,加上自卑心理作祟,失去了“思维”的信心和勇气,惧怕“思维”。所以面对老师的启发引导和热情鼓励,多数学生一言不发。这也是形成教师“满堂灌”的主要原因之一。
要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就要摈除师道尊严的老观念,努力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丰富师爱的内涵,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使学生进入和谐亲切、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中。教师要结合班内学生的个性特点及思维状况,公平合理地评价学生,不苛刻要求,让学生彻底放松,减轻心理压力。只有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才会活跃思维。
二、激发学生兴趣,感受思维魅力
聋生不喜欢语文课,是因为他们没有兴趣,没有从中获得乐趣,因此厌烦。魏书生老师的学生每天要做很多的作业,可是他们从来没有感到疲倦,因为“喜欢就不是负担”。要让聋生喜欢语文课,就必须改变以往“师讲生听”的教学模式,必须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要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首先要解决“开口”的问题,让学生想说。为此,我在阅读教学中设计了这样两个环节:你最喜欢的内容是什么?你难以理解的内容是什么?这两个环节对于学生来说难度很小,轻而易举就可以完成。这样可以减少学生的畏难心理,激起他们主动交流的欲望。学生有了明确的阅读目标,读书比以往认真多了,之后的交流也非常热烈,学生纷纷举起小手,急切地想发表自己的意见。尽管很少有人提出自己喜欢的内容,即使提出了也不能明确表达出喜欢的理由,提出最多的是自己不懂的内容,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说不出喜欢的理由,是因为他们不知道怎样去欣赏,去品悟。提出不懂的语段,说明他们已经开始思考。
其次要让学生学会怎么说。仅仅提出问题是不够的,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思考,学会欣赏,学会自己解决问题。
学生每解决一个问题都能感受到一种满足,学习的兴趣就在这一过程中形成和发展。在欲望得到充分满足的过程中进入最佳思维状态,学生的兴趣越来越高,心情越来越放松,在探讨交流中感受着参与的快乐、思考的快乐。
三、精心设计问题,发展思维能力
面对难以理解的课文,教师过于笼统的问题更容易使学生一筹莫展,增加心理负担,从而影响他们的思维发展。只有将问题具体化、形象化,学生才会敢于尝试,敢于通过自己的思考去求得答案。如,学完《伟大的悲剧》一课后,我问学生:学完了这篇感人的文章,你有什么感受?一阵沉默之后,只有个别学生举起了手,他们的认识也比较浅显,有的还说不到点子上。望着满脸愁苦的学生,我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马上又换了一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斯科特一行五人到南极探险,其中哪位最让你感动,给你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一问,学生的思维被发散了,他们依次发言。有的说被奥茨感动了,并读出了相关的句子。我相机引导学生:从奥茨的身上感受到了哪些品质。学生纷纷发言:“舍己为人”、“乐观”、“集体主义精神”、“善良”;有的学生被威尔逊感动了,因为他临死前仍专注于科学研究,勇于献身科学事业;还有的被斯科特感动了,因为……
问题具体化,学生的思维目标更明确,能够通过积极思考,寻求到答案。
四、重视思维过程,正确评价学生
在聋校的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交流以手语为主,口语为辅,而手语的局限性大,容易产生歧义。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手语所表达的意思,难免会产生错误理解。因此,我让学生明白,没有经过认真思考就急于回答问题的学生,老师不会表扬他。对于提出的问题,一定要在充分思考之后再发言,促使学生养成思考的好习惯,要求师生双方的手语力求简洁、清楚。
学生的学习兴趣、气质性格各不相同,教材中的课文更是各具风格,教师的任务不是教会学生趋同,实现课堂上的大统一,而是要以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理解,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消除学生的从众心理,让学生有所创造,敢于创造。因此,教师不应将现成的答案原原本本地灌输到学生脑海中,而应努力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主动去发现,去探索,进而培养其独特的个性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