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高二英语语法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高二英语语法范文1
关键词: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开发
教材是供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载体,解决教什么和学什么的问题,为教学目标所决定。正如程晓堂在《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中指出的:“任何一种教材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符合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教材‘至高无上’的现象实际上是教材的消极作用。”因此,教师对于教材的二度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教材好比一部剧本,教师尤如导演,导演(教师)要充分发挥剧本(教材)的作用,并进行二度创作,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目标
对教材进行二度开发的目的是以教材为基础,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0年10月制定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基本要求》明确规定:“高职高专教育英语教学目的是:经过180~200学时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技能,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从而能借助词典阅读和翻译有关英语业务资料,在涉外活动和业务活动中进行简单的口头和局部交流,并为今后进一步提高英语交际能力打下基础”。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以高职高专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坚持“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原则,以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为目标,突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和针对性,将语言基础能力与实际涉外交际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使用的现状
我国的高职教育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十分迅速,然而与之相应的教材建设却相对滞后。就高职英语学科而言,2000年教育部组织专家制定了高职高专基础课程的《基本要求》之后,才组织专家编写高职高专的对口教材,相继出版了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21世纪高职高专规划教材《实用英语》,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综合教程》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的《新视野英语教程》等几套教材。
现在,部分教师对教材的依赖性很大,出版社为了打开市场,还组织编写了多种教师参考书。参考书里不仅有课文背景知识,课文生词注释和详细举例、课文结构分析,甚至还有课堂活动设计。这样全国不仅出现了几百所学校共同使用的统编教材,还出现了成千上万教师共同使用的统编教案。教师不仅使用同一课文教学生,而且使用同一方法教学生。一个成熟的教师应该对教材的编写理念、设计体例非常熟悉,应能根据不同的学生,选择不同的课文和不同的练习(甚至选择不同的教材),设计出有针对性的教案,也就是说对教材的二度开发是教师充分理解人才培养目标、领会教学目的、吃透教材内容、熟悉教学特点、了解学生现状需求的最好体现。
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二度开发的原则
处理好语言基础与学以致用的关系高职教育是以职业为本位,以社会各行业的职业岗位群为目标导向设置专业与相关课程,培养的是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级技术型、应用型人才。因此,对于英语教学而言,语言基础固然重要,但现实的培养目标和客观的教学时数决定了必须处理好语言基础与语言应用之间的关系。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由于教学时数与学生入学水平的限制以及学生毕业后参加第一线工作的需要,必须在学以致用的前提下打好基础,学一点,会一点,用一点。
处理好专业阅读和应用阅读的关系传统的英语阅读教学强调以阅读专业书刊为目的,但高职高专学生将来主要不是通过阅读外文专著提高科研和学术水平,而是要通过看懂与工作相关的应用文(如广告、合同、说明书、单证等)或书写应用文(如通知、个人简历、商业信函、广告等)满足工作需要。因此,大量引入应用文的阅读和写作势在必行。
处理好地道英语与中国特色的关系现代外语教材在选材上多追求语言的原生性,如《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的内容绝大部分选自当代英美书籍、报刊、网页及各种商务、社交文书等。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目的语文化。而另一方面,那些与中国国情有关的内容,学生反而知之甚少。高职高专学生将来从事相关的涉外活动,而且更多地是在本国环境下的涉外活动,因此必须提高实际的涉外交际能力。如果对具有中国特色的词汇和表达茫然不知,就会影响其实际交际能力。教师所教授的内容应符合学生今后工作的实际需求和语言情境,要贯彻“少而精、用得着”的原则。
高职高专英语教材二度开发的方法
根据学生需求选择教材内容根据Stevick(1971)的研究分析,外语教学只有充分体现与学习者学习需求的“相关性”,同时具备“完整性”(指教学能较完整地包含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有用性”(能让学习者学以致用)、“满意性”(让学习者感觉到他们的需求得到满足),才能施加对学习者的影响。因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求是很有必要的,这对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有积极的意义。在教学伊始,可以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了解不同的学生的不同需求,并结合教材内容进行有选择性的教学。虽然教材是严肃的、权威的,但不是金科玉律。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用教材教”意味着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体意识,研究、挖掘教材,发现其优点和不足,对教材采取增补、删减、置换、重组等方法,根据学生的基础,灵活使用教材,最大限度地实现教材编写的预设目标。
高二英语语法范文2
T: If the place is near us, we can go there on foot. OK, this time, I??ll do a survey. How do you go to school? Now listen to the song and try to find how the girl goes to school.
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支离破碎的新知难以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也不利于孩子们理解新知。从语言学习规律的角度去考虑,学习语言首先要接触、感受、理解语言。而这个接触、感受、理解应该是整体接受,而不是接受一些单独的、支离破碎的语言现象。听歌曲回答问题能让孩子很快地融入本课教学,也能促进师生间情感的建立,同时也是对答对问题学生的一种无形的肯定和评价。
OK, boys and girls. Can you talk about this with your desk mates. How do we go there? ... Shall we go there by ...?
这个教学片段的教学背景是:师生一起复习交通工具之后,教师引出自己可以乘飞机或者火车去北京,进而调查5到8个学生如何去上学。然后让学生听歌曲,再针对歌词,提问歌曲中的小女孩上学的方式。然后教师总结自己上班的方式。最后出现中国地图,和孩子一起找到我们自己所在的江苏省,并用箭头表示出自己想去的省市,铺垫教学课文的重点目的语。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强调要尊重关心每一个学生,要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课前我们应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了解他们对已学知识和将学知识的心理状态,指导预习,让他们在课上都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仔细分析这几个环节,有话题牵引,彼此相连,联系紧密。学生能积极参与,话语流畅,思维层层推进和深入,他们边思考边回答问题。有效英语课堂在于教学设计的“可言可语”,教学方法的“能言能语”,教学过程的“又言又语”。
看卡通并回答问题,进入处理课文阶段“Where do they go? At last, how do they go there?”最后突破句型“This bus is for ...”。 在梳理语篇的时候,教师要立足于整体理解和导入,抓住主要问题和学生进行交际。重要的是教师的话语要有启发性,不单调,不封闭,使得课堂师生的对话有生机,有内涵和有活力。一节语篇课的教学如果没有一条主线,教学过程就会显得比较乱。教师要努力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正确把握语篇信息的能力,而不是只看到局部,以避免望文生义现象的发生,所以我们要整体呈现课文,根据对话,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将词组,句型和语法知识渗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培养学生主动建构语言的能力,达到整体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
《牛津小学英语》这套教材从五年级开始,每单元A部分的对话篇幅明显加大。生词多,句子长。传统教学重语句,轻篇章,常常对文章一句一句进行讲解,然后再学习一些语言知识;或是为了逐一解决生词而费劲地设置情景,这样把文章弄得支离破碎,不利于文章的整体理解,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而走神。我在处理课文时,在两个关键问题的引领下,再让学生对语篇细节有更加深入的了解,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根据问题寻找关键信息的能力,而且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有效发展了语言表达能力。课文的学习演练结束后,教学应该要再次回归文本,走向生活。最后设计一个任务型教学,五一节就要到了,请你用今天学习的句型和同学一起定个计划吧。这样的教学环节从课文内容自然迁移到学生的实际生活,对学生的能力要求有所提升,而且读写结合,能有效培养学生初步的写作能力。
高二英语语法范文3
I have a dog. He is my favorite pet. He is very lovely. His name is Peter and he is two years old. His fur is long and white. He has big black eyes. His nose is very good. He can smell very well. He is quite small. He weighs about two kilograms. Peter's favorite food is meat. He also likes bones.
Peter is very friendly. I feed him every day. He never barks or bites. Peter likes lots of exercise. It is necessary to walk the dog in the park every day if you want it to be healthy. So I play with him every day in the park. Peter likes to run in the park. He often chases cats and birds. It is very interesting. Peter can find the way back easily. I think he is the cleverest animal of all.
I like my dog and he loves me too. He is very healthy. All my family like him. We look after him very carefully. I'll make a small and lovely house for him. I think he will be happy to live there. Do you like my dog?
高二英语语法范文4
【关键词】高等职业院校 学前教育专业 幼儿英语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21-0104-01
经济、科技、社会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各个国家间的联系日益紧密,语言交流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作为国际交流语言的英语正以炽热化的状态发展,并且呈现出低龄化趋势,这也波及到幼儿阶段。
一 幼师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幼儿园幼儿英语教师是以英语教师幼教化和幼儿教师英教化两种途径产生,前者作为英语专业的教师跨行进入幼儿教育的行业,需要掌握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后者作为幼儿教师也要学习专业英语,也需要付出艰辛的努力。作为高职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学生的幼儿英语教学能力是一种较佳、有效、便捷的方式,但是在现行高职院校的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中,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不尽人意之处。
1.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内容
在目前的教学中,教材大篇幅地介绍幼儿英语教育的概述、幼儿英语学习的性质和影响因素、幼儿英语教育的目标和内容、幼儿英语教育的原则和具体方法手段等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对于这些过于理论化的教学内容,学生没有太多的兴趣,所以,学生应付学习的现象比较突出。
2.有些程式化的教学方法
基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紧扣教材,在教学过程中以汉语讲授幼儿英语的教学方法。其间缺少生动形象的幼儿英语教学情境的展示和分析,以及学生基于实践教学基础之上的对幼儿实际教学方法的理解和体验。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对于学生日后教学所需要的英语教学组织用语及实践性教学环节很少涉及,或在教学中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因此,学生的学习处于应付考试,老师的教学流于程式化形式。
3.需要新颖的教学理念
在一些中小城市的幼儿园,一直沿用以基于汉语的幼儿英语单词、简单的交际用语的教学模式和全英语式课堂教学,但课余没有英语环境用来巩固的课程教学模式,把英语作为学习的对象,借助母语或英语来教英语,费时多、收效少,并且对于幼儿英语语感的培养、英语语言能力的培养及学习英语自信心的培养等方面都不占优势。英语浸入式是以直接学习、类似习得的学习方式为中国的儿童学习英语另辟新径。幼儿英语浸入式其十一年的研究成果显示:英语浸入式是英语教学的革命性改革,早期浸入式是中国儿童学习英语的最佳模式。
英语浸入式是指用英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幼儿在园的全天或半天浸泡在英语的语言环境之中,教师以英语组织各项教育活动和生活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中,英语不仅是学习的对象,而且是学习的工具。教师不仅用英语教英语,而且还用英语教授部分学科的课程。
二 幼儿英语教法课要取得高效的教学效果需采取的策略
新的教学理念对教师的要求特别高,需要老师用全英语面对幼儿,并且组织幼儿日常活动。对于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英语基础一般化的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种挑战。幼儿英语教法课要取得高效的教学成果,应该从以下几点着手:
1.多提供口语听力练习的机会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以幼儿教师的身份进行儿童英语故事的讲述,讲故事的学生以全英语的语言进行讲述和组织,其过程使用图画、肢体语言、丰富的表情和动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孩子”理解故事内容。故事结束后,通过问问题、故事重述及故事表演等形式使听故事的“孩子”在练习听力的同时也有机会进行英语口语练习。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其过程中以幼儿教师和幼儿的身份进行实际的互动和体验、感受和体会也更深刻。
2.放手幼儿组织日常各类活动
在幼儿园,有早接幼儿入园、组织幼儿课内外活动、组织幼儿吃饭休息、各类游戏、组织幼儿离园等各种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就此方面的内容作为教学的着手点,一方面练习学生组织这些活动的英语口语,另一方面让学生在教学中以幼儿教师的身份用全英语的语言组织这些活动。使学生在组织活动的过程中,练习实际组织幼儿活动的能力和英语语言流畅自如表达的能力。
3.多鼓励英语浸入式教学试讲
在教学中更为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学生在毕业之前具有较为丰富的组织教学的经验。首先,对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进行充分的训练,对语音的标准程度、语调的自然性、语言的流畅性、自如运用语言的能力方面进行充分而严格的训练。其次,对于学生的英语教学教案的书写及对于教学环节和过程设计进行指导,使学生有用英语进行备课的习惯。再次,给学生机会进行幼儿英语教学的试讲,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做相互评价,谈论自己的体会,最后老师进行讲评,使学生在试讲的过程中,全英语语言的能力和组织教学的能力得到提高。
总之,幼儿英语教学法课程在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中的地位不容置疑,需要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努力,培养出社会和幼儿所需要的合格的幼儿英语教师。
高二英语语法范文5
【关键词】 早期干预; 健康教育; 高危儿; 行为发育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early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on behavioral development of high risk infants.Method:40 cases of high risk infants from the child health clinic in our hospital first admission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the intervention and investigation work was carried out from January 2014 to June 2016.All childre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high risk study group and high risk control group at high risk,20 cases in each group.30 cases of normal children at the same period in hospital child health routine examination were selected as normal control group.Three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education,child care guidance,and related disease prevention knowledge education. On the basis of above,the methods of early intervention and health education were given for high risk group.After six months,the behavioral development levels of three groups were measured.Result:The PDI and MDI value of high risk interven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igh risk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The DQ value of high risk interven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high risk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Early intervention combined with health education can effectively enhance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k infants,improve the prognosis,the level of intelligence and quality life of highrisk infants.
【Key words】 Early intervention; Health education; High risk infants; Behavioral development
First-author’s address:Huizhou First Hospital,Huizhou 516008,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34.013
S着医疗科技的快速发展,高危儿的存活率也在不断地提高[1]。不过,由于围生期的各种恶性因素导致高危儿的许多脏器受到损伤,尤其是神经系统损伤问题非常严重,近年来已成为我国围产医学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2]。为了减少不良因素带来的后果,使存活的高危儿行为发育能得到改善,并逐步赶上正常儿童,纠正其成长方面的问题,笔者拟通过对高危儿实施早期干预措施,定期随防,以充分挖掘其大脑的潜力,利用大脑发育早期的代偿功能促进高危儿的行为发育[3]。于2014年1月-2016年
6月对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初次接诊的高危儿40例进行干预,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儿童保健门诊初次接诊的高危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于2014年1月-2016年6月开展干预和调查工作,其原发疾病均符合《实用新生儿学》第3版的相关诊断标准[4],并由染色体、头颅CT、TSH等检查排除先天性、遗传性疾病及染色体异常。随机分为高危干预组和高危对照组,每组各20例,高危干预组男15例,女5例,平均胎龄(34.03±3.31)周,平均出生体重(2.46±0.43)kg;高危对照组男14例,女
6例,平均胎龄(34.25±3.39)周,平均出生体重(2.39±0.41)kg。高危相关因素有早产、足月小样、高胆红素血症、低体重、窒息、颅内出血及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等。另选择同期本院儿保科常规体检的正常儿童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23例,女7例,平均胎龄(37.98±1.23)周,平均出生体重(3.21±0.43)kg。三组患者的父母年龄、家庭收入、文化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三组患儿的喂养方式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内容经本院伦理学委员会批准,患儿家属均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三组患儿的行为发育水平进行发育商测定,并进行常规教育和育儿指导,及有关疾病预防的知识宣教,于半年后测定其行为发育水平。在此基础上,给予高危干预组患儿早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方法,具体如下。
1.2.1 健康教育 参照鲍秀兰教授等著作的《婴儿科学健身法》、《婴儿运动训练和喂养指导》等教材[5],对患儿的语言、动作、认知能力和个人-社会交往四个方面开展训练。按照患儿家长对本病的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制订相应的个人健康教育计划方案,安排专科责任护士给予患儿家长适当的健康教育,具体内容因人而异,各有一定侧重点。健康教育的内容如下:本疾病的基本常识及预后知识,对应的康复技术指导方法;强调患儿家长必须掌握相应的康复技术,及常期进行康复功能训练和定期复诊的重要性;若出现意外问题,必须报之医护人员共同解决。健康教育方式:开展专题讲座、个别单独辅导、发放知识手册;由康复师现场指导、演示康复训练方法,让患儿家长认真模拟训练,直到符合标准要求为止。
1.2.2 医学干预方法 对患儿行为发育进行功能训练1~2次/d,1 h/次,整个治疗期间持续训练,同时进行针灸、按摩、理疗等辅助方法;采用脑蛋白水解物及胞二磷胆碱进行静脉滴注,并进行高压氧治疗,1次/d,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6个疗程。
1.3 治疗遵医行为标准 治疗期间坚持在医院进行功能训练,1~2次/d,督促家长按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对患儿进行功能训练。根据定期的门诊随访了解干预的指导效果,定期评估,并_展下一步的干预计划。
1.4 评价标准 在患儿1周岁内,指导1次/月。
按湖南医科大学编制的《贝莉智能发育量表》(Bayley Scales of Infant Development,BSID)[6],于3、9个月测定患儿的智力发育指数(metal development index,MDI)和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ive development index,PDI)。并在1周岁时,采用Gesell发育诊断量表对患儿的智能发育情况进行检测[7]。
1.5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使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三组患儿3、9个月时的PDI、MDI比较 经干预后,高危干预组患儿的PDI、MDI值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患儿1周岁时智能发育情况比较 高危干预组患儿干预后的DQ值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危儿指在胎儿期、围生期和发育期内,有威胁生长发育(特别是脑发育)等危险因素存在的婴儿[8-9]。据有关资料表明,每年我国大约有2000万新生儿出生,3%~10%有围产期高危因素存在,其脑瘫、智力发育迟缓及其他特殊问题表现的可能性远高于正常儿[10]。本研究的结果表明,如果不对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其各方面能力的发育均比正常儿童迟缓。因此,必须对高危儿进行适当干预,不能任其自然发展[11-12]。必要的健康教育能改善患儿的智力水平,减少落后程度,防止智力低下,提高其生存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13-14]。
儿童在2周岁之前,是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最佳时期,其可塑最强[15-16]。在日常环境中,儿童的视、听、触觉等感官受到大量刺激,大脑通过重建神经系统的损伤部分或用新的细胞替代已经死亡的细胞,进行有效地重组或改组,使大脑功能得到良好的代偿,若一旦脑组织发育成熟,将不能再进行重组[17-18]。早期干预能充分刺激患儿神经系统,使其得到适当恢复和发展,将存活的脑细胞进行强化,损伤的脑细胞进行恢复,并配合健康教育及康复治疗手段,使有些损伤的神经所支配的肌肉能够协调的运动,进一步改善运动能力,促进智力的发育,而且干预的时间越早效果越好[19-20]。
本研究中,高危干预组患儿干预的PDI、MDI值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且,高危干预组患儿干预后的DQ值明显高于高危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早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高危儿行为发育和智能发育能力的影响较大,接近于正常儿童水平。综上所述,早期干预联合健康教育能有效增强高危儿的行发育情况,改善其预后,且有必要加强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对高危儿进行长期随访,及早发现认知及行为能力异常早期治疗,提高高危儿的智力水平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黄佳,刘文兵.南通市0~1岁脑性瘫痪高危儿早期分级综合干预治疗效果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10):1038-1041.
[2]胡恕香,黄蓉,彭桂兰,等.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30(2):157-159.
[3]唐琪,苏维.高危儿规范管理和早期综合干预对高危儿智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29):4774-4775.
[4]张峰,廖敏,张琪,等.个体化指导的家庭干预治疗Vojta姿势反射≤5项阳性的脑损伤高危儿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17):9-11.
[5]程洪源.探讨神经行为发育监测及早期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2):5211-5213.
[6]林小苗,宋雄,邹林霞,等.全身运动质量评估对早产脑损伤高危儿神经发育结局的预测效度[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4,29(10):944-947.
[7]付朝阳.探讨早期干预措施对高危儿体格、智能及运动发育的影响[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4,8(10):220-221.
[8]周洪涛,张惠佳,王跑球,等.Alberta婴儿运动量表与Peabody运动发育量表-2在脑损伤高危儿中的一致性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19(6):556-558.
[9]刘小英,杨梅凤,寇海燕,等.早期综合干预对发育临界儿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9):66-70.
[10]温晓芳,邓慧芳,李俊,等.出院低出生体重儿远期神经行为发育的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4,29(14):2175-2178.
[11]王华利,陈俊,胡伟,等.脐血血气分析联合脑血流动力学检测对评估缺氧高危儿预后的意义[J].广东医学,2014,35(1):98-101.
[12]刁文强,幸惠云.出生缺陷干预及规范化模式的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3):67-69.
[13]董海鹏,谭美珍,都萍,等.早期干预措施对早产儿体格智力发育的影响研究[J].重庆医学,2014,43(14):1753-1755.
[14]林梅,梁玉美,韦桂源,等.新生儿随访门诊对极低出生体重儿智能发育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35):6239-6241.
[15]黎江,薄涛,陈铁强,等.181例早产儿神经行为发育的回顾性研究[J].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4,16(7):696-700.
[16]谢利林,王荣,吴秀芳,等.早期干预对脑瘫高危儿运动发育预后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4,22(4):426-429.
[17]卢云,王艳娟.高危儿早期干预研究及效果评估[J].中妇幼保健,2013,28(13):2092-2094.
[18]蒋英,胡贵珍,申洁琼.医院家庭结合模式运用蕾波训练法对脑瘫高危儿进行早期干预[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9):1050-1053.
高二英语语法范文6
who was the most well-known figure in china last month? it’s ma jiajue—the college student who murdered 4 of his roommates. many people attributed his crime to his poverty and deficient education. in my opinion, his crime also has much to do with his classmates’ indifference.
indifference is a terrible disease in today’s colleges and the whole society. it’s not rare that two students who have studied together for 4 years have never spoken to each other. it’s not rare that a student who has been absent from class for several days is not noticed at all. it’s also not rare that a student who has severe psychological problems is not cared about at all.
some people may say ‘what the students with psychological problems like ma jiajue need is not care but psychotherapy.” however, when people are ill, what they need most is not only medical treatment, but also care from people around them. every smile and every caring word will bring sunshine to their life.
i once heard one of my roommates who was an introverted girl sobbing at mid-night. being afraid of disturbing her, i sent a text message to comfort her. the next day, she told me that she was crying for not being invited to one of her friend’s birthday party. she thought she was neglected by others. but my message was really comforting which told her someone still cared about her.
what can we do to prevent the tragedy of ma jiajue from happening again? some people may say ‘let’s open more psychological courses in schools.’ and other people may say ‘let’s donate more money for the poor students.’ but i’ll say “my fellow student, let’s give more love and care to our roommates, our classmates and every person around 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