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雪的文章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雪的文章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雪的文章

关于雪的文章范文1

一、追求个性化的教材处理

对教材的处理应该因时、因地、因文、因人而异。这个“异”就是教师个性的体现。那种将教参的提示、名师的教案简单地演变成自己的教案的做法并无个性而言。对教材的处理,我们应在遵循课堂教学总原则的前提下,对教材作带有教师本人鲜明个性色彩的自我体验与变角解读,并苦苦寻觅“教”与“学”的恰当“联络点”,同时应在灵活学习别人经验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化教学风格,从而开辟一片属于自己的新天地。备课不是“复制”和“粘贴”,而是应充分发挥教师个性的创造能力,用自己的个性去演绎作品的个性,用自己的个性去进行教学组织和课堂教学的再创作。这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的那样“处处是创造天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

例如,我在设计《紫藤萝瀑布》教案时,试从迅速接近教学目标出发,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将教材处理成“中间人手,突破首尾”的两段式。具体操作为:先引领学生集中研读2-7自然段,学习作者是如何写景的。然后引导学生抓住第7段的最后一句“我沉浸在这繁密的花朵的光辉中,别的一切暂时都不存在,有的只是精神的宁静和生的喜悦”加以理解和领悟。在理解和领悟这句话的基础上,我又设置了如下的问题:课文开头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结尾又说“在这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不觉加快了脚步”,这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你如何理解的通过该问题的设置,引领学生体会作者写作时的情感,领悟作者在写景时流露出的对“生的喜悦”的追求。通过这样的教材处理,师生的感情融为一体,真正感悟到作者当时的感情:生命的永恒,在人生的征途上应不断进取。实践证明,这种迅速接近教学目标的教材处理,收到的教学效果是十分显著的。一堂课结束。关于紫藤萝十年间的巨大变化给予作者深刻的人生启示,学生了然于胸。

教材处理的个性化还应符合学生认知的实际水平。在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二段时,我抓住了“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个句式,详尽讲解写景文字的写作方法,使学生能从课文语言表达中体会写景的方法。这样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接受能力。而且也会使学生很容易学会迁移。

个性化阅读是一种建立在老师对教材个性化理解的前提下。能最大程度激发学生个性化探索热情而把握个性化作品内容及感悟的阅读过程。因此,我们应时刻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要敢于否定、敢于挑战、敢于创新,提出来自己对教材处理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健全学生的人格。

二、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思路

教学思路要新颖,富有个性,就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要不拘一格地设计教学思路,只能根据所教的课文,所面对学生来安排。对几“环节”几“步骤”等条条框框,如不假思索地“拿来”,那必然会束缚了自己的思想,套住了学生的手脚。设计个性化的教学思路,就是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说个性的话,抒真实的情,让语文课堂充满学生的个性活力。

随着新课程的推进,不少老师在教学设计时能首先读出阅读教材的个性,进而根据教材个性,并结合学生个性,个性化地设计教学思路。如在教学《背影》时,有的老师采用“内容呈现(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设置问题情境(请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提出问题)——交流对话(师生、生师、生生围绕话题进行讨论)——链接生活(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社会生活实际)——请学生谈阅读体验”;有的老师则采用赏析的方法,引领学生体会出质朴的文字中所包含的深深的人情美;有的老师则从引领学生学习本文“平中见奇”的定作手法设计教学思路;也有的老师从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告诉学生如何更好的和父母进行沟通方面来进行设计教学思路。而我在设计《背影》时,能根据《背影》和学生有一定的生活距离,要让现在的学生理解封建时代成年男子深厚的爱子之情是有一定的难度的现状,从标题“背影”人手,抓住文中四处“背影”重点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父亲买橘子时背影的刻画描摹,再通过引领学生反复朗读、品味,使学生理解和领悟“父亲”对“我”的关爱和“我”对“父亲”的爱的体恤,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思路。特别是在教学中,我留下了空白,设计了这样一道思考题:这是一个多么____的“背影”,不信你看: 转贴于

当听到学生“这是一个多么令人感动的背影”“这是一个多么至真至至诚的背影等时及引用的课文有关的语句时,我感到学生正沿着自己的个性化解读在自由驰骋,他们有了自己心中的“背影”,他们对广西的理解已经变得深刻、丰富而立体起来了。

陶行知先生曾说过“教的法子就是学的法子。”因此,我们在教学设计时不必拘泥于“情境创设”“整体感知”“自主探究”“拓展延伸”这四部曲,而应该紧紧围绕提高学生的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上做文章,牢牢把握语文教学的底线——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思(思维)、想(想象和联想)能力,立足于对学生进行语言、文字和文化的熏陶,思路应是千姿百态的,有创造性的。同时,我们还应找准如何发展学生的个性这个教学思路的“突破口”。

三、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

语文教学是语言的艺术。学生总是喜欢听有个性的语文教师的课。因为善于诵读的,那声情并茂的朗读,将引领学生走进课文;善于表述的,那生动、精彩的描绘,将学生引入教材美的境界之中。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因此,我们应学会运用生动的形象的个性化语言来打动学生,在教学中,我能注意通过生动、形象、幽默、富有情感的教学语言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使深奥的道理浅显化,使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在教学过程中,我能注意讲究语言节奏的轻重缓急,语调的抑扬顿挫,语气的丰富变化,并配以适当的肢体语言,拨动学生的心弦,引发学生情感共鸣,使学生能与作者的情感想沟通,随时让学生进入教学的意境中去。进而让学生理解课文,发展情感,进行个性化解读课文。

要做到能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我们应牢记于漪老师的话:“教学语言要做到生动形象,除了知识修养、语言技巧外同学必须倾注充沛、真挚的感情,情动于中而言溢于表。只有对所教学科,所教对象倾注满腔热情,教学语言才能显示其生命力,熠熠放光彩,打动学生的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共鸣,受到强烈的感染。”总之,运用个性化的教学语言,将教学的情 四、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

个性化的语文教师成功之路,在于营造个性化的教学氛围。这种教学氛围的营造取决于语文教师鲜明的个性和教材不同的特点。个性从不相同,因而课堂教学氛围的个性也就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但我们应力求营造民主、平等、合作、竞争、创新的课堂氛围。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里,首先有的是民主、平等、合作的讨论:例如,在教学《散步》一文时,我组织学生讨论:‘两个人都不生,加起来却是整个世界’。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感慨?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各抒己见,深入地理解了文章的主旨和内涵;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我组织学生相互交流:说说自己童年时代的乐趣是什么;在教学《海燕》时,我以小组为单位开展朗读竞赛,要求学生能读出海燕在暴风雨中的自信与勇敢,比一比,赛一赛,哪个小组能达到要求;在教学《变色龙》时,我组织学生辩论奥楚蔑洛夫个性特征到底是“变”还是“不变”,在其中,学生有充分表达自己独到见解的自由,即使学生的见解过于偏激甚至近乎荒谬,我也不轻易否定,而是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思路去思考和感悟。

其次,有的是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以其形象具体、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的表现力,营造了强烈的个性化的教学氛围,交语文课堂教学引入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再次,有的是将“活动”引进课堂,如采用“茶馆”“书场”式等教学方式,用灵活多样的形式营造教学氛围,促进师生、生生之间形成互动,让语文课堂教学氛围鲜活起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个性、张扬个性,发展创新能力。

关于雪的文章范文2

语文课程评价为什么要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首先,传统语文课程的评价指标的严重单一,“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老师的法宝”。以分定优劣,以考定终身,凡是与既定教育目标不一致的个人爱好和能力被认为是不学无术和丧志。长此以往的沉重代价督促着现实作出改变,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存在缺陷的教育评价势必得到修正和改善。

其次,《新课程标准》的颁发与实施,试图探索教育育人的本真――学生的成长过程,这也是时代赋予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神圣的使命。作为一线工作的老师,我深感语文课程评价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否则不仅仅是分数与升学的问题,更可怕的是直接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

再次,语文课程评价的内容、标准、方式方法等方面存在不少问题:

评价内容方面,过分注重被评价者的学习内容,尤其是学业成绩。而对难以量化的内容,如学生和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和培养出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心理素质、情绪态度、行为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评价则相对忽视。

评价标准方面,一是片面强调相对性评价标准即被评价对象的相对位置,忽视以被评价对象的进步为参照标准而进行的评价。二是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的发展和个体间存在的差异。

评价功能方面,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馈和认同,很少关心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及努力程度,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的改进、激励、发展等功能作用。

评价方法方面,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过多注重定量方法而忽视定性的评价手段。书面纸笔测验仍然是评价学生的最主要、甚至是惟一的评价方法。

评价主体方面,忽视了评价主体多元、多向的价值,尤其忽略了自我评价的价值,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老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评价对象方面,被评价对象基本上处于被检查、被批判的地位。其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拒斥或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发生欺骗、弄虚作假等行为。

鉴于以上种种情况,语文课程评价怎样才能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

第一、语文教师态度的转换,最重要的莫过于师生平等这一观念,因为学生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个体,只有师生平等了,教师才能心平气和地与学生沟通,在进行评价的时候是一种容易让人听进去的语气,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指令,这样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学生才能接受老师对他的评价。否则,不亲其师,岂能信其道?

第二、为了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而评价,新课程下的语文课堂体现出来的最大的特点就是“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那么语文课程评价就是要唤起学生的自信,让他们意识到自己在课程学习方面的长处和潜力。所以教师在评价过程中,仅仅是欣赏和激励是不够的,还要让学生意识到自己还存在哪些需要调整的地方,从而在下一步的学习中注意并克服,最终得到改善和提高。这样一来,就要求教师在操作过程中不能一刀切,评价前要“面向全体学生”,评价时则“关注个体”,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用不同的方法来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

第三、科学的评价形式,在语文课堂中,我们常常要关注学情,一般来说有动态学情和静态学情。那么评价的形式也有多种,常用的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新课程标准》指出所谓形成性评价就是针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的评价,其基本形态是动态的,是日常的,是个人性的。比如,学校经常关注的差生转变和“偏科生”的纠偏等均属于形成性评价。所谓终结性评价就是针对学生在一段学习之后的学习效果进行的评价,其基本形态是静态的,是阶段性的,是集体性的。这种评价最典型的就是期末考试或中考。运用科学的评价形式,将对课程评价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第四、发挥评价主体的能动作用,《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注意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及学生之间的互评相结合,加强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学习,自我反思。”给学生多一把评价的尺子,实际上只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是及其不公正的,有了学生的互评、自评,我们就有了更多的参数,课程评价也就更加科学。

第五、完善语文课程评价体系,实行量化评价。我认为课程评价犹如一出戏剧,人物无非是老师、学生、家长,时间是课上、课下,地点则是学校、家庭,至于情节就是围绕一个“评”字。我们很多学校或很多老师都有自己的一套评价体系。学校开设了校讯通,将评价辐射到了千家万户,学生在学校也好,在家中也好,时刻都在被跟踪评价,保证了课程评价的延伸性。班级授课教师合作制度,学生的表现在任何一门学科都有老师的评价天平来测量,保证了课程评价的连续性。学习小组的建设,开展学生之间的互评和自评,保证了课程评价的广泛性。实行量化评价,围绕“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保证了课程评价的科学性。

语文课程评价只不过是一种手段,然而这种手段却关乎学生的成长。所以,我们为人师者不仅要重视它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意义,而且要身体力行,让语文课程评价成为一种利于学生成长的常态手段。

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让语文课程评价先行!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1年版)》.

关于雪的文章范文3

论文摘要:将大学生权利分为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和其他权利;从历史、体制、观念、法律、经济等方面分析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产生的原因;从依法治校、教育民主、人的科学发展以及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讨论解决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的必要性。

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不断地进行改革,包括理念更新、规模扩大、教育收费、自主就业等等。然而,高校中的主体——大学生的权利与需求并未得到充分尊重,高等教育过程中不断出现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种种事件;与此同时,社会的进步使得学生的法律意识与自主意识不断增强。因此。教育传统与大学生现实需要间形成矛盾或冲突,进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学生权利问题诉讼案。这些诉讼案引起了教育界、法学界乃至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大学生的权利问题到了非面对不可的地步。

一、大学生权利的内涵

大学生的权利可分为法律权利、道德权利和其他权利。法律权利是指学生在教育活动中享有的由教育法赋予的权利。”大学生权利从形式上可理解为:一是大学生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可以自由作出的一定的行为,又称积极行为的权利。如学生享有的各种选择权利,属于积极行为的权利,这是学生的基本权利。二是学生可以请求义务人作出或不作出一定的行为。如学生的公正公平对待,本质上是一种请求权利。三是当学生的权利受到侵犯时,有权利诉诸法律,确认和保护自己的权利。这些权利具体表现为:(1)学生有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和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的权利;(2)学生有按规定获得奖、贷、助学金的权利;(3)学生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和在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学位证书的权利;(4)学生有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或者依法提起诉讼的权利;(5)学生享有法律、法规所规定的其他权利。这些权利属于已成文的权利,是学生不必争取而享有的。

大学生的道德权利和其他权利,是指从道德规范上、从人们约定俗成的认识上,以及大学生因个性差异而形成的、各自在不同的学习活动过程上所必须具有的非法律力量所规定的权利。通过立法行为规定的大学生权利固然十分重要,但大学生的权利又绝不止于此。一方面,大学生由于其成长经历、需要层次的不同,其权利要求是千差万别的,如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有关学生自尊心的隐私权、学生自信力的自主权等,会因学生的个性差异、智力水平、身体状况、家庭经济条件的不同而不同。这些权利是难以由法律统一规定的。另一方面,在日常教育活动中,在各具特色的教与学的互动中,大学生作为重要主体的一方,将必然因其所受教育的内容、情景不同,对学校、教师提出相应要求。这些要求是大学生在其学习过程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知识吸纳型学习为创造型学习的权利要求,是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法律所难以一概而论的。

二、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的产生原因

(一)历史原因

大学生的权利最早出现在中世纪意大利的大学。当时的大学是按学生行会和教师行会组织的。在学生大学,大学生联合起来购买教师服务,保护其自己不受地主和城市流氓的侵犯,在他们内部维持某种秩序,取得某些管辖权和法权。12到15世纪是学生权利全盛期,直至大学迁至固定校址,由市提供经费,教授不再依赖学生支付费用时为止。不过,西方学生的这种权利的极盛时刻来自市场环境,在这种环境下,作为有组织的顾客,学生常常能自由地发号施令,这是他们权利。

相对而言,在中国悠久的教育史上,学生权利严重不够。中国早期的教育是宫廷教育,专用来培养封建统治者,教育权掌握在以皇帝为首的统治者手中,受教育权是公子王孙的专利,即所谓的“学在官府”、“以吏为师”。后来发展为一般百姓可以读书,但目的是借读书进入社会上层,即“学而优则仕”。从师生关系看,“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师道尊严”神圣不可冒犯,教师对于学生有绝对权威,甚至有体罚的权利。从教育过程看,夸大了教师的主导地位,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传授、灌输,而少有思考、质疑的余地,藐视了学生“学”的因素。这种重教轻学的教育传统对当今高等学校的教育产生消极影响。至今仍然不断出现的高等教育过程中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种种事件,无一不说明了这种影响的深刻性。

(二)体制原因

20世纪50年代后的半个世纪,我国高等教育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了“全盘苏化”的统一招生计划、入学标准、教学内容、教学进度,分配统一的高度集中统一的管理体制。这种体制,一方面,高等学校必然缺乏自主权,而只是充当了教育行政部门具体的下级执行机构,甚至如广州某高校连学生宿舍中设置卫生间的问题都须教育部批准,高校自主权的缺乏可见一斑;另一方面,学生只能按照学校统一的要求接受教育,立足于应试而学习,难以体现个性化和创造性。这种以教师、课堂、课本为中心的教学制度,漠视大学生个性化的不同需要,禁锢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

这种教育体制是以计划经济体制下社会资源的政府垄断为其存在理由的。国家财政完全支付办学资金,大学生免费学习的代价是服从国家强制性招生和毕业分配。随着高等教育不断改革,高校实行了教育收费,就业政策也不再为国家指令性,而是自主择业双向选择,但《高等教育法》所规定的高校作为法人的各项权利难以兑现,现行教育体制还没有真正解决政府对教育资源的垄断问题,教职工的工资、教学设施设备的投入仍然以国家或地方财政拨款为主,因而从本质上没有跳出传统教育体制的框架、克服传统教育体制的惯性,高校无视学生权利的种种方面依然存在。

(三)观念原因

1.学校:漠视大学生的权利保障问题

如上所述,体制的制约,自主权的缺乏,常常使高等学校产生因无权作为而无所作为、得过且过的依赖思想。因此,一方面,高校在课程设计方面,必然缺少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对学生知识与能力要求的动力,所开课程往往较多从现有师资出发,而较少体现学生的兴趣与发展的要求,不太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另一方面,高校在教学管理中,学进度,统一班级上课,统一要求管理学生日常行为,不同专业、不同个性的学生较少有选择的余地,难以因材施教,更谈不上弹性教学或个别教学,难以实现对学生进行自主性和创造性的培养,当然也就难以满足并真正尊重学生因人而异的权利要求。实际上,与长期工作、生活和学习在学校中的教职员工相比,大学生大多只在大学校园中生活四个春秋,大多只是“匆匆过客”。因此,他们的权利往往更易为学校所漠视,使本该是学校主体的大学生成了校园内相对处于弱势的群体。

2、教师:忽略了大学生的权利保障问题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大学生权利的享有,主要体现在能够获得教师对自己权利尊重基础上积极主动、有创造性地学习,获得自己应得的知识,获得综合素质的应有发展。在自古以来,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是“传道”、“授业”、“解惑”。“教不严,师之惰”。与此相对应,主观上一些教师、包括大学教师仍然有着根深蒂固的“师道尊严”的观念,更多地喜欢听话的学生,不喜欢提出不同意见的学生;更多地喜欢考试成绩好的学生,而不喜欢有独特见解但考分低的学生。这只能使一些学生的权利得不到应有的尊重。一些教师本身缺乏前沿的专业和基础知识而又疏于“充电”,学生不易得到前沿的科学知识。更有甚者,由于教师对学生某种程度上“我说你干”的支配关系,学生替教师完成科研任务,教师常常心安理得地成了成果产权的所有者,既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侵犯了学生的应得权利。

3.学生:缺乏权利的自我保障意识

大学生自我权利保障意识的缺乏是有其原因的。首先,传统教育观念不仅对教师,而且对学生也有深刻的影响。“师道尊严”不仅使教师,而且使大学生也产生了忽略自己权利的倾向。一些大学生形成了对于教师的依附心理,较少考虑自己作为教育活动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应该和必须从学校、老师那里得到什么,以实现其合法权利。

其次,各类高等学校对大学生的法制教育滞后。目前,大多数高校对学生法制素质的培养,主要是通过开设一门法律课和思想道德课来进行的。据长沙交通学院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国家的基本法——《宪法》,以及与自己关系密切的法律——《民法》的了解程度相当低,仅有1.7%的学生认真读过《宪法》,有81.7%的大学生对《民法》不了解或略知一二。至于《刑法》、《行政诉讼法》等,从座谈的情况看,了解的人更少。十多年来,我国的立法速度已大大加快,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的雏形已基本形成,而高等学校至今仍然以一两门内容陈旧、落后于社会及其立法进程的法律课程,来培养和发展大学生的法制素质,显然是不够的。这就难以形成大学生的现代法制意识,建立起他们符合法制要求的权利与义务观念。

再次,大学生当中存在的一些心理失衡现象。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权大于法、个人专断、道德失范等不良现象,形成了部分大学生不良的道德与法制观。在上述长沙交通学院的同一个调查中显示,有高达36.2%的大学生认为当今中国权大于法,有41.1%的大学生认为打赢官司的重要因素是路子广,有背景,法律没有多大作用。从这些数据分析看,部分大学生中存在一些低估法律作用、忽视法制意识自我培养的错误心理。这些使得大学生或者由于缺乏法制观念,不愿意按法律要求履行其义务,所享受的权利与履行义务之间不对称,使本可以获得的权利因此被剥夺;或者由于不懂得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权利,导致自己应有权利的丧失。

(四)法律原因

现有的教育法规,对学生的权利和义务关系缺少具体和专门的表述,存在着严重的疏漏。总的表现为:义务规定多,权利规定少;纲领性的规定多,具体可操作性的少。尤其是有关学生权利问题的部分教育法规,时间跨度大,其中有些甚至是过时的、重复或相互矛盾的;有些方面还没有制定相应的法规,还没有对大学生的权利及其实现作出准确的法律界定;即使已有的有关法规,也存在着空洞、模糊、操作性较差等弊端,停留在一般化、抽象的说明上,距离教育法制化的要求相去较远。1999年北大学生刘燕文状告北大事件,反映出我国现行高等教育立法中存在两个基本问题,即,一是由于长期受重实体轻程序、重管理者权力赋予轻被管理者权利救济等观念的影响,现行教育法律法规方面的程序性规范少,具体操作难,可诉性弱;二是配套立法严重滞后,现有规范漏洞较多,下层位规范与上层位规范抵触现象屡见不鲜。一些学者指出,在维护权利方面,应该在程序上给学生一个申诉机制,否则他们的利益将无法受到保护。总之,现有的教育法律、法规、条例,已不能有效地保护大学生作为受教育者应充分享有的接受高等教育的基本权利,长期出现的种种侵犯大学生权利的现象,也就成为必然。

(五)经济原因

高等教育是非义务性教育。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逐渐开始尝试收费教育。现在,为体现高等教育资源占有的公平性,高校都已实行收取部分教育成本费用。据教育部公布:2003年高校教育收费400多亿,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为700多亿。这一由免费到收取部分教育成本的过程,已推动高等教育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这也意味着大学生的权利问题更加凸显。

第一,政府所垄断的普通高等教育资源对社会实行了有偿供给。这个供给的意义在于,它在客观上使教育的本质目的与道义在现实中得到回归成为可能。因为,高等教育投资主体的非政府化,使学生享有了个人入学和就业的选择自由。而这种自由又意味着,服从国家强制性招生和毕业分配的计划,不再是大学生入学和就业时必须对国家承担的法律义务。

第二,教育消费在居民支出中所占比重较高,教育消费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高档消费。这必然使大学生及其家庭、整个社会对高等教育服务或高等教育资源的供给形成较高预期。所以,既然家长或大学生出资,即使当前是部分出资购买教育机会,那么大学生就应享受其应得的高等教育服务,就应作为消费主体而享有学习上的自由的选择权利和相应的其他权利。

三、解决大学生权利保障问题的必要性

1.有利于规范教育行为,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保障大学生的权利,满足学生发展需求,是以不侵犯其他同学的权利,并能够保证学校健康有序发展的前提下的满足;那些浪费教育资源、不利于学生真正掌握知识、提高素质的要求,需要通过适当的措施加以抑制;而对于正当、合理、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创新能力形成的要求,应当通过教育立法表现出来,以便对学生的范畴、权利、义务、福利等进行法律上的规定,从而使学生行为、学生工作、教学及管理工作有法律上的标准和规范,学生的权利通过法律而得到真正的保障。这也是对教育行为的规范和依法治校的要求。

保障有利于学生发展个性的各种权利,则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尊重学生个性,更能体现教育的人道主义和人性以及教育的民主性。学生的需求也是市场经济需求的反映。如社会需要何种素质、专业与技能,会通过学生所选学校、专业、课程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来。因而也是学校教育面向市场的一个重要渠道,避免教育与社会要求的脱节,促进学生有效对口就业,体现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有利于大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促进人的科学发展

发展大学生丰富多样的个性,是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和目标之一。高等学校的教学系统要找到一种能符合多样性的学生个性特征及其背景的教学制度,使高等教育自身得到发展。要尊重学生的特殊性并给予充分关注,给予其择校、择专业、择师的权利,培养学生的不同气质和能力。在教学活动中坚持“因材施教”这一永恒的教学原则。只有形成各显特色的个性,才能在尊重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并各显其能力之长的基础上,尽可能挖掘其学习的创造性,才能培养具有创造性人格的大学生。

尊重与发展大学生的个性,满足因个性而异的需求,避免同一个专业的学生学同样的科目、同量的内容,被培养成同一种兴趣、同一思维方式、同一习惯、同等的能力。这种对大学生权利的尊重、维护和发展,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因而也是一种人的科学发展观。

3.有利于形成大学自由的学术氛围,提高高校的教育质量

关于雪的文章范文4

关键词: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 英语教学

在英语学习当中,语言学家们也对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思考,语言的学习不止存在于语言形式的学习,而且也通过语言来研究两个民族文化的差异性。文化的丰富和发展得益于语言,语言之中也蕴含着文化。 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性,必然会对语言的学习产生一定的障碍。

正如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Edward Sapir)所主张的:“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 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 所谓文化就是社会遗传下来的习惯和信仰的总和, 由它可以决定我们的生活组织。”由于中西文化各自的社会遗传性致使国人在学习英语过程中产生了一定的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文化差异在思维模式上的体现

语言是思维的轨迹,其承载着文化。语言不同,文化必然不同,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培养出的人的思维方式也必然存在着差异。而思维方式的差异是造成英语学习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以儒学为主导的中国传统文化强调整体性概念,习惯上从整体去看待事物,通过知觉从总体上模糊而直接地把握认识对象的内在本质和规律,而不会对事物内部的各种联系加以分析,更不会把事物分成个体来看待,因此中国人会有“天人合一”的说法。而西方人则不同,西方文化强调事物的个体性,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不同的个体组成的,组成世界的各部分是可以分离、可以划分的,所以西方人会有“天人分离”的思想。由于对个体的强调,西方文化中体现出的是征服而东方文化则持顺从态度。西方人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人,人类可以驾驭和征服自然;东方人则认为人与大自然是一体,人应与自然合作,与自然和谐共存。

二、 文化差异在待人接物上的表现

中国人看重人情、宗族、同门、师生方面的情谊,思考问题不会单纯从一个方面去考虑,而是喜欢从整体、长远去考虑,往往使一件原本简单的事情复杂化,;而西方人可能相对想得比较简单些,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一码归一码。

以前看过一个故事,某中国人在国外开车违章,被警察拦住,要求处罚,于是,该人根据自己在国内的经验,开始求情说好话,希望警察能网开一面,并表示“下不为例”,警察也始终在微笑着听他说话,不置可否。该人看警察没有表示反对,以为事情就这样过了,很开心地开车走了,几个月后,该人收到了法院的传票,才知道事情根本不是自己想的那样,人家对他微笑,只是职业的要求,而该怎么办,警察绝对不会给你“下不为例”的机会的。

三、 文化差异在词汇中的表现

词汇是构成语言最基本的结构,中西文化的差异还表现在对相同词汇的不同理解上。

词汇隐含的文化意义往往随着文化、 时间和个人经历的不同而变化,同一词汇由于不同的文化环境而表现出不同的意义。如old一词,中国人历来就有“尊老敬老”的传统,一提到“老”在中文里更多的是表达尊敬的意义,如老祖宗、老爷爷、老奶奶等。对于年龄大的人我们尊称为老先生,和别人谈话时,年龄越大,资格越老,也就越会得到别人的尊敬。然而,西方国家极少有人愿意倚老卖老而自称“old”,在他们看来,“old”是“不中用”的代名词,是和“不合潮流”、“老而无用”的含义连在一起的。

四、文化差异在价值取向上的体现

在价值取向上,西方人崇拜个人奋斗,凡事以个人为中心,尤其当人取得成就时,从来不掩饰自己内心的兴奋,会以各种方式进行炫耀,来证明自己的能力。相反,中国文化不主张炫耀个人荣誉,而是提倡谦虚。中国人认为谦虚使人进步,西方人则变现为骄傲是自我价值的真正体现。

中国人反对王婆卖瓜式的自吹自擂,然而中国式的自我谦虚或自我否定却常常使西方人大为不解。这种谦虚,在西方人看来,不仅否定了自己,还否定了赞扬者的鉴赏力。

关于雪的文章范文5

关键词:智力;大学生;ATD角;运动员选材

人类掌纹ATD角是皮纹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皮纹是指皮肤表层出现的纹线图形,它是遗传的结果,是在胎儿发育的第13周开始出现,到第19周发育完成,之后终身不变,并具有特异性、稳定性和遗传性的特点[1]。许多研究表明,人的健康水平、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和智力因素等都与人的皮肤纹式有关[2-3],研究人员也形象地将其比喻为“暴露在外面的遗传因子”[4]。有报道指出,各种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的遗传性病人都有掌纹ATD角明显增大的特征[5],因此,ATD角甚至被人们赋予了“智力角”的美称[1]。

迄今为止,有关ATD角与智力关系的研究着实不少,多数报道均指出二者存在负相关,但对其相关系数的大小却未见报道。有研究指出:ATD角将随年龄的增长而变小[3]。因此,对ATD角与人类智力关系的研究更有必要以成人为对象开展。而当人们谈及运动员或体育类学生时习惯于将其与“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相并论,这显然有驳于事实,特别是随着竞技体育的发展,运动员智力水平的高低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鉴于此,本研究拟对不同专业在校大学生ATD角与智力进行测试、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ATD角与智力的相关程度,比较分析体育与普通专业大学生的异同之处,为人们智力的预测及运动员科学选材提供实证依据。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赣南师范学院科技学院在校三年级本科学生60名,其中体育专业和普通专业各30人(男女各15人)。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学术期刊等资源,查阅了大量与皮纹及智力相关的论文、论著,整理归类后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1.2.2 智力(IQ)测定

依据研究目的,通过百度搜索引擎搜索权威IQ测试题[6],将33个试题编入一份测试卷,打印后组织60名被试作答,时间为30分钟。之后由专人将所有被试所做答案逐个输入上述网络IQ测试题,并记录每位被试的得分。

1.2.3 掌纹ATD角拓取

本研究由经过培训的专人拓取60名被试左右手掌纹。拓取时,用沾有稀释油墨的海绵均匀的涂在被试的手掌,要求印掌纹时前臂紧挨白纸,手腕上翘,手指自然张开,从掌跟依次下压印至指跟部。油墨干燥后借助放大镜找出每个掌纹的A、T、D三点,然后用直尺、量角器等工具对被试左右手ATD角进行测量并记录。

1.2.4 数理统计法

对被试IQ成绩及掌纹ATD角度等数据进行有效整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然后运用SPSS13.0对其进行均数T检验及相关分析,显著性水平为P<0.05。

2 研究结果

2.1 大学生ATD角与智力相关关系

结果表明,60名大学生的IQ平均得分为93.63分,左手、右手及两手ATD角平均值分别为40.71°、40.32°和40.51°。通过检验后发现,大学生左手、右手及两手ATD角均值与智力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P<0.05),且均为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95、-0.306及-0.332。此外,通过对大学生智力水平与两手ATD角均值进行等级相关检验后发现,二者具有非常明显的相关性(P<0.01),其相关系数为+0.44。

2.2 体育与普通专业大学生ATD角与智力的对比

体育专业平均智力得分较普通专业少1.8分,分别为92.73分和94.53分,但并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专业大学生右手ATD角和两手ATD角均值未达统计学意义上的显著水平(P>0.05);但是,体育专业大学生左手ATD角明显较普通专业大学生左手ATD角小(P<0.05)。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体育与普通专业男、女生无论是在智力、左手ATD角、右手ATD角及两手ATD角均值等四个方面均不存在专业差异(P>0.05)。

3 分析与讨论

3.1 ATD角与智力相关性的研究

人类在两千年前就懂得用指纹来鉴别人,并作为订立契约的凭证。后来,伴随着遗传学的发展,人们渐渐地将皮纹研究应用于各种疾病的诊断和检测[7]。直到19世纪70年代,前苏联谢尔基因科等人发表《柔韧性发展的遗传前提》一文,并指出指纹可预测人类柔韧性及其潜能[7],皮纹研究才逐渐涉入体育领域。我国对运动员皮纹的研究开始于上世纪80年代,至今已取得了不少的研究成果,有学者对运动员科学选材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指出皮纹选材将是其五大发展趋势之一[8]。

作为掌纹研究重要指标之一的ATD角,研究人员历来都非常重视,甚至把它生动地称为“智力角”或“智慧角”[1]。

目前,将掌纹ATD角称作“智力角”的观点已被多数的业内人士所接受,认为该角的大小与人的智力水平有关,其值愈小,智力水平愈高。普通人群掌纹ATD角为41-42°,而患有各种疾病的人群ATD角明显大于普通人群,由于各种先天性大脑发育不全的遗传性病人都有ATD角明显增大的特征;此外,优秀运动员ATD角显著低于一般的普通人,特别是优秀的运动员既要掌握复杂的技术动作,又要应付赛场上瞬息万变的技术战术变化,承受超人的心理负荷,因此具备一个聪慧的头脑是必需的。因此优秀运动员的atd角与普通人相比,其值明显更小,有必要将其列入运动员的重要选材指标[1]。同样,有研究指出正常5岁以下儿童ATD角为48°,由此可推测,人类掌纹ATD角在成人前将随年龄增大而减小,这与刘洪珍的报道[3]相一致。但翟桂鋆等在2006年的研究中指出,掌纹ATD角在10岁左右趋于稳定[9]。因此,人类掌纹ATD角随年龄变化的特征还需更进一步的跟踪研究。 转贴于

然而,虽然多数人认为掌纹ATD角与个人智力相关,但至今并未见有关二者相关系数的研究报道,况且少数学者还对二者的相关性提出了质疑。赖荣兴等在1992年报道中指出ATD角与智商无相关性[10];刘洪珍等在研究中指出:“ATD角与IQ有一定的负相关性,但不明显”[3];罗桐秀等的调查结果表明,科技班学生与专科班学生ATD角分别为39.7°和39.9°,指出人类智商与ATD角无相关性[11]。本研究中,大学本科生智力与ATD角的相关系数及等级相关系数分别为﹣0.332和﹢0.44(P

3.2 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掌纹ATD角与智力的差异分析

目前,有关体育专业与其他专业大学生智力及ATD角的研究非常有限。刘宏对体育学院足球队及理工大学普招足球专选班学生进行调查后指出,二者ATD角分别为38.42±2.46°和39.3±3.51°[12],但作者并未对其进行差异性检验。徐广指出,大学生优秀男篮队员ATD角明显小于普通人ATD角(P

4 结论

4.1大学生智力水平与掌纹ATD角大小呈显著的低度线性负相关;掌纹ATD角可作为智力预测与运动员选材的一个辅助指标。

4.2体育专业与普通专业大学生相比,右手ATD角、两手ATD角均值与智力水平相差不明显,但左手ATD角明显小于普通专业。

4.3相同性别的大学生在智力与掌纹ATD角两方面不存在专业差异。

参考文献:

[1]邵紫菀,刘健生等.皮纹与选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2]乔鹏,刘萍萍.皮纹选材法及其在短跑运动员选材中的运用[J].内江科技,2010,(1):142.

[3]刘洪珍,张怀春等.应用皮纹进行早期智力选材可行性的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1999,35(2):22-25.

[4]毕加摘译.苏发现指纹可预测柔韧性.国外体育动态[J].1985,44:5~6.

[5]王培林.遗传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

[6]智力测试题网址:qqjia.com/test/iq1.htm.

[7]薛岩松,徐广.皮纹学选材的现状综述和发展趋势[J].科技信息,2008,(31):183

[8]张春甫.对新世纪运动员科学选材发展趋势的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3):23-25.

[9]翟桂鋆,梅建等.皮纹与智力测量的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06,14(8):107-109.

[10]赖荣兴,冯绍桢等.皮纹与智力的相关分析[J].遗传,1992,14(5):20.

[11]罗桐秀,许名宗等.科技班学生皮纹的调查研究[J].解剖学杂志,2002,25(1):83-85.

[12]刘宏.高校足球专业学生皮纹分析[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4,30(2):71-72.

关于雪的文章范文6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全面质量管理;学位论文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30-0015-02

随着近年来高校研究生的大规模扩招,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教育规模也越来越大。根据中国教育在线的《2016年全国研究生招生数据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从2005年的312292人,一直扩大到2015年的574300人,十年间,我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增长近85%,年增幅保持在4%左右。随着我国研究生招生和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越来越多的关注点放在研究生培养质量上。衡量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低的标准就是研究生阶段培养环节的最终结果――学位论文。如何保证和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的质量,让研究生的硕士阶段学有所成并学有所用,全面质量管理(TQM)的方法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思路。

一、全面质量管理的内涵

全面质量(total quality,TQ)的概念是在1992年由9大企业的主席和CEO、著名大学的商学院院长以及许多知名咨询专家做出概括定义:全面质量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系统,它是一个综合的系统方法,横跨所有的职能和部门,涉及所有的员工,从高层到低层,并前后延伸至供应链和顾客链。全面质量的基础是其理念,包括系统、方法、工具。

国际标准ISO8402-94对全面质量管理(Total Quality Management,简称TQM)的定义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是通过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TQM与传统质量管理的区别主要在于“全面”两字,全面两字也突出了TQM的三个特点:全员参加、全过程控制、各个环节全面性。

全面质量管理在美国发源于制造领域,随着期望的提高,渗透到医疗、教育、非盈利组织等主要经济领域。美国也是最早将质量管理应用到高等教育中的国家,而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是美国高等教育层次在质量管理方面取得成功的一个范例:自1991年以来,每年有50~60个项目由大学持续质量改进委员会来实施协调,过去十几年已经针对其整体管理系统完成了诸多重要的质量管理改进项目。在国内,将全面质量管理与研究生教育结合起来的研究仍属于一个前沿的领域,鲜有成果。

二、目前研究生学位论文存在的问题阐述

在将全面质量管理思想运用于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管理之前,首先应该梳理清楚目前我国研究生学位论文从撰写到答辩过程中存在的质量问题,才能针对于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应用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对学位论文进行质量管理。

1.研究生生源质量问题。从2014年研究生教育不再免费,而是实行教育收费制度以后,研究生报名人数出现了近20年以来的第一次明显下降。在国内部分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出现生源严重短缺的情况。生源短缺给各高校研究生招生部门带来的问题是无法完成既定的招生计划,进而导致研究生生源质量严重下降。研究生是高等教育中的最高层次,生源质量的下降直接影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最终导致学位论文质量的下降。

2.研究生指导教师问题。从研究生导师双选确定研究生指导教师开始,研究生导师就成为研究生培养及学位论文的第一责任人,然而研究生导师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如忙于自身科研任务、自身能力不足、所带研究生数量较多等,对研究生学位论文疏于指导甚至不闻不问,没有尽到第一责任人的义务。同时,由于近年来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导师队伍也随研究生数量的增长而不断扩大,许多刚入职的博士讲师未经过培训直接被聘为研究生指导教师,高水平的导师相对不足,导师队伍的平均素质有所下降。

3.研究生本人问题。我国目前有两种类型硕士研究生:学术学位研究生及专业学位研究生,两种类型研究生最明显的区别在于学术学位研究生重科研,专业学位研究生偏实践;然而无论是何种类型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撰写基础均来源于培养期间的科研或实践。部分研究生在研期间不潜心研究导师布置的课题研究或不在企业完成实践,荒废了研究生期间的资源和时间。

4.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关于学位论文撰写流程及答辩相关事宜已经有各自的一套规章制度,从学位论文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直至最终答辩都是相应的规章制度规范,但这些规章制度只能起到对研究生及导师的引导作用,指导下一步的论文工作进程要求。从高校研究生管理机构角度来讲,也存在着管理手段落后、监管力度较差等问题。

三、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在学位论文管理中的应用

硕士论文的全面质量管理思想是指:以学位论文质量为中心,与学位论文有关的全体成员(责任人与机构)为提高硕士学位论文的全面质量而进行的一系列全程监控、保障、改善过程。提高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是一项全面质量管理工程,将全面质量管理的管理方法科学的运用到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中,才能更好地提高学位论文质量水平。

将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应用到学位论文管理中,对学位论文进行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环节保障的全面质量管理方法,具体来说,应该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1.全员参与。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反映在研究生教育上,即硕士学位论文的管理应该由全体成员来完成,包括研究生指导教师、研究生所在硕士点、硕士点所在学院、研究生管理机构等。

全体成员中导师的作用占很大比重,上文提到由于指导教师的原因导致硕士学位论文质量无法提高的现象普遍存在,而“导师组”或“双导师制”都是目前高校中提倡的研究生培养质量和论文质量提高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实行一个研究生由一位指导教师进行指导,这样就会出现导师精力不足等问题,而导师组或双导师制则可以极好地避免这个问题,而且多位导师均可从自己认知的各个角度对研究生学位论文进行指导,导师有主有次,形式客观。

除导师外的全员,即硕士点、学院和研究生院,也应具有监督、控制、保障等职责。高校应该明确各自的工作目标,将工作目标进行分解,硕士点及二级学院教育管理人员应该明确自己的工作任务。高校实行二级管理后,应配备专职研究生管理人员,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给予二级学院分管研究生的领导充分的自和决定权,强化责权机制。与此同时,研究生教育管理的全体成员均可以提出提高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的各种观点,全员参与优化学位论文的质量。

2.全过程监控。研究生学位质量出现问题一般表现在研究生的学位论文无法通过答辩、省里抽检学位论文不合格等,虽然学位论文的质量问题是在最终甚至毕业后才检验出来,但学位论文的质量监控保障应该具有全过程性,质量监控保障意识是从学位论文开始写作之初就应该具备的,直至研究生提交论文答辩结束。

研究生学位论文流程从选题开始,到最终答辩,中间需要进行实验搜集资料、开题、中期检查、预答辩、学位论文反抄袭检测()、学位论文评阅这一系列的环节,全过程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方法。目前在我国高校研究生中,选题、开题、中期、预答辩阶段均没有引起足够重视,存在研究生采用“探索式”前行的现象,即研究生锁定一个选题抱着试试看这种不端正的态度询问导师的意见,而导师由于忙于自身的科研,没有足够精力指导研究生帮助其选题,采取“放羊式”的做法,造成研究生本身也抱着见步行步的想法,并没有论文质量意识。

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应贯穿于论文写作始终,从研究生选题开始,树立以研究生论文质量为中心的观念,夯实基础,任何一步都脚踏实地保证质量。同时研究生管理部门也要起到监控质量的作用,整合学校资源,在学位论文流程的每个重要节点制定分流淘汰的相关规章制度,防止“问题论文”在质量控制环节蒙混过关而在最终答辩或论文抽检中爆发式出现。

3.全环节保障。如果“全过程性”是从学位论文写作过程的微观角度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那么“全环节性”就是在宏观层面上将全面质量管理应用到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中。学位论文写作是研究生在校培养中后期的一个环节,但不是独立于其他培养环节,而是密不可分的。

学位论文的全环节性,要以学位论文质量为中心,从研究生入学开始从各个渠道让研究生知晓学校硕士学位论文管理理念和管理形式,培养其撰写高水平优秀硕士论文的意识,向其展示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对其就业及对学校产生的社会影响和社会效益。构建信息公开和程序规范的硕士学位论文管理平台,以研究生所在培养单位及研究生院网站为依托,将学位论文相关制度和行事历公开;同时编制研究生学位论文管理手册,将国家和省级学位论文管理文件及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编辑成册发放给研究生,确保研究生及导师按照手册规定制定论文写作计划。

重视研究生培养的课程修读环节和基础文献的学习环节,具备本专业(领域)课程基础知识是学位论文选题的前提,也是论文写作的基础;而通过专业领域内基本文献的学习,可以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并巩固其知识结构,从中学习严谨的科学研究方法。了解本学科的前沿领域,引导研究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后续学位论文的写作提供更多启发。

综上,研究生学位论文质量影响着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以硕士论文的质量为中心,采用全员参与、全过程控制、全环节保障的学位论文全面质量管理方法提高学位论文质量,进而不断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