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老舍散文集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老舍散文集范文1
臧老的散文,种类很多,既有抒情散文,又有通讯报道,既有山水游记,又有创作回忆录。在这诸多散文中,最精彩、成就最高的是抒情味较浓的作品,包括抒怀之作、怀人之作、山水游记、创作回忆录等。抒怀之作,如《炉火》《我和孩子》《我的南书房》《落照红》等。其怀人之作,占有很大的比重,《我的先生闻一多》《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见《人民日报》1980年2月12日,七年级下册12课把题目改为《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等多篇文章写他对恩师闻一多先生的怀念;《老舍永生》是对他的尊敬长者、亲密的朋友老舍先生的怀念;从30年代到80年代,写过两篇题目同为《老哥哥》的文章(第二篇见《诗刊》1980年9月号,曾选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正式本第2册)。写人的,有写著名文学家叶圣陶的《昆仑飞雪到眉梢》(曾选入湖南省编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语文》第2册,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山水游记等写景散文,有《镜泊湖》《青岛解放我重来》《孔庙•孔府•孔林》等。创作回忆录和自述,有《我的诗生活》《诗与生活》《甘苦寸心知》《峥嵘岁月 壮怀激烈》等。这些抒情作品情深意浓,文采斐然,含蓄蕴藉,充满诗意。
此外,臧老在有关文章中,对他几十年的散文创作进行了总结。在《我对散文的看法和作法》中说:“我觉得,散文要求的条件和小说、诗歌有共同之处,那就是对生活、对人物、对事件,观察要深刻而细致,构思要新颖,写起来不仅要抒情味重,而且要有章法,注意集中表现,讲求结构,使散文‘不散’。”在《我的心愿》中说:“散文不散,精心锤炼。生动活泼,亲切耐看。抒情散文,更应充满诗的气氛。”这些经验对广大写作者具有指点迷津的作用。
由此可见,臧老不仅有丰富的散文创作实践,而且有深刻的创作理论。因此,他不愧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优秀的散文作家。臧老逝世后,新华社的消息中称他是中国一代杰出诗人、著名作家、编辑家等。但是,我国的现代、当代文学史,对臧老的散文创作极少涉及。因此,课本在注释时至少应提及他是散文作家,《教师教学用书》应对臧老的创作成就作一个比较全面的介绍。
主要参考资料
1.《臧克家散文》第1集、第3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3.10
老舍散文集范文2
关键词:课外阅读;小学中年级;语文教学;阅读习惯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大量的课外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有益于发散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智力,陶冶情操,是其他任何活动都替代不了的。纵观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还存在许多有待改善的地方:学生对课外阅读没有产生足够的兴趣;没有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有效的课外阅读方法;缺少有效的阅读激励措施等等,在这样问题种种的状况下他们的课外阅读是达不到效果的。因此,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有效指导格外重要。
一、有效指导之一: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
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很强的时期,这个时候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是最佳的起步时机。这个时候的他们想开阔自己的视野,喜欢阅读一些征服大自然或者人物传记类的故事。但是现在的学生深受电子产品的毒害,他们的课外时间几乎都用来看电视剧、动画片、玩游戏。他们可谓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课外阅读,被老师或者家长逼着留一点时间来阅读作品,也没有受到正确的指导。再者,现在市面上的书可以说是鱼龙混杂,也是良莠不齐。学生非常有限的课外阅读时间被《犬夜叉》《猫和老师》这样的漫画书侵占了。
但是毕竟这个时候的中年级阶段的学生的看法和思维还处于形成阶段,这时候就要求教师给予正确的指导,在小学中年级学生的心里,老师的话是很有说服力的,作为老师可以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挑选合适他们的且富有趣味的课外读物,从而达到增加学生阅读量以及提高阅读的兴趣。如在学习《草原》一课时,我会推荐学生阅读老舍的《骆驼祥子》;学习了《林冲棒打洪教头》后,就推荐学生阅读《水浒传》,推荐的宗旨是,既能拓展学生的阅读量,也不脱离教材。
二、有效指导之二: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良好的阅读习惯需细水长流积累。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能给积极的、自主的勤于阅读的小学生以助力,他们的语文素养以及写作水平也将得到很大限度的提高。然而,很多小学中年级的学生是很会在阅读的时候做批注,然后摘抄优美的句子而能自觉地上网去查阅的学生少之又少,因此我们就要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真正获得成效。
在诵读经典诗文和阅读名著及一些散文集的时候,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阅读习惯。就是让学生把每周诵读的经典诗好笔记和注释,然后在每周一交流,交流彼此不懂的地方,看看同学中有没有知道的,若是不知道老师应加以指引;让学生在阅读名著和散文集的时候把学生自认为优美的语句划出来,摘抄下来,在每周的交流会上让学生分类整理。长此以往,学生的阅读习惯就会慢慢培养起来。
总之,教师要善于汲取现代教育理念,积极地贯彻实施《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改革精神,结合当地学生的现状,为小学中年级学生的课外阅读奠基一条顺畅的道路,切实提高他们的课外阅读能力与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快乐地遨游在语文海洋中。
参考文献:
老舍散文集范文3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学生
拜读过汪先生的诸多散文之后会发现,他所写散文的主题大都是生活中的凡人小事,都是我们平常生活中遇见却未细心留意的人或物。如《夏天》中对夏天景色的细微描写,《泡茶馆》对茶馆里的闲人趣事的生动刻画。汪老从细小的视角嵌入,写凡人小事,记乡情民俗,谈花鸟虫鱼,考辞章典故,善于捕捉生活中的平凡之美,并于平凡事物中发现不平凡的趣味。
现代社会下的都市人生活节奏加快、生存压力剧增,他们沉浸于工作和学习中,闲情逸致都抛之脑后,对于 身边平凡的人或物他们无暇顾及。除了工作学习,他们无法体会到生活的其他乐趣,他们的世界被物欲所包围着,周围一切平凡美好的事物都与他们划清界线,他们将自己局限在自我的小世界里,然而社会生活的喧嚣与紧张唯有透过心灵的恬淡与灵静才能得到调剂与释放。许多读者喜爱汪老也正是被他对凡人小事的审视与关注所吸引,在汪老的散文中可以感受到心灵的愉悦和净化,进而对周围环境有了重新的注目。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学生
一是学到一些理论知识。比如如何在文章中用字,其中他提到中国汉字的独特性和意义,他说中国汉字是用来看的,不是说的。许多诗歌一朗诵就没有以前的东西了,所以他反对朗诵诗歌和散文。他主张一字一字的认真扣字眼,沈从文的《边城》不到七万字,但写了半年,汪曾祺的散文同样从一个一个的字来看没有什么独特。但当放到一起那种行云流水的洒脱真的很奇妙。他主张刻画人物不应该描写太多。而应该从环境、声音、颜色等各个方面进行描写和烘托。如何组织文章?他说他是先在头脑里面对整个文章有了轮廓以后才写的,要先有个整体的构思。这些都是他端一杯清茶静坐时想出来的。
二是他的散文风格朴素、简练。人人看了都会明白,都能看懂,正是师承了沈从文的特点。虽然朴素,但那是一种文学修辞,文学语言,不是方言,没有在语言上的研究和大师的本领,是写不出那样的文字的。汪曾祺也说到老师沈从文、老舍他们是怎样练字的。汪曾祺本人家学渊源深厚,爱好广泛,上小学时,他的祖父就给他教《论语》,写小论文“义”,这就相当不错了,我上小学时,除了会放羊、掏鸟窝之外,文化的东西是绝缘的。汪曾祺散文我觉得最值得称道的是那种“真”,一点没有矫揉造作的嫌疑。是真情、真语言。尤其是那种语言真是难得,是应该让我们这些后辈好好揣摩的。一看就令人舒服,可信,不像现在好多人写的文章喜欢辞采华丽,但内容空空。不舒服,很令人别扭,不真实。由于爱好广泛,他的散文自然就非常博雅,草木性灵、历史文化、人物掌故、民俗风土、艺术文物……。都有涉及。但最真的是写人物的部分,尤其是对师友、家世、父亲、母亲等的回忆文章写的最美。令人陶醉,表现出他的善良、和蔼、真实。如《多年父子成兄弟》中对父亲的回忆,父子之间是那样自由、平等、融洽。《我的母亲》中对三位母亲的回忆。虽然两位是继母,但却充满了感情和幸福。
三是他的用情。他对任何人都是友好的。如对西南联大的诸多师友的回忆中,我们就能感觉到他对老师和同学的感情。很纯真,很自然,我觉得做人就应该像他一样。对任何人都很友好,对任何事都很认真。且那种追求自然、朴素的养生之道也值得我学习。文中提到的他的老师的一些为人处世,待客之道,修身养性我觉得对我影响还是很大的。那都是真人真事,人在生活中应该保持一颗童心,不要装腔作势。看书就是学习嘛。学文章,学做人,都很重要。
《汪曾祺散文》读后感学生
汪曾祺散文之好,读过的人有口皆碑。他写景、写人、写事、写物,看似冲和散淡,其实有着精心的布局,结尾尤其好。读每一个结尾都是一种享受。一切景语皆情语,但还不只是景语,每一句平实的话都有深情。全篇只一两句点到伤情之处,好比冰山露一角,我们就能体会到那座冰山。比如《北京的秋花》,通篇写的是各种植物,很生动有趣,像科普读物,后面写到秋海棠,带到自己的母亲,很小的时候就得肺病死了,锁在一个小屋里,怕传染不让人去看,所以对母亲没什么印象,小屋边开着秋海棠,看到秋海棠就想起母亲。语言非常的平静,一点不抒情,但给我巨大的感动。再说写他的老师沈从文,《星斗其文,赤子其人》,通篇细密的写沈从文其人其事,非常平实,行文到最后写到老师的死。只一句,也是用叙事代抒情:“这样一个人,就这样地去了。我看他一眼,又看一眼,我哭了。”这是多么高级文字,堪称人书具老。
书中也有赤子的情怀流露。在西南联大边的诸多茶馆之一的墙上,发现了真正的诗:记得旧时好,跟随爹爹去吃茶,门前摸螺壳,巷口弄泥沙。
老舍散文集范文4
但他一直想写的其实是小说。他在第一部小说《晚来寂静》里写道:“倘若不是作为一个作家而死去,我的一生将毫无意义。”小说对他的意义如此重大,“作家”这个身份真正地属于他了。
书香:写作多年来,在体裁上有变化吗?目前以什么体裁为主?
李海鹏:高二到大二期间,我写了很多诗歌,在大二以后,才开始写小说,其实我一直想写的就是小说。
目前以小说和长文章为主,我对评论没有兴趣。长文章,就是我们过去所谓的宽泛意义上的散文,以前的散文概念很容易讲个人感受、生活体验,抒情性的东西比较多。而我这个是叙事性的,没有虚构,也包括个人看法在内,想讲什么就讲什么。它也不是为媒体特别订制的产品,为媒体订制的产品特点比它鲜明,我自己也不喜欢。长文章专栏,差不多四五千字,我想写什么就写什么。
书香:您是专职写作吗?写作的时间和状态是怎样的?
李海鹏:我现在不算专职写作,目前手头有一本杂志《人物》,但我的主要精力还是在写作上。目前《人物》在改版,我需要多拿出一点精力。如果把杂志排除在外,我一般都在晚上写作,大概写四五个小时。如果是长篇小说,可能会七八个小时。
写小说就像长跑,会有一个状态起伏,不是一个循环。有的时候状态好,有的时候状态差,但即使状态很差,有疲劳有困倦的时候,也要坐下来写,写那么一点。
书香:写作时最大的困扰是什么?
李海鹏:一个是故事,一个是意义。很多故事被人写过了,经典的故事很难超越。有了故事以后,还面临意义的转化。意义需要深度,影响就成为焦虑。我是尽量做好,兼顾二者。在好的基础上求新,当然是很好的,但也不一定考虑读者的感受,因为作品的价值是基于整个文学史的互文关系来看的。
书香:哪位作家对您的创作影响最深?
李海鹏:这种问题对我来说很难,很多作家我都喜欢,但很难说我偏爱哪一个作家,如果说我从他们身上学到了什么,我也没有学到什么。中西方小说差距很大,小说是属于欧洲的艺术,各种流派、各种优点都有。中国的小说家比如老舍、张爱玲、曹雪芹他们讲故事的方式是娓娓道来,家常话一样的,这是很可取的。
书香:您会细读的书籍包括哪些类型?会反复阅读的又有哪些作家作品?
李海鹏:这个不一定,有的书籍我会重复阅读,比如《百年孤独》、《第二十二条军规》。一般是长篇小说,还有一些非虚构类文学。
书香:用一个比喻或意象说明创作对您的意义。对您来说,表达时最重视的是什么?
李海鹏:写东西对我来说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我会一直持续写下去。写得好对我来说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自我承认的方式。为什么要写呢?因为想让自己的生命得到流传。为什么要写得好呢?因为不仅想卖得多,还要卖得久。
表达方面,准确最重要。诚恳的态度是最基本的入门素质,准确才是最重要的。说一句话,这句话能完全切合事实。怎么才能做到准确?句式、词汇量、逻辑、观察能力等等都要兼顾。在准确方面,我是很有自信的,我觉得没有几个人能比我更准确了。
书香:您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电脑?写作时是手写还是打字?目前哪种较符合您的思维节奏?
李海鹏:2000年才开始用电脑,写作用电脑比较多。前期准备素材或者平时积累素材时,包里随时放一个笔记本,有什么素材,随时手写下来。手机上有记事本,也会使用。对我来说,用电脑比较方便,易于修改。
书香:目前为止最满意的作品是哪一部(篇)?最想写的作品又是怎样的?
李海鹏:目前没有满意的作品,还在期待中。我想写一部当代的小说,时间跨度不超过两年,发生在北京,涉及人的虚荣、欲望、矛盾。主人公是一个男性,他的个性中有滑稽的成分,没有什么重大的事情发生,这也是我最擅长的一种风格。我希望节奏轻快,有思想深度,读者能够产生共鸣。
老舍散文集范文5
因为历史的原因,我们这一代人一出生,就有饥饿等着了。可是有一样东西缓解了我的饥饿感,那就是听姐姐给我轻声诵读她喜欢的书了。听着听着便把什么都忘了,包括恼人的饥饿感。许多年后读刘半农先生的《饿》,特别感动,觉得那个坐在门槛上“把一个手指头放在口中咬的孩子”就是我自己。印象最深的是姐姐读《闪闪的红星》,老期待着,漫山红遍的时候一切都好了。慢慢地我开始偷偷看姐姐看过的书,比如《剑》,写抗美援朝的,后来才知道作者是杨佩瑾。但印象没有《闪闪的红星》深,也许是因为一个写的是孩子,一个写的是大人的缘故吧。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姐姐没有时间读给我听我就自己看。七十年代初邻村建起了纸浆厂,整车的书从城里拉到了村里,什么书都有,只要你愿意看。姐姐淘回来很多书,有《小二黑结婚》《林海雪原》《欧阳海之歌》《新儿女英雄传》《星火燎原》等,有的我看了,有的我一直未看。徐中玉先生的《写作和语言》及人民文学出版社五十年代版的《中国文学史》第一册、第三册,这几册书我一直保存至今。
那时候还小,基本逮住什么读什么。读到更多的书是我十几岁以后的事了,一次随大人走亲戚,大人们总有说不完的话,见我无事可干,亲戚打开一个加锁的木箱子,哇,里面全是书!有整摞的杂志,有全套的《文艺学习》、全套的《星星诗刊》,我就在那时候看到钱谷融先生的《文学是人学》,后来杂志还给亲戚了,这篇文章却被我偷偷裁下来。还有多位作家谈写作的书,书名叫《作家谈创作》,中青社1955年版的,收录的是丁玲、老舍、周立波等二十余位作家的创作谈,他们的作品是怎么创作出来的,我总算多多少少明白了一些。
一踏进大学的门,没有书读的l境就算结束了。除了上课,我就泡图书馆,一两天一本书,一本书看枯燥了,就换另一本。八十年代初,美学大兴,凡美学的讲座我都听,朱光潜、蔡仪、王朝闻等人的书也看,还购买了克罗齐的书与黑格尔的书及《西方美学史》《当代西方美学》。特喜欢克罗齐的《美学原理》《美学纲要》,朱光潜先生翻译的。这两本书在我案头放了好多年。其次看的最多的就是诗歌了。那时候朦胧诗方兴,我在中学写过一首诗的,只一首,只一首就“轰动”了。诗名叫《啊朋友,你可知道她为什么生气》,内容是虚拟的,主人公是一位美丽的姑娘,因为太美,好多人对她嫉妒得不得了,得不到周围人的理解。语文老师讲评的时候用四川话给全班同学朗读了一遍,引得同学们满堂大笑。我当时发誓不再写诗歌了,文学社成立了,同学们纵容,我又对诗歌蠢蠢欲动了。什么郭小川的,艾青的,蔡其矫的,包括田间、贺敬之、柯灵的,包括马雅可夫斯基、歌德、海涅、拜伦、雪莱、惠特曼、聂鲁达的。最喜欢的是聂鲁达,他的《马楚比楚高峰》,读后内心特别震撼。另外要提的就是流沙河先生编著的《台湾诗人十二家》,十二位台湾诗人都堪称意象大师,这一点给我印象很深。读到更多国外的诗应该是大学毕业以后了,在赵毅衡先生编译的《美国现代诗选》里,我第一次接触到艾略特、庞德、斯蒂文斯、罗杰斯、肯明斯的诗。
大概九十年代初,我与诗歌的缘分就基本结束了,没有人强迫它结束。我开始研究新儒家,就读了梁漱溟、熊十力、贺麟、冯友兰、唐君毅、牟宗三、徐复观、钱穆及杜维明、成中英、余英时等的不少论著。我还系统地看了“二十四史”,就是在读“二十四史”时与明代大诗人李梦阳相遇了。李的作品要读,与他有关的人的作品也要读,包括李的门人、弟子、诗友、师友,乃至敌人。还得上溯三代,下溯三代。《一统志》《明实录》阅读量特别大。都是典藏书,复印受限制,我就手抄,直接成果是《李梦阳年谱》,那是李梦阳在国内的第一个年谱。
九十年代后期,我又开始重操旧业了,写随笔,也写散文。自第一本散文集出来后,写作的第一个困难期来临了。不能写,那就好好读,脱开写作读。西方的思想家包括哲学家的著作可以说都接触了,最受益的是尼采、本雅明、巴特、福柯、荣格、德里达、拉康等哲学大师与方法论大师及乔伊斯、贝克特、西蒙、格里耶、卡夫卡、伍尔夫等文学大师。基本方法还是我搞明人研究的方法,上溯三代,下溯三代。看尼采,不能不看叔本华。尼采亲口说过:“在莱比锡期间,他偶然地在一个旧书摊上购得了叔本华的《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欣喜若狂,每日凌晨2点上床,6时起床,沉浸在这本书中,心中充满神经质的激动。”后来他回忆说,当时他正孤立无助地经历着某些痛苦的体验,几乎濒于绝望,而叔本华的书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映现了世界、人生和他的心境。觉得叔本华好像专门为他写了这本书一样。看卡夫卡你得看克尔凯郭尔吧,看海德格尔你得看萨特吧,看波德莱尔你得看本雅明吧,看贝克特必须看乔伊斯吧,看贝克特顺带连法国新小说也看了。
只要你读书真的上溯三代、下溯三代了,总有读不完的书。这个大师方方读罢,那个大师早在等你读了。所以我在一个访谈里说,我不仅是艾略特、庞德、斯蒂文斯、罗杰斯、肯明斯诗歌的最大受益者,又是乔伊斯、贝克特、西蒙、格里耶、卡夫卡、伍尔夫小说的最大受益者,还是尼采、本雅明、巴特、福柯、荣格、德里达、拉康等哲学大师也可以说是方法论大师的受益者。在他们的启示下我解决了我文字的结构问题,也解决了我文字的叙述问题。关于西方的东西我最用心最醉心的,一是哲学典籍,第二是艺术,第三才是文学典籍。三者本身是互相勾连的,我的体会是,看一个看不出有多少用处,看三个就体会到它的大用处了。
这里我想告诉年轻朋友们的是,阅读的真正意义不在于我们读了什么,而在于我们始终保持对阅读的恒久新鲜与恒久渴望。
作家小档案
杨永康 著名散文家,鲁迅文学院第22届中青年高级研讨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甘肃作家协会理事、甘肃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甘肃文学院荣誉作家、甘肃省委宣传部“四个一批”人才、宁夏《黄河文学》中国当代知名散文家新作展栏目特邀主持、广东华南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散文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
老舍散文集范文6
这个世界,对于有的人荒冷到寸草不生;对于有的人,却是繁华热闹到天热地烫,每一说话行走,都会有草木开花,果实飘香。然对于我的老师张梦庚,却是清寂中夹缠暖意,暖意里藏裹着刺骨的寒凉。生于上世纪的20年代末梢,老师读书辍学,辍学读书,反反复复,走在田埂与人生的夹道中,经历了来自日本的刀光枪影,经历了国共拉锯征战的炮火硝烟,之后有了1949年的红旗飘扬。记忆中从来都是饥饿辛劳,时家里却忽然成了地主,这样的命运,大凡中国人都可想见其经历与结果的曲折变形,荒冷怪异。可是好在,他终归识字,厚有文化,国家的乡村,也最为洞明文化的斤两,虽然文化不一定就是尊严富贵,可让孩子们认字读书,能写自己的名姓和粗通算术计量,也原是生活的一部分。于是,老师就成了老师。从一个乡村完小,到另一个乡村完小;从一个乡村中学到另一个乡村中学,直至中国有了改革开放,他被调入县里的一所高中,做了教导主任,最后主持这个学校的方方面面、杂杂落落的闲急高低,一晃就让他全部人生的金贵岁月,43个春秋的草木枯荣,都在布满土尘而又青草蓬生的乡村学校里度过。
不知道老师对他的人生有何样的感想与感慨,从他写的一本《我这一生――张梦庚自传》的简朴小册里,读下来却是让人心酸胃涩,想到世事的强大和人的弱小,想到命运和生命多么近乎流水在干涸沙地的蜿蜒涓涓,奔袭挣脱,流着可谓流着,可终归却是无法挣脱干涸与强大的吞没。最后的结局,是我们毕业了,老师白发了;我们中年了,老师枯衰了。我们成家者成家,立业者立业,而老师却在寂静的人生中,望着他曾经管教训斥抚疼过的那些学生们,过着回顾和忆旧的生活,想着那些他依然记得,可他的学生们怕早已忘却的过往。还记得,初一时节,他是我的班主任,又主教语文,那年酷暑,我家棉花地里蚜虫遍布,多得“兵荒马乱”,人心恐惧,一日上语文课时,我邀了班里十几个相好的男生同学,都去帮我母亲捕捉蚜虫。自然而然,教室里那一天是空落落,学生寥寥,老师无法授课而只能让大家捧书阅读。从棉花地里回校的来日上午,老师质问我为什么带着同学逃课,我竟振振有词说,是带着同学去棉花地捉了半天蚜虫;又反问老师道,地里蚜虫遍布,我该不该去帮我母亲捕捉半天蚜虫?说蚜虫三天内不除掉去净,棉花就会一季无果,时间这样急迫,我家人手不够,我请同学们去帮忙半天,我又到底做错了什么?
事情的结果,似乎我带着同学们逃课正合了校规宪法,适合了人情事律,反让老师一时在讲台上呒言。回忆少时的无理取闹,强词与拙倔,也许正是自己今天把写作中那种敢于生编或硬套,努力把不可能转化为可能的创作法的雏型。可是,在这次见着老师时,面对耄耋老人,给我一生养育呵护的父辈尊者,我心里三十几年不曾有的内疚,忽然如泉水般汩汩地冒了出来。
我们就那样坐着喝水聊天,说闲忆旧,直至夕阳西下,从我家院墙那边走来有风吹日落那细微淡红的声响,老师要告别离去,不无快意地说他的子女们都工作在外,孝顺无比,真是天有应愿,他一生坎坷,教书认真,到了年老,却子女有成,学生有成,仿佛曲折的枯藤根须,终于也繁蔓出了一片树木林地。老师从我家走去时,是我扶他起的凳子;离开院子时候,是我扶他过的门槛,送至门口远去的时候,是我扶他过的一片不平不整的地面。我的父亲离开人世太早,扶着老师的时候,我就像扶着我年迈的父亲。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走移的一棵年迈的老树,直至他在村头缓渐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
说不出老师哪儿伟大,可就是觉得他的伟大;说不出他哪儿不凡,可就是觉得他的不凡。也许这个世界的本身,是凡人才为真正的伟大,而伟大本身,有时正是一种被遮蔽的大庸大俗吧。
编后语:读到“望着村头远去的父亲般的老师,落日中他如在大地上走移的一棵年迈的老树,直至他在村头缓渐消失,我还看见他在我心里走动的身影和慢慢起落的脚步……”的时候,在这种相同的意境中我也想起了我的小学语文老师,那时她已是长大成人的两个儿女的母亲,五十多岁,也如同我的母亲,她像教自己的儿女一样,慈祥,和蔼可亲,经常带我去她家吃饭,教我读书,好好写字,教我善待别人,懂事,扶住我正直地成长……又一个教师节到了,真心感谢我的老师,也祝愿所有辛勤耕耘的老师节日快乐,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