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草原的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关于草原的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关于草原的诗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1

关键词:草花种类;应用形式;种植管护要点

1草花在柳州市园林中的应用形式

1.1 花带

花带在柳州市园林绿化中应用最为广泛,如三中路、文昌路、桂柳路口、学院路口、桂中大道路口、西江路口、五岔路口等城市主干道和主要出入口均采用花带形式脱盆种植,按季节有计划地将培育好的适宜草花品种,或单色品种,或多个花色几个品种混合种植,或栽种成一定图案,形成带状的绿化带,起到了丰富带状绿地、美化环境的作用,且保证全年有花。

1.2立体美化(花柱、花球、花架、花墙)

立体美化,主要形式有花柱、花球、花架、花墙等 ,有些形式或方法主要应用于大型的活动场所布置,可以让人们从四面观赏草花,弥补草花平面应用的不足。应用立体美化的特点是节省地面和空间,能给观赏者以震撼的视觉效果,比应用其他任何形式草花的表现力和观赏性都好,是绿化环境的景观亮点和视觉焦点,且布置操作和管理非常方便,在室内、室外环境都可以使用,形式上可以变化,规模大小可以随意调节,运用灵活,是未来城市绿化的发展趋势之一。

2草花的应用难点

2.1生长环境不足

柳州目前年草花用花量达450万盆,其中有超过250万盆草花长年四季种植于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及道路交叉口。种植的区域除了一点点泥,四周都是水泥或沥青路面,夏天经太阳暴晒,周边温度可达50~60℃,草花难免饱受灼烤。城市道路上来往的汽车尾气排放直接喷到草花上,加上城市道路容易堵车,高温尾气与草花长时间亲密接触,容易使草花花容失色,失去观赏价值,甚至逐渐脱水,造成枯萎。

2.2 种养难度大

种植于道路上的草花由于受车流、人流影响,种养难度较大。一方面城市道路车流量大,卸花种花时会影响正常交通,工人们在机动车车道蹲着种花时非常危险。另一方面靠近公交车站附近的草花种植带由于车站与绿化带在设置上不太合理,经常受人为践踏。再有草花脱盆种植时一般会带8~10cm泥土,几次更换下来,种植带的土厚就高过路沿石了,每次淋水就会与土一起流下来,不仅容易污染路面,而且存不住水,造成草花根部缺水,影响草花在种植带上的长势和花期。

3草花的种植与养护管理

3.1 抓好种植施工前的质量

种植草花的绿化带土层要肥沃疏松,栽种前应先整地,一般种植区域土壤翻挖深度20cm以上,高度要低于路沿石。整地时先清理出有石头、杂物、草根等,若土壤过于贫瘠,则应换土,底层应垫土一层有机机肥料作基肥,然后盖上一层细土,花坛内要疏松再进行栽培,整地土粒要细,中心应高于四周,成一斜面。用作一面观赏的带形花坛,可前低后高,以便排水。如果由于多次更换,种植带上泥土较多,必须要移除部分泥土。移植前两天应先将草花充分灌水一次,让土壤有一定湿度以便脱盆种植时容易带土不伤根,定植的草花应加以选择,以保证色泽、高度、大小、一致。

3.2 做好种植施工工作

种植的草花宜选择在花苞刚露色时出圃,并根据种植地点要求的植株高矮、花色、品种进行掘取,随起随栽。装卸时要轻拿轻放。放样用双灰粉按照图纸进行放样。放样时常用皮尺、绳子、木桩等,按图纸撒双灰粉勾绘出基本图形。栽种时应先栽中心部分,按先上后下的顺序种植。种植范围较大时可分区、分块栽植。尽量做到栽种高矮一致,无明显间隙。如植株高低不一致,可以矮的植株浅栽,高的植株深栽。根据草花规格大小,种植25~36株(袋)/m2为宜。

3.3 加强后期养护管理

城市道路中的绿化带,存在空气污染、高温灼烤、人为破坏、淋水不便等不利因素,生长环境不足,栽种后要加强养护管理。草花移植到绿化带后,一般都可维持1个月左右的观花期,有些甚至更长。为了保证草花的茂盛艳美,草花栽种后日常的养护管理是关键,浇水要充足、及时。没有安装喷灌设施的绿化带采用洒水车淋水。浇水的时间、次数、灌水量应根据气候条件及变化灵活运用。一般浇水在上午10时前或下午2~4时以后。遇有残花或徒长枝叶要及时修剪,枯萎或死亡的植株要随时更换,补种的品种、规格要与之一致,以保持良好的景观效果。对开花期较长、长时间不更换的花木,如一串红、醉蝶花等,应追肥补充养分。发现杂草和垃圾杂物,应及时清理。高温多雨天气时要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因为草花娇嫩,所以施用的农药要掌握适当的浓度,避免发生的药害。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2

贡献率,是经济效益分析中的常用指标,指贡献量(产出量,所得量)与投入量(消耗量,占用量)之比。而人力资本贡献率,则为企业使用人力资本所得到的全部最终产出成果与企业对人力资本总投入之比。根据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定义可以发现,影响人力资本贡献率的因素分为人力资本产出与人力资本投入两部分。人力资本产出,又称人力资本贡献额。从企业角度而言,是指员工生产出的社会商品总价值扣除物质资料投入以及补偿劳动成本耗费外的剩余价值部分;从员工角度而言,是指员工生产出的所有价值扣除工资分配额后由企业所保留的部分。人力资本投入,又称人力资本消费额。是指企业为了增加劳动力具备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等而进行的消费与投资。对企业而言,大致包括医疗和保健投入、职业培训或非正规教育投入(如企业安排师徒协议所付出的投资)、正规教育投入(为员工在职深造付出的投资)、企业外部培训投入、对外交流投入等五方面内容。

人力资本是企业最活跃也最难控制的资本,企业对人力资本的投入与人力资本为企业提供的产出有着密切的联系,但二者的联系方式和变动方向却是不确定的。因此,企业把投入和产出单纯地割裂开进行控制,是片面而且不科学的。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本的效能,建立系统、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就必须以人力资本贡献率为最终衡量标准,规范人才的选育用留四个环节、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合理增加人力资本甄选、开发、维护投入,建立基于人力资本贡献率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

1.以选人环节为起点,为提高人力资本贡献率奠定基础。

依据湖南省烟草专卖局的招聘原则,公开公平、开放高效、择优录用、竞岗选才的人才甄选机制是公司构建员工队伍的基础,也是形成人力资本的基础。要提高人力资本贡献率,就必须在制定人员需求计划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到新增人员的边际效用情况。在企业物质资本远远超过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本时,新进人员所创造的边际效用为正值,人力资本投入将带来总产出的大幅提升,此时,就需要进一步加大用人需求,扩充人员规模;当企业现有物质资本远远低于与之相匹配的人力资本时,新进人员将成为企业的负担,人员创造的边际效用为负值,人力资本投入不但不能提高总产出,反而会使企业付出更大的人工成本,此时,就需要严格控制用人规模,通过人员流动计划、人力资源改革计划等将人力资本规模抑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因此,在进行人员招聘时,作为基层组织,应该在对现有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合理地制定计划,严格按照应岗位职责、工作任务、技能要求,将相应的人员需求具体细化。

2.以育人环节为重点环节,提升人力资本投入效率。

导向明确、系统规范、层级合理、覆盖全面的精益育人机制是行业系统进行人力资本开发、挖掘人力资源潜力的重要环节。而实际上,员工在之后长期的工作实践中是否能够有效应用培训所传授的内容和技巧,才是评估培训成败的最主要因素。由于实际需要的培训效果具有隐蔽性和显现的滞后性,这就需要从制定培训计划和跟踪培训结果两个步骤入手,强化培训与实际生产过程的衔接。首先,依据烟草一线业务的特殊属性,以专卖、烟叶、营销为三大主线培训科目进行针对培训,密切联系工作时间中的疑点难点。其次,培训对象应选择直接从事该项工作的业务人员,增强信息价值传导的直接性和有效性,同时力求不断扩大培训覆盖面,使得接受培训的人员能够通过培训具备相应的比较优势。

3.以用人环节为核心,增加人力资本产出额度。

完善人适其岗、用当其时、才尽其能、岗宜其人的高效用人机制是公司全面利用人力资本、充分发挥人力资本效能的核心。办公楼、配送中心、车组等物质资本对行业而言,是相对比较固定的,而人力资本却具有高度的灵活性,可调配度高。因此,当企业出现因人员配置不均衡、不合理所导致的精益生产浪费时,就需要及时调整。首先,明确岗位职权和责任说明,烟草依托岗位的不同属性及特质,将全局岗位职系划分为:管理、专卖执法、专业职能、专业技术和服务支持等五个职系;在对行政级别和工人级别进行统筹管理的同时,以岗位职级为核心进行岗位权责划分;其次,全面实施竞争上岗、公开选拔竞聘的方式,明确每位员工自身特点和优势,实现人员最佳配置,并在不同的岗位设置不同的成长和晋升平台,实现多通道个人成长实现。再者,拓宽资本取用范畴,合理利用市场体系中的人力资本,借助劳务用工的现代用工形式,以最低的成本获取最大的产出。通过以上措施充分整合有形的物质要素和员工个人知识、能力等无形要素,形成现实的生产力,最终取得企业和职工的共赢。

4.以留人环节为调控,合理调整人力资本贡献率。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3

根据省人大常委会立法计划安排,修订《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是今年立法计划一类项目。教科文卫委员会于2012年12月赴绍兴调研,并与省政府法制办、省卫生厅、省献血办就办法修订的有关问题交换了意见。今年5月初听取了省法制办和卫生厅修订情况相关汇报后组织人员赴嘉兴、金华、台州及永康、义乌、三门、仙居等市、县进行立法调研,征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部分省市县人大代表的意见,同时听取了杭州、温州、湖州及丽水四市献血办的情况汇报和意见建议。在6月9日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后,委员会立即将修订草案印发至各设区市人大常委会、省有关部门进一步征求意见,期间,组织召开了省委宣传部、省卫生厅、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力社保厅、省法制办和部分医院、高校及企业等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省人大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在分析和研究多方面意见的基础上,7月3日委员会召开全体会议对修订草案进行了认真审议。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办法》(下称实施办法)2001年正式实施以来,为我省无偿献血事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在无偿献血工作规范化、法制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与实施办法实施前相比,无偿献血量大幅增长,无偿献血事业取得了快速发展。但自2009年以后,我省无偿献血的总血量、献血总人次等关键指标出现逐年下滑现象,而医疗临床用血需求又快速上升,供需矛盾凸显和采供血压力加大。现行实施办法的部分规定已经难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因此,有必要进行修订和完善。

委员会认为,本次省政府提请审议的修订草案根据无偿献血工作新形势要求,围绕强化动员组织机制、强化宣传教育、强化血站设施建设及强化关爱奖励机制等方面作了新规定,并针对社会现实需求,增设了临床用血应急保障机制、提倡医疗机构采用输血先进技术、建立全省联网的血液管理信息系统和定期公开血站相关信息等新内容,是符合上位法规定和我省实际的,建议提请本次省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同时,根据调研情况,就完善修订草案相关内容提出如下意见和建议:

一、发动全社会力量,加大无偿献血工作宣传力度。无偿献血是一项社会性的公益事业,有效的公益宣传是无偿献血工作的基本抓手。各地普遍反映,免费刊播无偿献血公益宣传广告在近年来落实比较困难,一些地方甚至根本无法落实,同时有偿的广告宣传收费标准又日益提高。建议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要保障一定的无偿献血宣传工作经费。同时,各部门、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村(居)民委员会要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动员活动,把科学献血无损健康的生理知识和无偿献血的政策法规普及到千家万户。大力宣传在献血工作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先进事迹,营造全社会认可和尊重无偿献血的良好氛围,不断推动无偿献血工作。进一步明确新闻媒体在无偿献血公益宣传方面的职责,各新闻媒体要为无偿献血工作的宣传提供无偿或优惠的服务。

二、加强采供血机构建设,确保采供血工作顺利开展。调研中发现,当前部分地区采供血机构与能力建设明显滞后于无偿献血工作的实际需求,人员短缺、经费不足、用房紧张等矛盾突出,大量采供血机构使用编外人员,导致采供血队伍不稳定和血液安全出现隐患;部分县(市、区)固定采血点献血条件较差。建议各级财政应当足额拨款保证采供血机构的正常运行,保障血液采集、储存、分离、检验、运输及宣传等经费,改善工作条件与献血环境。还要加大血液安全检测的专项投入,如核酸检测经费等,确保血液安全和供给。另一方面要加大固定献血点的建设力度,为献血者提供安全与便利的条件,可整合利用现有的医疗卫生资源,合理布局,依托符合条件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献血屋等固定献血点。希望在修订中加以考虑。

三、加大财政保障力度,确保正常临床用血需求。本次修订取消了临床用血互助金制度,并将原来规定“献血者献血累计达1000毫升以上的,本人终身免交临床用血费用”的献血标准改为400毫升以上。调研中许多地方担心取消互助金会出现资金缺口,同时降低免费用血标准也会引起免费用血人员的数量增加,加上异地用血回我省报销政策(目前我国绝大多数省份都规定在献血800毫升以上终身免费用血)的执行,使政府的还血基金大幅增加。建议在草案中增加加大财政保障的内容,确保免费用血制度的有效落实,满足临床用血需求。

四、加大对突出贡献者的激励,加强社会关爱。加强对献血者的社会关爱,有助于提高献血者荣誉感、提升献血积极性。草案虽有献血表彰、免费用血等规定,但调研中各地反映关爱力度不够,建议对无偿献血者既要给予荣誉奖励,也要针对不同人群把激励措施进一步细化。对获得国家奉献奖金奖的献血者按获奖次数,给予相应奖励,除草案规定享有免费游览公园、免门诊诊疗费待遇外,还可凭相应证明或优惠卡享有优先医疗、免费乘公交车等待遇;对农村无偿献血者可以免交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纳部分的费用或提高门诊诊疗报销比例等;对大学生、军人、企业职工、生活困难人群等群体设置操作性强且确有激励作用的奖励措施。建议在草案修改时予以考虑。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4

关键词:海子 抒情短诗 隐喻型 直白型

海子早已成为一个象征符号,“诗人之死”被一些人视为终结一个时代和开启另一个时代的标志。海子生前可谓名不见经传,仅公开发表几十篇诗作,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但海子死后,无论是在研究界还是创作界,其人其诗都引起高度的关注。在他死后的几年里,一大批追随者围绕着土地、麦子等海子的核心意象进行创作,以至于诗人伊莎写诗讽刺那些海迷们,称他们是“城市中最伟大的懒汉/做了诗歌最光荣的农夫”(伊莎,《饿死诗人》)。评论文章也不绝如缕,1999年,海子十周年祭,第一部海子评论文集《不死的海子》出版。在诸多批评研究中,不少以其抒情短诗为对象。研究虽多,但多做整体观,而少就其差异性做出辨析、研究。本文基于海子诗歌的内在差异性,将其界分为隐喻型和直白型两种。

一、 隐喻型

诗歌不是对世界的摹仿,其评判标准也不取决于描述世界与现实世界相似度的高低。诗是对隐喻的解构和建构。就广义的隐喻来说,没有隐喻就没有诗,隐喻的死亡即诗的死亡。时间是隐喻的杀手,当隐喻在时间中积淀为一种习以为常的表述方式时,也就宣告了隐喻的死亡。此时,便需要诗人以其摧枯拉朽的创造力去结束苍白陈腐的隐喻,而重新创造出有生命活力的隐喻。当然,这其中也有所不同,有的时候破坏本身就是一种建构,有的时候则在破坏之后必须重建。正是在不断的破坏和重建中,诗歌才得以永生。

海子大部分抒情短诗是隐喻型的。在这类诗中,语言是其安身立命的核心场所。关于语言、世界、诗歌,海子在组诗《给母亲》之五《语言和井》中写道:

语言的本身

像母亲

总有话说,在河畔

在经验之河的两岸

在现象之河的两岸

花朵像柔美的妻子

倾听的耳朵和诗歌

长满一地

倾听受难的水

水落在远方

这是一首“元诗”,也是一首用隐喻写成的诗,它生动地展现了一首诗的产生过程。诗歌由之展开的场域――“语言”,被推到首要位置。在诗歌中,语言是什么?它不再是思想的附庸、交流的工具,也不是由人所发起、操持和支配的对象,海子亲切地把它比作“母亲”。这个比喻打破了将“母亲”和“语言”做纵向组合的惯常做法,而将其做一个横的转换。接下来,“总有话说”的,既是母亲,也是语言。语言的言说像母亲的言说一样,有巨大的繁殖力和亲和力。诗句提示我们,与那种冰冷的逻辑语言相比,诗性的语言更为原始。在诗歌创作中,语言以“话说我”而不是“我说话”的方式出场。在话语的繁衍、生成中,世界如其所是地展开,而诗人的主体则退居为一个聆听者。

在语言到来之前,诗人自身的生命及其接触的外在物,都是一种“自行锁闭者”,它们处于一种“自不相识”的被遮蔽状态。但这种遮蔽“并非单一的、僵固的遮盖,而是自身展开到其质朴方式和形态的无限丰富性之中”。[1]它是尚未开显的黑暗之地,又蕴含着无限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它不能自明,但能以其原始力量去召唤语言和表达。在长期的召唤中,语言以一种潜在的磨砺状态蓄势待发。这种磨砺分秒不停,甚至在诗人的睡梦中也进行着。久而久之,语言突然破口而出,而诗人并不自觉。存在在此得以显现,诗人以此得以确证自我,物也在此刻成其为物。此时,正如福柯所说:“语言不再是自然,但语言也不是一个神秘的工具。还不如说,语言是那个拯救自身并最终开始倾听真正言语的世界的构型。”[2]所以,在“话说我”中,物在世界中复活,天、地、人、神在语言(诗)中四而合一。诗、语言和世界得到原初的认同和回归。“我说话”则不然,这只是诗人在使唤话语的时候,而并不是诗人处于最佳状态的时候。在这种情况下,诗人通常以其主体的强力对自足的语言和世界进行褫夺。

“在河畔/在经验之河的两岸/在现象之河的两岸/花朵像柔美的妻子/倾听的耳朵和诗歌/长满一地/倾听受难的水。” 后两句的正常语序应该是:“花朵像柔美的妻子/长满一地/倾听的耳朵和诗歌/倾听受难的水。”这里,明喻和暗喻交叉使用,可见物和不可见物同台演出。诗人在把妻子和花朵互喻的同时,也用妻子和花朵共同喻指语言。诗句中的身体修辞,回应了“总有话说”一句。语言像“长满一地”的“花朵”和“妻子”,美丽而富有生命力和繁殖力,语言又像倾听的耳朵,倾听构成了语言的一个功能结构。

“经验”和“现象”是能直观到的杂多表象,它们在时间之“河”中流动、变异、重组。此时,世界暗流涌动,混沌不开,心灵模糊不清,万物以一种无序的方式在黑暗无名的世界里游走。值得注意的是,“水”在海子的诗中经常指人的欲望或生命本体。在他看来,死亡和欲望都是人类苦难的根源,所以“水”是“受难的水”。海子是否受叔本华思想的影响不得而知,不过这里的确让人想到叔本华的悲观哲学。

最后一句显得突兀,水怎么突然就“落在远方”了呢?海子的诗中,一直存在着相对的两极,一极是大地、麦子、粮仓等形而下的事物,另一极是太阳、诗歌等形而上的事物。这种两极界分在《夜色》一诗中有直接表述:“在夜色中/我有三次受难:流浪、爱情、生存/我有三种幸福:诗歌、王位、太阳。”当然,这两极并非泾渭分明,即使在形而下的事物中,诗人也赋予其神启的力量,而在形而上的事物中,也经常可以嗅到泥土的气息。 “水落在远方”一句在整首诗中造成一个巨大的跳跃,它让“经验”、“现象”等形而下的直观表象一跃而入“远方”这一形而上的冥想空间。“水落在远方”,是冥暗中的事物经由语言的照亮化身为诗,继而从“经验之河”、“现象之河”的暗流中跃身而出,于是事物获救,诗人获救。

在海子的抒情短诗中,大部分是这类隐喻型的。像《亚洲铜》、《让我把脚丫在黄昏中一位木匠的工具箱上》等诗作都有非常强的文化隐喻色彩。可以说,如果不能破解海子的隐喻系统,就不能切入到他的作品世界。海子是一个诗歌的理想主义者,同时也是一个诗歌的野心家。他要像但丁、莎士比亚、歌德那样成为诗歌之王,成为诗歌界的太阳。他有自己非常明确的诗学追求。他说:“伟大的诗歌,不是感性的诗歌,也不是抒情的诗歌,不是原始材料的片段流动,而是主体人类在某一瞬间突入自身的宏伟――是主体人类在原始力量中的一次性诗歌行动。”(《诗学:一份提纲》)他有写下大诗(史诗)的宏伟目标,然而这条路毕竟太寂寞、太荒凉。诗在远方,然而“远方除了遥远一无所有”。诗人对远方有太复杂的感情。那里仿佛有神的召唤,这种召唤让他像一个义无反顾的勇士一样,披荆斩棘在所不辞,甚至甘愿以生命和血的代价去奔赴远方的诗歌盛宴。然而,这位诗歌的夸父步履过于沉重,他的血液里盐分太高,他要勘测的存在之洞穴太奇崛,他会乏力,需要歇下来饮江河湖海之水。在休憩的片刻,海子写下了另一类抒情短诗,即直白型的诗歌。

二、 直白型

海子的直白型诗歌,是对语词的解放,也是对他自己的解放。在这类诗歌中,语词单刀直入、直抵存在。它脱去了沉重的负担,变得如野花一样纯洁美丽。诗人暂时“把远方的远归还草原”(海子:《九月》),回到此时此地、可观可感之在。《日记》是这类诗的代表: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夜色笼罩

姐姐,我今夜只有戈壁

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

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

姐姐,今夜我在德令哈

这是雨水中一座荒凉的城

除了那些路过的和居住的

德令哈……今夜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抒情。

这是唯一的,最后的,草原。

我把石头还给石头

让胜利的胜利

今夜青稞只属于她自己

一切都在生长

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

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

这就是海子的另外一面,另一种心境,另一种表达路径。当他发现“草原尽头我两手空空/悲痛时握不住一颗泪滴”时,他将所有宏大的诗学理想抛诸脑后。他要“把石头还给石头”,让“青稞只属于她自己”。诗人在做一种类似于现象学的还原,“回到事物本身”即是这类诗歌的旨归。此时,他不再“生活在别处”:“今夜我只有美丽的戈壁 空空/姐姐,今夜我不关心人类,我只想你。”这一类诗歌在海子的抒情短诗中不算太多,但确实为他的诗歌增添了一道别样的风景。人们研究海子时,大多注意到的是他的隐喻型诗歌,以为那个在形而上的幻想迷宫里居住的就是海子的全部,而忽视了直白型诗歌背后的那个海子。

为人熟知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也属于直白型。关于这首诗,主要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一种认为此诗积极乐观,表现出对安逸平凡的生活的向往。另一种认为此诗悲观绝望,甚至把这首诗和诗人之死联系在一起,把它解读为一首绝命诗。其实,只要把此诗放在海子的整个诗歌创作背景中来解读,就不会产生这两种分歧。《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属于直白型的一类,它是诗人长途跋涉中的小憩,是义无反顾中的迟疑,是换一种方式同语词交流。事实上,海子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在他那里经常能听到几种不同的声音,它们互相掺合在一起,打成一片,甚至于连他自己都不能听清到底哪个是他自己最真实的声音,或者说打成一片本身才是他自己。这种生命内部的众声喧哗在《春天,十个海子》中得到集中体现。“春天,十个海子全部复活/在光明的景色中/嘲笑这一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这种内部的分裂、互相敌意,在海子的大量诗作中都存在。不过有的时候“十个海子”在论辩、争斗中稍占上风,于是写出《日记》、《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这样的直白型作品,有时候那个“野蛮而悲伤的海子”占上风,则写下另外一类与他诗学理想更加吻合的隐喻型的诗歌。

三、结语

将海子的抒情短诗分为隐喻型和直白型两种,不是说它们是完全对立的,除了互相区别之外,它们还有一种互补的关系,唯此才能更全面地理解海子。无论是隐喻型还是直白型,它们都是诗人创造性的产物,是意象和咏唱结婚后产下的宁馨儿。海子在1986年8月的《日记》中写道:“中国当前的诗,大都处于实验阶段,基本上还没有进入语言,我觉得,当前中国现代诗歌对意象的关注,损害甚至危及了她的语言要求。”所以必须注重语言自身。但是,“旧语言旧诗歌中的平滑起伏的节拍和歌唱性差不多已经死去了。死尸是不能出土的,问题在于坟墓上的花枝和青草。新的美学和新语言新诗的诞生不仅取决于感性的再造,还取决于意象和咏唱的合一”。[3]“意象和咏唱的合一”这一诗学主张在海子那里得到实践,它一方面自然增加了海子作品的“歌”性;另一方面,也使海子的诗歌没有陷入对朦胧诗矫枉过正的迷途之中,“意象”这一个传统的美学范畴,在海子那儿被重新激活。

海子说:“从荷尔德林我懂得,诗歌是一场烈火,而不是修辞练习。”[4]对很多诗人而言,诗歌不过是一个修辞的操练场。而在海子那里,诗歌确乎是一场烈火,这场烈火以生命为燃料,由语词点燃。面对诗歌的火葬场,海子也有迟疑、驻足不前的时候,那时他便从火海中抽身退出,写出一批清新纯洁的直白型诗歌。然而,他既是一只诗国的飞蛾,又怎能抗拒那场致命的烈火?

参考文献

[1] 海德格尔.艺术作品的本源[A]//林中路[C].孙周兴,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33.

[2] 福柯.词与物:人文科学考古学[M].莫伟民,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2:50.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5

一、文章辅助教学。

我想作为初中生都学过《死海不死》一课,这篇科普说明文,它不仅说明了“死海”得名的原因,死海的形成,死海的昨天和明天,而且还讲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传说大约两千年前,罗马统帅狄杜进兵耶路撒冷,攻到死海岸边,下令处决俘虏来的奴隶,奴隶们并没有沉到水里淹死,却被波浪送回岸边。狄杜勃然大怒,再次下令把奴隶扔进海里,但是奴隶们依旧安然无恙。狄杜大惊失色,以为奴隶受神灵保佑,屡淹不死,只好下令将他们全部释放。”但当我讲到世界地理的“亚洲”时,学生还没有学到这篇课文,我便用这个典故来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至于死海为什么会叫死海,它是如何形成的等方面的知识,暂且不讲,而是让学生自己课下去阅读《死海不死》的课文,下一节课我提问时发现绝大部分的同学都搞清楚了死海不死的谜底,当然,两千多年前的罗马统帅狄杜将军在当时是无法明白俘虏淹不死的原因的,而把它归咎为俘虏有神灵的保佑。这样把地理教学和语文知识穿插起来。收到相得益彰的效果。

二、诗歌增光添彩。

我国古代的许多诗歌,语言优美,对仗工整,韵律和谐朗朗上口,易读易背,其中有不少是描写我国自然风光的,它不仅是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而且它们所反映出来的自然现象,对地理的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辅助作用,在课堂上若能根据教材内容,恰当的选择其中的一二首典型作品穿去,既娓娓动听,又诗情画意,会使学生对相关的内容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样对学生来说受益匪浅,对教师教学也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讲我国地形中的内蒙古大草原时,我先让他们看着视频中的北朝民歌《敕勒川》对内蒙古草原自然风光的描述:“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莽莽,风吹草低现牛羊。”同学们马上进入了状态,用自己的话语描述诗的意思:“一马平川的敕勒草原,坐落在阴山的脚下。四垂的天象个蒙古包,笼罩着坦荡的原野。天是那么深邃蔚蓝,地是那么广阔无边。丰茂的牧草被风吹得一起一伏,一群群 的牛羊现在眼前。”诗歌中描绘了大草原的优美风光,牧草丰茂,牛羊成群的景象,俨然是一幅游牧民族的典型的风俗画,而且生动准确地表达了内蒙古高原的地形(平坦,辽阔),气候(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温带草原)和主要从事的职业(畜牧业)等,这样内蒙古草原的特点不言而喻。

三、谚语生动活泼。

谚语是群众中流传的固定的语句,常用简单的通俗语言反映出深刻的道理,言简意赅,其中不少与地理知识有关的,上课时若能灵活引用,也可以成为我们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帮手请看“耕南山,住北屋。”其大意是:发展林业生产的山应该是坐南朝北的,而人居住的房子却正好要坐北朝南,理由何在呢?由于太阳的东升西落和黄赤交角的存在,如果北半球的房子坐南朝北,相对来说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则显得阴凉,这恰好是适合林木的生长,坐北朝南的房子却获得较多的太阳辐射,而较温暖,对于人的居住来说再合适不过了,特别是旧社会缺医少药的年代,温暖的环境,对于人的生活,生产就更显得重要了,连同家庭饲养的牲畜都会生长得更好,因此“住北屋”更能人丁兴旺,以前的人不明白这个道理,而是把它归咎那是“风水”好,其实这是地理科学,在房屋建造上的运用,而并非迷信。同样现代的许多建筑也多采用坐北朝南的布局,一方面是较温暖,另一方面是因为太阳的东升西落,这样可以避免阳光直射房间,做到冬暖夏凉。关于天气方面的谚语更是不胜枚举如:“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东轰隆西虹雨。”“日晕三更鱼,月晕午时风。”“日出东方红,无雨便是风。”等等,都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活的过程中对天气变化规律的一种总结。

当然上面所用到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还有一些诗词、民谣、谚语,如: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的是天气特征。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这个时节反映我国春末夏初的时节,其降雨类型属于:锋面雨。

3、“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所描述的是:我国西北内陆的温带大陆性气候特征之一,说明其日温差大。

4、“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春风”一词是指:来源于太平洋上的东南季风 。

5、“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是描绘的是我国的横断山区的自然景观,是气候垂直变化的形象写照。

各科之间是相辅相成,在教学中我们得做到“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这样我们才会从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在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上下工夫,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当然也不能扯得太远、太多,否则就会喧宾夺主了。

向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学习。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身上集中体现了当前社会所倡导的优秀品质,他们生动的体现了当前社会对于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向他们学习,可以帮助我们提高自己对职业道德修养的认识。

关于草原的诗范文6

——题记

这当然不仅仅是一个关于山羊的故事,都德在开头就已经说得很明白了:这个故事是为了给“迷恋优美的诗韵”的格兰古瓦以忠告的,如果他要“随心所欲的生活”,那么,好吧!请看看山羊的下场!

文中的小山羊对生活很有追求,那就是渴望自由,不愿意被栓在院子里吃草,即使知道山上有狼,也压抑不住那颗向往大山,渴望自由的心!最终,小山羊为此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这可真是“明知山有狼,偏向狼山行。”但是我相信小山羊一定不会后悔,它追寻到了自由,并精神抖擞的与恶狼战斗了一个晚上,它完成了它想要做的——在绿油油的草地上痛痛快快的打滚,享受着这份来之不易的自由。

掩卷沉思,一个关于自由的故事浮上脑海:

有兄弟二人,为双胞胎,哥哥十分优秀,什么都好,而弟弟却相反,于是从小生活在哥哥的光芒下。他们的父母都十分喜欢哥哥,对弟弟关注的少之甚少。哥哥在父母的干预下,天天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最终,进入名校,读完博士。而弟弟,少了父母的关注,便可以自由自在的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他迷上了摄影,多次获得全国大奖。在他们成年后的一次相遇中,弟弟说出了对哥哥的羡慕:“哥哥,你知道我有多么羡慕你么,得到了父母那么多的关爱!”哥哥听后,不然的说:“我羡慕你才对呢!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我曾今很喜欢踢球,想当一个球星,可却被爸妈遏止了,唉……”

弟弟这才明白,自己比哥哥要幸福,因为自己有了自由。

是呀!自由可贵,自由的禅意需要我们的领会,让我们解脱缰绳,奔向辽阔的草原,尽情玩耍,不为世事所累。

上一篇高铁成事迹

下一篇土壤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