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社区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同社区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同社区

同社区范文1

关键词:社区体育 武术 健身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643(2013)06-0049-03

1 前言

在社区体育发展进程中,武术以其独特的文化功能,深受国民的喜欢,成为全民健身和社区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区体育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加大力度研究武术在社区体育发展的作用,不但可以繁荣社区多元文化,增加社区居民的凝聚力,构建和谐、文明社区,而且可以为武术的传播产生积极的影响,有利于武术自身的繁荣和发展,为大力推进武术运动的快速、全面发展、早日形成全民健身的大好局面打下坚实的群众基础。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根据本研究需要,共选取大同市内6个社区(龙园社区、凯德世家社区、柳港园社区、西花园社区、北辰西苑社区、桐城中央社区)居民为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互联网、图书馆文献检索了有关社区体育、武术、社区武术相关文献资料,并对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建立研究的理论框架和研究思路,为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2.2.2 问卷调查法

根据本研究的目的,依据调查问卷设计的要求,设计了调查问卷,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每个社区向居民随机发放110问卷,共计发放660份,回收621份,回收率为94.1%,有效问卷588份,有效率为94.7%。

2.2.3 实地考察法

实地考察大同市部分社区体育开展较好的社区,特别是武术开展比较活跃的凯德世家、龙园等社区,走访社区工作人员和健身参与者,为本研究收集了第一手资料。

2.2.4 资料分析方法

对文献资料、调研数据、访谈的记录等相关数据、信息进行编号、录入、归纳、整理、总结、分析,运用数理统计软件进行了分析和处理。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大同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的基本情况

3.1.1 性别特征

分析调查数据显示,在所调查的588人中,能够经常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的社区居民有229人,占总人数的38.9%;没有参加过武术健身活动的社区居民有359人,占61.1%。可见没有参加过武术健身活动的人数要明显多于参加过武术健身的人,说明大同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锻炼的总体情况不理想。在参加武术健身的229人中,男性占了37.6%,女性占62.4%,男性参与武术健身的人数要少于女性,在没有参与过武术健身的359人中,男性占54.7%,女性占45.3%。

3.1.2 年龄特征

年龄结构是指群体结构中不同年龄成员的比例、构成状况。任何群体中都是由不同年龄段的人员组成,是一个群体最基本的构成要素。不同年龄的参与者对社区武术的认识和需求也相应的不同。由表2可以看出,参加武术锻炼的居民以中老年人为主,年龄跨度比较大,在35岁以下年龄段的青少年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的相对最少,整体呈显老龄化趋势。

3.1.3 职业特征

大同市城市社区中参与武术健身活动的居民来至不同的职业。但是大多数参与者都是离退休人员。分析表3,参与者的职业主要有离退休人员、企事业工作人员、公务员、服务人员、学生、其它等6个职业类别。其中离退休人员所占的比例最高,占总人数的43.9%,原因是离退休人员的空闲时间比较多,而且他们的在逐渐增大,对身体的健康程度越来越重视,所以他们在空闲时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健康。企事业工作人员、公务员和服务人员所占比例较低,他们虽然意识到了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但由于面临着繁重的各种工作压力,又没有真正地参加到体育锻炼中。现在学生不喜欢武术的原因是怕苦怕累,多数喜欢娱乐性比较强的现代体育。

3.2 大同市城市社区居民对待武术的态度调查

本研究对大同市社区居民对武术的态度进行了调查,因为态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人们的行为习惯,而态度是人们在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和行为倾向。分析表4显示,大同市社区居民对于武术运动的态度,回答非常喜欢和喜欢的社区居民占大多数,所占比例为69.4%,而回答一般和不喜欢的居民所占的比例相对较低,由此可见,居民还是非常喜欢中华民族文化瑰宝――武术,但是参与武术健身活动的居民只有38.9%,参与率低,这说明还存在很大的客观原因在影响着居民体育选择。武术作为深受社区居民欢迎的全民健身运动项目之一,发展和推广的潜力是很大的,相关部门和领导重视起来,出台有力的政策措施,建立起相应的组织,来规范和推进武术运动的科学化发展,营造武术锻炼的氛围,使武术文化不断传承发扬,为提高居民健康体质服务。

3.3 大同市社区居民对武术功能的认识

分析表5可得,大同市社区居民既认识到了武术在强身健体、防身自卫的独特功能,同时也看到了武术在丰富人们的休闲文化生活、娱乐消遣、弘扬民族精神等方面的多种功能。强身健体、娱乐消遣和防身自卫分别排在前三,有多数的居民都认为武术具备以上功能。说明社区武术健身锻炼者关注自己的身体状况,把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作为参与武术健身运动的主要目的。参与的人群以离退休的老年人为主,他们离开了工作岗位,脱离了原有的社会交际圈,希望通过参与一些诸如武术之类体育活动,增加社会朋友交往、愉悦身心、充实闲暇时间。这说明大同市社区参与武术锻炼的绝大多数居民对武术的认识还是正确的,但要强调的是认识还不完整。

3.4 大同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活动的项目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在经过了几千年的传承、保护、发展,现在形成了众多的流派和种类,本研究根据武术的种类和大同地区开展较为普遍的项目,把武术运动分类如下:第一类:健身气功,包括八段锦、易筋经、六字诀、五禽戏;第二类:太极拳类,包括太极拳、太极扇、太极剑、太极刀、太极球);第三类:其它传统武术类项目;第四类:竞技类武术项目;第五类:对抗性武术项目,这样分类的目的是尽量避免相近项目相互之间的重合,又不会使各类项目分类过度细化而难以操作。分析表6可知,社区居民参加武术健身锻炼的主要项目是太极拳类,其参与的社区居民较多,占调研总人数的47.9%;选择健身气功作为武术锻炼项目的社区居民占调研总人数的20.4%。从调查结果说明,健身气功和太极拳是社区居民从事武术锻炼的主要项目,而把第三类、第四类、第五类作为锻炼项目的居民很少。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健身气功和太极拳的动作柔和且缓慢,比较容易学习和掌握,适合老年人群体,另一面说明太极拳和健身气功在城市社区内开展和普及的比较广泛。

3.5 大同市城市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武术活动的影响因素

调查结果表明,居民参与武术锻炼主要影响因素是受朋友和邻居影响。通过人际关系这种传播方式尽管比影视、媒体宣传报道传播范围较小、速度慢,但可信程度较高,能够相互吸引参与武术健身锻炼。个人对武术的爱好也是主要因素之一,多数男性从小就有习武情节,养成了习惯(见表7)。

3.6 大同市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武术健身活动的场所选择

体育场地是居民参与体育活动的物质条件,虽然武术对场地设施的要求不高,但是在一个好的体育活动场所和环境里健身,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还可以愉悦心情,同时提高体育健身的质量和效率,更能吸引更多的人群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中。因此必须继续强化政府对发展、规划、管理社区体育事业、提高人民体质健康的政府行政职能,使其在经济条件允许情况下,为广大人民群众修建种类齐全的体育健身场所。调查显示,大部分社区居民主要是在就近的广场和公园进行锻炼,占61.1%,一方面是公共广场、公园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好、交通便捷,另一方面是现在大多数的广场、公园都是对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体育场所多数是收费场所,尽管环境、卫生、场地器材等各方面都比较好,但是对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社区居民来说,每日花钱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条件,因此也有相当一部分居民选择在单位和小区的公共场地内参加武术健身锻炼。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大同市城市社区居民在体育锻炼时选择武术项目的比例不是很高,但是居民对武术运动还是比较喜欢的,认为武术具有强身健体、娱乐消遣和防身自卫的主要功能,参与武术健身活动的居民主要选择健身气功和太极拳类,女性要多于男性,并出现老龄化趋势,职业主要以离退休人员和企事业工作人员为主,选择在公园、广场等免费的公共地方,居民参与武术锻炼主要受朋友和邻居影响。

4.2 建议

4.2.1 学区社区联合,实现双赢互动

要充分利用山西大同大学体育学院武术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以及大同市业余体校教练员等武术骨干,建立学区与社区之间的互动机制,使城市社区成为武术专业学生的教学实践基地,使其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同时,改善城市社区中武术方面体育指导员的短缺局面,从而推动社区体育的健康发展。

4.2.2 丰富武术活动内容,使武术适合不同群体

针对当前社区武术健身锻炼者人群的老龄化问题,男女参与不平衡现象,使武术项目在社区发展多样化,满足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锻炼者的健身需求。拓宽武术宣传和普及的渠道,在社区中定期组织武术知识讲座、传统文化交流、节日表演等活动,从而吸引社区中更多的居民参与到武术运动中来,这样既有利于项目的普及,更能够增强居民的身体健康。

4.2.3 加大对社区武术指导员的发掘和培养

一项活动开展的好坏,与组织者有很大关系。当前社区武术指导员短缺,成为武术组织和开展的瓶颈。所以要加大对社区武术骨干和武术爱好者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训,使其成为社区武术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4.2.4 健全相关制度,加强组织管理

社区体育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有效开展对全面推进全民健身运动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虽然社区武术活动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较好的发展,但仍存在着管理制度不够健全的缺点。因此,政府职能部门应大力加强其导向作用,促进社区体育的科学化管理,从而为城市社区居民参与武术健身活动提供支持和保障。

参考文献:

[1]龚海燕.益阳市社区体育中武术健身活动的现状调查[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7-13.

[2]蔡菁.论社区体育对武术人才资源的需求[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5(3):112-113.

[4]吴宝忠.武术健身在我国社区体育中的优势地位[J].搏击・武术科学,2005(11):29-30.

同社区范文2

(一)抱团发展,构建城区“联校协作”共同体

城区“联校协作”共同体,即在城区某一区域内相对集中的互补类型社区教育学校(或职业学校)组建而成的协作发展共同体。这种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是在“法人独立、优势互补、共同提升”的基础上,围绕一个或多个合作项目,尊重各自学校办学自,探索多种可行的实践方式,引领社区教育向纵深发展,并以此推进城区区域内社区教育的均衡发展。目前,遍布各地的社区学院是开展社区教育工作的主力军,但仅靠社区学院的力量无法充分满足社区大众对社区教育的需求,社区学院通过主动与区域内相关院校等进行合作,通过建立城区“联校协作”共同体,变竞争关系为合作关系,共享各校师资、设备和信息资源,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抱团发展。如嘉兴城市大学从2007年开始至今一直与嘉兴科技工程学校、嘉兴建筑工业学校、嘉兴技工学校等职业学校组建成协作发展共同体,推出3+2中专加大专的培养项目,每年都有数百学生参加学习,这些学生在中职学校学习五年,由双方共同派员进行教学和学籍管理,取得了良好的合作双赢效果[1]。

(二)以城带乡,构建“城乡联姻”共同体

这种共同体是由一所城市的具有优质社区教育资源的社区学院,带动若干所农村社区学校,开展城乡联姻,实行城乡联合办学而成的共同体,又称“1+N”型共同体模式。共同体的运行机制是以城市社区学院为核心,建立城乡共同体组织架构,即保持共同体内城区、乡镇学校的原有法人地位、领导班子、教师编制等不变,建立城乡学校共同管理机制,将城市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先进的管理理念或办学经验向农村扩散,共同探索农村社区教育开展路径,研究解决实践过程中的相关问题,切实提高共同体内学校的管理水平。以嘉兴为例,各县(市)社区学院从2005年起就陆续在各自区域的乡镇设立工作站,以“农民大学生培养”项目为抓手,开展城乡联姻,围绕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开设多个涉农专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培养了一批新农村建设和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截至2012年,累计培养农民大学生8504名,为加速嘉兴农村城镇化进程做出了贡献(见表1)。

(三)引企入校,构建“校企联盟”共同体

社区教育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企业(或行业)的参与,“校企联盟”共同体的建立为社区学院的发展带来了广阔的空间。所谓“校企联盟”共同体,就是由相互认同、有意合作的企业、行业和社区教育学校,以双方合作发展为出发点,按照一定的组织方式构成的利益共享、责任共担、责权明晰的合作实体,并在实体内开展丰富的多元化合作,进行“订单式”或“自主式”人才培养。校企联盟共同体的运行机制主要依赖于双方的利益驱动。一方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产生了强烈的对人才的渴求并愿意参与到人才培养过程的企业;另一方是需要通过寻找新的突破点和载体,实现内涵发展的基层社区学院。双方建立起一种以合作办学为机制、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推进校企双方可持续发展为动力的校企利益共同体,来实现校企的深度合作。在实践中,各社区学院通过与区域内企业建立“校企联盟”共同体,引企入校,校企互为依托,开展包括共建校内外实训基地在内的全方位合作,形成学校与企业共同对学员实施教育的“双元制”人才培养模式。2013年5月,嘉兴某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投资并购买相关的财务设备,与嘉兴城市大学社区教育学院合作建立账务实训基地,形成校企共同体,由会计师事务所承接中、小、微企业登记、记账、税务申报等业务,由社区学院学员来完成相关账务处理工作,所产生的收益由共同体按一定比例分享。实训基地承担的业务与事务所总部基本相同,不同的是基地内的员工全部是社区学院会计培训班的学员,通过共同体这一平台,学员可以更快地熟悉本职工作,从而形成“校中所”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实现校企间的深度合作。此外,桐乡社区学院自2010年以来,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工作立足点,采取了送教上门的措施,建立“企中校”,让教师每周周末进驻桐昆集团,帮助企业提升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学历水平和管理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四)深度集成,构建区域性“社区教育集团”共同体

区域性“社区教育集团”是一种教育资源深度集成的紧密型共同体,它是由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区域内社区教育院校发起和管理的,由若干社区院校和企业共同组成的,为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合作发展的紧密型教育团体。这类共同体的构成往往具有一定的区域性,既可以由区域内的企业投资进行组建,也可以由区域内实力较强的社区院校牵头,联合其他地理位置相近的学校组成。这种共同体通常为紧密型的运行机制,集团的组合形式为实质性的合并,人、财、物高度集中,集团内各层次、各形式的办学机构成为集团这个主体中的一部分。通过组建社区教育集团,一是可以实现教育资源的有效整合,提升区域社区教育整体水平。推进社区教育集团化办学,可以把区域内各分散的社区教育资源纳入集团内部重新组合,并通过集团的放大效应,使原有优势项目得以保持和发扬,开发出一批新的优势项目,有利于优化社区教育资源配置,提高社区教育办学水平。二是可以达到“以强带弱”的效果。以综合实力较强的社区教育机构为龙头,引领其他学校组成教育集团,可以充分凸显资源的“优势扩散”、“以强带弱”、“造峰扬谷”的功能,推动区域社区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发展,从而提高区域整体水平。

(五)接轨沪杭,构建“跨区域协作”共同体“跨区域协作”

共同体是指不同自然区域、经济区域、行政区域或社会文化区域之间,两个或多个社区教育机构按照某种合作机制,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配置的组织体系。由于跨区域教育合作的形成过程将产生显著的空间效应,能够实现教育资源要素的空间流动,这种合作已经成为国内外重要的教育发展模式,引起广泛重视[2]。经济地理学认为,核心企业或其他创新活动的知识溢出比较容易被地理位置邻近的其他企业吸收和利用,而畅通的溢出路径是知识溢出效应有效发挥的前提。同时,优势资源的高度聚集使得资源的扩散更加容易。通过组建“跨区域协作”共同体,为资源的溢出打造一条畅通的路径,从而促进资源低端地区快速汲取邻近区域内高端、优质的社区教育资源,不断提高本区域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在嘉兴,随着沪杭高铁的开通,嘉兴与沪杭的时空距离已经缩短到半个小时以内,行政边界日益淡化,相互的合作交流得到强化,嘉兴具备了优先承接沪杭各类溢出资源的区位优势[3]。因此,嘉兴要充分依托地处长三角腹地的区域优势,与沪杭等中心城市构建“跨区域协作”共同体,打造承接资源溢出的路径,主动接受中心城市的功能辐射,从而共享中心城市资源,进一步凸显嘉兴“与沪杭同城”效应。在“跨区域协作”共同体建设方面,近年来,嘉兴各县(市、区)社区学院都在积极尝试和开拓之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地理位置邻近的浙江嘉善和上海金山在经过两年的全面合作后,于2013年3月正式提出共建两地“新农村区域社区教育共同体”,形成比较理想的跨区域社区教育组织结构形态和运作机制,打通两地之间的文化界限,分享两地优质社区教育资源,以项目实验、活动开展、合作交流为平台,创建品牌,共同推动两地社区教育实现大发展。2013年5月17日,金山•嘉善•吴江社区教育开展区域合作签约仪式在吴江区社区培训学院举行,这标志着分属三省的跨区域社区教育战略合作框架正式构建完成,并为下一步进行跨三地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的实践与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构建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若干反思

(一)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离不开制度层面的保障

共同体的建设突破了原有封闭型的垂直管理结构,形成了开放式的社会化管理框架,要实现这一点,光靠社区学校自身的努力是做不到的,它需要政府部门进行统筹,应以政府推动为主体,以项目、契约为载体,自上而下才能更具生命力。此外,由于共同体的建立和成长要经历由他律到自律的过程,这一过程的实现需要有较为完善的、制度层面上的保障机制,如组织管理、组织领导和职责制度等。因此,相关职能部门要积极研究和落实各种有利于加强共同体建设的配套政策和相关制度,保障共同体建设的顺利实施和深入推进,引导各种教育共同体向制度化、规范化迈进。

(二)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离不开沟通机制的建立

根据管理学理论,沟通是现代管理的命脉,一个组织因缺乏沟通或沟通不畅,会使组织内的个体因得不到必要的信息而降低自身的动机水平,从而使组织的管理效率降低甚至断送。这一理论对社区教育共同体这一组织同样成立,只有顺畅、有效的沟通才能提升共同体的运行效率,才能增强共同体的凝聚力。因此,社区教育共同体必须重视沟通机制的建立,让内部成员深刻认识到各自工作职责、目标使命、现存问题、提升方向等,重视信息对称,让信息流动无障碍,从而使组织体系发挥高效能;否则,合作难以实现,甚至会破坏原本已经建立的心理契约[4]。

(三)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必须重视绩效评价体系的研究

对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合理地开展绩效评价,是对共同体进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提高共同体办学效果的有效保障,也是保证共同体健康发展的重要环节,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因此,必须加强研究,尽快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机制,检验社区教育共同体办学效果好坏、效益高低及其成熟程度等,并根据绩效评价情况及时加以调整,从而以促进共同体为真正的“利益共享、荣辱共担、携手协作、共同发展”的紧密实体。

(四)社区教育共同体的运作必须注重社会需求和品牌建设

社会需求是社区教育的根本所在,离开了社会需求,社区教育将无法生存,因此,社区教育共同体在运作过程中必须增强与社会需求的吻合度,主动适应社会和市场需要,不断提高服务经济和社会能力。同时,共同体必须找准自己的位置,依托共同体的资源和基础,推进品牌建设,在自身优势专业或项目的基础上打造高品质的社区教育品牌,从而增强共同体的教育吸引力,提高社会认可度,并在同行业内形成比较优势,更好地培养出满足社会需要的人才,更好地实现自身的进步与发展。

三、结论

同社区范文3

关键词:社区步行空间;交往;人性化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1)07-0290-02

从城市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在古建筑设计和园林设计方面有极高的艺术造诣,但是对城市公共空间方面的研究资料却十分罕见。但是,这并不是说我国古代城镇发展就不需要公共空间,街道在那个交通不是很发达的年代,被无形中充当了人们交流、娱乐、沟通的一个公共场所。由此可见,城市步行空间不仅仅具有交通职能,而且是城市活力的象征。

1 社区步行空间设计的必要性

工业设计前期,人们注重的是经济利益,关心的是物质资源的消耗,对居住条件和居住环境没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伴随着经济和技术的进步,机器制造逐渐代替了一部分人的体力劳动,人们拥有的闲暇时间越来越多,对生活的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不仅开始关注住宅内部的环境,而且对整个社区的环境都有了更高的要求,精神需求的满足是未来社区的发展方向。

步行是一种古老而又健康的出行方式,在这个追求低碳生活的时代,步行节能、环保的优势被再次凸现出来。而步行空间的开放性和共享性特点,决定了它将成为社区中最为全民化和大众化的空间场所。社区步行空间的合理运用,可以给人们提供一个在家门流、休闲的机会,能够让不同年龄以及来自不同民族和地区的人更好的融合在一起,有利于加深邻里之间的感情,加强人们的集体感和宽容感。

2 步行空间的定义

步行空间是指以步行为主的交通方式,步行者具有交通优先使用权,能够保证步行行为正常发生的城市空间。

我国传统住宅的私密性比较强,步行空间一般由建筑的外墙围合而成,通常被看作是户外空间的一部分,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有明显的界限。伴随着建筑的复杂化发展,建筑的结构和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室内和室外的流通性增强,各种空间要素相互渗透,步行空间也逐渐有了室内化的趋向,所以现在我们不能仅仅把步行空间理解为户外空间。

3 社区步行空间的变化

步行空间的发展依赖于周围的环境,伴随着其建筑形式的变化而变化。传统社区一般是由两、三层高的低矮建筑从平面上延伸而形成的,步行空间大多以“线型”结构出现,如:北京的“胡同”、上海的“里弄”……,从“社区的入口―干路―支路―小路―住宅”,营造出一种“开放―半开放―半封闭―封闭”的氛围,在空间上形成了很好的层次感;加之传统社区一般是由关系亲密、有共同爱好、共同兴趣的人长期自发形成的区域,其中步行空间充当了联系人们情感的纽带,能够促进邻里之间的情感交流,营造出一种很好的归属感。

现代城市的新型社区是由开发商在空间上自行界定的一个区域,大多是由中高层建筑组合而成,由不同年龄、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在短时间内汇聚在一起而形成的一个新的区域,居民之间的熟悉程度降低,步行空间也由先前的“线形”转化为“块状”,由此,对步行空间的设计和思考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4 社区步行空间的构成要素

(1)行为主体―人。

人是步行空间中的主体要素和动态要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由浅入深的过程,通过空间设计可以创造出人们相遇的机会,而这种相遇还会引发一系列别的活动的发生,从而创造出一个充满生活情趣的场景。

(2)建筑。

空间一般可以分为实体空间和虚空间,实体空间和虚空间之间相互影响,在社区中,建筑作为一个实体空间而存在,步行空间作为一个虚空间而存在。建筑的结构、形式直接决定了步行空间的形态,因此,在小区规划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建筑与建筑之间的组合形式,还要考虑建筑所界定出来的虚空间,它们在空间中占的比重不同,给人们的视觉及心理感受也是不同的。

(3)植物、设施及其它。

植物、景观小品等一系列附属设施,在步行空间设计中所起的作用也是不容忽视的。植物不仅可以改善小区的局部环境,而且可以增加空间的层次感;座椅、石凳可以缓解人的疲劳;地面铺装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起到一个很强的指示、引导作用……。人们可以借助这些附属设施,更好的认识和利用步行空间。

5 社区步行空间的设计要点

(1)满足人的尺度。

从我国传统社区的布局来看,步行空间的形式比较单一,社区街道通常以人的步行尺度为基准,布局紧凑、合理,街道的宽度与建筑的高度之间的比例匀称,带给人一种亲近、宜人的感受。现代住宅建筑的垂直化发展,改变了社区的结构,步行空间开始结合绿地形态呈现出“枝状”、“环形”的格局,道路不再单纯的围绕着建筑而发展,它周边的环境也变得更加复杂。

在新型社区中,虽然道路和建筑之间介入了绿地,但是由于建筑的尺度过于高大,与人和街道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还是会给人带来强烈的压迫感。这种情况下,需要对街道的竖向空间采用二次分割的手法,利用周围的植物、景墙、小品等的高低落差来重新划分空间,丰富街道周围环境的层次,增加空间的情趣,创造出宜人的空间尺度。

(2)增强识别性。

现代住宅小区为了达到风格的统一,建筑的造型、结构等都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分方法是门牌号,很容易让人的视觉和心理产生错乱。而步行空间相对于建筑而言,设计上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通过对步行空间的多样化处理来打破建筑的单调感,增强空间的识别性。

现代社区中,步行空间中引入了更多“点”和“面”的元素,但是它的主导形式还离不开“线”。“线”型空间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曲的;可以长也可以短……,但不同的形式给人的感受是不同的,根据不同的空间需求充分利用它的这种特性,便能很好的体现出空间的差异性。

(3)注重安全性。

地面是步行空间的基石,地面设计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步行空间的品质。设计时,要考虑到弱势群体的生理需求,在小区中如果地面出现高差,尽量采用坡地代替阶梯,以方便不同人群的出行;另外,地面铺装要注意防滑问题,以避免阴雨天气给行人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6 营造社区步行空间活力的方法

(1)采用底层架空的形式。

人们在步行的过程中,视角一般呈水平状态,所以高层建筑的底层往往是人们视觉的重心,采用底层架空的形式,可以使建筑更具有穿透力,达到园林设计中的“借景”效果,丰富小区环境的层次。

在新型社区中,架空层充当了传统街道中水井、石凳的角色,能够在特定的时间吸引特定的人群光顾。在这样的区域中,小孩和老人的安全性也更具有保障。在墙壁上,可以设置手绘墙,鼓励小孩积极创造,激发小孩的兴趣;还可以采用壁画、游戏的形式,吸引小孩的关注,同时带动更多人的参与,营造出一个具有吸引力的活动场所,提高整个社区的活力。

(2)曲线艺术的运用。

曲线不同于直线,具有较强的导向性,它形如流水,给人的感觉也是温和、流畅的,具有一定的动感特征,在这样的空间中行走,人们的注意力不会过于集中,视角转换很快,对缓解人的心情压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结合植物的形态、高差,创造出一种若隐若现的感觉,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情景,让人们在行走的过程中,有一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3)创造阴角空间。

人在户外空间中逗留的时间越长,人们相遇、交谈的机率越大,空间的使用率也会越高。在步行空间中,可以在适当的位置留出一些阴角空间(凹处),这种空间有把人围抱起来的感觉,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安全感,人们更喜欢在这样的空间中停留、交流。

7 结语

路易斯•芒福德提出“对话是城市生活的最高表现形式之一”,由此可见,交流是衡量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准。社步行空间为居民提供了一个近距离的交流和沟通感情的场所,它的最大特点就是能够调节人们的生活节奏,缓解人们的精神压力,在这个追求速度和效率的时代,步行空间的优势将会被再次凸显出来。所以,社区步行空间的系统化发展是时代的需求,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扬•盖尔.交往与空间[M].何人可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2]芦原义信.街道美学[M].尹培桐译.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81.

同社区范文4

【关键词】社群主义;社区报;中国城市社区;功能提升

一、社群主义的理论内涵

社群主义是指一种关注社会利益表现形式的社会哲学,又称“共同体主义”“合作主义”或“社区主义”,与社区主体的现实发展和理论研究有着天然联系。作为西方政治哲学的两大主流之一,社群主义发轫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是对罗尔斯《正义论》中有关自由主义理论的批判,认为自由主义是一种错误的、虚假的预设,忽视了社群意识对于个人认同、政治及共同文化传统的重要作用。因此,恢复社群本位的思想意识,将有助于提升社会成员的认同与参与结构,扭转濒临丧失的社会共识,形成“民主的社群主义”的价值体系。从这个角度来说,社群主义不仅是一种学术视角的转换,更是一种社会实践的选择。

作为社群主义的核心主张,“共同善”的观点一直贯穿在其理论发展和社会行动的历史传统中。这里的“善”即“利益”之意,对“共同善”的强调就是对公共利益的重视——公共利益优先于个人权利,社群整体优先于成员个体。同时个人的善又可以与社群的善统一起来,以这种共同的善作为评价社群生活方式的标准,确保强大的社群不会压迫个人的需要。因此,用“公益政治学”代替“权利政治学”,可以很好地调节“个人与社群”“权利与公益”的平衡关系。

从“社群主义”(Communitarianism)的词根就可以看出,“社群主义”的理论推衍必定离不开“社区”(Community)主体的现实土壤,是伴随着社区实践的产生和发展而展开讨论的。因此,最初界定“社区”一词学术概念的德国社会学家斐迪南·滕尼斯,在其成名作《共同体与社会——纯粹社会学的基本概念》中就已体现出“共同善”的理论诉求和政治主张,并与“社群主义”的学说内核形成呼应。在滕尼斯的眼中,“社区”和“共同体”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是完全一致的,仅仅是表征的角度不同而已。尽管从外在形式和规模上我们很难界定何谓“共同体”,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共同体中情感和道德的力量非常强大,与之相关的事物往往是“善”的,共同体乃美德之源。[1]可见,选择社群主义的理论指导来研究“社区”主体的传统古已有之。根据社群主义的观点,社群内独立个体应对社群中的生活规范有共同的理解,形成相互的责任与义务,通过对彼此的关心、了解和分享来形成关于情感、信仰、价值观的共识,提高社群成员道德的起点,以建立起成员对社群的认同感及归属感。社区报作为社区媒体的重要载体,是实现社区意识功能定位的微观公共领域,其核心价值与社群主义的核心价值交织契合。因此,以社群主义视域分析社区媒体,为强调认同功能的社区报提供了天然的理论工具。

二、社区报认同功能的价值合理性考量

社区报作为内容细化和区域投放的分众媒体,其“社区”含义更强调社区的地理概念,即“社区是一个共享的地理空间,在这个空间中,居民参与到社会交往中并由此保持一个分享的社区身份”[2]8。这其中,“分享”概念非常重要,它背后的预设是:居住在一起的人们分享类似的社会、经济、政治特性和利益,因为这些分享,社区成员会共同努力以实现共同的目标。这一概念间接地构造了一个相对同质性的社区,即由地理位置接近的人们组成社区主体,为彼此沟通和参与的行动建构空间,孕育成员间相似甚至一致的社区意识。这就为社区报的受众定位提供了可能性。

由于地域的确定和受众的确定,高度相关性的信息分享可以帮助形成社区的特性,这有助于进一步激发心理、文化上的认同感。一份高质量的社区报能够激发出社区成员的“社区感”,让社区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身处其中的成员感到社区与其利益息息相关,从而有意愿把自己的关系网络移植到社区网络中,主动参与社区公共事务以有效维护自身的利益。可见,社区报的存在可以增强分散个体之间的内在联系,提高公民的叙事能力并促进公民进行表达的愿望和决心,为公民社会的成熟和发展提供良好的公民基础。正如社群主义所认为的那样,“处于某一社群并与社群中其余的人分享某一价值观和共同利益的公民比独立于任何社群之外的原子式的公民将更有可能成为积极参政议政的公民”[3]。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现代社会中商业利益充斥,道德和情感的沦丧使得社群主义精神日渐式微和受到破坏,甚至有学者认为人们具有“共同的精神生活、共同的动机结构”的社区观,其实都是幻想或“神话”。后现论家们更是对“分享”的假设提出质疑,认为在全球化与多元主义的(后)现代社会里,社区中存在着利益不但不一致甚至是矛盾的小群体,维系这种小群体的不可能是传统的社群主义,社区只是一个平台,供不同利益的小群体进行不断的对话,并在不同的事件上作策略性的共同对抗而已。[2]36

对社区报而言,质疑社群主义的观点为我们带来反思和拨正,提醒我们在强调各利益群体的既有特殊性的前提下,应进一步促进社区中少数被忽略的群体利益,保持社区各方成员及利益群体的联系,以促进各群体间的对话,从而达到社区中有机性的团结。这里的有机性是指对社区的认同不是固定恒久的,而是因事、因时及因人而异的,是通过某种沟通性机制发展出的一致性。这与法国社会学大师涂尔干的社会理论不谋而合——都强调社会复合体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在此语境下,社区报的追求不是建立一个长久不变的社区,而是建立一个充满活力、多元开放的民主社区。认同功能体现在统一共识,形成公开的民主机制和民主文化,使社区内的不同利益能够达到策略性的和谐和团结。

伴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和城市格局的变迁,中国的各大城市也逐渐向地域性的社区转变,居民区不再是传统的仅仅用来居住的地方,而是成为需要被分层关注、分众聚焦,由专业组织提供全方位服务、由社区居民民主决议其利益分配的整体。然而受制于多种因素影响,中国的城市社区与西方国家的城市社区有着很大的区别,其社区的实质性公共交往存在极大缺失,这与中国自身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背景有关。一方面中国城市社区地理空间的突出特点之一是土地利用的高度混杂。与发达国家规划有序、功能相对单一的城市社区相比,中国城市社区普遍缺乏街区规划和分区控制,人口居住密度高、流动性强,特别是以逐利为首要目的的商业地产不会考虑以物质化形态存在的公共空间对培育社区感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中国社区的公共管理具有浓厚的行政色彩。西方国家的城市一般都是市政自治体,基层社区很少设有政府派驻的管理机构,对社区意识的强调很大程度上是针对极端的个人主义,用社群主义精神与个人主义相平衡。而中国城市的基层“社区”很少包含西方社会中地方自治、民间团体或精英人物独立于国家的因素,更多的是一种集体主义的下达,把国家或民族的大一统体制,落实在基层社区单元中。另外,中国人传统上习惯于依靠私人和亲属网络解决个人及家庭问题,对社区和社会的依赖程度较小。[2]26因此,由于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差距,中国城市居民对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热情和机会都是十分有限的,以垂直结构为特征的行政化社区使得信息的流动变得可有可无,社区报作为分众媒体的实践也就遭遇瓶颈。

社区报一旦缺乏良好生长的新闻土壤,就无法准确地进行分层定位和同步跟进,其认同功能的实现也只能是镜花水月。由于人际间横向信息的阻隔带来的互信危机,居民只能被迫退缩到家门以内,生活在“我”而非“我们”的世界中,从而导致微观公共空间内集体行动的困境。北美流行“无报不成镇”的说法,是指社区报作为遍布整个社会毛细血管的分众媒体,凝聚并表达社区小众的利益,起到为社区意识和公民社会保驾护航的作用。正如施拉姆所说:“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传播(communication)与社区(community)有共同的词根绝非偶然。没有传播,就不会有社区;同样,没有社区,也不会有传播。”因此,在这样的历史和现实语境中,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区报发展道路,才是真正实现社区报功能价值的合理选择,也是社群主义视域下社区报功能价值分析的实际意义所在。

三、中国社区报认同功能的提升

社区意识是依托在公民的行动交往和共同情感之上的,这其中重要的平台就是虚拟或实体的公共空间。多年来,公共空间于国人而言,仍然只是听起来很美而无法转化为现实的幻境,我们可以找到很多理由来解释其原因,比如臣民文化、意识形态、一党制等等,但社群主义视域却独辟蹊径地化解了看起来宏大的任务:民主其实可以很简单,起点就是让社区居民与身边的人沟通、了解,进而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参与公共事务,影响公共政策。如果从社会作用角度重新思考传媒功用,则可以把微观层次的社区报看成是一种构建社会群体的人际互动中介,归根到底,是要让信息在个体间充分流通起来,从而建立社会的普遍性认同。这是社区报可以有所为的地方,也是社区报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提升社区感的认同功能,社区报可以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一)作为“沟通”的媒体。社群主义认为个体构成是其身处的社会文化所赋予,个体必须在社群公共生活中,通过和别人不断的互动,认知到自我和社群成员间的构成性关系,从经验中认知身份,发现对自我的认同,并自觉遵守经由群体讨论形成的生活规则。既然沟通,就需要传播中介。传播中介一旦确定,相对传播范围越小,该范围内个体的表达、对话、分享机会就会越大,达成共识的可能性也越大。

因此,社区报应充分利用“小的才是美好的”的优势,从小处着手,以小博大,让社区报不仅是一张“新闻纸”,更是一张“实用纸”。明确了这个概念,社区报才不会办成一张与都市报同质的“社区新闻报”,或者是一张“官气”十足的地方报,而是一张贴近社区居民的“信息超市报”。事实上,目前不少社区报的实践也证明,正是“非都市报”特有的沟通优势,使得社区报的信息定位不仅可以满足社区居民有针对性的信息需求,还可以满足社区居民形形的服务需求,使得报纸这一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仍然能拥有不可替代的优势。

(二)作为“情感”的媒体。曾经创办过两份社区报的一位美国社区报研究专家曾在采访中表示:“自治型社会有赖于公民的能动性,大家都是利益攸关者……如果大家对所居住的社区没有感情,不愿为之付出,结果会怎样?社区报纸作为一种连接纽带日复一日地持续报道社区的点滴成就来创造居民之间情感的纽带,让公民知道每个人都是社区的财富,你的付出和参与对社区很重要,对民主社会的维系是不可缺少的。”[4]这样一来,情感的投入就成为保证社区报认同功能的最高级别,直接涉及所有社区成员的幸福指数。

社区情感作为居民对社区认同感、归属感和参与感等的结合体,是社区建设的重要维度,其与社群主义所期待的共同体在本质上是相同的。学者安德森就在1991年提出了“想象的社区”概念,指出社区存在于成员的集体想象之中,通过这个想象,我们不单为整个集体谋求福利,更重要的是我们希望这个想象的集体为个别成员寻求合理的生活,解决个人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2]35同时,我国传统儒家的“自我舍弃”理念以及现实社区中广泛存在的公共利益也为社区情感建设提供了可能。因此,社区报的终极目标之一,就是在社区成员的情感投射中建立“想象的共同体”,在原本“各扫门前雪”的冷漠个体之间建立一种主观的认同和关怀,以人为本地为社区成员实现最大程度的情感诉求。说到底,社区报终极关心的是人,而不是异化了的社区。

(三)作为“参与”的媒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新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成员对于公民意识的诉求开始觉醒,公民行动的视野不再仅局限于物质层面的追求,而是产生了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这一意愿能否实现,一个基本条件就是必须具备相应的平台和机制使社会不同成员间的“互动、对话”得以展开。而社区报作为区域内开放的传播系统,使社群内成员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及运行过程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大众传媒作为公民利益表达的机制往往是非常奏效的”[5],社区报搭建的传媒平台,无疑将有助于通过媒体的力量影响公共政策的决定和执行,并最终促使问题得到根本的解决。

因此,社区报应尽可能地激发和培养所服务社区成员的参与意愿,主动参与到社区媒体的内容制作和管理过程中来,把报纸“议程设置”部分地让渡给草根群体,让信息的消费者也成为信息的生产者,在媒体与受众之间,建立网状、双向、互动的良好关系。长此以往,新的新闻采编写模式服务于新的社区报独特定位,高度的参与化和地方化相结合,将使社区报成为一个极具竞争优势的领域,依靠独特的亲和力和吸引力,来最大程度地化解网络新媒体对传统媒体的冲击和销蚀。

参考文献:

[1]成伯清.社会建设的情感维度——从社群主义的观点看[J].南京社会科学,2011(1).

[2]殷妙仲,高鉴国.社区社会工作——中外视野中的交流[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

[3]叶芬梅,杜珒.论社群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价值合理性——个人与社群关系的检视[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0(6).

[4]岂凡.最好的时代,最坏的时代——访美国社区报研究专家Jock Lauterer[J].传媒,2010(9).

[5]马明华.大众传媒与公民参与权的实现[J].新闻爱好者,2011(14).

同社区范文5

摘要:在国家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大潮中,智能社区的构建成为信息化建设不可忽视的一部分。从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目的出发,分析论证构建智能社区需要遵循的原则,并提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构建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智能社区 网络系统 构建方案 体系结构 

 

我国社区智能化起步比较晚,随着近年来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住宅小区的智能化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我国智能化小区的技术水平还处于初级阶段,其相应产品的开发也还停留在单一功能阶段。因此,大力发展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构建,使小区智能化产品向集成化发展,由单一功能的专用产品向多功能集成化、一体化系统发展成为社区建设的重点。 

1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目的 

智能社区系统是将现代建筑技术与计算机信息网络技术及自动控制技术进行密切结合,为小区提供更完善的服务和管理,为居民生活提供智能化管理手段,提高社区的物业管理水平,以实现快捷、高效的物业服务,为居民提供更便捷、更安全、更舒适的居住环境。 

1)物业服务与管理。包括如下几项:物业的综合信息服务,如收费、结算等信息服务;远程抄表及管理,如水、电、煤气、暖气的抄表与收费等;车辆的出行、停放管理;公用设备的监控和管理,如垃圾储运、园林浇洒、排污等;电子公告牌的管理、小区广播或音乐播放的管理等。 

2)安全防卫。小区出入管理、社区周界防卫、电子巡逻、电视监控、对讲与门禁控制、防盗防宰报警、紧急求救等。 

3)多元信息服务。综合信息网络,如电子商务、远程教育、远程医疗、Internet等;公共电视、VOD点播;开关的远程控制等。 

4)家庭办公智能化。家庭远程办公、室内环境的调控、家电智能化控制等。 

2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需要遵循的原则 

从构建智能社区的目的可以知道,社区的智能化就是为了综合提高居民居住环境的质量。因此,构建智能社区网络,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前瞻性原则。住宅智能化建设是以适应社会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要求为前提的,因此,构建智能社区要有前瞻性。例如,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家庭的家用电器是非常缺乏的,住宅建设也就无需考虑电气设备的所需的配套设施及放置空间,而近些年来,电视机、冰箱、洗衣机等家用电器已经普及到家家户户,因此,住宅建设中就要通盘考虑相应的配套措施。如电话、电脑的布线及相关信息的接收平台等,都需要考虑在内。此外,小区是一种使用寿命很长的大件商品,所以,要选择具有一定超前性的智能化系统技术和智能设备,以免因为技术的落伍造成智能化社区性能太低而被淘汰。 

2)成熟性原则。在考虑技术设备前瞻性的同时,也要注意所选技术的可靠性和成熟性,保证智能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实现最大的投资效益。 

3)兼容性原则。作为依托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智能化设备系统,因其技术更新换代升级比较快,所以,无论是系统设备还是操作软件,都要具有很强的兼容性,以避免因为硬件种类的不同而系统不兼容。

4)升级性原则。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社区智能化系统的规模、技术水平、功能都将不断的提高,居民对住宅社区的智能化需求也将不断变化,因此,智能社区系统要把未来的可能性和系统的适应性放在一起考虑,以满足智能化小区服务的升级发展要求。 

3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的建议 

构建智能社区网络系统不但是企业单方面关注的课题,也是政府加快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而且构建智能化社区也要综合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要统观全局、科学规划,加速发展社区的智能化。 

同社区范文6

1周前,刚刚退休不久的张大叔来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复查血压。在诊室宽衣就坐,休息期间,张大叔突然自觉前胸心前区剧烈疼痛,呈压榨性,向左上肢放射,直至手无名指,难以忍受。同时自述伴有明显恐惧、濒死感。当时,张大叔面色苍白,头布冷汗,四肢发凉。意识清楚,嘱我们通告家属速来。

因为张大叔平日患高血压、冠心病,当即将其平卧于诊察床上,解开衣领,吸氧,并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用,效果不明显,疼痛不缓解。测量血压98/64 mm Hg,脉搏108次/分,心律不齐。此时,距胸痛发作已经长达40分钟左右。家属赶来,目睹此景,万分着急,不知所措。急切地问我们“这是怎么了?”

可能是什么病?如何应急处理?

分析

认证――主症为突然前胸疼痛。

1.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

2.突然发作,面色苍白,头布冷汗,四肢发凉,脉搏细数,心律失常,血压下降,含用硝酸甘油不缓解。

辨证――如果初步确认为心前区疼痛,应进一步考虑是哪一类疾病?

急性前胸痛的病因分类:能够引起前胸痛的疾病大致有3类。

1.绝大多数为心血管疾病,如心绞痛、心肌梗死、主动脉夹层、急性心包炎、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等。

2.某些可能引起高血压的疾病,如嗜铬细胞瘤。

3.精神性疾病:心血管神经症,此类疾病虽然心血管脏器本身没有器质性病变,但也必须按照一类疾病对待,切不可歧视病人。

常见可引发前胸痛的疾病

心绞痛 属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的一种。心绞痛可分为稳定型和不稳定型,以前者多见,在此重点介绍。

稳定型心绞痛的发病原因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引起心肌急剧、短暂缺血、缺氧所导致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为突发性前胸(心前区)压榨性疼痛,可放射至左肩、臂、手指及上肢尺侧。疼痛发作常有诱因,持续时间不长(3~5分钟),一般≤30分钟。疼痛时心率增快、血压升高、表情焦虑,皮肤冷或出汗。含用硝酸甘油后缓解。

发作时心电图检查可见以R波为主的导联中,ST段压低,T波平坦或倒置。发作过后数分钟内逐渐恢复。

心绞痛确诊主要依靠心电图,在非心绞痛发作期,可采用心电图负荷试验。最准确的是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发病基础是心肌缺血性坏死,是在冠状动脉固定性严重狭窄的基础上,引起急剧的供血减少或中断时,相应的心肌严重而持久的急性缺血,导致坏死。

发病特点为突发性前胸(心前区)持久性的压榨性疼痛,可放射(疼痛部位和性质与心绞痛相同)。疼痛发作持续时间长(<30分钟)。疼痛时心律失常、血压下降、休克或心力衰竭(主要是急性左心衰竭)。疼痛发作诱因不明显。发作时多伴有发热(在38℃左右,持续约1周),恶心、呕吐、上腹胀痛,表情焦虑,皮肤潮凉,全身冷汗。含用硝酸甘油后不缓解。体检:心尖区第一心音减弱,可出现第四心音(心房性)奔马律。

心电图检查可见特异性改变: ST段抬高呈弓背向上,宽而深的Q波(病理性Q波),T波倒置。心肌梗死实验室检查:心肌坏死标记物增高,如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

肥厚型心肌病(HMC) 有明显家族史。以心室(左心室为主)不对称的肥厚为特征,并累及室间隔。导致左心室血液充盈受阻,舒张期顺应性下降。心前区疼痛,劳力性呼吸困难,常伴有起立或运动时出现眩晕。体格检查:能听到第四心音,在胸骨左缘第3~4肋间听到较粗糙的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心尖部听到收缩期杂音。蹲位时杂音减轻。

心电图最常见的表现是左心室肥大。ST-T改变,常在胸前导联出现巨大倒置T波。

急性纤维蛋白性心包炎属于急性心包炎的一种,在心包壁层和脏层上有纤维蛋白,白细胞及少许内皮细胞的渗出。心前区疼痛为主要症状,疼痛尖锐,与呼吸运动有关。常因咳嗽、深呼吸、变换而加重。疼痛可向颈部、左肩、左臂放射。体格检查:典型体征为心包摩擦音,往往覆盖心音。听诊部位以胸骨左缘第3~4肋间最明显。坐位,身体前倾时更容易听到。

心电图主要表现为ST段抬高,见于除aVR导联以外的所有常规导联中,呈弓背向下型。

主动脉瓣狭窄 严重的主动脉瓣狭窄可以引起心肌缺血,急性左心衰竭。

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为主动脉瓣狭窄常见的三联征。呼吸困难表现为端坐呼吸和急性肺水肿。心前区绞痛见于60%的有症状患者,常由运动诱发,休息后缓解。主要是由心肌缺血所致。近期有晕厥或接近晕厥。体格检查:在胸骨右缘第2肋间或左缘第3肋间听到收缩期喷射性杂音,向颈部传导,常伴有震颤。

X线检查:左心室轻度增大,升主动脉根部常见狭窄后扩张。

心电图检查:重度狭窄者有左心室肥厚伴ST-T继发性改变及左心房平大。

超声心动图检查:为明确诊断和判定狭窄程度的重要方法。

主动脉夹层 是心血管疾病的灾难性危重急症。如不及时诊治,48小时内死亡率可高达50%,前胸部疼痛为本病突出的特征性症状。96%为突发,急剧而持续且不能耐受的疼痛。疼痛部位与病变部位相关:前胸部疼痛――升主动脉夹层;肩胛间区疼痛――降主动脉夹层。疼痛同时出现血压下降,以致休克。病人表现为苍白、大汗、皮肤湿冷、气促、脉速、脉弱或消失。两侧肢体血压及脉搏明显不对称,常高度提示本病。

夹层破入胸、腹腔,导致胸、腹腔积血,内出血;夹层破入气管、支气管或食管,导致大咯血或大呕血,造成短时间内死亡。

X线胸部平片可见主动脉增宽占81%~90%。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在床边进行,特异性占63%~96%。

CT血管造影、螺旋CT及MRI血管造影检查,敏感性可达98%~99%。

心血管神经症本病属于功能性神经症的一种类型,大多发生在中青年,女性多于男性,尤其是更年期妇女。临床上无器质性心脏病的证据,预后良好。

临床表现特点为主诉较多,且多变。一般都是主观感觉,缺乏客观证据。通常以心血管病症状为主,心前区疼痛,有时部位不固定,疼痛发作与劳力活动无关,并多发生在静息状态时,疼痛性状常描述为针刺样或刀割样,持续时间长短不等(一般较长)。含用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时伴有多汗、手足发凉、双手震颤、尿频、大便次数增多等。体格检查:缺乏有重要病理意义的阳性体征(心率增快,心音增强)。

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动过速或窦性心律不齐。

嗜铬细胞瘤本病起源于肾上腺髓质、交感神经节或其他部位的嗜铬组织。由于释放大量儿茶酚胺,引起高血压和多个器官功能及代谢紊乱。10%为恶性肿瘤。位于肾上腺者占80%~90%,高血压为最主要症状,发作性血压骤升达200~300/130~180 mm Hg。剧烈头痛,心动过速可有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视物模糊等。严重者可并发急性左心衰竭。

诱发因素:情绪激动,改变,吸烟、创伤、大小便等。

此外,还有代谢紊乱征象,如发热、消瘦;血糖过高,糖耐量减低;血游离脂肪酸增高,低血钾,高血钙。腹部征象:便秘、肠扩张、肠坏死、穿孔以及腹部包块等。诊断主要依靠化验检查:血、尿儿茶酚胺及其代谢物测定,药物试验(胰升血糖素激发试验)。

首诊思路

确认是否是前胸痛前胸痛是以疼痛为主诉的临床症状,为此,病人的感觉在症状的确认上起到很大作用。这里有一个似乎不合情理但是医生又必须想到的问题,就是胸痛的真实性如何?对急性胸痛而言,除了病人主诉疼痛之外,还会出现一系列相应的临床表现,如面色苍白、头布冷汗、四肢发凉、血压下降、脉搏细数、心律不齐等。为此,前胸痛确认无疑。

判定前胸痛的引发原因可能是哪一类疾病 我们首先从发病形式来考虑,有的是突然发作,骤然疼痛;有的是以疾病病情的自然发展为基础,水到渠成出现的疼痛。通过对常见可引发前胸痛疾病的剖析可见,归属于前一类的心前区疼痛的疾病,有心绞痛、嗜铬细胞瘤、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

在急性发作性前胸痛的疾病中,哪一个可能性大我们再换一个角度来分析上述的4种疾病,在疼痛发作时血压变化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血压升高,一种是血压下降。属于后者的有主动脉夹层、心肌梗死。

最后确定二者中最大可能的是什么病张大叔疼痛发作时体格检查发现心律不齐,支持心肌梗死。全面回顾发病过程,具有特异性的临床征象为:休息时突发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向左上肢放射,直至手无名指;同时自述伴有明显恐惧、濒死感;面色苍白,头布冷汗,四肢发凉。给予硝酸甘油舌下含用,无效。测量血压98/64 mm Hg,脉搏108次/分,心律不齐。胸痛发作时间>30分钟。完全符合急性心肌梗死。

为此,实施现场急救,应该按照急性心肌梗死来采用适宜的对应措施。

紧急应对措施

心肌梗死现场急救最重要的是保持安静,尽量减少病人的活动(包括主动与被动的活动)。

呼叫120,紧急转上级医院!

立即平卧,尽量不动心肌梗死病人,首先根据现场具备的条件,因地制宜地立即将病人平放,取平卧位头转向一侧,这是有效的、重要对应措施。切不可为了进一步明确诊断,嘱病人勉强进行各种辅助检查,这样做,常常会给病人造成无法挽回的后果,加重病情,错失抢救机会。

尽力安慰、保持安静心肌梗死的病人几乎都处于精神十分紧张的状态,焦虑、恐惧、濒死感。为此,家属或医务人员及时地对病人进行适宜的心理安慰十分必要,让病人放心,积极鼓励,嘱其积极治疗,积极配合,积极治疗,安静休养。

吸氧、通畅气道吸氧可以改善心肌的缺氧状态,并对心律失常有预防和治疗作用。一般主张按照4~6 L/分的速度,行鼻导管给氧。如果现场缺少吸氧条件,难以实施,则应立即解开病人衣领,通畅气道、松解裤带,减少呼吸障碍。还要注意环境通风,空气清新。

开放静脉 最好立即建立1条静脉通路,便于用药。如果需要≥110/75 mm Hg,可静滴硝酸甘油,速度≤16滴/分。

适当止痛如果病人对疼痛难以忍受,可考虑给予吗啡类强止痛药物。一般给吗啡3~5 mg,皮下注射,或杜冷丁40~50 mg肌肉或皮下注射。

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

讨论

假设本病例患者发生的心前区疼痛含服硝酸甘油后缓解,整个疼痛时间仅4分钟,而且在疼痛发作时血压略有升高,无心律不齐,应该考虑――心绞痛。

对心绞痛的现场对应处理,只采用上述急救措施中的①②③项即可。但是,不可忽视对生命体征的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