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言讲故事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莫言讲故事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莫言讲故事

莫言讲故事范文1

关键词:凝固点降低;摩尔质量;实验改进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02-0267-02

一、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的基本原理

Tf*,Tf分别为纯溶剂、溶液的凝固点,单位K;mA、mB分别为溶剂、溶质的质量,单位kg;Kf为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与溶剂性质有关,单位K・kg・mol-1;MB为溶质的摩尔质量,单位kg・mol-1.将一定量的溶剂A和溶质B组成稀溶液,分别测定纯溶剂和溶液的凝固点,求得ΔTf,再查得溶剂的凝固点降低常数,代入上述公式,即可计算溶质的摩尔质量.

二、实验仪器和步骤

1.实验仪器.南京桑力公司生产的SWC-LG凝固点实验装置是广大高校所采用的一套装置.该装置整合了贝克曼温度计和传统的凝固点测定仪,用数字显示的方式给出温度数值,自动化程度显著提高,温度数据的准确性得到了改善.此外,溶液搅拌用磁力搅拌代替手动搅拌,搅拌速度比较均匀,有利于温度的控制,但是,冰浴的搅拌仍采用上下拉动的手动搅拌方式.装置的结构如图1所示.

(1)机箱;(2)电源开关;(3)磁力搅拌器调速旋钮;(4)测量与保持状态的转换;(5)温差清零键;

(6)锁定键;(7)定时设置按键;(8)状态指示灯;(9)温差显示窗口;(10)定时显示窗口;(11)温度显示窗口;(12)凝固点测定管;(13)冰浴槽(保温筒);(14)手动搅拌器;(15)温度传感器;(16)手动搅拌器(冰浴槽);(17)空气套管;(18)搅拌磁珠;(19)磁力搅拌器.

2.实验步骤.配一定量的氯化钠水溶液倒入冰浴槽中,用制冰机制取碎冰,往冰浴槽中加碎冰调节温度为-3℃左右,上下拉动的手动搅拌器使温度稳定.精确移取25mL溶剂于样品管并放入冰浴槽中急速冷却,开启凝固点实验装置电源和磁力搅拌,冷却至凝固点附近时转移至空气冷却管中,每隔15s人工记录该一次温度,当温度先下降至过冷温度后再升高且数值稳定不变时,为纯溶剂的凝固点.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溶剂的凝固点.取出凝固点管,使管中的溶剂完全融化;加入精确称重的溶质完全溶解,按与溶剂凝固点同样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取三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溶质的凝固点.

三、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1.测定体系的选择.目前的物理化学实验教材大部分是测定苯-萘体系,或环己烷-萘体系,以萘作为溶质,苯或环己烷作为溶剂.该体系中萘、苯、环己烷,均为有毒性的环境污染物,如苯在常温下易挥发,损害人体健康,回收起来也非常难度.其次,环己烷、苯吸水性很强,实验前需要预处理(干燥),增加了实验准备的步骤.此外,有机溶剂在实验过程中容易挥发,致使溶液浓度发生改变,所以高温、高湿季节实验效果不好,实验数据偏差较大.

2.寒剂温度的控制.SWC-LG凝固点实验装置主要通过手动搅拌调整寒剂温度,寒剂的温度由冰水浴控制,随着碎冰的融化,冰浴温度会有所上升,实验过程中需要不断向冰槽中加碎冰并不停地上下搅拌,不易保持冰浴温度的均匀和恒定的冷却速度.此外,水溶液体系的凝固点较低,冰水浴提供的冷量不能使体系有较快的冷却速率,整个冷却过程较长,特别是在重复测试三次的情况下,将超过常规实验教学的时间要求.

3.实验数据的记录.溶剂和溶液冷却过程中采用15s中人工记录一次温度数据,在相变前的降温段,降温速率慢,所记录的数据量很大,而相变发生后,温度很快回升到凝固点附近,又来不及记录该段的数据,造成相变点不明显.后期人工绘制冷却曲线时也存在误差.

四、实验的改进方法

1.绿色体系的选择.为解决环境友好的问题,国内一些研究者尝试采用水溶液来代替传统的萘-环己烷等体系.水溶液是无毒的环保类体系,实验过程中不易挥发,是理想的凝固点降低法测定体系.中国石油大学的孟庆民等对环己烷-萘、苯-萘、水-葡萄糖、水-蔗糖、水-尿素等不同体系的凝固点降低值进行了测定,同时比较了溶质在溶剂中溶解速度的快慢.得出水-尿素体系是溶解速度快,相对误差小,重复性好,环境友好,对师生健康有利的相对绿色体系.

2.低温恒温槽控制温度.同济大学的李明芳等、河北师范大学的裴渊超等,改进了实验装置,制作了一个不锈钢螺旋盘管,放入仪器的恒温槽中,恒温槽中加水或其他的寒剂,把螺旋盘管的两端接在低温恒温槽的循环液系统中,由低温恒温槽控制其温度.该方法提供了一个稳定的低温环境,将上下拉动的手动搅拌方式改为电动磁力搅拌,省去了手动搅拌的人力消耗以及实验过程中寒剂温度波动带来的实验误差.此外,使用一台低温恒温槽可以同时带动多台仪器,多组学生可以同时完成实验.

3.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广西师范学院的庞承新等,通过数据采集卡提供的接口,计算机自动采集实验数据,记录不同时间下的温度,应用凝固点实验数据采集处理软件自动绘制冷却曲线(T-t图),代替人工记数绘图,学生可以观察到溶剂和溶液的冷却曲线,相变点非常清晰,提高了实验的精度和准度.输入所需参数后,还可以计算出摩尔质量,代替人工计算.

五、结论

本文分析了SWC-LG凝固点实验装置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中存在的三方面问题:实验体系环境不友好、寒剂温度控制困难、人工数据采集处理.针对这些问题,参考其他实验教学改革内容,提出以下改进方法:采用水做溶剂的测定体系、低温恒温槽控制温度以及数据采集处理自动化.通过这些改进,可以使该实验成为绿色环保、实验测量准确的本科教学实验.

参考文献:

[1]孟庆民,俞英,黄海燕,等.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体系的绿色化研究[J].实验室科学,2016,19(1):33-35.

[2]李明芳,王晓岗,吴梅芬,等.凝固点降低法测定分子摩尔质量的实验改革[J].实验室科学,2012,15(6):78-80.

[3]裴渊超,张虎成,赵扬,等.凝固点降低法测定摩尔质量实验装置的改进,实验室科学,2011,14(4):174-176.

Teaching Experience on Determination of Molar Mass by Freezing Point Depression Method

ZHOU Xin-li,LI Wei-jie

(School of Medical Instrument and Food Engineering,The University of Shanghai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Shanghai 200093,China)

莫言讲故事范文2

近日,我还参加了一个中小学生活动颁奖,全部学生都是念稿发言,人人都是说大话,都习惯用空洞的道理回答问题。为什么学生们讲别人的故事绘声绘色、形象生动,讲自己的故事就语言干巴、毫无味道了呢?这使我想起近年来的亲身经历。这几年,我培训了不少官员和企事业领导,发现他们无一例外不会用形象思维,尤其没有讲故事的能力。无论你问什么问题,都习惯用“领导重视”、“采取措施”、“成果显著”和“一是”、“二是”、“三是”回答,这怎么行呢?我要说的是,艺术家讲故事是极少数人的事,用形象去思维和表达,会修辞,懂得形象具体地说―件事儿,是大多数人应该具有的能力。

同志在2013年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从此,讲好中国故事就成为近几年来的主旋律。问题是,有谁曾细想过如何讲故事和讲故事的效果?就当下从孩子到大人、从学校教育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普遍不重视讲故事、也不会讲故事的事实来看,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实在不易。讲不好自己和身边人故事,何以讲好中国故事?

由此看来,要想讲好中国故事,必须先讲好自己故事,讲故事的能力必须要从孩子开始培养和提升。

还以那次讲故事比赛为例。在即兴抽取的题目中包含以下题目:你喜欢博客吗?在博客上经常写些什么?能说说你的宠物吗?假如可以穿越未来,你如何穿越?当与别人发生冲突,如何平息?等等。面对给学生的这些问题,我不知道大人如何回答,是否会用形象思维、故事语言来表达,还是我们一看到这些问题就习惯用“一、二、三”总结回答呢?那天,少年组有几个选手回答得真好!主持人问:“假如你阿拉丁神灯,会提出什么心愿?”学生回答:“希望成为刘翔。”接着就讲了关于刘翔的两个感人小故事,多好。主持人问:“遇到攻击性强、爱大闹的同学怎么办?”学生答:“我身矮力小又体弱,好汉不吃眼前亏,赶快逃吧。”满分!瞧,这些学生涣了―个角度回答,就比用干巴巴的空话来回答生动得多。大家不妨也试试这种用讲故事的方法回答问题,会发现表达原来可以因形式丰富而与众不同。

也许你会说,讲故事就要长篇大论,洋洋洒洒,其实不然。用讲故事的思维方式来表达问题,不在长篇大论,关键要形象、具体、生动、感人,有细节,运用多种修辞手段,有煽情的效果。那次比赛中,主持人问:“你最喜欢哪门课,如不喜欢,说说为什么?”选手答“我最喜欢上体育课,尤其是篮球课。每次我们相聚在篮球场,心情就特别放松。传球、带球、投篮,真是太爽了!完全忘记学习压力和老师严肃得有点吓人的脸。”我给出满分。儿童组年龄虽然小,个别孩子用故事表达思考的能力也不差。主持人说:“请介绍一种家用电器的变化,说说它的名称、模样和用途。”选手答:“小时候我家电视机很厚、正方形、收台少,还不能上网。现在的电视很薄,可以挂在墙上,还能上网。每次爷爷烦心时就看电视,节目看不够,烦恼也没有了。”学生的回答并非长篇大论,却有讲故事的效果。

说到讲好自己故事,不得不说讲故事的倡导者。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无论是他出访时的演讲,还是会议上的发言、调研时的谈话;无论是报刊上的文章,还是临别时的赠言等等,他都喜欢讲故事,有时还不止讲一个。2012年2月17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访问美国,为了说明两国交流的源远流长和重要性,他在洛杉矶出席午宴时讲了自己父亲的故事:“早在1980年,我的父亲作为广东省的省长就曾来洛杉矶访问,还获赠象征友好的洛杉硼市钥匙。第二年,洛杉矶市和广东省的省会广州市结为友好城市,这也成为我父亲任内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件事情。”这介故事大大拉近了洛杉矶与中国的关系,也拉近了与美国民众的心理距离。

2013年3月25日,在坦桑尼亚尼雷尔国际会议中心发表演溯寸说:“中国电视剧《媳妇的美好时代》在坦桑尼皿:热播,使坦桑尼亚观众了解到中国老百姓家庭生活的酸甜苦辣。”“我听过―个故事,有一对中国年轻^,他们从小就通过电视节目认识了非洲,对非洲充满了向往。后来他们结婚了,把蜜月旅行的目的地选在了坦桑尼亚。在婚后的第一个情人节,他们背上行囊来到坦桑尼亚,领略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塞伦盖蒂草原的壮美。回国后,他们把在坦桑尼亚的所见所闻杏博客上,得到了数万次的点击和数百条回复。他们说,我们真的爱上了非洲,我们的心从,此再也离不开这片神奇的土地。这个故事说明,中非人民有着天然的亲近感,只要不断加强人民之间的交流,中非人民友谊就一定能根深叶茂。”

会讲故事,会讲自己的故事,也会讲中国的故事。每一位官员当然也应该会,至少应该以为榜样,提高自己讲故事的能力。

讲故事当然不是只有总书记才会。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是讲故事高手。他在诺贝尔文学奖颁奖仪式上讲了五个故事,深深地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2013年,莫言在第八届孔子学院大会闭幕式上演讲,那次演讲从头到尾就是讲故事。他说,春天的时候,德国驻中国大使施明贤在一次宴会上问了一个很“刁钻”的问题:“莫言先生,根据你们中国政府的设想,到2050年,中国基本可以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强国,但是,那个时候中国的问题、贫富悬殊问题、环境污染问题将会变得更加严重,甚至会变成摧毁这个社会的导火索。对此,你有什么想法?”莫言的回答是:“从现在退回去37年是1976年,那个时候我是一个青年,最浪漫的梦想就是我什么时候能够由农村户口变成城镇户口,什么时候由农村进入城市。现在来看,一个人想进城市,谁都可以进。那时候北京有一条禁令叫‘不准围观外国人’。现在的北京,外国人太多了。那个时候我们看到一辆吉普车,就会跟着追,觉得终于开了眼界,现在随便一条胡同里都塞满了轿车,车辆之多以至于变成了社会公害。”最后,莫言对他说:“37年前,想象不到37年后的中国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下一个37年以后,大使先生凰心的问题也许根本就不存在了。我们应该相信,过去37年内创造了令世人惊叹的奇迹的中国人民,在未来的37年里也会创造出更辉煌的奇迹。”如此刁钻的问题用讲故事的方式回答,产生的效果真是无法想象。故事所蕴含的力量胜过千言万语,同时还具有不容辩驳的说服力。

从总书到莫言,再到讲故事比赛场上几位表现出色的小选手,他们的精彩表现首先得益于他们能够用形象思维思考问题,再有就是具备多样的讲故事的情感和技巧。做到这一点,其实不准。关键是我们的成人是否懂得在人的多种能力中还有―种能力叫讲故事能力,而讲故事绝对不仅仅是艺术的表演,它是每个人都可以具备的能力。

莫言讲故事范文3

授奖词称赞“莫言是个诗人”。

1949年,福克纳的领奖致辞,是这样走向结尾的:“人之不朽不是因为在动物中惟独他永远能发言,而是因为他有灵魂,有同情心……”

莫言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天堂蒜薹之歌》是在故乡的谷仓里,仅用三十五天创作完成的。对这片土地的深厚认知以及对这片土地上的人民的深切领悟,使得莫言的故事总有些“残酷叙事”的味道。

莫言在瑞典文学院做了一个演讲,像是开了一个故事会。这使得国内一些有别样期待的人感觉不够精彩和絮絮叨叨。但我真的更愿意听故事。我们,又何尝不是活在莫言的故事之中?

在斯德哥尔摩,莫言讲的最后三个故事,很多人进行了解读。

第一个故事充满了忏悔歉疚——儿时参观苦难展览时,当同学大多在老师的引导下放声大哭,一位同学不但没有哭泣且惊讶困惑,最后因同学举报而被警告处分。这使莫言悟到“当哭成为一种表演时,更应该允许有的人不哭”。

对此,有人解读为“这是对荒唐历史的反思,同时也是对个人自由的捍卫”。其实,这个发生在莫言小学时代的故事,也会发生在今天或明天。恰如莫言所说:“任何现实问题实际上都是历史问题的延续。无论多么遥远的一个历史故事里,也都包含着现代性。”

莫言的最后一个故事,留下了很多猜想空间——八个泥瓦匠于暴风骤雨中躲进破庙,有人猜测八人中必有一人干过坏事,于是用向庙外扔草帽的方式来决定唯一接受惩罚的人选,当选出的那个人被扔出庙门的瞬间,破庙轰然坍塌。

“一个和七个”的生死存亡被一些媒体解读为世间自有公道,为恶者逃不脱终极审判。而故事本身的寓意,其实应跟第一个故事相辅相成,至少说明:一切坏的结果,不一定都因为恶的动机,而非常不幸地,包括我自己在内,也难免会参与其中。“我在写小说的时候,写着写着我就会忘记我写的到底是历史,还是现实。后来我就知道我的小说里面既有历史,也有现实,是历史和现实的融合。”莫言说。

我们生活在莫言的故事里,同样可以像莫言那样讲故事,并从故事里获得各种启发。

今天,我就想试着讲这么一个故事。

若干年前,我费了好大功夫,给自己的车上了一套可以享受特权的牌照。某天晚饭后,我载着一个与我一样酒气熏天的朋友,疯狂地逆行在大街上,虽然带着醉意,我的这位朋友依然愤怒地勒令我停车,他吼道:“不要忘了自己是个老百姓!”

这个故事,我曾讲给很多人听,它启发我:做人的底线其实就是,永远不要忘记自己的俗身。否则,你可能处于危险之中。

本来,我还想讲一个小生意人刚刚发生的故事,他银行卡里突然多了一笔两万多元的款子,二十天过去了仍然没找到汇款的人,他很焦急:“我不想失去平静的生活,不想毁了我的幸福。”

莫言讲故事范文4

这个夜晚,属于中国作家,属于中国文学,属于中国。

得知自己获得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消息的时候,莫言正在他的故乡山东高密。这似乎完成了一个隐喻:这个从高密“东北乡”走出来的中国作家,在不断完成对“东北乡”叙事的言说后,终于在这片沃土上迎来了自己收获的秋天。

人们追捧莫言,同时也在思考莫言获诺奖的原因和意义。

评委会: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

诺贝尔文学奖评审委员会给莫言作品的评语是:将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社会角度结合在一起。瑞典文学院在当天的一份新闻公报中说,从历史和社会的视角,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他在作品中融入了年轻时代的个人经历。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之一马悦然曾评点莫言:“非常会讲故事,太会讲故事了!”白嘉琳说,因为他的语言是非常有特色的,是非常有色彩的语言。所以我喜欢不断地研究,试试看,把他的作品翻译成漂亮的德文。

更多专家则认为,莫言作品扎根“中国乡土文化”,强烈的人文思考和关怀更为出彩。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过莫言第八届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蛙》。出版社总编辑郏宗培说:“莫言的文学创作立足于他的故乡高密,从来没离开过自己的乡土,以他交织着‘现实和幻想、历史和现实’的众多文学作品,向世界呈现了一个‘有悠久历史、经历过波折磨难,但始终向往美好生活、肩负重轭前行的伟大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毋庸置疑,当下大量文学作品缺乏对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也缺乏对人类灵魂的触碰和抚慰。同时也无法满足伴随中国国际影响力上升而令世界日益增长的了解中国的愿望。

媒体评论称,有过先秦诸子、汉唐气象、宋明风韵的文学大国,曾诞生过孔子、屈原、李杜、曹雪芹的文明古国,迎来了第一个诺贝尔文学奖,这当然不会是最后一个诺贝尔文学奖,“相信未来中国会有更多文学作品成为承载这个社会痛与乐、悲与欢、苦与喜的佳作,以文字向人性致敬,并由此走向世界”。

莫言:我的文学和故乡密切相关,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

获奖当晚,莫言在故乡——山东高密举行记者会,发表获奖感言。这块长着火焰热血般红高粱的土地,是莫言生长的地方,是他从事文学创作的根基。

莫言对获奖非常低调:“拿到奖感到非常惊讶,因为觉得自己资历非常浅。现在有很多优秀作家,我排得相对靠后。”

在作品中摹刻了一出出“东北乡”传奇的莫言对自己的家乡一往情深。“我的故乡和我的文学是密切相关的。”莫言说,“高密有泥塑、剪纸、扑灰年画、茂腔。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

在回答“是什么打动评委”时,莫言认为最主要的是文学素质,“这是一个文学奖,授予的理由就是文学。我的作品是中国文学,也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我的文学表现了中国人民的生活,表现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风情。同时,我的小说也描写了广泛意义上的人,一直是站在人的角度上,一直是写人。我想这样的作品就超越了地区、种族、族群的局限。”

对于此前的各种说法和质疑,莫言说:“感谢那些支持我的朋友,也感谢那些批评我的朋友。我终于得到了一个把自己放在众声喧哗之中的机会。持续半个月之久的网络大战,也是认识自我的最佳机会,让我知道我有哪些缺陷和不足,也让我知道了有哪些宝贵的东西需要坚持和发扬。”

外媒:他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拥有广泛的读者

莫言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国外媒体对此进行了大量的报道,认为这是引发世界关注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契机。

据BBC报道,伦敦大学中文教授米歇尔·霍克斯说:“他的作品令人印象深刻,拥有广泛的读者,他描述人权状况的方式是诺贝尔委员会非常愿意看到的。”BBC认为,莫言更关注中国的过去,而不是当下的问题,有大量作品涉及和日本。他在中国被推崇为最重要的当代作家之一。

据CNN报道,美国笔会的拉里·赛姆斯说:“对于中国文学来说,我觉得莫言的获奖发生在一个非常重要的时刻。中国是一个特别有文学素养、充满活力的社会。

法新社援引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主席彼得·英格伦的评价称,通过讽刺手法的运用,莫言让读者从书中阅读出社会的阴暗面,因为这个原因,他的作品也被认为是粗俗而的。“莫言书中所写的故事是我听到的最恐怖的故事。”英格伦在接受采访时如是表示。

法新社报道称,莫言的作品涵盖了各个时代背景,比如1911年清王朝的覆灭。莫言的作品通常都是避开时代问题,转而以故事的形式反思20世纪的中国,在故事中莫言还融入了政治因素,以及匪夷所思的黑色幽默感。

国内同行:要走向世界就要坚持中国风格、中国精神、中国气魄

莫言作品获得国际社会赞誉给更多中国作家的创作,以及如何走向世界提供了借鉴和启示,如作品推广应注重翻译等国际化细节,但最重要的是应摒弃浮躁,以中国丰厚的文化底蕴“基石”创作出更多好作品。上海译文出版社总编辑史领空认为,莫言此次获奖得益于两大因素:一是他的作品从题材到语言都非常有特色;二是莫言的作品被大量翻译成世界各种语言。“随着莫言的获奖,世界将把目光更多地投到中国当代作家身上。这是中国文学走向世界非常重要的一步。”史领空说。“翻越”翻译的“围墙”也被不少专家认为是中国作品走向世界不可缺少的一环。

盛大文学CEO侯小强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首先,在某种意义上,诺贝尔文学奖不是原作间的PK,而是译著比拼;其次,毫无疑问,诺贝尔文学奖是最权威的奖项,但也是圈子化的奖项。莫言如果有一个国际化的经纪人团队会更占优势。

莫言讲故事范文5

语文老师大概都知道这样一个故事: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希贵在山东高密四中任教时,有一年,高一两个班没有语文老师,“当同学们感到实在太枯燥的时候,老师就把他们放到阅览室里去读书,或者把图书馆的书借到教室里来”。学生们依靠自学,依靠自己读书,就这样过了一个学期。让老师们感到惊讶又尴尬的是:这两个班的语文期末考试成绩,并不比其他班级差,在阅读和写作上的表现,比其他平行班还要略胜一筹。

这件事情让我们这些语文老师感到汗颜:我们到底在干什么?我们在课堂上的口干舌燥,到底能起什么作用?

二、莫言的启示

无可置疑,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生命。莫言幼时失学在家,只有小学文化水平,他反复阅读哥哥用过的《文学》课本,他最初的文学兴趣和文学素养,就是哥哥的那几本《文学》课本培养起来的。莫言曾无奈地说:“语文水平的提高,大量阅读非常重要……一个人如果不能在青少年时期获得一种对语言的感觉,只怕一辈子都很难写出漂亮的文章。……我们完全可以把语文课教学搞得妙趣盎然。”

然而,现实是:分割的语文课堂,繁杂的语文试题,接踵而至的各类考试评比,让语文支离破碎;老师的意识里,语文课不讲课,就是浪费,从而导致语文没有一个完整的阅读环境。这样看来,应该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多读几本教材之外的书了,要让他们有阅读的自由,有独立思考的空间。

三、读书引导

怎么引导?从兴趣开始。我制订了一个计划――讲故事。先是老师讲,每节课前5分钟,前十次讲完整的故事,后来讲到处就戛然而止,孩子们意犹未尽,自然会纠缠不放;我顺理成章地告诉他们,这个故事在哪本书里,自己去看。渐渐地,部分孩子开始去借书。开始要讲最有情节的书,如《青铜葵花》――城市女孩葵花和乡村男孩青铜成了兄妹相称的朋友,他们一起生活,一起长大。但命运总是爱捉弄人,在青铜12岁那年,葵花被命运召回她的城市。青铜从此常常遥望芦荡的尽头,遥望葵花所在的地方……青铜和葵花,后来又有缘相见吗?孩子们瞪大眼睛,等着下文,有的甚至跑到办公室来问:青铜和葵花,见面了吗?我告诉他们,书会告诉你们答案。趁机带他们去阅览室借书。有个小朋友借助字典,竟然三天就看完了!下一节课上,这个孩子就成了课前5分钟的主角。

后来,又讲《时代广场的蟋蟀》。蟋蟀柴斯特从没想过离开康涅狄格州乡下的草场,可它因贪吃跳进了一个野餐篮,被带到纽约最繁华的地方一一时代广场的地铁站。在这儿遇到了塔克老鼠和亨利猫,柴斯特会受到欺负吗?再后来讲了《稻草人》《三毛从军记》等等。一部分先看书的孩子就成了上课前五分钟的主角了,他们会把前一天我没讲完的故事讲出来,很神气的样子。两个月后,学校的图书室热闹起来了。语文课堂也应该相应地给他们展示的机会。原来的5分钟讲故事,延长至10分钟,孩子们兴高采烈,课堂里都是故事。我趁热打铁,每周拿出两节课做阅读课,前提是掌握新课的生字词。语文课上讲故事,孩子没有任何任务,不受任何限制,畅所欲言,讲自己最喜欢的故事。语文课,孩子们是数着手指头来盼的;当然,孩子们在故事会上表现出来的兴奋与语言能力,是任何语文课都难以企及的。

四、激发读书成就感

我让孩子们准备了一个小本子随时做读书笔记,把自己最喜欢的地方记下来,可以是美丽的句子,也可以是故事情节,还可以是读书的感受;千万不要强制规定,扫了孩子读书的兴。

莫言讲故事范文6

说到陈安娜,首先得说其丈夫陈迈平(万之),因为是他引导陈安娜走向翻译中国文学的道路。陈迈平祖籍湖南湘潭,1952年生于江苏常熟,“”前就读于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小学、上海复兴中学,“”期间在内蒙兴和县插队,1977年考入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1982年至1985年在中央戏剧学院欧美戏剧专业研究生班学习,后任中央戏剧学院教师。1986年来到挪威奥斯陆大学攻读戏剧学博士学位,在这里认识了瑞典女郎安娜(后随夫姓,改名陈安娜),两人结为连理。1990年开始,陈迈平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东亚学院任教,2001年开始专职从事翻译工作。

陈安娜1985年开始在斯德哥尔摩大学中文系学习,汉学家马悦然(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成员)是其老师。后来她在瑞典南方隆德大学攻读中文博士,1997年获得博士学位。她第一次独立翻译中文作家的作品是苏童的《妻妾成群》。她喜欢的中国作家,除了苏童、莫言、余华,还有阎连科、虹影、韩少功、陈染等等。

安娜本人曾经是斯德哥尔摩国际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员,管理并负责选购中文图书,所以她的中文图书阅读量很大。安娜认为,莫言将幻想与现实、历史和社会视觉融合在一起,而且他很会讲故事,想象力丰富,语言幽默有特色。作为一个瑞典读者,读他的东西是比较容易的,因为虽然很中国化,但作品中讲的爱恨情仇瑞典人都可以接受。

陈安娜开始翻译莫言作品约在1994年至1995年,此前有位汉学家罗得保的鹤出版社专门出版中国文学,他出版过陈安娜翻译的《妻妾成群》。一次,陈安娜买菜时偶然遇见罗德保,聊起继续合作的可能性,结果不约而同谈到莫言。因此安娜开始翻译《红高粱家族》,1997年出版了此书,2001年又出版了《天堂蒜薹之歌》。可是莫言的书不好卖,罗得保负债累累,最后将自己的鹤出版社送给一个熟人,自己跑到欧盟总部当翻译赚钱还债。可以说,罗得保对中国文学、对莫言的推介,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和牺牲。

上一篇国庆节优秀作文

下一篇保洁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