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雪的散文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写雪的散文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写雪的散文

写雪的散文范文1

冬爷爷刚走,春姑娘迈着轻盈的步伐来到了我们身边。于是,我们便在城市和乡村寻找春天。春姑娘来到树林里。樟树展开了它粗壮的枝条,伸了个“懒腰”,精神百倍地挺立在那里,像一个个士兵站在那里。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三年级写春天的景的作文600字,供大家学习。

小学三年级写春天的景的作文600字1又是一年春暖花开,又是一个新的轮回。充满着希望,洋溢着美好,把我们从梦中唤醒:春天来了,万物复苏,小动物们醒了,我们也不该睡了。

小雨廉纤,告诉我们,春来了。打落了红花,淋湿了脸颊,却没有忧愁,只有欢欣。小动物们享受这甘甜的雨露,结束了冬眠的生活,多么自在而快乐!这甘甜的雨露,使小草儿生机勃勃,让柳芽儿茁壮成长,令花朵儿尽情绽放!春的洗礼!如此美好!

麦苗返青,告诉我们,春来了。我看到了一望无际的绿色,我看到了朝气蓬勃的春天!绿色覆盖着田野,放眼望去,心中是如此舒坦!看着,看着,仿佛看到了秋天麦苗儿那沉甸甸的麦穗;嗅着,嗅着,仿佛嗅到了秋天麦苗儿那甜甜的麦香。

漫天纸鸢,告诉我们,春来了。厚厚的灰尘在风筝上——它好久没活动了!忍不住的小期待,再次拿起,跑到田野上,用手扯线,猛地一扔,跑起来!飞起来!晴朗的天空,漫天的纸鸢,快活的我们,美好的春天!

春姑娘真的来了,她带给了我们多少礼物!我听到了婉转清脆的鸟语,我闻到了馥郁醉人的花香,我看到了太阳公公暖暖的笑容,我感受到了空中那温暖明亮的阳光!那野花儿遍地,五颜六色,如此耀眼;那蜜蜂儿成群,吵吵嚷嚷,如此热闹;那布谷鸟唱歌,布谷布谷,如此悦耳!冰水融化了,山间,潺潺的流水向远方流去;广玉兰开花了,路上,醉人的芳香飘在路上。每一朵花,每一棵树,都点缀着世界,装扮着春天!如此的生机勃勃!如此的春意盎然!空气中洋溢的满是春天的气息,满是希望的气息!

一年之计在于春,每个人都要努力。春天,充满朝气,充满希望。撒下每一粒希望的种子吧!耕耘每一块肥沃的土地吧!在沉睡了一个冬天后,小动物们有了它们春天的计划,我们也应该如此!永远不要做无味的梦,趁着这大好光阴,趁着这美好而充满希望的春天,趁着这“一年之计”,做自己该做的事!此刻睡觉,你将做梦;此刻学习,你将圆梦!在这美好的春天,让我们挺起腰板,努力学习!

希望之春!希望之春!你充满着希望!洋溢着美好!你的景色,四季之最;你的精神,四季之最!趁着春季,努力学习,光阴似箭,做好今天!

小学三年级写春天的景的作文600字2寒假是出门在外的人与家人团聚的时机,本是繁忙但又热闹的。却因疫情的发展而改变一切。有些人因此不能回老家,回了老家又不能和亲人见面,呆在家中无事可做。

但疫情的出现仍阻止不了春天的到来。时间真快啊,我们又在不知不觉中迎来二月的到来,更迎来春天的到来。

春天下的第一场毛毛细雨滋润了万物,使春天焕发活力、充满生机。燕子听闻后迫不及待地从南方赶来,小草静悄悄从土里冒出小脑袋。桃花丶杏花开了,梨花也开了。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但人们却无心去欣赏美景。当人们看到雨后太阳出来的那一刻,又满怀对春天的憧憬。

在疫情爆发之际,人人都一心想着国家,众志成城地对待这场战争。个个充满着斗志丶神情严肃。

那些冲在一线的医护人员们,他们无私地奉献。明知道自己随时会被传染,但他们仍然不顾一切地去挽救病人的生命,哪怕只有一线希望他们也不会放弃。尽管一个个地死去他们也从不后悔。

让我们向这些"白衣天使”致敬。

歌手和明星也纷纷加入了抗击疫情的队伍。歌手们通过演唱的方式来抒发爱国情怀、激起斗志。演员们自愿为国家捐款,帮助国家解决经济危机。还有那些警察们,他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默默履行自己的职责。

全国各地因疫情而延长开学时间,而学生们也做到了“停课不停学”,仍然不停下前进的脚步,努力学习,争取更上一层楼。整个春天都洋溢着浓浓的学意。

随着春天的到来,天气越来越暖和,让人再也忍不住想出去活动活动。于是他们戴着口罩出去了,有的地方甚至出现了局部扎堆现象。也许他们认为只要戴好口罩就不会染上病毒,实际上,我们应该听从国家的号召,宅在家里,少出门,不扎堆,不能给宛如恶魔一样的病毒留下丝毫机会。

请相信自己,相信国家,不要再外出了。暂时的忍耐可以换来疫情的结束,难道不能再忍耐一下,再坚持一下吗?

我希望疫情能早日烟消云散,人们能及早重见天日。

春天是团结一致的;是充满希望的;是热爱国家的。让这春天的气息散布到祖国的各个角落,为武汉助力,为中国加油!

小学三年级写春天的景的作文600字3近了近了,我听到了春天的脚步声,燕子在呢喃,原野破上了绿色的新装。来了,来了,又一个绿色的春天。

春天来临的消息传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春姑娘有着一群活泼而又淘气的朋友们。正瞒春姑娘在偷偷的“恶作剧”呢!不信,你瞧。

春风夹杂了各种沁人心脾的芳香,顽皮的撩起我的发梢。“咻”的一声,便不见踪影了。她来到花园,花姑娘们有礼貌的朝她微笑致意。她淘气的恼她们的痒痒,害的花儿们各个都笑弯了腰。

正所谓,“好与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闻讯春回大地的消息,春雨姑娘也跟着一起“凑热闹”,谁知,他打了一个“阿欠”便出现电闪雷鸣的景象细细雨丝从天空中飘落下来。看到自己闯祸了,她便“脚底抹油”一飞,不见影子了。

在这热闹的时节里,怎么可以少了春姑娘呢!各种奇花异卉都争芳斗艳地展示自己的美丽。好一幅“争春斗艳图”啊!

小草调皮的从土地里钻出来了。不得不佩服它的顽强生命力。难道体现不了“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寓意吗!

就连平时最文静的姑娘---柳树。也经不住她们的诱惑,随着风儿翩翩起舞,那一头令人羡慕的秀发正飘舞起来,文静的她此时也变得妩媚多姿呢!

春天的太阳也格外柔和,射出并不刺眼的光芒,暖暖的,他就像一位年长的老者,充满爱怜的望着这群淘气孩子们。

光秃秃的桃树正在烦恼。突然,春姑娘降临在他身旁,用那只神奇的魔棒一挥,桃树也变了个模样。欣喜的桃树连忙向春姑娘道谢,粉嘟嘟的,像一个可爱而又羞涩的少女……

我看到这样一幅情景:一群孩子手中拿着纸船,每张纸船里都会有一张纸条,他们走进河边,将手中的纸船轻轻的放在了湖面上。我不解的问,一个小女孩对我说:“这纸船上写的是关于我们所犯的错误和一些不好的情绪历程。我们将它们一起扔向大海,代表我们将把以前所有的坏毛病一起丢掉了,新的一年到了。我们要重新开了……”

听了小女孩的话,我深有感触。又是一年的春天,一切将都是崭新的,新的起点,新的开始。

春天是来之不易的,我们更应该把我春天,抓紧大好时光,好好学习,不要让美好的春光白白从我们手中溜走。

小学三年级写春天的景的作文600字4总是感到春天的气息愈来愈浓烈,一束束花,一簇簇草,一缕缕阳光。那梦中潺潺的流水,那耳畔清脆的鸟鸣,那足下松软的泥土,那阵阵醉人的芬芳。这一切,似乎都在提醒我:“春天来了!”

清晨,我对妈妈说:“我们去采野菜吧,好吗?”妈妈想了想,然后对我说:“一个不错的提议!”于是,我和妈妈拿着小铲子,便向劳动公园进军了。

刚到公园,妈妈指着一棵贴着地面的,叶片呈对称状,像羽毛一样生长的绿色植物对我说:“这是荠荠菜了。”我心中暗暗记下,又笑着对妈妈说:“这样吧,你在对面的山上采,我在这附近采,半小时之后,我们俩在凉亭会合如何?”妈妈只回了一句:“哼!谁怕谁啊。”便向对面跑去。

我也并不在意熙熙攘攘的人群,只是采啊,采。忘记了时间,一阵稍歇。“哎呀!”原来已经过点了。我一阵飞奔向凉亭跑去,妈妈早已在那等候了。

“呵!采的可真不少啊!”妈妈笑呵呵的对我说,可是我虽然采的多,却多是些杂草,论起真格来,着实比妈妈少了许多。我问妈妈:“是农民伯伯将荠荠菜籽撒在地里的,荠荠菜才会长出来的吧?”妈妈也不回答,只是让我在网上自己查。

回来后,我上网一查,才知道:荠荠菜可入药,有止血、明目的功效,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与胡萝卜素。妈妈又对我说:“荠荠菜是一种野菜,无需人播种,自己就可以将种子撒在土里,待到来年春天再发芽、生长,人们永远也采不尽它,它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

这个春天,我和妈妈走进了田野,拥抱了大自然,认识了荠菜并感受其功用和顽强的生命力,这只是我们母子走进春天里的一个小故事。春天的故事还会有很多,值得我珍藏、回忆!

小学三年级写春天的景的作文600字5温柔的风儿抚弄着柳枝,花儿争先恐后地开放,如同一个个花枝招展的小姑娘;蓝空下,一只只风筝冒了上来,不知又是哪群小孩在顽皮了……春天已经到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一到,便是人们繁忙日子的开始,农民伯伯忙着播种,而我们就要忙着新学期的学习了。我并不喜欢春天,她在带来一派生机的同时也带走了我假期生活的惬意和自由,我不得不投入到新的学习生活中。压力渐渐大了起来,就算春天的景色再怎么迷人,我也懒得花心思去欣赏。

匆匆吃完早饭,我就要赶到卧室做作业。“吃这么少?”“嗯。”忽视掉奶奶关切地的目光,我径直去了卧室。知道奶奶关心我,可我觉得这样的关心没有必要。我已经长大了。

马不停蹄地做完作业,这才感觉轻松了不少,心情才能得到短暂的平静和安逸。走出卧室,想看看奶奶和弟弟在干什么。弟弟正坐在沙发上看电视,不时发出“咯咯”的笑声。要是没有他,整个房间只会静得如一潭死水吧。而奶奶只是安静地坐在沙发上,饱经风霜的脸上有了一丝倦意。在我看来,那是有更多寂寞和孤独的神色。

我想起了我小的时候,整天都要跟在奶奶的身边,像块糖一样紧紧黏着她,寸步不离。在和这个一样美丽的春天里,和奶奶一起到农田里去种玉米,一会儿跳起来抓蝴蝶,一会儿有跑到小道上去采野花。奶奶看着调皮的我,只有无奈地笑笑,提醒着我:“小心点!别摔了!”

如今,同样美丽的春天,我已经长大了。我不再黏着奶奶了,我总是用学习作为借口来逃避她的关心,我们的交谈总是寥寥数语。什么时候变得疏远了?

外面的花草因为春雨的冲刷而变得更加耀眼。难道我只能顾着看绚丽的花儿却忽略了滋润它们的无私的春雨吗?

走过去轻轻环住奶奶的身体,依偎在她的怀里。

写雪的散文范文2

学校人主要包括学生、教师和管理者三类人。学校管理者包括校长,以及教务处、学生处、党团和后勤等部门的工作人员,他们的主要职责不是教学,而是为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创造条件和提供服务。学校环境主要指由学校人共同创造,以促进学校人发展的学校物质、精神和制度环境,包括学校建筑、墙画、教学设备、办学思想、校风、教风、校训、校规等。那么,学校如何构建出学校人与环境、学校人与人、学校人与自身“三维和谐”的学校文化呢?

一、 学校人与环境和谐

学校人与环境和谐是指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与学校建筑、墙画、教学设备、办学思想、校风、教风、校训等物质、精神和制度环境的和谐关系。学校管理者是学校环境建设的引领者和决策者。学校的办学思想、校训的制定、校风的形成、墙画的选择等都与管理者的决策直接相关。因此,一方面,管理者应该具备高瞻远瞩的眼光、丰富的办学思想和高尚的品质,并基于学校的现实状况为学校人的发展打造一个“精神家园”。另一方面,管理者还应将学校精神环境建设理念渗透到学校物质和制度环境建设之中,使学校物质和制度环境建设体现精神环境建设的内涵。譬如,管理者提出了“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那么,接下来学校的物质和制度环境建设必须紧扣这个思想进行(比如学校物质环境建设应排除一切安全隐患;管理制度要体现人性化,关注到不同学校人的不同发展需要;教学制度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等)。

我们认为,达成教师与学校环境的和谐应从两个方面努力。一方面,学校应该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到学校环境建设中去,使他们理解学校物质、制度和精神环境建设的内涵和目标,使教师对学校环境建设产生认同感。另一方面,学校应该为教师的教学和学习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制度环境和精神空间,使他们在学校中有安全感、舒适感和归属感。

学生从走进校园的那一刻起,就无时无刻不受着学校环境的影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孩子在他周围——在学校走廊的墙壁上、在教室里、在活动室里——经常看到的一切,对于他精神面貌的形成具有重大的意义。”[1]我们认为,首先,学校应该创建一个清洁美丽的物质环境。因为,学生非常感性,他们所生活的环境应该是清洁而舒适的。脏乱的环境无疑会使学生感到不安。第二,促进学生与学校制度环境的和谐,创建一所安全有序的学校制度环境。如果一所学校的制度显得十分混乱,那么,一定会使学生感到不安全,无法安心地学习和生活。反之,当学校所有规章制度都被所有学校人严格地遵守时,将会传递给学生一种强烈的安全感。第三,创建一个受欢迎的学校精神环境。如果一所学校精神环境单调乏味,没有表达出对学生的热爱和欢迎情感,那么,学生将会封闭自己,试图待在一个有保护作用的泡状物中。为此,学校的管理者应该努力构建一个积极的、受学生欢迎的学校精神环境(譬如积极的校风、班风)。

二、 学校人与人和谐

学校人与人的和谐包括管理者与教师、管理者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彼此之间的和谐关系,以及管理者、教师、学生各自内部的和谐关系。

第一,管理者与教师之间的和谐。从某种意义上说,管理者与教师是一种制约与被制约的关系,主要表现在“才”与“用”、“教”与“评”、“管”与“理”的关系。

这里的“才”指的是教师的才能、能力。“用”指的是管理者对教师才能的任用。当前一些学校的管理者,他们看待才能的眼光是有偏见的,他们关注的往往只是少数教师的才能,结果造就出了少数所谓的“能人”,剩下的大多数教师变成了被遗忘的“庸人”。在这种情况下,久而久之这类“庸人”就会对管理者表现出反感、指责或逃避行为。因此,作为学校的管理者,要能够做到知人善用,让每一个教师都能各尽其才。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学校的教学形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譬如,公开课、推门课、校本教研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评价方式也推陈出新、灵活多样。但是,“教”的任务主要由教师所承担,而对“教”的评价考核权大部分还在管理者手中。譬如,公开课的“教”与“评”关系。在“教”的一方,教师们可能会把公开课看成是管理者对自己的考评,展示自己的最好机会。因此,他们在上课之前拼命地准备,将上课内容重复多次地演练,以期做到“行云流水,完美无瑕”。而在“评”的时候,管理者往往会滔滔不绝地说个不停,优缺点罗列一大堆,而反观教师们要么是一言不发、默默无语,要么就是随声附和,鲜有出现教师与管理者之间真诚、深层次的平等对话。可想而知,这种“教”与“评”的关系显然是不和谐的,掺杂了过多的功利色彩。

很多学校管理者大事小事样样都“管”,对教师的工作进行了纷繁的分工。加之大会小议不断,结果使得本来就忙碌的教师更是雪上加霜,苦不堪言。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管理者“管”的过多、过杂造成的。我们认为,作为管理者重要的不是对教师“管”的多与少,而是为教师“理”的清不清。管理者应该提出能够得到教师认同的课程与教学理念,进而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引领,让教师成为教学的实践者、创造者和享受者,而不能像“监工”一样对教师管得“滴水不漏”。

第二,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和谐。一些学校的管理者缺少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他们是学生心目中最熟悉的“陌生人”。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达成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并成为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呢?首先,学校应该构建管理者与学校之间的沟通渠道。譬如在江苏常州星辰实验学校的初中部,每逢周三,校长就会如约来到学生中间,和同学们进行对话交流。在交流中,使得学生加深了对学习、生活和人生的认识。该学校把这一活动称为“校长直通车”。[2]其次,管理者要俯下身子、放下架子、甘当学生,参与学生的各项活动,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友好相处,做好学生的代表和榜样。最后,管理者要懂得、理解学生,为学生解决实际难题。

第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教育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我们认为,实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和谐关系,主要应促成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学、观念与情感三方面和谐。

教学和谐是指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之间达成和谐一致。在我国当前大班教学和应试教育的背景下,有些教师的教学往往只围绕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展开,而忽视了其他学生的学习,结果造成所谓的一部分“成功”学生和一部分“失败”学生。我们认为,虽然当前还无法改变大班教学和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但是教师应该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有针对性的、灵活的指导学生的学,使得教师的教真正地辐射、触及到每一个学生的学,最终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教师的观念较为成熟和稳定,而学生的观念却处于不稳定状态,他们还未形成稳定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诚然,教师有责任依据国家、学校的教育方针以及自己的教育思想引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但是,一些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对其“看不惯的”或认为“错误的”学生思想或行为,往往是以一种打击、挖苦的方式予以回应,这样做的结果无疑会导致不和谐的师生关系。因此,作为教师要时刻进行反思,经常要学着以学生的身份和眼光来思考问题。对于学生的思想观念来说,或许在某个时段,它是“错误的”,不合乎“主流的”,但是如果教师以错误的方式遏制了这个“错误”,将会对学生造成终身的不利影响。因此,教师应以宽容的心态,理解学生的“错误”,进而达成与学生在观念上的共鸣。

情感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是教与学的纽带,是师生之间的一种态度或体验。如果师生之间情感出现了不和谐,必将影响课程教学效果。譬如,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听到学生说:“我喜欢这个老师”、“我不喜欢那个老师”,甚至还有“我恨这个老师”等。可以说,这些话都是学生对教师最直接的评价,更是一种真实情感的流露。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无私的关爱。也许一个亲切的问候、一句赞许的话或一个关怀的动作,都会给予学生无限的学习和生活动力。另一方面,教师应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心灵沟通,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彼此的感情交流。

第四,管理者、教师和学生各自内部的和谐。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就像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一样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两个完全一样的人。因此,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类群体各自内部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可以说,当前一些学校管理者、教师和学生三类群体各自内部存在对分数、成绩、奖励、名誉等各种符号的过分追逐,从而导致了盲目竞争,甚至有时为了达到自己的某种目的,不惜损害他人的利益。

因此,我们认为,一方面应让同一群体的每个人都能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譬如,在物质文明发达的今天,追求时尚、名牌已经成为众多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在这部分人中也包括心理因素不成熟、不稳定的学生群体,他们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比消费、比追星、比面子、比酷等,这样就自然导致了一种学生之间的不良攀比心理。因此,我们认为,管理者、教师和家长首先必须做到让每一个学生认识到彼此之间的差异和不同,认识到一个真实的自我,与众不同的自我,不要盲目攀比和不良竞争。另一方面应在同一群体的内部建立公正的评判标准和原则,使每个人都能公平的参与竞争。譬如,在当前我国教育体制下,很多学校对学生表现的评价,仍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作为主要评判标准,这种评判标准无疑会导致小部分学生的“成功”,大部分学生的“失败”现象。

三、 学校人与自身和谐

学校人与自身的和谐包括学校管理者与自身、教师与自身、学生与自身三方面的和谐。可以说,当前一些学校过于注重学校人外在的表现(譬如,分数的高低、表现的好坏、成就的大小等),而缺乏对他们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关注,结果导致了学校人内外发展的失衡,导致了一系列不良现象的发生(譬如,自我封闭、急功近利、心灵扭曲、暴力犯罪、甚至自杀等)。那么,我们如何达成学校人与自身之间的和谐关系呢?

我们认为,一方面应维护学校人的自由心境。一些学校的学生承受着巨大的升学压力,被铺天盖地的作业和五花八门的补习班压得喘不过气来;教师工作繁重,琐事繁杂;管理者忙于提高升学率、忙于应付各种检查等。在这样的教育大环境下,一些学校人往往会迷失了自我,丢失了自身本该有的自由,陷入一个封闭、孤立的境地。正如学者所言,“教育的所作所为都在促使人在现存体制的利益驱动下,在各种被社会化了的欲望支配下(这种欲望本来可能是毫无意义的,也不是人自身所本有的),在体制为他所规定的轨道上,不停的走,不停的走,教育只是在使人变成了一条被蒙上眼的推磨驴子。”[3]那么,应该如何维护学校人自由开放心境呢?最关键的无疑就是给予学校人反思自我、认识自我的机会,促使他们对生活、社会和世界的理解和思考,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这样,学校人才能在人生的轨道上排除一切压制与束缚,始终保持一个正确的人生方向、一种自由开放的心境。

另一方面应呵护学校人的生命本性。人的生命性表现在多个方面,有独特性、完整性、不确定性、复杂性、超越性等,但是,在人的这些生命特性的生成和形成的过程中,教育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教育肩负着唤醒学校人的生命意识,并使其不断地完善、进而实现超越和发展的使命。然而,在我国当前“应试教育”、“升学教育”等教育体制下,一定程度上存在消减、甚至抹杀学校人的生命性现象。譬如,我们的教育一定程度上过于关注了学生的外在发展,拼命的将一些僵化、死板的知识和技术灌输给学生,使他们成为了只会被动接收,不会主动思考的机器。久而久之,他们逐渐地丧失了探索、创造、质疑、冒险等生命本性,变成为“麻木不仁”的人。因而,当前我们的教育必须呵护学校人鲜活而丰满的生命性存在,“要对人给以全面而充分的培养和教育,而不仅仅局限于知识和技术层面;要关注丰富而完满的人性及其培育,包括兴趣和爱好的培养,理想和激情的点燃,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情感和情操的熏陶,个性和潜力的挖掘以及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育,等等,而不是将人看作是无个性的人,并只关注对其进行智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4]

学校文化的“三维和谐”关系图

基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简单地呈现出学校文化的“三维和谐”关系图(如上图)。总而言之,学校人与环境的和谐是学校文化的外层和谐,学校人与人的和谐是学校文化的中层和谐,而学校人与自身的和谐是学校文化的内层和谐。只有当学校实现了学校人与环境、学校人与人、学校人与自身“三维和谐”关系,才能最终实现和谐的学校文化建设,进而在和谐学校文化中实现“和谐学校人”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俄]B.A.苏霍姆林斯基.帕夫雷什中学.赵玮,王义高,蔡兴文,纪强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3.

[2] 芮亚芬.“校长直通车”:校长与学生“亲密接触”.中小学管理,2006(6).

写雪的散文范文3

关键词 初三语文 读写复习 自学能力

一、制定教学目标

如果说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和归宿,那么在初三学年教学总目标的制订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就必须成为目标制定的“灵魂”。

(一)对具体教学对象的学习能力和背景知识分析

根据布卢姆的目标分类理论,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动作技能三大领域,其中认知领域的目标由低级到高级分成“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级层次。情感领域又分为五级:①接受、注意;②反应,指乐意参加或主动参与;③价值化;④价值观的组织;⑤价值或价值系统的性格化。在初三语文读写复习阶段,学生通过前两年系统的语文读写学习,已经具备了基本的阅读写作知识,在单篇课文的局部领域,也达到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分析能力增强。比如,让学生分析比喻、拟人等重点修辞手法在文中的具体作用,学生常常会有透彻而另人满意的答案产生,有的甚至能超过预设的正确答案。在情感上,经过多年语文学习,学生已习惯于接受和注意,但是相当多的并未达到主动参与的程度,甚至因为前文说的“审美疲劳”而抑制了情感目标的进一步达成,并对认知目标形成影响。因此,如何将这些上升到“综合”、“评价”的高级能力层次,如何将学生学习语文读写的情感继续发展为主动参与以及价值化和性格化,就是初三读写复习的要义了。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与初三语文教学任务不谋而合。

(二)初三语文教学核心目标制定

1.制定由阅读知识技能向阅读方法习惯迁移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目标

“在阅读能力的要求上,高中语文教学能力层次由初中的理解层提升到应用、鉴赏的高度”。其实,如果在初三未雨绸缪,注意引导学生发展自己的初步应用、鉴赏能力,就有助于高中语文读写教学的开展。在比较初中课标的“理解”和高中课标的“应用”、“鉴赏”层面的目标中,笔者把初三的语文阅读目标定位为由阅读机械知识技能向阅读方法习惯迁移的初步应用、鉴赏层面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目标。

2.制定由阅读技能向写作技能迁移的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目标

在初三的读写教学中,教师还要统筹制定阅读和写作的教学目标。“劳于读书”,确可“逸于作文”,这不仅能合理利用初三原本有限的学习时间,减轻学生负担,更还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读要有“法”,才能读出效果。阅读时积累的大量知识和技能,首先要变成固定的阅读方法和习惯,然后需要通过有效的思维活动加以重组,方能转化为写作技能。“高中语文的作文,由初中感性思维提高到理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这无疑是一次质的飞跃与提高。

3.制定由应试技能向持续学习能力迁移的引导教学目标

当然,初三语文读写复习还有其特殊的阶段使命,就是要接受“中考”对该阶段读写教学的评价,也就是说,初三语文读写复习教学必然要承担起一部分“应试”任务,因此也必然对学生进行应试的技能训练教学。但是,教师不能把应试目标就完全代替初三读写复习教学的全部目标。相反,应该通过教师的引导,来促进学生由应试技能向持续学习能力的迁移。在新一轮课改的实施当中,各地中考自身也在不断变革,以适应新课程的理念。目前中考已注意“通过考试来发掘学生的潜能,关注他们在已有水平上的发展,理解并尊重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个别差异。”初三语文教学仍然处在初中学段,因此教学核心目标的制定仍然要延续初一、初二的语文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的教学,仍然要注重学习者的情感愉悦,但是因为它有让学习者养成自己在复习中梳理知识的习惯,掌握灵活科学的复习方法,进而发展为能力,所以更要突出对学习者的读写复习方法和习惯的引导培养,还要兼顾对学习者应试技能的训练,以显示出初三语文读写复习教学的阶段性特点。

二、挑选教学内容

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工作,“教学内容的深广度要恰当,既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潜在水平’,又要与学生的‘现有水平’相衔接。这告诉教师在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教学思想去指导初三语文读写复习时,对教学内容更要进行精心筛选,力求做到新旧结合、内外兼有。

(一)用好具有“导读”功能的初三新课文

“新”是指初三语文教材中的新课文等新语言材料。根据奥苏伯尔的理论,为了把新的学科知识纳入到学生已有的知识联系中去,教学者可准备一种先于课程内容呈现的包容性较大的引导知识,称为“先行组织者”。初三的语文教材用好了,就既能对前两年学习内容起到复习作用,又能对原有学习内容起到扩展作用,更能对后续学习起到一种“先行组织者”的作用。为了适应新课程改革,目前全国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的义务教育语文教材。有些语文教材,在编写时较好地注意了语文教学的整体连贯性,特别是在初三的教材编写上,更是注意到了在前两年教材内容上的总结和提高。教师应充分钻研教材,用足、用精教材,让教材起好“导读作用”。

(二)整合具有“连导”功能的初一、初二旧课文

以往初三语文课教学的流程是先快马加鞭地把初三两册教材作为新课“赶”掉,然后开始紧张的第一轮、第二轮复习。当教师把初三的新课传授和旧课复习合二为一时,既能“最大限度地节约和使用时间,使繁重的新授与复习任务得以在规定的、有限的时间内顺利完成”,又能对初三导读材料起到补充的作用,这种作用有时是初三“举一”,初一初二“反三”;有时则正好相反。最终能把相关的文本材料进行重新分类汇总,从而形成阅读和写作相关类型文章的“接连”反应,使教学引导产生链式反应的效果。

(三)筛选具有“扩导”功能的课外导读材料

前面说过,初三语文之所以会变成“中考语文”,还和这时期大部分教者忽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有关。尽管初三学生学习任务较为繁重,但并不能因此而抛弃了这一“源头活水”。在初三继续指导学生进行好课外阅读,形成内外结合,对于学生的后续语文读写学习,更能起到量上的积累,是初三语文读写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的扩充,也是更高层次的引导。

三、结论

教学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方法。方法的选择必须反映学生的主体性要求,把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学习特点结合起来,学生才能既主动又有效。初三学年,是学生情绪出现半成熟半幼稚的矛盾性发展时期,他们的反抗情绪强烈,也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降为最低的时候。教师必须要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唤醒主体、激发学生的读写学习潜能,使其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写雪的散文范文4

【关键词】作文; 三步法; 提高写作能力

作文三步法理论的提出,给我们今天的作文教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局面,给老师与学生都带来了福音,的确是一场真正意义上的变革,这一理论以其独特的视角,从心理学和哲学的角度,构建人类作文能力结构,并形成一种新型的构思严密、自成一体的作文教学体系,值得我们这些在作文教学上探究、摸索的人借鉴并加以提炼,使之运用于我们鲜活的课堂。

毛继东教授推出的作文三步法理论,在不经意间已然在农村小学作文教学行列中激起了轩然大波,我们好些语文教师都想把其要义掌握,都想从传统的作文教学困惑中挣脱出来。寻求到最佳的教学方法,三步法的到来,给我们这些在实际中不断摸索、琢磨的从教者带来了莫大的福音,从它的几个步骤中:理论训练、操作训练、成形训练中去引领学生训练。

我们虽然才开始接触作文三步法理论,但也深刻知道,它从人类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入手,调动学生感官感觉事物的原理,在语文教学的课文学习中同样加以联系、运用。在使学生理解、体会课文内涵的同时,也能领悟到作者的写作技巧,使语文教学与作文教学相互交融在一起,最终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服务。作文三步法帮助学生摆脱旧的作文教学体系的束缚,建立起调动感官来感受人、事、物的全新的作文观念。它注重培养学生的感觉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能力。从而彻底解除学生的作文障碍,使学生能从以前无话可说、无物可写、无情可抒的局面中解脱出来,变得言之有物、言之有序、言之有情。真正远离了假话、空话、套话、大话,真正还给了孩子们一个个真实而鲜活的灵魂!

在不太漫长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很清楚知道,传统的作文教学首先是注重字、词、句、语言教学和主题思想教学,要求学生在背诵、积累、记忆和仿写的基础上再创作,写出的文章即使看上去很华丽,都是纯粹的文字与词藻堆砌的,纯粹的好词好句拼凑的,没有真实感,没多少活力与学生灵魂体现。这样就必然导致学生的感觉器官、思维及真情实感都受到了严重局限,写文章时总是没什么可以写的,就是记流水账的形式,导致不生动活泼,没能引起读者去多读,觉得没趣味,以致写出的都是假话、套话。而作文三步法不仅调动了学生写作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起了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一理论,同时把作文教学和语文教学紧密地联系起来,对于语文教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毛教授推出的作文三步法理论恰恰弥补了传统模式作文教学的弊端,它能够让学生调动全部感官对人、事、物进行全方位(全面)的来感受,还加以换时、换位、换情来感知。使学生对身边熟知的事物全面感知,并在此基础上写作,就能做到有话可说、有物可写,有情可抒发了,真实的把感知到的运用真情去真实记录下来,达到感知到的与写出来的是一体的,读起来朗朗上口,生动具体,充满儿童的天真有趣,也正是三步法对现实作文教学带来好处的真实体现。

写雪的散文范文5

初三是十分关键的一年,因为它面临着中考,而中考也是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因此必须认真对待。从现在起,就要有紧迫感,绝不能到学期快结束时才紧张起来,特别是一些基础并不十分扎实的同学。

刚升入初三,有些同学会不以为然,认为离中考的日子还很长,有的是时间,但是,“集腋成裘,聚沙成塔”,须知学习和复习都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初三阶段,特别是中考前的几个月,只不过是在平时的基础上进一步练习、提高而已。因此,在整个初中阶段,就必须打下坚实的基础。正确的学习方法要求我们上课认真听讲,勤做笔记,积极思考,回家后认真复习,完成老师布置的全部作业,在将老师上课的内容仔细“消化”、“吸收”后,再去接受新的知识。“温故而知新”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每个人由于自身潜能和爱好等因素,各科的成绩一般是不平衡的。这就要求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全面、客观的了解和评价:哪些是自己的强项,哪些是自己的弱项,有侧重地安排学习和复习时间,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才能用有限的时间取得最好的学习效果。譬如我对理科较感兴趣,对数理化的悟性较强,因此我在这几门课上,相对多花了一些时间,而相对于我的弱项???文科,我除了平时上课时尽量理解、吸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在复习时用的时间就相对少些。此次中考,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长处,数学117分,理化合卷115分,将我在文科中落下的分给补了回来,总体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打仗是这样,学习、考试也是这样。

考试成绩好坏的因素固然很多,有时也不乏偶然因素,但我认为最主要、最根本的因素是主观因素,即自己的主观努力。不利的客观因素能够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得到弥补,良好的客观条件只有通过主观努力才能发挥作用。我很幸运,我的初中母校??永明中学为我们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氛围,老师的辛勤教学帮我们打下了扎实的文化基础,再加上自己的努力,使我在此次中考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成绩,进入了市重点学校??向明中学。

有些同学在考试前十分紧张,每天起早摸黑,拼命做练习,生怕不这样就不能取得好成绩。这不仅是一种对自己缺乏信心的表现,有时还会取得适得其反的效果。现实中也不乏这样的事例:有的同学平时学习一直很好,就是因为在考试前没有处理好复习与休息的关系,长期睡眠不足,结果在考试时精力下降,反而没有考出应有的成绩。别人的教训就是我们的经验,因此,同学们在考试前千万要注意劳逸结合,以饱满的精神和充分的自信步入考场,定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写雪的散文范文6

诗别注重情物,即意象。梅花是最先开放的,傲霜斗雪的特性,象征着敢为人先,不畏权贵的君子形象。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春,”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困难,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竹具有本固性直,心空节贞之特点,象征着正直谦虚,坚贞高洁的隐士君子形象。张九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赞美竹的气节与虚心。扬柳(“柳”者,“留”也)表现出浪子对故乡的牵挂,也表现送别人之类的。“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经》)首开了咏柳寄情,借柳份别的先河。“一上高楼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抒发了许深对故乡的无限牵挂。诗中的情物是诗的基石,没有符合情的物,也就难以表达心中的情感了,意境更加变窄变淡了,没有情味。

散文之“物”,“物”在情中,也是如此。

散文的“物”都不应该是“废物”的,每一个“物”都是有用的,都是为了表达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散文应是由“物”及情,情融“物”中,“物”也就成了情物融于一体的“物”了。比如《报秋》这篇散文,作者赞美玉簪花,提到它的花、叶、形、开花期,生命力强不谈,可作者又提到太阳花,写自己种太阳花的经历,提朱敦的诗章,使得本文情物更为丰富,为作者对玉簪花的喜爱当了助手。

且看吴伯箫在《山屋》中的一段文字:

若有三五乡老,晚后咳嗽了一阵,拖着厚棉鞋,提了长烟袋相将而来,该是欢迎的吧?进屋随便坐下,便开始了那短短长长的闲话。八月十五云遮月,单等来年雪打灯。说到长毛,说到红枪会,说到了税捐,拿着粮食换不出钱,乡里的灾害,兵匪的骚扰,希望中的太平丰年及怕着的天下行将大乱。说一陈,笑一陈,在鞋底下磕磕烟灰,大声地打个呵欠,“天不早了”,“快鸡叫了”,要走,却不知门开处已落了满地的雪呢。( : )

看!在这里,不求节律韵调,但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偶句、奇句,适当配置——分明是诗意盎然,情韵扣人心弦。文体之于散文,恰如诗韵悠长。正是诗那美妙情韵而自然的笔调,常常将散文引入“浑然天成”的佳景胜境。

上一篇冬天的散文

下一篇爱情散文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