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电子商务研究生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电子商务研究生范文1
【 关键词 】 信任;声望;信任管理;电子商务
A Survey of Reputation-based Trust Management for E-commerce Systems
Huang Jin-lian Xu Feng
(College of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Nanjing University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JiangsuNanjing 210016)
【 Abstract 】 This paper presented an overview of researching methods of trust models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research of e-cornmerce systems trust models,discussed all kinds of problems concerned. At last, the challenges and directions for further studies are given.
【 Keywords 】 trust;reputation;trust management;E-commerce
1 引言
随着电子商务的深入发展,交易日益复杂,使得交易的信任问题更加突出.对我国现有电子商务网站的信用管理机制进行分析,可以获取有关电子商务信任的影响因素:交易商品价值、评分人的信誉状况、评分的时间权重、奖励和惩罚机制.
2 信任与声望
2.1 信任
信任是在一个有相对安全的感觉,但有可能出现负面后果的情况下,一方愿意依赖某事或某人的程度。
信任的特点:按照信任的定义,信任关系的基本要素包括信任者、被信任者、环境、信任上下文和信任程度,如图 1所示。
进一步地分析,信任主要特征有几种。
(1) 信任是多维的。
(2) 信任是领域相关的。
(3) 信任是主观的。
(4) 信任不是完全可传递的。
(5) 信任是在人际网络之间相互传递并为小团体之间的信任决策来提供依据的。
2.2 声望
声望指的是对某人或某事的品质和特性的通常看法或观点.声望系统其关系如图2所示。
3 基于声望的信任模型
1)采用加权法计算信任值的信任模型研究
早在1994年,Marsh就提出了一个信任计算模型,Marsh用一组变量来描述信任,包括重要性、效用、能力和风险等,而且还给出了一种合成信任的方法。
Kamvar等人基于信任的传递性,提出了P2P环境下基于全局声誉的信任模型EigenTrust,通过邻居节点间相互满意度的迭代来获取节点的可信度.该模型存在着收敛性问题,需要预先选定一些信誉高的节点作为起始节点,一旦这些节点不能工作或是退出网络,那么模型就无法正常工作。该模型的另一个缺点是具有较高的通信代价。
EigenTrust利用公式(1)经过多次迭代计算节点的全局信任值。
t(k+1)=(1-?琢)CTt(k)+?琢p (1)
Xiong等人提出了一种利用置信因子来综合局部声誉和全局声誉的信任机制PeerTrust。算法提出了计算直接信任值时需要考虑的五个因素:(1)反馈评价;(2)交易的数量;(3)提供反馈评价的节点的可信度;(4)与交易相关的因素;(5)与交易环境相关的因素。PeerTrust给出计算信任值的模型(2)。
该模型主要优点体现在对恶意行为的抵抗能力方面,另外还提出了激励用户提供评价信息的机制。不足之处主要包括:(1)没有考虑对恶意行为的惩罚;(2)未考虑大规模P2P环境下的计算收敛速度问题。
加权平均法是目前研究中采用最多的信任计算方法,其主要特点是易于理解,方法简单且容易实现。
2)基于模糊逻辑推理的P2P的信任模型
Song等人提出了一个基于模糊逻辑推理的P2P的声望系统PowerTrust。该算法主要优点体现在EigenTrust的改进上,其缺点包括:(1)计算信任值时没有考虑交易量大小;(2)没有对恶意行为做出惩罚;(3)信任值没有体现评价的数量。
模糊推理方法能够解决推理过程的不精确输入问题,简化推理过程的复杂性,推理过程容易理解。
3)通过信任网络的连通关系来计算信任度
计算一个节点声望值的最好的方法是根据过去直接交互的经验,但是很多情况下这样的信息是无法获得,因为在巨大的信任网络中,节点之间的交互往往比较稀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种方法是借助于智能体之间的社会网络关系来获取声望信息。
4)基于节点之间评分行为的相似度计算节点信任值的模型
Cai-Nicolas等人提出在某个特定的领域,利用信任度和用户兴趣爱好相似度之间的关联可以提高推荐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在上面的叙述中,我们总结了一些典型的基于声望的信任模型。根据计算方法的不同这些模型又可分为全局信任模型和局部信任模型,这两种模型是各有优缺点。
4 相关问题讨论
4.1 信任度的计算
信任模型在计算信任值时则考虑了更多的因素,如文献[1]考虑了重要性、能力、效用和风险等因素;在文献[3]中,综合考虑了影响信任度量的多个信任因素:对交易的评价、节点与其他节点交易的次数、提供评价的节点的可信度、交易上下文和社区上下文等。
4.2 如何处理恶意行为
信任模型必须能在恶意用户存在的情况下正常运作,因此必须对恶意行为进行界定并提供防范措施。常见的恶意行为有虚假反馈、共谋欺骗、恶意攻击等。
4.3 身份变换
当一个主体的声望值很低时,其很可能通过更换身份来洗清过去的不良行为记录。Za-charia等提出了一个模型,该模型中节点只能得到好评,因此转换身份无法使其声望值提高。但该方法无法区分一个声望不好的节点和一个新加入的节点,从而变相地对新加入者施加了某种惩罚。
4.4 如何激励
评价是声望系统建立和运转的基石,通常在交互完成后由交互双方互相给出,然而交互双方并没有给对方评价的直接激励,从而导致搭便车( Free Riding)行为的出现.评价的缺失将导致系统的可靠性、可用性降低。
4.5 信任的传递
学者普遍认为信任可以进行传递,但信任值在节点间应如何传递、信任链的长度应为多长,目前仍只是经验参数设定,仍缺乏理论根据。
5 结束语
本文详细讨论了信任和声望的概念、特点、区别与联系。在此基础上,对现有的基于声望的信任管理技术进行分类和分析,讨论了目前信任管理技术面临的挑战与不足并给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指出了后续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S P Mars.Formalising Trust as a Computational Concept [D]. Scotland:UniversityofStirling, 1994.
[2] KAMVARS D, SCHLOSSER M T, GARCIAMOLINA H.The EigenTrust algorithm for reputation management in P2P networks[C]. Proc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World Wide Web Conference.New York:ACM Press, 2003:640—651.
[3] XIONG Li,LIU Ling. PeerTrust:supporting reputation-based trust for peer-to-peer electronic communities[J].IEEE Trans on Knowledge and Data Engineering, 2004, 16(7):843-857.
[4] J Sabater, C Sierra.Reputation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n multi-agent systems[A].In Proc. of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Joint Conference on Autonomous Agents and Multiagent Systems[C].New York:ACM Press,2002. 475 - 482.
[5] G.Zacharia, A.Moukas, and P.Maes. Collaborative Reputation Mechanisms in Electronic Marketplaces. In Proceedings of the 32nd Hawaii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ystem Science. IEEE, 1999.
作者简介:
电子商务研究生范文2
[关键词] 电子商务;成效;瓶颈;对策措施
[中图分类号] F4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02-0156-03
[作者简介] 涂传清,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讲师,西北大学MBA,研究方向为供应链管理与电子商务;
周水平,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书记、副教授,研究方向为企业管理;
唐建军,江西农业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南昌大学博士生,研究方向为企业信息化与电子商务。
(江西 南昌 330045)
一、电子商务建设已初见成效
得益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家实施的政府上网工程,以及近年来全球电子商务贸易的飞速发展,江西省电子商务也得到了蓬勃发展。具体表现如下:
1.上网人数、CN域名数量、网站数量增长较快。上网人数、CN域名数量、网站数量均是开展电子商务的基础。据CNNIC于2006年1月的第1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江西省上网人数达到187万,占全国上网人数的1.7%,占本省人口的4.4%;现有注册域名数量23,881个,占全国域名总数的0.9%,其中CN域名10,140个,占全国CN域名总数的0.9%;江西现有网站数量为7,873个,占全国的1.1%。而据CNNIC于2005年1月的第1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04年12月31日,江西省上网人数为156万,占上网人数的1.7%,占本省人口的3.7%;有CN域名3,366个,占全国CN域名总数的0.8%;网站数量为7129个,占全国的1.1%。从这两组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尽管江西省许多统计指标在全国所占比例变化不大,但上网人数、CN域名数量、网站数量的绝对增长数量较大。
2.电子商务网站建设成效显著。江西现有的网站涉及了政府、工业、农业、商贸、金融、旅游、物流、教育等各行各业。如:中国江西政府采购网、江西省投资招商网、江西企业网、江西农业信息网、中国脐橙网、江西食品网、江西商贸网、江西省旅游局公众网、江西旅游网、 江西物流信息网等等。
这些网站在信息、提供科技服务、引导生产经营和促进贸易洽谈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江西省电子商务发展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
3.制约电子商务发展的瓶颈开始突破。网上支付、实物配送和信用等作为电子商务系统工程中的重要环节,被视为制约中国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的“瓶颈”。
2005年被称为“网上支付年”。2005年4月1日首部电子商务成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正式实施;2005年5月19日,银监会《电子银行业务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2005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电子支付指引(第一号)》。我国网上支付逐步摆脱了没有法律依据、缺乏权益保障的尴尬。同时,开展网上支付业务的商家除工商银行、招商银行、建设银行等银行企业外,还有众多的第三方支付平台,如:中国邮政支付网关、首信易支付、阿里巴巴支付宝、网银在线等。随着银行卡支付、外币信用卡支付、电话支付、手机支付等多种支付手段的实现,加之政府政策的保障,电子商务发展的网上支付瓶颈正在迅速得到解决。据有关部门的调查结果显示,除易趣、淘宝等电子商务平台商户外,国内目前采用网上支付业务的网上商店总数已经超过10万家。
实物配送在电子商务应用与发展中的重要性,已经得到电子商务业界人士的广泛认同和重视,并尝试以各种不同的方式予以解决。在这方面,出现了一些堪称突破的可喜进展,拥有我国最大传递网络的中国邮政加盟电子商务领域,一些专门为电子商务项目服务的专业配送企业也相继出现。另外,根据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承诺,从2005年12月11日起,包括公路货物运输、货物租赁,一般货物的批发、零售及其配送,出入境汽车运输公司等取消在地域、股权比例等方面对外资的限制,实现物流领域全面开放。物流领域的全面开放,一方面使国内物流企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另一方面,竞争的加剧将促进我国的物流服务水平的提高和配送价格的下降,从而更加有利于解决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实物配送瓶颈。
二、电子商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新的“三座大山”。当前我国电子商务发展面临的问题被冯英健博士比喻为新的“三座大山”。经过几年的发展,早期严重制约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的三大障碍,即上网用户数量少、网上支付环境不成熟、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尽管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但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如今电子商务又面临新的“三座大山”:⑴规模化经营程度低。⑵技术和管理水平的限制。⑶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认识不深。除了上述三个因素之外,影响电子商务发展的因素还包括如法律环境不成熟、垃圾邮件泛滥、信用缺失、网络欺诈、顾客的在线消费知识水平贫乏等问题。
2.江西省电子商务建设所特有的困难。江西省电子商务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缺乏宏观的规划和布局,必要的资金支持也不足。政府、企业和用户对电子商务建设的认识、重视程度和自觉运用电子商务开展业务的意识还有待提高。网站数量虽多,但不管是政府网站还是企业网站或行业协会网站,网站内容和能提供的服务项目均非常有限。目前还没有一个受用户信任的全国知名网站,更为严重的是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还比较低,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上网人数比例较低,电子商务用户较少。虽然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江西省上网人数达到187万,占全国上网人数的1.7%,占本省人口的4.4%,但这在我国中部地区也属较低的水平,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更大。
(2)网站数量多,但质量不高。虽然截至2005年12月31日,江西共有网站7,873个,数量并不少,但大部分网站目标不明确,不明白网站为谁服务,应该提供什么服务,因此,网站的功能不全、提供的服务项目雷同、低水平重复建设;网站信息资源规模小,服务功能弱;网站提供的信息不完整、不准确,内容更新不及时,过时信息多,使用价值和实用价值低;网站信息多为原始信息,缺乏对信息的深层次挖掘与综合开发,信息价值不高,由于得不到有效的信息,用户重复访问率低;不管是政府网站还是商业网站,均各自为政,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3)企业信息化程度较低,制约了电子商务的发展。尽管在2001年5月,江西省就组建了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并于2001年9月正式启动“江西省企业信息化试点工程”,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除江铃、华意电器、江中制药等少数首批被选定为信息化示范试点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外,占全省工业企业比重90%以上的中小企业大都连基本的信息化建设还没有完成,与国内外企业相比存在着10到20年的差距,并且这种差距有进一步拉大的趋势。信息化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的基础和前提,没有企业的信息化就没有真正意义的电子商务。由于在数量上的绝对优势,中小企业是电子商务B2B交易模式的主体,其信息化程度低的现状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里制约江西省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电子商务建设的总体思路
根据国内电子商务建设的经验,电子商务建设要遵循客观经济规律,坚持政府推动与企业主导相结合,建立政府与企业的良性互动机制,促进电子商务与电子政务协调发展。要有效遏止电子商务发展过程中的不良趋势,努力营造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外部环境,从而实现电子商务的良性、快速发展。
江西省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目标是:适应21世纪信息经济、网络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电子商务建设为核心,推动江西省信息化建设,实现江西国民经济和社会服务的信息化,构建现代化物流体系,把江西省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信息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现代化物流中心,为江西经济发展提供新的增长源,加快江西省建设“三个基地,一个后花园”的整体进程。
江西省电子商务发展的方针是:政府推进,企业主导;规划协调,环境配套;市场运作,试点先行。
江西省电子商务发展的基本原则:一是切实加强省政府的宏观规划和指导,确保电子商务健康有序发展。由政府牵头制定江西省的电子商务发展规划,坚持重点推进与协调发展相结合,积极开展电子商务试点,推进重点领域的电子商务应用,促进各类电子商务应用的协调发展。二是大力促进政府部门上网工程,鼓励企业积极参与电子商务的应用,培养人们正确利用网络开展商业活动的意识,营造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三是以示范工程建设作为江西电子商务的切入点,切实提升江西电子商务的质量,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江西的电子商务发展,为江西电子商务的普及推广积累实际运作经验。四是严格遵守国家法律和安全管理规定,网络安全产品必须采用由政府主管部门授权生产的安全技术产品。五是加强与国内、国际的电子商务合作与交流。在国家电子商务发展的总体框架下,结合江西本地实际情况,制定既与国际接轨,又能促进江西电子商务发展的地方性政策和法规,建立协调统一的电子商务发展环境。
四、加强电子商务建设的对策措施
根据江西省电子商务应建设“成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信息服务中心、电子商务中心和现代化物流中心”的总体目标,当务之急必须着力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1.加强领导,提高认识。建设电子商务,推动社会的信息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为了推进江西省电子商务健康、协调发展,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领导小组。虽然江西目前已经建立由江西省经贸委、信息产业、科技、银行、工商等部门作为成员单位的“江西省电子商务推进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并准备由以上单位及省内外的网络单位共同建设江西电子商务统一信息平台,但仍要进一步统一各级领导尤其是干部群众的思想,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台、政府网站等途径,多渠道宣传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建设电子商务的内容和措施,以增强工作的紧迫性和使命感,提高认识上的自觉性,决策上的科学性和实践上的坚定性,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电子商务的良好氛围。
另外,全省上下都应该摆脱狭隘的电子商务发展观念,在发展电子商务过程中,既要注重江西自有资源的整合,又要广泛地同国际、国内电子商务企业进行合作,横向联合,优势互补。
2.加大投入,整体推动。由于电子商务不仅仅是网上交易,而且关系到参与电子商务的各交易主体的信息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设投资大,见效较慢,因此,尤其是在起步阶段,需要政府加大投资力度,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和电子商务人才培养。
3.全面发展,重点突出。政府应采取各种措施,在更加广泛的领域里,积极鼓励、支持由企业、社会、个人建设的专业化电子商务系统和网站,鼓励江西省各行业建立自己的专业商务网站,大力推广、普及电子商务在各个领域里的应用。但笔者认为,当前江西省电子商务的工作重点应选择具有江西特色、符合江西经济发展需求的领域或行业来进行,从而达到拉动江西经济发展的目的。
笔者认为当前江西省政府应重点推动和支持以下7个领域的电子商务:(1)对外贸易电子商务;(2)物流电子商务;(3)商业贸易电子商务;(4)旅游业电子商务;(5)政府部门电子商务;(6)农业电子商务;(7)工业产品和企业电子商务。并从中选取条件成熟、有良好应用前景、具有江西特色的电子商务建设项目作为江西省电子商务示范工程,以点带面,带动整个江西电子商务的发展。
4.依靠科技,提升水平。如前所述,我国电子商务虽然逐渐摆脱了“上网用户数量少、网上支付环境不成熟和配送体系不完善”等障碍因素,如今又面临“规模化经营程度低、技术和管理水平低、对电子商务的核心思想认识不深”等新的“三座大山”。这要求我们:第一,要切实转变技术至上的思想,树立以人为核心的电子商务观念,将工作中心集中于对用户的实际需求,以确立满足市场需求的电子商务服务方式和电子商务解决方案。第二,要依靠科技,切实提升企业电子商务的管理水平。通过技术手段完善电子商务网站的各项服务功能。关注细节,通过科学的方法认识用户行为和需求,注重对用户个人信息的利用和管理,实现真正的人性化。第三,明确企业的经营思想,在专业化与综合发展的道路上做出适合自身的选择,亮出自己的特色,走个性化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
5.强化监管,促进发展。作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电子商务在冲击传统贸易制的同时,对传统的审计、税收和金融监管也提出了新的挑战。由于电子商务法律法规不健全,带来许多传统法律无法解决的新的交易纠纷,如垃圾邮件泛滥、网络欺诈频繁发生、消费者个人信息被滥用等等,为解决电子商务发展中出现的新问题,保障电子商务交易安全,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发展,笔者认为:第一,应由省电子商务领导小组牵头组织,联合省工商局、税务局、公安厅、省人大法工委等相关机构,根据国家规定,研究制定江西省电子商务政策、法规,如制定鼓励发展电子商务的相关优惠措施;设立企业信息化建设奖励基金;建立电子商务仲裁委员会等。第二,由省电子商务领导小组牵头组织,联合省工商局、税务局、公安厅、省人大法工委等相关机构,建立权威的地区CA认证中心,以解决电子商务各参与主体身份、资信的认定,维护交易活动的安全。
五、结语
江西省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千头万绪、任重而道远,涉及到网络基础设施、网上支付、物流配送、企业信息化程度、消费者购物习惯、电子商务相关法律法规等各个方面。因此,创新是做好江西省电子商务工作的灵魂和动力。电子商务的创新不仅要进行原始创新和集成创新,更要做好引进消化吸收后的再创新。因此,结合江西省实际情况,借鉴国内外已有的丰富经验,探索适合江西省的电子商务发展之路是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白晓松.关于推进江西省中小企业信息化的思考[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7).
电子商务研究生范文3
[关键词] 农村电商;生态系统;优化
[中图分类号] F724.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6043(2017)02-0014-02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growth of the Internet economy and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y, e-commerce development in rural areas meets a historical opportunity. However, the ecosystem of rural e-commerce is still fragile, restraining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ural e-commerce. The ecosystem could be divided into four populations: core population, key population, support population and parasitic population. The populations cooperate and compete with one another. Affecting by the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ecosystem could realize the synergistic effect with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s of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external factors, the strategy for optimizing the ecosystem of e-commerce in rural areas is proposed, including setting up a special fund by the government, cultivating key populations in every major links, accelerating the infrastructure construction in rural areas, and building a pool of talents with both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practical ability in terms of rural e-commerce.
Key words: e-commerce in rural areas, ecosystem, optimization
近年来,全国农村电子商务呈现持续快速增长的态势。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16年上半年农村网购市场规模达3120亿元,预计2016年全年将达6475亿元,同比增长83.43%。我国现有涉农网站3万多家,全国拥有25万多个电商村级服务点。特别是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借助网络工具,贫困地区农民不断探索创新电商业务模式,实现快速摆脱贫困。
农村电子商务初步形成了包括涉农网络零售平台、涉农B2B电子商务网站、涉农网上期货交易以及涉农大宗商品电子交易等在内的多层次电子商务市场体系和网络体系。同时,农村电子商务产业链向两端延伸。未来农村电子商务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电商生态系统的优化。
一、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Prigogine.I,Nicolis.G,Babloyantz.A认为,生态系统是一个非线性的开放系统,通过系统的自组织进程和不断与外界交换物质、能量的过程,逐渐从不平衡态走向平衡态。此后,不断有学者将生态学思想应用于社会科学相关问题研究。Kim提出,商业生态系统是一种由众多具有共生关系的企业构成的经济共同体,在系统内部,成员企业通过协作来创造单一企业无法独立实现的价值。
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是在互联网经济发展中,涉农生产者、消费者、销售商、电子商务平台、相关服务商、行政机构等各种主体利用网络平台,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复杂动态性商业系统。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必须构建。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系统内成员通过协同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各成员的发展依赖于和谐共生的生态系统。
二、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结构
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由四类种群成员构成,分别是核心种群、关键种群、支持种群和寄生种群。
其中,核心种群为涉农电子商务企业或平台,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领导者,为参与主体提供交易平台、信息、监管等服务,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资源整合者。关键种群为农村电子商务的交易主体,包括农产品或服务的生产者、消费者、加工企业、批发零售商、供应商、投资商等,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中其他种群的服务者。支持种群为核心种群、关键种群开展商务活动所必需的组织及机构,包括物流企业、金融支付机构、信用担保机构、通讯服务商及政府机构、行业协会等,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有效运行的保障提供者。寄生种群为农村电子商务交易提供增值服务的服务提供商,包括营销服务商、技术外包服务商、咨询培训服务商、供应链优化服务商等,是农村电商生态系统的依附者。
种群结构合理、协同机制完善的生态系统是农村电子商务获得快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三、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一)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特征
1.系统性
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由众多种群的不同主体构成,它们在系统中扮演着不同角色。各种群之间虽有竞争但更需要合作。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依赖、分工合作、资源共享,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共同应对市场各种风险与挑战,产生多赢效果。而其中一个主体的效能缺失,可能会导致整体系统运行效率的下降。
2.开放性
面对外部市场变化,各种群、主体需要与外界进行物质、信息等交换,促进种群不断优化,从而使整个系统保持旺盛活力,实现良性循环。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开放性是其显著特征之一,这种开放性决定了任何一个种群、任何一个参与主体都不能完全控制整个生态系统。
3.动态性
为了应对外部市场环境的发展变化,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必须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各个种群、各参与主体间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态。它们通过技术、服务上的创新以及通过系统内部的优胜劣汰,以实现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与动态发展。
4.自我组织性
与他组织性相对应,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内的各个种群及参与主体依靠内部成员间的竞争使系统趋于非平衡态。它们相互影响和相互协调,通过不断学习、优化,实现生态系统的完善与平衡,即自我组织性。在必要时候,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可以借助他组织的介入。
(二)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影响因素
种群的丰富性是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运行的基础。丰富而合理的种群结构不仅有利于系统内的分工协作,而且有利于形成适度竞争的内部环境,增强系统活力。但同时,各种群、参与主体之间因为各自利益目标,可能会产生冲突,进而影响系统的运行效率与效益。
系统外部环境也是影响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的重要因素,外部环境包括基础设施环境、信息资源环境及经济社会环境等,这些外部因素都会从不同程度地影响农村电子商务发展。
四、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协同机理与策略建议
(一)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协同机理
哈克认为,如果一个群体的单个成员之间彼此合作,他们就能获得生活条件数量和质量的改善,而离开此种方式则无法取得相应的成效,这便是协同。
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由各种群组成,要实现生态系统的有效运转,就要建立各个种群之间的联系。核心种群是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运行平台和载体,注重服务创新。关键种群是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交易活动的参与主体,支持种群为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提供技术、工具、服务支撑,寄生种群能够使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更有效率地运转。各种群之间除了竞争,更多地表现为相互协同、相互依赖、相互合作关系,它们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通过协调、整合与优化,降低各自运营成本,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实现生态系统的协同效应。
(二)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策略建议
首先,构建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政府为引导的原则,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进一步完善生态系统的种群结构,建立协调合作机制,发挥协同效应。
其次,地方政府可以设立专项资金,积极推进核心种群中电商主体与电商平台的战略合作,通过要素聚集吸引各类主体入驻,实现整合资源、有效互动。充分利用阿里大数据指导农业生产主体调整产业结构和销售模式,提升农村电子商务运营平台效率。
第三,在农业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积极培育农村电商关键种群,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以及返校创业青年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对接平台型电商。引导农村电商生产主体科学分析网络条件下区域农产品的市场定位,优化农产品区域布局,开发区域特色优势产业,建立农产品质量评估体系,塑造特色品牌。
第四,农村交通、信息通信、物流配送等基础设施仍较为薄弱,政府可通过加大财政性资金投入和政策引导社会力量方式,加快农村物流基础设施、信息通信基础设施建设和供应链体系建设,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网络,特别是加强物流基层小型集散站点建设,推进冷链物流设备与技术应用,提升支持种群服务水平和能力。
第五,各级教育机构、培训组织积极参与培养具有理论与实践能力的涉农电子商务人才,多渠道引进适合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各类复合型人才,提高农村电商经营主体应用电子商务能力。积极培育一批营销推广、技术支持、品牌培育、商务咨询、数据分析等农村电子商务增值服务商,特别是具有供应链管理、品牌塑造、设计包装、品控溯源等服务能力的电商服务企业,助推农业产业化、农产品品牌化和人才专业化的发展,提升农村电商市场竞争力,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发挥寄生种群的服务能力。
第六,政府在农村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职能在于规划设计、政策引导以及市场监督。随着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生态系统内的关键、支持、寄生等各种群对政策扶持、市场信息、技术信息、运营管理信息等的需求会逐渐增加。政府相关部门应深入调研,充分掌握电商主体对公共服务的需求,通过政策杠杆撬动资源配置,强化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做好服务政策衔接,引导金融机构研发农村电商金融工具,扶助农村电商发展。各相关部门要提升管理水平,积极履行农村电子商务监管职能,严格规范农村电商市场主体准入,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打击不正当竞争行为,保证农村电子商务公平竞争秩序。
[参 考 文 献]
[1]杨世龙.我国县域电商“大生态系统”运作机理研究[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
[2]王沛栋.我国农村电子商务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学刊,2016(9)
[3]丁文云.县域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模型构建[J].电子商务,2015(6)
电子商务研究生范文4
关键词:对外贸易;电子商务;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F724.6 文献标识码:A
一、前言
安徽省跨境电子商务发展水平在全国处于中游偏上,但相对沿海发达地区还是有很大差距的,因此研究电子商务在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的应用是十分必要的。跨境电子商务是在信息技术、社会经济发展的共同作用下产生的,是一个不断探索、不断改进的过程。尤其是安徽省在跨境电商的条件和发展环境还不是很成熟的情况下,只有大力推进跨境电子商务,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才能使安徽省跨境电商实现突破性发展。
二、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应用现状
(一)安徽省各地区对外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均衡。在安徽省的对外贸易发展中,以合肥、芜湖和蚌埠为代表,在对外贸易发展中的电子商务应用较为广泛,而其他地区则很少涉及。合肥、芜湖两地成为第二批创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城市。安徽对外贸易电子商务的应用水平目前还比较低,还仅限于将传统的外贸方式与电子商务相结合使用的方式,在未来的发展中有着无限的潜力。
(二)安徽省电子商务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发展电子商务在对外贸易中的作用,就必须大力建设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信息技术水平。近年来,安徽省在不断加大跨境电商基础设施建设,安徽省成立首个跨境贸易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合肥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坐落于合肥市蜀山区,该产业园将重点引进培育跨境电子商务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在产业园设立总部基地、营销中心,让电子商务带动传统外贸企业转型和升级。
2016年6月底前,合肥市建设跨境电子商务线上“单一窗口”平台,加快建设完善线下“综合园区”平台,初步建立以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为核心,合肥综合保税区、合肥出口加工区、空港经济示范区等为支撑的“一核三区”协同发展格局。而在“一核三区”建设中,首批选择安徽(蜀山)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合肥综合保税区、出口加工区、空港经济示范区作为试点区域。合肥建立了国际邮件互换局,以前合肥发国际小包,要到南京、上海等机场转关,现在只要在合肥通过国际邮件互换局,就可以交到机场安排航空计划。将来合肥对美国、日本、法国、韩国、英国、俄罗斯等10个主要跨境出口国家和地区的国际邮件总包直封,时间将较以往加快2~3个工作日。
三、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应用遇到的问题
(一)物流配送体系不完善。安徽省的物流发展相对长三角来说较为滞缓,尤其是跨境物流发展更是迟缓,以前合肥跨境交易还要从南京、上海等机场转关,跨境物流得不到实质性的发展。虽然安徽省也在不断地发展跨境物流,但跨境物流仍是发展瓶颈。
安徽省交通便利,临近经济发达地区,又有长江贯穿其中,虽是内陆省份,但临近海洋,给安徽省发展提供了优越的地理环境。近年来,安徽省国民经济取得较大的发展,2015年安徽省GDP达到22,005.6亿元,比上年增长8.7%。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物流的发展。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对国际物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安徽省的国际物流发展缓慢,没有成熟的配送体系,发育不全。安徽省国际物流还处于起步阶段,各种配套设施还未建立完整,由此导致国际物流费用偏高,而很多发达国家的电子商务企业都有自己的配送体系。要想从根本上解决物流问题,就要考虑两个方面:一是效率;二是成本。要从仓储、运输到配送都形成一体化,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安徽省国际物流的窘境――运输速度慢、成本高。
(二)商业银行信用制度不健全。商业银行制度影响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只有完善的商业信用机制才能更好地发展电子商务,而对于跨境电子商务更是要有国际商业信用才能获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我国,企业之间的交易必须要通过银行系统展开结算,目的是为了防止偷漏税行为,加强国家对商业的监督作用。我国的商业银行不作任何的信用担保。商业信用制度的不完善,阻碍了跨境电子商务的发展。
(三)跨境企业商务模式缺乏创新。安徽省的跨境电子商务目前还仅仅是借鉴和模仿国内外先进的经营模式,没有积极地去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的商务模式,模仿和借鉴其他企业的商务模式并不是一个长远的发展战略。如以亚声威格合肥分公司为例,该公司有经营模式:一是B2C网站业务:,全品类产品销售,面向全球范围的客户;二是移动终端在线购物平台:Wish;三是亚马逊全球卖家,主要市场为美、英、德、法、意、西、日、加拿大。这种模式仍是对其他优秀网站的嫁接或者借鉴。
(四)经营手法过于单一,服务质量不高。从经营手法上,我们生活中所经历的,基本就是积分抵扣或者是积分兑换,这其实就是靠累计消费金额提供商品优惠。据调查显示,积分兑换和积分抵扣对促进企业发展、扩大企业规模并没有太大的作用。要想努力发展跨境电子商务,就必须增加客户忠诚度。通过差异化营销策略找准顾客需求点,提供独特的产品体验和完善的售后服务,如W站的售前售后服务、商品的种类、快递服务及时完整以及其他一些免费服务项目。完善这些服务才能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五)“品牌化”瓶颈。目前,安徽省跨境电子商务所经营的主要是一些廉价的商品,没有自己的品牌。比如,通过价格优势去获取市场份额,而这样的产品不可能长久发展。这就需要企业制定自己的品牌战略,生产或者经营高质量的产品,同时优化售前售后服务,这样才能真正占领世界跨境电子商务市场份额。“中国制造”不仅仅是中国制造,还要从设计、生产、服务上赋予产品真正的内涵,代表企业的形象,走真正的品牌化之路。
四、安徽省对外贸易发展中电子商务应用问题解决对策
针对安徽省外贸企业如何利用电子商务拓展海外市场、更好地开展国际贸易,从外部和企业本身环境两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
(一)从政府角度出发
1、建立完善的物流体系。要想发展跨境物流,首先必须加强物流配送基础设施建设,实现配送手段机械化、自动化和现代化;其次要选择适应电子商务发展的物流中心模式,跨境电子商务可以和国外物流企业联合建立物流中心,形成物流一体化模式;再次要制定一套快速合理的物流方案,合理控制库存;最后要加快物流产业标准化、规范化进程。另外,还要加强电子商务物流人才的引进和培养。
2、加快培育和发展完善的电子商务外贸交易市场体系。政府要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增加市场的深度与广度,建设有序、健康、文明的外贸市场体系,推进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同时,要注重社会信用体制建设,在法律的基础上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从法律层面上来完善市场主体,解决在市场中遇到的问题;同时,要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规范市场参与者的行为,让每一位公民都能成为监督人,让市场参与者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中运营,使市场更安全透明。所以,我国的政府部门要加强其宏观调控的职能,做好相关的工作。
3、加快解决支付安全的同时推进支付方式电子化进程。要想解决支付安全问题,就必须提高网络制度的安全性,从不同层次去完善网络支付安全,可以通过基本加密算法、安全认证、安全协议三种手段来保障支付安全,所以政府必须要加强对网络支付系统的监察和监督,不断完善网络支付系统安全体系,从政策和技术层面上来解决相应的支付安全问题。同时,政府应该大力推进支付方式的电子化,提倡企业使用电子支付方式完成交易,电子化支付能够节省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使交易更加便捷。
(二)从企业自身分析。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国际化经营也在迅速发展。而电子商务在企业国际化拓展和海外业务经营中有着很大的影响。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应用电子商务开展海外商场:
1、强化电子商务应用意识和应用手段。强化电子商务在企业中的地位,提高企业电子化程度,能够使企业贸易方式更为灵活,节省交易成本,提高效率。由此,必须要强化电子商务在企业内部重要性的意识,认识电子商务的重要性是采取电子化的前提,只有企业内部管理者认识到电子化贸易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才会转变企业发展方式,将企业电子化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对于企业电子化不仅仅在于贸易方式的电子化,还有管理模式、售前售后服务等方面的电子化,这就要企业决策者在电子化过程中,不单单是为公司员工配备电脑等办公设施,还要建立一套适合公司发展的电子化管理系统,使公司制度更加完善,让企业处在一个良性发展的模式中,使企业更好地开拓海外市场。电子化程度对企业形象的宣传、在海外市场产品的营销也具有积极的意义。
2、建立人性化的国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加快外贸企业管理形式的转变。建立国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合理地为客户服务,并能根据相关客户数据进行分析预测,提高企业的服务质量,对企业的经营模式进行变革,使企业更加注重客户体验和用户反馈,做好售后服务并能很好地预测市场,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是很重要的。
在建立国际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同时,企业要加快转变管理形式,传统的管理形式已经没有办法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环境。企业要实行扁平化交叉管理,就是客户在需要某种产品时不需要通过公司层层上报,而是每一位员工都能与客户对接,去掉中间繁杂的过程。
3、走“品牌化”路线,打造自己的品牌。企业想要打造品牌,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生产或者销售质量好的产品,只有好的产品才能获得良好的口碑,可以提升用户体验,这也是最根本的;二是做好品牌化宣传,只有加强消费者对产品或者企业的消费意识,才能使消费者形成消费习惯,就像提到“双十一”就会想到淘宝大促,在譬如“装房子买家具,我只来居然之家”等等,这一系列都是在培养消费者的消费习惯,而做品牌宣传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消费者形成一定的消费意识,从而形成消费习惯;三是要做好售后服务,一个企业的产品再好,宣传做得再好,只要售后服务没有做好,这个企业的品牌形象便会大打折扣,只有做好售后服务才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权益,从而消费者口口相传,更好地提升品牌知名度。
主要参考文献:
[1]任志新,李婉香.中跨境电子商务助推外贸转型升级的策略探析[J].对外经贸实务,2014.
[2]黄怡园,王浩.中国跨境电子商务市场的路径探析[J].新西部(理论版),2013.
电子商务研究生范文5
【关键词】网商 电子商务 共生
随着电子商务在中国的发展,网购逐渐成为老百姓的一项日常活动,由此也催生出一个不容忽视的群体――网商。所谓“网商”,是指利用Internet互联网作为企业或个人商业经营平台,进行采购、销售、企业产品展示、信息等企业日常经营活动,并以此作为企业主要经营手段的企业家或商人。据阿里巴巴集团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止到2011年上半年,我国网商的总数量超过8000万。当前,网商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内的互动机制研究是学术界的一个前沿课题。本文将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框架体系内,探讨网商与生态系统成员之间的共生关系。
一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内涵与构成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来自于商业生态系统理论。商业生态系统(Business Ecosystem)是Moore在其著作《The death of competition:Leadership and strategy in the age of business ecosystem》中提出的概念。它模拟自然界中物种相互依存,协同演化的机制,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组织和个体为基础的经济群落,包括顾客、供应商、生产企业、中间商、金融机构、政府、管理机构、行业协会及其他相关组织。这些组织倾向于以一个或多个企业为核心,相互作用,发展自身。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从属于商务生态系统。它是上述企业和组织机构以虚拟、联盟的形式主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分享资源、沟通协作,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系统成员主要由领导种群、关键种群、支持种群和寄生种群构成。领导种群,是核心电子商务企业,是整个生态系统资源的领导者,提供平台以及监管服务,扮演着系统中资源整合和协调的角色,如阿里巴巴集团公司;关键种群,是电子商务交易主体,包括消费者、零售商、生产商、专业供应商等,是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其他物种所共同服务的客户;支持种群,主要提供电子商务的支持服务,包括物流公司、金融机构、电信服务商以及相关政府机构等;寄生种群,是为网络交易提供增值服务的提供商,包括网络营销服务商、技术外包服务提供商等。这些物种寄生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之上,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共存亡。
二 网商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协作关系
网商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属于关键物种之一。他们在系统内主要面临着竞争和共生两种关系。比如同行业网商之间存在着竞争关系,网商和第三方平台、服务支持机构之间存在着共生关系。但是随着系统内种群数量的增加和网商物种的不断分化,网商物种内部、网商和系统内部其他种群的共生依赖关系更加凸显出来。
1.网商物种内部的共生关系
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增加,网商规模不断扩大,网商群体开始分工,专业化程度不断提高,网商物种内部出现多样化的协作关系。比如网商之间通过论坛、博客、即时通讯进行经验交流和信息共享;运用第三方平台进行分销代销;相互结盟实施宣传推广;联合担保开拓融资渠道;一些网商转化成服务商为其他网商提品、技术、营销、咨询等服务。
2.网商物种与其他种群之间的共生关系
除了网商内部的协同合作外,网商和系统内部的其他种群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具体如下
(1)网商和领导种群。以阿里巴巴集团公司为例。阿里家族中的淘宝和阿里巴巴B2B平台为广大网商提供信息、营销推广、订单处理、信用担保和纠纷调解等服务;阿里家族的支付宝、雅虎口碑、阿里妈妈、云计算为网商提供支付、搜索、广告和软件等服务。阿里巴巴集团公司也因此成为全球倍受瞩目的企业,旗下的阿里巴巴网站连续五次被美国权威财经杂志《福布斯》选为全球最佳B2B站点之一。
(2)网商和支持种群。网商的经营活动离不开物流、电信、银行和相关政府机构的支持。如e邮宝、顺风快递、申通、圆通等物流公司为广大网商提供了多样化、个性化的物流送递服务;政府机构、保险公司、银行联合为网商打造优质的融资环境;政府部门通过出台相关的法规政策扶持网商的合法经营活动。虽然这些服务支持机构并不完全依赖于网商而生存,但网商的发展也促使服务支持机构竞争力的多元化发展。比如网上商户数量的增加和网络购物的盛行促使民营物流企业的规模迅速扩展,部分企业年营业收入超过百亿元;同时银行的网上支付业务也得到直接推动,如中行浙江省分行2010年仅前3个月的网上支付交易额和交易笔数就超过2009年全年的业务量。
(3)网商和寄生种群。电子商务市场的成熟和规模的扩大对网商的网络经营活动提出了更加专业的要求,在店铺与产品包装、市场推广与网络营销等领域单凭一己之力已经很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因此,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催生出了专门为网商提供技术外包服务和营销推广服务的公司机构,他们作为系统内的寄生种群为网商提供更加专业的细分服务,使网商能够从其他事务中脱身,从而专注于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同时这些寄生种群也依赖网商而生存发展。
三 实证调查
在笔者一项关于“网商演化发展”的课题研究中,笔者以浙江淘宝卖家为调查对象实施了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80份。问卷内容涉及对网商内部、网商和其他机构之间的合作关系调查。
1.协作概况
从样本来看,合作销售、分享知识与经验是网商广泛采用的两种合作方式,分别占到调查人数的45.6%和44.4%;其次是为其他卖家提供支持与服务、合作推广和合作生产;资金借贷与担保属于深层次的合作,需要网商之间互守信用,共同承担风险,目前已有少部分网商尝试开展这种合作形式,见表1。
同时,网商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内其他成员也正在开展各项合作。除合作最广泛的物流公司外,寄生种群中的软件服务提供商和广告商成为网商合作的第二与第三目标群体,说明网商迫切需要信息技术以及营销推广方面的专业服务支持;另外有五分之一的网商与金融服务机构存在合作关系,表明网商在扩大经营的过程中存在着融资需求。但是网商与行业组织、政府、保险公司、教育机构等组织的协作还处于起步阶段,见表2。
2.网商成长各阶段的协作趋势
本课题将网商的成长定义为创业、规范化、集体化和精细化四个阶段。通过对样本网商的特征聚类,课题识别出了每个网商所处的成长阶段。课题进一步对每一阶段的样本网商所选择的协作类型(见图1)进行统计,计算出每阶段采用某种协作类型的网商数量占本阶段网商总数量的比值。观察数据发现,随着网商的成长,网商们对于分享知识与经验、合作生产以及合作销售三种协作总体上有不断加强的趋势。
同时,本课题分别对每一成长阶段的样本网商所选择的协作机构进行了统计,计算出了每个阶段选择某种协作机构的网商数量占本阶段网商总数量的比值。观察数据发现,随着网商的成长发展,网商们与电子商务系统内的物流公司、金融服务机构、行业组织、保险公司、教育机构等成员的协作总体上有不断加强的趋势(见图2)
四 网商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协作发展趋势
从国内网商的整体现状来看,网商内部、网商和生态系
统内其他成员的沟通、互动和协作正在大规模展开,中国网商已经步入以生态化发展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这一新阶段的特质表现为:网商作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物种,
量日益庞大,网商之间出现了知识分享、组织协作、资金联保等层面上的大规模协作,并朝纵深发展,面向网商的服务体系开始走向产业化。
同时网商拉动生态,生态促进网商成长的良性自循环将进一步加速,从而使网商向社会化方向发展,这种现象以网商大规模企业化、品牌化为主要标志。在这种发展趋势下,网商阶层进入主流社会,生态系统内围绕网商开展的各项协作将加速从线上扩展到线下,形成以地理区域为特色的电子商务产业集群。比如中国淘宝第一村义乌青岩刘村,现有大约2000家网店,其中有2家金冠店,100多家皇冠店。与此同时,青岩刘村的网商结构也发生了变化,从过去的单一的零售网商,发展出了专门为网商提供货物的混批网商。网商的聚集让电子商务的配套产业在青岩刘村乃至整个义乌市快速兴起,现全市共有快递公司百余家,从事产品拍摄的网店摄影师已达上千人,还有饭店、文印店、广告公司和包装箱、胶带供应商,一条完整的电子商务产业链在青岩刘村和义乌市渐趋成型。
参考文献
[1]阿里巴巴集团.2011年度网商发展研究报告[R].2011:16
电子商务研究生范文6
(1.中国大连高级经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86;2.武汉荣昌仁和会计咨询服务(深圳)有限公司,深圳 518100)
摘要:随着网络的普及和支付平台的多样化,电子商务有了飞速的发展,主要体现在电子交易平台聚集起来的个人、企业以及涉及行业范围越来越大,除了传统交易中的买卖双方外,第三方机构如金融、物流、政府机关等主体也逐渐参与到该系统中。这些参与者与主体之间既竞争又相互合作的复杂关系逐渐发展形成了形成纵深经济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政府作为该系统的参与者与引导者,在其中也发挥着越来越独特的作用,本文从政府的角度出发对辽宁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政府在辽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应当根据自己角色,从电子商务发展的规划设计、相关政策的引导以及市场监督三个方面为辽宁电子商务的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政府角色;金融;物流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5)22-0234-03
2015年1月28日,国家工商总局的会议记录中涉及到阿里巴巴旗下淘宝销售假货等问题,1月30日,美国罗宾斯·盖勒律师事务所以阿里巴巴涉嫌证券欺诈为由,正式向美国纽约南区法院提起集体诉讼,a有法律界人士表示,这次的集体诉讼和1月28号国家工商总局的白皮书有关。阿里巴巴的“多事之春”从另一个方面,引发了政府在电子商务以及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方面角色问题的广泛探讨。
一、电子商务及电子商务生态系统
我国《电子商务基本术语》(GB/T18811-2012)认为:电子商务是指以电子形式进行的商务活动。它在供应商、消费者、政府机构和其他业务伙伴之间通过任一电子方式(如电子邮件、报文、万维网技术、电子公告牌、智能卡、电子资金转账、电子数据交换、数据自动采集技术等)实现标准化的、非结构化或结构化的业务信息共享,以管理和执行商业、行政和消费活动中的交易。
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概念较电子商务复杂许多。1935年,英国生物学家坦斯利(A.G.Tansley,1871—1955)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他认为由生态系统是由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构成的有机自然整体,包括整个生物群落和其环境中的一切物理的化学的因素。在生命系统和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下,外来能量输入并在系统内传输、消耗和转化,从而形成生态系统复杂的反馈联系,使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自动控制的能力。1993年,美国经济学家詹姆士·穆尔将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商业发展相结合,在《哈佛商业评论》上首次提出了商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他认为商业生态系统是以企业和个人相互作用为基础而形成的经济联合体,是供应商、制造商、销售商、市场中介、投资商、政府组织、消费者等组成的共生群体,这些个体在一个商业生态系统中各司其职,但又相互依赖、相互竞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则是在传统商业生态系统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研究电子商务环境下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企业、组织和个人,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价值增值的商务生态系统。
本文以钟耕深、崔侦珍(2009)以及邓倩(2013)等人的研究为基础,将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分为三个子系统:核心系统、支撑系统和外部环境系统。具体如下图所示:
从上图可以看出,政府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主要处于支撑位置,同时,为外部环境系统提供引导和辅助。
二、电子商务生态系统中的政府角色
在当前的形势下,政府在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中充当的角色主要有以下三项:
首先,政府是电子商务活动规划设计者。这个角色要求政府加强调查研究,借鉴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成功经验,因地制宜地制定电子商务发展规划,组织研究力量进行科学论证,选择适合本国国情或者地区发展实际的电子商务发展模式,构建与本国或本地区经济发展状况相协调的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其次,政府充当着电子商务发展铺路人。这个角色要求政府实施公共服务提供职能,具体包括:完善基础设施的建设、培育健康有序的法律、政策、社会文化、经济等社会大环境,如制定和完善适应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体系等。第三,政府应当履行监督管理职能。这个角色要求政府包括加强市场监督管理力度、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及时评估监督管理效果等。
三、辽宁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发展概况
(一)辽宁省电子商务核心体统发展概况
1.辽宁省电子商务整体发展迅速,交易规模不断扩大。2013年辽宁省电子商务市场交易额达到3180亿元,同比增长23.0%,高于全国同期(22.6%)的增速。在市场交易规模方面,辽宁省电子商务交易规模电子商务在全国占比达到3.2%,比上年提高0.1个百分点。
2.经营性网站数量增长较快,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取得较快发展。目前沈阳、大连、鞍山等地依托专业市场、农产品生产基地加快建设特色电子商务专业平台。大连东北亚煤炭交易中心、东北参茸中草药材市场等一批大宗商品电子商务交易平台也在加快建设,预计到2017年全省超百亿元规模的将达到10个以上。CNNIC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辽宁省拥有经营性网站数量为86480个,占全国网站总量的2.7%,主要分为面对终端消费者的2C类购物网站和企业间即B2B类电子商务网站及少量第三方和垂直型平台。
3.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零售业应用电子商务转型步伐加快。网络购物的快速发展给传统零售行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而且影响越来越明显。辽宁省服务业委数据显示,2013年全省网络购物相当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的6.0%,该比值与2012年相比提升了4个百分点。同时可以看到,2013年网购市场增速几乎是同期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2.74倍。
4.借助政府优惠政策,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已经初具规模。2012年5月,浑南电子商务产业园被商务部批准为全国首批、辽宁省内惟一一家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借助电子商务发展大潮,以浑南为主,辽宁省全力以赴打造“一个中心、三个基地”,把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设成为东北地区电子商务区域运营及服务中心和东北地区电子商务总部基地、区域物流配送基地、电商船业孵化基地。预计到2015年底,浑南将吸引10-20家有全国影响力的电子商务企业全国总部或区域总部,培育10家以上具备全国影响力的本地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电子商务交易总额突破500亿元,带动劳动就业人数10000人。另外,于洪区政府也正在筹备建设电子商务和相应配套物流园区;营口、铁岭、葫芦岛市也在分别积极建设或谋划大宗商品、开原榛子和兴城泳装等特色电子商务产业园区,其中兴城泳装产业已经成为辽宁轻工业电子商务发展的标志性产业,形成了一批网上店铺和少数泳装产业平台。
5.地理位置优越,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发展领域拓展迅速。依托大连东北亚国际物流中心优势,辽宁省不断拓展面向跨境贸易的多语种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面向东北亚等周边区域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合作。辽宁电子口岸、大连国际电子商务应用平台、设备时代、中国外贸网、速购网等一批跨境电子商务应用平台,正在不断拓展应用领域。辽宁电子口岸平台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单证处理、报关、退税、结汇、保险和融资等“一站式”服务,提高中小企业对国际市场的响应能力。大连迈克集团为中小机电设备企业提供一站式国际贸易服务,被商务部、工信部确定为电子商务示范企业。中国外贸网2011年正式开通,拥有5000多家会员,具有覆盖亚太、欧洲、美洲、中东、非洲等80 多个国家地区外贸统计数据库,为国内外用户提供外贸产品数据的分析和咨询服务。
(二)辽宁省电子商务支撑系统发展概况
1.物流网络逐步完善,服务能力大大提升。现代物流业堪称电商发展的“生命线”,经过多年的发展积淀,辽宁省已经具备了雄厚的仓储运输基础,桃仙国际机场物流分拣中心将成为快递运输系统的枢纽,为电商发展提供运输和仓储保障。邮政 EMS、顺丰、DHL、申通、宅急送等市场份额和网点数量稳步扩大。辽宁省邮政管理局统计的数据显示,2013年辽宁省规模以上快递企业业务量累计完成1.14亿件,同比增长47.1%。按此计算,每天完成快件业务量30多万件,由分拣中心、快递网点及快递员送货轨迹构成了一张庞大的快递服务网,为千万企业和网购市民提供服务。目前各大电商已在辽宁省建仓储和物流,极大地提高了商品的配送速度。
目前铁路部门正联合辽宁省构建无缝衔接的“辽满欧”“辽蒙欧”海陆联运通道,为“一带一路”战略搭建高速物流通道。辽宁省港口、口岸资源丰富,铁路路网功能完善,港口集疏能力强大,在构建“辽满欧”、“辽蒙欧”国际大通道中具备良好基础。并且,辽宁有3条连通蒙欧的运输线路,与传统线路相比,运输时限大为缩短。目前,经营口港、丹东港、锦州港改为铁路运输的三条海陆联运通道都能抵达蒙古国或俄罗斯,甚至欧洲腹地,大大缩短了货物的运输时间,为跨境电商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运输保障。
2.金融多元化局面逐步形成,跨境支付成为增长新领域。在融资方面,除了传统的金融机构外,2014年辽宁省小微金融发展迅速。全省挂牌营业小额贷款公司674家,当年累计贷款613.6亿元,贷款余额372.5亿元,同比增长13%;信用贷款比例62%。全省融资担保机构408家,在保余额1019亿元,同比增长10.5%;在保企业9100户。小额贷款、融资担保行业发展迅猛,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了更多更好的助力。
在支付方面,目前,辽宁省内取得第三方支付牌照的公司有三家,分别是大连中鼎资讯有限公司、大连先锋商务服务有限公司和辽宁新天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现代金融服务业和互联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方支付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提供了更为亲民便捷的支付方式。另外,在推动离岸金融产品开发、扩大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开展离岸人民币账户存款、贷款、结算和资金池业务方面,政府加大了对跨境投资和贸易的金融支持,积极推动外汇改革管理的深化,促进对外融资便利化,为电子商务的跨境发展提供支持。
四、对辽宁省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建议
(一)作为电子商务系统发展的规划者
1.加快建设多功能电子商务园区,促进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综合发展。根据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发展要求,政府应当积极推动各市建设集商品贸易、平台建设、物流配送、融资支持等功能齐全和业态丰富的电子商务园区,吸引国内外电子商务企业和相关配套企业入驻。辽宁省的煤炭、钢铁和农产品资源丰富,政府可以以传统优势产业为核心,将电子商务模式引入传统产业发展,促进大宗商品交易模式的革新,推动大宗现货交易平台的建设。支持有条件行业电子商务平台由信息流服务向信息流、商流、物流和资金流综合服务发展。
2.加大对电子商务项目的支持,同时推动中小企业普及电子商务。鼓励中小企业应用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积极扶持中小微网站开展B2B、B2C网站发展,重点支持面向教育培训、医疗卫生、健康、旅游、家政、餐饮等民生服务领域的电子商务网站发展。同时,财政部门可以研究设立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加大对引进的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应用电子商务转型升级的标杆性企业的奖励力度。
3.加快电子商务在商贸流通业的应用步伐,努力拓展便民服务领域。鼓励大型商场超市、商品交易市场创新经营模式,开展网络购物和网上批发交易,实现实体商场和网上商城有机结合,促进传统商贸流通方式向现代商贸流通方式转变,同时注重发展社区电子商务,整合购物、缴费、家政、社保、医疗保健等服务资源,构建便民电子商务服务平台,推进社区电子商务连锁超市建设,促进社区商务服务网络化。
4.建立考评指标,将电子商务的发展纳入政府考评范围。辽宁省政府应当制定明确的电子商务统计指标体系,建立考核评价体系及通报制度,明确相关的责任。同时将电子商务平台、电子商务专业楼宇、电子商务产业园区等载体建设情况及有关发展指标逐步纳入对各市政府服务业的考核体系,以评促建,以评促进。
(二)作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铺路人
在物流保障上,将积极引导电子商务与现代物流融合,互相促进、互为依托,实现物流的信息化、效率化、安全化和电商利益最大化。依托浑南新兴产业园、空港,发挥中储物流、普洛斯物流、苏宁物流等一批知名物流企业的带动作用,集中引进、扶植一批知名快递企业,设立快递中转中心,建设辐射东北乃至全国的电子商务物流基地。
在金融支持上,政府应当继续深入推进金融业重点领域改革,开展产业金融体系建设;完善大连航运金融机构建设、营口港航物流金融创新试验,推动银行机构发展并强化小微企业专营机构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股份制、城商行)设立社区银行、小微支行。探索互联网金融发展政策措施,创造有利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环境。沈阳、大连、营口等金融创新试点市,要率先启动研究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筛选培育一批信用基础良好、产品独特、运作规范、风控可靠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另外,围绕电子商务,政府还应当积极培育电子商务工程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工程监理、咨询服务和人才培训等服务企业,积极促进互联网接入、网上广告、网络安全等中介活动,加快推进网络运行产品和安全产品的产业化。
(三)作为市场的监督者
作为市场的监督者,政府的主要职能在于保障系统内的各项经济活动有法可依依法进行,对潜在的风险进行监管和控制,保障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首先,政府应当严格实施行业分类监管,充分发挥相关协会的引导职能。一方面,推动建立奖优惩劣的行业发展氛围,正向激励公司依法守规经营,减少违规风险的发生。另一方面,与相关行业协会加强沟通,密切配合,充分发挥其“自律、维权、协调、服务和交流”职能,引领全行业健康发展第二,政府应当建立风险补偿机制,为重点领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保护。以省财政为主,市、区财政参与,出资建立信贷风险补偿资金,为小微、三农、科技等重点领域企业提供贷款风险补偿。风险补偿资金通过奖励、贴息或风险分担等多种形式,引导金融机构扩大对产业金融领域的资金供给,为系统内其他产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第三,政府应当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发展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全面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社会诚信和司法诚信建设,加快完善辽宁社会征信系统,努力扩大应用范围,促进征信系统之间深化合作,逐步完善信用评估体系,为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提供更多保障。
参考文献:
[1] 胡岚岚,卢向华,黄丽华.电子商务生态系统及演化路径[J].经济管理,2009(6).
[2] 牛瑞瑞.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理论剖析及应用[J].经济研究导刊,2009(10).
[3] 司林胜,王凌辉.电子商务生态系统的系统特征及其优势[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