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幻想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科学幻想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科学幻想

科学幻想范文1

【关键词】小学美术 科学幻想画 创新意识

著名华裔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李政道先生曾这样说,“科学与艺术――一枚硬币的两面”。时至今日,科学与艺术的融通已经成为人类自身发展的需求和时代的要求。多年的美术教学、辅导实践中,笔者带领学校美术教师团队开展了“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依托科学幻想画这一载体达成科学与艺术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联手,为两者的结合找到了一条新的途径,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一、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实践

1.教学主题的选择:学生金点子与教师研讨相结合,确定年段教学主题。

与科学教研组联合开展学生“科学创新金点子”的收集活动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第一步。孩子的幻想是最不受约束的,但是很多孩子通常不知道从哪里去想,教师要引导孩子们的想象并不是只有太空、海洋,关注人类本身和普通人的生活,用科技改进生活就是科学创新,这样会有更丰富的科幻空间。

在人类问题的思考中突破,比如:人类面临哪些可怕的灾害或者危机?有哪些问题人类目前无法解决?自然灾害问题、环保问题、能源问题、交通问题、生命问题等。启发学生的思维,将大问题分成小问题,如环保问题可以细化为酸雨、汽车废气、水源污染、森林减少、土壤沙漠化、臭氧层破坏等问题。于是,盘旋在森林上空的“云层吸水自动消防员”、“处理污水的鱼”、“南极冰层加工厂修补臭氧层”等新鲜的科学创意就冒出来了……再比如说,去年5月的汶川地震以后,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就想到了很多关于解决地震问题的创意:“不怕震的学校”、“小区自动防震修复系统”、“汶川小朋友的震后心理救助楼”,等等。

在日常生活的体验中改进: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日常生活,鼓励他们仔细观察身边的事物,采访周围的人,采用“更理想”、“更方便”的标准去大胆思考。生活中有哪些不方便的地方?哪些产品不够“理想”?可以怎么改进?学生在观察、体验过程中果真发现了许多有趣的问题以及有创意的对策,如:很多人不注意保护水源,水污染日益严重,要是有一群群会处理污水的神奇大鱼在江河湖泊里自动工作,随时把垃圾和污水吸进肚子,经过内部一系列的加工处理排放出清水和可以让水生物吸收的有机物质,那该有多好!

长时间出差,家里的花草无人照管怎么办?智能花盆有自动检测仪,发现缺少阳光、养分、水就会自动开启进行供水供肥、人造光照系统,让植物们健康成长。

交通问题困扰着每个现代人,未来取代危害人类健康的尘土飞扬、拥挤不堪的马路是纵横穿梭在楼房之间的透明管道,各种交通工具在里面行动自如,既方便又环保。

马路下面每次埋管子总要把柏油路面挖开又合上,既浪费人力又影响交通,是否能制造出装拉链的马路,可以像我们穿衣服一样很快捷地打开又拉上……

这些来自生活体验的小小“金点子”在科幻画创作中发挥了大作用,孩子们的题材变得丰富多样,作品也生动起来。

2.教学方式的实施:以年段为单位集中教研,引领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一方面,针对科学幻想画的特性确定探究性学习为主的教学思路,另一方面,针对学校专职美术教师人数的不足,个别年级还有美术兼职教师的现状,制定了以年段为单位集中教研,巡回教学的策略。每段确定一名美术专职教师率先备好课,然后组织团队讨论,修改后全校开课研讨。

以笔者在607班进行的《我国第三个南极考察站》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现场观摩研讨活动为例。课前,先请学生了解南极考察的意义以及困难,并填好(表1),对于南极的地理、气候环境以及考察等方面有较为科学的了解。课堂上,在讨论“我国第三个新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时候,运用了小组合作探究的形式。重在引导学生针对什么困难或者解决什么问题,相应地展开想象,而不是天马行空地脱离现实瞎想。(见表2)

建议:可以为新南极考察站起个名字,体现特色(设计特色、中国特色)

课后拓展内容(见表3):你能想出三个解决人类目前面临的问题,或者生活中的困难的金点子吗?

3.教学思路的拓展:举办科幻画展评,实现师生和家长三方互动。

在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兴趣极其浓厚,如何进一步提升、保持孩子们的创作积极性,并满足他们的成功感,是团队教学研讨中重点讨论的问题之一。举办科幻画展评,家长参与三方互动的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展评先以班级为单位全员进行,请同学们推荐出班级优秀作品参加校级展览。校级展览以年级为单位进行集中交流与评议,同学、老师和家长三方均可参与投票。活动的宗旨是“让每个孩子在参与中收获成功、感受快乐”,评比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老师、家长三方都积极投入其中,达到了关注、交流和激励的目的。

二、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实施策略

1.团队参与

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以团队形式开展研究,改变了一直以来的美术教师单打独斗辅导少儿科幻画的局面,形成了教师“学习共同体”。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都不断突破自己的能力上限,彼此信任、互补长短,培养全新、前瞻而开阔的思考方式,用美术教师之间的相互学习、交流与讨论来分享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辅导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创造真心向往的“共同愿景”,不断研究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表现能力。

2.综合学习

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如何实现无限的创意?这需要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综合。比如说,“科技创新金点子”活动的实施、科幻画展评活动、查阅科学资料都是利用课外的时间。另外,课堂上学生的创作受时间、材料的限制,在表现形式上大多比较单一,表现内容又不够丰富。有了科学幻想的好思路好内容,如何运用多种材料和绘画形式更好地进行表现?这需要美术教师在课外进一步辅导。很多优秀的少儿科幻画作品就是在课堂上构思了创意,画出了想法,并在课后进一步探究、改进,经历一个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综合过程后创作出来的。

3.三方互动

三方互动基于以往学校里师生互动,家庭中家长与孩子互动的局面而言,它把师生、家长三方通过多元互动统合成一个整体。传统教学中往往只能达成师生之间的互动,小学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非常注重家长的参与,通过课前、课后的活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达到师生、家长三方之间互动的协调,依托网络构建超越课堂教学时空的多元开放的教学模式。无论是课前的“金点子”征集、课后的科幻画展评,还是通过网络平台的作品展示,都引导孩子积极地采访家长,热情地动员家长,把家长也“拽”进少儿科学幻想画的世界成三方互动。

4.网络运用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积累,成立网络科幻画主题教学资源库,开展网络科幻画展评活动是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研究的重要策略,也是一大特色。资源库以年级段为单位建立文件夹,以科幻画教学主题为名字建立子文件夹,里面包括教案、课件、相关资料、学生作品、活动照片等内容。通过网络科幻画主题教学资源库,美术教师可以达到更充分的共享与交流,并为今后的美术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研究提供完整的资料。

三、科学幻想画主题课堂教学的成效分析

1.对学生的作用:小作品大天地

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着重培养的是两种意识和一项能力,一是引导学生关注人类问题、体验日常生活的意识;二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如何运用科学想象去解决、不断改进这些问题的意识;三是在创新思维和绘画艺术之间建立起连接的桥梁,让越来越多的孩子提高艺术表现能力。很多孩子经历了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体验了把抽象的创新思维转化为可视的艺术形象的过程,就爱上了科幻画这种创作思路和形式。课堂上,他们的积极性高,参与、竞争意识强,俨然是一个个“小小科学家和艺术家”。他们变得对于科学知识、信息更感兴趣,一些原先不爱科学的女孩子纷纷爱上了看科学类杂志和书籍,美术课前经常有同学来交流他所知道的最新发明,孩子们在寻找科学幻想画创新金点子的同时不断地关注自然界、社会和他人。

2.对教师的作用:小主题多元提升

和学生一起经历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一个教师自我学习、成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和学生共同关注自然界、社会和他人的过程。一位美术教师曾高兴地说,“科幻画教学给我这个‘科盲’扫了‘盲’”。确实,这样的过程让美术教师把视野拓展到美术领域以外,对于科学知识、科学世界、科技创新有了更多的关注,并产生了兴趣,在培养孩子的科学态度以及科学精神的同时,也提升了自身的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

同时,科幻画主题课堂教学研究团队创造了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为教师个体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机会,和谐的“同伴互助”关系使得无论是工作时间较长的美术专职教师,还是刚参加工作的新教师、兼职老师,通过活动都在自身的基础上对少儿科幻画创作教学有了更深的理解,更多的思考,从而提升了教学、辅导能力,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发展。

(备注:文中少儿科学幻想画作品均为笔者辅导)

【参考文献】

科学幻想范文2

2013年1月,中国唯一以鉴赏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为主要内容的学术期刊《名作欣赏》特辟“科幻文学”专栏,重磅推出四篇科幻小说的评论文章,分别是《命定者的悲哀——韩松的科幻世界》《星辰彼岸的技术世界——江波科幻作品的类型化写作与科技设想的独特审美意识》《打开幻想的“魔盒”——金涛的科普与科幻世界》和《在异度空间驰骋瑰丽的想象——评钱莉芳历史科幻小说与》。著名科幻作家韩松先生在专栏导言中说,这四篇文章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中国科幻的特征:金涛是一位前辈,他用科幻来深刻地反映中华民族所经历的痛苦,这代表了中国科幻的一个主流,后来一直传承到刘慈欣那里;韩松本人的小说被认为是20世纪90年代后崛起的新生代的一个方面;江波是新世纪更新代作家的一个代表,用恢弘的技术手段展现了人类和其他物种在整个宇宙中波澜壮阔的命运;钱莉芳则是历史科幻的杰出开拓者,她把从西方舶来的科幻与中国传统文化近乎完美地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科幻全新的含义。

《名作欣赏》作为一个主流文学刊物,这次同步刊出这些科幻评论文章,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中国的科幻文学正逐步为主流文学所接受。正如赵红玉编辑所指出的那样,中华民族是一个以善为美、重现实生存的民族,在中国久远的文学长河中,一向缺乏将科学精神与文学精神结合为一体的文学,一向缺乏对世界充满科学幻想的文学。然而,随着中国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这种情形正在发生着变化:近年来,以刘慈欣、王晋康、韩松、何夕等作家的作品为代表的科幻文学,宏伟大气、想象绚丽,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兼具人文的思考与关怀,创造出了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这一文学样式,已经在海外和国内的新一代读者中引起了不小的反响,虽然受传统文学观念影响,还未在主流文学界受到应有的重视,但是科幻文学所蕴藏的巨大影响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名作欣赏》刊登的这四篇文章,来自中国科普研究所“百年中国科幻精品赏析”项目成果,该项目梳理了1904年~2011年约一百年间的中国优秀科幻小说,择取其中的精粹,由国内一些专业文学评论者对之进行评论和赏析,汇集成册,既是对中国科幻小说的一个总结,又是对未来科幻创作的一个推动,具有很大的学术价值。该项目凝聚了众多参与者的心力,自2011年启动以来,得到了以刘嘉麒院士、潘家铮院士为首的专家组的指导,得到了中国科协和科普研究所领导的大力支持,金涛、叶永烈等科幻和科普界前辈的充分认可,王晋康、韩松、刘慈欣等科幻名家的鼎力相助,雷达先生等文学评论界知名人士的关怀,在学界引起了连锁反应。该项目成果将于2013年由中国科普出版社出版,届时必将掀起科幻文学的一次新的浪潮。

中国科普工作的先驱和泰斗高士其指出:科学文艺是具有长远意义的科普读物,在短时间里它的影响是无形的,而从长远看它的影响却以无比的威力产生着有形的结果,正是它帮助青年们走上探索科学的道路,培养着一批又一批的社会主义科学事业的接班人,而科幻小说,作为科学文艺的一种重要形式,充分地发挥了作者的想象力和幻想力,去预见未来,幻想明天,是普及科学知识的有力工具,在科普领域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正像韩松先生强调的那样:科幻是明天的经典,关注科幻,就是关注我们的未来。让我们携手努力,使科幻文学不仅步入中国文学的正堂,而且在科普界大放异彩。

科学幻想范文3

根据NASA公布的数字,2008年,美国民航业消耗航空燃油约6 100万吨,美国军方则使用了约1 420万吨。节油不仅直接影响航空公司的盈利,也对国防开支紧缩的美国军方有很大的诱惑。减排也是非常重要的事情,和汽车工业相比,飞机的碳排放量并不高,但飞机尾气直接进入大气层,难以通过绿化地球加以吸收,危害程度并不小。另外,机场周边由机频繁起降,排污集中,影响更大。更难弄的是氮氧化物(NOx)。节油通常采用富氧燃烧,导致NOx排放增高。另一方面,飞机噪音早已成为公害,世界各地机场扩建阻力重重,大多来自机场周边人们对噪音的不满。降噪、减排、节油,这三点始终是民航客机研发的根本,不过传统布局继续进步的潜力不大,要想有跨越式发展,必须另起炉灶。

NASA未来民航科研计划分三个阶段:N+1( N是Now的缩写)为近期,目标为2015年;N+2为中期,目标为2020年;N+3为远期,目标为2025年。计划结束时,要求达到技术成熟程度4-6。这是美国政府和国家科研管理中对技术成熟程度的等级评定,1-2为基础理论阶段,4-6为达到实验室规模到技术演示的阶段,8-9则为实用阶段。NASA的N+2要求比现在的最严格的第四级标准减噪42分贝,起飞着陆阶段NOx减排75%,巡航阶段NOx减排70%,油耗相当于波音777技术指标的50%。NASA正在推动“环保飞机计划”(ERA),这是N+2阶段,客机的设计基点为224座,22.5吨载重,14 800千米航程,巡航速度M数0.85;货机则为45吨载重,航程12 000千米。在1月9~12日美国航空航天协会在田纳西州纳什维尔举办的航空科学大会上,波音、洛马和诺格揭示了各自的ERA方案,都达到或者接近达到了这些十分苛刻的要求。每一个团队的设计方案都获得很高的评价,而各自的技术路线又十分不同,预示着民航技术即将到来的百花齐放时代。

波音的方案

波音方案是NASA的X-48验证机的延续。这是翼身高度融合飞机,介翼和无尾三角翼之间。无尾三角翼飞机也是常规的机体-机翼布局,只是省却了常见的水平尾翼。机体-机翼布局在设计和制造上已经很成熟,不足之处是机体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很小的升力,而机翼和机体的结合部承受的应力很大,需要特别加强,从而导致重量增加。理想飞翼直接在“肥厚”的机翼内装载旅客或货物,整个飞机均产生升力,这是飞翼本质的优越性。从上世纪40年代飞翼概念提出后,就有很多人把飞翼作为未来客机的理想气动布局。

飞翼的纵长相对较短,俯仰控制力矩随之较短,大大增加了控制的难度。除了德国霍顿兄弟的开创性工作外,诺斯罗普算是飞翼的先驱了,还在上世纪40年代试飞过飞翼。但一直到电传飞控的出现,实用的飞翼才成为现实,这就是B-2。不过民航客机的安全性要求很高,本质上不容易做到自然稳定的飞翼要通过民航客机所需的严格安全认证,还有不少关口要过。另外,飞翼客机的旅客登机也是个问题。圆筒形的机体或许效率不高,但旅客上下飞机很方便,但飞翼没有明显的适合设置登机门的位置。更为致命的是,飞翼内人员疏散远比圆筒形机体复杂和困难。现有研究表明,一旦发生紧急情况,飞翼客机很难在美国联邦航空局(FAA)规定的时间内疏散乘客。

由于这些问题,波音的翼身融合体方案(简称BWB)试图结合飞翼和常规机体-机翼的优点,用近似飞翼的气动外形保持飞翼的优点,但机舱是极大加宽的肥厚扁圆,而不是像理想飞翼一样差不多延伸到整个翼展,机翼也没有飞翼那么肥厚。扁平宽大的尾部上方有一对外倾的双垂尾,双垂尾之间是两台普惠和罗罗合作的齿轮传动涡扇(GTF)发动机。所谓GTF发动机就是在双周涡扇发动机的低压涡轮及增压压气机和风扇之间加入1个齿轮减速器,以使风扇和低压涡轮和增压压气机都可以在各自最有效的转速下工作,从而达到发动机最优化的目的。相比波音777,GTF发动机可以让飞机节油52%,这一效果十分可观。但另一个发动机技术或许可以达到更高的节油效果,这就是桨扇发动机,也称开放转子发动机。不过涡桨的问题有两个:速度无法提高、噪声很大。螺旋桨的叶尖速度不能超过声速,其迎风面积也限制了飞机的飞行速度,所以不适合高亚声速巡航的远程客机。没有屏蔽的叶尖产生的噪声足以造成机体结构疲劳,所以大功率的涡桨客机很难不扰民。尽管某些技术升级——比如,螺旋桨桨叶采用后掠的弯刀形推迟激波的产生或者前后不同桨叶数的反转螺旋桨改变噪声特征,都可以降低噪声水平,但桨扇的噪声依然很高。波音BWB方案如果采用三台桨扇发动机取代两台GTF发动机的话,油耗还可以进一步降低,但噪声要高8分贝,方案被放弃了。GTF方案也没有达标,只达到降噪34分贝。波音BWB方案的发动机下方有扁平宽大的后机身屏蔽,两侧有双垂尾屏蔽,加上采用低噪音的GTF,依然没有达到NASA的N+2降噪标准,可见降噪之难。

波音和NASA合作研制的X-48在2007年7月20日首飞,已经积累了相当丰富的数据,波音也因此在竞赛中领先一步。波音的ERA技术验证机计划2017年总装,这是一架65%尺寸的验证机,翼展45.4米,机长25.3米,机高6.4米,采用两台推力为106.8千牛的GTF发动机。飞机其余部分,如起落架和座舱系统都沿用现有技术。在诸如翼型等技术上也留有一定余地,方便以后升级。

诺格的设计

面对波音的强势设计,诺格并不畏惧,对飞翼用于民航客机充满信心。诺格的ERA方案几乎是B-2轰炸机放大的民航客机版。和波音ERA相比,诺格ERA的中央部分同样明显肥厚,但机翼机体浑然一体,没有明显的机舱和向前探出的机头和驾驶舱,更接近理想飞翼。由于发动机深埋在飞翼之内,进气口和喷口有效地用机体屏蔽了噪声。降噪成为诺格ERA最显著的优点,其噪音达到74.7分贝。这应该不奇怪,其原型B-2隐身轰炸机的“看家本领”之一就是静音。诺格ERA方案采用无垂尾设计,以降低阻力。由翼尺寸紧凑,没有机体则避免了机体-机翼的不利气动交互作用,飞翼更加接近理想机翼,使升阻比有所改善。和波音的方案相比,诺格ERA的节油效果果差强人意,比目前的波音777降低41.5%,没有达到N+2要求的50%。

诺格ERA由于采用不同寻常的飞翼设计,旅客上下飞机也采用不同寻常的方式。不从两侧登机,而是像军用运输机一样,从机尾放下的斜板登机。头等舱总是在离登机门最近的地方,便于迅捷上下飞机,所以诺格ERA的头等舱一反常规,安置在商务舱和经济舱之后。由于机体特别宽,登机斜板也特别宽,便于多路客流迅速登机。不过,无垂尾设计的安全认证和深埋机背的发动机维修会是很大的挑战。另外,宽大的可收放登机斜板的重量也不可低估,而飞行员的位置相对常规的驾驶舱来说比较靠后,不利于地面滑行时观察周边情况,加上飞翼紧急疏散旅客的问题,诺格ERA离实用化可能是距离最远的。不过用作军用运输机的话,诺格飞翼具有天然的隐身特性,这倒是一个很有吸引力的优点。

洛马的构想

洛马的方案在某种意义上是先进和传统的独特组合。一方面,这是三个方案中唯一保留传统的圆筒形机体的方案。圆筒形机体不仅容易设计制造,也是最适合用于压力容器的外形。在空气稀薄的高空,舱内加压的机体是一个压力容器,圆筒形的机身意味着最轻的重量,这是不容轻视的优势。另一方面,洛马ERA采用了独特的搭接翼,也就是后掠的下单翼和前掠的上单翼在翼尖搭接,俯视看起来好像一个菱形,所以也称菱形翼;正视则看起来像一个矩形的空心盒子,所以又称盒式翼。

后掠翼可以推迟激波的产生,有利于增速减阻,前掠翼也能达到同样的目的。此外,前掠翼还有一些额外的好处。后掠翼的失速首先在翼尖发生,引起升力中心前移和机头上扬,进一步加深失速;前掠翼恰好相反,具有天然的抗失速特质。另外,后掠翼容易形成强有力的翼尖涡流,造成涡流阻力,前掠翼的翼尖涡流要弱得多。但前掠翼具有气动弹性发散的问题,翼尖局部迎角增加会导致局部升力增加,进一步加大局部迎角,直至扭曲导致结构损坏。搭接翼在翼尖把后掠翼和前掠翼搭接起来,后掠翼和前掠翼的受力互相补偿,鱼与熊掌兼得,不仅简化设计和制造,还大大改善了面积律分布,降低了跨声速阻力。

搭接翼不仅在相同翼展情况下翼面积成倍增加,还因为后掠翼和前掠翼互相卸载,降低了翼根的应力,减轻了结构强度要求,降低了结构重量。搭接翼比同样翼面积的普通上单翼或者下单翼减重可达30%——一架现代飞机的起飞重量是249.6吨,那么用搭接翼技术后,飞机的起飞重量只需166吨,重量减轻意味着造价和油耗也相应降低。

由于后掠翼和前掠翼分别有相对肥厚的翼根,翼内容量较大,便于多装燃油,或者在用作预警机时,在翼内安装共形雷达。传统的双翼机尽管翼面积加倍,但由于上下机翼之间的不利气动交互作用的影响,升力并不成倍增加。搭接翼不仅让机翼上下错开,还前后错开,导致不利的气动交互作用大大减小。由于下洗气流向下的方向,也导致了前置后掠的下单翼和后置前掠的上单翼之间的不利气动交互作用进一步减小。此外,上下错开的搭接翼还为发动机的安装位置提供了意外的便利。发动机后置有利于重心后移,降低配平阻力,所以上世纪60年代曾流行喷气发动机安置在机尾两侧的布局,至今公务飞机和支线客机依然流行这一布局。但尾吊式发动机紧贴机舱,噪声较大,位置也较高,维修不便。因此飞机越大,发动机推力越大,这些问题越明显。但搭接翼的后置前掠的上单翼解决了这个问题,后置前掠翼下吊挂的发动机兼具传统的翼吊和尾吊布局的优点,而且上单翼具有足够的翼下净空,容易吊挂超大直径的先进低油耗发动机。

科学幻想范文4

关键词 环环相扣 训练 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课堂教学是一个综合概念,有多种涵义,它可以是一个教学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教学单位、教学环节甚至一个教学步骤。在这里,我们着眼于作为教学单位的课堂教学,并且把相对完整的一课书作为一个教学单位,研究探讨前后各环节如何环环相扣开展训练式教学,以期多角度全覆盖地训练学习者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

1一课书的来龙去脉

一个教学单位可以划分为若干个教学环节,以一课书作为一个教学单位,我们可以划分成三个教学环节:课前预习――课上讲练――课后复习,他们首尾相接,环环相扣,循环往复,无穷无尽。这三个环节各有各的内容和任务,彼此相对独立,各有侧重,又相互依存,相互支撑,缺了其中任何一个,都不能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分别是一课书的前奏和结尾,由学生在课下完成;课上讲练则是这个教学单位的主体部分,师生在课堂上共同完成。课下的预习和复习属于学生自我训练,老师不直接参与,但却渗透和体现着老师的要求和指导,是在老师掌控下的训练,是老师整体训练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两个环节的成效也要拿到课堂上检验的,以保证预习和复习的质量。

2环环相扣说训练

初级阶段的汉语教学,注重的是语言的模仿能力,训练形式也比较单一,到了中级阶段,更应注重培养和训练的是学生创造性地运用语言的能力。为了较全面地展示环环相扣的训练式课堂教学,至少应该在中级汉语教学阶段进行。关于课型,我们选择综合了听说读写在内的综合课作为训练载体。教材嘛,最好是系统性较强,生词―课文―练习都具备的,学习者初学汉语就延续使用的前后关联性好的教材。综上几点,我们以《对外汉语本科系列教材―汉语教程》第二册为例,讨论在三个环节如何实施训练式教学。

2.1课前预习,披荆斩棘

学习者到了中级阶段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再说,中级阶段的课文相对较长,而且没有拼音,生词较多,每课的生词达到三四十个,很多词的用法不像初级阶段那么单纯了,会读会写明白意思却有可能不会用,语法也越来越复杂。如果单靠课堂上几十分钟的时间,是不会有好的教学效果的。所以,课前预习不仅可能,也必要,还必须。

那么,课前需要预习什么呢?生词是新课首先面对的障碍,所以,预习应该从生词入手。生词到底怎么预习?预习到什么程度?所以,布置了预习内容还不够,必须提出预习要求。问题又来了,虽然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是如果学生不做或者完不成怎么办?所以,还要让他们将预习的结果以作业的方式提交并且告诉他们上课时如何检验其预习成效,这样做,才能最大程度保证预习环节的顺利开展。

下面我们以《汉语教程》第二册为例,介绍一下课前预习应该如何进行。在预习什么及怎么预习的问题上,我们的做法是:让学生用新课的生词做句子。比如,汉语教程第二册第2课的课前预习,要求用该课所有生词每个做一个句子,也可以几个词用在一个句子里。学生热情非常高,每个句子都是自己想出来的,根本不用课文中的。有学生住在长清,就根据长清的气候特点做出了这样的句子:A长清常常刮大风(生词是刮风)。B长清冬天不常下雪(生词是下雪)。用生词做句子就是怎么预习在行动上的体现。

如何保证我们提出的预习任务、预习要求能够被保质保量地完成?那就是将预习任务成果化,预习要求有检查。具体说来,就是把做的句子写在本子上,下次上课的时候交给教师,上课以后第一件事儿,检查生词是不是都记住了,一般的做法是,用PPT展示新课的每一个生词,让学生读,会读的就算是记住了,不会读的就是没记住,但是,没记住却不能轻易放过,可以选择老师或者某位同学告诉他(她),并接受提供帮助者的惩罚。这样的做法让学生觉得非常有趣,他们都不希望成为求助者反倒盼着别人出丑从而可以搞些恶作剧开开心。于是,大家都努力地记生词,检查时基本上都可以记住全部生词。有时候没人出错反而成了遗憾。

当然,预了生词之外,还应该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提前看一下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找出不懂的词句,另外,浏览一下新课的语法以及课后注释等都是很有必要的。

课前预习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在于:(1)披荆斩棘,为新课的学习扫清障碍。(2)可以培养学生自觉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3)用生词做句子的预习方法起到了以新代旧、以新促更新的作用。(4)缓解了课堂压力。

2.2课上讲练,事半功倍

课上讲练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课文是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语法和词语的语用场,因此,课上讲练环节应以课文为载体,以课后练习为辅助,集中讲练一课书的要点、重点、难点,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和交际能力。

习得一种言语现象都要经过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巩固和应用这样几个阶段。学生通过课前预习,知道了生词怎么读,每个生词的意思怎么样,了解了课文的基本内容,这就是初步感知和理解阶段。接下来的课上讲练环节,进入的就是进一步感知、全面理解、模仿、记忆及基本巩固阶段。

学生在预习阶段对课文已经有了一定的感知,这远远不够,在课堂上还要进一步感知,所以课堂上第一步应该是让学生试读课文。学生学到汉语教程第二册,语音对他们来说问题不是很大,所以,试读很少有读得南腔北调的。

第二步:听录音跟读课文,至少三遍。这样做的目的是感知标准的语音材料并模仿,为记忆打下良好的基础。另外,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感知的多了,对理解课文也是很有帮助的。

第三步:请学生就课文质疑,教师答疑解惑。这一部分,学生的质疑,老师不可能全部都能想得到,所以对老师的要求非常高,仅仅靠本课的备课远远不够,需要足量的积累和系统全面的专业素养才能游刃有余地应对学生五花八门的问题。

第四步:教师就课文提问题,检查学生是否都懂了。师生问答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全面理解课文,所以在设计上应力求简洁明了有针对性,尽量使用课文中的句式,一方面熟悉了课文,另一方面,提问不至于让学生听不懂,还有,为下面引出本课语法点稍作铺垫,因为师生对话的内容本身就应该是语法点现成的语料。

第五步:通过跟读、同读、分角色朗读、逐句背说、分角色背说、表演、聊天等各种方式,反复模仿,达到全部学生熟读、大部分学生背说的要求。为了保持住这种对课文的记忆,我们还会采取滚雪球式的课文背说。只有通过反复地朗读、背说课文,记住了大量有用的句子,才能达到熟练地用汉语交际的目的。

第六步:归纳演示语法点。比如,学了第三课以后,三个发音相同的结构助词就都学了,要进行比较总结,我们可以通过表格将其基本结构用公式演示出来并分别配以例句,学生就很容易记住这三者的区别,尤其是两个“地”“得”,前后成份正好相反,我们还可以中英混用法帮他们记忆,比如“do 得how”“how地do”。

通过以上几步,学生不仅记住了课文,而且也弄懂了、学会了语言材料的含义、语言规则和用法,从而实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

关于课后练习的处理,一般的做法是讲练课文以后集中进行,可以每项都做,也可以视情况挑着做;还有一种处理办法是讲练课文时根据需要穿行。当然,也可以在原有练习的基础上,通过适当调整练习方式等手段,提高练习的利用率。在这里就不一一赘述了。

2.3课后复习,熟能生巧

课后复习是一课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一环,不可或缺。课前预习和课上讲练完成了感知、理解、模仿、记忆和基本巩固及初步应用,如果没有课后的及时复习,就会消弱之前的学习效果。再说,前两个环节都是在老师的指导和带领下进行的,学生是有所依靠的,而真正的语言交际应该是自己独自面对的,复习可以帮助学生从有所依靠的虚拟交际逐渐过渡到真情实境的独当一面。

课后复了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情况进行查缺补漏,强化巩固外,教师还应提出普遍性的复习要求,使学生的记忆进一步加强,达到熟化和固化以至正确应用。同时,某些在课堂上没有时间完成的项目也可以作为课后复习内容提出来,以弥补课上的不足。普遍性的复习要求是:熟读课文并录音;抄写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和自己的实际写一段文字。几乎每课书都可以进行这样的练笔,比如,学完了第二课《我们那儿的冬天跟北京一样冷》以后,要求学生写一写自己家乡所在的城市和现在学习所在的城市时间、气候方面的异同,相信他们一定都有自己的话说。

如果这三个复习内容都能保质保量地完成,我们预期达到的熟能生巧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了。当然,复习的结果也要跟课前预习一样经过教师检查,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和纠正。

至此,以一课书为单位的相对完整的课堂教学大功告成,首尾相连的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层层推进,实现了整个教学过程滚动式发展。

3结语

训练式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和“以交际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对外汉语教学原则。课堂不再是老师唱“独角戏”的场所,只是“老师讲学生听”,而是变成一种交际场所,培养和训练学生的交际能力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任务。进行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会用,此外,教师在进行技能训练的同时,还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即会学。从本质上讲,以上训练的方法就是学习的方法。只要老师严格要求,学生训练有素,长期坚持形成习惯,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就会变得“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参考文献

[1] 崔永华.语言课的课堂教学意识略说[J].世界汉语教学,1990(3).

科学幻想范文5

【关键词】信息网络环境;小学科学;教育方法

科学是一门知识内涵较深厚的学科,对小学生而言,学习相对较为困难。因此,针对此类情况,教育部门结合信息时代的发展,将小学科学教育与信息网络环境相整合,创建出一个全新的科学教育模式,以此来增中小学生对科学学习的能力。

一、信息网络环境对小学科学教育的重要性

小学科学课程是一门较难理解的学科,它除了日常的理论学习外,还包括了实践的部分,而实践中又包括了实践过程与实践记录。因此,有些学生常常会因为科学学科的复杂性而对科学课程望而却步,而基于信息网络环境下的教学就完美地解决了这一问题。

1.通过视频的成果演示增强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课堂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它采用了最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与科学理论实践学习相结合的模式进行教学。利用信息多媒体制作而成的科学教学方案对小学生更具有吸引性。在科学教学中,实物的演示过程是十分重要的,并且在演示的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语言、眼神的交流对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是至关重要的。但同时,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实物演示往往会受到空间因素的影响,而信息网络恰恰可以对这一影响进行补充。学生在科学实践过程中所制作而成的科学作品可以由老师制作成幻灯片的形式,再将制作而成的幻灯片上传到网络平台中进行播放,同时可以组织家长和学生在网络平台中进行交流和讨论,促进学生间互相学习。除此之外,这种方式还可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从而提高小学生科学学习的兴趣。

2.信息网络实现了科学创新实践的成果评价,传统教育模式下,小学科学实践的成果评价一般都是由老师进行评价,而学生和家长只能被动地接受评价的结果,这种被动的接受评价结果的方式往往会将学生置于科学成果评价体系之外,使学生形成一种与己无关的思想。而信息网络的科学创新成果评价则将学生与家长纳入到了成果评价中去,从而形成了一种三维评价体系。另外,老师将学生在校期间所有的科学实践成果报告与图片上传到信息网络平台中进行展示,并邀请家长与学生共同对科学实践成果进行评价。经过调查发现,基于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育更容易得到家长与学生的认可;同时还发现,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学生的科学知识累积量及学习能力呈直线上升趋势。除此之外,信息网络环境下的小学科学教学更容易激发出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时还会使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及动手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二、信息网络环境下小学科学教学的方法

1.充分利用信息网络资源,化繁为简,通常来讲,科学是一门量较大、动手操作性较强,较为复杂的学科,小学阶段的学生在学习科学课程时往生不知道如何下手。因此,在信息网络环境下,老师要充分地利用有限的资源,将复杂的科学知识简单化,并通过信息网络平台这一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科学的学习任务。首先,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好信息网络资源,就科学这门学科来说,科学学科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于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要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能力。随着教育体系的改革,小学科学教材中编排了许多需要学生自主进行探索的科学问题,而完成这一些探索性的问题仅仅依靠老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远远不够。因此,老师要充分地利用好学校的多媒体设施(如:投影仪、录像、广播、幻灯、计算机等),将课堂中所要讲解的内容及学生实践内容和成果通过多媒体形象地表现出来,使学生能够更客观地理解科学知识。其次,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也要充分地利用好信息网络资源。教学中的教与学是双向的。只有使教与学之间产生完好的互动,才能真正实现教学的目的。因此,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充分地利用信息网络环境进行学习。

2.利用信息网络环境因材施教,传统教学模式下,老师的教学任务重和缺少科学教学相应的硬件支持,导致了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很难实现个性化教学,这也是影响学生失去对科学学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在信息网络环境下,老师教学任务重和缺少硬件支持这两点阻碍因素都得到了完善的解决。在小学科学教学阶段,着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这就要求老师要和针对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实施因材施教。而信息网络环境下具有操作性强、资源量大、互动性强以及知识范围广等特点为因材施教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除此之外,利用信息网络环境,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为其制定出适合学生自身学习的方式,最大化发掘出学生的潜能。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可知,在信息网络环境下,小学生科学教育水平更容易得到提升。因此,学校要充分利用好信息网络资源,让学生在信息网络环境下轻松学习科学。

参考文献:

[1]封昌权.远程教育环境下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国电化教育,2013(3).

[2]陈鼎明.信息网络环境对小学科学教育方法的影响研究[J].教学与管理,2011(33).

科学幻想范文6

关键词:电脑操作;环环相扣;设置背景;人文关怀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3-079-1

一、创设情境,引发操作冲动

怎样让学生在操作过程中有真切的感受呢?结合我校部分新苏州人,又考虑到小学生们都喜欢小动物,所以我创设了这个“给小动物安家”的情境,让这个家的布置由单调到温馨,操作设置也就因此而不同,学生们看到自己给小动物安的家,一定会充满喜悦,爱心满溢!

于是一上课我就问学生们:“苏州有蓝天、太湖和可爱的园林,我喜欢它们,所以在这安了家。你们也想吗?可喜的是,还有一些小动物们也想在苏州这个美丽的地方安家,你们看,有只鸽子飞来了(媒体出示一只飞翔的鸽子),你想给它布置什么样的家?”此时学生们看着白色背景上的这只孤独的鸽子,不由自主地说:“我想给鸽子布置蓝色的家,漂亮的家。”我趁热打铁:“同学们,让我们用自己的爱心来给鸽子安家吧!”

这个情境导入起到了预想的效果,当我说到美丽的苏州时,有的同学忍不住骄傲地说:“我们家也在苏州了!”真是可爱的孩子。当问他们想不想给鸽子安个家时,他们的情绪高涨,有人已经迫不急待地说让我们开始吧!这种参与的热情瞬时提升,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操作冲动,给接下来的精彩奠定了稳固的基础。

二、层层递进,感受操作过程

小学信息技术新课标中提到,信息技术内容设置要以兴趣为起点,以活动为载体,螺旋上升地设置内容,要让学生在“玩中学”“做中学”。我们学生中的一部分家庭经过努力已在苏州安了家,成为了新苏州人。他们的家也都经历了租房――买房――装修――入住的过程,所以我结合由简单到复杂的设置操作,让家的布置过程也从单一逐渐丰富起来,学生们在层层递进的设置和布置中掌握操作技能并体会人文社会。

基于此想法,我让学生先用单色做背景给鸽子安个简单的家。再用双色做背景,第二次给鸽子安家,让鸽子的家更显自然。最后用蓝天、白云的真实照片做背景,第三次给鸽子安个最真实、温馨的家。学生把先前的操作冲动一步一步地实施到了操作过程中。让这三次给鸽子安家的操作充满爱心,充满愉悦。

原本这种操作过程两分钟就能完成,可以说是无趣无味。但这三次安家却让学生们在层层递进的操作中感受到了要想让自己的爱心释放,就需要知道怎样对幻灯片的背景进行一次次的设置。正是这种爱的奉献促使学生们集中注意力认真学习电脑操作的方法。这样大大提高了学生们的学习效率。当第一次用单色设置背景后,学生会觉得不够好看,于是第二次想着赶快用双色设置渐变色做背景,好看了但还不够温馨、自然,最后第三次试着把蓝天白云的图片设置为背景,总算满意了。那种急切的心理在每次的操作中得到满足,此时的记忆是最为深刻的。课后,我问一些学生:你在操作过程中有什么想法?他们说的最多的就是:很有趣,操作并不难,我都会了。是啊,学生们需要的是有趣味的课堂,需要这种化繁为简的操作情境,更需要这种层层递进的求知欲和满足感。我以后也会营造更多这样的课堂氛围。

在给我校五一班试上时,有的同学急切地直接把蓝天、白云的照片做为背景设置了,然后去帮助旁边的同学。他并没有体会到鸽子也需要自己的努力高飞才能有蓝天、白云的家,所以我引导他给鸽子安的家要逐渐丰富起来,这样相应的操作也都练习到了。

三、欣赏作品,醉心操作成果

小学信息技术中教学评价必须以教学目标为依据,本着对发展学生个性和创造精神有利的原则进行。要重视教学效果的及时反馈,评价的方式要灵活多样,要鼓励学生创新,主要采取考查学生实际操作或评价学生作品的方式。针对这个评价原则,我没有像往常一样展示学生们的作品,而是请大家一起欣赏自己的作品。让每位作者都用一句话说说自己的作品。我听了后才知道,原来他们的想法比我还多呢。还有个别学生在自己的作品里把一只鸽子“复制”“粘贴”成了三只鸽子,他告诉我们,这是一家子,听完后我感动地摸着他的小脑袋说:“真是幸福的一家,加油吧!”在真情实感的支配下,同学们的作品都格外精彩,时间充裕的同学还自己配了些简单的文字,一切都让人赏心悦目,我感动,我心慰,我明白了,学生和我在这堂课中收获是满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