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抒情散文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抒情散文诗范文1
关键词:抒情散文;写作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167-01
抒情散文是通过对景物或事物的描写来抒发感情的文章。抒情,是作者把自己对客观事物的喜、怒、哀、乐等主观感受,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加以表现抒发的一种作文技法。抒情的目的是倾吐情感,引人共鸣。文章重点在于抒发作者的内心之情。写人、写景、叙事、观物都是为抒情服务的。那如何用直接或间接的方式来抒感便显得尤为重要了
一、使用“直接抒情”
作者在文中直接表达自己被现实生活所激发起来的感情,叫直接抒情,一般称之为“直抒胸臆”。感情是比较抽象的东西,它存在于人们的内心,别人不容易捉摸,自己也不是那容易表现的。一般而言,直接抒情要同具体的描述结合起来,还可以同想象和联想结合起来。直接抒情的语言,往往蕴含着生活哲理,或是借助一定的修辞方法,或是语言的色彩、间节、节奏、句型上富有特色。
例如朱自清《背影》中,朱自清先生的四次“流泪”,均情动于衷,做到了寓情于理;使人毫无矫揉造作之感。层层铺垫,泪洒全篇,从正面有力地衬托了父亲的感人之深,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先看文章的开头。开篇点题后,直述家庭的变故:祖母去世,父亲的差事也交卸了,这是祸不单行的日子。“我”从北京回到徐州,看到“满院狼藉的东西”;回到家中,又看到“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今不胜昔之感油然而生,因而不禁簌簌地流下了眼泪。这是伤感的泪,伤丧亲之凄楚,感人世之多艰。面对此景,“我”热泪潸然是人之常情。如果不这样写.而是表现出一副铁石心肠,那反倒有悖情理。
再看文章的主体部分。写父亲到车站为“我”送行,作者两次写到流泪。第一次是写父亲越过铁道为“我”买桔子而流泪。作为父亲,对已成年的儿子外出就学,尽管事忙,但仍挤出时间亲自送到车站,再三叮嘱,细心关照。为了给儿子买桔子,拖着肥胖的身躯,蹒跚地走到铁道边,在爬月台时,看到“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父亲把全部感情都倾注在儿子身上了。此时此刻,怎能不使儿子感动呢?所以,“我的泪很快流下来了。”这是激动的泪,是“我”对父亲一片爱子之情无限感激的自然流露。
车站送行第二次写到流泪,是与父子分别时。父亲把送儿子的各个环节都安排好以后,又嘱咐儿子一番,才混入来来往往的人群里,再也找不着了。此次分别后,父子何时才能再相见?父亲的差使已经交卸,以后他赋闲的日子怎样度过?“我”思前想后,是“我”为父亲晚年生活境遇的不测而担心流出的泪。流泪自然,亲切感人。
最后一次写“我”流泪,是在文章结尾部分的补叙中。回想父亲奔波一生,晚年仍不得舒心,从来信中得知,他已年老多病,恐不久将别于人世。于是,“我”的眼中又闪出“晶莹的泪光”。这是思念的泪,思父亲之近况,念父亲之不幸,以泪代言,由情而发,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父子之间的真挚感情。且与前几次流泪相互照应,起到了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作用。
总之,文章写“我”的四次流泪,均属情之所至。
二、使用“间接抒情”
“间接抒情”,就是作者在文中借助于一定的媒介来抒发感情。它包括通过叙事抒情。这种抒情性叙述,侧重于以情叙事、融情于事。它可以写完整的事件,如朱自清的《背影》,也可以写事情的片断,如孙犁的《亡人逸事》。但是,作者的主观情感充溢于叙事的文字之中。通过写景抒情,作者的情感间接地附丽于山川名胜、自然景象之中,或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感情,如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或借助自然景象的烘托来体现内心的感受,如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中对地坛景物的描绘,以达到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表达效果。通过状物抒情,作者往往把外物当作感情的激发物和寄托物。感情是内因,外物是诱因,如余光中先生的《听听那冷雨》。综上所述,间接抒情包括以事件为媒介的缘事抒情,以景象为媒介的借景抒情和以物体为媒介的托物抒情。下面举详细例子说明。
例如的《追悼志摩》一开头不是抒写作者的巨大悲痛,而是精妙不凡地引用了徐志摩最富盛名的诗《再别康桥》的最后一节: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大家知道,志摩是死在“那淋漓的大雨里”,死在“那迷的大雾里”,死在飞机失事的“烈焰里”。
抒情散文诗范文2
在无奈的月光下, 蝴蝶飞过沧海, 双双跳跃, 那最浪漫的情节。 梦一样的境界, 繁花如火盛开, 尘世的桃源, 都生存在你我的笔尖。月下的思绪袅袅,编织成为一笼清梦,在红尘里寻芳踪。思念中人,在寂寞深处,搏击心情,和云彩一起飞扬。真实的自己, 难舍的红尘眷恋, 一往情深,装满记忆的行囊,感觉还有你的存在, 没有什么可以改变, 静静的想念。 散文诗欢迎阅读
人生的经历像一根根蚕丝,花开一年又一年, 叶落一季又一季, 在缤纷的花雨中, 低吟浅唱, 我们无悔的流连, 今世的约定。思念也飘飘洒洒, 充盈心间。折不断的牵挂,爬满心尖,在无数个孤单的时候,遥望着远方,思念便也无声无息地跟随而来, 让我独自在天的这边静静的想你。 哲理散文谢谢你的阅读
在许多没有星光的夜,在忧伤的歌曲里, 我和记忆里的影子, 静静的想你!明媚的思念凝结成心绪点点,像烟雾般一样散开,飞越万水千山, 等待着梦中的双蝶舞翩跹!在寂静里成为别致的情怀,依然爱你到永远。今生,刻守着一缕相思, 喜欢静静的想你, 和风一起低低诉说诗一样的娇艳。
抒情散文诗范文3
世界上只有两种可以称之为浪漫的情感
一种叫相濡以沫,另一种叫相忘于江湖
我们要做的是争取和最爱的人相濡以沫
和次爱的人相忘于江湖
也许不是不曾心动,不是没有可能,只是有缘无份,情深缘浅,
我们爱在不对的时间
回首往事的时候,想起那些如流星般划过生命的爱情,
我们常常会把彼此的错过归咎为缘份,其实说到底,
缘份是那么虚幻抽象的一个概念,真正影响我们的,
往往就是那一时三刻相遇与相爱的时机,
男女之间的交往,充满了犹疑忐忑的不确定与欲言又止的矜持,
一个小小的变数,就可以完全改变选择的方向
如果彼此出现早一点,也许就不会和另一个人十指紧扣,
又或者相遇的再晚一点,晚到两个人在各自的爱情经历中
慢慢地学会了包容与体谅,善待和妥协,也许走到一起的时候,
就不会那么轻易的放弃,任性地转身,放走了爱情
在你最美丽的时候,你遇见了谁?
在你深爱一个人的时候,谁又陪在你身边?
爱情到底给了你多少时间?
去相遇与分离,去选择与后悔?
不是不心动,不是不后悔,但已经没有时间再去相拥,
如果爱一个人而无法在一起,相爱却无法在适当的时候相遇,
如果爱了,却爱在不对的时候,
除了珍藏那一滴心底的泪,无言的走远,又能有什么选择?
要在时间的荒野,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
于千万人之中,去邂逅自己的爱人,那是太难得的缘份,
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在彼此不断地错过,
错过杨花飘风的春,又错过了枫叶瑟索的秋,
直到漫天白雪,年华不再,
在一次次的心酸感叹之后,才能终于了解——
即使真挚,即使亲密,
即使两个人都已是心有戚戚,
我们的爱,依然需要时间来成全和考验
这世界有着太多的这样那样的限制与隐秘的禁忌,
又有太多难以预测的变故和身不由已的离合,
一个转身,也许就已经一辈子错过,
要到很多年以后,才会参透所有的争取与努力,
也许还抵不过命运开的一个玩笑,
上帝只在云端眨了一眨眼,
所有的结局,就都已经完全改变
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种幸福
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悲伤
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声叹息
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种无奈
回忆的花瓣掠过心湖,泛起片片涟漪,
抒情散文诗范文4
一、抓住散文的特点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素有美文之称。它融合着自然美、诗情和哲理美,同其他文体相比,散文有自身的特点:一是“形散而神不散”,做到形散神聚,和谐统一。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应用灵活多样,不拘一格。“神不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理解这一特点,对我们把握散文的构思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例如“白杨礼赞”,它的中心词就是“赞”无论作者怎么写,形式怎么变化最终都要归结到“赞”来。因此,抓住散文的特点是教学的第一个环节。
二、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
设计导语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环节。精美巧妙的导语设计可以诱发学生提高学习的兴趣,把全部情绪和注意力集中到所学的课文中来。对于情感色彩比较浓的散文来说,导语更要有强烈的抒情作用,从而使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文中去。
不同的课文有不同的主题内容、感情基调和写作对象。所以,在设计导语时,我们就应该根据课文本身的特点,采取不同的方式。
以朱自清的《春》为例,这篇散文全文都紧紧地围绕“盼春”、“绘春”、“颂春”写景抒情那么我就将导语设计为“一年四季,最美的要数春天。阳光明媚,万紫千红,生机盎然,给人以无限希望。古往今来,多少诗人曾经描写过春天醉人的景色。杜甫笔下的春雨善解人意,“润物细无声”,王安石笔下的春风,浩荡千里“又绿江南岸”,那么在散文家朱自清的笔下,春又是怎样的呢?”这则导语本身就是一首优美的春题散文诗,接下来我又让学生背诵了两首描写春光美丽的富有优美意境的古诗。学生听了这段导语,已到了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境地,还没读《春》,就已沉浸于浓浓的春意之中了,这样顺势一引,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了《春》的艺术意境之中。
三、感情充沛的课文范读。
教师的范读,对于营造情感氛围,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意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是至关重要,所以,教师在作范读时,就不能仅是简单地把文字流畅地读出来,还要激情充沛,注意抑扬顿挫,并且善于传达作者细微的感情变化。一般来说,散文有几种不同的风格类型,如清丽婉约型、活泼明丽型、慷慨悲壮型等。相应地,根据不同的类型可以确定不同的范读风格,营造不同的情感氛围。例如清丽婉约型:这类文章语言优美,情景交融,思想感情流含蓄。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范读时,语调应轻柔、舒缓,为学生营造一种幽雅的氛围。活泼明丽型:这类文章欢快流畅,活泼向上,作者的热情激畅,在文字间,如朱自清的《绿》范读时,语调应活泼欢快,热情洋溢,营造一种轻松惬意的氛围。慷慨悲壮型:如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恨中寓悲,悲中含恨,悲歌当哭,抨击时政,就应该深沉肃穆。语调沉痛,造成一种慷慨悲歌的气氛。
四、品味语言,明其特色
散文的语言灵活多样,参差错落,富于变化。各种类型的散文,乃至同一种类型的散文,几乎都有自己的语言特点。许多优秀的散文家都在各自的作品中体现出各具特色的语言风格。有的清淡自然,有的铿锵有力,有的含蓄委婉,有的韵味悠然。散文教学,要善于引导学生品味散文的语言,以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例如茅盾的《白杨礼赞》,语言是非常优美的。写高原,写白杨,都能抓住其特点,运用贴切的词语来描写。如用“无边无垠”写高原的“广”,用“坦荡如砥”写高原的“平”,用“黄绿错综”写高原的“色”。写白杨树,“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笔直的干,笔直的枝”;“丫枝一律向上,而且紧紧靠拢”;“宽大的叶子也是片片向上”;“参天耸立,不折不扣挠,对抗着西北风”。着墨不多,但把白杨树高大、坚强、挺立、奋发向上的特征都刻画出来了。作者遣词造句精炼形象,饱含着对白杨树的赞美之情。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习这种语言的表现力。
五、分析意境,领悟内涵
抒情散文诗范文5
关键词:朱迪特・戈蒂耶 《玉书》 创造 翻译层次论
基金项目:本文系“法国文艺评价机制研究”阶段性成果
一、引言
1867年,法国勒梅尔出版社出版了一本中国诗歌的译本,随后它被7次再版。它就是《玉书》(Le Livre de Jade)。玉书共收录71首中国诗歌的译作,其中包括李白、杜甫等声誉斐然的大家。这本译著的作者正是提出“为艺术而艺术”的法国作家特奥菲尔・戈蒂耶的女儿朱迪特・戈蒂耶(Judith・Gautier)。
朱迪特是“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法国著名的女作家、翻译家、评论家,也是第一个入选龚古尔文学院的女院士,她创作的作品大多以异国为背景,对远东尤其是中国情有独钟。”[1]她曾在《奇特的民众》中这样写道:“中国是诗人的天堂。”也许正是她独特的中国情结以及对中国诗歌的热爱造就了这部传奇性译作。
二、《玉书》成书的情感渊源:流淌于血液中的中国情结
(一)文学氛围的熏陶
朱迪特的文学创作生涯深受其父亲的影响。
父亲在她很小的时候便常鼓励她写作。波德莱尔译自爱伦・坡的Euréka出版后,朱迪特的父亲便让其写一个详细的分析文章。一周后这篇文章便完结交给父亲。父亲瞒着朱迪特以“朱迪特・沃尔特”的笔名只字未改地发表在了Moniteur universel上。八天后,她就收到了波德莱尔的来信,信中表达了对一个女孩能够写出如此精到的分析文章感到惊讶,认为她“做了她那个年纪本做不到的事”,也是“那些自称文人的人无法做到的”[2]。
(二)浓于血水的中国情结
朱迪特的父亲曾直言不讳:“我所爱的就在中国”。诚然,作为帕尔纳斯学派的先驱,戈蒂耶对中国的热爱全部都融入到了他的文学创作之中。1835年发表的《Chinoiserie》直接表达了他对一位居住在一座精致的瓷楼中的中国女子的爱慕。有学者这样评价戈蒂耶:他也许是“十九世纪第一个通过中文作品的译本来探究艺术可能性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法国作家。”[3]
而这份浓浓的中国情结也无意识地熏陶了自己的女儿。龚古尔兄弟曾将朱迪特和埃斯特尔姐妹俩描述为“其父亲对东方的思念的女儿”。[4]她的著作《中国龙》就是直接描写中国的作品。自然,这份中国情结最终也促使她翻译“不可翻译的”诗歌。
(三)丁敦龄的到来
丁敦龄,何许人也?
据朱迪特的回忆录记载,丁敦龄“被澳门主教卡莱丽带至法国参与编纂一本中法词典,但后来卡莱丽离世,这个中国人就被解雇了。”当朱迪特的父亲得知这位中国人的存在时,他深切同情这个无依无靠的中国人的不幸遭遇。钟爱中国古老文化的他就决定聘请丁教授教他两个女儿中文。
而后朱迪特表达了她想翻译“不可译的”诗歌,于是二人便“常去黎塞留大街的图书馆,发现符合他们口味的诗歌后便复制下来,最后因为其父亲的帮助,他们可以直接将书籍带回家阅览。”正是在丁敦龄的协助下,朱迪特得以在把握原文的基础性,创造性地将中国古典诗歌以散文诗的形式呈现给法文读者。《玉书》也由此题献给“中国诗人丁敦龄”。
三、《玉书》风格分析
《玉书》面世后便得到了文学界的高度关注。穆里尔・德特里对《玉书》的翻译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在其《Le Livre de Jade de Judith Gautier:un livre pionnier》一文中,她叙述了这本书的成书经历,并高瞻远瞩地指出朱迪特译作中的“创造”成分。但德特里同时也指出此种方法的缺陷:“朱迪特极大关注法语译文,但却没有足够地照顾到诗歌原文。”[5]
笔者纵览整本译作,认为《玉书》整体风格有以下三点值得提出:
首先,《玉书》主题清晰,章节划分明了;
在1867年的版本中,朱迪特将《玉书》分为“恋人( Les Amoureux )、月( La Lune ) 、秋( L'automne )、旅人( Les Voyageurs )、酒( Le Vin)、战争( La Guerre )以及诗人( Les Poètes )”共六个章节,而在1933年再版时增加了“宫廷(La Cour)”这一主题。当然,这些主题自然是译者创造最典型的体现。例如在“旅人”这一主题下,译者收录包括李白、坡以及丁敦龄在内的多位诗人对旅途之事的诗作,如李白的《送友人》(un départ d'un ami)。
其次,《玉书》中国文化气息浓厚;
《玉书》可谓是充盈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包含着中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意象,“譬如‘几多秋日的寒风将我的热情打碎’,‘她骑马漫步在月光下撒满柳叶碎影的小径上’等等”。[7]不仅如此,1933年的《玉书》中还加入7幅古香古色的插图:鸟儿啁啾图、楚河之上、人面桃花相印红、去池里、从西窗边望去、当我讴歌这自然时、苏轼骑马入云霄。这些插图颇有水墨丹青中国画之意境,浓浓的中国文化在译作中慢条斯理地展现出来。
最后,《玉书》区别于中国古典诗歌形式,以散文叙事诗的形式呈现。
毫无疑问,《玉书》在最大程度上照顾了法语读者的阅读习惯,在翻译中国古诗词时并未注重形式的一致甚至是音律的和谐,而是以散文诗的形式呈现中国诗人的家国情怀、离愁哀思以及豁达忧郁。
四、层次论视角下的《玉书》翻译
再展开本节之前,我们不妨来看看孟华教授回译自《玉书》中的《玉阶怨》:
“玉阶闪烁着露水的光芒。
在这漫漫长夜中,任袜子的薄纱和宫袍的拖裙被露水打湿,挂满晶莹的露珠,皇后拾阶缓缓而上。
她在亭阶上停下步,然后垂下水晶帘。水晶帘如瀑布般落下,瀑布下人们看到了太阳。
当清脆的叮咚声平息时,忧郁而长时间沉思的她,透过珠帘,注视着秋月在闪闪发光。”
许钧提出,翻译有三个层次,即基础层次、语义层次和美学层次。
所谓的基础层次,“指的是两种不同语言赖以转换的基础。”而这赖以转换的基础就是“具有全人类的思维”,而“语言知识思维的一种材料”。[8]而思维的不同造就了表达形式的差异。朱迪特面对法文受众,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那个时代对中国文化特别是晦涩难懂的中国诗歌自然不能够深入理解。因此,在翻译中国诗歌时,朱迪特并没有按照《玉阶怨》本来的五言绝句形式展现,而是以行文并不紧凑的抒情散文诗来呈现。
而翻译的语义层次,即包括“词汇意义、句子结构意义和句子之间的关系意义”。拿捏好语义层次,对于准确传达原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比原文可以发现,“水晶帘如瀑布般落下,瀑布下人们看到了太阳”一句略显突兀,似乎作者在翻译时并未忠实原文。虽有学者指出可能是朱迪特迷恋于汉字拆字游戏,将原诗中的“晶”字拆解为三个“日”,故而以“太阳”来固化视觉效果。但是,朱迪特的中文水平并不高,而其老师丁敦龄也几乎不懂法文。在朱迪特的回忆录中曾这样写道:“朱迪特在第一次与丁敦龄见面时,他们尝试交流几句,但因他几乎不懂法语,所以交流不是很便利”。所以对于译者的朱迪特来说,把握原文的语义层次实在是个很大的挑战。但译者在解码语言符号的所指意义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文学翻译活动的审美层次是客观存在的。译者首先就是审美者。朱迪特在审视古典诗词的情感美上是成功的。原作品的美学特征也激发了译者的美感。这就直接导致朱迪特在传递审美时选择了独特的方式―创造加想象力。语言给朱迪特带来极大的障碍,但译者创造性的想象力令读者惊叹。她会使用“露珠、秋月”等意象传递美感,用新颖的表现形式将文学翻译的美学层次表现出来,这无疑是《玉书》最大的成功。
五、结论
《玉书》完美地阐释了翻译这种创造性叛逆的活动。流淌于血液的中国情结是《玉书》成文的精神基础,而丁敦龄的出现推动了这次翻译活动的进行。诚然,朱迪特汉语水平有限,但是作为译者的她在解读以及传递中国诗歌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创造性形式是值得肯定的。《玉书》也为推动中国文化在欧洲的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罗顺江,丁欣.从解构主义看朱迪特・戈蒂耶在《玉书》・中的创造性翻译[J].法国研究,2014(3):73-77.
[2] J.Gautier,Le collier des jours : le second rang du collier,38-185.
[3] William Schwartz. The Imaginative Interpretation ofthe Far East in French Literature, 1800-1925. Paris:Champion,1927,17.
[4] Yu,Pauline. 2007.“"your Alabaster in This Porcelain": Judith Gautier's "le Livre De Jade"”. PMLA 122 (2). Modern Language Association: 464b82.,p423)
[5] Muriel Détrie. "Le livre de jade de Judith Gautier: Unlivre pionnier." Revue de litterature comparee 633(1989): 301-24.
[6] Judith Gautier. Le Livre de Jade,Paris Lemarre,1867:3-9
抒情散文诗范文6
文章开篇,作者便简明扼要地直抒胸臆“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这句话是全篇的“文眼”,也是创作本文的起因,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为什么“心里颇不宁静”?其中蕴含着作者极其复杂而美好的感情。文章第三段去荷塘路上的内心独白就是最好的说明。我们从内心独白这段可看出作者“白天”是不自由的,对月下荷塘以外的那个世界是不满的,内心是苦闷、愤懑的。
文章中,作者首先抒发了“颇不宁静”的心情后,立刻将读者从繁忙紊乱的现实生活中带入对“另一番样子”的荷塘月色的追求之中,一步步地引向象征自由和圣洁的美丽的荷塘,让读者和作者一起,抛却使他们不宁静的一切,忘情地欣赏这满溢着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倾听这由自然界的动律形成的无声的音乐。
那“幽辟”“阴森森”的荷塘路上,月光是“淡淡的”,夜晚更加寂寞。这“阴森森”的景象,不但没有使独自夜游的“我”感到孤零凄切、单调乏味,反而使“我”感到自由人的快慰,心情轻松,感到“今夜却很好”“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像进入了另外一个世界里”“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忘情的超然心理呢?这是触景生情、情景相生的结果。“我”因“心里颇不宁静”,为了摆脱白日里所感到的一切不快,在苍茫的月光下,独自一人踱到从不惹人注目的荷塘边,竭力沉浸在月光下的美景中,以求得片刻的宁静。荷塘路上“幽辟的路”“蓊蓊郁郁的许多树”“淡淡的月光”,一幅幅宁静、幽深的景色驱散了“我”“不宁静”的心绪,排遣了白日里的苦闷和抑郁,使“我”情不自禁地进入了那自由和圣洁的“另一个世界里”,这时一股淡淡的喜悦之情油然而生。
乘着幽辟的路上产生的兴致,作者进一步痴心求美,情景交融,正面抒写观赏荷塘月色的情景,动静交织,作者艺术地创造性地再现这种自然界的动律,使作品具有了艺术的节奏。作品先以月下荷塘为主景,月色为背景,最后写荷塘四周的月色。作者似一位丹青妙手,又似一位高明的雕刻艺术家,在精心设计的画面上,以观赏的视线为线索,由低到高,由近及远地精雕细刻地描绘,刻意求工地渲染,使这种描绘和渲染达到生动灵活、出神入化的美的境界,使整个画面的意境更加丰富、深邃、优美动人。且看月光下的荷塘,月光如流水一般,辉映荷塘。“田田的”的荷叶像“亭亭的的裙”,美丽的荷花“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正如一粒粒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作者成功地运用了比喻、描摹等修辞手法,诱发了读者丰富的想象。最难能可贵的是作者突破了比喻手法的一般惯例,大胆地、别出心裁地借用“通感”,进一步把抽象的难以言状的荷香、月色写活了。作者把荷风送香气比作“远处高楼上的渺茫的歌声”,用“笼着的轻纱的梦”来比喻透过淡淡云层“静静地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的月光,以“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来描绘“光与影”交织而成的和谐柔美的月色。这两种月影一高一低、一粗一细、一浓一淡、一深一浅,形成了光与影高低、明暗和轻重的变化,有变化就形成了节奏,有节奏就构成了“和谐”的旋律,使人联想到梵婀玲上奏着的悠扬婉约、令人心驰神往的名曲。视觉沟通听觉,让人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这样一来,作者将景物、音乐等形象要素共同作为特选景物的艺术形象,使文章从光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面上的声音,于无声的自然景物中传达出融于画景的音响,描绘出一个既具有色彩美,又具有音乐美的幽美境界。
作品中,荷塘月色呈现的美是丰富多彩的,蕴含着作者复杂的思想感情,与作者所处的现实环境和自由的志向相映衬,情景交融,和谐统一。“参差斑驳的黑影”,“不均匀”的月色是复杂黑暗的现实的投影,是深藏在作者心中对现实不满的写照。但作者没有厌倦、绝望,而是感受到现实生活的和谐与不和谐的对立统一,因此笔下那极不和谐的各种影子,在“光”的渗透下,一忽儿便飘荡起“和谐的旋律”,仿佛是小提琴奏出的优美的“名曲”。这一曲兼有刚柔之美的充满幽情的乐章,似乎驱散了作者心中的苦闷,一丝淡淡的喜悦之情涌上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