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同学的姐姐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同学的姐姐范文1
她体格瘦小,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要是笑起来,眼睛就会眯成一条缝,怪可爱的。
她特爱美,每次出去玩的时候,她总是要先涂上唇膏,喷上香水。
记得有一次午饭后,我约她到广场去玩。我下了楼,想早一点约她出发,可她说:“你等我一下,我还没有收拾好呢!”我就在旁边耐心地等她好好收拾。可是,她涂完了唇膏,喷完了香水,还要找这找那,真是没完!我等得不耐烦了,于是就帮她一起找。最后,她觉得不是这个丢了,就是那个掉了,不停地找。我就责怪她说:“你做事怎么总是拖拖拉拉、丢三落四的呢?”她说:“我没有准备好嘛!”。看来,玩不了多长时间了,我无精打采地回家了。
现在,徐丽洁虽然到武汉红安去了,我们不可能再在一起玩了,但是,我还是非常想念她的。因为,和她在一起,我感到无限快乐。
同学的姐姐范文2
有一个90后女孩,她偏偏把那么一文一武、一中一洋的两样事物放在一起,而且绝无违和感!她现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学习中医专业,成绩优秀;她是学校街舞社团的成员,经常被邀请演出。
博荠萸,上大学前一直在台北学习生活。2013年,用在台湾参加联测的成绩,申请到北京中医药大学就读中医专业。荠萸的父亲是一位教师,母亲也是一位普普通通的上班族,姐姐已经大学毕业,现在台北一家研究机构供职,妹妹还是一名高中生。关于荠萸到北京学中医,父母的态度很开明,“不管怎样,她自己喜欢就好”。
为补健康学中医
“我之前并没有中医药方面的家传啦、朋友影响啦,只是到了要考大学选专业的时候,才自己想到就读中医专业的。”傅荠萸告诉我们,上中学的时候,因为台北夜市很丰富,所以就经常逛夜市,又熬夜、又吃很多小吃。高中毕业那段时间,想到中医比较讲究调养身体,因为要为自己“补健康”,就作出了学中医的决定。
荠萸觉得,医学方面,台湾相对西化多一点,那儿的大学虽然有中医专业,但都是在一所综合性院校中开设一个中医学系而已。而在大陆,不少城市都开设有像北京中医药大学这样的专门学府,里面的院系、专业都是跟中医药有关,在这样的院校学习,是能够获得更加丰富、更加专业的教育训练,这会让自己在日后的工作求职中更具有优势,所以她又决定了到大陆学中医。
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荠萸觉得自己的选择都靠谱!一是发现中华传统医学很有趣也很有用,二是发现这里的教学方式很对自己的胃口。原来,在北京中医药大学,每天早上8点上课,下午5点放学,老师在课上讲得很细致,也不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而在台湾,更多是老师抛给你一个东西,引导你去做阅读、作报告什么的,更多自主学习。而且课时制度也稍过灵活。
荠萸现在最喜欢听方剂学老师的课。这位老师上课不用干巴巴的PPT,他会板书,在黑板上将每个方子都具体写出来,然后给学生们作解释、分享心得。“上这个老师的课,是不会睡觉的,因为一睡觉老师的板书和解释就会被错过了,有的老师就不一样啦,反正PPT在那里,一觉睡醒后用U盘去拷贝一份就可以了。”
一年多的课程下来,荠萸现在已经可以和同学练习着互相看病了。“同学间很多人都是先开药方给自己吃的,针灸也是先针自己,然后才会给别人开方,但一定是要跟对方讨论,两个人达成共识之后,看一下药,这个不行,再换下一个,大家都懂。”
荠萸观察到,台湾的病患还是到西医去诊疗稍多一些,她对两岸都有部分人不相信或误解中医的情况很不理解,“中医治病慢,这是错误观点,如果对症的话就会很快,比如我断了一条腿,我当然会去找西医解决,但我最近有的运动伤,就会请学姐学妹帮我针灸推拿,至于脱臼什么的,中医就可以直接复位啊。”
举了例子后,小姑娘很专业地告诉我们,中医学理论体系,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反过来又指导实践,它通过对现象的客观分析,探求其内在机理,有“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两个基本特点。中医的治疗效果,与医生个人的医术、与患者具体的病情、与药物的质量以及其他多方面因素都有关系,不能简单评价。“我们并不排斥西医啊,我们也要学西医的课程,每学期最少一门,而且是必修课。”
谈到将来,荠萸表示毕业之后想到海外发展。她了解到,海外不少国家还是部分接受中医的,比如美国就可以有针灸师从事针灸治疗,而欧洲一些地方是可以在符合规定的情况下使用中药方剂的。所以,荠萸下一个靠谱的打算,就是主攻针灸推拿,争取将来能在国外执业。
喜欢街舞和篮球
荠萸与同学们的日常交往,除了在课堂上,还会在社团中。而这小姑娘在学校加入的社团,是以街舞的训练和表演为活动内容的。“街舞起源在美国,动作中有走、有跑、有跳,通过头、颈、肩、上肢、躯干等关节的屈伸、转动、绕环、摆振等动作连贯组合而成。我喜欢街舞,一是觉得它可以锻炼身体,二是觉得它会帮助自己性格更加开朗,三是发现它会帮助自己拓展交往。”
荠萸在这个团队中练习街舞的一个优势条件就是不怕受伤。由于街舞的动作幅度比较大,在学、练一些新动作时,甚至演出已经熟悉的动作时,舞者出现运动伤是家常便饭的事情。而荠萸和她的小伙伴们,恰恰都是学医的学生,其中又有专攻针灸按摩专业的兄弟姐妹,所以比起其他团队,这个集体中的成员,在练习动作时都会更少一些后顾之忧的。
练得好,自然就机会多了。如今学校有些什么大型活动,比如新年晚会啦、学校迎新生啦,都会找荠萸和她的小伙伴们舞蹈助兴。荠萸也通过街舞社团的活动和演出结识了很多朋友。“我们学校,除了公共选修课外,台港澳生和内地生都是被学校分开安排专业学习的,住宿方面,也大都是台港澳学生凑在一起,社团活动就不同了,我会和很多内地生在一起活动,这样的话,社交的圈子就广一些了,我其实觉得我们这些台生还是多与内地生打成一片才更好!”小姑娘的第一个大陆朋友,是东北人,荠萸觉得这位朋友很豪爽、很大气,两人现在就经常一起跳舞、办活动。
荠萸在台湾的时候,是很喜欢打排球的。她觉得打排球首先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塑造更好体型姿态。凭着一年多的理论学习,小姑娘的解说相当专业又不乏诙谐。“打排球时需要弹跳和移动,这样的有氧运动对塑造下肢和腰腹部的形态、对于心血管健康很有帮助。经常要起跳啊,所以自己就注意控制食量了,否则身体太重的话,跳不了多高就会坠下去了!”
荠萸眼中,打排球的第二个好处是能够培养打球人的团队精神。她说,“这项运动对于提高自己与他人配合的能力有很大影响,因为打排球最主要的一点就是不能漏接,球掉在地上就输了,所以队员间随时都在沟通和配合,不能有‘我接不到还会有别人负责’那样的想法,我们在场上都不会安静的,你总能听到‘我的、我的’的喊声”。
很可惜,到了北京中医药大学,荠萸发现这里不具备打排球的条件。不过她很快就开始与同学们一起打篮球了。“篮球和排球真的有很多相似的地方!”荠萸发现,篮球也是需要团队高度协调配合的一项运动,而且除了有着与排球同样的健身效果之外,还多了一样锻炼内容,就是身体对抗!这与打排球时,对手分站两边的情况大不相同。阻挡、跟随、闪躲,甚至肢体冲撞,篮球场上的对抗,更能培养自己的勇气、智慧以及豁达的心态。
同学的姐姐范文3
2、 让圣诞老人带去我给你的祝福,让你的圣诞袜里装满我对你的思念,让圣诞树上挂满我对你的问候。只想让你知道我祝你圣诞节快乐,看来这个目的达到了。
3、 圣诞节将临,我要送你与众不同的祝福:愿你的好运像繁星一样密密麻麻,金钱像大海一样奔腾不息,生活像彩虹一样绚烂多姿。愿你的未来被幸福填满!
4、 圣诞都来了,元旦还会远么?圣诞老人都来了,年终奖还会远么?心动不如行动,行动不如立马开动,我现在跟你约旦,邀请你一起和我狂欢。
5、 孩子,我是圣诞老人!由于金融危机,物价上涨厉害,买不起礼物送你;加夜班不给补贴,我也想休息;还是发个短信,把所有祝福打包送你!祝圣诞快乐!
6、 圣诞将到,吉祥预告;圣诞祝福,提前知道;圣诞礼物,心情美妙;圣诞短信,幸福缠绕;圣诞张灯,霓虹璀璨;圣诞喜庆,延续到老。祝你圣诞快乐!
7、 我对着圣诞树默默许愿,希望看短信的你,每天晚上美梦甜甜,每天早上精神奕奕,每天工作顺顺利利,每天生活开开心心,圣诞快乐满满!
8、 我爬过烟囱,穿过窗;拉过雪橇,踏过霜;挂过礼物,化过妆;扮过老人,送福光:愿你幸福快乐,过平安;吉祥如意,事成双;圣诞佳节,享平安。
9、 圣诞到,鹿儿跑,铃儿响叮当;雪花飘,鸟儿叫,树儿尽妖娆;床起早,梦醒了,我的祝福已来到:花儿为你开,心儿为你摘,所有幸福为你来。
10、 雪花飘飘,素裹银妆;炉火熊熊,美酒飘香;祝福殷殷,送你吉祥;情意浓浓,暖在心间。在这美丽迷人的平安之夜,让我真挚地向你报一声平安!
11、 犹如春雨的无声,夏阳的热情,秋风的红润,冬雪的纯洁;你悄悄然的走进我心灵深处,不带一丝的污浊和世俗,雪莲般的美丽和神圣,此时我很想念你! 圣诞节快乐!
12、 圣诞节到了,送你三对袜子。第一对,装礼物,让你快乐过圣诞;第二对,装幸福,让你幸福到永远;第三对,装烦恼,让你天天没烦忧。喜欢春天的生气盎然,夏天的翠绿荫荫,秋天的硕果累累,冬天的白雪皑皑,更喜欢在每年的这个时候,为我喜欢的人送去我的祝福:圣诞快乐!
13、 在雨天,每一串雨线是我对你千丝万缕的情;在雪天,每一片雪花是我被你熔化的心;在白天,每一缕阳光是你给我温暖的爱;在夜晚,每一道月光是你为我谱的摇篮曲。在生命中遇到你,无论春夏秋冬,你永远是我生命的最爱
14、 如果有一个白胡子老爷爷从窗口爬进来,把你装进袋子里,你一定不要惊慌,那是我告诉圣诞老人我最想要的礼物是一个象你这样的朋友!
15、 圣诞将至,派发礼物卡卡总动员。一张礼物提货卡,圣诞礼物随便提;一张快乐心情卡,可随时支取开心;一张圣诞祝福卡,朋友问候在里面。圣诞快乐!
16、 为你炒份蛋炒饭最简单也最困难,饭要粒粒分开还要沾着蛋。今天就吃蛋炒饭最简单也最艰难,只能吃饭不能吃蛋,最高境界是分离蛋饭,祝你剩蛋快乐!
17、 温馨的夜,温馨的酒,温馨的圣诞使人留。甜蜜的风,甜蜜的雪,甜蜜的短信忘记愁。祝福的树,祝福的礼,祝福的短信送给你。圣诞快乐。
18、 平安夜,当你还在睡梦里,我已从烟囱中钻出来,扛着礼物满满的大口袋,送上我最新鲜的福蛋:圣诞+元旦=健康平安新年!快乐温馨春节!
19、 寒冷的冬季,愿你像圣诞老人般拥有永远不变的健康;竞争的社会,事业像雪橇车那样永远没有阻力;多彩的世界,幸福像圣诞老人的礼物满满一包袱。
20、 平安夜里洋溢着恬静,温馨的氛围飘扬着浪漫,悦耳的颂歌传递着欢乐,五彩的灯绚闪动着期盼,短信的发送震动着祝福,真挚的问候诉说着心愿。亲爱的朋友,平安夜为你祈愿,愿你永远平安健康,幸福快乐。
21、 幸福窃取平安夜的柔美,为你奉上甜美的温馨;平安摘取圣诞树的果实,为你积累欢愉的灵气儿;欢愉穿越寒冷的时空,为你洒落幸运的因子;祝你从此踏上成功的征途,祝平安夜快乐!
同学的姐姐范文4
关键词:历史性;逻辑性;传统
中图分类号:N03文献标识码:A
关于科学理解的向度,主要有两种:逻辑性向度和历史性向度。对于逻辑性向度而言,逻辑对一切问题的判断表达了追求绝对真理性知识的愿望,向我们提供了追求客观性理想的有效评价手段。然而,依靠逻辑的尺度来设定科学知识的目标与向度,无疑是将科学理论视为一个稳定的结构,静态地看待科学理论在历史中的发展;如果我们要历时地展开这个稳定结构的动态过程,那么,就必须进入理解的历史性向度之中。所以,逻辑的认识论价值只能是在逻辑框架范围内才能获得一种精确的规定。科学解释学强调历史性向度这一基本事实,将科学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物带到活生生的人的历史性进步和创造之中。对于两种向度的判定,正是在“传统”的观照下完成的。
一、理解的向度
(一)历史性向度
一般解释学的创始人施莱尔马赫意识到,对文本的理解并不是一味地复写和模仿,而是要将所理解的文本置于它赖以形成的那个历史语境中,在心理上再现作者创作文本时的心境或语境,重建文本和它赖以形成的历史情景之间的联系,以此进入作者,“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立场上考察对象。这种方法被施莱尔马赫称为“移情方法”。基于此,一般解释学的基本任务就是:创造性的主观重构客观过程。也就是,复原历史文献、作品本身所表征的原初生活世界,重构作者的心理状态,就如同作者或历史的当事人一样来理解他们,这才算诠释了作者的文本。这样,解释学从理解单个具体文本转到理解本身,由特殊转向一般,成为一种普遍有效的工具与方法,为在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应用打开方便之门。
由于理解者的主观性参与了理解过程,那么,无疑会使对真理性知识的理解转变成为对作者意图的理解,因而不可避免地处于相对主义的阴影下。施莱尔马赫一般解释学的这种局限性受到了实证主义者的猛烈抨击。穆勒认为,一切学科必须像自然科学那样,应用归纳法进行逻辑推理,才能得到必然真理;否则,主观性的介入必定会使之陷入相对主义的窠臼。
为抵御实证主义或科学主义的侵袭,狄尔泰以“自然需要解释,精神需要理解”提出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绝对划界,力图使解释学直接面对精神科学,而把自然科学排除在解释学范围之外。他认为,实证主义以自然界为对象,以追求真理性知识为目的,按照普遍规律来说明自然现象,其科学活动主要依靠观察与实验,用数学构造的方法作为一切认识理论的基本模式,保证认识主体与客体的同一性。因此,自然科学必须通过“解释”达到致知的目的,而无需“理解”的帮助;与此相对,精神科学以一切人类生命的精神产物为对象,人类生命的一切精神产品,作为社会和历史现实性的外化,自觉或不自觉地都是社会和历史现实性的载体,都可能是精神科学的研究对象,因而无需“解释”的度量。于是,精神科学的性质与研究对象与自然科学完全划分开来。
不仅如此,狄尔泰还进一步从方法论假设上区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在他看来,以孔德为代表的实证主义和以穆勒为代表的经验主义通过纯粹逻辑分析法获得关于对象的认识,这是一种不充分的论证方式,是一种“截短、毁伤历史现实以致屈就于自然科学的概念和方法”1,而且依靠这种方法认识的客体并不能反映事物的实在性;但如果将研究对象置于社会历史语境中:如是否受到某种社会制度的影响,是否受到某种文化传统的熏陶,以及有哪些历史背景的作用,等等,进行历史观察,便能注意到历史真实性的内在感受,从而达到精神科学研究的实在性和精确性。狄尔泰这种历史主义方法,一方面使解释学抵制了科学主义的侵袭,使解释学摆脱相对主义的指责;但另一方面,也割裂了自然科学与精神科学的必要联系,使两者处于绝对对立的地位:他斩断了自然科学与解释学之间联系的纽带——“理解”,他把理解看作单纯是精神科学的普遍方法,而不是自然科学的有效方法,是具有消极意义的。
(二)逻辑性向度
实际上,自然科学非常注重逻辑性向度的应用,而容易忽视理解的历史性向度。在理想的意义上而言,逻辑为理解的真理性提供了思维规范。
第一,科学知识的书写表达要求尽量采取推理的、系统的论述方式。逻辑性的思考要求必须符合正确的推理准则或原则:首先,对假说的考虑应该关注相关论据的取舍;其次,结论也必须得到确凿理由的支持;再次,从原因到结论的推理应该存在某种逻辑关系;然后,在假说接受与否的理由之间,或者理论修改与否的理由之间都应存在某种逻辑关系,这种种关系都是逻辑性思维的主要内容。尽管有些论据有力地支持了某些结论,有些也不尽然,但毕竟逻辑为一切命题提供了公正的判断:要么必须有一些逻辑规则来支持这些命题,要么必须有一些逻辑规则来否证这些命题,而且,这些命题反过来又能接受批判的考查。总而言之,科学知识系统作为对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最一般的把握和表达,必须诉诸一定的逻辑形态。正如石里克指出的:“任何认识都是一种表达,一种陈述。就是说,这种陈述表达着其中所认识到的实况,而这是可以用随便哪种方式,通过随便哪种语言、应用随便哪种任意制定的记号系统来实现的。所有这些可能的陈述方式,如果它们实际上表达了同样的认识,正因为如此,就必须有某种共同的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就是它们的逻辑形式。”2
第二,根据逻辑规则能够作出较为准确的科学预见。在科学领域中,作出预见是科学家们研究活动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如开普勒对第谷·布拉赫的周密观察所作的概括;牛顿通过归纳概括开普勒的行星运动而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安培通过归纳概括自己对电流的观察而发现了电动力学定律。近代化学也被一些归纳主义者认为实际始于拉瓦锡的实验和对这些实验的真实说明与预言。再如,著名的元素周期律的发现,“门捷列夫在发现元素周期律之后,还大胆预言当时尚未发现的新元素。特别扣人心弦的是,他不但预言元素周期表中的那些空位上一定还有尚未发现的几种新元素,而且还预言了这些尚未发现的元素的原子量及其性质”3。逻辑规则为预见的准确性提供了可靠的辩护手段。
不可否认,尽管今天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认识仍然有许多不可能顺应演绎逻辑结构的方式来表述,但是,运用逻辑的方法论意义就在于提供科学应有程序的一般规范。那些合乎逻辑的、以严格方式表述的科学理论,显然具有实用的优势——逻辑使知识更加系统化,并能够以简约的形式理解许多特定的定律或事实,更容易达成理解的共识。例如,力学就是利用数学表达式组织而成的逻辑系统,其中包含一些基本原理,从这些基本原理中就能够合乎逻辑地、严格地将运动定律演绎出来。再如,牛顿经典物理学在建立之后两百多年时间里,只是不断在细节和适用范围方面更加丰富,而逻辑结构始终保持稳定。库恩关于常规科学的理论,以及拉卡托斯关于科学研究纲领“硬核与保护带”的论述,都表明:逻辑揭示了科学理论结构的某种“守恒性”和“封闭性”。爱因斯坦生动描述了这种情形:“……文艺复兴时代的科学家把系统的实验同数学方法结合起来……结果使得自然科学中不再有意见的根本分歧的余地。从那个时候起,每一代都增加了知识和理解的遗产,而丝毫没有碰到过危急整个结构的危险。”4正如罗素所说,新逻辑(即数理逻辑)“给哲学带来的进步,正像伽利略给物理学带来的进步一样,它终于使我们看到,哪些问题有可能解决,哪些问题必须抛弃,因为这些问题是人类之能力所不能解决的。而对于看来有可能解决的问题,新逻辑提供了一种方法,它使我们得到的不仅是体现个人特殊见解的结果,而且是一定会赢得一切能够提出自己看法的人们赞同的结果”5。此外,关于逻辑保证思维的客观性问题,维特根斯坦作了深刻的理论说明。他表明,世界或实在是事实的总和,具有逻辑结构。思想是关于世界的逻辑图像,世界图像的真理性就在于它的逻辑,归根结底,在于符合世界的逻辑结构。卡尔纳普也认为,哲学只是从逻辑的观点讨论科学;哲学是科学的逻辑,即对科学概念、命题、证明、理论的逻辑分析。所以,科学作为理性的产物具体化为逻辑的东西。
自然科学为现实世界寻找一种解释的逻辑工具是必要的。因为有效而可靠的论证规则能够指引我们的思想沿着某些合意的路线达到探索真理的目的。“事实上,它在人类心灵之外起步,筛选观察事实,依概念归类,尽可能用数学表达,通过实验检验,其成功以预言新的事实和提出新概念为标准”6。这个定义从逻辑上精确地向我们提供了客观性理想的一种普遍模式。逻辑的巨大作用就体现在致力于对推断的公正判断。逻辑对一切问题的判断表达了追求绝对真理性知识的愿望,并且在人类理性思维的有限领域内提供了有效的评价手段。
二、理解的传统
既然两种向度分别为精神科学研究和自然科学研究提供了普遍有效的手段,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那么,我们将采取怎样的态度对待现实地存在于理解过程中的两种尺度呢?
(一)“传统”对两种向度的判定
对于理解的逻辑性向度而言,这种依靠逻辑来设定科学知识的目标与向度,无疑是将科学理论视为一个稳定的结构,静态地看待科学理论在历史中的发展。逻辑性思维蕴涵一种超越历史的企图,即认为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不受历史因素的影响,倾向于把科学探索的内容限制在研究各种命题的逻辑特征之中,而且,这些逻辑特征是超越历史的、永远中立的,它将“历史性”在理解中抹掉了,历史的经验成分被看成是偶然的、模糊的而被剔除干净,最后只剩下一堆由结构、规则和定律组成的集合,从而达到一劳永逸地追求确定性知识的理想。然而,在科学认识的道路上,科学家决不会声称他在任何特定时刻都能完满地胜任每一个解释任务的概念和理论。
近些年来,有些学者指出,科学发展模式很大程度上正是力图克服这些缺陷。库恩在《必要的张力》(1977年)中这样写道:“我发现,科学一经接触历史材料似乎就成了一种特殊的事业,既不同于科学教学中所暗示的,也不同于对科学方法的标准哲学中所说明的。我不胜惊讶地发觉,历史对于科学哲学家,也许还有认识论家的关系超出了只给现成观点提供事例的传统作用。就是说,它对于提出问题、启发洞察力可能特别重要。”7相应于此,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1979年)中也对存在的时间性和历史性予以肯定。他说:“如果说在根本上此在的存在就是历史的,那么任何实际的科学显然都总是处于这种历史活动的掌握之中。”8他认为,根本就不存在超越历史、放诸一切时代而皆准的规则。任何存在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存在,不存在超越历史环境的存在;同理,任何理解也都是一定时空条件下的理解,不可能有超越历史环境的理解,那种试图为科学行为定下永恒不变的、不可违反的规则或规范,追求纯粹客观的理解就像一个人拔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一样不可能。随后,加达默尔继承这一路线,也指出“理解在任何时刻都受到存在的历史性的制约”9,而且,没有任何方法能够超越理解者自己的历史性和这种由之所表现出来的传统。
的确,笛卡儿曾让西方认识论站在一个不容置疑的固定点上,即主体的我上,但是,笛卡儿忘记了“我”是处于传统之中的,“我”是人类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实际上,理性的运作内含于而无法超越于历史的流动。自然科学分析自然的因果关系,寻找现象与现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得出两者或多者之间某些规律性的结论;在这种规范的理解发生过程中,其间还有察觉不到的进一步的中介,而且这个中介是不可或缺的:那就是存在者所处的历史传统。可以说,科学所表达的知识范畴和理性内容,必然和一定历史条件下的某种文化状态密切相关。翻开人类科学的发展史,17世纪光学中的机械论研究传统就包括胡克、霍布斯、惠更斯、笛卡儿等人的光学理论,即由这些人提出的特殊光学理论组成了一个光学的机械论研究传统。17至18世纪的燃素论研究传统也包括了十几种特殊的燃烧理论表述,如舍勒用“火焰空气”来解释燃烧现象,普利斯特列用放出“脱燃素空气”作解释等等,这些都是燃素说的不同说法和翻版。任何一种科学理论,甚至是不同的科学理论,都必然处于一种研究传统之中,这也正是库恩的常规科学概念。研究传统往往是一种稳定的实体。“各种承诺——概念的、理论的、工具的和方法论的——所形成的牢固网络的存在,是把常规科学与解谜联系起来的隐喻的主要源泉。因为这个承诺构成的网络提供了各类规则,它们告诉成熟科学的专业实践者世界是什么样的,他的科学又是什么样的,如此他就能满怀信心地集中钻研由这些规则和现有知识已为他界定好了的深奥问题”10。历史传统由多种文化因素耦合而成,这就使得科学的形象发生极大的变化。科学不仅是理性力量的伟大典范,而且还包含有社会历史、心理状态以及人对外部自然的选择和自由意志。历史性向度带给科学的,就是使科学从不食人间烟火的圣物回复到活生生的人的历史性进步和创造之中。
(二)关于“传统”的解释学内涵
加达默尔认为,传统与理性、传统与自由并不存在绝对对立。一方面,传统与理性并不是截然对立的。历史上的唯理论者主张以理性消除历史或传统的干扰,认为人的理性可以从历史和传统中独立出来,即人的理解可以从一个绝对的无偏见的状态开始。加达默尔指出这种观点的错误所在:“理性对于我们来说只是作为实际历史性的东西而存在,即根本地说,理性不是它自己的主人,而总是经常地依赖于它所活动的被给予的环境。”人对自身所在历史与传统的正视,本身就是人类理性的一部分。人从历史中获得自己实践的现实条件(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与本质力量。所以,传统的本质是保存。保存也是一种理性的行为。理解不仅是一种动态的研究,也是传统的传递。依据这种情形,加达默尔强调指出:“理解甚至根本不能被认为是一种主体性的行为,而要被认为是一种置身于传统过程中的行动(Einrücken),在这过程中过去和现在经常地得以中介。这就是必须在解释学理论里加以发挥的东西,因为解释学理论过多地被某个程序、某种方法的观念所支配。”另一方面,传统也是自由的创造。“它一直是我们自己的东西,一种范例和借鉴,一种对自身的重新认识,在这种自我认识里,我们以后的历史判断几乎不被看作为认识,而被认为是对传统的最单纯的吸收或融化”。这也许就是克罗齐所说的“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的意义。因此,人们只有深深扎根于历史性中才能理解传统、理解历史。
但是,在传统与历史中,我们如何克服时间间距所造成的“理解的异化”?对此,加达默尔在他的哲学解释学理论中详细阐明了如何对待时间间距,以达到视域融合,进而走向效果历史的真理。时间从过去,经过现在,流向未来;它不可避免地具有一种时间性距离,拉开了理解中的“两极距离”——它造成过去与现在之间的陌生性,同时又形成过去与现在之间的熟悉性——熟悉性和陌生性的两极对立。历史主义者认为,为了保证理解的历史客观性,我们必须消除时间间距:就是要使陌生的、遥远的、时空中分离的东西变成熟悉的、现时刻的、跨越时空的东西。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必须置于时代精神之中,应以当时的时代观念来设身处地地进行思考,以此弥补由于历时久远而产生解读历史流传物(或经典文本)的障碍。针对这种认识,加达默尔指出,这就是历史方法论的偏颇之处,即历史方法论的潜在前提就是,将某物划归到一个封闭的体系中,认为只有在封闭的系统中才能客观地认识文本永存的意义。“施莱尔马赫把解释学定义为避免误解的艺术。通过受控制的、方法论的思考而把一切异化的以及导致误解的东西——由时间距离、语言用法的变化、词义以及思维模式的变化等引起的误解——排除掉,这样描述解释学的工作自然是不无道理。然而,还是会产生一个问题,即当我们说理解就是避免误解,这种说法是否对理解作出了恰当的定义。事实上,每一种误解不都以一种‘深层的共同一致’为前提吗?”12
比如,自然科学的时间性特征决定了其历史性——近代科学与古代科学有本质区别,现代科学与近代科学又有所不同。然而,要理解近现代科学恰恰需要借助于以往的认识,需要通过与过去思想进行对话,我们才能真正扎根于历史性的根基上,才能真正思考近现代科学不同于古代科学的崭新特点。关于“惯性定律”,历时长久的验证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哥白尼在1550年前后提出的“日心说”遇到一大困难,就是地球怎么能在没有任何东西推动它的情况下保持运动?这个问题使哥白尼感到困惑,也为其反对者提供了反驳的口实。一个世纪之后,惯性定律的发现才给出了答案:不受外力作用的物体一定保持速度不变。若干年后的今天,我们进一步证实了惯性定律的正确性。当宇航员飞向月球时,宇宙飞船的火箭发动机首先把他们向上推,进入环绕地球的轨道。然后,他们使火箭发动机点火几分钟以离开环绕地球的轨道,开始飞向月球。接着,他们关闭发动机,靠惯性飞行3天,飞过大约40万米到达月球。宇宙飞船就像一个运动了很长距离的滑块,极好地验证了惯性定律——地球就好像是太空中的滑块。这个史实充分说明,尽管惯性定律在哥白尼发现日心说之后,晚来了一个世纪,但是,时间距离并不是我们认识的障碍而必须加以克服的东西,恰恰相反,时间距离是我们不断产生新见解的意义源泉,是理解的一种积极的创造性的可能性。时间间距的意义就在于,“时间不是一个张着大口的鸿沟,而是由习俗和传统的连续性所填满,正是由于这种连续性,一切流传物才向我们呈现出来”。理解是永无止境的,是一个无限的过程——不断消除新的错误而滤出真正的意义,又不断生产新的理解、使之得以展现的过程。“促成这种过滤过程的时间距离,本身并没有一种封闭的界限,而是在一种不断运动和扩展的过程中被把握”,“只有从某种历史距离出发,才可能达到客观的认识”。加达默尔以此赋予了时间间距以一种合法性,并巧妙地将解释学的真正位置搁放于这个“中间地带”。
由以上对理解向度与传统的考察,我们看到,理解中的人不仅不能摆脱历史与传统,而且还要不断投入其中。理解者的视界不是封闭的和孤立的,它是理解在时间中进行交流的场所。视界同历史一样,总是在不停地涌动。
[参考文献]
[1]狄尔泰.人文科学导论[M].赵稀方,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3.
[2]洪谦.逻辑经验主义:上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78.
[3]童鹰.世界近代科学技术发展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444.
[4]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3卷[M].许良英,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137.
[5]罗素.我们关于外部世界的知识[M].任晓明,译.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53.
[6]Gillispie C C.The Edge of Objectivity[M].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0:10.
[7]库恩.必要的张力[M].范岱年,纪树立,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34.
[8]Heiddger M.Being and Time[M].Oxford:Basil Blackwell Publisher Ltd.,1985:444.
[9]加达默尔.20世纪的哲学基础[M]∥夏镇平,宋建平,译.哲学解释学.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4:127.
[10]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M].金吾伦,胡新和,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839.
同学的姐姐范文5
2、有一种默契叫做心照不宣,有一种感觉叫做妙不可言,有一种思念叫做望眼欲穿,有一种白痴会把短信看完!
3、将这封短信转发3次,你会走财运;转发6次,你会走官运;转发10次,你会走桃花运;转发20次,你将花掉3元钱!
4、收到信息者是埃及木乃伊,删除信息者是非洲臭虫,回信息者是卢旺达野猪,不回复者是手术不成功的泰国人妖!
5、我有件事求你,你那能找个空房让我住两天吗?这件事请你不要告诉任何人,本来我不想麻烦你的,可我真的找不到信任的人了,我是萨达姆!
6、你狠,你狠,你真狠;人比黄瓜瘦,没有三两肉;皮比城墙厚,炮弹打不透;心比针眼小,从来不吃亏;情比纸还薄,逮谁把谁坑!
7、你善良像猫儿,你忠实像狗儿,你可爱像鸟儿,你识途像马儿,你美貌像蝶儿,你勤劳像蜂儿,你什么都相像,也难怪大家都叫你…禽兽!
8、昨晚我梦见你,还送你回家,我们走到一栋漂亮的建筑物,你说到了,跑进去,我望着你的身影,还看见上面写着精神病院。
9、昨天我和朋友打了一个赌,我说:世界上没有比猪还笨的了。结果,我输了,这都怪你。快请我吃饭!!抚平我挫败的心。
10、我花一毛钱发这条短信给你,是为了告诉你--我并不是一个一毛不拔的人。比如这一毛钱的短信就是我送你的生日礼物,晚上别忘了请我吃饭。
同学的姐姐范文6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神经系统的组成;(2)通过视频学习,概述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3)结合膜电位变化模型分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2.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图片使学生形象地了解免疫系统的组成;(2)通过情景模拟和资料查阅,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3)通过实验视频和Flash课件、课本图片掌握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物学源自于生活,科学的实验和实验材料的正确选择是探求真理的重要因素。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和结构基础;2. 教学难点: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三、教学过程
1. 课前准备 教师制作与本节知识相关的多媒体幻灯片。
学生搜集神经系统的相关知识(初中教材上神经调节知识等);阅读课本上的相关知识点,并完成导学案。
具体分工如下:
第一、二组:搜集神经系统的组成的资料并按照要求构建知识网络。
第三、四组:搜集神经系统通过反射交接生命活动的例子,并加以解释。
举例:排尿反射
第五、六组:模型制作和模拟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2. 教学环节1
播放NBA某一场比赛的部分细节,教师发文“队员之间是如何传递信息的?”“队员通过眼、耳获得信息后,自身是如何处理信息,并迅速做出反应的?”“队员有良好的表现,身体的各个器官同样需要协调配合,这又是如何实现的?”学生小组讨论,解决问题探讨的问题,并且过渡到神经系统的组成和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3. 教学环节2 第一小组展示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基本分类。
二小组展示所设计的知识网络图并加以解释。
播放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Flash。
讨论1:当皮锤轻轻叩击膝盖下面的韧带时,小腿突然抬起,整个过程有中枢神经系统的哪些部分参与?
讨论2: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反射弧是由几个部分组成的?
讨论3:一个完整的反射活动仅靠一个神经元能完成吗?
教师板书神经系统的组成的网络框架,学生以填图形式完成知识构建。
4. 教学环节3 第三小组分析反射的分类和判断方式;第四小组展示他们对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的理解过程。
教师点拨: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人体有很多先天就有的非条件反射,也有很多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整个过程离不开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的参与。在神经元上兴奋是如何产生和传导的呢?(过渡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5. 教学环节4 播放蛙的坐骨神经制作和实验过程。
讨论4:?d奋在坐骨神经(传出神经)上是以什么信号传导的?
讨论5:坐骨神经是怎样产生这种信号并传导下去呢?
学生阅读教材18页并热烈讨论,完成学案相关内容。
第五、六组利用制作的模型完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过程模拟。模拟过程难免会出错,其他小组可以适当纠正。
教师借助多媒体的直观和连续性,呈现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动画的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