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文学名著范例6篇

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现代文学名著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现代文学名著

现代文学名著范文1

【关键词】红玫瑰与白玫瑰;张爱玲;田沁鑫;改编与重释

当今社会,文学名著越来越多的被改编成为戏剧、电影、电视剧,这些经典作品被重新诠释与理解。2008年田沁鑫版《红玫瑰与白玫瑰》作为国家话剧院纪念中国话剧百年活动的收官之作,集结了田沁鑫导演,李东、刘科栋等优秀工作人员,秦海璐、高虎、辛博青等优秀话剧演员,获得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田沁鑫导演对张爱玲的原小说进行了再创作,焕发出自己的生命活力。

一、穿越时空的设置

观看这部话剧让人不得不说的是对时空的打破与自由演绎。张爱玲的小说基本上是以佟振保的生活经历,按照事情发展的先后顺序来记述的。写作的大致顺序是:佟振保出国留学,和巴黎一个的第一次,和初恋玫瑰的暧昧与柳下惠的名号;然后回国借宿王士洪家与娇蕊相爱,分手;接着是与孟烟鹂相识结婚,乏味的婚姻生活;后来孟烟鹂出轨小裁缝,振保公开,两人闹得不像话;最后振保又变成了一个好人。田沁鑫的话剧则打破了叙述顺序,戏剧从佟振保婚后一个雨天偶然发现自己的妻子与小裁缝发生婚外情开始演起,然后回忆起自己和娇蕊那种惊天动地的爱情,然后是被迫分手与开始乏味的婚姻,最后回归生活洪流之中与现在时间对接。这种时间的调整明显使整个戏剧脱离了小说的束缚,从某个节点展开回忆,追溯主人公的情感,使戏剧更有张力。

与此同时,话剧的舞台非常简单,中间一道十米长的玻璃通道将舞台隔成了两个空间。面对观众左边的是白玫瑰和乏味琐碎的婚姻,右边则是红玫瑰和浪漫心动的爱情。将红白两朵玫瑰,两种情感同时展现在舞台上。如同田沁鑫自己所说,舞台被玻璃走廊一劈两断,宛如男人的心房:左心房,右心房。一个里面是妻子,另一个里面是情人;一边怀揣着社会责任,一边向往着内心渴求。通透的玻璃材质,则是希望让两个空间既互相独立又不完全隔离,让振保可以清楚地看见另一个自己。

将过去的王娇蕊和现在的孟烟鹂同时呈现在舞台上,佟振保则在不同的时空中穿梭,两个场景之间还有一些小互动,就好像电影中的蒙太奇手法。这样的设计使社会外部的纷乱复杂就被忽视,种种情节就被淡化,人们内心的种种喜悦,纠结,迷茫,痛苦,尴尬,爱恋就像在玻璃通道之内被裸的暴露出来。这种对时空的超越通过一种对比和直观的冲突,直观展示戏剧人物的情感,引起人物的共鸣。

二、两人饰演一个角色

看这部话剧觉得很有特色的是由两个人饰演白玫瑰,红玫瑰和佟振保。我猜测每一个角色的两个演员分别代表不同的内心。红玫瑰,一个是只为爱情的纯真,另一个则是诱惑成熟的肉体;白玫瑰,一个是懦弱胆小的家庭主妇,另一个则是“勇敢的”和裁缝、控诉振保的追求者;佟振保,一个是追求自己内心爱情的,另一个则是深陷于世俗的。这部话剧的演员只有八个人,除了这三个角色,就只剩王士洪和小裁缝。而道具也非常简单,玻璃通道,两边的桌椅和不同的旗袍。社会上的,指指点点的人等相关人员都通过旗袍之类的道具变化而来。从这种演出资源分配上的详略我们就可以看出导演希望弱化外部社会对人们内心的影响,聚焦人们内在的精神状态。而两人分饰一角,通过同一人物不同内心状态的对话和行动将人物的复杂内心和情感变化直观的表达出来,让人们真实而强烈的体味剧中人物的悲喜。

其中最值得称赞的是两个佟振保。以下面一段两个佟振保的话为例。

“振保乙:她的手面上一小块皮肤握到我的手有一种紧缩的感觉。

佟振保:千万别爱上王娇蕊,她是有夫之妇

振保乙:面容姣好,油光水滑。

佟振保:她的丈夫是我的老同学,老朋友。

振保乙:身体的轮廓一条一条,一寸一寸都是活的

佟振保:我是佟振保,我是坐怀不乱的柳下惠”

从这段对话中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振保甲是世俗中的被制约的,振保乙则是顺从自己欲望与爱情的。佟振保的内心非常的纠结挣扎,面对一个自己非常有欲望有感觉得女人,却因为她是有夫之妇,丈夫还是自己朋友,不能毁了自己的名声种种原因而被限制。这非常地直观和有感染力,让人们和演员们一道陷入剧情。

但也有不足之处,孟烟鹂和王娇蕊的每个人的两个角色我觉得并没有达到和振保一样的效果。饰演白玫瑰的两人我根本就没有分清;而饰演红玫瑰的两个人秦海璐的出现时间达百分之九十以上。我并没有从这样的分饰中体悟到什么,这样做并没有将红白玫瑰的性格中分裂与挣扎并没有明显的表现分出来,有一种形式大于实际之感。不过一个白玫瑰和小裁缝与一个红玫瑰与王士洪分别为两边的背景感觉还不错。

三、部分情节的变动

在这部戏剧中,佟振保第一次见王娇蕊是她坐在王士洪的大腿上,手上点着烟;然后振保进门是撞倒娇蕊扶起她并有一段对话,由此他爱上了她。这一段在戏剧中反复的被回想被提及,并且还有撞倒白玫瑰无趣的表现的对比。可能导演需要大幅度的动作表现出人物情感和烘托氛围,或者是以撞倒暗示娇蕊陷入爱河的情节需要,或者是戏剧舞台的限制不能表现出来太细微太朦胧的东西,这个情节和原小说中的第一次相见完全不同。在张爱玲的小说中佟振保第一次见娇蕊时,娇蕊在内室洗头发,“堆着一头的肥皂沫子,高高砌出云石塑像似的雪白的波鬈”,溅了点沫子到振保手背上,振保觉得“那一块皮肤便有一种紧缩的感觉,像有张嘴轻轻吸着它似的”。我一直觉得这个初见的场景才是最贴切的,洗头发就给人一种干净纯真之感,但与此同时穿着纹布浴衣的女人又尽显性感本色,这样的娇蕊不只是振保,也让我为之折服。从看娇蕊洗头到开着不热的水洗手再到振保去洗澡捡地上的头发,到处都是她,牵牵绊绊。这个爱上的过程迅速而又美好,是我在这部小说里最喜欢的一部分,可惜在话剧中被改变。

这部话剧是从孟烟鹂和小裁缝的婚外情开始演起的。在小说中这个情节所占篇幅并不大,作用也没有那么明显。但我很认同在戏剧的舞台上将它放大后演绎,这个情节放大后的效果非常好,这是孟烟鹂的转变,一个平淡的女人也从别的男人身上找寻安慰,孟烟鹂对小裁缝略带恭维和敷衍的聪明,美丽之类的夸奖也会欣审计软件进行审计对象数据的采集、筛选和分析;建立健全审计法律法规和相关准则数据库,畅通内部各部门数据共享渠道,通过数据共享,实现财务会计数据与各类教学科研业务数据的相互关联,为查核问题、评价判断、综合分析提供基础。

其二,拓宽内部审计范围,建立风险评估审计,对高校存在的各种潜在因素进行分析,根据高校风险承受能力进行有效的风险控制。内部审计工作应该从财务领域拓宽带其他领域,包括高校资金管理、人员管理、风险管理以日常管理工作的各个方面。具体来说,高校内部审计部门应该建立教学质量管理评估体系加强对教学质量风险监控;建立适当的风险管理模型和风险监控体系,对高校筹资、投资和日常资金运营情况进行有效监督,保障高校资金正常运营,为高校的相关管理决策提供依据。

其三,完善审计制度,规范审计流程。高校要根据业务情况和经济责任审计要求,进一步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力争做到所有的审计业务都有章可依、有据可循,实现内部审计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具体来说是要统一审计通知书(经济责任审计通知书)、审计工作方案、审计报告、和管理建议书等审计文书标准格式,严格按工作流程开展审计,实现内部审计职业化。

3.3强化审计结果应用

一是开展后续审计,强化审计整改责任追究。对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要求责任人限期整改;对审计提出的意见,要求责任人逐一落实采纳;对查实的违纪、违规问题应与纪检监察部门的协调配合,严格追究问责。同时审计项目结束后应当安排对上一年度重点审计项目的整改情况的后续审计,通过实地观察、查阅相关资料等方式查证要求责任人按整改方案限期整改是否真实到位,并出具后续审计报告,从而确保审计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二是公示审计结果,扩大审计监督的影响面。高校应按校务公开要求,在校内推进公开经济责任审计、财务收支审计等审计结果;通报其他审计和审计调查结果;逐步探索向社会公开所有审计结果。同时将审计结果应用于高校考核、评优、评奖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提高审计权威性和威慑力。

4结语

深化高校教育体制改革,转变观念理念,创新管理方式是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在这一背景下,高校必须不断强化内部审计的改革与创新,持续推动高校内部审计的转型。内部审计全覆盖是新时代赋予高校审计工作的新要求,也是高校审计工作的必然趋势。高校应该发挥内部审计核心地位,完善机构设置,创新审计技术,采用多样化审计方法,拓宽内审范围,实施“全过程”“全覆盖”,为实现高校事业目标而努力。

参考文献:

[1]郑克强.高校内部审计全覆盖及路径探究[J].企业导报,2016,14(22):15-17

[2]刘娜.推进内部审计监督全覆盖的有效途径[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5,22(18):40-41

[3]王康.关于高校内部审计转型和发展的思考[J].现代经济信息,2016,2(208):268-269

作者简介:

袁玉文(1971-),女,汉族,四川大学管理学院会计专业毕业,成都体育学院审计室,研究方向:审计。

喜和娇羞,乖顺的人也会出轨。这是佟振保的改变,不论在剧中还是小说里,振保从这里开始毫无顾忌的放浪,以此不知是报复别人还是自己;在剧中它还有唤醒对王娇蕊记忆的作用。这里是一个矛盾爆发的,当舍弃内心爱情而营造的家在慢慢地破碎,振保应该怎么办?

在其他情节上,戏剧也有增加或减少。比如在外求学时的与初恋玫瑰基本上没有涉及,振保的家庭他的母亲弟弟妹妹也没有出现,其他的社会外部人员也很少涉及。而增加了三位主演之间的互相应和的台词表演,比如最后乘车时就将孟烟鹂和王娇蕊放在一起,让她互相认识和有对话。这种部分情节的变动使情节更集中于三个人之间,注重三个人的内心活动,减少了外界的干扰因素,让我们更清晰的看到三个人的情感变化。

四、整体风格的改变

张爱玲的小说总是有一种骨子里的悲凉,那种无情的批判与淡漠理性的笔调总让人读完后觉得心被扎了很多个小孔,缠绵的疼。但田沁鑫导演的戏剧却是在有一点搞笑甚至黑色幽默的基调里让情感如大江大潮放肆痛快的激荡人心。

因为两人出演一个角色,两个人之间相互调侃,就如同相声让人听着很松快。比如振保两个人相继说话,甲“我的太太王烟鹂”,乙“什么王烟鹂…”;乙“她见了我不抬头,见了我的朋友也不抬头”,甲“连看电影她都不抬头”。两个人一唱一和,说着或互相补充或互相拆台的话,用这样的方式变现人物,推动情节,让人比较放松。

在语言的运用上,导演还运用了上海方言,比如佟振保和小裁缝争执的时候“侬过来”“有种侬打咿呀,哈哈哈”方言的运用让戏剧鲜活,搞笑了起来。而且有些语言利用人物间的对话展现出幽默,一个人说振保是纺织工,另一个人就会接上“程师”;还有不要住公寓要住单栋的,拆了重盖的调情;因为我们家用灯管的回答…这些小细节处处透着幽默。

除此之外,这处戏剧还用夸张热烈的动作来表达情感与情节。比如振保与娇蕊爱恋时他们热情的弹奏钢琴;振保嫌弃白玫瑰,他们睡觉时相互纠缠,振保努力推开…在这部戏中,扛,摔,抱,跑,跳等大幅度动作非常常见,用这种大开大合的动作表现出热烈的情感。

我看这部戏最感动的地方是在振保公交车上偶遇娇蕊之后,振保的内心痛苦而纠结,将原小说中开头的一段放在最后说,对自己大段的肯定后说“我是不相信有来生的,不然我化了名,也要重新来一趟”。

田沁鑫导演的改编总体上是成功的,在表达主题基本一致的情况下对小说作了全新的阐释。就像娇蕊说的“爱总归是好的,虽然吃了些苦,可还是要爱的”“我不过是往前闯,碰到什么就是什么”,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的选择,而每一个选择都会有无尽的纠缠,重要的是不畏惧,不迷恋,不贪心。

参考文献:

[1]高淑敏,林婷.田沁鑫戏剧时空艺术探微――以话剧《红玫瑰与白玫瑰》为例[J].吉林艺术学院学报,2013

[2]许波.《红玫瑰与白玫瑰》:小说、电影、话剧[J].福建艺术,2011

现代文学名著范文2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课外阅读能为课堂教学提供广阔的智力背景,并发展学生的爱好和才能,促进课堂效率的提高。而文学名著阅读更可使学生打破时空的界限,与文学、思想大师进行心灵的沟通、生命的对话,以便学生在生命与语文学习的起点就占据精神和生命的制高点,为终身发展奠定牢固的基础。可见名著阅读为学生打开了通向世界的一扇窗,不仅可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更能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因此,近年来文学名著阅读这片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广阔天地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 文学名著阅读的现状

笔者曾对我校的学生作过一次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并非人人涉猎,对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读得不多;二是 对古典诗词缺乏热情,有把苏轼说成唐朝诗人的;三是对现代文学作品兴趣不高,连茅盾、路遥都不知道;四是对外国名著知之甚少;五是喜爱看的偏重通俗刊物(如《故事会》、《民间故事》);偏重情节离奇、刺激性强的武侠、言情小说。

造成此原因主要有: 观念淡漠,认为读不读不会影响考试成绩、把大量的时间化在对语文知识的操练和掌握上,缺少阅读的时间、由于远离阅读,长期享受不到阅读的,没有阅读的兴趣。

三、 文学名著阅读的方法

(一)转变观念

古人很早就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充足的源头活水,只有多读书,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实的事例也告诉我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哪一位文学巨匠不是通过大量潜心阅读而取得辉煌成就的?哪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的时候不是把多读放在第一位的呢?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去。课内学方法,课外得营养,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紧紧抓住文学名著阅读这块重要阵地来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开学初,我就给学生讲明阅读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同时开列了80多部作品书目,简单介绍情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期中间我利用教科书上的名著选段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例:在教《杨修之死》时推出许多三国的人物,课后布置学生列出《三国演义》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写出他们不平凡的事迹等。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VCD,让学生欣赏名著拍成的影片,从而获得较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三)拓展阅读渠道

(1) 要求班中每人购买一本名著,各各不同,相互交流着看,无形中就在班里形成了一个小型书库,有语文课代表管理并督促同学定期借阅。

(2) 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图书,由8个小组长负责做好学生的借阅工作。

(3) 通过网上查询资料,熟悉相关网址,推荐给学生阅读。

(四)加强阅读指导

1、 课内示范,教给方法

在课外阅读初期,我们可利用课堂适当延伸,以起到示范与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讲《香菱学诗》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了解作者对香菱的刻划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通过对香菱苦志学诗的细节描写品析讨论,使同学们对香菱的性格特征达成公识:天资聪慧、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去看《红楼梦》第一、五回等,联系香菱(甄英莲)的悲惨身世,对香菱的强烈求学欲望和专心致志的精神进一步体会。由此学生们不难悟出作者对香菱悲惨的一生寄予了深深地同情。而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特别是有着类似经历的林黛玉指点了迷津。 再例如:在讲《出师表》是时,在了解诸葛亮生平事迹之后,重点分析他身上那种忠心报国的儒家思想,所以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要求学生课后找到《后出师表》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深刻地体会仁人志士那种身怀天下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心。

2、指导学生自我咀嚼

读书切不可走马观花,读完后一点不留痕迹。学生往往在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就把书弃置一旁。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远远没达到要求。我要求学生每月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写两篇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评论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人物的评价、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甚至可改变情节、续写结局等。每学期进行一次舞台剧表演,让学生自己把名著改编成剧本,然后由学生自己编排、设计、表演。没有对名著的一定把握,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现代文学名著范文3

关键词:名著阅读;兴趣;大语文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224-01

现代流行的文学作品虽然能让人感受到时代的气息,跟上潮流的步伐,但不朽的经典名著凝聚了世代人类思想艺术的精华,可以陶冶思想情操,给人以深沉的思维空间。从小读经典名著,并思考借鉴,对中学生的人格塑造有很大的好处。

一、文学名著阅读的现状

笔者曾对我校的学生作过一次课外阅读情况的调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对中国四大古典名著并非人人涉猎,对其他有影响的作品读得也不多;二是对古典诗词缺乏热情,有把苏轼说成唐朝诗人的;三是对现代文学作品兴趣不高,连茅盾、路遥都不知道;四是对外国名著知之甚少;五是喜爱看的偏重通俗刊物(如《故事会》、《民间故事》);偏重情节离奇、刺激性强的武侠、言情小说。

原因主要有:观念淡漠,认为读不读不会影响考试成绩、把大量的时间用在对语文知识的操练和掌握上,缺少阅读的时间。由于远离阅读,长期享受不到阅读的,没有阅读兴趣。

二、文学名著阅读的方法

1、转变观念

古人很早就给我们指明了学习语文有效的方法和途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和“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分别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读书的重要性,只有多读书,才能有充足的“源头活水”,只有多读书,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现实的事例也告诉我们:鲁迅、郭沫若、茅盾等哪一位文学巨匠不是通过大量潜心阅读而取得辉煌成就的?哪一位高考状元在谈到学习经验的时候不是把“多读”放在第一位的呢?因此我们必须树立大语文的教育观,明确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开拓学生学习视野,把学语文、用语文放到社会大课堂的广阔背景中去。课内学方法,课外得“营养”,课内向课外延伸、拓展。紧紧抓住文学名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2、培养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学习才会有成效。首先我们应该让学生感觉到阅读是一种寻找美和欣赏美的旅程。我们可以根据中学生阅读的特征,举办各种类型的阅读课或阅读讲座,引导学生理解作品所反映的不同时代背景下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所包含的深刻思想内容以及卓越的艺术成就,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产生美的追求,提高文化修养和欣赏水平,从而培养健康的阅读兴趣。因此在开学初,我就给学生讲明阅读的意义、要求和方法。同时开列了80多部作品书目,简单介绍情节,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文学艺术价值、思想价值,使学生有个初步的印象,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学期中间我利用教科书上的名著选段引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例:在教《杨修之死》时推出许多三国的人物,课后布置学生列出《三国演义》中的一系列英雄人物,写出他们不平凡的事迹等。还利用多媒体教学,播放VCD,让学生欣赏名著拍成的影片,从而获得较直观的感受,进一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加强阅读指导

(1)课内示范,教给方法

在课外阅读初期,我们可利用课堂适当延伸,以起到示范与抛砖引玉的作用。例如:在讲《香菱学诗》时,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有关文字,了解作者对香菱的刻划是多视角、全方位的,并通过对香菱苦志学诗的细节描写品析讨论,使同学们对香菱的性格特征达成公识:天资聪慧、专心致志、废寝忘食。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去看《红楼梦》第一、五回等,联系香菱(甄英莲)的悲惨身世,对香菱的强烈求学欲望和专心致志的精神进一步体会。由此学生们不难悟出作者对香菱悲惨的一生寄予了深深的同情。而这也为学生了解其他人物特别是有着类似经历的林黛玉指点了迷津。再例如:在讲《出师表》时,在了解诸葛亮生平事迹之后,重点分析他身上那种忠心报国的儒家思想,所以才能做到“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后要求学生课后找到《后出师表》和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进行比较阅读,深刻地体会仁人志士那种胸怀天下的崇高使命感和责任心。

(2)指导学生自我咀嚼

读书切不可走马观花,读完后一点不留痕迹。学生往往在了解了故事情节后,就把书弃置一旁。这种蜻蜓点水式的阅读远远没达到要求。我要求学生每月阅读一本文学名著,写两篇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可评论作品主题、人物性格、人物的行为价值取向、人物的评价、篇章结构、语言特色,甚至可改变情节、续写结局等。每学期进行一次舞台剧表演,让学生自己把名著改编成剧本,然后由学生自己编排、设计、表演。没有对名著的一定把握,就不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3)组织学生相互交流

现代文学名著范文4

1 以文化讲座突破狭窄的应试课程

为扩大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学生的文学与文化内涵,在实验班开设周六专家讲座。在讲座课上,学生只管听、只管记。课后,既不复习,也不考试。全凭专家感化和学生的兴趣,在熏陶渐染中使学生的文学与文化修养得以提高。

一年来,请《寿光日报•教育版》编辑主讲《旧体诗词鉴赏与创作》;请学院教授张子泉主讲《中国古代文学史》;请潍坊学院著名教授主讲《中国现代文学史》;请潍坊教育学院著名教授主讲《台湾文学》;请学院多位副教授专题主讲《古代汉语》;请学院院报编辑部教师主讲《文化苦旅》;请学院学报编辑部教师主讲《严肃音乐欣赏》;请学院基础部教师主讲《美学》,一共举办了8个种类27次讲座。同时,结合语文教学,也开讲了数十次的专题讲座,融史学、文学、写作、小说、诗歌于一体。其中《文化苦旅》讲座之后,曾辅之以写读后感来巩固听讲效果。《旧体诗词鉴赏与创作》讲座之后,则在部分文学爱好者中间开展了不定期的旧体诗词创作活动。最近潍坊市编著“庆祝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主题的诗集,就收录实验班学生的几首诗习作。还有一些学生已开始养成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以诗来表情达意的习惯。虽然实验刚刚迈出一步,但细察学生的文学与文化品味,已呈现早春景象,前景十分乐观。

2 以扩展阅读突破僵化的语文教材

扩展阅读分两条线进行:假期课外阅读,日常课外阅读。去年暑假和今年寒假,留了课外阅读作业,共有中外名著2部,《古文观止》12篇,唐诗宋词鉴赏文章13篇。其中文学名著只要求泛读,不做检测;古文和诗词鉴赏则要求精读,并做考查。

日常课外阅读,选择《中学生阅读》为教材。每期《中学生阅读》都是在教师指导下阅读,大体分自读篇和教读篇。自读篇凭兴趣读,靠悟性品,课外独立完成。教读篇,按要求读,靠毅力啃,在教师帮助下完成。教读篇大概有三类:《中华名句》,要求语文课前常常背诵;文言文阅读能力训练,学生独立完成,教师给予点拨;语体文阅读能力训练,则选作补充教材,先练后讲。例如,曾删掉《崇高的理想》一文,补充周国平的《救世与自救》;配合学习《琐忆》,补充纪念鲁迅逝世60周年的《大哲与大洁》。

选读名句的好处,从思想上说,在于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从写作上说,在于丰富学生的理论论据。选读文言文训练的好处,在于促进课本知识迁移,增强文言语感。选读语体文训练的好处,在于加大习题难度,刺激学生现代文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一些时文佳作为学生的头脑源源不断地引入思想和艺术的“源头活水”。

3 以调动发言突破被动的学习观念

学生在课堂上懒于思考、畏于发言,历来是各科教师最头疼的难题。为什么学生年级越高,在课堂上的学习态度越消极,越被动呢?说到底,归结为狭隘、死板的应试教育。在应试指挥棒的驱使下,教师只顾搞满堂灌,只顾用“题海战术”狂轰滥炸,根本不屑考虑如何在45分钟内有计划、有成效地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口头表达的能力和自我表现的勇气。久而久之,学生心中便形成了课堂就是教师“一统天下”的观念。于是课堂教学便形成了“师讲我听,师写我抄,师问我答”的可悲局面。

现代文学名著范文5

【关键词】威廉斯;诗歌;“No ideas but in things”

一、引言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William Carlos Williams 1883-1963)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天生的诗才。他的诗清新自然,文浅而意远,诗风独特,值得反复玩味和吟咏。一些评论家甚至认为威廉斯对美国诗歌发展的影响超过了庞德和艾略特。其著名主张:“No ideas but in things”,对诗歌界影响深远,是美国文学的宝贵遗产。他强调意在物中,反对抽象,反对说教,反对空洞的词,反对引经据典掉书袋。他自己对“No ideas but in things”所作的解释是,“诗人不允许他自己所要表达的超过能在他所写情景中彼发现的那种思想……诗人用诗思想。”因此,他的诗往往是由具体事物的细节构成的,使人通过感官直接与实物发生联系,感受体验实物,从而让读者面对他所构制的情景时感同身受,从中“发现”思想。他的名作《 便条》 便是很好的代表,下面就让我们来一起欣赏这首朴实、生动、真切、具体的感官诗。

二、“No ideas but in things”在《 便条》中的实践

This Is Just To Say

I have eaten

the plums

that were in

the icebox

and which

you were probably

saving

for breakfast

Forgive me

they were delicious

so sweet

and so cold

纵观全诗,诗人用独特的句法,打断日常句子的形式进行重新组合,从而描绘了一幅温馨、和谐的日常生活图景。作品表面上的内容是主人公写了一张道歉的便条留言,它的基本内容是:对自己因贪嘴而吃了“你”留着当早点的甜点心而道歉,因为上班、或有其他事来不及抑或是不好意思对其当面说出,而用便条的形式向“你”道歉。有人认为诗看起来更像是诗人给妻子芙罗塞(Florence Herman)留的一张便条。诗人向妻子道歉说,他把她为做早餐准备的梅子吃了,并将便条的内容拆成几句诗行,拆成一个个短小的词组,直截了当地写出梅子的味道和温度。然而,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首先,诗中对于“你”这一角色的解释最受争议。根据诗中描写的场景,我们可以确定“你”应该是跟主人公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然而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角色可以有多种可能,比如可以是亲人,夫妻,情人,朋友,同学,合租室友等等。读者也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情境来定义“你”,来解读这首诗,这样就恰如其分地将读者自身置于诗中,让其亲身去体会和“发现”本诗所要表达的思想。由此可见诗人在进行诗歌创作时的匠心独运,其诗仅用“很少”的语言来描写,却让读者感同身受并从中“发现”其“无限”的思想。

其次,诗中所选用的意象“简单而又不凡”。如:“plums”,“icebox”等都是非常具体的、为人们所熟悉的“things”,读者看到这里,大脑就立刻浮现出这些“things”的画面,这样就让读者通过感官直接与“实物”发生了联系,从而引起读者强烈的欲望和好奇心去读完这首诗。到诗节最后,简单一个“sweet”和“cold”将主人公最直接、最细腻的瞬间感受抒写的淋漓尽致,并传给读者,使读者读后舌尖仿佛也触到了那又“甜”又“冰”的梅子的味道。由此足见,诗人选用极其“简单”的意象,却起到了“不凡”效果。

最后,在艺术表现上,作者采用一种客观呈现的叙述方式。其实这种间接的文本叙述,在读者接受和阅读中则更贴近一层,在阅读中,每个读者在初读这首作品时会在头脑中映现出一个活泼可爱而又贪嘴的“你”的形象,由于禁不住梅子的诱惑而贪吃,事后又懊悔不止的图景,不禁内心微微一笑,同时也由此联想到自己家中的日常生活情景,同时也勾起家庭温馨情怀的回忆。另外,诗人把这个便条留言真实地再现和叙述出来,是对这个温馨、和谐的日常生活的一幕的一种客观再现,诗人自己好像根本没有出场,更没有诗人自己的声音,没有诗人自己的感情,没有描写,没有议论,甚至于连诗人自己的叙述视角都没有,诗人没出现,更什么都没说,那诗人的情感和感受貌似无从呈现。然而,这里诗人就是要一反常规的抒情与议论方式,仅用这一张简单的表示歉意的“便条”,将其体验到的温馨美好的生活图景婉转地呈现出来,并传递到了读者那里,引发了读者的人生感受。一种对温馨家庭生活的诗意的感受,一种诗意的温柔在诗人的心田油然升起并为读者所感动。

三、结语

扎根于真实的生活,即其诗歌创作主张“No ideas but in things”,使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诗歌散发着永恒的生命力。读他的诗歌,读者会体会到一种真实感和亲切感。这种“真实”和“亲切”不仅仅源于它的简单,而且由于威廉斯对自然和生活的美的敏捷捕捉。这种美透过文字的生动描述而辐射出去,唤醒了读者的感觉,想象力和心灵。威廉斯的诗歌是适合于任何人的,正如这首《便条》,他选择的是平民的语言,以普通人的生活为主题,呼吁我们回归生活,充满热情的生活。这种朴素自然的创作倾向和客观平白的叙述方式以及简约的语言和独特的视角构成了威廉斯的主要诗歌特征并使其成为对美国后现代主义诗歌影响极大的诗人。

【参考文献】

[1]Doyle, Charles.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and the American poem [M].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1982.

[2]刘守兰.英美名诗解读[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

[3]钱青等.美国文学名著精选(下册)[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4]赵毅衡.美国现代诗选[C].北京:外国文学出版社,1985.

现代文学名著范文6

经过六年多的不懈努力,我汉语言文学专业专科段终于毕业了。回顾这几年的学习生活,我和众多自考生一同走过从艰辛到成功的历程。在这没有校门的大学里,我理解到了自学考试这四个字的意义。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我懂得了在学习的过程中确定自己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首先是根据自己的工作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学习的专业;我喜欢看书,对中外文学名著情有独种,经常流连于图书馆和大小书店,因此我毫不犹豫的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在兴趣的驱使下,我学的津津有味丝毫不感到枯燥乏味,特别是《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外国文学作品选》,《古代汉语》等

第二是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并根据课程和时间适当地参加业余辅导;自学考试重在自学,全靠自觉,因此我在业余将闲暇的时间集中起来,抓紧分分秒秒来看书,整理笔记,另外我还在晚上和周末风雨无阻地参加了祥云和北师大开设的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辅导班的学习,这对于我的学习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是全面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加以总结和巩固;拿到教材,尤其是《文学概论》这样的理论性强的教材,先大致粗读,了解教材的大致结构,编写思路以及重点分布,做到心中有数,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准备,然后进入细读阶段,按部就班,有条不紊的阅读教材,并将书中的重点圈出,记在本子上,阅读中在理解的基础上加深记忆,不断进行总结,学完一章,对本章的要点加以总结,巩固自己的学习成果。细读之后,对理解不深的地方强化记忆,最后在泛读,查缺补漏。

第四是多做习题,以适应考试的形式。在阅读教材的同时,像《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科目时,找与教材配套的辅导材料,多做习题,一方面加深记忆,另一方面创造考试的氛围,对考试的形式能够充分适应。

另外,还要有明确的学习目的。我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习是为更多更好地掌握汉语言文学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修养。另外,对待考试成绩做到胜不骄败不馁,尤其在考试失败时更要增强自信心,永远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