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谁火烧赤壁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谁火烧赤壁范文1
曹军百万大军如奔腾的万马,急速向赤壁挺进,我不禁十分忧虑。
那个叫诸葛亮的年轻人和周大都督真有办法吗?哼哼,我嗤之以鼻。再看看那些贪生怕死的文臣,真是令人心生厌恶,面对曹军的百万大军,真的没有办法了吗?
那天晚上,周都督唤我入营房,听他一番计策,我笑了。
第二天早上,我公然违抗他的命令,他一气之下将我拖出营房,重打一百大板,那板子如急雨般狠狠的打在我的身上,如火烧一般炙热,如针插一般痛彻。我极力地忍受着,我知道这番痛苦是为了更大的计谋。
当天晚上,我累极了,看着自己一天一天变老的身躯,忍受身上巨大的疼痛。我不屑,即使再累,我也不要辜负乡人的期待,即使再累,我也要保江东一方平安。累,算得了什么。不论是累,还是痛,都要坚持。
那个漆黑的夜,赤壁大火雄雄燃烧。
君临天下未将成
这一生呀!除了征伐,战争,复仇,我究竟还做了什么?别人看见的是“寿春胜袁术,分亭破本初,徐州败吕布,荆州降刘帽。”别人看见的是我无上的功绩,而我心中的累,有谁理解,有谁知道?
别人说我是汉贼,我不承认,可我自己都觉得我是汉贼。戎马一生,办有遭人唾弃吗?毕竟没有做过伤天害理的事,那些在我看来,该杀的人都得杀。
累极了!
一生争斗,却换来了如此下场,唉呀!头发都白了,唤华佗,唉,他已经被我杀,我最喜欢的小儿子曹冲也死了,为什么祸不单行?
那一晚,又看见伏完,董承他们了。
我身心疲惫,我想过当君主,现在看来,只有当“周文王”了。
累啊!走了!
星落秋风五丈原
望着那边防守严密的魏军,我无奈地摇头,也许我再也完不成收复北疆的大计了,因为大限到。
几天前的晚上,看着那通明的烛火,我高兴极了,本以为祈星能为我增长一纪,可没有想到魏延一来,烛火竞灭了,难道这是天意?
病卧床上,思考着,主公三顾茅芦把我请出山。可我却未为主公完成他平生的心愿。痛彻呀!我一生为了平北大计做着努力,七擒孟获,安居平五路。可却在五丈原失去了机会。
谁火烧赤壁范文2
我觉得曹操假如生活在繁荣和平的环境中或许世人对他的评价更高,但他生活在乱世,生活在一个诸侯争霸的年代,他的“奸诈”使他的“雄才”蒙上了灰尘。烙上了帝王和臣子都不喜欢的烙印,但打破这些政治的原因,他在军事上仍展现出很大的雄才谋略。
《三国演义》中的曹操是个出色的军事家,他在那个动乱的年代,表现出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领导才能。曹操出场后,《三国演义》中重点写他如何精心策划、驰骋疆场、统一北方。在当时,孙权年少,诸葛亮尚未出山,刘备也不过是个到处流浪、寄人篱下的人。而在这个时候,曹操不断壮大自己的实力,逐步成长为一个非常杰出的军事统帅。(1)在讨伐董卓的斗争中,曹操成了领导核心。在他的发动领导下,十七路诸侯,都响应他的号召,纷纷前来与他会盟。这些事,初步显示了曹操的魄力。在以后的斗争中,曹操各个击破,以弱胜强战官渡,奇兵出塞征柳城等,指挥得尤为妥当。还有以后的日夜兼程击当阳,多变战术征关西,离间孙、刘解襄、樊等,无不是其非凡军事才能的展现。另外曹操也很重视将士在战争中的作用和作战的关键谋略,以及根据地的巩固、军粮屯田的解决等,他都能充分听取属下谋臣将士的意见。这些都是战争的关键方面,各个解决也就解决了战争。(2)统一北方的关键是官渡之战,它是我国战争史上一次典型的以少胜多的战例。对曹操的胜利,有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能听取了谋臣将士的意见。而袁绍则不同,不听劝阻,催军进发官渡,筑土山,立高橹,乱箭射曹军营。而曹操 “请谋士求计将士”并采纳刘晔之策,“连夜造发石车数百乘、使北军不敢登高射箭” 当袁军改为暗掘地道直透曹营时,曹操“又问于刘晔”,合计掘长堑,截阻敌军深入。另外他还采用荀的“十分居一之众,画地而守之” 的计策坚持到了最后胜利。在用将截击袁军粮车时,曹操征求了荀攸的意见,并将这一任务交由徐晃。对“火烧乌巢”的关键行动,他更是大胆采用了许攸之计。诸如这些,都是曹操虚心求取属下计策的表现,但也是他取胜的一大主要原因。(3)曹操还善于灵活运用战略战术。常使用集中兵力做战,并留心于攻守,这些都为他的战争胜利打下了基础。如在建安十九年,曹操率军进驻合肥,准备进攻孙权,当夏侯渊占陇右的消息传来后,他又决定乘胜西取汉中。命令东线留张辽等七千人守城,大军进攻汉中。结果东西线都取得很大胜利。(4)曹操指挥作战,也常采用分化瓦解的策略,使敌自斗,并从中获利。另外他的目标明确先拉谁先打谁,再拉谁再打谁,最后消灭谁,都按实际情况计划得很清楚,把对手一个个的打败,为统一北方打下了基础,并使魏国建国。(5)曹操虽是一个很好的军事家,但也并非完美。在他统一北方后,率大军南下,轻易夺取了荆州,这就滋长了他骄傲的情绪,终于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虽然在《三国演义》书中对赤壁之战掺入了作者的理想化成分,如“借东风”等,但这次战争的失败却是不争的事实。这多少会与他的骄傲,自负的思想有关,虽如此还是不能抹杀他作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军事家的光辉形象。(6)在军事著作上曹操也有很大的成就,他著有《孙子注》、《兵法要略》等,并自称“自著兵法十万余言”这对我国兵书的完善也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曹操在 “雄才”方面的作为,他一方面通过“奸诈”扫平了政治中的障碍,使在政治中与他观点、理论向背的人,迅速出局,达到了观点、思想的统一,使得后方稳定。另一方面,通过他的雄才大略,消灭了北方阻挠统一的军阀,迅速统一了北方,使北方人民过上一段相对安定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另外他虽“奸诈”,但也知人善用、不记前嫌,并且极富领导的能力,是个不可多得的军事统帅和政治人才。对于此,他的“奸诈”在当时环境下起了不可缺少的作用,只有这样,才有他“雄才”的实施,才有他在中原的事业,才有北方暂时的稳定和统一。
谁火烧赤壁范文3
听了这个故事,谁都会为安泰惋惜,拥有强大本领的他,被发现弱点,最终死了。细细看来,安泰有点狗仗人势,你想想,如果没有她母亲地神盖娅,他又算个什么?没有他母亲,他只不过是一个普通人,他的所向无敌,还不是拜他母亲所赐?他根本谈不上是英雄。英雄,是靠自己的能力闯出来的名誉,假如人人都有这本领,不就全天下人都是英雄了?安泰如果能找到。自己的短处,用自己的力量来弥补,那他被掐在空中时就不会无力回天了。那样,谁倒下就不一定了。
赫拉克勒斯是一个善于吸取教训,并能从战斗中发现对手弱点的人。毫不夸口地说,他才是真正的英雄。一个善于发现对手弱点的,从而朝这个方向这进军的人,在什么场合是,他都能制胜,因为每个人都有弱点,找到并找出对付的方法,即使是再强大的对手,也不算什么。找到对方的弱点,找出对策并实施,这就是制敌之法
千古以来,两军相战,知敌者必胜。在草船借箭中,曹操就是因多疑,无原无故地“借”出了十万多支箭,这“借”的箭,在火烧赤壁里,周瑜又一支不剩地“还”给了曹操,使八十三万大军只有廖廖无几的几人回都。
谁火烧赤壁范文4
关键词:赤壁之战;诸葛亮;演变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小说,赤壁之战是其中的精彩篇章。在嘉靖本中自卷之九《诸葛亮舌战群儒》至卷之十《关云长义释曹操》,共用了十六节文字来叙述这场大战,可见其分量之重,许多脍炙人口的三国故事中,与赤壁之战相关的占了相当大一部分。从史书到长篇小说,《三国演义》的传奇性演绎使得这场战役与历史原貌相比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中,变化最大的是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最初的说客身份演变为赤壁之战战略战术的主要献策者和灵魂人物。
在《三国志》中,诸葛亮主要是作为刘备手下的谋士和东吴方面进行联合作战的谈判也就是一个说客的身份出现的。如《三国志卷四十七·吴书二·吴主传》:“备进住夏口,使诸葛亮诣权,权遣同瑜、程普等行。”《三国志卷三十五·蜀书五·诸葛亮传》:“先主至于夏口,亮曰:‘事急矣,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时权拥军在柴桑,观望成败,亮说权曰:‘海内大乱,……权大悦,即遣周瑜、程普、鲁肃等水军三万,随亮诣先主,并力拒曹公。”《资治通鉴》中诸葛亮仍然是作为一个说服孙权联刘抗曹的说客出现的,说词与《三国志》完全相同,明显是承袭《三国志》的。在这两部正史里,赤壁之战的孙刘联军的统帅及灵魂人物都是周瑜而非诸葛亮。
在现存的从晋至宋、金的诗文中,也没有提到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有何重要作用,相反却提到周瑜的功绩。如晋人习凿齿有一段文字论及周瑜鲁肃诸葛亮:
客问曰:“周瑜、鲁肃何人也?”主人曰:“小人也。”……客曰:“诸葛武侯翼戴玄德,与瑜、肃何异?而子重诸葛,毁瑜、肃,何其偏也!”主人曰:“……诸葛武侯龙蟠江南,托好管、乐,由匡汉之望,是有崇本之心也。今玄德汉高之正胄也,信义著于当年,将使汉室亡而更立,宗庙绝而复继,谁云不可哉!”1虽然这段文字推崇诸葛亮贬周瑜鲁肃,但主要是从品德和“正统”方面推崇诸葛亮,并没有否认周瑜“摧魏氏百胜之锋,开孙氏偏王之业”的功劳。
唐诗中咏赤壁的也都是将周瑜鲁肃当作破曹的首要功臣,如李白诗《赤壁歌送别》同样认为是周瑜破曹而没有提到诸葛亮:“二龙争战决雌雄,赤壁楼船扫地空。烈火张天照云海,周瑜于世破曹公。君去沧江望(一作弄)澄碧,鲸鲵唐突留余迹。一一书来报故人,我欲因之壮心魄。”2孙元晏诗《赤壁》:“会猎书来举国惊,只应周鲁不教迎。曹公一战奔波后,赤壁功传万古名。”3
宋、金亦然。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苏轼怀想的赤壁之战的英雄人物分明是周瑜而非诸葛亮,“羽扇纶巾”也是指的周瑜。4宋孔平仲《紫髯将军》:“开门纳狼计何拙?鲁家狂儿策最长,倡而和者有周郎,区区黄盖乃乞降。” 5金李纯甫《赤壁风月笛图》:“九原唤起周公谨,笑煞儋州秃髯翁。” 6金元好问:“可怜当日周公谨,憔悴黄州一秃翁。” 7因苏轼曾作过不少赤壁之战的怀古诗文,抒发心中之块垒,故后人诗文多有将苏轼和周瑜相提并论者。
至元代,这种观点开始分化,诗文中颂扬周瑜功绩的仍然有之,如薛昂夫的《(中吕)阳春曲》:“周郎赤壁鏖兵后,苏子扁舟载月秋。千年慷慨一时酬。今在否?樽有酒且绸缪。”杨维桢《题二乔观书图》:“自是阿瑜能了事,黄星一道随烟销。小乔初嫁有如此,天下三分从此始。” 8
但另一方面,诸葛亮的身影开始出现。萨都剌《回风波吊孔明先生》:“仰天一出摧奸锋,纶巾羽扇生清风。许君义气肝胆裂,兵枢尽在掌握中。赤壁楼船满江夏,伏剑登坛唯叱咤。”9不仅将羽扇纶巾的形象归于诸葛亮的身上,而且诗中的“伏剑登坛”蕴含了诸葛亮祭东风故事的雏形。这首诗一反前人的传统观点,诸葛亮从说客身份一跃而为赤壁之战的大功臣,而且他参与战争的方式充满神秘色彩,这应该是受到俗文学的影响。
在元代俗文学的代表作《三国志平话》中,诸葛亮在赤壁之战中的地位和作用均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 说服对象的增加与说服手段的丰富。
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诸葛亮是以说客身份出现的,他要说服的对象只有孙权,而在《三国志平话》里,除孙权外,他还要面对孙权手下文臣张昭、吴危的投降之说,不仅要以言词动人,还有急中生智的行动,当曹操遣使招降时,诸葛亮采取了冒险举动:“言尽,结袍挽衣,提剑就阶,杀了来使。众官皆闹。张昭、吴危曰:‘方知诸葛奸猾!知者知是诸葛杀了曹使;不知,则言吴军杀之。’”迫使孙权不得不联刘抗曹。
诸葛亮要说服的另一个对象是周瑜:“孙权令人赴豫章城,请太守周瑜。瑜不来。孙权问诸葛:‘周瑜不来,如何?’诸葛曰:‘闻有乔公二女,大乔、小乔。大乔嫁公子为妻;小乔与周瑜为妇,年幼,颜色甚盛。周瑜每日伴小乔作乐,怎肯来为帅?’权遂令鲁肃共军师奔豫章城。”这个情节有两重作用,第一是将历史上从一开始就坚决主张抗曹的周瑜改为耽于逸乐抗曹心理不坚定的人物,降低了周瑜在赤壁之战中所占的分量,使之首先在见识上低了诸葛亮一筹;第二是凸显诸葛亮的地位,以周瑜的犹豫踌躇反衬诸葛亮的果断与胆识,历史上赤壁之战的真正统帅周瑜在这里反而成了诸葛亮的陪衬。这就完全改变了历史的原貌,诸葛亮正式晋身为赤壁之战中大智大勇的灵魂人物。
2、增加诸葛亮祭风的情节,并将周瑜描写为一个心胸狭窄、嫉贤妒能之人:
“惟军师手内偏写‘风’字。……周瑜笑:‘退了曹操,救了刘备,吾囚诸葛麾下!’言尽而去。”
至此,火烧赤壁的主要功劳就落到了诸葛亮的身上,而周瑜虽然也是智计超群,但给人留下的最主要印象不是他的战争功绩,而是他和诸葛亮的对立。不论在见识还是战略战术上,他都落在了诸葛亮的下 风。
钟嗣成所著《录鬼簿》所载的有关赤壁之战的元杂剧有王仲文的《七星坛诸葛祭风》,但此剧今不见有传本,无法窥知原貌。这说明元代诸葛祭风的故事流传很广,已形成杂剧和话本。
到了《三国演义》,赤壁之战已经成了诸葛亮展示智慧、胆识、口才的舞台。至此,赤壁之战中的诸葛亮完成了从说客到战争灵魂人物的演变。
笔者认为发生这种演变的原因有二:首先,是尊刘思想的作用,上文所引习凿齿的那段文字就说明了这一点,诸葛亮是刘备身边的重要谋士,在奠定三分格局的赤壁之战中仅仅扮演一个普通说客的角色显然是无法展现蜀国的正统地位的,为了平衡魏、蜀、吴三方的力量,那么加重诸葛亮的分量就很有必要。其次,是俗文学传奇性的需要,为了引起读者或听众的兴趣,需要在历史事实基础上增加传奇性情节,《三国志平话》作为俗文学的代表,增加了很多神秘的情节如祭东风、草船借箭等,还有娱乐性的情节如周瑜和小乔的夫妻生活,这些都是正史所不可能具备的。《三国演义》又进一步在史书和俗文学基础上,丰富故事情节,尽量做到雅俗共赏,基本情节遵从史实,细节上则糅合民间传说,“其所叙述事实之大体,以历史为根据,而又以己意,捏造种种之事实,以辅佐其趣味者也。其所述之事实,大抵真者一而伪者九”,“小说之作,所以发表理想;叙述历史,本非正旨。”10
小说不能等同于历史,虽然《三国演义》所叙述的赤壁之战已非历史的原貌,诸葛亮也从刘备麾下一个普通的谋士演变为具有超凡智慧和神秘法术的类似神仙的人物,但它成功的将雅与俗,史与事糅合在一起,成为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影响所及,读者似乎都已无法认清历史与小说的分野。
参考文献:
[1]《全晋文》一百三十四卷,据1958年中华书局印《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本。
[2]《全唐诗》卷一百六十七,据1960年中华书局印本。
[3]《全唐诗》卷七百六十七吴,据1960年中华书局印本。
[4]《全宋词》第一册,据1965年中华书局印本。
[5]《宋诗钞初集·平仲清江集钞》,商务印书馆《国学基本丛书》本《宋诗钞》。
[6]《中洲集》卷四,据1959年中华书局印本。
[7]《遗山诗集》卷四,《元人十种诗》本。
[8]《太平乐府》四,《乐府群珠》一,据《全元散曲》本。
[9]《萨天锡集外诗》,《元人十种诗》本。
谁火烧赤壁范文5
一、有层次地提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我们都知道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的观点:学生在学习中的发展分为两个水平:一个是现有的发展水平,另一个是“最近发展水平”,换个说法,只要跳一下就可以摘到桃子,而不是摘远在天上的月亮。当学生回答出正确的答案时我们要加以鼓励;相反,要给予指导,让他明白出现的错误在哪里。当学生思维不顺畅时,我们应该利用启发诱导的方法,促使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同时,教者应站在高处,从整节课、整篇课文来谋划,设计出一组有计划、有步骤的系统化的提问,这样的提问才有一定的思维深度,才能从多方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实际操作中,教者可以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把难问题分解成易理解、更有趣的小问题,或者把大问题分解成几组小问题,层层深入,一环扣一环地问,逐步引导学生向思维的纵深发展。
二、提问要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思维
有效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根据学生的实际出发,事先要了解教材的重点、难点,并精心设计出要提问的问题,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语文课堂上的适时适度富于艺术性的提问,有效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这也是保证和提高教学质量最有效的途径。所以,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精心设计好各种类型的课堂提问,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如教学《火烧赤壁》一文,如何激励学生认认真真去总结课文?于是,我从学生的“需要”入手,说:“赤壁之战可真是一场不简单的战争,仗是打完了,可总得好好总结一下。如果你是周瑜,你怎么总结大获全胜的经验?如果你是曹操,你应当吸取哪些失败的教训?谁愿当曹操?”一席话,刺激了学生的表现欲,学生都想当“周瑜”“曹操”,争着上讲台“总结”。我请了几位学生上讲台“总结”之后,为了满足大家参与的欲望,就让想说的学生站起来,在座位上高声“总结”一遍,以“自我实现”的方式满足了学生希望当众“总结”的参与欲望。
三、合理安排辩论,在争论中创新
学生对于自己不同的观点总是与别人争论,因为他们每个学生思考问题的角度有所不同,思考的方法也不相同。首先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问题的发现是要靠老师的诱导才可以实现的,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使他们产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浓厚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如教学《黄河象》第三课时,在重温了有关化石形成的必要条件(古遗物必须被埋藏在地下经历漫长的时间)后,我让学生复习“科学家假想黄河象来历”一段,同时激疑:“你们对这一段叙述有什么意见?你们能像作者一样,根据文中提供的依据,来一番黄河象的来历的创造想象吗?”几分钟后,学生纷纷举手。有的说,黄河象失足落水不一定是因为疲劳干渴想喝水才陷进淤泥的;有的说,象虽喜群居,但总有分开的时候,因此可删去“群象四散逃走”一节。一生证实说,他在《动物世界》电视节目中看到“公象在母象怀小象到生小象这一年中会独自出走”的内容;所以,课文完全可以重新假想黄河象的来历,学生们发言积极,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此时,我抓住这一有利时机,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再次想象黄河象的来历。学生畅所欲言,非常有兴趣地进行了创造性的尝试。大家尝到了成功的喜悦,以致下课铃响了还不肯离去。
综上所述,我们老师在教学中认真备课,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将蕴藏在孩子们心中的智慧充分发挥出来,即使是在高年级的语文课堂上,我们也能看到他们积极回答问题的场面,这样的语文课堂才是学生学习的真正乐园,才是高效率的语文课堂。
参考文献:
[1]唐大元.语文阅读教学的策略.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20).
[2]李艳红.浅谈小学语文作业批改.新课程:中旬,2011(2).
[3]朱红梅.创设教学情境,给力“三维”灵动.科教新报:教育科研,2011(22).
[4]赵艳.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个性的策略.成功:教育,2011(10).
谁火烧赤壁范文6
名句名篇默写
(时间:40分钟 满分:120分)
1.(2015·郑州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琵琶行》中“ , ”两句是全诗的主旨,更是诗人与琵琶女感情的共鸣。
(2)李白《蜀道难》中“ , ”两句写飞湍、瀑流、悬崖、转石,配合着万壑雷鸣的音响,飞快地从眼前闪过,惊险万状。
(3)王安石《登飞来峰》中与“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 ”。
2.(2015·陕西西安二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用“ , ”两句写秦国统治者将剽掠来的美玉金银珠宝等当成石头沙土等,从而表现其奢侈之风。
(2)《赤壁赋》中,从事物变化的角度看待天地存在的名句是“,”。
(3)清中后期,进步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 , ”两句,常被呼吁大胆破格使用人才的雄辩家引用。
3.(2015·昆明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以“ ,”写出了戍边征夫思乡与报国的心理矛盾。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古代英雄叱咤风云、驰骋疆场的名句是“ , ”。
(3)韩愈在《师说》中点明老师的职责或作用的句子是“,”。
4.(2015·辽宁五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作者自问自答,表明自己听完琵琶曲后泪水湿透青衫的句子是“ ? ”。
(2)古诗词善于运用联想,李煜《虞美人》中“ ? ”两句由“愁”想到江水长流,这是由特征相似引起的联想。
(3)生活中表达既善于从正面学习,又善于从反面借鉴的意思时,常引用《论语》中的“ , ”一句。
5.(2015·山西四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劝学》用“故”归纳上文,又用“ ,”两个比喻进行论证,进而推论出人必须通过学习和参省才能达到“知明而行无过”的境地。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用“ , ”两句诗深深祝愿自己和家人能健康长寿,共赏明月,借此寄托自己对家人的思念。
(3)杜牧在《阿房宫赋》中总结六国和秦国灭亡的历史教训后,提醒当朝统治者不要重蹈秦国灭亡覆辙的句子是“,”。
6.(2015·大连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洒酒酬月,寄托自己的感情的两句是“ , ”。
(2)白居易《琵琶行》描写琵琶女弹奏时有拢、捻、抹、挑四个动作,弹奏的曲子既有《霓裳羽衣曲》又有《六幺》的句子是“ , ”。
(3)王维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用相关的景物描写了边塞的悲凉,相应的词句是“,”。
7.(2015·石家庄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论语》将学习和思考的关系表述为“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在荀子的《劝学》篇中,也有一句提到了学与思的关系,这句是“,”。
(2)李白《蜀道难》中,以侧面描写来表现青泥岭曲折高险的诗句是“,”。
(3)《出师表》中诸葛亮建议后主凡事宜多征询侍中、侍郎的意见,并陈述了这样做的效果。表现这效果的话是“,”。
8.(2015·东北三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表现女主人公每天都早起晚睡,辛勤劳作的诗句是“,”。
(2)庄子《逍遥游》中用对待“誉”和“非”的态度来说明“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的境界的句子是“ , ”。
(3)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宁愿冻死以换取天下劳苦大众的温暖的名句是“ , ”。
9.(2015·沈阳高三质检)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杜牧《阿房宫赋》中说明阿房宫从骊山北边建起,折而向西,一直通到咸阳,十分宏伟的句子是“ , ”。
(2)白居易在《琵琶行》中用“ , ”句说明偏僻之地粗俗的乡野音乐很难听,以此表现琵琶女技艺的高超。
(3)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春花喻冬雪、景象美丽而广阔、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的句子是“ , ”。
10.(2015·哈师大附中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诗经·氓》中以“桑”喻女子青春年华的句子是“ , ”。
(2)杜牧《阿房宫赋》中形容“秦爱纷奢”时,说钉头多于谷仓中的谷粒的句子是“ , ”。
(3)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用典故表达回归之后的感受的句子是“, ”。
11.(2015·河南平顶山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陆游《游山西村》中的名句“ , ”既是描写实景实感,也可形容由困窘步入佳境的一种境界。
(2)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 , ”两句,感慨当年的英雄豪杰们,经过风吹雨打,现在也成了历史。
(3)屈原《离骚》中表现诗人崇尚高洁、虽死无悔思想的诗句是“,”
12.(2015·河北保定调研)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韩愈《师说》中说明自己写这篇文章是为了赞扬李蟠能行古人从师之道的句子是“ , ”。
(2)杜牧的《阿房宫赋》中描写阿房宫的结局是被项羽一把火烧掉的句子是“ , ”。
(3)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 ? ”表现了作者认为环境的喧闹与否与做学问没有必然的联系的观点。
13.(2015·河南洛阳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欧阳修在《醉翁亭记》里,用对偶句“ , ”描绘出两幅山间对比鲜明的朝暮画面。
(2)苏轼《赤壁赋》中写箫声让深潭中潜伏的蛟龙起舞,让船上的寡妇哭泣的句子是“ , ”。
(3)屈原在《离骚》中深感于人民的痛苦处境,体现其对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14.(2015·辽宁实验中学一模)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 , ”句写月光与水波一起荡漾,闪烁着金光,月亮的倒影沉浸在水底,宛如一块美玉。
(2)苏轼《赤壁赋》中“ , ”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月亮在夜空中令人不易察觉的缓慢移动的状态。
(3)李商隐《锦瑟》中,以锦瑟为喻,回忆已逝的青春年华,表达百感交集的情感的两句是“ , ”。
15.(2014·辽宁马鞍山质检)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
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
(2)荀子在《劝学》中指出:“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这与韩愈《师说》中“,”的观点是一致的。
(3)王勃在《滕王阁序》中,既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歌咏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又用“ ,
”表明了身处逆境时应有的人生态度。
16.(2014·云南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2)骐骥一跃,;,功在不舍。(《荀子·劝学》)
(3)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 , ,如是而已。(韩愈《师说》)
17.(2014·东北师大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 ,
。(孟子《鱼,我所欲也》)
(2),任重而道远。,不亦重乎?(《论语·泰伯》)
(3)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陆游《游山西村》)
18.(2014·吉林调研)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枯松倒挂倚绝壁。(李白《蜀道难》)
(2),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3),相逢何必曾相识!(白居易《琵琶行》)
(4)了却君王天下事,。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5),渺沧海之一粟。(苏轼《赤壁赋》)
(6)故木受绳则直,。(《荀子·劝学》)
19.(2014·陕西六校联考)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行道之人弗受;,乞人不屑也。(孟子《鱼,我所欲也》)
(2)多歧路,今安在?,。(李白《行路难》)
(3),绝胜烟柳满皇都。(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其一》)
,胡天八月即飞雪。(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20.(2014·山西太原二模)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靡室劳矣。,靡有朝矣。(《诗经·氓》)
(2)问之,则曰:“,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韩愈《师说》)
(3)凄凄不似向前声, 。座中泣下谁最多?。(白居易《琵琶行》)
参考答案:
1.(1)同是天涯沦落人 相逢何必曾相识 (2)飞湍瀑流争喧 砯崖转石万壑雷 (3)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层
2.(1)鼎铛玉石 金块珠砾 (2)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 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 (3)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才
3.(1)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2)金戈铁马 气吞万里如虎 (3)师者 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4.(1)座中泣下谁最多 江州司马青衫湿 (2)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3)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5.(1)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2)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6.(1)人生如梦 一尊还酹江月 (2)轻拢慢捻抹复挑 初为《霓裳》后《六幺》 (3)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
7.(1)吾尝终日而思矣 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2)青泥何盘盘 百步九折萦岩峦 (3)必能裨补阙漏 有所广益
8.(1)夙兴夜寐 靡有朝矣 (2)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3)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9.(1)骊山北构而西折 直走咸阳 (2)岂无山歌与村笛 呕哑嘲哳难为听 (3)忽如一夜春风来 千树万树梨花开
10.(1)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2)钉头磷磷 多于在庾之粟粒
(3)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11.(1)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3)亦余心之所善兮 虽九死其犹未悔
12.(1)余嘉其能行古道 作《师说》以贻之 (2)楚人一炬 可怜焦土 (3)问君何能尔 心远地自偏
13.(1)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云归而岩穴暝 (2)舞幽壑之潜蛟 泣孤舟之嫠妇 (3)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
14.(1)浮光跃金 静影沉璧 (2)月出于东山之上 徘徊于斗牛之间 (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
15.(1)浩荡离愁白日斜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 (3)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16.(1)舞榭歌台 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2)不能十步 驽马十驾 (3)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17.(1)二者不可得兼 舍生而取义者也 (2)士不可以不弘毅 仁以为己任 (3)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18.(1)连峰去天不盈尺 (2)万里悲秋常作客 (3)同是天涯沦落人 (4)赢得生前身后名 (5)寄蜉蝣于天地 (6)金就砺则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