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中文期刊网精心挑选了民间游戏范文供你参考和学习,希望我们的参考范文能激发你的文章创作灵感,欢迎阅读。
民间游戏范文1
1.民间游戏的收集与整理
(1)走访上了年纪的长者,请教各种民间游戏。
走出去和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聊天,了解他们小时候玩的游戏。如:发现小区里的老奶奶在教自己的小孙子做“蹲鸡孵鸡,孵着下去”、“对,对虫虫,虫虫砰砰飞”的游戏,立即虚心请教并记录下来。
(2)利用家长资源收集各种民间游戏。
下发调查表,请班级里的家长帮忙收集各种民间游戏。
(3)查阅各种书籍,收集民间游戏。
书是我们获得材料的重要途径,我们查阅了很多关于民间游戏的书籍。
(4)对民间游戏进行整理、归类。
我们对收集的民间游戏素材进行整理、归类,就其内容、形式、玩法、材料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优秀的、适合现代儿童玩耍的民间游戏予以直接继承,尽量保持原貌。对于一些在内容、形式、玩法、材料、功能上不适宜于幼儿的民间游戏,我们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法新玩、推陈出新”的原则,进行改造运用,赋予游戏新内涵,使之“老歌新唱”,走进现代幼儿的生活。
2.创造良好的游戏环境
环境是对幼儿教育的重要资源,它能给幼儿提供便利的活动条件。在环境创设方面,以民间文化为依托,充分利用幼儿园活动室、走廊等,为幼儿创造儿童化、艺术化、个性化、生活化的人文教育环境。我园户外场地宽阔,我充分利用这一自然资源,在平整的画有五颜六色的“圆圈”、“方格”场地上,让孩子们玩“跳圈”、“跳格子”等游戏。为了满足幼儿的不同发展的需要,还在教室里精心设计、筹划、丰富活动区材料,如:在“体育区”为孩子们投放了飞镖、降落伞、沙包、保龄球等器械,在其他区域,投放了铁环、陀螺等,幼儿取放方便,供随时练习使用。
3.开展民间游戏玩具制作活动
新纲要指出:“指导幼儿利用身边的物品或废旧材料制作玩具、手工艺品等来美化自己的生活或开展其他活动。”以此为依据,老师们将游戏加以创新和改编,根据内容需要,家园共同参与,利用废旧物品自制了大量游戏玩具,如:高跷、小推车、铁环、摔宝、毽子,等等,家长积极参与,为我园民间游戏的开展提供了足够的游戏材料,形成了游戏材料资源库,为幼儿身体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准备,创造了积极的物质环境。
二、在幼儿一日活动中合理渗透民间游戏
1.民间游戏在区角游戏中的渗透
为了使民间游戏资源能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有机结合,在各区角投放相应的民间游戏材料,开展相应的民间游戏活动。如:在益智区投放“翻绳”“七巧板”“找东西南北”等,使幼儿在轻松自发的状态下积极开动脑筋。在科学探索区投放“捻捻转”“绕饶转”等,幼儿自己在教师引导下发现问题。在音乐表演区可以投放彩绸、绸扇、各种民间小乐器、民间表演头饰、服装、音乐等,幼儿穿上漂亮的服装、摆弄着道具、载歌载舞,感受着优美的韵律和富有变化的节奏,体验中华民间艺术的美。
2.民间游戏在户外体锻中的渗透
民间游戏发展了幼儿的基本动作,而且提高了幼儿动作的协调性与灵活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民间游戏和体育活动,也培养了幼儿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和主观、乐观、合作的态度。户外体锻时,一般可以安排一些活动量适宜,可以培养幼儿交往、谦让、合作精神的民间游戏。例如:“跳皮筋”、“炒黄豆”、“跳格格”等,幼儿可以根据意愿,自由寻找伙伴,自选玩具,自选玩法或自己商量制定规则、改变玩法。
3.民间游戏在领域教学中的渗透
对幼儿的发展来说,游戏和学习都极为重要。游戏促进幼儿的自然发展,学习则促进儿童有目的地发展。将游戏作为教学辅助手段穿插于学习活动中,能发挥游戏在教学过程中的“”功能,起到调整情绪、活跃气氛、强化效果的作用。教师结合各班日常教育目标,从幼儿在区角游戏中发现的感兴趣的问题出发,将其引申和设计到各领域教学活动之中。如:在中班数学活动中,教育目标为认识“6”的相邻数,利用“跳格子”游戏,在地上画上格子并在格子里分别填上6的相邻数,引导幼儿边跳边念“6有两个好邻居,就是5和7,5是6的小邻居,7是6的大邻居,大家一起玩跳格,开心又有趣”,这样一来,使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6”的相邻数,教学目标也顺利实现了。
4.民间游戏在零散间隙时间中的渗透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环节过渡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幼儿来园后、离园前、饭后等。在各个环节的过渡中,可以为其准备一些如“翻绳”“捉猴”“找东南西北”等活动,穿插在零散时间中进行。这样不仅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而且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三、民间游戏成为幼儿园、家庭、社区多向交流的桥梁
民间游戏范文2
关键词:民间游戏;课间活动;自主性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2-0271-02
课间,虽短暂,但容纳着幼儿在园的诸多活动,体现出班级幼儿的发展。课间,虽自由,但自主中蕴含着有序与规则,体现出班级幼儿的常规。《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内容要有机联系,相互渗透,注重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课间活动如何能不受时间、场地、人数等条件的限制,更好地开展呢?于是,我们进行了《优化大班幼儿课间游戏活动组织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尝试将民间游戏引入课间活动,有效地开展课间自主活动,让我们的民间游戏唱响课间活动的主旋律。
一、收集筛选、改良创新――引入民间游戏
民间游戏,内容繁多,一味地拿来并不一定适合幼儿课间活动。于是,我们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能力水平出发,充分挖掘,筛选改良,把优质的民间游戏引入课间。
1.集体出动,收集筛选。课题实施初阶段,我们动员家长,通过调查表、家长会等形式和家长们一起回忆、收集素材,采用网上查询等方式整理出了许多民间游戏。如挑花线、挑小棒、挤囡囡、踢毽子、跳房子、丢沙包、抬花轿、丢手绢、斗鸡、石头剪刀布等一些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儿时的民间游戏。虽然收集到的游戏很多,但有些并不适合幼儿在课间开展。比如打瓦片,这种需要自然条件的游戏没办法在幼儿园开展,另外像老鹰捉小鸡等游戏,需要的空间和场地比较大,而我们班位于楼上,课间玩此类游戏,一来空间不够,二来势必会对楼层的其他班有影响,作为课间游戏,我们只能舍弃这些对空间和场地要求比较高的民间游戏。于是在收集到的游戏中,我们进行合理而科学的筛选、取舍,力争做到既符合大班孩子的年龄特征,又符合我班的实际情况,为孩子所喜欢和接受。
2.改良创新,适宜有效。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也发现,有些两两结伴玩的民间游戏,原本我们觉得还是比较适合课间进行的,但是幼儿在真正玩的时候还是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炒黄豆”这个游戏,幼儿很喜欢玩,但是在天冷的时候由于衣服穿得比较多,幼儿手拉手翻就有一定的困难。于是我们进行了思考和改良,让幼儿手抓“尾巴”,这样就增长了两手间的距离,让幼儿能更轻松地游戏。又如“斗鸡”,原本这个游戏比较强调冲撞搏击的,我们也进行了改良,取消了冲撞的内容,由原来的正面膝盖冲撞改为上下互碰,降低了危险性。
通过收集、筛选、改良,我们真正把民间游戏引入幼儿的课间,用民间的传统游戏来丰富课间活动。
二、环境创设、规则伴随――渗入民间游戏
1.室内室外,动静搭配。我们根据孩子的身心特点以及游戏运动量的大小,把民间游戏分成了室外运动类和室内益智类两大类。室外运动类有跳房子、扔沙包、斗鸡、编花篮、跳皮筋、挤囡囡、抬花轿等;室内益智类有挑花线、挑小棒、抓七子、摆五虎、石头剪刀布、点兵点将、金锁银锁等,这样的分类很自然地把课间活动的场地以及人员进行了分隔和分配,促使课间活动能有针对性地兼顾室内室外合理而有效地组织开展。
2.图文并茂,规则渗透。在环境创设中,我们运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从材料的取放、规则的图示我们都和孩子们进行了商定。比如,在“挑花线”的游戏中,我们将花线藏于“娃娃”的口袋中,要进行活动的时候,从口袋中取出,游戏结束的时候将花线对折两次后藏于口袋中,有序而整齐。在“跳房子”的游戏中,我们在教室外走廊地面贴出了不同的“房子”,并在对应的窗户上贴出了不同的跳格子的方法,孩子们看着示意图,一个挨一个有序地进行。在“石头剪刀布”的游戏中,将示意图展示出来,让孩子们能正确区分游戏的输赢。在“挑小棒”的游戏中,我们将规则制定成朗朗上口的儿歌(石头剪子布,先后分清楚,一把一抓放,动静分得清,你我轮着来,一根又一根,比出挑棒小能手),这样就避免了幼儿游戏时可能产生的矛盾。在课间游戏的环境创设中,我们采用图示法、儿歌法等不同的方法将各种游戏规则、游戏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隐含在为幼儿提供的环境之中,把教育的要求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幼儿自发的需要。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合理的环境创设不仅让民间游戏有效地渗入了课间活动中,更让规则与快乐渗入了孩子们的心中。
三、家长老师、共同指导――深入民间游戏
1.家长参与,唤醒生机。《纲要》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教师应积极开发和利用家长的教育资源,引导家长共同参与,共同为孩子的发展提供支持与帮助。
课题实施初阶段,我们也碰到了一个难题,如我们精心筛选的自认为适合幼儿开展的“挑花线”游戏,只有个别几个孩子课间拿出来玩,还有的花线全部是“摆设”。仔细询问后才知道原来好多孩子都不会玩。这种需要两两合作的游戏如果一方不会玩就进行不下去,而我们老师也难有三头六臂个个去帮助指导。我们课题组成员就这个问题商讨解决:何不让家长参与进来,让更多民间的人来唤醒民间游戏的生机与活力呢?于是我们尝试开展了一个“家长进课堂”的活动,把筛选出来的民间游戏内容列成一张“民间游戏课程计划表”共享给家长,邀请家长自己选择内容给孩子们进行“上课”。真有“家长老师”设计了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民间游戏:挑花线》,通过观看视频和步骤图、讲解示范、两两练习等形式,确实让许多孩子学会了。接下来的课间活动中,我发现玩挑花线的孩子比以前明显多了,还有的向同伴、老师展示新学会的“降落伞”呢!我们每两周开展一次,并把游戏内容、玩法、活动照片等展示在家长园地中,这样的做法吸引了更多的家长关注与参与,更唤起了家长陪孩子玩的兴致。在这样一个良性循环中,孩子们比以前更会玩,也更爱玩了。
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群人影响另一群人。当家长全身心参与进来后,唤醒了我班课间民间游戏的生机与活力。
2.教师指导,自主公平。我们在课间自主游戏中的指导理念是:“多放手、少限制,多机会、少指定。”在游戏中,凡是幼儿自己能处理的事,如角色分配、规则使用、材料选择等,我们教师都放手让幼儿亲身体验、解决,让其充分感受游戏的自主和快乐。当然,这种放手并非“放羊式”的放任自流,而是需要教师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如在游戏初期幼儿缺乏寻找游戏伙伴的能力时,可引导幼儿先参加人数少的两人游戏,再逐渐过渡到玩集体性的游戏。为使每个幼儿都享有公平的权利和机会,在如何确定角色的环节中,我们教给幼儿一些基本的方法,如“石头剪刀布”、“手心手背”、“点兵点将”等办法选出。这样,游戏对幼儿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为了参加游戏,他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
通过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参与、指导,激起了幼儿游戏的兴趣,民间游戏真正唤醒了课间活动的生机与活力,使得课间活动更加自主与深入。
四、同伴合作、妙趣横生――演绎民间游戏
通过一阶段的实践研究,我们发现幼儿在内容多样的民间游戏中,在快乐的同伴合作中,演绎着课间活动的精彩。
1.同伴合作,收获多多。民间游戏的开展方式决定了幼儿之间必须有一种合作交往意识。游戏的规则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中心,向社会合作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是每个幼儿必须遵守的。游戏对幼儿的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一学期下来,我们发现孩子们的争执打闹少了,游戏时总是三五成群,亲密无间,脸上时刻洋溢着快乐满足的笑容,这种收获弥足珍贵。
2.丰富多样,演绎精彩。种类丰富、形式多样的民间游戏,既训练幼儿反应的灵敏性,又培养了幼儿共同参与游戏的乐趣,养成遵守游戏规则的良好习惯。(1)抛毽子。毽子的用途很大,可以用来抛、接、踢等,但是对于大班的孩子来说,踢毽子的难度较大,于是我们就和孩子们玩抛接毽子的游戏。我们用硬一点的纸做成了板纸,并在板纸上贴上了小手图案,让孩子在图案的提示下,能充分运用纸板将毽子轻松又有效地玩起来。在玩的同时还能进行你抛我数、你抛我接的合作性游戏。(2)丢沙包。丢沙包在我们的自主体育区里是现成的材料。只要准备好一个沙包,用黑白配的方法分好两队人马,游戏便可以由掷接、跳跃开始了。正确判断飞来的沙包使得孩子们成为了接沙包的高手。(3)陀螺。在我们的园本课程中,有一个活动是《好玩的变色陀螺》,我们“加工厂”里自制了彩色陀螺。不断飞转的陀螺让孩子们感受的不仅是色彩的变幻,同时让孩子们感知了陀螺就在地上的飞速转动。获胜的孩子能不断总结出自己的成功经验:比如使用的力度、地面的光滑度等都是影响陀螺旋转的主要因素。
幼儿在同伴合作的民间游戏中,既锻炼了协作能力,又培养了团结精神,更体验到了合作的乐趣,真正演绎出了民间游戏的精彩。
虽然民间游戏的材料是简陋、廉价的,但我们的教育是细致的、灵活的。民间游戏伴随着孩子们度过了零散的课间时间,保证活动环节的自然过渡,减少了幼儿的等待,更优化了我们一日活动质量。在民间游戏引入课间活动的实践过程中,我们深切地感受到民间游戏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课间生活,更重要的是幼儿在这些民间游戏自由、轻松的玩耍过程中,促进了能力和个性的发展。让我们继续传承民间游戏,演绎课间精彩吧!
民间游戏范文3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游戏和体育活动,培养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因此,我们应从幼儿喜欢的生活场景、情景入手选择内容,在尊重幼儿本性的基础上,唤醒幼儿好玩的本性,使幼儿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幼儿天性活泼,游戏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开拓智力,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体质等。而民间游戏是幼儿园重要的课程资源,其活动形式多样、活泼、简单易学,趣味性强且种类繁多。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教育有哪些价值呢?围绕这一问题,我在实践中,运用案例分析法、观察等多种方法对陶行知教育理论在民间游戏中的价值进行了探讨。
一、民间游戏的概念
民间游戏是由劳动人民自发创编,在民间广泛流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俗称“玩耍”,反映着中华民族所共有的、习尚的行为、思维、感情和交流的模式。幼儿民间游戏与其他形式的游戏相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和民族特点,玩具材料具有很强的随机性,有较强的娱乐性,易学、易会、易传,形式简单、取材方便、灵活多变、内容广泛、娱乐性与竞争性强特点,能激发幼儿的浓厚兴趣,有助于幼儿在体能、感知、社会性、语言等各方面的发展。在幼儿园,民间游戏仍是一种宝贵的教育资源。下面就根据实例来谈谈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教育价值。
二、民间游戏对幼儿的教育价值
(一)运用儿歌、角色,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游戏
民间游戏规则及动作要领以朗朗上口的儿歌形式表现出来,幼儿可以边说边做、边唱边做,以儿歌形式表现游戏规则,促使幼儿遵守游戏规则。在游戏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在游戏中丰富一些角色,使幼儿在玩中学。
案例一:
2015年5月22日上午 小(2)班 游戏时间
在《过小河》游戏中,王老师依据幼儿好模仿的特点,设计了情景,并在情景中提出了游戏要求:兔妈妈带着兔宝宝去采蘑菇,但是呢,中间会有许多小河,我们必须要跨过去,于是王老师扮演兔妈妈,孩子们扮演兔宝宝,兔妈妈带着兔宝宝一起“过小河”。就这样,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玩“过小河”的游戏了,而且玩得很开心。
在游戏中,我们以积极饱满的状态参与游戏,有助于调动小班幼儿的情绪,要以玩伴身份与幼儿共同游戏,从而使他们积极投入到游戏中。用简单易懂、形象生动的语言指导小班幼儿掌握游戏玩法,学习遵守游戏规则。在边教边玩的过程中,增强了小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幼儿也会把老师当成游戏的玩伴,对教师产生认同感和亲切感。
(二)在民间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在民间游戏中,教师应给予幼儿最大的自由,最少的干预,让幼儿在游戏中自己去探索、发现、体验。幼儿在玩游戏时,老师要多引导幼儿发掘、探索游戏的多种玩法。
案例二:
2015年6月10日下午 中(1)班自由活动时间
小朋友做完操后,张老师教小朋友玩沙包。张老师示范向上抛沙包,并接住沙包。孩子们看老师的示范后,开始模仿学习老师的这种抛沙包的游戏。差不多孩子已经掌握了,老师问:“沙包除了可以向上抛,还可以怎么玩呢?自己去试试。”孩子听后,很感兴趣地去探索沙包的玩法,有的孩子用脚踢沙包,有的两个小朋友互抛沙包……孩子们将自己的探索结果一一展示给其他小朋友看。
在上述案例中,幼儿在学会了“抛沙包”游戏的方法后,有的孩子还会和小伙伴一起改变游戏玩法,重新制定游戏规则,表现了极大的创造力,同时也增加了孩子的自信心。
(三)调整难度,增强游戏的挑战性
在游戏中,教师应关注每一个幼儿的表现,及时发现他们的需要及困难,努力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特别是在游戏中对有困难的幼儿,教师应及时采取灵活多样的指导方式给予帮助。
案例三:
2015年4月10日上午 小(4)班 民间体育游戏时间
今天玩《梅花桩》的游戏,孩子们对梅花桩这个器械很好奇,取了器械后便兴高采烈地玩了起来,自由地探索各种玩法,个别幼儿的想法非常好,俞老师及时邀请该幼儿进行示范,如:摆成小桥,走过桥,摆成梅花桩,绕着跑等。在摆成小桥这个玩法中,几乎每个孩子都能很好地完成,在这个基础上,俞老师把“桥”变成一个个桩,直线的,距离20-25厘米,个别能力强、胆大的幼儿都跃跃欲试,并很快地找到了平衡,安全到达目的地,能力弱、胆小的幼儿却不敢上桩,在调过宽度后,还是有个别幼儿不能胜任,不过,在活动中俞老师发现,把桩摆成左右两侧,成两条直线,这样孩子更容易些,经过调整及鼓励,几乎每个幼儿都找到了平衡,并兴致勃勃地玩了一遍又一遍,平衡能力得到了很好发展,游戏兴趣也提高了。
游戏规则可以依据孩子的发展水平进行调整和完善,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幼儿的运动兴趣和运动能力,游戏也会更有趣、更具挑战性。
三、结语
民间游戏范文4
关键词 幼儿园教学 民间游戏
中图分类号:G613.7 文献标识码:A
在我们的记忆中,儿时的游戏精彩纷呈:抽陀螺―抽汉奸;抓特务;炸碉堡;斗地主;政治歌谣;制作玩具(做弹弓、竹蜻蜓、柳笛儿、万花筒、不倒翁) ;捉小动物(蜗牛、萤火虫、金龟子);饲养小动物(鱼、鸟、猫、狗);收集废弃物(糖纸、冰棍棍);积木、拼图;拍洋画儿;弹球儿;翻跟头、“斗鸡”;扳手腕儿;爬树;丢沙包;跳房子;跳绳;滑冰;丢手绢;老鹰捉小鸡;贴人;吃毛桃;真假地雷;警察抓小偷;结冰。可以说当时的游戏体现出政治性、自然性、群体性的特点。到了我们孩子这一代,玩具商品化、现成化;竞争型力量型游戏减少;从而体现出世俗化、商品化、个体化的特点。
如今的孩子,玩具应有尽有,有不少的孩子常常躲在家里,足不出户看电视,玩电子游戏机,玩各种电动玩具,很少在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户外进行锻炼。他们就像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一不小心就会感冒发烧。而成长中的孩子恰恰需要一个健康的体魄,因为他们长大后面临的是更激烈的社会竞争,工作、学习、精神压力都很重,没有一个强健的体魄怎么来融入社会、参与竞争呢?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尝试将古朴有趣的民间游戏有机地渗透到体育活动中。我园地处体育局隔壁,有绿茵茵的草地,平整的户外活动场地,环境优美,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我们把孩子们从室内吸引到户外,吸引到大自然的怀抱中,让他们在草地上吱扭吱扭地“推小车”,在花园里玩“捉迷藏”,在小路上踩鹅卵石,在树荫下跳格子。孩子们的机体尽情地接受阳光雨露的滋润,顽强地接受外界环境的变化,从而增强了体质。
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认为民间游戏增强幼儿体质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民间游戏大多是在自然环境中进行的,而阳光、空气是自然环境中不可缺少的因素,新鲜空气中有充足的氧和负离子,能促进新陈代谢,使幼儿的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的功能得以提高,孩子们感冒咳嗽的少了,免疫力增强了;空气的流动、压力、温度和湿度对幼儿产生刺激,达到锻炼身体的目的;阳光的照射对幼儿的生长发育有很大影响,尤其是阳光中的红外线和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紫外线还能促使维生素D的正常吸收,促使骨和软骨的骨化和正常生长,起到预防佝偻病的作用。
为了让幼儿有更多的时间接触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进行锻炼,我们还积极做好家长工作,得到家长的热烈响应。家长和孩子一起来到户外、来到田园边,在大自然中玩民间游戏。大人们找回了童年的乐趣,而大自然的美愉快了孩子们的身心,促使幼儿机体健康成长。
其次,民间游戏种类繁多,对幼儿的身体发展起着多方面的作用。“跳皮筋”、“捉迷藏”等游戏有跳跃、奔跑的活动,可增强幼儿各器官的生理机能。例如:奔跑可增加心肌收缩力,使脉搏输出量增加,促进幼儿心血管的正常发育。“抓包”、“弹球”、“跳格子”、“背月亮”等游戏,使幼儿的手、脚动作灵活协调。这些活动不仅促进了幼儿骨骼肌肉的发育,锻炼了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技巧,也有利于内脏和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独木桥”、“踩高跷”等游戏能训练幼儿的平衡能力,使幼儿身体匀称和谐地发育。“翻绳”、“夹弹子”等游戏发展了手的小肌肉群和手眼协调。民间游戏中的各种动作发展,促使幼儿机体健康和谐的发展,从而增强了他们的体质。
民间游戏范文5
【关键词】民间游戏; 一日活动; 幼儿身心发展
中国历史悠久,民间流传下来的体育游戏不计其数,但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民间体育游戏随着各种玩具的产生而悄然流失。日前,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迅速,只有一个宝贝疙瘩的家庭往往给年幼的孩子提供自认为最好的玩具,如变形金刚、机器人、电脑等,这些玩具固然有它们自己的优势,但也给幼儿的发展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如局限了他们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幼儿的积极主动性得不到充分的调动,缺少了多维人际关系的成长环境,缺乏运动,身体素质越来越差。而且,有了各种颜色鲜艳、形态逼真的模型玩具陪伴,特别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们,更少接触民间体育游戏。《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幼儿园应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也指出:“利用多种活动发展身体平衡和协调能力”。让幼儿在游戏中运动,在运动中游戏,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幼儿园应从实际出发,充分利用传统文化中的民间体育游戏,锻炼幼儿的体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
1幼儿民间体育游戏的实施
我园在实际工作中从幼儿的实际和发展需要出发,收集了许多民间体育游戏,并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和年龄开展幼儿园的健康教育。
1.1多渠道寻访,收集丰富的民间体育游戏
我们通过多种形式,收集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民间体育游戏。
教师收集整理的民间游戏:《顶锅盖》《丢手绢》《抬花轿》《占亭》等数十种。
家长收集整理的民间游戏:《挑花棍 》《捉子》《炒黄豆》等。
通过书籍、网络等途径收集一些适合幼儿园小朋友玩的民间游戏。
1.2民间体育游戏的整合: 我们收纳了适合幼儿发展需要的内容,摈弃了不利于幼儿健康成长的内容,严格地做好了把关筛选工作。
(1)根据幼儿年龄特征选择内容:
每个年龄段的幼儿有着各自不同的特征,所适宜的体育游戏也会各不相同。如:小班幼儿的身体发展还不是很完善,动作协调性相对较差;中班的孩子肌肉和骨骼发展比小班幼儿好一些,动作的灵活性有所提高;大班的孩子动作协调性大大增强,下肢的发育较快,肌肉的力量和运动能力有较大的提高。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的时候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段幼儿的特征,灵活地进行引导。在小班,我们选择比较简单的“赶小猪”、“丢手绢”等大动作、情节性更强的游戏;中班时选择“跳房子”、“老鹰捉小鸡”等相对有些难度的游戏活动;大班可以开展“花样跳绳”、“编花篮”等动作难度更高、合作性更强的游戏。在活动中,每个孩子都能开心地进行着适合自己的游戏,并在游戏中锻炼了体能、练习了基本动作,更获得了快乐的体验和和谐的合作。
(2)根据动作发展需要选择内容。
幼儿园健康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是锻炼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积淀丰富的民间游戏能满足幼儿各种动作发展的需要,如练习跳跃动作的:跳房子、跳皮筋等;练习追逐跑动作的:冰化了 、长江黄河等。
(3)根据幼儿性别差异选择内容:
由于性别不同,孩子的特点和喜好都有所不同,如男孩子比较好动,动作力度也比女孩子大,但是动作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比起女孩就相对差一些。我们在指导游戏和选择游戏时充分考虑到了这点。如男孩子比较喜欢玩“跳山羊”、“警察捉小偷”、“扳手腕”、“斗鸡”等相对运动量大、大动作的游戏;而女孩子比较喜欢玩“翻花绳”、“捉子”、“炒黄豆”、“荷花荷花几时开”等小运动量、合作性强、更精细些的游戏。
(4)根据季节和其他因素选择内容:
在进行民间体育游戏活动的时候,我们会根据游戏内容的活动量的大小进行适当调整,冬天选择活动相对大一些的跳、跑动作相对多的活动,夏天就会选择运动量相对小一些、娱乐性比较强的游戏,这样保证幼儿适宜的活动量,达到锻炼的目的。就象冬天里“贴人”是孩子们的首选,孩子们还特别喜欢“长江黄河”、“老狼老狼几点钟”、“踩影子”等运动量较大的游戏,夏天我们则以“木头人”、“翻花绳”“炒黄豆”等相对安静的游戏为主。
(5)根据教育途径不同选择内容
1)集体活动、区角活动、家园合作和自由活动中由于组织形式的不同,其适合的体育游戏内容也会有所不同。
在集体活动中,我们会选择参与人数比较多、需要教师指导成分比较大的游戏,如“贴大饼”、“马兰花开”、“编花篮”等;在区角活动和自由活动中,幼儿可以进行根据自己的需求召集伙伴,玩小范围合作的游戏,如“机器人”、“顶锅盖”、“钻山洞”等;有些游戏由于难度大,更多的是适合亲子进行的,我们就通过家园桥、QQ群,作为“温馨推荐”供家长在家操作。
2)利用家长资源开展民间游戏活动。
在我们幼儿园的健康活动中引入了不少民间游戏,不仅是教师努力进行着,更是得到家长的大力支持。我们会适当地请家长来园做实习教师,在老师的指导下,尝试着组织幼儿玩民间游戏,提高了幼儿游戏的兴趣,也调动了家长朋友们参与幼儿园教育教学的积极性。
2民间游戏的运用
2.1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集体活动中的开展。
针对民间游戏如何与幼儿园日常教学活动相结合这一问题,我们从民间游戏区角活动和体育活动的开展中获得了一些启示:第一,教师结合班级的日常教育目标,从幼儿在区角游戏和体育活动中发现的感兴趣的问题出发,把其引申和设计到各领域教学活动之中。第二,民间游戏的游戏形式可充当预设活动的桥梁。如在大班的数学活动中,认识“6”的相邻数,就可以利用“跳格子”游戏,使得幼儿在愉悦的游戏中轻松地掌握了“6”的相邻数,教学目标也顺利实现了。第三,民间游戏可使教育教学活动变得灵活有趣。
2.2民间游戏在幼儿一日活动零散间隙时间中的开展。
幼儿在幼儿园的一日活动环节过渡中有许多零散时间,如在活动间隙,为其准备一些发展小肌肉或手眼协调能力的民间游戏,如“七巧板”“挑棍”“捉子”等,可以使幼儿在游戏中获得愉悦的心情和体验。幼儿离园也是一天活动中的关键环节,这时的幼儿情绪较不稳定,为了让幼儿学会安静、有序地离开活动室,教师可为其提供“山上有个木头人”“拍手游戏”等。这样不仅使幼儿一日活动的各个环节过渡自然,同时减少了幼儿排队和等待的时间,体现了动静交替的原则。
3民间游戏的开展有效地促进幼儿身心健康的发展
3.1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儿童身体的发展。
由于幼儿民间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因此能引发幼儿参加游戏的欲望,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在民间游戏中,有简单的角色、情节和简易的玩具材料,这能使儿童在游戏中情绪积极高涨,乐而不厌。经常开展这些游戏,也即在反复练习,使儿童在游戏中完成了体育锻炼的要求,达到增强幼儿体质、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的。
3.2幼儿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认知和社会性的发展。
幼儿民间游戏可以丰富幼儿自然、社会方面的知识,扩大其知识面,促进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大多数幼儿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和儿歌,这些童谣和儿歌中包含着许多关于自然和社会的知识,如《荷花荷花几时开》、《山上有个木头有人》等。
3.3民间游戏有助于幼儿合作品质的构建。
幼儿在游戏中通过玩具或材料等结成伙伴关系,有利于培养幼儿合作精神。民间体育游戏是一把双刃剑,既具有合作性,同时又具有竞争性。民间体育游戏使幼儿三、五成群一起的游戏,通过相互协调、模仿学会与别人友好相处,使幼儿助人、合作等心理品质得到发展,并学会自己解决人际矛盾,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在游戏中,每个幼儿轮流担任角色,可以培养及锻炼幼儿的责任感和组织能力,促进积极交往能力的发展。
民间游戏的开展丰富了幼儿的经验,使幼儿的思维、想像、创造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同时,民间游戏不仅能充分满足幼儿身体活动的需要,而且能有效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发展。为了能宏扬民族优良的文化,我们将努力做好以此项工作,让民间体育游戏散发出更迷人的魅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民间游戏范文6
大多数民间游戏都配有童谣和儿歌,对于发展幼儿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具有特殊意义,尤其是小班幼儿。首先,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不仅要提高他们的口语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让他们敢于表达。如“炒黄豆”、“木头人”等民间游戏。在游戏时,幼儿处于放松状态,心理上没有压力,可以大胆地说话;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作为游戏伙伴的教师对幼儿提出的要求,幼儿会乐于接受,很快就会变得敢于说话。其次,在民间游戏中,有丰富的“说”的材料,可以使幼儿有说的内容,有想说的愿望,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这就大大提高了幼儿口语发展的速度和效率。
二、开展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
首先,通过民间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爱家乡的美好情感。常州地处长江中下游地区,自古以来被称为“龙城”,关于“龙”的游戏不胜枚举。如合作游戏《摇呀摇》,幼儿两人一组,拉手面对而坐,边念儿歌边模仿摇船动作,念到最后一句时拍手笑起来。附儿歌:摇呀摇,摇到外婆桥,外婆桥上摔一跤,买条鱼来烧,烧得头不熟来尾巴焦,一跳跳到龙皇庙,龙皇老爷见了哈哈笑。还有调龙灯、荡龙船等游戏,在很大程度上增进了幼儿对故乡常州龙文化的了解和对常州方言的使用。其次,通过民间游戏增进亲子间的交流,增进亲情。民间游戏的开展比较灵活、自由度大。一般不受时间、空间等条件的限制,所需要的玩具材料也简单,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自由地商定玩法和时间,如发展幼儿肌肉协调与灵活性的“挑丝杠”,在茶余饭后的时间里,幼儿可以与父母、家人翻玩。放风筝也是幼儿非常喜爱的活动之一,一家三代一起制作风筝,有的剪、有的画、有的粘……大家一起共享制作玩具的乐趣,并可一同到户外尽享放风筝的快乐。通过民间游戏,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又能达到家人同乐的最佳效果,在为亲子双方带来欢乐的同时,增进亲情。
三、开展民间游戏有利于幼儿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